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最新社区治理理念创新及其技术实践

2019年最新社区治理理念创新及其技术实践

本文共计7670字2019年最新社区治理理念创新及其技术实践

社区治理离不开理念的创新,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了20XX年最新社区治理理念创新及其技术实践,有需要的小伙伴一起来参考一下吧,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摘要:社区治理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它是理念、过程和技术的统一。“以居民为中心”的理念有着独特的内涵和价值,很好地契合了现代社区治理的要求。在该理念指导下的社区治理是赋权增能的自主行动过程。这个过程的本质是居民主体性的彰显;核心是把社区公共事务的决定权和行动权完全向居民开放;目的是促进人的良善发展。社会工作技术是从理念到行动的转换媒介,“开放空间会议+”技术体系有效充当了转换介质,使得基层协商有效运转,居民自治成为可能,社区善治得以实现。

社区是社会的根基,社区治理是基层治理的核心。毋庸置疑,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社区治理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如何在既有成就的基础上发展得更好还有待进一步探索。为了推动我国社区治理的持续发展,我们有必要回到社区治理最基本的问题,即社区治理究竟应该秉持什么样的理念?社区治理是一个怎样的行动过程?如何将理念转化成具体行动?转换的媒介是什么?对于这些问题,学界有不同的看法。通过长期社区实践,在仔细梳理和对比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笔者有了新的认识。

一、社区治理理念的时代转换

- 1 -

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二)

第一部分 ;判断题 1. 十九大报告对民生改善和社会治理创新,主要提出了两个方面的任 正确√ 务,一个方面是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第二个方面是建设平安中国。 A. 正确 B. 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2. 由于我国的主要矛盾发生转变,所以我国的基本国情已不再是“中 正确√ 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A. 正确 B. 错误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答案分析: 无 3. 本讲提到,教育方面要解决的两大突出问题,一是素质教育,第二 正确√ 是教育公平。 A. 正确 B. 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4.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性工程。正确√ A. 正确 B. 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5. 十九大报告提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 正确√ 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A. 正确 B. 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6. 房子是用来住的,也可以用来炒的,以此带动经济发展。正确√ A. 正确 B. 错误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答案分析: 无

7. 中国特色的社会建设理论叫“一合多元,融合共治,群策群力,稳 正确√ 步推进”,这是我们基本的一个方针,也是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社会建设、 民生改善、社会治理的一些独特的地方。 A. 正确 B. 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8. 按照资本、管理、知识、技术、劳动进行收入分配属于按要素分配。正确√ A. 正确 B. 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9.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总的思想是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减机制的 正确√ 要求,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 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A. 正确 B. 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10.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要真脱贫、脱真贫是中国共产党向全国人民 正确√ 乃至向全世界做出的庄严承诺。 A. 正确 B. 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第二部分 ;单选题 1. 十九大报告提到,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 正确√ 务教育,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网络教育,普及()。 A. 职业教育 B. 初中阶段教育 C. 高中阶段教育 D. 高等教育 您的答案:C 正确答案:C 答案分析: 无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建议

关于创新和加强社会治理的建议 和平村社区隶属于东林街道,位于南桐矿业公司腹地,地处城乡与矿地结合部,经由2002年1月实施家改居后合并组建而成。辖区面积平方公里,有居民住户2310户,各类居民住宅80余栋,常住人口6406人,户籍人口6816人,其中低保享受人员125户,174人;吸毒人员111人,劳释人员46人。辖区有粮食公司、东林医院、万盛经开区博爱医院、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重庆农村商业银行、进盛中学、双驰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等7家社会单位。受地理环境、人员流动量大等因素的影响,社会治安形势比较复杂,刑事案件发案率偏高,为了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我社区结合实际情况,有如下三点建议: 一、推进社会协同,号召公众参与,构建社会治理新模式 和平村社区目前以单体楼为主,每个网格员管理服务的区域有的集中,有的分散,在走访入户的过程中难免和居民的迁入迁出、紧急情况的发生和邻里纠纷的发生形成时间差。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建议以社区居委会为统筹,形成“三长一组一格”的“3+2”社会治理新模式:即以楼栋单元为基础设立单元长,单元长对本单元的居民进行管理;以联排的几个单元形成的楼栋设立楼栋长,楼栋长对本楼栋的居民结合单元长进行管理;以多个楼栋为基础设立居民小组长,居民小组长对楼栋长和单元长负责;以党员为基础成立的党小组,把党小组建在网格上;以多个居民小组形成网格,由社区网格员进行管理服务。 在原有的基础上新增了单元长、楼栋长和党小组,这样对每个

