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第四章章节提升卷及答案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第四章章节提升卷及答案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第四章章节提升卷及答案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第四章章节提升卷

[时间:90分钟分值:15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75分)

1.平时食用的面包、花生、牛肉等食物所含有的营养物质中,能为机体提供能量的有(C)

A.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B.糖类、无机盐和蛋白质

C.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D.蛋白质、糖类和维生素

2.下面有关人体消化和吸收的叙述,正确的是(B)

A.胃是人体消化的主要部位

B.小肠是人体吸收的主要器官

C.胆汁中含有消化脂肪的酶

D.大肠只能吸收少量水和无机盐

3.正常人的尿液与原尿相比,一般不含有葡萄糖,这是由于(B)

A.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B.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C.膀胱的贮存

D.输尿管的输送

4.正在生长发育的青少年需要大量的蛋白质,为补充优质的蛋白质,应适当多吃的食物是(C)

A.米饭B.青菜

C.瘦肉D.水果

5.淀粉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图1

A.a是葡萄糖

B.淀粉消化的产物主要在小肠内吸收

C.糖类是最重要的供能物质

D.淀粉是消化道中最早进行化学性消化的物质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

A.人们长期使用铁锅煮饭不易患贫血病,其原因是红细胞中含有铁元素

B.在ABO血型中,有A 型、B型和O型这三种血型

C.输血原则上输同型血,特殊情况下O型血可以输给A型血患者

D.AB型血的病人可以少量接受其他三种血型的血

7.胃液中的胃蛋白酶进入小肠后,催化作用大大降低,原因是(D)

A.酶发挥催化作用只有一次B.胃蛋白酶被小肠稀释

C.小肠内的温度高于胃内的温度D.胃蛋白酶在胃的pH环境下有较高活性8.人在生病发高烧时,常常没有食欲,原因是(D)

A.胃不能及时排空B.胃肠蠕动弱

C.不能分泌消化酶D.消化酶的活性受影响

9.下列选项符合如图所示关系的是(A)

图2

ⅠⅡⅢⅣ

A 肾单位肾小体肾小管肾小球

B 消化系统消化道消化腺肝脏

C 代谢同化作用异化作用呼吸作用

D 消化化学消化物理消化牙齿咀嚼

10.按照生物之间同化作用的不同,可将生物的营养方式分为自养和异养,则两者的主要区别是(D)

A.是否能独立生活

B.生命活动中是否消耗能量

C.是否能进行光合作用

D.是否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11.“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记录如表所示,1、2、3号试管加碘液后的实验现象依次是(A)

试管加入的物质

(各2mL)

水温时间试剂

加碘后的

实验现象

1号淀粉+唾液0℃10min 碘液

2号淀粉+唾液37℃10min 碘液

3号淀粉+清水37℃10min 碘液A.变蓝、不变蓝、变蓝

B.不变蓝、先变蓝后褪色、变蓝

C.不变蓝、变蓝、变蓝

D.变蓝、先变蓝后褪色、变蓝

12.有关血管及血管内流动的血液,描述正确的是(B) A.动脉血管里一定流动脉血,静脉血管里一定流静脉血

B.毛细血管的管壁极薄、管内径极小、管内血流速度最慢

C.血液由血浆和红细胞组成,血红蛋白的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D.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是白细胞,它对人体具有防御和保护的作用

13.如图为人体消化、吸收的过程示意图。①~⑤分别表示不同的消化液。纵向箭头表示消化液对相应营养物质的消化作用,a、b、c分别表示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最终消化产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图3

A.④和⑤发挥作用的主要场所都是小肠

B.①为唾液,能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

C.③内含有脂肪酶,可以分解脂肪

D.X是大肠,是吸收a、b、c的主要场所

14.某班兴趣小组外出活动,一学生(血型为A型)发生意外导致大量出血,该小组中有甲、乙、丙、丁等4位同学主动为他献血,其血型鉴定结果见表。你认为最适合为该受伤同学献血的是(B)

A.甲B.乙C.丙D.丁

15.为了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催化作用,某同学设计了如表所示的实验。据此的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A)

A.1号试管应该保持在0℃环境中进行恒温处理

B.恒温处理时间太短,实验现象不明显

C.2号试管应该保持在37℃环境中进行恒温处理

D.2号试管中2mL新鲜唾液应改成等量蒸馏水

16.取某健康人肾脏不同部位的液体,进行分析测量,得到如表数据(单位:g/100mL)。根据图表可以推测乙是(B)

A.血浆B.原尿

C.尿液D.血液

17.如表为医生对甲、乙、丙、丁四名男生体检时的血常规和尿检的结果统计[其中白细胞正常值为(4~10)×109个/L,血红蛋白正常值为120~160g/L,“-”表示“没有”,“+”表示“有”],下列判断错误的是(D)

A.参照表中数据,四人中有炎症的应该是丙,患贫血症的是乙

B.若乙需要输血,甲、丙、丁积极主动,三人中最合适者是丁

C.丙的尿液中出现了血细胞,是由于肾小球发生病变的缘故

D.丙的尿液中出现蛋白质,是由于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发生了障碍

18.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实例很多,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C)

A.小肠内表面具有许多皱襞和绒毛,利于营养吸收

B.肺泡壁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利于气体交换

C.动脉血管和静脉血管内都有瓣膜,防止血液倒流

D.肾小球由许多毛细血管缠绕而成,利于滤过作用

19.如图是血液循环示意图,1、2、3、4表示与心脏直接相连的血管,甲、乙表示不同部位的毛细血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图4

A.若乙位于肾脏,血液流经乙后尿素含量下降

B.血液流经甲后氧含量减少

C.血管1是肺静脉,血管3是上腔静脉

D.血管2、4中的血液是动脉血

20.如图是心脏、血管的示意图,“→”表示血流方向,下列表达正确的是(C)

图5

A.甲流出的血液为动脉血

B.乙和丙都是静脉血管

C.血液流动的方向是甲→乙→丁→丙

D.血液流经乙→丁→丙后,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21.从手腕静脉处给胃炎病人注入药液,药液由手腕到达胃所经过的循环路线是(D) ①肺动脉②肺静脉③左心房④左心室

⑤右心房⑥右心室⑦主动脉

A.③→④→①→②→⑤→⑥→⑦

B.⑤→⑥→③→④→⑦→①→②

C.①→②→③→④→⑦→⑤→⑥

D.⑤→⑥→①→②→③→④→⑦

22.血液通过肺部血管时,二氧化碳含量发生变化,下列正确表示该变化的曲线图是(C)

A B C D

图6

A.健康人的④内的液体不含葡萄糖

B.④内的液体经输尿管、膀胱、尿道排出体外

C.在尿液中发现红细胞是结构②发生了病变

D.图中B处表示的是肾小管的重吸收过程

24.图甲表示的是pH对植物和人的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图乙表示的是3种脱氢酶(A、B、C)的活性受温度影响的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图7

A.从图甲中可知pH=6左右时植物淀粉酶的活性达到最大

B.从图乙中可知酶C活性会随着温度的升高不断增强

C.从图甲中可知若细胞由酸性变成碱性时,淀粉酶活性逐渐升高

D.从图乙中可知活性温度的范围最广的酶是B

25.如图可反映某生理过程或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图8

A.在图a中,若Ⅱ所示结构为小肠内毛细血管,则X是血液中营养物质和氧气B.在图a中,若Ⅱ为肾小球,则X是血液中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浓度

