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颌面畸形外科矫治关键技术应用与创新

颅颌面畸形外科矫治关键技术应用与创新
颅颌面畸形外科矫治关键技术应用与创新

颅颌面畸形外科矫治关键技术应用与创新(一)项目名称

颅颌面畸形外科矫治关键技术应用与创新

(二)提名者及提名意见

提名者: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提名意见:

我国是颅颌面畸形等出生缺陷高发国,颅颌面畸形不但影响容貌,还影响咀嚼、呼吸、语言等功能。正颌外科是治疗颅颌面畸形的主要方法,该手术难度大、风险高。项目组由广西医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组成专家团队,在全国较早开展颅颌面畸形的手术治疗,成功治疗2万余例患者。创建“改良上颌骨前颌分块截骨牵张成骨技术”、“非血管化游离输送盘牵张成骨”新术式,扩大了正颌外科的适应症。自主研发虚拟正颌外科、术中导航辅助及颅颌面外科机器人等系统,获著作权2项,发明、实用专利24项。项目组依托国家口腔疾病临床研究中心、生物靶向诊治国家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广西颅颌面畸形临床研究中心等平台,从组织学、分子蛋白学、基因学、信号通道、生物力学等分别开展正颌外科、牵张成骨基础研究,研究取得突破,创新性地提出微创伤是牵张成骨新骨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牵张成骨具有胚胎发育的某些生物学特征。研究获“863”重点项目子项目、“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子项目及2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资助。项目成果编入卫生部“十二五”、“十三五”口腔本科及研究生规划教材、国家规培教材及卫生部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和诊疗指南,在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等11所著名院校得到推广应用。发表学术论文203篇,其中SCI78篇。研究成果获首次中华口腔医学研究创新奖、广西科技进步一、二等奖、上海科技进步二等奖、华夏医学科技奖、广西卫生适宜技术推广一等奖等7项奖。

提名该项目为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三)项目简介

我国是颅颌面畸形等出生缺陷高发国,这些畸形包括唇腭裂畸形、面裂畸形、各类颅颌面畸形等先天畸形和外伤、肿瘤等造成的颌面部硬组织缺损等后天畸形。后天畸形有日益增多的趋势。颅颌面畸形不仅影响容貌,还会影响咀嚼、语言、呼吸等正常生理功能,严重者可导致各种心理障碍。

正颌外科是治疗颅颌面畸形的有效方法,通过截断颌骨后重建正常的颅颌面形态和咬合关系来矫治各类颅颌面畸形。手术要求在口腔内完成,术区有出入颅内的重要神经和血管,且作为消化和呼吸的重要通道,手术视野不清、操作困难、风险大、技术要求高。项目组由广西医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组成专家团队,在全国较早开展颅颌面畸形的手术治疗,成功治疗2万余例患者。1996

年初,项目负责人周诺教授赴美师承“正颌外科之父”Bell教授进行牵张成骨技术的研究。回国后,经过大量的临床研究,取得了新突破:1、近年来,在国内率先开展了虚拟正颌外科、术中导航辅助及颅颌面外科机器人在颅颌面畸形矫治中的应用,实现了个性化精准治疗,使正颌外科技术在临床应用中更精准、微创、疗效更好;2、在国际上构建了“非血管化游离输送盘牵张成骨”新术式,解决了因肿瘤术后骨膜缺失、感染或放疗后组织血供不足、及外伤或手术意外造成的骨膜缺损或剥脱等原因导致无法利用自身骨量制作“血管化输送盘”修复严重颌骨缺损的临床难题;3、在国际上创建“改良上颌骨前颌分块截骨牵张成骨术式”,解决了以往传统正颌外科手术难以解决的唇腭裂术后继发严重上颌发育不足畸形的问题。项目组依托国家口腔疾病临床研究中心、生物靶向诊治国家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广西颅颌面畸形临床研究中心等平台,从组织学、分子蛋白学、基因学、信号通道、生物力学等分别开展正颌外科、牵张成骨的基础研究,研究结果取得新的突破:1.牵张成骨的新骨形成并不单纯是机械牵张力单因素作用的结果,而是微创伤、牵张应力等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2.牵张成骨的新骨形成机制具有胚胎发育的生物学特征,牵张成骨过程中的微创伤和牵张力激活了胚胎干细胞和相关基因,从而调控相关细胞因子及信号通路,促进了新骨的形成,呈现了一种与一般的组织修复及再生等不同的成骨机制。

项目组共获92项基金的资助,其中“863”重点项目子项目1项、“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子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2项、省部级25项,厅局级42项。项目成果编入卫生部“十二五”、“十三五”口腔本科及研究生规划教材、国家规培教材及卫生部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和诊疗指南,在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等11所著名院校得到推广应用。项目研究成果多次在美国、英国、德国、日本、香港、台湾等国内外研讨会议上进行交流,发表学术论文203篇,其中SCI78篇。获著作权2项,发明、实用专利24项。研究成果获首次中华口腔医学研究创新奖、广西科技进步一、二等奖、上海科技进步二等奖、华夏医学科技奖、广西卫生适宜技术推广一等奖等7项奖。已培养博士研究生76名、硕士研究生251名。该项目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四)客观评价

1.支持项目的国家级、部省级课题顺利完成,通过验收。

“863”重点项目子项目“颅颌面外科精确治疗机器人系统”(2009AA045201);“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子项目“各类颜面畸形的综合矫治及功能重建的研究”(2007BAI18B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TGF-betal等多细胞生长因子在下颌骨牵张成骨中的表达”(30160088)、“BMP-2基因修饰自体MSCs移植促进兔下颌骨牵张成骨新骨形成的实验研究”(30760273)、“BMP-2基因修饰MSCs复合生物衍生骨材料构建组织工程化骨促

进下颌骨牵张成骨的实验研究”(30960421)、“BMP-2基因修饰细胞膜片复合冻干骨构建组织工程化生物输送盘在兔下颌骨牵张成骨中的实验研究”(81160132)等项目顺利结题,通过专家组的验收。(附件2.12-2.17、3.15-3.21)

2、项目科技成果获专家组高度评价

(1)《TGF-β1等多细胞生长因子在下颌骨牵张成骨中的表达研究》于2005年3月经上海交通大学张志愿院士为主任委员的专家鉴定委员会鉴定,专家组认为:该课题有以下创新之处:1)在国内首次建立牵张成骨和直接骨延长的对比模型,通过对组织学变化和相关细胞因子表达不同时序性的分析,首次发现微创伤也是牵张成骨的原因之一;2)TGF-β1、BMP-2、bFGF三种因子的同时研究在国内尚未见报道,且研究表明TGF-β1、BMP-2、bFGF三种因子的高表达是牵张成骨的重要机制;3)在国内率先将生长因子TGF-β1作为研究牵张成骨对颞下颌关节影响的指标,对于更客观的反映牵张成骨时相关结构的变化有重要意义;4)牵张成骨对下齿槽神经影响的研究属于国内开始较早的研究单位之一,从电生理和结构影响变化的相关报道目前国内尚少见。该课题设计新颖,研究方法科学,逻辑推理正确,技术手段先进,资料完整,论据充分,结果可靠。既有基础理论机制的研究,又有与临床有密切关系的研究,通过研究,初步探讨了牵张成骨的机制,证实了临床施行双侧下颌骨牵张成骨在一定限度内是安全可靠的,不会对相关的组织结构造成不可逆的损伤。该研究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具有很高的指导临床的实用价值。

(2)2016年10月26日下午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组织专家,对市九医院承担的“牙颌面畸形数字化诊疗规范的建立与应用”(编号:SHDC12013103)进行了验收。该项目建立了上海市牙颌面畸形患者数字化诊断与治疗规范,应用手术模拟规划、导航外科及三维打印修复等数字化医学技术,给患者提供了精准、微创及个体化治疗,创建国内首个牙颌面畸形的数字化规范化诊疗和医疗平台,辐射国内外,造福广大患者。专家组一致认为该课题完成了计划任务书的各项内容,达到了预期目标,研究结果对临床实践有较大的指导意义,一致同意通过验收。(附件2.16)