网格的管理进行了延伸和细化,形成从单元长→楼栋长→居民小组长→党小组→网格员问题逐级解决和信息末端收集的“3+2”社会治理新模式,可以有效增强了社区社会治理和信息报送的及时性,以期达到小矛盾不出“网格”,大矛盾不出社区;辖区发生的任何信息也能通过信息末端单元长、网格长和居民小组长及时获取,并采取相应措施。 二、加快党群融合,树立居民主人翁意识,增强群众获得感 为展示党员的先进性,让党员在社会治理中充分发挥作用,我们将党支部建在院坝上,把党小组建在网格上。 通过党小组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邀请单元长、楼栋长、居民小组长和居民共同参与,一方面加强邻里之间的沟通促进领里和谐,另一方面也丰富了居民的日常生活。在活动过程中形成一套有效的政策宣传和矛盾排解机制体制,通过不断为居民成功解决问题,让单元长、楼栋长和居民小组长在居民中获得信任感,引导辖区居民增强主人翁意识,激发居民自治、自主、能动力量,让居民的问题由居民来解决。 三、转变活动形式,营造和谐氛围,增强主人翁意识 在组织活动方面,以居民为中心,打破传统的号召式参与的形式,采用问访式的形式,即社区在每年年初罗列开展活动的项目形成“活动心愿清单”,如小品、相声、快板、歌曲、舞蹈等向辖区居民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或者通过单元长、楼栋长和居民小组长收集意见,通过分类比较,找出居民喜闻乐见的节目形式,并组织开展。通过这种方式让居民的呼声可以得到有效回应,也增加了居民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2018年最新社区治理理念创新及其技术实践

2018年最新社区治理理念创新及其技术实 践 社区治理离不开理念的创新,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了2018年最新社区治理理念创新及其技术实践,有需要的小伙伴一起来参考一下吧,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摘要:社区治理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它是理念、过程和技术的统一。“以居民为中心”的理念有着独特的内涵和价值,很好地契合了现代社区治理的要求。在该理念指导下的社区治理是赋权增能的自主行动过程。这个过程的本质是居民主体性的彰显;核心是把社区公共事务的决定权和行动权完全向居民开放;目的是促进人的良善发展。社会工作技术是从理念到行动的转换媒介,“开放空间会议+”技术体系有效充当了转换介质,使得基层协商有效运转,居民自治成为可能,社区善治得以实现。 社区是社会的根基,社区治理是基层治理的核心。毋庸置疑,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社区治理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如何在既有成就的基础上发展得更好还有待进一步探索。为了推动我国社区治理的持续发展,我们有必要回到社区治理最基本的问题,即社区治理究竟应该秉持什么样的理念?社区治理是一个怎样的行动过程?如何将理念转化成具体行动?转换的媒介是什么?对于这些问题,学界有不同的看

