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菩萨行论》第001讲(学习版)

《入菩萨行论》第001讲

从这个学期开始,我们将要跟大家一起来学习《入菩萨行论》。这是一部非常重要的论典,在大乘佛法的修行中,它有着非常崇高的地位。它对于我们修学大乘佛法,对于大乘佛教的建设,应该是至关重要。

我们从这一部论典的名字,也能了解到,这一部论内容的重要性。我们要学的这一部论,叫《入菩萨行论》。入就是进入或者说走上。走上什么呢,进入什么呢?进入菩萨行,就是菩萨的修行,或者说是菩提道的修行、菩萨道的修行,也就是我们要进入菩萨道的修行、进入菩提道的修行。

怎么样才能够进入菩提道的修行、进入菩萨道的修行?也就是说进入菩萨道的修行,它的核心是什么?走上菩萨道的修行,它的关键是什么?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为什么在我们汉传佛教,汉传佛教是作为大乘的佛教,我们学的是大乘,但是真正走上菩萨道修行的人,可能是寥寥无几?我们只能说我们在学着大乘,学习大乘的经教,但事实上并没有真正地走上菩萨道。原因在哪里呢?原因就是忽略了菩萨道修行的一个关键要素,这个关键的要素就是菩提心。

这一部论典它的特点是什么呢?就是一部以讨论,以菩提心为核心建立菩萨道修行的论典,这是一部以菩提心为核心建立菩萨道修行的论典。所以我们在学习这部论典之前,首先要了解一下,这一部论典它的核心内容。我们从这一部论典的名字,就可以了解到,这一部论典的核心内容。

接下来我们需要讲的是,我们为什么要讲这一部论?

首先从我个人来说,就是一直以来,我都觉得这一部《入菩萨行论》,这是一部非常重要的论典。但是因为弘法的事情也比较多,所以对这一部论典的学习,基本上是停留在泛泛地翻一翻,没有花太多时间去深入地学习、研究。所以我想,通过上课这样的一个因缘,我想对我自己来说,对这一部论典的学习,其实是一次促进。其实我讲很多论都是这样子的。

那么另外一方面,其实从2003年以来,我就开始弘扬菩提心的教法。2003年我在研究所讲授了一门课,其实也可能说不上是一门课,应该说是一个讲座,一个系列讲座。这个讲座的内容,就叫做《认识菩提心》。后来这个讲座的内容也编辑成书,同时也出了光盘。

当时为什么要讲《认识菩提心》呢?确实就是因为当时意识到了,我们汉传佛教,大乘精神缺失的原因,它的关键在哪里?关键就在于大家对菩提心的认识不足,缺少一种菩提心的精神。所以我当时讲座主要就是讲了,菩提心在大乘修行中的、在我们修行中的重要性,以及菩提心的内容,还有就是菩提心的特征。

因为对很多人来说,发心这两个字,在佛教界使用的频率其实是很高的。我们每天随口都会在说发心,但是真正了解这个发心二字的内涵,确实已经真正地发起出离心或者菩提心的人,确实是寥寥无几。也可能我们更多的人,当然也在发心,但是更多发的是凡夫心,更多发的是贪嗔痴。这大概应该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

所以《认识菩提心》,首先正确地认识菩提心,究竟是一个什么东西?它在我们整个大乘佛法的修行中,究竟多么重要?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我记得当时讲了菩提心之后,我还曾经干过一件事情,当时我们第二届的学员,我让他们做一件事情,在《大藏经》里把有关所有讲到菩提心的内容,统统都把它摘录出来。然后我们准备把这个内容,把它编辑出来。他们当时根据《涅槃经》里、《般若经》里、《华严经》里、《宝积经》里,所有的这些经典、论典,《瑜伽师地论》、《大智度论》,关于讲到菩提心的内容,简直是多得不得了,汗牛充栋。后来因为这个工作,也没有再进一步地做,这个资

料我们还是保存着,今后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再做一做。从这个收集来看,我们发现了这个菩提心,在大乘的经论中确实是非常的重要。