C.在图b中,Y表示甲、乙、丙、丁四位同学跑100m所需要的时间,则该过程中,只进行有氧呼吸的是甲

D.在图b中,甲、乙、丙、丁表示四种组织,Y表示氧气与血红蛋白的结合情况,呼吸作用最旺盛是甲组织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2分)

26.如图所示是人血涂片在显微镜下的一个视野图。(用图中的字母回答问题)

(1)当图中__C__数量明显下降时,会引起人体流血不止。

图9

(2)当图中__A__数量过少时,会造成人体贫血。

(3)当人被细菌感染而发炎时,图中__B__的数量会显著增加。

(4)担负运输养料和废物功能的是__D__。

27.腐乳气香、味鲜,深受人们的喜爱。腐乳是一种经过微生物(主要是毛霉、曲霉等真菌)发酵的大豆食品,制作的基本过程是:长菌→腌制→装瓶→密封。据此回答:

(1)从生物的代谢方式分析,毛霉和曲霉属于__异养__(选填“自养”或“异养”)生物。

(2)蛋白质在毛霉分泌的蛋白酶催化作用下,最终会分解成易被人体消化道直接吸收的__氨基酸__,因此腐乳会有不同于豆腐的鲜味。

28.某同学在自家菜地劳动时,左臂不慎被蛇咬伤,他马上用右手抓起旁边的一块砖头,砸死了这条蛇。他发现蛇的头呈三角形,嘴里有两颗尖尖的牙齿。于是他边用力挤伤口的血,边用自来水冲洗。

(1)冲洗后,他用绳子在左臂上紧紧缠了几圈,缠绕的位置应位于伤口的__近心端__(选填“近心端”或“远心端”)。

(2)接着他寻求家人的帮助,此时不能快跑,如果快跑将会导致__血液循环__加快,蛇毒扩散加剧。

29.每年的5月20日是“中国学生营养日”。健康餐盘3∶2∶1,即主食3份,蔬菜2份,肉类1份。不同人群每天摄入的食物比例是不同的,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10

(1)我们每天都吃较大比例的粮谷类食品,因为粮谷类食品中的__糖类__是人体主要的

供能物质。

(2)小明每天刷牙时牙龈容易出血,到医院看医生,医生说他如果继续不合理饮食会得坏血病,医生并未为他开药,而是建议他多吃__水果、蔬菜__类食物,原因是该类食物中富含__维生素C__。

30.如图为人体血液循环及气体交换的示意图。

图11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剧烈运动时,呼吸急促,心脏搏动显著加快,此时乙处单位体积血液中氧的含量比平静状态下__增高__(选填“增高”“减小”或“相同”)。

(2)一氧化碳轻度中毒时,呼吸急促,心脏搏动显著加快,此时乙处单位体积血液中氧的含量比正常情况下__减小__(选填“增高”“减小”或“相同”)。

(3)西藏拉萨市的海拔约为3600m,浙江沿海平原地区的旅游者到了西藏拉萨,在平静状态下,心脏搏动显著加快,此时乙处单位体积血液中氧的含量比在浙江沿海平原地区平静状态下__减小__(选填“增高”“减小”或“相同”)。

(4)在某次户外比赛中,甲运动员受伤而失血过多,急需输血,现有乙、丙、丁三人愿意为甲输血,医生用B型血的血清检验4人的血型,结果只有甲、乙红细胞发生凝集反应;再通过交叉配血试验确定,只有丁能为甲输血,则乙的血型是__D__。

A.A型B.B型C.O型D.AB型

(5)已知每克葡萄糖在体内完全氧化分解能释放16kJ的能量,某举重运动员在一次比赛时,将180kg的杠铃从地面举到2m高处,需消耗的葡萄糖的质量为__0.225__g(g取10N/kg,并设举重的能量全部来自体内葡萄糖的有氧代谢)。

31.如图为人体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和泌尿系统的生理活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图12

(1)图中a生理过程叫__吸收__,A的结构名称是__右心房__。

(2)图中心腔A与B之间、C与D之间防止血液倒流的结构是__房室瓣__。

(3)人体的排泄主要通过__2__(填数字)过程。

(4)②和①相比,减少的物质有__尿素、氧(合理即可)__(至少写出两种)。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3分,共33分)

32.某工厂生产了一种加酶洗衣粉,其包装袋上印有如图说明(部分)。

成分:含碱性蛋白酶等。

用法:洗涤前先将衣物浸于洗衣粉溶液内一段时间。使用温水效果更佳。

注意:切勿用于丝质及羊毛衣料。

图13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探究该洗衣粉中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设计了如下装置进行实验,并将实验结果用曲线图表示。

图14

(1)由曲线图可知,该洗衣粉中的酶在45℃时活性最佳,但当把洗衣粉溶液从75℃降温到45℃时,酶的催化能力已不能恢复,这是因为__酶失去活性__。

(2)该加酶洗衣粉不能用于洗涤丝质及羊毛衣料,其主要原因是__这些材料中含有蛋白质,蛋白酶分解含蛋白质的织物__。

33.请回答人体营养中有关实验与探究

图15

活动的问题。

(一)探究花生仁和大米哪个所含的能量多,改进的实验装置(易拉罐罩着锥形瓶)如图。请根据实验回答下面的问题:

(1)该实验装置与教材装置相比其主要优点是__防止热量散失__。

(2)等质量的花生仁和大米燃烧后,A、B两瓶中水温升高几乎相同,请说出实验误差的可能原因:__花生仁没有燃尽(合理即可)__(准确说出1点即可)。

(二)某同学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设计的实验方案和获得的实验结果如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3)能与3号试管形成对照实验的是__1__号试管,该组对照实验的变量是__牙齿的咀嚼。

(4)解释3号试管出现的实验现象,其原因相当于口腔实际消化中失去了__牙齿咀嚼__的功能。

34.食物在胃里是如何消化的?

(1)历史上,针对动物的胃是只能研磨食物进行物理消化,还是能同时进行化学消化的问题有过争议。若穆、斯帕兰扎尼等科学家进行了实验:将一块肉装在由金属丝制成的小笼里,然后让鹰吞食这个小笼,过一段时间,将小笼从鹰体内取出。如果胃在进行物理消化同时,也能进行化学消化,科学家应该观察到的现象是__肉块消失或明显变小__。

(2)为了研究胃内能进行化学消化的液体是一直存在的,还是在进食后的消化过程中才产生的,有人设计了以下两个实验:

实验甲:取一群人早餐前后的胃内容物,进行成分分析。

实验乙:取某人中餐前后的胃内容物,进行成分分析。

你认为哪种实验设计更合理,并说明理由:__实验甲,样本数大,又使研究对象一晚饥饿,排尽胃内物质(合理即可)__。

(3)有同学猜想,可能胃内液体不能对不同营养素都进行一样的消化,准备以面包、脂肪块和蛋白块进行实验,请简述你的实验方案:__取同样大小(同样质量)的面包、脂肪

块和蛋白块,切成同样大小的小块,浸泡在相同胃液里,观察消失情况(或观察消失的时间长短)__。

(4)同学们查阅文献资料发现,人体的胃液中存在胃蛋白酶。为了研究pH对胃蛋白酶催化作用的影响,他们在适宜的温度下,以蛋白块为材料进行了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从中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胃蛋白酶的催化作用与pH有关。当pH约等于2时,胃蛋白酶的催化作用最强(合理即可)__。