法。通过长期社区实践,在仔细梳理和对比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笔者有了新的认识。 一、社区治理理念的时代转换 不同的社区治理理念形塑了不同的社区治理模式,探寻出不同的社区治理路径。整体而言,当前大致存在三种社区治理理念。一是“政府中心主义”,即行政主导模式,强调政府对社区的控制及其自身能力建设;二是“社会中心主义”,即社会参与模式,强调社会实体的参与及其自身权利的保障;三是合作主义,即多元共治模式,强调政府管理与社会自治的衔接,行政力量和社会力量的合作。然而,这些理念都忽视或没有凸显居民的主体性。①基于社区是多元行动者的集体场域②,笔者从政府、社会组织、社区居委会以及居民四个行动主体,需求表达、问题讨论、活动策划、公约制定、服务提供、效果评价六个维度,微观透视目前主要的几种社区治理理念,进而在对比分析中提出“以居民为中心”的观点。 1.政府中心主义和社会中心主义 “政府中心主义”是指政府主导社区事务从需求表达到效果评价的全过程,社区居委会只是参与服务公约的签订(街道与居委会签订目标责任书就是很好的例证)。社区建设只是“由外向内、自上而下”重构“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管理体制③,社区被强制纳入政府的行政架构,社区事务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工作要点(最新)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工作要点 x年,全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工作的总体思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x全会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x党委x次全会、市委x届x 次全会精神,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机制,进一步聚合基层公共服务职能,健全群众维权保障联动服务机制,实施社会治理品牌提升工程,全面推进“两个中心”规范化建设,全面深化“和谐社区”创建,全面优化城乡社区网格服务管理,着力构建信息共享、部门协同、多方联动、社会共治的社会治理格局,推动全区社会治理整体水平再上新台阶。 一、全面推进“两个中心”规范化建设,提升基层公共服务和维权服务能力 1.深化民生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改进公共服务趋向,进一步推动职能部门公共服务事项下移、事权下放,加快推进部门间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推动服务共享。进一步简化“一窗口受理、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一次性办结”服务流程,提高办事效率。创新民生服务方式,严格落实预约服务、上门服务、延时服务、双休日值班服务制度,方便群众办事。窗口受理率和服务事项按期办结率实现100%,着力打造“质量效益型”的便民利民服务平台。 2.深化综治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提升维权服务能力。坚持维权和维稳相统一,按照“职能应进必进、人员必须稳定、事项必须统一、

流程必须规范”的建设标准,完善群众初信初访受理、法律服务、群众合法权益维护工作职能,提高服务效能和水平。健全矛盾纠纷“一门受理、各方联动、联席研判、多元化解”服务机制,构建以综治服务中心为枢纽,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互协调、有效衔接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规范运行管理,严格落实“周例会、月研判、季总结、年考核”的运行管理制度,建立乡镇(街道)综治、信访和司法所人员常驻服务与各法律职能部门等驻点值班协同服务机制,推进综治服务力量融合。基层信访问题和矛盾纠纷化解率达到95%以上,着力打造“联动服务型”的综合治理平台。 二、全面深化“和谐社区”创建,提升社区自治能力 3.推进社区减负增效。严格落实社区工作事项“准入制”和准入清单制度,进一步巩固社区减负成果。加强城市社区民主法治建设,推进和落实社区居民代表会议、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居民委员会议制度。创新和完善农村治理机制,全面推行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务监督委员会议和“四议两公开”制度,提高社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能力和水平。 4.深化“和谐社区”创建。继续推进以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和民安、民康、民便、民乐的“1+4”社区建设为载体,深化“和谐社区”创建。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发挥党组织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作用。深化“民安”社区建设,加强社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健全社区群防群治组织,加强社区重点人群和新市民、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深化“民康”社区建设,推进公共卫生服务进社区、入网格,推进健

社区治理创新工作最全方案设计

最新-最全望湖城社区治理创新工作方案望湖城社区治理创新工作方案 为进一步提升望湖城区域内社区,望湖社区、沁心湖社区~简称两湖,服务居民的能力与水平~破解条块分离、人力不足、资源分散、内生力弱等社区服务与管理难题~探索党建引领、体制创新、多元参与、可操作性强、群众满意的全新基层社会治理模式~特制定此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10]27号,和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工作的意见》,皖办发[2012]11号,、《关于扩大社区管理体制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皖办发[2012]13号,文件为依据~以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思想~围绕区委三届三次全会提出的“安徽中心、第一城区、善治包河”的目标~努力构建“党建引领、服务统筹、多元参与、自治共治”的新型社区治理服务体系~探索基层社区建设新路径。 二、主要目标 在望湖街道党工委的直接领导下~成立望湖城社区党 1 委~通过实行“区域性大党委”制~统筹辖区各类服务资源~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机制~推进由政府“一元主导”向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居民等“多元参与”新治理模式转变~以居民自治和社区“共治”~促进城市基层社会“善治”~努力将望湖城打造成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人居和谐的美丽社区。 三、基本原则

