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圆与相似综合经典题及答案解析.docx

中考数学圆与相似综合经典题及答案解析.docx
中考数学圆与相似综合经典题及答案解析.docx

中考数学圆与相似综合经典题及答案解析一、相似

1.已知:如图一,抛物线

C,直线经过A、 C 两点,且与 x

轴正半轴交于A、B 两点,与y 轴交于点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若直线 DE 平行于 x 轴并从 C 点开始以每秒 1 个单位的速度沿 y 轴正方向平移,且分

别交 y 轴、线段BC 于点 E, D,同时动点P 从点运动,如图;当点P 运动到原点O 时,直线B 出发,沿BO 方向以每秒 2 个单位速度DE 与点 P 都停止运动,连DP,若点P

运动时间为 t秒;设,当 t 为何值时, s 有最小值,并求出最小值.

(3)在的条件下,是否存在t 的值,使以P、B、 D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相似;若存在,求 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解:由直线:知:、;

∵,

∴,即.

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代入,得:

,解得

∴抛物线的解析式:

(2)解:在中,,,则;

∵,

∴;

而;

∴,

∴当时, s 有最小值,且最小值为1

(3)解:在中,在中,,

以 P、 B、 D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

,,则

,则

相似,已知

,则有两种情况:,解得;

,解得;

综上,当或时,以P、B、D为顶点的三角形与相似

【解析】【分析】( 1)由直线与坐标轴相交易求得点A、 C 的坐标,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

得抛物线的解析式;

(2)由题意可将ED、 OP 用含 t 的代数式表示出来,并代入题目中的s 与 OP、 DE 的关系

式整理可得s=(0

值越小,则当分母最大时,分式的值越小,即t=1 时, s 有最小值,且最小值为1;

( 3)解直角三角形可得BC 和 CD、 BD 的值,根据题意以P、 B、 D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

△ABC相似所得的比例式有两种情况:,,将这些线段代入比例式即可求

解。

2.

(1)问题发现:

如图 1,在等边三角形ABC中,点 M 为 BC 边上异于B、 C 的一点,以AM 为边作等边三角

形 AMN ,连接 CN, NC 与 AB 的位置关系为 ________;

(2)深入探究:

如图 2,在等腰三角形 ABC中, BA=BC,点 M 为 BC边上异于 B、C 的一点,以 AM 为边作等腰三角形 AMN ,使∠ ABC=∠ AMN, AM=MN ,连接 CN,试探究∠ ABC 与∠ACN 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3)拓展延伸:

如图 3,在正方形ADBC 中, AD=AC,点 M 为 BC 边上异于B、C 的一点,以AM 为边作正方形 AMEF,点 N 为正方形AMEF 的中点,连接CN,若

【答案】(1) NC∥ AB

BC=10, CN=,试求EF的长.

(2)解:∠ ABC=∠ ACN,理由如下:

∵=1 且∠ ABC=∠ AMN ,∴△ ABC~△ AMN

∴,

∵A B=BC,

∴∠ BAC=(180°﹣∠ABC),

∵AM=MN

∴∠ MAN=(180﹣°∠ AMN),

∵∠ ABC=∠ AMN ,

∴∠ BAC=∠ MAN ,

∴∠ BAM=∠ CAN,

∴△ ABM~△ ACN,

∴∠ ABC=∠ ACN

(3)解:如图3,连接 AB, AN,

∵四边形 ADBC, AMEF 为正方形,

∴∠ ABC=∠ BAC=45 ,°∠ MAN=45 °,∴∠ BAC﹣∠MAC=∠ MAN ﹣∠ MAC 即∠ BAM=∠ CAN,

∵,

∴,

∴△ ABM~△ ACN

∴,

∴=cos45 = °,

∴,

∴B M=2,

∴CM=BC﹣ BM=8,

在 Rt△ AMC,

AM=,

∴EF=AM=2.

【解析】【解答】解:(1) NC∥ AB,理由如下:

∵△ ABC与△ MN 是等边三角形,

∴A B=AC, AM=AN,∠BAC=∠

MAN=60 °,∴∠ BAM=∠ CAN,

在△ ABM 与△ ACN 中,

∴△ ABM≌ △ ACN( SAS),

∴∠ B=∠ACN=60 ,°

∵∠ ANC+∠ ACN+∠ CAN=∠ ANC+60 +°∠CAN=180 ,°

∴∠ ANC+∠ MAN+∠ BAM=∠ANC+60 +°∠ CAN=∠ BAN+∠

ANC=180 ,°∴CN∥ AB;

【分析】(1)由题意用边角边易得△ABM≌△ACN,则可得∠B=∠ACN=60°,所以∠BCN+∠

B=∠BCA+∠ ACN+∠ B=180 ,°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即可求解;

(2)由题意易得△ABC~△AMN,可得比例式,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易得

∠BAM=∠ CAN,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可得△ ABM~△ACN,由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即可求

解;

(3)要求EF 的值,只须求得CM 的值,然后解直角三角形AMC 即可求解。连接AB,AN,由正方形的性质和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易得△ABM~△ACN,可得比例式

,可求得 BM 的值,而 CM=BC﹣ BM,解直角三角形 AMC 即可求得

AM 的值,即为 EF的值。

3.如图 1,在矩形ABCD 中, AB=6cm, BC=8cm, E、 F 分别是AB、 BD 的中点,连接EF,

点 P 从点 E 出发,沿EF方向匀速运动,速度为1cm/s ,同时,点Q 从点 D 出发,沿DB 方

向匀速运动,速度为 2cm/s ,当点 P 停止运动时,点 Q 也停止运动.连接 PQ,设运动时间为 t

(0< t< 4) s,解答下列问题:

(1)求证:△ BEF∽△ DCB;

(2)当点 Q 在线段 DF 上运动时,若△ PQF的面积为 0.6cm2,求 t 的值;(3)当 t 为何值时,△ PQF为等腰三角形?试说明理由.

【答案】(1)解:∵四边形 ABCD是矩形,

∴AD∥ BC,

在中,

∵别是的中点,

∴EF∥ AD,

∴EF∥ BC,

(2)解:如图1,过点Q 作于,

∴QM∥ BE,

∴(舍)或秒

(3)解:当点 Q 在 DF 上时,如图2,

∴.

当点 Q 在 BF 上时,,如图3,

时,如图 4,

时,如图 5,

综上所述, t=1 或 3 或或秒时,△ PQF是等腰三角形

【解析】【分析】( 1)根据题中的已知条件可得△BEF和△ DCB中的两角对应相等,从而

可证△ BEF∽ △ DCB;( 2)过点 Q 作 QM ⊥ EF 于 M ,先根据相似三角形的预备定理可证△QMF ∽ △BEF;再由△ QM F ∽ △ BEF可用含 t 的代数式表示出QM 的长;最后代入三角

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出 t 的值。( 3)由题意应分两种情况:( 1)当点 Q 在 DF 上时,因为∠PFQ为钝角,所以只有 PF = QF 。( 2)当点 Q 在 BF 上时,因为没有指明腰和底,所以有

PF=QF; PQ = FQ; PQ = PF三种情况,因此所求的 t 值有四种结果。

4.如图 1,在△ ABC 中,∠ BAC=90°, AB=AC=4, D 是 BC 上一个动点,连接 AD,以 AD 为边向右侧作等腰直角△ ADE,其中∠ ADE=90°.

(1)如图2,G,H 分别是边AB,BC 的中点,连接DG,AH,EH.求证:△AGD∽ △AHE;

(2)如图 3,连接 BE,直接写出当 BD 为何值时,△ABE 是等腰三角形;

(3)在点 D 从点 B 向点 C 运动过程中,求△ABE 周长的最小值.

【答案】(1)证明:如图2,由题意知△ABC和△ ADE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 B=∠DAE=45 .°

∵H 为 BC中点,

∴AH⊥ BC.

∴∠ BAH=45 =°∠ DAE.

∴∠ GAD=∠HAE.

在等腰直角△ BAH 和等腰直角△ DAE 中,

AH=AB=AG, AE=AD.

∴,

∴△ AGD∽△ AHE;

(2)解:分三种情况:① 当B与D重合时,即BD=0,如图 3,此时 AB=BE;

②当 AB=AE 时,如图4,此时 E 与 C 重合,

∴D 是 BC的中点,

∴B D= BC=2 ;

③当 AB=BE时,如图 5,过 E 作 EH⊥ AB 于 H,交 BC 于 M,连接 AM,过 E 作 EG⊥BC 于G,连接 DH,

∵A E=BE,EH⊥AB,

∴AH=BH,

∴AM=BM ,∵∠

ABC=45 ,°

∴AM ⊥ BC,△ BMH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AD=DE,∠ ADE=90 ,°

易得△ ADM≌ △ DEG,

∴DM=EG,

∵∠ EMG=∠ BMH=45 °,

∴△ EMG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ME=MG,

由( 1)得:△ AHD∽△ AME,且,

∴∠ AHD=∠AME=135 ,°ME=DH,

∴∠ BHD=45 ,°MG=DH,

∴△ BDH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BD=DH=EG=DM=;

综上所述,当BD=0 或或2时,△ ABE是等腰三角形;

(3)解:当点 D 与点 B 重合时,点 E 的位置记为点M,连接 CM,如图 6,

此时,∠ ABM=∠BAC=90°,∠ AMB=∠ BAM=45°,BM=AB=AC.

