十几减8 7 6评课稿

十几减8 7 6评课稿
十几减8 7 6评课稿

十几减8 7 6评课稿

白淑东本课是在学生掌握了1O以内的加减法、20以内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它又是以后学习计算的重要基础。

本节课教材在编排上注意体现新的教学理会。老师设计的情境既切合学生生活实际,又能吸引学生兴趣,让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本课教学是从儿童的生活实际中抽象出数学算式,老师依托教材但又不拘泥于教材,对教材进行了新的组合、加工和创造。调整了教材的呈现方式,体现了课标精神。

1.情境中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学生吸收知识的过程不是被动的感受,而是主动的获取。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本节课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设置情境,把计算教学蕴含在实际情境中作为一个问题提出,一方面有效激发学生计算的欲望,同时又使学生体验到了学习计算的实际意义,初步学会了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教师首先用课件出示包汤圆的情景过程,这一情景来自于学生的生活,很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感受其情景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已设问,提出“还有多少个?”的问题。接着让学生思考“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探讨计算方法上。学生由于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的不同,会出

现多种不同算法。先让学生把自己的算法在小组内交流后再全班交流。在学生感悟十几减9的不同算法后,然后引导学生比较各种算法的优点,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体现算法多样化。

2.培养学生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数学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年级学生自已提出有一定难度,因比,在教学中教师有必要指导学生选择信息,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能进行解答。陈老师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指导学生选择一定的信息,提出问题并抽象出减法算式,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结果。通过这一环节。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交流合作,学会选择

在教学中,通过分组活动,让学生在互相交流中学习听取别人的意见,并对别人的算法进行理解,可以使学生的思维空间更为广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在多样化的算法之中,必定有一些是比较简单或比较适合自已的,引导选择恰当的方法。

4.学习力助阵,效果更佳。

眼脑机能训练,包括定点凝视训练、横向快速移动训练、纵向快速移动训练等训练环节,让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同时训练了眼球的灵活性。另外,闪视记忆让孩子们的记忆找到了科学的方法,增加了他们的记忆容量和记忆存储空间,让他们的阅读速度、记忆能力以及学习能力都达到了很好的提升。

该学习的地方太多太多,只希望能多有这样的机会,多听,多学。在听中成长,在听中进……

876加几教案

《8、7、6加几》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一年级数学上册P91-9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究得出计算8、7、6加几的各种方法;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凑十法”,并能正确熟练的口算8、7、6加几。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及概括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类推能力。 3、培养学生的运用意识、合作意识与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凑十法”,自主探究得出计算8、7、6加几的各种方法。 教学难点:把另一个加数分成几和几,才能和8、7、6“凑十”。 教具准备:课件,小棒。 教学方法:讲解,动手操作,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口算练习(小动物回家) 2、10加几的口算练习。 (设计意图:使学生体会到10加几就等于十几,渗透转化的思想。) 3、9+1= 9+7= 9+3= 9+8= 9+5= 9+4= 9+9= 9+6= 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9加几的凑十法,为下面的学习8、7、6加进行必要的铺垫) 二、教学新课 1、创设情景,开展教学 (1)小朋友的反应可真快,现在老师带你们去学校的操场上看看。(出示主题图)(2)从图中你能知道什么数学信息? 生1:同学们在操场上跑步,前面有8人,后面有5人。 生2:穿紫衣服的有7人,穿灰衣服的有8人。 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跑步的一共有多少人? 师:怎么列式解答?为什么要用加法解答? 生: 8+5

(设计意图:训练学生多角度收集数学信息,并利用已有信息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的含义,就是要把两部分合起来。) 2、自主探索8+5计算方法 师:你能用什么方法来解决8+5?想一想,再和同桌交流想法。 学生汇报自己的计算方法。 生1:接着数,从8接着数5个数,9、10、11、12、13。 生2:8向5借2个凑成10,10和剩下的3合起来就是13. 生3:数数法,1、2、3……12、13,一共有13个人。 教师小结:这几种方法都不错,那你最喜欢用哪一种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不仅可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机会,同时还体现算法多样化,让学生通过交流,起到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作用。) 3、动手操作,自我感悟,探求新知 (1)学生动手操作 要求在摆好后,把你的摆法说给同桌听,在听人讲话时,要学会倾听,这是一种尊重他人的表现。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学具操作,加深对所学的加法计算过程的理解,也是培养学生利用学具帮助学习的意识,更是加强了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口语表达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指名演示 师请摆小棒的同学到台前摆给大家看一看,要求学生边摆边表说一说自己摆的过程。(可能出现两种方法) (3)电脑动画演示摆小棒,明确算理。 师讲解:要想把8凑成10,我们会想到2,所以从5根小棒中借2根和8凑成10,10在加剩下的3根小棒就是13. (4)摆一摆、算一算8+7 8+3 小结:你们说的几种方法都很好,这几种方法中你喜欢哪一种就用哪一种?但是凑十法是一种比较简便的方法。 (设计意图: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8加几,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体现了新课改所提倡的算法多样化的新理念。) 4、尝试独立练习 (1)生独立完成7+6,6+5

