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工应用统计课程考试模拟试卷B

大工应用统计课程考试模拟试卷B
大工应用统计课程考试模拟试卷B

机 密★启用前

大连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2013年9月份《应用统计》课程考试

模 拟 试 卷

考试形式:闭卷 试卷类型:(B )

☆ 注意事项: 1、本考卷满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所有试题必须答到试卷答题纸上,答到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试卷答题纸一并交回。

学习中心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设321,,A A A 为任意的三事件,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 A ) A 、若321,,A A A 相互独立,则321,,A A A 两两独立 B 、若321,,A A A 两两独立,则321,,A A A 相互独立

C 、若)()()()(321321A P A P A P A A A P =,则321,,A A A 相互独立

D 、若1A 与2A 独立,2A 与3A 独立,则31,A A 独立

2、若)](1)][(1[)(B P A P B A P --=?,则A 与B 应满足的条件是( D ) A 、A 与B 互不相容 B 、B A ?

C 、A 与B 互不相容

D 、A 与B 相互独立

3、甲、乙、丙三人独立地破译一密码,他们每人译出的概率都是41

,则密码被译出的概率为( C ) A 、

4

1

B 、

64

1 C 、6437 D 、64

63

4、掷一颗骰子,观察出现的点数,则“出现偶数”的事件是( D ) A 、基本事件

B 、必然事件

C 、不可能事件

D 、随机事件

5、下列函数中,可以作为某个二维连续型随机变量的密度函数的是( B ) A 、2

1),(,sin ),(R y x x y x f ∈=

B 、?

??>>=+-其他,00

,0,),()(2y x e y x f y x

C 、?

??->>=+-其他,10

,0,),()(3y x e y x f y x

D 、 ??

???≤≤≤≤=其他,01

0,10,21

),(4y x y x f

6、设(X,Y)的联合分布列为

则关于X 的边缘分布列为( A ) A 、 B 、 C 、 D 、

7、若随机变量X 服从[0,2]上的均匀分布,则

=2

)]([)

(X E X D ( B )

A 、

2

1 B 、

31 C 、

12

1 D 、

4

1 8、某人打靶的命中率为0.8,现独立地射击5次,那么5次中有2次命中的概率为( D )

A 、2.0)8.0(2

?

B 、2)8.0(

C 、322

5)8.

0()2.0(C D 、322

5)2.0()8.0(C

9、样本n x x x ,,,21 取自总体X ,且2)(,)(σ==X D u X E ,则总体方差2

σ的无偏估计是( B )

A 、21

)(1x x n n

i i -∑=

B 、21)(11x x n n

i i --∑= C 、21

1)(11x x n n i i --∑-= D 、21

1

)(1x x n n i i -∑-=

10、对总体),(~2

σu N X 的均值u 作区间估计,得到置信度为0.95的置信区间,意义是指这个区间( C ) A 、平均含总体95%的值 B 、平均含样本95%的值 C 、有95%的机会含u 的值 D 、有95%的机会含样本的值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若A 与B 相互独立,4

1

)(,43)(==

AB P A P ,则=)(B P 32 。

2、设A,B 为随机事件,且P(A)=0.8,P(B)=0.4,P(B|A)=0.25,则P(A|B)= 0.5 。

3\某工厂的次品率为5%,并且正品中有80%为一等品,如果从该厂的产品中任取一件来检验,则检验结果是一等品的概率为

25

19

。 4、某公司有5名顾问,每人贡献出正确意见的概率均为0.6,若对某事征求顾问,并按多数人的意见决策,则决策正确的概率是

i

i i i C -=∑55

35)4.0()6.0( 。 5、若已知4)(,2)(==X D X E ,则=)2(2

X E 16 。 6、随机变量X 服从[a,b]上的均匀分布,若3

1

)(,3)(=

=X D X E ,则=≤≤}31{X P 21 。

7、总体),,(~2σu N X n x x x ,,,21 为其样本,未知参数2

σ的矩估计为 2

n s 。

8、样本来自正态总体),(2σu N ,当2

σ未知时,要检验

00:u u H =采用的统计量是t x 。

9、设某个假设检验问题的拒绝域为W ,且当原假设0H 成立时,样本值),,,(21n x x x 落入W 的概率为0.15,则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为 0.15 。

10、设总体821,,),04.0,0(~x x x N X 为来自总体的一个样本,要使)8(~28

1

2

χα

∑=i i

x

,则应取常数

=α 25 。

三、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设总体X 的概率密度为?

??<=其他,01

|||,|)(x x x f ,5021,,,x x x 是来自总体X 的样本,试求:

1))(),(x D x E ;

2)}02.0|{|>x P (附:5793.0)2.0(=Φ)。 解:0||)(1

1

==

=?-dx x x x E u (2分)

2

1

2||)()(1

31

1

2

2

2

=====??-dx x dx x x x E x D σ(2分)

1)0)(==u x E (1分),100

1

)(2

=

=n

x D σ(1分) 2)近似地,)100

1,

0(~N x 8414.0]1)2.0(2[1}2.010

/1{

1}02.0|{|1}02.0|{|=-Φ-≈≤-=≤-=>x

P x P x P (4分 2、已知X 的概率分布为

求121-=X Y 与2

2X Y =的分布列。 解:

(5分)

(5分)

3、已知X 的概率密度为??

???≤≤=-其他,01

0,)(1x x x f θθ,n x x x ,,21是取自X 的一个样本,其中1>θ,θ

为未知参数。求θ的最大似然估计量。 解:当),,2,1(10n i x i =≤≤时, 最大似然函数1

211

1

)

()(--===

θθθθθn n i

n

i x x x x L (4分)

故∑=-+=n

i i x n

L 1

ln )1(ln 2)(ln θθθ(2分)

0ln 212ln 1

=+=∑=n

i i

x

n d L d θ

θθ(2分)

则θ的最大似然估计量为2

12)ln (?∑==n

i i x n θ

(2分)

四、应用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设某批建筑材料的抗弯强度)04.0,(~u N X ,现从中抽取容量为16的样本,测得样本均值43=x ,求

u 的置信度为0.95的置信区间(附96.1025.0=u )

1、解:由u 的置信度为α-1的置信区间为??

