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热水器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太阳能热水器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太阳能热水器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太阳能热水器的组成及工作原理2.1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图2-1系统结构图

图2-1为系统设计的结构图,该图的系统控制原理图如下图2-2:

T3

T2

图2-2 系统控制原理图

注释:T1:热水箱的温度传感器

T2:循环水管中的温度传感器

T3:集热器中的温度传感器

F1:循环水阀门

F2:冷水阀门

F3:热水阀门

此款热水器利用微机控制主要有以下几种控制功能:晨水加热控制、温水循环控制、冷水集热控制、水箱加热控制。

1.早晨水温控制

由于清晨太阳光较弱,所以太阳能热水器从系统发挥作用。为了提供温度不低于30摄氏度的水,热水器在清晨4-7点之间对水箱进行电加热,具体控制过程如下:

首先,关闭冷水阀门F2和循环水阀门F1,然后微机开始进行水箱的温度采集,同时进行温度的比较,当水箱的温度小于30摄氏度时,电热器D接通进行加热,同时微机继续对热水箱的温度进行采集。当温度加热到大于30摄氏度时电热器断开,如此反复循环保证了温度的稳定。

2.循环水集热过程

早晨水温控制之后(7~9点),设定当日的水箱温度N(由两位BCD次齿轮开关设定),输入微机,再利用微机控制系统,通过太阳光能对热水箱加热以达到理想温度N。具体控制过程如下:

打开循环阀门F1,关闭冷水进水阀门F2,热水阀门F3处于空控状态。然后开始比较温度,若(T3-T1>5摄氏度,T2>T1)为止。如若T1=N,那么循环水集热过程结束,进入冷水集热控制过程。

3.冷水集热控制

此时热水箱温度已达到了N,冷水要进入太阳能集热器,这时温度为T3,和当日的设定温度值相比较,若T3>N则将已加热的水送入热水箱,每天的控制时段大概为9点~20点。具体控制过程如下:

关闭循环水阀门F2,打开冷水阀门F2,热水阀门F3处于可控状态。若T3>N,打开热水阀门F3并将保持一段时间,若T3N阀门F3继续保持打开状态,否则关闭F3。可见,次过程充分利用太阳光能转化为热能,方便快捷。

4.水箱加热控制

此时,也许你会问如果没有日照或者日照较弱时,到了晚上我们是否还能洗上热水澡吗?答案是肯定的,不要忘了这款热水器还有一个从系统,这时它就要发挥作用了。热水箱温度为T1,将它和设定值N相比较,从而控制是否打开电加热,控制时段为下午,具体过程如下:

若T1

表一

时间(时)温度比较加热值(度)

15 T1<35

16 T1<40

17 T1<45

18 T1<50

19 T1<55

20 T1<60

最终热水箱的温度加热到设定值N。由此可见,即使没有日照我们照样可以洗上热水澡了。

综上所述,太阳能供热控制系统不仅节约而且高度只能化,方便省事,不论日常家居,还是对宾馆、学校等都是最佳选择。

2.2太阳能热水器组成及原理

2-3 热水器装置简图

1-集热器 2-下降水管 3-循环水管

4-补给水箱 5-上升水管 6-自来水管 7-热水出水管

热水器主要由集热器、循环管道和水箱等组成,图中为典型的热水器装置图。图中集热器1按最佳倾角放置,下降水管2的一端与循环水箱3的下部相连,另一端与集热器1的下集管接通。上升水管5与循环水箱3上部相连,另一端与集热器1的上集管相接。补给水箱4供给循环水箱3所需的冷水。

当集热器吸收太阳辐射后,集热器内温度上升,水温也随之升高。水温升高后,水的比重减轻,便经上升水管进入循环水箱上部。而循环水箱下部的冷水比重较大,就由水箱下流到集热器下方,在集热器内受热后又上升。这样不断对流循环,水温逐渐提高,直到集热器吸收的热量与散失的热量相平衡时,水温不再升高。这种热水利用循环加热的原理,因此又称循环热水器。

集热器是一种利用温室效应,将太阳能辐射转换为热能的装置,该装置与一般热水交换器不一样,热交换器通常只是液体到液体,或是液体到气体的热交换过程,而平板行集热器时直接将太阳辐射传给液体或气体,是一个复杂的传热过程。平板型集热器结构形式很多,世界上已实用的集热器就有直管式、瓦楞式、扁管式、铝翼式等二十多种。

3.1.太阳能控制器硬件结构

根据控制要求,采用80C51单片机的智能控制器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由于本系统运算量不是很大,没有太多的中间数据需要处理、保存,因此不再外扩数据存储器。仅使用80C51 内部RAM已完全能够满足要求。系统的硬件接口电路包括:控制器实时时钟接口电路,蓄水箱温度和水位检测接口电路、设定键和

串行显示接口电路、看门狗和复位接口电路以及继电器输出接口电路等。

图3-1 太阳能控制器硬件结构图

3.2. 控制器实时时钟接口电路

为实现热水器24小时供应热水的目的,控制器必须有一个实时时钟来为系统提供准确的基准时间;在软件设计上则要实时地读出当前时间,同设定时间比较,以决定系统工作状态。本系统采用美国DALLA S半导体公司最新推出的时钟芯片DS12887,该芯片采用CMOS 技术,把时钟芯片所需的晶振和电池以及相关的电路集成到芯片内部,并与MC146818管脚完全兼容。DS12887芯片具有微功耗、外围接口简单、精度高,工作稳定可靠等优点。它与80C51单片机的接口电路见下图3-2。

图3-2 DS12887与单片机接口电路

模式选择脚MOT接地,选择IN TEL时序。DS12887 的高位地址用80C51 的P2.4 选择,则时钟芯片的高8位地址为EFH,而其低8 位地址则由芯片内部各单元的地址来决定(00H~80H),DS12887 的中断输出端IRQ 接上拉电阻,同80C51中断线IN TO相连,为单片机提供中断信号。SQW端口编程为2Hz方波输出,经二分频后,驱动两个LED发光二极管作为时钟的秒闪烁显示。

3.3.水位检测和温度检测接口电路

蓄水箱水位和温度检测部分是实现温度智能控制的重要环节,只有准确地检测出水位和温度,才能通过软件计算提前开始辅助加热的预加热时间。要实现辅助加热提前时间的精确计算,最好是采用连续液位传感器,但考虑系统成本,本设计仍采用分段式液位传感器(通过软件来提高精度),在水位显示上也仍采用分段显示。水位检测部分的硬件连接如图3所示。

图3-3 水位监测及显示接口电路

检测原理如下:当水箱中无水时,8个非门均由1M欧姆电阻上拉成高电平,所以图中各“非”门(CD4069) 输出均为低电平,LED1~ LED8 均不亮。当水位高于“非”门1 的输入探针时,由于水的导电作用,使“非”门1 的输入变为低电平,所以其输出变为高电平,LED点亮,依此类推。随着水位的上升,各“非”门输出相继为高电平,LED依次点亮。这里要注意的是上拉电阻不能选择太小,因为水的电阻在100k8 左右,所以上拉电阻选择太小的话,将在水位升高时,无法把“非”门输入端拉成低电平。实验表明,上拉电阻选择在500k~1M欧姆左右能很好地满足电路的工作要求。为了使80C51 随时能够读出当前的水位情况,这里选用74L S244 作为状态输入缓冲器。蓄水箱温度检测电路采用DS18B20芯片使其换成脉冲信号,送到80C51的I/O 口(编程为计数器工作模式),通过测量输出脉冲频率的大小来换算成水温高低信号。

3.4 看门狗和复位接口电路的设计

控制器的看门狗电路由两级74LS123芯片组成。用P1.7作为单稳态触发器的定时脉冲发生端,当P1.7 口线超过一定时间不对74L S123发正脉冲时,系统将自动复位(附录)。

