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物学重点

分子生物学重点
分子生物学重点

Chapter1

1.原核细胞的mRNA是边转录边翻译的,无需对mRNA加工;而真核细胞的mRNA在合成之后,须在细胞核内加工再运输至细胞质中表达出蛋白,即DNA的转录和翻译是分开进行的

2.染色质和染色体:真核细胞中细胞分裂的间期,核中心DNA,组蛋白,非组蛋白及少量RNA所组成的复合物,分别是细胞分裂间期/分裂期遗传物质存在的形态

3.一条染色单体是一个DNA分子

4.非孟德尔遗传大体上包括四部分内容,即母体效应、剂量补偿效应、基因组印迹和核外遗传。(表观遗传学)

5.基因组印迹(genomic imprinting):或称亲本印迹(parent imprinting),是指基因组在传递遗传信息的过程中对基因或DNA片段打下标识、烙印的过程。基因组印迹依靠单亲传递某种性状的遗传信息,被印迹基因会随着它来自父源或母源而有不同的表现,即源自双亲的两个等位基因中一个不表达或表达甚微。(名解)

6.所有生物的染色体都是成对存在的。

Chapter2

1.基因(gene):是合成一种功能蛋白或RNA分子所必须的全部DNA序列(名解)2.一个典型的真核基因包括:①编码序列—外显子(exon)②插入外显子之间的非编码序列—内合子(intron) ③5'-端和3'-端非翻译区(UTR) ④调控序列(可位于上述三种序列中) 3.基因组(genome):狭义是指单倍体基因组,即一特定生物体的整套(单倍体)遗传物质的总和(名解)

4.细菌一般为单个的环状基因组;病毒的基因组情况很多:dsDNA;ssDNA;dsRNA;ssRNA 5.基因表达产物:蛋白质,RNA(rRNA,tRNA和小分子RNA(srRNA))。

srRNA:snoRNA(核仁里面的RNA),sncRNA(细胞核RNA),snRNA(细胞质RNA)6.起始密码子:AUG;终止密码子:UAA,UGA,UAG

ORF

,TGA)

7.开放性阅读框和基因的区别:前者是从结构仅仅代表一个可能的编码序列,不一定是基因,后者是从功能上的,具有功能。

8.RNA:编码RNA和非编码RNA

9.肺炎双球菌实验:现象:1.用活的光滑型细菌去感染小白鼠,死亡2.用杀死的光滑型细菌去感染小白鼠,存活3.用活的粗糙型细菌去感染小白鼠,存活4.用杀死的光滑型细菌和活的粗糙型细菌去感染小白鼠,死亡.证明了:1.DNA能够在体内存活 2.DNA能够从细胞外进入细胞内3.DNA不仅能够转移到生物体内,而且可以接合到DNA上改变生物的基因型.

10.开放性阅读框(ORF):是指一组连续的含有三联密码子的能够被翻译成为多肽链的DNA 序列.它由起始密码子开始,到终止密码子结束.(名解)

11.此为一段编码序列,可编码6种蛋白:(AC]CG

12.中心法则:将遗传信息的传递途径称为中心法则.

中心法则:

三角形中心法则:

复制

13. 对中心法则的挑战:㈠蛋白质的遗传信息不一定来自核酸: 1.以蛋白质为模板的肽链合成。2.肽链的翻译后加工。3.朊病毒。㈡RNA的信息不完全来自DNA:模糊基因:gRNA. 14. Prion(传染蛋白质颗粒):把羊疯痒病(scrapie)、牛海绵状脑炎、人kuru病等构象病的病因子定名为prion(名解).

15:RNA编辑:DNA转录成的RNA不能合成蛋白质,以RNA为模板合成另一条RNA链(gRNA),根据比较再合成蛋白质.

Chapter 3

1.DNA的一级结构:核苷酸排列顺序,或称碱基排列顺序。

2.DNA测序方法: 1.Sanger双脱氧链终止法:DNA的合成总是从5′端向3′端进行的。DNA 的合成需要模板以及相应的引导核酸链。DNA的合成过程中,在合成的DNA链的3′末端,依据碱基配对的原则,通过生成新的3′,5′-磷酸二酯键,使DNA链合成终止,产生短的DNA链。2.Maxum-GolbertDNA化学降解法

3.焦磷酸测序法:dNTP+AC ACN+ppi(化学发光测焦磷酸和磷酸酶)

4.生物芯片:有合成的寡核苷酸,用DNA时,必须变性处理使其保留单链结构

5.毛细管电泳法

3.在利用大肠杆菌DNA聚合酶测序时,DNA模板必须是单链的,因为DNA测序必须有一个引物,有一个自由的3’-OH.DNA不能从头合成因为大肠杆菌的DNA聚合酶不能变性.

4.DNA的二级结构:B型结构:(右手双螺旋)这是水溶液相对湿度>92%以上的主要结构.A型结构:相对湿度<75%,矮胖型:直径大.Z型结构:d(CGCGCG)双碱基重复,主链呈锯齿排列.

5. 脱水会使B型转换成A型, 而Z型为2个碱基对,一般为嘌呤和嘧啶交替组成.

6. B-DNA: B-DNA的钠盐结构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多核苷酸链围绕同一中心轴构成的右手螺旋结构。链间形成一条较浅的小沟和一条较深的大沟。相邻碱基对平面间的距离为0.34nm,绕螺旋轴旋转约36度。这样约10个碱基对旋转一周。双螺旋的直径为2.0nm.B-DNA 和B-DNA的钠盐结构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多核苷酸链围绕同一中心轴构成的右手双螺旋结构.

7. 在生理状况下,双螺旋的碱基对之间氢键不断地发生断裂和再生,这就是DNA的所谓呼吸作用

8. 在双链DNA中反向重复可能引起十字形结构的形成。富含G单链: 可以形成多种稳定的G4结构.hairpin发卡结构:单链DNA或RNA中反向重复可能引起发卡结构(二级).

9. 三螺旋DNA:存在条件:一条全嘌呤,另一条全嘧啶.

10. 镜像重复序列:由反方向完全相同的两个序列组成.5’GGAA TCGA TCTTTTCTAGCTAAGG3’

11. 反转重复(inverted repeated):由反方向互补的两个DNA片段组成,两个反转重复序列又叫回文序列(palindrome sequence)。是限制性内切酶的识别位点.

12.反向重复序列:5’A TGC…..GCA T3’

Chapter4

1.Chromosome染色体:其功能的发挥离不开复制原点(精确复制)、着丝粒(染色体分离)和端粒(染色体5‘端的形成,防治染色体错误的末端连接)。

2.Template-directed synthesis模板指导的核酸合成:包括DNA依赖的DNA聚合酶(狭义的DNA聚合酶DNA polymerases)、DNA依赖的RNA聚合酶(狭义的RNA聚合酶RNA polymerases 、转录酶Transcriptase)、RNA依赖的DNA聚合酶(反转录酶reverse transcriptase)、RNA依赖的RNA聚合酶(RNA转录酶、病毒RNA复制酶)

3. 在DNA合成时需要模板引物template primer:提供游离的3’-OH, RNA合成不需要引物。

4. Template independent synthesis不需要模板指导的核酸合成:不依赖模板的指导就可以在已存在的核酸末端添加新的核酸链。包括专一性反应(由底物专一性的酶指导)和非专一性反应两类(由任何核苷酸产生随机序列) 。

5. 1.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TdT(terminal oxynucelotidyl transferase):在DNA 3’羟基非特异性地加上脱氧核苷酸.2.多腺嘌苷化聚合酶Polyadenylate polymerase:真核生物mRNA3’端加poly(A)尾.mRNA鸟苷转移酶3.mRNA guanyltransferase:真核生物mRNA 5’端加m7G 帽.4.DNA引发酶DNA primase: DNA合成中合成RNA引物的酶。

6. RNaseH: 从DNA-RNA杂交链上特异消化RNA的酶。用于DNA复制后引物的去除。

7. 前导链和后随链的引物都由DNA polⅢ延伸。(聚合酶Ⅲ). DNA pol Ⅲ是二聚体,一个单体用于先导链的合成,另一个用于后随链的合成。一个复合体中具有两个聚合酶可以保证两条链以同样的速度进行合成。

8.3’-5’核酸外切酶具有校正功能.

9.端粒酶的作用:由RNA和蛋白质组成的酶,兼于模板和逆转录酶的两个方面的作用.保护染色体末端免于化学修饰或核酸酶降解;解决染色体复制时末端丢失问题。

10.真核生物能够通过形成端粒结构和具有反转录酶活性的端粒酶来防止DNA复制时后随链缩短而产生染色体部分缺失,端粒酶能利用自身携带的RNA链作为模板,以dNTP为原料,以反转录的方式催化合成模板,后随链5’端DNA断开或外加重复单位(如人的染色体端粒为TTAGGG)以维持端粒一定长度从而防止染色体缺失损伤.

11. 逆转录酶:多功能酶1、RNA指导的DNA聚合酶活性(需要引物,依赖Mn2+)2、RNA酶H (RNaseH)(人体内具有)活性:水解RNA-DNA杂交体上的RNA3、DNA指导的DNA聚合酶活性:合成互补DNA。(依赖Mg2+)4、没有3`→5`外切酶活性(没校正功能)。

12. 杂交参数:影响杂交双链稳定性的内在和外在因素。内在因素反应两条链间的氢键的数目,双链越短、GC含量越低和错配越多,双链稳定性越差。外在因素反应与氢键相互作用的环境因素,增加温度引起氢键断裂,Na+增加双链的稳定性

Chapter5

1.突变mutation: 在基因组的某一特定区域核苷酸序列发生改变而引起的基因型稳定的可遗传改变。(名解简答)

2.突变体mutant:带有某一特定突变基因的基因组、细胞或个体。(名解,简答)

3.从突变型也可变回成野生型,则称为回复突变(back mutation)或逆向突变(reverse muta—tion)。(名解,判断)

4.基因突变的特点: 不对应性; 自发性; 稀有性; 独立性; 稳定性;可诱变性; 可逆性(简答)

5.自发突变指生物体在无人工干预下自然发生的低频率基因突变。产生原因:自然界的各种辐射;环境中的化学物质;生物体内的DNA复制错误;DNA自发损伤和修复能力的缺陷;转座因子的作用(填空,简答)

6.诱发突变简称诱变,是指通过人为的方法,利用物理、化学或生物因素显著提高基因自发突变频率的手段.

