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美术课的审美教学

浅谈小学美术课的审美教学
浅谈小学美术课的审美教学

浅谈小学美术课的审美教学

美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美术教学是实施美育的重要方面。通过美术教学,以形感人,以情动人,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提高美术素质,促进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因此,坚持以美育人,整体优化,进行审美教育,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美育是美术课的灵魂

美术是研究美、创造美的,美术不美,就失去了灵魂。法国美学家莱辛说:“美就是古代艺术家的法律。”无论绘画、雕塑还是建筑,艺术家都必须根据美的法则创造出美的可视形象,通过美的可视形象,才可以表达内在的思想感情的美。美术教学中,无论所画的对象是什么,所表现的内容和用以表现的形式、手法,以及范画、教具、供参考的欣赏作品,以至教师的语言等等,都必须是美的。因此,美术课在美育中担负着培养学生的造型艺术美的感受,评价能力和创造美的兴趣和能力的任务,这是其他学科都无法代替的,这就是美术课的重要特点。

二、审美教育的主要途径

美育,即审美教育。因此,我认为小学美术课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途径有:

1、充分展示造型艺术作品的美,激励学生做美的发现者,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造型艺术作品是经过美术家对自然形象的美进行过滤、加工、改选而创造出来的。它的艺术美比社会生活的自然的美更集中、更纯粹、更典型。也就是说,它的审美因素得到最鲜明、最生动、最集中的体现。因此,与欣赏社会生活美和自然美相比,欣赏艺术作品的美是审美教育中最

有力的手段,这就说明美术欣赏课的重要性。人们认识美是从感知开始的,通过感知而从表象。对小学生来说,欣赏教材中选用的优秀作品,缺少感知,缺少发现,这就要我们提高学生的眼力,慧眼审美。

2、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要以美引真。也就是提高学生正确地识辨真善美和假恶丑。

我们要在美术作品中和少年儿童之间架起一道互相联系的桥梁。通过审美教育,使少年儿童的审美鉴赏力得到锻炼,感觉和领悟到美术作品的美;进而发展美的奥秘,即美的规律后,从而使艺术美为少年儿童所掌握,转化为精神力量。但它不同于德育的说教,它是形象教育,美学家认为审美教育是抽象的“真”化,为具体可视的形象或生动的模式,使学生在感受和谐、对称、富于有节奏的形象和模式时,不知不觉地进入了“真”。

3、审美教育的最高层次是创造美。教学中学生创造美能力的培养主要表现在用符合学生实际的各种不同的材料和工具,绘制出少年儿童自己的艺术作品来表达美。

要告诉学生,“美就是生活”,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寻找美,并在具有感受美、欣赏美能力的基础上,产生表达美的冲动和创造激情,用自己的画笔去描绘林林总总的画面,美其名曰的物质,人和事件,把创造美的能力表达出来。教材中的添画、记忆画、想象画、幻想画、故事画;高年级的命题画、创作画以及应用美术设计、工艺美术制作等是培养创造能力最好的课题。学生在创作过程中要善于启发,善于鼓励,要与写生、临摹、工艺教学交替进行,使想象力、创造与艺术修养、知识技能互为补充,互相促进,同步提高,才能收到美育的效果。

三、整体优化,寓美于乐

如何使小学美术课的审美教育进行整体优化呢,各地学校条件设施不一,优化程度也就不一。根据学校实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1、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和审美修养。

在审美教育中,教师始终处于主导地位,教师的师德风貌和言行神态,都会对学生的认识心理产生久远的影响。因此,美术教师在思想认识、情感态度、行为举止、穿着仪表、教学方法等方面都要体现美,使老师的形象以及他在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对学生产生一种审美的效应,都能促使学生追求自然之美、科学之美和艺术之美。美术教师对自己所都的学科和学生倾注以深爱,要用真挚的爱在学生心中树立起自己美感的形象。特别是要热爱每一个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要重视师生之间情感的双向交流,努力使教学之间的人际关系达到和谐的境界,努力用自己的情感态度支影响、感染、唤起学生的审美情感,激励他们主动求知;努力用鲜明、优美生动的富于启发性的语言去吸引学生,使他们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得到美的享受。

2、选择合适的审美教学手段,优化课堂教学。

根据儿童的生理、心理特征和审美心理,运用感情直观、创设悦目、悦耳、悦心的审美情景,是一种较理想的教学手段。而采用这种教学手段,目前常用的运用电教媒体或电教媒体与传统的教学媒体的优化组合。如挂图、范画、灯片、录音、录相、电视、电影和电子计算机等有机组合,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通过欣赏美的艺术作品和创造美的作品的审美教学活动,使学生动眼、手、脑等器官等多方位的调动,以激起儿童的审美情感和体验,引起他们强烈的表现欲望,使他们在一个优美、和谐、协调、自

愿和愉快的情景中接受教育,猎取知识,开拓思路,进行美的创造。

实践证明,采用审美优化的课堂教学,是符合当前实现素质教育的要求的。因为它不仅体现了时代赋予的教育的要求,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的发展,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而且为它使学生在愉悦中学习,主动参与学习和创造,使课堂教学达到寓教于美,寓教于乐,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3、开展多种课外活动,使审美教育丰富多彩,生动活泼。

小学美术课外活动不受时间、空间和设备的限制,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各种美术书法、摄影及工艺制作等造型艺术的欣赏、临摹学习、制作和创作的广阔天地里来感受美。因此,它是审美教育这个整体工程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应该紧紧地抓住不放。学校办好美术书法班、主办美术书法作品展览的竞赛,组织参加社会的美术书法活动来拓展美育天地,使学生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多渠道、多方位、多科形式地得到美的启示、美的教育和美的熏陶,从而步入美的鉴赏和美的创造的崇高境界。