图16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第4章综合测试卷(有答案)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第4章综合测试卷 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相同质量的下列营养成分中,能量最高的是()。 A.维生素 B.糖类 C.脂肪 D.蛋白质 2.实验证明,维生素B1在140℃时还不至于被破坏。有人在做馒头时喜欢加大量的碱面,长期食用这种馒头,容易患脚气病。其原因是()。 A.高温会破坏维生素B1 B.碱能够破坏维生素B1 C.面粉中缺乏维生素B1 D.患者吸收维生素B1的能力差 3.如图所示为人体局部器官的示意图,能分泌胰岛素调节血糖含量平衡,又能分泌消化液的器官是()。 A.甲 B.乙 C.丙 D.丁 (第3题) 4.合理营养是指()。 A.青少年应多吃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B.全面而平衡的营养 C.多吃含糖丰富的谷物类食物 D.多吃水果和蔬菜 5.下列与人体健康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抽血化验时,针头刺入的血管是动脉 B.测量血压时,通常测得的是上臂静脉血管中血液的压强 C.小脑病变时,可能会出现走路不稳、动作不协调的现象 D.大量出汗时,肾小管对水分的重吸收量减小 6.下列各选项间的关系,符合图示关系的是()。 7.下列有关人体新陈代谢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的呼吸作用是动脉血变成静脉血的根本原因 B.在短时期内,健康老年人的异化作用占优势而同化作用占劣势 C.肾小囊内原尿中的尿素浓度大大高于血浆 D.胃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8.如图所示为血液中血红蛋白与氧结合情况和血液中CO2含量情况的曲线图,则S、P分别表示()。 (第8题) 9.某人不慎撞伤,下肢某处深红色的血从伤口迅速流出,在送医院之前需要急救止血,其中正确的止血方法是()。 A.用冷湿毛巾放在伤口上,以减慢血液循环 B.迅速将伤口下方扎紧 C.迅速把伤口上方扎紧 D.把受伤的下肢尽量抬高 10.泌尿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形成和排出尿液。下列结构中,具有暂时贮存尿液功能的是()。 A.膀胱 B.输尿管 C.肾脏 D.尿道 11.当人的心脏房室瓣关闭、动脉瓣张开时,心脏中血液的流动情况是()。 A.由心房流向心室 B.由心室流向心房 C.由心房流向动脉 D.由心室流向动脉 12.贫血患者常常表现出精神萎靡、食欲缺乏、心慌气短、面色苍白等症状,主要原因是()。 A.血液运输氧的能力降低,影响体内各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 B.血液运输营养物质的能力降低,影响体内各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 C.血液中动脉血过少,血液运输氧的能力降低 D.血液中静脉血过少,血液运输氧的能力降低 13.用A型和B型血清对18人进行血型测定,得出不与A型血清发生凝集反应的有9人,不与B型血清发生凝集反应的有7人,与两种血清都不发生凝集反应的有5人,余下的都会发生凝集反应,那么A型、B型、AB型、O型的人数分别为()。 A.2、4、5、7 B.4、2、5、7 C.4、2、7、5 D.2、4、7、5 14.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实例很多。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肺泡表面布满毛细血管,有利于气体交换 B.乌龟背部有甲,适于水中生活 C.小肠壁上有无数小肠绒毛,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 D.野兔神经系统发达,有利于迅速躲避天敌 15.某人经常口渴,尿量是正常人的数倍,化验结果尿中无糖。此人病变的部位是()。 A.肾小管 B.肾小球 C.输尿管 D.肾盂 16.下列实验中,需采用控制变量法的是()。 A.伏安法测电阻 B.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最新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第四章·第1-3节测试卷

七下科学·优化训练·第四章·第1-3节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太阳光照射到地球的情形如图所示,此时浙江省所处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如图是地球的内部结构圈层示意图。由外到内依次表示( ) A.地幔、地核、地壳B.地壳、地幔、地核 C.地核、地壳、地幔D.地核、地幔、地壳 3、太阳是一个由炽热气体组成的球体,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可分为3层,依次是( ) A.日核、光球层、色球层B.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C.太阳黑子、色球层、日冕层D.太阳黑子、耀斑、色球层 4、登月一直是我国人民的愿望。假如“嫦娥X号”登月开始了,而你就作为一名宇航员到月 球上进行考察时,下面不符合实际的是( ) A.月球白天不能发光,晚上能发光 B.月球表面明暗相间,亮区被称为月海 C.月球形成早期,小天体撞击月球表面可形成环形山 D.月球表面除岩石及其碎屑外还有空气,但没有水 5、登月一直是我国人民的愿望。假如“嫦娥三号”登月的其中一名宇航员到月球上进行考察 时,下面不符合实际的是() A、在月球上行走像在水中漫步一样,轻飘飘的,可以跳跃很远 B、虽然是白天,但天空却像地球的晴朗黑夜一般,繁星满天 C、月球上万籁俱寂,宇航员的脚步声显得震耳欲聋 D、月球上的一天特别漫长,几乎是地球上的一个月 6、我们每天看到太阳东升西落,是因为() A.地球自西向东绕着太阳转B.地球自东向西绕着太阳转 C.地球自东向西不停地自转D.地球自西向东不停地自转 7、下列组合中,①昼夜长短的变化;②昼夜的交替;③太阳直射点的变化;④北半球河流 的右岸冲刷严重。能证明自转现象的组合有()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8、下列现象与地球公转运动密切相关的是( ) A.东边日出西边日落B.夏天较热冬天较冷 C.初一新月十五满月D.太阳黑子时多时少 9、下列关于地球自转与公转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地球公转的方向为自东向西B.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365天

九年级上科学第一章知识点

第一章基础知识复习 第1节物质的变化 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有没有新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的就是化学变化. 2.化学变化与化学性质的区别:变化指的是生成了新物质,性质指的是可以生成新物质. 3.CuSO 4·5H 2 O=== CuSO 4 +5H 2 O CuSO 4 +5H 2 O=== CuSO 4 ·5H 2 O CuSO 4+2NaOH===Cu(OH) 2 ↓+Na 2 SO 4 CuSO 4 溶液为蓝色 用途(1)可以用CuSO 4 来检验水的存在,如果有水,则会变蓝色; (2)可以用硫酸铜检验蛋白质的存在,如果加入硫酸铜溶液有沉淀产生,则有. 第2节探索酸的性质 1.酸的性质: (1)酸能与酸碱指示剂反应: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使无色酚酞不变色. (2)酸+碱==盐+水3HCl+Al(OH) 3=AlCl 3 +3H 2 O 2HCl+Mg(OH) 2 =MgCl 2 +2H 2 O HCl+NaOH=NaCl+H 2 O (3)酸+盐==新酸+新盐 实验:鸡蛋壳(主要万分是CaCO 3 )与稀盐酸的反应现象:鸡蛋壳表面有气泡产生,伸入试管的燃着的火柴熄灭 化学方程式:2HCl+CaCO 3=CaCl 2 +H 2 O+CO 2 ↑ 用途:可以用来检验CO 2 2的存在,也可以用于实验室制CO 2 气体 (4)酸+金属氧化物==盐+水 实验一: 除铁锈(主要成分是Fe 2O 3 )实验 现象: 溶液变成黄色,时间稍长有气泡产生 化学方程式Fe 2O 3 +6HCl=2FeCl 3 +3H 2 O Fe+2HCl=FeCl 2 +H 2 ↑ 实验二: 氧化铜(黑色)与盐酸的反应 现象: 黑色氧化铜溶解,溶液变成蓝色 化学方程式CuO+2HCl=CuCl 2+H 2 O 5.酸的个性: (1)盐酸(HCl) A.浓盐酸是无色液体,具有挥发性,打开瓶盖会有白零产生,具有刺激性气味 B.工业盐酸因含有杂质而显黄色 C.实验:稀盐酸与硝酸银溶液的反应现象:有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产生 化学方程式: HCl+AgNO 3=AgCl↓+HNO 3 用途:可以用来检验氯离子的存在 △ 蓝色白色白色蓝色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第四章主要知识点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第四章主要知识点 §食物与摄食 一、食物体内氧化和体外燃烧之间的区别和共同点 1、共同点:都是氧化反应,都能释放热量 2、不同点:体内氧化是一个缓慢的氧化过程,能量是逐步释放的; 体外燃烧是一个剧烈的氧化过程,迅速地放出热量。 实验:测试食物能量的实验结论:花生仁(脂肪)是较好的能量来源。 热量价――每克营养物质在体内氧化时的产生的能量。 , 三大营养物质的热量价蛋白质:千焦/克糖类:千焦/克脂肪:千焦/克 二、食物中的营养素及其作用 1、食物中的营养素主要有水、糖类、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维生素和粗纤维等7大类。 2、七大营养素的作用。 (1)糖类:①是人体细胞最重要的供能物质;②人体细胞的—种组成成分。 (2)蛋白质:①是细胞生长和修补的主要原料;②可以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部分能量; ③参与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 (3)脂肪:生物体贮存能量的物质。

