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地线压接规范

导地线压接规范
导地线压接规范

架空送电线路导线及避雷线

液压施工工艺规程

SDJ 226—87

(试行)

主编单位:水利电力部电力建设研究所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电力部

施行日期:1987 年9 月1 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电力部

关于颁发SDJ226—87《架空送电线路导线及避雷

线液压施工工艺规程》(试行)部标准通知

(87)水电基字第49 号

我部电力建设研究所负责编制的《架空送电线路导线及避雷线液压施工工艺规程》(试行)(编号为SDJ226—87),已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和专业会议审查通过,现予颁发试行。各单位在试行中,请随时将发现的问题和改进意见函告部电力建设研究所。

1987 年9 月1 日

第一章一般规定

第1.0.1 条本规程适用于架空送电线路中,以高压油泵为动力,以相应钢模对导线及避雷线进行液压施工。接续管及耐张线夹为圆形,压后呈六角形。

第1.0.2 条液压施工是架空送电线路施工中的一项重要隐蔽工序,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及考试合格、持有操作许可证方能进行操作。操作时应有指定的质量检查人员在场进行监

督。

第1.0.3 条本规程适用于国家标准GB1179—74、GB1179—83《铝绞线及钢芯铝绞线》中有相应液压接续管及耐张线夹的那一部分导线(钢芯铝绞线)。也适用于国家标准

GB1200

—75《镀锌钢绞线》中有相应液压接续管及耐张线夹的那部分避雷线。

注:1.GB1179—74、GB1179—83 及GB1200—75 中有关导线及避雷线数据见附录一;

2.GB1179—74 中有关导线的耐张线夹及接续管,GB1179—83 中有关导线接续管的

数据见附录二;

3.本规程避雷线是专指镀锌钢绞线。良导体避雷线由于尚未列入国家标准,也无正

式配套接续管及耐张线夹,故本规程暂不列入。如目前采用此类避雷线,其液压操作仍可遵

照本规程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 1.0.4 条所使用的液压机必须有足够的与所用钢模相匹配的出力。

第1.0.5 条为了对每个工程都准确无误地进行液压施工,确保质量,在操作前,操作人员必须备有并熟悉该工程经批准的施工手册(或技术措施)。手册中至少应包括下列有关内

容:

一、导线及避雷线的具体规格及有关数据;

二、所采用液压管的外形与尺寸(包括公差);

三、各种管子压前在导线与避雷线上的“定位印记”的量尺尺寸;

四、耐张线夹钢锚U 型环与铝管引流板相对方位的要求;

五、液压钢模、压接管压后尺寸及质量补充要求;

六、液压时,油压机必须达到的油压力;

七、对液压施工的其他有关特殊要求。

第1.0.6 条导线及避雷线的受压部分应平整完好,同时与管口距15m 以内应不存在必

须处理的缺陷。

第1.0.7 条液压的导线及避雷线的端部在割线前应先将线掰直,并加防止松散的绑线,切割时应与轴线垂直。

第 1.0.8 条在钢芯铝绞线割断铝股时,严禁伤及钢芯。

第 1.0.9 条量尺画印的定位印记,画好后应立即复查,以确保正确无误。

第二章液压前的操作

第一节液压设备及材料检验

第2.1.1 条对所使用的导线及避雷线,其结构及规格应认真进行检查,其规格应与工程设计相符,并符合国家标准的各项规定。

第2.1.2 条所使用的各种接续管及耐张线夹,应用精度为0.02mm 游标卡尺测量受压部分的内外直径。外观检查应符合GB2314—85 有关规定。用钢尺测量各部长度,其尺寸、公

差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第2.1.3 条在使用液压设备之前,应检查其完好程度,以保证正常操作。油压表必须定期校核,做到准确可靠。

第二节清洗

第2.2.1 条对使用的各种规格的接续管及耐张线夹,应用汽油清洗管内壁的油垢,并清除影响穿管的锌疤与焊渣。短期不使用时,清洗后应将管口临时封堵,并以塑料袋封装。第2.2.2 条镀锌钢绞线的液压部分穿管前应以棉纱擦去泥土。如有油垢应以汽油清洗。清洗长度应不短于穿管长的1.5 倍。

第2.2.3 条钢芯铝绞线的液压部分在穿管前,应以汽油清除其表面油垢,清除的长度对先套入铝管端应不短于铝管套入部位;对另一端应不短于半管长的1.5 倍。

第 2.2.4 条对轻型防腐型钢芯铝绞线的清洗应按下列规定进行:

一、对外层铝股应以棉纱蘸少量汽油(以用手攥不出油滴为适度),擦净表面油垢;

二、当将防腐型钢芯铝绞线割断铝股裸露钢芯后,用棉纱蘸汽油将钢芯上的防腐剂擦洗干净。

第 2.2.5 条涂801 电力脂及清除钢芯铝绞线铝股表面氧化膜的操作程序如下:

一、涂801 电力脂及清除铝股氧化膜的范围为铝股进入铝管部分;

二、按第2.2.3 条将外层铝股用汽油清洗并干燥后,再将801 电力脂薄薄地均匀涂上一层,以将外层铝股覆盖住;

三、用钢丝刷沿钢芯铝绞线轴线方向对已涂801 电力脂部分进行擦刷,将液压后能与铝管接触的铝股表面全部刷到。

第2.2.6 条对已运行过的旧导线,应先用钢丝刷将表面灰、黑色物质全部刷去,至显露出银白色铝为止。然后再按第2.2.5 条规定操作。

第2.2.7 条用补修管补修导线前,其覆盖部分的导线表面应用干净棉纱将泥土脏物擦干净(如有断股,应在断股两侧涂刷少量801 电力脂),再套上补修管进行液压。

第三节穿管

第 2.3.1 条镀锌钢绞线接续管的穿管如图 2.3.1:

图2.3.1 镀锌钢绞线接续管的穿管

1—镀锌钢绞线;2—对接钢接续管

一、用钢尺测量接续管的实长l1 ;

二、用钢尺在镀锌钢绞线端头向内量

OA = 1 l

2 1 处画一印记A。此A 点命名为“定位印记”;

三、印记画好后将镀锌钢绞线两端分别向管口穿入,穿时顺绞线绞制方向旋转推入,直至两端头在接续管内中点相抵。两线上的A 印记与管口重合。

第2.3.2 条镀锌钢绞线耐张线夹的穿管如图2.3.2。将镀锌钢绞线端头自管口穿入,穿时应顺绞线绞制方向旋转推入。直至线端头露出管底5mm 为止。

图2.3.2 镀锌钢绞线耐张线夹的穿管

1—镀锌钢绞线;2—耐张线夹;l—钢管长度

第 2.3.3 条钢芯铝绞线钢芯对接式接续管的穿管如图 2.3.3:

一、剥铝股:

1.如图

2.