,一,党委引领原则。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社区建设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整合各类党建资源~建立完善区域化社区党建运行机制~构建区域化大党建新格局。 ,二,服务统筹原则。建立“小政府、大社会”治理模式~实现基层政府由“全能”走向“专能”~逐步将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以外的事务~交由市场或专业社会组织进行运作~进一步推动政社互动~构建15分钟生活服务圈~提高群众幸福指数。 ,三,多元参与原则。充分整合社区资源~培育多元参与主体~通过制度设计~赋予各参与主体平等的参与权、充分的决策权、广泛的监督权~增进社区凝聚力与向心力。 ,四,自治共治原则。回归居委会自治性质~使其成为增强公共意识、引导公民参与、缓冲社会矛盾的重要载体~努力实现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创新共治体制机制~充分吸纳各方意见~推进社区共同治理。 四、区域规划 2 设立望湖城社区~实行“一社多居”~下设望湖居委会、沁心湖居委会~居委会管辖范围不变。新建的望湖城社区区域面积约2平方公里~区域范围为:北至祁门路,含金桂苑,~南抵望湖南路~西接庐州大道~东临包河大道~现有12个居民小区~楼宇148栋~现有人口约1.6万人~目前~在建小区3个~预计全面建成后饱和人口3.7万人。 五、组织架构 1、构建“一委一会一中心”组织体系。一委是指望湖城社区党委~是社区的领导机构~领导社区服务中心~指导社区治理委员会开展工作。一会是指社区治理委员会,社区的议事协商、共驻共建、自治共治组织~吸纳望湖居委会、沁心湖居

2019山东考研答题必背知识点: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2019山东考研答题必背知识点: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第一,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坚持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 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提升社会治理社会化、 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推动社会治理精细化,打造共建共治 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在发挥好政府治理作用的基础上,健全利益表达、利益协调、利益保护机制,引导群众依法行使权利、表达诉求、 解决纠纷,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第二,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治理和管理一字之差,体现的是系统 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施策。坚持系统治理,增强党委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坚持依法治理,增强法治保障,使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坚持源头治理,标本兼治、重在治本,以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为方向,健全 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即时反映和协调人民群众各方面各层次利益 诉求。坚持综合治理,树立法治思维,强化道德约束,规范社会行为,调节利益关系,协调社会关系,解决社会问题,努力实现法安天下、 德润人心。 第三,增强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建设。准确处理人民内部矛 盾特别是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是保持社会安定团结良 好局面的关键。完善社会矛盾排查预警机制,提升对各类社会矛盾的 发现预警水平,即时排除、化解、处置各类矛盾风险。健全重大决策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对直接关系群众切身利益且涉及面广、容易 引发社会稳定风险的重大决策事项,要将风险评估列为必经的前置程 序和刚性门槛。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积极推动人民调解、行 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形成。改革信访工作制度,建立涉法 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制度。 第四,增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人是社会的主体。一个社会 是否文明进步、安定和谐,很大水准上取决于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 增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更加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着力促动