7.单碱基突变:SNP(单核苷酸多态性)G U得到D-A,C-G,C/G T/A

8.C突变为U不是生物体内突变热点(会被修复)

9.含5-甲基胞嘧啶的位点已证实为自发突变的突变热点。

10.5-mC是生物体内的突变热点

11.一种诱变剂既能造成正向突变又能造成回复突变.

T 1 5BU 2 5BU 3 C 4 5BU 5 5BU

A A G G MT G A

12. Polymorphism多态性:基因组中特定基因座位(DNA序列)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状态(等位基因),并且其中任何一个等位基因在群体中的频率不低于1%。

13. α互补:有两个LacZ突变基因,一个基因只能编码该基因的5端,另一个突变基因只能编码该基因的3端。这两个基因的表达产物都没有酶活性,但是如果它们的表达产物结合到一些就有酶活性。该反应多用于重组克隆的筛选(蓝白斑筛选)

14. 基因与顺反子的关系: 在简单基因组中,基因与顺反子等价。在细菌中,基因等同于编码区(开放阅读框ORF: opening read frame),真核生物中,基因等同于一个转录单元。原核生物为操纵子结构,转录为多顺反子mRNA, 真核生物为多顺反子mRNA

15. 有四种酶参与:①内切核酸酶②外切核酸酶③DNA聚合酶④连接酶

Chapter6

1. 简答:基因重组的类型及特征:1.分子间或染色体间重组:离散的染色体混合时产生新的组合。如真核染色体减数分裂时的染色体独立分配。不依赖酶。

2.分子内或染色体内重组:通过DNA的剪切和连接产生新的染色体类型。依赖酶。分子内重组

3.同源重组homological recombination:同源性依赖,非序列专一性依赖。在大肠杆菌由RecA蛋白指导。

4.位点特异性重组site specific recombination:序列专一性依赖,非同源性依赖。由位点特异性重组酶指导。

5.转座transposition:非同源性依赖。由转座酶、整合酶指导。酶识别转座因子两端特异序列,但受体位点相对非特异。

6.不正常重组或非常规重组illegitimate recombination:很少或不需要同源性。一般使用不正常底物进行细胞正常加工。与癌症相关。

7.人工重组artificial recombination: 体外进行DNA的剪切和连接引起的重组,即基因重组。

2. 细菌基因重组中的单链同化作用single-strand assimilation

3. 重组热点:为染色体位点

4. RecBCD是有强烈降解DNA能力的核酸酶,在SSB存在下,有解开DNA双链的酶活性和A TP酶活性,它在重组中所起的作用便是提供带有自由3’端的单链DNA。

5. 转座子指能将自身插入基因组中其它位置的一段DNA序列。插入位置与转座子序列没有相关性。

6. 转座子的特征性结构是它的末端具有反向重复序列,而两侧宿主DNA的邻接末端是短的同向重复序列。(选择,填空,判断)

7. 转座产生的效应:1. 同向重复序列之间重组造成重复间序列缺失2.反向重复序列之间重组造成重复间序列倒位

Chapter7

1. 断裂基因(Splitting gene):基因的编码序列在DNA分子上不是连续排列的,而是被不编码的序列所割开。基因中编码的序列称为外显子(exon),外显子是基因中对应于信使RNA 序列的区域;不编码的间隔序列称为内含子(intron),内含子是从信使RNA中消失的区域

2. 重叠基因(overlapping gene):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结构基因共用一段DNA顺序的现象。

3.顺反子是基因的最小单位,顺反子相当于真核生物的外显子,最小的突变单位是一个核苷酸.

4. 原核生物基因组的特点:①小,一般具有单一DNA复制起点;②单个染色体,一般呈环状;③染色体DNA并不和蛋白质固定结合(没有核小体结构);④重复序列少;⑤不编码的DNA序列很少;⑥功能相关的基因构成操纵子(有相同的调控序列,转录时同时转录)或高度集中,并且常转录成为多基因mRNA或称多顺反子mRNA。(选,填,判)

5. 真核生物基因组的特点①大,具有许多复制起点;②一个基因组包括若干个染色体,一

般不呈环状;③染色体DNA和蛋白稳定的结合,呈核小体结构;④基因是不连续的,分为外显子和内含子(不是所有的真核生物的基因都含有内含子,如干扰素基因不含内含子);⑤有大量重复顺序,有很多不编码序列;⑥功能上密切相关的基因集中程度总的来讲不如原核生物,很少关于操纵子报道,一般为单顺反子mRNA。(选,填,判)

6. 如果已知基因组的DNA序列,就可以获得基因密度,包括ORF的平均长度(适用于原核生物)和ORF间的平均距离(高估了基因的数目)。(判断)

7.如何判断一个基因的拷贝数(利用杂交的方法:RFLP)1.制成特异性探针2.提取基因组DNA3.把基因组DNA用不同的酶切,(最少选3种单切酶)4.琼脂糖凝胶电泳(Agrose Smear)弥散5.做电转移:把电泳上的DNA转到尼龙膜上,加热(120℃,10min)6.变性7.杂交并且检测杂交信号若每个都有一个片段,为一个拷贝,若其中有两个片段,为两个拷贝.

8. 基因作图的目的:1.理解和开发生物性状的遗传性质2.将表型差异与染色体结构改变联系起来3.将基因定位到染色体上,并与其它基因相联系4,为基因结构、基因和基因组进化提供信息5.最终目的是获得基因组全序列

9. 进行多次重复实验,连锁率(物理距离)通过{标记被分离的频率}来确定(填空)

10. 1%重组频率(即100个个体中有一个重组体)为1cM(厘摩).对于连锁图谱,基因间的距离是用CM来表示

11. 减数分裂作图的限制性:1.由于最大重组频率为50%,当基因座间的距离远到一定发生交换时,也不会增加重组频率,因此被低估,这是由于多次交换的结果。2.基因座间的距离很小时,会发生非交互重组,即重组将它们包含在一段异源双链DNA片段中。3.在基因组中存在重组热点(多为限制酶切位点---产生同源重组的单链)和冷点(联会限制位点)4.重组干扰:当一个重组发生时,对另一个重组的抑制(正干扰)或促进(负干扰)作用。5.因此遗传距离与物理距离并不是完全等同的6.不同性别和物种中重组频率也存在变化。一般雌性高于雄性

12. 可以确定不同等位基因在基因组DNA上的顺序,它们之间的距离可以用(时间)来表示.(填空).

13.用中断杂交作图(性转导作图)表示距离的单位是(时间)

14. 4切割酶如Sau 3AI (GA TC)每250bp切割一次; 6切割酶如Eco RI (GAA TTC)为4kb;8切割酶如Not I (GCGGCCGC)为65kb

15.如何用RE酶进行基因作图.最后的点为酶切位点(RE的识别序列):1.提取DNA100kb:1.单独的用A切2.单独的用B切3.A+B双酶切.4.先用A切再用B切,先用B切再用A切.2.切完后电泳,电泳图谱. A B B A B

A,B 为两个RE酶

100 20 30 30 35 5

16.标记之间的距离是碱基对

17. 基因组文库genomic library: 从特定来源的生物基因组DNA中制备的一些克隆在载体中的DNA片段,这些片段的大小和数量能够代表整个基因组。

18. cDNA文库cDNA library: 利用从mRNA反转录制备的cDNA创建的文库称为cDNA library

19.N = ln (1-P)/ln (1-f),P: desired probability (预期的概率) f : the fraction of the genome in one insert 插入片段的长度与基因组DNA长度的比值。(只告诉载体求克隆长度)20.Plasmid(质粒)phageλ(噬菌体)cosmid(粘粒)BAC(细菌人工染色体)Y AC(酵母人工染色体)

(填空)5kb 23kb 45kb 350 kb 1000kb Chapter8

1.α2ββ’称为核心酶,具有催化活性,其中α亚基可与β亚基结合,σ亚基没有催化活性,它负责识别启动子起始转录,但起始后即离开核心酶,开始延伸。

2.在大肠杆菌中所有RNA都是由这一种酶合成的,这种合成受利褔平抑制。

3.封闭的二元复合物:DNA和RNA聚合酶;开放的二元复合物:DNA和核心酶;三元复合物:延伸过程中仅仅有RNA,DNA,核心酶;RNA合成开始:DNA和RNA聚合酶。(选,填,判)

4.promoter启动子:被RNA聚合酶特异性识别的一段DNA序列,RNA聚合酶结合于启动子处起始转录。如果启动子发生突变,该基因将不能被转录

5.顺式作用位点是一段DNA;反式作用因子是蛋白质。

6.RNA的表示:用编码链上与模板上起始处相对应的部分表示。写启动子的序列是用编码链上的序列表示,写基因时,写的是编码链。

7. 原核生物启动子的3个保守结构域: -35 (T82T84G78A65 C54A45下标为此碱基出现的频率)and –10(T80A95T45A60A50 T86), -35和-10位点之间的序列90%都在16-18bp之间,虽然插入序列的确切顺序是不重要的,但它的长度对于适应RNA聚合酶的几何形状是非常重要的

8.终止子也是一段DNA序列,当RNApol到此就停止RNA的合成,此序列有两种: 1. Intrinsic terminators真实终止子2. rho-dependent terminator ρ(Rho) -依靠终止子

9. 真核细胞的转录分为三种: 1.RNA聚合酶I转录rRNA和多数snRNA2. RNA聚合酶Ⅱ转录产生mRNA前体(不是成熟mRNA)3.RNA聚合酶Ⅲ转录tRNA、5S RNA和部分snRNA。(简,填)

10. 一段获得启动子可以取其中某个系统开始转录的DNA,这段DNA组成的启动子可在任一头减短,直到在某部分它失去活性部位.

