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的靶向治疗

鼻咽癌的靶向治疗
鼻咽癌的靶向治疗

鼻咽癌的靶向治疗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22, 2012

鼻咽癌的靶向治疗

由于鼻咽部位置隐蔽,患者常无不适症状,易造成误诊、漏诊,在确诊患者中,70%已为中晚期。近年来,针对中晚期患者的综合性个体化治疗已成为提高局部控制率与生存率的重要手段,然而常规放化疗手段毒性反应较大,部分患者不能耐受,有些患者对基于铂类的化疗耐药,对治疗抵抗。越来越多的分子靶向药物被应用于鼻咽癌的联合放疗中,可较特异地阻断对肿瘤细胞生长起关键作用的信号传导通路,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减少对正常细胞的影响,毒副反应轻,安全性较好,能有效改善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

抗EGFR单克隆抗体

西妥昔单抗西妥昔单抗能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特异性结合,抑制受体介导的多种信号传导途径,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对于EGFR高表达的头颈部肿瘤而言,西妥昔单抗显示出了高疗效和低毒性反应的优势,于2006年被FDA批准与放化疗联合,治疗头颈部肿瘤初治患者。

邦纳(Bonner)的研究表明,与单独放疗相比,大剂量放疗+西妥昔单抗治疗可显着提高局部进展期头颈部癌患者的中位局部控制时间(24.4个月对14.9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PFS)期(17.1个月对12.4个月)和3年总生存(OS)率(55%对45%),且西妥昔单抗并未加重放疗相关毒性作用。

EXTREME多中心随机对照Ⅲ期临床研究表明,在标准化疗方案中联合应用西妥昔单抗能进一步提高患者生存率,且观察到的中位OS期(10.1个月)长于以往Ⅲ期临床研究的数据。

对于铂类耐药人群,西妥昔单抗同样显示出了优势。巴塞尔加(Baselga)等纳入96例铂类耐药的转移或复发性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患者,给予西妥昔单抗+顺铂或卡铂化疗,意向治疗人群(ITT)疗效评估显示,有效率为10%,疾病控制率达53%,中位至疾病进展时间(TTP)为85天,中位生存期为183天,治疗耐受性好,最常见的不良事件为痤疮样皮疹。

对于西妥昔单抗在鼻咽癌中的临床应用,目前文献报道不多。陈(Chan)等的多中心Ⅱ期临床研究表明,对于既往铂类治疗失败的复发或转移性鼻咽癌患者,西妥昔单抗+卡铂方案具有良好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

国内进行的多中心ENCORE研究纳入100例鼻咽癌患者进行调强放射治疗+同步放化疗+靶向治疗,放疗剂量为66~72Gy/30~32f,顺铂为80?mg/m2,每3周一次,同时每周应用西妥昔单抗。中位随访330天,无局部复发及颈部淋巴结复发,4例发生远处转移。该研究显示了西妥昔单抗治疗头颈部肿瘤的有效性。

尼妥珠单抗尼妥珠单抗是国内正式上市的第一种人源化表皮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人源化程度达95%,能显着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肿瘤血管生成,诱导分化,促进细胞凋亡,增强放化疗疗效,其靶向性强、毒副作用低。国内Ⅱ期临床试验结果表明,尼妥珠单抗+放化疗可将鼻咽癌3年生存率提高至

84.29%。

目前西妥昔单抗己被列入2009年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头颈部肿瘤联合治疗指南,尼妥珠单抗也被2009年NCCN指南中国版推荐用于晚期鼻咽癌的联合治疗。

小分子TKI

目前并无关于TKI的Ⅲ期临床研究,大多是集中于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治疗复发或转移性头颈部鳞癌的Ⅰ/Ⅱ期临床研究。

有研究显示,吉非替尼治疗后,OS期为6~8个月,缓解率为3%~10%。

苏利赫斯(Soulieres)等用厄洛替尼治疗复发或转移性头颈部鳞癌(Ⅰ/Ⅱ期研究),患者OS期为6个月,缓解率为4%。

TKI应用于晚期鼻咽癌的数据更为有限。马(Ma)等纳入经一线或二线治疗失败的复发或转移性鼻咽癌患者,给予吉非替尼500?mg/d口服,中位疾病进展(PD)时间为2.7个月。黄(Chua)等的Ⅱ期临床研究,纳入19例至少二线治疗失败的复发或转移性鼻咽癌患者,给予吉非替尼250?mg/d口服,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能耐受的毒副反应。结果显示,患者对治疗的耐受性好,仅出现1/2级毒副反应,但部分缓解(PR)率及完全缓解(CR)率均为0,中位PD时间为4个月,中位OS期为16个月。另一项关于厄洛替尼+顺铂及吉西他滨一线治疗的研究正在进行中。

