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教师的归属感

如何培养教师的归属感
如何培养教师的归属感

如何培养教师的归属感

各位领导,大家好!

首先,感谢局领导能给我一个和大家交流、学习的机会。

今天,我讲的是——如何培养教师的归属感。

在讲之前,我先说一个案例:

心理学家把甲乙两个学习、纪律都很差的学生分别插到了A、B两个学习、纪律情况都差不多的学习小组里,观察两个学生和两个小组的发展情况。在三个月的实验中,实验者对A、B两个学习小组则采取了不同的态度:对A组成员中大部分学生进行表扬和肯定,表扬他们热爱学习、团结互助、遵规守纪,有团队精神,有集体荣誉感等;对B组的成员则很少表扬。同时,实验者对甲乙两个学生却都采取了相同的漠视、放任的态度,既不批评他们,也不表扬他们,更不去指导、约束他们。实验结束后,A组的学习、纪律情况整体呈良好的上升趋势,分到A组中的甲同学学习成绩提高了,纪律性加强了;而B组的学习、纪律情况整体很不理想,呈下滑趋势,分到B组中的乙同学,学习成绩和纪律方面都

没有提高,反而下降了。

心理学家又在其他学校、工厂、监狱等单位、场所进行了类似的实验,而结果是相同的。由此,心理学家总结出一个规律:即对一个小组中的大部分人给予表扬和肯定,那么,

这个小组中的极个别的人(就是没有受到表扬和肯定的人),由于强烈的归属感,就会在以后的学习、工作、训练中变得认真起来。个体进步了,又推动了整体的发展。

在这个案例里,起关键作用的因素,就涉及到现代心理学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归属感”的问题。A组在表扬激励下整体发展成一个比较优秀的集体,甲同学在A组中就有比较强烈的认同感、荣誉感、归属感,尽管平时没有得到点名表扬,但是强烈的归属感使他进步了;B组在实验者漠视下整体没有发展,呈现后退迹象,这样,乙同学在B组中就没有强烈的荣誉感、归属感,尽管平时也没有受到点名批评,但是因为心理上没有集体荣誉感、归属感,所以仍然停滞不前,甚至还不如以前。这样,两个学生、两个小组就因为归属感有无和强弱的问题,发展结果却相去甚远。那么,起着这样重要作用心理因素——归属感,到底是什么呢?强烈的归属感对个人和组织有什么重要意义呢?我们该如何培养组织成员的归属感呢?今天我们就浅谈一下这个问题。

所谓归属感,就是生活、工作在一个组织、地域或群体中的成员,保持其良好的职业状态,有隶属于这个组织、地域或群体的一种心理感觉。强烈的组织归属感,是一种温馨的心理感觉,它可以促进个人的健康成长;促进团队、地域或群体的快速发展。培养归属感的途径也有很多。

那么,今天以“教师”为职业的我们,就有必要站在学校、教师发展的角度,狭义地探讨一下这些问题:即什么是教师的归属感?教师的归属感有什么作用?如何培养教师

的归属感?

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教师归属感”?掌握它的定义。所谓教师的归属感,是指教师与所在学校长期工作、互动、交往过程中产生的,肯于、乐于将个人融入到学校组织的自觉的态度、自发的情感。它是教师长期的、主动的工作积极性的沉淀、凝聚与升华,是教师对学校发展深层次上的心理反映,是主人翁精神的表现,是一种温馨的心理感受。这就是它的内涵。其次,我们要了解“良好的教师归属感对学校发展有什么重要的作用”?也就是说为什么要培养教师的归属感?概括地讲,培养良好的教师归属感,可以提高教师在学校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及主人翁意识,是学校进行校本管理,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推进学校向前发展的重要内容。具体地说,教师的归属感可以促进学校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教师的发展,可以激发教师的主人翁态度、激发教师积极性,激发教师的创新力,提高教学质量,保证学校高效地运作。教师归属感是学校管理和发展的内动力,是一个组织长盛不衰的法宝。它表现为教师对组织深厚的情感依恋,自觉维护学校的利益,关心学校的发展,对组织成员身份、荣誉倍感珍惜,以学校之荣为荣,以学校

之辱为辱。第三,明确教师归属感的产生基础。教师归属感产生的基础是组织成员之间相互交往合作,共同成长的业务需要和心理需要。心理学家说:“作为个体的每个人都有积极的一面,都希望充分发挥能力,在工作中施展自己的才干,挖掘出自己的潜力,发挥出自己的影响力,愿意承担组织赋予的工作,并获得成功,都渴望得到别人的承认、欣赏,内心深处,都希望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我们每一个教师都有这样的心理愿望,这就是形成良好教师归属感的内

在的基础。

那么,学校如何培养教师的归属感呢?我认为:培养教师归属感主要有以下五个策略。

一、确定具体的、切合实际的学校远景规划,培养教师

对学校组织的认同感。

学校的远景规划,就是学校的发展规划、办学目标、是学校的共同愿景,是学校发展的目标和蓝图。它应该鲜明具体,切合实际。它是校长通过与上级部门、与班子成员、与教师不断地对话交流,在国家的大环境下,在学校的具体条件下,在教师个人愿景的基础上确定的,它是组织成员共同价值观体系的内化。学校的共同愿景能获取教师的认同感,激发教师团结协作,鼓励教师为实现目标而积极工作。

比如我们学校研究确定了学校三年的发展规划,对学区、学校的办学水平、教学质量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学校的

教学质量目标是:科研兴校,质量强校,大张旗鼓地抓教学质量,努力打造全区一流农村中心小学。学校要开动脑筋,采取措施,千方百计地强化校本教研,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向40分钟要效率,真正实现“教育改革最终发生在课堂上”的目标,稳步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各位老师把自己的发展目标,自觉地融入学校的发展目标,把自己的发展与学校的发展结合起来,找到自己的位臵,愿意接受更大的挑战,对学校、对自己树立起坚定的信心。学校改善办学条件的目标逐步落实:去年11月协调资金6万元,为微机室和办公室配备了20台电脑;今年五月协调资金10万元,建了学校近300延米的透视围墙,为多媒体教室上了投影仪,其他硬件设施项目,也正在筹划之中。整个学校的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办学条件逐步改善,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一个良好的发展前景,一个可望可及的奋斗目标,会像磁石一样产生吸引力,把教师凝聚在一起,产生向心力,教师会在共同目标的激励下,形成力往一处用,劲往一处使的良好局面,共谋学校的发展。不断发展的学校是教师不断发展的必要环境,教师会产生一种强烈的认同感、归属感。

二、提高领导素质,培养教师对学校组织的信任感。

学校领导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高超的领导能力,扎实的工作作风。校长要自觉加强政治理论的学习,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其高尚的道德情操是引领学

校方向的灵魂。校长公正廉洁、作风正派、实事求是、任人唯贤、讲求民主、不谋私权、淡泊名利、宁静致远、为官一任、造福一校,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子情怀,那么教师就会由衷地对校长对组织产生敬佩感和依赖感,教师就乐于去完成学校的各项工作,使管理达到一种“无

为而治”的境界。

校长要有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虽不能各门学科样样精通,但至少要精通一门学科的教育教学工作,并成为行家里手,通晓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知识,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要达到一定的水平,能够指导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并注重日常的学习与提高,这样在广大教师中才有威信,教师

才“服”你。

学校班子成员经常深入教学一线,坚持听评课,评课时能够对教师衷恳地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与教师一起进行校本教研,并能提出前瞻的、具体的校本教研实践策略,与

教师一起讨论、学习。

校长要深入到教师当中,主动与教师一起参加文娱、体育活动,与教师促膝谈心,平等地讨论问题等,这样能够与教师拉近距离,建立友谊。此外,校长要关心教师的疾苦,在教师有困难的时候帮一把。如教师家庭搬迁、子女升学及直系亲属婚丧等大事,校长要到场以示关心。另外,校长要千方百计地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组织教师旅游休养,给教

师以组织的温暖,让教师以能在这个集体工作而感到自豪,使教师对学校产生深深的依恋情、亲近感。

校长要宽容大度,容人之短,扬人之长,知人善任。每个教师都有优缺点,校长用人的关键在于发挥每个人的长处,把每个教师放在最合适的位臵上,整合发挥出团队每个成员的能力,提升团队的综合绩效。校长要发挥好自己是学校人力资源的启动者、协调者、开发者的角色,以良好的领导素质培养教师的亲近感、信赖感。

三、建立激励导向机制、合理的竞争机制,培养教师对

学校组织的满意感。

管理深处是激励,精神激励是激励的最高层次。一所学校建立了良好的激励导向机制、合理的竞争机制,就可以使教师产生精益求精,勇往直前的工作热情,形成一种作风,一种精神。现代社会心理学表明,教师有更为强烈的受人尊敬的需要。他们希望学生尊重他们,更希望学校领导和社会

重视、信任他们。

学校的体育代表队载誉归来,校长向教师和运动员表示祝贺,对他们的成绩表示肯定和赞赏,那么教师就会感到自己的工作受到了领导的承认和重视,从而情绪更高,干劲更足,而教师这种强烈的贡献感、成就感就会推动学校的体育

工作步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校长能够适时地对表现突出的、取得成绩的教师给予肯定和表扬,这种精神激励将激起教师的满足感和成就感,从而极大的调动教师的工作主动性、积极性,也就能够促进学

校整体工作的提高。

校长对教师给学校提出的合理化建议,诚恳的批评,应给予定性的评价,或采纳或解释,使教师在精神上得到满足和安慰,他们会为自己的意见受到学校的重视而高兴。但是,如果教师的努力工作在物质上或精神上得不到认可,他们的成绩没人理睬,他们的建议没人接纳,他们的言行没人重视,久而久之,他们就会放弃,冷淡、袖手旁观,燃不起对工作的激情,个体对组织就失去了感情,失去了信心,单纯地为了“工作”而工作,只是“做完”工作,而不是“完成”工作,最后他们与学校之间唯一的联系就是一种麻木的冷冰冰