11.缺失突变来获得真核生物的启动子,体外转录,把模板突变,若不能转录,则认为是启动子.

12. 增强子与启动子不同:(1)增强子与转录起始位点的相对位置不是固定的,可以在1000bp 以上的位置发挥作用;(2)它可以在任一取向发挥功能。增强子可刺激任何在它附近的启动子,增强其作用。

13.转酯反应:核糖有游离的2’-OH,使RNA比DNA的性质更活跃,若其他基团攻击2’-OH能够形成2’-5’磷酸二酯键,打断3’的磷酸二酯键,又叫攻击反应.

14. 内含子的种类:转酯内含子:核pre-mRNA内含子:多数真核生物的细胞核基因组内含子:I型自我剪切内含子:在线粒体基因组、极少数单细胞真核生物(如嗜热四膜虫的rRNA)核基因组和原核体系中的内含子(如T4噬菌体胸苷酸合成酶基因).II型自我剪切内含子:植物和低等真核生物细胞器基因组中非转酯内含子·细胞核tRNA内含子:剪切内含子后连接外显子,不通过转酯反应;GT-AG法则可以描述许多(可能是全部)真核生物核基因中的剪接点, 但并不适用于线粒体或叶绿体中的内含子,也不适用于酵母的tRNA基因。

15.对于核蛋白-mRNA内含子仅仅有DNA序列,判断内含子很困难,需要有mRNA,DNA, GU….AG……GU……..AG

选择性剪切,选择哪种,决定于CAM的状态,内含子可能存在编码基因.

16. 电子显微镜下的一个哺乳动物剪接体,包括U1,U2,U4,U5和U6 snRNA及一些额外的蛋白质.(选,填)

17. 具有催化作用的RNA---核酶1.RNA酶P是一种核酸蛋白,由一个RNA分子与一个蛋白结合而成,其中RNA具有催化分解一种tRNA底物的功能,而蛋白组分在催化过程中仅起一间接作用,可能是用来使RNA保持一定的空间结构,使之具有催化活性.2. 拟病毒(卫星RNA,必须有病毒RNA才能侵染)类的小RNA分子能够发生自身裂解反应。3. Ⅰ型和Ⅱ型内含子能够将自己从包含它们的前mRNA分子中剪接出来。最后形成的结构类似于锤头.

18.以RNA作为酶的反应与利用蛋白质作为酶的化学反应,他们之间有哪些区别?19.RNA催化反应的Km值很低,说明RNA能非常高效地结合底物。转换数(在一定时间内,底物催化的数量)很低,说明催化速率很低。

20.内含子的开放阅读框中, 三种蛋白功能已经得到确认, 它们与DNA或RNA的代谢有关:1。核酸内切酶: 切开DNA的特定位点, 使内含子序列得以插入。2。反转录酶: 与内含子RNA反转录生成DNA有关3。成熟酶:与前期mRNA切除特定的内含子有关

21.内切酶使DNA产生断点,把自己的RNA反转录为cDNA,使DNA产生断点,RNA 和cDNA配对,发现游离的3‘-OH。再以其mRNA为,模板合成DNA。以cDNA为模板形成DNA。

22.内含子编码所得蛋白质与病毒的侵染和复制有关。

23.RNA编辑:在转录后起作用,翻译前改变mRNA的信息。

Chapter9

1.氨基酸的修饰并不影响反密码子-密码子之间特异的相互作用。tRNA的选择性是由反密码子决定的。

2.实验:怎样证明氨基酸或反密码子对氨基酸的作用?

3.细菌中转录与翻译同时进行;转录开始后核糖体附着在mRNA的5’端开始翻译;同时,mRNA沿从5’至3’的方向迅速降解

4.原核生物转录和翻译的过程:0.5min后时蛋白质合成以多核糖体形式进行;1.5min后开始从mRNA的5’端降解;2min后转录结束;3min后蛋白质的合成结束mRNA也被完全降解.

5.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过程:6min时DNA转录完毕,刚转录出来就加上了5’帽子,产生前体

RNA.20min后加polyA再剪去内含子,连接外显子,25min后转运到细胞质,然后进行蛋白质的合成.

6. 1、转录开始于核苷三磷酸(通常是膘呤,A或G)2、转录物的起始序列:5’

pppA(G)pNpNpNpNp 3、鸟苷酸转移酶催化5’端添加甲基化的G(在第七位甲基上),即RNA帽子,根据甲基化的位置和数目不同可分为帽子0、帽子1、帽子2等多种类型4、在真核生物中,每个mRNA分子都是戴帽的。不同类型帽子的比例是一种生物的特征。5、除了戴帽作用中的甲基化外,mRNA中的内部也存在低频率的甲基化作用(判断)

7. 帽子的种类:1.帽子0:出现在所有真核生物中,在末端乌瞟吟的7位上添加一个甲基构成。

担负这种修饰作用的酶是细胞质中的乌瞟鸣一7一甲基转移酶。2. 帽子1 :具有两个甲基团。再在转录物中第1个碱基2’-O位置上添加一个甲基,由2’一甲基一转移酶催化。

是除单细胞生物以外所有其他真核生物中都有的最主要的帽子。在少量较高等真核生物中,当2’-O位置上已有甲基时,可将甲基团添加到该碱基的N6位。3. 帽子2 :有些物种,甲基基团可以添加到戴帽mRNA的第3碱基(转录物中第2个碱基)的2’-O位置。这种帽子具有三个甲基团,通常低于戴帽群体总量的10-15%。

8. 帽子结构的作用:1.对mRNA的翻译活性很重要,可使之免受外切核酸酶的降解2.对

mRNA与核糖体的结合包括起始区的辨认也很重要3. 与蛋白质翻译的起始有关,没有帽子结构不能与核糖体的小亚基形成复合物(简答)

9. 多聚A尾的作用(RNA降解后与ployA尾巴有关):1.不是所有的mRNA都有多聚A尾,

如组蛋白mRNA的3端有特殊的二级结构,没有多聚尾2.多聚A尾对mRNA的稳定性有一定作用,即与mRNA的降解有关。在多聚A尾上存在一些多聚A结合蛋白,可能与mRNA 的稳定性有关。3.与mRNA通过核膜进入细胞质有关4.与翻译调控有关5.可利用poly(A)结构在dT分离柱上通过馏分将mRNA与其它RNA分开。

Chapter10

1. 基因表达调控的原理:1. 指细胞用来调控各基因产物产出量的机制

2. 基因调控不仅是控

制单个基因的机制,同时还要避免不同基因产物间无意义的相互作用。3. 没有基因调节就没有细胞类型的区别4. 基因调节可以是组成型的,即表达速率稳定5. 也可以是可调的,适合不同环境下细胞的需要6. 理论上基因调控可在基因表达的任何阶段进行,但主要在转录起始阶段,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转录造成的资源浪费。

2. 基因表达调控的策略:1.细胞周期调控。不同的发育周期调控不同基因表达。有丝分裂和

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复制造成DNA数量和结构的变化对基因表达的影响2.空间调控。真核生物转录和翻译在不同区域进行,而原核生物转录和翻译可同时进行,空间结构差异决定

不同的调控机制.

3. 细胞凋亡与坏死的区别: 1.虽然凋亡与坏死的最终结果极为相似,但它们的过程与表现却有很大差别。2.坏死(necrosis):坏死是细胞受到强烈理化或生物因素作用引起细胞无序变化的死亡过程。3.凋亡是细胞对环境的生理性病理性刺激信号,环境条件的变化或缓和性损伤产生的应答有序变化的死亡过程。(判,填空,简答)(1.主动/被动2.有序/无序3.对生物体的影响:凋亡为正常的对生活不会产生不利影响而坏死会产生不利影响)

4. 1.重排可能产生需要在特殊环境下表达的“新基因”,如免疫球蛋白的例子.2..对某一预先存在的基因,重排可能会在“开关表达”(使无活性基因变成有活性基因/有活性基变成无活性基因)起作用,使其转变成另一基因。

5.在活化基因中的三个变化:1.在启动子附近创造出一个高度敏感区域2.包含转录区域的结构域的核小体变得对DNA酶Ⅰ更为敏感3.同一区域的DNA甲基化不足.所有这些变化都是转录所必须的.

6.HA T(组蛋白乙酰转移酶),HDAC(组蛋白去乙酰转移酶).组蛋白乙酰化程度与基因表达有关,乙酰化后基因可能容易被转录.组蛋白上面被修饰的种类和数量决定核小体染色质状态.( 乙酰化).组蛋白密码:染色质重塑.组蛋白上出现不同形式的修饰,染色质重新组成.