3.3(a)所示,自钢芯铝绞线端头O 向内量

1/2L1+△L1+20㎜

图2.3.3 钢芯铝绞线钢芯对接式接续管的穿管

1—钢芯;2—钢管;3—铝线;4—铝管

处以绑线P 扎牢一道(事先量出钢接续管的长度l1);

2.自O 点(钢芯端头)向内量ON = 1/2L1+△L1 处画一割铝股印记N;

3.松开原钢芯铝绞线端头的绑线P。为了防止铝股剥开后钢芯散股,在松开绑线后先在

端头打开一段铝股,将露出的钢芯端头用绑线扎牢。然后用切割器(或手锯)在印记N 处切断

外层及中层铝股。在切割内层铝股时,只割到每股直径的3/4 处,然后将铝股逐股掰断。注:Δl1 为钢管液压时预留伸长值,它与钢管直径、壁厚、钢模对边距尺寸及压模数都

有关,其值应通过试压而取得。在确定该值时,比实测值可稍大3~5mm。

二、套铝管:将铝管自钢芯铝绞线一端先套入。

三、穿钢管:将已剥露的钢芯(如剥露的钢芯已不呈原绞制状态,应先恢复其原绞制状态)向钢管两端穿入。穿入时应顺绞线绞制方向旋转推入,直至钢芯两端头在钢管内中点相

抵,两边预留长度相等即可,如图2.3.3(b)所示。

四、穿铝管如图 2.3.3(c):

1.当钢管压好后,找出钢管压后的中点O1,自O1 向两端铝线上各量铝管全长之半1/2l(l 为铝管实际长度),在该处画印记A。在铝线上量尺画印工序,必须按本规程第

2.2.5 条涂

801 电力脂并清除氧化膜之后进行。

2.两端印记画好后,将铝管顺铝线绞制方向,向另一侧旋转推入,直至两端管口与铝线上两端定位印记A 重合为止。

第 2.3.4 条钢芯铝绞线钢芯搭接式接续管的穿管如图 2.3.4:

图2.3.4 钢芯铝绞线钢芯搭接式接续管的穿管

1—钢芯;2—钢管;3—铝线;4—铝管

一、剥铝股:见图2.3.4(a),铝股割线长度ON=l1+10mm。其他操作程序与本规程第2.3.3 条一款相同(但剥铝股时,钢芯端头不用扎牢)。

二、套铝管:将铝管自钢芯铝绞线一端先套入。

三、穿钢管:使钢芯呈散股扁圆形,一端先穿入钢管,置于钢管内的一侧;另一端钢芯也呈散股扁圆状,自钢管另一端与已穿入的钢芯相对搭接穿入(不是插接)。直穿至两端钢芯

在钢管对面各露出3~5mm 为止,见图2.3.4(b)。

四、穿铝管:见图 2.3.4 (c),其操作程序与本规程第2.3.3 条四款相同。

第 2.3.5 条钢芯铝绞线(GB1179—74)与相应的耐张线夹的穿管见图2.3.5:

一、剥铝股:见图2.3.5(a),除了铝股割线长度ON=l1+Δl+5mm,其他操作程序与本规程第2.3.3 条一款相同。

二、套铝管:将铝管自钢芯铝绞线一端先套入。

三、穿钢锚:将已剥露的钢芯(如钢芯已不呈原绞制状态,应先恢复其原绞制状态)自钢锚口穿入钢锚。穿时顺钢芯的绞制方向旋转推入,直至钢锚底口露出5mm 钢芯为止,见图

2.3.5(b)。

四、穿铝管:如图2.3.5(c),钢锚压好后,自铝线端头N 向内量NA=LY+f(L Y 为铝线液压长度,其值见附录二)。在A 处画一定位印记,画好印记后将铝管顺铝股绞制方向旋转推

向钢锚侧,直至A 印记与铝管管口重合为止。穿铝管前应按本规程第2.2.5 条涂801 电力脂

并清除氧化膜。

图2.3.5 GB1179—74 型钢芯铝绞线耐张线夹的穿管

1—钢芯;2—钢锚;3—铝线;4—铝管

第 2.3.6 条钢芯铝绞线(GB1179—83)与耐张线夹(GB2320.3—85)的穿管见图2.3.6

图2.3.6 GB1179—83 钢芯铝绞线耐张线夹的穿管

1—钢芯;2—钢锚;3—铝线;4—铝管;5—引流板

一、剥铝股:见图2.3.6(a),除了铝股割线长度ON=l2+Δl,其他操作程序与本规程第

2.3.3 条一款相同。

二、套铝管:将铝管自钢芯铝绞线一端先套入。

三、穿钢锚:将已剥露的钢芯自钢锚口穿入钢锚。穿时顺钢芯绞制方向旋转推入,保持原节距,直至钢芯端头触到钢锚底部,管口与铝股预留Δl 长度相等为止,见图2.3.6(b)。

四、穿铝管如图 2.3.6(c):

1.当钢锚压好后,自钢锚最后凹槽边向钢锚U 型环端量20mm 画一定位印记A。自A

点向铝线侧量铝管全长l 处画一印记C。

2.按本规程第2.2.5 条规定对铝股表面(自印记C 开始),进行涂801 电力脂及清除氧化膜。然后将铝管顺铝股绞制方向旋转推向钢锚侧,直至铝管底与钢锚印记A 重合为止。

3.当采用如图2.3.6(d)所示铝管时,在钢锚压好后,先在铝管上自管口量L Y+f,在管上画好起压印记N,同时在铝线上自端头向内量L Y+f 画一定位印记C(在铝线上画定位印记C

应在涂801 电力脂及清除氧化膜之后)。然后将铝管顺铝股绞制方向旋转推向钢锚侧,直至

铝管管口露出定位印记C 为止。

第三章液压操作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3.1.1 条液压时所使用的钢模应与被压管相配套。凡上模与下模有固定方向时,则钢模上应有明显标记,不得错放。液压机的缸体应垂直地平面,并放置平稳。

第3.1.2 条被压管放入下钢模时,位置应正确。检查定位印记是否处于指定位置,双手把住管、线后合上模。此时应使两侧导线或避雷线与管保持水平状态,并与液压机轴心相一

致,以减少管子受压后可能产生弯曲。然后开动液压机。

第 3.1.3 条液压机的操作必须使每模都达到规定的压力,而不以合模为压好的标准。第 3.1.4 条施压时相邻两模间至少应重叠5mm。

第3.1.5 条各种液压管在第一模压好后应检查压后对边距尺寸(也可用标准卡具检查)。符合标准后再继续进行液压操作。

第 3.1.6 条对钢模应进行定期检查,如发现有变形现象,应停止或修复后使用。

第3.1.7 条当管子压完后有飞边时,应将飞边锉掉,铝管应锉成圆弧状。对500kV 线路,已压部分如有飞边时,除锉掉外还应用细砂纸将锉过处磨光。

管子压完后因飞边过大而使对边距尺寸超过规定值时,应将飞边锉掉后重新施压。

第 3.1.8 条钢管压后,凡锌皮脱落者,不论是否裸露于外,皆涂以富锌漆以防生锈。第二节操作工艺

第3.2.1 条镀锌钢绞线接续管的液压部位及操作顺序见图3.2.1。第一模压模中心应与钢管中心相重合。然后分别依次向管口端施压。

第3.2.2 条镀锌钢绞线耐张线夹的液压部位及操作顺序见图3.2.2。第一模自U 型环侧开始,依次向管口端施压。

图3.2.1 镀锌钢绞线接续管的施压顺序

图3.2.2 镀锌钢绞线耐张线夹的施压顺序

第3.2.3 条钢芯铝绞线钢芯对接式钢管的液压部位及操作顺序见图3.2.3。第一模压模

中心与钢管中心O 重合,然后分别向管口端部依次施压。

图3.2.3 钢芯铝绞线钢芯对接式钢管的施压顺序

1—钢芯;2—钢管;3—铝线;4—铝管

第3.2.4 条钢芯铝绞线钢芯对接式铝管的液压部位及操作顺序见图3.2.4。首先检查铝管两端管口与定位印记A 是否重合。内有钢管部分的铝管不压。自铝管上有N1 印记处开始

施压,一侧压至管口后再压另一侧。如铝管上无起压印记N1 时,在钢管压后测量其铝线两

端头的距离,在铝管上先画好起压印记N1。

图3.2.4 钢芯铝绞线钢芯对接式铝管的施压顺序

1—钢芯;2—已压钢管;3—铝线;4—铝管

第3.2.5 条钢芯铝绞线钢芯搭接式钢管的液压部位及操作顺序见图3.2.5。第一模压模中心压在钢管中心,然后分别向管口端部施压。一侧压至管口后再压另一侧。如因凑整模数,

