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次号管理办法

批次号管理办法
批次号管理办法

批次管理办法

一、目的

为了规范产品生产的工序间有序流转,有效控制在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质量情况,防止标识不清混料,实现产品可追溯;提升在制品与部门间的物流与信息的传递速度与效率,强化批次管理,特制订本规定。

二、责任部门

质量部门是公司原材料、在制品和产成品《产品跟踪单》标识及可追溯的归口管理部门

制造部是《产品跟踪单》的使用部门,负责对《产品跟踪单》的流转、控制管理

库房负责对《产品跟踪单》的收集、整理,保存至少一年以上

检查、监督:采购、质量部、车间、库房

三、管理流程

1.原材料批次的编制

1.1 采购人员在供应商货物到达公司后,应立即编制《外购(外协)物资送检单》。《外购(外协)物资送检单》中应清楚填写“供应商名称、到货件数、供应商批次号、材料批次号”。(供应商批次号必须与材料批次好相互对应,以起到后续追溯作用。)《外购(外协)物资送检单》一式两份,品质部检验人员与库管人员各一份。

1.2 品质部检验人员完成入料检验后,需由品质部提供《受入零件检查报告》。库管凭此单据对外购件进行入库。入库时,需由库管确认货物件数以及《受入零件检查报告》。

1.3 如遇外购件有不合格现行发生时,品质部检验人员应及时开具《进料不合格处理单》。并及时上报品质部、技术部主管做出处理意见。如果需对供应商进行处罚扣款或者情节重大严重者,需由公司领导签字确认方可生效。具体操作参照《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2.生产批次管理

2.1《产品跟踪单》:产品(零件)加工过程流转卡,从原(坯)材料投入到全部工艺完工的过程记录卡;

2.2《产品跟踪单》的填写:所有产品(零件)必须实行一批一卡,所有流转卡内的工序过程和所需(配件)应打印或填写在项目内,所有流转卡片应有可追朔性。其中,原材料批次号必须与《外购(外协)物资送检单》中材料批次号一致对应。

2.3生产批次号

2.3.1 产品(零件)批次号按当天日期进行编制,并用阿拉伯数字代替,如:2014年01月01日,即20140101-1、20140101-2等以此类推,分批批次在母批批次后再加分批次号,如: 20140101-1-1、20140101-1-2等,以此类推;(生产批号必须完全与原材料批次号能相互对应,查找时便于查找。)

2.3.2 批次号一经制定任何人员不得随意更改,直到该批产品零件整个工艺

过程完工为止;

2.3.3 产品总成装配完工后,包装必须根据不同的装配批次号分别进行包装,并将各自的装配批次号标示在包装箱外,属扫尾组合包装产品应注明两个批次号,

2.3.4 成品经检验合格后出厂,质管部门应编制出厂编号进行标示;

2.4 《生产跟踪单》的管理

A、《生产跟踪单》由车间严格按照《工艺流程资料》制作打印,跟踪卡的表

头内容由库管员负责填写,加工工序情况由操作者自行填写,检验负责交

验部份的填写

B、《生产跟踪单》要根据要求认真规范地逐项填写,必须用全名签字;

C、“操作者”在交检时,检验要认真核对交检内容是否正确、规范、属实才

能予以检验;

D、操作者在交库时,库管员要认真核对交库内容是否正确才能予以办理入库;

E、生产管理部门和车间要随时到现场检查跟踪单的正确使用情况,是否按要

求执行批次管理所规定的内容;

F、各库房负责保存所属产品工艺时段的跟踪单以备追朔,保存期为一年;

2.5跟踪单的其它要求

A、如属重点产品可在“跟踪单”表头其它栏内注明;

B、如属新产品开发或试制可在“跟踪单”表头其它栏内注明;

C、如属单独流转产品可在“跟踪单”表头其它栏内注明;

如该批次产品(零)件未完工,因生产急需可在该“跟踪单”内进行分批/次,分批号的编制方法见前2.3.1执行;

编制: 审核:批准:

生产批号管理规定(修订版)

生产批号标识管理规定 1. 目的: 为了规范出厂成品的唯一性标识,保持产品质量的可追溯性,制定本规定 2. 产品标识范围: 本公司所有正常出货的成品全部在标识范围 3. 生产批号编码: 3.1冲压车间采用排列阿拉伯数字的方法进行生产批号标识,排列顺序从左到右如下 : 年代(2位)月份(2位)日期(2位)-产品编号W 位)-分批生产批次辺位) 其中 第一部分:年代至保留后2位,月份、日期不足2位的前面加“ 0”补齐; 第二部分:产品编号请参照《产品批号设计文件》; 第三部分:按照每种材料的批次进行编排分批生产,如 54408 3DB0A 每天一批次为2200 件,2012年2月1日受入该材料为4400件,即为两天的生产量,可分为两个 生产批次,即产生两个生产批号: I 〉第一个:120201-3002-01 I > 第二个:120201-3002-02 如戈血年2月1日只来料毙00件时,即如下: 120201-3002-00 4. 批号作成和使用流程: D t 右 r? / —' io yv ——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4.1受入材料时,品质人员进行受入检查,物流人员必须确认好材料数量后,并予以记录后,入库; 4.2物流员将受入记录交由生产管理系担当,担当确认后,对材料进行批号标识; 4.3标识完毕后,下发《生产指示单》到各相关生产线班长手上,插到看板上,正式开始进行生产; 生产批号标识管理规定 4.4各相关物流人员和品质人员按照该生产部品的看板进行文件登记、料箱标签登记、入库,进 行管理; 4.5生产完毕后,各相关冲压生产线班长在《生产指示单》上签名,交回到生产管理科担当处,确保指示单的 回收,再进行下一个生产。 5. 批号使用要求: 5.1每次使用标识(打印,手写纸片时),应重新核对批号是否正确,标识应着色清楚、用力均匀、排列整齐; 5.2料箱标签登记时,应做到分清批次,不得遗漏。发货时,在《成品出库管理表》中登记各批号范围; 5.3如需抽取产品材料进行各种检验或试做时,检验人必须到物流人员处登记批号,以备查看。 6. 检查监督: 物流人员负责对生产车间入库成品生产批号标识的准确性检查监督,发现标识错误(包括乱涂、乱画)一律不准入库,责令必须重新标上正确的批号标识。 7. 附表: 《产品批号设计》 《生产指示单》