∴四边形 ABMC 是正方形.

∴∠ BMC=90 °,

∴∠ AMC=∠ BMC-∠ AMB=45 °,

∵∠ BAM=∠ DAE=45 ,°

∴∠ BAD=∠ MAE,

在等腰直角△ BAM 和等腰直角△ DAE中,

AM=AB,AE=AD.

∴.

∴△ ABD∽△ AME.

∴∠ AME=∠ ABD=45 °

∴点 E 在射线 MC 上,

作点 B 关于直线MC 的对称点 N,连接 AN 交 MC 于点 E′,

∵B E+AE=NE+AE ≥ AN=NE ′ +AE ′, =BE ′ +AE ′

∴△ ABE就′是所求周长最小的△ ABE.

在 Rt△ ABN 中,

∵A B=4, BN=2BM=2AB=8,

∴AN=.

∴△ ABE 周长最小值为AB+AN= 4+4.

【解析】【分析】( 1 )由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B=∠DAE=∠ BAH=45°,所以

∠GAD=∠ HAE,计算可得比例式:,根据有两对边对应相等,且它们的夹角也相等

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可得△ AGD∽△ AHE;

(2)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定义可知分 3 种情况讨论:①当 B 与 D 重合时,即BD=0,此时AB=BE;

C 重合,用勾股定理可求得B

D 的值;

②当 AB=AE 时,此时E

③ 当AB=BE时,

过E 作EH⊥ AB 于H,交BC

M,连接AM,过 E 作EG⊥ BC 于G,连接

DH,由已知条件和(1)的结论可求解;

(3)当点 D 与点 B 重合时,点 E 的位置记为点M,连接 CM,作点 B 关于直线MC 的对称

点 N,连接 AN 交 MC 于点 E′,由已知条件易证四边形ABMC 是正方形,由已知条件通过计

算易得比例式:,根据有两对边对应相等,且它们的夹角也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可得△ ABD∽ △ AME,则∠AME=∠ABD=45°,于是可得点 E 在射线MC 上,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可得△ ABE′就是所求周长最小的△ABE,在Rt△ ABN中,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得AN 的值,

则△ ABE 周长最小值 =AB+AN 即可求解。

5.已知抛物线 y= ax2+ bx+ 5 与 x 轴交于点 A(1, 0)和点 B(5, 0),顶点为 M.点 C 在 x 轴的负

半轴上,且 AC= AB,点 D 的坐标为 (0, 3),直线 l 经过点 C、D.

(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

(2)点 P 是直线 l 在第三象限上的点,联结 AP,且线段 CP是线段 CA、 CB的比例中项,求

tan∠ CPA的值;

(3)在( 2)的条件下,联结 AM、 BM,在直线 PM 上是否存在点 E,使得∠ AEM=∠AMB.

若存在,求出点 E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解:∵抛物线与x轴交于点A( 1, 0), B(5, 0),

∴,

解得

∴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2)解:∵ A(1, 0), B( 5, 0),

∴OA=1, AB=4.

∵AC=AB且点 C 在点 A 的左侧,

∴ AC=4 .

∴CB=CA+AB=8.

∵线段 CP 是线段 CA、 CB 的比例中项,

∴.

∴CP=.

又∵ ∠ PCB是公共角,

∴ △CPA∽△CBP .

∴ ∠ CPA=∠ CBP.

过 P 作 PH⊥ x 轴于 H.

∵OC=OD=3,∠DOC=90 ,°∴

∠ DCO=45 .°∴ ∠ PCH=45 °

∴ PH=CH=CP=4,

∴H( -7, 0), BH=12,

∴P( -7,-4),

∴,

tan∠ CPA=.

(3)解:∵抛物线的顶点是 M (3, -4),又∵ P( -7,-4),

∴PM∥x 轴 .

当点 E 在 M 左侧,则∠BAM=∠ AME.

∵ ∠ AEM=∠ AMB,

∴ △ AEM∽ △ BMA.

∴,

∴.

∴ME=5,∴ E( -2, -4) .

过点 A 作 AN⊥ PM 于点 N,则 N( 1, -4) .

当点 E 在 M 右侧时,记为点,

∵ ∠ A N=∠AEN,

∴ 点与 E 关于直线 AN 对称,则(4,-4) .

综上所述, E 的坐标为( -2, -4)或( 4,-4) .

【解析】【分析】( 1)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解。即;由题意把A( 1,0), B(5,0),代

入解析式可得关于a、 b 的方程组, a + b + 5 = 0 , 25 a + 5 b + 5 = 0,解得 a=1、 b=-6,所以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 =- 6 x + 5;

(2)过 P 作 PH⊥ x 轴于H.由题意可得OA=1, AB=4.而 AC=AB 且点 C 在点 A 的左侧,所以

AC=4 ,则CB=CA+AB=8,已知线段CP 是线段 CA、 CB 的比例中项,所以,解得 CP=

4 ,因为∠PCB 是公共角,所以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可得△ CPA∽△ CBP,所以∠ CPA=

∠CBP;因为OC=OD=3,∠ DOC=90 ,°∠ DCO=45 .°所以∠ PCH=45 ,°在直角三角形PCH 中,PH=CH=CP sin 45 ° =4,所以 H( -7, 0), BH=12,则 P( -7,-4),在直角三角形PBH

中, tan∠CBP ==tan∠ CPA;

(3)将(1)中的解析式配成顶点式得y=-4,所以抛物线的顶点是M( 3, -4),而

P 点的纵坐标也为-4 ,所以PM∥ x 轴.分两种情况讨论:当点∠BAM=∠ AME,而∠AEM=∠ AMB,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可得

E在M左侧,则△ AEM∽ △ BMA,所以可

得比例式,即,解得 ME=5,所以E( -2,-4);当点 E 在 M 右侧时,记为点 E ′,过点 A 作 AN⊥ PM 于点 N,则 N( 1, -4),因为∠ A E′ ∠N=AEN,所以根据轴对

称的意义可得点 E ′与 E 关于直线AN 对称,则(4,-4).

6.问题提出;

(1)如图1,矩形 ABCD, AB=4, BC= 8,点 E 为 CD 的中点,点P 为 BC 上的动点, CP=________时,△ APE的周长最小 .

(2)如图2,矩形 ABCD, AB= 4,BC= 8,点 E 为 CD 的中点,点P、点 Q 为 BC 上的动点,且 PQ= 2,当四边形 APQE的周长最小时,请确定点P 的位置(即 BP 的长)

问题解决;

(3)如图3,某公园计划在一片足够大的等边三角形水域内部(不包括边界)点P 处修一个凉亭,设计要求PA 长为 100 米,同时点M ,N 分别是水域AB, AC 边上的动点,连接

AMPN的面积最大,请你帮忙算算此时四边形

P、 M 、N 的水上浮桥周长最小时,四边形

AMPN 面积的最大值是多少?

【答案】( 1)

(2)解:点 A 向右平移 2 个单位到 M,点 E 关于 BC的对称点 F,连接 MF,交 BC 于 Q,此时MQ+EQ 最小,

∵PQ= 3, DE= CE=2,AE= 2,

∴要使四边形APQE的周长最小,只要AP+EQ最小就行,

即 AP+EQ=MQ+EQ,过 M 作 MN ⊥BC于 N,

∴MN ∥ CD

∴△ MNQ∽ △ FCQ,

∴NQ= 4

∴BP= BQ﹣ PQ= 4+2﹣ 2=4

(3)解 :如图,作点 P 关于 AB 的对称点 G,作点 P 关于 AC 的对称点 H,连接 GH,交AB, AC 于点 M, N,此时△PMN 的周长最小 .

∴AP=AG= AH= 100 米,∠ GAM=∠ PAM,∠ HAN=∠ PAN,

∵∠ PAM+∠ PAN= 60 °,

∴∠ GAH= 120 ,°且 AG= AH,

∴∠ AGH=∠AHG= 30 °,

过点 A 作 AO⊥ GH,

∴AO=50 米, HO= GO=50米,

∴GH= 100米,

∴S△AGH=GH× AO= 2500平方米,

∵S 四边形AMPN= S△AGM+S△ANH= S△AGH﹣S△AMN,

∴S△AMN的值最小时,S 四边形AMPN的值最大,

∴MN = GM= NH=时

∴S 四边形AMPN= S△AGH﹣ S△AMN=2500﹣=平方米 .