?

??

?+

-

22

,αασ

σ

u n x u n

x (4分) 及题设2.0,96.1,43,16,05.02

=====σααu x n (2分)

可算得,

u 的置信度为0.95的置信区间为]098.43,902.42[96.1162.043,96.1162.043=??

?

????+?-(4分)

2、某日从某食用油生产线随机抽取16桶,分别测得重量(单位:kg)后算出样本均值96.11=x 及样本标

准差s=10,假设桶装食用油的重量服从正态分布),(2

σu N ,其中2

σ未知,问该日生产的桶装食用油的平

均重量是否为10kg ?(已知13.2)15(,05.0025.0==t α)

2、解:总体方差未知,故用t 检验法,要检验的假设为)10(1010≠=u H u H :,

:(2分)

13.2)15(,05.0025.0==t α,检验统计量78.016

1010

96.11/0=-=-=

n s u x t (3分)

由13.2)15(||2

=<αt t (3分)故接受0u ,即认为桶装食用油平均重量为10kg 。(2分)

应用统计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07-2008年度 第一学期期末 应用统计学 主考教师 专业: 学号: 姓名: 成绩: 1 C 2 B 3 A 4 C 5 B 6 B 7 A 8 A 9 C 10 C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 在对工业企业的生产设备进行普查时,调查对象是 A 所有工业企业 B 每一个工业企业 C 工业企业的所有生产设备 D 工业企业的每台生产设备 2. 一组数据的均值为20, 离散系数为0.4, 则该组数据的标准差为 A 50 B 8 C 0.02 D 4 3.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500以上”。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A 520 B 510 C 530 D 540 4. 已知一个数列的各环比增长速度依次为5%、7%、9%,则最后一期的定基增长速度为 A .5%×7%×9% B. 105%×107%×109% C .(105%×107%×109%)-1 D. 1%109%107%1053 5.某地区今年同去年相比,用同样多的人民币可多购买5%的商品,则物价增(减)变化的百分 比为 A. –5% B. –4.76% C. –33.3% D. 3.85%

6.对不同年份的产品成本配合的直线方程为x y 75.1280? -=, 回归系数b= -1.75表示 A. 时间每增加一个单位,产品成本平均增加1.75个单位 B. 时间每增加一个单位,产品成本平均下降1.75个单位 C. 产品成本每变动一个单位,平均需要1.75年时间 D. 时间每减少一个单位,产品成本平均下降1.75个单位 7.某乡播种早稻5000亩,其中20%使用改良品种,亩产为600 公斤,其余亩产为500 公 斤,则该乡全部早稻亩产为 A. 520公斤 B. 530公斤 C. 540公斤 D. 550公斤 8.甲乙两个车间工人日加工零件数的均值和标准差如下: 甲车间:x =70件,σ=5.6件 乙车间: x =90件, σ=6.3件 哪个车间日加工零件的离散程度较大: A 甲车间 B. 乙车间 C.两个车间相同 D. 无法作比较 9. 根据各年的环比增长速度计算年平均增长速度的方法是 A 用各年的环比增长速度连乘然后开方 B 用各年的环比增长速度连加然后除以年数 C 先计算年平均发展速度然后减“1” D 以上三种方法都是错误的 10. 如果相关系数r=0,则表明两个变量之间

统计学模拟试卷和答案 (1)

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统计学》模拟试卷一 注意: 1.试卷保密,考生不得将试卷带出考场或撕页,否则成绩作废。请监考老师负责监督。 2.请各位考生注意考试纪律,考试作弊全部成绩以零分计算。 3.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 4.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所有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卷上,答在试题卷上不给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若正态总体,方差2σ已知,则总体均值μ的区间估计所采用的统计量为( )。 2.利用最小二乘法配合趋势线方 程的条件是:( )。 3.有10位学生, 其中8位男生,2位女生。从中一次 随机抽选4人,则恰巧其中有2位女生的概率为( )。 4.假设检验中的显着性水平越高, 对同一问题( )。 [A] 临界点就越小 [B] 所需样本量就越大 [C] 就越有可能接受H [D] 就越小 5.各实际观测值i y 与回归值?i y 的离差平方和称为( )。 [A] 回归平方和 [B] 剩余平方和 x x x x [A] ?()0i i y y -=∑ [B] 2 ?()i i y y -∑最 小 [C] 0t =∑ [D] A 且B [A] 4221028()()10 10 C [B] 2228()()10 10 [C] 224 8210/C C C [D]

[C] 总离差平方和 [D] 估计标准误差 6.在对一个4×4列联表进行2χ检验时,2χ 分布的自由度是( )。 7.我国目前的零售价格指数的特 点是( )。 [A] 对所选商品使用的价格是该商品的市价 [B] 对所选商品使用的价格是该商品的议价 [C] 是根据全部零售商品计算而得 [D] 是采用加权算术平均形式计算的 8.在回归分析中,F 检验主要是用来进行( )检验。 [A] 回归方程的显着性 [B] 相关系数的显着性 [C] 回归系数的显着性 [D] 估计标准误差的显着性 9.样本方差和总体方差在计算上的区别是( )。 [A] 只有样本方差才使用了全部数据 [B] 样本方差是用数据个数去除离差平方和 [C] 只有总体方差才使用了全部数据 [D] 总体方差是用数据个数去除离差平方和 10.2~(,12)X N μ,则(||36)P x μ-≤=( )。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1.研究促销方式对销售量的影响,促销方式共有三个水平,则这种方差分析是( )。 [A] 单因素方差分析 [B] 双因素方差分析 [A] 16 [B] 12 [C] 9 [D] 2 [A] [B] [C] [D]