( (4)水:①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②各种生理活动的基础。 (5)无机盐:不能提供能量,但是人体维持正常生理活动所必需的营养物质。 (6)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不可缺少的微量有机物。除维生素D外,其他维生素人体 均不能合成,必须从食物中获得。 (7)粗纤维:来源于植物性食物,由纤维素组成,不能被消化吸收,但对人体有非常重要的作 用。刺激消化腺分泌消化液,促进肠道蠕动,利于排便等。 常见维生素的名称、来源和缺乏症(供参考)

素的种类及数量都不相同,几乎没有一种食物同时含有7类营养素。 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青少年更要注意营养的搭配。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1、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道和消化腺。食物在由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作用下消化。 、 消化道依次包括:口、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肝脏、肠腺、胰腺。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第四章5-8节知识点复习答案

第四章《物质的特性》知识点 第五节熔化与凝固 1、物质的存在状态通常有三种:气态、液态、固态,物质的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种变 化叫做物态变化。 2、我们把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凝固是熔化的逆过程,凝固过程要放出热量,熔化过程要吸收热量。 3、具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的物体叫做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的物体叫非晶体。 晶体和非晶体的主要区别是:是否具有熔点; 无论是晶体还是非晶体,熔化时都要吸收热量。 4、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它是晶体的一种特性。 5、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做凝固点。 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是相同的。 6、特点:熔化过程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有固液共存状态 晶体 熔化特点熔化条件:达到熔点,继续吸热。 非晶体:熔化过程吸热,温度逐渐升高。 特点:凝固过程放热,温度保持不变 晶体 凝固特点凝固条件:达到凝固点,放热。 非晶体:熔化过程放热,温度不断降低。 常见晶体:萘、海波、冰、明矾、石英、金刚石及各种金属。 常见非晶体:沥青、玻璃、松香、橡胶、塑料、石蜡、蜂蜡等 7、在晶体加热熔化过程中,熔化前温度逐渐上升,状态为固态;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状态为固液共存;熔化后温度度逐渐上升,状态为液态。(注:熔化时间不是加热时间。) 8、区分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和凝固图像的标志是:看T-t的图像中有没有一段平行于横轴的等温图像。 9、萘的熔点是80℃,海波(硫代硫酸钠)的熔点是48℃。水的熔点是0℃ 第六节汽化与液化 1、物质由液态变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 2、汽化吸热,液化放热。 3、液体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进行的缓慢汽化现象,一般只在液体表面进行; 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 沸腾特点:在一定温度(沸点)下进行,低于这个温度时,液体吸收热量,温度上升,不沸腾;在这个温度时,液体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沸腾。 沸腾的条件:(同时具备)a液体的温度达到沸点(沸点:液体沸腾是的温度); b继续吸收热量。 沸腾过程:沸腾前气泡上升,气泡体积变小(因为液体温度没有达到沸点, 气泡内水蒸气增多后气泡会在水中上浮,上浮的气泡遇到上层凉水将变小) 沸腾时气泡上升,气泡体积变大(因为水的温度达到沸点,液体 变气体进入气泡,并在水面破裂放出大量水蒸汽) 刚烧开水的时候,容器边出现气泡(因冷水中溶有少量空气,温度高,气体在液体中溶解少)4、蒸发的三个影响因素是:液体温度高低、液体的表面积大小、液体表面空气流通快慢。蒸发还与液体的种类有关。等温度、液体表面积相同、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度相同的情况下,酒精比水蒸发快。 5、蒸发时,液体的温度降低,周围环境的温度降低。所以液体蒸发因需要吸收热量而具有致冷作用。 温度计从酒精中取出后示数将先下降后上升至室温不变 (下降是因为玻璃泡上的酒精在蒸发时要吸收热量,后上升是因为酒精蒸发完后由于热传递回到室温) 6、液化是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也叫凝结)。 同一物质,液化温度和沸点相同。

科学九年级上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酸碱盐 一、酸碱指示剂(简称指示剂):能跟酸或碱的溶液起作用而显示不同颜色的物质。 溶液 指示剂 在酸溶液中在碱溶液中 石蕊溶液红色蓝色 酚酞溶液无色红色 溶液酸碱性的检验方法: (1)检验溶液是酸性的方法: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石蕊试液,若溶液呈现红色,则说明该溶液为酸性溶液。 (2)检验溶液为碱性的方法: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石蕊试液,若溶液呈现蓝色,则说明该溶液为碱性溶液;或者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若溶液呈现红色,则说明该溶液为碱性溶液。 思考:指示剂只能反映某种物质的酸碱性,不能确定该物质一定就是酸或碱。酸碱指示剂的种类很多,不只是石蕊试液和酚酞试液。 二、常见的酸 酸和碱都有腐蚀性,使用时一定要小心! 闻溶液气味的方法是: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少许气体飘进鼻孔 (如右图所示),千万不要直接凑近鼻子闻,因为这样做很危险! (一)、打开浓盐酸、浓硫酸的试剂瓶,观察现象并闻气味; 浓盐酸浓硫酸 颜色、状态无色液体无色黏稠、油状液体打开瓶盖现象瓶口有白雾无明显现象 原因有挥发性无挥发性 气味有刺激性气味无刺激性气味 敞口久置现象质量减小质量增加 原因有挥发性有吸水性 分析: (1)①盐酸是HCl气体的水溶液,浓盐酸易挥发。打开浓盐酸的瓶盖后,看到有白 雾,原因是浓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的水分结合,形成盐酸小液滴。 ②纯净的浓盐酸是无色的,工业用浓盐酸因含有杂质Fe3+而略带黄色。 (2)浓硫酸的质量增加,原因是浓硫酸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有吸水性。因此,实验 室常用浓硫酸作干燥剂。(如右图所示)。 状元笔记 浓硫酸和浓盐酸在空气中敞口放置,都会变稀,但原因不一样。浓硫酸变稀,是因为吸水性,溶剂增加,溶质不变;浓盐酸变稀是因为挥发性,溶质减少,溶剂不变。因此,浓盐酸和浓硫酸都要密封保存。(二)浓硫酸 1.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2.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 【实验探究2】探究浓硫酸的腐蚀性 实验步骤浓硫酸在纸上写 字用木片蘸浓硫酸写字将浓硫酸滴到纱布上将浓硫酸滴到蔗 糖上 一段时间后的现象蘸有浓硫酸的部 分变黑 蘸有浓硫酸的部分变黑蘸有浓硫酸的部分变 黑 由黄变黑 结论浓硫酸具有很强的腐蚀性,能使纸张、木条、布甚至皮肤脱水被腐蚀 启发使用浓硫酸时要特别小心,切不可将浓硫酸滴在皮肤和衣服上,因为浓硫酸有很强的腐蚀性