尽管EGFR-TKI的Ⅰ/Ⅱ期临床研究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更明确的结论仍有待于Ⅲ期临床研究的支持。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

贝伐珠单抗贝伐珠单抗是目前在抑制血管生成治疗领域取得显着疗效的药物,无论是单独使用或与其他化疗药物联合使用,均可减少肿瘤血管生成。目前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抗血管生成治疗与其他治疗手段(如化疗、放疗)联合应用才有可能取得较好疗效。

既往研究已表明,EGFR激活可上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后者与抗EGFR药物耐药有关。同时抑制EGFR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可增加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增殖,减少血管渗透性。

沃克斯(Vokes)等在2005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上报告了厄洛替尼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复发或转移性头颈部鳞癌的Ⅰ期和Ⅱ期研究,结果显示,这两种药物联合应用没有出现毒性协同作用,但出血问题值得注意,两药联合的有效率可能高于单药,提示有必要进行随机对照试验。一项由纪念斯隆-凯特林癌症中心发起的联合贝伐珠单抗及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研究正在进行中。

索拉非尼索拉非尼是一种多激酶抑制剂,临床前研究显示,其能同时抑制多种存在于细胞内和细胞表面的激酶,包括RAF激酶、VEGFR-2、VEGFR-3、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β(PDGFR-β)、KIT和FLT-3。

索拉非尼具有双重抗肿瘤效应,一方面可通过抑制RAF/MEK/ERK信号传导通路,直接抑制肿瘤生长,另一方面可通过抑制VEGFR和PDGFR阻断肿瘤新生血管形成。

埃尔瑟(Elser)等进行的Ⅱ期临床研究表明,复发或转移性头颈部鳞癌或鼻咽癌患者对索拉非尼治疗耐受性好,索拉非尼单药抗肿瘤活性与其他靶向药物疗效相当。这提示我们,应对索拉非尼联合其他药物及放疗进行进一步研究。

帕唑帕尼帕唑帕尼是一种口服VEGF-2抑制剂,同时也针对PDGFR和干细胞因子受体(c-kit)。

已有临床研究显示,帕唑帕尼能显着延长晚期肾癌患者的生存时间,但其在鼻咽癌中的应用仍处于研究阶段。

目前,新加坡国立癌症中心正在开展一项关于帕唑帕尼治疗复发或转移性鼻咽癌的Ⅱ期临床研究(GW786034),评价其疗效及安全性。

因具备有效性高、安全性好等优势,靶向治疗在今后晚期鼻咽癌的研究中势必成为热点。但肿瘤生长受多条信号传导通路影响,阻断单一靶点可能无法成功阻断肿瘤下游信号转导,因而多靶点药物协同治疗将有望成为晚期鼻咽癌的有效治疗手段。部分患者存在对靶向治疗抵抗现象,关于筛选出这部分人群,逆转这种抵抗现象的研究将更有利于肿瘤的个体化治疗。