允许第一模稍偏离钢管中心。

图3.2.5 钢芯铝绞线钢芯搭接式钢管的施压顺序

1—钢芯;2—钢管;3—铝线;4—铝管

对清除钢芯上防腐剂的钢管,压后应将管口及裸露于铝线外的钢芯上都涂以富锌漆,以防生锈。

第3.2.6 条钢芯铝绞线钢芯搭接式铝管的液压部位及操作顺序见图3.2.6。首先检查铝管两端管口与定位印记A 是否重合。第一模压模中心压在铝管中心,然后分别向管口端部

施压,一侧压至管口后再压另一侧。但也允许对有钢管部分铝管不压的方式。

图3.2.6 钢芯铝绞线钢芯搭接式铝管的施压顺序

1—钢芯;2—已压钢管;3—铝线;4—铝管

第 3.2.7 条GB1179—74 规格的钢芯铝绞线耐张线夹的液压操作见图3.2.7:

图3.2.7 GB1179—74 钢芯铝绞线耐张线夹的施压顺序

1—钢芯;2—钢锚;3—铝线;4—铝管

一、钢锚液压部位及操作顺序见图3.2.7(a),自U 型环侧开始向管口连续施压,凸凹部

分不压;

二、铝管液压部位及操作顺序见图3.2.7(b),首先检查铝管管口与印记A 是否重合。第一模压在钢锚凹槽处,然后连续向管口施压。最后自第一模反向引流板侧再压一模。

第 3.2.8 条GB1179—83 规格的钢芯铝绞线耐张线夹的液压操作见图3.2.8:

图3.2.8 GB1179—83 钢芯铝绞线耐张线夹的施压顺序

1—钢芯;2—钢锚;3—铝线;4—铝管;5—引流板

一、钢锚液压部位及操作顺序见图 3.2.8(a),自凹槽前侧开始向管口端连续施压;

二、铝管分两种管型时,第一种液压部位及操作顺序见图3.2.8(b),首先检查右侧管口与钢锚上定位印记A 是否重合;第一模自铝管上有起压印记N 处开始,连续向左侧管口施

压。然后自钢锚凹槽处反向施压,此处所压长度对两个凹槽的钢锚最小为60mm,对3 个凹

槽的钢锚最小为62mm。在压铝管时,如引流板卡液压机油缸,不能按以上要求就位时,可

将引流板转向上方施压。

第二种铝管的液压部位及操作顺序见图3.2.8(c)。自铝线端头处向管口施压,然后再返回在钢锚凹槽处施压。如铝管上没有起压印记N 时,则当钢锚压完后,用尺量各部尺寸,

在铝管上画上起压印记。

注:如铝管上未画有起压印记N 时,可自管口向底端量L Y+f 处画印记N。L y 值见下表:

条件K≥14.5 K=11.4~7.7 K=6.15~4.3

LY 值≥7.5×d ≥7.0×d ≥6.5×d

注:K——钢芯铝绞线铝、钢截面积比;

d——钢芯铝绞线外径,mm;

f——管口拔梢部分长度,mm。

第3.2.9 条钢芯铝绞线耐张线夹铝管液压时(包括第3.2.7 条及第3.2.8 条),其引流连板与钢锚U 型环的相对角度位置应符合该工程施工手册(或技术措施)上的有关规定。

第3.2.10 条与各种钢芯铝绞线耐张线夹连接的引流管的液压部位及操作顺序见图

3.2.10。其液压方向为自管底向管口连续施压。

图3.2.10 钢芯铝绞线耐张线夹引流管的施压顺序

1—铝线;2—引流管

第四章质量检查

第 4.0.1 条工程所进行的检验性试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架线工程开工前应对该工程实际使用的导线、避雷线及相应的液压管,同配套的钢

模,按本规程规定的操作工艺,制作检验性试件。每种型式的试件不少于3 根(允许接续管

与耐张线夹做成一根试件)。试件的握着力均不应小于导线及避雷线保证计算拉断力的95%。

二、如果发现有一根试件握着力未达到要求,应查明原因,改进后做加倍的试件再试,直至全部合格。

三、相邻不同的工程,所使用的导线、避雷线、接续管、耐张线夹及钢模等完全没有变动时,可以免做重复性验证试验。但不同厂家及不同批的产品不在此例。

注:1.GB1179—83 规格导线的保证计算拉断力是计算拉断力的95%;

2.GB1179—74 规格导线的保证计算拉断力等于计算拉断力。

第 4.0.2 条各种液压管压后对边距尺寸S 的最大允许值为:

S=0.866×(0.993D)+0.2

式中D——管外径,mm。

但三个对边距只允许有一个达到最大值,超过此规定时应更换钢模重压。

第4.0.3 条液压后管子不应有肉眼即可看出的扭曲及弯曲现象,有明显弯曲时应校直,校直后不应出现裂缝。

第4.0.4 条各液压管施压后,应认真填写记录。液压操作人员自检合格后,在管子指定部位打上自己的钢印。质检人员检查合格后,在记录表上签名。

附录一导线及避雷线的有关数据

19结构)。

注:实测拉断力达到计算拉断力的95%时即为合格。

附录二接续管及耐张线夹的有关数据(一)适用GB1179—74 导线钢芯对接接续管

附图2.1 接续管

注:握着力按导线计算拉断力的95%计算所得。(二)适用于GB1179—74 导线耐张线夹】

附图2.2 耐张线夹

附表2.2 耐张线夹数据

(三)适用于GB1179—83 导线钢芯搭接接续管

注:1.本表中l 及l1 的数据与GB2331.4—85 中不同,按修改后统一设计图纸;

2.图形见GB2331.4—85。

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加说明

本规程由水利电力部基建司提出。

本规程由水利电力部电力建设研究所负责编写。

本规程主要编写人电力建设研究所高学廉。

导线、避雷线压接作业指导书

35kV~110kV输电线路工程导地线压接 作 业 指 导 书 江阴市苏源电气安装有限公司 2002年11月2日

编写: 审核: 批准:

目前,送电线路导线和避雷线(钢绞线)的连接,采用的方法有液压和爆压两种。液压连接用于钢绞线和大截面的钢芯铝绞线(LGJ-240及以上);爆压连接用于所有规格的钢绞线和钢芯铝绞线。导地线压接具有隐蔽工程的特点,是一项特殊的操作项目,其操作质量直接关系到送电线路持续运行安全,必须引起重视。 一、一般规定、要求 (1)不同金属、不同规格、不同绞制方向的导线或避雷线,严禁在一个耐张段内连接。 (2)线路在跨越铁路、公路、一、二级通信线、35kV及以上电力线、通航河流、管道等重要设施档内,不允许有直线接续管。 (3)导线或避雷线采用液压、爆压接续的操作,必须由经过考试合格的技术工人担任。在压接操作完成并自检合格后,应在接续管上打上操作人员的钢印。 (4)导线或避雷线必须使用与现行的电力金具配套的接续管及耐张线夹管进行连接。连接后的握着强度,在架线施工前应进行试件试验。各种型号的试件不得少于3件(允许直线接续管与耐张线夹管合为一试件),其试验握着强度,对液压及爆压都不得小于导线或避雷线保证计算拉断力的95%。 (5)导线或避雷线的连接部分线别应正确,无混绞现象,连接部分应平整完好,不得存有线股绞制不良,线股断股、缺股、线股交叉、锈蚀等缺陷。 (6)接续管的型号应符合金具标准或设计规定,外观检查内

