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与犹太教异同点分析

基督教与犹太教异同点分析
基督教与犹太教异同点分析

基督教与犹太教异同点分析

基督教作为西方社会的一种唯一的和绝对性的宗教信仰,对于塑造西方文化的基本特征起到了难以估量的作用,构成了西方文化的重要根源。但基督教并不是凭空创造而出的,它与犹太教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基督教由犹太教发展而来,希伯来的犹太教为基督教准备了一个历史背景(圣教历史)和精神氛围(罪孽意识和救世福音)。基督教与犹太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种宗教在教义及观念上又有着极大地区别。

相同之处

基督教和犹太教都产生于亚洲西部地区的巴勒斯坦和小亚细亚等地,犹太教的圣经在基督教中称为《圣经·旧约》,这是犹太教和基督教共同承认的经书。同时,基督教承袭了犹太教的“至高一神”、“救世主”、信仰“先知”和“启示”等观念。

不同之处

绝大多数基督教派及基督信徒认为上帝是“三位一体”的,即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的神。耶稣基督是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上帝的圣子,道成肉身来到世界上,亦是旧约圣经所预言的弥赛亚。他来不是要拯救以色列人脱离压迫,而是要把所有人从罪恶中救赎出来。而犹太教认为这个“三一”观不符希伯来圣经,上帝是独一的上帝即雅赫维(耶和华),而非三位一体的上帝。犹太教认为耶稣是一位优良的伦理教师或是一位先知,而不是弥赛亚,更不是道成肉身来到世上的上帝。犹太教认为犹太教徒是雅赫维的“特选子民”,而基督教则敬拜耶稣是上帝的儿子,认为凡信奉上帝的人都为其“选民”。犹太教盼望弥赛亚(复国救主)降临,认为真正的弥赛亚尚未到来,应继续等待,而基督教则认为真正的弥赛亚已经到来,他就是耶稣。

犹太教宣扬“末世论”,犹太人中盛传上帝将派一位“受膏者”(弥赛亚)来复兴犹太国,苦难的世纪(“末世”)即将结束,弥赛亚不久将降临,把犹太人带入“千禧年”的幸福生活中。末世论带有此岸行性和直观性。基督教提倡“救赎说”,受希腊唯心哲学影响,把眼光从此岸的人转向了彼岸的灵,把天国从现世搬到了来世。进入天国的也不再是具有肉体的人,而是超脱了肉体的灵魂。此

岸和彼岸对立起来,肉体和灵魂相分离,耶稣通过受难和复活已经救赎了世人的罪过。

基督教继承了犹太教的经典,其中包括律法书、先知书、圣录等,并把它称作《旧约圣经》。所不同的是,犹太教还有圣法经传《塔木德》,而基督教则适应时代的发展,编纂了《新约圣经》,以满足传教的需要。基督教认为“新约”和“旧约”和谐一致。犹太教认为基督教“新约”不符希伯来圣经。

基督教有“原罪论”,世人都遗传了从亚当而来的罪性(就是原罪)因此人在上帝面前都被定罪。只有通过耶稣才能获得拯救。人能在上帝面前罪得赦免,乃是因为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的救赎,及愿意接受耶稣基督成为生命的救主。犹太教认为基督教的“原罪论”,“耶稣是唯一拯救”这样的观点与希伯来圣经冲突,人并没有原罪,但上帝赋予人自由的权柄,在行善与作恶之间作抉择。每个人都应为他自己负责犹太教认为这是世界上所有的好人都在来世有份,并不取决于是否相信“耶稣是基督,基督是上帝”。任何人都可以借着信靠上帝,并过着敬虔与道德的生活而获得上帝的救恩。

基督教认为耶稣是经由流血来为人赎罪,耶稣有如逾越节羔羊,耶稣在耶路撒冷城外被罗马士兵处死于是十字架上是为全人类而行的赎罪祭“耶稣作为祭品,他的牺牲免除了世人的原罪和所有的罪”。犹太教认为“不流血就不能赎罪”这种不符希伯来圣经;希伯来圣经中“逾越节羔羊”不是用于“赎罪”的,基督教把耶稣说成“完美赎罪的逾越节羔羊”并没有希伯来圣经根据;希伯来圣经中不是所有的祭献都与“赎罪”相关,同时祭献羔羊并非是唯一的“赎罪”手段,另外希伯来圣经的赎罪祭可以不使用羔羊,“流血”并非“赎罪”的唯一方式。