【解析】【解答】( 1)∵四边形 ABCD是矩形,

∴∠ D= 90 °=∠ABC , AB= CD= 4, BC= AD= 8,

∵E 为 CD中点,

∴DE=CE=2,

在 Rt△ ADE中,由勾股定理得: AE=== 2,

即△ APE的边 AE 的长一定,

要△ APE的周长最小,只要 AP+PE最小即可,

延长 AB 到 M ,使 BM=AB=4,则 A 和 M 关于 BC对称,

连接 EM 交 BC 于 P ,此时 AP+EP 的值最小,

∵四边形 ABCD是矩形,

∴AB∥ CD ,

∴△ ECP∽ △ MBP ,

∴CP=

故答案为:

【分析】( 1)延长 AB 到 M ,使 BM=AB,则 A 和 M 关于 BC 对称,连接EM 交 BC 于 P,此时AP+EP 的值最小,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E 长,根据矩形性质得出AB∥ CD,推出△ECP∽ △ MBP,得出比例式,代入即可求出CP 长;( 2)点 A 向右平移 2 个单位到M,点 E 关于BC 的对称点F,连接MF,交BC 于 Q,要使四边形APQE 的周长最小,只要

AP+EQ 最小就行,证 △ MNQ ∽ △ FCQ 即可求 BP 的长;( 3)作点 P 关于 AB 的对称点 G ,作点 P 关于 AC 的对称点 H ,连接 GH ,交 AB ,AC 于点 M ,N ,此时 △ PMN 的周长最小 .S 四

边形 AMPN =S △ AGM +S ANH =S AGH -S AMN , 即 S AMN 的值最小时, S AMPN 的值最大 .

△△△ △ 四边形

7.如图所示,在 △ ABC 中, AB = AC =5 ,O 为 BC 边中点,动点(不与端点重合),点 H 、 F 是线段 AC 上的动点,且

BC = 8,点 E 、 G 是线段 AB 上的 EF ∥ GH ∥ BC . 设点 O 到 EF 、

GH 的距离分别为 x 、 y .

(1)若 △ EOF 的面积为 S :

① 用关于 x 的代数式表示线段

EF 的长;

② 求 S 的最大值;

(2)以点 O 为圆心,当以

OE 为半径的圆与以 OG 为半径的圆重合时,求 x 与 y 应满足的

关系式,并求 x 的取值范围.

【答案】 (1)解: ① 如图 1,连接 OA ,交 EF 于 M ,

∵AB = AC , O 为 BC 边中点,

∴OA ⊥BC ,

∵ E F ∥ BC ,

∴AM ⊥EF ,

∵ B C = 8,

∴OB = BC = 4,

在 Rt △ AOB 中,根据勾股定理得, OA = = 3,

∵点 O 到 EF 的距离为为 x ,

∴OM = x ,

∴AM = OA ﹣ OM = 3﹣ x ,

∵EF ∥ BC ,

∴△ AEF ∽ △ ABC ,

∴ ,

∴,

∴;

②由①知,,

∴S=S△OEF===,∵﹣< 0,

∴当 x=时,S最大=3

(2)解:如图2,

∵以 OE为半径的圆与以OG 为半径的圆重合,

∴OE=OG ,过点 O 作 OD⊥AB 于 D ,

∴DE=DG ,

连接OA,

由( 1)知, OA⊥BC , OA= 3,

在 Rt△ AOB 中, sinB=,cosA=,

过点 E 作 EP⊥ BC 于 P , PE= x ,

在 Rt△ BPE中, sinB=,

∴BE=,

过点 G 作 DQ⊥ BC 于 Q , GQ=y ,

在 Rt△ BQG 中, BG=,

∴DE==,

在 Rt△ BDO 中, BD= OB?cosB=,

∴DE=BD﹣ BE=,

∴=,

∴(Ⅰ )

∵点 E、 G 是线段 AB 上的动点(不与端点重合),

∴0< y< 3(Ⅱ),

由(Ⅰ)(Ⅱ)得,,

∵x> 0,

∴,

即:.

【解析】【分析】( 1)①连接 OA,判断出AO 是△ABC 的高, AM 是△ AEF的高,再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上的高的比等于相似比,即可得出结论;② 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得出

S 与 x 的函数关系式,即可得出结论;(2)先判断出DE=DG,再用三角函数表示出BE,BD, BG,即可得出结论.

8.如图( 1), P为△ABC所在平面上一点,且∠ APB=∠ BPC=∠ CPA=120°,则点P 叫做△ABC 的费马点.

(1)如果点P 为锐角△ ABC 的费马点,且∠ ABC=60°.

①求证:△ ABP∽ △ BCP;

(2)已知锐角△ ABC,分别以 AB、 AC 为边向外作正△ ABE和正△ ACD, CE和 BD 相交于 P 点.如图( 2)

①求∠ CPD的度数;

②求证: P 点为△ ABC的费马点.

【答案】(1)证明:① ∵ ∠ PAB+∠ PBA=180°﹣∠APB=60°,∠ PBC+∠ PBA=∠ ABC=60°,∴∠ PAB=∠PBC,

又∵∠ APB=∠BPC=120°,

∴△ ABP∽ △BCP

2

②若 PA=3, PC=4,则 PB=.

2

(2)解:如图,

① ∵△ ABE与△ ACD都为等边三角形,

∴∠ BAE=∠ CAD=60 ,°AE=AB, AC=AD,

∴∠ BAE+∠ BAC=∠CAD+∠BAC,即∠ EAC=∠ BAD,

在△ ACE和△ ABD 中,

∴△ ACE≌ △ ABD( SAS),

∴∠ 1=∠ 2,

∵∠ 3=∠ 4,

∴∠ CPD=∠ 6=∠ 5=60 ;°

②证明:∵ △ ADF∽ △ CFP,

∴A F?PF=DF?CF,

∵∠ AFP=∠ CFD,

∴△ AFP∽△ CDF.

∴∠ APF=∠ ACD=60 ,°

∴∠ APC=∠CPD+∠ APF=120 ,°

∴∠ BPC=120,°

∴∠ APB=360 ﹣°∠ BPC﹣∠ APC=120 ,°

∴P 点为△ ABC的费马点.

【解析】【解答】( 1)②解:∵△ ABP∽ △BCP,

∴,

∴PB2=PA?PC=12,

∴PB=2;

【分析】 (1) 由已知可知∠APB=∠BPC=,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可知,∠BAP+∠ ABP=,又因为∠ ABP+∠CBP=,所以可知∠BAP=∠CBP,所以△ABP∽ △ BCP;

(2)①由等边三角形可知AD=AC , AB=AE,∠EAC=∠ BAD=∠ BAC+,所以

△EAC≌ △ BAD,由全等可知∠ CPD=;

②利用△ADF∽△CFP,可得对应边成比例,由对应边成比例夹角相等,得到△AFP∽ △CDF,所以∠ APC=,即点P为△ ABC的费马点.

二、圆的综合

9.如图, AB 是⊙ O 的直径,弦CD⊥ AB,垂足为H,连结 AC,过?

BD上一点 E 作 EG∥ AC

交 CD的延长线于点 G,连结 AE 交 CD 于点 F,且 EG=FG,连结CE.(1)求证:∠ G=∠ CEF;

(2)求证: EG是⊙O 的切线;

(3)延长 AB 交 GE的延长线于点M ,若 tanG = 3

, AH=3 3 ,求EM的值.4

【答案】( 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3)253

.

8

【解析】

试题分析:( 1)由 AC∥EG,推出∠ G=∠ACG,由 AB⊥ CD 推出?

AD ∠CEF=∠ ACD,推出∠ G=∠ CEF,由此即可证明;

(2)欲证明 EG是⊙O 的切线只要证明 EG⊥ OE即可;

(3)连接 OC.设⊙ O 的半径为 r.在 Rt△ OCH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出

AH HC

△AHC∽ △ MEO,可得,由此即可解决问题;

EM OE ?,推出AC

r,证明

试题解析:( 1)证明:如图 1.∵ AC∥ EG,∴ ∠G=∠ ACG,∵ AB⊥ CD,∴∴∠ CEF=∠ ACD,∴ ∠ G=∠ CEF,∵ ∠ ECF=∠ ECG,∴ △ ECF∽ △ GCE.?? ,AD AC

(2)证明:如图 2 中,连接OE.∵ GF=GE,∴∠ GFE=∠ GEF=∠ AFH,∵ OA=OE,

∴∠ OAE=∠ OEA,∵∠ AFH+∠ FAH=90 ,°∴∠GEF+∠ AEO=90 ,°∴∠

GEO=90 ,°∴GE⊥ OE,∴EG 是⊙O 的切线.

(3)解:如图 3 中,连接 OC .设 ⊙ O 的半径为 r .

