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控制系统试卷二答案

计算机控制系统试卷二答案
计算机控制系统试卷二答案

计算机控制系统

1、连续控制系统相比,计算机控制系统具有哪些特点?

(1)

(2) 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控制规律是由计算机通过程序实现的(数字控制器),修改一个控制规律,只需修改程序,因此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3)

(4)

(5)

(6) 采用计算机控制,如分级计算机控制、集散控制系统、计算机网络等,便于实现控制与管

2、简述计算机控制系统的一般控制过程。

答:(1) 数据采集及处理,即对被控对象的被控参数进行实时检测,并输给计算机进行处理。

(2) 实时控制,即按已设计的控制规律计算出控制量,实时向执行器发出控制信号。

3、简述典型的计算机控制系统中所包含的信号形式。

答:(1)连续信号

连续信号是在整个时间范围均有定义的信号,它的幅值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断续的。

(2)模拟信号

模拟信号是在整个时间范围均有定义的信号,它的幅值在某一时间范围内是连续的。模拟信号是连续信号的一个子集,在大多数场合与很多文献中,将二者等同起来,均指模拟信号。

(3) 离散信号

离散信号是仅在各个离散时间瞬时上有定义的信号。

(4) 采样信号

采样信号是离散信号的子集,在时间上是离散的、而幅值上是连续的。在很多场合中,我们提及离散信号就是指采样信号。

(5) 数字信号

数字信号是幅值整量化的离散信号,它在时间上和幅值上均是离散的。

4、线性定常离散系统的稳态误差是否只与系统本身的结构和参数有关?

答:线性定常离散系统的稳态误差,不但与系统本身的结构和参数有关,而且与输入序列的形式及幅值有关。除此之外,离散系统的稳态误差与采样周期的选取也有关。

5、增量型PID控制算式具有哪些优点?

答:(1)计算机只输出控制增量,即执行机构位置的变化部分,因而误动作影响小;

(2)在i时刻的输出u i,只需用到此时刻的偏差,以及前一时刻,前两时刻的偏差e i-1,e i-2和前一次的输出值u i-1,这大大节约了内存和计算时间;

(3)在进行手动-自动切换时,控制量冲击小,能够较平滑地过渡。

一、填空题1、计算机网络系统主要由网络通信系统、操作系统和应用系统构成。

2、计算机网络按地理范围可分为局域网和广域网,其中局域网主要用来构造一个单位的内部网。

3、信号是(数据)的表示形式,它分为(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

4、为了便于数据传输和处理,必需采用(数据编码)技术。

5、模拟信号是一种连续变化的(电信号),而数字信号是一种离散的(脉冲序列)。

6、异步传输是以(字符)为单位的数据传输,同步传输是以(数据块)为单位的数据传输。

7、数字通信系统的基本任务是(高效率)而无差错传送数据。

8、信噪比是指信号与白噪声的比值,其比值越大,所引起的差错将会越小。

9、差错纠正有反馈重发纠错和前向纠错两种方法,绝大多数的通信系统采用的都是反馈重发纠错。

10、通常我们可将网络传输介质分为有线和无线两大类。

11、双绞线是一种最常用的传输介质,两根导线相互绞在一起,可使线对之间的电磁干扰减至最小,比较适合短距离传输。

12、在局域网中所使用的双绞线有5类双绞线UTP和1类双绞线STP两类,其中5类UTP 的传输带宽为100MHz。

13、在频传输时,双绞线的抗干扰能力比同轴电缆要高。

14、在网络中通常使用线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三种交换技术。

15、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为星型、环型和总线型。

16、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OSI采用了层次结构的构造技术。

17、在IEEE802局域网标准中,只定义了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两层。

18、局域网中最重要的一项基本技术是介质访问控制技术,也是局域网设计和组成的最根本问题。

19、TCP/IP协议的全称是传输控制协议和网际协议。

20、TCP/IP协议的层次分为_网络接口层、网际层、传输层和应用层,其中_网络接口层对应OSI的物理层及数据链路层,而_应用_层对应OSI的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21、3类UTP的带宽为16MHz,而6类的UTP的带宽可达200MHz。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12分)

1、世界上第一个网络是在(B )年诞生B1969

2、局域网采用的双绞线为(C)C 5类UTP

3、世界上第一台电脑是在(A)年诞生A1946

4、以下不属于无线介质的是(C)C光纤

5、假如收到1000000000个码元,经检查有一个码元出错,则误码率为(D)

D十的负九次方

6、以下哪一种方法是减少差错的最根本方法(A)A 提高线路质量

7、电话交换系统采用的是(A)交换技术A线路交换

8、以下哪一个协议是国际标准(A)A X.25

9、以太网使用的介质控制协议是(A)A CSMA/CD

10、TCP协议工作在以下的哪个层(C )C传输层

11、以下属于低层协议的是(B)。B IP

12、TCP/IP层的网络接口层对应OSI的(D)。D物理层和链路层

四、简答题(共10分)

1、网络协议的关键要素是什么?(3分)

答:网络协议的关键要素分别是语法、语义和定时。

2、OSI共有几层?分别是什么?(7分)

答:OSI共有__7__层,它们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

传输层、网络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1 网络互联层上包含5个协议,其中ARP的作用是(C)

C 实现IP地址到物理地址的映射

2 下列关于HTTP协议论述正确的是(C)

C HTTP是面向连接、无状态的、面向对象的协议

3 局域网中在通信设备间建立和维护一条链路是(C)层的功能A C LLC

4 把开放实系统中有关互连部分抽象出来、便形成了(B)B 开放系统

5 透明网桥不具有的优点是(D)D 能有效地利用网络带宽和均衡网络

6 以太网卡按总线宽度来分,可分为8位、16位和32位。目前,服务器则以采用(C)网卡为主。

C 24

二、填空题

21.计算机网络系统由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组成。

22.计算机网络系统发展的第一阶段是联机系统,实质上是联机多用户系统。

23.通信系统中,称调制前的电信号为基带信号,调制后的信号为调制信号。

24.在采用电信号表达数据的系统中,数据有数字数据和模拟数据两种。

25.保持转发式集中器可提供字符级的缓存能力。

26.IPX/SPX协议提供了分组寻址和选择路由功能。

27.IP地址是网际层中识别主机的逻辑地址。

28.抽象语法是对数据结构的描述。

29.局域网软件主要由网卡驱动程序和网络操作系统两个基本部分组成。

30.网桥独立于网络层协议,网桥最高层为数据链路层。

31.网络安全中,脆弱性是指网络系统中安全防护的弱点。

32.ISP是掌握Internet接口的机构。

33.微软公司提出的开放式数据库互连技术其简称为ODBC。

34.中继器具有完全再生网络中传送的原有物理信号的能力。

35.Token Bus的媒体访问控制方法与其相应的物理规范由IEEE802.4标准定义。

36.当数据报在物理网络中进行传输时,IP地址被转换成物理地址。

37.计算机网络的结构可以从网络体系结构、网络组织和网络配置三个方面来描述。

38.通信线路连接有点对点和分支式两种连接方式。

39.为抽象语法指定一种编码规则,便构成一种传送语法。

40.数据传输有两种同步的方法:同步传输和异步传输。其中异步传输采用的是群同步技术。一.单项选择题。

1.Word主窗口的标题栏最右边显示的按扭是(A)A.关闭按钮

2.计算机对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动态影像等综合处理主要体现了计算机(A) A.多媒体 B.调控 C.统筹 D.猜测

3.Excel默认的工作簿文件的扩展名是(B)B.XLS

4.进入Word后,打开了一个已有文档W1.doc 又进行了“新建”操作则(D)

D.W1.doc和新建文档均处于打开状态

5.dashan@https://www.360docs.net/doc/8a1277663.html, 是(C)C.E-mail地址

6.执行Word文件菜单中退出命令,则(C)

C.关闭Word窗口连同其中的文档窗口,并退到DOS状态下

7.以下属于IP地址的是(B)B.202.112.7.12

8.计算机内部采用的数制是(D)D.二进制

9.WWW即Word wild web 我们称它为(D)D.万维网

10.在微型计算机中ROM的中文名字是(D)D.只读存储器

11.在Word中改变字体的准确操作是(C)

C.选择要改变字体的文字,在“格式”菜单中选择“字体”再选择相应的字体

12.Word文档默认的文件扩展名是(B)B.DOC

13.“Delete”键与“Backspace”键的功能是(A)

A.“Delete”键是删除光标后的字符“Backspace”键是删除光标前的字符

14.访问Web信息时用的工具是浏览器,下列(C)是目前常用的Web浏览器之一

A.Yahao B.FrontPage C.Internet Explorer D.Outlook Express

15.在Windows 中,若鼠标指针已定位在某对象上,这时要弹出某对象的快捷菜单,只需要用鼠标进行(C)C.右击

16.已保存过的Word文档进行编辑后,执行“文件”菜单中的“保存”命令,则(B)