基督教袭用了犹太教的教会这种组织形式及其祈祷、唱诗、读经、讲道等礼拜仪式。但其差别在于犹太教在宗教礼仪中实行“割礼”,以区别于其他未实行割礼的不洁民族,强调严格的戒律和繁缛礼仪,而基督教则废除了割礼制度及严格的戒律和烦琐的礼仪,实行较为简便的宗教仪式,认为洁与不洁的区别在于内心的虔信,而不在于肉体上的标记。

犹太教的核心是律法和祭祀,基督教的核心则是信仰和道德。在男女关系上,犹太教虽然明令禁止淫乱,但从未提倡禁欲,然而在基督教中,禁欲被当做一种崇高德行而加以赞美。在贫富的问题上,犹太教采取一种劝人安于现状的态度,

贫穷固然为上帝所愉悦,但富裕也不是邪恶。基督教则把贫穷与富裕截然对立起来,贫穷是一种美德,富裕却是罪恶的象征。由于长期遭受外族人的压迫,犹太民族表现出强烈的复仇心理,犹太教的上帝要求人们对敌人采取“以命偿命,以眼还眼”的态度,对世人爱憎分明,常常动怒要剪除恶人;而基督教的上帝则对一切人都充满了爱,表现出极度的仁慈和宽容。

犹太教的律法虽然也包含着道德成分,但却明显的带有强制性,它是通过一种否定的方式(惩恶)来规范人的行为的,它注重的是人们的外在行为及其效果。而基督教的道德则更多的基于人的内心自觉,它是通过一种肯定的方式(到的反省)来协调人的行为,更侧重于人的内在的善良动机,这种动机论的道德观反映到宗教态度上,就是对上帝和基督的信仰。

督教鼓励或要求其信徒传教,有把所有人纳入基督教之中的愿望。基督教不限制其教徒与外族人通婚,而犹太教则规定其教徒不能与未受割礼的外族人通婚。外族人归化犹太教者必须领受割礼。犹太教徒以雅赫维神的“选民”自居,认为自己比别的民族优越,故排斥其它民族。犹太教认为没有必要使所有的人成为一种宗教的教徒,成为宗教徒与安享来世没有必然联系,犹太教不鼓励非犹太人加入犹太教。犹太教为非犹太裔者加入犹太教设置的了特殊的且比较困难的程序和要求。

基督教最初作为犹太教内部的一支派别时,守的节日是安息日和逾越节。而当它从犹太教中分离出来后,则改安息日为礼拜日,改逾越节为复活节。犹太教徒从来不过基督教的节日,愚人节、万圣节、圣诞节、感恩节等大都与他们无关。犹太人有自己的新年。新年庆祝活动是从9月26日开始,至10月18日结束,包括三个重要的节日:新年、赎罪日和住棚节。

基督教新约描绘了很具体的“天堂”“地狱”。希伯来圣经从来没有提到过基督教新约所描绘的“天堂”“地狱”,希伯来圣经不包含基督教新约所展现的“天堂地狱观”。犹太教的撒都该派甚至否认有“天堂”、“地狱”及死后的生命之说。

此外,基督教与犹太教使用的历法不同,采用的纪元也不同,基督教描绘了很具体的“天堂”,“地狱”,而犹太教的撒都该派甚至否认有‘天堂’、‘地

狱’及死后的生命之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基督教逐渐发展为一种新的世界性宗教,而犹太教则仍保留着崇拜氏族神的成分和对自然力的崇拜。

基督教与犹太教的这些差异使得两教在历史上产生过极大地冲突,犹太教遭到极端迫害。而我们对这两种宗教不应以好坏对错区分,而应充分尊重他们各自的信仰,毕竟宗教信仰在于内心的虔诚。每种宗教的存在都由有它独特之处,是人类历史文化的精华。