3.5 键盘和显示接口电路的设计

3.5.1 键盘电路

下图为80C51单片机P1口构成的中断方式4*4键盘电路。P1.0-P1.3为行线,P1.4-P1.7为列线,行线与4输入与门74HC21的一组输入端相连,输出端与外部中断INT1相连。16个键号Ki(I=0-15)次序如图中标注。

图3-4 80C51 P1口构成的4*4中断方式键盘

行列式键盘处理程序较为复杂,当有键按下时74HC21输出端出现低电平请求中断;在中断服务程序中要再次确认是否真有键按下,真有键按下时,再查出是哪个键按下,把该键的键号送入堆栈保护,等待键释放后再将键号弹出A 中。该键盘输入处理程序的出口状态是键号在A 中。设计中断程序时,先在主程序中将中断系统初始化,并开中断。在试验演示中通常开中断都设置循环等待。

3.5.3 显示接口电路的设计

键盘和显示电路是人机交互的重要手段。控制键是用户干预系统运行的唯一接口,也是用户比较关心的问题。为了实现控制器对时间与温度的设定及显示功能,串行显示电路采用串入并出芯片74LS164驱动4位数码管实现时间与温度的静态显示。

该电路只使用80C51的3个端口,配接4片串入并出移位寄存器74LS164 与1片三端可调稳压器LM317T 。其中74LS164 的引脚Q0~Q7为8位并行输出端;引脚A 、B 为串行输入端;引脚CL K 为时钟脉冲输入端,在CLK 脉冲的上升沿作用下实现移位,在CLK = 0 、清除端MR =1时,74LS164保持原来数据状态;MR =0 时,74LS164输出清零,其显示电路如3.5.3图。

图3-5 串行口扩展的4位LED显示电路

其工作过程如下:80C51的串行口设定在方式0移位寄存器状态下,串行数据由

P3.0发送,移位时钟由P3.1 送出。在移位时钟的作用下,串行口发送缓冲器的数据一位一位地移入74LS164中。4片74LS164 串级扩展为4个8 位并行输出口,分别连接到4个LED显示器的段选端作静态显示。需要指出的是,由于74LS164 无并行输出控制端,因而在串行输入过程中,其输出端的状态会不断变化,造成不应显示的字段仍有较暗的亮度,影响了显示的效果。以往的做法是在74LS164 的输出端加接4片锁存器或三态门,使移位寄存器串行输入数据时其输出端的变化不反映到LED

上,待串行输入结束后再打开锁存器或三态门,将稳定的显示数据送给LED。

本设计电路的独特之处在于仅采用了1片三端可调稳压器LM317T,317T 的3、2 脚分别是电压输入、输出端,317T 的1脚是电压调整端,脚2输出电压随脚1

电压而变化。脚1与接地电阻之间并一个NPN 三极管,它的基极受P1.7 口线控制,串行输入时P1.7 口线为高电平,三极管饱和导通使317T 的脚1约为0.3 V,脚2输出电压随之下降到1.5 V,不足以使共阳极LED发光,故此时串行输入的影响不会反映到LED上;串行输入结束后,使P1.7口线为低电平,三极管截止,脚2输出电压因脚1电压增高便上升到2.0V使LED正常发光。因此,1片三端可调稳压器LM317T起到了4片锁存器的作用使LED 显示不会闪烁。本电路的另一优点是通过可调电位器P1可在线调整脚2的输出电压,使LED的显示亮度均匀可调,而且省掉了大量的LED限流电阻。

3.6 光电隔离与辅助加热电路设计

图3-6 辅助加热电路图

上图为太阳能热水器光电隔离与辅助加热电路设计。当室外光强不足(阴天、下雨)时,对水箱的水提前加热是很必要的,这一电路恰好能完成这一功能。工作原理:当单片机80C51P2.1口输出高电平时,三极管T1导通,致使发光二极管发光,同时光敏三极管T2导通,继电器闭合,电阻丝R1~R4发热,这样就完成了加热任务,此电路虽然简单,但在太阳能热水器中是必不可少的。

控制器的软件设计

4.1 主程序设计

热水器不论在什么样的天气里,都能够在设定的时间向用户提供设定温度的热水,从而给用户带来便利。当控制器在设定的时间使水温达到设定温度时,将通过声光报警提醒用户。

根据这一要求,控制器软件设计采用模块化结构,包括主程序、键盘中断子

程序、DS12887更新周期结束中断子程序、LED显示子程序和提前加热时间计算子程序等。系统主程序主要完成温度和水位的检测以及进行辅助加热时间预算和一些初始化功能。在主程序中采用了查表方法进行辅助加热提前量预算。系统主程序流程图如图4所示。

图4-1 系统程序流程图

对于温度和时间设定,每次设定结束后,就将设定值存入DS12887 的非易失性RAM中,下次开机时进行读取。这样作至少有两个优点:一是系统在不进行设定时,就认定该设定值和先前一次一样,解决了每次开机总要从头设定的问题,另一个是若系统在运行中间停电而再次来电时,可以不用重新设定,就能按原设定值对温度进行控制,增强了控制器适应外界变化的能力。对提前加热时间的计算,则是系统能否实现预定功能的重要一环。因为系统采用分段式水位检测,若采用能量守恒的方法对提前加热时间进行预算,也同样得不到精确的结果。为了避开繁琐的计算过程,本系统中采用了模糊控制思想,使用了如下一些控制语句:

IF 水位高AND 温度差大THEN 加热时间长

IF 水位适中AND 温度差适中THEN 加热时间适中

IF 水位低AND 温度差低THEN 加热时间少

采用这种思想后,可以用实验方法获得各种情况下需要加热的时间,编制成表格。使用时,只要查表获得提前加热时间就行了。显然,表格分得越细,控制就越准确。本控制器采用温差每等于5℃为一格,就能满

足控制要求了。为了减小误差,试验表明,可以采用如图5 的方法。

图4-2 水位监测处理示意图

实验中,用水位达到B1时的结果代替水位达到A1时的结果,B2代替A2,B3 代替A3,B4代替A4。这样,CPU 读入的A1水位查表后得到的预加热时间是实验中水位在B1 处的时间。经过这种处理,会把由于分段检测而产生的计算误差减小一半,由原来的h变成了h/2(h为分段水位检测间隙)。如果水箱水深为40cm,分8段检测,此种处理方法的计算将使水位误差由原来的5cm变成了2.5cm。这种误差对于民用的热水器来说,已完全能够满足要求了。

4.2显示子程序

分析表明,移位寄存器74LS164仅有串入并出作用没有译码功能。因此,在编写显示驱动程序之前,首先需要计算列写出与本电路对应的LED段选码,然后由80C51的P3.0口送入74LS164的串行输入端,再并行输出到LED 的段选端。需要指出的是,上面显示电路采用TOS28106BHK型号的共阳极LED显示器,根据PCB印制线路板的连线方便,其LED的8个段选端与74LS164的并行输出口即8根段选线的连接没有遵照通常的规律,而是如图3-5所示的段排列为7、6、4、2、1、9、10、5,相应的段选码也要重新计算,如显示字符0的段选码为11H,显示字符1的段选码为D7H等。另外,这种稳定的静态显示方式也省去了CPU的动态扫描过程,此为上述电路的又一特点。电路中设计了4位LED显示器,其功能为:左首位为百位数或标志位,左二位为十位数,左三位为个位数,左四位为小数点后的十分位数。据此,给出如图

太阳能热水器控制仪使用说明书

太阳能热水器控制仪使用说明书 太阳能热水器使用说明,一般情况下也就就是说的太阳能热水器控制仪的使用方法,在这里我们拿最常用的西子控制仪说明书,为大家讲解一下使用方法,希望对大家在使用过程中减少一些疑难问题,方便大家使用。 TMC至尊全天候测控仪使用说明书 【主要技术指标】 1、使用电源:220VAC功耗:<5W 2、测温精度:±2℃ 3、测温范围:0-99℃ 4、控温精度:±2℃ 5、水位分档:五档环形显示 6、可控水泵或电热带功率:≤500W 7、可控电加热功率:≤1500W可选:3000W 8、漏电动作电流:≤10mA/0、1s 9、电磁阀参数:直流DC12V,可选用有压阀或无压阀 有压阀工作压力:0、02MPa~0、8MPa 无压阀工作压力:0、0MPa,适用于水箱供水或低压供水 10、广域亮彩显示屏低功耗:<0、5W 【主要功能】 1、北京时间:实时显示北京时间 2、水位预置:可预置加水水位50、80、100% 3、水温预置:可预置加热温度范围:30℃-80℃,定时加热若不需要启动电加热,可预置为