B.只能将当前文档存储在原文件夹内

17.假如输入数据以(C)开始,Excel认为输入的内容为公式C. =

18.PC是(B)的简称B.个人计算机

19.CPU主要由运算器和(C)组成C.控制器

20.PowerPoint 软件是(A)A.演示文稿制作软件

21.以下存储器存取速度最快的是(C)C.内存

22.下列对于显示器的描述正确的是(D)D.显示器是输出设备

23.微型计算机硬件系统中最核心的部件是(B)B.CPU

24.在Word的编辑状态,对当前文档中的文字进行替换操作,应当使用的菜单是(D)

A.“工具”菜单 B.“文件”菜单 C.“视图”菜单 D.“编辑”菜单

25.存储容量的基本单位是(A)A.字节

26.哪种文件的扩展名是“PPT”(D)D.PowerPoint

27.Excel提供了(B)两种筛选方式B.自动筛选和高级筛选

28.发送电子邮件时,必须有(A)A.收件人的电子邮箱

29.如果在Word文档中创建表格,应使用(B)菜单B.表格

30.软盘加上写保护后,对它可以进行的操作是(C)C.读盘,不能写盘

31.微型计算机中,I/O设备的含义是(B)B.输入输出设备

32.在Excel中,一个工作薄默认包含(D)张工作表D.3

33.使用(C)下拉菜单中的“背景”命令设置幻灯片的背景 C.格式

34.在断后,信息全部丢失的存储器是(B)B.内存

35.最先提出信息高速公路的国家是(B)B.美国

36. Windows“桌面”指的是(C )C. 整个屏幕

37.在计算机中,既可以作为输入设备又可以作为输出设备的是(D)D 软磁盘驱动器

38.热启动应按(C)实现C Ctrl+Alt+Del

39.以下对电子计算机的特点的描述的是(abd)

A 运算速度快

B 运算精度高D 具有“记忆”和逻辑判定能力

40.计算机病毒可以使整个计算机瘫痪,危害极大,计算机病毒是D 一段特别的程序

41.关于网页的说法错误的有(B)

A 网页中有超级链接

B 网页就是网站

C 网页可以实现一定的交互功能

D 网页可以包含多种媒体信息

42.世界上首次提出存储程序计算机体系结构的是(A)A 冯.诺依曼

43.已知电子邮箱地址 hebzjf@https://www.360docs.net/doc/8a1277663.html,其中用户名(A)A hebzjf

44.在资源治理器的文件夹框中,带“+”的文件夹图标表示该文件夹(B)

B 包含子文件夹,可以展开

45.计算机的存储容量1MB表示(C)C 1024KB

46.下列属于信息的是(A)A 电视新闻内容

47.在WORD中,要对一个存放在硬盘里的文档进行编辑,用户正确的操作方法

A 选择“编辑”菜单,单击“定位”,再在“定位”文件对话框中选择该文件

B选择“编辑”菜单,单击“查找”,再在“查找”文件对话框中选择该文件

C选择“文件”菜单,单击“打开”再在“打开”文件对话框中选择该文件

D 选择“文件”菜单,单击“新建”,再在“新建”文件对话框中选择该文件

48.在国际互联网中,为了实现相互间的通信,每台计算机都必须有一个地址这个地址称为(C)C IP 地址

49.在浏览器中要保存当前显示的网页内容,可以(C)

C执行“文件”菜单中的“另存为”

50.在WORD的编辑状态下,当前输入的文字显示在(C)C 插入点

51.文件计算机的容量1GB表示(D)D 1024MB

52.Word程序启动后,默认的文件名叫(B)B 文档1

53.在Word中,“剪切”命令是( D)D 将选中的内容移入剪切板

54. 在PowerPoint中,增加幻灯片可在(B)B 插入

55.如果想保存你感爱好的网页地址,可以使用IE浏览器中的(D)D 收藏

56.Windows98中,欲选定当前文件夹的全部内容,可以使用组合键(D)D Ctrl+A

57.计算机病毒主要会造成下列哪一项的损坏 B 磁盘中的程序和数据

58.在微型计算机系统中的软磁盘和硬磁盘都是( D)D 计算机的外存储器

60.浏览网站时,出现的第一个页面称为网站的(B)B 主页

61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B)B 资源共享数据通信分布式处理

62 Enter键是(A)A 回车键

63.PowerPoint 实现一屏显示多张幻灯片的视图方式是(A)A 幻灯片浏览视图

64.Flash有3类元件,不包括(A)A 幻灯片 B 按钮 C 图形 D 影片剪辑

65在WORD中,关于艺术字的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C 艺术字的位置不能调整

D 艺术字的大小可以调整。

66.在WORD的编辑状态中,如果要输入罗马数学IX,可以需要使用菜单是(D)

A 格式

B 工具

C 编辑

D 插入

67.键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C)

A 按住Shift 键可以转换字母的大小写状态

B Capslock键可以转换字母的大小写状态

C Ctrl键是键盘的字母键

D Alt 键属于键盘的功能键区域

1、十六进制的基码是-( A )个 A 16

2、计算机病毒里有( A ) A 传染性

3、常用的微机输入设备通常是指( D ) D 键盘和鼠标

4、计算机硬件系统是由( A )组成A 主机和外设

5、将高级语言程序”翻译”为目标程序有( D )两种方式D 编译和解释

6、一个字节由( B )二进制码组成A 7位 B 8位 C 14位 D 16位

7、下列设备中属于输入设备的是( C ) C 光笔

8、计算机按其处理能力可分为( B )B 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和微型机

9、关于应用程序窗口的说法正确的是(ABD )

A 应用程序窗口的第一行为标题栏

B 应用程序一般都在窗口标题栏的左边设置一个图标D 在应用程序窗口标题栏的右端一般有三个按扭分别是,最小化,最大化(或还原),关闭.

10、ASCII码分为(A)两大类 A 字符码和控制码

11、 CD-R光盘是指(B)光盘 A 多次读写 B 一次写多次读 C 只读 D 只能写

12、 RAM是指(A)的简称 A 随机存储器

13、用鼠标拖曳(D)可以移动窗口的位置 D 标题栏

14、 BASIC语言是一种(C) C 高级语言

15、计算机体系结构的设计思想是由( B )提出的 B 冯.诺依曼

16、下列关于机器语言说法中,正确的是(ABC )

A 机器语言是机器指令的集合

B 机器语言由二进制代码组成

C 机器语言是计算机能直接识别的语言

17、二进制的基码有(C )个 A 10 B 8 C 2 D 1

18、人们应该遵守的道德行为是(C )

C 不去制造计算机病毒,因为制造计算机病毒是和一种不道德的行为

19、计算机系统正常运行的不可少的软件是(A)

A 系统软件

20、 10GB等于(A )

A 10240MB

21对于感染病毒的完好磁盘应当采用的处理方法B 用杀毒软件杀毒后继续使用

22、在微机中(C )通常用来存放BIOS的程序,因此他叫BIOS芯片 C ROM

23、对回收站说法正确的是(C)C 可设置成删除的文件不经回收站

24、下列关于计算机语言说法中正确的是(ACD)

A 用汇编语言编写的符号程序计算机不能直接执行C 源程序是指汇编语言及各种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D 机器语言由二进制代码组成

25、目前在计算机中一般采用的符号编码是(A) A ASCII码

26、不是微机之间”病毒”传播媒介的是(B)A 硬盘 B 鼠标 C 软盘 D 光盘

27、计算机系统的内存储器是指(D) D RAM和ROM

88.仪表回路联校就是仪表的调校。(╳)仪表回路联校是指回路中所有仪表的联合调试89.引起自动调节系统被调量波动的因素叫干扰。(√)

90.在闭环自动调节系统中,反馈是不可缺少的。(√)

91.在自动调节中,PID调节器主要靠比例作用避免过分振荡,靠积分作用消除静态偏差,靠微分作用减少动态偏差。(√)

92.DCS控制系统就是指集散控制。(√)

93.计算机控制调节系统中,I/A通道越多,控制的回路就越多。(√)

94.数模转换就是A/D转换。(╳)数模转换就是D/A转换

95.工业自动化仪表就是计算机。╳工业自动化仪表是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之一96.工业自动化仪表是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之一。(√)

97.计算机控制系统就是自动控制系统。(√)

98.工业控制计算机包括一切计算机。(╳)工业控制计算机是计算机中的一类。

99.计算机控制只需要程序。(╳)计算机控制需要硬件和软件

100.串级调节系统就是将调节系统的各个环节串联起来。

(╳)串级调节系统由两个单回路构成,主调节器的输出作为副调节器的给定。

101.在串级调节系统中,主回路是个定值调节系统,而副回路是个随动系统。(√)

102.气动薄膜调节阀可以在小开度工作。(╳)气动薄膜调节阀不可以在小开度工作103.当危险侧发生短路时,齐纳式安全栅中的电阻能起限能作用(√)

104.调节器的输出值随测量值增加而增加的称为正作用(√)

105.智能变送器的校验只需用手持终端通讯器再在线与智能变送器进行通讯,就可任意改变智能变送器的量程范围(√)

109.PID调节器的三个重要参数是比例度,积分时间,微分时间。( √)

112.当调节过程不稳定时,可增大积分时间或加大比例度使其稳定(√)