ISO9001-2015可追溯性批次管理规范

可追溯性批次管理规范 (ISO9001:2015) 1.批次管理目的: 为了确保产品生产质量、配件以及原材料采购质量的可追溯性和确实实施先进先出,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2.批次管理范围: 本办法实用于公司产品用的原材料采购、外协、外购件、零部件、在制品、半成品的入库、制造、保管、包装、运输等各环节的可追溯性管理。 3.批次管理职责: 3.1 品质部:负责所有批次的归口管理;负责监督车间生产的产品批次的填写;质检人员对自己填写批次的准确性负全责。 3.2 采购部门:负责推动供应商进行批次管理,送货时需在送货单,包装箱标签相应栏中填写批次,登记备查; 3.3营业部:负责发出产品批次内外包装一致性的最终确认、发货和批次的准确记载;对退回产品批次的确认和协助品质部对质量的追溯; 3.4各生产部门:各部门主管是推动批次管理的第一责任者。冲压、注塑、组装、资材负责本部门产品的批次管理。作业人员对自己填写批次的准确性负责。3.5 资材人员:负责检查购入材料、入库和发出产品批次是否完整:无批次、批次不对应、批次不清楚、内外包装批次不符,库管员拒绝入库;对库存材料、产品批次的管理,做到:货架、托盘上的材料、产品分批次摆放,分批次挂牌,批次标识醒目,先进先出,不混放、错发。无批次入库、无批次出库由责任库管员负全责。

德信诚培训网 ISO9001-2015内审员升级培训(100元) ISO9001-2015内审员培训(200元) :https://www.360docs.net/doc/8a4501024.html, 3.6 财务部:负责ERP 系统加入批次内容,并对各车间编制生产流转卡,材料入库单、领料单,成品入库单、出库单的收集、整理、核算、存档管理负责。 4.产品批次编制规则: 4.1冲压部、注塑部、组装部装配产品批次编制规则:操作人员按“年2位 + 月 2位 + 日2位 + 生产班次1位 + 生产线(机台编号)2位” 共9位数进行编号:其中,班次中“1”代表早班,“2”代表晚班; 如:A 、 年 + 月 + 日 + 生产班次 + 生产机台号 13 07 14 1 01 为2013年7月14日早班1号机台生产的产品。 B 、当班没用完的材料退回库房,退料批次与领出时批次一致。 C 、注塑部当班没用完的材料经过加工或烘热,材料质量、性能已经改 变,退料时在原批次后面加上“R ” 后缀符号作为新批次加以区别。 D 、注塑部车间粉碎的回料:入库时,由车间根据批次编写规范“A ” 为原则,重新编一个批次,并在新批次后面加上:“K ” 后缀符号作 为新批次加以区别。 4.2料房粉碎批次编制规则:人员按“年2位 + 月 2位 + 日2位 + 生产班次 1位 + 机台号2位” 共9位数进行编号:其中,班次中“1”代表 早班,“2”代表晚班; 如:A 、 年 + 月 + 日 + 生产班次 + 机台号 13 07 15 1 01 为2013年7月15日早班1#机台粉碎的粉碎料。

产品批号管理制度

产品批号管理制度 1 目的 本规定提供了整个生产过程中有关产品批号的管理办法~以确保产品具有可追溯性。 2 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进货、过程及最终产品的批号管理。 3 职责 3.1 制造部负责产品批号的归口管理。 3.2 采购部负责外协件、外购件和外购原材料的批号编制。 3.3 各相关车间负责过程和最终产品的批号的编制和维护。 3.4 物控部各仓库负责库存产品批号的编制和维护。 4 控制程序 4.1 批号的分类 产品批号分为进货批号、中间体、半成品和成品批号四类。 4.2 批号的编制方法。 产品批号统一采用年年年年月月日日~中间体和半成品在批号后加-中,半,以便和成品批号区分。例:2012年3月10日进货或生产的产品~其批号 为:20120310,2012年3月10日生产出来的中间体和半成品~其批号为:20120310-中,半,。 4.3 批号的使用方法 4.3.1 进货批号由仓储科按 5.2节所规定进行编号记录在进货送检单上。不同进货批号的产品要分开存放并标识。“领料单”、“入库单”、 “质量反馈单”以及进货检验报告等记录文件上必须填写进货批号。 4.3.2 中间体、半成品和成品由车间安排专人按5.2节所规定进行编号。不同生产批号或

不同进货批号的产品应分开存放并标识。检验报告等记录文件必须同时填写进货批号和生产批号。 4.4 生产批号管理 4.4.1 记录文件在车间、部门进行传递时应填写批号~否则各部门有权拒收无批号产品。 4.4.2 批号的记录文件由批号编制部门负责保管、并整理归档。 4.4.3 生产部部负责定期检查生产批号的执行情况。 4.4.5 仓储科负责定期检查进货产品批号的执行情况。 5 相关/支持文件 无 下面是经典古文名句赏析~~不需要的朋友, 可以下载后编辑删除~~谢谢 经典古文名篇(一);1.陋室铭刘禹锡(唐)字梦得《刘梦得文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2(马说韩愈(唐)字退之《昌黎先生集》;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马之千里者,一食(shí)或尽粟一石(dàn);策之不以其道,食(sì)之不能尽其材(才),鸣之;3(师说韩愈(唐);古之学者必有师;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圣人无常师;李氏子蟠,年十七 经典古文名篇(一) 1. 陋室铭刘禹锡(唐)字梦得《刘梦得文集》