的契约关系。

实践证明:合理的激励机制,会激发大量利组织的行为,引导教师主动参与到学校管理与决策之中,逐步培养起教师

的满足感、归属感。

四、创设宽松自由、和谐向上的工作环境,培养教师对

学校组织的愉悦感。

教师都希望在一个宽松自由、合谐向上的集体中工作,教师之间有一种融洽稳固的合作关系。合谐校园环境是一种和衷共济,内和外顺,以人为本,互帮互助,阳光健康,协

调发展的工作环境。创设这种环境,需要校长管而不专,统而不独,坚持“言论自由”、“百花齐放”的工作作风。

校长要真诚地欣赏每一位教师,不吝啬对任何教师的鼓励与赞美,乐于为教师的成功喝彩,尊重他们的才能,尊重他们的谏言。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教师,把阳光洒播在他们的心中。用积极情绪去感染教师,创设一种和谐的学校小气候,教师之间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每个成员都能体会到这种适宜的气候、美好的关系所带来的温馨的感觉、敞亮的心境,从而倍加珍惜这个集体。

赫赫有名的西门子公司是如何培养员工的企业归属感的呢?新员工在进入西门子公司之前,人事部会通知每一名新员工报到的时间,及时安排在职员工到前台迎接新员工。新员工被带到各自部门时,办公桌、电话、名片、电子信箱、文具等所有的办公用品早已准备妥当,桌上摆着漂亮的鲜花欢迎新员工的到来,同时还有一张欢迎卡,上面详细说明入职第一天的日程安排。周到、人性化的措施马上给新员工以回家的感觉,让他们感受到西门子的细致、人性管理风格。这也会让新员工明白应该以后如何对待其他同事。接下来,西门子会为新员工安排一名老员工做向导,引导新员工参观讲解,使之尽早适应公司环境,带领他们签订劳动合同,为其提供一些诸如员工手册、公司内部管理制度等资料,帮助指导他们了解更多的信息。试用期内,西门子会为新员工介

绍公司的组织机构、企业文化及其工作内容等,组织新员工参加员工研讨会,帮助新员工尽早融入到公司。西门子所做的一切无疑会使新员工感受到强烈的归属感,并在接下来的工作中自然产生为企业忠诚效力的主人翁意识。

所以,我们学校要为教师创设宽松自由的工作环境,建立和谐积极的人际关系,营造团结向上的校园文化,让教师获得组织的愉悦感、幸福感、自豪感,在工作中体验自我的价值,从工作中寻找生活的乐趣,进一步培养教师组织的归

属感。

五、关注教师的业务成长,培养教师对学校组织的责任

感。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师大计,师教为本。师教就是教师的教育,即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教育。教师是教育之源,人才之根。而广大教师的职后教育更关乎整个教育的质量与品位。当今时代,教师职前学习获得的知识,已有一半以上无用武之地,教育的、知识的传承性正被创新性所超越。所以,我们应感受到作为教师的责任感与紧迫感,以一种时不我待的心情快速提高自己的业务水

平,促进专业成长。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基本途径是:以教师个人的业务进修,自我反思、集体同伴的互助协作为主的校本教研和专业人员的引领提升。狠抓校本教研,教师要利用课余时间积极

参与职后培训,加强业务进修,自我反思是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的行为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在教师个人反思的同时,进行集体备课等类型的同伴互助活动,上二次课,通过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对话,协作等方式进行专业切磋、协调合作,分享经验,互相学习,达到取长补短、共同成长的目的。如太平小学学区的“大教研组”校本教研策略,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目前,我们正在积极地进行初期的、尝试探索性的校本教研实践,打算积累经验后,下学期在我们学区铺开。

另外,专业师培人员的指导也可以使教师专业成长向纵深发展。这样,学校在创设师培机会,搭建专业成长平台的同时,就加强了教师组织归属感的培养。

综上所述,校长做为学校的领导者,要从学校实际出发,因师制宜,因时制策,因事择机,因情择略,弘扬学校办学理念,以促进学校发展为目的,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以教师发展为本,点燃激情,积极培养良好的教师归属感。

以上是我的个人见解,不当之处,恳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

试谈民办学校教师归属感的建立

摘要:教师队伍不稳定已经成为民办学校发展过程中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本文尝试从教师对学校的归属感的建立角度出发,通过对影响教师队伍稳定的心理因素的研究,从中总结出建立教师归属感的对策,为民办学校管理者建立稳定的教师队伍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归属感。

Abstract: The unsteady teaching staff has become a very serious problem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on-state schools. The author starts with the analysis of the teachers’ sense of belonging to the schools, and then focuses on the study of psychological factors that influnce the steadiness of the teaching staff. Through the above analyses the author tries to conclude the countermeasures of establishing teachers’ sense of belonging in non-state schools, which he hopes may be helpful for establishing a steady teaching staff for non-state schools .

Key words: non-state schools; teaching staff ; sense of belonging

当代社会,人才已经成为一个体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最重要、最关键的因素,毫不夸张地说,企业成败的关键就在于人才的使用。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行业。其核心竞争力就体现在教师队伍本身上。任何一所名校都是建立在一支稳定的名师队伍的基础上。没有一支稳定的教师队伍,学校的发展无从谈起。而民办教育由于缺乏制度的保障,几乎所有的民办学校都存在一个较高的离职率,由于教师的离职,对本身没有国家事业经费支持的民办学校更产生了大量的流失成本。因此,如何培养教师的归属感,使教师对民办学校产生“家”的感受,也就成为当前民办学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然而民办教师归属感的建立需要不同因素的激发,在外部来说是国家对于民办学校和民办教师的政策问题,从内部来说就是民办学校内部环境的构建问题。本文尝试从影响归属感的诸因素出发,谈谈民办学校和民办学校教师之间所面临的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希望能够为相关的管理者提供一点参考。

一、归属感的建立

归属感是指个体经过一段时期的工作,在思想上、心理上、感情上对所在集体(企业)产生了认同感、公平感、安全感、价值感、工作使命感和成就感,这些感觉最终内化为个体的归属感。归属感的建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但一旦形成后,将会使个体产生内心自我约束力和强烈的责任感,调动个体自身的内部驱动力而形成自我激励,最终产生投桃报李的效应。人的归属需要具有多向度和多层次性,归属感的建立是一个由浅入深、渐进互动的过程,它可以分为三个层次:(1)个体通过各种信息途径对所在集体(企业)有一个整体大致的了解,当所在集体(企业)的薪酬、福利等物质利益和所在集体(企业)的各种文化、价值观等意识形态基本符合个体的价值标准,个体将义无反顾地加入到所在集体(企业)当中。(2)个体开始了一个对所在集体(企业)全面认知、熟悉的过程。个体所在集体(企业)通过对个体进行一段时间的培训,使个体逐渐感受、感知、熟悉、适应所在集体(企业)的各个方面,个体将对所在集体(企业)的经营理念、经营决策、企业精神和行为规范产生基本的认同感。(3)随着个体所在集体(企业)对个体在物质上和精神上不断满足他对生理、心理、感情、人际关系等不同方面的需要,导致个体对企业领导者的思维方式和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产生了深层次的认同感,并逐步提高个体的安全感、公平感和价值感,强烈的工作的使命感和成就感使得个体对所在集体(企业)的满意感不断增加,最终形成个体对所在集体(企业)的归属感。归属感形成后,一方面加深了个体对所在集体(企业)的认同,另一方面个体将自发形成自我约束并产生对所在集体(企业)强烈的责任感,体现为个体的主人翁精神,并充分地、自觉地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最终为所在集体(企业)创造出巨大的价值。因此,归属感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动态的过程。

二、影响民办学校教师归属感建立的因素

1、外部因素

国家对于民办学校和民办教师的政策是否被落实,严重影响民办教师安全感、公平感和价值感的建立。

2、内部因素

民办学校本身制定的薪酬及福利待遇制度是否有利于教师长期稳定发展。这是教师能否对学校建立起归属感的最基本条件。

民办学校的办学者或管理者的思维方式和学校办学的核心价值观是否被教师所接受。直接影响到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民办学校的经营理念、经营决策、校园文化和行为规范是否被教师所认同。长期影响到教师对学校的满意度。

民办学校对教师的评价是否公平、公正、公开。严重影响到教师对学校价值观的评定,并直接影响到教师的去留。

民办学校对教师的培训制度是否长期稳定,间接决定了教师是将培训当作个人和学校共同提高的途径,或者是个人跳槽的筹码。

三、民办学校教师急需解决的几个问题及解决设想

(一)民办教师的地位问题

民办教育在很多地区教育规划中被定位为“半壁江山”,但民办教师的待遇却与公办教师有着天壤之别,成为制约民办教育发展的一大瓶颈。民办教育相关法规里面明文规定,民办学校师生与公办学校师生享受同等待遇,现在学生的同等待遇落实得比较好,包括奖学金、助学金,学生火车票半票,毕业证的同等待遇、还有考公务员这些都一样,没问题。但是作为民办学校的主体,教师待遇却没有得到保障。目前民办学校的很多教师、管理人员不在编制内,属于人事、劳动、教育“三不管”的范围,只能等同于在私营企业中的流动人员或农民工。此外,民办学校的教师、管理人员不能拥有国家资助的社保、医保、房贴(公积金)、家属福利、业务进修等平等权益;即使按照国家规定交足社保金,退休时的退休金,因不属于“事业单位”人员,都只能拿到公办教师的一半。这直接关系到学校能不能持续发展、有没有竞争力。

民办教师地位问题在国家的相关法律中已有明文规定,但是在具体操作层面上却没有出台相关的办法。笔者认为,解决民办教师的地位问题必须由教育主管部门出台相关的政策,在现有的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的基础上,对所有的民办学校教师和公办教师一样统一注册编制,由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统一的教师工资标准,并对国家重点扶持的农村教育、职业教育等给予政策性补贴,这样既解决了民办学校教师的地位问题,也解决了教育资源分布的不平衡问题。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站在同一标准上招聘教师,民办学校教师解决了编制问题就解决了无法建立安全感的根本问题。