浅析初中美术对学生审美的培养

浅析初中美术对学生审美的培养 摘要:进入21世纪,我们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变得更加高了,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家长和学生认为初中的美术可有可无,不太重视,而且也存在着学生兴趣不 高的问题。在如今提倡新课标的时代背景下,学好美术对于学生无疑是很有意义的。美术作为一门艺术,它区别于传统科目,更能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审美。再者,如果学生热爱美术,会有一种成就感。的确,从某种程度来说,美术不是这个时 代的必修课,但是这门选修课会为你的人生增添不少光彩和填补更多空白。 关键词:审美初中美术兴趣 引言:提到王维,我们都不陌生,后人称他的作品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文学向来是与艺术相关的,所谓意境,就是我们根据诗中描绘的景色,在自己的 心中构想出来的画面,就是那么寥寥几字,却打开了读者的思维。美术培养的审 美有很多,假如是喜爱文学古风的同学,教他们国画再好不过了。这时,很多理 科思维活跃的同学可能就不舒服了,假如我不爱文学,我还要学美术吗?答案还 是要学,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说起设计,大家都不陌生,有些房屋建筑看上去是 很枯燥的东西,可是你不会明白设计师就是一个理工科的具有很好审美的设计师。不是说理科思维活跃的同学就和美术这种艺术无关,因为就算是看上去很枯燥的 设计稿,设计师为了能让设计稿更加美观费了不少心思。美术对于所以学生都是 有益的,只要用正确的态度认真对待美术课程,学生会收获不一样的惊喜。 一、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初中美术对于提升自身审美的意识 即使我们一再强调美术对于自身发展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但是具目前很多 学校的实际情况,大部分学生认为美术可能就是美术生的领域,对待初中美术课 程不认真,不自信,不感兴趣;还有一些学生是自己本身喜欢画画,对美术比较感兴趣,这部分的同学积极配合老师教学工作,对于学校的美术课很有参与感;其余学生由于自己本身有着良好绘画功底的基础,同时会感到学校开展的美术课对自 身提高不是很大,对待初中美术课程会有两种态度。一种是希望掌握各种绘画技能,认真学习;一种是觉得老师讲的内容不是很有难度,自己听不听都无所谓。这基本上上是目前的初中生对待初中美术课程的态度。初中生,课程上的压力的确 是比较大,美术课程在升学考试中比例不大,很多家长和同学愿意把自己的时间 花在语数外这些课程上,对于美术课程,可能真的不是很感兴趣,可能是抱着学 校安排课课程,自己就去上的态度来上课,而不是兴趣使然。都说兴趣是最好的 老师,没有兴趣又怎么能够希望学生会取得好成绩呢?诚然,有些同学在绘画方 面是有天赋的,他们的作品让人赞叹不已;也有很多同学在绘画上面没有那么有天赋,但是学校开设美术课程就是让所以的同学感受美术的魅力,无论你是否有天赋。好好的体验美术的魅力,即使你不是很在行,也会受益匪浅。万事开头难, 可能一开始自己的作品不是很理性,但是,只要你进步了或者是达到了自己的目标,那就会有一种成就感。作为初中生的美术老师,要把握学生对于美术课程的 心理,积极给与学生鼓励,同时提高自己教学水平,用不一样的教案来吸引同学 感受美术课程的魅力。在课堂上可以授予同学绘画基础,同时在完成自己教学任 务的时候,可以腾出一点时间来和同学们拓展一些课外的美术知识,让同学们对 美术了解更加深刻。同时,也可以将美术和其他课程联系起来,可能会达到意想 不到的效果。最后,还应该在课堂中给同学们灌输美术对于提高同学审美有很大 的益处。 二、丰富美术教学

《新课程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中小学美术

《新课程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中小学美术 第一部分基本概念题 1、美术的分类一般绘画、工艺美术、雕塑、建筑等 2、中国画用墨的方法大体上可以分为泼墨法、破墨法、积墨法、焦墨法、蘸墨法。 3、课堂教学是教师提高和促进每一位学生发展的主要阵地,建立“以学论教、教为了促进学”的课堂教学设计已成为美术课程改革的主流,谈谈美术课堂教学设计的主要标准有教学目标多元、教学容丰厚、教材处理变式、教学问题优化、教学活动有效、教学流程清晰、教学姿态平等、教学评价恰当、教学方法多样、媒体运用恰当。 4、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的“三杰”是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基罗。 5、人言“墨分五彩”,墨色:焦、浓、重、淡、清五个浓淡色阶。 6、本次课程改革,要改变单纯以学科知识体系构建课程的思路和方法,从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角度,根据美术学习活动方式来划分学习领域。因此,新课标划分了“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 第二部分简答题 1、什么是美术教育?

以美术学科为基础的教育门类。其目的主要是:延续和发展美术的知识与技巧,以满足人类社会经济、精神和文化的需要;健全人格,形成人的基本美术素质和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什么是素描? 素描一般是指单色绘画形式。(工具多采用钱币、木炭、钢笔、毛笔等。)运用单一的颜色通过明暗调子、线条来表现物体的特征、神态、形体、结构、运动、空间、调子、明暗、层次、主次、虚实、质感、量感、色彩感等。这种绘画称为素描。 3、什么是案例? 案例是指具有典型性的具体事例,通过它们能印证某种理念或提示某种方法。 4、什么是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学习的在品质而言,相对于“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和“他主学习”。它包括自主监控、自主指导、自主强化三个过程。美术课最容易接近自主学习。 5、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学会教学设计的反思,而反思首先是能发现问题,在教学实践中,可以从哪些途径去发现问题? 要点:⑴检视教学设计后的教案与教学实际的差距,如问自己:在课堂教学中是否发现了预料之外的问题?是否利用这些问题作为教学资源了?下课后有哪些方面比较满意或有什么困惑与遗憾?。⑵请自己的同事进课堂观察自己的教学,然后听取教学设计的问题。⑶用录像的手段全程记录自己的教学,分析教

广西美术出版社小学美术第18课设计我们的教室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广西美术出版社小学美术第18课《设计我们的教室》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 思 教材分析 1.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制作设计我们的教室,将前面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来。 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动手能力。 学情分析 1.教师通过组织活动,游戏较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及学习兴趣,让学生自己动手制造增添学生的荣誉感。 2.小学生想象力丰富,活泼好动。根据他们这些特点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动手能力。 3.学生认知障碍点:教室设计没有整体感。 教学目标 1.喜欢在集体生活中,并在参与集体劳动中,体会分工与合作的好处,提高与人交往的技能、技巧。 2.能认真完成集体交给的任务,为保护班级的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并在完成集体任务、承担责