英语学院091

胡俊秀

09331088

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起源、发展与主要联系

犹太教文明、伊斯兰教文明、基督教文明的起源、联系与主要区别并非每一种哲学都是一种宗教,但是每一种宗教却都是一种哲学。詹姆斯〃弗雷泽爵士说过:“宗教被认为是一种超人的控制自然或人类声明发展进程的安慰或调解的力量。” 苦难者的宗教:犹太教犹太民族产生于闪米特族的一支弱小的牧羊部落—希伯来人,这是一个苦难而又伟大的民族. 首领亚伯拉罕将自己部落的神耶和华尊奉万能的神主,将希伯来人视为耶和华的“选民”,神同他们订有契约。这是亚伯拉罕创立的较为模糊的一神信仰,而犹太教便是从这个时候,在这种特殊的神学观念中“种下胚胎”的。 以后摩西在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的过程中,逐渐统一了以色列人的思想与步调,并假托神耶和华于西奈山上给他受戒之说,为以色列人创立了一整套法律,称《摩西十戒》。初步形成了犹太教的教规、教律与礼仪。这也是人类最早的法律之一。标志着犹太教的正式形成。 犹太教后来被波斯人统治,在此期间犹太教得到了重大发展,形成了犹太教圣经《旧约》。在被罗马统治时期,犹太人不仅没有政治上的独立和自由, 而且被迫流亡世界各地, 成了没有祖国的人。1948年, 返回家园的犹太犹太复国主义者建立了新的以色列国, 这种局面才宣告结束。 以色列人从多神观念演变为一神观念的过程,是一个漫长的历史阶段。在面对侵略者的强大,东方民族的宗教信仰,特别是亡国奴的屈辱处境使他们政治、宗教观念发生了很大改变,他们相信耶和华不仅是以色列的保护神,而且是统治世上唯一主宰,耶路撒冷是他的唯一圣所。这种观念在以色列人陆续返回巴勒斯坦后逐渐成熟,犹太人逐步形成了耶和华是独一神的观念,崇奉一神、排斥其他宗教并维护祭祀贵族统治的犹太教才最后形成。 天国之道:基督教以色列人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到“巴比伦之囚”时期,他们开始期盼先知们预言的“弥赛亚”,就是“受膏者”或“受上帝祝福的人”。 在罗马统治下,巴勒斯坦的犹太人因其经济地位不同而对罗马统治者持有不同的政治态度,犹太教分裂,其中艾沙尼派和奋锐派强烈宣传人类救世主降临的弥赛亚运动。这种宣传运动,是当时基督教产生的思想基础。 公元2世纪中叶,正统的犹太教徒坚信弥赛亚终必降临。另一部分人也就是后来的基督徒“拿撒勒派”认为弥赛亚已经降临,他不是来复兴强大的以色列王国,而是来建立一个不属这世界的天国,他就是拿撒勒人耶稣。 后来,在反对罗马统治的民族斗争的高潮中,拿撒勒派同罗马统治当局和犹太教上层权贵之间的矛盾冲突日益激化。于是这些人逐渐形成了一个独立的新教派,于公元1世纪末,发展成为最初的基督教。《基督教的起源》一书的作者阿〃罗伯逊认为,拿撒勒人耶稣很可能就是这个拿撒勒派的领袖。 关于耶稣,《福音书》中记载他是由圣灵受孕,由童女玛利亚所生。耶稣是基督宗教教义的中心人物,也是基督宗教的创始人。耶稣一直声称自己就是上帝,直接干犯了律法。因而宗教领袖要求罗马政府处死他,他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但是有人目睹三天后他又复活。 后来耶稣的门徒彼得和保罗大力宣传基督教,他们带领“基督使徒团”进行传教,一生功绩伟大,保罗用文字将基督教教义编纂成圣书《新约》。这时候基督教完全从犹太教脱离出来,成为了独立的宗教,有了自己的崇拜对象基督耶稣,自己的经典《新约圣经》。