3. 国内外对项目研究成果的引用及评价

项目负责人周诺教授创建的“改良上颌骨前颌分块截骨牵张成骨术”用于治疗唇腭裂术后继发严重颌骨发不足畸形,研究成果被编入卫生部“十二五”、“十三五”口腔本科、研究生规划教材及全国住院医师规范化教材、卫生部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和诊疗指南,并被重庆医科大学王涛教授编入《唇腭裂与面裂畸

4.研究成果在全国著名院校推广应用情况

得到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四川大学口腔医学院、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同济大学口腔医学院、南京医科大学、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安徽医科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口腔医院等11所著名院校推广应用,认为:通过该项目的应用,颅颌面畸形患者的诊疗效果显著提高,无论口腔功能恢复还是颜面外形的改善都获得较满意的效果,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同时促进了学术发展和人才培养。(附件2.18-2.24)

(五)应用情况

开展正颌外科精品学习班(第一至第三届)、正颌进阶解剖班(第一至第二届)、“知行颌一”高级论坛、中整协数字与精准医学年会等学术会议一系列的培训班,其培训人数达2000余人,推广颅颌面畸形的数字化规范化诊疗,促进了正颌外科技术在临床上的发展及应用。

技术研究成果发表学术论文203篇,其中SCI 78篇,获软件著作权2项,发明专利、新型实用专利等24项。研究成果多次在美国、英国、德国、日本、荷兰、墨西哥、香港、台湾等国际、国内重要学术研讨会议上进行交流,并多次受邀至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中山大学口腔医学院等国内著名院校作专题报告。研究成果先后被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四川大学

口腔医学院等11所著名院校推广应用。主要应用单位情况见下表。

(六)主要知识产权和标准规范等目录

(八)主要完成单位及创新推广贡献

1.广西医科大学:在人力,物力等方面给予保障,积极筹措资金,对项目实施所需的人力、物力和工作时间等条件给予大力支持和保障;对项目的实施进行管理和监督,给予项目配套资金,定期按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和任务下达单位呈报有关项目进展情况。依托生物靶向诊治国家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广西颅颌面畸形临床研究中心和广西重点实验室等平台,在正颌外科的技术创新以及牵张成骨机制研究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在督促项目组成员及时总结、撰写和发表论文;推动和支持国内外学术交流,人才引进和培养。积极组织申报和协助成果评审和报奖工作。支持和推动项目的普及和推广应用,对基层的技术支持和人才培养。

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应用及推广颅颌面畸形的正颌外科矫治技术,在国内率先开展人工智能与手术导航技术在颅颌面畸形矫治中的应用,建立了上海市牙颌面畸形患者数字化诊断与治疗规范,应用手术模拟规划、导航外科及三维打印修复等数字化医学技术,给患者提供了精准、微创及个体化治疗,创建国内首个牙颌面畸形的数字化规范化诊疗和医疗平台,辐射国内外,造福广大患者。进行课题、专利及知识产权的申请,本项目中拥有2项软件著作权及21项专利,组建上海第九人民医院集团牙颌面畸形诊治专科联盟,大力支持正颌技术的规范化诊疗及临床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才培养等。

3. 武汉大学:在治疗先天性牙颌面发育畸形、口腔颌面部后天畸形与缺损、阻塞性睡眠呼吸障碍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致力于正颌外科技术的应用及推广,在牵张成骨及肌功能训练等方面做了深入的研究。进行课题、专利申请并获得实用型专利3项。对本项目进行技术支持、论文撰写及人才培养等。

(九)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

广西医科大学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长期保持紧密的合作关系,完成人周诺、黄旋平、宋少华、郭鹏、廖凤春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的沈国芳、王旭东、于洪波、张诗雷均为“上海第九人民医院集团牙颌面畸形诊治专科联盟”成员单位的人员,共同开展多中心临床研究,促进临床技术的提高,共同支持口腔颅颌面畸形生物样本库的建立和维护口腔颅颌面畸形大数据平台的建立。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沈国芳教授、武汉大学杨学文教授与广西医科大学的周诺教授合作编著研究生教材《正颌外科学》及本科生教材《口

腔科学》等。

武汉大学杨学文教授与广西医科大学周诺教授长期保持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致力于正颌外科技术的推广应用,申请获得专利3项。

周诺教授为总负责人与完成人黄旋平、宋少华、郭鹏、廖凤春共同申请课题、开展临床工作及基础研究,合作成果获广西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广西医药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奖一等奖2项,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医学创新奖研究奖1项。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沈国芳、王旭东、于洪波、张诗雷共同合作在国内率先开展人工智能与手术导航技术在颅颌面畸形矫治中的应用,申请科研课题、软件著作权及专利等知识产权。共同申请获得软件知识产权2项,专利21项。共同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华夏医学科技奖二等奖1项。

颅颌面骨折内固定技术

颅颌面骨折内固定技术 颅颌面骨折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多由交通事故、工伤、坠落等引起。颅颌面骨折的治疗包括急救、复位、固定、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等。在这些治疗措施中,固定是关键,固定可靠与否对治疗成败和效果有决定性影响。 颅颌面骨骼结构复杂,需根据骨折的具体部位、类型、移位程度、承力等细节考虑,选择最佳的固定技术方能获得良好的固定,避免发生不良反应。在颅颌面骨折固定技术中,全负重和部分负重固定、拉力螺钉和固位螺钉固定、锁定和非锁定固定是易混淆的几个概念和技术,现简要介绍如下。 一、全负重和部分负重骨内固定 根据骨折内固定后的生物应力承载方式,骨折内固定技术可分为部分负重骨内固定和全负重骨内固定。 1.部分负重骨内固定(load sharing osteosynthesis):采用该法固定后,骨折断端承受的应力由固定材料和骨段共同承担。该固定技术是颅颌面骨折最早采用的内固定技术。1847 年Gurdon Buck 首先报告了采用骨间钢丝固定技术治疗下颌骨骨折。 随着无菌技术、材料学、生物力学等相关技术和学科的不断发展,小型及微型接骨板、钛网、可吸收接骨板、拉力螺钉技术等内固定材料和固定技术相继问世,并逐渐用于颅颌面骨折临床治疗中。部分负重骨内固定技术适用于面上、中份骨折和大部分面下份骨折。 然而,临床医师应注意,小型接骨板、拉力螺钉等各种技术虽然均属部分负重骨内固定技术,但由固定材料和骨段承受的应力分配比例并不相同,固定强度也差异甚大。临床应用时应根据骨折的具体情况,遵循颅颌面骨生物力学和生物学基本原则,即:“承力越大,固定越强”和“骨质越弱,固定越强”,选择最佳的固定技术。 (1) 骨间钢丝固定技术:这是最早的部分负重骨内固定技术,其操作简单,价格低廉,但固定强度差,易引发异物排斥反应。随着接骨板技术日渐广泛的应用,目前已基本不再用于骨折固定,临床上偶用于内、外眦韧带悬吊等,但也逐步被钛丝、强生X519 缝线等代替。 (2) 小型接骨板技术:诸多部分负重骨内固定技术中,小型接骨板技术无疑是最常用的颅颌面骨折固定技术。1973 年Michelet 首次报道了小型接骨板系统,该系统具有单层骨皮质固定、接骨板易于塑形、尺寸较小因而易于调整放置部位等特点。 随后Champy 对下颌骨内应力分布进行了研究,为小型接骨板在颅颌面骨折的治疗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小型接骨板厚度0.8-1.0 mm,孔径1.5-2.0 mm。小型接骨板可为骨折断端提供较强的抗拉和抗压强度,同时提供中等抗弯和抗扭强度,因而广泛用于大多数颅颌面骨折固定。 (3) 微型接骨板技术:在小型接骨板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其尺寸更小,厚度0.4-0.6 mm,孔径1.0-1.5 mm。临床适于鼻骨、额骨、颧弓、眶外缘、眶下缘等非承力区骨折,也可用于重建板固定前辅助复位及初步固定。 (4) 钛网:固定强度与微型接骨板相似,由于其为网状,可用于片状修复,主要用于眶壁重建、额骨凹陷性骨折的重建及严重粉碎性骨折的初步固定。