肝癌靶向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

肝癌靶向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 一、前沿: 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 PHC,以下简称肝癌),是世界上常见的恶性肿 瘤之一。每年全球新患PHC人数为62.6万人, 因PHC死亡者高达59.8万人, 位居全球恶性 肿瘤发病率第6位, 死亡原因第3位【1】。而新发肝癌病例中55%发生于中国,并且肝癌病死率 在各种癌症病死率中居第2位【2】。对国民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由于肝癌起病隐袭,早期诊断困难,恶性度高、病情进展快,大部分肝癌患者(>80%)就 医时已经为晚期,虽然介入栓塞化疗、全身化疗及射频消融等各种治疗手段被广泛应用于临 床,但总体上还未取得令人满意的临床疗效,手术切除及肝移植被认为是PHC可能的治愈方法, 但只有约15% 的患者能够受益,即使可以手术切除的肝癌,2 年复发率高达50%【3】。晚期患 者常常陷入无药可治的困境,在我国中位生存期(mST)仅3~6个月,而欧美患者也不过6~9 个月,预后很差。探索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是一个亟待解决的世界性问题。 随近年来肿瘤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加上对机体免疫系统的深入了解,肿瘤 的治疗已进入了分子靶向治疗(molecular targeted therapy)新的时代。所谓分子靶向治疗 就是针对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关键大分子,包括参与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细胞信号传导 和其他生物学途径的重要靶点(参与肿瘤细胞分化、周期调控、凋亡、浸润和转移等过程中, 从 DNA至蛋白、酶水平的任何亚细胞分子) ,通过特异性阻断肿瘤细胞的信号转导,来控制其基因 表达和改变生物学行为,或是通过强力阻止肿瘤血管生成,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 积极发挥抗肿瘤作用【4】。肝癌的分子靶向治疗具有较好的分子选择性,能高效、高选择性地 杀伤肿瘤细胞,减少对正常组织地损伤。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对PHC具有分子靶向治疗作用 的药物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二、目前肝癌的靶向药物治疗主要有以下几种: 药物种类药物类型及靶点药物名称临床试验 以EGFR为靶点 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吉非替尼(Gefitinib)已停止 埃罗替尼(Erlotinib)Ⅱ期结束 EGFR单克隆抗体西妥昔单抗(Cetuxim ab)Ⅱ期结束 尼妥珠单抗(Nimotuzum ab) 以抗血管生成 VEGF单克隆抗体贝伐单抗(Bevacizum ab)Ⅱ期结束 为靶点血管生成抑制剂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剂(Endostar) 内皮细胞增生抑制剂沙利度胺(Thalidomide)Ⅱ期结束 多靶点抑制剂多激酶抑制剂索拉非尼(sorafenib)III期阳性结果 舒尼替尼(sunitinib)III期进行中 拉帕替尼(lapatinib)Ⅱ期结束 Brivanib (BM S2582664) Ⅱ期进行中 西地尼布 (cediranib) Ⅱ期进行中 Tsu-68 ABT-869 Ⅱ期中期阳性结果其它叶酸类似物洛拉曲克(Nolatrexed) III期阴性结果 Tubu lin抑制剂 T138067 III期阴性结果蛋白酶抑制剂硼替佐米(Bortezom ib)II期阳性结果 抗代谢类药物 DNA甲基抑制剂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环氧化酶-2抑制剂 细胞周期控制药物Ⅱ期进行中 酪丝亮肽 1 以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为靶点: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EGFR是具有配体依赖性的酪氨酸激酶活性的跨膜糖蛋白家族,在多种肿瘤中都存在过表

鼻咽癌的靶向治疗

鼻咽癌的靶向治疗 由于鼻咽部位置隐蔽,患者常无不适症状,易造成误诊、漏 诊,在 确诊患者中,70%已为中晚期。近年来,针对中晚期患者的综 合性个体化治疗已成为提高局部控制率与生存率的重要手段,然而 常规放化疗手段毒性反应较大,部分患者不能耐受,有些患者对基 于铂类的化疗耐 药,对治疗抵抗。越来越多的分子靶向药物被应用 于鼻咽癌的联合放疗中,可较特异地阻断对肿瘤细胞生长起关键作 用的信号传导通路,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减少对正常细胞的影 响,毒副反应轻,安全性较好,能有效改善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 量。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 抗EGFF 单克隆抗体 西妥昔单抗西妥昔单抗能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 特异 性结 合,抑制受体介导的多种信号传导途径,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生 长。对于EGFF 高表达的头颈部肿瘤而言,西妥昔单抗显示出了高疗 效和低毒性反应的优势,于2006年被FDA 比准与放化疗联合,治疗 头颈部肿瘤初治患者。 邦纳(Bonner )的研究表明,与单独放疗相比,大剂量放疗 +西 妥昔单抗治疗可显著提高局部进展期头颈部癌患者的中位局部控制 时间(24.4个月对14.9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PFS 期(17.1 个月对12.4个月)和3年总生存(OS 率(55%寸45%,且西妥 昔单抗并未加重放疗相关毒性作用。 方■樽髀

