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逃生记〉课件制作脚本.docx

〈地震逃生记〉课件制作脚本.docx
〈地震逃生记〉课件制作脚本.docx

湖南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实验教科书《生命与健康常识》四年级下册

《地震逃生记》课件制作脚本设计

娄底涟源市育才实验学校李娟

制作目的:

本课件通过搜集并编辑有关地震的大量的真实照片、录象、制作动感画面等手段,使学生更加直观、清楚地认识和掌握地震的成因、地震的危害及如何避震、自救和互救。通过课件的适时演示,发挥课件在课堂教学中的辅助作用,使课堂教学更为直观、生动、切合实际,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并有效地强化重点、突破难点,突出多媒体教学的课程性、资源性、开放性、交互性等特点。制作软件:flash 会声会影Adobe Photoshop

制作程序:

选题一一编写脚本一一收集素材一一绘制、编辑一一试用、修改一一整合

课件结构景

容交互链接动画视频文本说明

导航

菜单及帮助

场景1

主页

单击各环节按钮

可进入相应的场

动画:教材

封面、课

题、本课导

航菜单依次

出现

地震逃生记(课题)

认识地震、地震的危害、地震

发生时、应用与拓展、帮助、

退出(按钮)

乐场景2

帮助

按钮:上一页、

下一页、返冋主

动画:翻页课件使用说明、课件制作软件

介绍、课件设计制作人无

场景3

512汶

川地

震实

按钮:上--场景、

下一场景、返回

主页

视频片段无片

词场景4

地震的

成因

按钮:上…场景、

下一场景、返回

主页

动画:地震

的成因

由于地球不停地运动变化,从

而内部产生巨大的力,这种作

用在地壳单位面积上的力,叫

地应力。在地应力长期缓慢的

作用下,造成地壳的岩层发生

弯曲变形,当地应力超过岩石

本身能承受的强度时便会使岩

层断裂错动,其巨大的能量突

然释放,其中以波的形式传到

地面,这就是地震。

课件结构景

容交互链接动画视频文本说明

地震的危场景5 地

震的危

害一

按钮:上一场景、下

一场景、返回主页

由实拍照片

合成的片段

房屋倒塌、人员伤亡、山体滑

坡,交通小断

背景

咅乐

场景6

地震的

危害二

按钮:上一场景、下

一场景、返回主页

静态文本以表格的形式展现世界历史上

大地震的伤亡情况统计

地震发生

时场景7

预兆

按钮:上一页、

下一页、返冋主

动画:地震

前动物的一

些异常变化

骡马牛羊不进圈,鸭不下水狗

狂叫。老鼠搬家往外逃,鸽子

惊飞不巢。冰天雪地蛇出洞,

鱼儿惊慌水面跳。

场景8

预兆

按钮:上一页、

下一页、返冋主

动画:地震

前水位水质

的异常变化

井水是个宝,前兆來得早。无

雨水质浑,天旱井水冒。水位

变化大,翻花冒气泡。有的变

颜色,有的变味道。

场景9

地震

监测

的发

随机播放张衡、

地动仪。中国数

字观测系统的图

片单击即可进入

下一张

动画:从张

衡的地动仪

到现在的数

字地震观测

系统

张衡、地动仪、中国数字观测

系统

词场景

10:

避震

按钮:上一场景、

下一场景、返回

主页

视频如何避震与自救

安全地方就近躲,护好头部伏

待定。慌乱跳楼不可収。争取

时间熄明火,关闭煤气和电

源。电梯此时不能用,楼梯撤

离靠脚跑。避开高楼和橱窗,

高空坠物要注意。车辆熄火靠

边停,按照指示择路逃。天桥

雨棚勿藏身。强震过后余震

多,住所不要急着冋。

场景11:自救按钮:上一场景、

下一场景、返冋

主页

动画:图文

结合避震的

正确方法

震后被掩埋怎么办

设法将双手从压塌物屮抽出

来,清除压在身上的物体,用

湿衣服等物捂住口、鼻和头部

防尘;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

倒塌物和其它容易引起掉落的

物体,扩大和稳定生存空间,

保持足够的空气。用砖块、木

棍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余震

发生后,环境进一步恶化;扩

大活动空间,设法脱离险境。

千万不要使用明火(以防有易

燃气体引爆),尽量避免不安

全因素。

地震发生

时场景

12:

自救

按钮:上一页、

下一页、返冋主

动画:图文

结合避震的

正确方法

如果找不到脱离险境的通道,

尽量保存体力,用石块敲击能

发出声响的物体,向外发出呼

救信号,不要哭喊、急躁和盲

目行动,这样会大量消耗精力

和体力,尽可能控制自己的情

绪或闭目休息,等待救援人员

到来。

场景

13:

自救

与互救

按钮:上一页、

下一页、返冋主

动画地震后抢救他人时,需要懂得

一些必要的救人知识和技巧。

地震时救人要注意时机的选

择,要尽可能多保存有生力

量。强烈地震的发生只是一瞬

间,前后过程不过是一分钟左

右,完全容不得左顾右盼。震

时,每一个人能逃则逃,要当

机立断。只有保存了自己,才

有可能去抢救他人。

据统计,1976年唐山大地震

屮,有50多万人被埋在了废墟

下,经过自救和互救,大约有45

万人获得了第二次生命。

课件结构

交互链接动画视频文本说明

应用与拓展场景

14:避

震演习

按钮:上一页、

下一页、返冋主

动画:演习

方法图

避震演习无

场景

15:地

震带

按钮:上一场景、

下一场景、返回

主页

视频片段中国地震带和世界地震带分布

词场景

16:爱

心教育

按钮:返回主页

和退出课件

由实拍照片

合成的视频

片段

社会各界为四川大地震捐助的

物资款项数字统计

地震紧急避险演练方案

局地震紧急避险演练方案 一、演练时间:xx年xx月xx日(周x) x午xx时 二、演练地点:局大院 三、演练内容:1.紧急避震2.应急疏散 四、演练对象:全体职工 五、演练组织体系 (一)地震紧急避险逃生演练指挥部 (二)工作小组 1.综合策划组 职责:负责确定逃生路线;制订完善演练方案;负责演练现场解说;演练时发布地震警报;负责疏散至指定地点清点人数。 2.避险疏散组 职责:负责组织引导本区域参演人员按紧急避险逃生演练规定的时间、路线进行疏散。在疏散撤离过程中,指导参演人员快步匀速前进,有顺序地疏散,禁止大声喧哗、嬉戏打闹等情况的发生。如遇紧急情况,必须立即上报指挥长或副指挥长,并积极组织参演人员避险自救,稳定人员情绪,服从上级指挥。 六、演练程序 1. 指挥长(或副指挥长)宣布演练开始。 2. 综合策划组负责发出警报信号并做好相关广播。 3. 全体工作人员立即停止手头工作,切勿惊慌,迅速用书籍等保护头部,下蹲、闭眼,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躲在桌旁,同时尽量远离柜子等易倒塌物体;靠近办公室门口的同志负责迅速开门