《十几减8、7、6》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十几减8、7、6》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本课点还是运用“想加算减”和“破十法”来计算十几减8、7、6.课本通过买风车的情景图,围绕“12个风车,买走的重了8个,还剩几个”这一问题,探讨“12-8”的计算方法;通过小朋友观察金鱼图,引出“13-7”和“13-6”的计算。由于有前面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为基础,因此学生会很自然地采用“破十法”或“想加算减”法计算十几减8、7、6。 在例题3的配套练习做一做中出现了一图两式和根据一道加法算式写两道减法算式,这里教师要结合计算教学,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减法是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一图两式是:总数减去虚线一边的数,就得到虚线另一边的数。这样的数量关系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联系实际问题来理解,初步获得对减法意义的新体验。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十几减9时,已经对“想加算减”与“破十法”有了初步的感知和运用,学生在学习十几减8、7、6时,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把知识进行迁移,自主探究十几减8、7、6的计算方法,而在理解减法的意义上,则需要通过实际例子来帮助学生去体验。 教学目标: { 1.通过学生针对“风车和金鱼”的情景图提出并解决数学问题,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十几减8、7、6的计算方法。 2.注重让学生通过与小组及全班同学的交流合作,体验十几减8、7、6的计算方法多样性,培养学生交流的能力和合作意识。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初步获得对减法意义的新体验,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教学重点:初步掌握十几减8、7、6的算理和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计算十几减8、7、6。教学难点:进一步理解减法的意义,初步获得对减法意义的新体验。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口算比赛) ? 15-9= 17-9= 12-9= 13-9= 8+6= 8+3= 8+7= 8+4= 7+6=

十几减876操演课教案

《十几减8、7、6练习课》教案 西区昌平小学陈美兰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第二单元《十几减8、7练习课》(第15-16页)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十几减8、7、6的计算方法,并能够熟练地运用方法进行正确熟练地计算。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及数感。 3、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式。 教学重点: 掌握多种计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熟练地计算,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教学准备: 课件、计算卡片、椅子、光荣榜评分表 教学过程: 一、情景复习引入: 师: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谁来说一说? 师:同学们,大家喜欢看《爸爸去哪儿》吗?今天就让爸爸带着我们一起去闯关探讨体验吧! 【设计意图】让学生归纳总结上两节课所学内容,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以小朋友喜欢的电视节目《爸爸去哪儿》引入本节复习课,充分调动孩子们的学习 兴趣。 二、闯关练习 (一)第一关:基础练习 师:四个爸爸爷分别带着四个小朋友(石头、天天、Cindy和kimi)来到了游乐场大门,但游乐场的大门紧锁着,必须要取得完成以下任务,大门才能打开。 1、看谁都能算得对

12-7 18-9 14-6  11-8 16-7 8+9  13-6 7+5 11-6 15-7 17-8 15-9 师:请同学独立在书本P15 4上完成,看哪一小组完成得又快又对! 小组派代表分享成果,并在光荣榜上加分。 师:谁来说一说:15-7 18-9 和11-6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2、移数活动 (1)出示一组数字卡:10、13、16、9、11、17、12、14、18、15 (2)小精灵移动数字卡片8,让这组数字分别与8相减,看谁最快算出结果(3)小组比赛,回答并在光荣榜上加分 【设计意图】把孩子们喜欢的小朋友带入课堂,孩子们以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情进入课堂练习,练习不再枯燥,大家兴致特别高。本环节以直接写得数、找座位、移数活动三个练习,以15-7、18-9和11-6为例,让学生说说计算方法,帮助学生沟通与以往所学知识的联系,梳理建构。 (二)第二关:变式练习 师:第一关,同学们表现都很棒,同学们想不想玩旋转木马? 师:但是要完成以下的练习才能玩这个游戏哦,有没有信心继续挑战呢? 1、比较大小,在○里填上“〈”、“〉”或“=”。 16-8○914-7○612-6○6 15-8○513-7○711-6○8 师:请同学们在在书本P15 5上完成,完成的同学请举起你的小手! 小组派代表分享成果,并说一说你是如何比较的? 2、找朋友 14-8 5 12-6 11-6 12-7 6 15-7 16-9 15-8 7 13-9 14-6 17-9 8 14-7 13-7

《876加几》教学案例(人教版)

《8、7、6加几》教学案例(人教版) 教学内容课本第103——104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得出计算8、7、6加几的各种方法;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凑十法",并能正确熟练地口算8、7、6加几。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及概括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类推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数学应用的意识。 教具准备 主体图、小棒 教学重难点 掌握8、7、6加几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激发求知的欲望 (录像出示8个小朋友去公园买门票,然后,又来了5个小朋友的情景。) 1.教师创设情境:星期天上午,天气非常好,小文、小丽、小明等8个小朋友到公园去玩。他们来到公园门口,正要买门票,又来了他们的5个同学。这时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应该买多少张门票?他们想请同学们帮忙算一下。同学们想帮这个忙吗?先在小组里讨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好吗? 2.小组合作讨论。 3.小组汇报交流。 生1:我们是数的,数了数这些小朋友一共有13个人。 生2:我们小组是这样想的,第一次来了8个人,然后接着往下数,9、10、11、12、13,一共有13人。 生3:我们是把后来来的5个小朋友中的2个人先和8个人凑成10个人,10个人再加上剩下的3个人,一共是13个人。 生4:我们是把8个小朋友分成5个小朋友和3个小朋友两组,然后把这5个小朋友和后来来的5个小朋友凑成10都不错,这4种方法你最喜欢哪一种方法? 个人,10个人再加上剩下的3个人,一共是13个人。 教师小结:同学们想出的这几种办法都不错,这4种方法你最喜欢哪一种方法? 动手操作,自我感悟,探求新知 1.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如果用计算的方法,应该怎样列算式呢?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8+5。