推进社区治理创新,提高基层群众自治和社区工作水平

推进社区治理创新,提高基层群众自治和社区工作水平 《关于加强城乡社区协商的意见》是中央层面关于加强城乡社区协商工作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也是我们进一步做好城乡社区协商工作的指南针。 社区工作减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社区治理创新的重点任务。要在健全领导体制上下功夫,在完善政策制度上下功夫,在开展专项行动上下功夫,在落实分类推进上下功夫。 以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建设为载体,深入推进社区治理创新。各地和各实验区要重点抓好五个方面工作。一是要在创新社区治理体制机制上取得新突破;二是要在完善社区居民自治机制上取得新进展;三是要在推进“三社联动”上开创新局面;四是要在健全社区服务体系上取得新成效;五是要在加强社区信息化建设上取得新成果。 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是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家园,是创新社会治理的基础平台,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基石。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把“城乡社区治理”写入党的纲领性文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城乡社区治理纳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改革布局,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了社区依法治理对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社区工作做出重要指示:“社区虽小,但连着千家万户,做好社区工作十分重要”“社区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和作用”“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到城乡社区,社区服务和管理能力强了,社会治理的基础就实了。”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城乡社区协商的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民政部、中央组织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开展社区减负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为推进社区治理创新提供了新的动力,为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社区治理制度体系提供了关键支撑。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把社区治理创新放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高度去把握,放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去推动,放在深化基层社会体制改革的实践中去落实。 一、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城乡社区协商的意见》,不断改进社区治理方式。 社区协商是化解矛盾、增进共识、凝聚合力,创新社区治理的关键所在。长期以 来,我国就有天下为公、兼容并蓄、求同存异等基层协商传统。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城乡社区进一步实施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广泛开展了社区协商。在新形势下制定《意见》,对于深化基层群众自治实践、提升城乡社区治理能力、实现和维护好居民群众利益具有重大意义。 《意见》是中央层面关于加强城乡社区协商工作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也是我们进一步做好城乡社区协商工作的指南针。要按照协商于民、协商为民的要求,找到群众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更好地解决社区居 民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一)要抓好协商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健全村(居)民会议、村(居)民代表会议议事规程,制定村(居)务监督委员会工作规则,把协商的价值取向和规则制度融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为城乡居民开展协商实践提供遵循。逐步扩展城乡居民与基层政府、社会组织、驻区单位等各类主体协商的渠道和途径,完善城乡居民诉求表达、利益协调和权益保障机制。 (二)要抓好协商关键环节。协商过程中要重点围绕“协商什么、和谁协商、如何协商、协商成果如何运用”等问题,合理确定协商内容,坚持广泛协商,明确协商主体和牵头组织,保证城乡居民、相关组织和群体、各利益相关方广泛参与;拓展协商形式,健全协商平台,保障基层群众用习惯的方式解决身边的事情;明确协商程序,促进协商规范有序开展;运用好协商成果,建立协商成果的采纳、落实和反馈机制,确保协商取得实效。 (三)要抓好协商制度衔接。加强社区协商与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社会组织协商的制度衔接,鼓励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积极参与居住地社区协商,为人

2020年(创新管理)年加强与创新社会管理继续教育考试标准答案

(创新管理)年加强与创新社会管理继续教育考试标 准答案

《加强与创新社会管理》继续教育考试答案 一、单选题(共20 题/总40 分) 1、广义的公众参与不包括()。示威游行 2、公民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缺点和错误提出谴责性意见的权利是指()。批评权 3、下列不属于公民监督的特点的是()。监督后果具有直接性 4、信息收集系统中的核心内容是()。民意调查制度 5、信息对称指的是政府与公众之间通过信息交流实现双向互动式信息流通,包 括“上向沟通”和“下向沟通”,其中“上向沟通”是指()。信息收集系统 6、《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的时间是()。2008年 7、首部《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发布的时间是()。2010年 8、“知情权”一词率先使用者是()。肯特?库伯 9、西安、昆明、乌鲁木齐、哈尔滨等中西部中心城市,位列未来我国流动人口分布格局的()。第三层 11、我国现阶段新生代农民工总数在()。一亿左右 13、与传统管理模式相比,下列不属于流动人口社区化管理特征的是()。差别化管理 14、从“单位”到“社区”的转变,表明社会管理的重心从“工作场所”转移到了()。 “居住场所” 15、推进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是指()。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 16、民生之本是指()。就业