下蹲并保持,保障出口畅通。一楼办公的同志有序撤离至楼前。 4. 2分钟后,按照事先设定程序,参演人员有序、快速撤离,避险疏散组工作人员负责保障疏散的安全。 5.如遇人员受伤或不适等情况(包括由心理因素引起的不适),及时联系医疗救护组进行处理,其他突发事件,及时上报指挥部。 6.参演人员到达指定安全区域后,由综合策划组工作人员清点人数,并向指挥长(或副指挥长)汇报。(汇报内容:本次演练参演人员X名,应到X人,实到X人) 七、演练脚本 指挥部地点: 1.宣布演练开始 2.发出地震警报,并解说。 “现在响起的是地震警报,请大家不要慌张,全体工作人员立即停止手头工作,采取相应避险措施。位于门口朝向开阔空地的楼房一楼、平房、门外没有高或封闭走廊的近门人员,迅速起身用手护头冲出室内,并观察附近有无高空坠落物。其他人员请迅速用书籍等物保护头部,下蹲、闭眼,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躲在桌旁,同时尽量远离柜子等易倒塌物体;靠近办公室门口的同志负责迅速开门下蹲并保持,保障出口畅通。” 3.人员疏散 “请各楼层引导员指挥、引导楼内职工按疏散线路,有序撤离至指定位置。北楼工作人员撤离至楼前,机关办公楼工作人员撤离至楼下”。

最完整地震演练脚本电子教案

XX公司地震逃生应急演练方案 欢迎收看XX地震逃生应急预案演练,下面我们将从个步骤介绍XX地震应急预案的编制与实施过程。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地震? 一、地震基本常识 地球由地壳、地幔、地核组成。地壳无时无刻不在运动,喜马拉雅山至今还在升高,只是由于地壳运动十分缓慢,因此人们不易觉察。然而,地壳的运动与变化并非都是缓慢的,有时也会出现突然的、快速的运动,在地壳某些脆弱地带造成岩层突然错动或破裂,便产生了地震。地震同台风、暴雨、洪水、雷电等一样,是一种自然现象。 我国位于欧亚大陆的东南部,东受环太平洋地震带的影响,西南和西北都处于欧亚地震带上,因而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拥有长达3000多年的关于地震记载的史料。 看看我国主要地震带的分布图便可知道,我国约有20多条地震带,地震分布很广。有记载以来,我国除贵州、浙江外,其他省份都发生过6级以上地震;60%的省份发生过7级以上的地震。 二、XX县地理因素 XX是福州市的潜在震源区之一,区内通过一条的北东

向断裂带,主要是长乐—诏安断裂西侧断裂,而南北分别被两条断裂带切割,分别为北西的闽江断裂和晋江断裂,从而形成北东向的长条状的断块区。在重力场上为负重力梯级带向内陆平缓重力场过度地区,在航磁上是位于高磁异常带西侧边界附近。断裂活动主要在早第四纪时期,晚更新世以来活动减弱,历史上仅在1825年10月发生过4.75级地震。根据断裂活动强度和规模相对较小,以及现今弱震时有发生的特点,省市地震专家会商认为,XX发生中低震级的地震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除此之外,XX邻区东南方向的还有莆田5.5级潜在震源区、惠安外海6.0级潜在震源区、泉州外海7.5级潜在震源区。因此,XX县的地震危险性,除了本地区的潜在震源区外,还受到东南邻区潜在震源,以及台湾中强地震的强烈影响,具有双重性,省市把XX列为地震重点监测防御区之一。 8月3日以来永仙交界共发生了8次2.1级以上的地震,其中9月4日6:23地震的震感最强,而且有地声发出,引起领导高度重视,群众疑虑产生。 永仙交界的地震属于震群型地震,XX会不会地震、什么时候震、怎么震法,目前科技水平很难确切给出个结论。根据地震办专家的推断,从XX的地质构造和活动情况来看,发生强震的概率是比较小的。 XX机关大楼位于XX县樟城镇龙峰园,始建于1996年,

地震反射层位的地质解释

地震反射层位的地质解释 论文提要 地震反射层的地质解释主要是依据地震剖面的反射特征,选择特征明显的标准反射波,然后结合研究区底层层位关系确定反射波代表的地质层位。这种具有明显地震特征和明确地质意义的反射层通常称为发射标准层,反射标准层选取的正确与否直觉影响到剖面对比工作和最终解释成果。 正文 一、地震剖面与地质剖面的对应关系 地震剖面是地质剖面的地震响应,在地震剖面中蕴含大量的地质信息,地震反射所涉及的地质现象,在地震剖面中都应有所反映。然而,在地震剖面中除了地质现象的响应之外,还包含着与地质现象无关的噪声,它们不具有任何地质意义。因此,在地震剖面与地质剖面之间、反射界面与地质界面,反射波形态与地下构造,反射层与底层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但又存在一定区别。 由于地震反射界面是波阻抗有差异的物性界面,地质上可构成误差的界面是层面、不整合面、剥蚀面、断层面、侵入体接触面、流体分界面以及任何不同岩性的分界面,均可构成地震反射面。对于此种情况,反射面与地质分界面是一致的。在某些情况下,地震反射界面与地质界面是又差异的,不一定与地层或岩性界面具有对应关系。如相邻地层由于颜色和颗粒大小变化具有层面,但没有形成明显波阻抗差异界面,不足以构成地震反射面;另外,同一岩性的地层,既无层面也无岩性界面,但由于岩层中所含流体成分的不同(例如水层与油层的分界面、水层与气层的分界面、油层与气层的分界面),而形成明显的波阻抗差异界面,足以构成地震反射面,该地震反射面不一定代表地质界面。 在一般情况下,具有明显波阻抗差异的地层层面是不整合面,不整合面具有明确的年代地层意义,因而相应地也赋予了地震反射面明确的地层年代含义。确定地震反射界面的地质年代是地震解释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之一。 由地震垂向分辨率分析可知,在薄互层地区,地震记录上的一个反射波,并不是由单一界面产生的单波,而是几十米间隔内许多反射波叠加的结果。地震剖面上的反射界面不能严格的与某一确定的地质界面相对应,而是一组薄互层在地震剖面上的反映。特别是在陆相盆地中,主要为砂泥互层结构,垂向和横向变化大,非均一性十分明显,地震反射趋向于以一种微妙的波形变化“追踪”岩性-地层界面,随着地震分辨率的提高,地震反射的物性界面特征越来越明显,“地震反射同向轴实质上是追踪着反射系数而不是追踪砂岩”(李庆忠,1993):在分辨率较低的情况下,这种薄互层的地震反射界面往往是穿时的。 在有些地区,尽管地质界面的物性差异较大,构造形态明显,但由于界面过短或界