口腔颌面外科学重点整理

口腔颌面外科学重点 1.请简述牙拔除术的适应证?(1)牙体病。由龋病造成的牙体广泛缺损、残根、残冠,不能再经牙髓治疗修复牙冠缺损者,是牙拔除的主要原因。如牙周病及根周情况良好可考虑保留牙根,作根管治疗。(2)根尖病。包括不能用根管治疗、根尖切除或牙再植术等保留的根尖病。(3)晚期牙周病。(4)外伤。外伤导致根折或冠根斜折而不能用桩冠修复者,应予拔除;前牙外伤而牙根折断部位在牙颈部以下过多或冠根斜折及骨折线上无法保留的牙。(5)错位牙和移位牙。影响功能或引起创伤及疾病的移位错位牙。(6)阻生牙。反复引起冠周炎或引起邻牙龋坏的阻生牙。 (7)多生牙。影响美观,位臵不正或引起创伤及疾病的多生牙。(8)治疗需要。因正畸需要或义齿修复需要拔除的牙;位于肿瘤放射区为预防发生并发症而需要拔除的牙。(9)乳牙。影响恒牙正常替换的滞留乳牙。(10)病灶牙。 2.哪些心脏病患者应视为拔牙的禁忌证或暂缓拔牙?(1)急性心肌梗死或近3~6个月前发生心肌梗死。(2)近期频繁发生心绞痛。(3)心功Ⅲ~Ⅳ级或临床表现有端坐呼吸、紫绀、颈静脉怒张、下肢浮肿时。(4)双束支、三束支阻滞、有Ⅲ度或Ⅱ型房室传导阻滞,阿斯综合征(有突然神志丧失合幷心传导阻滞)史者。(5)心脏病合并高血压,应经治疗降压后再拔牙。 3.简述干槽症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1)干槽症为拔牙常见并发症,其实质为牙槽窝的局部骨创感染。关于病因仍有争论,多认为创伤及感染是主要原因,此外与拔牙窝大,血供不良,抵抗力下降有关。(2)主要症状为疼痛,多发生于术后3~4天,疼痛为持续性,可向耳颞部放射。治疗效果不佳者,疼痛可持续1~2周。检查时,腐败型者可见牙槽窝内无血凝块,牙槽骨壁表面有灰白色假膜覆盖,牙槽窝内有腐败坏死组织,有明显臭味,骨壁有明显触痛,牙龈可见红肿,局部淋巴结可有肿大、疼痛,偶有发生张口受限、低热、疲乏等全身表现。(3)治疗干槽症主要原则为清创、隔离外界刺激和促进肉芽组织生长。 4.口腔颌面部感染的特点是什么?1)口腔颌面部特殊的解剖结构与环境有利于细菌的滋生繁殖,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易于发生感染。2)由于牙的存在并以发生牙体及牙周围支持组织的炎症,易形成特有的牙源性感染。3)口腔颌面部潜在的筋膜间隙内含有疏松结缔组织,感染可循此途径扩散和蔓延。4)颌面部血液和淋巴循环丰富,颌面部静脉瓣膜少或缺如,当静脉受压时容易导致血液逆流,而导致严重并发症;顺相应淋巴引流途径扩散而发生区域性淋巴结炎。反之,血循与淋巴循环丰富有利于炎症的局限和消退。5)口腔颌面部为暴露部位,易受损伤而继发感染。 5. 简述脓肿切开引流术的指征。①牙源性感染发病后3~4天,腺源性感染发病后5~7天; ②疼痛加剧,并呈搏动性跳痛;③有明显压痛点、波动感和凹陷性水肿;④穿刺及脓或脓肿已穿破但引流不畅;⑤全身治疗无效,出现明显中毒症状者;⑥颌周蜂窝织炎累及多个间隙,出现呼吸和吞咽困难者;⑦淋巴结结核经抗痨治疗无效,寒性脓肿已近自溃时。 6. 如何预防放射性颌骨骨髓炎?以预防为主,放疗前彻底治疗口内病灶牙,去除金属充填物,消除感染源;放射时注意掌握适应证、剂量和防护;放疗后3~5年内避免拔牙和其他损伤。 7.中央性颌骨骨髓炎易发生在下颌骨原因:由于上颌骨骨质疏松,骨板薄,脓液容易穿破骨壁向口腔引流,因而炎症逐渐消退,不易在上颌骨内弥散扩散。下颌骨的牙槽脓肿,由于骨质致密,骨板厚,脓液不易穿破得到引流,因此炎症易在骨松质和骨髓腔内蔓延,常通过下牙槽神经管波及整个下颌体,发展成急性弥散型骨髓炎。 8.慢性颌骨骨髓炎的临床特点:1)口腔内及颌面部皮肤形成多处瘘孔2)瘘孔长期排脓,有时瘘孔排除死骨片3)可发生病理性骨折,出现咬合错乱和面部畸形4)治疗不当,久治不愈,易造成人体慢性消耗与中毒、消瘦、贫血。5)脓液进入消化道有时引起明显的胃肠道症状。 8. 请述咬肌间隙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方案。感染来源:牙源性感染(下颌第三磨牙冠周

颅颌面畸形颅面外科矫治术管理规范.

附件10 颅颌面畸形颅面外科矫治术管理规范 (征求意见稿) 为规范颅颌面畸形颅面外科矫治术临床应用,保证医疗安全和医疗质量,制定本规范。本规范为医疗机构及其医师开展颅颌面畸形颅面外科矫治术的最低要求。 本规范所称的颅颌面畸形颅面外科矫治术是指对先天性的颅颌面畸形、发育性的颅颌面畸形或颅颌面严重复合创伤后继发畸形等进行颅-眶-颌骨切开、复位、植骨及坚固内固定等外科矫正技术。 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 (一)医疗机构开展颅颌面畸形颅面外科矫治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相适应。 (二)三级甲等医院,有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口腔颌面外科或者整形外科的诊疗科目,具备计算机X线断层摄影

(CT)检查装置和重症监护室及麻醉科。 (三)口腔颌面外科 开展口腔颌面外科(正颌外科)临床诊疗工作10年以上,床位不少于20张,其技术水平达到三级甲等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专业重点科室技术标准,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三级甲等医院中处于领先地位。 (四)整形外科 开展颅颌面整形外科临床诊疗工作10年以上,床位不少于20张,其技术水平达到三级甲等医院整形外科专业重点科室技术标准,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三级医院中处于领先地位。 (五)麻醉科 开展全身麻醉临床工作5年以上,装备有先进的符合国家管理标准的麻醉机,其技术水平达到三级甲等医院麻醉科技术标准。

(六)重症监护室 1.设置符合规范要求,监护病床不少于4张。 2.符合口腔颌面外科、整形外科或神经外科专业危重病人救治要求。 3.配置有多功能监护仪和呼吸机,多功能监护仪能够进行心电、呼吸、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 4.有经过专业培训的、具备5年以上重症监护工作经验的专职医师和护士。 (七)其他辅助科室和设备 设有检验科、放射科、药房等辅助科室,具有输血条件以及CT等医学影像图像摄取与处理系统。 (八)有具有颅颌面畸形颅面外科矫治术临床应用能力的本院在职医师,有经过颅颌面畸形颅面外科矫治术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的、与开展颅颌面畸形颅面外科矫治术相适应的其他专业技术人员。 二、人员基本要求