新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第四章知识点

第四章知识点 一、动物的食物与营养 1.热量价:每克营养物质在体内氧化时所产生的热量叫热量价。不同物质的热量价是不同的,蛋白质为16.7千焦,糖类为16.7千焦,脂肪为37.7 干焦。 2.食物中的营养素主要有水、糖类、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等7大类。3.各类营养素的作用。 糖类:①是人体细胞最重要的供能物质;②人体细胞的—种组成成分。 蛋白质:①是细胞生长和修补的主要原料;②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③参与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 脂肪:生物体贮存能量的物质。 水:①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②各种生理活动的基础。 无机盐:构成组织和维护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物质。如缺锌时会使儿童味蕾功能下降,造成食欲减弱。缺铁易贫血,缺钙易患佝偻症,缺碘易甲状腺肿大。 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不可缺少的微量有机物。 膳食纤维:来源于植物性食物,能吸收和保留水分,辅助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4.几种维生素来源及缺乏症:夜盲A脚气B坏血C成人骨软化、儿童佝偻D 5. 平衡膳食:健康的饮食要求食物种类尽量多些、数量适当、营养物质之间的比例合理, 并且与身体消耗的营养物质保持相对平衡。我国营养学会根据居民存在的营养问题制定了平衡膳食宝塔,平衡膳食宝塔图可分 5 层?青少年时期应多吃哪几层倒数第三、四 层? 三餐食量分配要合理,一般以早、晚餐各占30%,中餐占40% 为宜 二、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1.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道和消化腺。食物在由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作用下消化。 ①消化道依次包括:口、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②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肝脏、肠腺、胰腺。 ③唾液腺:分泌唾液,流入口腔; ④胃腺:分泌胃液,进入胃; ⑤肝脏:分泌胆汁,暂存胆囊,流入小肠中促进脂肪的消化,胆汁不含消化酶; ⑥肠腺:分泌肠液,进入小肠; ⑦胰腺:分泌胰液,进入小肠。 2.牙的结构及龋齿的形成。 (1)结构示意图:①写出图中一、二、三、1、2、3、4所指的名称: 一:牙冠;二:牙颈;三:牙根。1:牙釉质;2:牙本质;3:牙髓。4 牙龈。 ②构成牙齿的主要物质是[ 2 ] 牙本质;人体最坚硬的结构[ 1 ] 牙釉质; ③人得了龋齿发生疼痛,是由于病菌已侵入[ 3 ] 牙髓腔而引起神经发炎所致; ④保护牙齿要做到:饭后漱口,早晚刷牙。 (2)龋齿的形成:牙齿上粘有的糖类食物→微生物发酵→产生酸性物质→腐蚀牙釉质(出现黑斑)→破坏牙本质→牙髓腔受到破坏→ 牙一二 三

最新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第四章《地球与宇宙》知识点复习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第四章《地球与宇宙》 第一节太阳和月球 1、在宇宙中与地球关系最密切的两个星球是:太阳(恒星)月球(卫星) 2、太阳:本身能发热、发光,是气体球,是地球最重要的能量来源. (1)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日地平均距离约1.5亿千米). (2)太阳直径约为140万千米,表面温度约6000℃,中心达1500万℃. (3)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分为三层:光球层(平时看到的形状)、色球层、日冕层. (4)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太阳黑子(活动周期为11年),1998年开始为第23个周期.太阳活动激烈的标志:耀斑。 3、月球:地球唯一的天然固体卫星,本身不发光,灰色,平时看到的是被太阳照亮的部分. (1)月地距离为38.44万千米,约为日地距离的1/400; (2)月球直径约为3476千米,约为太阳直径的1/400; (3)月球的体积约为地球的1/49,质量约为地球的1/81; (4)月球的表面明亮的是高原和山脉,暗黑的是广阔的平原或盆地,分别称月陆和月海; (5)月球表面最显著的特征是分布着众多的环形山,是由陨石撞击或火山爆发造成. (6)月球没有大气层,造成月球上昼夜温差大,不能传声,无天气变化和四季变化,天空背景是黑的.(7)月球表面上的物重约为地球的1/6.自转和公转周期都是27.32天。 ( 8)1969年,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第一次登上月球。 第二节地球的自转 1、地球的自转: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的运动。 证据:(1)、北极星附近星空的连续曝光照片,(2)、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2、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 (1)从北极上空俯视,地球作逆时针方向旋转。 (2)从南极上空俯视,地球作顺时针方向旋转。(北逆南顺) 3、地球自转的周期:约一天(约24小时)。 4、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 (1)东升西落 (2)昼夜交替 5、昼夜现象: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在同一时间,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被照亮的一半称昼半球,背着太阳的一半为黑夜,称夜半球,于是出现昼夜现象。 昼夜交替现象:因为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就不断地更替。 6、晨昏线(圈):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它由晨线和昏线构成。晨昏线平分地球、与太阳光垂直。由于地球自转,晨昏线不停地由东向西移动。 (1) 晨线:日出各点的连线,顺着地球的自转,逐渐由夜变成昼的界线。 (2) 昏线:日落各点的连线,顺着地球的自转,逐渐由昼变成夜的界线。 第三节地球的绕日运动 1、地球的公转:地球自西向东(逆时针)绕太阳不停地旋转,周期约为365天,即一年。转轴与公转轨道面的夹角为66.50。地轴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2、太阳高度:太阳光与地面的交角,叫做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 ①一天中太阳高度早中晚:先变大再变小,杆影先变短再变长,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杆影最短,(由于地球自转) ②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夏季大,杆影短(夏至日太阳高度最大,杆影最短),冬季正午太阳高度小, 杆影长(冬至日太阳高度最小,杆影最长)。(由于地球公转)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一章知识点