7. 与DNA结合的结构域(domain ): 1、Helix-turn-helex螺旋-拐角-螺旋 2 、Znic finger 锌指结构3 、Helix-loop-helix螺旋-环-螺旋 4 、leucine zipper亮氨酸拉链

8. 应急效应导致两种不寻常的核苷酸的积累: 1.ppGpp是鸟苷四磷酸,5’端与3’端各连接有一个二磷酸。2. pppGpp是鸟苷五磷酸,5’端有一个三磷酸,3’端有一个二磷酸。

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主要知识点

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复习重点 第一讲绪论 1、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的含义 从狭义上讲,分子生物学主要是研究生物体主要遗传物质-基因或DNA的结构及其复制、转录、表达和调节控制等过程的科学。 基因工程是一项将生物的某个基因通过载体运送到另一种生物的活体细胞中,并使之无性繁殖和行使正常功能,从而创造生物新品种或新物种的遗传学技术。 2、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的发展简史,特别是里程碑事件,要求掌握其必要的理由 上个世纪50年代,Watson和Crick提出了的DNA双螺旋模型; 60年代,法国科学家Jacob和Monod提出了的乳糖操纵子模型; 70年代,Berg首先发现了DNA连接酶,并构建了世界上第一个重组DNA分子; 80年代,Mullis发明了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 90年代,开展了“人类基因组计划”和模式生物的基因组测序,分子生物学进入“基因组时代”; 目前,分子生物学进入了“后基因组时代”或“蛋白质组时代”。 3、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的专业地位与作用:从专业基础课角度阐述对专业课程的支 撑作用 第二讲核酸概述 1、核酸的化学组成(图画说明) 2、核酸的种类与特点:DNA和RNA的区别 (1)DNA含的糖分子是脱氧核糖,RNA含的是核糖; (2)DNA含有的碱基是腺嘌呤(A)、胞嘧啶(C)、鸟嘌呤(G)和胸腺嘧啶(T),RNA含有的碱基前3个与DNA完全相同,只有最后一个胸腺嘧啶被尿嘧啶(U)所代替; (3)DNA通常是双链,而RNA主要为单链;

(4)DNA的分子链一般较长,而RNA分子链较短。 3、DNA作为遗传物质的直接和间接证据; 间接: (1)一种生物不同组织的细胞,不论年龄大小,功能如何,它的DNA含量是恒定的,而生殖细胞精子的DNA含量则刚好是体细胞的一半。多倍体生物细胞的DNA含量是按其染色体倍数性的增加而递增的,但细胞核里的蛋白质并没有相似的分布规律。 (2)DNA在代谢上较稳定。 (3)DNA是所有生物的染色体所共有的,而某些生物的染色体上则没有蛋白质。(4)DNA通常只存在于细胞核染色体上,但某些能自体复制的细胞器,如线粒体、叶绿体有其自己的DNA。 (5)在各类生物中能引起DNA结构改变的化学物质都可引起基因突变。 直接:肺炎链球菌试验、噬菌体侵染实验 4、DNA的变性与复性:两者的含义与特点及应用 变性:它是指当双螺旋DNA加热至生理温度以上(接近100oC)时,它就失去生理活性。这时DNA双股链间的氢键断裂,最后双股链完全分开并成为无规则线团的过程。简而言之,就是DNA从双链变成单链的过程。增色效应:它是指在DNA的变性过程中,它在260 nm的吸收值先是缓慢上升,到达某一温度后即骤然上升的效应。 复性:它是指热变性的DNA如缓慢冷却,已分开的互补链又可能重新缔合成双螺旋的过程。复性的速度与DNA的浓度有关,因为两互补序列间的配对决定于它们碰撞频率。DNA复性的应用-分子杂交:由DNA复性研究发展成的一种实验技术是分子杂交技术。杂交可发生在DNA和DNA或DNA与RNA间。 5、Tm的含义与影响因素 Tm的含义:是指吸收值增加的中点。 影响因素: 1)DNA序列中G + C的含量或比例含量越高,Tm值也越大(决定性因素);2)溶液的离子强度 3)核酸分子的长度有关:核酸分子越长,Tm值越大

分子生物学复习题(有详细标准答案)

分子生物学复习题(有详细答案)

————————————————————————————————作者:————————————————————————————————日期:

绪论 思考题:(P9) 1.从广义和狭义上写出分子生物学的定义? 广义上讲的分子生物学包括对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的研究,以及从分子水平上阐明生命的现象和生物学规律。 狭义的概念,即将分子生物学的范畴偏重于核酸(基因)的分子生物学,主要研究基因或DNA结构与功能、复制、转录、表达和调节控制等过程。其中也涉及与这些过程相关的蛋白质和酶的结构与功能的研究。 2、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哪几个方面?什么是反向生物学?什么是 后基因组时代? 研究内容: 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基因表达调控的研究;DNA重组技术和结构分子生物学。 反向生物学:是指利用重组DNA技术和离体定向诱变的方法研究已知结构的基因相应的功能,在体外使基因突变,再导入体内,检测突变的遗传效应,即以表型来探索基因结构。 后基因组时代:研究细胞全部基因的表达图式和全部蛋白质图式,人类基因组研究由结构向功能转移。 3、写出三个分子生物写学展的主要大事件(年代、发明者、简要内容) 1953年Watson和Click发表了“脱氧核糖核苷酸的结构”的著名论文,提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 1972~1973年,重组DNA时代的到来。H.Boyer和P.Berg等发展了重组DNA 技术,并完成了第一个细菌基因的克隆,开创了基因工程新纪元。 1990~2003年美、日、英、法、俄、中六国完成人类基因组计划。解读人类遗传密码。 4、21世纪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随着基因组计划的完成,人类已经掌握了模式生物的所有遗传密码。又迎来了后基因组时代,人类基因组的研究重点由结构向功能转移。相关学说理论相应诞生,如功能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生命科学又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第四章 思考题:(P130) 1、基因的概念如何?基因的研究分为几个发展阶段? 概念:基因是原核、真核生物以及病毒的DNA和RNA分子中具有遗传效应的核苷酸序列,是遗传的基本单位和突变单位以及控制形状的功能单位。 发展阶段:○120世纪50年代以前,主要从细胞的染色体水平上进行研究,属于基因的染色体遗传学阶段。 ○220世纪50年代以后,主要从DNA大分子水平上进行研究,属于分

分子生物学题库重点

一. 名词解释 1. C值及C值反常反应:所谓C值,通常是指一种生物单倍体基因组DNA的总量。真核细胞基因的最大特点是它含有大量的重复序列,而且功能DNA序列大多被不编码蛋白质的非功能DNA所隔开,这就是C值反常现象。 2. 半保留复制:DNA生物合成时,母链DNA解开分为两股单链,各自为模板按碱基互补规律,合成与模板互补的子链。子代细胞的DNA,一股从亲本完全接受过来,另一股则完全从新合成。两个子细胞的DNA碱基序列一致。 3 半不连续复制:前导链连续复制而随从链不连续复制,就是复制的半不连续性。 4 引发体:复制的起始含有解螺旋酶.DNA C蛋白.引物酶和DNA复制起始区域的复合结构称为引发体。 5. DNA损伤:在复制过程中发生的DNA突变体称为DNA损伤。 6 转座子:是存在于染色体DNA上可自主复制和位移的基本单位。 7. 中心法则:通过DNA的复制把遗传信息由亲代传递给子代,遗传信息由DNA传递到RNA,最后翻译成特异的蛋白质.RNA还以逆转录的方式将遗传信息体传递给DNA分子。这种遗传信息的流向称为中心法则。 8 编码链:双链DNA中,不能进行转录的那一条DNA链,该链的核苷酸序列与转录生成的RNA的序列一致,又称意义链。 9. 转录因子:能直接或间接辨认和结合转录上游区段DNA的蛋白质,称反式作用因子。在反式作用因子中,直接或间接结合DNA聚合酶的,则称为转录因子。 10 RNA编辑:是某些RNA,特别是mRNA前体的一种加工方式,如插入,删除或取代一些核苷酸残基,导致DNA所编码的遗传信息发生改变,因为经过编辑mRNA序列发生了不同于模板DNA的变化。 11 cDNA:互补DNA,是以mRNA为模板,按碱基互补规律,合成与mRNA互补的DNA 单链。 12 RNA选择性剪接:是指不同的剪切方式从一个mRNA前体产生不同的mRNA剪接异构体的过程。 13 GU-AG法则:多数细胞核mRNA前体中内含子的5’边界序列为GU,3’边界,序列为AG。因此,GU表示供体先借点的5’端,AG代表接纳体衔接点3’端序列。习惯上,这种保守序列模式称为GU-AG法则。 14. 顺反子:遗传学上将编码一个多肽链的遗传单位,称为顺反子。真核mRNA只编码一种蛋白质,为单顺反子。 15. 翻译:以mRNA为模板,氨酰-tRNA为原料直接供体,在多种蛋白质因子和酶的参与下,在核糖体上将mRNA分子上的核苷酸顺序表达为有特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 16. 摆动假说:Crick为解释反密码子中某些稀有成分的配对以及许多氨基酸有2个以上的密码子的问题而提出的假说。 17. 氨酰-tRNA合成酶:是一类催化氨基酸和tRNA相结合的特异性酶。 18. SD序列:早在1974年,Shine就发现,几种细菌小亚基rRNA3’末端顺序为:5’—ACCUCCUA—3’,它可以和mRNA中离AUG顺序5’侧约9-13个碱基处有一段富含嘌呤碱基AGGA或GAGG互补,后来称此区域为SD。 19. 多核糖体:mRNA同时与若干个核糖体结合形成的念珠转结构,称为多核糖体。 20 核定位序列:蛋白质中的一种常见的结构域,通常为一短的氨基酸序列,它能与核载体相互作用,将蛋白质运进细胞核内。 21. 基因打靶:是指通过DNA定点同源重组,改变基因组中的某一特定基因,从而在生物活体内研究此基因的功能。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复习归纳笔记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重点(1) https://www.360docs.net/doc/886659598.html, 2006-11-13 23:44:37 来源:绿色生命网 第一章绪论 一、生物化学的的概念: 生物化学(biochemistry)是利用化学的原理与方法去探讨生命的一门科学,它是介于化学、生物学及物理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 二、生物化学的发展: 1.叙述生物化学阶段:是生物化学发展的萌芽阶段,其主要的工作是分析和研究生物体的组成成分以及生物体的分泌物和排泄物。 2.动态生物化学阶段:是生物化学蓬勃发展的时期。就在这一时期,人们基本上弄清了生物体内各种主要化学物质的代谢途径。 3.分子生物学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研究工作就是探讨各种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其功能之间的关系。 三、生物化学研究的主要方面: 1.生物体的物质组成:高等生物体主要由蛋白质、核酸、糖类、脂类以及水、无机盐等组成,此外还含有一些低分子物质。 2.物质代谢:物质代谢的基本过程主要包括三大步骤:消化、吸收→中间代谢→排泄。其中,中间代谢过程是在细胞内进行的,最为复杂的化学变化过程,它包括合成代谢,分解代谢,物质互变,代谢调控,能量代谢几方面的内容。 3.细胞信号转导:细胞内存在多条信号转导途径,而这些途径之间通过一定的方式方式相互交织在一起,从而构成了非常复杂的信号转导网络,调控细胞的代谢、生理活动及生长分化。 4.生物分子的结构与功能:通过对生物大分子结构的理解,揭示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5.遗传与繁殖:对生物体遗传与繁殖的分子机制的研究,也是现代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的