17、下列不属于新生代农民工的群体特征的是()。对薪酬的要求比普通农民工要高 18、做好“零距离”社区服务的前提是()。在服务感情上的距离为“零” 19、为保证全员信息采集的准确和全面,实行推进的方式是()。地毯式 二、多选题(共10 题/总20 分) 1、加强社会管理应急体系建设,主要的做法包括()。 要加强应急管理法律建设(该项是标准答案) 要加强应急预案体系建设(该项是标准答案) 要加强应急管理机制建设(该项是标准答案) 要完善应急管理领导体制(该项是标准答案) 要加强全民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建设(该项是标准答案) 2、实现政府职能的行政手段具有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无偿性(该项是标准答案) 稳定性(该项是标准答案) 垂直性(该项是标准答案) 强制性(该项是标准答案) 具体性(该项是标准答案) 3、政府的基本职能主要包括()。 文化职能(该项是标准答案) 社会职能(该项是标准答案) 经济职能(该项是标准答案) 政治职能(该项是标准答案)

巩固提升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工作经验材料

巩固提升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工作经验材料 巩固提升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工作经验材料 20XX年,XX区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民政局等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进一步巩固“精街道、强社区、促服务”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改革成果,深化服务内容,重点开展“五化五提升”工作。年初被国家民政部确定为“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3月份,成功承办国家民政部“西部城乡社区治理和服务培训班”,召开“X X区社会治理体制改革推进会”,年底荣获“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称号。 一、社区党委区域化,提升社区建设基础 改革确立社区党委为社区的领导核心,配备副科级干部担任专职党委书记,统领社区工作。与辖区单位建立联合党委47个,党支部471个。建立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和区域共建议事协商机制,统筹辖区资源,开展社区党员志愿服务、结对帮扶等活动。协调共建社区用房。20XX年投入1000万元新建18处1.2万㎡社区用房,目前我区社区用房面积全部达到300㎡以上,达到800㎡以上的有24个,平均面积达到654㎡。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各社区党委共征求居民群众意见建议653条,全部进行了办理和答复。 二、社区服务优质化,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在各社区成立管理服务站,建立一站式服务大厅,变“三级审批”为一站式服务,实现涉及居民公共服务在社区全部办结。社区每400户居民配备一名网格管理员,实行“AB”岗管理,既当好服务平台的办事员,最大化满足全体居民的公共服务需求;又做好入户上门的服务员,最有效满足特殊群体的具体服务需求。20XX年按照民政部确定的“探索区、街道、社区的功能定位、事权划分,形成基层政府行政管理与社区居民自治有效衔接、良性互动的渠道和途径”的实验主题,开展了规范社区准入和精简事项工作,制定了《社区管理服务站、居委会公共服务和开具证明工作目录》,共XX 类60项252个科目;同时,取消89个科目,进一步厘清了区职能部门、街道、社区的事权划分以及委、站、居之间的功能定位,实现社区工作标准化。同时,缩减了审批层级,提升服务效能,为今后部门委托社区办理事项实行“权随职走、费随事转”奠定了基础。 三、社区自治规范化,提升民主自治水平 改革中社区居委会回归自治本位,成立五大委,组建监督委员会、协商委员会。配齐了楼栋长、单元小组长。一是引导“大家管事”。实现社区诉求由居民表达,问题由居民讨论,事务由居民决定,畅通了社情民意,基层民主进一步增强。二是推行“众人议事”。完善了社区居民代表大会、三报告一评议制度、居民自治章程和居民公约,建立了社区

加强社区治理能力建设行动计划

完善社区治理体系 加强社区治理能力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为贯彻市全面深化改革决定,落实区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创建要求,充分发挥地区在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中的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提升地区社区治理水平和服务创新能力,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重要意义 社区治理是在居民自治的基础上,由政府、社区组织、其他 社会组织、社区单位、居民,合作供给社区公共产品,共同解决 社区公共事务,携手优化社区公共秩序,推进社区持续发展的过程。完善社区治理体系、加强社区治理能力建设,是培育创新社 会治理基层样本的重大举措,是激发社会活力、引导社会参与、 创新社会治理的有效载体,是实现“让身边的人幸福起来”愿景 的重要抓手。各科室要站在推动地区科学发展、促进地区和谐的 高度,充分认识完善社区治理体系、加强社区治理能力建设的重 要意义,当作加强和创新本科室工作的重要任务,切实抓紧抓好。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的要求,加强党委领导,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建立政社互动机制,稳妥推进社区事务准入