113.调节阀的填料是防止介质因阀杆移动而泄漏(√)

114.在自控系统中,安全栅处于现场仪表与控制室仪表之间(√)

115.铜电阻的测温范围比铂电阻测温范围宽。╳)铂电阻的测温范围比铜电阻测温范围宽。116.安全栅与变送器配合使用的叫输出式安全栅。(╳)输入式安全栅

119.吹气式液位计一般只能检测密闭设备液位。(╳)一般只能检测敞口设备液位

122.FR101中的F代表流量R代表是显示。(╳)R代表记录

123.孔板测流量时,若将孔板装反,变送器指示将偏大。()

124.当信号为20mA时,调节阀全开,则该阀为气关阀。(╳)该阀为气开阀

125.双法兰变送器测液位时,其量程范围与表头安装高度有关。(╳)量程范围与表头安装高度无关

三.判定题:

6.有的仪表所用电压是直流电,有的用交流电。(√)

7.FT代表孔板。(╳)FT代表变送器

8.热电阻应采用两线制。(╳)热电阻应采用三线制

9.一台仪表的功率就是它所要求的电压与电流的乘积。(√)

10.仪表的量程就是它所能测量的范围。(√)

11.仪表的给定值就是它的测量值。(╳)仪表的给定值是工艺的设定值。

12.自动调节系统的给定值是根据生产要求人为设定的。(√)

13.隔离罐内的隔离液就是水。(╳)乙二醇、甘油等

14.真值是一个变量本身所具有的真实值。(√)

15.测量值小数点后的位数愈多,测量愈精确。╳)小数点后的有效位数愈多,测量愈精确16.选定的单位相同时,测量值小数点后位数愈多,测量愈精确。(√)

17.并不是计算结果中保留的小数点位数越多,精确度越高。(√)

18.测量数据中出现的一切非零数字都是有效数字。(√)

19.在非零数字中间的零是有效数字。(√)

20.在非零数字右边的零是有效数字。(√)

21.在整数部分不为零的小数点右边的零是有效数字。(√)

22.仪表的精度等级就是它的合格证实╳)仪表的精度等级是仪表的基本误差的最大答应值23.仪表的精度等级若是1.0级,那么就可以写为+-1.0级。(╳)应写为1.0级

24.仪表的精度级别指的是仪表的误差╳)仪表的精度级别是仪表的基本误差的最大答应值25.仪表的精度级别是仪表的基本误差的最大允许值。(√)

26.1.5级仪表的测量范围为(20~100度),那么它的量程为80度。(√)

28.仪表的敏捷度就是仪表的敏捷限。(╳)仪表的灵敏度不是仪表的灵敏限

29.各种材料的导线电阻相同。(╳)不同材料的导线电阻不同

30.灵敏度数值越大,则仪表越灵敏。(√)

31.灵敏限数值越大,则仪表越灵敏。(╳)灵敏度数值越大,则仪表越灵敏。

32.动态误差的大小常用时间常数、全行程时间和滞后时间来表示。(√)

33.电磁流量计可以测量气体介质流量。

(╳)电磁流量计所测介质必须是导电性液体,所以不能测量气体介质流量

34.压力是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作用力,其单位是牛顿或Kg。(╳)单位是帕斯卡(Pa)35.温度变送器是用来测量介质温度的。

(╳)温度变送器的作用是将热电偶或热电阻的电势或电阻信号转换成DC1-5V电压或DC4-20VmA电流标准信号。

36.在精密压力测量中,U型管压力计不能用水作为工作液体。(√)

37.在冬季应用酒精、甘油来校验浮筒液位计。(√)

38.使用U型管压力计测得的表压值,与玻璃管断面面积的大小有关。

(╳)使用U型管压力计测得的表压值,与玻璃管断面面积的大小无关。

39.环境温度对液柱压力计的测量精度没有影响。(╳)环境温度对液柱压力计的测量精度有影响40.质量流量与体积流量相同。(╳)质量流量是体积流量与密度的乘积

43.孔板是节流装置。(√)

44.孔板是测量仪表的一部分。(√)

45.标准节流装置是在流体的层流型工况下工作的。

(╳)标准节流装置是在流体的紊流型工况下工作的

46.角接取压和法兰取压只是取压方式不同,但标准孔板的本体结构是一样的。(√)

47.差压变送器的检测元件一般有单膜片和膜盒组件两种。(√)

48.大部分差压变送器的检测元件都采用膜盒组件,因它具有很好的灵敏和线性。(√)

49.差压变送器的膜盒内充有水。(╳)膜盒内充有硅油

50.差压变送器的膜盒内充有硅油。(√)

51.系统误差又称规律误差,其大小和符号均不改变或按一定规律变化。(√)

52.当流体流动时,流线之间没有质点交换,迹线有条不紊,层次分明的流动工况称紊流流型。(╳)层流流型

53.对转子流量计的上游侧的只管要求不严。(√)

54.对转子流量计的锥管必须垂直安装,不可倾斜。(√)

55.压力是垂直均匀地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力,它的法定计量单位是牛顿。

(╳)法定计量单位是帕斯卡。

56.由于被测流体可能混有杂物,所以为了保护流量计,必须加装过滤器。(√)

57.电磁流量计是不能测量气体介质流量的。(√)

58.电磁流量计的输出电流与介质流量有线性关系。(√)

59.玻璃管液位计是根据连通器原理工作的。(√)

60.用浮筒式液位计测量液位是基于牛顿定律。(╳)是基于阿基米德定律原理

61.用浮筒式液位计测量液位是基于阿基米德定律原理。(√)

62.用浮筒式液位计测量液位时的最大测量范围就是浮筒的长度。(√)

63.浮子钢带液位计由于链轮与显示部分轴松动,会导致液位变化,指针不动。(√)

64.浮球液面计平衡锤在最上时,实际液位最高。(╳)实际液位最低

65.平衡锤在中间时,浮球液面实际测得液面在中间。(√)

66.浮球液面计浮球脱落后,输出风压跑最大。(√)

67.调节阀的稳定性,是指阀在信号压力不变时,能否抵挡各种干扰的性能。(√)

68.浮球式液位计的液位示值与被测介质的密度有关。

(╳)浮球式液位计的液位示值与被测介质的密度无关

69.大型贮罐清洁液体的液位测量和容积计量可用浮子式测量仪表。(√)

70.双法兰液位计是一种差压变送器(√)

71.两种液体的比密度有变化的界面不可用浮子式测量仪表。(√)

72.常用的温标有摄氏、华氏和凯氏温标三种,即℃、℉和K。(√)

73.水的沸点是373.15K或100摄氏度。(√)

74.调节器的比例度越大,则放大倍数越大,比例调节作用越强。

(╳)调节器的比例度越大,则放大倍数越小,比例调节作用越弱

75.铂电阻测温范围比热电偶高(╳)铂电阻测温范围比热电偶低

76.热电偶的E(200度,100度)等于E(100度,0度)。

(╳)热电偶的E(200度,100度)不等于E(100度,0度)

77.热电偶的延长线必须用补偿导线。(√)

78.热电偶与热电阻测温范围不同。(√)

79.一般情况下用热电阻测温度较低的介质,而热电偶测温度较高的介质。(√)

80.热电偶的输出为4~20mA信号。(╳)热电偶的输出为热电势信号

81.热电阻的输出为1~5V电压信号。(╳)热电阻的输出为电阻信号

82.保护接地可与装置区或单元的电气保护接地网相连,不必单独设置。(√)

83.仪表的信号回路接地就是其屏蔽接地。(╳)仪表的信号回路接与屏蔽接地不同。

84.信号回路接地一般在二次仪表一端。(√)

85.屏蔽电缆及屏蔽电线的屏蔽层必须接地,接地点应在控制室一侧。(√)

86.信号回路接地不应与屏蔽接地只用同一接地网。╳)信号回路接地可以与屏蔽接地共用同一接地网

128.AND表示或门,OR表示与门。(╳)AND表示与门,OR表示或门

129.测油水界位时,当罐内布满水时,界位为0。(╳)为100%

130.不灵敏区,反映放大器的稳定性。(╳)反映放大器的放大倍数。

131.不平衡电压,反映谐波干扰电压。(╳)反映基波干扰电压。

132.干扰电压,反映基波干扰电压。(╳)反映谐波干扰电压。

133.零点漂移,衡量放大器的放大倍数。(╳)反映放大器的稳定性。

134.转子流量计的环型流通截面是变化的,基本上同流量大小成正比,但流过环形间隙的流速变化不大。(√)

135.对转子流量计上游侧的直管要求不严。(√)

136.转子流量计的锥管必须垂直安装,不可倾斜。(√)

137.为了消除余差,应引入微分调节作用来克服。╳为了消除余差,应引入积分调节作用来克服138.当调节过程不稳定时,可增大积分时间或加大比例度,使其稳定。(√)

139.比例调节过程的余差与调节器的比例度成正比。(√)

140.比例度就是放大倍数。(╳)比例度放大倍数互为倒数

141.均匀调节系统的调节器参数整定与定值调节系统的整定要求不一样。(√)

142.使用U型管压力计测得的表压值,与玻璃管断面面积的大小有关。

(╳)与玻璃管断面面积的大小无关,只与液面差和液体密度有关。

143.在液柱式压力计中封液在管内的毛细现象所引起的误差并不随液柱高度变化而改变,是可以修正的系统误差。(√)

144.安装椭圆齿轮流量计可以不需要直管段。(√)

145.椭圆齿轮流量计的进出口差压增大,泄露量增大;流体介质的黏度增大,泄露量减小。(√)146.对于含有固体颗粒的流体,也可以用椭圆齿轮流量计测量其流量。

(╳)椭圆齿轮流量计不能测量含有固体颗粒的流体的流量。

147.既要求调节,又要求切断时,可选用蝶阀。(╳)应选用偏心旋转阀。

148.调节低压差、大流量气体,可选用蝶阀。(√)

149.比例调节过程的余差与调节器的比例度成正比。(√)

150.在串级调节系统中,主回路是个随动系统,而副回路是个定值调节系统。

(╳)在串级调节系统中,主回路是个定值调节系统,而副回路是个随动系统

四.问答题:

10.什么是闭环系统?