《十几减876》教学设计

《十几减8、7、6》教学设计 执教:海珠区黄埔小学刘嘉欣 教学时间:2015年3月11日星期三第三节10:30—11:10 教学班级:一年1班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2课《20以内的退位减法》 教材简析: 本课点还是运用“想加算减”和“破十法”来计算十几减8、7、6.课本通过买风车的情景图,围绕“12个风车,买走的重了8个,还剩几个?”这一问题,探讨“12-8”的计算方法;通过小朋友观察金鱼图,引出“13-7”和“13-6”的计算。由于有前面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为基础,因此学生会很自然地采用“破十法”或“想加算减”法计算十几减8、7、6。 在例题3的配套练习做一做中出现了一图两式和根据一道加法算式写两道减法算式,这里教师要结合计算教学,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减法是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一图两式是:总数减去虚线一边的数,就得到虚线另一边的数。这样的数量关系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联系实际问题来理解,初步获得对减法意义的新体验。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十几减9时,已经对“想加算减”与“破十法”有了初步的感知和运用,学生在学习十几减8、7、6时,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把知识进行迁移,自主探究十几减8、7、6的计算方法,而在理解减法的意义上,则需要通过实际例子来帮助学生去体验。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针对“风车和金鱼”的情景图提出并解决数学问题,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十几减8、7、6的计算方法。 2.注重让学生通过与小组及全班同学的交流合作,体验十几减8、7、6的计算方法多样性,培养学生交流的能力和合作意识。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初步获得对减法意义的新体验,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教学重点:初步掌握十几减8、7、6的算理和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计算十几减8、7、6。教学难点:进一步理解减法的意义,初步获得对减法意义的新体验。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876加几的教学设计

《8、7、6加几》的教学设计 西达中心学校李石妹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91页的内容:8、7、6加几。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究,引导学生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自主探究得出计算8、7、6加几的方法。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凑十法”,并能正确、熟练地口算8、7、6加几。 3、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地获得自信心,能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进一步理解“凑十法”,自主探究得出计算8、7、6加几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 把另一个加数分成几和几,才能和8、7、6凑成十。 教学准备: 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以开火车的方式进行) 9+5= 9+3= 9+4= 9+7= 9+8= 9+6=

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9加几的知识,现在我们来复习一下,老师请一个组的同学以开火车的方式来完成一下这道题,看看这个组的火车开得快不快。(指明,选择第三组来完成这道题) 师:真棒,你们觉得他们这列火车开得快吗?那么老师再请另一个小组来完成下一道题,看看他们能不能比刚刚那列火车还要快。(指明,选择第四组来完成这道题) 2、括号里能填几。 8+( )=10 7+( )=10 6+( )=10 8+2+4=( ) 7+3+2=( ) 6+4+4=( ) 师:非常好!你们的表现太棒了,请大家把掌声送给他们。接下来我们全部一起来完成这道题吧!一起说。 3、分解数的组成。 2 3 4 5 4、游戏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想和老师成为好朋友吗?(想) 师:好的!那么请把你们的手伸出来,和老师一起对对数吧!老师说一个数,你们说一个数,说的同时用手指比出这个数,如果你和老师的加在一起等于10,那么我们就可以成为好朋友啦! 师:准备好了吗?(好了) 师:开始咯!(师依次说出8、7、6这个三个数,让学生说另外的2、3、4)

十几减8的练习课教案

十几减8的练习课 教学目标 (一)通过复习十几减9、十几减8,找出计算规律,提高计算速度,初步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 (二)初步学会解答用图画形式出现的求另一个加数的应 用题.认识应用题的结构,理解数量关系,为学习文字 应用题做准备.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被减数和差,找出计算规律,提高计算能力. 难点:学会求另一个加数的用图画表示的应用题.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十几减9和十几减8,在复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找规律 (1)教师在黑板上竖着依次书写:11,12,13, (18) 出示可以移动的练习卡片,依次从上到下移动,让学生 说出每个数减去9的得数,并写出来. 11 2 12 3 13

14 5 15-9=6 16 7 17 8 18 9 师:观察被减数和差,说出十几减9在计算上有什么规律?(十几减9的差都比被减数个位上的数多1) 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律呢?(因为个位上的数不够减,先用10减9剩1,1再加被减数个位上的数,所以十几减 9的差比被减数个位上的数多1) 师:计算十几减9的题目怎样想比较快?(给被减数个位上的数加1.) 教师出示十几减9的式题卡片(打乱顺序),让学生口算.(2)教师在黑板上竖着依次书写:11,12,13, (17) 出示可以移动的练习卡片,依次从上到下移动,让学生 说出每个数减去8的得数,并写出来. 11

12 4 13 5 14-8=6 15 7 16 8 17 9 师:观察被减数和差,说出十几减8在计算上有什么规律?(十几减8的差都比被减数个位上的数多2) 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律呢?(因为个位上的数不够减,先用10减8剩2,2再加被减数个位上的数,所以十几减 8的差比被减数个位上的数多2) 师:计算十几减8的题目怎样想比较快?(用被减数个位上的数加2) 教师出示十几减8的式题卡片(打乱顺序),让学生口算. (二)进行加法和减法的混合练习 (1)出示小黑板,写好以下三组题:

最新《876加几》教学设计及反思

《8、7、6加几》教学案例及反思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究得出计算8、7、6加几的各种方法;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凑十法”,并能正确熟练的口算8、7、6加几。 2.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及概括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类推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凑十法”,自主探究得出计算8、7、6加几的各种方法。 教学难点:把另一个加数分成几和几,才能和8、7、6“凑十”,同时体现算法多样化。 教具准备:课件、自制转盘和小花、学具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引起兴趣 1. 师:咱们比比谁的反应快,看谁算得快。(复习数的组成) 2. 刚才大家表现很好,现在咱们去个有趣的地方,看看吧!(儿童乐园) 3. 想去吗?咱们乘车去,说对了就先出发! 最后一题9+7咱们一块答!(生回答后问:你是怎样想的?) 二、自主研究,学会算理