(二)民办学校教师的待遇问题

民办学校的盈利性质决定了民办教师的待遇与学校的经济利益密不可分,很多学校都在自觉不自觉增加教师的劳动强度和劳动时间。工作超负荷待遇又低,工作压力大又有后顾之忧,几重压力增加了民办学校教师的职业怠倦情绪,影响了民办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发展。民办学校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引进西方企业的管理模式,本无可厚非,但学校与现代企业根本的区别在于,现代企业发展在逐步压缩中间生产环节的成本,而将资金大量用在产品的研发和销售两个终端环节进而提高产品的附加值。而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教育本身是不产生直接价值的,在教学环节上节约成本无疑是自欺欺人。虽然助教和教授上同样一堂课成本投入差距很大,而表面上或者短时间内是看不出效果差距的,但是从长远来看其中的差距可能会影响到一所学校的长期发展。

解决民办学校教师的待遇问题前面已经提到由主管部门制定统一标准是根本的解决办法,但是作为民办学校来说,如何吸引更多的高水平教师选择民办学校,并扎根民办学校发展?笔者认为,民办学校本身必须制定出更加优惠的薪酬和福利待遇才能吸引并留住高水平师资,而不是退而求其次地选择,或者更有甚者在大学生就业普遍困难的前提下,刻意压低教师的薪酬标准,短视地认为,高工资标准的老师离职了,市场上还有大把的大学生甚至研究生还找不到工作,引进来不但降低了成本,而且还提升了学历。殊不知,那些学校培养了多年的成熟教师的流失却是学校最大的成本流失,新毕业的大学生和研究生同样也会把这里当作能拿到薪水的实习基地,翅膀硬了必然飞走,如此循环,学校真的就成了教育新人的实习基地了,长此以往,学校谈何发展?

(三)民办学校教师的发展问题

目前越来越多的民办学校认识到教师的自身发展的重要性,都在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教师的在职培训工作,但是由于目前民办学校教师流动性很大,学校担心在教师培训上投入过大一方面短时间内无法收到成效,另一方面也担心教师的流动造成办学成本的流失。同时民办学校教师大量时间都用在教学中,一方面没有时间学习提高,另一方面民办学校对教学科研方面的投入过少也让教师对科研提不起兴趣。总之,限制民办学校教师发展的根本原因还是教师对学校没有归属感,抱着打工赚钱的心理,宁可多上课多赚课时费也不愿意接受在职提高的机会,学校担心教师学成后流失而不能够加大对教师的培训投入力度,不能制定出长期的培训计划或者制定了计划而不能够贯彻实施。进而造成了双方互不信任的局面,影响了教师自身发展,从长远来看也影响了学校的发展。

解决教师自身发展的问题实际上就是解决学校长远发展的问题。以目前民办学校发展来看,民办学校可以用高薪聘请高水平的师资,也可以自己培养年轻教师提高水平。哪一种更有利于学校的发展呢?无疑是自己培养的教师更容易对学校建立起归属感,更有利于建立稳定的教师队伍。但现实当中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培养出来的年轻教师因为水平高了,而待遇没有提高,跳槽去工资高的学校了,而学校本身又花了高薪把别的学校培养出来的教师挖了过来,难道真的是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吗?笔者认为,民办学校要想长期稳定发展,必须建立长期的教师培训制度,而且培训要和薪酬挂钩,要让接受学校培训的教师在提高水平后能够留得住。所谓没有梧桐树引不来金凤凰,那么我们不能给自己的金凤凰准备好梧桐树呢?

(四)民办学校的管理问题

目前民办学校的管理笔者将之分为家族管理、企业家管理、教育专家管理三大类,家族管理更多体现对人的关怀,而忽略制度的执行,企业家的管理更多关心制度的建设和执行力度,而忽略了教育本身的特殊性。教育家管理更多关注教育规律的运用,应该说是民办学校发展的正路,但是教育专家进入民办学校却很少能够完全脱离投资方和原公办学校思维惯性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不管哪一种管理,都有其优势和缺点。关键在于管理的模式与学校的

状况是否适合。管理者的思维方式和学校办学的核心价值观是否被教师所接受,经营理念、经营决策、文化氛围和行为规范是否被教师所认同。也就是上下是否同心,管理者应责无旁贷地担负起推广自己办学理念的责任。如何让教师建立对学校的归属感,管理制度的完善是基础,但是在民办学校中管理者自身所起到的作用甚至高于管理制度所起到的作用。尤其是教师这个群体,在选择这个职业的同时都选择了责任心和使命感,教师的清高是需要领导者更高的人格魅力才能够凝聚起团队意识和对学校的归属感的。而前面提到的家族管理很难在能力上获得教师的认同,企业家的管理缺乏人文关怀更容易引起教师的反弹,教育专家的管理又往往沾染了公办学校的官僚习气。

笔者认为,民办学校的管理应采用教育专家的办学理念,由教育专家制定办学的方向和目标,同时借鉴企业家的管理制度,制定制度要细化,执行制度要坚决,最重要的还是要更多家族式的人文关怀,只有“家”才让人有真正的归属感。

(五)民办学校教师的考评问题

教师考评问题是教育界一直在探讨的问题,可以说没有一种能说是公平准确的考评标准。民办学校的教师考评更是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不管是学生打分、家长打分、同事打分还是领导打分,说到底分数的高低并不能完全评价一名老师的好坏,有人说教育本身就是良心活,而老师的责任心更是无法用任何分数来量化的,而目前很多民办学校都在实行的末位淘汰制度,更是人为地制造矛盾,用本不科学的方式打出来的分数来淘汰一名原本考核合格了才能够上岗的老师这不是很荒谬么?

笔者认为,对教师的业务考核应该在教师上岗前进行,现在很多的学校尤其是民办学校也都是这样执行的,那么上岗之后的业务考核就应该与教师的在职培训相结合,提高自身业务水平是每个教师必须履行的责任。入职之后的考核应将重点放在教师的责任心和工作态度上,而这方面不应该有量化的分数来衡量,而应该以文字的形式反映,对于师德的考核应该只分三个档次,优秀,合格,不合格。师德上的错误应该具有一票否决权。对于师德有问题的应坚决清除教师队伍。对师德高尚的应予以重奖。学高为师,我想能够应聘的民办学校讲台上的业务水平也不会差到哪里去,随时提高才是关键。身正为范,缺德的老师打分没必要,直接淘汰就好了。相对来说,品德高尚的老师更容易真正为了教育事业而建立起对学校的归属感,那些只知道追求高收入的人本不适合从事教育行业。与其用那些拿着高学历只知道向钱看的人,还不如聘请那些具有高度责任心深爱着教育事业的眼看就要被清退的农村民办代课教师。相信他们一定能够弥补目前民办学校德育方面的缺陷。而他们更容易对民办学校建立起归属感。

(六)民办教师的心理问题

民办学校教师自身的心理问题缺乏必要的疏导和关怀。笔者在《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09年6期看到的一篇调查显示,76%的民办学校教师觉得压力比较大甚至很大。有49%的教师认为自己的水平没能得到应有的发挥,82%的教师认为在民办学校工作成就感低甚至没有成就感。86%的教师每天工作时间达到10小时以上,其中37%的教师每天工作超过12小时,82%的教师感觉压力来自于对学生的教育教学,81%的教师觉得在民办学校不快乐。多数教师在遇到问题时宁愿自己默默承受,致使压力堆积在心,而最终通过其他主观症状表现出来。比如有相当部分教师反映睡眠不好。民办学校与教师间松散的聘任关系、学校与教师间不平等的地位,使得教师无法与学校的命运休戚与共。许多教师对自身未来的发展感到迷茫,甚至有教师感觉未来是毫无希望的。由此看出,民办学校教师的心理问题是十分突出的。

目前,民办学校教师最大的心理问题就是缺乏归属感的问题。只有从社会、学校和教师自身三方面下手才能切实解决教师的心理问题。社会要落实有关法律法规的政策,尽快制定相关法规的实施办法,实实在在解决民办教师的地位问题。学校要在科学管理制度的基础上给予教师更多的关怀。教师自身也要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在目前民办教育日益发展的大环境下,应该认识到民办教育事业也是教育事业,也是培养人的事业。只有彻底消除打工心理才能客观冷静地看待目前民办学校教师面临的诸多问题。

总结

民办学校教师的归属感问题不仅关系到教师自身,也必然影响到正常的教育教学,为了民办学校的长期稳定发展,必须关注并切实解决这一问题。以上笔者从几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入手尝试谈了一下民办学校教师归属感的建立问题,由于高度所限难免偏颇之处,仅供有关人士参考。

何方之曰:古之治国者,必以安民为先,民安而后思敬,敬而后思进,民进而国强。反之,民不安其居,必不敬其业,不思其进而思其迁,民迁而国不稳,国不稳何以强为?欲安其民者有三,安其居,安其业,安其君。安其居者,厚养之,无忧也,故能安。安其业者,精进之,有望也,故能安。安其君者,敬其德,信其能,可以托付也,故能安。非此三者民不得以安,国亦不得以稳也。今之治者,不思安民而革,不思取信而令,不惧民迁而肆取其利,此乱之根,祸之始也。革而劳民,必怨也,令而无信,必慢也,取民之利,必乱也。故利必取之于货,令出而必行,革必予民以安,治者无此三思,必不能安民也。

让每一个孩自有归属感

古寨中学姜晓英

儿时读书时,每当在开学之时,新接班的老师都要声色俱厉的说一连串的规定。小小的我总是战战兢兢的,有时怕上课迟到甚至连上厕所都不敢,直到过了半个多月才慢慢适应过来,心想这个老师跟别的老师没什么两样,不用害怕。慢慢的长大了,才知道这叫“新官上任三把火”,可是每当老师要烧这三把火时,我依旧是胆颤心惊。

等到自己当了老师,内心里就有一种声音,千万别吓着学生,别让我的学生也像我当年一样蜷着一颗心读书。本着这样的想法我已走了十几年,每每都想尽办法来保护学生们稚嫩的心灵,可是从来没从人的心理这个角度仔细考虑过。今日听了钟志农老师的讲座,我才如梦方醒。原来这属于人的基本需要中的“爱与归属的需要”。