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关系

世界三大—神教以犹太教为最早,伊斯兰教为最晚,三者的关系非常密切。要叙述伊斯兰教思想发展,我 想首先要了解三大一神教的基本特点。否则会走弯路的。所以先从介绍三大一神教开始,研究伊斯兰的思 想历程,是比较好的。 “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一神教”它们都反对偶像崇拜、多神崇拜,只信仰和崇拜一个主宰 宇宙万物、至高无上的造物主。对这一造物主仅仅是三教各自所称名字不同而矣,犹太教称“阿特乃”,不 愿直呼耶和华,他们的先知是摩西:基督教称弥赛亚或基督或天主、上帝,他们的先知是耶稣;伊斯兰教 称安拉或真主,其先知是穆罕默德。三教都有自己的经典,犹太教的经典是们日约》,希伯来文:基督教 的经典是《新约》,拉丁文;伊斯兰教的经典是《古兰经》,阿拉伯文。三教相互承认这三部经典是天启 经典。这三大一神教,历史悠久,犹太教约产生于公元前十四世纪;基督教约产生于公元一世纪;伊斯兰 教产生于公元七世纪初。这三教的信仰者不少,对全世界都有很大影口向。… 三大—神教何以都渊源于阿拉比亚呢?为什么又构成为中东问题的主要症结呢?要了解这个问题,还须从 历史上寻找答案。 一、原属同一个先民 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是世界性的一神宗教,“这三大一神教,皆发祥于中东的闪族”,“闪族”的全名 是“闪米特人”(Semites),亦称“塞姆人”(Semu)。这个名字出自《旧约全书·创世纪》所载传说,称其为挪亚长子闪(Shemu或Semu,也译为“歇姆”、“塞姆1的后裔。据陈永岭教授主编的《民族词典》称:一 般认为古闪米特人以畜牧为生,原来生活在撒哈拉北部地区。约在公元前五千年,气候剧变,开始东迁, 陆续来到西亚两河流域和叙利亚草原,一直保留着相当统一的民族共同体。至公元前三千年初,按语言明 显地分为东、西两大支。东闪米特人生活在两河流域的北部,*阿卡特语,在与苏美尔人接触中吸收、融化了对方的语言。自公元前三千二百年至公元初,其代表为阿卡德人、巴比伦人、亚述人。按现代分类法, 此支称“闪米特北支”。西闪米特人又分三个分支:西北支(现称闪米特北中支),系指分布在巴勒斯坦、 叙利亚、美索不达米亚北部的各族,最早的代表为阿摩里特人、迎南人、乌加里特人,约在公元前二千年后,有跳尼基人、犹太人、阿拉米人、莫阿比特人、亚奥迪人等。中支(现称闪米特南中支)约在公元前 二千年至前一千年,其代表为利希亚尼特人、萨姆德人等,随后统一共称阿拉伯人。七世纪随着伊斯兰教 的兴起,开始了闪米特人的一次大迁移。现分布在埃及、苏丹、摩洛哥、阿尔及利亚、伊拉克、沙特、叙利亚、也门、突尼斯、黎巴嫩、约旦、利比亚、科威特等国,按方言、历史、文化传统和地域可分为47个民族。南支(现称闪米特南支)分布在阿拉伯半岛的南部,古代代表有马闪人、萨巴人、卡塔班人、哈德 拉人等,南支部分曾于七世纪越过红海到达非洲之角,今埃塞俄比亚闪米特各族的祖先。马赫里人等就属 这支。从这些记述看,“阿拉伯半岛,可能是闪族的摇篮,闪族在这个地方成长之后,迁移到肥沃的新月地区(即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巴勒斯坦和约旦),后来就成为历史上的巴比伦人、亚述人、胖尼基人 和希伯来人。说阿拉伯半岛是纯粹的闪族文化的发源地,这是持之有故,言之成理的”“现在还有两种生存 着的民族,可以代表闪族,一种是阿拉比亚人,另一种是犹太人;在特殊的相貌和心理特征方面,阿拉比 亚人所保存的闪族特征,比犹太人要丰富得多”据此可知创建犹太教和基督教的希伯来人(即犹太民族的人),首传伊斯兰教的古来氏人(即阿拉伯民族的人),都是闪米特人的后裔。 二、原属同一个古老的一神教 一神思想的始祖是亚伯拉罕(伊斯兰教称易卜拉欣),首传犹太教的是摩西(意为水中捞出的人,伊斯兰 教称穆撒),他是三大一神教的首传者,所以犹太教被称为世界一神教之母。基督教是从犹太教中分出的 一个支系,耶稣是始传者,(伊斯兰教称尔撒)。在犹太教、基督教的影响下产生的伊斯兰教对人类历史