任中,学会尝试用不同的方式、方法为班集体服务,提高实践能力和责任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学难点:学生合作能力组织能力。 教学过程 教材分析 1.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制作设计我们的教室,将前面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来。 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动手能力。 学情分析 1.教师通过组织活动,游戏较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及学习兴趣,让学生自己动手制造增添学生的荣誉感。 2.小学生想象力丰富,活泼好动。根据他们这些特点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动手能力。 3.学生认知障碍点:教室设计没有整体感。

教学目标 1.喜欢在集体生活中,并在参与集体劳动中,体会分工与合作的好处,提高与人交往的技能、技巧。 2.能认真完成集体交给的任务,为保护班级的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并在完成集体任务、承担责任中,学会尝试用不同的方式、方法为班集体服务,提高实践能力和责任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学难点:学生合作能力组织能力。 教学过程 教材分析 1.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制作设计我们的教室,将前面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来。 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动手能力。 学情分析 1.教师通过组织活动,游戏较能激发学生的积

小学美术课教学方法

小学综合课美术教学方法 以下几种方法授课者可根据自身状况进行选择: (一)讲授法 这是一种由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即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方法。它包括讲述法、讲解法、讲读法等。一般理论性的讲述、美术常识、欣赏教学以及技法课训练前的讲解,都采用讲授法。用这种方法教学的长处是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性强、效率高,照顾面宽。但其缺点是容易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缺乏感性知识,如无法解决怎样画等问题。鉴于这种情况,使用这种方法教学时,应该注意下述情况:①对所表述的内容要有科学性、思想性和系统性,以给学生一个合符逻辑的完整的概念。 ②语言的形式要符合语法,要清晰、准确、精炼,要通俗易懂,要形象生动,要富有感染力。 ③要善于组织学生听讲,所述问题能引进学生的思维共鸣,要善于洞察学生的反映,及时调整讲授的内容,变换讲授的方式。 ④可以借助板书、板画或示范图等直观教具,以加深学生的印象,达到帮助理解的目的。 (二)演示法 演示法是为了配合讲课和练习,通过操作性的示范表演,使学生增加感性知识,加深印象,明了作画(或其它美术作品制作)的方法步骤。这是美术课尤其是技法课教学常采用的主要方法之一。这种方法在形式上可以分为:当堂作画要求之全过程演示;按作画步骤要求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进行的同步性示范,有意识地找准难点作局部演示。 运用这种方法,应该做到: ①演示的内容必须与课堂讲述的内容和要求完全吻合。做到“讲”是“练”的前提和基础。 ②课堂演示要做的简明扼要,要图象清晰、准确、生动熟练,并能使全体学生都能看到、看清。 ③为节省时间,有些示范可以在课前先制成毛坯、半成品,在课堂上选择关键的过程适时演示。 (三)练习法 练习法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以达到巩固知识、形成各种技能技巧、把新知识变换为能力之目的的一种方法。这种练习包括视觉观察练习、造型技法练习、工具材料之操作练习和形象思维、逻辑思维练习等。所以,采用这种方法,要求特别讲究:

美术新课改简答

1.请谈谈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美术课程评价的意义和方式。 2.为什么要提高审美能力? 3.谈谈对“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认识 4.美术课程的性质与价值是什么? 5.美术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6.美术课程的教学建议是什么? 7.美术教学设计的关键点有哪些? 1.请谈谈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美术课程评价的意义和方式。 (1)意义:美术课程评价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改进教师的教学,促进美术课程不断发展的 重要环节。美术教学评价是为了改善和促进学生发展,淡化评价的甄别、选拔作用,突出评价的改善、促进功能,对教学活动进行有效调控,让评价转化为促进学生发展的动力,以提高教 学效率。 (2)方式:新课程下的评价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有激励性的评价方式;情境式的评价方式;作 业符号的评价方式;评语式的评价方式等。 2.为什么要提高审美能力? (1)提高审美能力,可以帮助一个人形成一种抵制丑恶、向往美好的心灵,使自己变得高尚优美,并陶冶其情操。 (2)提高审美能力,可以加深其对审美的认识,准确把握审美的标准,正确理解审美判断、审美趣味、审美思想的关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可以帮助我们在审美 的过程中准确把握事物的内在本质。 (3)提高审美能力,可以陶冶人的情感及培养人的兴趣爱好,帮助营造一个良好的精神上的家园,使学生在学习中得到精神的放松,从而提高其心理素质,缓解压力,提高学习效率。 3.谈谈对“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认识 第一,从文化的多样性角度来考虑,它加深了学生对文化多样性的了解,培养学生对我国 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尊重并理解世界的多元文化;第二,从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横向联 系的角度来考虑,它可以促进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取得对其他学科的学习和理解;第三,从 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角度来考虑,它可帮助学生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 待历史上的一些问题。 总之,“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在国际上是基于多元文化理论的影响,基于对文 化的多样性而提出来的。我国本次美术课程改革中提出这一新理念,是基于从根本上扭转 把美术学科仅仅作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训练的观念,而是视为一种文化学习来看待的理念 提出来的,其目的是使学生通过美术学科的学习同其他人文学科一样参与人类文化的传承 与发展,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对世界多元文化的宽容和尊重。 4.美术课程的性质与价值是什么? (1)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 反思之一: 在听课学习中我看到:新课程的实施使教师的教学观念进一步得到转变。同时,观念的转变还带动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以往“师问生答”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正在蜕变,已逐步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而富有个性的学习已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努力方向。我还看到,不管采取什么样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师总能走下讲台,走向学生、贴近学生,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使自己的“教”真正为学生的“学”服务,使教学向着师生“互动交流,共同发展”靠拢。不少教师的课,“民主性”逐步取代了“权威性”,教学氛围更加愉悦、和谐了,师生关系更加融洽、民主了。教师注意了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方法自主学习了。同时,教学形式更加开放了。但是,我也看到,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真正落实“有效教学、主动参与”,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反思。 1、要真正体现新的教育理念,教师须要做到三要 一要关注学生的需求,以此成为推进教学进程的依据。所有的预设都是为了不曾预约的精彩。由原来固定单一线路变为现在的多元设计。二、要减少对学生的控制、放开对学生的制约,我们会发现孩子其实非常聪明,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思考,有更丰富的答案。作为教师我们要做的是更多的了解学生,给他们活动的机会、思考的空间。三、要学会真正有效地评价学生。在课堂上,教师都知道即时评价,但到底什么样的评价才是真正能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呢?为了鼓励而鼓励,为了评定而评定,将最终失去的学生对评价的可信度。要以富有启迪作用和富有情感的语言来打动学生的心灵,使评价确实评而有价。 2、改变传统的教研形式和内容 在与教师互相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教师对新课程理念都有一定程度的认识,但是在教学行为上却又无法充分体现出来。最关键的原因是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所以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教研形式,变单纯的理论学习为“解决问题”的教研形式。没有问题就没有研究,不针对问题的研究是没有实效的教研活动,因此提高问题的针对性是教研由形式走向实效的前提。进行科学的课堂观察,以“案例”为载体,找出问题的症结,表达活动实施中的困惑与成功、活动中的疑难问题及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借此来引发更多的教师相互学习、分享经验、反思、探讨与教育实践有关的问题,提升教师将新理念融于教学行为的能力和教育教学的实践智慧。 3、提升教师反思的内涵 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是肤浅的认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通过与教师的互动交流,我们看到教师都能清醒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但是反思缺乏深度。要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可以从三方面进行,第一,正面反思,即寻找具科学性又具艺术性的教学行为,通过反思将其提升到理性高度,充分展示它的闪光点,可以思考:成功的教学行为是在什么样的情境下发生的?背后支撑它的教学理念是什么?提供的教学策略是什么?成功行为给我的启示是什么?第二,负面反思,即反思自己教学行为的不足或缺失,并把它提升到理性高度作归因分析。可以这样思考:教学中遇到了什么问题?这个问题的外部环境和内在原因是什么?如果再教一次,我如何解决这类问题?这个问 题给我的启示是什么?第三,对比反思,根据前后两次教学效果的不同,抓住教学前后理念和教学行为的变化进行对比反思,可从中受到很多启示。教师通过不同方面的反思,加深对问题的认识和思考能力,加快自己专业化成长的步伐。 反思之一:学生合作、探究、交流的时间和要在一节课有限的时间里完成学习任务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一节课只有40分钟,在新课程理念下,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是需要不断合作、探究、交流的,而这个过程往往是一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过程,这个时间如何调控和把握?在观摩课上,高手老师们似乎完全没有这个难题,但对我们这些平民老师来说,确是一个难题。我想,这就要求我们引导者应该懂得调控艺术,做到收放自如,开阖有度,在能够引发学生思维处一定要放,让学生充分合作、探究、交流,尽情地享受驰骋思维的乐趣;但当学生的已完成了这个思维过程后,就要及时收,像上面的讨论,当学生的描述处于不断重复时,就要及时进行下一个环节,用新的信息再次激发学生新的思维。这样开阖有度,才能既完成了一节课的学习任务,又注重了学生合作、探究、交流的体验过程。

小学美术教学方法

小学美术教学方法 小学美术教学方法 儿童画是儿童特有的一种语言,是儿童眼中对客观世界的态度和认识的一种表现,是儿童与我们交流的工具。小学美术教学并非是专业教育,也不是为了培养专业画家。在小学阶段,应培养学生良好的艺术素质、丰富的想像力及创造性思维为主,充分发挥美术的审美、认识、教育三者并举的功能,尤其是要注重小学美术教学方法的研究,怎样才能使孩子喜欢学,主动学?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的研究,结合我在教学中使用的方法,谈一谈我的观点。 在目前的小学美术课堂上,几乎所有的人,忽视了儿童美术作为一种“生态现象”和人生的一个“生命阶段”独立存在的意义。在小学美术课堂中,“兴趣”是最重要的,要如何使学生有兴趣?就需要我们不断改变教法,改变教学环节的设计。 传统美术教育多是围绕“看画”或“临画”为主要内容展开的,最终以大家的画“都一样”为结果;美术教学的真正意义基本上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学生仅有的一点灵感也逐渐在“临摹”中泯灭。当然,临摹能力作为基础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必需的,但在小学阶段,即使临摹了也要以能临出独特的个性为目的。想像力和创造思维的培养和开发,是现代美术教育非常重要的一点。如我在教二年级美术《茂密的花》一课时,先让学生闭上眼睛倾听自然的声音;在教色彩时让学生听一组音乐之后再与色彩对号入座;让学生大胆尝试各种不同造型的花,在不同的摆放方式中了解“茂密”的含义,不但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去客观地表现对象;而且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性的思维创造了条件。 “不教而教”中的“不教”,就是你不要过早地用技法技能去规范他;“教”就是要启发他、引导他,培养学生良好的美术习惯。如我在二年级的美术《绘画游戏》这课上,结合课本内容让孩子们随心所欲地画各种线条,然后在分割的块面上填上自己认为好看的颜色,结果每个学生画得都很美,有的乍看起来是动物;有的则像植物……不但突出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对线条及色彩搭配的感受能力。也掌握了画线条与画色块时不同的握笔方法,培养了用色的良好习惯,从大处着眼,小处着笔,不但对学生良好的美术习惯及健全的艺术素质的培养起很重要的作用,同时对学生良好生活习惯及行为习惯的养成也会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作品展示时,小组间的评比激励机制是促进合作完成优秀作业的催化剂。班级自从建立小组的评比机制以后,同学们在课堂纪律、语言表达、构图设计、色彩表现、内容安排、形象体现上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这是因为小组成员为了集体的荣誉,纷纷讨论,献谋献策把各自的意见充分表达出来,然后小组统一最好的方案,再一起动手完成作业。如在教授人美版第6册《怪兽》这课时,课前我要求学生去收集一些废弃品,带到课堂上进行制作。那天各组的同学都带了工具和材料。其中,有一组同学带来了泡沫块、胶水、

浅谈小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1)