在 Rt △ AHC 中, tan ∠ACH=tan ∠ G= AH

=

3

,∵AH=

3 3,∴HC=4

3 ,在 Rt △ HOC 中,

HC

4

∵OC=r , OH=r ﹣

3 3 ,HC=

4 3 , ∴ ( r

3 3)

2

(4 3) 2

r 2

, ∴r =

25 3

6

AH HC ∵GM ∥ AC ,∴ ∠ CAH=∠ M , ∵ ∠OEM=∠AHC ,∴ △ AHC ∽ △ MEO ,∴

EM

OE

3 3

4 3

EM

25 3 ,∴EM=

25

3 .

8

6

点睛:本题考查圆综合题、垂径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锐角三角函数、勾股定

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正确寻找相

似三角形,构建方程解决问题吗,属于中考压轴题.

10. 已知 e O 的半径为 5,弦 AB 的长度为 m ,点 C 是弦 AB 所对优弧上的一动点.

1 如图 ① ,若 m

5 ,则 C 的度数为 ______ o ;

2 如图 ② ,若 m

6 .

① 求

C 的正切值;

② 若 VABC 为等腰三角形,求 VABC 面积.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圆的综合的综合题

一、圆的综合真题与模拟题分类汇编(难题易错题) 1.如图,点P在⊙O的直径AB的延长线上,PC为⊙O的切线,点C为切点,连接AC,过点A作PC的垂线,点D为垂足,AD交⊙O于点E. (1)如图1,求证:∠DAC=∠PAC; (2)如图2,点F(与点C位于直径AB两侧)在⊙O上,BF FA =,连接EF,过点F作AD 的平行线交PC于点G,求证:FG=DE+DG; (3)在(2)的条件下,如图3,若AE=2 3 DG,PO=5,求EF的长. 【答案】(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3)EF=32. 【解析】 【分析】 (1)连接OC,求出OC∥AD,求出OC⊥PC,根据切线的判定推出即可; (2)连接BE交GF于H,连接OH,求出四边形HGDE是矩形,求出DE=HG,FH=EH,即可得出答案; (3)设OC交HE于M,连接OE、OF,求出∠FHO=∠EHO=45°,根据矩形的性质得出 EH∥DG,求出OM=1 2 AE,设OM=a,则HM=a,AE=2a,AE= 2 3 DG,DG=3a, 求出ME=CD=2a,BM=2a,解直角三角形得出tan∠MBO= 1 2 MO BM =,tanP= 1 2 CO PO =,设 OC=k,则PC=2k,根据OP=5k=5求出k=5,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即可求出答案.【详解】 (1)证明:连接OC, ∵PC为⊙O的切线,

∴OC⊥PC, ∵AD⊥PC, ∴OC∥AD, ∴∠OCA=∠DAC, ∵OC=OA, ∴∠PAC=∠OCA, ∴∠DAC=∠PAC; (2)证明:连接BE交GF于H,连接OH, ∵FG∥AD, ∴∠FGD+∠D=180°, ∵∠D=90°, ∴∠FGD=90°, ∵AB为⊙O的直径, ∴∠BEA=90°, ∴∠BED=90°, ∴∠D=∠HGD=∠BED=90°, ∴四边形HGDE是矩形, ∴DE=GH,DG=HE,∠GHE=90°, ∵BF AF =, ∴∠HEF=∠FEA=1 2 ∠BEA=190 2 o ?=45°, ∴∠HFE=90°﹣∠HEF=45°, ∴∠HEF=∠HFE, ∴FH=EH, ∴FG=FH+GH=DE+DG; (3)解:设OC交HE于M,连接OE、OF, ∵EH=HF,OE=OF,HO=HO, ∴△FHO≌△EHO, ∴∠FHO=∠EHO=45°,

2015中考数学分类汇编圆综合题学生版

2015中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圆综合题 一.解答题(共30小题) 1.(2015?大连)如图,AB是⊙O的直径,点C,D在⊙O上,且AD平分∠CAB,过点D作AC的垂线,与AC的延长线相交于点E,与AB的延长线相交于点F. (1)求证:EF与⊙O相切; (2)若AB=6,AD=4,求EF的长. 2.(2015?潍坊)如图,在△ABC中,AB=AC,以AC为直径的⊙O交BC于点D,交AB于点E,过点D作DF⊥AB,垂足为F,连接DE. (1)求证:直线DF与⊙O相切; (2)若AE=7,BC=6,求AC的长. 3.(2015?枣庄)如图,在△ABC中,∠ABC=90°,以AB的中点O为圆心、OA为半径的圆交AC于点D,E是BC的中点,连接DE,OE. (1)判断DE与⊙O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求证:BC2=CD?2OE; (3)若cos∠BAD=,BE=6,求OE的长. 4.(2015?西宁)如图,已知BC为⊙O的直径,BA平分∠FBC交⊙O于点A,D是射线BF上的一点,且满足=,过点O作OM⊥AC于点E,交⊙O于点M,连接BM, AM. (1)求证:AD是⊙O的切线;

(2)若sin∠ABM=,AM=6,求⊙O的半径. 5.(2015?广元)如图,AB是⊙O的弦,D为半径OA的中点,过D作CD⊥OA交弦于点E,交⊙O于点F,且CE=CB. (1)求证:BC是⊙O的切线; (2)连接AF、BF,求∠ABF的度数; (3)如果CD=15,BE=10,sinA=,求⊙O的半径. 6.(2015?北海)如图,AB、CD为⊙O的直径,弦AE∥CD,连接BE交CD于点F,过点E作直线EP与CD的延长线交于点P,使∠PED=∠C. (1)求证:PE是⊙O的切线; (2)求证:ED平分∠BEP; (3)若⊙O的半径为5,CF=2EF,求PD的长. 7.(2015?莆田)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AD,对角线AC,BD交于点E,点O 在线段AE上,⊙O过B,D两点,若OC=5,OB=3,且cos∠BOE=.求证:CB是⊙O的切线.

中考数学圆综合题汇编

25题汇编 1. 如图,AB 是⊙O 的直径,BC 是⊙O 的切线,切点为B ,AD 为弦,OC ∥AD 。 (1)求证:DC 是⊙O 的切线; (2)若OA=2,求OC AD 的值。 2. 如图,⊙O 是△ABC 的外接圆,∠B=60°,CD 是⊙O 的直径,P 是CD 延长线上的一点,且AP=AC (1)求证:直线AP 是⊙O 的切线; (2)若AC=3,求PD 的长。 3. 如图,已知AB 是⊙O 的直径,AM 和BN 是⊙O 的两条切线,点E 是⊙ O 上一点,点D 是AM 上一点,连接DE 并延长交BN 于点C ,连接OD 、BE ,且OD ∥BE 。 (1)求证:DE 是⊙O 的切线; (2)若AD=1,BC=4,求直径AB 的长。 D C B A O C B M N E D B A O

4. 如图,△ABC 内接于⊙O ,弦AD ⊥AB 交BC 于点E ,过点B 作⊙O 的切线交DA 的延长线于点F ,且∠ABF=∠ABC 。 (1)求证:AB=AC ; (2)若EF=4,2 3 tan = F ,求DE 的长。 5. 在△ABC 中,AB=AC ,以AB 为直径作⊙O ,交BC 于点D ,过点D 作DE ⊥AC ,垂足为E 。 (1)求证:DE 是⊙O 的切线; (2)若AE=1,52=BD ,求AB 的长。 6. 如图,AB 是⊙O 的直径,C 是⊙O 上一点,AD 垂直于过点C 的直线,垂足为D ,且AC 平分 ∠BAD 。 (1)求证:CD 是⊙O 的切线; (2)若62=AC ,AD=4,求AB 的长。 A

7. 如图,AB 为⊙O 的直径,C 为⊙O 上一点,AD 和过C 点的切线互相垂直,垂足为点D ,AD 交⊙O 于点E 。 求证:(1)AC 平分∠DAB ; (2)若∠B=60°,32 CD ,求AE 的长。 8. 如图,⊙O 是△ABC 的外接圆,AC 是⊙O 的直径,弦BD=BA ,AB=12,BC=5,BE ⊥DC 交DC 的延长线于点E 。 (1)求证:BE 是⊙O 的切线; (2)求DE 的长。 9. 如图,在Rt △ABC 中,∠C=90°,CB=CA=6,半径为2的⊙F 与射线BA 相切于点G ,且AG=4,将Rt △ABC 绕点A 顺时针旋转135°后得到Rt △ADE ,点B 、C 的对应点分别是点D 、E 。 (1)求证:DE 为⊙F 的切线; (2)求出Rt △ADE 的斜边AD 被⊙ F 截得的弦PQ 的长度。 A E A D