需要层次的理论依据是(由低级向高一级的顺序):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实现需要。钟老师说:一个人的基本需要与“需要缺失”的矛盾始终贯穿始终,而人的心理健康水平的维持,主要是以人的中间层次的需要即“安全”、“爱与归属”、“尊重”的需要的满足为前提条件的。

林孟平博士也说“我常常想,当一个人生活各方面都无法获得归属与安全感时,那种无根而漂浮的感觉,很可能就直接或间接地决定了他的人生取向。静思之中,我只觉得内心的绞痛,又有那深沉的惋惜和遗憾。”

“那些不被同伴接纳或是遭到拒绝的儿童通常都是高危儿童。这些高危儿童更有可能辍学、有违法乱纪行为,在青春期和成年期出现情绪和心理问题”(库伯尔斯密特,1990;莫尔森,1991)。

俄罗斯电影《班级》就是一部极好地反映学生的心灵没有归属感,最后走向灭亡的纪实影片。

我觉得教育学生首先要有让学生的心灵有一个栖息地,在这里他们有安全感。只有这样老师给予他们的爱,才能被他们接受,师生之间才能出现一种比较正常的交往。这也说明:一个人没有爱可以,但不能没有归属感。

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来做:

1:着重告诉孩子们怎么做,不要一味的阻止、指责,事实表明很多孩子(尤其小学及初中低年级)他们犯错误,在很大程度是由于他们不知如何去做,而不是有意为之。

2:要关心学生了解学生:一个真正的优秀老师,她对学生的了解绝不能仅靠班干部汇报,而应当寻找更多的机会掌握第一手资料,争取每周跟每一个学生至少要单独说一两句话,让每个学生内心都有一个感觉老师对我最好,只要这样才不会酿出《班级》的悲剧——老师只相信班长为首的大部分同学的说法,没有去触摸那个弱小的内心世界。

其实任何行业领导要想真正了解情况就必须要深入下去,很难想象一所高质量的学校,他的校长只听取下面的领导,抑或是教研组长一级的汇报,如果这样的话,这个学校能够长期存在下去吗?即使存在又会是什么样呢?四川发生8.0级大地震,温家宝总理为什么会在第一时间到达受灾现场,其实都是想掌握第一手资料,故此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扎到学生群中,去听听他们内心的声音。

3:要无条件的信任学生:当然这里不是让老师做不辨是非之人,而是让学生的心灵有归属。他会想:“老师对我太好了,我说什么他都信。”有了这层信任机制,老师要用自己的智慧,让谎话不攻自破。如某生明明没写作业,他却告诉老师,她的作业放在家里,你怎么办?当众侮辱一番抑或是责罚他,我觉得都不如放他条生路,因为他之所以说谎,还是有自尊的心理需要。你可以说:“那我打电话请你父母中午休息时送来或者你自己回去拿,如果你觉得回家太麻烦,你可以利用课余时间,重写份作业。不过要在我的点名册上记下你忘记拿作业了。

不仅孩子的内心需要一种归属感,老师的内心也同样需要归属感,需要来自于领导,同事给予的爱与归属,也需要来自学生的信任,很多老师都做过这样的梦:梦中有时和学生在一起是快快乐乐,有时跟学生生气,有时怎么去管理学生,学生也不领情……丁蓉老师在她7岁独生子意外身亡时,正是学生们对老师的爱让丁老师能够勇敢面对生活。

我是这样做的:

一、让后进生的心灵有归属感。

提起曹启东很多老师都有印象,他太特殊了。去年九月一日我刚走进教室就发现班级中有一个个子不高,头发却很长的男生,再一看它的表情我倒吸了一口

凉气,这哪里是一张孩子的脸,充满了不屑与反叛。我要改变他,这是我见到他的第一感觉。接下来就是漫长而曲折的过程,我这里不想多说,只有一个镜头深深地刻在我的大脑中。我知道他性格固然有反叛的一面,但更有自卑的一面,我发现他喜欢读书,就把我珍藏的一本《羊皮卷》送给他,我拿着书走到他面前轻轻的说:“送给你,希望你喜欢!”他摸摸头指指自己,疑惑的说“送给我?”我点点头。他激动的连谢谢都忘说了,自此我们的交流就以书为载体,同学们都夸曹启东有进步,这时在我的眼里他才是个真正的学生,过上了正常的学生生活。

单小江的父母都在韩国打工,把他委托给年事已高的亲戚照看,父母不在身边没有说知心话的人,再加上几次月考它的成绩一直都在400名以后,那段时间里他变得自暴自弃,我理解孩子的苦处就尽量安慰鼓励他,帮他补习功课,找人指导他练习体育项目,帮他解决生活中的困难。

二、让每一个学生都做班级的主人。我采用师生互动的管理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管理班级的积极性。由于班级的各项制度是大家讨论通过的,所以大家都愿意自觉遵守,自我教育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即使有哪个同学违纪,轻则自觉改正,情况严重的,处理起来矛盾也相对减弱,减小了工作的难度。所以我在工作中从没和学生发生过冲突。

建设优良的班风,形成正确的舆论:每接一级学生,我首先要做的是就是组建一直强有力的班干部队伍。对他们进行培养和教育,使之成为同学的榜样,带动其他同学不断进取,以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选拔干部实行民主集中制同时引入竞争机制。由学生制定各类干部的竞争资格,学生根据自身情况报名参加竞争,学生集体投票选举,班主任最后集中一下,参考科任教师的意见安排班干部。事实也表明,这样选拔的干部威信高、积极性高、工作的能动性大,可塑性强。我注重对干部的培养,教育他们树立为集体服务的光荣感和责任感,要求他们努力学习,团结同学,以身作则,鼓励他们既要大胆工作又要讲究工作方法。我还把优等生和后进生结对子,水平相近的结为对手,张榜公布,定期总结,表扬先进。这样班级中逐渐形成你追我赶,互帮互助的氛围。

三:注重心灵沟通:初四的学生来自于学习的压力,家庭的压力,社会的压力都很大,难免情绪激动,自暴自弃。这时候我就是他们的朋友,我会静静听他们的倾诉;我又是他们的长者,我会给他们指明道路;我又是他们的父母,用爱

2020年度教师培训工作计划

2020年度教师培训工作计划 导读:本文是关于2020年度教师培训工作计划,希望能帮助到您! 20xx年度教师培训工作计划(一) 一、指导思想 青年教师是学校的未来和希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和进步对学校的未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和教师自主发展的原则,结合我校实际,扎实开展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丰富和提升教育教学理论,提高教育教学技能,以适应新课程目标及教学理念。力争在较短时间内建设一支师德高尚、意识超前、业务精良、创新实干的青年教师队伍,提高我校的办学水平。 二、培养目标 1、热爱教育事业,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修养,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2、具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能独挡一面的胜任各年级的教育教学工作,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并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有机的整合。 3、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深厚的教育理论修养,具备一定的教科研能力。 三、培养对象 五年内的青年教师 四、培养措施 1、制订自我专业发展规划:

每位青年教师要制订一份具体的“自我专业发展规划书”(三年规划)。 2、拜师结对 在第一学年开学初开展“师徒结对喜牵手,教学相长共发展——师徒签约仪式”,提出目标和要求,签订师徒结对协议书,按《川沙中学拜师学教的有关规定》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做好“传、帮、带”工作。“传”即传授教学经验和方法;“帮”即帮助熟悉教材、大纲,熟悉高考命题思路,掌握教学基本功;“带”即带出好的教学作风和思想作风来。青年教师向老教师学师德、学技能,仔细研究老教师的讲课技巧,学习老教师的讲课思路,尽快熟悉本学科的教学技巧,提高授课水平。要求指导教师教案公开,课堂公开,以便于青年教师及时听课学习,青年教师要写详案,分课时备课,教案要征求指导教师的意见。被指导的青年教师每周至少听指导教师的课1节,指导教师听被指导教师的课每学期不少于8节,切实做好备课、听课、说课、评课四个环节。青年教师的教学成绩与指导教师的考评挂钩,以激励指导教师的责任感。填好“青年教师成长手册”,期末做好对师傅、徒弟工作的考核。 3、加强青年教师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 (1)每学期研读一本教育教学理论书籍,并写一篇读书心得。 (2)每学期开设教育教学专题讲座各一次,努力提高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3)每学期召开一次教育教学研讨会,以便互相交流,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4)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拓展视野,取长补短,增长见识。“走出去”即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组织青年教师到兄弟学校听课、学习、交流。“请进来”即不定期请专家来校与青年教师进行座谈交流。

学生学校归属感培训方案

学生学校归属感培训方案 美国政治学家、教育家古德诺认为,学校归属感是在学校环境中形成的,学生感觉自己是受欢迎、有价值、被尊重的学校共同体中的成员,他就会对学校产生积极的归属感。人们总是希望自己能成为某一社会群体中的一员,被其他成员接纳与认可,获得他人的支持与认同。调查发现,当学生对学校没有一种归属感时,他们会更多地卷入到一些校外的不良事件上面。因此,培养他们对各自学校形成强烈的归属感,对其学习和生活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归属感作用的发生机制 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归属感是个体的最基本属性,当具有一定目标的群体接纳个体成为其中的一员时,在心理契约上必然要求个体服从或认同群体的总体特性,认同群体的总体目标并将之当成自己社会活动的主要目标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为之而努力,甚至于在特定的环境下做出一定的牺牲;而当个体被群体接纳后,同样也期望群体将自己当成其中的一分子,并在群体中占有相当的地位,期待自己的思想理念、行为能被整个群体所感知,同时能在群体中产生相应的作用。这就产生了群体对个体的归属感与个体对群体归属感的互动。学校是学生上课、学习的地方,教师则是学生与知识间的一座桥,因此学生与学校、教师的互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能否相长。研究证实,有较高学校归属感的人对学业更加重视,且有更强烈的成功欲望,会花费更多的时间来学习,有更高的出勤率和更强烈的学习动机。 二、影响学生归属感的因素 学生在学校是否能够安心、努力地学习,是否具有安全感,很大程度上是受其自身学校归属感的影响。Finns(1989)在其认同参与理论中提出,除非学生对学校有很好的认同感,否则他的学习积极性会受到限制。我们从学校和个人角度分析,有很多因素影响着学校归属感的形成。学校的学习氛围、校规校纪、学校与家长的沟通是否有效、教师的教学方式、学校的规模、学校类型(是否重点)等对形成良好的学校归属感都有影响。学生个人的人格特征、自尊水平、身体与心理的健康水平、在学校能否获得社会支持等对其能否对学校形成归属感非常重要。培养学生的归属感需要让学生在学校与同伴、老师交流,在学习中感受到自己是有能力的,对学校有感情并愿意为学校做些事情(担任班干部、帮助老师组织活动)。