反射波法

三、地震反射波法 1、阐明有效波、干扰波的概念及其相对意义。 在数据采集中,埋置于地面的检波器可接收到来自于地下多种波的扰动,其中只有可用于解决所提出的地质任务的波才称为有效波,所有妨碍有效波识别和追踪的其他波称为干扰波。由此可见,在反射纵波法勘探中,一般只有反射纵波是有效波,其他波属于干扰范畴,而在瑞雷面波法勘探中,除瑞雷面波外,均为干扰波。 2、画图表示怎样用综合平面图表示观测系统。 它是目前生产中最常用的观测系统图示方法。它从分布在测线上的各激发点出发,向两侧作与测线成45角的直线坐标网,将测线上对应的接收排列投影到该45角的斜线上,并用颜色或加粗线标出对应线段。该线段在地面的投影对应覆盖的反射段。 用综合平面图表示观测系统 5、什么叫最佳接收地段?反射波的最佳接收地段应怎样选取? 在反射波法勘探中,为了有效地避开面波、声波、直达波、和折射波对有效反射波的干扰,可把接收地段选择在尽可能不受或少受各种干扰波影响的地段,这种最佳接收地段又称为最佳时窗。在反射波法勘探中,根据各种波在时空剖面上的视速度及到达时间差异选择尽可能避开面波、声波、直达波和折射波,而最大限度突出有效反射波的地段。 8、什么叫滤波?数字滤波处理的目的? 一个原始信号通过某一“装置”后变为一个新信号的过程称为滤波。目的是消除干扰波。 10、请画图说明理想滤波器在频率域的特点及其分类? 理想滤波器是有效波在其频率范围内完全无畸变地通过,干扰完全被压制掉。因此,要求其频率响应为: ???==01)()(f H f H 其它有效波频带内 这意味着其相位响应特性为零,故理想滤波器一定是零相位滤波器,一定是非物理可实现的。当然,它也隐含着在有效波频带内不要有干扰,否则无法滤掉。 理想滤波器的频率响应函数图形是一个矩形,像门一样,所以也称之为门式滤波器。 A 、理想低通滤波器 其频率响应如图(a)所示,其数学模型为: ? ??=01)(f H L c c f f f f >< 图24 理想低通滤波器的频率与脉冲响应 其中b 图横坐标应为t ,纵坐标应为)(t h L B 、理想带通滤波器 一般情况下,记录中既有高频干扰,又有低频干扰,则需要设计带通滤波器,其数学表达式为:

地震相的识别剖析

通过层序的划分,可以大致确定不同类型的砂岩储集体在纵向上发育的有利层位。通过对有利层序内地震相的研究,可以确定砂岩储集体的沉积相及横向的分布范围,从而为砂岩储层的综合预测奠定基础。 一、地震相分析 (一)地震相概念 地震相是沉积相在地震剖面上表现的总和,是由沉积环境(如海相或陆相)所形成的地震特征,是指一定面积内的地震反射单元,该单元内的地震属性参数与相邻的单元不同.它代表产生其反射的沉积物的岩性组合、层理和沉积特征。 (二)地震相分析 地震相分析就是在划分地震层序的基础上,利用地震参数特征上的差别,将地震层序划分为不同的地震相区,然后作出岩相和沉积环境的推断。用来限定地震相单位的基本参数是那些涉及层系内部的反射形态和层系本身的几何外形的有关参数,目前在地震相分析中使用的地震反射参数及其地质解释如下: (1)反射结构:反射结构反映层理类型、沉积作用、剥蚀和古地貌以及流体类型。 (2)地震相单元外形和平面组合:不同沉积环境下形成的岩相组合有特定的层理模式和形态模式,导致反射结构和外形的特定组合,从而反映沉积环境、沉积物源和地质背景。 (3)反射振幅:反射振幅与波阻抗差有关,反映界面速度一密度差、地层间隔及流体成分和岩性变化。大面积的振幅稳定揭示上覆、

下伏地层的良好连续性,反映低能级沉积;振幅快速变化,表示上覆和(或)下伏地层岩性快速变化,是高能环境的反映。 (4)反射频率:反射频率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地层厚度、流体成分、埋深、岩性组合、资料处理参数等。视频率的快速变化往往说明岩性的快速变化,因而是高能环境的产物。 (5)同相轴连续性:它直接反映地层本身的连续性,与沉积作用有关。连续性越好,表明地层越是与相对较低的能量级有关;连续性越差,反映地层横向变化越快,沉积能量越高。 (6)层速度:层速度反映岩性、孔隙度、流体成分和地层压力。 由于同一地震相参数的变化可以由多种地质作用产生,因此地震相分析具有明显的多解性。但是既然地震相是沉积相的反映,地震相必然能够反映储集体或油气储集相带(刘震,1997)。 二、地震相划分标志 (一)外部几何形态 外部形态是一个重要的地震相标志。不同的沉积体或沉积体系,在外形上是有差别的,即使是相似的反射结构,因为外形的不同,也往往反映了完全不同的沉积环境。 目前常见的外部形态(图1)包括席状、席状披盖、楔形、滩形、透镜状、丘 形和充填型等。 1.席状 席状反射是地震剖面上最常见的外形之一,其主要特点是上下界