外表面应平滑,不得有砂眼、气孔、裂纹等缺陷。 (7)导线、避雷线接续后,必须符合以下标准: 1)接续管必须平直,弯曲度(弯度与长度之比)不得过大。在压接前弯曲度不得超过1%,压接后弯曲度不得大于2%。超过时应校直,校直后的接续管不得有裂纹或明显的槌痕,达不到规定时应割断重接。 2)接续管外飞边、毛刺及表面未超过允许的损伤,应锉平并用砂纸磨光。 3)接续管两端不应有鼓包现象,接续管两端口处,钢接续管应涂以防锈漆。 4)钢接续管在压缩后锌皮脱落时,应涂以防锈漆。 5)爆压管爆压后出现裂缝或穿孔时,必须割断重接。 (8)紧线后在一个档距内每根导线或避雷线上只允许有一个接续管和不超过三个补修管。当采用张力放线时,一个档距内不应超过两个补修管,并应满足下列规定: 1)各类管或耐张线夹间的距离不应小于15m。 2)接续管或补修管与悬垂线夹的距离不应小于5m。 3)接续管与补修管或间隔棒的距离不宜小于0.5m,且宜减少因损伤而增加的接续管。 二、液压连接 液压连接是采用液压机,以高压油泵为动力,以相应的钢模对大截面导线或避雷线进行压力连接的操作。施压前接续管及耐张线

导地线压接作业指导书

导地线压接作业指导书

————————————————————————————————作者: ————————————————————————————————日期:

附件2: 《施工作业指导书》分析表 施工作业指导书名称导地线压接作业指导 施工作业指导书编号SDXL-ZW-10 具体内容: 1.中国南网标准:耐张线夹、接续管、补修管无具体规格型号,本工程导地线耐 张线夹、接续管、补修管规格型号如下。 名称规格耐张线夹/耐张管接续管补修管 导线钢芯铝绞线JL/LB1A-240/40 NY-240/40BG JY-240/40BG JX-240 地线钢芯铝绞线JLB23-70 NY-70BG JYT-70BG JX-70BG

乐东望楼站至乐东110kV站第二回线路新建工程导地线压接作业指导书 编码:SDXL-ZW-10 湖南鸿源电力建设有限公司 海南项目部 2013年06月

批准:日期: 审核: 日期:编写: 日期:

目录 1 工程概况、适用范围?错误!未定义书签。 2 编写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作业流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4安全风险辨析与预控?错误!未定义书签。 5作业准备?错误!未定义书签。 6 作业方法?错误!未定义书签。 7质量控制措施及检验标准?错误!未定义书签。

导、地线压接施工组织方案与对策

目录 1、编制目的 (1) 2、适用围 (1) 3、编制依据 (1) 4、导、地线技术参数 (2) 5、液压管 (3) 6、压接操作人员 (6) 7、压接机简介 (6) 8、液压操作一般规定 (8) 10、液压前准备 (12) 11、导线接续管压接 (13) 12、导线耐管压接 (17) 13、牵引管的压接 (22) 14、铝包钢绞线接续管压接 (22) 15、液压操作规定与质量检查 (25) 16、安全措施 (27) 17、工器具配置 (29)

1、编制目的 为指导本工程导地线液压施工作业,使液压作业标准化、规化,保证施工质量、工艺标准满足本工程的要求,特编制本作业指导书。 2、适用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灵州-±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宁1标段)架线施工导地线液压作业。 3、编制依据 3.1《输变电工程架空导线及地线液压压接工艺规程》(DL/T5285-2013) 3.2《大截面导线压接工艺导则》(Q/GDW1571-2014) 3.3《±800kV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Q/GDW 1225-2014) 3.4《±800kV架空送电线路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Q/GDW 1226-2014) 3.5《±800kV架空输电线路力架线施工工艺导则》(DL/T 5286-2013) 3.6《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线路部分)》(Q/GDW 1799.2-2013) 3.7《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2部分:电力线路》(DL 5009.2-2013) 3.8《1250mm2级大截面导线力架线施工工艺导则》(直流线路〔2014〕93号) 3.9灵州-±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宁1标段)电气图纸会审及设计交底纪要 3.10 《国网直流部关于印发1250平毫米大截面导线压接培训总结分析会议纪要的通知》(直流线路〔2015〕43 号) 3.11 《国网直流部关于加强灵州-±800千伏特高压直流线路工程1250平毫米大截面导线制造和施工质量控制的通知》(直流线路〔2015〕42号)

导地线液压作业指导书

导地线液压作业指导书 一、编写说明 1.1目的 对500kV吉辽四回铁沈1、2号线路工程导地线液压作业进行指导和实施控制,保证工程达到预定目标。 1.2范围 本指导书适用于500kV吉辽四回铁沈1、2号线路工程导地线液压施工。1.3引用文件 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导则》;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 19001-2000 idt ISO 9001:2000; 设计施工图及说明书;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达标投产考核办法》(2005 版) 《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3—2005; 《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工程施工质量及评定规程》(DL/T5168-2002)《架空输电线导线及避雷线液压施工工艺规程》(SDJ226-87) 法律法规及国家的有关标准; 监理公司对本工程的质量要求. 二、液压施工工程参数 2.1压接方式 本工程导线、地线的接续和耐张连接均采用液压方式。 2.2耐张管和接续管的使用 LGJ-400/35导线采用NY-400/35A(B)型耐张线夹;地线GJ-80采用NY-80G 型耐张线夹;地线LBGJ-120-40AC采用NY-120BG型耐张线夹;地线LBGJ-150-40AC采用NY-150BG型耐张线夹;导线、地线接续管分别采用JYD-400/35,JY-80G,JY-120BG,JY-150BG。 2.3液压施工工程参数 2.3.1 本工程导线、地线技术特性如表1-1

2.3.2 本工程耐张线夹及接续管的技术特性 2.3.2.1 NY-400/35 A (B )耐张线夹的特性,如图1-1和表1-2 图1—1 2.3.2.2 NY-80G 耐张线夹的特性,如图1-2和表1-3

设备接地线的压接标准

设备接地线的压接标准 一、概述 电气设备的某个部分与之间作良好的电气联接称为接地。与土壤直接接触的金属导体或金属导体组称为接地体:联接电气设备应接地部分与接地体的金属导体称为接地线;接地体和接地线统称为接地装置。电气设备接地的目的主要是保护人身和设备的安全,所有电气设备应按规定进行可靠接地。 二、接地的分类 (一)按接地的作用分有保护接地和工作接地和工作接地两种。 为了保证人身安全,避免发生人体触电事故,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与接地装置联接的方式称为保护接地。当人体触及到外壳已带电的电气设备时,由于接地体的接触电阻远小于人体电阻,绝大部分电流经接地体进入,只有很小部分流过人体,不致对人的生命造成危害。 (二)为了保证电气设备在正常和事故情况下可靠的工作而进行的接地称为工作接地,如中性点直接接地和间接接地以及零线的重复接地、防雷接地等都是工作接地。 三、接地电阻 (一)应接地的电气设备通过接地装置和之间的电阻称为接地电阻,它包含五个部分: 1、电气设备和接地线的接触电阻。 2、接地线本身的电阻。

3、接地体本身的电阻。 4、接地体和的接触电阻。 5、的电阻。 (二)不同的电气设备对接地电阻有不同的要求: 1、大接地短路电流系统R≤0.5W。 2、容量在100kVA以上的变压器或发电机R≤4W。 3、阀型避雷器R≤5W。 4、独立避雷针、小接地电流系统、容量在100kVA及以下的 变压器或发电机、高低压设备共用的接地均R≤10W。 5、低压线路金属杆、水泥杆及烟囱的接地R≤30W。 四、装设接地装置的要求 (一)接地线一般用40mm×4mm的镀锌扁钢。 (二)接地体用镀锌钢管或角钢。钢管直径为50mm,管壁厚不小于3.5mm,长度2~3m。角钢以50mm×50mm×5mm为宜。 (三)接地体的顶端距地面0.5~0.8m,以避开冻土层,钢管或角钢的根数视接地体周围的土壤电阻率而定,一般不少于两根,每根的间距为3~5m (四)接地体距建筑物的距离在1.5m以上,与独立的避雷针接地体的距离大于3m。 (五)接地线与接地体的联接应使用搭接焊。 五、降低土壤电阻率的方法 在接地装置安装前应了解接地体周围土壤的电阻率,如过高则采取