00℃ 4、水温指示:显示太阳能热水器内部实际水温 5、水位指示:显示太阳能热水器内部所存水量 6、缺水提示:当水位从高变低,出现缺水状态时,蜂鸣报警,同时20%水位闪烁 7、缺水上水:当水位从高变低,出现缺水状态时,延时30分钟自动上水至预置水位 8、手动控制:可手动启动上水、加热,在操作时首先显示预置的水位或水温,用户可利用▲、▼键调整预置参数,确认后,启动上水、加热,也可手动关闭。启动加热时水位若低于50%,则先启动上水再加热。正在加热时水位低于50%自动关闭加热,保护电加热管。启动手动上水时,若实际水位大于等于预置水位时,测控仪自动上调预置水位,以保证用户上水需求,启动手动加热时,若实际水温大于等于预置水温时,自动上调预置水温,以保证用户加热需求,建议用户预置水温不超过60℃ 9、自选模式:有智能、定时、温控三种模式可选 定时模式:可设定二次定时上水、二次定时加热,原厂设置定时上水第一次9:00上水至100%水位,第二次15:00启动上水至100%水位。定时加热,第一次4:00加热至50℃,第二次16:00加热至50℃。用户可重新设定时间及参数,完全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温控模式:当水箱水未加满,水温高于用户设定的温控上水温度(原厂设置为60℃)自动补水至低于温控温度10℃的合适水温,此功能可防止出现低水量、高水温的不合理现象。当正在用水(水位发生变化)时,则延时60分钟启动,以避免用户正在用水时启动上水。几倍温控功能的时间:8:00-17:00。此模式下不自动启动电加热,用户根据需要可选择手动加热,此模式最为节能。 智能模式:3:00启动上水至50%水位,4:00加热至50℃,保证用户早晨起床后的洗漱用水,9:00上水至100%水位,若中途用户有用水,水位低于80%水位,则测控仪16:0再补水至80%水位。若水温低于50则测控仪在17:00启动加热至50℃,保证晚上有50℃80%

网卡工作原理是怎样的

网卡工作原理是怎样的 如今网卡已经作为电脑的必配网络设备。不管是整体出售的品牌电脑还是单独出售的电脑主板,都集成网卡芯片拥有一个甚至多个网络接口(RJ45)。由此可见,网卡是我们使用电脑中所能接触到的第一件网络设备。不少电脑爱好者对于网卡的工作原理不太了解,下面小编将于大家揭开服务器神秘面纱,希望能够给新手朋友增加点电脑知识。 一、网卡工作原理 发送数据时,网卡首先侦听介质上是否有载波(载波由电压指示),如果有,则认为其他站点正在传送信息,继续侦听介质。一旦通信介质在一定时间段内(称为帧间缝隙IFG=9.6微秒)是安静的,即没有被其他站点占用,则开始进行帧数据发送,同时继续侦听通信介质,以检测冲突。在发送数据期间。 如果检测到冲突,则立即停止该次发送,并向介质发送一个“阻塞”信号,告知其他站点已经发生冲突,从而丢弃那些可能一直在接收的受到损坏的帧数据,并等待一段随机时间(CSMA/CD确定等待时间的算法是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在等待一段随机时间后,

再进行新的发送。如果重传多次后(大于16次)仍发生冲突,就放弃发送。 接收时,网卡浏览介质上传输的每个帧,如果其长度小于64字节,则认为是冲突碎片。如果接收到的帧不是冲突碎片且目的地址是本地地址,则对帧进行完整性校验,如果帧长度大于1518字节(称为超长帧,可能由错误的LAN驱动程序或干扰造成)或未能通过CRC校验,则认为该帧发生了畸变。通过校验的帧被认为是有效的,网卡将它接收下来进行本地处理。 二、网卡的基本知识 我们在使用网卡的时候,总是与它的接口打交道。不管你是接ADSL上网还是接LAN连接内部网络,将网线放入接口的时候“咔嚓的一声”则表示OK你连接正确,这就是RJ45接口。至今人类所使用的最广泛的网络接口,它主要应用在以太网中,于交换机、路由器或者ADSL等设备配合使用,其作为连接的网线学名叫双绞线。既然上面说了主流接口,现在说一下非主流。BNC接口:稍微接触电脑早点的朋友应该记得它,这个接口是96年至99年的时候,流行于那个时期网吧中。它的接口是凸出,类似闭路电视那种。所使用的网线叫做细同轴线,以以太网或者令牌环传输,不需要配置当时昂贵的交换机。因为其经济实惠的特点,所以深受早期的网吧或公司的喜爱。

计算机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题目

计算机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题目

计算机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1.计算机系统一般有硬件和软件两大系统组成。 2.微型计算机系统结构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五大部分组成。 3.微型计算机的运算器由算术逻辑运算部件(ALU)、累加器和通用寄存器组成。 4.微型计算机中,运算器和控制器合称为中曲处理单元(CPU)。 5.冯●诺依曼计算机工作原理的设计思想就是把程序输入到计算机存储起来,然后依次执行,简称为程序存储。 6.在衡量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中,计算机运算部件一次能够处理的二进制数据位数叫做字长,总取8 位的整数倍。 7.在衡量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中,速度指标一般通过主频和每秒百万条指令数(MIPS)两个指标来加以评价的。 8.在表示存储容量时,1GB表示2的30 次方,或是1024MB。

9.计算机性能指标中MTBF表示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计算机性能指标中MTTR表示平均修复时间。 10.衡量计算机中CPU的性能指标主要时钟频率和字长两个。 11.存储器一般可以分为主存储器和辅助存储器两种。主存储器又称内存。 12.通常所说的内存用于存放当前执行的程序和数据。 13.构成存储器的最小单位是二进制位(bit),存储容量一般以字节(Byte)为单位。 14.内存储器按工作方式可以分为随机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 15.计算机系统结构的五大基本组成部件一般通过总线加以连接。通常用总线宽度和总线频率来表征它的性能。 16.总线按连接的部件不同可以分为内部总线、系统总线和扩展总线3种。 17.计算机软件一般可以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

太阳能热水器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排气管 图2-1系统结构图

图2-1为系统设计的结构图,该图的系统控制原理图如下图2-2: T3 T2 D F2 图2-2 系统控制原理图 注释:T1:热水箱的温度传感器

T2:循环水管中的温度传感器 T3:集热器中的温度传感器 F1:循环水阀门 F2:冷水阀门 F3:热水阀门 此款热水器利用微机控制主要有以下几种控制功能:晨水加热控制、温水循环控制、冷水集热控制、水箱加热控制。 1.早晨水温控制 由于清晨太阳光较弱,所以太阳能热水器从系统发挥作用。为了提供温度不低于30摄氏度的水,热水器在清晨4-7点之间对水箱进行电加热,具体控制过程如下: 首先,关闭冷水阀门F2和循环水阀门F1,然后微机开始进行水箱的温度采集,同时进行温度的比较,当水箱的温度小于30摄氏度时,电热器D接通进行加热,同时微机继续对热水箱的温度进行采集。当温度加热到大于30摄氏度时电热器断开,如此反复循环保证了温度的稳定。 2.循环水集热过程 早晨水温控制之后(7~9点),设定当日的水箱温度N(由两位BCD次齿轮开关设定),输入微机,再利用微机控制系统,通过太阳光能对热水箱加热以达到理想温度N。具体控制过程如下: 打开循环阀门F1,关闭冷水进水阀门F2,热水阀门F3处于空控状态。然后开始比较温度,若(T3-T1>5摄氏度,T2>T1)为止。如若T1=N,那么循环水集热过程结束,进入冷水集热控制过程。 3.冷水集热控制 此时热水箱温度已达到了N,冷水要进入太阳能集热器,这时温度为T3,和当日的设定温度值相比较,若T3>N则将已加热的水送入热水箱,每天的控制时段大概为9点~20点。具体控制过程如下: 关闭循环水阀门F2,打开冷水阀门F2,热水阀门F3处于可控状态。若T3>N,