和政府服务事项转移,推动自治事务、政务服务和社会服务分开,扎实推进社区治理体系优化再造、社会活力有效激发、社会力量有机整合和社区治理能力提档升级,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二)基本原则。完善社区治理体系,加强社区治理能力建设,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1、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充分发挥工委、办事处领导和主 导作用的同时,注重发挥市场机制和社会力量的作用,逐步剥离 不宜于政府直接提供的服务管理事务,广泛调动社会组织、企业 和居民共同参与,进一步完善社区治理体系。 2、整合力量,协调联动。在创新体制机制的基础上,大力 引进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全面推进政社合作、上下互联、横 向互动,实现力量整合、工作整合和资源整合。 3、突出重点,兼顾全面。以增强社区治理合力为目标,以 改善民生为导向,重点推进社会动员、社会参与、社工人才、社 区治理等方面机制创新,提高地区社区治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切 实兼顾各方利益诉求,正确处理政府、社会组织、基层自治与人 民群众之间的关系。 三、总体目标 推进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是以“围绕 一个核心、完善五个体系、优化一个结构、形成一个格局、探索 一种模式”为抓手,以深化政社分开、社社合作、“四社”联动 和居民自治为基础,推动实现社区治理的实现“四个转变”,探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为深入推进司法行政系统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开展,根据区委、区政府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工作部署,结合司法行政工作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总体要求,以人民满意为最高标准,以解决群众“热点”、“难点”纠纷、创新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举措、拓展法律服务领域和推进依法治理进程为重点,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作用,全面提升司法行政工作社会管理创新的能力和水平,为“服务经济发展、打造平安古城、促进社会和谐”创造积极有利的环境。 二、工作目标 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上台阶、三年见成效”的要求,从人民群众最迫切的愿望出发,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社会服务管理突出问题、薄弱环节和工作盲区为突破口,力争通过三年时间,建立健全社会管理相关制度,完善工作机制,创新工作体制,强化工作措施,实现人民调解、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普法和依法治理、法律服务、法律援

助、公证等各项司法行政工作创新发展。三、基本原则——坚持科学发展的原则。把科学发展作为根本方针,以项目化、社会化理念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实现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相协调。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把以人为本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突出亲情化服务、人性化管理,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使人民群众各项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坚持固本强基的原则。把固本强基作为基本方略,大力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发展壮大基层组织,健全基层管理网络,创新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增强基层社会管理能力,夯实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根基。 ——坚持统筹协调的原则。把统筹协调作为重要方法,充分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统筹社会各种资源,统筹城乡区域,形成机制互联、功能互补、协作配合、齐抓共管的社会管理整体合力。 ——坚持民主参与的原则。把民主参与作为根本要求,扩大群众的有序参与,让人民群众参与到社会管理之中,形成推动社会和谐发展、保障社会安定有序的合力。 ——坚持依法治理的原则。把依法治理作为重要内容,增强法治意识,形成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正确导向,运用法律手段来规范和保障社会管理创新。

《加强与创新社会管理》试题答案大全(5)

第2部分:单选题(共15题,每小题2分) 第 16 题: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在社会管理方面,传统的自上而下地单向推行政令的规制型政府管理模式的惯性仍在起作用,没有形成政府与社会的()管理方式。 A.高参与型 B.宽容型 C.家长制 D.双向回应型 ?正确答案:D 第 17 题:富有成效的社会管理,必须以市场的自律、社会的( )和自我完善为基础。 A.行政管理 B.自我管理 C.强制管理 D.无政府管理 ?正确答案:B 第 18 题: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 A.发展 B.以人为本 C.全面协调可持续 D.统筹兼顾 ?正确答案:C 第 19 题: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要依托现有村干部和(),充分发挥他们在农村社区服务管理中的主体作用。