口腔颌面外科学重点总结_详细

第一章绪论 口腔颌面外科学:是一门以外科治疗为主,以研究口腔器官(牙、牙槽骨、唇、颊、舌、腭、咽等)、面部软组织、颌面诸骨(上颌骨、下颌骨、颧骨等)、颞下颌关节、唾液腺以及颈部某些疾病的防治为主要内容的学科。 第二章口腔颌面外科临床检查: 诊治疾病的前提和基础。关系诊疗质量与成败。要求方法正确,全面细致,客观有序 1、轻度张口受限:上下切牙切缘间仅可置两横指,约2-2.5cm左右 中度张口受限:上下切牙切缘间仅可置一横指,约1-2.0cm左右 重度张口受限:上下切牙切缘间距不足一横指,约1cm以内 完全张口受限:完全不能张口,也称牙关紧闭 2、面部器官检查:先天畸形,上颌窦癌,颌面部外伤(伴眼耳鼻畸形,鼻衄复视,脑脊液耳漏),必要时邀请有关专科会诊 3、淋巴结检查:对口腔颌面部炎症和肿瘤具有诊断治疗意义。 顺序:枕后、耳后、耳前、腮、颊、下颌下及刻下;顺胸锁乳突肌前后缘,颈前后三角直至锁骨上窝。 内容:部位、大小、数目、硬度、活动度、压痛、波动感、皮肤与基地有无粘连 垂直链:颈深淋巴结上群(胸锁乳突肌深面沿颈内静脉前后,上达颅底,下至颈总动脉分叉处),颈深淋巴结(中)下群(颈总动脉分叉以下,沿颈内静脉至静脉角),副链(颈深淋巴结上群向外扩展的部分),锁骨上淋巴结(系颈深淋巴结下群向锁骨上方扩展的部分) 4、髁突动度检查:双手食指或中指分别置于两侧耳屏前方,髁突外侧,让病人做开闭口运动,感触髁突活动度。或将两手小指伸入外耳道内,贴外耳道前臂进行触诊 5、唾液腺检查:腮腺(食中无名指三指凭触为宜,切忌提拉触摸);下颌下腺和舌下腺(双手双合诊) 内容:大小、形态、肿块、导管充血、变硬、结石、分泌液 6、活组织检查:切取、切除、冰冻(血管性肿瘤、血管畸形、恶性黑色素瘤、腮腺混合瘤不做活检) 7、X线检查:牙体、牙髓、牙周、颌骨疾病;平片,体层摄影,造影 第三章麻醉镇痛重症监护 1、麻醉:用药物或非药物使病人整个机体或机体一部分暂时失去知觉,以达到无痛的目的,多用于手术或某些疼痛的治疗 2、local anesthesia 局部麻醉局麻,是指用局部麻醉药暂时阻断机体一定区域内神经末梢和纤维的感觉传导,从而使该区疼痛消失。包括冷冻麻醉,表面麻醉,浸润麻醉,阻滞麻醉。 3、infiltration anesthesia 浸润麻醉是将局麻药液注入组织内、以作用于神经末梢,使之失去传导痛觉的能力而产生的麻醉效果。骨膜上浸润麻醉,牙周膜注射麻醉。 4、block anesthesia 阻滞麻醉是将局麻药液注射到神经干或其主要分支附近,以阻断神经末梢传入的刺激,使被阻滞的神经分布区域产生麻醉效果

颅颌面畸形颅面外科矫治技术管理规范

附件27 颅颌面畸形颅面外科矫治技术管理规范 (2017年版) 为规范颅颌面畸形颅面外科矫治技术临床应用,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制定本规范。本规范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开展颅颌面畸形颅面外科矫治技术的最低要求。 本规范所称颅颌面畸形颅面外科矫治技术是指对先天性颅颌面畸形、发育性颅颌面畸形或颅颌面严重复合创伤后继发畸形等,进行颅-眶-颌骨切开、复位或整复、植骨及坚固内固定及相关的软组织(包括神经)整复与重建等外科矫正技术,包括颅眶外科手术(颅骨扩大塑形术、眼眶截骨成形术)、正颌外科手术(Le Fort I-Ⅲ、上/下颌骨前/后部截骨术、下颌支矢状劈开截骨术、下颌骨体部截骨术、下颌支垂直截骨术)、面部骨轮廓手术(颧骨缩小术、下颌骨肥大矫治术、颏成形术)等。 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 (一)医疗机构开展颅颌面畸形颅面外科矫治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和技术能力相适应。 (二)有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眼科、耳鼻咽喉科、神经外科、整形外科、小儿骨科、小儿神经外科、口腔颌面外科或正畸专业诊疗科目。 (三)开展颅颌面畸形颅面外科矫治技术相关临床诊疗

工作5年以上,相关专科床位数不少于30张。 (四)重症医学科。 1.设置符合规范要求,达到Ⅲ级洁净辅助用房标准,监护病床不少于4张,每病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15平方米,能够满足颅颌面畸形颅面外科矫治技术应用专业需要。 2.符合开展颅颌面畸形颅面外科矫治技术相关专业危重患者救治要求。 3.有多功能监护仪和呼吸机等设备。 4.能够开展有创监测项目和有创呼吸机治疗。 5.有经过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的、具备5年以上重症监护工作经验的专职医师和护士。 (五)其他科室和设备。 1.设有检验科、医学影像科、输血科等辅助科室,有磁共振(MRI)、计算机X线断层摄影(CT)和医学影像图像管理系统,具备输血相关设备和能力。 2.颅眶外科手术需要洁净等级为Ⅰ级的手术室,正颌外科手术和面部骨轮廓手术需要洁净等级为Ⅱ级的手术室。 3.具备正常运行的微动力截骨系统及相关专用手术器械。 (六)有至少2名具备颅颌面畸形颅面外科矫治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本医疗机构注册医师。有经过颅颌面畸形颅面外科矫治技术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并考核合格的其他专业

颌骨缺损后下颌骨重建方法及新材料研究进展

ChineseJournalofPracticalStomatologyJan.2010V01.3No.1综述 颌骨缺损后下颌骨重建方法及新材料研究进展 王宁综述,黎明审校 文章编号:1674—1595(2010)01—0054—04中图分类号:R78文献标志码:A 题要:下颌骨作为面下1/3的骨性支架,对维持面型、保持咀嚼功能具有重要作用。颌骨囊性病变及颌骨肿瘤是造成颌骨缺损的主要原因,临床治疗须进行下颌骨重建,方法包括骨移植、牵引成骨技术、骨组织工程技术。本文就下颌骨重建的方法及新材料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关键词:下颌骨缺损;下颌骨重建 Mandibularreconstructionmethodsformandibulardefectandresearchintonewmaterials.WANGNi哌.uMing.DepartmentofOralandMaxillofacialSurgery,theAJfiliatedStomatologyHospitalofKunmingMedicalCollege,Kunming650031.China Summary:Asthebonyframeofa1/3surface.mandiblehasanimportantroleinthemaintenanceoffacefigureandmasticatoryfunction.Themainreasonsofiawdefectsarecystic1esionsandthetumor.Theclinicaltreatmentincludesbonegratis,distractionosteogenesisandbonetissueengineering.Inthispaper,mandibvlarreconstructionmethodsandnewmaterialsresearchwillbereviewed. Keywords:mandibulardefect;mandibularreconstruction 下颌骨缺损在颅颌面缺损中较为常见,可由多种疾病引起。如颌而部囊肿及肿瘤、急慢性颌骨骨髓炎、放射性骨坏死、创伤等。目前,临床常用的下颌骨缺损治疗方法包括自体骨移植、同种异体骨移植、牵引成骨技术及最近在围内及闰际均较热门的骨组织工程技术,其中材料学的研究进展及新型植入材料的发展对颌骨缺损的治疗也提供了新思路。 l血管化游离骨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 自体血管化骨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包括带血管蒂游离腓骨肌皮瓣修复下颌骨缺损、自体髂骨游离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自体肋骨游离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 1.1游离腓骨瓣修复下颌骨缺损自Hidalgo于1989年首次报告利用游离腓骨骨肌瓣修复下颌骨缺损以来,游离腓骨瓣在口腔颌面缺损修复重建中很快得到广泛应用。腓骨用作骨移植的长度可达25cm,可用以修复下颌骨任何部位的大型缺损。腓骨是高密度的管状皮质骨,有足够的强度足以承受咀嚼压力。此外,尚有以下主要优点:(1)血管蒂长,通过切取较为远端的腓骨,可以达到延长血管蒂的目的;(2)血管r丁径大,血管化游离移植时非常容易吻 作者单位:昆明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昆明650031 电子信箱:remfxp@gnmil.com合成功,并且吻合口不易发生血栓;(3)腓骨瓣可以根据需要制备成各种形式的复合组织瓣,其中腓骨可用以修复缺损,肌肉可用以填塞死腔,如有局部皮肤缺损,还可携带采用带血管蒂游离腓骨骨肌瓣同期修复下颌骨缺损带腓骨表面的皮肤形成骨皮瓣修复创面;(4)腓骨瓣制备简便.供区并发症少;(5)腓骨瓣供区远离头颈部,便于同时实施双组手术;(6)腓骨可以根据需要作多处截骨后行i维塑形,恢复牙槽突的形态…。栾修文等幢1对l1例下颌骨节段性缺损的患者同期采用游离腓骨瓣进行重建,其中腓骨肌瓣6例,腓骨肌皮瓣5例。结果显示,ll例血管化游离腓骨肌(皮)瓣移植全部成功,所有病例供区伤口均一期愈合,供区下肢均无明显功能障碍,患者术后面部外形对称,张口度3.5—4.2cm。由此得l电结论,游离腓骨肌(皮)瓣是重建下颌骨节段性缺损的理想方法。 1.2游离骼骨瓣修复下颌骨缺损在诸多供骨部位中,骼骨的天然形态类似于自然下颌骨,且骨量充足,含有丰富的骨松质和骨髓,位置表浅,易于切取。术区并发症相对较少。移植后不仅起着骨传导作用,还有骨诱导和骨生成作用。是理想的供骨源。非血管化的自体骼骨移植,手术时间短,取骨手术简单。创伤小,术后外形恢复理想,患者住院时间短。由于近期不能修复义齿,缺乏功能负荷刺激可能导致非血管化的移植骨术后骨萎缩严重。该法比较适合缺损较小、年龄较大的病例,植骨时需注意恢复牙槽骨高度,断端坚同固定。 万方数据