导地线损伤处理

导地线损伤作业指导书 一、施工工艺流程图 说明: 1、以上工序均由爆(液)压施工人员全程负责。 2、外观检查、尺寸测量时,质安人员必须监督,必要时待监理工程师须在场。 3、在放线施工中,由于各种因素,可能会使导地线损伤,在紧线前应根据导地线损伤的程度不同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 二、施工方法及要求 一)施工准备 1、勘察现场:对导地线损伤的情况做好仔细地检查,并做好详细的记录。 2、材料准备:断线钳导爆索、雷管、汽油、棉纱,如是带张力的还应准备紧线钳、手扳葫芦、千斤等,另外还有补修管、搭接管、对接管。 3、施工人员:根据工程量的大小及难易程度确定技工和普工人员。 二)导地线的修补:对于导地线的损伤程度不大不必锯断时可采用补修的方法进行处理。

1、修光:导线在同一截面处,单股损伤深度小于单股直径的1/2或者导线在同一截面处,损伤面积为导电部分面积(钢芯铝绞线为铝部分总面积)的5%及以下的细小损伤可用锉刀或纱布将棱角及毛刺等修光。 2、缠绕修补:导线损伤超过修光标准,但其面积占导电总截面积的7%及以下的,钢绞线为19股者断一股的一般可用导线外层线股对导线进行缠绕处理,对钢绞线可用镀锌铁丝缠绕处理。 3、金具修补:对于钢芯铝绞线在同一处铝股的损伤面积占铝股总面积的7%以上,20%以下,或者单金属绞线在同一处损伤面积占总截面积的7%以上,17%以下,钢绞线7股断1股,19股断2股,可用金具修补的方法处理。 ①被补管修补:补修管修补是压接修补,用于大面积导线,补修管为两片组成。有斜口面,可先将要修补的导线部位用棉纱擦干净,如有泥沙要去掉,严禁有水,有水的要用汽油冲洗,让汽油挥发、变干后将擦净的补修管大片套在导线上,再将小片沿斜口插入,用塑料胶带缠二层,然后包两层黄板纸(浸透过的)再缠一层塑料胶带,然后按要求缠导爆索,进行爆压。 ②予铰式修补条,与予铰式护线条的规格一样,只是长度不同,约为护线条的1/3,安装很方便,不需要携带工具,安装时将单根补修条从中心向两端缠绕,予绞丝应紧靠导线,缠绕角不应超过予绞丝的捻角,即20o左右。 三)导地线重新接头的损伤处理 钢芯铝绞线的钢芯断股;钢芯铝绞线在同一处损伤面积超过铝部分面积的25%;单金属线在同一处损伤面积超过铝部分面积的17%,连续损伤虽在补修范围内,但其损伤长度已超过一个补修金具,所能补修的长度、金钩、破股已使钢芯或内层线股形成无法修复的永久变形;钢绞线股数为7股者断2股及以上,19股者断3股及以上;就必须将钢铰线开断重新接头。 开断重新接头有搭接和对接两种,搭接一般用<于规格为

220kV线路工程导地压接作业指导书

批准:年月日安全审核:年月日质量审核:年月日技术审核:年月日编写:年月日

目录 一、总则 (1) 二、适用范围 (2) 三、作业任务 (2) 四、作业准备工作 (2) 五、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 (4) 六.、保证质量措施 (11) 七、安全及环保措施 (14) 八、作业工艺流程图 (15) 九、施工记录 (15) 十、支持性文件 (15) 十一、安全文明施工 (16) 十二、工器具配备表 (17)

一、总则 1.1 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官滩变-安澜变220kV线路工程,采用架空线架设,设计风速27.0m/s,覆冰导线5mm,地线10mm。 本工程新建线路全长17.564km,其中双回路角钢塔架设段约0.544km,220/110kV混压四回路角钢塔架设段约17.019km。本工程220kV导线采用2×JL1/LHA1-210/220型铝合金芯高导电率铝绞线,地线两根采用OPGW-150。110kV导线采用2×JL/G1A-300/25兼1×JL/G1A-400/35,本期110kV部分不架线。角钢塔共计57基,双回路终端塔2基,混压四回路直线塔40基,混压四回路转角塔9基,混压四回路分支塔6基。 1.2编制目的:为了在送电线路架线工程中认真执行国家规范,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质量,编制本作业指导书。 1.2导线采用: 2×JL1/LHA1-210/220型铝合金芯高导电率铝绞线,地线两根采用OPGW-150。进线档分流地线采用JLB40-150型铝包钢绞线。 1.3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以高压油泵为动力,以相应钢模为模具的送电线路导线及避雷线的液压施工,接续管为圆形,压后是六角形。 1.4送电线路导地线液压施工中,除应按本作业指导书施工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1.5编制依据 官滩变-安澜变220千伏线路工程施工图及有关说明; 《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33—2005); 《110kV~500kV架空电力线路工程施工质量及评定规程》(DL/T 5168-2002);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2部分:架空电力线路》DL5009.2—2013; 《电力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工作规定》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标准化施工作业手册-送电工程分册》 《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线路部分)》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施工危险点辨识及预控措施(试行)》 《架空送电线路导线及避雷线液压施工工艺规程》(SDJ226-2013) 《铝绞线及钢芯铝绞线》(GB1179-1983)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DL/T832-2003)

导地线连接作业指导书

导地线连接作业指导书编码:PWJX-04 年月日

签名页 项目名称 作业内容 批准年月日审核年月日编写年月日注

第四节导、地线连接 1. 适用范围 1.电压等级10kV配网工程 2.电气类别导、地线连接施工 2. 依据及引用文件 序号标准,文件相关章节条款 1 GB 50233-2005《110kV~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程》第七章第四节 2 DL/T 5168-2002《110kV~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工程质量及评 定规程》 第五章第四节 3 SDJ 226-1987《架空送电线路导线及避雷线液压施工工艺规程》 4 Q/DSG11105-2008《南方电网工程施工工艺控制规范》第一编第四章 5 中国南方电网基建工程质量WHS控制作业标准

主要作业内容 Y Y Y N 施工条件 施工准备 导线连接 质量检验 下接紧线工序 Y

4.1本工序作业前施工条件 序号项目内容确认人说明 1 任务单根据本单位实际设置内容(包含本项工作)。本工序施工负责人经审批 2 图纸设备更动、设计图纸本工序施工负责人经审批 3 预算材料表主辅材料本工序施工负责人经审批 4 施工方案施工措施、安全技术交底(项目部级)。本工序施工负责人经审批 5 相关证照根据需要办理涉及进入工作场所的手续、证件。本工序施工负责人有效 6 确认上一工序检查合 格 导、地线已展放到位本工序施工负责人 4.2施工准备 序号项目内容说明 1 人员配置 根据工程量的大小配备足够施工人员。施工现场明确施工负责人、 技术负责人、质安员、安装施工作业人员组织到位。技术岗位必须持有与作业工种、相应、有效的上岗证。辅助工不得从事电气设备安装等专业工作。 2 施工内容相对应的材 料压接管、电力脂、砂纸、绝缘套 压接管的规格、型号确保与架设的导、地线规格相适 配,制作导线连接试件送试验室作拉力检验,经检验 符合规范要求后才能在施工中使用。不同规格、不同 生产厂家的导线应分别制作试件检验。

导地线压接作业的指导书.doc

附件 2: 《施工作业指导书》分析表 施工作业指导书名称导地线压接作业指导 施工作业指导书编号SDXL-ZW-10 具体内容: 1.中国南网标准:耐张线夹、接续管、补修管无具体规格型号,本工程导地线 耐张线夹、接续管、补修管规格型号如下。 名称规格耐张线夹 / 耐张管接续管补修管导线钢芯铝绞线 JL/LB1A-240/40 NY-240/40BG JY-240/40BG JX-240 地线钢芯铝绞线 JLB23-70 NY-70BG JYT-70BG JX-70BG