太阳能热水器使用注意事项

太阳能热水器有很多使用技巧与注意事项,为了保障让你能够更放心舒心使用到热水。下面列出一些太阳能热水器的使用技巧以及注意事项。如果你正确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的上水时间以及其他注意事项,您会发现太阳能热水器也会非常方便。 一、太阳能热水器使用技巧 1、如果明天晴天,可把水上满;如果阴天或多云,则上半箱或者2/3的水;有雨,保留原有的水不上冷水。 2、洗澡时,先打开冷水阀,调节冷水流量,再打开热水阀调节,直到得到所需要的洗浴温度。注意调节水温时喷头不要朝向人,避免烫伤。 3、当洗浴过程中突遇水箱中无热水时,可以先往太阳能水箱中上10分钟冷水,将真空管中的热水顶出,就能继续洗澡了。 4、热水器空箱上水时间应选择在日出前或日落后四小时(夏季六小时),严禁有太阳或白天上水。 5、冷热水调节:热水器的水温调节步骤:先打开冷水阀,适当调节冷水流量,再打开热水阀调节,直到得到所需的洗浴温度。另外,可以凭经验根据天气情况确定冷水量,注意喷头不要朝向人体,避免烫伤。

6、洗澡时间的选择,尽量避开用水高峰期,且其他卫生间、厨房不要用热、冷水,避免洗澡时忽冷忽热。因停电防冻带不能使用时,可以将用水阀门稍微打开滴水,可以起到一定的防冻效果。 7、热水器水位低于2个水位时,不能用赛德热辅系统,防止赛德热辅系统出现干烧现象。使用艾思维自动阀的用户,在确定水上满后,可将上水关掉,避免发生意外。 8、冬季气温不太低(5-7℃)的情况下,当天晚上用水后,如水箱内还有热水,宜立即将太阳能热水器上满水,降低水箱内水温及当夜热损失,充分利用热能;如气温较低,宜明天早晨上水,以利于热水器出水口处管路防冻。 9、向浴盆(浴缸)放水时,不要用淋浴喷头,以防止烫坏淋浴喷头;长时间不在家时,一定要将自来水、室内总电源关掉。 10、如果用水量大,可考虑启动太阳能热水器中的电加热或将太阳能热水器里的水放入电热水器中稍稍加热即可。 二、太阳能热水器使用注意事项 1、洗澡时严禁将水喷淋到电器部分,尤其当使用浴霸时更应注意。严禁湿手操作电器部分,洗浴前将热辅系统和防冻带切断电源,严禁将漏电保护插头当作开关用,电器部分严禁频繁启动。 2、雷雨大风天气时严禁使用太阳热水器。

网卡工作原理图

网卡工作原理图 网卡工作原理图 网卡的主要工作原理:发送数据时,计算机把要传输的数据并行写到网卡的缓存,网卡对要传输的数据进编码(10M以太网使用曼切斯特码,100M以太网使用差分曼切斯特码),串行发到传输介质上.接收数据时,则相反。对于网卡而言,每块网卡都有一个唯一的网络节点地址,它是网卡生产厂家在生产时烧入ROM(只读存储芯片)中的,我们把它叫做MAC地址(物理地址),且保证绝对不会重复。MAC为48bit,前24比特由IEEE分配,是需要钱买的,后24bit 由网卡生产厂家自行分配. 我们日常使用的网卡都是以太网网卡。目前网卡按其传输速度来分可分为10M网卡、10/100M自适应网卡以及千兆(1000M)网卡。如果只是作为一般用途,如日常办公等,比较适合使用10M网卡和10/100M自适应网卡两种。如果应用于服务器等产品领域,就要选择千兆级的网卡。 一、网卡的主要特点 网卡(Network Interface Card,简称NIC),也称网络适配器,是电脑与局域网相互连接的设备。无论是普通电脑还是高端服务器,只要连接到局域网,就都需要安装一块网卡。如果有必要,一台电脑也可以同时安装两块或多块网卡。 电脑之间在进行相互通讯时,数据不是以流而是以帧的方式进行传输的。我们可以把帧看做是一种数据包,在数据包中不仅包含有数据信息,而且还包含有数据的发送地、接收地信息和数据的校验信息。一块网卡包括OSI模型的两个层――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物理层定义了数据传送与接收所需要的电与光信号、线路状态、时钟基准、数据编码和电路等,并向数据链路层设备提供标准接口。数据链路层则提供寻址机构、数据帧的构建、数据差错检查、传送控制、向网络层提供标准的数据接口等功能。 网卡的功能主要有两个:一是将电脑的数据封装为帧,并通过网线(对无线网络来说就是电磁

自制简易太阳能热水器详细流程

自制简易太阳能热水器详细流程 黄志光 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且廉价的能源。家庭利用太阳能的方式,主要是利用太阳能热水器提供生活用热的水。目前市售太阳能热水器的种类和品牌很多,质量也很好,但价格太贵,动辄几千元,要使广大城镇和农村居民普遍用上太阳能热水器仍然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 我于去年试制了一台简易太阳能热水器,经将近两年的使用,效果很好。这种热水器结构简单,造价低,适应性广,可以安装在楼顶,也可以安装在地面,有电无电,有无自来水,只要有阳光照射到的地方都可以使用。现对它的工作原理、结构和制作过程详细介绍如下: 图, 一、工作原理 如右图所示,吸热箱吸收太阳的辐射热(太阳能)使箱内水温升高,箱内热水向上通过上对流管流入保温桶并继续上升至最上层,保温桶底层的冷水通过下对流管自动流入吸热箱的下端被加热后又上升进入保温桶。就这样,通过冷热水的对流,

保温桶中的冷水不断自动进入吸热箱被加热后又自动进入保温桶保存起来,使保温桶中的水温不断升高,桶中的冷水也就逐渐变成了热水。 二、简易太阳能热水器各部件的制作 (一)吸热箱的制作 用1000X2000X0.8的不透钢板经裁剪并折边(如图,所示)后焊接成980X10的薄型水箱。为防止水箱注水后变形,在水箱内沿水的对流方向焊置5-6根长800的10X10的方形不锈钢管以增加强度,具体做法是::方管距水箱上、下两端的距离均等或与下端的距离稍小,管与管间及管与箱侧边的距离均等,并事先在箱底及箱盖上表面画好方管的位置,然后用”点焊”法将方管焊於箱底内,焊点距离应不大于100为好,置于箱底内的方管全部焊完后盖上箱盖(画有方管位置的一面朝外),然后将吸热箱四周的接缝全部”点焊”固定,然后按照事先画好的方管的位置,以点焊法从箱外将方管与箱盖焊接在一起,最后再将四周接缝全部焊牢,绝不可出现漏焊或气孔,以防漏水。 在焊接四周接缝的过程中应用一适当的夹具(如图,)压住焊缝的两端,以减小箱体因焊接所造成的弯曲变形。箱体四周焊好后,在吸热箱的水的对流方的上表面(向阳面)的最上端的中央及下表面的最下端的中央各钻一直径为20的圆孔(必须在箱体四周焊好后才能钻而不能在焊接前先钻孔),再将自来水管(4分管)连接用的(不锈钢)内接头的的一端插入孔中(不可插入太深以免与箱体的另一面靠得太近影响水的流动),然后焊牢,也可以将”内接头”改为如右图所示的自制的”吸热箱水管接头”。 以上工完成后,必须注水检查所有焊点、焊缝,确保绝不漏水。方法:单个制作可用灌水法;批量制作可用”打气法。吸热箱上面的玻璃盖:平板无色玻璃,1050X1050,厚度随意。