英语教师培训手册

教师培训(英语)——词汇教学 英语词汇教学有两大任务: 1.使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单词和习语。 2.使学生掌握学习词汇的方法。 词汇教学的技能是: 1.以句为单位,注意词不离句,句不离文。 2.音形义结合,音,形,义构成一个单词的三个要素。 音,读音;形,拼写;义,词义和语法意义。 教学中我们应注意音行义合一进行教学。 3. 词汇教学法的基本顺序是:呈现,练习,交际这三步。 4. 具体分析,区别对待。 教师教实义词时应尽量与实物,动作挂钩,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 教师注意比较。 用构词法来教单词。 5. 循序渐进,逐步扩展。 讲解词的意义和用法坚持由少到多,由浅入深,逐步扩大,不断加深认识。 6. 反复练习,巩固记忆。 教师通过写同类生词帮助学生回忆同类的词。 7.培养学生自学词汇的能力。 参考资料:千人学校的经验和教训丨深度观察(右键蓝色字打开超链接查看相关内容) 教师培训(英语)——课文教学 英语教材中的课文一般综合体现了语音,词汇,句型,语法,日常交际用语。中小学的英语教学课文是重点。 旧的英语课门教学常常过分强调知识的讲解,往往以读单词,讲解分析,翻译,背诵这个固定模式进行。 新的课文教学方法更注重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通过课门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语言的能力。 课文教学常常有如下几个环节:准备,呈现,巩固,发展。

课文教学常用的几种呈现方式: 1. 整分合的呈现模式,即整体呈现课文,了解目标差,讲解难点,重点,再一次总体呈现课文。 2. 先解难后整体呈现的模式,即设立情境——解决难点——整体呈现课文。 3. 边呈现,边讲解,边操练的模式,即在每个句子中都赋予情景,动作,教语时融汇句子的学习中,边讲边练边讲解,不断反复,达到掌握。 课文教学的几个步骤:准备,呈现与讲解,巩固与发展。 课文教学技能要注意把握如下几个问题: 1.从视听说入手。 2.坚持情境教学。 3.加强整体教学。 4.不同题材的课文采取不同的方式。 教师培训(英语)——课型概观 中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有的课突出听说训练,有的侧重阅读能力的培养,有的强调语法练习。不论哪种类型的课都有其特定的教学步骤和技巧,以达到优化课堂教学和提高效率的目的。 对课型的把握是一个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什么是课型呢? 课型是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的特点划分的课的种类。 课型的划分为教师提供了备课,授课和评课的公认依据,又有助于教师围绕各课型的教学目标去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避免教学上的随意性和重复性。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有的放矢地完成各项学习任务。 课型划分标准不同会有不同的课型。 英语学科的课型一般按语言知识划分有:语音课,语法课,词汇课和课文课。 按言语技能又可分为:听说课,口语课,阅读课,写作课,翻译课。 如果按教学过程分,又可划分为:新授课,巩固课,练习课和复习课。 按语言知识,言语技能划分的课型属专项课型,通常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运用。 按教学过程特点划分的课型属综合课型,较适合于中小学英语教学。 那么,中小学英语老师按照课型特点展开教学是否会增加负担呢?答案是否

大学教师幽默的自我介绍范文

大学教师幽默的自我介绍范文 大学教师幽默的自我介绍范文 一般一个人的幽默能力和其智商成正比关系。下面是WTT 为你带来的大学教师幽默的自我介绍范文,欢迎阅读。 关于大学教师自我介绍篇一 (走进讲室)同志们好,不不不,是同学们好,我是你们的新老师,我是你们的新班主任,我叫……,从今以后我们就一起过了,直到你们毕业,你们班的班长,课代表都是谁,自我介绍一下。 第一节课交流,先让他们对你有好感,以后你要经常跟他们说说你的过去,还有你有意义或有意思的事,他们很希望知道关于老师的事,要容到一起,不要太严肃,这样调皮的孩子会当你是好朋友也就是说给你面子,你说他他会听的,你管教的太严了会有一些孩子故意捣乱给你难看。 我上学就是个很调皮的孩子,老师拿我都没办法,但是上课经常跟我们逗的哪个老师,下课了,有时候有事就去找他,跟他很好,跟朋友一样,他上课我从来没闹过。 关于大学教师自我介绍篇二

我叫罗*,今年27岁。1997年7月我从**师范学校艺师美术专业计划内自费毕业。由于从97年起国家不再对自费生包分配,使我与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失之交臂。幸好,当时河西马厂完小师资不足,经人介绍,我在该完小担任了一年的临时代课教师。 回想起那段时光真是既甜蜜又美好,虽然代课工资很低,但听着同学们围在身旁老师、老师的叫个不停,看着那一双双充满信任的眼睛,那一张张稚气的小脸,生活中的所有不快都顿时烟消云散了。我原想,即使不能转正,只要学校需要,就是当一辈子代课教师我也心甘情愿。不料,1998年起国家开始清退临时工和代课教师,接到了学校的口头通知后,我怀着恋恋不舍的心情,悄悄地离开了学校。 今天,我想通过此次考试重新走上讲坛的愿望是那样迫切!我家共有三姊妹,两个姐姐在外打工,为了照顾已上了年纪的父母,我一直留在他们身边。我曾开过铺子,先是经营工艺品,后又经营服装。但不论生意做得如何得心应手,当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始终是我心向往之并愿倾尽毕生心血去追求的事业。我曾多次参加考试,但都由于各种原因而未能实现梦想,但我暗下决心,只要有机会,我就一直考下去,直到理想实现为止。

如何利用有效的工会活动提升教师归属感

如何利用有效的工会活动提升教师归属感 发表时间:2019-06-17T16:42:59.293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9年7月总第306期作者:范利红 [导读] 教师归属感的建立对于学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幼儿园发展的重要根基。 浙江省长兴县水口乡中心幼儿园313108 摘要:教师归属感的建立对于学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幼儿园发展的重要根基。教师归属感缺失原因是多方面的,探索更好的教师归属感提升策略尤为重要。本文结合工会活动的有效开展,就教师归属感的提升路径予以探索,希望可以为幼儿园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工会活动教师归属感归属感提升 所谓归属感,就是生活、工作在一个组织、地域或群体中的成员,保持其良好的职业状态,有隶属于这个组织、地域或群体的一种心理感觉。强烈的组织归属感,是一种温馨的心理感觉,它可以促进个人的健康成长,促进团队、地域或群体的快速发展。所谓教师的归属感,是指教师与所在学校长期工作、互动、交往过程中产生的,肯于、乐于将个人融入到学校组织的自觉的态度、自发的情感。稳定优质的教师团队是一个学校发展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利用工会的特点,则能够为增强教师的归属感提供最大的帮助,从而促进学校的发展、促进幼儿教师的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一、工会组织重视教师归属感培育工作的必要性 1.增强教师归属感对学校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优秀的幼儿教师已经成为体现幼儿园核心竞争力的最重要、最关键的因素,毫不夸张地说,学校成败的关键在于优秀教师的使用。教师归属感是教师长期的、主动的工作积极性的沉淀、凝聚与升华,是教师对学校发展深层次上的心理反映,是主人翁精神的表现,是一种温馨的心理感受,这些感觉最终转化为教师的工作动力与情感支撑。工会组织作为连接教师与学校的重要纽带,更加需要做好教师归属感的工作开展,通过由浅入深、渐进互动的工作过程,则可以让教师内心的责任感予以形成,能够让教师与学校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实现学校的更好发展与进步,有助于学校的稳定提升。 2.有助于教育事业的推进。学校也像一个民族,没有根植于某种文化层面上的价值认同,它的每一份子就不可能产生强烈的归属感,进而形不成强大的凝聚力。在学校这个大家庭里,教师既是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也是学生的引路人,更是学校不可分割的重要成员,只有强化教师的归属感,才能让学校的发展蒸蒸日上。工会作为学校的重要职能机构,与其他职能机构有所不同,其并不是单纯的职能部门,而是融合了重要的文化内涵,通过文化的影响力实现教师凝聚力的发展,也让教师能够从思想层面感受归属感的重要性,让教师真正投身到教育事业之中,在纷乱的时代背景下寻找到教育的目标和方向。从某一个角度来说,正是因为工会活动的开展,让教师归属感强化,让教育事业得以稳步推进。 二、幼儿园工会组织增强教师归属感实现路径 1.赋予教师一定权利。幼儿教师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综合素质高、个性多样化。为了确保幼儿教师归属感的强化,工会要注重赋予教师更多的权利形式机会,诸如提案权、表决权、选举权、质询权、监督权等都可以引导教师参加,让教师感受自身的重要性,参与到学校各项政策方针的讨论与制定,推进学校管理的民主化、科学化进程。如此。可以大大提高广大高校教师的参与意识,同时能够让教师真切感受到学校层面的关怀与尊重。也只有让教师参与到幼儿园的建设各个环节之中,才能让教师的融入感更强,让教师的归属感提升。 2.工会活动内容差异化。由于幼儿教师群体较大,背景不同,所受教育程度不同,所以存在一些文化差异,生活习惯差异。要照顾每一个教师的心情,工会要创造不同的活动,创造更多交流的机会,愉悦的氛围让大家感受来自同事的关心。年龄差异也是教师中常见的差异形式,青年教师和老教师之间有着不同的需要,工会活动应针对不同的年龄阶段设置不同的活动内容,实现对每一个教师的关怀,让大家都能感受到学校对不同教师的关心。此外每个人面对的生活压力也不同,思维上也会有很大的差异,所以工会应在开展工作的时候也需要予以注意区别。 3.工会形式多样化。归属感的培养很多来自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需要一定的平台。这个平台可以是实际的,比如学校可以借助一些实际的场地,组织课外活动;也可以是虚拟的,比如利用互联网,组织一些知识竞赛;可以是周期性的活动,如思想学术交流;还可以是随机性的,如家庭幸福感交流等。可以灵活的安排,重要的是形式的不断创新,以及促进教师的参与性。 4.争取和依靠多方力量开展工作。增强教师归属感不仅要通过学校工会的力量,还需要学校的配合。工会为了能更好的开展工作,提高工作质量,也要学会争取和依靠多方面的力量。其一:依靠教师自身,工会为教师提供一些平台,让教师实现自主联系,而工会作为组织者,负责指导活动的顺利进行。学校专业多,鼓励相关专业教师之间多多交流,相互支持,不仅可以节省成本,还可以锻炼教师的教学能力;其二,依靠学生,教师培养出优秀的学生是一件非常骄傲的事情,工会可以搭建交流平台,多多组织历届毕业生返校与教师进行交流。将学校知识与社会经验所结合,增强幼儿教师对自己职业的认同感,同时也增强了对学校的归属感。 在新形势下,幼儿园工会应结合教师实际情况,创新工作思路,探究发挥工会作用的更好的路径,发挥工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海霞浅谈治理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合理途径[J].才智,2017,(34)。 [2]陈纳幼儿园教育“隐性小学化”的特点、危害及成因分析[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3,(05)。