产品批号管理规定

产品批号管理规定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1.目的: 建立产品批号的管理制度,并对其实施有效管理,保证批号的正确划分,用以控制产品质量并实现可追溯的要求。 2. 范围: 适用于半成品(组份)和成品批号的编制和管理。 3. 职责: 生产部负责编制、管理半成品(组份)和成品批号。 质量部负责监督本制度的执行。 4.内容: 批的定义:是指在同一生产周期中,用同一方法生产出来的一定数量的一批均一的制品,在规定限度内,它具有同一性质和相同的质量状况。批号的定义: 用于识别“批”的一组数字或字母加数字。用以追溯和审查该批产品的生产历史。 半成品(组份)的批号管理: 组份批的划分原则: DNA提取液的批定义:经过最终的配液操作后,用同一容器总混所生产出来的均一制品为一批; PCR反应液的批定义:经过最终的配液混合操作后,用同一容器总混所生产出来的均一制品为一批; Taq酶的批定义:同一厂家外购回同一批号的Taq酶,经过一次总混分装后制成的Taq酶为一批; 质粒的批定义:以相同方法,同一次提取的均一制品为一批。 组份批号编码规则:总共由8位数字组成,前四位为四位数的年份,第五位至第六位为两位数的月份,最后两位为当月批次的流水号。例:,表示2007年06月第5批产品。 成品的批号管理:

成品的定义:成品是指分装后密封在最终包装中,再经过贴签和最终包装后,经过全面质量检测判定合格、可以签发上市的制品。 成品批:即同一批成品的每一个组份的来源和质量都相同。 成品批号编码规则:成品批号编码规则:8位,前四位为四位数年份,第五位至第六位为两位数月份,最后两位为当月批次流水号。例:如检测试剂盒的批号为,表示2007年06月第一批生产的该产品。 生产部在下达生产指令性文件中必须明确产品批号,批号不得随意更改。生产指令中应明确对应产品标签打码内容,主要包括生产日期,生产批号和有效期等。 组份标签打码:生产批号和有效期。具体规定如下: 生产批号是批生产指令中给定批号;有效期至应明确标注到具体月份,从生产日期开始计算,到产品保质期的前一个月:如2007年01月05日生产的DNA提取液,其检定合格日为2007年01月17日,有效期为6个月,则标签应打印为:“有效期至 2007年06月”。 成品包装盒打码:生产日期、生产批号和有效期。具体规定如下: 生产日期即产品开始生产日期,生产批号为批包装指令中给定批号,有效期至:应明确标注到具体月份,从生产日期开始计算,到产品保质期的前一个月:如2007年01月05日生产的DNA提取液,其检定合格日为 2007年01月17日,有效期为6个月,则标签应打印为:“有效期至2007年06月”。同一包装盒中由各个不同组分产品的,有效期取最靠前组分的有效日期。 对于同一个品种批号不得重复使用。 批号的记录 批号记录本:《产品批号登记表》必须按顺序编制于一装订册内。当某一成品给予一批号时,必须将该成品的代号和名称登记在册内,并署上日期和姓名。 产品试制批号给定:与正常生产的产品批号前加“S”以示区别。

物料批次管理制度

1、目的 为了加强生产计划过程的管理,生产进度的追踪和对物料的退补换管理,同时为了使产品异常有更好的追溯性。 2、范围 适用于公司的生产计划及物料准备过程,生产过程控制,物料及成品出入库,物料检验和成品检验等各生产管理过程。 3、定义 3.1生产单号:指在企业生产中,虽然原料和工艺相同,但是每一批投料生产出来的产品,在质量和性能上还是有差异的。为了事后追踪这批产品的责任,避免混杂不清,所以每一批产品都有相应的生产单号。 3.2批次:指的是同一种产品在一定时期内的生产序列号。 3.3批次标识:为区别不同批次而做的具有追溯性的标识。 3.4批次记录:对台帐、标签、各种单据中记载的具有批次追溯性的信息。3.5可追溯性:能对产品在制造过程中各种生产数据、记录情况进行跟踪的能力。 4、职责 4.1业务部门根据生产订单下达生产指令给PMC。 4.2 PMC负责根据生产指令原材料、配件、包装材料等物料。采购申请单必须标注该批物料用在那个产品上(生产单号)。 4.3生产部门根据PMC下达的图纸生产并负责落实生产过程中的批次标识。4.4仓库根据《成品入库单》上的信息和生产指令与相关部门对接并负责成品的储存、周转,同时做好相应的出入库记录。 5、实施程序 4.1在固定的生产周期内所得的质量均一的一组产品定为一个批次。一个批次要具有质量的代表性,并可通过批号查明该批的生产日期和检验记录,进行质量追溯。 4.2成品生产单号的编制:

(一)订单分类:用A、B、C代表订单级别,A代表有正式合同的订单,B代表样品,C 代表其他散件; (二)年份:16代表2016年,以此类推; (三)月份:从“01”到“12”递增,分别代表相应月份; (四)日期:从“01”到到“31”,分别代表相应日期; (五)系号:从“001”到“999”分别代表订单下单序号。 6、工作流程 6.1.1生产过程中用到的原材,配件等需填写《领料单》,仓库会根据《领料单》上的生产单号与采购申请单上的生产单号发放相对应的物料。生产合格的《成品入库单》上的产品编号,数量,生产单号与产品外包装上的标签内容一致。 6.1.2生产产车间按计划组织生产,领料、加工、转序要做到先进先出,批次清楚。每一批次附一个《工艺流程卡》随工序流转,卡上先后记录上物料名称、物料编码、生产批号、生产日期、生产批量、质量状态等可追溯批次的质量的信息。 6.1.3以黄、绿、红不干胶标贴区分待检、合格、不合格三种质量装态。完成品出来,检验完成后检验人员放置检验结果标识并记录合格数量。 6.1.4在产品上下工序交接时生产车间要及时填写《产品交接清单》,如客户名称、加工日期、产品生产编号、产品名称、交接数量、图纸版本、移交人、接收人等信息。 6.1.5出现不合格品后,将不合格品分离并按《不良品管理制度》处理,经返修合格的产品可纳入原批次。 6.1.6外协物料出厂时需填写《委外加工单》、《送检通知单》,需做好可追溯性标示。 6.1.7对于上一批次生产过盈物料在与现送货批次合并运输前应报质检进行批次合并并进行质量确认,质检确认后还需在产品的最大外包装上进行标识,即同一物料不同批次的状况需在送货的物料标示牌上进行体现。例如主控挡板送货100件,生产单号为A160802014的产品共95件,生产单号为A160802025的产品共5件,具体标示牌填写见以下示意图: 7、相关文件