太阳能热水器微电脑全智能测控仪使用说明

太阳能热水器微电脑全智能测控仪使用说明现在目前大多数太阳能微电脑的功能与操作如下:(说明:为了用户跟好使用,本人义务为大家扫描微电脑说明书,有可能个别字乱码错误,见谅) 特点:上水实现全自动,有恒温补水功能,定时上水,水温水位数码彩屏显示,采用人性化设计,具有水位预置、低水压上水模式、可定时控制,手动控制、自动防溢流、高温保护等主要功能,使用更方便、更安全、更实用。 一、主要技术指标 1、使用电源:220VAC功耗:<5W 2、测温精度:土2C 3、测温范围:0-99 %C 4、水位分档:五档 5 、电磁阀参数:直流DCI 2V,可选用有压阀或无压阀 二、主要功能 1、开机自检:开机时发出“嘀”提示音,表示机器处于正常状态 2、水位预置:可预置加水水位50、80、100% 3、水位显示:显示太阳能热水器内部所有水量 4、水温显示:可显示太阳能热水器内部实际水温 5、水温预置:可预置加热温度 3 0%-80 %,若不需要加热功能,可预置为00 C。 6、缺水报警:当水位从高变低,出现缺水状态时,蜂呜报警,同时位时,测控仪会自动进入低水压模式,“低水压” 图案点亮,在此上水模

式中,测控仪会间隔30 分钟启动一次,同时测控仪自动静音,以免上水、关闭时经常蜂呜,打扰用户休息:按“上水键”可取消该次低水压上水模式: 11 、温控上水:当水箱水未加满,水温以超过85~C 时,自动补水至合适水温65cC 左右,此功能可防止出现低水量高水温的不合理现象。 12 、定时上水:若有供水不正常,有时有水,有时没水等特殊情况用户可根据自己的生活习惯,设定定时上水或定时加热,设定完毕后测控仪每天会根据所设定的时间自动上水及加热。 1 3、强制上水:水位传感器出现故障时,可按“上水”键,实现强制止水,每分钟会出现蜂鸣提示,注意有无溢水,8 分钟后自动关闭上水。 三、使用方法 通电后,测控仪会自动将水位加满至100%,如果无太阳光照使 水温升高,则3小时后自动加热至水温50C,太阳能上水、加热是合智能运行的,因此,用户不必作任何操作,若想变更预置水位、水温或采用定时模式,可按如下方法操作: 1 、水温水位设置:先按“预置”键,当前预置温度。预置水位快速跳动,然后按“上水、水位”键设置水位,按“加热、水温”键设置水温,请用户根据自己的需要设置到所需水位和水温;建议设置水温不超过60?C,可充分利用太阳能,减少电加热,节约电能。2、定时控制:在需要定时上水或加热时,长按“上水、水位”键或“加热、水温”键盘,约 3 秒钟听到“嘀”短提示音后放手,数码显示“ 00'', 然后按“上水、水位”或“加热、水温”键调整时间,设定温度C或圆圈图案闪烁:若3小时后上水或加热,先按“上水、水位”键或“加热、保温” 键盘约3 秒钟,听到“嘀” 短提示音后放手,再按“上水、水位”

网卡工作原理

网卡工作原理 精确的说: NIC 工作在数据链路层中的MAC子层上,而非物理层。NIC的作用是进行串并行的转换,即MAC子层规定了如何在物理线路上传输frame,LLC的作用是识别不同协议类型然后进行encapsulation。MAC地址烧入NIC,所以,NIC工作在Data Link Layer。 一、网卡的主要特点 网卡(Network Interface Card,简称NIC),也称网络适配器,是电脑与局域网相互连接的设备。无论是普通电脑还是高端服务器,只要连接到局域网,就都需要安装一块网卡。如果有必要,一台电脑也可以同时安装两块或多块网卡。 图1 一块10/100Mbps的PCI网卡 电脑之间在进行相互通讯时,数据不是以流而是以帧的方式进行传输的。我们可以把帧看做是一种数据包,在数据包中不仅包含有数据信息,而且还包含有数据的发送地、接收地信息和数据的校验信息。一块网卡包括OSI模型的两个层——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物理层定义了数据传送与接收所需要的电与光信号、线路状态、时钟基准、数据编码和电路等,并向数据链路层设备提供标准接口。数据链路层则提供寻址机构、数据帧的构建、数据差错检查、传送控制、向网络层提供标准的数据接口等功能。 网卡的功能主要有两个:一是将电脑的数据封装为帧,并通过网线(对无线网络来说就是电磁波)将数据发送到网络上去;二是接收网络上其它设备传过来的帧,并将帧重新组合成数据,发送到所在的电脑中。网卡能接收所有在网络上传输的信号,但正常情况下只接受发送到该电脑的帧和广播帧,将其余的帧丢弃。 然后,传送到系统CPU做进一步处理。当电脑发送数据时,网卡等待合适的时间将分组插入到数据流中。接收系统通知电脑消息是否完整地到达,如果出现问题,将要求对方重新发送。二、图解网卡

(中科蓝天)太阳能热水器使用技巧及注意事项

(中科蓝天)太阳能热水器使用技巧及注意事项 太阳能热水器也有很多使用技巧与注意事项,保障让你能够更放心舒心使用到热水。其实正确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的上水时间以及其他注意事项,您会发现太阳能热水器也会非常方便。下面列出一些太阳能热水器的使用技巧以及注意事项。 一、太阳能热水器使用技巧 1、如果明天晴天,可把水上满;如果阴天或多云,则上半箱或者2/3的水;有雨,保留原有的水不上冷水。 2、洗澡时,先打开冷水阀,调节冷水流量,再打开热水阀调节,直到得到所需要的洗浴温度。注意调节水温时喷头不要朝向人,避免烫伤。 3、当洗浴过程中突遇水箱中无热水时,可以先往太阳能水箱中上10分钟冷水,将真空管中的热水顶出,就能继续洗澡了。 4、热水器空箱上水时间应选择在日出前或日落后四小时(夏季六小时),严禁有太阳或白天上水。 5、冷热水调节:热水器的水温调节步骤:先打开冷水阀,适当调节冷水流量,再打开热水阀调节,直到得到所需的洗浴温度。另外,可以凭经验根据天气情况确定冷水量,注意喷头不要朝向人体,避免烫伤。 6、洗澡时间的选择,尽量避开用水高峰期,且其他卫生间、厨房不要用热、冷水,避免洗澡时忽冷忽热。因停电防冻带不能使用时,可以将用水阀门稍微打开滴水,可以起到一定的防冻效果。 7、热水器水位低于2个水位时,不能用赛德热辅系统,防止赛德热辅系统出现干烧现象。使用艾思维自动阀的用户,在确定水上满后,可将上水关掉,避免发生意外。 8、冬季气温不太低(5-7℃)的情况下,当天晚上用水后,如水箱内还有热水,宜立即将太阳能热水器上满水,降低水箱内水温及当夜热损失,充分利用热能;如气温较低,宜明天早晨上水,以利于热水器出水口处管路防冻。 9、向浴盆(浴缸)放水时,不要用淋浴喷头,以防止烫坏淋浴喷头;长时间不在家时,一定要将自来水、室内总电源关掉。 10、如果用水量大,可考虑启动太阳能热水器中的电加热或将太阳能热水器里的水放入电热水器中稍稍加热即可。 二、太阳能热水器使用注意事项 1、洗澡时严禁将水喷淋到电器部分,尤其当使用浴霸时更应注意。严禁湿手操作电器部分,洗浴前将热辅系统和防冻带切断电源,严禁将漏电保护插头当作开关用,电器部分严禁频繁启动。 2、雷雨大风天气时严禁使用太阳热水器。 3、室内气温低于0℃时,应将管路中的水放空并保持放水阀门常开,以防冻坏管路及室内铜配件,同时应保持防冻带通电;气温高于0℃应切断电源,以防热平衡失控引起火灾,使用防冻带之前应先检查室内插座有无电。 4、热辅系统每小时升温3-5度左右(水满的情况下),当热水器水温低的时候,应提前加热,避免使用时无热水。 5、为了你的健康,太阳能热水器中的水最好不要食用,因为集热器中的水不能彻底的放出,容易滋生细菌。