乐东望楼站至乐东 110kV站第二回线路新建工程导地线压接作业指导书 编码: SDXL-ZW-10 湖南鸿源电力建设有限公司 海南项目部 2013 年 06 月

批准:日期:审核:日期:编写:日期:

目录 1 工程概况、适用范围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2 编写依据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3 作业流程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4 安全风险辨析与预控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5 作业准备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6 作业方法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7 质量控制措施及检验标准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电连接压接作业指导书

压接式电连接安装作业指导书 电连接采用压接型施工工艺,经近年来运行考验,此工艺能够减少检修工作量,对设备稳定和减少设备故障有极大促进作用。压接型电连接虽然好处较多,但施工安装工艺复杂,倘若压接不当将为今后设备运行埋下隐患,对此必须认真学习电连接压接工艺,熟练掌握各个环节工艺要求,确保电连接压接正确,工艺达标,实现内实外美。 一、电连接安装工艺: 1、电连接安装位置确定测量:进行现场勘测,确定安装电连接位置,并使用激光测量仪测量安装处承力索与接触线铅垂距离,并在钢轨内沿做好标记。 2、确定安装电连接形状:根据现场测量承力索与接触线铅垂距离(结构高度)确定电连接安装形状:对于结构高度<1M,电连接按照承力索与接触线呈C型安装;对于结构高度>1M, 电连接按照承力索与接触线呈S型安装。 3、电连接安装要求:登高作业人员将安全带系在承力索上,先用砂纸将承力索、接触线安装电连接位置的灰尘和氧化物打磨干净,并在安装位置涂抹电力复合脂。承力索、

接触线电连接线夹应垂直安装,上下对齐;安装后接触线电连接线夹处导高不应低于最近吊弦处的导高。股道电连接在任何温度下,均应垂直安装,且应在同一断面内。 4、电连接压接过程中技术标准及注意事项: 1)电连接线夹安装时,接触线、承力索、加强线、电连接线与线夹接触面进行表面氧化膜清洗,导线清洗长度不应小于连接长度的1.2倍,清洗后导线接触面需涂电力复合脂。 2)电连接线所用材质规格、线夹型号及安装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有接头、压伤断股、散股现象,并预留因温度变化而产生的位移长度。 3)电连接安装位置应区分不同锚段、不同温度要求,同一悬挂接触线、承力索间的电连接应垂直安装,接触线与承力索电连接线夹应在同一垂直面上,股道间电连接正常温度时应保证点连接线垂直于正线,施工偏差为±100mm。 4)电连接安装位置,横向电连接距悬挂点2m左右,股道电连接距悬挂点5m左右,线岔电连接距悬挂点10m 左右,施工偏差不大于±500mm。 接触线电连接线夹处接触线高度应不低于最近吊弦处的悬挂高度,施工允许偏差0-3mm。 5)电连接线长度正确,弧度、弛度符合标准,在任何情况下均应满足带电距离要求。除股道电连接外,承力索与接触线之间均压接成“S”形电连接。 6)压接使用生产厂家提供专业压接工具,液压泵的压

导地线压接

宜昌220KV南楼ⅠⅡ回输电线路工程导线压接作业指导书500kV江南变~楼子河变输电线路工程 导线压接施工作业指导书 宜昌220KV南楼ⅠⅡ回输电线路工程项目部

批准:日期:审核:日期:编写:日期:

目录 1 适用范围 2 工程设计概况 3 液压施工操作 4 压接试验 5 质量控制要点附件液压机参数

宜昌220KV南楼ⅠⅡ回输电线路工程导线压接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及目的 本措施适用于宜昌220KV南楼ⅠⅡ回输电线路工程导线压接施工作业。 目的是阐明设计意图和技术要求,确保液压质量满足规程要求2.工程设计概况 2.1.导线规格及配套压接管型号: 2.2.导线的机械性能参数:

液压施工操作 2.2.1.导线耐张线夹(NY-400/35、NY-400/50)的穿管见下图 1—钢芯;2—钢锚;3—铝线;4—铝管;5—引流板 导线耐张线夹(NY-400/35、NY-400/50)的穿管 一、剥铝股: 1.如图(a)所示,自钢芯铝绞线端O向内量处OP=L2+△L+20mm绑线P 扎牢一道(事先量出钢管的长度L2); 2.自O点(钢芯端头)向内量ON=L2+ΔL处画一割铝股印记N; 3.松开原钢芯铝绞线端头的绑线P。为了防止铝股剥开后钢芯散股,在松开绑线后先在端头打开一段铝股,将露出的钢芯端头用绑线扎牢。然后用切割器(或手锯)在印记N 处切断外层及中层铝股。在切割内层铝股时,只割到每股直径的3/4 处,然后将铝股逐股掰断。 注:ΔL为钢管液压时预留伸长值,它与钢管直径、壁厚、钢模对边距尺寸及压模数都有关,其值应通过试压而取得。在确定该值时,比

导地线液压作业指导书资料讲解

750kV乌-吐-哈输电线路工程Ⅱ段导地线液压作业指导书 750kV乌-吐-哈输电线路工程Ⅱ段 陕西送变电工程公司项目经理部 2009年9月

批准: 日期:审核: 日期:编写: 日期:

目录 一、总则 (1) 1.1编制依据 (1) 1.2适用范围及目的 (1) 二、工程概况 (2) 2.1工程概况 (2) 2.2工程技术参数 (2) 2.3液压管尺寸 (3) 三、液压施工 (4) 3.1液压施工工艺流程 (4) 3.2液压前的准备 (4) 3.3液压操作 (7) 3.4液压操作规定 (15) 3.5液压质量检查 (17) 3.6液压安全保证要求 (17) 3.7液压工器具配置表(每组) (18)

一、总则 1.1编制依据 《架空送电线路导线及避雷线液压施工工艺规程》(SDJ226-87) 《750kV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389-2006) 《75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Q/GDW 121-2005)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2部分:架空电力线路部分)》(DL5009.2-2004)《750kV架空送电线路张力架线施工工艺导则》(DL/T 5343-2006) 《750kV乌-吐-哈输电线路工程电气图会审纪要》 《750kV乌-吐-哈输电线路工程总说明书》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达标投产考核办法(2005版) 我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三合一管理体系》和相关程序文件 1.2适用范围及目的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750kV乌-吐-哈输电线路工程架线施工导、地线液压连接施工作业,供各项目分部、施工队、技术部、质检组、物资供应等部门使用。本作业指导不能替代有关技术文件和标准,而是对有关技术文件和标准的补充和细化。本措施自审批后生效,本工程放线施工结束后自然失效。 本指导书目的是指导本标段导、地线液压作业施工,使导地线液压连接作业标准化、规范化,施工质量、工艺标准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

导地线压接作业指导书

附件2: 《施工作业指导书》分析表

乐东望楼站至乐东110kV站第二回线路新建工程导地线压接作业指导书 编码:SDXL-ZW-10 湖南鸿源电力建设有限公司 海南项目部 2013年06月

批准: 日期: 审核: 日期: 编写: 日期: 目录 1 工程概况、适用范围 (1) 2 编写依据 (3) 3 作业流程 (3) 4 安全风险辨析与预控 (5) 5 作业准备 (7) 6 作业方法 (7) 7 质量控制措施及检验标准 (13)