九上第一章熟记知识点 一、概念: 1、酸的组成——氢离子+酸根离子 2、碱的组成——金属离子+氢氧根离子 3、盐的组成——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酸根离子 4、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复 分解反应。A+B-+C+D-=A+D-+C+B- 5、稀释浓硫酸的方法——一定要把浓硫酸沿着器壁慢慢地注入水里,并不断搅动,使 产生的热量迅速地扩散,切不可把水倒入浓硫酸里。 6、中和反应——酸跟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二、熟记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口诀: 钾钠银氢正一价负三、正五氮 氟氯溴碘负一价负二正四正六硫 钙镁钡锌正二价碳正二四磷正五 铜正一二铝正三锰有正四六七价 铁正二三硅正四通常氧为负二价 单质元素为零价 原子团的化合价: 负一价:氢氧根(OH--),硝酸根(NO3--),氯酸根(ClO3--); 负二价:硫酸根(SO42--),碳酸根(CO32--),亚硫酸根(SO32--); 负三价:磷酸根(PO43--); 正一价:铵根(NH4+) 三、熟记下列反应方程式: (一)酸的性质(1)与指示剂反应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2)酸+活泼金属=盐+氢气。 (3)酸+某些金属氧化物=盐+水。 (4)酸+碱=盐+水。 (5)酸+盐=新盐+新酸。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做干燥剂。溶于水放热。△浓盐酸、浓硝酸:具有挥发性酸与活泼金属反应: 锌跟稀盐酸反应:Zn + 2HCl == ZnCl2 + H2 ↑[金属溶解,有气泡放出] 锌跟稀硫酸反应:Zn + H2SO4 == ZnSO4 + H2↑[金属溶解,有气泡放出] 铁跟稀盐酸反应:Fe + 2HCl == FeCl2 + H2↑[金属溶解,有气泡放出,溶液变浅绿色]铁跟稀硫酸反应:Fe + H2SO4 == FeSO4 + H2↑[金属溶解,有气泡放出,溶液变浅绿色] 镁跟稀盐酸反应:Mg + 2HCl = MgCl2 + H2↑[金属溶解,有气泡放出] 镁跟稀硫酸反应:Mg + H2SO4 = MgSO4 + H2↑[金属溶解,有气泡放出] 酸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 铁锈跟稀盐酸反应:Fe2O3 +6HCl = 2FeCl3 + 3H2O 红色铁锈逐渐消失,溶液变成黄色 铁锈跟稀硫酸反应: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 氧化铜跟稀盐酸反应:CuO + 2HCl =CuCl2 +H2O 黑色氧化铜逐渐消失,溶液变成蓝色。 氧化铜跟稀硫酸反应:CuO +H2SO4 = CuSO4 + H2O 酸与四种碱反应---------[中和反应]: HCl + NaOH ==NaCl + H2O [没有明显现象,要加酸碱指示剂才可判是否反应] 2HCl + Ca(OH)2 ===CaCl2 + 2H2O [没有明显现象,要加酸碱指示剂才可判是否反应] 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没有明显现象,要加酸碱指示剂才可判是否反应] H2SO4 + Ca(OH)2 ==CaSO4 + 2H2O[没有明显现象,要加酸碱指示剂才可判是否反应] 2HCl + Cu(OH)2 ==CuCl2 + 2H2O [蓝色絮状沉淀溶解,变成蓝色溶液] 3HCl + Fe(OH)3 ===FeCl3 + 3H2O [红褐色絮状沉淀溶解,变成黄色溶液] H2SO4 + Cu(OH)2==CuSO4 + 2H2O[蓝色絮状沉淀溶解,变成蓝色溶液] 3H2SO4 +2 Fe(OH)3== Fe2(SO4 )3+ 6H2O[红褐色絮状沉淀溶解,变成黄色溶液]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第四章主要知识点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第四章主要知识点 §4.1 食物与摄食 一、食物体内氧化和体外燃烧之间的区别和共同点 1、共同点:都是氧化反应,都能释放热量 2、不同点:体内氧化是一个缓慢的氧化过程,能量是逐步释放的; 体外燃烧是一个剧烈的氧化过程,迅速地放出热量。 实验:测试食物能量的实验结论:花生仁(脂肪)是较好的能量来源。 热量价――每克营养物质在体内氧化时的产生的能量。 三大营养物质的热量价蛋白质:16.7千焦/克糖类:16.7千焦/克脂肪:37.7千焦/克 二、食物中的营养素及其作用 1、食物中的营养素主要有水、糖类、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维生素和粗纤维等7大类。 2、七大营养素的作用。 (1)糖类:①是人体细胞最重要的供能物质;②人体细胞的—种组成成分。 (2)蛋白质:①是细胞生长和修补的主要原料;②可以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部分能量; ③参与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 (3)脂肪:生物体贮存能量的物质。 (4)水:①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②各种生理活动的基础。 (5)无机盐:不能提供能量,但是人体维持正常生理活动所必需的营养物质。 (6)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不可缺少的微量有机物。除维生素D外,其他维生素人体均不能合成,必须从食物中获得。 (7)粗纤维:来源于植物性食物,由纤维素组成,不能被消化吸收,但对人体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刺激消化腺分泌消化液,促进肠道蠕动,利于排便等。 常见维生素的名称、来源和缺乏症(供参考) 名称缺乏症主要来源 维生素A 夜盲症、角膜干燥症肝、鱼肝油、卵黄、牛乳、胡萝卜 维生素B1脚气病米糠、麦麸、卵黄、酵母 维生素B2口角炎、唇裂症卵黄、酵母、大豆、胚芽、肝 维生素C 坏血病蔬菜、水果 维生素D 成人骨软化、儿童佝偻病鱼肝油、卵黄 维生素E 肌肉萎缩等谷物胚芽、植物油、绿叶 小结:各种食物所含的营养素的种类及数量都不相同,几乎没有一种食物同时含有7类营养素。 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青少年更要注意营养的搭配。 三、动物的摄食 由于各种动物捕捉食物的手段各不相同,他们的食性也多种多样。所以各种动物具有自己特有的捕食方式捕食器官。 1、海葵:触手

新浙教版科学七上第四章测试__有答案(经典)

七年级上科学第四章测试题 一、选择题( 2 分×22=44 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固体不属于晶体的是() A. 食盐 B.硫代硫酸钠 C.玻璃 D. 冰 2、对于公式ρ =m / v 的物理意义,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物质的密度与其质量成正比,质量越大密度越大 B.物质的密度与其体积成反比,体积越大密度越小 C.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其密度是确定的,与其质量多少或体积大小无关 D.以上说法都不对 3、如图所示的三支温度计,其中一支刻度不准确,甲放空气中,乙插入密闭酒精中,丙插入敞开烧杯中, 10 分钟后,三支温度计读数均为20℃,那么不准确的是() A. 甲 B. 乙 C.丙 D. 都不正确 4.甲、乙两物体质量相等,当甲物体温度升高10℃,乙物体温度升高20℃时,甲物体吸收的热量是乙物体吸收热量的 2 倍,则甲的比热是乙的比热的() A. 1/2 倍B.4倍C.1倍D.1/4 倍 5.下列有关比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释放相同热量的条件下,比热小的物体温度降低得多 B.水和冰是同一种物质构成,因此比热相同 C.将一物体分成两半,其比热也必减半 D.比热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 6、关于水的沸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00 ℃的水一定沸腾 B.1 个标准大气压下,100℃的水一定沸腾 C.120℃的水一定沸腾 D.90 ℃的水也可能沸腾 7、生活中常有“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的说法。扬汤止沸是指把锅里沸腾的汤舀起来再倒回去,釜 底抽薪是指从锅下抽掉燃着的木柴。应用热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都只能暂时止沸 B.“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都能彻底止沸 C.“扬汤止沸”只能暂时止沸,“釜底抽薪”却能彻底止沸 D .“扬汤止沸”能彻底止沸,“釜底抽薪”只能暂时止沸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同一种物质制成的物体,当体积增大到原来的 2 倍,密度就成为原来的l/ 2 B .同一种物质制成的物体,当质量增大到原来的 2 倍,密度就成为原来的 2 倍 C.同一种物质制成的物体,当质量增大到原来的 2 倍,体积也增大到原来的 2 倍 D .同一种物质制成的物体.当质量增大到原来的 2 倍,体积和密度都增加到原来的 2 倍 9、下面所列的变化过程,会放出热量的是() A. 湿衣服逐渐被晾干 B.樟脑丸放在箱子里逐渐变小 C.铁块被熔成铁水 D.冬天早上“落霜” 10.只有量筒,要取出21 克汽油 (汽油的密度为0. 7x103千克/米3),下面几个论述中正确的是() A .在量筒中量出体积7 厘米,的汽油 B .在量筒中量出体积21 厘米 3 的汽油 C.在量筒中量出体积30 厘米 3 的汽油 D .单用量筒是做不到的,必须有天平 11.在下列事例中,不属于分子运动的是() A 、室内扫地时,在阳光的照射下,看见灰尘飞扬B、水蒸发为水蒸气 C、用食盐将青菜腌制成咸菜 D、走进厨房,闻到饭菜香味 12、如图是研究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探究过程,这个探究方案中正确的是()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一章探索物质的变化 知识点