EXTREMI多中心随机对照皿期临床研究表明,在标准化疗方案中联合应用西妥昔单抗能进一步提高患者生存率,且观察到的中位08期(10.1个月)长于以往皿期临床研究的数据。 对于铂类耐药人群,西妥昔单抗同样显示出了优势。巴塞尔加(Baselga )等纳入96 例铂类耐药的转移或复发性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患者,给予西妥昔单抗+顺铂或卡铂化疗,意向治疗人群(ITT ) 疗效评估显示,有效率为10%,疾病控制率达53%,中位至疾病进展时间(TTP为85天,中位生存期为183天,治疗耐受性好,最常见的不良事件为痤疮样皮疹。 对于西妥昔单抗在鼻咽癌中的临床应用,目前文献报道不多。陈(Chan)等的多中心H期临床研究表明,对于既往铂类治疗失败的复发或转移性鼻咽癌患者,西妥昔单抗+卡铂方案具有良好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 国内进行的多中心ENCOR研究纳入100例鼻咽癌患者进行调强放射治疗+同步放化疗+靶向治疗,放疗剂量为 66~72 Gy/30~32 f ,顺铂为80 mg/m2每3周一次,同时每周应用西妥昔单抗。中位随访330天,无局部复发及颈部淋巴结复发,4例发生远处转移。该研究显示了西妥昔单抗治疗头颈部肿瘤的有效性。 尼妥珠单抗尼妥珠单抗是国内正式上市的第一种人源化表皮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人源化程度达95%,能显著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肿瘤血管生成,诱导分化,促进细胞凋亡,增强放化疗疗效,其靶向性强、毒副作用低。国内H期临床试验结果表明,尼妥珠单抗+放化疗可将鼻咽癌3 年生存率提高至84.29%。 目前西妥昔单抗己被列入2009年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 (NCCN 头颈部肿瘤联合治疗指南,尼妥珠单抗也被2009 年NCCN 指南中国版推荐用于晚期鼻咽癌的联合治疗。 小分子TKI 目前并无关于TKI的皿期临床研究,大多是集中于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治疗复发或转移性头颈部鳞癌的I / H期临床研究。 有研究显示,吉非替尼治疗后,OS期为6~8个月,缓解率为 3%~10%。 苏利赫斯(Soulieres )等用厄洛替尼治疗复发或转移性头颈部鳞癌(I / H期研究),患者OS期为6个月,缓解率为4% TKI应用于晚期鼻咽癌的数据更为有限。马(M3等纳入经一线或

鼻咽癌晚期吃靶向药能延长生命吗

鼻咽癌是发生在鼻腔与鼻咽部的恶性肿瘤,我国属高发区。鼻咽癌起病往往比较隐匿,且容易与其他疾病相混淆,以至病情不断恶化进入晚期。当鼻咽癌到了晚期时,常会出现其他脏器组织的扩散转移,手术切除的可能性较小,因此药物治疗成了重要的治疗手段,如靶向药,那鼻咽癌晚期吃靶向药能延长生命吗? 目前靶向药在鼻咽癌的治疗中应用越来越广泛,相比传统化疗具有高效低毒的优势。临床上确实有不少晚期患者通过靶向药的治疗病情得到控制,生存期得到延长,但也有晚期患者服用靶向药并未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靶向药并非适合每个患者,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决定,一般情况下,患者在服用靶向药前是要做基因检测的,基因突变呈现阳性才会达到治疗的效果。另外靶向药也会导致各种不良反应的出现,且易产生耐药性,大多数患者在服药一年左右就会耐药,达不到治疗的效果,且靶向药所需费用非常高,一般的家庭很难承受,患者也要考虑自己的经济状况。 除了靶向药外,中医也是治疗鼻咽癌常用的方法,具有副作用小、疗效确切等优势,尤其适用于晚期患者。中医治疗鼻咽癌具有较强的整体观念,从患者的整体出发,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病情发展,抑制扩散转移,也有助于调理患者机体,为患者补充元气,提高免疫力和机体内环境的调控能力,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另外中医还能联合其他方法进行综合治疗,如辅助靶向治疗,有助于减轻靶向药的副作用,减缓患者耐药的程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整体的治疗效果,进一步延长患者生命。

中医治疗遵循整体施治、标本兼治的原则,是治疗鼻咽癌的重要手段之一,作为一家集预防、医疗、科研、康复为一体的现代化特色中医肿瘤专科医院,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自建院以来,始终专注于中医,坚持“专科专病专方”,充分发挥中医肿瘤科特色及优势,以院长袁希福提出的三联平衡理论为指导用药,抓住关键病机“虚、瘀、毒”统筹兼顾,采取“扶正补虚,理气化瘀,化痰散结,攻毒排毒”;从而达到调理人体阴阳气血,使脏腑机能平衡,从而使人体回转到自然状态。多年来,众多用药患者得以减轻痛苦,延长生命,甚至一些患者实现了临床康复或长期带瘤生存。 部分参考案例: 案例1:吕权武,男,53岁,鼻咽癌脑转移,河北省张家口市人治疗经历:2014年7月,因头痛久治不愈,吕权武到当地医院做颅脑检查,发现右侧颞顶部、鼻咽部异常占位。无法接受现实的吕权武又到北京的两家医院检查,随后确诊为鼻咽癌,而且已经出现脑转移。确诊后,医生建议鼻部做放化疗,头部做开颅手术。但身边太多患癌病人因放化疗而去世,遂拒接医生的治疗建议,随后到全国多家知名医院寻求治疗,但均无更好的治疗方法,医生告知若不治疗,他的生存期只有3-6个月。 康复历程:后打听到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于2014年11月10日寻求中医的治疗。服用中药几天,不到两小时就要吃止痛药的吕权武,已经整整一上午没吃止痛药,感觉到药效的吕权武一直坚持服药,服药1个月头痛转为间歇性发作,停止服用马啡,服药4个月,