1. 创设情境,引发探究 (1)大家看,已经有许多人在等着买票,你知道共有几个小朋友吗?应该买多少张门票呢?(出示主题图) (2)生汇报并交流。你是怎样知道的? ①数的②接数法③8+5 2. 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1)8加几(教学例1) ①师:9加几的方法咱们己经学过了,那8+5该怎么算呢?把你的想法用学具摆摆,并和同桌说说,比比哪个小朋友最会动脑筋,想的方法最多。 ②学生交流后汇报:指名生上台演示。并说算法。(出示学生的几种摆法,并比较,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记下来。你们看哪种方法能一眼看出8+5是多少?) ③同学们想出的这几种办法都不错,以后同学们在口算时,可选一种你最喜欢的方法来算。看着你喜欢的方法把它装到脑子里吧! ④现在用你喜欢的方法来算算这几题,行吗?(练习P105页第1题) ⑤小结:这些题都是几加几?(8加几)8加几,怎么算?(生小结) (2)自主探究7、6加几(教学例2) ①同学们刚才都学得很不错,下面咱们看看游乐场有哪些好玩的!(课件出示:一些游乐项目及其票价,由师介绍。) ②你最想玩哪两个项目,你知道一共要用多少钱吗?怎么列式?(由生自主列式,师将板书设计成两组,一边写大数加小数,一边写小数加大数。)

(完整word版)一年级下册十几减8、9练习题

年级: 一年级 第一讲:十几减8、9 学员姓名: 学习目标: 1、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十几减8、9的退位减法。 2、初步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元问题。 基础练习: 一、计算。 例题:15-9= 习题: 12-9= 17-9= 11-9= 14-9= 1、 15-8= 13-8= 2、认真计算 5+7-9= 16-8-6= 16-9+3= 11-9+6= 10-5+8= 13-8-4= 5 1 1.分解法: 想15分成10和5, 用10-9= 1, 1 + 5 = 6 2.想加法算减法: 想9+( )=15, 9+ 6 =15, 所以 15-9= 6 直接写得数: (9)+(7)=16 (8)+(7)=15 16-9=( ) 15-8=( ) 16-7=( ) 15-7=( ) (3)+(9)=12 (8)+(6)=14 12-9=( ) 14-8=( ) 12-3=( ) 14-6=( )

二、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12- 9 13- =8 16- =9 12- =8 15- =9 17- =9 三、把左右两边相等的式子用线连起来。 13-813-10 14-9 4 7+210-3 17-10 6 12-9 9-416-8 7 15-87+415-9 8 16-513-4 12-8 5 四、算一算,比一比,在○里填上“<”、“>”或“=”。 11-8○4 13-8○6 15-8○9 14-9○5 12-9○4 5+9○13 重点练习: 一、圈一圈、算一算。 13-8=()14-9=()二、列计算式。 ☆☆☆☆☆♂♂ ☆☆☆☆♂♂♂ ()〇()=()(朵) ◎◎◎◎◎ ◎◎◎◎?个 15个 ()〇()=()(个)

《876加几》教案示例

《876加几》教案示例 教学目标: 1. 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索计算8、7、6加几的各种方法。 2.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凑十法”,并能准确熟练地口算8、7、6加几。 3.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及概括水平、动手操作水平和对知识的迁移、类推水平。 4. 培养学生合作、探索的意识及环保意识,对学生实行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教育。 5. 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学难点: 自主探索计算8、7、6加几的各种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新知铺垫 1. 口算。 2. 括号里能填几。 3. 分解数的组成。 (通过“数的组成”这部分复习,为下面的学习实行必要的铺垫) 二、新课 (一)创设情境,激发求知的欲望 课件出示风景片及情境图。 教师创设情境:这里山清水秀,绿树成荫,小桥流水,到处是盛开的鲜花,无论走到哪里都生机盎然,充满着绿色的气息,在这里还生活着一群可爱的小动物,你喜欢这儿吗?现在就让我们出发,去公园好吗?不过你们要注意在公园游览时,要爱护那里的一草一木,保护优美的环境,不要破坏它,要和那里的小动物做朋友,不要伤害他们好吗? 同学们,前面就是公园了,我们要知道一共有多少小朋友才能买门票进公园,你知道一共来了多少个小朋友吗? (二)自主探索 1. 探索一共有多少小朋友。 指名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2. 小组合作讨论 师巡视,注意发现不同的方法。 3. 小组汇报交流 生可能出现的三种算法: (1)数数法:1、2、3……12、13,一共有13个人。 (2)接数法:左边有5个人,然后接着数6、7、8……13,一共有13个人。(3)凑十法:左边有8个人,把右面的2个人与这8个人合起来,凑成10人,再加上剩下的3个人,一共是13个人。 4. 教师小结:这几种方法都不错,那你最喜欢用哪一种方法? (三)动手操作,自我感悟,探求新知 1. 探索用计算方法怎样求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应该怎样列算式呢?(生说, 师板书8+5)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十几减876,练习课》教案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十几减9 教学内容: P12例1和做一做,练习一第1、2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初步学会利用加法和减法的关系计算十几减9的题目,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 关于例1的投影片,小棒20根。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9+3 9+7 9+4 9+8 9+5 9+9 9+6 9+2 2.填未知数。 9+()=11 9+()=15 9+()= 12 9+()= 16 9+()=13 9+()=17 9+()=14 9+()=18 二、新课: 1.教学例1。 ①出示例1左图。 请一名同学说一说图意。列式计算。 板书:9+2=11 ②出示右图。 比较左右两图的不同。然后说一说图意。请一名同学到黑板前列式。 板书:11-9= 请一名同学说一说得几,怎样计算? 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算法。