1 工程概况、适用范围 本工程起于拟建乐东望楼220kV变电站110kV构架,止于乐东110kV变电站110kV构架。本 工程线路全长39.21km,全线除望楼变电站出线段为三回路(此段约700米已列入乐九线改接入望楼站工程),其她均为单回路,导线截面为240mm2,全线架设双地线;一根选用OPGW-24B1通讯光缆,一根选用JLB23-70铝包钢绞线。 本工程新立单回直线塔99基,耐张转角塔20基。地形:丘陵68、63% ,山地19、89%,平地 11、48%。运输:汽车运输20km 人力运输0.4km。本工程主要跨越为:313省道、110KV电力线3 次、35KV电力线2次、10KV电力线37次以及通信线路、低压线路、房屋、果园、棚房、鱼塘、河流数次。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乐东望楼站至乐东110kV站第二回线路新建工程导、地线液压压接作业。 名称规格耐张线夹/耐张管接续管补修管 导线钢芯铝绞线JL/LB1A-240/40 NY-240/40BG JY-240/40BG JX-240 地线钢芯铝绞线JLB23-70 NY-70BG JYT-70BG JX-70BG 铝包钢芯铝绞线用耐张线夹规范 型号 适用导线主要尺寸(mm) 截面 (mm) 钢芯 直径 (mm) 导线 外径 (mm) D d L D1 d1 L1 L2 d2 NY-240/40BG 240/40 7、98 21、66 36 23、0 400 18 8、7 120 70 18 压缩型避雷线用耐张线夹规范

导地线压接施工安全风险辨识及预控措施

编号:AQ-JS-08989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导地线压接施工安全风险辨识 及预控措施 Safety risk identification and pre control measures of conductor wire crimping construction

导地线压接施工安全风险辨识及预 控措施 使用备注:技术安全主要是通过对技术和安全本质性的再认识以提高对技术和安全的理解,进而形成更加科学的技术安全观,并在新技术安全观指引下改进安全技术和安全措施,最终达到提高安全性的目的。 安全施工作业票编码:SDXL-ZW-10-01/01 序号 危险名称 风险种类 风险等级 风险控制措施 1 重的物体 物体打击 可接受的风险 1.及时清除道路上的障碍物。

2.重大物件不得直接用肩扛运。 3.抬运时应步调一致,同起同落,有人指挥。 4.运输工器具牢固可靠,每次使用前进行检查。 5.雨雪后抬运物件时按规定落实防滑措施。 6.用跳板或圆木装卸滚动物件时,应用绳索控制物件。物件滚落前方严禁有人。 7.搬运液压泵、钳时步调一致,避免砸伤人员和损坏设备 2 割线时不按安全规程规定程序作业 物体打击 可接受的风险 切割导地线时线头绑扎牢,有固定措施,防止线头回弹伤人 3 尖锐的物体 刺伤 可接受的风险

1.穿戴安全防护手套。 2.注意手的位置 4 压钳操作不当 夹伤物体打击设备破损 可接受的风险 1.检查机械性能应完好。 2.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压接时手指不得伸入压模内。 3.操作人员必须经过技术培训并持证上岗。 4.检查高压软管、液压钳体及顶盖的接触口是否完好。高压软管、液压钳有裂纹者严禁使用。 5.液压机启动后,应先空载2~3min,检查各部位运转情况。 6.放入顶盖时必须使钳体与顶盖吻合,压接钳活塞起升时人体不得位于压接钳正上方 5 压接机具不合格

接地施工作业指导书正文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线路从220kV搬罾开关站出线后向西走线,经李家沟,于金台场附近跨至在建兰渝铁路西侧,经孙家湾、老房沟,在陈家湾附近跨过在建兰渝铁路支线,经赵家坝、驴鸣坝后进入荆溪220kV变电站。线路总体走向由北向南走线。 本工程线路全长2x13.198km,双回路建设,线路全长2x13.198km,新建铁塔基础及铁塔组立40基,曲折系数1.3。其中直线塔16基,耐张塔24基,终端塔3基。基础主要采用斜柱式基础、掏挖式基础,基础和铁塔全部采用地脚螺栓连接。 本工程导线采用2xLGJ-400/35,最大使用张力2x39480N,地线采用OPGW-24B1-140,最大使用张力21194N。 二. 编制说明 为了确保本工程铁塔接地施工质量,达到创优标准,特编制本作业指导书,对接地坑开挖的施工、工艺与埋设质量做统一要求。本作业指导书是对接地施工图纸的进一步说明与补充,与接地施工图不符之处,以施工图说明为主。 三.接地施工概述 本线路工程每基铁塔都需埋设接地装置,各塔选用的具体接地装置形式详见《塔位明细表》,其主要的安装方法详见接地安装图,所埋设的接地装置应避开地下设施及房屋等,埋设的深度和长度都应达到设计值,并达到相关的接地电阻值要求,当接地电阻不能满足要求时,应在埋设的接地装置上加埋接地圆钢或者加埋接地模块。对少数的铁塔采用集中接地模块,同时为保证两端电站的出线段耐雷水平,N1-N6,N34-N39段铁塔工频接地电阻应小于7Ω。 本工程接地装置型号有:丁型、JD型接地。 具体参数如下:

接地体大方框长一般按照图纸要求进行开挖,若跟开较大,应适当的增大接地大方框和坑底深埋小环长度。 四.施工方法 4.1材料加工 1)接地引下线、热镀锌预制件、接地模块由项目部制定合格生产厂家并运送至材料站,在施工现场分基埋设。 2)在加工大方环与射线时,材料站宜将方环与射线交点处一次性焊接好,但考虑到因长度较大,总重量较重,施工运输不便,可使方环不闭合,将重量控制在200kg内,以便于施工运输。 3)杆塔集中接地装置(带接地模块)的接地大方环四个交点处应焊接400mm 长的φ10圆钢与扁钢预制件(与接地模块连接)。各放射端点处直接焊接与接地模块连接的扁钢。 4)材料站发料时,将单基接地材料配齐,以便于施工队现场埋设到位。 4.2接地坑开挖与接地装置的安装 1)接地沟尺寸(宽度×深度):一般平地及耕地采用0.4×0.8m,松沙石0.4×0.6m,坚硬岩石地区0.3×0.4m。基础底板嵌固在岩土中,深埋小方环可提

导地线压接作业指导书

导地线压接作业指导书 编码:SDXL-ZW-10

目次 1适用范围 (117) 2编写依据 (117) 3作业流程 (117) 4安全风险辨析与预控 (117) 5作业准备 (118) 6作业方法 (119) 7质量控制措施及检验标准 (123)

1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110kV及以上输电线路工程导、地线液压压接作业。 2编写依据 表2-1编写依据 3作业流程 图3-1作业(工序)流程图 4安全风险辨析与预控 4.1 导地线压接作业前,施工项目部根据该项目作业任务、施工条件,参照《电网建设施工安全基准风险指南》(下简称《指南》)开展针对性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形成该任务的风险分析表。 4.2 按《指南》中与导地线压接作业相关联的《电网建设安全施工作业票》(编码:SDXL-ZW-10-01/01),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差异化分析,确定风险等级,现场技术员填写安全施工作业票,安全员审核,施工负责人签发。 4.3 施工负责人核对风险控制措施,并在日站班会上对全体作业人员进行安全交底,接受交底的作业人员负责将安全措施落实到各作业任务和步骤中。

4.4 安全施工作业票由施工负责人现场持有,工作内容、地点不变时可连续使用10天,超过10天须重新办理作业票,在工作完成后上交项目部保存备查。 表4-1作业任务安全基准风险指南 5作业准备 5.1人员配备 表5-1人员配备表