生产批次管理办法

恒科精工批次管理标准 批次管理办法 1.批次管理目的: 为了确保产品生产质量、配件以及原材料采购质量的可追溯性和确实实施先进先出,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2.批次管理范围: 本办法实用于公司产品用的原材料采购、外协、外购件、零部件、在制品、半成品的入库、制造、保管、包装、运输等各环节的可追溯性管理。 3.批次管理职责: 3.1品质部:负责所有批次的归口管理;负责监督车间生产的产品批次的填写;质检人员对自己填写批次的准确性负全责。 3.2采购部门:负责推动供应商进行批次管理,送货时需在送货单,包装箱标签相应栏中填写批次,登记备查; 3.3营业部:负责发出产品批次内外包装一致性的最终确认、发货和批次的准确记载;对退回产品批次的确认和协助品质部对质量的追溯; 3.4各生产部门:各部门主管是推动批次管理的第一责任者。冲压、注塑、组装、资材负责本部门产品的批次管理。作业人员对自己填写批次的准确性负责。 3.5资材人员:负责检查购入材料、入库和发出产品批次是否完整:无批次、批次不对应、批次不清楚、内外包装批次不符,库管员拒绝入库;对库存材料、产品批次的管理,做到:货架、托盘上的材料、产品分批次摆放,分批次挂牌,批次标识醒目,先进先出,不混放、错发。无批次入库、无批次出库由责任库管员负全责。 3.6财务部:负责ERP系统加入批次内容,并对各车间编制生产流转卡,材料入库单、领料单,成品入库单、出库单的收集、整理、核算、存档管理负责。 4.产品批次编制规则: 4.1冲压部、注塑部、组装部装配产品批次编制规则:操作人员按“年2位+月2位+日2位+生产班次1位+生产线(机台编号)2位”共9位数进行编号:其中,班次中“1”代表早班,“2”代表晚班; 如:A、年+月+日+生产班次+生产机台号 130714101 为2013年7月14日早班1号机台生产的产品。 B、当班没用完的材料退回库房,退料批次与领出时批次一致。 C、注塑部当班没用完的材料经过加工或烘热,材料质量、性能已经改变,退 料时在原批次后面加上“R”后缀符号作为新批次加以区别。 D、注塑部车间粉碎的回料:入库时,由车间根据批次编写规范“A”为原则, 重新编一个批次,并在新批次后面加上:“K”后缀符号作为新批次加以区别。 4.2料房粉碎批次编制规则:人员按“年2位+月2位+日2位+生产班次1位+ 机台号2位”共9位数进行编号:其中,班次中“1”代表早班,“2”代表晚

批次管理办法

批次管理办法 1目的 确保产品的可追溯性,防止如果产品失效,扩散范围增加和便于召回所有可疑产品。2范围 公司目前的所有产品从原材料、制造过程到成品和出货全过程控制。 3职责 3.1采购部负责原材料、毛坯、配件等外购、外协过程的批次标识。 3.2 质检部负责在相关的检验试验记录上记录所检验的产品的批次标识。 3.3 各仓库负责物流过程的批次标识。 3.4 生产部负责生产制造过程的批次标识。 4 工作流程 4.1 编号规则 BA 09 05-01 顺序号 月份号 年份号 客户代号 4.2 批次号的生成 ①生产部计划员负责按照销售部下发的订单,根据不同的客户赋予唯一的“客户代 号”按照签收订单的时间顺序生成批次号 ②生产部计划员负责在《外协采购合同清单》《车间生产计划》中标注 4.3 原材料、毛坯、外协、外购件的批次标识 4.3.1 原材料、毛坯和外协、外购件的批次标识方法: ○1直接进入公司的原材料:原材料仓管员以原材料从制造商处出厂的炉批号(如果有)或该批材料的《材质化验单》号进行登记,发出时转化为本公司的《外协采购合同清单》上的批次号作为本批材料的批次标识; ○2直接转入外协加工的材料:按○3的要求予以控制; ○3公司提供材料交外协加工的毛坯件:由原材料仓管员按本公司的《外协采购合同清单》上的批次号发外协厂分批加工,以该批次号做好批次标识,外协厂在送货时随货提交该批次号。对于没有批次号的毛坯,计划员、仓库管理员有权拒签收。

④外购的毛坯件:采购员尽可能的要求供应商提供炉批号以用于转换《外协采购合同 清单》上的批次号,如供应商不能提供炉批号,则以该批零件在《外协采购合同清单》上的批次号作为批次号。 ○5外购零配件:尽可能的要求供应商提供批次标号,如果供应商不能提供,按○4的要求执行。 4.3.2仓库管理员将已经确定的批次标识记录在产品《出入库单》上,报给质检部检验时, 质检部应该在相应的记录上作记录。检验合格后,仓库管理员将该批产品入账,同时在《产品标识卡》、账上注明该批产品的批次号。 4.3.3当该批产品需要出库时,仓库管理员应在《工序流程卡》、《出库单》以及账目上注 明出库产品的批次号。 4.4 生产过程中产品批次的管理: 4.4.1机加工:对于从仓库出库的产品在加工中应在《工序流程卡》和产品标识卡上保留 产品在出库时给予的批次号,质检部检验员在质量记录上记录所检验产品的批次号。 4.4.2产品加工完毕需要转入半成品仓库时:入库人员应将《工序流转卡》提交给仓库管 理员,仓库管理员在入库单和账目上做好产品的批次号。 4.4.3产品需要转入外协加工时:仓库管理员在相应的《出库单》和账目做好所出产品的 批次号,同时要求外协厂在加工完毕后必须提供最初从公司出库时的批次号,如果供应商提交的批次号错误或不能提供批次号,仓库管理员有权拒收该批产品。由采购部或责任采购员负责与供应商协调。 4.4.4 产品需要电镀时:仓库管理员在相应的《出库单》和账目做好所出产品的批次号, 同时要求外协厂在加工完毕后必须提供最初从公司出库时的批次号,同一种品种不同批次号的产品,不得在同一时间交给同一供应商加工,以防止“混批”(其他工序外协时参照此执行)。 4.5 成品的批次管理: 4.5.1单个零件的成品批次管理:零件包装完毕,包装工将标有批次号的产品标识卡提交 给成品检验员,成品检验员在《检验报告单》上注明所检验的产品的批次,然后将注明了批次号的《检验报告单》提交给仓库,仓库员按照《检验报告单》上的批次号在账目上注明。 4.5.2 产品的批次号必须在成品的出厂合格证上标注。 4.5.3成品需要出库发货时,仓库管理员应在相应的账目上注明所发出产品的批次号,同