③比较左右两图以及它们的算式有何异同点。 联系左右图,说一说,哪一种方法更快。 ④归纳指出:9加2得11,11减9等于2,所以计算11减9时,先想9加几等于11。因为9加2得11,所以11减9等于2。这样,比较快。 请一名同学说一说算法。 齐读:9+2=11 11-9=2 2.教学例2。 (1)让学生摆出12个小棒。 问:一共有多少根小棒? 把9根小棒捆成一捆,并且把它拿走,说一说意思。 根据意思列出算式。 板书:12-9= 问:要算12减9得多少,如何想? 学生说出算法后,写出得数。 然后再请几名同学说一说是如何想的。 (2)教学14-9=5,方法同上。 课间活动。 3。教学例3。 方法同例2。 4.教学例4。 学生试着完成题目。 5.小结: “想加算减”的方法。 三、巩固练习: 1.做一做的第1、2题。 2.练习一的第1、2题。

876加几教学设计

8、7、6加几进位加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第十单元8、7、6加几 教材分析: 1、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是学生今后学习百以内数和万以内数口算的基础,也是学生学习乘数是两位数乘法的基础,在计算的学习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本单元知识内容是本册的教学重点之一。 2、在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中,9加几和几加9是第一课时,初步渗透“凑十法”的计算方法。这节课是第二课时,主要是进一步理解、掌握凑十法,并能熟练应用“凑十法”的计算方法,同时在一道式题中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去思考,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灵活性。 学生分析: 有的孩子已经能计算8、7、6加几的算式,但是不明白为什么得这个数。还有很多学生不能正确计算,还需要进一步巩固凑十法。 我的思考: 1、这节课的知识生长点是什么?学生已经有了9加几凑十的基础,初步了解用凑十法计算,这节课我要讲什么?让学生有什么提高?我觉得应该是熟练运用凑十法来计算式题。 2、学生在今后的计算中为什么总是出错?马虎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总是马虎呢?我觉得还是凑十的方法在头脑中印象不深刻。有什么方法能提高正确率改善这种现象呢?我想到了利用规律来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先找到规律,并能熟练的应用规律,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巩固训练后,他的计算正确率和速度一定会提高。 设计思路: 一、课前准备。一边说儿歌一边拍手,在游戏中复习几加几等于十,为这节课的凑十提前做准备。二、孕伏铺垫。通过练习数的分解和算一算中帮助学生复习旧知识,为这节课凑十分解再算10加几做好铺垫,使学生的旧知识和新知识有梯度的增长,为学生搭好知识的台阶。 三、通过闯关的形式,为学生创设一个大的环境,并由不同的关主提出考题,在各个闯关的环节中学习8、7、6加几的进位加法。学生有了9加几的基础,对与计算8、7、6加几并

十几减8、7教学反思

十几减8、7教学反思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十几减8、7教学反思 一、正确把握学生的起点,增强学习的有效性 在上这节课之前,我心里想着学生已经能把十几减9得计算方法说得较好了,那么只要学生能把方法迁移到新知的学习中,学习十几减8,7一定没什么问题的。可在上课过程中,学生的反应着实让我大吃一惊。绝大多数学生看了“15-8”后都知道等于7,可是在交流算法的时候却没有这么热闹。个别孩子提到了“破十法”,但有的学生还不知该怎么“破十”——减不知减几,加不知加几;用“相加算减”的方法时,由于对8,7加几这方面的知识不是很熟练,想起来也是磕磕绊绊,速度慢正确率也不高。看来我高估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口算

能力。特别是对于“破十法”,我们不能只教给学生“破十”的方法即“怎么破”,还要帮助学生认识到这种方法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就比如“十几减9”,有一小部分的学生虽然想到了先用10-9=1,但是他们只是利用已有的知识储备和经验想到的。至于为什么要“破十”也就是“这样做有什么好处”,他们却不明白,更别说还没想到的学生了。因为他们没有体验或者是有过这种经历却不曾思考过“为什么要这样做”,也就是对“破十法”没有真正的理解。所以在今天的学习中出现了有部分学生不知道利用迁移或者想到了但不知道该怎么用。看来还得去生活中找一找“破十法”的运用,带着它走进课堂,帮助学生“知其然而又知其所以然”。我想只有这样才能使知识真正地成为自己的东西,才能为自己灵活运用。 二、过分强调“相加算减”,限制了孩子的思维发展 由于有了前一课的基础,学生在本节课的算法交流中,多数用的都是“想加

《876加几》小学一年级教学设计

《876加几》小学一年级教学设计 在观察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在操作.讨论.交流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得出多样化的算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学习兴趣,使学生想学,会学,乐学. 二.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计算8加几,7加几,6加几的方法. 难点:培养学生使用多种方法计算的能力. 三.教法与学法 教法:情景演示法与问题教学法相结合。 学法:自主探究法。 四.教学准备:

教师:ppt、两种颜色的吸铁石小棒。 学生:20根小棒。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进入: 9+5= 9+2= 9+7= 9+4= 9+6= 9+8= 同学们算的真棒,能说说你们是用什么方法算的吗? (二) 探究新知: 1.ppt展示主题图 (1)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跑道前面有8个同学,后面有5个同学。)(2)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跑步的一共有多少个学生?) (3)怎么列式呢?-让基础较差的学生回答 (8+5=13) 2. 自主探索 你们能用小棒来摆一摆,算一算8+5=? (1)在桌子的左边摆8根小棒; (2)在右边摆5根小棒; (3)你们能移动小棒快速算出8+5=? (4)我请一个学生在黑板上边说方法边摆,其他人小手放平。 (1)从8开始数,接着数9.10.11.12.13. (2)左边摆8根小棒,右边摆5根小棒,从右边的5根小棒中拿出2根和左边的8根凑成十根。再加上左边剩下的3根,一共是13根。

师圈完,让学生在书上圈. (3)左边摆8根小棒,右边摆5根小棒,从左边的8根中拿出5根和右边的5根凑成10根,再加上左边剩下的3根,一共13根。 师板书:5+8=13的凑十方法和圈小棒的方法。 (4)比较方法:你喜欢用哪种方法? 第二种方法好.因为这种算法很简单,把少的一部分分成了2根和3根,拿2根和8根凑成了10根,10+3=13. 第三种方法也可以,但是从8根中拿出5根去和另一边的5根凑成10根,麻烦了一点,所以我们经常用拆小数,凑大数的方法。 3.知识迁移:探索8.7.6加几的算法 (1)出示8+4 如果不借助小棒,你会计算吗? 生独立思考,口述算法(师板书)

《876加几》一年级优质教案

(封面) 《876加几》一年级优质教案 授课学科: 授课年级: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XX学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得出计算8、7、6加几的各种方法;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凑十法”,并能正确熟练的计算8、7、6加几。 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数学应用的意识。 教学过程: 公园里正在举行数学游园会,同学们,你们想参加吗?好,老 师这就带你们去。 二、新授: 1、我们先去聪明屋,看看那里的题你会不会做。 2、出了聪明屋,我们再去智慧山瞧瞧。 请同学们把3座山峰上的3个数字加在一起,看谁先找到好方法,最快算出来。 通过此题是学生能熟练运用凑十的方法计算,加深理解。 3、接下来我想实现同学们的一个梦想,你们喜不喜欢天上一 闪一闪的小星星呀?你想不想把它摘下来呀?今天老师就让你们的梦想 成真。大家看前边的黑板,我们把它看作蓝天,上面贴着12颗小星星,星星上都有数字。我请两位同学上来,一个人摘左边的星星,另一个摘 右边的星星,然后把两颗星星上的数字加在一起,谁愿意来摘星星? (一)教师指导操作: 1.学生分别摘下两个数字星星。(数字是几不限制) 2.教师列出算式,例:(学生口述,教师板书)

3.提问: 你是怎样算的?(例:先把8凑十,8凑十需要2,把6分成2和4,8与2凑十,10加4得14) 注:前三道题教学方法同上。(二)学生自主学习 1.学生摘数字星星。 2.学生自己列出算式,写出计算过程。(同上) 3.找另一个学生到前边判断上一个同学的做法是否正确,画上 4.提问: 你还能说出几道8加几,7加几,6加几的题,算出得数,说说你是怎样做的?(8+4,7+9,6+7等) 三、小结: 今天我们学了8加几,7加几,6加几的加法,同学们可真够棒的,只用了一节课就学会了还几页书上的知识。我们学会运用凑十法来计算,谁知道我们为什么要凑十呀?(好算) 完成书后练习。 教学设计: 教学反思: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十几减8,7,6,练习课》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十几减8,7,6,练习课》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十几减9 江西省进贤县实验学校刘冬秀 教学内容: P12例1和做一做,练习一第1、2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初步学会利用加法和减法的关系计算十几减9的题目,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 关于例1的投影片,小棒20根。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9+3 9+7 9+4 9+8 9+5 9+9 9+6 9+2 2.填未知数。 9+()=11 9+()=15 9+()= 12 9+()= 16 9+()=13 9+()=17 9+()=14 9+()=18 二、新课: 1.教学例1。 ①出示例1左图。

请一名同学说一说图意。列式计算。 板书:9+2=11 ②出示右图。 比较左右两图的不同。然后说一说图意。请一名同学到黑板前列式。 板书:11-9= 请一名同学说一说得几,怎样计算? 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算法。 ③比较左右两图以及它们的算式有何异同点。 联系左右图,说一说,哪一种方法更快。 ④归纳指出:9加2得11,11减9等于2,所以计算11减9时,先想9加几等于11。因为9加2得11,所以11减9等于2。这样,比较快。 请一名同学说一说算法。 齐读:9+2=11 11-9=2 2.教学例2。 (1)让学生摆出12个小棒。 问:一共有多少根小棒? 把9根小棒捆成一捆,并且把它拿走,说一说意思。 根据意思列出算式。 板书:12-9= 问:要算12减9得多少,如何想?