A.农技专家 B.大学生村官 C.乡村教师 D.农民群众 ?正确答案:B 第 20 题:()成为一种最重要的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形式。 A. 立法调查 B. 论证会 C. 听证会 D. 座谈会 ?正确答案:C 第 21 题:归正人员属城镇户口的,回原籍所在地落户后,确认属无家可归、无亲可投、无业可就的“三无”人员,可有()实施过渡性安置及社会救助。A.民政局 B.居委会 C.社区 D.基层人民政府 ?正确答案:D 第 22 题:煤矿、非煤矿要安装监测监控系统等相应的技术装备,并于()年之内完成。运输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炸物品的车辆,要安装使用具有行驶记录功能的卫星定位装置,并于()年之内完成。 A.2年、2年 B.3年、3年

C.3年、2年 D.2年、3年 ?正确答案:C 第 23 题:严格安全生产准入前置条件,把()作为高危行业企业准入的前置条件,实行严格的安全标准核准制度。 A.职工安全培训 B.符合安全生产标准 C.排查安全隐患 D.规范生产经营行为 ?正确答案:B 第 24 题:要加大对事故企业负责人的责任追究力度,发生特别重大事故,除追究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实际控制人责任外,还要追究()的责任。 A.地方主要领导 B.上级企业负责人 C.有关部门 D.安全技术人员 ?正确答案:B 第 25 题:美国五级国家威胁预警系统中,检查紧急程序,通知公民所要采取的必要措施,威胁程度属于()色。 A.绿 B.蓝 C.橙 D.红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答案

第八章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管理 一、单选题 一、单选题答案 1. C 2. D 3. B 4. D 5. D 1. 中国互联网普及率首次超过全球平均水平的时间是在 【 c 】 A. 2007年 B. 2008年 C. 2009年 D. 2010年 2. 引导好社会舆论,首先必须加强 【d 】 A. 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 B. 培养一支正规化、现代化的网络执法队伍 C. 加强领导干部使用网络的基本技能 D. 加强主流网络媒体建设 3. 下列关于“我国网络社会发展现状”描述不准确的是 【b】 A. 我国互联网蓬勃发展,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巨大力量 B. 早在2008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就达到2.53亿,首次超过印度跃居世界第一 C. 某些网站内容格调低下,挂羊头卖狗肉,成为新的藏污纳垢之所 D. 截至2010年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57亿人 4. “第五习惯”是指 【 d 】 A. 读书 B. 看报 C. 听广播 D. 上网 5. 下列对于“网络文化”表述错误的是 【 d 】 A. 是经济全球化浪潮与IT科技产业紧密结合的产物 B. 它提供的平台、渠道和途径是任何国家、任何民族都无法或不能独享、独占和垄断的 C. 现在许多国家都把加强网络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放在文化实力提高的首要位置 D. 已经成为一个成熟的文化形态 6. C 7. A 8. A 9. B 10. D 6. 下列不属于保护网络安全和预防网络犯罪的法律法规的是 【 c 】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B.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 C.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D.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实施办法》 7. 下列关于“意见领袖”理解错误的是 【a】 A. 是指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多数具有影响力、活动力的人 B. 在网络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C. 大部分是爱国爱家、拥护党的领导的公民 D. 政府在对互联网的管理中,应该注重与其进行沟通 8. 大力加强网络文化阵地建设,应努力建设一批综合实力强、在国内外有广泛影响的网站,其中作为骨干网站类型的是指 【a】 A. 重点新闻网站 B. 各级政府网站 C. 知名商业网站 D. 专业文化类网站 9. 以下属于加快网络文化发展、满足网民基本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的是 【b】 A. 大力加强网络文化阵地建设 B. 大力提高网络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 C. 大力发展网络文化产业 D. 大力加强网络文化管理 10. 以下属于掌握网络文化发展主动权和提高文化国际传播能力的重要根基的是 【 d 】 A. 大力加强网络文化阵地建设 B. 大力提高网络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 C. 大力发展网络文化产业 D. 大力推进网络文化技术创新 二、多选题 1. ABDE 2. ABCDE 3. ABCD 1. 下列说法对“网络社会”理解正确的是 【】 A. 是一种数字化的社会结构、关系和资源整合环境 B. 虽然具有虚拟特征,但最终是一种客观现象 C. 实质上是无数电脑终端的连接 D. 是一个非工具性的互动场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