大连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2019年秋应用统计期末考试复习题

机 密★启用前 大连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2019年秋《应用统计》 期末考试复习题 ☆ 注意事项:本复习题满分共:4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0小题,每小题2分,共120分) 1、从一幅52张的扑克牌(去掉大小王)中,任意取5张,其中没有K 字牌的概率为( ) A 、 52 48 B 、552 548C C C 、52548C D 、5552 48 答案:B 2、事件A 与B 互不相容,,3.0)(0.4,)(==B P A P 则=)(B A P ( ) A 、0.3 B 、0.12 C 、0.42 D 、0.7 答案:A 3、设B A 、为两个随机事件,则B A -不等于( ) A 、B A B 、B A C 、AB A - D 、B B A -?)( 答案:A 4、设B A 、为两个随机事件,则B A AB ?等于( ) A 、Φ B 、Ω C 、A D 、B A ? 答案:C 5、已知事件A 与事件B 互不相容,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B P A P B A P +=+ B 、)()()(B P A P AB P ?= C 、A 与B ,A 与B 相互独立 D 、)(1)(B P A P -= 答案:A 6、已知事件A 与B 相互独立,则下列等式中不正确的是( ) A 、P(B|A)=P(B) B 、P(A|B)=P(A) C 、P(AB)=P(A)P(B) D 、P(A)=1-P(B) 答案:D

7、设电灯泡使用寿命在2000小时以上的概率为0.15,欲求12个灯泡在使用2000小时以后只有一个不坏的概率,则只需用什么公式即可算出( ) A 、全概率公式 B 、古典概型计算公式 C 、贝叶斯公式 D 、贝努利概型计算公式 答案:D 8、随意地投掷一均匀骰子两次,则两次出现的点数之和为8的概率为( ) A 、 36 3 B 、 36 4 C 、 36 5 D 、 36 2 答案:C 9、盒中有10个木质球,6个玻璃球,玻璃球中有2个红色4个蓝色,木质球中有3个红色7个蓝色,现从盒中任取一球,用A 表示“取到蓝色球”,用B 表示“取到玻璃球”,则P(B|A)=( ) A 、 10 6 B 、 16 6 C 、 7 4 D 、 11 4 答案:D 10、6本中文书和4本外文书,任意在书架上摆放,则4本外文书放在一起的概率是( ) A 、 ! 10) !6!4( B 、 10 7 C 、 ! 10) !7!4( D 、 10 4 答案:C 11、设随机变量X 的分布列为 )(x F 为其分布函数,则 )2(F ( ) A 、0.2 B 、0.4 C 、0.8 D 、1 答案:C 12、在相同条件下,相互独立地进行5次射击,每次射中的概率为0.6,则击中目标的次数X 的概率分布为( ) A 、二项分布B(5,0.6) B 、泊松分布P(2) C 、均匀分布U(0.6,3) D 、正态分布)5,3(2 N 答案:A 13、)(),(),,(y F x F y x F Y X 分别是二维连续型随机变量),(Y X 的分布函数和边缘分布函数,),,(y x f ),(x f X )(y f Y 分别是),(Y X 的联合密度和边缘密度,则一定有( )

应用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应用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重点调查中的重点单位是指( ) A.处于较好状态的单位 B.体现当前工作重点的单位 C.规模较大的单位 D.在所要调查的数量特征上占有较大比重的单位 2.根据分组数据计算均值时,利用各组数据的组中值做为代表值,使用这一代表值的假定条件是()。 A.各组的权数必须相等 B.各组的组中值必须相等 C.各组数据在各组中均匀分布 D.各组的组中值都能取整数值 3.已知甲、乙两班学生统计学考试成绩:甲班平均分为70分,标准差为分;乙班平均分为75分,标准差为分。由此可知两个班考试成绩的离散程度() A.甲班较大 B.乙班较大 C.两班相同 D.无法作比较 4.某乡播种早稻5000亩,其中20%使用改良品种,亩产为600公斤,其余亩产为500公斤,则该乡全部早稻平均亩产为() 公斤公斤公斤公斤 5.时间序列若无季节变动,则其各月(季)季节指数应为() A.100% % % % 6.用最小平方法给时间数列配合直线趋势方程y=a+bt,当b<0时,说明现象的发展趋势是() A.上升趋势 B.下降趋势 C.水平态势 D.不能确定 7.某地区今年和去年相比商品零售价格提高12%,则用同样多的货币今年比去年少购买()的商品。 8.置信概率表达了区间估计的() A.精确性 B.可靠性 C.显着性 D.规范性 9.H 0:μ=μ ,选用Z统计量进行检验,接受原假设H 的标准是() A.|Z|≥Z α B.|Z|-Z α 10.对居民收入与消费支出的几组不同样本数据拟合的直线回归方程如下,你认为哪个回归 方程可能是正确的() A.y=125-10x =-50+8x =150-20x =-15-6x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抽样调查的特点有()。 A.抽选调查单位时必须遵循随机原则 B.抽选出的单位有典型意义 C.抽选出的是重点单位 D.使用部分单位的指标数值去推断和估计总体的指标数值 E.通常会产生偶然的代表性误差,但这类误差事先可以控制或计算 2.某种产品单位成本计划比上年降低5%,实际降低了4%,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程度为80% B. 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程度为% C.没完成单位成本计划 D.完成了单位成本计划 E.单位成本实际比计划少降低了1个百分点 3.数据离散程度的测度值中,不受极端数值影响的是() A.极差 B.异众比率 C.四分位差 D.标准差 E.离散系数

统计学模拟试题答案

注意:正式考试的计算题除与下述题目一样外,还包括指数分析中的双因素分析,认真看课本的例题 四、计算题(共3题,共40分) 1、(10分)甲、乙两单位人数及月工资资料如下: 根据上表资料: (1)比较甲乙两单位两个单位哪个单位工资水平高; (2) 说明哪个单位平均工资更具代表性 甲、乙两单位人数及月工资资料如下: 根据上表资料: (1)比较甲乙两单位两个单位哪个单位工资水平高; (2) 说明哪个单位平均工资更具代表性 解: (1)人) 元甲 /(1710== ∑∑f Mf x