塔里木盆地主要地震反射波组的说明

塔里木盆地主要地震反射波组的地质属性说明 0反射波组:为第四系底,新近系上新统库车组顶; T 1 0反射波组:为库车组底,中新统康村组顶; T 2 1反射波组:为康村组底,中新统吉迪克组顶; T 2 2反射波组:为中新统吉迪克组底,古近系渐新统苏维依组顶; T 2 3反射波组:为苏维依组底砂岩顶; T 2 0反射波组:为古近系底; T 3 1反射波组:为下白垩统巴什基奇克组顶; T 3 1-1反射波组:为下白垩统巴什基奇克组第三段(砂岩,产油)顶; T 3 2反射波组:为下白垩统卡普沙良群巴西盖组顶; T 3 3反射波组:为下白垩统卡普沙良群舒善河组顶; T 3 4反射波组:为下白垩统卡普沙良群亚格列木组顶; T 3 0反射波组:为侏罗系顶; T 4 1反射波组:为中(或下)侏罗统煤层顶; T 4 6反射波组:为三叠系顶; T 4 6s反射波组:为上三叠统哈拉哈塘组砂岩(第三油组)顶; T 4 6z反射波组:为中三叠统阿克库勒组上砂岩(第二油组)顶; T 4 6x反射波组:为中三叠统阿克库勒组下砂岩(第一油组)顶; T 4 0反射波组:为二叠系顶; T 5 1反射波组:为二叠系火山岩顶; T 5 4反射波组:为下二叠统南闸组(或石炭系小海子组)顶; T 5 6反射波组:为石炭系标准灰岩(双峰灰岩)顶; T 5 7反射波组:为东河塘组(含砾砂岩段或东河砂岩)顶; T 5 0反射波组:为海西早期构造运动造成的不整合面,在大部分地区为东河塘组底或中下泥盆统—上志留统克孜尔塔格组顶; T 6 1反射波组:为中志留统依木干他乌组顶; T 6 2反射波组:为下志留统塔塔埃尔塔格组下段(红色泥岩段)顶; T 6 3反射波组:为下志留统柯坪塔格组中段(灰色泥岩段)顶; T 6 0反射波组:为奥陶系顶; T 7 2反射波组:为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顶; T 7 4反射波组:为加里东中期Ⅰ幕构造运动造成的不整合面,在隆起区可能为下奥陶统蓬莱坝组或中下奥陶统鹰山组顶;在T 7 斜坡区可能为鹰山组或中奥陶统一间房组顶;在盆地相区为上奥陶统恰尔巴克组底; 0反射波组:为寒武系顶; T 8 1反射波组:为中寒武统盐膏岩顶; T 8 0反射波组:为震旦系顶; T 9 反射波组:为前震旦系顶; T D 1-1反射波组:为中寒武统盐间碳酸盐岩顶; 预留:T 8 0反射波组:为南华系顶; T 10 0现暂为奥陶系顶,只是生产上使用的界线,即柯坪塔格组下段(底砂岩段)的底,其下为桑塔木组泥岩;而特别说明:T 7 从生物地层角度分析,志留系与奥陶系的界线应置于柯坪塔格组中段(灰色泥岩段)底。

地震逃生要点

地震逃生要点 地震逃生要点1、学校。在学校中,平时要结合教学活动,向学生们讲述地震和防、避震知识,安排好学生转移、撤离的路线和场地;在比较坚固、安全的房屋里,可以躲避在课桌下、讲台旁,教学楼内的学生可以到开间小、有管道支撑的房间里,决不可让学生们乱跑或跳楼,不要到阳台上。震后有秩序地撤离。 2、行人。地震发生时,高层建筑物的玻璃碎片和大楼外侧混凝土碎块、以及广告招牌,马口铁板、霓红灯架等,可能掉下伤人,因此在街上走时,最好将身边的皮包或柔软的物品顶在头上,无物品时也可用手护在头上,尽可能作好自我防御的准备,要镇静,应该迅速离开电线杆和围墙,跑向比较开阔的地区躲避。 3、行驶车辆。(1)司机应尽快减速,逐步刹闸;(2)乘客(特别在火车上)应用手牢牢抓住拉手、柱子或座席等,并注意防止行李从架上掉下伤人,面朝行车方向的人,要将胳膊靠在前坐席的椅垫上,护住面部,身体倾向通道,两手护住头部;背朝行车方向的人,要两手护住后脑部,并抬膝护腹,紧缩身体,作好防御姿势。 4、楼房内。首先要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及时判别震动状况,千万不可在慌乱中跳楼,这一点极为重要。其次,可躲避在坚实的家具下(切记不可躲到床下,但可以躲到床边,床的面积大,承受重量过多时容易压倒床下的人,而床边可起到支撑作用),或墙角处,亦可转移到承重墙较多、开间小的厨房、厕所去暂避一

时。这些地方结合力强,尤其是管道经过处理,具有较好的支撑力,抗震系数较大。 5、在商店。由于人员慌乱,商品下落,可能使避难通道阻塞。此时,应躲在近处的大柱子和大商品旁边(避开商品陈列橱),或朝着没有障碍的通道躲避,然后屈身蹲下,等待地震平息。处于楼上位置,原则上向底层转移为好。但楼梯往往是建筑物抗震的薄弱部位,因此,要看准脱险的合适时机,可就近躲避,震后安全撤离。 震后需要的或有利的物资水、食物、毛毯或棉被、基本生活用品,这些维持生命和用来保暖的东西是比较容易想象的地震后必须品,而除此之外还有些日常用品用品可以参考,同时应注意避免造成灾后垃圾与资源浪费。 帐篷:用于临时安置灾民及救援人员。 照明灯:灾后往往容易大范围断电,照明灯此时非常必要,用于日常照明及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医疗用品、药品:灾后常有人员伤亡,同时灾后临时聚集点大量的人流聚集和滞留容易引发疫情,及时的医疗用品及药物供给非常必要。 保鲜膜:在地震时保鲜膜的最大作用,其实是节水。地震时的纯净水资源非常紧俏,仅有的水主要会被用来保证饮用,而日常的清洗便能省则省。什么方法能够减少清洗用水呢?其中之一就是用保鲜膜包裹好餐具再使用,能够最大限度的避免弄脏食器。用餐后直接撕掉保鲜膜,就无需再清洗食器了。除此之外,如果意外受伤,保鲜膜还可以用来应急处理。或者作为临时的防寒措

中学地震应急演练脚本

*****中学地震应急综合演练脚本 一、演练内容: 1、应急指挥; 2、一分钟紧急避险; 3、紧急疏散; 4、信息发布 二、参演人员:全校师生 三、地震假设时间、地点 时间:2016年5月12日11:40分(北京时间) 地点:*****中学 四、演练推进过程: 总指挥(**校长):*****中学地震应急综合演练现在开始! 演练科目一:一分钟避险 解说:2015年5月12日11时40分,昌吉市发生中强地震,此时,正在教室上课的学生,突然感觉教室灯管、投影剧烈晃动,值班领导拉响警报。(30秒警报,30秒静音,提醒师生进行一分钟紧急避险;(总指挥宣布:现在请全校师生进行一分钟紧急避险)二次警报时开始撤离) 场景或动作设计及要求:立即拉响警报,*****中学教学楼内的师生员工紧急进行一分钟避险。各岗位人员进行断水断电等紧急处理相关工作。全体人员根据避险要领,室内找内墙跟附近及讲台柜旁趴下,双手抱头,两肘撑起着地。或用书包置于头顶,做好个人保护。 解说:*****中学全体师生开始进入一分钟紧急避险,大家根据避险要领,迅速寻找“救命三角”即躲在讲台、桌椅等支撑物旁,双手持物护头,因地制宜进行着避险。避险时应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并用毛巾、衣物捂住口鼻,避免吸入呛人的灰尘,使人窒息。主震过后迅速撤离到空旷安全的地方,是应急避震的优选方法,绝不能草率跳楼,盲目逃生。 演练科目二:紧急疏散 解说:地震发生后,办公室内人员按照就近的原则,协助上课老师在楼道、楼梯处引导学生按平时演练疏散路线迅速撤离。突发性地震主震发生往往只有十几秒至一分钟的时间,在这短暂时间内千万不可惊慌,应根据所处的环境做出正确的选择。跳楼逃生不可取,跳楼即使不摔伤,也极有可能被倒塌的建筑物砸伤。大地震过后,为防止强余震导致建筑物倒塌,主震过后应尽快撤离到空旷地带。疏散过程中,所有在场人员要做到快而有序,沉着冷静,严肃认真,避免发生拥挤踩踏事故,尤其是值班老师,每个楼层的疏散引导员,都要切实履行好职责。