口腔颌面外科学重点整理

1.请简述牙拔除术的适应证?(1)牙体病。由龋病造成的牙体广泛缺损、残根、残冠,不能再经牙髓治疗修复牙冠缺损者,是牙拔除的主要原因。如牙周病及根周情况良好可考虑保留牙根,作根管治疗。(2)根尖病。包括不能用根管治疗、根尖切除或牙再植术等保留的根尖病。(3)晚期牙周病。(4)外伤。外伤导致根折或冠根斜折而不能用桩冠修复者,应予拔除;前牙外伤而牙根折断部位在牙颈部以下过多或冠根斜折及骨折线上无法保留的牙。(5)错位牙和移位牙。影响功能或引起创伤及疾病的移位错位牙。(6)阻生牙。反复引起冠周炎或引起邻牙龋坏的阻生牙。 (7)多生牙。影响美观,位置不正或引起创伤及疾病的多生牙。 (8)治疗需要。因正畸需要或义齿修复需要拔除的牙;位于肿瘤放射区为预防发生并发症而需要拔除的牙。(9)乳牙。影响恒牙正常替换的滞留乳牙。(10)病灶牙。2.哪些心脏病患者应视为拔牙的禁忌证或暂缓拔牙?(1)急性心肌梗死或近3~6个月前发生心肌梗死。(2)近期频繁发生心绞痛。(3)心功Ⅲ~Ⅳ级或临床表现有端坐呼吸、紫绀、颈静脉怒张、下肢浮肿时。(4)双束支、三束支阻滞、有Ⅲ度或Ⅱ型房室传导阻滞,阿斯综合征(有突然神志丧失合幷心传导阻滞)史者。(5)心脏病合并高血压,应经治疗降压后再拔牙。3.简述干槽症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1)干槽症为拔牙常见并发症,其实质为牙槽窝的局部骨创感染。关于病因仍有争论,多认为创伤及感染是主要原因,此外与拔牙窝大,血供不良,抵抗力下降有关。(2)主要症状为疼痛,

多发生于术后3~4天,疼痛为持续性,可向耳颞部放射。治疗效果不佳者,疼痛可持续1~2周。检查时,腐败型者可见牙槽窝内无血凝块,牙槽骨壁表面有灰白色假膜覆盖,牙槽窝内有腐败坏死组织,有明显臭味,骨壁有明显触痛,牙龈可见红肿,局部淋巴结可有肿大、疼痛,偶有发生张口受限、低热、疲乏等全身表现。(3)治疗干槽症主要原则为清创、隔离外界刺激和促进肉芽组织生长。4.口腔颌面部感染的特点是什么?1)口腔颌面部特殊的解剖结构与环境有利于细菌的滋生繁殖,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易于发生感染。2)由于牙的存在并以发生牙体及牙周围支持组织的炎症,易形成特有的牙源性感染。3)口腔颌面部潜在的筋膜间隙内含有疏松结缔组织,感染可循此途径扩散和蔓延。4)颌面部血液和淋巴循环丰富,颌面部静脉瓣膜少或缺如,当静脉受压时容易导致血液逆流,而导致严重并发症;顺相应淋巴引流途径扩散而发生区域性淋巴结炎。反之,血循与淋巴循环丰富有利于炎症的局限和消退。5)口腔颌面部为暴露部位,易受损伤而继发感染。5. 简述脓肿切开引流术的指征。①牙源性感染发病后3~4天,腺源性感染发病后5~7天;②疼痛加剧,并呈搏动性跳痛;③有明显压痛点、波动感和凹陷性水肿;④穿刺及脓或脓肿已穿破但引流不畅;⑤全身治疗无效,出现明显中毒症状者; ⑥颌周蜂窝织炎累及多个间隙,出现呼吸和吞咽困难者;⑦淋巴结结核经抗痨治疗无效,寒性脓肿已近自溃时。6. 如何预防放射性颌骨骨髓炎?以预防为主,放疗前彻底治疗口内病灶牙,去