靶向治疗鼻咽癌到底好不好

鼻咽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由于舌体具有丰富的淋巴管和血液循环,并且舌的机械运动频繁,因此鼻咽癌转移较早且转移几率较高。因此一定要及时治疗,在临床上,治疗鼻咽癌的方法也是比较多的,如近些年比较流行的靶向治疗,那么靶向治疗鼻咽癌到底好不好呢? 在临床上,可能大家对手术,放化疗都比较熟悉,但是对靶向治疗可能了解的并不多,给大家介绍一下靶向治疗,靶向治疗是指在细胞分子水平上,针对已经明确的致癌位点,来设计相应的治疗药物,药物进入体内会特异地选择致癌位点来相结合发生作用,使肿瘤细胞特异性死亡。简单的说靶向治疗针对传统的化疗来讲是作用在新的位点的药物治疗,那么靶向治疗鼻咽癌到底好不好呢? 专家介绍,这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如有些患者体质较好,对靶向药物敏感度比较高,这时候治疗效果肯定也是比较好的,但是如果不适合靶向治疗而要勉强使用,反而得不常失,且大家应该知道,靶向治疗也是药物治疗,也会产生一系列的副作用,且容易耐药,费用较高,普通的家庭往往支付不起高昂的费用,建议患者还是根据自身情况,慎重选择。 其实在鼻咽癌的治疗上,除了常见的西医治疗,中医药也是治疗鼻咽癌重要的治疗方法,中医有非常强的整体观念,往往能从病人全身的特点加以考虑,而不只是局限在癌症病灶本身,纠正机体的某些失调,中药对健康细胞的伤害比较小,一般不会因治疗本身的原因对体力产生新的破坏,在癌症好转的同时,体力也会渐渐得到恢复,逐步增强免疫力。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临床上,在诸多的中医药疗法中,汲取中医药精髓的“三联平衡疗法”受到很多患者和家属的好评。该疗法注重从患者整体入手,采用天然中草药,通过对不同病人,病因病机的辩证治疗,起到“培元固本”“化痰散结”“排毒减毒”的功效,从而减轻病人痛苦,延长病人生命。 该疗法攻邪不伤正、扶正不恋邪,又能辩证施治,还具有不手术、不放化疗、不住院、无痛苦、无风险、无毒副反应,花费少等特点。通过天然中草药,对病人机体内环境的调节,可以有效实现减轻病人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病人生命的效果。 靶向治疗鼻咽癌到底好不好?通过上述介绍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不少靶向药物确有一定的效果,但是也会产生一系列的副作用,易耐药,费用较高,建议患者还是根据情况使用。

鼻咽癌化疗药物与分子靶向药物治疗规范及指导原则

鼻咽癌化疗药物与分子靶向药物治疗规范及指导原则 治疗规范 鼻咽癌大部分病理类型对放射线敏感,放疗为其首选的治疗方法。1、2期患者单纯放射治疗。3、4期患者采用放疗+化疗综合治疗,化疗方案采用含顺铂为主的方案,可选用同步啊放化疗或放疗前新辅助化疗,必要时配合辅助化疗。 任何T,任何N,M1患者,采用化疗+姑息放疗。放疗后残留或复发病例可行手术挽救性治疗。对中晚期患者或治疗失败的鼻咽癌可在放化疗同时配合靶向治疗。 【临床病理分期】 采用中国鼻咽癌2008分期标准 1、分类 T:原发肿瘤 T1:局限于鼻咽 T2:侵犯鼻腔、口咽、咽旁间隙 T3:侵犯颅神经、鼻窦、翼外肌及以外的咀嚼肌间隙颅内(海绵窦、脑膜等)。 N:区域淋巴结转移 N0:影像学及体检无淋巴结转移证据 N1a:咽后淋巴结转移 N1b:单侧Ⅰb、Ⅱ、Ⅲ、Ⅳa区淋巴结转移且直径≤3cm N2:双侧Ⅰb、Ⅱ、Ⅲ、Ⅳa区淋巴结转移,或直径>3cm,或淋巴结包膜外侵犯 N3:Ⅳ、Ⅴb区淋巴结转移 备注:淋巴结大小在MRI上测量 M:远处转移 M0:无远处转移 M1:有远处转移 2、分期 Ⅰ期:T0N0M0 Ⅱ期:T1N1a-1b M0,T2N0-1b M0