服务业员工职业归属感影响因素分析

服务业员工职业归属感影响因素分析 当下,服务业迅速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它要求员工为顾客提供舒适、恰当与周到的服务。提高服务业员工的职业归属感,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在归纳职业归属感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利用解释结构模型分析因素之间的关系,从而建立结构层次模型。分析各层次因素对服务业员工职业归属感的作用,对提高服务业员工的职业归属感、降低离职率提出建设性意见。 标签:服务业员工;职业归属感;解释结构模型 经济发展,时代前进,服务业展现出强劲动力。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4年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统计报告,国民对服务消费的需求逐年增长,即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通过“服务消费”满足自我需求。但是,在经济全球化与信息化的背景下,市场竞争愈发激烈,要求服务性质的企业必须不断加强自身服务质量,以求得生存与发展。 本文通过分析职业归属感的影响因素,建立服务业员工职业归属感影响因素的解释结构模型,为组织提高员工的职业归属感与实现组织的目标绩效提供理论基础。 1 解释结构模型 1.1 解释结构模型简介 美国J·N·沃菲尔德教授在1973年开发的解释结构模型主要用来分析社会经济系统结构的复杂问题。这种模型主要是在多级递阶有向图、矩阵等创造性技术背景下,将问题的关键要素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行提取,形成一个多层递阶解释结构模型。 1.2 解释结构模型的建立 在清晰界定研究边界的基础上,获取所要研究问题的关键要素,进行ISM 建模。步骤如下: 第一步,建立邻接矩阵。首先逐一比较各要素,将两个要素之间关系的有或者无用邻接矩阵A的形式来表达。邻接矩阵各元素,如果两项关系成立取值1,否则取值0。 第二步,得到可达矩阵。这一步是指系统要素之间任意次传递二元关系或有向图上两个节点之间通过任意长的路径可以到达情况的方阵。 第三步,矩阵层次化处理。在上一步生成可达矩阵R的情况下,通过机位划分、骨架矩阵提取等方法便可以得到矩阵层次化处理的结果。

中学生学校归属感量表

中学生学校归属感量表 测验说明: 本问卷是有关中学生学校生活的调查。请你仔细阅读问卷中的每一个句子,然后按照你自己的情况来回答。答案无对错之分,请不要有顾虑。 试题题目: 1.学校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条件 完全不符合较不符合难以确定比较符合完全符合 2.我为自己在这所学校上学而自豪 完全不符合较不符合难以确定比较符合完全符合 3.学校为各类学生发挥才能创造了条件 完全不符合较不符合难以确定比较符合完全符合 4.学校的整体氛围好 完全不符合较不符合难以确定比较符合完全符合 5.学校培养了许多人才 完全不符合较不符合难以确定比较符合完全符合 6.学校的学习氛围良好 完全不符合较不符合难以确定比较符合完全符合 7.教师公平的对待每位学生 完全不符合较不符合难以确定比较符合完全符合 8.我与教师们的关系融洽 完全不符合较不符合难以确定比较符合完全符合 9.教师了解我的性格和能力 完全不符合较不符合难以确定比较符合完全符合 10.教师了解我的学习情况 完全不符合较不符合难以确定比较符合完全符合 11.教师尊重我的想法和意见 完全不符合较不符合难以确定比较符合完全符合 12.学校的教师尊重我 完全不符合较不符合难以确定比较符合完全符合 13.我乐意了解我们学校的历史 完全不符合较不符合难以确定比较符合完全符合 14.如果能够代表学校参加活动,我会感到光荣 完全不符合较不符合难以确定比较符合完全符合 15.当他人赞扬我的学校时,我感到自豪

完全不符合较不符合难以确定比较符合完全符合16.在竞赛活动中,我很在意自己学校的成绩 完全不符合较不符合难以确定比较符合完全符合17.当需要倾诉时,我可以找到教师、同学倾听 完全不符合较不符合难以确定比较符合完全符合18.我和同学们关系良好 完全不符合较不符合难以确定比较符合完全符合19.对我来说,在学校里交朋友很容易 完全不符合较不符合难以确定比较符合完全符合20.遇到困难时,我能够得到同学们的关心和帮助 完全不符合较不符合难以确定比较符合完全符合21.我觉得自己不属于这个学校 完全不符合较不符合难以确定比较符合完全符合22.我真希望自己是在另一所学校上学 完全不符合较不符合难以确定比较符合完全符合23.我讨厌去学校 完全不符合较不符合难以确定比较符合完全符合24.在学校里,我觉得自己是个局外人 完全不符合较不符合难以确定比较符合完全符合

教师培训手册

教师培训手册(76页) 1.教态培训 2.课堂管理培训 3.板书培训 4.课堂用语培训 5.简笔画培训 6.教具设计及制作 7.字母教学培训 8.语音教学培训 9.词汇教学培训 10.句型教学 11.课文教学 12.课型概观 13.新授课设计流程 14.巩固课设计流程 15.练习课设计流程 16.教师规范化课堂用语大全 17.教师教案样本 18.教师课堂实践样本 19.学生心理特点及应对策略 20.教师授课风格解析 21.课堂管理技巧

22.教师基本素质要求 23.如何维持课堂纪律 24.教师行为规范细则 25.教师职能细则

一.教态培训 教态是指教师的体态语言。良好的教态应该大方,亲切,赋予激励性和感染力。 体态语言包括身体动作,面部表情,声音变化,服装修饰等要素。 1.身体动作可分为站姿,位移与手势三个部分。 ①.教师的站立姿态要做到端庄,挺拔,精神饱满。 ②.位移指教师在课堂上站立位置的变化,位移要注意以下几点: a.教师不要总是站在讲台上,要适当地走到学生当中,在心理上接近学生; b.教师的位移要考虑学生的心理,一般来说学生在考试或专心做练习时不希望有教师在他们身边走动或停留,如果这样可能会分散他们的注意力,甚至造成情绪紧张; c.教师不要走到教室太后部进行讲解和演示,否则会使前面的学生看不到教师的演示; d.板书完毕后要离开讲台,不要挡住学生的视线; e.位移的速度不徐不急,不要过于频繁和急速地走动。 ③.手势的运用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增强语言表达效果。 教师可以借助手势来组织学生活动,讲解教学内容,调控学生的课堂行为。教师在使用手势语时,要保证自己的手势所表达的意义清楚,明白,同时还要注意手势自然舒展,努力做到赏心悦目。 2.面部表情是教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教学中的表情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常规性表情,亲切的微笑是常规表情的基本形式;二是变化性表

教师的幽默技巧

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经常见到这样的情形:一些教师态度严肃、讲话语调刻板或常以树立“师道尊严”为己任,导致师生关系紧张。而另一些教师则注重语言技巧,富于幽默感,因此课堂气氛活跃,很受学生欢迎。雨果认为:“人生是一串由苦难组成的念珠,我们应笑着数完它。”在苦短的人生历程中,能不能笑着行走,会不会笑着行走,是人生高下优劣的标志。人们都喜欢具有幽默感的人,学生也不例外。如果你是教师,并希望在这个岗位上一直干下去,那么,千万别忘了幽默。最近,网络上的一篇文章,更是毫不客气地指出:不幽默,你就别当教师. 谁不想用幽默的语言,风趣的谈吐,去淡化冲突,协调师生关系,创造最佳的教育氛围呢?问题是,怎样使自己的语言变得幽默?最近看了一本书,就指出:幽默也是有技巧的。 一、自我嘲讽。 就是要求教师通过极度夸张的手法来嘲讽自己的某种缺点,在学生面前主动贬低以体现教师心灵的豁达与纯净,并缩短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如某教师较胖,在接手所教班的开始,就自我介绍道:“我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超水平地发挥带头作用,出门的时候,你们跟在我后面,夏天晒不着太阳,冬天吹不到冷风,怎么样,欢迎我这个带头人吗?”又如某教师很矮,他就对学生说:“我一无所长,却身不由己,但民主意识很好,与同学平起平坐,绝不会高高在上,小心我会借你的漂亮小衣服来穿。”再如,有一个梁老师,每到一个新的班级,都会在黑板上写两个字“梁”、“粱”,让学生说说这两个字的形和义的不同之处,等学生说完,再介绍自己姓梁,是栋梁的梁,让学生别把它写成高粱的粱,把老师当粮食给吃了。几句幽默的开场白便使课堂气氛轻松起来,缩短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后面的授课便如顺水行舟。