一个重要内容。 第二章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一、氨基酸: 1.结构特点:氨基酸(amino acid)是蛋白质分子的基本组成单位。构成天然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约有20种,除脯氨酸为α-亚氨基酸、甘氨酸不含手性碳原子外,其余氨基酸均为L-α-氨基酸。 2.分类:根据氨基酸的R基团的极性大小可将氨基酸分为四类:① 非极性中性氨基酸(8种); ② 极性中性氨基酸(7种);③ 酸性氨基酸(Glu和Asp);④ 碱性氨基酸(Lys、Arg和His)。 二、肽键与肽链: 肽键(peptide bond)是指由一分子氨基酸的α-羧基与另一分子氨基酸的α-氨基经脱水而形成的共价键(-CO-NH-)。氨基酸分子在参与形成肽键之后,由于脱水而结构不完整,称为氨基酸残基。每条多肽链都有两端:即自由氨基端(N端)与自由羧基端(C端),肽链的方向是N端→C端。 三、肽键平面(肽单位): 肽键具有部分双键的性质,不能自由旋转;组成肽键的四个原子及其相邻的两个α碳原子处在同一个平面上,为刚性平面结构,称为肽键平面。 四、蛋白质的分子结构: 蛋白质的分子结构可人为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结构等层次。一级结构为线状结构,二、三、四级结构为空间结构。 1.一级结构:指多肽链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其维系键是肽键。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决定其空间结构。 2.二级结构:指多肽链主链骨架盘绕折叠而形成的构象,借氢键维系。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⑴α-螺旋:其结构特征为:①主链骨架围绕中心轴盘绕形成右手螺旋;②螺旋每上升一圈是3.6个氨基酸残基,螺距为0.54nm;③ 相邻螺旋圈之间形成许多氢键;④ 侧链基团位于螺旋的外侧。 影响α-螺旋形成的因素主要是:① 存在侧链基团较大的氨基酸残基;② 连续存在带相同电荷的氨基酸残基;③ 存在脯氨酸残基。 ⑵β-折叠:其结构特征为:① 若干条肽链或肽段平行或反平行排列成片;② 所有肽键的C=O和

现代分子生物学重点

现代分子生物学 第一章 DNA的发现: 1928年,英国Griffith的体内转化实验 1944年,Avery的体外转化实验 1952年,Hershey和Chase的噬菌体转导实验 分子生物学主要研究内容(p11) DNA的重组技术 基因表达调控研究 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功能研究——结构分子生物学 基因组,功能基因组与生物信息学研究 第二章 DNA RNA组成 脱氧核糖核酸 A T G C 核糖核酸 A U G C 原核生物DNA的主要特征 ①一般只有一条染色体且带有单拷贝基因; ②整个染色体DNA几乎全部由功能基因与调控序列组成; ③几乎每个基因序列都与它所编码的蛋白质序列呈线性对应状态。 染色体作为遗传物质的特点: (1)分子结构相对稳定(贮存遗传信息) (2)通过自我复制使前后代保持连续性(传递遗传信息) (3)通过指导蛋白质合成控制生物状态(表达遗传信息) (4)引起生物遗传的变异(改变遗传信息) C值以及C值反常 C值单倍体基因组DNA的总量 C值反常C值往往与种系进化的复杂程度不一致,某些低等生物却有较大的C值。如果这些DNA 都是编码蛋白质的功能基因,那么,很难想象在两个相近的物种中,他们的基因数目会 相差100倍,由此推断,许多DNA序列可能不编码蛋白质,是没有生理功能的。 DNA的中度重复序列,高度重复序列 中度各种rRNA,tRNA以及某些结构基因如组蛋白基因都属于这一类 高度卫星DNA 核小体 是由H2A H2B H3 H4 各2分子生成的八聚体和约200bp的DNA构成的,H1在核小体外面。 真核生物基因组的结构特点 ①基因组庞大; ②大量重复序列; ③大部分为非编码序列,90%以上; ④转录产物为单顺反子; ⑤断裂基因; ⑥大量的顺式作用元件; ⑦DNA多态性:SNP和串联重复序列多态性; ⑧端粒(telomere)结构。

分子生物学知识点整理知识讲解

分子生物学知识点整 理

一、名词解释: 1. 基因:基因是位于染色体上的遗传基本单位,是负载特定遗传信息的DNA 片段,编码具有生物功能的产物包括RNA和多肽链。 2. 基因表达:即基因负载遗传信息转变生成具有生物学功能产物的过程,包括基因的激活、转录、翻译以及相关的加工修饰等多个步骤或过程。 3.管家基因:在一个生物个体的几乎所有组织细胞中和所有时间段都持续表达的基因,其表达水平变化很小且较少受环境变化的影响。如GAPDH、β-肌动蛋白基因。 4. 启动子:是指位于基因转录起始位点上游、能够与RNA聚合酶和其他转录因子结合并进而调节其下游目的基因转录起始和转录效率的一段DNA片段。 5.操纵子:是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协调控制单位,包括有结构基因、启动序列、操纵序列等。如:乳糖操纵子、色氨酸操纵子等。 6.反式作用因子:指由其他基因表达产生的、能与顺式作用元件直接或间接作用而参与调节靶基因转录的蛋白因子(转录因子)。 7.顺式作用元件:即位于基因附近或内部的能够调节基因自身表达的特定DNA 序列。是转录因子的结合位点,通过与转录因子的结合而实现对真核基因转录的精确调控。 8. Ct值:即循环阈值(cycle threshold,Ct),是指在PCR扩增过程中,扩增产物的荧光信号达到设定的荧光阈值所经历的循环数。(它与PCR扩增的起始模板量存在线性对数关系,由此可以对扩增样品中的目的基因的模板量进行准确的绝对和(或)相对定量。)

9.核酸分子杂交:是指核酸分子在变性后再复性的过程中,来源不同但互不配对的核酸单链(包括DNA和DNA,DNA和RNA,RNA和RNA)相互结合形成杂合双链的特性或现象,依据此特性建立的一种对目的核酸分子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技术则称为分子杂交技术。 10. 印迹或转印:是指将核酸或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通过一定的方法转移并固定至尼龙膜等支持载体上的一种方法,该技术类似于用吸墨纸吸收纸张上的墨迹。 11. 探针:是一种用同位素或非同位素标记核酸单链,通常是人工合成的寡核苷酸片段。 12. 基因芯片:又称DNA芯片或DNA微阵列,是基于核酸分子杂交原理建立的一种对DNA进行高通量、大规模、并进行分析的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将大量寡核苷酸分子固定于支持物上,然后与标记的待测样品进行杂交,通过检测杂交信号的强弱进而对待测样品中的核酸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13. 基因文库:是指通过克隆方法保存在适当宿主中的一群混合的DNA分子,所有这些分子中的插入片段的总和,可代表某种生物的全部基因组序列或全部的mRNA序列,因此基因文库实际上是包含某一生物体或生物组织样本的全部DNA序列的克隆群体。基因文库包括两类:基因组文库和cDNA文库。 14. 克隆:是来自同一始祖的相同副本或拷贝的集合。 15. 载体:为携带的目的基因,实现其无性繁殖或表达有意义的蛋白质所采用的一些DNA分子。 16.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识别DNA的特意序列,并在识别位点或其周围切割双链DNA的一类内切酶。