浅谈小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艺术鉴赏力,亦称审美能力,它既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审美鉴赏力的提高,有助于以美的规律和美的理想去改变世界,发展文明的、健康的、科学的生活方式。人们认识美、评价美的能力,包括审美感受力、判断力、想像力、创造力等。 一.培养小学生审美能力的必然性和重要性 “人不仅为生存而斗争,而且为享受,为增加自己的享受而斗争......,准备为取得高级的享受而放弃低级的享受。”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是分层次由低到高。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 如今,社会经济发展,人们衣食无忧,产生高级的精神需要和审美追求,而由于当前人们对审美认识的提高,所以就必须要求下一代也具备良好的审美观。人们常说从小就要养成好的习惯长大才能有好的作为,从小培养审美习惯也是审美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柏拉图强调从小培养青少年养成爱美的习惯是很重要的。他说:应该寻找一些有本领的艺术家,把自然的优美方面描绘出来,使我们的青少年像住在风和日暖的地带一样,四周一切都对健康有益,天天耳濡目染于优美的作品,像从一种清幽境界呼吸一阵清风,来感受他们的好影响,使我们不知不觉地从小就培养起对于美的爱好,并且培养起融入美于心灵的习惯。”有审美的想法还必须有审美培养所必须的场合、环境,艺术教育就应该不断地创设一个又一个艺术审美环境,家长应引导学生参与审美体验,使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和心灵对艺术作品进行直接的感知。 三.如何培养小学生艺术审美能力 “在某种程度上说,审美能力是有意识的教育和无意识的文化熏陶的结果。从儿童到成年的转变,是心理成熟和审美理解力增强的表现,而这种转变又不是自动进行的,教育是促成这种转变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两类在培养小学生审美发展方面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家庭。审美能力的培养应该从小抓起,从细节上培养父母是小孩的第一任老师,小时侯对事物的印象才是最深刻的。比如学习音乐、美术等,并不是要孩子成为音乐家、画家,但是让孩子学习音乐,特别是学会欣赏音乐,可以培养孩子的艺术修养,丰富和美化孩子的精神生活,给孩子送去欢乐。家庭是培养孩子审美能力的第一次后天环境,也为他们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进一步提高打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梧凤中学(小学部)邓永忠 新课标明确指出:“小学美术课是义务教育小学阶段的一门必修的艺术教育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它对于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具有重要作用。”美是客现存在的,而且无处不在。对于小学生来说,明明生活在“美”的身边,却有时会感受不到“美”的存在。为此教师在教学中特别要注重通过审美活动,来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学生对现实世界的感知、鉴赏、创造的能力;营造、提升审美境界,完善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性格。让美洋溢在学生心中。笔者认为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应从以下方面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美”的知识传授和教育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坚持不懈地进行“美”的知识传授和教育,促进学生产生美的理念和思想,逐步形成美的标准。通过线条、画面、色彩、明暗、大小、长短、形象、空间、质感的认识理解,让学生认识和理解美,明白什么是美,怎样才算美;通过造型、设计等环节的教学,让学生理解美的表现和应用,形成一定的审美情趣;通过欣赏、综合等环节的教学,让学生更深地理解美、评价美、寻找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让学生留心观察,引发他们的审美兴趣 美术是视觉艺术,在美术教育中教师要重视从视觉形象教学原理入手,针对儿童的年龄特点,引导孩子们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世界,观察大自然中的一切美好事物。首先教师可用直观的教具、模型、范画、多媒体技术等帮助学生观察美、感知美、表现美,提高审美能力,面具教学中也可模仿学生平时较为经典的表情,让学生观察后说说这些是谁的表情,进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欲望,对面具的制作有了兴趣,学生情绪一高涨,上课效果自然就好。 三、多组织学生开展作品评价活动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因此,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运用比较的方法让学生通过比较美术作品,发现和感受美的存在,把美好的东西保留下来,进而培养学生审美的能力。教师在美术课堂上要多组织小组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多组织一些评画、评作品活动。在学生完成作业或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教师要组织学生互评作品,搭建同学间、小组间的交流平台,让学生进行广泛的交流。通过教师点评、学生点评、师生讨论、生生讨论、师生互教、生生互教,达到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效果。学生作品水平差不多,对比性针对性强。学生也较感兴趣,学生通过比较、讨论、领悟达到较深刻的理解。明白哪些地方、哪些方面好、成功,哪些地方、哪些方面存在问题,为什么,怎样做效果会更好些。 四、通过鉴赏名家作品提升学生的审美境界

中小学美术课详细课时教学计划

中小学美术课详细课时教学计划 学校:郑州师范学院教师姓名:余梦馨课业类型:美术 班级:B14美术学二班学号:日期:课题:纸板的创想——成型方法学习领域:设计·应用 设计思路:1.从教材上来说本课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八课教学内容,从新课程教学标准对美术领域的划分上来看该课 是一节设计应用课。纸板的创想,主要就是让学生根 据纸材的特性,利用剪、折、卷、粘贴、组合等技法 进行创新设计。通过本课的探究学习,使学生能够在 实践设计中感知问题、分析问题,通过动手操作,能 够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一节可以激发学生创新能 力、协作能力、动手能力、感知能力、评价能力的设 计应用课。 2.从学生的接受能力上来说,八年级的学生思维已经较 为成熟,对待事物有自己独特的认知能力,也有一定的 美术理论与实践基础,对于美术技巧也有一定的掌握并 且他们的创造想象力也没有被约束,因此要通过课程的 学习达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 识,开发其想象力。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师展示纸雕塑的作品,了解纸的特性与他的制作方法并用以前学过的构图,造型, 色彩搭配等知识,进行有关的创意,设计,制作活动 达到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与创新意识。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观察、分析、想象、设计出美观 的造型。②运用折叠、剪切、插接、粘贴、卷曲等方法 制作造型美观、功能实用的浮雕和立体造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纸雕塑作品,设计纸雕 塑,引导学生更关注生活中有趣的事物,发现其与艺术 的紧密联系,在实践中提高学生对艺术的热爱以及培养 学生敢于想象敢于实践的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1.怎样将一张平面的纸变为立体作品 2.如何通过分析造型、功能、材料、色彩及风格,运 用折、剪、插、粘、卷等方法制作造型美观、功能实用 的造型。 教学难点:1.纸立体造型的设计 2.如何让学生运用已知的构图,色彩设计等知识进行造 型创作与设计 教具准备:剪刀,纸板,各色卡纸,双面胶,胶棒,教师自制纸