随后,我又做了一个菩提心的讲座,这个讲座主要是在“静修营”讲的。这个讲座的题目叫《菩提心的修行》。这个讲座的内容主要就是,主要也有十个方面。这十个方面的内容,主要是从菩提心的发起因缘,我们讲发菩提心,这个菩提心是要有土壤的,我们怎么样营造菩提心发起的一个心灵土壤,这是第一步。然后就是怎么发起来,有了土壤之后,就像怎么样把这个苗种进去,如何地把这个菩提心发起。然后发起了之后,第三步如何使这个菩提心增长,乃至圆满。我大概一共从十个方面,来讲这样的三个内容。那么有关这一方面的内容,现在也已经出了光盘,也已经出了书。

所以同学们在学习这个《入菩萨行论》的过程中,我们也不妨建议大家先把我这些论、书和光盘,找来看一看、听一听,对于菩提心的内容,菩提心的重要性,有一个大概的认识。

比如说我们还讲过《菩提道次第略论》。这个《道次第略论》,事实上它也是以菩提心为核心,所建构的一个菩萨道的修行,它也是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和了解,菩提心在我们整个大乘佛法修学中的重要性。

所以通过对这些论典的学习、讲授,其实我们已经能够充分地了解到菩提心的重要性。

那么现在我们要学习的这一部《入菩萨行论》,它是弘扬菩提心教法的一部巨著。它对菩提心在菩萨道的整个修行,从发心一直到发心的圆满(发心的圆满是什么呢?那就是成佛。)它有一个非常系统的论述。同时这是一部操作性很强的论典,也就是每一步的论述,都具有非常强的操作性。

所以我想对这一部论学习的过程,事实上它也是一次菩提心修行的过程。所以我想对这一部论的学习,不仅是对大家的菩提心的修行会有帮助。那么同时对我个人,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对菩提心的修行,也是一次成长,也是一次修行,也是一次促进。所以我想还是要把它讲一讲,挺好的一件事。所以这是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说,为什么要讲这个《入菩萨行论》。

那么其次,是从汉传佛教建设的需要来说。

我们知道汉传佛教它是大乘佛教。但事实上,汉传佛教这种大乘的精神,并没有能够得到很好地开显。为什么没有能够得到很好的开显?

我觉得这里还是有很多的原因,这个原因跟我们对大乘精神的认识不足有一定的关系,比如说在佛教界有很多人会觉得,我们只要学习了大乘经典,那么我们就是大乘的行者。我们只要学了大乘经典,我每天在念《弥陀经》、《无量寿经》、《华严经》、《法华经》、《涅槃经》,这些都是大乘经典。我每天都在读诵大乘经典,我在修的法门,比如说念佛,我在修禅宗,那么这些法门来自哪里呢?这些法门都是来自于大乘经典。既然是来自于大乘经典,我修的是大乘法门,那我是不是就是大乘了呢?当然理所当然的,我们会以为我们就是大乘。当然如果我们能够确实按经论的要求,去修净土,去修禅宗,那我们确实可以是成为一个大乘的行人。

但关键在哪里呢?关键在于我们在修这些法门的过程中,我们忽略了一些重要的因素,那就是菩提心。有的人,有很多人,虽然学的是大乘经典,修的是大乘行门,但是并没有发起菩提心。比如说有的人读经,他只是想着我只要静静心就行了;或者甚至有的人读经,他只是想着保平安。这算不算大乘行人?这个只能算是人天乘的行人,这是人天乘的一个发心。那在佛教界,更多的人念佛,修禅宗,他想的是什么呢?他想的是个人了生死,只想着个人的解脱。禅宗,了生死,追求个人了生死,这是一个很普遍的目标。念佛的人,只想着自己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并没有想着要发心利益一切众生。那么这样的发心,即便他读的是大乘经典,修的是大乘行门,能不能算是大乘行人呢?其实还不是。

所以在我们这个汉传佛教的系统里,“学”跟发心、跟行为,有相当程度的脱节。这个脱节就是我们有很多人,我们学的是大乘,发心是小乘。很多人的发心都是追求自了,如果

你追求自了,那就是小乘;在行为上,人天乘都做不到,因为我们学了大乘之后,我们就不屑于人天乘的行为。所以我们人天乘的行为,也没有认真去做。

这种现象在我们现在佛教的这个系统,修学的系统里,它是有一定的、相当的普遍性。所以我们需要深刻地认识到,我们学习大乘经典、修行大乘法门,如果不能够准确地去理解的话,其实并不等于我们就是大乘行人。真正的大乘行人,事实上是需要在发菩提心的基础上,去学习大乘经典,去修习大乘的法门。那么这样的人,才能算是一个合格的大乘行者。因为我们对这个大乘的核心认识不足,就是导致我们大乘精神缺失的原因之一。