第一章探索物质的变化 第一节:物质的变化 一、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着的 物理变化:变化中没有新物质产生,只有形态、状态的改变。 化学变化:变化中会产生新的物质。 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化学性质:只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 颜色、气味、软硬、物质的溶解性、液体的沸点、熔点 金属的延展性、光泽 化学性质: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 2NaOH+CuSO 4= Na 2 SO 4 +Cu(OH) 2 ↓现象:形成蓝色絮状沉淀 CuSO 4·5H 2 O = CuSO 4 + 5H 2 O 现象:蓝色固体逐渐变白 CuSO 4 + 5H 2 O = CuSO 4 ·5H 2 O 现象:白色固体逐渐变蓝 ――利用硫酸铜可以检验蛋白质的存在 硫酸铜属于,在硫酸铜的作用下蛋白质的分子结构发生被破坏,从而性质改变,失去及而凝固。在中也会出现上述现象。 ·热、酸、碱、重金属盐(钡、铜、银等)以及紫外线、、的作用下蛋白质的分子结构发生被破坏,从而性质改变,失去溶解性及生理活性而凝固。 -----白色硫酸铜固体遇水会呈蓝色,利用这一性质可以检验水的存在 第二节:酸 一、酸:酸是在水中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都是(H+)这一种粒子的一类物质酸的共同特点——电离产生的阳离子都只有H+ 二、酸碱指示剂 1).定义:在酸或碱溶液里能显示出不同颜色的物质叫做酸碱指示剂. 2)常见的酸碱指示剂有:紫色石蕊试液和无色酚酞试液. ①pH试纸能显示酸性的强弱,而酸碱指示剂则只能指示溶液是否显酸性。 ②酸能使指示剂变色,其中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使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三、盐酸的性质: 由蓝色逐渐变成紫色最后变成红色 HCl +NaOH = NaCl + H2O 3 HCl + Al(OH)3= AlCl3 + 3H2O 2HCl + CaCO3=CaCl2 + H2O + CO2↑ 现象:蛋壳表面产生气泡,燃着的木条伸入后会熄灭2HCl + Na2CO3=2NaCl + H2O + CO2↑ Ca(OH)2+ CO2=CaCO3↓+H2O 6HCl + Fe2O3= 2FeCl3+3H2O现象:铁锈消失,溶液变成黄色 2HCl + CuO = CuCl2 + H2O现象:黑色粉末消失,溶液变成蓝色Fe2O3+ 6HCl = 2FeCl3+ 3 H2O 现象:铁锈逐渐溶解,溶液变成黄色Fe + 2HCl ==FeCl2 + H2↑ Zn + 2HCl == ZnCl2 + H2↑ 四、稀硫酸酸性实验: Zn + H2SO4 === ZnSO4 + H2↑(实验室用来制取氢气) CuO + H2SO4 = CuSO4 + H2O 现象:黑色氧化铜溶解消失,溶液变成蓝色。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单元测试第四章.docx

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第四章代谢与平衡 班级____姓名______学号_____成绩_____ 一、选择题 (每题 2 分,共 40 分 ) 1、人体内的葡萄糖主要来自( ) A 、食物中的淀粉B、食物中的纤维素C、肝糖元的分解C、蛋白质的转化 2、人体内具有促进止血和加速凝血作用的是( ) A 、红细胞 B 、白细胞C、吞噬细胞D、血小板 3、呼吸作用的实质是( ) A 、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B、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 C、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D、分解有机物,贮存能量 4、尿素的形成主要发生在( ) A 、肾单位 B 、肾小球内C、肾小管内D、汗腺内 5、将 l0 毫升血液放入盛有少量抗凝剂的试管中,静置一段时间以后,分为上、下两部分。 在上、下两部分的交界处是( ) A 、呈暗红色的红细胞 B 、呈淡黄色的血浆C、呈白色的白细胞D、呈白色的白细胞和血小板 6、心脏瓣膜保证了血液的流动方向,下列表示正确的是( ) A 、心室→心房→动脉B、心室→心房→静脉C、心房→心室→静脉D、心房→心室→动脉 7、肾单位包括() A 、肾小球和肾小囊B、肾小体和肾小管C、肾小囊和肾小管D、入球小动脉和肾小囊 8、如果我们体内缺碘,将可能患( ) A 、侏儒症 B 、肢端肥大症C、大脖子病D、巨人症 9、下列选项中,与贫血无关的是( ) A 、红细胞数量过少 B 、血红蛋自含量过少 C、白细胞数量过少 D 、常表现出精神不振、疲劳、头晕和面色苍白等症状 10、关于生物新陈代谢的叙说正确的是( ) A、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草食动物以绿色植物为食,将其化学能全部转变为自身的化学能 贮存起来 B、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都是直接或间接取自太阳辐射能 C、呼吸作用释放的化学能全部用于生物生理活动所需 D、新陈代谢过程不遵循能量守恒定律 11、在显微镜下观察活金鱼尾部的毛细血管时,最好的方法去寻找( ) A 、血液流向头部的血管B、血液流向尾部的血管 C、有搏动的微小的血管 D、红细胞成单行通过,血液缓慢的血管 12、若将下列四支试管放置在37℃的恒温箱中,一周后,试管内生长的微生物最多的是图 中的( )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四章知识点梳理

第四章基础知识分析 第一节食物与摄食 1.热量价:每克营养物质在体内氧化时所产生的热量叫热量价。不同物质的热量价是不同的,蛋白质为16.8千焦,糖类为16.8千焦,脂肪为37.7 干焦。 2.食物中的营养素主要有水、糖类、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维生素和粗纤维等7大类。 3.各类营养素的作用。 糖类:①是人体细胞最重要的供能物质;②人体细胞的—种组成成分。 蛋白质:①是细胞生长和修补的主要原料;②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③参与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 脂肪:生物体贮存能量的物质。 水:①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②各种生理活动的基础。 无机盐:构成组织和维护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物质。如缺锌时会使儿童味蕾功能下降,造成食欲减弱。 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不可缺少的微量有机物。 粗纤维:来源于植物性食物,能吸收和保留水分,辅助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4.几种维生素来源及缺乏症