5.2主要工器具及仪器仪表配置 表5-2主要工器具及仪器仪表配置表 6.1施工准备 6.1.1技术资料:设计图纸、施工规范、安全措施。 6.1.2人员组织:技术负责人、安装负责人、安全质量负责人和技能人员。 6.1.3机具的准备:按施工要求准备机具并对其性能及状态进行检查和维护。 6.1.4施工材料准备:螺栓等。 6.1.5材料准备:检查接续管、耐张管等的规格、型号确保与架设的导地线规格相适配,且满足施工需要。 6.1.6技术准备。 6.1.6.1熟悉掌握施工图要求。 6.1.6.2制订合适的施工技术措施。 6.1.6.3制作导、地线连接试件送试验室作拉力检验,经检验符合规范要求后才能在施工中使用。不同规格、不同生产厂家的导、地线应分别制作试件检验。 6.1.7工器具准备。 6.1. 7.1检查测量工具的检验合格证及有效期限,保证检测工具精度符合要求。 6.1. 7.2检查压接机具、压接模具,确保压模规格与压接管相匹配。 6.2清洗 6.2.1对使用的接续管及耐张线夹,应用汽油清洗管内壁的油垢,并清除影响穿管的锌疤与焊渣。短期不使用时,清洗后应将管口临时封堵,并以塑料袋封装。 6.2.2钢芯铝绞线的液压部分穿管前应以汽油清除其表面油垢,清除长度对先套入铝管端应不短于铝管套入部位。对另一端应不短于半管长的1.5倍。

接地施工作业指导书正文

一. 二. 三.工程概况 本工程线路从220kV搬罾开关站出线后向西走线,经李家沟,于金台场附近跨至在建兰渝铁路西侧,经孙家湾、老房沟,在陈家湾附近跨过在建兰渝铁路支线,经赵家坝、驴鸣坝后进入荆溪220kV变电站。线路总体走向由北向南走线。 本工程线路全长2x13.198km,双回路建设,线路全长2x13.198km,新建铁塔基础及铁塔组立40基,曲折系数1.3。其中直线塔16基,耐张塔24基,终端塔3基。基础主要采用斜柱式基础、掏挖式基础,基础和铁塔全部采用地脚螺栓连接。 本工程导线采用2xLGJ-400/35,最大使用张力2x39480N,地线采用OPGW-24B1-140,最大使用张力21194N。 四. 编制说明 为了确保本工程铁塔接地施工质量,达到创优标准,特编制本作业指导书,对接地坑开挖的施工、工艺与埋设质量做统一要求。本作业指导书是对接地施工图纸的进一步说明与补充,与接地施工图不符之处,以施工图说明为主。 五.接地施工概述 本线路工程每基铁塔都需埋设接地装置,各塔选用的具体接地装置形式详见《塔位明细表》,其主要的安装方法详见接地安装图,所埋设的接地装置应避开地下设施及房屋等,埋设的深度和长度都应达到设计值,并达到相关的接地电阻值要求,当接地电阻不能满足要求时,应在埋设的接地装置上加埋接地圆钢或者加埋接地模块。对少数的铁塔采用集中接地模块,同时为保证两端电站的出线段耐雷水平,N1-N6,N34-N39段铁塔工频接地电阻应小于7Ω。 本工程接地装置型号有:丁型、JD型接地。 具体参数如下:

接地体大方框长一般按照图纸要求进行开挖,若跟开较大,应适当的增大接地大方框和坑底深埋小环长度。 六.施工方法 4.1材料加工 1)接地引下线、热镀锌预制件、接地模块由项目部制定合格生产厂家并运送至材料站,在施工现场分基埋设。 2)在加工大方环与射线时,材料站宜将方环与射线交点处一次性焊接好,但考虑到因长度较大,总重量较重,施工运输不便,可使方环不闭合,将重量控制在200kg内,以便于施工运输。 3)杆塔集中接地装置(带接地模块)的接地大方环四个交点处应焊接400mm 长的φ10圆钢与扁钢预制件(与接地模块连接)。各放射端点处直接焊接与接地模块连接的扁钢。 4)材料站发料时,将单基接地材料配齐,以便于施工队现场埋设到位。 4.2接地坑开挖与接地装置的安装 1)接地沟尺寸(宽度×深度):一般平地及耕地采用0.4×0.8m,松沙石0.4×0.6m,坚硬岩石地区0.3×0.4m。基础底板嵌固在岩土中,深埋小方环可提高,

导地线架设施工作业指导书

编号:ZGS/GY.36-2003 输电线路导地线架设施工作业指导书

输变电工程总公司月七年三00二 批准: 审核: 编写:

1.本施工说明编制及施工依据 本工程架线施工所执行的技术规程、规范及有关图纸文件有: 1.1?本工程的设计文件、图纸及设计变更; 1.2《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J 233-90); 1.3《架空送电线路导线及地线液压施工工艺规程》(SDJ 226-87); 1.4《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架空电力线路部分:DL5009.2-94); 1.5《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质量检查方法》(试行)(华北电业管理局1994

年9月颁发); 1.6《架空电力线路压接施工守则》; 1.7 项目经理部编制的有关本工程的技术资料; 2、技术规定 2.1金具联接工艺要求: 面向大号侧分左右。 金具串2.1.1螺栓、穿钉 垂直方向由上向下穿。2.1.1.1 水平横线路方向由铁塔中心向塔外穿。2.1.1.2 水平顺线路方向由小号向大号穿。2.1.1.3 2.1.2闭(开)口销子 2.1.2.1水平方向由小号向大号穿。 2.1.2.2垂直方向由上向下穿。°°° 90;闭口销子直臂一侧开口45。2.1.2.3开口销子两侧开口60~弹簧销子2.1.3 2.1.3.1悬垂串上的弹簧销子一律向受电侧(大号侧)穿入。 2.1.3.2耐张串上的弹簧销子一律 由上向下穿。 2.2防振锤量尺规定直线悬垂串:由悬垂线夹中心量起。2.2.1 耐张串:由耐张线夹连接的U型挂环中心量起。2.2.2 振锤之间,相邻中心间距。 2.2.3 铝包带缠绕规定2. 3. 2.3.1钢芯铝绞线,悬垂线夹应使用铝包带。 2.3.2铝包带应紧密缠绕,其方向与外层铝股的绞制方向一致。 2.3.3所缠铝包带需露出夹口且不小于10mm,其端头应回夹于线夹或夹板内压住。 2.4.导、地线不允许接头的说明: 在跨越一、二级弱电线路、送电线路、一、二级公路不得有接头。 2.5.压接后破断拉力试验:导线、避雷线的接续管在架线前须做压接后的拉力实验,合格后方可用于工程施工。 2.6.线材、金具检验 2.6.1导线、地线、金具、绝缘子必须有产品出厂合格证书。 2.6.2导线、地线、金具、绝缘子必须经验收检查,外观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2.6.3输电线路金具(含螺栓、开口销、垫片)一律采用涮锌。 2.7导地线接续规定 不同金属、不同规格、不同绞制方向的导线或地线严禁在一个耐张段内连接;不同厂家的产品应分段使用。 2.8.导线保护措施及损伤处理 2.8.1.导线保护措施 2.8.1.1放线前不得拆除线轴的包装。 2.8.1.2加强线轴的运输管理 2.8.1.2.1线轴包装有损坏者,运输前必须重新做好包装; 2.8.1.2.2线轴吊装时,?不得有碰撞; 2.8.1.2.3线轴在汽车运输时,应有索具固定,线轴应立放; 2.8.1.2.4线轴不得由车上推下,必须用吊车卸到指定位置,排列好。 2.8.2放线时应有专人负责导线线轴的检查,专人护线。 2.8.3采用铝质滑轮放导线,放线过程中加强护线,采取措旋,防止导线磨损、掉槽,与越线架、树木等磨擦。导线接续管部位应采用专用护套保护,防止压接管弯曲。对于易磨损导线地点须加支垫物。 2.8.4对所有临锚操作,必须使用钢绞线,容易磨导线处,应予套胶管。 2.8.5所有操作点导线升空前必须检查,有问题及时处理。 2.8.6导线锚线后,卸下滑车过程中,注意上下配合,防止损伤导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