小学美术课中审美能力的培养

小学美术课中审美能力的培养摘要:我从培养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感受美、在现实生活中认识美、鉴赏美、在实践活动中创造美等方面的能力进行培养。 关键词:小学生;美术课;审美能力;培养 审美能力是小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小学美术的始终,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很重要的技能。无论是美术的不同表现角度和不同人物特点都可以帮助和启发同学的创作思路,特别选择了表现能力有一定差异的学生作品,尽可能地帮助教师激发同学们的创作欲望。审美能力的高低对学好美术起到的作用极为重要,也是后续学习的基础。 一、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离不开生活。“生活中缺少的不是美,缺少的是发现。”但是小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不注意观察,无法发现生活中的美。利用电教媒体的多样性、新颖性、趣味性、艺术性等特点设计生动优美的画面,让学生从中发现美。逼真的屏幕图像将教师用语言和教具难以描绘的问题进行了形象化的处理,大大地简化了教师在课堂上费事劳神的重复机械劳动,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油然而生,十分专注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 二、重视师生关系与审美个性的培养

(一)美的课堂氛围的建立 课堂氛围是指班级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如在乡村少年宫的教学,拘谨的程度、灵活性、结构、焦虑、教师的控制、主动性以及激励作用等。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审美型师生关系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和谐,易言之,美的课堂氛围应该是一种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生活于其中能够感受到愉快和满足。因此,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建立一种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使每个个体置身其中都能感觉到轻松和自然,为此,教师要做到以下两点。 1.指导与合作 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要在深入熟悉和掌握学生心理特点和个性差异的基础上理解他们,包括他们是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兴趣爱好、思维方式、认知水平和行为习惯等,在此基础上,同他们建立一种合作关系,让他们时刻感觉到教师是在同他们一道学习,共同进步。 2.教学氛围 从教师所承担的社会角色来看,教师要体现国家对学生教育的总体目标要求,即包含着社会对个体的指令般的制约。但是,从教学过程的特殊性上来看,教师又要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要以人格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正确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8篇精华版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一): 小学生学美术,很多人认为只要学会画几个人,画几只动物,涂涂颜色就行了,其实不然。如果学生不喜欢学或学得很累,就会以致于一见上美术课就头痛,甚至在美术课无聊地打发着时间,美术教学就很难顺利地进行下去。在课前和课后,我千方百计地让学生既能学习美术基础知识,又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绘画创作潜力,下面就谈谈我的一些体会。 一、造就生动活泼的课堂学习气氛。 小学美术教科书上,每一课都只有几张插图,其他的资料就比较少,所以我们上一堂课就需要很多的准备。在备课中,我力争以充实的资料来吸引学生,透过听听、说说、玩玩来培养学生的兴趣。比如,六年级纸工饰物这一课中,我结合此刻的天气状况,说说青蛙是因为冬天到了,它要去冬眠,所以分外的着急,它要到小石洞去冬眠了。学生制做好了以后,我让学生思考小青蛙能否站立呢,请他们发挥想像力。问他们如何做到这一点?他们争先恐后地发言,并且将好几种方案都列了出来,然后我再让他们将自己认为最好的方案制作出来。小青蛙做好后,我们又能够做其他要冬眠的动物了。这些作业,所花的时间不多,但都是跟现实有关的事物,在学习的同时也帮他们解开了心中的迷雾,所以学生很感兴趣,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最后,我叫他们都带领动物去冬眠,童趣一点的语言原先以为六年级学生难以理解,但我的顾虑却是剩余的了,一堂课,既简单快乐又严谨地完成了。 二、增加练习的趣味性。 六年级的美术课有一部分是关于戏曲人物方面的训练,我们南方的孩子,普遍对京剧感到陌生、遥远。在进行授课时,学生会对京剧人物的老生、花旦、小生等等主角觉得陌生而枯燥。我给他们讲了杨门穆桂英这位女将的故事,及时放了一段穆桂英挂帅的京剧影片给他们看,并把讲台变成舞台,学生们争先恐后地模仿着京剧英雄人物的动作,一个个表演得十分认真,用心性高涨。我当场示范了一幅武生的戏曲人物图,故意弄得比较幼稚,让他们也勇敢地进入了创造领域,到达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这样的课安排得当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使他们开阔了视野,激发起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从而促进了小学美术的教学效果,提高了他们自觉的艺术创造力。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二): 小学美术课教学反思 美术是一门个性的学科,它能让学生学到绘画与制作的本领;能培养学生的综合潜力,发挥学生在各个方面的才华;能使学生感受美;能使学生热爱学习。新课程标准下的美术课已不再是从前那样,教师在上面画,学生在下面画。素质教育已渗透到了美术教学中,在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作业过程中,更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探究,让学生学得简单、学得快乐。而美术课堂就好比一个乐园,让学生乐在其中。 美术课要想上好,其实还真不是那么容易。不论是课前的精心准备,还是教学中课堂的情景创设、多样评价,以及课后的反思等等一样都不可少,都需要美术教师下工夫来思考、推敲。 一、课前的准备