答:系统输的被调量和输入端之间存在着反馈回路的系统。

11 .什么是开环系统?

答:被调量并未以任何形式反馈到输入端的系统。

12.什么是线性系统的叠加原理?

答:假如有好几个输入同时作用于系统上,那么在输出端引起的总效果等于每个输入单独作用时所引起的效果之和。

13.什么是主机?

答:计算机的整个系统的核心装置,其它设备都要在它的指挥下工作。

1调制解调器最基本的调制方法有以下几种,分别对应于正弦波的三个描述参数,即振幅、频率和相位。

2 从逻辑功能上看,计算机网络由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两部分组成。

3 网络通信协议的基本概念: 为了确保网络中数据有序通信而建立的一组规则、标准或约定就称为网络通信协议

4 OSI/RM网络结构模型将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通信协议规定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共七层。

5 计算机网络由硬件系统、网络软件系统和数据通信系统组成。

6 目前局域网常用的传输访问控制方式有四种,即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CSMA/CD);令牌环(Token Ring;令牌总线(Token Bus);存储转发式。能解释每种传输控制方式。

7 通常使用三种信息交换技术:线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

8 差错控制技术包括检验错误和纠正错误,经常使用的两种检验方法(奇偶校验和循环冗余校验)和三种纠错方式(重发纠错、自动纠错和混合纠错)。

9 TCP/IP协议族把整个协议分成四个层次: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网络接口层。

10 .IP 地址由两部分组成:一个是物理网络上所有主机通用的网络地址(网络ID);另一个是网络上主机专有的主机(节点)地址(主机ID)。PLC主要由CPU模块、输入模块、输出模块、编程装置和电源等组成。

11 PLC从物理结构上可分为整体式和模块式

12 IEC61131-3规定了PLC编程所使用的五种编程语言,他们是(1)顺序功能图(Sequential Function Chart)、(2)梯形图(Ladder Diagram)、(3)功能块图(Function Block Diagram)、(4)指令表(Instruction List)、(5)结构文本(Structured Text)。

202青理工成人高等教育期末考试 微机控制技术-本科 及参考答案

1 《微机控制技术》复习题A 一、 简答题 1. 画出典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基本框图。 2. 连续控制系统相比,计算机控制系统具有哪些特点? 3. 简述计算机控制系统的一般控制过程。 4. 增量型PID 控制算式具有哪些优点? 5. 简述开关量光电耦合输入电路中,光电耦合器的作用。 6. 什么是采样或采样过程? 7. 线性离散系统的脉冲传递函数的定义是什么? 8. 何为积分饱和现象? 9. 等效离散化设计方法存在哪些缺陷? 10. 何为最少拍设计? 11. 什么是信号重构? 12. 写出零阶保持器的传递函数,引入零阶保持器对系统开环传 递函数的极点有何影响? 13. 给出常规的直接设计法或离散化设计法的具体设计步骤。 14. 简述采样定理的基本内容。 15. 写出位置型及增量型PID 的差分控制算式。 二、 设被控对象传递函数为) 1()(p +=s s K s G ,在对象前接有零阶保持器,试求广义对象的脉冲传递函数。

2 三、 已知被控对象传递函数为 ) 13)(15.0(10)(++=s s s G ,试用“二阶工程最佳”设计法确定模拟控制器G c (s ),分别写出其位置式及增量式数字PID 的控制算式。 四、 已知广义被控对象:) 1(1e 1)(+-=-s s s s G Ts , 给定T =1s 针对单位斜坡输入设计最小拍有纹波控制系统, 并画出系统的输出波形图。 五、 已知某连续控制器的传递函数为 2n 22n n ()2D s s s ωωξω=++ 试用双线性变换法求出相应的数字控制器的脉冲传递函数)(z D ,并给出控制器的差分形式。其中1s T =。 六、 已知离散控制系统的结构如下所示,采样周期s T 2.0=,输入信号21()12r t t t =++,求该系统的稳态误差。 七、 已知某系统连续控制器的传递函数 ) 2)(1(2)(++=s s s D 试分别用阶跃响应和脉冲响应不变法求)(s D 的等效数字控制器,并写出相应的差分方程表达式。其中采样周期1s T =。 八、 已知系统框图如下所示: T =1s r (t ) y (t ) T

计算机控制系统试卷四答案

计算机控制系统试卷四答案 班级:姓名:学号:成绩: 一、简答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使用光电隔离器件时,如何做到器件两侧的电气被彻底隔离? 答:光电隔离器件两侧的供电电源必须完全隔离。 2.给出多通道复用一个D/A转换器的原理示意图。 答: 3.什么是信号重构? 答:把离散信号变为连续信号的过程,称为信号重构,它是采样的逆过程。 4.写出零阶保持器的传递函数,引入零阶保持器对系统开环传 递函数的极点有何影响? 答:零阶保持器的传递函数为 1e () Ts H s s - - =。零阶保持器的引入并不影响开环系统脉冲传递函数的极点。 5.阶跃响应不变法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答:阶跃响应不变法的基本思想是:离散近似后的数字控制器的阶跃响应序列与模拟控制器的阶跃响应的采样值一致。 6.如何消除积分饱和现象? 答:减小积分饱和的关键在于不能使积分项累积过大。因此当偏差大于某个规定的门限值时,删除积分作用,PID控制器相当于一个PD调节器,既可以加快系统的响应又可以消除积分饱和现象,不致使系统产生过大的超调和振荡。只有当误差e在门限ε之内时,加入积分控制,相当于PID控制器,则可消除静差,提高控制精度。 7.给出常规的直接设计法或离散化设计法的具体设计步骤。 答:直接设计法或称离散化设计法的具体设计步骤如下: (1)根据已知的被控对象,针对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要求及其它约束条件,确定理想的闭环脉冲传递函数() Φz。 (2)确定数字控制器的脉冲传递函数D(z);根据D(z)编制控制算法程序。

8. 采用状态反馈任意配置闭环系统极点的充分必要条件是什 么? 答:采用状态反馈任意配置闭环系统极点的充分必要条件是系统状态完全能控。 9. 说出实施信号隔离的主要方法。 答:信号隔离方法主要有变压器隔离和光电隔离,变压器隔离适用于模拟信号隔离,光电隔离则特别适合数字信号的隔离。 10. 故障诊断中的状态估计方法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答:故障诊断中的状态估计方法的基本思想是:首先重构被控过程的状态,通过与可测变量比较构成残差序列,再构造适当的模型并用统计检验法,从残差序列中把故障诊断出来。因此,这就要求系统可观测或部分可观测,通常用各种状态观测器或滤波器进行状态估计。 二、已知系统框图如下所示:T =1s(15分) 试求闭环离散系统的闭环脉冲传递函数,并判别系统的稳定性。 解:广义对象脉冲传递函数为 系统闭环脉冲传递函数为 则闭环系统的特征方程为 由z 域直接判据 ①|W (0)|=0.632<1 ②W (1)=1-1+0.632>0 ③W (-1)=1+1+0.632>0 知闭环系统稳定。 三、已知某被控对象的传递函数为(15分) 要求设计成单位反馈计算机控制系统,结构如下图所示。采样周期为T =1s 。要求闭环特征根为0.4和0.6。试求数字控制器。 解:广义对象脉冲传递函数为 根据要求设定闭环脉冲传递函数为 r (t ) y (t ) -T