学生说出算法后,写出得数。 然后再请几名同学说一说是如何想的。 (2)教学14-9=5,方法同上。 课间活动。 3。教学例3。 方法同例2。 4.教学例4。 学生试着完成题目。 5.小结: “想加算减”的方法。 三、巩固练习: 1.做一做的第1、2题。 2.练习一的第1、2题。

《十几减8、7》数学一年级下册教学反思

《十几减8、7》数学一年级下册教学反思 《十几减8、7》数学一年级下册教学反思(通用3篇) 《十几减8、7》数学一年级下册教学反思1 今天教学的内容是《十几减8、7》。由于有了前一课的基础,学生已经能把十几减9得计算方法学得较好,能把方法迁移到新知的学习中,因此学习十几减8,7比较轻松。本课练习中通过多种活动形式,将枯燥的计算寓于学生喜欢的活动中,将计算技能的训练落到实处。在教学的过程中重视学法指导,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提倡算法多样化的同时,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算法,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 在本节课的算法交流中,大多数人能用2种以上的方法来完成十几减8、7的口算,而且一部分同学对不同的题目会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说明有一部分学生在做题的时候还是会根据题目来选择相对简单的或者更适合自己的方法来计算,当被减数小于15时,大多数学生用想加算减,因为他们对加法比较熟悉,而被减数大于15时,选择的方法就有所不同。我觉得是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在教学“试一试”15—7,13—7时,放手让学生运用学习十几减9的经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独立学习十几减7的计算方法,充分享受探索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热情。在学习过程中,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算法多样化,对计算有困难的学生,指导他们通过摆小棒,探索计算方法,通过交流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不同算法的`优劣,

选择适合自己的算法,逐步培养学生发表意见和表述思路的能力。 《十几减8、7》数学一年级下册教学反思2 在上这节课之前,我心里想着学生已经能把十几减9得计算方法说得较好了,那么只要学生能把方法迁移到新知的学习中,学习十几减8、7一定没什么问题的。可在上课过程中,学生的反应着实让我大吃一惊。绝大多数学生看了“15—8”后都知道等于7,可是在交流算法的时候却没有这么热闹。个别孩子提到了“破十法”,但有的学生还不知该怎么“破十”——减不知减几,加不知加几;用“想加算减”的方法时,由于对8,7加几这方面的知识不是很熟练,想起来也是磕磕绊绊,速度慢正确率也不高。看来我高估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口算能力。特别是对于“破十法”,我们不能只教给学生“破十”的方法即“怎么破”,还要帮助学生认识到这种方法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就比如“十几减9”,有一小部分的学生虽然想到了先用10—9=1,但是他们只是利用已有的知识储备和经验想到的。至于为什么要“破十”也就是“这样做有什么好处”,他们却不明白,更别说还没想到的学生了。因为他们没有体验或者是有过这种经历却不曾思考过“为什么要这做”,也就是对“破十法”没有真正的理解。所以在今天的学习中出现了有部分学生不知道利用迁移或者想到了但不知道该怎么用。看来还得去生活中找一找“破十法”的运用,带着它走进课堂,帮助学生“知其然而又知其所以然”。我想只有这样才能使知识真正地成为自己的东西,才能为自己灵活运用。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十几减8的练习课

K12教育小学数学 十几减8的练习课 教学内容:本册教科书第7页例5, 练习二第9~16题。 教学目的: 1.通过复习十几减9、十几减8,找出计算规律,提高计算速度,初步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 2.初步学会解答用图画形式出现的求另一个加数的应用题。 教具准备:式题卡片,可以移动的减9、减8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1.复习十几减9和十几减8,在复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找规律。 (1)教师出示可以移动的减9练习卡片,依次移动9,让学生说出卡片上每个数减去9的得数,并写出来。 1112131415161718 923456789 提问:观察被减数和减数(教师依次指给学生看),说出十几减9在计算上有什么规律?(启发学生说出差都比被减数个位上的数多1。) 为什么每次得数都比被减数个位上的数多1呢?教师可以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加以归纳:如果要减去10个,剩下的正好是个位上的数,现在减去9个,还要多剩1个。或者说:因为从10里减9得1,所以给被减数个位上的数再加1。 计算十几减9的题目怎样想比较快?(给被减数个位上的数加1) 教师出示十几减9的式题卡片,让学生计算。 (2)教师依次移动8,让学生说出卡片上每个数减去8的得数,并写出来。 11121314151617 83456789 提问:观察被减数和减数,说出十几减8在计算上有什么规律?(差都比被减数个位上的数多2。) 为什么呢?让学生仿照9的加以说明。 计算十几减8的题目怎样想比较快?(给被减数的个位上的数加2。) 教师出示十几减8的式题卡片,让学生计算。 2.进行加法和减法的混合练习。然后,让学生计算练习二的第14题。做完后集体订正。 3.做练习二的第15题。教师可记一下时间。做完共同订正。对有进步的给以表扬,对错题多的给以帮助。 4.教学教科书第7页上的例5。 (1)教师出示左边的应用题。 让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说明题意后,提问:这道题的已知条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 要求筐里有多少个苹果,该怎样想?(引导学生说出要从10个里去掉3个。)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0-3=7。 (2)教师出示右边的应用题。 让学生试说题意后,提问:这道题的已知条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 要求盒里有多少枝,该怎样想?(引导学生说出要从14枝里面去掉4枝。)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4-4=10。 5.做练习二本节课的其余各题。让学生自己解答,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如果没有您爱的滋润,怎么会绽放那么多美好的灵魂之花!