仓库批次管理

仓库材料批次管理办法 1、目的 通过对原材铺料的出入库全过程进行标识和批次管理,确保当产品出现问题或需要时可实现追溯。 2、范围 适用于仓库材料的批次管理和标识。 3、定义 3.1可追溯性:根据记载的标志追踪产品所需材料的历史 3.2仓储部:负责对仓库主要原材料、部件的批次进行标识和管理。 4、工作程序 4.1意义:在仓库管理程序中,批次管理与仓库其他工作同步进行,运用标识跟踪,对入仓的材料、部件按批次进行管理,保证产品实现可追溯性管理。 4.2原材料的标识 生产用主要原材料、部件须经品管IQC检验后,库管核对无误后方可入库。入库时库管员须对入库物料进行批次标识,分类储存,堆放。并在物料卡上注明相应的批次编号。 4.3批次编号的编制 4.3.1 定义:批次编号是以生产所需物料为对象,代表同一批入库的

物料或出库的物料,使物料的流向来龙去脉清晰可查。 4.3.2编号的原则:编号以入库报检时产生的报检单上的批号为该批物料的批号,编号唯一。原材料批号以原材料库入库时间为准。 4.4物料入库时的批号管理:入库时须在同一批物料的物料卡上注明该批物料的批号,储存时按批号分别储存保管,不可混淆。 4.5物料出库时的批号管理:出库时按批号流水顺序进行,先进先出管理,流水号批次在前的物料应先行出库,例如批次为20160331和20160401的物料,出库时20160331的物料应优先出库。 1)如每批物料能一次性发完,则应选择该批物料一次出库,,登记时在领料单上登记所发物料的批次号。并做好电脑台账信息,以便查询。2)如发料时需要发放至少两个批次的物料时,则在备注栏上至少登记两个批次号。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

产品批次管理规定

产品批次管理规定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产品批次管理的方法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连续大批生产的产品。 2 职责 2.1 公司生产管理部门负责产品批次管理的监督抽查。 2.2 生产厂生产科负责产品批次管理的具体管理工作和定期检查考核。生产车间负责本单位批次管理工作并执行管理要求,严格按批次管理要求组织生产,认真做好上下道工序之间的交接,并对正确性负责。 2.3 生产厂检验科负责产品批次管理的日常检查。 2.4 市场营销部负责按产品批次管理规定,做好产品储存和进出库管理。 3 工作程序 3.1 总则 实行批次管理的产品在生产中应做到:产品批次清、质量状况清、原始记录清、数量清、批次清;分批投料、分批生产、分批交验、分批入库、分批出公司。 3.2 按批次建立随工序流通卡或工序控制记录,详细记录投料、工序生产、数量、质量、责任者、分析检验者等内容。 3.3 分批投料 3.3.1 产品主要原材料在发放前,仓库保管人员必须验证产品名称、规格批号及原始合格证、入公司检验合格证或准

用证等,凭证不齐、不得发放。 3.3.2 产品原材料必须按生产部门下达的生产作业计划和技术部门核定的消耗定额发料,且必须按先进先出的原则分批依次发放,并做好记录。 3.4 分批生产 3.4.1 生产单位按照日班、晚班各为一批的原则进行组批,由调度员和检验员组织实施。 3.4.2 生产单位要严格按照生产厂生产科下达的品种规格计划组织生产、产品必须分批加工生产、批与批之间应严格控制和区分,严防混批。 3.5 分批交验 3.5.1 产品必须按批交验,按批检验,按批开具分析检验合格证。生产厂按批号、各批数量交市场营销部。 3.5.2 市场营销部按批与批之间区分库存。 3.5.3 对分析检验不合格原材料的产品,严格按批隔离。 3.6 标志管理 3.6.1 产品在整个过程中和交付阶段应执行QG/HNMB.QC -7-07-2003《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的要求和技术文件的规定。 3.6.2 生产过程中,必须建立各个工序环节的管理台帐和卡片(如产品收发台帐、入库单、领料单、合格证等),保持产品质量的可追溯性。 3.7 批量确定同上 批量的大小,依据供货合同并结合本厂上、下午各为一

产品 批号管理规定

精心整理 广州XXXX 有限公司 批号管理规定 文件编号 WI-XXB-0001 编制 生效日期 2017-03-0 8 审核 版本 A/0 批准 1. 目的 本规定提供了有关产品批号的管理办法,以确保产品具有可追溯性 2. 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进货、最终产品的批号管理。 3、定义 批:在同一锅同一时间内按照标准工艺获得一定数量相同性质的料体为一批。 批号:单个数字,字母,或字母和数字结合的,用来指定识别一批产品的代码. 4、 职责 物料部:负责包装材料和原料生产批号的确定。 生产部、制造部:负责半成品和成品的生产批号、生产日期和限期使用日期的确定。 质保部:负责监督成品、半成品、包装材料、原料的生产批号、生产日期和限期使用日期确定执行情况。 5、 内容和要求 产品批号分类:产品批号分为来料原材料批号、包装材料批号、半成品批号、成品批号。 5.1包装材料批号编制规定: 5.2原料批号编制规定: 原料入库时以来料外箱标签上注明物料的生产批号为入库批号;若来料外箱标签未注明物料的生产批号,必须知会供应商提供。 5.3料体生产批号编制规定: 编码组成说明: a) X1:表示部品的生产年份,由4位数字表示。 b) X2:表示部品的生产月份,由2位数字表示。 c) X3:表示部品的生产日期,由2位数字表示。 d) X4:表示产品的生产锅号(配制锅、混合机、灌装机等确定产品批号环节的设备),由1 位字母组成,以英文字母A ……Z 表示。具体字母所对应的设备由质保部和制造部共同 X1 X2 X3 X4 X5 生产年 生产月生产日生产锅生产批