中考数学圆的综合-经典压轴题及答案

中考数学圆的综合-经典压轴题及答案 一、圆的综合 1.如图,点A、B、C分别是⊙O上的点, CD是⊙O的直径,P是CD延长线上的一点,AP=AC. (1)若∠B=60°,求证:AP是⊙O的切线; (2)若点B是弧CD的中点,AB交CD于点E,CD=4,求BE·AB的值. 【答案】(1)证明见解析;(2)8. 【解析】 (1)求出∠ADC的度数,求出∠P、∠ACO、∠OAC度数,求出∠OAP=90°,根据切线判定推出即可; (2)求出BD长,求出△DBE和△ABD相似,得出比例式,代入即可求出答案. 试题解析:连接AD,OA, ∵∠ADC=∠B,∠B=60°, ∴∠ADC=60°, ∵CD是直径, ∴∠DAC=90°, ∴∠ACO=180°-90°-60°=30°, ∵AP=AC,OA=OC, ∴∠OAC=∠ACD=30°,∠P=∠ACD=30°, ∴∠OAP=180°-30°-30°-30°=90°, 即OA⊥AP, ∵OA为半径, ∴AP是⊙O切线. (2)连接AD,BD,

∵CD是直径, ∴∠DBC=90°, ∵CD=4,B为弧CD中点, ∴BD=BC=, ∴∠BDC=∠BCD=45°, ∴∠DAB=∠DCB=45°, 即∠BDE=∠DAB, ∵∠DBE=∠DBA, ∴△DBE∽△ABD, ∴, ∴BE?AB=BD?BD=. 考点:1.切线的判定;2.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2.如图,已知△ABC内接于⊙O,BC交直径AD于点E,过点C作AD的垂线交AB的延长线于点G,垂足为F.连接OC. (1)若∠G=48°,求∠ACB的度数; (2)若AB=AE,求证:∠BAD=∠COF; (3)在(2)的条件下,连接OB,设△AOB的面积为S1,△ACF的面积为S2.若 tan∠CAF= 1 2,求1 2 S S的值. 【答案】(1)48°(2)证明见解析(3)3 4

2018中考数学圆(大题培优)

(2018?福建A卷)已知四边形ABCD是⊙O的内接四边形,AC是⊙O的直径,DE⊥AB,垂足为E. (1)延长DE交⊙O于点F,延长DC,FB交于点P,如图1.求证:PC=PB;(2)过点B作BC⊥AD,垂足为G,BG交DE于点H,且点O和点A都在DE的左侧,如图2.若AB=,DH=1,∠OHD=80°,求∠BDE的大小. (12.00分)(2018?福建B卷)如图,D是△ABC外接圆上的动点,且B,D位于AC的两侧,DE⊥AB,垂足为E,DE的延长线交此圆于点F.BG⊥AD,垂足为G,BG交DE于点H,DC,FB的延长线交于点P,且PC=PB. (1)求证:BG∥CD; (2)设△ABC外接圆的圆心为O,若AB=DH,∠OHD=80°,求∠BDE的大小.

25.(10.00分)(2018?河北)如图,点A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26,以原点O为 圆心,OA为半径作优弧,使点B在O右下方,且tan∠AOB=,在优弧上任取一点P,且能过P作直线l∥OB交数轴于点Q,设Q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x,连接OP. (1)若优弧上一段的长为13π,求∠AOP的度数及x的值; (2)求x的最小值,并指出此时直线l与所在圆的位置关系; (3)若线段PQ的长为12.5,直接写出这时x的值. 23.(10.00分)(2018?恩施州)如图,AB为⊙O直径,P点为半径OA上异于O 点和A点的一个点,过P点作与直径AB垂直的弦CD,连接AD,作BE⊥AB,OE∥AD交BE于E点,连接AE、DE、AE交CD于F点. (1)求证:DE为⊙O切线; (2)若⊙O的半径为3,sin∠ADP=,求AD; (3)请猜想PF与FD的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

中考数学圆的综合-经典压轴题及详细答案

一、圆的综合 真题与模拟题分类汇编(难题易错题) 1.(1)如图1,在矩形ABCD 中,点O 在边AB 上,∠AOC =∠BOD ,求证:AO =OB ; (2)如图2,AB 是⊙O 的直径,PA 与⊙O 相切于点A ,OP 与⊙O 相交于点C ,连接CB ,∠OPA =40°,求∠ABC 的度数. 【答案】(1)证明见解析;(2)25°. 【解析】 试题分析: (1)根据等量代换可求得∠AOD=∠BOC ,根据矩形的对边相等,每个角都是直角,可知∠A=∠B=90°,AD=BC ,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AS 证得△AOD ≌△BOC ,从而得证结论. (2)利用切线的性质和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的性质得到圆心角∠POA 的度数,然后利用圆周角定理来求∠ABC 的度数. 试题解析:(1)∵∠AOC=∠BOD ∴∠AOC -∠COD=∠BOD-∠COD 即∠AOD=∠BOC ∵四边形ABCD 是矩形 ∴∠A=∠B=90°,AD=BC ∴AOD BOC ??? ∴AO=OB (2)解:∵AB 是O 的直径,PA 与O 相切于点A , ∴PA ⊥AB , ∴∠A=90°. 又∵∠OPA=40°, ∴∠AOP=50°, ∵OB=OC , ∴∠B=∠OCB. 又∵∠AOP=∠B+∠OCB , ∴1 252 B OCB AOP ∠=∠= ∠=?. 2.(类比概念)三角形的内切圆是以三个内角的平分线的交点为圆心,以这点到三边的距离为半径的圆,则三角形可以称为圆的外切三角形,可以得出三角形的三边与该圆相切.以此类推,如图1,各边都和圆相切的四边形称为圆外切四边形 (性质探究)如图1,试探究圆外切四边形的ABCD 两组对边AB ,CD 与BC ,AD 之间的数

中考数学综合题专题【圆】专题训练含答案

中考数学综合题专题【圆】专题训练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北京市西城区)如图,BC 是⊙O 的直径,P 是CB 延长线上一点,PA 切⊙O 于点A ,如果PA =3,PB =1,那么∠APC 等于 ( ) (A ) 15 (B ) 30 (C ) 45 (D ) 60 2.(北京市西城区)如果圆柱的高为20厘米,底面半径是高的 41,那么这个圆柱的侧面积是 ( ) (A )100π平方厘米 (B )200π平方厘米 (C )500π平方厘米 (D )200平方厘米 3.(北京市西城区)“圆材埋壁”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菱《九章算术》中的一个问题,“今在圆材,埋在壁中,不知大小.以锯锯之,深一寸,锯道长一尺,问径几何?”用 现在的数学语言表述是:“如图,CD 为⊙O 的直径,弦AB ⊥CD ,垂足为E ,CE =1寸,AB =寸,求直径CD 的长”.依题意,CD 长为 ( ) (A )2 25寸 (B )13寸 (C )25寸 (D )26寸 4.(北京市朝阳区)已知:如图,⊙O 半径为5,PC 切⊙O 于点C ,PO 交⊙O 于点A ,PA =4,那么PC 的长等于 ( ) (A )6 (B )25 (C )210 (D )214 5.(北京市朝阳区)如果圆锥的侧面积为20π平方厘米,它的母线长为5厘 米,那么此圆锥的底面半径的长等于 ( ) (A )2厘米 (B )22厘米 (C )4厘米 (D )8厘米 6.(天津市)相交两圆的公共弦长为16厘米,若两圆的半径长分别为10厘 米和17厘米,则这两圆的圆心距为 ( ) (A )7厘米 (B )16厘米 (C )21厘米 (D )27厘米 7.(重庆市)如图,⊙O 为△ABC 的内切圆,∠C = 90,AO 的延长线交BC 于点D ,AC =4,DC =1,,则⊙O 的半径等于 ( )

中考数学压轴题专题圆与相似的经典综合题附答案解析

中考数学压轴题专题圆与相似的经典综合题附答案解析 一、相似 1.如图,在等腰Rt△ABC中,O为斜边AC的中点,连接BO,以AB为斜边向三角内部作Rt△ABE,且∠AEB=90°,连接EO.求证: (1)∠OAE=∠OBE; (2)AE=BE+ OE. 【答案】(1)证明:在等腰Rt△ABC中,O为斜边AC的中点, ∴OB⊥AC, ∴∠AOB=90°, ∵∠AEB=90°, ∴A,B,E,O四点共圆, ∴∠OAE=∠OBE (2)证明:在AE上截取EF=BE, 则△EFB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FBE=45°, ∵在等腰Rt△ABC中,O为斜边AC的中点, ∴∠ABO=45°, ∴∠ABF=∠OBE, ∵, ∴, ∴△ABF∽△BOE,