Ⅲ期:T1-2N0M0,T3N0-2M0 Ⅳa期:T1-3N3M0,T4N0-3M0 Ⅳb期:任何T、N和M1 一、治疗原则: 早期(T1-2N0-1)–单纯放疗 –针对咽旁侵犯(T2b )的联合化疗 局部进展期(T3-4N0-1)–联合放化疗 –超分割、调强放疗 局部进展期(T1-4N2-3)–联合放化疗 –诱导化疗 远处转移期(TxNxM1)–姑息化疗 –靶向治疗 二、化疗的类型: (一).同期放化疗 1.同期放化疗的特点 理论依据:放疗增敏;消灭微小转移灶。 优点:改善局控;减少远处转移;延长生存。 缺点:毒性增加(局部和全身)。 美国INT 0099试验:147例Ⅲ/Ⅳ鼻咽癌,单纯放疗(69例)与同期放化疗(78例)(放疗:70 Gy,化疗:顺铂100 mg/m2 第1, 22, 43 天)进行比对分析,辅助化疗:顺铂80 mg/m2,第1天。5-FU 1000 mg/m2,持续滴注第1- 4 天,每4 周重复,连用3 个疗程。同步放化疗组5 年无进展生存率及5 年总生存率均明显优于单纯放疗组。 2.同期化疗方案: 顺铂+5-FU 方案 顺铂20 mg/m2/ 天第1-4, 29-32天CIV 5-FU 400 mg/m2/ 天第1-4, 29-32天CIV

鼻咽癌的靶向治疗

鼻咽癌得靶向治疗 由于鼻咽部位置隐蔽,患者常无不适症状,易造成误诊、漏诊,在确诊患者中,70%已为中晚期。近年来,针对中晚期患者得综合性个体化治疗已成为提高局部控制率与生存率得重要手段,然而常规放化疗手段毒性反应较大,部分患者不能耐受,有些患者对基于铂类得化疗耐药,对治疗抵抗。越来越多得分子靶向药物被应用于鼻咽癌得联合放疗中,可较特异地阻断对肿瘤细胞生长起关键作用得信号传导通路,在杀死肿瘤细胞得同时, 减少对正常细胞得影响,毒副反应轻,安全性较好,能有效改善患者生存率与生活质量。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 抗EGFR单克隆抗体 西妥昔单抗西妥昔单抗能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特异性结合,抑制受体介导得多种信号传导途径,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对于EGFR高表达得头颈部肿瘤而言,西妥昔单抗显示出了高疗效与低毒性反应得优势,于2006年被FDA批准与放化疗联合,治疗头颈部肿瘤初治患者。 邦纳(Bonner)得研究表明,与单独放疗相比,大剂量放疗+西妥昔单抗治疗可显著提高局部进展期头颈部癌患者得中位局部控制时间(24、4个月对14、9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PFS)期(17、1个月对12、4个月)与3年总生存(OS)率(55%对45%),且西妥昔 单抗并未加重放疗相关毒性作用。 EXTREME多中心随机对照Ⅲ期临床研究表明,在标准化疗方案中联合应用西妥昔单抗能进一步提高患者生存率,且观察到得中位OS期(10、1个月)长于以往Ⅲ期临床研究得数据。 对于铂类耐药人群,西妥昔单抗同样显示出了优势。巴塞尔加(Baselga)等纳入96例铂类耐药得转移或复发性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患者,给予西妥昔单抗+顺铂或卡铂化疗,意向治疗人群(ITT)疗效评估显示,有效率为10%,疾病控制率达53%,中位至疾病进展时