人) 元乙 /(1832== ∑∑f Mf x 以上计算可知,乙单位工资水平高; (2) %1.10%100=?=x S V 甲σ %2.10%100=?= x S V s 乙 以上计算可知甲单位平均工资的标准差系数小于乙单位,说明甲单位平均工资更具有代表性。 2、(15分)某高校进行一次英语测验,为了解考试情况,随机抽样抽选1%的学生进行调查,所得资料如下: 试以95.45%的可靠性估计(相应的概率度请在教材上查阅): (1)该校学生英语考试的平均成绩的范围; (2)成绩在80分以上的学生所占的比重的范围。 解:(1),100=n )(761 1 分== ∑ ∑==k i i k i i i f f x x ,)(119)(21 1 22分=-= ∑∑==k i i k i i i f f x x s ,用22σ代替s 有: )(09.1)1(2 分=- = N n n x σμ,)(18.2分==?x x t μ,区间范围:18.276±=?±x x 。 (2)%441 == n n p ,用样本比重代替总体比重,%94.4)1()1(=--=N n n P P p μ。 %88.9==?p p t μ,区间范围:%88.9%44±=?±p p 。 3、(15分)4.某企业生产的袋装食品采用自动打包机包装,每袋标准重量为100克。现从某天生产的一批产品中按重复抽样随机抽取50包进行检查,测得每包重量(克)如下: ) /(186.881 )M (2i 人元乙=--= ∑n f x S i )/(173.071 )M (2i 人元甲=--=∑n f x S i

统计学模拟试题及解答

统计学模拟试题及解答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模拟试题一 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一项调查表明,在所抽取的1000个消费者中,他们每月在网上购物的平均花费是200 元,他们选择在网上购物的主要原因是“价格便宜”。这里的参数是( ) A. 1000个消费者 B. 所有在网上购物的消费者 C. 所有在网上购物的消费者的平均花费额 D. 1000个消费者的平均花费金额 2. 为了调查某校学生的购书费用支出,从男生中抽取60名学生调查,从女生中抽取40名学 生调查,这种抽样方法属于( ) A. 简单随机抽样 B. 整群抽样 C. 系统抽样 D. 分层抽样 3. 某班学生的平均成绩是80分,标准差是10分。如果已知该班学生的考试分数为对称分 布,可以判断考试分数在70到90分之间的学生大约占( ) A. 95% B. 89% C. 68% D. 99% 4. 已知总体的均值为50,标准差为8,从该总体中随机抽取容量为64的样本,则样本均值 的数学期望和抽样分布的标准误差分别为( ) A. 50,8 B. 50,1 C. 50,4 D. 8,8 5. 根据某班学生考试成绩的一个样本,用95%的置信水平构造的该班学生平均考试分数的置 信区间为75分~85分。全班学生的平均分数( ) A .肯定在这一区间内 B .有95%的可能性在这一区间内 C .有5%的可能性在这一区间内 D .要么在这一区间内,要么不在这一区间内 6. 一项研究发现,2000年新购买小汽车的人中有40%是女性,在2005年所作的一项调查 中,随机抽取120个新车主中有57人为女性,在05.0=α的显着性水平下,检验2005年新车主中女性的比例是否有显着增加,建立的原假设和备择假设为( ) A .%40:,%40:10≠=ππH H B .%40:,%40:10<≥ππH H C .%40:,%40:10>≤ππH H D .%40:,%40:10≥<ππH H 7. 在回归分析中,因变量的预测区间估计是指( ) A. 对于自变量x 的一个给定值0x ,求出因变量y 的平均值的区间 B. 对于自变量x 的一个给定值0x ,求出因变量y 的个别值的区间 C. 对于因变量y 的一个给定值0y ,求出自变量x 的平均值的区间 D. 对于因变量y 的一个给定值0y ,求出自变量x 的平均值的区间 8. 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如果F 检验表明线性关系显着,则意味着( ) A. 在多个自变量中至少有一个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线性相关系着 B. 所有的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都显着 C. 在多个自变量中至少有一个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不显着 D. 所有的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都不显着 9. 如果时间序列的逐期观察值按一定的增长率增长或衰减,则适合的预测模型是( ) A. 移动平均模型 B. 指数平滑模型 C. 线性模型 D. 指数模型 10. 设p 为商品价格,q 销售量,则指数∑∑001 0q p q p 的实际意义是综合反映( ) A. 商品销售额的变动程度 B. 商品价格变动对销售额影响程度 C. 商品销售量变动对销售额影响程度 D. 商品价格和销售量变动对销售额影响程度

应用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试卷5

《应用统计学》课程考试试卷五 班级:姓名:学号: 一、填空题(0.5*20=10分) 1.“统计”一词有三层含义,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按调查组织方式的不同,统计调查可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普查属于后者,一般用于调查属于一定________上的社会现象的总量。 3. 多因素指数分析的各因素排列的一般顺序是______因素在前,_____因素在后,且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有意义。 4.某企业产值连年增长,分别为10%、12%和5%,则这三年共增长_______%。 5. 总指数按其计算方法不同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指数。 6.如果时间序列的环比增长速度大体相同,在测定其长期趋势时可以拟合_________方程。7.当样本容量n增大时,如果样本估计量越来越接近总体参数的真值时,就称这个统计量为__________估计量。而样本统计量的期望值等于要估计的总体参数的真值,称为__________估计量。 8.在运用小概率原理进行总体参数的假设检验,可能会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类错误。 9.同度量因素在总指数编制中起到__________作用和________作用。 10.人均粮食产量是_____________指标。 二、单选题(1*10=10分) 1. 有10个企业全部职工每个人的工资资料,如要调查这10个企业职工的工资水平情况,则统计总体是() A.10个企业 B. 10个企业职工的全部工资 C.10个企业全部职工 D. 10个企业每个职工的工资 2.计算回归方程参数时,利用最小平方法即要求() A. ()0 X X -= ∑ B. 2 ()0 X X -= ∑