第7版口腔口腔颌面外科学

口腔颌面外科学一门以外科治疗为主,以研究口腔器官(牙牙槽骨唇颊舌腭咽等面部软组织颌部(上颌骨、下颌骨、颧骨等颞下颌关节、唾液腺以及颈部某些疾病的防治为主要内容的学科。 麻醉;用药物或非药物使病人整个机体或机体的一部分暂时失去知觉,以达到无痛的目的。局麻:用局麻药物暂时阻断机体一定区域的神经末梢和纤维的感觉传导从而使该区域疼痛消失的方法阻滞麻醉:将局麻药注射到神经干或者其主要的分支附近,以阻断神经末梢传入的刺激,是被阻断的神经分布区域产生局麻效果。冷冻麻醉:应用药物使局部迅速散热温度骤然降低以致局部感觉首先是痛觉消失达到暂时麻醉的效果表面麻醉:将麻醉药涂、或喷射于手术表面,药物吸收后麻醉神经,使浅层组织痛觉丧失。浸润麻醉:将局麻药液注入治疗区组织内,以作用于神经末梢,使之失去传导痛觉而产生麻醉的效果。常用局麻利多卡因丁卡因利多卡因:维持时间长,组织穿透性和扩散性较强,可用作表面麻醉,临床上主要以含1:100000肾上腺素的1%-2%利多卡因行阻滞麻醉有抗室性心律失常作用。丁卡因:穿透力强,主要用于表面麻醉。局麻并发症:晕厥过敏反应过量反应注射区疼痛血肿感染麻醉后粘膜病变、注射针折断、暂时性面瘫、感觉异常、暂时性牙关紧闭、暂时性复视或失明、颈丛神经阻滞并发症(Horner征、声嘶、全脊髓麻痹)。晕厥是一种突发性的、暂时性的意识丧失,通常由于一时性中枢缺血所致。一般可因恐惧、饥饿、疲劳及全身健康较差、疼痛以及体位不良等引起。【临床表现】头昏、胸闷、面色苍白、全身冷汗、四肢厥冷无力脉搏快而弱、恶习、呼吸困难→心率减慢、血压下降、暂时性意识丧失。【防治原则】做好术前检查和思想工作,消除紧张情绪,避免空腹手术。一旦晕厥,迅速放平座椅,保持呼吸通畅,氨水刺激,针刺人中穴,吸氧静脉补液过敏反应:由细胞和体液介导的、对不同浓度的抗原所产生的反应。Horner征:由于颈深神经阻滞麻醉时,麻醉药浸润使颈深神经麻醉所致。临表:同侧瞳孔缩小、上睑下垂、眼裂变小、结膜充血、面色潮红、耳廓红润、面部皮肤干燥无汗、鼻粘膜充血、鼻塞。血管收缩剂在局麻药物中的应用将血管收缩剂加入局麻药溶液中,以延缓吸收,降低毒性反应,延长局麻时间,以及减少注射部位的出血,使术野清晰。应考虑手术时间、术中止血及病人的机体状况牙拔除术的适应证1)牙体病2)根尖病3)晚期牙周病4)外伤5)错位牙和移位牙6)阻生牙7)多生牙8)治疗需要9)乳牙10)病灶牙。拔牙禁忌症:1心脏病、2高血压、3造血系统疾病、4糖尿病、5甲状腺功能亢进、6肾脏疾病、7肝炎、8妊娠、9月经、10感叹急性期、11恶性肿瘤、12长期抗凝治疗、13长期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14神经精神疾患。哪些心脏病患者视为拔牙的禁忌证或暂缓拔牙1)急性心肌梗死或近3~6个月前发生心肌梗死2)近期频繁发生心绞痛3)心功Ⅲ~Ⅳ级或临床表现有端坐呼吸、紫绀、颈静脉怒张、下肢浮肿时4)双束支、三束支阻滞、有Ⅲ度或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阿斯综合征(有突然神志丧失合并心传导阻滞)史者5)心脏病合并高血压,应经治疗降压后再拔牙。拔牙后拔牙创的检查及拔牙创的处理:首先检查压根是否完整、数目是否符合该牙的解剖规律,检查牙龈是否撕裂,检查牙槽骨是否折列,连续拔除多个牙时牙龈应拉拢缝合,拔牙创面用消毒纱布棉卷横架于两侧牙槽突咬紧30min后弃除。拔牙后24h不能刷牙或者漱口。当日进软食,不宜过热。避免患侧咀嚼,不可舔舐或者吮吸伤口。拔牙器械:牙钳(钳柄、关节、钳喙)、牙挺(刃、柄、杆,杠杆原理、轮轴原理、楔原理)、刮匙、牙龈分离器拔牙的步骤分离牙龈挺松患牙安放牙钳患牙脱位拔牙后的检查及处理拔牙后注意事项。下颌阻生第三磨 牙拔除术适应症:1反复引起冠周炎者2本身有龋坏或者引起第二磨牙的龋坏3食物嵌塞4压迫第二磨牙牙根或者远中骨吸收5引起牙源性囊肿或者肿瘤6正畸需要拔除的牙7可能为TMJ紊乱病诱因的智牙8完全骨阻生以为某些原因不明神经痛者干槽症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1)干槽症为拔牙常见并发症,为牙槽窝的局部骨创感染。关于病因仍有争论,多认为创伤及感染是主要原因,此外与拔牙窝大,血供不良,抵抗力下降有关。四学说:感染、创伤、解剖因素、纤维蛋白溶解2)主要症状为疼痛,多发生于术后3~4天,疼痛为持续性,可向耳颞部放射。治疗效果不佳者,疼痛可持续1~2周。检查时,腐败型者可见牙槽窝内无血凝块,牙槽骨壁表面有灰白色假膜覆盖,牙槽窝内有腐败坏死组织,有明显臭味,骨壁有明显触痛,牙龈可见红肿,局部淋巴结可有肿大、疼痛,偶有发生张口受限、低热、疲乏等全身表现3)治疗干槽症主要原则为彻底清创、隔离外界刺激和促进肉芽组织生长 治疗方法:用3%过氧化氢棉球擦拭,去除腐败物质,知道牙槽窝清洁,棉球干净无臭味。大块坏死物时用用刮匙。用生理盐水冲洗。将碘仿纱条卡加丁香油或2%丁卡因填入拔牙创,先将纱条的一端塞入牙槽窝底部,在一次折叠严密填满牙槽窝,松紧适度,纱条末端塞入深部避免松脱,亦可缝合两侧牙龈。次日无明显疼痛可不换药。10天后去除碘条,牙槽窝内层有肉芽组织覆盖。牙槽窝1~2个月长满结缔组织。脓肿切开引流术的目的:1使脓液和腐败物迅速排出体外消炎解

口腔颌面外科学教学大纲

口腔颌面外科学教学大纲 口腔颌面外科学教学大纲 课程性质:口腔医学专业课。 课程任务:口腔颌面外科学是口腔医学专业课程,是口腔医 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研究口腔器官(牙、牙槽骨、唇、 颊、舌、咽等)、面部软组织、颌面颅骨(上颌骨、下颌骨、颧 骨等)、颞下颌关节、涎腺以及颈部某些疾病的预防和外科治疗 为主要内容的学科。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口腔颌面 外科学理论知识的同时,掌握口腔颌面外科学的基本操作技能, 为今后的临床诊疗操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最终达到培养目标。考 核方法:考试,笔试、操作 学时学分:96学时,理论64学时,实验32学时,9学分。 学时分配表 章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五 合计教学内容绪论口腔颌面外科临床检查口腔颌面外科麻 醉、镇痛及重症监护牙及牙槽外科种植外科口腔颌面部感染 口腔颌面部损伤口腔颌面部肿瘤唾液腺疾病颞下颌关节疾病 颌面部神经疾患先天性唇、面裂和腭裂牙颌面畸形口腔颌面部 后天畸形和缺损学时 1 4 5 7 3 7 7 8 5 4 5 4 1 3 64 序号一实验项目口腔颌面外科临床检查口腔颌面外科门 诊病案书写口腔颌面外科住院病案书写学时 4 4 4 基本教学要

求初步掌握口腔外科检查方法和正确的描述方法初步掌握门诊病历的书写初步掌握门诊病历的书写明了临床检查、麻醉、拔牙的步骤二三四观看口腔颌面部的临床检查、局部麻醉与拔牙光2 盘五口腔颌面外科局部麻醉 2 与方法初步掌握各局麻方法的适用范围,注射方法和要点,以及操作规程通过见习,进一步明了麻醉、拔牙的步骤与方法和操作规程初步明了阻生牙拔除术的步骤与方法熟悉种植义齿、牙槽外外科手术的目的、手术时间和手术步骤掌握骨折治疗中常用的各种夹板的适应症、操作方法学会常见良恶性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加深明了口腔颌面部损伤的诊治原则和颈清的合理术式方法掌握先天性唇腭裂专科病史采集、检查及病历书写方法六各类牙牙拔除的步骤和方法(见习) 4 七阻生牙拔除术 2 八观看种植义齿和牙槽外科手术光盘2 九颌骨骨折诊断与处理 2 十口腔颌面部肿瘤观看颌面部骨折手术复位坚固内固定术和口腔癌颈清术的合理术式光盘 2 十一2 十二先天性唇腭裂 2 32 合计第一章 绪论 【目的要求】 掌握:口腔颌面外科学的业务范畴。熟悉:口腔颌面外科学的学习方法。 了解:我国口腔颌面外科学的成就、贡献及发展方向。【教学内容】