确定。 e) X5:表示对应锅号的生产批次,由1位数字表示。 2013年4月2日生产A ,乳化锅号是B 号锅,乳化批次是A 产品当天在B 号锅生产的第1锅,该料体的批号应为: 5.4成品生产批号管理规定: 编码组成说明: a) X1:表示产品的生产年份,由1位字母表示。字母由当年的生肖确定,具体如下: 鼠 牛 虎 兔 龙 蛇 马 羊 猴 鸡 狗 猪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b) X2:表示产品的生产月份,由1位字母表示,字母所对应的月份具体如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c) X3:表示产品的生产日期,由1位字母或数字表示,字母或数字所对应的日期具体如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25 26 27 28 29 30 31 Y Z 1 2 3 4 5 d) X4:表示产品的生产锅号(配制锅、混合机、灌装机等确定产品批号环节的设备),由1 位字母组成,以英文字母A ……Z 表示。具体字母所对应的设备由质量部和生产部共同确定。 e) X5:表示对应锅号的生产批次,由1位数字表示。 f) X6:表示产品的包装班组,由1位数字表示。具体数字所对应的班组由质量部和生产部 共同确定。 2013年4月2日乳化生产的A ,乳化锅号是B 号锅,乳化批次是A 产品当天在B 号锅生产的第1锅,并由3号流水线灌包装,该产品的喷码批号应为:FDBB13 5.12成品生产日期确定原则: X1 X2 X3 X4 X5 生产年 生产月生产日生产锅生产批X5 包装班

产品批次管理办法

。 中山易事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产品批次管理办法 文件编号: 日期:编制:日期:审核: 日期:准:批 受控标识: 受控号: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 。 1目的 通过对产品全过程进行标识和批次管理,确保当产品出现质量问题或需要时可实现追溯。 2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产品的批次管理和标识。

3.1仓管员负责原材料的批次管理和标识。 3.2生产部由班组长负责产品生产的批次管理和标识。 3.2品质部负责产品批次标识的监控。 4要求 4.1原材料的批次管理 4.1.1原材料进公司时经检验合格,仓库保管员核对无误后方能入库。入库时仓管员须详细记录该批材料出厂时间、生产厂家、型号、规格、数量以及该材料的牌号和批次号(没有批号的原材料以原材料进厂的时间为该批材料的批次号)。入库的材料须分类堆放、标识,并在标识卡注明其批次号。 4.1.2生产车间根据生产需要(或者销售订单)填写领料单,由生产组长带着领料单到原材料库房领料(由业务提前告知生产和仓管员在领料单上记录领出原材料的批次号,由生产组长将原材料的批次号填写在产品《工序流转卡》上 4.1.3领料时仓管员应按以下原则填写原材料批次号: A 如每批材料一次性发完,在领料单上注明该批原材料的批次号。例如:批次号为20070721的原材料一次性发完,则在领料单上写上该批产品的批次号20070721-00; B 每批材料一次只发一部分,则在该批材料的批次号后加分流号作为产品的批次号。例如:一批材料的批次号为“20070721”共分发了5次,则分别在其后加“-01~-05”即“20070721-01、20070721-02、……20070721-05”来作为每次原材料的批次号。 4. 2产品的批次管理 4.2.1 在产品生产的第一道工序即从下料开始填写产品批次号。该批次号一直跟随到产品入库及产品发交出厂。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 。 4.2.2当产品在转序加工过程中某道工序出现了分流,则由生产组长在该批的批次号后边加序号以区分。例如:批次号20070721的产品在包装时被分成了两批,则分别用20070721-01和20070721-02表示。 4.2.3 成品入库应在入库单记录产品批次号,并对产品进行标识。 4.3 在产品的生产、检验、流转、贮存等环节,各相关部门和人员必须对产品进行标识并注明产品批次号。 4.4 各相关的生产、检验、出入库、发货等记录中必须记录产品批次号,以便于追溯。 4.5 批次号编写方法 批次号编写方法:生产日期+流水序号 例如:某产品生产批号为20070721-01 2007 07 21 - 01

产品批次管理办法

产品批次管理办法

1 目的 为确保产品从原材料进厂到出厂交付在制造、周转过程中工序不漏、数量不差、产品不混,一旦发生质量问题能够迅速准确地查出原因,为追溯提供信息服务,把返修、报废的数量和产品交付用户后造成的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从进料到产品售后服务过程的批次管理。 3 术语和定义 3.1 批次管理是产品从原材料投入到交付出厂的整个过程中,实行分批次的管理; 3.2 可追溯性:根据记载的标志追踪产品的制造过程、使用情况; 3.3 五清六分批:批次清、数量清、质量清、责任清、生产动态清;分批投料、分批加 工、分批转工、分批入库、分批保管、分批装配; 3.4 批次的形成: 3.4.1 制作条件不变: a)同一生产线所生产的为一批; b)制作数量订定——例如:以订单数量确定,当一项产品订单数量大于2000件时,车间 则将此批产品以每2000件件为一批,进行分批; c)依制作时间订定——例如:全月或全日所投数量为一批; 3.4.2生产条件或来源组成变更——以更改初期三个月内的需求量为一批。 3.4.3其他——依质检或工艺部门所指定的方式决定; 4 职责 4.1 质保部负责批次管理程序的归口管理; 4.2 质保部负责对批次管理工作实施监督,并负责质量异常产品的批次追溯及原因追查; 4.3 制造部负责产品批次管理,组织实施产品《工序流转卡》管理,协调、检查批次管理工 作,对半成品、成品、在制品、装配和周转过程中的批次管理负责; 4.4 采购部仓库负责对仓库零部件保管、发放过程的批次管理; 5 批次管理基本原则 5.1 保证可追溯性一旦出现产品质量问题,通过产品及批次可追踪到: a.责任单位及责任者; b.产品出厂(或生产)日期;