分子生物学复习资料 绝对重点

分子生物学复习资料 (第一版) 一名词解释 1 Southern blot / Northern blot—DNA斑迹法 / RNA转移吸印技术。是为了检测待检基因或其表达产物的性质和数量(基因拷贝数)常用的核酸分子杂交技术。二者均属于印迹转移杂交术,所不同的是前者用于检测DNA样品;后者用于检测RNA样品。 2 cis-acting element / trans-acting factor—顺式作用元件 / 反式作用因子。均为真核生物基因中的转录调控序列。顺式作用元件是与结构基因表达调控相关、能被基因调控蛋白特异性识别和结合的特定DNA序列,包括启动子和上游启动子元件、增强子、反应元件和poly (A)加尾信号。反式作用因子是能与顺式作用元件特异性结合、对基因表达的转录起始过程有调控作用的蛋白质因子,如RNA聚合酶、转录因子、转录激活因子、抑制因子。 3VNTR / STR—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 / 短串联重复。均为非编码区的串联重复序列。 前者也叫高度可变的小卫星DNA,重复单位约9~24bp,重复次数变化大,变化高度多态性;后者也叫微卫星DNA,重复单位约2~6 bp,重复次数约10~60次,总长度通常小于150bp 。(参考第7题) 4 viral oncogene / cellular oncogene—病毒癌基因 / 细胞癌基因。病毒癌基因指存在于逆转录病毒中、体外能使细胞转化、体内能导致肿瘤发生的基因;细胞癌基因也叫原癌基因,指存在于细胞内,与病毒癌基因同源的基因序列。正常情况下不激活,与细胞增殖相关,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须的,在进化上高等保守。当原癌基因的结构或调控区发生变异,基因产物增多或活性增强时,使细胞过度增殖,从而形成肿瘤。 5 ORF / UTR—开放阅读框 / 非翻译区。均指在mRNA中的核苷酸序列。前者是特定蛋白质多肽链的序列信息,从起始密码子开始到终止密码子结束,决定蛋白质分子的一级功能;后者是位于前者的5'端上游和3'端下游的、没有编码功能的序列,主要参与翻译起始调控,为前者的多肽链序列信息转变为多肽链所必需。 6 enhancer / silencer—增强子 / 沉默子。均为顺式作用元件。前者是一段含多个作用元件的短DNA序列,可特异性与转录因子结合,增强基因的转录活性,可以位于基因任何位置,通常在转录起始点上游-100到-300个碱基对处;后者是前者内含的负调控序列,结合特异蛋白因子时,对基因转录起阻遏作用。 7 micro-satellite / minisatellite—微卫星DNA / 小卫星DNA 。卫星DNA是出现在非编码区的串联重复序列,特点是有固定重复单位且重复单位首尾相连形成重复序列片段,串联重复单位长短不等,重复次数大小不一。微卫星DNA即STR;小卫星DNA分为高度可变的小卫星DNA(即VNTR)和端粒DNA。(参考第3题) 8 SNP / RFLP—单核苷酸多态性 /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前者是指在基因组水平上由单个核苷酸的变异所引起的DNA序列多态性,它是人类遗传变异中最常见的一种,占所

分子生物学基础知识要点

Northern blot:是DNA/RNA的杂交,它是一项用于检测特异性RNA的技术,RNA混合物首先按照它们的大小和相对分子量通过变性琼脂糖凝胶电泳加以分离,凝胶分离后的RNA 通过southern印迹转移到尼龙膜或硝酸纤维素膜上,再与标记的探针进行杂交反应,通过杂交结果分析可以对转录表达进行定量或定性。它是研究基因表达的有效手段。与Southern blot 相比,它的条件更严格些,特别是RNA容易降解,前期制备和转膜要防止Rnase的污染。实验步骤:1.用具的准备2.用RNAZaP去除用具表面的RNase酶污染3.制胶4. RNA样品的制备5.电泳6.转膜7.探针的制备8.探针的纯化及比活性测定9.预杂交10.探针变性11.杂交12.洗膜13.曝光14.去除膜上的探针15.杂交结果 半定量PCR要求比普通PCR更严格一些,另外往往通过转膜后的同位素杂交检测或凝胶成像后的灰度测定比较样品间的差异。 半定量RT-PCR一般是在没有条件做实时PCR 的情况下使用,用于测定体内目的基因的表达增加减少与否,即通过目的基因跑出来的电泳带与管家基因(如β-actin)的电泳带的相对含量比较,观测目的基因表达增减,另外还要做一个β-actin的内参照对照。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是指在PCR反应体系中加入荧光基团,利用荧光信号积累实时监测整个PCR进程,最后通过标准曲线对未知模板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 1.实时荧光定量PCR无需内标 2.内标对实时荧光定量PCR的影响 Sybr green(荧光染料掺入法)和Taqman probe(探针法) 检测两种蛋白质相互作用方法 1共纯化、共沉淀,在不同基质上进行色谱层析 2蛋白质亲和色谱基本原理是将一种蛋白质固定于某种基质上(如Sepharose),当细胞抽提液经过改基质时,可与改固定蛋白相互作用的配体蛋白被吸附,而没有吸附的非目标蛋白则随洗脱液流出。被吸附的蛋白可以通过改变洗脱液或者洗脱条件而回收下来。 3免疫共沉淀免疫共沉淀是以抗体和抗原之间的专一性作用为基础的用于研究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经典方法。改法的优点是蛋白处于天然状态,蛋白的相互作用可以在天然状态下进行,可以避免认为影响;可以分离得到天然状态下相互作用的蛋白复合体。缺点:免疫共沉淀同样不能保证沉淀的蛋白复合物时候为直接相互作用的两种蛋白。另外灵敏度不如亲和色谱高4 Far-Western 又叫做亲和印记。将PAGE胶上分离好的凡百样品转移到硝酸纤维膜上,然后检测哪种蛋白能与标记了同位素的诱饵蛋白发生作用,最后显影。缺点是转膜前需要将蛋白复性。 1.酵母双杂交 2.GSTpull-down实验 3.免疫共沉淀 4.蛋白质细胞内定位 RACE是基于PCR技术基础上由已知的一段cDNA片段,通过往两端延伸扩增从而获得完整的3'端和5'端的方法 1.此方法是通过PCR技术实现的,无须建立cDNA文库,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有 利用价值的信息 2.节约了实验所花费的经费和时间。 3.只要引物设计正确,在初级产物的基础上可以获得大量的感兴趣基因的全长 基因特异性引物(GSPs)应该是: 23-28nt 50-70%GC Tm值≥65度,Tm值≥70度可以获得好的结果 注意事项 1.cDNA的合成起始于polyA+RNA。如果使用其它的基因组DNA或总RNA,背景会很高

陈阅增普通生物学重点整理

第一、二、三章 1生物的特征:①特定的组构②新陈代谢③稳态与应激④生殖与遗传⑤生长与发育 ⑥进化与适应 2、生物界的分界以及阶元: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与动物界。 分类阶元:界、门、纲、目、科、属、种 3、生物界的结构层次特点:生物界就是一个多层次的有序结构,生命的基本单位就是细胞,在细胞这一层次上还有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4、生物学的研究方法:科学观察、假说与实验、模型实验。 5、多样性中存在着高度统一的特点。 6、同位素示踪: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显示某种原子在生物体内的来去踪迹。 7、多聚体:由相同或相似的小分子组成的长链 8、单糖的结构与功能:①有许多羟基,所以单糖属于醇类②有羰基 细胞中用作燃料的分子主要就是葡萄糖,葡糖糖与其她单糖也就是细胞合成别的有机分子的的原料。 9、脂肪的功能:①脂质中主要的贮能分子②构成一些重要的生理物质③维持体温与保护内脏,缓冲外界压力④提供必需的脂肪酸⑤脂溶性维生素的来源,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⑥增加饱腹感。 10、磷脂的结构:结构与脂肪内似,分子中只有两个脂肪酸,另一个酸就是磷酸。 11、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蛋白质就是生物大分子,通过酸、碱或者蛋白酶的彻底水解。可以产生各种氨基酸。因此,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位就是氨基酸。 12、生物体离不开水的七个特征:①水就是极性分子②水分子之间会形成氢键③液态水中的水分子具有内聚力④水分子之间的氢键使水能缓与温度的变化⑤冰比水轻⑥水就是极好的溶剂⑦水能够电离。 13、DNA双螺旋的结构特点:两个由磷酸基团与糖形成的主链缠绕在一起,含氮碱基主动伸出,夹在双螺旋之间。①两条DNA互补链反向平行②DNA双螺旋的表面存在一个大沟与一个小沟,蛋白质分子通过这两个沟与碱基识别③两条DNA链依靠彼此之间形成的碱基结合在一起④DNA双螺旋结构比较稳定。 14、细胞生物学的发展趋势:①“一切生物学的关键问题必须在细胞中找寻”细胞就是一切生命活动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②细胞生物学研究的核心内容:遗传与发育的关系问题,两者的关系就是,遗传在发育过程中实现,发育又以遗传为基础。③细胞生物学的主要发展趋势:用分子生物学及其它相关学科的方法,深入研究真核细胞 基因表达的调节与控制,以期从根本上揭示遗传与发育的关系、细胞衰老、死亡及癌变的机理等基本的生物学问题,为生物工程的广泛应用提供理论依据。④两个基本点:一就是基因与基因产物如何控制细胞的生命活动,包括细胞内外信号就是如何传递的;二就是基因表达产物——蛋白质如何构建与装配成细胞的结构,并使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得以进行。⑤蛋白质组学:生命科学的研究已经进入后基因组时代,随着一大批模式生物基因组结构的阐明,研究的重心将回归到在细胞的水平研究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即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同时对糖类的研究将提升到新的高度。 15、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差异:最大的区别就是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裹形成的细胞核,而真核就有;另外原核细胞中只有核糖体这一种细胞器,而真核细胞中有多种细胞器。 16、真核细胞细胞核的结构;细胞核包括核被膜、核基质、染色质与核仁。核被膜就是包在核外的双层膜,外膜可延伸于细胞质中的内质网相连;染色质就是核中由DNA与蛋白质组成,含有大量的基因片段,就是生命的遗传物质;核仁就是核中颗粒状结构,富含蛋白质与RNA,产生核糖体的细胞器。染色质与核仁都被液态的核基质所包围。