计算机控制系统A试卷带答案

*********** 2015-2016 学年第一学期出题教师: 【计算机控制系统】课程试题(A卷) 【闭卷考试】 姓名学号专业及班级 本试卷共有4道大题 一、填空题(共14分,每空1分,共11道小题) 1. 描述连续系统所用的数学模型是微分方程,描述离散系统所用的数学模型是差分方程。。 2.离散系统稳定性不仅与系统结构和参数有关,还与系统的采样周期有关。 3.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存在有五种信号形式变换,其中采样、量化、零阶保持器等三种信号变换最重要。 4. 计算机控制系统通常是由模拟与数字部件组成的混合系统。 5. 在连续系统中,一个系统或环节的频率特性是指在正弦信号作用下,系统或环节的稳态输出与输入的复数比随着正弦信号频率变化的特性。 6.采样周期也是影响稳定性的重要参数,一般来说,减小采样周期,稳定性增强。 7.对于具有零阶保持器的离散系统,稳态误差的计算结果与T无关,它只与系统的类型、放大系数及输入信号的形式有关。 8.若D(s)稳定,采用向前差分法离散化,D(z)不一定稳定。 9.双线性变换的一对一映射,保证了离散频率特性不产生频率混叠现象,但产生了频率畸变。 10.计算机控制系统分为三类:直接数字控制 (Direct Digital Control,DDC) 系统、 计算机监督控制 (Supervise Control by Computer,SCC) 系统和分散型计算机控制系统(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DCS) 二、选择题(满分20分,每小题2分,共10道小题) 1.电力二极管属于 A 。

A.不可控器件 B. 全控器件 C.半控器件 2.电力电子器件不具有的特征有 B 。 A.所能处理电功率的大小是其最重要的参数 B.一般工作在放大状态 C.一般需要信息电子电路来控制 D.不仅讲究散热设计,工作时一般还需接散热器 3. 晶闸管内部有 C 个PN结。 A 一 B 二 C 三 D 四 4.下列哪种功能不属于变流的功能 C A.有源逆变 B. 交流调压 C. 变压器降压 D. 直流斩波 5.下列不属于使晶闸管关断的方法是 A 。 A.给门极施加反压 B.去掉阳极的正向电压 C.增大回路阻抗 D.给阳极施加反压 6.Buck Converter指的是 A A.降压斩波电路 B. 升压斩波电路 C. 升降压斩波电路 7.全波整流电路中,变压器二次绕组中,正负两个半周电流方向相反且波形对称,平均值为零,即直流分量为零,故不存在变压器直流磁化问题,变压器绕组的利用率 B A.降低 B. 提高 C. 不变 8.下面的电路中V2、V4、V6的接法是 C A. 同相输入端 B. 9.对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进行谐波分析时可知,只含有 A 次谐波,且随着次数的增加谐波含量减少。 A.奇 B. 偶 C. 零 10.如某晶闸管的正向阻断重复峰值电压为745V,反向重复峰值电压为825V,则该晶闸管的额定电压应为 A A、700V B、750V C、800V D、850V 三、简答题(共5道小题,满分35分) 1. 简述计算机控制系统的优点。(6分)

微机控制技术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写在相应位置处。答案错选或未选者,该题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30分。) 1、以下几项不属于微机控制系统硬件的是()。 A、计算机 B、过程输入通道及接口 C、过程输出通道及接口 D、程序设计系统 2、DCS是指()。 A、集散型控制系统 B、直接数字控制系统 C、监督计算机控制系统 D、现场总线控制系统 3、以下几项不属于微机控制系统发展方向的是()。 A、集成化 B、单一化 C、小型化 D、智能化 4、模拟信号到采样信号的转换过程称为()。 A、采样过程 B、量化过程 C、滤波过程 D、隔离过程 5、电路接到采样信号后,输出电压V o达到指定跟踪误差范围内所需的时间称为()。 A、孔径时间 B、保持时间 C、捕捉时间 D、采样时间 6、下列几项不属于ADC0809的主要性能的是()。 A、工作频率为500HZ B、分辨率为12位二进制数 C、模拟输入电压范围是0V—5V D、允许输入8路模拟电压 7、下列8155的引脚中,()为8155片内I/O和RAM选择线。 A、ALE B、RESET C、CE D、IO/M 8、()是一种把电脉冲信号转换成相应的直线位移或角位移的执行元件。

A、伺服电机 B、固态继电器 C、步进电机 D、变频器 9、由于计算机只能接收数字量,所以在模拟量输入时需经()转换。 A、A/D转换器 B、双向可控硅 C、D/A转换器 D、光电隔离器 10、下列不属于人机接口设备的是()。 A、光盘 B、键盘 C、LED显示器 D、打印机 11、下列不属于数字PID控制器参数整定任务所确定内容的是()。 A、Kp B、Ti C、Td D、Tm 12、下列不属于抑制干扰的措施是()。 A、接地 B、屏蔽 C、断电 D、隔离 13、下列不属于共模干扰的抑制方法的是()。 A、变压器隔离 B、滤波 C、浮地屏蔽 D、光电隔离 14、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为了避免控制动作过于频繁,消除由于频繁动作所引起的系统振荡和设备磨损,对于一些精度要求不太高的场合,可以采用()。 A、带死区的PID控制 B、常规PID控制 C、积分分离的 PID控制 D、微分分离的PID控制 15、对于失控的CPU,最简单的处理方法是()。 A、设置软件陷阱 B、掉电保护 C、睡眠 D、人工复位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模拟量输入通道中常用的放大器有、和 三种放大器。 2、采样保持器有和两种工作模式。 3、根据不同的用途,交流伺服电机可以采用以下三种控制方法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和。 4、所谓PID控制是指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和 控制。

计算机控制系统测试题

计算机控制系统试题 一、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40分) 1.劳斯稳定判据在离散系统中主要解决的是( C )。 A、S平面中系统的稳定性; B、Z平面中系统的稳定性; C、三阶以上特征方程稳定判据。 2.某系统的Z传递函数为 0.5(0.5) () ( 1.2)(0.5) z G z z z + = +- ,可知该系统是(B)。 A、稳定的; B、不稳定的;C 临界稳定的。 3、脉冲传递函数是表征(B)。 A、控制系统传递函数; B、计算机控制系统传递函数、 C、脉冲输入的传递函数。 4、有关PID控制算法,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C) A、当系统有阶跃信号输入时,微分项剧增,易引起振荡; B、比例调节几乎贯穿整个控制过程; C、比例控制可以消除一切静差; D、一般来说,不使用纯微分控制。 5、下面关于标度变换的说法正确的是(C)。 A、标度变换就是把数字量转换成与工程量相关的模拟量; B、标度变换就是把模拟量转换成十进制工程量; C、标度变换就是把数字量转换成人们熟悉的十进制工程量; D、标度变换就是把模拟量转换成数字量。 6. 适用于某些生产过程对控制精度要求不是很高,但希望系统工作平稳,执行机构不要频繁动作的PID算法为(D )。 A、积分分离PID; B、变速积分PID; C、不完全微分PID; D、带死区的PID。 7、下列计算机控制系统中,属于单闭环控制系统的是(B)。 A、操作指导控制系统; B、直接数字控制系统; C、监督计算机控制系统; D、现场总线控制系统。 8、增量式PID算法解决了位置式PID算法(A)的缺点。 A、计算复杂、手/自切换不便; B、不易实现编程; C、控制准确性差; D、

计算机控制技术试卷及答案

一、]t b 填空题 1.工业控制机是指按生产过程控制的特点和要求而设计的计算机,它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组成部分。 2.计算机控制系统中常用的控制器有可编程序控制器、工控机、单片机、DSP、智能调节器等。 3.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被测信号有单端对地输入和双端不对地输入两种输入方式。 4.ADC0809是一种带有8通道模拟开关的8位逐次逼近式A/D转换器。 5.模拟量输入通道的任务是把从系统中检测到的模拟信号,变成二进制数字信号,经接口送往计算机。 6.信号接地方式应采用一点接地方式,而不采用多点接地方式。 7.按极点配置设计的控制器通常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状态观测器,另一部分是控制规律。 8.模块化程序设计一般包括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两种设计方法。 9.线性表、数组、堆栈和队列的共同特点是要求连续的存储单元来顺序存放数据元素。 10.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输入变送器和输出执行机构的信号统一为0~10mA DC或4~20mA DC。 二、名词解释 1.采样过程按一定的时间间隔T,把时间上连续和幅值上也连续的模拟信号,变成在时刻0、T、2T、…kT的一连串脉冲输出信号的过程 2.地线”是信号电流流回信号源的地阻抗路径 3.数字程序控制就是计算机根据输入的指令和数据,控制生产机械(如各种加工机床)按规定的工作顺序、运动轨迹、运动距离和运动速度等规律自动地完成工作的自动控制 4.数据是描述客观事物的数、字符,以及所有能输入到计算机中并被计算机程序处理的符号的集合 5.积分饱和如果执行机构已到极限位置,仍然不能消除偏差时,由于积分作用,尽管计算PID差分方程式所得的运算结果继续增大或减小,但执行机构已无相应的动作 三、选择题(合计15分,每题3分) 1.下列不属于数字控制方式的是(C ) A、点位控制 B、直线控制 C、网格控制 D、轮廓控制 2.8位的A/D转换器分辨率为( C ) A、0.01587 B、0.007874 C、0.003922 D、0.0009775 3.专家控制系统大致可以分为(D ) ①专家自整定控制②专家自适应控制③专家监督控制④混合型专家控制⑤仿人智能控制 A、①②③⑤ B、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4.一个8位的A/D转换器(量化精度0.1%),孔径时间3.18μm,如果要求转换误差在转换精度内,则允许转换的正弦波模拟信号的最大频率为(B ) A、5Hz B、50Hz C、100Hz D、500Hz 5.某热处理炉温度变化范围为0~1350℃,经温度变送器变换为1~5V的电压送至ADC0809,ADC0809的输入范围为0~5V,当t=KT时,ADC0809的转换结果为6A,此时炉温为(C ) A、588.98℃ B、288.98℃ C、361.23℃ D、698.73℃ 四、简答题(合计20分,每题5分) 1.什么是干扰,干扰来源,抗干扰措施。 答:就是有用信号以外的噪声或造成计算机设备不能正常工作的破坏因素。外部干扰和内部干扰。硬件措施,软件措施,软硬结合的措施 2.逐点比较法插补原理。 答:所谓逐点比较法插补,就是刀具或绘图笔每走一步都要和给定轨迹上的坐标值进行比较,看这