产品 批号管理规定

广州XXXX 有限公司 批号管理规定 文件编号 WI-XXB-0001 编 制 生效日期 2017-03-08 审 核 版本 A / 0 批 准 1. 目的 本规定提供了有关产品批号的管理办法,以确保产品具有可追溯性 2. 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进货、最终产品的批号管理。 3、定义 批:在同一锅同一时间内按照标准工艺获得一定数量相同性质的料体为一批。 批号:单个数字,字母,或字母和数字结合的,用来指定识别一批产品的代码. 4、 职责 物料部:负责包装材料和原料生产批号的确定。 生产部、制造部:负责半成品和成品的生产批号、生产日期和限期使用日期的确定。 质保部:负责监督成品、半成品、包装材料、原料的生产批号、生产日期和限期使用日期确定执行情况。 5、 内容和要求 产品批号分类:产品批号分为来料原材料批号、包装材料批号、半成品批号、成品批号。 5.1包装材料批号编制规定: 包装材料入库时以来料外箱标签上注明物料的生产批号为入库批号;若来料外箱标签未注明物料的生产批号,则以当天入库日期为入库批号,物料员用日期章盖上当天日期。批号由4位年份+2位月份+2位日期组成,共8位数字组成。例:2013年4月2日到货的某客户彩盒,批号应为:20130402 5.2原料批号编制规定: 原料入库时以来料外箱标签上注明物料的生产批号为入库批号;若来料外箱标签未注明物料的生产批号,必须知会供应商提供。 5.3料体生产批号编制规定: 5.3.1料体生产批号由10位字符组成,此10位字符包括数字和英文字母。结构示意图如下: 5.3.2料体生产批号编码组成说明: a) X1:表示部品的生产年份,由4位数字表示。 b) X2:表示部品的生产月份,由2位数字表示。 X1 X2 X3 X4 X5 生产年份 生产月份 生产日期 生产锅号 生产批次

批次管理制度

1、目的: 本规定提供了整个生产过程中有关产品批号的管理办法,保证同批产品质量的可追溯性,便于查清影响质量的原因,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2、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进货、过程及最终产品的批号管理。 3、定义: 就是在工业生产中,虽然原料和工艺相同,但是每一批投料生产出来的产品,在质量和性能上还是有差异的。为了事后追踪这批产品的责任,避免混杂不清,所以每一批产品都有相应的批号。 批次:采购过程中为了区分不同供应商之间相同产品间微小区别的管理方式。 批次管理是生产和质量管理中常用的名词。批次管理是指产品从原材料投入到交付出厂的整个生产制造过程中,实行严格按批次进行的科学管理,它贯穿于产品生产制造的全过程。 4、职责: 办公室负责制订批次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生产部、质检部确定批次管理的范围。 采购部负责外协件、外购件和外购原材料的批号编制。 各相关车间负责过程和最终产品的批号的编制和保护。 物料仓库存销卡必须记录产品批号。 5、流程图: 6、管理办法 相关责任部门:质检部、技术部、生产部、采购部、业务部 确定批次管理范围及要求: 批次管理范围:

根据产品特点、技术条件、顾客要求由生产部、技术部确定批次管理的范围,并在技术文件中明确规定、关键过程必须实行批次管理。 产品批号分为进货批号、生产批号和最终产品批号三类 ●批次管理要求: 产品质量的可追溯性:一旦出现质量问题,通过产品及其批次号和有关批次凭证可以追溯到:1)原材料的来源;2)加工过程的历史:产品出厂(或生产)日期、组成该产品的批次号;3)产品交付后的分布与场所。 分批: ●实行批次管理的成批产品,应做到“五清”、“五分批”,五清:批次清, 数量清,质量状态清、原始记录清、批号清。五分批:分批投料、分批加工、分批转工,分批入库,分批出厂。 ●批号要时间顺序连续编号,不应重复。组批批号的编制方法是领料日期,8 位年月日,顾客有特殊要求的批号编排及组批数量必须按顾客的要求执行。 ●批次标志必须清晰可辩,牢固持久。 ●生产部根据当月计划排列批号。 分批流转加工: ●批次凭证的建立: 在以下文件中必须有批次验收的栏目,并相应记录批号、质量状态、责任者、检验者。 1)质量记录 2)材料领用和不合格品审理单 3)产品出厂的质量证明 4)产品制造过程中的《生产随工单》及其它有关文件。 ●文件凭证的填写: 1)字迹和印章要准确、清楚,符合归档要求; 2)内容填写不完整、不明确时,不得转入下道工序; 《生产随工单》等需流动的批次凭证,应随该批产品传递。 批次管理: ●采购产品的批次管理: 1)采购部负责采购产品的批次管理。同日同种进厂的原材料,以送货凭证或仓库进 货登记日期定为进货批号 2)采购产品入厂后按到货批次分批管理,分批交验、发放和使用。 3)按批入库、按批建帐、按批建卡,必须做到帐、物、卡相符,批次记录应有采购 产品名称、代号、批号、供货厂家,到货时间和数量、交验时间、合格与否、不合

物料批次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生产计划过程的管理,生产进度的追踪和对物料的退补换管理,同时为了使产品异常有更好的追溯性。 2、范围 适用于公司的生产计划及物料准备过程,生产过程控制,物料及成品出入库,物料检验和成品检验等各生产管理过程。 3、定义 3.1生产单号:指在企业生产中,虽然原料和工艺相同,但是每一批投料生产出来的产品,在质量和性能上还是有差异的。为了事后追踪这批产品的责任,避免混杂不清,所以每一批产品都有相应的生产单号。 3.2批次:指的是同一种产品在一定时期内的生产序列号。 3.3批次标识:为区别不同批次而做的具有追溯性的标识。 3.4批次记录:对台帐、标签、各种单据中记载的具有批次追溯性的信息。3.5可追溯性:能对产品在制造过程中各种生产数据、记录情况进行跟踪的能力。 4、职责 4.1业务部门根据生产订单下达生产指令给PMC。 4.2 PMC负责根据生产指令原材料、配件、包装材料等物料。采购申请单必须标注该批物料用在那个产品上(生产单号)。 4.3生产部门根据PMC下达的图纸生产并负责落实生产过程中的批次标识。4.4仓库根据《成品入库单》上的信息和生产指令与相关部门对接并负责成品的储存、周转,同时做好相应的出入库记录。 5、实施程序 4.1在固定的生产周期内所得的质量均一的一组产品定为一个批次。一个批次要具有质量的代表性,并可通过批号查明该批的生产日期和检验记录,进行质量追溯。 4.2成品生产单号的编制: (一)订单分类:用A、B、C代表订单级别,A代表有正式合同的订单,B代表样品,C代表其他散件; (二)年份:16代表2016年,以此类推; (三)月份:从“01”到“12”递增,分别代表相应月份; (四)日期:从“01”到到“31”,分别代表相应日期; (五)系号:从“001”到“999”分别代表订单下单序号。 6、工作流程 7、相关文件 《外协加工流程》