一年级公开课《十几减8、7、6的退位减法》教学反思(含试卷)

一年级公开课《十几减8、7、6 的退位减法》教学反思 《十几减8、7、6 的退位减法》教学反思 《十几减8、7、6-20以内的退位减法》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习并掌握了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并掌握十几减8、7、6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逐步提高学生独立学习的自觉性。一、情境导入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本节课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设置情境,把十几减几的计算教学蕴含在情境中作为一个问题提出,让学生在亲自探索的过程中掌握计算的方法。在导入环节是这样设计的:在抢答20以内的进位加法后出示了一幅笑脸图(每次我对学生的奖励就是发一张笑脸的贴画,学生特别的喜欢),动画设计圈起其中的9个,请学生提出问题并列出算式(复习十几减9),学生很顺利的解决了。还是同样的一副笑脸图圈起了7个(迁移新授——十几减7),又怎样提出问题列算式?这一问题是本课的新知识点,我并没有对新授的内容做任何的讲解,而是放手让学生进行探索与尝试,是在学生顺利解决十几减9的问题后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有了正向的迁移,并引导孩子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算理,使课堂教学达到良好的效果。进而我又出示了一组帮助养鸡场叔叔阿姨解决十几减8及找寻宝物解决十几减6的问题,我想这一环节的设计,使学生在原有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又获得了新的计算方法。在新授段,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很自然的进入了上课的状态 为了让学生深刻的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根据教材赛跑分组的情境图,我这样设计了第二环节:有8个跑道,15个人分为两组,第一组9人是否可以?课前我已对学生的预习情况做了简单的浏览,学生把15人分为了8人和7人两组,也有同学分为了9人和6人两组,我抛出这个问题后,一些学生不假思索的回答可以分成9人和6人两组。

《十几减8、7》教学反思

打印版 《十几减8、7》教学反思 1、正确把握学生的起点,增强学习的有效性 在上这节课之前,我心里想着学生已经能把十几减9得计算方法说得较好了,那么只要学生能把方法迁移到新知的学习中,学习十几减8,7一定没什么问题的。可在上课过程中,学生的反应着实让我大吃一惊。绝大多数学生看了“15-8”后都知道等于7,可是在交流算法的时候却没有这么热闹。个别孩子提到了“破十法”,但有的学生还不知该怎么“破十”——减不知减几,加不知加几;用“相加算减”的方法时,由于对8,7加几这方面的知识不是很熟练,想起来也是磕磕绊绊,速度慢正确率也不高。看来我高估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口算能力。特别是对于“破十法”,我们不能只教给学生“破十”的方法即“怎么破”,还要帮助学生认识到这种方法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就比如“十几减9”,有一小部分的学生虽然想到了先用10-9=1,但是他们只是利用已有的知识储备和经验想到的。至于为什么要“破十”也就是“这样做有什么好处”,他们却不明白,更别说还没想到的学生了。因为他们没有体验或者是有过这种经历却不曾思考过“为什么要这样做”,也就是对“破十法”没有真正的理解。所以在今天的学习中出现了有部分学生不知道利用迁移或者想到了但不知道该怎么用。看来还得去生活中找一找“破十法”的运用,带着它走进课堂,帮助学生“知其然而又知其所以然”。我想只有这样才能使知识真正地成为自己的东西,才能为自己灵活运用。 2、过分强调“相加算减”,限制了孩子的思维发展 由于有了前一课的基础,学生在本节课的算法交流中,多数用的都是“想加算减”的方法。这不禁引发了我的思考:①教材中虽然多处提到让孩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但直到本单元的结束,在潜移默化中要求学生用“想加算减”的方法,那么我们在教学中如何把握住这个度?②当大部分孩子都在使用“想加算减”的方法时,其他的方法是否要传授个孩子?采用何种方式?③“想加算减”的方法真的是最优吗?

876加几评课1

评老师的《8.7.6.加几》 著名数学家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和联系。”本节课的教学设计,黄老师能根据数学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依据学校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精心设计学生的数学活动,努力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较好地体现我们学校“情境---建构”式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 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整节课的设计注意在“趣”字上下功夫。由贴近学生生活的游公园活动贯穿整节课的学习活动全过程。在具体的探究学习过程中又创设出帮忙数人数,数七星瓢虫、蝴蝶、蜻蜓的个数,数大树的棵树,卖气球等学习情境,让学生在真实有趣的情境中经历、体验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形成性练习及拓展练习的习题设计也同样在主题情境中进行,学生参与的有效性、广泛性和积极性高,使得课堂上学生始终乐此不疲,兴趣盎然,获得愉快的数学学习体验。 2、思维活跃,训练有度。 本课设计以凑十法为主线,黄老师有意识地设计一些探究活动,将例2、3进行整合,留给学生思考交流的空间和时间。她鼓励学生通过认真观察,大胆猜想,积极思考,热烈讨论,动手操作,共同探究等方式方法体验感受知识形成的过程。最后进行的课外延伸有一定的难度和梯度,有效激发了学生得思维活力。

这样的整体设计时间上有宽度,空间上有广度,气氛上有热度,内容上有深度,方法上有灵活度,结果上有效度。 3. 机会充分,评价有方。 允许学生出错,允许学生质疑,允许学生提不同意见;学生能说出来的不讲,学生能做的不讲,学生会的不讲,学生能研究的不讲,学生有能力探究的教师不教,学生能够升华的教师不去总结,课堂变成了学生舒展灵性的空间。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参与者和合作者,给学生充分表现的时间和机会,才能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本节课根据教学实际及时反馈,让学生切身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品尝成功的喜悦,尊重每位学生,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教师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时,发自内心的赞叹,那么亲切,那么自然,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夸到学生的心坎里。而且不仅仅局限于自己对学生的评价,同时让学生展开了自评与互评,评价手段和形式多样,使学生真正体验到了自主学习体验成功的快乐。 总之,整节课给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在生活中学数学、在活动体验中学数学的教学理念。学生学的轻松愉快,教学实效性强。 但是教学总是遗憾的艺术,课件的制作如果主题图能做成动片无论是点数,还是接着数.合起来都能动就更完美了。 个别环节留给学生的思考的时间略显不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