颅颌面畸形外科矫治关键技术应用与创新

颅颌面畸形外科矫治关键技术应用与创新(一)项目名称 颅颌面畸形外科矫治关键技术应用与创新 (二)提名者及提名意见 提名者: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提名意见: 我国是颅颌面畸形等出生缺陷高发国,颅颌面畸形不但影响容貌,还影响咀嚼、呼吸、语言等功能。正颌外科是治疗颅颌面畸形的主要方法,该手术难度大、风险高。项目组由广西医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组成专家团队,在全国较早开展颅颌面畸形的手术治疗,成功治疗2万余例患者。创建“改良上颌骨前颌分块截骨牵张成骨技术”、“非血管化游离输送盘牵张成骨”新术式,扩大了正颌外科的适应症。自主研发虚拟正颌外科、术中导航辅助及颅颌面外科机器人等系统,获著作权2项,发明、实用专利24项。项目组依托国家口腔疾病临床研究中心、生物靶向诊治国家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广西颅颌面畸形临床研究中心等平台,从组织学、分子蛋白学、基因学、信号通道、生物力学等分别开展正颌外科、牵张成骨基础研究,研究取得突破,创新性地提出微创伤是牵张成骨新骨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牵张成骨具有胚胎发育的某些生物学特征。研究获“863”重点项目子项目、“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子项目及2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资助。项目成果编入卫生部“十二五”、“十三五”口腔本科及研究生规划教材、国家规培教材及卫生部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和诊疗指南,在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等11所著名院校得到推广应用。发表学术论文203篇,其中SCI78篇。研究成果获首次中华口腔医学研究创新奖、广西科技进步一、二等奖、上海科技进步二等奖、华夏医学科技奖、广西卫生适宜技术推广一等奖等7项奖。 提名该项目为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三)项目简介 我国是颅颌面畸形等出生缺陷高发国,这些畸形包括唇腭裂畸形、面裂畸形、各类颅颌面畸形等先天畸形和外伤、肿瘤等造成的颌面部硬组织缺损等后天畸形。后天畸形有日益增多的趋势。颅颌面畸形不仅影响容貌,还会影响咀嚼、语言、呼吸等正常生理功能,严重者可导致各种心理障碍。 正颌外科是治疗颅颌面畸形的有效方法,通过截断颌骨后重建正常的颅颌面形态和咬合关系来矫治各类颅颌面畸形。手术要求在口腔内完成,术区有出入颅内的重要神经和血管,且作为消化和呼吸的重要通道,手术视野不清、操作困难、风险大、技术要求高。项目组由广西医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组成专家团队,在全国较早开展颅颌面畸形的手术治疗,成功治疗2万余例患者。1996

口腔颌面外科学习题及答案

口腔颌面外科学习题及答案(A3型题3) 一、A3型题:以下提供若干个案例,每个案例下设若干道考题。请根据答案所提供的信息,在每一道考题下面的A、B、C、D、E五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1-3题共用题干) 男,11岁,因牙齿排列不齐要求正畸治疗,检查见前牙拥挤 1.适于观察混合牙列乳恒牙交替情况的是 A.曲面体层 B.上颌侧位体层 C.上颌后前位体层第一磨牙层 D.上颌后前位体层翼突层 E.下颌体腔 2.如果拍片时发现颌骨体内边缘清楚的卵圆形致密影,直径2~4mm,与牙根无关,应诊断为A.内生骨疣 B.牙瘤 C.牙骨质瘤 D.致密性骨炎 E.根尖肉芽肿 3.如果拍片时发现颌骨体内边缘清楚的卵圆形致密影附着于下颌磨牙牙根部,周围可见环状密度减低的影像,应诊断为 A.内生骨疣 B.根尖囊肿 C.真性牙骨质瘤 D.致密性骨炎 E.根尖肉芽肿 正确答案:1.A;2.A;3.C (4-5题共用题干) 男,30岁,因车祸面部外伤2天,检查见两侧面部不对称,左侧下睑肿胀、瘀血,口内检查左侧后牙早接触 4.首先应拍照下列哪个片位 A.上颌体腔 B.上颌前部牙合片 C.上颌正位体层 D.华特位 E.颧骨后前位 5.X线片显示左上颌骨折,骨折线横过鼻背、眶部,经颧骨上方达翼突,应诊断为 A.LeFortI型骨折 B.LeFortⅡ型骨折 C.LeFortⅢ型骨折 D.颅底骨折

E.鼻骨骨折 正确答案:4.D;5.C (6-7题共用题干) 男,20岁,左下后牙疼痛1个月,下唇麻木3天。检查见左下第二磨牙颊侧肿物约lcm大小,左下第二磨牙松动 6.应拍摄下列哪个片位 A.左下颌骨侧位片 B.下颌体腔片 C.下颌前部猞片 D.下颌骨后前位 E.左下颌骨切线位 7.X线表现为左下颌骨骨质破坏呈虫蚀状,下颌神经管影像模糊不清,左下颌第二磨牙牙周骨质破坏消失,牙齿浮立于病变中。无骨膜反应及死骨形成。诊断应为 A.颌骨中央性骨髓炎 B.造釉细胞瘤局部恶性征型 C.成骨肉瘤 D.颌骨中央性癌 E.角化囊肿继发感染 正确答案:6.A;7.D (8-9题共用题干) 女,18岁,右下颌膨隆畸形2年,无疼痛 8.如果检查见右下颌骨膨隆,骨性硬度。X线表现呈右下颌骨密度均匀增高,呈磨砂玻璃状;右下颌骨外形膨大,骨密质变薄。诊断应为 A.牙源性边缘性颌骨骨髓炎 B.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C.成骨肉瘤 D.成釉细胞瘤 E.颌骨中央性癌 9.如果X线表现呈多房性囊性影像,分房大小相差悬殊,颌骨膨胀明显,病变区牙根呈截根样吸收,应诊断为 A.牙源性角化囊肿 B.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C.含牙囊肿 D.成釉细胞瘤 E.颌骨中央性癌 正确答案:8.B;9.D 口腔颌面外科学习题及答案(A4型题) 一、A4型题:以下提供若干个案例,每个案例下设若干道考题。请根据答案所提供的信息,在每一道考题下面的A、B、C、D、E五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数字化外科学在颅颌面外科的应用

数字化外科学在颅颌面外科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5-12-23T13:10:21.423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11期供稿作者:肖杰[导读] 湖南省娄底卫校 417000 数字化外科学充分融入了计算机辅助、三维图像重建以及快速成型等多种现代化技术。 湖南省娄底卫校 417000 【摘要】目的研究数字化外科学在颅颌面外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娄底市中心医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8例颅颌面畸形患者,采用数字化外科学技术进行修护治疗,于术后定期随访并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在数字化外科学技术进行颅颌面修复治疗后,于术后随访半年至一年,所有患者均取得较好的修复效果。结论采用计算机辅助数字化外科学技术对颅颌面畸形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提高颅颌面外科手术的精确度,可见数字化外科学在颅颌面外科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关键词】数字化外科学;手术模拟;颅颌面外科 颅颌面的骨骼解剖结构十分复杂,应用传统的手术方式很难准确把握颅颌面的解剖结构。数字化外科学充分融入了计算机辅助、三维图像重建以及快速成型等多种现代化技术。借助数字化外科可以进行颅颌面外科手术模拟等操作,并结合快速成型仪器与反求工程来制定个性化的颅颌面修复方案,有效解决了颅颌面修复不对称的问题。本次研究选择娄底市中心医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8例颅颌面畸形患者,观察数字化外科学在颅颌面外科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娄底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例颅颌面畸形患者,其中男5例,女3例,年龄32至64岁,平均年龄(45.2±1.3)岁。其中2例为创伤所致眶区畸形,2例为颧面部骨折继发畸形,1例为下颌骨纤维异常增殖所致畸形,2例为髁突骨纤维瘤所致畸形,1例为下颌骨细胞瘤所致畸形。经过同意对所有患者均给予数字化外科学修护术进行治疗。 1.2纳入标准 有严重颅颌面畸形患者,存在颅颌面凹陷、膨出以及骨组织缺损等症状。排除无法耐受手术者以及出现软组织大量缺损者。 1.3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采用西门子64排螺旋CT进行扫描,并经过图像处理采集颅颌面的三维数据。将这些数据录入光盘中,采用计算机辅助进行三维图像重建,并根据患者并且制作实体模型,将重建图像经过图像控制软件转化为颅颌面的三维数据,将这些数据输入激光成型仪中,加入高分子原料制作三维实体模型。以模型为基础来模拟手术的范围以及修护方法,并通过计算机辅助技术来制作与颅颌面缺损处适应度较好的修补体。本组均采用钛粉作为修复材料,并通过激光扫描固化形成片层,然后逐层烧结制作为个性修复体。修复体制作完成后,首先进行计算机手术模拟,在导入患者CT三维数据后,通过数据分割、镜像以及曲面重建技术,对手术范围、骨重建以及修复方法进行选择模拟。然后通过头颅仿真模拟确定截骨的位置,移植骨的移动与固定方式等,进而为实际手术提供指导。若手术模拟中发现问题,可以进一步对设计方案进行修改,保障手术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最后根据颅颌面修复设计方案,对患者的畸形区域进行修复。所有患者均由相同的主治医师进行治疗,并在术前根据咬合情况来确定是否使用牙弓夹板。 1.4观察指标 ①面部整体外形修复情况;②修复材料的生物相容性;③修复体的贴合度以及稳定性;④下颌的功能情况。 2.结果 术后随访结果见下表2所示。本次研究8例患者均给予数字化外科学技术进行修复治疗,并于术后随访半年至一年,其中3例患者颅颌面畸形得到明显改善,5例患者颅颌面畸形完全恢复,且外形对称;经过X线检查可知所有患者均无材料反应,适应度与稳定性均较好。分析下颌的功能,8例患者咬合正常与开口度均正常,可见术后恢复情况均较好。