基督教与犹太教异同点分析

基督教与犹太教异同点分析 基督教作为西方社会的一种唯一的和绝对性的宗教信仰,对于塑造西方文化的基本特征起到了难以估量的作用,构成了西方文化的重要根源。但基督教并不是凭空创造而出的,它与犹太教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基督教由犹太教发展而来,希伯来的犹太教为基督教准备了一个历史背景(圣教历史)和精神氛围(罪孽意识和救世福音)。基督教与犹太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种宗教在教义及观念上又有着极大地区别。 相同之处 基督教和犹太教都产生于亚洲西部地区的巴勒斯坦和小亚细亚等地,犹太教的圣经在基督教中称为《圣经·旧约》,这是犹太教和基督教共同承认的经书。同时,基督教承袭了犹太教的“至高一神”、“救世主”、信仰“先知”和“启示”等观念。 不同之处 绝大多数基督教派及基督信徒认为上帝是“三位一体”的,即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的神。耶稣基督是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上帝的圣子,道成肉身来到世界上,亦是旧约圣经所预言的弥赛亚。他来不是要拯救以色列人脱离压迫,而是要把所有人从罪恶中救赎出来。而犹太教认为这个“三一”观不符希伯来圣经,上帝是独一的上帝即雅赫维(耶和华),而非三位一体的上帝。犹太教认为耶稣是一位优良的伦理教师或是一位先知,而不是弥赛亚,更不是道成肉身来到世上的上帝。犹太教认为犹太教徒是雅赫维的“特选子民”,而基督教则敬拜耶稣是上帝的儿子,认为凡信奉上帝的人都为其“选民”。犹太教盼望弥赛亚(复国救主)降临,认为真正的弥赛亚尚未到来,应继续等待,而基督教则认为真正的弥赛亚已经到来,他就是耶稣。 犹太教宣扬“末世论”,犹太人中盛传上帝将派一位“受膏者”(弥赛亚)来复兴犹太国,苦难的世纪(“末世”)即将结束,弥赛亚不久将降临,把犹太人带入“千禧年”的幸福生活中。末世论带有此岸行性和直观性。基督教提倡“救赎说”,受希腊唯心哲学影响,把眼光从此岸的人转向了彼岸的灵,把天国从现世搬到了来世。进入天国的也不再是具有肉体的人,而是超脱了肉体的灵魂。此

西方三大宗教的区别与联系

西方三大宗教,按照出现前后,分别为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几大宗教之间令人眼花缭乱的流血冲突,往往给人造成错觉,那就是他们的信仰互相之间不共戴天。实际情况是,三大宗教的本质信仰是一致的。 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都起源于古老的犹太教。是犹太教,最先发展了宇宙中间独一真神的信仰,记载于圣经的旧约。在其信仰中,人类犯了悖逆上帝的原罪,上帝最后会派来救世主“以赛亚”拯救人类。几千年来,犹太人在等待这位救世主,至今还没有来临。旧约的意思,是指上帝与人之间的,以摩西戒律为主体的约定。 两千年前,犹太教出现了一个重要分支,其教主是耶稣,30岁开始传教,自称是上帝之子,是预言中的那位救世主。耶稣在旧约的基础上,代表上帝与人们立新约,于是圣经有了后半部分的新约,基督教从而诞生。犹太教其他分支不承认耶稣救世主的身分,他们要继续等待真正的救世主,而对基督徒来说,那是极大的亵渎。但分歧归分歧,犹太教基督教双方都还是以旧约为基础,自然,信仰的是同一个上帝。 公元7世纪,穆罕默德诞生于今沙特阿拉伯的麦加。他起初是一个商人,但被上帝遴选为最新的信使,根据上帝的启示,录下了古兰经,创立了新的伊斯兰教。古兰经传递了上帝最新的意旨,但它的基本源泉,仍然离不开犹太教的旧约。 于是有了下面的概括:犹太教:继续等待救世主,信奉旧约。基督教:耶稣是那位救世主,因此耶稣是神,信奉旧约与新约,以实践新约为主。伊斯兰教:继续等待救世主,穆罕默德是上帝最后的信使,传递了记载于古兰经中的上帝最后的信息。穆罕默德是先知,但他不是救世主,他是人,不是神。对待基督教,伊斯兰信徒尊重耶稣,但他们同样认为耶稣是人,不是神。古兰经认为耶稣是较早的一位先知,与穆罕默德的地位相同。 耶和华是犹太教和基督教的信徒们对上帝的称呼,安拉则是阿拉伯语对上帝的称呼,但称呼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归根到底,三大宗教信仰的是同一个上帝。他们之间的分歧,只是对上帝后来的安排做出了不同的解释。因此,看似不共戴天的犹太人阿拉伯人,信仰差异所造成的敌对意识,其实也并不突出。相对来说,反而是基督教的难调和性比较大,因为基督教相信耶稣是那位救世主,是真神,但其他两家不承认。 基督教与犹太教之间的宿怨,部分来自于基督徒指责犹太人杀害了耶稣。这里又出现了我早先举例过的,上帝造了不完美的人之后又惩罚其不完美,同样性质的不近情理。如果耶稣之生之死都是上帝的计划,那么耶稣一开始就注定要被害死,犹太人岂不是成了替罪羊,或者说,又中了上帝的圈套?时代毕竟是在进步,2000年,教皇保罗六世公开为天主教在历史上对犹太人的迫害向犹太人道歉,“基督徒对上帝的另一部分儿女的令人遗憾的行为。” 公元一世纪前期,基督教起源于地中海东部地区。早期的基督徒是清一色犹太人,其信仰基础是古老的犹太教,因此,基督教实际上是犹太教的一个分支。从创立初期开始,基督教就被看作是异端邪说,受到了多方面的迫害。执行迫害最甚者,是当时统治巴勒斯坦地区的罗马帝国政府,广泛并且残酷。处死耶稣,罗马政府虽不是始作俑者,但他们还是批准了死刑的执行。耶稣死后,十二门徒中的雅各、彼得,以及基督教早期最重要的领袖保罗等人,也都是在随后的传教活动中被罗马帝国处死。然而,迫害并没有能阻止基督教的发展。到公元四世纪时,基督教已经发展为罗马帝国区域内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宗教,尽管直到此时,基督教仍然属于非法并继续遭受迫害。 公元313年,人类文明史上极为重要的一件事发生了: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发布政令,宣布基督教合法,并采取具体措施,对基督教在帝国范围内的大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而后,君士坦丁自己也正式宣布成为基督教徒。公元337年,君士坦丁去世,公元380年,狄奥多西皇帝宣布基督教为罗马帝国国教。由于罗马帝国的强势影响,从此基督教在塑造欧洲文明