以太网网卡结构和工作原理

以太网网卡结构和工作原理 网络适配器又称网卡或网络接口卡(NIC),英文名NetworkInterfaceCard。它是使计算机联网的设备。平常所说的网卡就是将PC机和LAN连接的网络适配器。网卡(NIC)插在计算机主板插槽中,负责将用户要传递的数据转换为网络上其它设备能够识别的格式,通过网络介质传输。它的主要技术参数为带宽、总线方式、电气接口方式等。它的基本功能为:从并行到串行的数据转换,包的装配和拆装,网络存取控制,数据缓存和网络信号。目前主要是8位和16位网卡。 网卡必须具备两大技术:网卡驱动程序和I/O技术。驱动程序使网卡和网络操作系统兼容,实现PC机与网络的通信。I/O技术可以通过数据总线实现PC和网卡之间的通信。网卡是计算机网络中最基本的元素。在计算机局域网络中,如果有一台计算机没有网卡,那么这台计算机将不能和其他计算机通信,也就是说,这台计算机和网络是孤立的。 网卡的不同分类:根据网络技术的不同,网卡的分类也有所不同,如大家所熟知的ATM网卡、令牌环网卡和以太网网卡等。据统计,目前约有80%的局域网采用以太网技术。根据工作对象的不同务器的工作特点而专门设计的,价格较贵,但性能很好。就兼容网卡而言,目前,网卡一般分为普通工作站网卡和服务器专用网卡。服务器专用网卡是为了适应网络服种类较多,性能也有差异,可按以下的标准进行分类:按网卡所支持带宽的不同可分为10M网卡、100M网卡、 10/100M自适应网卡、1000M网卡几种;根据网卡总线类型的不同,主要分为ISA网卡、EISA网卡和PCI网卡三大类,其中ISA网卡和PCI网卡较常使用。ISA总线网卡的带宽一般为10M,PCI总线网卡的带宽从10M到1000M都有。同样是10M网卡,因为ISA总线为16位,而PCI总线为32位,所以PCI网卡要比ISA网卡快。 网卡的接口类型:根据传输介质的不同,网卡出现了AUI接口(粗缆接口)、BNC接口(细缆接口)和RJ-45接口(双绞线接口)三种接口类型。所以在选用网卡时,应注意网卡所支持的接口类型,否则可能不适用于你的网络。市面上常见的10M网卡主要有单口网卡(RJ-45接口或BNC接口)和双口网卡(RJ-45和BNC两种接口),带有AUI粗缆接口的网卡较少。而100M和1000M网卡一般为单口卡(RJ-45接口)。除网卡的接口外,我们在选用网卡时还常常要注意网卡是否支持无盘启动。必要时还要考虑网卡是否支持光纤连接。 网卡的选购:据统计,目前绝大多数的局域网采用以太网技术,因而重点以以太网网卡为例,讲一些选购网卡时应注意的问题。购买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重点: 网卡的应用领域----目前,以太网网卡有10M、100M、10M/100M及千兆网卡。对于大数据量网络来说,服务器应该采用千兆以太网网卡,这种网卡多用于服务器与交换机之间的连接,以提高整体系统的响应速率。而10M、100M和 10M/100M网卡则属人们经常购买且常用的网络设备,这三种产品的价格相差不大。所谓10M/100M自适应是指网卡可以与远端网络设备(集线器或交换机)

太阳能热水器的工作原理图解与结构图解

太阳能热水器的工作原理图解与结构图解 太阳能热水器具有安装使用方便、节能效果明显的优点,可以吸收太阳能辐射能,并且把能量转换成热能,从而产生热水的一种设备。在家庭用热水、商业用热水、工业制造用热水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太阳能热水器的工作原理与结构图解。太阳能热水器工作原理太阳能热水器工作原理图1、吸热过程真空管式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辐射透过真空管的外管,然后被集热镀膜吸收后沿管壁传递到管的水,此时水受热而温度逐渐升高,比重减小而上升,形成一个向上的动力,构成一个热虹吸系统。随着热水的不断上移并储存在储水箱上部,同时温度较低的水沿管的另一侧不断补充如此循环往复,最终整箱水都升高至一定的温度。平板式太阳能热水器:其中介质在集热板因热虹吸自然循环,随后将太阳辐热量及时传送到水箱,介质也可通过泵循环实现热量传递,因此就有源源不断的人能来保持水温的稳定。2、循环管路直插式结构的真空管式太阳能热水器,热水是因为通过重力的作用而提供动力;然而平板式则通过自来水的压力提供动力。不过这两种太阳能集中供热系统均采用泵循环。由于太阳能热水器集热面积不大,考虑到热能损失,一般不采用管道循环。太阳能热水器自然循环集热原理示意图3、

系统工作1)温差控制集热循环集热器温测器和水温感应器置入在太阳能热水地暖系统中,能够很好地吸收太阳能辐射后,促使集热管温度上升,然后当集热器温度和水箱温度水温差到达△t设定值时,通过检测系统发出指令,循环泵将中央热水器中的冷水输入集热器中,然而水被加热后又再次回到水箱中,使水箱的水达到设定的温度。2)地暖管道循环系统这个系统是增加热水循环泵作为不 同点,然后通过控制器更好得控制地暖管道循环为工作原理。然后再通过当水温达到设定温度时,自动启动地暖循环泵,使高温水通过地暖盘管在室循环,从而使室温度不断提高。如果水箱水温开始低于某一设定值时,应当将地暖管道循环泵进行自动停止为最好的方式。太阳能热水器结构图解太阳能热水器结构图太阳能热水器的安装准 备工作(1)准备施工工具。比如:螺丝刀、扳手、电钻等。(2)打开热水器包装,按照装箱单检查配件是否齐全。1)真空管数目齐全且是否完好;2)电加热是否完好;3)水箱箱体是否有凹痕;4)支撑辅件是否齐全;5)只能控制仪包装是否完好等。1、安装支架(1)安装位置选择。一般选择在屋顶,方向是坐北向南,正向南偏西 5~10°,确保没有遮挡物。入户管线也应该减少,这样可以增加日照时间。(2)组装支架。安装时应当按照说明谁把前片和后片组装在一起,然后使用扳手上紧螺丝,无松

太阳能热水器使用说明书

太阳能热水器使用说明书北京博泰东荣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太阳能热水工程(热水器)是产生热水的换热设备。水是真空管的换热介质,真空管给水的水质好坏,对于太阳能的安全运行、能源消耗和使用寿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集热效率是太阳能热水器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按推荐性国家标准GB/T17049-2005《全玻璃真空太阳能集热管》规定,全玻璃真空管的太阳能吸收比应不小于0.86,相信能达到这一指标的太阳能热水器占90%以上,但这只是指新的在未使用的状态下,而在实际使用中,因水中的水垢很快(最多一两个月)在真空管的内壁形成一个垢膜(用过热水瓶的人都有这个体验),使阳光对真空管的穿透率大幅下降,所以一般太阳能热水器在使用半年以后,其太阳能吸收比会下降至0.5以下。所以不论什么样吸收比的太阳能真空集热管,使用半年后其吸收比这样一个关键性的指标最后都差不多。这个问题在行业二十年中为大多数人所知道,却又不愿意提及的一件事。很像三聚氰胺在食品行业中作为添加剂,可以提高蛋白质的检测指标(含氮量增高了),但实际上蛋白质含量并未增加;真空管新的时候吸收比高,但是实际使用后(太阳能热水器是买来用的,不是买来看的)其吸收比如何却无人问津。在水垢严重的地区,甚至会发生管道堵塞的现象。 从上可知,水质不良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在不重视太阳能水处理工作的单位,其太阳能运行状况往往是:半年好,一年赖,有上贰年就全坏。:这不仅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还会产生停产和炸管,漏水等重大安全责任事故。但是,水质不良的危害往往是一个积累过