浅析高校教师激励机制

浅析高校教师激励机制 论文关键词:高校教师激励理论激励机制 论文摘要:高校教师在科学研究、文化知识传播和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对于提高管理效能,调动教师积极性,促进高校健康有序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综合分析激励理论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健全和完善高校教师激励机制。 高等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有效的管理工作。而高校教师作为推进高校改革和发展的主体,其管理工作是一大重点。激励是高校教师管理工作的核心。在分析激励理论的基础上,有钊1对性地健全和完善激励机制,对于调动教师积极性、优化师资结构、稳定人才队伍、加强学校吸引力和竞争力有重大意义。 一、高等学校构建激励机制的重要意义 (一)优化师资结构,稳定教师队伍 有效的激励机制能够优化高校师资队伍结构,稳定师资队伍。高校教师因在年龄、学历、学科性质等方面有着不同结构的层次,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应当是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作用,促使每一个结构层次的教师积极主动地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从而整体上提高师资队伍素质,促成师资结构的优化和教师队伍的稳定。 (二)调动教师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 高校教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本身就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因其职业特质,同时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他们更倾向于追求较

高的荣誉和远大的理想。需求层次较高,通过有效的激励,可以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多方面需求得到满足的同时,更积极主动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保持一种高昂的工作热情,提高工作效率。 (三)优化组织环境,吸引优秀人才 有效的教师激励不但能提高教师的积极性,而且还能使广大教师产生较高的群体认同感和群体归属感,形成一种增强学校凝聚力的氛围和影响力。一方面,有效实施各种灵活的激励措施,能够在学校中形成一种开放、竞争的环境,便于吸引外部优秀人才,同时加强本校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高自身的水平和能力,从而优化组织氛围;另一方面,形成一个健全完善的激励机制,无论内外环境都会增强学校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使学校能够在良好的竞争氛围中保证教师队伍的稳定。 激励机制对高等学校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但是在实际管理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激励方式单一,不能满足教师多层次、多方面的需求:在教师的聘任和考核上,评聘不科学,致使激励措施产生负面效应:在大环境的竞争机制未能灵活调节,使激励功能弱化和虚化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会使高等学校的管理工作受到一定的影响,甚至制约高等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在充分理解激励理论的基础上,逐步健全和完善高校教师激励机制。 二、高校教师激励理论分析 激励理论按照性质和内容的不同,有许多的分类和划定标准。结合

高中生集体归属感不强的分析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8916398776.html, 高中生集体归属感不强的分析研究 作者:戴继龙 来源:《文理导航》2017年第34期 【摘要】高中生集体归属感与班级管理工作密切相关,教师要针对学生归属感不强的现状进行分析,寻找深层次原因,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进。 【关键词】高中生教育;归属感;分析 在高中班主任工作中,学生的归属感问题事关整个班级工作质效,本文主要针对这一方面进行简要分析。 一、高中生集体归属感不强的主要表现 1.对班级管理事务漠不关心。有的学生到了班级之后,打开书本就进入了自己的世界,别的一概与他无关,班级文化建设、制度管理、建设要求等,和他似乎毫无关系,这样的心态导致他们游离于班级整体之外。 2.对班级活动参与不够积极。班级定期都会举办一些集体活动,无论是文化、体育还是娱乐以及节日的庆祝活动,部分学生对这些活动参与不够积极,活动方案征求大家意见时没有提出建议或意见,具体组织过程中也不参与,似乎成为了一个旁观者。 3.对同学缺乏应有热情帮助。集体归属感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学生和集体每一个成员之间形成相互协作、相互帮助的良好关系。有些学生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同学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上遇到一些困难都不关心。 二、高中生集体归属感不强的原因分析 1.繁重的学习压力让学生情绪低落。十二年的奋斗很快见分晓,高考的压力对高中生而言有着巨大的心理影响。他们眼中一切都是为了成绩、为了分数,对别的事情关注度较少。 2.独生子女居多缺乏团队合作意识。当代高中生绝大多数属于独生子女,他们生活在几代人围着一个人转的家庭中,自我为中心的意识较强,与他人合作的团队意识相对薄弱,很难自然而然的产生集体归属感。 3.班级活动开展匮乏单调缺少吸引。许多学生在问卷调查中显示,自己缺少集体归属感,一个重要方面是班级开展的活动形式单调、频率较低,没有能够定期开展丰富精彩的活动让大家共同参与,提高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教师培训心得体会三篇

教师培训心得体会三篇 教师培训心得体会篇1 x月x日是时代小学对新加盟的教师进行培训的第一天,其中对我们新教师的技能进行了一对一的训练——电子白板技术。电子白板就如一个巨大的电脑触摸屏,在继承了传统黑板的所有功能上,综合了多种时下流行的多媒体制作程序的能力,集多种软件优点于一身,极大地方便了我们课堂教学。 刚到时代小学来实习的时候,指导老师就叫我用白板做课件,当时还不懂白板是什么,它有什么好处,虽然也懵懵懂懂的做过几次课件,但是一直没有很系统的学习过。今天在学校的安排下陶老师和徐老师对我们进行了集中的培训,我感到很受用。比如,徐老师使用白板向我们展示了如何巧妙地运用图片的变化来达到特殊的教学效果,像倒推、转换、平移、旋转等平时比较难以体现的,在白板中都能清晰体现。这样,使数学课堂活跃了起来,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了他们的创造力和发散思维,还有助于教师对学生心理的把握。 电子白板作为一种易学易用的“特殊综合技术”,对于传统教学工具来说有不少优势,特别体现在教学手段和教学策略的选择方面。电子交互白板技术可以增强课堂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为建立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奠定技术基础。

1、电子白板使课堂更交互。 此时,教师不仅可以熟练使用交互白板的各种功能,而且已经开始有意识的将白板所带有的交互能力融入自己的教学设计理念中,并能够将已有资源和自主设计的白板资源整合进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同时还可以让孩子来到讲台前进行操作,这便形成了一种生成性的课件。白板的使用不仅使教师的教学更加方便、生动、有趣,又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活跃。 2、电子白板使教学更便捷。 电子白板,是一种新的高科技电子教学系统。它将传统的黑板、投影仪、电脑整合在一起,使用非常方便。与黑板相同的书写、绘画和擦除功能,这些功能很大程度上已使白板替代了黑板的使用;部分特殊效果的简单使用:如拉幕、探照灯、拍照等,则是传统黑板不具有的功能。而实现这些特效的工具就是一支白板笔,教师通过这支笔在授课过程中不但可以在白板上自由书写勾画,还可以将笔交给学生让他们亲自动手来体验、参与,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 3、电子白板便于记录保存教学过程。 电子白板可以记录下白板上发生的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过程的所有细节。而白板软件提供了一个脱离白板环境可以阅读白板特殊文件格式的小程序,这一功能可以使学生随时复习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每个环节。笔记的抄写过程也发生了变化,因为在白板上发生的所有课堂教与学的过程都可以以最通用的格式被记录下来,如ppt,html格式,这时记笔

生活教师培训手册

平阳新纪元学校 关于开展中学生活教师培训工作的 实施方案 中学生活区: 生活教师的岗位是一个特殊的岗位,肩负着双重使命,既要承担学校教育义务,又要承担家庭教育责任,生活教师的形象和工作对学校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生活教师的培养和培训工作也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加强生活教师的培训和指导,保障学生身心健康,我部决定组织开展全市中小学生活教师业务培训工作,特制定培训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的系统学习、技能训练,全面打造新纪元中学生活教师新形象,提高生活教师基本素质和业务能力,规范生活教师工作方法,提升生活教师人格素养,培养生活教师细心、耐心、贴心、热心的工作态度,从而进一步规范我校寄宿制学校的办学行为,创设和谐良好的教学环境,解除教学的后顾之忧,使我校教育教学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 二、培训原则 (一)针对性原则:根据我校中学生活教师队伍现状及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 (二)实效性原则:紧密结合生活教师的工作实际,避免形式主义与空洞说教,从薄弱环节入手,提高生活教师科学管

理学生的能力。 (三)系统性原则:以教师发展为本,注重培训的系统性,使生活教师全面掌握各项管理技能。 (四)规范性原则:突出培训内容的规范性,管理方式的规范性。 三、成立组织 中学生活教师培训工作领导组: 组长:李德海 副组长:于建国 成员:苏秀琴林超 工作职责:培训工作领导组负责生活教师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具体实施,培训方案的制定,培训工作进行过程的监控、评估验收。 四、培训对象 中学生活教师。 五、培训地点 五楼报告厅 六、培训内容 1、生活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2、师德教育 3、学校安全教育 4、学生生活养成教育 5、学生饮食卫生教育 6、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浅谈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浅谈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青年教师作为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对于教育事业的进步与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教学能力和水平也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 目前大部分青年教师都是刚从重点院校毕业,这些青年教师尽管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但是缺乏教师背景,在教学理论、策略、方法方面的知识十分有限。广大青年教师必须掌握一定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知识,同时努力多参加教学实践和一些教学竞赛,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有针对性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掌握教学技巧,以便让知识通过最有效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对于青年教师来说,如何培养青年教师提高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对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至关重要。 一、备好课是上好课的首要环节。 我们青年教师进入教师岗位不久,工作阅历浅,教学经验不足,备好课显得尤其重要。一堂课整体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在课前备课的质量。课上短短的几十分钟,课下却需要教师做大量细致认真的准备工作。个人觉得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备课时应认真钻研教材及相关参考资料,并虚心地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通过对教材的认真研究和专家的指导,以达到吃透教材,熟练掌握知识要点,突出重点难点的目的。 (2)设计合理的教学思路,使教学内容脉络清晰。一般英语对初学者来说都比较难,所以教学思路要特别注重符合学生思维逻辑,