5.昆虫的各种口器, 蛾蝶类: 虹吸式 ;蝇类 : 舐吸式 ; 蚊类 : 刺吸式 ; 蜂类: 嚼吸式 ; 蝗虫 : 咀嚼式 。 6.牙的结构及龋齿的形成。 (1)结构示意图:①写出图中一、二、 三所指的名称: 一: 牙冠 ;二: 牙颈 ; 三: 牙根 。 ②构成牙齿的主要物质是[ 2 ] 牙本质 ; ③人得了龋齿发生疼痛,是由于 病菌 已侵入[ 3 ] 牙髓腔 而引起 神经发炎 所致; ④保护牙齿要做到 饭后漱口,早晚刷牙 。 (2)龋齿的形成:牙齿上粘有的糖类食物 → 微生物发酵 → 产生酸性物质 → 腐蚀牙釉质(出现黑斑)→ 破坏牙骨质 → 牙髓腔受到破坏 → 牙髓受病菌感染发炎、疼痛。 第二节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1.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道 和 消化腺 。食物在由消化腺分泌的 消化液 作用下消化。 ①消化道依次包括: 口 、 咽 、 食道 、 胃 、 小肠 、 大肠 、 肛门 。 一 二 三

(完整版)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单元测试-第四章

第四章《不断运动的地球》全章测试卷 班级学号姓名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是历代劳动人民的生活规律,形成这一规律的主要原因是() A. 地球的公转 B. 地球的自转 C.月球的自转 D.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2、当太阳照射的方向和地球的位置如图所示时。 你的家乡所处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3、由地球自转运动而产生的自然现象是( ) A、四季的变化 B、昼夜的产生 C、昼夜长短的变化 D、昼夜更替 4、下面关于各城市正午旗杆的影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北京的旗杆的影子一年中都是朝北的 B、海口的旗杆的影子一年中都是朝北的 C、香港的旗杆的影子一年中可能朝北的 D、天津的旗杆的影子一年中都是朝北的 5、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变化的原因是( ) A、地球的公转 B、地球的自转 C、地轴 D、纬度 6、当晨昏圈与地轴平行时(即晨昏圈与经线圈重合时) ( ) A、北极地区极昼、南极地区极夜 B、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 C、太阳光线与地轴成66.5o的夹角 D、正午太阳高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7、在下列各纬度处,一年之中既没有太阳直射,又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 A、南纬67o B、北纬80o C、南纬40o D、北纬23o 8、我国教师节那天,太阳直射点在地表的位置和移动方向是( ) A、位于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B、位于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C、位于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并向南移动 D、位于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并向北移动 9、当1oS的地方的太阳直射时,此时的日期大概是在( ) A、3月21日前一、二天 B、9月23日前一、二天 C、6月22日前一、二天 D、12月22日前一、二天 10、下面哪一天我国的昼夜长短相差最短的是( ) A、劳动节 B、教师节 C、元旦 D、国庆节 11、正午时,地球上垂直物体的影子只朝北不朝南的地区是( ) A、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 B、赤道以北地区 C、赤道以南地区 D、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 12、2004年12月26日8时58分(北京时间),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 西北近海(3.9°N,95.9°E)发生地震并引起海啸。该地震发生时,地球 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接近右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13、关于板块构造理论的内容不正确的是( ) A、两个大洋板块之间张裂形成海岭和海洋 B、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碰撞形成岛屿、海沟、海岸山脉 C、两个大陆板块之间碰撞形成巨大山脉 D、板块是针对岩石圈而言的,它在软流层之下 14、下列证据不能说明地壳在变动的是( ) A、喜马拉雅山脉在山上发现了海洋生物化石 B、水平岩层发生了弯曲或断裂 C、火山活动 D、海洋中潮起潮落

科学(浙教版)九上第四章复习提纲

九(上)第四章基础知识分析 第一节 食物与摄食 1.热量价:每克营养物质在体内 氧化 时所产生的 热量 叫热量价。不同物质的热量价是不同的,蛋白质为千焦,糖类为千焦,脂肪为 干焦。 2.食物中的营养素主要有水、糖类、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维生素和粗纤维等7大类。 3.各类营养素的作用。 糖类:①是人体细胞最重要的供能物质; ②人体细胞的—种组成成分。 蛋白质:①是细胞生长和修补的主要原料; ②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③参与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 & 脂肪:生物体贮存能量的物质。 水:①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 ②各种生理活动的基础。 无机盐:构成组织和维护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物质。如缺 锌 时会使儿童味蕾功能下降,造成食欲减弱。 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不可缺少的微量有机物。 粗纤维:来源于植物性食物,能吸收和保留水分,辅助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4.几种维生素来源及缺乏症名称 缺乏症 . 主要来源 维生素A 夜盲症 肝、卵黄、胡萝卜 维生素D 成人骨软化、儿童佝偻 病 卵黄 维生素E @ 肌肉萎缩 谷物胚芽、绿叶 维生素B 1 脚气病 米糠、麦麸 维生素B 2 口角炎、唇裂症 酵母、大豆、胚芽、肝 @ 维生素B 12 恶性贫血 肝、奶、肉、蛋 维生素C 坏血病 蔬菜、水果 5蛾蝶类 虹吸式 ;蝇类 舐吸式 ; 蚊类 刺吸式 ; 蜂类 嚼吸式 ; 蝗虫 咀嚼式 。 6.牙的结构及龋齿的形成。 (1)结构示意图:①写出图中一、二、 三所指的名称: 一: 牙冠 ;二: 牙颈 ; 三: 牙根 。 ②构成牙齿的主要物质是[ 2 ] 牙本质 ; { ③人得了龋齿发生疼痛,是由于 病菌 已侵入[ 3 ] 牙髓腔 11而引起 神经发炎 所致; ④保护牙齿要做到 饭后漱口,早晚刷牙 。 (2)龋齿的形成:牙齿上粘有的糖类食物 → 微生物发酵 → 产生酸性物质 → 腐蚀牙釉质(出现黑斑)→ 破坏牙骨质 → 牙髓腔受到破坏 → 牙髓受病菌感染发炎、疼痛。 一 ¥ 二 三

2019秋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同步测试:第四章专题五有关电学的实验探究和计算(最新整理)

P 专题五 有关电学的实验探究与计算[学生用书 A48] 类型之一 掌握电功、电功率的分析计算 1.[2018·衢州]小柯家新添了一台变频空调,部分参数如表所示。当室温和空调的设定温度相差较大时,变频空调一开机,即以最大功率工作,使室温迅速达到设定温度;当室温达到设定温度后,空调的制冷(热)功率随之减小,以维持室温基本不变。该空调另设电辅热功能,可以辅助制热,以弥补单靠空调压缩机工作制热不足的问题。 (1) 空调接入家庭电路后,与其他用电器 并 联。 (2) 假设该空调开机后以最大制冷功率工作 0.5h ,使室温降至设定温度。然后, 空调又以某一恒定的功率工作了 2.5h ,全过程空调消耗的电能为 1.9kW·h ,求: ①前 0.5h 空调消耗的电能。 ②后 2.5h 通过空调的电流。 【答案】 (2)①由表格数据可知,最大制冷功率为 1600W ,所以前 0.5h 消耗的电能 W 1=P 最大制冷t 1=1.6kW ×0.5h =0.8kW·h 。 ②全过程空调消耗的电能为 1.9kW·h , 所以后 2.5h 消耗电能 W 2= W - W 1= 1.9kW·h -0.8kW·h =1.1kW·h , 功率 P W 2 1.1kW·h =0.44kW =440W , 2= = t 2 2.5 h 由 P =UI ,I =P 可得,后 2.5h 通过空调的电流 I U 2 2= = U 440W =2A 。 220V 2.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扫地机器人逐步进入普通家庭。扫地机器人具有主动 躲避障碍物、自动吸尘、自动返回充电座充电等诸多智能功能。某款扫地机器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