∴ = , ∴AF= OE, ∵AE=AF+EF, ∴AE=BE+ OE. 【解析】【分析】(1)利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证得∠AOB=∠AEB=90°,可得出A,B,E,O四点共圆,再利用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可证得结论。 (2)在AE上截取EF=BE,易证△EFB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可得出BF与BE的比值为,再证明∠ABF=∠OBE,AB与BO的比值为,就可证得AB、BO、BF、BE四条线段成比例,然后利用两组对应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三角形相似,可证得△ABF∽△BOE,可证得AF= OE,由AE=AF+EF,可证得结论。 2.如图1,在矩形ABCD中,AB=6cm,BC=8cm,E、F分别是AB、BD的中点,连接EF,点P从点E出发,沿EF方向匀速运动,速度为1cm/s,同时,点Q从点D出发,沿DB方向匀速运动,速度为2cm/s,当点P停止运动时,点Q也停止运动.连接PQ,设运动时间为t(0<t<4)s,解答下列问题: (1)求证:△BEF∽△DCB; (2)当点Q在线段DF上运动时,若△PQF的面积为0.6cm2,求t的值; (3)如图2过点Q作QG⊥AB,垂足为G,当t为何值时,四边形EPQG为矩形,请说明理由; (4)当t为何值时,△PQF为等腰三角形?试说明理由. 【答案】(1)解:证明:∵四边形是矩形, 在中, 分别是的中点,

中考数学圆的综合综合经典题及详细答案

中考数学圆的综合综合经典题及详细答案 一、圆的综合 1.如图,四边形OABC 是平行四边形,以O 为圆心,OA 为半径的圆交AB 于D ,延长AO 交O 于E ,连接CD ,CE ,若CE 是⊙O 的切线,解答下列问题: (1)求证:CD 是⊙O 的切线; (2)若BC=4,CD=6,求平行四边形OABC 的面积. 【答案】(1)证明见解析(2)24 【解析】 试题分析:(1)连接OD ,求出∠EOC=∠DOC ,根据SAS 推出△EOC ≌△DOC ,推出∠ODC=∠OEC=90°,根据切线的判定推出即可; (2)根据切线长定理求出CE=CD=4,根据平行四边形性质求出OA=OD=4,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2△COD 的面积即可求解. 试题解析:(1)证明:连接OD , ∵OD=OA , ∴∠ODA=∠A , ∵四边形OABC 是平行四边形, ∴OC ∥AB , ∴∠EOC=∠A ,∠COD=∠ODA , ∴∠EOC=∠DOC , 在△EOC 和△DOC 中, OE OD EOC DOC OC OC =?? ∠=∠??=? ∴△EOC ≌△DOC (SAS ), ∴∠ODC=∠OEC=90°, 即OD ⊥DC , ∴CD 是⊙O 的切线; (2)由(1)知CD 是圆O 的切线, ∴△CDO 为直角三角形, ∵S △CDO = 1 2 CD?OD , 又∵OA=BC=OD=4,

∴S△CDO=1 2 ×6×4=12, ∴平行四边形OABC的面积S=2S△CDO=24. 2.如图,⊙M交x轴于B、C两点,交y轴于A,点M的纵坐标为2.B(﹣33,O),C(3,O). (1)求⊙M的半径; (2)若CE⊥AB于H,交y轴于F,求证:EH=FH. (3)在(2)的条件下求AF的长. 【答案】(1)4;(2)见解析;(3)4. 【解析】 【分析】 (1)过M作MT⊥BC于T连BM,由垂径定理可求出BT的长,再由勾股定理即可求出BM的长; (2)连接AE,由圆周角定理可得出∠AEC=∠ABC,再由AAS定理得出△AEH≌△AFH,进而可得出结论; (3)先由(1)中△BMT的边长确定出∠BMT的度数,再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求出CG 的长,由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判断出四边形AFCG为平行四边形,进而可求出答案.【详解】 (1)如图(一),过M作MT⊥BC于T连BM, ∵BC是⊙O的一条弦,MT是垂直于BC的直径, ∴BT=TC=1 2 3 ∴124 ; (2)如图(二),连接AE,则∠AEC=∠ABC,∵CE⊥AB, ∴∠HBC+∠BCH=90°

中考数学圆的综合提高练习题压轴题训练附详细答案

中考数学圆的综合提高练习题压轴题训练附详细答案 一、圆的综合 1.如图,点P在⊙O的直径AB的延长线上,PC为⊙O的切线,点C为切点,连接AC,过点A作PC的垂线,点D为垂足,AD交⊙O于点E. (1)如图1,求证:∠DAC=∠PAC; (2)如图2,点F(与点C位于直径AB两侧)在⊙O上,?? BF FA =,连接EF,过点F作AD 的平行线交PC于点G,求证:FG=DE+DG; (3)在(2)的条件下,如图3,若AE=2 3 DG,PO=5,求EF的长. 【答案】(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3)EF=32. 【解析】 【分析】 (1)连接OC,求出OC∥AD,求出OC⊥PC,根据切线的判定推出即可; (2)连接BE交GF于H,连接OH,求出四边形HGDE是矩形,求出DE=HG,FH=EH,即可得出答案; (3)设OC交HE于M,连接OE、OF,求出∠FHO=∠EHO=45°,根据矩形的性质得出 EH∥DG,求出OM=1 2 AE,设OM=a,则HM=a,AE=2a,AE= 2 3 DG,DG=3a, 求出ME=CD=2a,BM=2a,解直角三角形得出tan∠MBO= 1 2 MO BM =,tanP= 1 2 CO PO =,设 OC=k,则PC=2k,根据OP=5k=5求出k=5,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即可求出答案.【详解】 (1)证明:连接OC, ∵PC为⊙O的切线,

∴OC⊥PC, ∵AD⊥PC, ∴OC∥AD, ∴∠OCA=∠DAC, ∵OC=OA, ∴∠PAC=∠OCA, ∴∠DAC=∠PAC; (2)证明:连接BE交GF于H,连接OH, ∵FG∥AD, ∴∠FGD+∠D=180°, ∵∠D=90°, ∴∠FGD=90°, ∵AB为⊙O的直径, ∴∠BEA=90°, ∴∠BED=90°, ∴∠D=∠HGD=∠BED=90°, ∴四边形HGDE是矩形, ∴DE=GH,DG=HE,∠GHE=90°, ∵?? BF AF =, ∴∠HEF=∠FEA=1 2 ∠BEA=190 2 o ?=45°, ∴∠HFE=90°﹣∠HEF=45°, ∴∠HEF=∠HFE, ∴FH=EH, ∴FG=FH+GH=DE+DG; (3)解:设OC交HE于M,连接OE、OF, ∵EH=HF,OE=OF,HO=HO, ∴△FHO≌△EHO, ∴∠FHO=∠EHO=45°,

中考数学圆的综合-经典压轴题附答案解析

中考数学圆的综合-经典压轴题附答案解析 一、圆的综合 1.如图,点A、B、C分别是⊙O上的点, CD是⊙O的直径,P是CD延长线上的一点,AP=AC. (1)若∠B=60°,求证:AP是⊙O的切线; (2)若点B是弧CD的中点,AB交CD于点E,CD=4,求BE·AB的值. 【答案】(1)证明见解析;(2)8. 【解析】 (1)求出∠ADC的度数,求出∠P、∠ACO、∠OAC度数,求出∠OAP=90°,根据切线判定推出即可; (2)求出BD长,求出△DBE和△ABD相似,得出比例式,代入即可求出答案. 试题解析:连接AD,OA, ∵∠ADC=∠B,∠B=60°, ∴∠ADC=60°, ∵CD是直径, ∴∠DAC=90°, ∴∠ACO=180°-90°-60°=30°, ∵AP=AC,OA=OC, ∴∠OAC=∠ACD=30°,∠P=∠ACD=30°, ∴∠OAP=180°-30°-30°-30°=90°, 即OA⊥AP, ∵OA为半径, ∴AP是⊙O切线. (2)连接AD,BD,

∵CD 是直径, ∴∠DBC=90°, ∵CD=4,B 为弧CD 中点, ∴BD=BC= , ∴∠BDC=∠BCD=45°, ∴∠DAB=∠DCB=45°, 即∠BDE=∠DAB , ∵∠DBE=∠DBA , ∴△DBE ∽△ABD , ∴ , ∴BE?AB=BD?BD= . 考点:1.切线的判定;2.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2.如图,△ABC 是⊙O 的内接三角形,点D 在BC uuu r 上,点E 在弦AB 上(E 不与A 重 合),且四边形BDCE 为菱形. (1)求证:AC=CE ; (2)求证:BC 2﹣AC 2=AB?AC ; (3)已知⊙O 的半径为3. ①若AB AC =5 3 ,求BC 的长; ②当 AB AC 为何值时,AB?AC 的值最大? 【答案】(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3)2;② 32

中考数学圆综合题(含答案)

一.圆地概念 集合形式地概念:1. 圆可以看作是到定点地距离等于定长地点地集合; 2.圆地外部:可以看作是到定点地距离大于定长地点地集合; 3.圆地内部:可以看作是到定点地距离小于定长地点地集合 轨迹形式地概念: 1.圆:到定点地距离等于定长地点地轨迹就是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地圆; (补充)2.垂直平分线: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地点地轨迹是这条线段地垂直平分线(也叫中垂线); 3.角地平分线:到角两边距离相等地点地轨迹是这个角地平分线; 4.到直线地距离相等地点地轨迹是:平行于这条直线且到这条直线地距离等于定长地两条直线; 5.到两条平行线距离相等地点地轨迹是:平行于这两条平行线且到两条直线距离都相等地一条直线. 二.点与圆地位置关系 1.点在圆内?d r?点A在圆外; 三.直线与圆地位置关系 1.直线与圆相离?d r>?无交点; 2.直线与圆相切?d r=?有一个交点; 3.直线与圆相交?d r+; A