小学美术教学方法

小学美术教学方法 在教学美术课的时候,一般会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采用下面的教学方法: 一、讲授法。 对于课本上的一些学生不太接触过的教学内容,我们一般先给学生介绍相关的知识,让学生的老师有语言环境中接受知识,产生兴趣。并善于组织学生听讲,所述问题能引进学生的思维共鸣,要善于洞察学生的反映,及时调整讲授的内容,变换讲授的方式。当然,也可以借助板书、板画或示范图等直观教具,让学生加深印象,达到帮助理解的目的。 二、临摹法。 一般那些结构比较复杂一点的,学生创作、理解较的作业。我们一般采用让学生仿照、临摹的方法让学生去理解和感受自己的作品,不过学生作业之前的课堂演示要做的简明扼要,要图象清晰、准确、生动熟练,并能使全体学生都能看到、看清。 三、写生法。 对于一些课本上要求学生自我完成,并且是一些画实物我美术作品,我就让学生写生,这个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美术教具,必要是要带学生外出进行风景写生。对于这种课,老师首先让学生有明确的目的要求,并且目的要求恰当,还要注意组织教学,以便提高学生练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切忌盲目性和单纯的为练习而练习的作法。再次应注意指导和检查学生掌握练习的方法、步骤的情况;要科学合理地分配作业练习的时间。最后教师对学生练习中存在的问题及优缺点应予及时总结,肯定成绩纠正错误,可以个别问题单独讲,普遍问题集中统一讲。四、观赏法。 美术课堂中,有一些课是对一些名作进行赏析,当然,对于一个小孩子来说,评析名作的能力太浅,所以,要求我们首先对观赏的内容要有足够的了解,首先先自己明白,才能通过语言能力让学生明白和理解观赏的对象,再次是充分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和看法,认真讨论,结束时教师要认真总结。 五、创作法 这种方法一般是先通过让学生欣赏一些作品,然后通过老师有语言评析,让学生感受美的享受,再让学生自己创作一些简单的作品,得以表达老师或学生个人的一些思想或意见。对于这种课,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让学生明白自己的做画的方法、步骤、工具等才能让学生进行创作,小学阶段一般不要设置太难的题目。

浅谈有效培养小学生审美能力的几个策略

浅谈有效培养小学生审美能力的几个策略 发表时间:2013-01-15T10:25:37.013Z 来源:《素质教育》2012年11月总第101期供稿作者:夏辉[导读] 歌表演是在歌曲的演唱中配以简单形象的动作,有集体的、个人的表演。 夏辉福建省三明市建宁县客坊中心小学354504 摘要:审美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重视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主要有:营造身临其境的氛围,感受音乐的美;形成情感体验氛围,体验音乐的美;营造创作表演氛围,表现音乐的美;加强律动和歌表演,提高审美素质。关键词:小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策略 音乐教育的本质是审美教育,离开了审美为中心的音乐教育将是无源之水。美的感染必须通过自身的体验才会获得,因此,音乐审美教育要体现在音乐教学活动中,体现在活动的全过程,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要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必要的音乐审美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教学活动中营造美的氛围,引导学生感受、体验、表现音乐中丰富的情感内涵,引导学生感受、体验、鉴赏音乐的美,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具体实施呢? 一、营造身临其境的氛围,感受音乐的美 创设音乐情境是激发学生兴趣、使得课堂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的捷径,教师在教学时,可根据教材内容,运用声、画、语言等创造出与题材密切相关的意境气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以及深刻的感官体验,来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 1.用语言描绘意境。如在教学《美丽的夏牧场》一课时,我营造了诗一般的氛围,用语言描绘出美丽辽阔的夏牧场,银色的帐蓬,装点着绿色的原野,天上白云朵朵,地上牛羊成群,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围坐在阿肯身旁,早已唱起了那欢快的歌!这景色优美如诗如画,学生的思维被调动起来,如临其境,如见其景,仿佛置身于美丽辽阔的草原,仿佛看到了草原的孩子围坐在阿肯身旁唱歌。 2.借助多媒体营造意境。如在教唱《小白船》时,利用多媒体展现出幽静的画面,然后在屏幕上出示小朋友们自己的照片,好象他们自己在月亮上嬉戏、玩耍。教学时,能有效地将视听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使孩子们受到作品的感染,激发了小朋友的兴趣,加深了孩子们对作品的理解和对主旋律的记忆。随着音乐边听边动,能帮助孩子们感知音乐的节奏、速度、力度和情绪起伏,营造良好的效果和课堂美感,使孩子们更能投入到音乐所展现的情境中。 二、形成情感体验氛围,体验音乐的美 列宁曾说过:“没有‘人的情感’,也就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当然,要让学生动情就得引导学生进入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情感,用艺术加强表现生活,美化自然,形成情感氛围,让学生融情生情。 1.在生活情境中体验音乐。例如教学歌曲《风车依呀呀》这首歌,启发学生叙述生活中爸爸妈妈的辛劳,用多媒体展示出爸爸妈妈在田中劳动的画面,指导学生用柔和真挚的情感演唱歌曲,又用多媒体展示出小朋友是个爱劳动的孩子,会帮爸爸妈妈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学生议一议在生活中你会帮妈妈做什么事,再将力所能及的劳动编成新歌词演唱。学生通过倾听、观看、探究、讨论,用音乐的手段表现出了自己的情感。 2.从大自然中感悟音乐。在教《采茶歌》这首歌时,要使孩子感悟音乐,先把孩子带到大自然中去,让孩子在一片茶山上感受音乐的美,边采茶边听音乐,学生兴趣浓厚,自然地从曲调中领会了音乐所表达的美和情感。 三、营造创作表演氛围,表现音乐的美 针对儿童好动的特点,音乐课实践过程中可营造创作表演的氛围,可让学生用自己的手、脚、身体等动作,来理解音乐的内容、风格和情绪。一边倾听美妙的旋律,一边动手画出音乐的形象,可以让孩子们潜移默化地受到音乐的熏陶,好似身临其境地畅游于艺术殿堂里,再通过投影仪进行展示,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例如:在教唱完歌曲《小雨沙沙》这一课后,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小雨沙沙》的影像资料,让孩子们在《小雨沙沙》的音乐声中拿出画笔在纸上画出自己心目中春天小雨的样子。当音乐播放完毕,我请几位同学到台前来展示他们的作品,发现同学们的想象真是丰富多彩。通过听画,让小朋友们体会到创作的乐趣,陶冶了孩子的情操,净化了孩子们的心灵。 四、加强律动和歌表演,提高审美素质。 律动对提高孩子的素质、发展孩子的智力、培养孩子的个性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律动教学中不能只重视动作技巧训练,也不能只局限于教师示范、学生模仿,更不能为了使动作整齐让学生机械地反复操练,而应该从素质能力培养着眼设计教学,使学生从实践中找到真知。在上综合课《健康歌》这一课时,我不仅教同学们边唱边学老爷爷和小姑娘的动作,还鼓励他们利用体育课上学的韵律操为歌曲创编舞蹈动作。在这种音乐游戏中,同学们不仅感受到了音乐的美,还感受到了运动的快乐。 歌表演是在歌曲的演唱中配以简单形象的动作,有集体的、个人的表演。教师一方面可教给学生一些规定的表演动作,另一方面还应鼓励学生自己大胆创编动作。学习一年级上册的《两只小象》这首歌,我启发学生小组合作,大胆创编动作,学习小象团结、互助的精神,使他们对音乐形象加深理解;同时又在感受着音乐的诸多要素,发展了大脑与身体间的协调合作,实实在在地得到了一种总体协调的感觉及时间、空间距离的实体概念。 总之,在音乐活动中,教师要努力营造各种美的氛围,创造出各种意境,让学生去体验音乐的美感,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充分挖掘音乐作品的艺术内容和情感内涵,发挥音乐作品的艺术魅力。