鼻咽癌的靶向治疗

鼻咽癌的靶向治疗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22, 2012

鼻咽癌的靶向治疗 由于鼻咽部位置隐蔽,患者常无不适症状,易造成误诊、漏诊,在确诊患者中,70%已为中晚期。近年来,针对中晚期患者的综合性个体化治疗已成为提高局部控制率与生存率的重要手段,然而常规放化疗手段毒性反应较大,部分患者不能耐受,有些患者对基于铂类的化疗耐药,对治疗抵抗。越来越多的分子靶向药物被应用于鼻咽癌的联合放疗中,可较特异地阻断对肿瘤细胞生长起关键作用的信号传导通路,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减少对正常细胞的影响,毒副反应轻,安全性较好,能有效改善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 抗EGFR单克隆抗体 西妥昔单抗西妥昔单抗能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特异性结合,抑制受体介导的多种信号传导途径,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对于EGFR高表达的头颈部肿瘤而言,西妥昔单抗显示出了高疗效和低毒性反应的优势,于2006年被FDA批准与放化疗联合,治疗头颈部肿瘤初治患者。 邦纳(Bonner)的研究表明,与单独放疗相比,大剂量放疗+西妥昔单抗治疗可显着提高局部进展期头颈部癌患者的中位局部控制时间(24.4个月对14.9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PFS)期(17.1个月对12.4个月)和3年总生存(OS)率(55%对45%),且西妥昔单抗并未加重放疗相关毒性作用。 EXTREME多中心随机对照Ⅲ期临床研究表明,在标准化疗方案中联合应用西妥昔单抗能进一步提高患者生存率,且观察到的中位OS期(10.1个月)长于以往Ⅲ期临床研究的数据。 对于铂类耐药人群,西妥昔单抗同样显示出了优势。巴塞尔加(Baselga)等纳入96例铂类耐药的转移或复发性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患者,给予西妥昔单抗+顺铂或卡铂化疗,意向治疗人群(ITT)疗效评估显示,有效率为10%,疾病控制率达53%,中位至疾病进展时间(TTP)为85天,中位生存期为183天,治疗耐受性好,最常见的不良事件为痤疮样皮疹。 对于西妥昔单抗在鼻咽癌中的临床应用,目前文献报道不多。陈(Chan)等的多中心Ⅱ期临床研究表明,对于既往铂类治疗失败的复发或转移性鼻咽癌患者,西妥昔单抗+卡铂方案具有良好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 国内进行的多中心ENCORE研究纳入100例鼻咽癌患者进行调强放射治疗+同步放化疗+靶向治疗,放疗剂量为66~72Gy/30~32f,顺铂为80?mg/m2,每3周一次,同时每周应用西妥昔单抗。中位随访330天,无局部复发及颈部淋巴结复发,4例发生远处转移。该研究显示了西妥昔单抗治疗头颈部肿瘤的有效性。 尼妥珠单抗尼妥珠单抗是国内正式上市的第一种人源化表皮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人源化程度达95%,能显着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肿瘤血管生成,诱导分化,促进细胞凋亡,增强放化疗疗效,其靶向性强、毒副作用低。国内Ⅱ期临床试验结果表明,尼妥珠单抗+放化疗可将鼻咽癌3年生存率提高至 84.29%。 目前西妥昔单抗己被列入2009年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头颈部肿瘤联合治疗指南,尼妥珠单抗也被2009年NCCN指南中国版推荐用于晚期鼻咽癌的联合治疗。

鼻咽癌治疗后的记录

鼻咽癌治疗后的记录V1.3 V1.0发布日期:2015年03月04日 V1.2修改日期:2015年03月19日 V1.3修改日期:2015年05月11日 个人基本信息 注:鼻咽癌目前最有效治疗手段仍然是放疗,化疗是医生根据个体情况定制不同的方案。这爱必妥仅仅是一种辅助型治疗方案,爱必妥的副作用主要是皮疹,确切怎么叫我也不太清楚,总之自从注射第1次后的第四天,脸上、头皮、脖子(特别下巴部位)、上背部和胸部位置开始长类似青春痘的东西,而且化脓(不是像米粒一样,大的像指甲片一样大小),严重时每次戴上面罩都会出浓出血。放疗10分钟后有些地方开始干痂,此时拿下面罩又会导致少量出血,不疼痛,仅仅是痒,但还可以忍受的程度,只有在睡着时不由自主地用手去挠痒,挠到满脸脓和血,没几天又长出来。护士和医生都说皮疹越严重的就说明爱必妥对我越有效果,不知道是否是一种安慰。但我只知道有一点她们说的是真的,她们说从来没见过像我这么严重的副作用。 放化疗治疗方案 1.IMRT放疗32次 2.化疗2程 3.爱必妥靶向治疗,由于药物反应厉害(主要是皮疹类),最后一次的靶向治疗放弃。