外切(图2)? 有一个交点 ? d R r =+; 相交(图3)? 有两个交点 ? R r d R r -<<+; 内切(图4)? 有一个交点 ? d R r =-; 内含(图5)? 无交点 ? d R r <-; 图1 五.垂径定理 垂径定理:垂直于弦地直径平分弦且平分弦所对地弧. 推论1:(1)平分弦(不是直径)地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地两条弧; (2)弦地垂直平分线经过圆心,并且平分弦所对地两条弧; (3)平分弦所对地一条弧地直径,垂直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地另一条弧 以上共4个定理,简称2推3定理:此定理中共5个结论中,只要知道其中2个即可推出其它3个结论,即: ①AB 是直径 ②AB CD ⊥ ③CE DE = ④ 弧BC =弧BD ⑤ 弧AC =弧AD 中任意2个条件推出其他3个结论. 推论2:圆地两条平行弦所夹地弧相等. 即:在⊙O 中,∵AB ∥CD ∴弧AC =弧BD 六.圆心角定理 图2 图4 图5 B D

中考数学圆综合练习题含答案

数学中考圆综合题附参考答案 1.如图,△ABC 中,以BC 为直径的圆交AB 于点D ,∠ACD =∠ABC . (1)求证:CA 是圆的切线; (2)若点E 是BC 上一点,已知BE =6,tan ∠ABC = 32,tan ∠AEC =3 5 ,求圆的直径. 2. 如图右,已知直线PA 交⊙0于A 、B 两点,AE 是⊙0的直径.点C 为⊙0上一点,且AC 平分∠PAE ,过C 作CD ⊥PA ,垂足为D 。 (1)求证:CD 为⊙0的切线; (2)若DC+DA=6,⊙0的直径为l0,求AB 的长度. 1. (1)证明:连接OC, ∵点C 在⊙0上,0A=OC,∴∠OCA=∠OAC ,∵CD ⊥PA ,∴∠CDA=90°, 有∠CAD+∠DCA=90°,∵AC 平分∠PAE ,∴∠DAC=∠CAO 。 ∴∠DC0=∠DCA+∠ACO=∠DCA+∠CAO=∠DCA+∠DAC=90°。 又∵点C 在⊙O 上,OC 为⊙0的半径,∴CD 为⊙0的切线. (2)解:过0作0F ⊥AB ,垂足为F ,∴∠OCA=∠CDA=∠OFD=90°, ∴四边形OCDF 为矩形,∴0C=FD ,OF=CD. ∵DC+DA=6,设AD=x ,则OF=CD=6-x ,∵⊙O 的直径为10,∴DF=OC=5,∴AF=5-x , 在Rt △AOF 中,由勾股定理得222AF +OF =OA .即22(5)(6)25x x -+-=,化简得:211180x x -+= 解得2x =或9x =。由AD

2020中考数学 专题练习:圆的综合题(含答案)

2020中考数学 专题练习:圆的综合题(含答案) 类型一 与全等结合 1. 如图,⊙O 的直径AB =4,C 为⊙O 上一点,AC = 2.过点C 作⊙O 的切线DC ,P 点为优弧CBA ︵ 上一动点(不与A 、C 重合). (1)求∠APC 与∠ACD 的度数; (2)当点P 移动到劣弧CB ︵ 的中点时,求证:四边形OBPC 是菱形; (3)当PC 为⊙O 的直径时,求证:△APC 与△ABC 全等. 第1题图 (1)解:∵AC =2,OA =OB =OC =1 2 AB =2,

∴AC =OA =OC , ∴△ACO 为等边三角形, ∴∠AOC =∠ACO =∠OAC =60°, ∴∠APC =1 2∠AOC =30°, 又∵DC 与⊙O 相切于点C , ∴OC ⊥DC , ∴∠DCO =90°, ∴∠ACD =∠DCO -∠ACO =90°-60°=30°; 第1题解图 (2)证明:如解图,连接PB ,OP , ∵AB 为直径,∠AOC =60°, ∴∠COB =120°, 当点P 移动到CB ︵ 的中点时,∠COP =∠POB =60°, ∴△COP 和△BOP 都为等边三角形,

∴OC =CP =OB =PB , ∴四边形OBPC 为菱形; (3)证明:∵CP 与AB 都为⊙O 的直径, ∴∠CAP =∠ACB =90°, 在Rt △ABC 与Rt △CPA 中, ? ????AB =CP AC =AC , ∴Rt △ABC ≌Rt △CPA (HL). 2. 如图,AB 为⊙O 的直径,CA 、CD 分别切⊙O 于点A 、D ,CO 的延长线交⊙O 于点M ,连接BD 、DM . (1)求证:AC =DC ; (2)求证:BD ∥CM ; (3)若sin B =4 5 ,求cos ∠BDM 的值. 第2题图 (1)证明:如解图,连接OD ,

初三数学-有关圆的经典例题

初三数学有关圆的经典例题 1. 分析:根据题意,需要自己画出图形进行解答,在画图时要注意AB与AC有不同的位置关系。 解:由题意画图,分AB、AC在圆心O的同侧、异侧两种情况 讨论, 当AB、AC在圆心O的异侧时,如下图所示, 过O作OD⊥AB于D,过O作OE⊥AC于E, ∴∠OAD=30°,∠OAE=45°,故∠BAC=75°, 当AB、AC在圆心O同侧时,如下图所示, 同理可知∠OAD=30°,∠OAE=45°, ∴∠BAC=15° 点拨:本题易出现只画出一种情况,而出现漏解的错误。 例2. 如图:△ABC的顶点A、B在⊙O上,⊙O的半径为R,⊙O与AC交于D, (1)求证:△ABC是直角三角形; 分析: 则AF=FB,OD⊥AB,可证DF是△ABC的中位线;

(2)延长DO交⊙O于E,连接AE,由于∠DAE=90°,DE⊥AB,∴△ADF 解:(1)证明,作直径DE交AB于F,交圆于E 又∵AD=DC ∴AB⊥BC,∴△ABC是直角三角形。 (2)解:连结AE ∵DE是⊙O的直径 ∴∠DAE=90° 而AB⊥DE,∴△ADF∽△EDA 例3. 如图,在⊙O中,AB=2CD,那么() 分析: 解:解法(一),如图,过圆心O作半径OF⊥AB,垂足为E,

∵ 在△AFB中,有AF+FB>AB ∴选A。 解法(二),如图,作弦DE=CD,连结CE 在△CDE中,有CD+DE>CE ∴2CD>CE ∵AB=2CD,∴AB>CE ∴选A。 例 4. 求CD的长。 分析:连结BD,由AB=BC,可得DB平分∠ADC,延长 AB、DC交于E,易得△EBC∽△EDA,又可判定AD是⊙O 的直径,得∠ABD=90°,可证得△ABD≌△EBD,得DE=AD,利用△EBC∽△EDA,可先求出CE的长。 解:延长AB、DC交于E点,连结BD

2020-2021中考数学圆的综合-经典压轴题附答案解析

2020-2021中考数学圆的综合-经典压轴题附答案解析 一、圆的综合 1.如图1,已知扇形MON 的半径为2,∠MON=90°,点B 在弧MN 上移动,联结BM ,作OD ⊥BM ,垂足为点D ,C 为线段OD 上一点,且OC=BM ,联结BC 并延长交半径OM 于点A ,设OA=x ,∠COM 的正切值为y. (1)如图2,当AB ⊥OM 时,求证:AM=AC ; (2)求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定义域; (3)当△OAC 为等腰三角形时,求x 的值. 【答案】 (1)证明见解析;(2) 2=+y x 02<≤x 142 2 =x . 【解析】 分析:(1)先判断出∠ABM =∠DOM ,进而判断出△OAC ≌△BAM ,即可得出结论; (2)先判断出BD =DM ,进而得出 DM ME BD AE =,进而得出AE =1 22 x (),再判断出2OA OC DM OE OD OD ==,即可得出结论; (3)分三种情况利用勾股定理或判断出不存在,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1)∵OD ⊥BM ,AB ⊥OM ,∴∠ODM =∠BAM =90°. ∵∠ABM +∠M =∠DOM +∠M ,∴∠ABM =∠DOM . ∵∠OAC =∠BAM ,OC =BM ,∴△OAC ≌△BAM , ∴AC =AM . (2)如图2,过点D 作DE ∥AB ,交OM 于点E . ∵OB =OM ,OD ⊥BM ,∴BD =DM . ∵DE ∥AB ,∴DM ME BD AE =,∴AE =EM .∵OM 2,∴AE =1 22x (). ∵DE ∥AB ,∴2OA OC DM OE OD OD ==, ∴ 22 DM OA y OD OE x =∴=+,02x ≤<