人美版必修 美术鉴赏] 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 教案设计

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目标 本课作为高中整个美术鉴赏教学的开篇,对后面的教学具有指导意义。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美术鉴赏、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和特征,以及学习美术鉴赏有什么意义,由此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培养学生“审美的眼睛”。 (二)内容结构 本课主要包括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现代人的全面发展出发,指出培养审美的眼睛是现代人全面发展的需要,而美术鉴赏则是培养审美的眼睛的必要途径。 第二部分“什么是美术鉴赏”,先从对身处天安门广场的感受和对天安门的认知中,说明美术鉴赏并不神秘,而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并由此引出美术鉴赏的问题。然后再从具体的美术作品入手,以中国唐代画家的中国画《捣练图》和法国画家米勒的油画《拾穗》为例,简单介绍了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或方法,由此导入,进入概念分析,阐明什么是美术鉴赏、其特性以及在美术鉴赏中被动接受与主动参与的关系等。这里没有涉及什么是美术或什么是艺术的问题,而是直接谈什么是美术鉴赏,这是因为美术或艺术的概念本身就十分复杂,它将涉及到更为复杂的专业知识,这对于学生的理解来说是困难的,也将影响本课的主题。更由于当代艺术已模糊了艺术与非艺术、艺术与生活的界限,“什么是艺术”在学术界也是一个正处于争论之中的问题,对于那些还没有定论的问题我们只好在教学中暂时悬置起来。 第三部分“美术作品是如何分门别类的”,简单介绍了美术的基本分类方法,这里只列出了一个简略的艺术分类,学生了解这些就可以了。但教师还应明白,在美术的六大分类——绘画、雕塑、建筑、设计、书法、摄影中,还可以按照其材料、功能、题材、内容等作更细致的划分。以下列出的分类并不完整,仅供参考: 1.绘画 按材料和功能:油画、中国画(其中按技法分为工笔画和写意画;按题材分为人物画、山水画和花鸟画)、版画(按材料分为木版画、石版画、铜版画、锌版画、丝网版画;按技法分为镂版画、腐蚀版画、水印版画、套色版画)、素描(其中也包括速写,按工具分为钢笔素描、铅笔素描、碳笔素描、毛笔素描等;按题材分人物素描、风景素描、静物素描)、水彩画、水粉画、丙烯画、连环画、年画、壁画、宣传画或招贴画、插图或装饰画等。 按内容和题材:人物画(包括人体画、肖像画、风俗画、宗教画、军事画、历史画等)、花鸟画、静物画、风景画或山水画等。 按形式语言:具象绘画、意象绘画、抽象绘画。 2.雕塑 按题材和功能:人体雕塑、肖像雕塑、动物雕塑、架上雕塑、纪念雕塑、环境雕塑或公共雕塑、实用装饰雕塑等。 按空间:圆雕、浮雕。 按放置地点:室内雕塑、户外雕塑。 按工具材料:石雕、木雕、泥塑、金属雕塑(包括钢铁雕塑、铜雕、不锈钢雕塑等)、根雕、冰雕、沙雕、雪雕、软雕塑等。 按形式语言:具象雕塑、意象雕塑、抽象雕塑、观念雕塑。 3.建筑

小学美术趣味性教学方法

小学美术趣味性教学方法 小学阶段的教育应该立足于小学生的实际需求,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趣味性教学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离开了趣味性的教学,学生就会失去课堂表现的主动性。尤其是小学美术教学,艺术化的熏陶离不开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所以对教学的趣味性有着更高的要求。教师应该在新《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课堂教学情境、设置课堂疑问、带领学生走进自然体验等方式,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使其受到艺术的感染,提高审美情趣。 一、创设激趣情境小学生具有独特的艺术感受视角,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情境教学法更加符合小学生的年龄实际,只有让学生乐在情境中,感受在情境中,方可实现美术教学的实效性。教师要创设适合孩子的艺术化情境,打动孩子们的内心,使他们将美术学习看作是学习生活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去尊重、去热爱、去探索。 例如在“头饰和帽子”一课的教学过程中,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孩子们用绘画来设计各种有创意的头饰和帽子,培养孩子们热爱生活的情感,使其艺术鉴赏力得到发

展。故而教师在创设情境的时候,便可以创设孩子们喜欢的角色扮演情境,利用多媒体播放走秀的音乐,让学生在班级的小舞台上展示自己带着帽子和头饰的风采,每个学生都可以有这样的机会。在表演结束后,让学生们表达自己对帽子和头饰的感受。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对每一顶事先准备好的帽子和头饰都会产生一种好奇心理,会对这节课的学习充满兴趣。 情境是开启学生新知学习大门的金钥匙,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情境创设是极其必要的。美术本身具有的抽象性,是很多小学生无从把握的,故而情境是学生消除这种抽象心理的有效途径,适合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情境,会对课堂教学产生推动作用。 二、设置激趣疑问 “学贵有疑,小疑小进,大疑则大进。”启发性问题的设置,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同时它也能够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恰恰符合当前素质教育中的启发式教学的理念。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灵活地设置一些疑问,使学生在知识的探求上产生强烈的欲望,从而在学习的过程中充满着智慧和能量。 例如在“动物面具”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便可以安排学生在课前准备好的动物面具,并带到课堂中来,丰富的动物面具给课堂增添了无限的活力,在这样的氛围中,教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