《微机控制技术》B-专科 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1 《微机控制技术》复习题B 一、判断题 ( )1、串行通信与串行D/A 转换是一回事,都是将并行数据串行输出。 ( )2、一般来说,采用双端输入的差动运算放大器、或光耦器件有利于抑制共模干扰。 ( )3、对于带纯滞后环节的控制系统,使用史密斯纯滞后补偿原理后,可以将纯滞后部分等效于反馈环之外,消除其纯滞后环节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 )4、如果按大林提出的简单修正算法来消除振铃现象,则对系统的稳态输出无影 响,但对动态性能有影响。 ( )5、模拟调节器相对于数字调节器更容易实现复杂控制规律。 ( )6、逐次逼近式A/D 转换器与计数器式A/D 转换器相比,后者转换速度更快。 ( )7、进入I/O 通道的干扰按其对电路的作用形式,通常可分为串模和共模干扰。 ( )8、在选择PID 参数时,引出控制度的概念,当控制度等于“2”时,数字控制 器与模拟控制器的控制效果相当。 ( )9、要使二阶系统输出获得理想动态品质,其闭环幅频满足的条件是()1,A ω=相 频满足的条件是()0o ωΦ=。 ( )10、A/D 转换器的分辨率与转换精度是一回事,分辨率高,则转换精度也高。 ( )11、对于斜坡输入信号设计的最小拍无差系统,对于其它输入信号仍然是最小拍无差的。 ( )12、大林把控制量()u k 以二分之一的采样频率振荡的现象称为“振铃现象”。 ( )13、最少拍有波纹系统的缺陷之一是输出在采样点上的值与输入不相等。 ( )14、要实现最少拍无波纹控制,在被控对象()c G s 含有足够积分环节的前提下, ()z Φ还应包含()G z 的单位圆上和单位圆外的零点。 ( )15、为了实现最少拍无差控制,)(Z e Φ的表达式中需含有()G Z 的全部极点。 二、填空题 1、常用的I/O 控制方式是 , 、 。 2、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中解决中断优先级的办法是 , , 。 3、满足实时控制要求的使用条件是 。 4、最短响应时间是 。

计算机控制系统试题一答案

计算机控制系统试卷一答案 班级:姓名:学号:成绩: 一、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画出典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基本框图。 答:典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基本框图如下: 2、根据采样过程的特点,可以将采样分为哪几种类型? 答:根据采样过程的特点,可以将采样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周期采样 指相邻两次采样的时间间隔相等,也称为普通采样。 (2) 同步采样 如果一个系统中有多个采样开关,它们的采样周期相同且同时进行采样,则称为同步采样。 (3) 非同步采样 如果一个系统中有多个采样开关,它们的采样周期相同但不同时开闭,则称为非同步采样。 (4) 多速采样 如果一个系统中有多个采样开关,每个采样开关都是周期采样的,但它们的采样周期不相同,则称多速采样。 (5) 随机采样 若相邻两次采样的时间间隔不相等,则称为随机采样。 3、简述比例调节、积分调节和微分调节的作用。 答:(1)比例调节器:比例调节器对偏差是即时反应的,偏差一旦出现,调节器立即产生控制作用,使输出量朝着减小偏差的方向变化,控制作用的强弱取决于比例系数K P。比例调节器虽然简单快速,但对于系统响应为有限值的控制对象存在静差。加大比例系数K P可以减小静差,但是K P过大时,会使系统的动态质量变坏,引起输出量

振荡,甚至导致闭环系统不稳定。 (2)积分调节器:为了消除在比例调节中的残余静差,可在比例调节的基础上加入积分调节。积分调节具有累积成分,只要偏差e不为零,它将通过累积作用影响控制量u,从而减小偏差,直到偏差为零。积分时间常数T I大,则积分作用弱,反之强。增大T I将减慢消除静差的过程,但可减小超调,提高稳定性。引入积分调节的代价是降低系统的快速性。 (3)微分调节器:为加快控制过程,有必要在偏差出现或变化的瞬间,按偏差变化的趋向进行控制,使偏差消灭在萌芽状态,这就是微分调节的原理。微分作用的加入将有助于减小超调,克服振荡,使系统趋于稳定。 4、采样保持器LF398工作原理图如下图,试分析其工作原理。 答:LF398的电路原理:放大器A2作为比较器来控制开关K的通断,若IN+的电压高于IN-的电压,则K闭合,由A1、A3组成跟随器,并向C H端外接的保持电容充电;IN+的电压低于IN-的电压时,则K断开,外接电容保持K断开时刻的电压,并经A3组成的跟随器输出至Aout。 5、线性离散控制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是什么? 答:线性离散控制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是:闭环系统特征方程的所有根的模|z i|<1,即闭环脉冲传递函数的极点均位于z平面的单位圆内。 6、为什么会出现比例和微分饱和现象? 答:当给定值发生很大跃变时,在PID增量控制算法中的比例部分和微分部分计算出的控制增量可能比较大(由于积分项的系数一般小得多,所以积分部分的增量相对比较小)。如果该计算值超过了执行元件所允许的最大限度,那么,控制作用必然不如应有的计算值理想,

计算机控制系统试题及答案

计算机控制系统试卷一答案 一、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画出典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基本框图。答:典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基本框图如下: 2、根据采样过程的特点,可以将采样分为哪几种类型? 答 (1) 周期采样指相邻两次采样的时间间隔相等,也称为普通采样。 (2) 同步采样如果一个系统中有多个采样开关,它们的采样周期相同且同时进行采样,则称为同步采样。 (3) 非同步采样如果一个系统中有多个采样开关,它们的采样周期相同但不同时开闭,则称为非同步采样。 (4) 多速采样如果一个系统中有多个采样开关,每个采样开关都是周期采样的,但它们的采样周期不相同,则称多速采样。 (5) 随机采样若相邻两次采样的时间间隔不相等,则称为随机采样。 3、简述比例调节、积分调节和微分调节的作用。 答:(1)比例调节器:比例调节器对偏差是即时反应的,偏差一旦出现,调节器立即产生控制作用,使输出量朝着减小偏差的方向变化,控制作用的强弱取决于比例系数K P。比例调节器虽然简单快速,但对于系统响应为有限值的控制对象存在静差。加大比例系数K P可以减小静差,但是K P过大时,会使系统的动态质量变坏,引起输出量振荡,甚至导致闭环系统不稳定。 (2)积分调节器:为了消除在比例调节中的残余静差,可在比例调节的基础上加入积分调节。积分调节具有累积成分,只要偏差e不为零,它将通过累积作用影响控制量u,从而减小偏差,直到偏差为零。积分时间常数T I大,则积分作用弱,反之强。增大T I将减慢消除静差的过程,但可减小超调,提高稳定性。引入积分调节的代价是降低系统的快速性。 (3)微分调节器:为加快控制过程,有必要在偏差出现或变化的瞬间,按偏差变化的趋向进行控制,使偏差消灭在萌芽状态,这就是微分调节的原理。微分作用的加入将有助于减小超调,克服振荡,使系统趋于稳定。 4、线性离散控制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是什么? 答:线性离散控制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是:闭环系统特征方程的所有根的模|z i|<1,即闭环脉冲传递函数的极点均位于z平面的单位圆内。 5、为什么会出现比例和微分饱和现象? 答:当给定值发生很大跃变时,在PID增量控制算法中的比例部分和微分部分计算出的控制增量可能比较大(由于积分项的系数一般小得多,所以积分部分的增量相对比较小)。如果该计算值超过了执行元件所允许的最大限度,那么,控制作用必然不如应有的计算值理想,其中计算值的多余信息没有执行就遗失了,从而影响控制效果。