地震相定义、划分、识别及特征

地震相 通过层序的划分,可以大致确定不同类型的砂岩储集体在纵向上发育的有利层位。通过对有利层序内地震相的研究,可以确定砂岩储集体的沉积相及横向的分布范围,从而为砂岩储层的综合预测奠定基础。 一、地震相分析 (一)地震相概念 地震相是沉积相在地震剖面上表现的总和,是由沉积环境(如海相或陆相)所形成的地震特征,是指一定面积内的地震反射单元,该单元内的地震属性参数与相邻的单元不同.它代表产生其反射的沉积物的岩性组合、层理和沉积特征。 (二)地震相分析 地震相分析就是在划分地震层序的基础上,利用地震参数特征上的差别,将地震层序划分为不同的地震相区,然后作出岩相和沉积环境的推断。用来限定地震相单位的基本参数是那些涉及层系内部的反射形态和层系本身的几何外形的有关参数,目前在地震相分析中使用的地震反射参数及其地质解释如下: (1)反射结构:反射结构反映层理类型、沉积作用、剥蚀和古地貌以及流体类型。 (2)地震相单元外形和平面组合:不同沉积环境下形成的岩相组合有特定的层理模式和形态模式,导致反射结构和外形的特定组合,从而反映沉积环境、沉积物源和地质背景。(3)反射振幅:反射振幅与波阻抗差有关,反映界面速度一密度差、地层间隔及流体成分和岩性变化。大面积的振幅稳定揭示上覆、下伏地层的良好连续性,反映低能级沉积;振幅快速变化,表示上覆和(或)下伏地层岩性快速变化,是高能环境的反映。 (4)反射频率:反射频率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地层厚度、流体成分、埋深、岩性组合、资料处理参数等。视频率的快速变化往往说明岩性的快速变化,因而是高能环境的产物。 (5)同相轴连续性:它直接反映地层本身的连续性,与沉积作用有关。连续性越好,表明地层越是与相对较低的能量级有关;连续性越差,反映地层横向变化越快,沉积能量越高。(6)层速度:层速度反映岩性、孔隙度、流体成分和地层压力。 由于同一地震相参数的变化可以由多种地质作用产生,因此地震相分析具有明显的多解性。但是既然地震相是沉积相的反映,地震相必然能够反映储集体或油气储集相带(刘震,1997)。 二、地震相划分标志 (一)外部几何形态 外部形态是一个重要的地震相标志。不同的沉积体或沉积体系,在外形上是有差别的,即使是相似的反射结构,因为外形的不同,也往往反映了完全不同的沉积环境。 目前常见的外部形态(图1)包括席状、席状披盖、楔形、滩形、透镜状、丘 形和充填型等。 1.席状 席状反射是地震剖面上最常见的外形之一,其主要特点是上下界面接近平行,厚度相对稳定。席状相单元内部通常为平行、亚平行或乱岗状反射结构,可代表深湖、半深湖等稳定沉积环境和滨浅湖、冲积平原等不稳定沉积环境。

幼儿园地震逃生模拟演练活动方案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幼儿园地震逃生模拟演练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全面提高全园师幼消防安全和自救逃生本领,本着“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和“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的原则,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基本方针,让全园教职工及幼儿更深入的了解一旦遇到紧急突发事件(如火灾、地震等)的逃生常识,使每一个师幼提高安全意识,增强紧急疏散的常识,提高自救互救的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之规定,我们将开展紧急突发事件和逃生自救的教育与演练,以不断增强全园师幼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二、演练目的 通过地震应急演练,使全园师幼掌握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熟悉震后我园紧急疏散的程序和线路,确保在地震来临时,我园地震应急工作能快速、高效、有序地进行,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全园师幼的生命安全,特别是减少不必要的非震伤害。同时通过演练活动,增强幼儿园师幼的安全意识,全面提高幼儿面对紧急事件的处理能力。在发生地震时,学会逃生的本领和能力,积累集体疏散、应急组织等实战经验,提高师幼应急防护救助能力,培养幼儿听从指挥、团结互助的品德。通过演练强化安全意识,完善预警机制。 三、前期准备及演练步骤 1、教师组织幼儿观看地震防震避震教育有关内容,提高幼儿对这些方面的认识。 2、让幼儿了解地震发生时的情况,逃生的方式,熟悉应急避震的方法。 3、让幼儿熟悉震后疏散的集中地点和途经的路线。 4、演练前组织幼儿进行避震和疏散的训练。 5、进行模拟发生地震的演练。 6、谨记: ①遇事不慌,头脑冷清; ②辨明情况,思考对策; ③听从指挥,有序疏散。 7、大忌:恐慌混乱,相互推搡,践踏。 四、活动安排 (一)项目:地震、火灾预警、全体师幼疏散演习。 演练包括应急和疏散两个内容:当地震发生时,先进行应急避震。当主震结束后,再进行疏散,到预定地点集中,以防余震发生。 (二)情景假设:地震、火灾信号。 哨声信号

地震逃生自救的正确方法

地震逃生自救的正确方法 地震逃生自救的正确方法1)选择夹角避震 地震发生时,立即选择炕沿下、床前、桌下,蹲身抱头,以躲避房盖、墙砖等物体的打击。因为这些地方可形成遮蔽塌落物体的生存空间。但要注意切勿钻到床底下,床和桌子要坚固;衣柜不能是板式的,不要太高,太高可能倾倒。 2)选择厨房、厕所避震 如果住的是水泥现浇板或水泥预制板屋顶的房子,地震发生时,应立即进入厨房、厕所等处,因为这些地方开间小,有上下水管道连接,既能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又可能找到维持生存的水和食物,有可能减少伤亡。其弊端是回旋余地小,令人体缺少遮挡物。 3)首先保护自己 要尽可能多地保存有生力量。地震发生在一瞬间,不容多考虑,应当机立断,先保护好自己,如果有可能顺便再保护别人。要记住:只有保存了自己,才有可能去抢救他人。还要注意自己脱险后,要先救活人,先救容易救的,然后再救难救的。以争取时间,在最短的时间内救更多的人。 4)护住头、口、鼻 如果自己已经被埋在了废墟下面,千万不要惊慌。要头脑冷静,先用手保护好头部和鼻子、嘴,以免受伤和让灰土进入呼吸