大工《应用统计》A.B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假设甲、乙、丙三人独立地破译一密码,他们每人译出的概率都是4 1 ,则密码被译出的概率为(C )A 、 64 1 B 、 4 1 C 、 64 37 D 、 64 632、如果A,B 之积为不可能事件,则称A 与B (B )A 、相互独立 B 、互不相容 C 、对立 D 、Φ=A 或Φ =B 3、设随机变量X 的概率密度为?????≤>=1 ,01 ,)(3x x x c x f ,则常数c 等于(C ) A 、1 B 、-1 C 、2 D 、-2 4、下列命题中错误的是(D ) A 、)0)(,0)(()()(),(>>?=Y D X D Y D X D Y X Cov XY ρ B 、11≤≤ -XY ρ C 、1=XY ρ时,Y 与X 存在完全的线性关系 D 、1-=XY ρ时,Y 与X 之间无线性关系 5、若D(X)=16,D(Y)=25,4.0=XY ρ,则D(2X-Y)=(A )A 、57 B 、37 C 、48 D 、84 6、设)2,3(~-N X ,则X 的概率密度=)(x f (D ) A 、+∞<<-∞-x e x ,212 2 π B 、+∞ <<-∞-- x e x ,214 )3(2 π C 、 +∞<<-∞+- x e x ,214 )3(2 π D 、 +∞ <<-∞+- x e x ,214 )3(2 π 7、设(X,Y )的分布列为 下面错误的是(C )A 、1.0,1.0==q p B 、6 1,301== q p C 、5 1 ,151== q p D 、15 2 ,151== q p 8、设4321,,,x x x x 是来自总体),(2 σμN 的样本,其中μ已知,但2 σ未知,则下面的随机变量中,不是统

统计学 模拟试卷及答案

统计学试卷与答案 考试形式:闭卷 班级:姓名:学号: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5分) 1. 工业企业数、钢产量、电力消耗量、商业网点数四个指标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是( B )。 A、电力消耗量、商业网点数 B、工业企业数、商业网点数 C、工业企业数、钢产量 D、钢产量、电力消耗量 2.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所以( D )。 A、标志和指标都是可以用数值表示的 B、只有指标才可以用数值表示 C、标志和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固定不变的 D、标志和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可以变化的 3.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 C )。 A、企业设备调查 B、农村耕地调查 C、工业企业现状调查 D、人口普查 4.下列情况的统计调查属于一次性调查的是( D )。 A、单位产品成本变动 B、商品购销季节变化 C、职工家庭收入与支出的变化 D、全国实有耕地面积 5.统计报表报送周期不同,报表所反映的指标项目有不同的详细程度。一般而言,周期越短,则报告的指标项目( B )。 A、越多 B、越少 C、可能多也可能少 D、是固定的 6.随机重复抽样调查结果表明,甲企业职工平均工资方差为25,乙企业为100,又知从乙企业中抽取工人数比从甲企业中抽取工人数多3倍,则抽样平均误差( D )。 A、甲企业较大 B、乙企业较大 C、不能作出结论 D、相同7.计算向上累计次数及向上累计比率时,本组累计数的意义是本组( A )。 A、上限以下的累计次数或比率 B、上限以上的累计次数或比率 C、下限以上的累计次数或比率 D、下限以下的累计次数或比率 8.某连续型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600,又知其相邻组的组中值为56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B )。 A、580 B、640 C、620 D、660 9.当抽样单位数分别增加3倍和2.5倍时,随机重复抽样平均误差分别是原来的( B )。 A、90%和81.6% B、50%和53.5% C、53.5%和81.6% D、90%和50% 10.某产品单位成本计划规定比基期下降3%,实际比基期下降3.5%,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程度为( B )。 A、85.7% B、99.5% C、100.5% D、116.7% 11.分配数列各组标志值都增加2倍,每组频数均减少1/2,中位数( C )。 A、不变 B、减少1/2 C、增加2倍 D、无法确定 12.设原时间数列共26项数据,经过5项移动平均以后所得的移动平均数的项数是( B )。 A、20项 B、22项 C、4项 D、5项 13.某种蔬菜价格2月份比1月份上升5%,3月份比2月份下降5%,则3月份该种蔬菜价格与1月份相比( B )。 A、不变 B、降低0.25% C、提高0.25% D、不能确定 14.下列属于相关现象的是( B )。 A、利息与利率 B、居民收入与储蓄存款 C、电视机销售量与销售额 D、圆的面积与半径 15.如果p表示产品单位成本,q表示产品产量,则∑ ∑ 1 1 p q p q =105%表示( C )。 A、由于多种产品产量的变动而使总成本报告期比基期上升5% B、由于多种产品单位成本的变动而使总成本报告期比基期上升5% C、由于多种产品产量和单位成本的综合变动而使总成本报告期比基期上升5% D、由于总成本变动使产品产量和单位成本报告期比基期上升5%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下列属于强度相对指标的是( BCD )。 A、工人劳动生产率 B、人均国民收入 C、人均粮食产量 D、人口死亡率 E、某工厂人均工资 命题人或命题小组负责人签名:所(室、教研部)负责人签名:分院(部)领导签名:

应用统计学试题和答案分析

六、计算题:(要求写出计算公式、过程,结果保留两位小数,共4题,每题10分) 1、某快餐店对顾客的平均花费进行抽样调查,随机抽取了49名顾客构成一个简单随机样本,调查结果为:样本平均花费为12.6元,标准差为2.8元。试以95.45%的置信水平估计该快餐店顾客的总体平均花费数额的置信区间;(φ(2)=0.9545)49=n 是大样本,由中心极限定理知,样本均值的极限分布为正态分布,故可用正态分布对总体均值进行区间估计。 已知:8.2,6.12==S x 0455.0=α 则有: 202275 .02 ==Z Z α 平均误差=4.07 8 .22==n S 极限误差8.04.022 2 =?==?n S Z α 据公式 x x ±=±? 代入数据,得该快餐店顾客的总体平均花费数额95.45%的置信区间为(11.8,13.4) 附: 10805 1 2 ) (=∑-=i x x i 8.3925 1 2 ) (=∑-=i y y i 58=x 2.144=y 179005 1 2 =∑=i x i 1043615 1 2 =∑=i y i 424305 1 =∑=y x i i i 3题 解 ① 计算估计的回归方程: ∑∑∑∑∑--= )(22 1x x n y x xy n β ==-??-?290 217900572129042430554003060 =0.567 =-= ∑∑n x n y ββ 1 0144.2 – 0.567×58=111.314 估计的回归方程为:y =111.314+0.567x ② 计算判定系数:

22 212 2 ()0.56710800.884392.8 () x x R y y β-?= ==-∑∑ 4、某家具公司生产三种产品的有关数据如下: 计算下列指数:①拉氏加权产量指数;②帕氏单位成本总指数。 4题 解: ① 拉氏加权产量指数 = 1 000 00 1.1445.4 1.13530.0 1.08655.2 111.60%45.430.055.2q p q q p q ?+?+?==++∑∑ ② 帕氏单位成本总指数= 11100053.633.858.5 100.10%1.1445.4 1.13530.0 1.08655.2q p q q p q ++==?+?+?∑∑ 模拟试卷( 二)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题) 1、我国人口普查的调查对象是 ,调查单位是 。 2、___ 频数密度 =频数÷组距,它能准确反映频数分布的实际状况。 3、分类数据、顺序数据和数值型数据都可以用 饼图 条图 图来显示。 4、某百货公司连续几天的销售额如下: 257、276、297、252、238、310、240、236、265,则其下四分位数5、某地区2005年1季度完成的GDP=30亿元,2005年3季度完成的GDP=36亿元,则GDP 年度化增长率6、某机关的职工工资水平今年比去年提高了5%,职工人数增加了2%,则该企业工资总额增长了 7.1% 。 7、对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通常采用的是 t 检验。 8、设置信水平=1-α,检验的P 值拒绝原假设应该满足的条件是 p

人力资源统计学模拟试卷和答案

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人力资源统计学》模拟试卷一 注意: 1.试卷保密,考生不得将试卷带出考场或撕页,否则成绩作废。请监考老师负责监督。2.请各位考生注意考试纪律,考试作弊全部成绩以零分计算。 3.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 4.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所有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卷上,答在试题卷上不给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国民经济活动的基本单位是()。 A、科研机构 B、居民家庭 C、企业 D、事业单位 2、决定企业劳动报酬水平的指标是()。 A、劳动效率 B、劳动生产率 C、劳动效益 D、工资利润率 3、出勤率反映的是员工的( )。 A、劳动积极性 B、文化水平 C、道德水平 D、职业技能 4、下列不属于现场培训的是()。 A、技术表演示范 B、师傅带学徒 C、技术成人大中专班 D、岗位练兵 5、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产品实物总量与相应的活劳动消耗是之间的比值,称为()。 A、劳动生产率的价值量指标 B、劳动效益 C、劳动生产率的实物量指标

D、单位产品劳动生产率 6、考勤卡属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的()。 A、统计台账 B、统计报表 C、原始记录 D、统计年表 7、下列属于劳动保护措施的是()。 A、辅助房屋及设施 B、企业新建列入固定资产投资的安全措施 C、公共浴室 D、修养所 8、下列计算制度内实际工作时间的公式正确的是( )。 A、制度内实际工作时间=制度工作时间-出勤时间-停工时间-非生产时间 B、制度内实际工作时间=制度工作时间-停工时间-非生产时间+停工被利用时间 C、制度内实际工作时间=出勤时间-停工时间-非生产时间+停工被利用时间 D、制度内实际工作时间=制度工作时间+缺勤时间-非生产时间 9、下列不属于企业社会保险统计范围的指标是( )。 A、企业职工失业保险统计 B、企业职工医疗保险统计 C、企业职工退休养老保险统计 D、集体福利 10、下列不属于集体福利事业的补贴围的是( )。 A、消毒室 B、公共浴室 C、理发室 D、哺乳室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1、企业福利费支出包括( )。 A、集体福利事业补贴 B、职工文娱体育宣传费 C、集体福利设施费 D、职工生活困难补助费 E、职工探亲路费补贴 12、企业工人的分组方法有()。 A、按与生产作业的关系程度 B、按劳动技能水平高低 C、按生产技术水平高低

应用统计学试题和答案汇编

《统计学》模拟试卷(一)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依据统计数据的收集方法不同,可将其分为____________数据和_____________数据。 2、收集的属于不同时间上的数据称为 数据。 3、设总体X 的方差为1,从总体中随机取容量为100的样本,得样本均值x =5,则总体均值的置信水平为99%的 置信区间_________________。(Z 0.005=2.58) 4、某地区2005年1季度完成的GDP=50亿元,2005年3季度完成的GDP =55亿元,则GDP 年度化增长率为 。 5、在某城市随机抽取13个家庭,调查得到每个家庭的人均月收入数据如下:1080、750、1080、850、960、2000、1250、1080、760、1080、950、1080、660,则其众数为 ,中位数为 。 6、判定系数的取值范围是 。 7、设总体X ~ ) ,(2 σμN ,x 为样本均值,S 为样本标准差。当σ未知,且为小样本时, 则 n s x μ -服从自由度为n-1的___________________分布。 8、若时间序列有20年的数据,采用5年移动平均,修匀后的时间序列中剩下的数据有 个。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3个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填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 14分) 1、.研究如何对现象的数量特征进行计量、观察、概括和表述的理论和方法属于 ( ) ①、应用统计学 ②、描述统计学 ③、推断统计学 2、若各个标志值都扩大2倍,而频数都减少为原来的1/3,则平均数 ( ) ①、扩大2倍 ②、减少到1/3 ③、不变 3、在处理快艇的6次试验数据中,得到下列最大速度值:27、38、30、37、35、31. 则最大艇速的均值 的无偏估计值为 ( ) ①、32.5 ②、33 ③、39.6 4、某地区粮食作物产量年平均发展速度:1998~2000年三年平均为1.03,2001~2002年两年平均为1.05,试确定1998~2002五年的年平均发展速度 ( ) 5、若两个变量的平均水平接近,平均差越大的变量,其 ( ) ①、平均值的代表性越好 ②、离散程度越大 ③、稳定性越高 6、对正态总体均值进行区间估计时,其它条件不变,置信水平α-1越小,则置信上限与置信下限的差( ) ①、越大 ②、越小 ③、不变 7、若某总体次数分布呈轻微左偏分布,则成立的有 ( )