中考数学圆综合题汇编

25题汇编 1. 如图,是⊙O 的直径,是⊙O 的切线,切点为B ,为弦,∥。 (1)求证:是⊙O 的切线; (2)若2,求OC AD 的值。 2. 如图,⊙O 是△的外接圆,∠60°,是⊙O 的直径,P 是延长线上的一点,且 (1)求证:直线是⊙O 的切线; (2)若3,求的长。 D C B A O C B

3. 如图,已知是⊙O 的直径,和是⊙O 的两条切线,点E 是⊙O 上一点,点D 是上一点,连接并延长交于点C ,连接、,且∥。 (1)求证:是⊙O 的切线; (2)若1,4,求直径的长。 4. 如图,△内接于⊙O ,弦⊥交于点E ,过点B 作⊙O 的切线交的延长线于点F ,且∠∠。 (1)求证:; (2)若4,2 3 tan F ,求的长。 M N E D C B A O

5. 在△中,,以为直径作⊙O ,交于点D ,过点D 作⊥,垂足为E 。 (1)求证:是⊙O 的切线; (2)若1,52=BD ,求的长。 6. 如图,是⊙O 的直径,C 是⊙O 上一点,垂直于过点C 的直线,垂足为D ,且平分 ∠。 (1)求证:是⊙O 的切线; (2)若62=AC ,4,求的长。 A

7. 如图,为⊙O 的直径,C 为⊙O 上一点,和过C 点的切线互相垂直,垂足为点D ,交⊙O 于点E 。 求证:(1)平分∠; (2)若∠60°,32 CD ,求的长。 8. 如图,⊙O 是△的外接圆,是⊙O 的直径,弦,12,5,⊥交的延长线于点E 。 (1)求证:是⊙O 的切线; (2)求的长。 A E A

9. 如图,在△中,∠90°,6,半径为2的⊙F 与射线相切于点G ,且4,将△绕点A 顺时针旋转135°后得到△,点B 、C 的对应点分别是点D 、E 。 (1)求证:为⊙F 的切线; (2)求出△的斜边被⊙F 截得的弦的长度。 10. ⊙O 是等边三角形的外接圆,点E 在弧上,点D 在弧上,且弧等于弧,连接交于点F ,连接交于点H ,交于点G ,连接。 (1)求证:; (2)若5:3: BF AF ,8,求的长。 D

初三数学圆专题经典 (含答案)

九年级数学第二十四章圆测试题(A )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3分) 1.(2005·资阳)若⊙O 所在平面内一点P 到⊙O 上的点的最大距离为a ,最小距离为b (a>b ),则此圆的半径为( ) A . 2b a + B .2b a - C .2 2b a b a -+或 D .b a b a -+或 2.(2005·浙江)如图24—A —1,⊙O 的直径为10,圆心O 到弦AB 的距离OM 的长为3,则弦 AB 的长是( ) A .4 B .6 C .7 D .8 3.已知点O 为△ABC 的外心,若∠A=80°,则∠BOC 的度数为( ) A .40° B .80° C .160° D .120° 4.如图24—A —2,△ABC 内接于⊙O ,若∠A=40°,则∠OBC 的度数为( ) A .20° B .40° C .50° D .70° 5.如图24—A —3,小明同学设计了一个测量圆直径的工具,标有刻度的尺子OA 、OB 在O 点钉在一起,并使它们保持垂直,在测直径时,把O 点靠在圆周上,读得刻度OE=8个单位,OF=6个单位,则圆的直径为( ) A .12个单位 B .10个单位 C .1个单位 D .15个单位 6.如图24—A —4,AB 为⊙O 的直径,点C 在⊙O 上,若∠B=60°,则∠A 等于( ) A .80° B .50° C .40° D .30° 7.如图24—A —5,P 为⊙O 外一点,PA 、PB 分别切⊙O 于A 、B ,CD 切⊙O 于点E ,分别交PA 、PB 于点C 、D ,若PA=5,则△PCD 的周长为( ) A .5 B .7 C .8 D .10 8.若粮仓顶部是圆锥形,且这个圆锥的底面直径为4m ,母线长为3m ,为防雨需在粮仓顶部铺上油毡,则这块油毡的面积是( ) A .2 6m B .2 6m π C .2 12m D .2 12m π 9.如图24—A —6,两个同心圆,大圆的弦AB 与小圆相切于点P ,大圆的弦CD 经过点P ,且CD=13,PC=4,则两圆组成的圆环的面积是( ) A .16π B .36π C .52π D .81π 10.已知在△ABC 中,AB=AC=13,BC=10,那么△ABC 的内切圆的半径为( ) A .310 B .5 12 C .2 D . 3 图24—A — 5 图24—A — 6 图24—A — 1 图24—A — 2 图24—A — 3 图24—A —4

初中数学圆的经典测试题附答案

初中数学圆的经典测试题附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弧 AB 等于弧CD ,OE AB ⊥于点E ,OF CD ⊥于点F ,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 .OE=OF B .AB=CD C .∠AOB =∠CO D D .O E >OF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圆心角、弧、弦的关系可得B 、C 正确,根据垂径定理和勾股定理可得A 正确,D 错误. 【详解】 解:∵??AB CD =, ∴AB =CD ,∠AOB =∠COD , ∵OE AB ⊥,OF CD ⊥, ∴BE =12AB ,DF =12CD , ∴BE =DF , 又∵OB =OD , ∴由勾股定理可知OE =OF , 即A 、B 、C 正确,D 错误, 故选:D . 【点睛】 本题考查了圆心角、弧、弦的关系,垂径定理,勾股定理,熟练掌握基本性质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2.从下列直角三角板与圆弧的位置关系中,可判断圆弧为半圆的是( ) A . B . C . D .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圆周角定理(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求解,即可求得答案. 【详解】 ∵直径所对的圆周角等于直角,∴从直角三角板与圆弧的位置关系中,可判断圆弧为半圆的是B.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圆周角定理.此题比较简单,注意掌握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3.在Rt△ABC中,∠ACB=90°.AC=8,BC=3,点D是BC边上动点,连接AD交以CD为直径的圆于点E,则线段BE长度的最小值为( ) A.1 B.3 2 C.3D. 5 2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直径所对的圆周角为直角可知∠CED=90°,则∠AEC=90°,设以AC为直径的圆的圆心为O,若BE最短,则OB最短,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可得 OE=1 2 AC=4,在Rt△OBC中,根据勾股定理可求得OB=5,即可得解. 【详解】 解:连接CE, ∵E点在以CD为直径的圆上, ∴∠CED=90°, ∴∠AEC=180°-∠CED=90°, ∴E点也在以AC为直径的圆上, 设以AC为直径的圆的圆心为O,若BE最短,则OB最短,∵AC=8, ∴OC=1 2 AC=4, ∵BC=3,∠ACB=90°, ∴22 OC BC ,

上海中考数学压轴题专题:圆的经典综合题

1.如图,在半径为2的扇形AOB 中,∠AOB =90°,点C 是AB ︵ 上的一个动点(不与点A 、B 重合),OD ⊥BC ,OE ⊥AC ,垂足分别为D 、E . (1)当BC =1时,求线段OD 的长; (2)在△DOE 中是否存在长度保持不变的边?如果存在,请指出并求其长度;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设BD =x ,△DOE 的面积为y ,求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它的定义域. A E C D O B

2.如图,已知在△ABC中,AB=15,AC=20,cot A=2,P是边AB上的一个动点,⊙P的半径为定长.当点P与点B重合时,⊙P恰好与边AC相切;当点P与点B不重合,且⊙P 与边AC相交于点M和点N时,设AP=x,MN=y. (1)求⊙P的半径; (3)当AP=65时,试比较∠CPN与∠A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3.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中,AD∥BC,∠ADC=90°,∠B=60°,AB=10,AD=4,⊙M 与∠BAD的两边相切,点N在射线AB上,⊙N与⊙M是等圆,且两圆外切. (1)设AN=x,⊙M的半径为y,求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 (2)当x为何值时,⊙M与CD相切? (3)直线CD被⊙M所截得的弦与直线BC被⊙N所截得的弦的长是否可能相等?如果能,求出符合要求的x的值;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

4.已知:半圆O 的半径OA =4,P 是OA 延长线上一点,过线段OP 的中点B 作OP 的垂线交半圆O 于点C ,射线PC 交半圆O 于点D ,连接OD . (1)当AC ︵ =CD ︵ 时,求弦CD 的长; (2)设PA =x ,CD =y ,求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及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 (3)设CD 的中点为E ,射线BE 与射线OD 交于点F ,当DF =1时,求tan ∠P 的值. 备用图 备用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