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此外在备教材的同时,关键还要备教法。要让整个班级甚至几个班的学生听懂学会,就必须真正因材施教,全心全意付出,认真备好课程和教法。 (3)目前课堂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英语教学应引入更多的图片和动画,使学生能更形象直观地感受所学的知识内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扎实的基本功,是讲好课的基础。 俗话说得好:打铁先得自身硬。如果只是照本宣科,进行书本知识的灌输,不能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不能增加课堂教学的幽默感,就会使学生失去专心听课的兴趣,久而久之降低课堂教学效率,造成学生和教师之间课堂学习的恶性循环。因此英语专业的青年教师除了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储备,还需要通过业余时间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业务素质,让自己具备有一定吸引力的人格魅力,不断提高自己的讲课艺术。 三、依赖教学团队,通过教师之间的相互听课和点评,提高教学水平。 教育教研工作一般由教学水平高、学术造诣深的教研员负责,相关课程的优秀教师为核心,围绕课程建设,开展相关教学活动,并实现“老、中、青”相结合、“传、帮、带”一体化的团队建设。我们青年教师要积极参加教学团队定期开展的教学活动,定期交流教学体会和经验,交换教学意见,让他们指出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进而提高其教学水平。除此之外,我们青年教师还要多上课堂听课,积

语言认同和城市归属感研究——基于宁波方言和城市归属感的调研分析

语言认同和城市归属感研究——基于宁波方言和城市归属 感的调研分析-汉语言文学 语言认同和城市归属感研究——基于宁波方言和城市归属感的调研分析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宁波加速城市化建设,促使大量外地人口逐渐向城市转移。这一转移过程不仅是地理空间上的位移,也是语言以及社会心理方面和城市群体相适应的过程。外来务工人员对城市建设做出了很大贡献,但由于多种因素,导致他们无法真正融入城市群体。当前外来人员在地域归属感、群体归属感、身份归属感上仍存在种种不和谐。希望有关语言认同和城市归属感的研究,能够有助于外来务工人员在语言上完成再社会化,从而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 关键词:语言认同城市归属感宁波方言 一、引言 中官路村位于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蛟川街道镇海经济开发区,全村占地2.2平方公里,下辖楼屋谢、下赵、前汤、后董4个自然村,常住人口838人,外来人口4500多人。新建村地处宁波市江北区小港街道的西部,村域面积1.5万平方公里,由胡家洋、五房、叶家、塘路墩、朱家自然庄组成,总户数418户,常住人口830人,外来人口590人。经过综合考虑,最终确定调研中官路村和新建村,其主要原因是这两个村庄是宁波市外来人员的聚集地,正好符合将外来人员作为本次调研对象的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速城市化建设,促使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向城市转移。在社会文化适应上,有些外来人员存在无法真正地融入城市生活的问题,尤其是城市对外来人员所采取的“经济吸纳”和“社会拒斥”的双重态度,使得这些“都市里的村民”成为行走在都市里的“边缘人”。

泰勒在《人类学——人及其文化研究》一书中认为:“在前历史时期中,发生了人类在地球上的初次扩散和大种族的发展,产生了语言,确定了大的语系,文化发展到古代世界东方民族的水平——他们是现代文明的先驱者和奠基者”。正是因为语言在人类文化体系中的地位如此重要,甚至可以认为,语言不仅是文化的一种形式,更是群体(种族)的有效凝聚力。方言也是语言,只不过方言是变异的语言,因而它同语言一样是文化的载体,是一种区域文化标识,区域文化与语言或是方言的融合与分化都是双向互动的。 二、语言认同 语言认同(language identity)是指群体在交际过程中,使用同一种语言或方言的交际行为、或群体对同一种语言或方言在态度、情感、认知等心理活动的趋同。社会学研究表明,个体融入群体及群体的协调维系,都与语言认同有密切的关系;或者说,不同个体构成群体、群体的和谐达成,都有着语言认同的促进推动。 语言是文化中最核心和最有影响力的特征之一。说和听——即口语是所有人类社会中人际互动最具渗透力的一种形式。具有相同的地域特点和文化特点的个体所共有的语言称为方言(dialect)。方言的某些特点,将个体塑造成某种特定类型的人。方言也可以让个体对所属的群体保持高度的认同,亚文化中的方言就像某行业的行话一样,只在特定人群中通用。语言、言语行为和社会之间是一脉相承的关系。语言体现一种社会关系,也体现一种社会结构,语言认同无疑是社会认同、文化认同的一种表现。如此一来,群体成员用的独特语言和表达方式,或者是对群体有特殊含义的语言交流,有助于个体对该群体产生偏好。 Le Page等人基于克里奥尔语研究建构的认同行为理论(acts of identity)提

教师培训

凭什么就是你 ——教师的职业打造 一、自我认知 1、你是谁? 2、你能教什么? 3、你以什么角色教? 二、专业技巧 1、什么样的教师才适合——教师胜任力模型 三、提升技能 1、如何上好第一次课? 2、一对一授课标准流程? 3、如何在第一次见面搞定家长? 4、如何制定标准化的讲义? 5、如何与家长和学员沟通? 6、如何让孩子对你服气并佩服你? 课程大纲 一、个性化教育形态的解读(了解全貌) 二、德优教育教师胜任力模型(了解自已) 三、一对一个性化辅导流程(了解模式) 四、作为准备授课的你需要准备什么(了解客户) ——打造专业的你 五、教师培训大纲?(师训体系、标准复制)(了解团队) 一、一对一教育形态的解读(了解全貌) 1、个性化教育理解 (1)个性化学业规划: 求学决策学业规划育子方略学法指导心理疏导习惯纠正 (2)匹配教师按计划教学 备教师备教材备自己备学校备学生备教法 (3)个性化教学处方 个性匹配课前出方一人一方灵活调整规划学业 (4)个性化辅导计划 课堂知识的扩展和延伸规范学习行为良好学习习惯科学的思维模式(5)个性化全程跟踪 跟踪学习成绩跟踪家庭教育跟踪伙伴关系跟踪学生档案 2、一对一教学流程 (1)课前交流会(内部) (2)课前交流会(外部) (3)备课

(4)、教案 (5)试讲 (6)第一次课 (7)教学计划 (8)第一次家长会 (9)阶段性测试 (10)、常规教学 二、德优教育教师胜任力模型(了解自已) 1、生动的开场白的设计 2、知识框架总领全局 3、知识点的趣味引入 4、题型的铺垫和拓展 5、教试信息的传递性 6、课堂上有效地互动 三、一对一个性辅导的流程(了解模式) 开始接到学生,家长意向接受家长提交《初期辅导方案》、学生考卷复印件第 一次课交流:老师、学生、家长共同沟通完成并提交第一次课的纸质教案检查教 案试讲(第一次课,测试)课后思考、完成教案的课后记关注家长、学员反馈 是否积极制定教学计划实施教学计划系统录入时间每周完成并提义下周教 学计划二次确认根据家长、学员反馈和教学效果,调整教学计划上课、提交教 案的课后记录,关注家长反馈是否积极告知家长提交课时记录合同结束。 四、作为准备授课的你需要准备什么(了解客户)——打造专业的你 工作内容工作标准时间节点 备课 课前交流 会(新生) 1、参加学员和家长的第一次课前交流 2、准确记录和了解新生的要校成绩,学习习惯、 兴趣和爱好、学生个人的学习态度,方法等重要 信息,作好第一次备课 课前备学生 1、全面掌握学生最新的考试试题 2、根据学生个性有针对性的备课课前备家长1、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对德优寄予的特殊希望课前备内容 1、适合学生的授课内容,内容的难度要适中 2、根据学生的年级选定入学测试的内容 课前备方法 1、基于对以上信息的理解找到最适合学生的学 习方(测试方法、讲解方法),原则是以沟通为 主,首要的目的是取得学生对老师的认可。 2、做了第一次课学生或家长可能提出的问题的 准备 课前 课后信息 反馈 1、认真填好写教案后的课后记录并及时反馈给 学管师 2、反馈新生的课堂表现,学习能力、态度、方 法、习惯以及学生的成绩等问题。 课后 阶段性辅 导方案 1、3次课后完成“阶段性辅导方案” 1个月内

新教师培训手册样本

手册导读 本手册从解决新入职教师问题入手, 收集了多年来新教师初入职期最常见、难解决的若干问个问题, 并以问与答的方式呈现内容。 手册分为”致新教师”、”如何面对孩子”、”如何面对家长”三个模块。其中”如何面对孩子”模块包含四个子板块内容: 1、来园、离园接待孩子; 2、和孩子一起做游戏; 3、和孩子一起户外活动; 4、对孩子生活上的照顾。”如何面对家长”模块包含两个子板块内容: 1、如何与家长进行日常行为的沟通; 2、如何进行家访。

目录 致新教师 如何面对孩子 一、来园、离园接待孩子: 1、如何进行来园接待? 2、来园时, 就是发现幼儿头上有伤口改如何处理? 3、幼儿脸上淌着泪水进入教室教室, 教师该怎么办? 4、幼儿拿着一把玩具剑走到教室, 或教师发现幼儿带小球类 物品该怎么办? 5、家长向教师反映自己的孩子昨天被人欺负, 该怎么处理? 6、家长直接与老师面谈后, 还需留言吗? 7、离园接待时要注意什么? 二、和孩子一起做游戏: (一)分散游戏中常见的问题有哪些? 1、在幼儿分散游戏时, 教师最需要关注的是什么? 2、室内分散活动中, 怎么样教师的站位比较合适? 3、如何应对游戏中孩子的告状? 4、游戏中发现孩子争抢玩具该怎么解决? 5、游戏中玩具材料坏了该怎么处理? 6、孩子请教师帮助解决问题该如何应对?

(二)集体游戏的组织( 室内) 中常见的问题有哪些? 1、如何将分散状态下的孩子们吸引过来开展集体游戏? 2、如何说清游戏的规则? 3、游戏中孩子情绪过于兴奋时该怎样疏导? 4、游戏中会有哪些安全问题? 怎样处理? (三)集体教学中常遇到的困惑有哪些? 1、如何安排座位? 2、在集体教学中如何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3、如何应对集体教学中的突发事件? 三、和孩子一起户外运动: 1、运动中怎样的站位才是合适的? 2、教师该以怎样的状态带领幼儿运动? 3、户外运动前应做哪些准备工作? 4、户外运动中如何做好保育工作? 5、如何合理调节孩子的运动量? 四、对孩子生活上的照顾 (一)如何指导幼儿盥洗? 1、面对不同年龄的幼儿该如何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二)如何指导幼儿进餐? 1、孩子吃饭时离开座位怎么办? 2、孩子边吃边玩怎么办? 3、孩子吃得太快或太慢怎么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