最新统计学模拟试题(带答案)

《统计学》试题库 知识点一:统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 一、填空题 1、统计是、和的统一体, 是统计工作的成果,是统计工作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2、统计研究的具体方法主要有、、和。 3、统计工作可划分为、、和四个阶段。 4、随着的改变,总体和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5、标志是说明,指标是说明。 6、可变的数量标志和所有的统计指标称为,变量的具体数值称为。 7、变量按分,可分为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 职工人数、企业数属于变量;变量按分,可分为确定性变量和随机变量。 8、社会经济统计具有、、、等特点。 9、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应包括和两个基本部分。 10、统计标志按是否可用数值表示分为 和;按在各个单位上的具体表现是否相同分为和。 11、说明特征的名称叫标志,说明特征的名称叫指标。 12、数量指标用表示,质量指标用或平均数表示。 13、在统计中,把可变的和统称为变量。 14、由于统计研究目的和任务的变更,原来的 变成,那么原来的指标就相应地变成标志,两者变动方向相同。 二、是非题 1、统计学和统计工作的研究对象是完全一致的。 2、运用大量观察法,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观察调查。 3、统计学是对统计实践活动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4、一般而言,指标总是依附在总体上,而总体单位则是标志的直接承担者。 5、数量指标是由数量标志汇总来的,质量指标是由品质标志汇总来的。 6、某同学计算机考试成绩80分,这是统计指标值。 7、统计资料就是统计调查中获得的各种数据。 8、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而标志则不能用数值表示。 9、质量指标是反映工作质量等内容的,所以一般不能用数值来表示。 10、总体和总体单位可能随着研究目的的变化而相互转化。 11、女性是品质标志。 12、以绝对数形式表示的指标都是数量指标,以相对数 或平均数表示的指标都是质量指标。 13、构成统计总体的条件是各单位的差异性。 14、变异是指各种标志或各种指标之间的名称的差异。 三、单项选择题 1、统计认识过程是() A、从质到量 B、从量到质 C、从质到量,再到质和量的结合 D、从总体到个体 2、某班5名同学的某门课的成绩分别为60、70、75、 80、85,这5个数是() A、指标 B、标志 C、变量 D、变量值 3、调查某市职工家庭的生活状况时,统计总体是() A、该市全部职工家庭 B、该市每个职工家庭 C、该市全部职工 D、该市职工家庭户数 4、调查某班50名学生的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A、该班50名学生 B、该班每一名学生 C、该班50名学生的学习情况 D、该班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情况 5、构成统计总体的基础和前提是() A、综合性 B、同质性 C、大量性 D、变异性 6、统计学研究对象的最基本特征是() A、总体性 B、数量性 C、具体性 D、社会性 7、某企业职工张三的月工资额为500元,则“工资”是() A、品质标志 B、数量标志 C、数量指标 D、质量指标 8、象“性别”、“年龄”这样的概念,可能用来() A、表示总体特征 B、表示个体特征 C、作为标志使用 D、作为指标使用 9、调查某校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学生“一天中用于学习的时间”是() A、标志 B、指标 C、变异 D、变量 10、一个统计总体() A、只能有一个标志 B、只能有一个指标 C、可以有多个标志 D、可以有多个指标 11、统计对总体数量的认识是() A、从总体到单位 B、从单位到总体 C、从定量到定性 D、以上都对 12、变量是可变的() A、品质标志 B、数量标志 C、数量标志和指标 D、质量指标 13、研究某企业职工文化程度时,职工总人数是() A、数量标志 B、数量指标 C、变量 D、质量指标 14、某银行的某年末的储蓄存款余额() A、一定是统计指标 B、一定是数量标志 C、可能是统计指标,也可能是数量标志 D、既不是统计指标,也不是数量标志 15、年龄是() A、变量值 B、离散型变量

应用统计学试题及答案193765讲课讲稿

应用统计学试题及答案193765

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07-2008年度 第一学期期末 应用统计学 主考教师 专业: 学号: 姓名: 成绩: 一. 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 在对工业企业的生产设备进行普查时,调查对象是 A 所有工业企业 B 每一个工业企业 C 工业企业的所有生产设备 D 工业企业的每台生产设备 2. 一组数据的均值为20, 离散系数为0.4, 则该组数据的标准差为 A 50 B 8 C 0.02 D 4 3.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500以上”。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A 520 B 510 C 530 D 540 4. 已知一个数列的各环比增长速度依次为5%、7%、9%,则最后一期的定基增长速度为 A .5%×7%×9% B. 105%×107%×109% C .(105%×107%×109%)-1 D. 1%109%107%1053- 5.某地区今年同去年相比,用同样多的人民币可多购买5%的商品,则物价增(减)变化的百分比为 A. –5% B. –4.76% C. –33.3% D. 3.85% 6.对不同年份的产品成本配合的直线方程为x y 75.1280? -=, 回归系数b= -1.75表示 A. 时间每增加一个单位,产品成本平均增加1.75个单位