口腔颌面外科学考试重点整理(精)

1. 请简述牙拔除术的适应证? (1牙体病。由龋病造成的牙体广泛缺损、残根、残冠,不能再经牙髓治疗修复牙冠缺损者,是牙拔除的主要原因。如牙周病及根周情况良好可考虑保留牙根,作根管治疗。 (2根尖病。包括不能用根管治疗、根尖切除或牙再植术等保留的根尖病。 (3晚期牙周病。 (4外伤。外伤导致根折或冠根斜折而不能用桩冠修复者,应予拔除;前牙外伤而牙根折断部位在牙颈部以下过多或冠根斜折及骨折线上无法保留的牙。 (5错位牙和移位牙。影响功能或引起创伤及疾病的移位错位牙。 (6阻生牙。反复引起冠周炎或引起邻牙龋坏的阻生牙。 (7多生牙。影响美观,位置不正或引起创伤及疾病的多生牙。 (8治疗需要。因正畸需要或义齿修复需要拔除的牙;位于肿瘤放射区为预防发生并发症而需要拔除的牙。 (9乳牙。影响恒牙正常替换的滞留乳牙。 (10病灶牙。 2. 哪些心脏病患者应视为拔牙的禁忌证或暂缓拔牙? (1急性心肌梗死或近 3~6个月前发生心肌梗死。 (2近期频繁发生心绞痛。 (3心功Ⅲ ~Ⅳ级或临床表现有端坐呼吸、紫绀、颈静脉怒张、下肢浮肿时。 (4双束支、三束支阻滞、有Ⅲ度或Ⅱ型房室传导阻滞,阿斯综合征(有突然神志丧失合幷心传导阻滞史者。 (5心脏病合并高血压,应经治疗降压后再拔牙。 3. 简述干槽症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1干槽症为拔牙常见并发症,其实质为牙槽窝的局部骨创感染。关于病因仍有争论,多认为创伤及感染是主要原因,此

外与拔牙窝大,血供不良,抵抗力下降有关。 (2主要症状为疼痛,多发生于术后 3~4天,疼痛为持续性,可向耳颞部放射。治疗效果不佳者,疼痛可持续 1~2周。检查时,腐败型者可见牙槽窝内无血凝块,牙槽骨壁表面有灰白色假膜覆盖,牙槽窝内有腐败坏死组织,有明显臭味,骨壁有明显触痛,牙龈可见红肿,局部淋巴结可有肿大、疼痛,偶有发生张口受限、低热、疲乏等全身表现。 (3治疗干槽症主要原则为清创、隔离外界刺激和促进肉芽组织生长。 4. 口腔颌面部感染的特点是什么 ? 1 口腔颌面部特殊的解剖结构与环境有利于细菌的滋生繁殖,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易于发生感染。 2 由于牙的存在并以发生牙体及牙周围支持组织的炎症,易形成特有的牙源性感染。 3 口腔颌面部潜在的筋膜间隙内含有疏松结缔组织,感染可循此途径扩散和蔓延。 4 颌面部血液和淋巴循环丰富,颌面部静脉瓣膜少或缺如,当静脉受压时容易导致血液逆流,而导致严重并发症;顺相应淋巴引流途径扩散而发生区域性淋巴结炎。反之,血循与淋巴循环丰富有利于炎症的局限和消退。 5 口腔颌面部为暴露部位,易受损伤而继发感染。 5. 简述脓肿切开引流术的指征。①牙源性感染发病后 3~4天,腺源性感染发病后 5~7天;②疼痛加剧, 并呈搏动性跳痛;③有明显压痛点、波动感和凹陷性水肿;④穿刺及脓或脓肿已穿破但引流不畅;⑤全身治疗无效,出现明显中毒症状者;⑥颌周蜂窝织炎累及多个间隙,出现呼吸和吞咽困难者;⑦淋巴结结核经抗痨治疗无效,寒性脓肿已近自溃时。 6. 如何预防放射性颌骨骨髓炎 ? 以预防为主, 放疗前彻底治疗口内病灶牙, 去除金属充填物, 消除感染源; 放射时注意掌握适应证、剂量和防护;放疗后 3~5年内避免拔牙和其他损伤。 7. 中央性颌骨骨髓炎易发生在下颌骨原因:由于上颌骨骨质疏松, 骨板薄, 脓液容易穿破骨壁向口腔引流, 因而炎症逐渐消退,不易在上颌骨内弥散扩散。下颌骨的牙槽脓肿,由于骨质致密,骨板厚,脓液不易穿破得到引流,因此炎症易在骨松质和骨髓腔内蔓延,常通过下牙槽神经管波及整个下颌体,发展成急性弥散型骨髓炎。 8. 慢性颌骨骨髓炎的临床特点:1口腔内及颌面部皮肤形成多处瘘孔 2瘘孔长期排脓,有时瘘孔排除死骨片 3可发生病理性骨折,出现咬合错乱和面部畸形 4治疗不当,久治

(完整word版)口腔颌面外科学简答题及答案

《口腔颌面外科学》作业 1.利多卡因的用法、用量和适应症。 【适应症】 本品为局麻药及抗心律失常药。主要用于浸润麻醉、硬膜外麻醉、表面麻醉(包 括在胸腔镜检查或腹腔手术时作黏膜麻醉用)及神经传导阻滞。本品也可用于急 性心肌梗死后室性早搏和室性心动过速,亦可用于洋地黄类中毒、心脏外科手术 及心导管引起的室性心律失常。本品对室上性心律失常通常无效。 【用法用量】 麻醉用成人常用量: 1. 表面麻醉:2%~4%溶液一次不超过100mg。注射给药时一次量不超过 4.5mg/kg(不用肾上腺素)或每7mg/kg(用1:200000浓度的肾上腺素); 2. 骶管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用 1.0%溶液,以200mg为限; 3. 硬脊膜外阻滞:胸腰段用 1.5%~2.0%溶液,250~300mg; 4. 浸润麻醉或静注区域阻滞:用0.25%~0.5%溶液,50~300mg; 5. 外周神经阻滞:臂丛(单侧)用1.5%溶液,250~300mg;牙科用2%溶液,20~ 100mg;肋间神经(每支)用1%溶液。 2.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和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的操作方法。 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上颌结节注射法): 以上颌第二磨牙远中根对应的颊侧前庭沟为刺入点,注射针与上颌牙平面成45度,沿上颌结节向后、上、内方进针约2cm,回抽无血即可注入麻药。 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翼下颌注射法): 患者大张口,注射器置于对侧下颌双尖牙区,与中线呈45度角,高于下颌牙平面1cm并与之平行,以翼下颌皱襞外侧为刺入点,水平向后向外进针2.5cm 左右可触及骨壁,回抽无血即可注入麻药。 3.各牙拔除的最佳麻醉选择。 拔除上颌1、2 唇侧:前庭沟浸润麻醉 腭侧:粘骨膜浸润麻醉(或:切牙孔阻滞麻醉) 拔除上颌3 唇侧:前庭沟浸润麻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