程,需经过一定的时间才能发现,可是上述危害一旦发现,那就已经形成了难以挽回的局面和损失,因此,安装太阳能水处理设备(硅磷晶)是十分必要的,即保证了锅炉的正常运行和延长寿命,又节约了能耗! 热水器作为一种节省能源,保护环境,方便群众的产品越来越广泛地进入社会,进入家庭。“许多用户不但用太阳能热水洗脸、洗澡、洗碗、洗衣服、洗菜、淘米,有的甚至用来煮饭、煮菜,烧开水等,这样做对吗?”对此王昕主任谈到:“这是关系到广大用户的健康问题。太阳能热水的确为人民的生活用水提供了方便,但是太阳能热水器的水箱内储存的水属二次储水,使自来水中本来用于消毒杀菌的余氯,经一段时间的储蓄后会自然分解,起不到消毒的作用;其次,由于水箱中的水经热反应后温度升高,长期在热水浸渍中会使得箱内的涂层、粘胶和塑料输水管发生一些化学反应,一些有害物质会被释出,并溶于水中;再有国家对塑料输水管分有‘可供生活饮用’和‘不可供生活饮用’两类,但绝大多数太阳能热水器的输水管没有明确的批文,许多用户自购房起就把太阳能热水器视为小区应有的配套设备,而没有仔细核对相关的产品质量报告。因此提醒大家,在不明确的情况下最好不要将太阳能热水用于与入口有关的生活饮用类,如洗菜、做饭、烧开水等,更不能直接饮用,仅用于洗浴、洗衣、打扫家庭卫生是可以的。” 二、挑选太阳能热水器应注意哪些问题 首先要注意外观。观察外表是否用料精良,制作工艺是否精湛,整体

计算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计算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在电脑已经全面普及的今天,几乎每个家庭或者是每个人都有了自己的电脑了,不管是台式电脑还是笔记本电脑。我们对电脑的认识应该是再熟悉不过了。但是如果突然需要你讲述一些关于计算机的一些认识,你是不是都讲不出来了呢?今天就来讲解一些关于计算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的内容。现在跟着小编一起来看吧。 计算机的组成: 1、CPU:就是我们常说的计算机的中央处理器,是整部计算机的'核心。 2、内存:内存就是RAM,就是一种存储器,内存可以进行读取硬盘数据供Cpu使用。因此内存是硬盘与cpu之间的桥梁。 3、主板:计算机的主板是计算机尤为关键的部分,它可以进行连接各个硬件,使其能相互通讯。 4、硬盘:硬盘简单点说是电脑主要的存储媒介之一,用于存储操作系统及用户资料。 5、显卡:显卡又称为显示适配器,一个好的显卡可以提升计算机的运行操作的流畅性。它的功能是将计算机需要的信息,输出到显示器上面。 6、声卡:声卡也叫音频卡,实现声波输出的一个设备。 7、网卡:网卡是计算机能否使用网络的重要装备,可以实现接入网络,与其它设备进行通讯。 8、鼠标、键盘、显示器、主机等外部装备,直接与使用者连接的一些设备。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是相对比较复杂化的,在计算机运行的时候,计算机首先先从内存中取出一条指令,一般的指令就是一些代码了。然后计算机通过控制器的对这些代码进行翻译,翻译成功后,计算机按照指令的要求,进行指定的运算和逻辑操作等加工,最后将加工后的指令再次输送到内存上。接着计算机再取出第二条指令,同理,在控制器的指挥下完成翻译与输送,依此进行下去,计算机实现自动地完成指令。这个原理也是由美籍匈牙利数学家冯.诺依曼于提出来的,故也称为冯.诺依曼原理。

网卡启动

网卡启动(网络唤醒) 原理: 网络唤醒 (Wake On LAN )提供了远程唤醒计算机的功能,网络唤醒的工作原理是由一个管理软件包发出一个基于Magic Packet标准的唤醒帧,支持网络唤醒的网卡收到唤醒帧后对其进行分析并确定该帧是否包含本网卡的MAC地址。如果包含本网卡的MAC地址,网卡向电源发送一个使能的信号,该计算机系统就会自动加电进入开机状态。 条件: 使用网络唤醒对计算机硬件有一定的要求,主要表现在网卡、主板和电源上,三者必须同时支持网络唤醒的要求才能实现该功能 ●网卡:被唤醒计算机的网卡(独立或集成网卡)必须支持WOL即Wake-up On LAN, 用于唤醒计算机的网卡对此无要求 ●主板BIOS支持远程唤醒:通过查看CMOS的“Power Management Setup”菜单中是 否有“Wake on LAN”或类似项而确认;另外,早期支持远程唤醒的主板( PCI2.1 标准)上通常都拥有一个专门的3芯插座,以给网卡供电。由于现在的主板通常支持PCI 2.2、PCI2.3标准,可以直接通过PCI插槽向网卡提供+3.3V Standby电源,即使不连接WOL电源线也一样能够实现远程唤醒,因此,不再提供3芯插座(实际很多主板还预留着该管脚位置)。 ●主板是否支持PCI2.2标准,可通过查看CMOS的“Power Management Setup”菜单 中是否拥有“Wake on PCI Card” 或类似选项来确认 ●电源:电源必须是符合ATX 2.01标准的ATX电源,+5V Standby电流至少应在600mA 以上。 ●计算机硬件支持远程唤醒功能,但还需要借助相应的唤醒软件才能实现该功能 网络要求: 远程唤醒必须保证网络通讯正常,且如果被唤醒主机处于不同网段,则要求所用的 网络设备不要使用广播屏蔽功能;现在很多设备如路由器默认跨网段是不转发广播 的,所以当使用此类设备时,如果发送唤醒命令的主机和被唤醒主机不在同一网段,则被唤醒主机无法接收到广播方式的唤醒祯 如果用户询问怎样设置从网卡启动可从上面的硬件条件和软件来进行说明。

网卡组成及工作原理.

网卡组成及原理 一认识网卡 网卡充当计算机和网络缆线之间的物理接口或连线将计算机中的数字信号转换成电或光信号,称为nic(network interface card )。数据在计算机总线中传输是并行方式即数据是肩并肩传输的,而在网络的物理缆线中说数据以串行的比特流方式传输的,网卡承担串行数据和并行数据间的转换。网卡在发送数据前要同接收网卡进行对话以确定最大可发送数据的大小、发送的数据量的大小、两次发送数据间的间隔、等待确认的时间、每个网卡在溢出前所能承受的最大数据量、数据传输的速度。 网卡工作在osi的最后两层,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物理层定义了数据传送与接收所需要的电与光信号、线路状态、时钟基准、数据编码和电路等,并向数据链路层设备提供标准接口。物理层的芯片称之为PHY。数据链路层则提供寻址机构、数据帧的构建、数据差错检查、传送控制、向网络层提供标准的数据接口等功能。以太网卡中数据链路层的芯片称之为MAC控制器。很多网卡的这两个部分是做到一起的。他们之间的关系是pci总线接mac总线,mac接phy,phy 接网线(当然也不是直接接上的,还有一个变压装置)。 二工作原理 以太网卡中数据链路层的芯片一般简称之为MAC控制器,物理层的芯片我们简称之为PHY。许多网卡的芯片把MAC和PHY的功能做到了一颗芯片中,比如Intel 82559网卡的和3COM 3C905网卡。但是MAC和PHY的机制还是单独存在的,只是外观的表现形式是一颗单芯片。当然也有很多网卡的MAC和PHY是分开做的,比如D-LINK的DFE-530TX等。