道。在手能动的情况下,先用手扒掉挤压身体的土石砖块,增大活动空间。如果四肢或上肢被压住不能动弹,就要注意保存体力、养精蓄锐。此时,精神的力量是巨大的,千万不能绝望,要坚定自己能活下去的决心,要以顽强的意志等待救援。面对危险,哭是没有用的,唯有自救互救才有活下来的可能。 5)不要大声呼喊 需要注意的是:地震时被砸在里面后,要立足于自救,千万不要大声呼喊,尽量减少体力消耗,你坚持的时间越长,获救的可能性越大。须知被压在里面的人听外面的声音清楚,里面发出的声音外面却不易听见。要积蓄体力,听到外面有人时再大声呼救。 6)积蓄水源节省使用 水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地震后受困在封闭空间时,要千方百计找水。没有水要找容器保存自己的尿液饮用;没有尿要找湿土吮吸。要作较长时间打算,液体只做润唇、小饮而绝不可大喝。如果困在里面时间过长,就要找一切可能吃的东西充饥。 7)巩固生存空间 被埋在废墟里,首要的是保护好自己。要尽快用砖块将头上身上的天花板顶住,以防止在余震中把自己砸伤。要想方设法用棍子给自己捅出一个出气孔,以防止窒息。 8)创造逃生条件 地震受困后,只要能动,就要想方设法钻出去。要寻找可以挖掘的工具,如刀子、铁棍、铁片等用来挖掘废墟。要凭眼睛和耳朵、感觉找准逃生方向:哪里可以看到光线就说明距离短;哪里

地震演练之脚本

花蓮縣立自強國中105學年度國家防災日 防震逃生演練實施要點 壹、依據:105年9月6日府教設字第1050165696 號函。 貳、目的:推行防火防震教育,增進大家防火防震常識。透過各種防火防震教育宣導活動,加強學生防火防震觀念,強化防 火、防震及避難逃生基本應變能力與防火責任,以防範災 害發生,確保大家生命財產之安全。 參、指導單位:花蓮縣政府教育處 肆、承辦單位:自強國中 伍、實施時間:105年9月21日上午9:21~10:00 陸、實施對象:全校師生 柒、逃生路線圖(如附件1) 捌、應變小組分工表(如附件2) 玖、地震火災演練之腳本(如附件3) 拾、本要點經校長核可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附件3) 花蓮縣立自強國中防震逃生演練腳本 情境模擬與介紹 105年9月21日上午9時21分,花蓮縣中央山脈斷層發生錯動,產生芮氏規模6.7的地震,花蓮市區震度為6級,搖晃時間持續30秒。 地震發生後,模擬災害為: (一)餘震發生時工具間起火。 主要演練項目如下: (一)學生避震指導與安撫。 (二)師生避難與疏散,災害應變小組成立與啟動。 (三)人數統計與回報。 (四)工具間失火與滅火。 (五)校園災情掌握與回報。

演練項目(一):學生避震指導與安撫 演練時間:1分鐘 模擬情境:發生規模6.7,震度6級強震約30秒 演練項目(二)師生避難與疏散,災害應變小組成立與啟動演練時間:4分鐘 模擬情境:強震過後約10秒

演練項目(三)人數統計與回報 地點:操場 演練時間:4分鐘 模擬情境:學生均疏散至運動場後,開始清查人數 演練項目(四)工具間失火與滅火 地點:工具間 演練時間:9分鐘 模擬情境:安全防護組巡視校園災情時,發現工具間失火

油气层的地震反射特征

油气层的地震反射特征 储集层物理性质的横向变化、储集层中聚集的石油和天然气对储集层的物理性质的影响,改变了地震波在这些条件下的传播参数,使其顶、底界面上、下的波阻抗差异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理所当然地使相应界面的反射系数也发生了变化。一般情况下,这些变化的主要表现是: (1)地震波速度发生变化。在品质较好的储集层中、在聚集了油气的储集层中,地震波的传播速度是下降的。 (2)物性界面的反射系数发生了变化。在品质较好的储集层中、在聚集了油气的储集层中,其顶界面的反射系数要下降,底界面的反射系数要增加。值得注意的是:当顶界面的反射系数下降到“负”以后,其反射能量是增加的,只是方向差180度。 (3)反射波频率发生了变化。品质较好的储集层和聚集了油气的储集层地震波频率,在横向上有较大幅度的下降。 (4)在同一储集层中,同时存在的不同性质的流体破坏了所在储层的内部波阻抗相对均一状态,在储集层内部产生了新的波阻抗界面和这类界面上、下波阻抗的差异,形成了相应的地震反射波。流体存在的静态特征使这种反射波同相轴永远保持在水平状态。 储集条件变好的储集层、聚集了石油和天然气的储集层造成的地震波的这种变化,在地震剖面上出现了相应的地震信息。在理论推力方面,这些地震信息的存在是无庸置疑的。然而实际情况,不尽如此,原因是:它们的出现或出现的程度,要受到探区的地震条件、地震勘探的野外采集参数、地震资料的处理技术等多种因素的控制。 在地震技术发展的现阶段,地震剖面较多见的油气显示地震信息有了很多发展。现把主要的一些特征及其应用实例叙述如下。 一.亮点剖面特征 地震波在物性变好的储集层重或者在聚集了油气的储集层中传播时的“低 速”特征,揭示了这些部位的波阻抗值的变化,也揭示了这些部位相应界面上、下波阻抗值差异的变化,还揭示了相应界面地震反射系数的增大或减小,在地震

地震逃生八个要点

地震逃生八个要点 地震逃生八个要点 1.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 地震中大的晃动时间约为1分钟左右。此时要在重心较低且结实牢固的桌子下面躲避,并紧紧抓牢桌子腿。在没有桌子等可供藏身的场合,至少也要用坐垫等物保护好头部。 2.摇晃时立即关火,失火时立即灭火。 地震时,关火的机会有三次。第一次机会在大晃动来临之前的小晃动之时。即在感知小的晃动瞬间,即刻互相招呼:“地震!快关火!”关闭正在使用的取暖炉、煤气炉等。 第二次机会在大晃动停息的时候。在发生大晃动时去关火,如放在煤气炉、取暖炉上面的水壶等滑落下来,那是很危险的。应在大的晃动停息后,再一次去关火。 第三次机会在着火之后。即便发生失火的情形,在1~2分钟之内还是可以扑灭的。为了能够迅速灭火,请将灭火器、消防水桶放置在离用火场所较近的地方。 3.不要慌张地向户外跑。 地震发生后,慌慌张张地向外跑,碎玻璃、屋顶上的砖瓦、广告牌等掉下来砸在身上是很危险的。此外,水泥预制板墙、自动售货机等也有倒塌的危险,不要靠近这些物体。 4.将门打开,确保出口。 钢筋水泥结构的房屋等,由于地震的晃动会造成门窗错位,