计算机控制技术试卷及答案新

一、填空题 1.工业控制机是指按生产过程控制的特点和要求而设计的计算机,它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组成部分。 2.计算机控制系统中常用的控制器有可编程序控制器、工控机、单片机、DSP、智能调节器等。 3.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被测信号有单端对地输入和双端不对地输入两种输入方式。 4.ADC0809是一种带有8通道模拟开关的8位逐次逼近式A/D转换器。 5.模拟量输入通道的任务是把从系统中检测到的模拟信号,变成二进制数字信号,经接口送往计算机。 8.模块化程序设计一般包括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两种设计方法。 10.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输入变送器和输出执行机构的信号统一为0~10mA DC或4~20mA DC。 ------------------------------------------------------------------------------------- 1.计算机系统由和两大部分组成。计算机、生产过程 2.集散控制系统(DCS)的结构模式为:.操作站—控制站—现场仪表 3.变送器输出的信号为或的统一信号。0~10mA、4~20mA 10.采用双绞线作信号引线的目的是减少电磁感应 --------------------------------------------------------------------------------------------------------------------------------- 1、实时的概念不能脱离具体的过程,一个在线的系统不一定是一个实时系统,但一个实时系统必定是在线系统。 2、典型的工业生产过程可分为:连续过程、离散过程、批量过程。 3、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典型型式:操作指导控制系统、直接数字控制系统、监督控制系统、集散控制系统、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综合自动化控制系统。 4、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控制系统的网络化、智能化、扁平化、综合化。 5、数字量输出通道主要由输出锁存器、输出驱动电路、输出口地址译码电路等组成。 6、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模拟量输入通道的任务是把系统中检测到的模拟信号,变成、二进制数字信号,经接口送往计算机。 7、计算机控制系统的CPU抗干扰措施常采用看门狗、电源监控(掉电检测及保护)、复位等方法。 9、香农采样定理:如果模拟信号(包括噪声干扰在内)频谱的最高频率为f max,只要按照采样频率f≥2f max进行采样,那么采样信号y* (t)就能唯一地复观y(t). 10、程序设计通常分为5个步骤,即问题定义、程序设计、编码、调试、改进和再设计。 二、名词解释 信号调理——为了将外部开关量信号输入到计算机、必须将现场输入的状态信号经转换、保护、滤波、隔离等措施转换成计算机能够接收的逻辑信号,这些功能称为信号调理。 有源I/V变换——主要是利用有源器件运算放大器、电阻来实现将变送器输出的标准电流信号变换成标电压信号。 积分分离——在PID控制中,为了提高控制性能,当偏差e(k)较大时,取消积分作用(采用PD 控制);当偏差e(k)较小时才将积分作用投入(采用PID控制)。 模糊集合——在人类思维中,有许多模糊的概念,如大、小、冷、热等,都没有明确的内涵和外延的集合。 软件陷阱——就是一条引导指令,强行将捕获的程序引向一个指定的地址,在那里有一段专门对程序出错进行处理的程序。

计算机控制系统复习题及答案

计算机控制系统复习题及答案

《计算机控制系统》课程复习资料 一、简答题: 1.什么是计算机控制系统?它由哪几部分组成?各有什么作用。 2.计算机控制系统与连续控制系统主要区别是什么?计算机控制系统有哪些优点? 3.计算机控制系统中的保持器有何作用,简述保持器的特点? 4.简述PID 调节器的作用,有哪几种改进型数字PID 算法? 5.计算机控制系统有哪四种形式的信号?各有什么特点? 6.简要说明什么是计算机控制系统?模拟调节器与数字调节器有何区别? 二、分析和计算题: 1.已知一系统的闭环脉冲传递函数为-1 -1 -2 0.1z Y(z)Gc(z)== 1-0.4z +0.8z R(z) ,其中输入为单 位阶跃信号,求输出y(KT)。 2.已知一系统的闭环脉冲传递函数为-1 -1 0.53+0.1z Gc(z)=1-0.37z 当输入为单位阶跃信号 时, 求输出y(KT)及y(∞)。 3.用长除法或Z 反变换法或迭代法求闭环系统2 z +0.5Gc(z)=8(z +0.1z -0.12) 的单位阶 跃响应。 4.已知低通数字滤波器0.5266z D(z)= z -0.4734 ,求D (z )的带宽ωm;并求当输入E(z)为 阶跃信号时数字滤波器的控制算法。取采样周期T=2ms 。 5.设系统如图所示,试求: ①系统的闭环脉冲传递函数。

②判定系统的稳定性。 ③分别求系统对单位阶跃输入和单位斜坡输入时的稳态误差。 _ 6.设函数的La 氏变换为2 5F(s)= s (s +4) ,试求它的Z 变换F(z)。 7.数字控制系统如图所示,求当K=10,T=1s,a=1时,分别求当输入为单位阶跃、单位斜单位抛物线函数时的稳态误差。 8.已知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脉冲传递函数为 Gk(z)=K(0.1z+0.08)/[(z-1)(z-0.7)],问当K 为何值时系统稳定。 9.已知系统单位负反馈的开环传递函数为:z +0.8Gk(z)= z(z -1)(z -0.7) 问:K 为何值时系统稳定? 10.已知单位反馈系统的广义对象的Z 传递函数为: -1 -1 -1 -1 -1 0.26z (1+2.78z )(1+0.2z ) W1(z)= (1-z )(1-0.286z ) ,试按最少拍无波纹设计原则设计单位阶跃 输入时,计算机的调节模型D(z),并求其控制算法。 11.已知连续系统的传递函数G(s)=(s+1)/[s(s+2)]试用冲击不变法求其等效的Z 传递函数. 12.已知离散系统的Z 传递函数:22 z 2z 1Y(z) G(z)z 5z 6U(z) ++==++,试求离散系统的状态

计算机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计算机控制》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 超前滞后矫正控制器设计 姓名: 学号: 10级自动化 2013年12月2日

《计算机控制》课程设计任务书 指导教师签字:系(教研室)主任签字: 2013年11 月25 日

1.控制系统分析和设计 1.1实验要求 设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101.0)(11.0(100 )(++= s s s s G ,采用模拟设 计法设计数字控制器,使校正后的系统满足:速度误差系数不小于100,相角裕度不小于40度,截止角频率不小于20。 1.2系统分析 (1)使系统满足速度误差系数的要求: ()() s 0 s 0100 lim ()lim 100 0.1s 10.011V K s G s s →→=?==++ (2)用MATLAB 画出100 ()(0.11)(0.011) G s s s s = ++的Bode 图为: -150-100-50050 100M a g n i t u d e (d B )10 -1 10 10 1 10 2 10 3 10 4 P h a s e (d e g ) Bode Diagram Gm = 0.828 dB (at 31.6 rad/s) , P m = 1.58 deg (at 30.1 rad/s) Frequency (rad/s) 由图可以得到未校正系统的性能参数为: 相角裕度0 1.58γ=?, 幅值裕度00.828g K dB dB =, 剪切频率为:030.1/c rad s ω=, 截止频率为031.6/g rad s ω=

(3)未校正系统的阶跃响应曲线 024******** 0.20.40.60.811.2 1.41.61.8 2Step Response Time (seconds) A m p l i t u d e 可以看出系统产生衰减震荡。 (4)性能分析及方法选择 系统的幅值裕度和相角裕度都很小,很容易不稳定。在剪切频率处对数幅值特性以-40dB/dec 穿过0dB 线。如果只加入一个超前校正网络来校正其相角,超前量不足以满足相位裕度的要求,可以先缴入滞后,使中频段衰减,再用超前校正发挥作用,则有可能满足要求。故使用超前滞后校正。 1.3模拟控制器设计 (1)确定剪切频率c ω c ω过大会增加超前校正的负担,过小会使带宽过窄,影响响应的快速性。 首先求出幅值裕度为零时对应的频率,约为30/g ra d s ω=,令 30/c g rad s ωω==。 (2)确定滞后校正的参数 2211 3/10 c ra d s T ωω= ==, 20.33T s =,并且取得10β=

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性实验 (1)

《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性实验 一、通过设计性实验达到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方法及步骤: 对系统设计方法可以从“拿到题目”到“进行分析”再到“确定解决方案”最后到“具体系统的设计的实现”的整个过程进行全方位的启发。让学生掌握对不同的控制系统设计方法和基本思想,从工程角度对待设计题目,尽量做到全面认识理解工程实际与实验室环境的区别,逐步引入工程思想,提高学生设计技巧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了解和掌握被控制对象的特性; 2、选择合理的传感器(量程、精度等); 3、计算机控制系统及接口的设计(存储器、键盘、显示); 4、制定先进的、合理的控制算法; 5、结合控制系统的硬件系统对软件进行设计; 6、画出系统硬件、软件框图; 7、系统调试。 二、具体完成成品要求: 1、对传感器、A/D、D/A、中央处理器、显示、键盘、存储器的选型大小等; 2、实现系统硬件原理图用Protel或Proteus、MATLAB软件(框图)仿真设计; 3、达到课题要求的各项功能指标; 4、系统设计文字说明书; 5、按照学号循环向下作以下5个题目。 三、系统控制框图: 控制系统硬件框图