产品批管理规定

产品批管理规定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1. 目的 本规定提供了有关产品批号的管理办法,以确保产品具有可追溯性 2. 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进货、最终产品的批号管理。 3、定义 批:在同一锅同一时间内按照标准工艺获得一定数量相同性质的料体为一批。 批号:单个数字,字母,或字母和数字结合的,用来指定识别一批产品的代码. 4、 职责 物料部:负责包装材料和原料生产批号的确定。 生产部、制造部:负责半成品和成品的生产批号、生产日期和限期使用日期的确定。 质保部:负责监督成品、半成品、包装材料、原料的生产批号、生产日期和限期使用日期确定执行情况。 5、 内容和要求 产品批号分类:产品批号分为来料原材料批号、包装材料批号、半成品批号、成品批号。 5.1包装材料批号编制规定: 5.2原料批号编制规定: 原料入库时以来料外箱标签上注明物料的生产批号为入库批号;若来料外箱标签未注明物料的生产批号,必须知会供应商提供。 5.3料体生产批号编制规定: 编码组成说明: a) X1:表示部品的生产年份,由4位数字表示。 b) X2:表示部品的生产月份,由2位数字表示。 c) X3:表示部品的生产日期,由2位数字表示。 生产年 生产月生产日生产锅生产批

d) X4:表示产品的生产锅号(配制锅、混合机、灌装机等确定产品批号环节的设 备),由1位字母组成,以英文字母A ……Z 表示。具体字母所对应的设备由质保部和制造部共同确定。 e) X5:表示对应锅号的生产批次,由1位数字表示。 2013年4月2日生产A ,乳化锅号是B 号锅,乳化批次是A 产品当天在B 号锅生产的第1锅,该料体的批号应为: 5.4成品生产批号管理规定: 编码组成说明: a) X1:表示产品的生产年份,由1位字母表示。字母由当年的生肖确定,具体如下: b) X2:表示产品的生产月份,由1位字母表示,字母所对应的月份具体如下: c) X3:表示产品的生产日期,由1位字母或数字表示,字母或数字所对应的日期具体 如下: d) X4:表示产品的生产锅号(配制锅、混合机、灌装机等确定产品批号环节的设 备),由1位字母组成,以英文字母A ……Z 表示。具体字母所对应的设备由质量部和生产部共同确定。 e) X5:表示对应锅号的生产批次,由1位数字表示。 f) X6:表示产品的包装班组,由1位数字表示。具体数字所对应的班组由质量部和生 产部共同确定。 生产年 生产月生产日生产锅生产批包装班

产品批号管理制度

1.目的: 建立产品批号的管理制度,并对其实施有效管理,保证批号的正确划分,用以控制产品质量并实现可追溯的要求。 2. 范围: 适用于半成品(组份)和成品批号的编制和管理。 3. 职责: 生产部负责编制、管理半成品(组份)和成品批号。 质量部负责监督本制度的执行。 4.内容: 批的定义:是指在同一生产周期中,用同一方法生产出来的一定数量的一批均一的制品,在规定限度内,它具有同一性质和相同的质量状况。 批号的定义: 用于识别“批”的一组数字或字母加数字。用以追溯和审查该批产品的生产历史。 半成品(组份)的批号管理: 组份批的划分原则: DNA提取液的批定义:经过最终的配液操作后,用同一容器总混所生产出来的均一制品为一批; PCR反应液的批定义:经过最终的配液混合操作后,用同一容器总混所生产出来的均一制品为一批; Taq酶的批定义:同一厂家外购回同一批号的Taq酶,经过一次总混分装后制成的Taq酶为一批; 质粒的批定义:以相同方法,同一次提取的均一制品为一批。 组份批号编码规则:总共由8位数字组成,前四位为四位数的年份,第五位至第六位为两位数的月份,最后两位为当月批次的流水号。例:,表示2007年06月第5批产品。 成品的批号管理:

成品的定义:成品是指分装后密封在最终包装中,再经过贴签和最终包装后,经过全面质量检测判定合格、可以签发上市的制品。 成品批:即同一批成品的每一个组份的来源和质量都相同。 成品批号编码规则:成品批号编码规则:8位,前四位为四位数年份,第五位至第六位为两位数月份,最后两位为当月批次流水号。例:如检测 试剂盒的批号为,表示2007年06月第一批生产的该产品。 生产部在下达生产指令性文件中必须明确产品批号,批号不得随意更改。 生产指令中应明确对应产品标签打码内容,主要包括生产日期,生产批号和有效期等。 组份标签打码:生产批号和有效期。具体规定如下: 生产批号是批生产指令中给定批号;有效期至应明确标注到具体月份,从生产日期开始计算,到产品保质期的前一个月:如2007年01月05日生产的DNA提取液,其检定合格日为2007年01月17日,有效期为6个月,则标签应打印为:“有效期至 2007年06月”。 成品包装盒打码:生产日期、生产批号和有效期。具体规定如下: 生产日期即产品开始生产日期,生产批号为批包装指令中给定批号,有效期至:应明确标注到具体月份,从生产日期开始计算,到产品保质期的前一个月:如2007年01月05日生产的DNA提取液,其检定合格日为2007年01月17日,有效期为6个月,则标签应打印为:“有效期至 2007年06月”。同一包装盒中由各个不同组分产品的,有效期取最靠前组分的有效日期。 对于同一个品种批号不得重复使用。 批号的记录 批号记录本:《产品批号登记表》必须按顺序编制于一装订册内。当某一成品给予一批号时,必须将该成品的代号和名称登记在册内,并署上日期和姓名。 产品试制批号给定:与正常生产的产品批号前加“S”以示区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