1 数据链路层MAC控制器 首先我们来说说以太网卡的MAC芯片的功能。以太网数据链路层其实包含MAC(介质访问控制)子层和LLC(逻辑链路控制)子层。一块以太网卡MAC 芯片的作用不但要实现MAC子层和LLC子层的功能,还要提供符合规范的PCI 界面以实现和主机的数据交换。 MAC从PCI总线收到IP数据包(或者其他网络层协议的数据包)后,将之拆分并重新打包成最大1518Byte,最小64Byte的帧。这个帧里面包括了目标MAC地址、自己的源MAC地址和数据包里面的协议类型(比如IP数据包的类型用80表示)。最后还有一个DWORD(4Byte)的CRC码。 可是目标的MAC地址是哪里来的呢?这牵扯到一个ARP协议(介乎于网络层和数据链路层的一个协议)。第一次传送某个目的IP地址的数据的时候,先会发出一个ARP包,其MAC的目标地址是广播地址,里面说到:"谁是xxx.xxx.xxx.xxx这个IP地址的主人?"因为是广播包,所有这个局域网的主机都收到了这个ARP请求。收到请求的主机将这个IP地址和自己的相比较,如果不相同就不予理会,如果相同就发出ARP响应包。这个IP地址的主机收到这个ARP请求包后回复的ARP响应里说到:"我是这个IP地址的主人"。这个包里面就包括了他的MAC地址。以后的给这个IP地址的帧的目标MAC地址就被确定了。(其它的协议如IPX/SPX也有相应的协议完成这些操作。) IP地址和MAC地址之间的关联关系保存在主机系统里面,叫做ARP表,由驱动程序和操作系统完成。在Microsoft的系统里面可以用arp -a 的命令查看ARP表。收到数据帧的时候也是一样,做完CRC以后,如果没有CRC效验错误,就把帧头去掉,把数据包拿出来通过标准的接口传递给驱动和上层的协议客栈,最终正确的达到我们的应用程序。 还有一些控制帧,例如流控帧也需要MAC直接识别并执行相应的行为。以太网MAC芯片的一端接计算机PCI总线,另外一端就接到PHY芯片上。以太网的物理层又包括MII/GMII(介质独立接口)子层、PCS(物理编码子层)、PMA (物理介质附加)子层、PMD(物理介质相关)子层、MDI子层。而PHY芯片是实现物理层的重要功能器件之一,实现了前面物理层的所有的子层的功能。

太阳能热水器安装图详解以及安装过程

太阳能热水器安装图详解以及安装过程 如今各类采用新型环保能源的电器受到广大群众的追捧,太阳能电器同样的也越来越受到大众的青睐。那么这类太阳能电器安装起来复杂吗?能够自己安装吗?新浪装修抢工长将为你讲解太阳能热水器安装图以及安装流程。 太阳能热水器安装图之一:手动控制太阳能热水器安装图

是最简单的太阳能热水器的安装图,在用户房间内,打开进水阀门4,自来水通过打开的手阀1进入太阳能水箱,待水箱的水装满了,就会通过排气口3外接的管道流出来,流到用户的接水槽,用户看到水流出的信号,关掉进水阀。太阳能热水器进水过程结束。太阳能的水经一天太阳的照射,水温逐步提高,晚上就可以使用了。 太阳能热水器安装图之二:机械式自动进水安装 减压阀控制的机械自动进水方案

由于手动进水存在不方便的地方,人们采用了一些机械式自动进水的方法,在这里我们介绍二种比较普遍,安装比较简单又比较可靠的方案:减压阀如上图,是一种经常用到的机械式自动进水的控制部件,它的可靠性较高。 太阳能热水器安装图之三:带太阳能控制仪的太阳能热水器的安装

这是是太阳能热水器安装中应用的最广的方案,太阳能的运行由太阳能控制仪8控制,当太阳能热水器水箱水位低于最低水位时,由控制器打开电磁阀1,使得水箱进水,当水位升到用户设定的最高水位时,控制器关闭电磁阀1,进水停止。用户可以指定上水时间,当指定时间到时,只要水位不超过最高水位,控制器就打开电磁阀1进水,直至水位达到最高水位为止。控制器也可以手动强制进水:当按下手动进水键时,控制器打开电磁阀进水直到水位达到最高水位为止。控制器还可以控制电加热,当按下电加热键时,控制器导通电加热器7的电源,电加热器工作,直到用户指定的温度为止。当温度下降到指定温度以下3-5度,控制器重新启动电加热,将水加热至指定温度。用户还可以指定加热时间,在某一时间,太阳能水箱的温度达不到设定的温度,控制器就会导通电加热器,将水箱的水加热至设定的温度为止。控制仪还有保护作用,当水位下降到某一点时,电加热停止,直到水位回升到该点以上。 安装流程: 1.安装向阳 太阳能热水器应安装在无遮阳的地方,主体朝阳(正南或偏西10度左右),并固定牢固以免恶劣强风天气刮倒热水器。 2.主体安装顺序

太阳能热水器使用说明书

太阳能热水工程(热水器)是产生热水的换热设备。水是真空管的换热介质,真空管给水的水质好坏,对于太阳能的安全运行、能源消耗和使用寿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集热效率是太阳能热水器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按推荐性国家标准GB/T17049-2005《全玻璃真空太阳能集热管》规定,全玻璃真空管的太阳能吸收比应不小于0.86,相信能达到这一指标的太阳能热水器占90%以上,但这只是指新的在未使用的状态下,而在实际使用中,因水中的水垢很快(最多一两个月)在真空管的内壁形成一个垢膜(用过热水瓶的人都有这个体验),使阳光对真空管的穿透率大幅下降,所以一般太阳能热水器在使用半年以后,其太阳能吸收比会下降至0.5以下。所以不论什么样吸收比的太阳能真空集热管,使用半年后其吸收比这样一个关键性的指标最后都差不多。这个问题在行业二十年中为大多数人所知道,却又不愿意提及的一件事。很像三聚氰胺在食品行业中作为添加剂,可以提高蛋白质的检测指标(含氮量增高了),但实际上蛋白质含量并未增加;真空管新的时候吸收比高,但是实际使用后(太阳能热水器是买来用的,不是买来看的)其吸收比如何却无人问津。在水垢严重的地区,甚至会发生管道堵塞的现象。 从上可知,水质不良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在不重视太阳能水处理工作的单位,其太阳能运行状况往往是:半年好,一年赖,有上贰年就全坏。:这不仅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还会产生停产和炸管,

漏水等重大安全责任事故。但是,水质不良的危害往往是一个积累过程,需经过一定的时间才能发现,可是上述危害一旦发现,那就已经形成了难以挽回的局面和损失,因此,安装太阳能水处理设备(硅磷晶)是十分必要的,即保证了锅炉的正常运行和延长寿命,又节约了能耗! 热水器作为一种节省能源,保护环境,方便群众的产品越来越广泛地进入社会,进入家庭。“许多用户不但用太阳能热水洗脸、洗澡、洗碗、洗衣服、洗菜、淘米,有的甚至用来煮饭、煮菜,烧开水等,这样做对吗?”对此王昕主任谈到:“这是关系到广大用户的健康问题。太阳能热水的确为人民的生活用水提供了方便,但是太阳能热水器的水箱内储存的水属二次储水,使自来水中本来用于消毒杀菌的余氯,经一段时间的储蓄后会自然分解,起不到消毒的作用;其次,由于水箱中的水经热反应后温度升高,长期在热水浸渍中会使得箱内的涂层、粘胶和塑料输水管发生一些化学反应,一些有害物质会被释出,并溶于水中;再有国家对塑料输水管分有‘可供生活饮用’和‘不可供生活饮用’两类,但绝大多数太阳能热水器的输水管没有明确的批文,许多用户自购房起就把太阳能热水器视为小区应有的配套设备,而没有仔细核对相关的产品质量报告。因此提醒大家,在不明确的情况下最好不要将太阳能热水用于与入口有关的生活饮用类,如洗菜、做饭、烧开水等,更不能直接饮用,仅用于洗浴、洗衣、打扫家庭卫生是可以的。” 二、挑选太阳能热水器应注意哪些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