四、设计题目: 1、瓦斯气体浓度控制系统: 要求:准确测量和显示瓦斯的浓度,其主要成分是甲烷、一氧化碳、氢气等瓦斯浓度在4﹪以下是安全的,大于4﹪就会引发爆炸很危险。控制算法对气体浓度有预判性,控制通风系统工作,保证环境安全稳定。 a、对信号调理电路中采用的具体元器件应有器件选型依据; b、电路的设计应当考虑可靠性和抗干扰设计内容; c、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应有一定说明; d、电路应当在相应的仿真软件上进行仿真以验证电路可行性。 2、酒精浓度自动控制系统: 要求:测量范围10-1000PPM、精度为5PPM。设计传感器的信号调理电路。实现以下要求: 设计信号调理将传感器输出0.2-1.4 V的信号转换为0-5V直流电压信号; a、对信号调理电路中采用的具体元器件应有器件选型依据; b、电路的设计应当考虑可靠性和抗干扰设计内容; c、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应有一定说明; d、电路应当在相应的仿真软件上进行仿真以验证电路可行性。 3、恒温箱控制系统: 要求:恒温箱温度控制在70℃-80℃之间,精度0.5℃,有越线报警。并具有断电保护、报警等功能。 a、对信号调理电路中采用的具体元器件应有器件选型依据; b、电路的设计应当考虑可靠性和抗干扰设计内容; c、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应有一定说明; d、电路应当在相应的仿真软件上进行仿真以验证电路可行性。

微机控制技术(含答案)

一、填空:(每空1分,共30分) 1、计算机基本的五个组成部分是、、、和。 2、工业控制计算机的各类有工业控制机、工业控制机和。 3、计算机内,数的表示方法有数、数和数三种。 4、单片机可以分为单片机和单片机两种机型。 5、单片机在开发系统时,可以使用语言、语言和语言。 6、MCS-51系列单片机中共有七种寻址方式,分别是寻址、寻址、寻址、寻址、寻址、寻址、寻址。 7、在汇编语言中,分支语句是通过语句来实现的。 8、循环语句是指按某种规律重复执行的程序语句。 9、在执行完子程序,返回继续执行生程序前恢复其原有内容,这称为。 10、一个完整的中断处理有中断、中断、中断和中断。 二、选择:(每题2分,共20分) 1、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是由和软件两部分组成的。 A主机B硬件C程序D外设 2、计算机内部一律采用进制数存储数据。 A十B八C二D十六 3、伪指令是程序员发给汇编程序的指令,也称命令。 A二进制B汇编C高级D人工命令 4、顺序控制就是依次执行、无分支、无循环和调用。 A从上到下B从下到上C从里到外D从外到里 5、有条件跳转语句可以分为语句和多分支语句。 A跳转语句B单分支语句C顺序语句D转移语句 6、CPU和外部通信有通信和串行通信。 A并行B异步C同步D位传送 7、总线按功能和规范分为总线、内总线和外总线。 A数据B地址C片D控制 8、地址总线的宽度为位。 A8B4C32D16 9、51系列单片机内部4个双向的并行I/O端口,共根引脚。 A32B16C8D64 10、两个字长的二进制位数是。 A8B16C32D64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微处理器: 2、工业控制计算机(IPC):

计算机控制系统测试题

一、填空 1、计算机控制系统,从本质上看,它的控制过程可以归纳为 ,,和四个步骤。一个实时控制系统必定是一个在线系统,这里“在线”的含义是指 而“实时控制”的含义是指 。 2、A/D转换器的分辨率和精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分辨率是指 ;而相对精度是指 ;一个10位A/D转换器,基准电源的信号电压为5.12V时,它的绝对精度是mv,它的相对精度为,它的分辨率为mv。 3、计算机控制系统中,直接数字控制(DDC)的含义是 。 4、过程通道包括、、和。 5、模拟量输入通道中,选用“采样保持器”的作用是 。 6、为了克服积分饱和作用,主要有,,三种方法。 二、简答题 1、什么是顺序控制? 2、简述最少拍控制的具体要求。 3、简述模拟量输入通道的一般组成,并画出示意图。 4、什么是分布式控制系统。 三、现已知某炉温变化范围为0~1000℃,测试时,采用9位的A/D变换器(带符号位),试问此时系统对炉温变化的分辩率为多少。若测试时,通过变送器将测试起点迁移到500℃,保持同样的系统对炉温变化的分辩率,试问此时可采用几位的A/D变换器就可以了。

四、写出数字PID 控制算法的位置式和增量式两种标准算法并简要回答下列问 题: 1. 简述积分分离法克服位置式PID 积分饱和作用的原理。 2. PID 数字控制器参数整定的含义是什么?简述工程实现时,参数整定的 步骤。 五、已知系统方块图如图2所示(已知Z[1/s 2]=Tz/(z-1)2) 1)若如果D(s)=K =2,试求使闭环系统稳定的T 取值范围。 2) 在闭环系统稳定的情况下,设计针对单位速度输入112()(1)W z Tz z --=-时,理想最少拍闭环传递函数为12()2M z z z --=-,试设计最少拍控制器D(z)。 测试(2) 一、名词解释 (1)DDC (2)DCS (3)PLC (4)直线插补 (5)最少拍控制 (6)联机控制 二、填空 (1)计算机控制系统由( )和( )两大部分组成。 (2)过程通道包括( )、( )、( )和( )。

7青岛理工大学期末考试《微机控制技术(专升本)复习题B及答案

《微机控制技术》复习题B 一、选择题 1. 防止抖动是能否正确读取键值的必要环节,实现方法是。 A.可以用硬件电路或软件程序实现B.只能用滤波电路或双稳态电路实现 C.只能用软件程序实现D.只能用延时程序实现 2. LCD显示的关键技术是解决驱动问题,正确的作法是。 A.采用固定的交流电压驱动 B.采用直流电压驱动 C.采用交变电压驱动 D.采用固定的交变电压驱动 3. 小功率直流电机控制控制系统中,正确的作法是 A.改变定子上的通电极性,以便改变电机的转向 B.改变转子上的通电极性,以便改变电机的转向 C.在定子上通以交流电,电机可周期性变换转向 D.在转子上通以交流电,电机可周期性变换转向 4. 在实际应用中,PID调节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结构,但不能。 A.采用增量型PID调节B.采用带死区的PID调节 C.采用PI调节D.采用I D调节5. 若用4位共阳极LED和74LS04构成光报警系统,使最高位发光其余位不发光的报警模型是。 A.1000B B.0001B C.1111B D.0000B 6. 关于ADC0809中EOC信号的描述,不正确的说法是。 A. EOC呈高电平,说明转换已经结束 B. EOC呈高电平,可以向CPU申请中断 C. EOC呈高电平,表明数据输出锁存器已被选通 D. EOC呈低电平,处于转换过程中 7. 采样/保持器的逻辑端接+5V,输入端从2.3V变至2.6V,输出端为。 A.从2.3V变至2.6V B.从2.3V变至2.45V并维持不变 C.维持在2.3V D.快速升至2.6V并维持不变 8. 计算机监督系统(SCC)中,SCC计算机的作用是 A.接收测量值和管理命令并提供给DDC计算机 B.按照一定的数学模型计算给定植并提供给DDC计算机 C.当DDC计算机出现故障时,SCC计算机也无法工作 D.SCC计算机与控制无关 9. 键盘锁定技术可以通过实现。 A.设置标志位B.控制键值锁存器的选通信号 C.A和B都 D.定时读键值 10.引起调节的根本原因是偏差,所以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偏差的正、负决定调节作用的方向 B.偏差的大、小决定调节作用的强、弱 C.偏差为零,调节作用为零 D.偏差太大,调节失效 二、填空题 1.DDC系统的最大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采样/保持器有两种工作方式。在采样方式中,采样-保持器的输出__________________ 。在保持状态时,采样-保持器的输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PID控制系统中, I的作用主要是_____________,它一般不单独使用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

(完整版)计算机控制系统试卷二答案

计算机控制系统试卷二答案 班级:姓名:学号:成绩: 一、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 连续控制系统相比,计算机控制系统具有哪些特点? 答:与连续控制系统相比,计算机控制系统具有以下特点: (1) 计算机控制系统是模拟和数字的混合系统。 (2) 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控制规律是由计算机通过程序实现的(数字控制器),修改一个控制规律,只需修改程序,因此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3) 计算机控制系统能够实现模拟电路不能实现的复杂控制规律。 (4) 计算机控制系统并不是连续控制的,而是离散控制的。 (5) 一个数字控制器经常可以采用分时控制的方式,同时控制多个回路。 (6) 采用计算机控制,如分级计算机控制、集散控制系统、计算机网络等,便于实现控制与管理一体化,使工业企业的自动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2. 简述计算机控制系统的一般控制过程。 答:(1) 数据采集及处理,即对被控对象的被控参数进行实时检测,并输给计算机进行处理。 (2) 实时控制,即按已设计的控制规律计算出控制量,实时向执行器发出控制信号。 3. 简述典型的计算机控制系统中所包含的信号形式。 答:(1)连续信号 连续信号是在整个时间范围均有定义的信号,它的幅值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断续的。 (2)模拟信号 模拟信号是在整个时间范围均有定义的信号,它的幅值在某一时间范围内是连续的。模拟信号是连续信号的一个子集,在大多数场合与很多文献中,将二者等同起来,均指模拟信号。 (3) 离散信号 离散信号是仅在各个离散时间瞬时上有定义的信号。 (4) 采样信号 采样信号是离散信号的子集,在时间上是离散的、而幅值上是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