打不开门,曾经发生有人被封闭在屋子里的事例。因此有余震时请将门打开,保留出口。平时要先想好万一被关在屋子里,如何逃脱的方法。 5.户外要保护好头部,避开危险之处。 当大地剧烈摇晃,站立不稳的时候,人们都会有扶靠、抓住什么的心理。身边的门柱、墙壁大多会成为扶靠的对象。但是,这些看上去挺结实牢固的东西,实际上却是危险的。 在1987年日本宫城县海底地震时,由于水泥预制板墙、门柱的倒塌,曾经造成过多人死伤。故不要靠近水泥预制板墙、门柱等躲避。 在繁华街区、楼区,最危险的是玻璃窗、广告牌等物掉落下来砸伤人。要注意用手或手提包等物保护好头部。 地震时不同场所躲避要点1、学校。在学校中,平时要结合教学活动,向学生们讲述地震和防、避震知识,安排好学生转移、撤离的路线和场地;在比较坚固、安全的房屋里,可以躲避在课桌下、讲台旁,教学楼内的学生可以到开间小、有管道支撑的房间里,决不可让学生们乱跑或跳楼,不要到阳台上。震后有秩序地撤离。 2、行人。地震发生时,高层建筑物的玻璃碎片和大楼外侧混凝土碎块、以及广告招牌,马口铁板、霓红灯架等,可能掉下伤人,因此在街上走时,最好将身边的皮包或柔软的物品顶在头上,无物品时也可用手护在头上,尽可能作好自我防御的准备,要镇静,应该迅速离开电线杆和围墙,跑向比较开阔的地区躲避。 3、行驶车辆。(1)司机应尽快减速,逐步刹闸;(2)乘客(特别

地震反射波法在工程地质勘察中的应用

地震反射波法在工程地质勘察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6-09-18T17:23:49.103Z 来源:《基层建设》2015年29期作者:聂建微 [导读]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大型工程的施工建设数量也越来越多,在进行工程项目的地质勘察过程中,地震反射波发在实际应用中越加广泛,地震反射波法在工程勘察中的应用特点及效果也是更加明显。 十四冶建设云南勘察设计有限责任公司云南昆明 6502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大型工程的施工建设数量也越来越多,在进行工程项目的地质勘察过程中,地震反射波发在实际应用中越加广泛,地震反射波法在工程勘察中的应用特点及效果也是更加明显。下面主要探讨地震反射波法在实际工程地质勘察中的应用。 关键词:地震反射波法;工程勘查;应用 一、前言 地震反射波具有简便、客观、迅速的特点,在工程勘察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应用。本文就对地震反射波法在工程地质的勘察中的具体应用进行简要的分析探讨,希望对相关从业者有所帮助。 二、地震反射波法的运用原理 地震反射波法的工作机制主要是建立在地震波传播过程中所触及到的不同类型的媒介岩土层的时候,将反射局部能量的特点。通常来讲,地震波在地下传播中,若是碰到地层分界及断层等出现波阻抗变更的界面情况下,都会出现反射波,经过地面接收设备来自不同界面的反射波,经过详细的研究之后,核算出地震时间的剖面。并且将其与之前工程地质信息进行比较,研究反射波场的特点,以明确地表下岩土层的分层结构及相关内容,进而实现勘察地质的目的。 三、地震反射波法在实际工程的应用分析 1、案例分析 本文就以M大桥为实例工程进行分析,其大桥主要位于在小凌河口潮间带浅滩上,南边靠近渤海辽东湾,北边连接凌水湾,大桥主要由主桥以及引桥构成,全长为640 m,主桥是2×180 m 的独塔叠合梁式斜拉桥。该大桥工程区域空间非常广阔,没有一些可见的障碍物,因为其天然水深很浅,同时受潮位变动的影响非常大,所以无法科学的进行较大面积的工程地质钻探。于是使用地震反射波法勘察工程区域内的风化岩面分布情况,预判出该区域内有没有出现断层以及溶洞等相关地质问题的可能性。按照之前的对大桥周边的地质勘察信息表明,该地区的地层分布主要分为海相沉积层,陆相沉积层以及基岩等相关的岩层分布情况。 2、在工程地质中的具体应用分析 该大桥工程地震反射波法检测系统所使用的12道接收,单边引爆6次覆盖,通常在引爆一各炮点之后,后面的炮点及接收区域是根据横排及纵列以此向前移动1个道间的距离,从该大桥的实际情况来分析,其具体的偏移距为20 m,纵向测线上的炮点间距以及道间距都是5 m。采样的时间每次都间隔为0.3 m/s,采样的距离为4 098。 四、勘察资料的研究分析 1、勘察资料的处理程序 该大桥工程采取的地震反射波法勘察的资料使用专业的陆上地震发射波数据处理软件进行研究,其主要的程序涵盖了预处理,剖面处理以及其他方面相关的处理程序。所谓的预处理主要工作就是完成记录数据的归纳,以及频谱研究,选取共偏移道集以及共中心点道集等相关方面的任务;而剖面处理主要是对共偏移道集的自动校正,速度研究,小波道间相关去噪等有关方面的工作;最后是解释处理,这其实就是对不同记录数据的频谱进行详细的比较和研究,比较纵和横剖面交点道进行校正,从钻探信息中找出对监测剖面的相关解释内容。 2、地质解释以及资料处理 原始地震记录数据在通过相关的技术处理之后,能够获取地震波反射时间的剖面图,按照时间剖面图的详细情况可以从中反应出反射波组特点,利用地区地质的相关情况以及钻孔资料可以明确不同的地质结构,以及构造的特点,其中通常都涵盖了研究地震反射波组的特点,制作地质解释剖面图以及相关的内容。具体来看, (1)、时间剖面的波组特点,在该大桥的位置覆盖层,中等风化岩层的分界区域,都可以构成非常强的反射波组,发射波组的同组轴都是相互平行,同时保持连续性的状态。通过对时间剖面的波组特点可以清晰的反应出,在基岩面以下部分具有非常显著的反射波组和相轴合并,波组间隔变化较快,反射错乱等等相关的变化,这就充分的表明基岩内部的具体结构。 (2)、制作地质解释剖面,按照地震反射波的时间剖面图能够明确反射界面的区域,然后同之前的钻孔信息进行详细的比较,进而明确反射波双程过程中的有效波速,明确大桥测线上反射界面的深度。大桥某测线地震反射波探测的地质解释剖面见下图。 (3)、数据信息处理,一般这都是通过计算机对搜集的资料进行影响,以及获取地震相关的指标参数,提升信噪比为主要目标的整个处理过程和方法。其大体涵盖了数字滤波速度研究以及校正叠加等等一些相关的内容。利用不同功能的地震处理,充分的显示出其是表明岩性和地下结构等的参数据处理和地震剖面为目标的,提升分辨率,科学反射信息以及加强信噪比,以此来更好的限制不同方面的影 响,进而取得对地质解释的水平叠加偏移的时间剖面,以及可以折射出地下地质状况信息。 3、勘察结果的分析 从本次地质反射波勘察结构及之前地质钻探信息的探测成果全面的研究,其中一般涵盖了明确岩土分层及裂隙构造等相关内容。根据地震反射的勘察结果,大桥周边地质钻孔信息资料,可按照波阻等物理的指标参数将该大桥区域内岩土层分为4层,从上至下以此划分为表面覆盖层,以中等风化岩层等相关内容。该次地震反射波探测中一共发掘了4 个小断层,以及裂隙等。利用同周边的地质钻孔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反映出,地震反射波同相轴的变更一般都是由花岗岩不均匀风化,及中等风化岩层中含有强风化岩夹层而导致的。