身体的变化 从鼻咽癌治疗出院后到现在,身体上有不同的变化,以下有些简单的纪录,希望能帮助到需要的人。 在整个恢复过程中,我始终坚持食疗、睡眠、心态和运动,除了看过2个月左右的中医协助恢复外,几乎没用过任何药物。 1.右耳抽积液3次,第一次2014年07月18日,第二次2014年9月08日,第三次2014 年11月03日,左耳抽积液一次(2014年7月18日)。目前两耳有点耳鸣声外,已经没有积液。 2.双手臂又较多的皮脂腺囊肿,已经有差不多10年都这样,一直为此而想做手术去掉。 但从治疗开始发现有些地方的皮脂腺囊肿似乎有变小的情况,最明显的是左边腋下的那颗(现在用手已经摸不到了),咽喉上那颗(原来差不多有黄豆大小,现在和米粒差不多大小)。 3.偶尔发生头向左后方扭转时,右后脑勺抽筋式地瞬间疼痛。治疗后半年内没有出现过这 种现象,最近几天倒是有再出现过,但比以前的次数要少。 4.冬天,有时哪怕是身上明显感觉到热,手比较冰凉。 5.后鼻窦炎,上下颌炎,双乳突炎。2014年08-09月时,从双乳突位置往口腔流下来的 略带酸咸的液体,也许是这些炎症带来的,后来就越来越少,大概在12月份后基本没有出现过。鼻涕一直以来都有,目前少点,每天至少2次冲洗鼻腔。 6.2014年06-07月份,口腔炎症特别严重,全白色,脱皮。且晚上唾液分泌太多(只有 在晚上睡觉时才会出现,而且大概只持续2、3个小时,因为半夜口干也需要喝水,白天依然口干),倒流至咽喉,严重影响睡眠。 7.治疗后的3、4个月内舌头感觉比较大,说话不清晰且鼻音较重,舌头的肥大与我50 公斤的瘦小体型不相符。最近较好查看舌头,觉得它瘦小很多呀,终于与体型相符了,说话也清晰多了。 8.大概2014年08月开始,低头时双脚有点酸累的感觉,从10月份开始好转,目前基本 上很少出现。 9.出院后两耳一直有耳鸣现象,目前的症状轻很多(有时感觉不到耳鸣)。 10.出院以后3个月内两边大牙牙龈有点酸疼感,酸痛时早晚刷牙后用奥民清牙齿脱敏剂涂 抹牙齿3分钟后漱口(只有在感觉到酸疼时用,并非天天用,出院时开了三管,只用了1小管再多点。) 11.口干、咽干开始时比较明显,会慢慢好起来的,它是一个缓慢的恢复过程。我在11月 份开始吃饭已经可以不用汤水,但需要在每一口饭里面加入水分比较多的蔬菜。 注:以上的第2和第3点与病情没有任何关系,但却在治疗过程中有微妙的变化,而且看上去是向好的方面发展。

靶向治疗鼻咽癌价格高吗

鼻咽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些年,发病率有增加的趋势。鼻咽癌比较传统的治疗方式包括手术、放疗、化疗。但是近些年,靶向治疗是新兴的一种治疗方法,人们在关心靶向治疗效果的同时,费用也是家属和患者关心的重点,那么靶向治疗鼻咽癌价格高吗? 治疗鼻咽癌,人们在关心治疗效果的同时,还有一个套不掉的问题治疗费用,鼻咽癌的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费用也是比较高,很多家庭因治疗费用因病返贫,还有的欠下几万甚至几十万的债务,因此对于人们在选择靶向治疗的时候,也会问到治疗费用的问题。 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下靶向治疗,是一种新型的肿瘤治疗方式,具有副作用小、见效快等特点,是在细胞分子水平上,针对已经明确的致癌位点(该位点可以是肿瘤细胞内部的一个蛋白分子,也可以是一个基因片段),来设计相应的治疗药物,药物进入体内会特意地选择致癌位点来相结合发生作用,使肿瘤细胞特异性死亡。 在临床上,不少靶向药的确短期效果相当不错。但是靶向药也是化疗的一种,副作用也是非常大的,如出现恶心、呕吐、腹泻、乏力、食欲不振、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下降等症状,靶向治疗的费用视具体情况而定,一个疗程基本需要十几万的费用。且靶向治疗很容易让患者产生耐药性,半年或者一年以后会出现抗药性,患者体内肿瘤细胞重新找到切口转移生长。此时如果再继续靶向治疗也是徒劳,建议还是根据情况使用。 对于鼻咽癌的治疗,不能一味地追求杀灭癌细胞,缩小肿瘤,更应该注重在抑制癌细胞的基础上,提高病人的免疫力,提高生活质量。

而在临床上,中医药在这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医治疗肿瘤攻邪不伤正、扶正不恋邪,又能辩证施治,适用于各个阶段的患者,且中医药在抑制癌细胞的时候,还会提高患者的免疫力,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临床上,在中医治癌领域,独树一帜的“三联平衡疗法”具有不错的患者口碑,治疗效果不仅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认可;更是誉享国际,得到了国内外诸多知名肿瘤专家的称赞。该疗法是由出身于袁氏中医世家,第八代传人,拥有三十余载临床抗癌实战经验的袁希福教授,创立的中医药疗法。 该疗法还具采用天然的中草药,患者拿药之后可以回家治疗、不需要住院,在家治疗,饮食起居,家庭护理,功能锻炼均方便,环境熟悉,心理无压力,治疗费用偏低,患者更有利于接受。 靶向治疗鼻咽癌价格高吗?通过上述介绍我们知道一般而言,靶向治疗的费用是相当昂贵的,因为所需药物均为进口,也有较少部分是国产。且靶向药的治疗效果受限,建议患者还是结合自身情况选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