简述基督教对犹太教的继承与超越

简述基督教对犹太教的继承与超越 (论基督教与犹太教的关系) 基督教与犹太教同源,两教均诞生于巴勒斯坦的耶路撒冷圣城。但先有犹太教,后有基督教,后者是由前者衍生而来。公元一世纪三○年代,原属犹太教的一个分支派系,逐渐从犹太教中分离出去,并逐渐形成基督教。基督教在犹太教的基础上既有继承又有超越。 就继承的方面来讲,第一,犹太教的“至高一神”的观念为基督教直接继承,并成为基督教传统中的重要因素。但基督教认为上帝是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的神,而犹太教则认为上帝是独一的上帝,而非三位一体的。第二,基督教笃信救世主,其救世主观念是从犹太教的“弥赛亚”观念发展而来的,对于基督徒来说,真正的弥赛亚已经到来,基督就是弥赛亚,即救世主。而犹太教则认为真正的弥赛亚尚未到来,应继续等待。第三,基督教继承了犹太教的经典,其中包括律法书、先知书、圣录等,并把它称作《旧约圣经》。所不同的是,犹太教还有圣法经传《塔木德》,而基督教则适应时代的发展,编纂了《新约圣经》,以满足传教的需要。第四,基督教采用了犹太教的“立约说”,继承了犹太教信仰“先知”及“启示”等观念。第五,犹太教文化在宗教礼仪、结社形式、民俗、民风等方面也对基督教文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例如,基督教袭用了犹太教的教会这种组织形式及其祈祷、唱诗、读经、讲道等礼拜仪式。但就大体而言,犹太教在宗教礼仪中,强调严格的戒律和繁缛礼仪,而基督教则废除严格的戒律和烦琐的礼仪,实行较为简便的宗教仪式。另外,基督教与犹太教使用的历法不尽相同,同时,基督教改安息日为礼拜日,改逾越节为复活节。 而就基督教对于犹太教的超越这方面来讲,首先,基督教突破了犹太教的民族局限性和狭隘性,具有开放性、兼容性、综合性、适应性、灵活性的特点。基督教不限制其教徒与外族人通婚,而犹太教则规定其教徒不能与未受割礼的外族人通婚,犹太教这种排它性和唯民族主义不仅阻碍其民族的发展,更限制了犹太教的传播与扩展。其次,犹太教的核心是律法和祭祀, 基督教的核心则是道德和信仰。基督教也尊重律法, 但是认为仅有律法是不够的。耶稣始终教导信徒们超出律法, 不要拘泥于此。基督教彻底改变了犹太教的律法主义,提倡“道德之爱”,从而使基督教走向更加伦理化的道路。 作为同源的两个宗教,有着极大的共同点,但是其不同与差异却更加明显并处于压倒性的优势,由此,逐渐发展壮大的基督教便开始对犹太教进行诋毁和迫害,并最终导致两教至今都不可两立的事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