B.时间每增加一个单位,产品成本平均下降1.75个单位 C.产品成本每变动一个单位,平均需要1.75年时间 D.时间每减少一个单位,产品成本平均下降1.75个单位 7.某乡播种早稻5000亩,其中20%使用改良品种,亩产为600 公斤,其余亩产为500 公斤,则该乡全部早稻亩产为 A. 520公斤 B. 530公斤 C. 540公斤 D. 550公斤 8.甲乙两个车间工人日加工零件数的均值和标准差如下: 甲车间:x=70件,σ=5.6件乙车间: x=90件, σ=6.3件 哪个车间日加工零件的离散程度较大: A甲车间 B. 乙车间 C.两个车间相同 D. 无法作比较 9. 根据各年的环比增长速度计算年平均增长速度的方法是 A 用各年的环比增长速度连乘然后开方 B 用各年的环比增长速度连加然后除以年数 C 先计算年平均发展速度然后减“1” D 以上三种方法都是错误的 10. 如果相关系数r=0,则表明两个变量之间 A. 相关程度很低 B.不存在任何相关关系 C. 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 D.存在非线性相关关系 二.多选题 (每题2分,共14分) 1.下列数据中属于时点数的有 A. 流动资金平均余额20万元 B. 储蓄存款余额500万元 C. 商品销售额80万元 D. 固定资产300万元 E.企业职工人数2000人 2.在数据的集中趋势的测量值中,不受极端数值影响的测度值是 A. 均值 B. 众数 C. 中位数 D. 几何平均数 E. 调和平均数

应用统计 大工 期末复习综合1

2、典型例题解析 题型:基本概念、公式与简单运算 例1、计算题:写出下列随机试验的样本空间及下列事件所包含的样本点:掷一颗骰子,出现奇数点。 解:掷一颗骰子,其结果有6种可能:出现1点,2点,3点,……,6点,可以记样本空间Ω={1,2,3,4,5,6},那么“出现奇数点”的事件为{1,3,5}。 例2、计算题:口袋里装有若干个黑球与若干个白球,每次任取一个球,共抽取两

次,设事件A 表示第一次取到黑球,事件B 表示第二次取到黑球,用A,B 的运算表示下列事件: (1)第一次取到白球且第二次取到黑球 (2)两次都取到白球 (3)两次取到球的颜色不一致 (4)两次取到球的颜色一致 解:(1)第一次取到白球且第二次取到黑球,意味着第一次不取到黑球且第二次取到黑球,即事件A 不发生且事件B 发生,可用积事件B A _ 表示 (2)两次都取到白球,意味着第一次取到白球且第二次也取到白球,即事件A 与 B 同时不发生,可用积事件__B A 表示 (3)两次取到球的颜色不一致,意味着第一次取到黑球且第二次取到白球,或者第一次取到白球且第二次取到黑球,即积事件B A _发生或积事件_B A 发生,可用和事件B A _+_ B A 表示 (4)两次取到球的颜色一致,意味着两次都取到黑球,或者两次都取到白球,即积事件AB 发生或积事件__B A 发生,可用和事件AB +__B A 表示 例3、填空题:设.60)(.30)(=?=B A P A P ,。 (1)若A 和B 互不相容,则P(B)= (2)若B A ?,则P(B)= (3)若P(AB)=0.2,则P(B)= 解题思路:根据概率的性质P(A+B)=P(A)+P(B)-P(AB)=0.6, (1)若A 和B 互不相容,则AB=Φ,P(AB)=0, 因此P(B)=P(A+B)-P(A)=0.6-0.3=0.3。 (2)若B A ?,则P(AB)=P(A), 因此P(B)=P(A+B)-P(A)+P(A)=0.6。 (3)若P(AB)=0.2,则P(B)=P(A+B)-P(A)+P(AB)=0.6-0.3+0.2=0.5。 答案:(1)0.3;(2)0.6;(3)0.5。 附:知识拓展—概率的历史 第一个系统地推算概率的人是16世纪的卡尔达诺。记载在他的著作《

统计学模拟题及答案

1.第6题 设产品供给量与产品价格之间的简单相关系数为-0.75,这说明二者之间存在()。 A.高度正相关 B.高度负相关 C.中度正相关 D.中度负相关 答案:B 标准答案:B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0.0 2.第7题 下列哪个图形适合描述顺序数据()。 A.直方图 B.茎叶图 C.累积频数分布图 D.箱线图 答案:C 标准答案:C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0.0 3.第8题 通过调查或观测所收集的数据称为()。 A.观测数据 B.试验数据 C.截面数据

D.时间序列数据 答案:A 标准答案:A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0.0 4.第13题 在相关分析中,若变最x的值增加时,变量y的值随之减少,则两个变量间的关系是;( ;; ) A.正相关 B.负相关 C.不相关 D.不确定 答案:B 标准答案:B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0.0 5.第14题 在相关分析中,若变最x的值增加时,变量y的值随之增加,则两个变量间的关系是;( ;; ) A.正相关 B.负相关 C.不相关 D.不确定 答案:A 标准答案:A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0.0 6.第15题

一项调查表明,在所抽取的1000个消费者中,他们每个月在网上购物的平均消费是200元,他们选择在网上购物的主要原因是“价格便宜”,这里的“消费者在网上的消费金额”是() A.分类变量 B.顺序变量 C.数值型变量 D.离散变量 答案:C 标准答案:C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0.0 7.第16题 对于时间序列数据,用于描述其变化趋势的图形通常是()。 A.条形图 B.直方图 C.箱线图 D.线图 答案:D 标准答案:D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0.0 8.第17题 消费价格指数反映了()。 A.城乡居民购买生活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的变动趋势 B.城乡居民购买生活消费品价格的变动趋势 C.城乡居民购买服务项目价格的变动趋势 D.城乡商品零售价格的变动趋势 答案:A 标准答案:A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