2020年度地震演练脚本3-3

2020年地震演练脚本 一、充分认识地震应急演练的重要性 地震是一种突发性强、破坏性大的自然灾害。汶川特大地震、青海玉树地震以及日本大地震造成的巨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给我们敲响了进一步做好防震减灾工作的警钟。坚持在社区、辖区单位等人员密集场所开展紧急避险和疏散演练,对于提升应对地震的反应能力和处置能力,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自救互救能力,减少地震等灾害造成的损失,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演练内容 德裕社区也以县人防办警报为信号,组织辖区居民进行地震紧急避险和人员疏散演练。 三、演练时间 2019年4月8日10时00分,举行地震紧急避险和应急疏散演练。 四、参加范围 德裕社区的干部、人防小区的居民、消防人员以及小区物业人员。 1、组织机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信号员: 2、人员分工 救护组 组长: 组员:社区医疗 职责:听到报警信号,马上携带急救药具在安全集合地点待命,如有伤病员及时处理,重大伤情者及时拨打120送往医院。 通讯联络组 组长: 成员: 职责:遵照指挥部的指令,及时准确的报警、接警或请求其他单位接救,保障通讯交通畅通无阻,力争在极短时间内赶赴出事地点,执行避震任务,并以最快速度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避震抢险组 组长: 成员: 职责:避震应对突如其来的事故,社区及小区物业按事故的种类采取不同的措施。如失火:电工切断电源,抢险组立即赶赴现场进行灭火,组织撤离相关人员,采取有效灭火措施,待“119”

消防人员到来后,积极配合工作,保障供水及照明,直至火灾扑灭为止。 五、演练安排 (一)演练信号。社区地震应急演练活动以吹哨为信号。 (二)演练准备。 1、警报鸣放公告。为避免警报信号鸣放引起不必要的辖区恐慌,保持社区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秩序,维护社区安定。德裕社区在4月7日发布《地震演练警报鸣放公告》,张贴与人防小区门口,努力使警报鸣放工作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2、成立演练领导小组。社区成立地震应急演练小组,强化组织机构,明确职责,确保演练安全、有序进行。 3、确定疏散场地、线路图。选择人防小区的小广场,此处空旷开阔、远离建筑物,并按人员所在的位置绘制行动路线,将行动路线细心讲解给全体成员,让大家熟知路线图。 4、疏散顺序:按照人员所在的位置和人数的多少,结合疏散目的地的距离,编制撤退顺序图,并宣传到全体参加演练的对象,让大家熟知行动方向和路线,准确把握撤退顺序,避免拥挤。 (三)加强宣传教育。社区利用各种形式强化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教育,确保每位参加演练的人员掌握避震疏散常识、自救互救常识和紧急救护、消防安全常识,并在显眼位置设置疏散指示标志,让每位参加人员明确疏散路线,做好演练充分准备。

地震消防演练实施方案(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地震消防演练实施方案 (正式)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8781-38 地震消防演练实施方案(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一、演习目的 为进一步增强广大师生的公共安全意识、社会责任意识,提高师生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确保师生的人身和国家财产,维护教育的稳定与和谐。使师生在突发事件中紧张有序、及时有效地撤离事故现场,减少、避免伤害事故发生,培养师生的自我防护和逃生能力,全面落实防地震应急避险消防安全责任,确保学校的防地震应急避险消防安全,特举行本次演练。 二、时间、地点、内容、参加人员 演练时间:20xx年5月12日下午第一节课下课前 地点:教学楼和学校操场 内容:防地震、消防逃生演练 参加人员:第一节课在教学楼的全体师生

三、组织领导 组长:孙进 副组长:贾振林许能福 成员:方建忠包中元包继红刘平 四、演练现场组织 1、现场总指挥:贾振林 2、副总指挥:许能福 3、报警组:曹瑜 4、楼层定点引导疏散组: 一楼:许能福 二楼:包中元 三楼:包继红 四楼:方建忠 五楼:刘平 教学楼前坪:贾振林 5、后勤救护组: 组长:刘军

《地震逃生记》教学设计

《地震逃生记》教学设计 执教:熙春路逸夫刘丹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地震的巨大破坏性,知道面对地震时的避难方法。 2、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学会地震发生时的避难方式,懂得如何自救。 3、能沉着、冷静的面对危险情景,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地震知识,懂得如何自救。提高安全保护意识,珍爱生命。 教学难点:知道在地震中如何自救及互救。 三、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信息的能力,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所以当学生看到本课课题后,在头脑中就已经有了地震逃生的种种办法。可不同的场所运用何种办法正确应对和在采取应对措施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却了解得不甚透彻。所以,本节课的重点就应该放在帮助学生弄清楚不同场合逃生采取什么处理方式这一点上来。 俗话说:“眼过十遍,不如手过一遍。”所以在学生说地震逃生方式时,重要的,必须让学生掌握处理方法,应采取情景模拟的方法,让孩子多多练习,牢牢掌握。 四、教学过程: (一)揭题,了解地震的危害 师:同学们,2013年4月20日8点零2分,中国四川又发生了一件触动无数人心弦的大事,你们知道是什么事吗? 师:是的,此时的雅安已经成为了全中国人民的焦点,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样一组画面。CAI播放课件(地震画面、音乐、数据结合) 师:同学们,这样一张张画面、一组组数据,是否触动了你内心深处呢?谁来说说自己的感受?(或你想说些什么?) 小结:是啊,地震是一种可怕的自然灾害。面对突然发生的地震,人们感到恐慌、无助,人的力量顷刻间显得那样渺小。 可是,我们应该相信,如果我们我们多一分学习,在危难之时就一定会多一份生存的希望。今天我们的学习之旅就从探讨地震求生开始吧。 (二)如何防震自救 1、跑 师:同学们,当地震来临,通常我们的第一反应会是什么呢? 生:跑. 师:同意跑的举举手,同意不跑的也举举手,说说你的理由。 师:孩子们,破坏性地震从感觉到它的产生,到对地面的建筑物造成破坏平均时间是12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