现代分子生物学考研复习重点

现代分子生物学考研复习资料整理 第一章绪论 分子生物学:是研究核酸、蛋白质等所有生物大分子的形态、结构及其重要性、规律性和相互关系的科学 分子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1、DNA重组技术 2、基因表达调控研究 3、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功能研究——结构分子生物学 4、基因组、功能基因组与生物信息学研究 5、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 第二章染色体与DNA 半保留复制:DNA在复制过程中碱基间的氢键首先断裂,双螺旋解旋并被分开,每条链分别作为模板合成新链,产生互补的两条链。这样新形成的两个DNA分子与原来DNA分子的碱基顺序完全一样,因此,每个子代分子的一条链来自亲代DNA,另一条链则是新合成的,所以这种复制方式被称为DNA半保留复制 DNA半不连续复制:DNA双螺旋的两条链反向平行,复制时,前导链DNA的合成以5′-3′方向,随着亲本双链体的解开而连续进行复制;后随链在合成过程中,一段亲本DNA单链首先暴露出来,然后以与复制叉移动相反的方向、按照5′-3′方向合成一系列的冈崎片段,然后再把它们连接成完整的后随链,这种前导链的连续复制和后随链的不连续复制称为DNA 的半不连续复制 原核生物基因组结构特点:1、基因组很小,大多只有一条染色体2、结构简练3、存在转录单元,多顺反子4、有重叠基因 真核生物基因组的结构特点:1、真核基因组庞大,一般都远大于原核生物的基因组2、真核基因组存在大量的重复序列3、真核基因组的大部分为非编码序列,占整个基因组序列的90%以上,该特点是真核生物与细菌和病毒之间最主要区别4、真核基因组的转录产物为单顺反子5、真核基因是断裂基因,有内含子结构6、真核基因组存在大量的顺式作用元件,包括启动子、增强子,沉默子等7、真核基因组中存在大量的DNA多态性8、真核基因组具有端粒结构 DNA转座(移位)是由可移位因子介导的遗传物质重排现象 DNA转座的遗传学效应:1、转座引入插入突变2、转座产生新的基因3、转座产生的染色体畸变4、转座引起生物进化 转座子分为插入序列和复合型转座子两大类 环状DNA复制方式:θ型、滚环型和D-环型 第三章生物信息的传递(上)从DNA到RNA 转录:指拷贝出一条与DNA链序列完全相同的RNA单链的过程 启动子:是一段位于结构基因5′段上游区的DNA序列,能活化RNA聚合酶,使之与模板DNA准确地结合并具有转录起始的特异性 原核生物启动子结构:存在位于-10bp处的TATA区和-35bp处的TTGACA区,其是RNA聚合酶与启动子的结合位点,能与σ因子相互识别而具有很高的亲和力 终止子:是给予RNA聚合酶转录终止信号的DNA序列(促进转录终止的DNA序列) 终止子的类型:不依赖于ρ因子和依赖于ρ因子 增强子:能增强或促进转录起始的序列 增强子的特点:1、远距离效应2、无方向性3、顺式调节4、无物种和基因的特异性5、具

分子生物学简介

分子生物学(molecular biology )从分子水平研究作为生命活动主要物质基础的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从而阐明生命现象本质的科学。 重点研究下述领域: (1)蛋白质(包括酶)的结构和功能。 (2)核酸的结构和功能,包括遗传信息的传递。 (3)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 (4)生物调控的分子基础。 (5)生物进化。 分子生物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生物化学,`遗传学,微生物学,病毒学,结构分析及高分子化学等不同研究领域结合而形成的一门交叉科学。目前分子生物学已发展成生命科学中的带头学科。 随着DNA的内部结构和遗传机制的秘密一点一点呈现在人们眼前,特别是当人们了解到遗传密码是由RNA转录表达的以后,生物学家不再仅仅满足于探索、提示生物遗传的秘密,而是开始跃跃欲试,设想在分子的水平上去干预生物的遗传特性。 如果将一种生物的DNA中的某个遗传密码片断连接到另外一种生物的DNA链上去,将DNA 重新组织一下,就可以按照人类的愿望,设计出新的遗传物质并创造出新的生物类型,这与过去培育生物繁殖后代的传统做法完全不同。 这种做法就像技术科学的工程设计,按照人类的需要把这种生物的这个“基因”与那种生物的那个“基因”重新“施工”,“组装”成新的基因组合,创造出新的生物。这种完全按照人的意愿,由重新组装基因到新生物产生的生物科学技术,就称为“基因工程”,或者说是“遗传工程”。 生物学的研究可以说长期以来都是科研的重点,惟其所涉及的方方面面与人类生活紧密相连。本世纪50年代以前的生物学研究,虽然有些已进入了微观领域,但总的来说,主要是研究生物个体组织、器官、细胞或是亚细胞这些东西之间的相互关系。50年代中期,随着沃森和克里克揭示出DNA分子的空间结构,生物学才真正开始了其揭开分子水平生命秘密的研究历程。到70年代,重组DNA技术的发展又给人们提供了研究DNA的强有力的手段,于是分子生物学就逐渐形成了。顾名思义,分子生物学就是研究生物大分子之间相互关系和作用的一门学科,而生物大分子主要是指基因和蛋白质两大类;分子生物学以遗传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等学科为基础,从分子水平上对生物体的多种生命现象进行研究;分子生物学在理论和实践中的发展也为基因工程的出现和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因此可以说基因工程就是分子生物学的工程应用。现在基因工程所展现出的强大生命力和巨大的经济发展潜力完全得益于分子生物学的迅猛发展,而且有证据表明,基因工程的进一步发展仍然要依赖于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发展。 分子生物学是从分子水平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从而阐明生命现象本质的科学。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分子生物学一直是生物学的前沿与生长点,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蛋白质体系、蛋白质-核酸体系和蛋白质-脂质体系。 生物大分子,特别是蛋白质和核酸结构功能的研究,是分子生物学的基础。现代化学和物理

分子生物学期末考试重点

1.定义重组DNA技术 将不同的DNA片段按照人们的设计定向连接起来,然后在特定的受体细胞中与载体同时复制并得到表达,产生影响受体细胞的新的遗传性状。 2.说出分子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1.DNA重组技术 2.基因表达研究调控 3.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功能研究 4.基因组、功能基因组与生物信息学研究 3.简述DNA的一、二、三级结构 一级:4种核苷酸的连接及排列顺序,表示了该DNA分子的化学成分 二级:2条多核苷酸连反向平行盘绕所形成的双螺旋结构 三级:DNA双螺旋进一步扭曲盘绕所形成的特定的空间结构 4.原核生物DNA具有哪些不同于真核生物DNA的特征? ①DNA双螺旋是由2条互相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绕而成,多核苷酸的方向由核苷酸间的磷酸二酯键的走向决定,一条是5---3,另一条是3---5②DNA双螺旋中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在内侧③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相结合,形成碱基对 5.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是由谁提出的?沃森和克里克 6.DNA以何种方式进行复制,如何保证DNA复制的准确性? 线性DNA的双链复制:将线性复制子转变为环状或者多聚分子,在DNA末端形成发卡式结构,使分子没有游离末端,在某种蛋白质的介入下在真正的末端上启动复制。环状DNA 复制:θ型、滚环型、D型 ①以亲代DNA分子为模板进行半保留复制,复制时严格按照碱基配对原则 ②DNA聚合酶I 非主要聚合酶,可确保DNA合成的准确性

③DNA修复系统:错配修复、切除修复、重组修复、DNA直接修复、SOS系统 7.简述原核生物DNA复制特点 只有一个复制起点,复制起始点上可以连续开始新的DNA复制,变现为虽只有一个复制单元,但可以有多个复制叉 8.真核生物DNA的复制在哪些水平上受到调控? 细胞生活周期水平调控;染色体水平调控;复制子水平调控 9.细胞通过哪几种修复系统对DNA损伤进行修复? 错配修复,恢复错配;切除修复,切除突变的碱基和核苷酸片段;重组修复,复制后的修复;DNA直接修复,修复嘧啶二聚体;SOS系统,DNA的修复,导致变异 10.什么是转座子?分为哪些种类? 是存在于染色体DNA上可自主复制和移动的基本单位。可分为插入序列和复合型转座子11.什么是编码链?什么是模板链? 与mRNA序列相同的那条DNA链称为编码链,另一条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指导mRNA 合成DNA链称为模板链 12.简述RNA的种类及其生物学作用 mRNA:编码了一个或多个多肽链序列。 tRNA:把mRNA上的遗传信息变为多肽中的氨基酸信息。 rRNA:是核糖体中的主要成分。 hnRNA:由DNA转录生成的原始转录产物。 snRNA:核小RNA,在前体mRNA加工中,参与去除内含子。 snoRNA:核仁小RNA,主要参与rRNA及其它RNA的修饰、加工、成熟等过程。scRNA:细胞质小RNA在蛋白质合成过程起作用。

分子生物学终极复习资料汇总

《分子生物学》复习题 1、染色体:是指在细胞分裂期出现的一种能被碱性染料强烈染色,并具有一定 形态、结构特征的物体。携带很多基因的分离单位。只有在细胞分裂中才可见的形态单位。 2、染色质:是指细胞周期间期细胞核内由DNA、组蛋白、非组蛋白和少量RNA 组成的复合结构,因其易被碱性染料染色而得名。 3、核小体:染色质的基本结构亚基,由约200 bp的DNA和组蛋白八聚体所组 成 4、C值谬误:一个有机体的C值与它的编码能力缺乏相关性称为C值矛盾 5、半保留复制:由亲代DNA生成子代DNA时,每个新形成的子代DNA中, 一条链来自6、亲代DNA,而另一条链则是新合成的,这种复制方式称半保留复制 6、DNA重组技术又称基因工程,目的是将不同的DNA片段(如某个基因或基 因的一部分)按照人们的设计定向连接起来,在特定的受体细胞中与载体同时复制并得到表达,产生影响受体细胞的新的遗传性状。 7、半不连续复制:DNA复制时其中一条子链的合成是连续的,而另一条子链的 合成是不连续的,故称半不连续复制。 8、引发酶:此酶以DNA为模板合成一段RNA,这段RNA作为合成DNA的引 物(Primer)。实质是以DNA为模板的RNA聚合酶。 9、转坐子:存在与染色体DNA上可自主复制和位移的基本单位。 10、多顺反子:一种能作为两种或多种多肽链翻译模板的信使RNA,由DNA 链上的邻近顺反子所界定。 11、基因:产生一条多肽链或功能RNA所必需的全部核甘酸序列。 12、启动子:指能被RNA聚合酶识别、结合并启动基因转录的一段DNA序列。 13、增强子:能强化转录起始的序列 14、全酶:含有表达其基础酶活力所必需的5个亚基的酶蛋白复合物,拥有σ因子。 (即核心酶+σ因子) 15、核心酶:仅含有表达其基础酶活力所必需亚基的酶蛋白复合物,没有σ因子。 16、核酶:是一类具有催化功能的RNA分子 17、三元复合物:开放复合物与最初的两个NTP相结合,并在这两个核苷酸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后,转变成包括RNA聚合酶,DNA和新生的RNA的三元复合物。 18、SD序列:mRNA中用于结合原核生物核糖体的序列。30S亚基通过其

现代分子生物学_复习笔记

现代分子生物学 复习提纲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分子生物学的基本含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1 分子生物学Molecular Biology的基本含义 ?广义的分子生物学:以核酸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及其在遗传信息和细胞信息传递中的作用为研究 对象,从分子水平阐明生命现象和生物学规律。 ?狭义的分子生物学:偏重于核酸(基因)的分子生物学,主要研究基因或DNA的复制、转录、表达和调控 等过程,也涉及与这些过程相关的蛋白质和酶的结构与功能的研究。 1.1 分子生物学的三大原则 1) 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单体是相同的 2) 生物遗传信息表达的中心法则相同 3) 生物大分子单体的排列(核苷酸、氨基酸)的不同 1.3 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内容 ●DNA重组技术(基因工程) ●基因的表达调控 ●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结构分子生物学) ●基因组、功能基因组与生物信息学研究 第二节分子生物学发展简史 1 准备和酝酿阶段 ?时间: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50年代初。 ?确定了生物遗传的物质基础是DNA。 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明实验一: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明实验二: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实验 RNA也是重要的遗传物质-----烟草花叶病毒的感染和繁殖过程 2 建立和发展阶段 ?1953年Watson和Crick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作为现代分子生物学诞生的里程碑。 ?主要进展包括: ?遗传信息传递中心法则的建立 3 发展阶段 ?基因工程技术作为新的里程碑,标志着人类深入认识生命本质并能动改造生命的新时期开始。 ? 第三节分子生物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思考 ?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有哪些? ?分子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列举5~10位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简要说明其贡献。 第二章染色体与DNA

(完整版)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知识总结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知识总结 第一章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1.组成蛋白质的元素主要有C、H、O、N和 S。 2.蛋白质元素组成的特点各种蛋白质的含氮量很接近,平均为16%。 100克样品中蛋白质的含量 (g %)= 每克样品含氮克数× 6.25×100 3.组成人体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均属于L- -氨基酸氨基酸 4.可根据侧链结构和理化性质进行分类 非极性脂肪族氨基酸极性中性氨基酸芳香族氨基酸酸性氨基酸碱性氨基酸 5.脯氨酸属于亚氨基酸 6.等电点(isoelectric point, pI) 在某一pH的溶液中,氨基酸解离成阳离子和阴离子的趋势及程度相等,成为兼性离子,呈电中性。此时溶液的pH值称为该氨基酸的等电点。 色氨酸、酪氨酸的最大吸收峰在 280 nm 附近。 氨基酸与茚三酮反应生成蓝紫色化合物 7.蛋白质的分子结构包括: 一级结构(primary structure) 二级结构(secondary structure) 三级结构(tertiary structure) 四级结构(quaternary structure) 1)一级结构定义: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指在蛋白质分子从N-端至C-端的氨基酸排列顺序。主要的化学键:肽键,有些蛋白质还包括二硫键。 2)二级结构定义:蛋白质分子中某一段肽链的局部空间结构,即该段肽链主链骨架原子的相对空间位置,并不涉及

氨基酸残基侧链的构象主要的化学键:氢键 ?蛋白质二级结构 包括α-螺旋 (α -helix) β-折叠 (β-pleated sheet) β-转角 (β-turn) 无规卷曲 (random coil) 3)三级结构定义:整条肽链中全部氨基酸残基的相对空间位置。即肽链中所有原子在三维空间的排布位置。主要的化学键: 8. 模体(motif)是具有特殊功能的超二级结构,是由二个或 三个具有二级结构的肽段,在空间上相互接近,形成一个特殊的空间构象。 9.分子伴侣(chaperon)通过提供一个保护环境从而加速蛋白质折叠成天然构象或形成四级结构。 蛋白质分子中各亚基的空间排布及亚基接触部位的布局和相互作用,称为蛋白质的四级结构。 ?蛋白质胶体稳定的因素: 颗粒表面电荷、水化膜 10.蛋白质的变性: 在某些物理和化学因素作用下,其特定的空间构象被破坏,也即有序的空间结构变成无序的空间结构,从而导致其理化性质改变和生物活性的丧失。 变性的本质:破坏非共价键和二硫键,不改变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造成变性的因素: 如加热、乙醇等有机溶剂、强酸、强碱、重金属离子及生物碱试剂等。 由于空间结构改变,分子内部疏水基团暴露,亲水基团被掩盖,故水溶性降低。由于变性蛋白质分子不对称性增加,故粘度增加。由于变性蛋白质肽键暴露,易被蛋白酶水解。

分子生物学知识点归纳

分子生物学 1.DNA的一级结构:指DNA分子中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2.DNA的二级结构:指两条DNA单链形成的双螺旋结构、三股螺旋结构以及四股螺旋结构。3.DNA的三级结构:双链DNA进一步扭曲盘旋形成的超螺旋结构。 4.DNA的甲基化:DNA的一级结构中,有一些碱基可以通过加上一个甲基而被修饰,称为DNA的甲基化。甲基化修饰在原核生物DNA中多为对一些酶切位点的修饰,其作用是对自身DNA产生保护作用。真核生物中的DNA甲基化则在基因表达调控中有重要作用。真核生物DNA中,几乎所有的甲基化都发生于二核苷酸序列5’-CG-3’的C上,即5’-mCG-3’. 5.CG岛:基因组DNA中大部分CG二核苷酸是高度甲基化的,但有些成簇的、稳定的非甲基化的CG小片段,称为CG岛,存在于整个基因组中。“CG”岛特点是G+C含量高以及大部分CG二核苷酸缺乏甲基化。 6.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要点: (1)DNA是反向平行的互补双链结构。 (2)DNA双链是右手螺旋结构。螺旋每旋转一周包含了10对碱基,螺距为3.4nm. DNA 双链说形成的螺旋直径为2 nm。每个碱基旋转角度为36度。DNA双螺旋分子表面 存在一个大沟和一个小沟,目前认为这些沟状结构与蛋白质和DNA间的识别有关。(3)疏水力和氢键维系DNA双螺旋结构的稳定。DNA双链结构的稳定横向依靠两条链互补碱基间的氢键维系,纵向则靠碱基平面间的疏水性堆积力维持。 7.核小体的组成: 染色质的基本组成单位被称为核小体,由DNA和5种组蛋白H1,H2A,H2B,H3和H4共同构成。各两分子的H2A,H2B,H3和H4共同构成八聚体的核心组蛋白,DNA双螺旋缠绕在这一核心上形成核小体的核心颗粒。核小体的核心颗粒之间再由DNA和组蛋白H1构成的连接区连接起来形成串珠样结构。 8.顺反子(Cistron):由结构基因转录生成的RNA序列亦称为顺反子。 9.单顺反子(monocistron):真核生物的一个结构基因与相应的调控区组成一个完整的基因,即一个表达单位,转录物为一个单顺反子。从一条mRNA只能翻译出一条多肽链。10.多顺反子(polycistron): 原核生物具有操纵子结构,几个结构基因转录在一条mRNA 链上,因而转录物为多顺反子。每个顺反子分别翻译出各自的蛋白质。 11.原核生物mRNA结构的特点: (1) 原核生物mRNA往往是多顺反子的,即每分子mRNA带有几种蛋白质的遗传信息。 (2)mRNA 5‘端无帽子结构,3‘端无多聚A尾。 (3)mRNA一般没有修饰碱基。 12.真核生物mRNA结构的特点: (1)5‘端有帽子结构。即7-甲基鸟嘌呤-三磷酸鸟苷m7GpppN。 (2)3‘端大多数带有多聚腺苷酸尾巴。 (3)分子中可能有修饰碱基,主要有甲基化。 (4)分子中有编码区和非编码区。 14.tRNA的结构特点 (1)tRNA是单链小分子。 (2)tRNA含有很多稀有碱基。 (3)tRNA的5‘端总是磷酸化,5’末端核苷酸往往是pG. (4)tRNA的3‘端是CCA-OH序列。是氨基酸的结合部位。 (5)tRNA的二级结构形状类似于三叶草,含二氢尿嘧啶环(D环)、T环和反密码子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