那么第二个原因,就是有的人认为,具足大乘的见地就是大乘。我们汉传佛教非常重视见地,比如华严宗、天台宗、唯识宗,中观宗、禅宗,那么这些宗派都有非常深奥的见地,这些见地确实非常殊胜。你看华严宗,事事无碍;天台宗,一心三观,三谛圆融;像唯识宗,中观宗,禅宗,确实都有非常甚深的见地。

那么汉传佛教的这些宗派,几乎对这些见地,都有着非常详细、深刻的阐述。从这些见地到如何运用这些见地进行禅修、观修,都有它的一套非常完整、系统的理论。大乘的见地殊胜,大乘的见地比声闻乘的见地更圆满、更殊胜,这个确实是毫无疑问的,确实是毫无疑问的。但是这个见地,还不是大乘佛法最核心的特征。大乘佛法最核心的特征,它应该是菩提心,菩提心才是大乘佛法的不共特征,不共的特点。

也就是说我们唯有发起菩提心,真正地发起菩提心,我们才能够算是大乘行人。我们发了菩提心,即使修人天善行,这个人天善行,它也会成为是大乘行门。立足于菩提心基础上的人天乘法门,它也会成为大乘菩萨的修行。反过来说如果缺少菩提心,你即便修的是华严的见地、法华的见地,其实你也说不上是大乘行者。因为你修这些见地,你是为了自了,是为了自己解脱,你并不是为了要利益一切众生,你只想自了。

那么我们汉传佛教的这个传统,因为我们过分地重视大乘的见地,所以有关各个宗派的论典里,对见地方面都有着非常广泛的演绎。但是有关菩提心的修行,在这些祖师们的这些著述里,有关如何认识菩提心,有关如何实践菩提心,这方面的内容虽然也有,但是相对见地来说,它还是显得非常的薄弱,显得非常的薄弱。这方面的内容其实是不多的,我们能够看到的也是寥寥无几。所以这就会使得我们这个,就是汉传佛教大乘精神缺失的,重要的原因之二,第二个原因。

那么第三个原因,就是有很多人觉得,我们受了菩萨戒,我们就是大乘行人了。受了菩萨戒就是大乘行人。当然,如果我们完全能够按菩萨戒的要求,如法地受了菩萨戒,确实我们是可以成为一个,合格的大乘行人。因为菩萨戒,那就意味着你真正取得菩萨的资格,同时也意味着你真正要迈向菩萨道的修行和实践。这是菩萨戒所蕴含的内涵。

但是关键问题在哪里呢?关键问题在于我们受了菩萨戒,可是我们究竟有没有发起菩提心呢?我们究竟真正发起菩提心了没有?如果没有真正地发起菩提心,那我们将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菩萨?我们将会成为一个既没有菩提心,没有菩提心同时它又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什么?它就意味着没有慈悲心,因为没有菩提心,就不可能成就广大的、深刻的慈悲心。没有真正地发起菩提心,也没有广大的、深刻的慈悲心,那么这样的菩萨能不能算菩萨呢?当然是不能算菩萨的。

那我们现在,在我们这个汉传佛教的系统里,就是每一个人,多数学佛的人在学佛的过程中,他会像例行公事一样,都会受一受菩萨戒。受了居士戒,接下来有不少人会受一下菩萨戒。作为我们出家众来说,那就是三种戒都一起受,沙弥戒、比丘戒、菩萨戒,捆绑销售。现在的戒坛三戒都受了,不知道怎么回事已经受完了。那这个是一个很普遍现象。我们当年受戒的时候也是,刚刚上学的时候就受了,都不是很清楚就受了。很多人受戒也都是这样子。那也就是说这种受戒,它会流于一种形式,你既没有真正地发起菩提心,然后你就受了菩萨戒,也就是你已经取得一个资格了,取得一个身份了,就这么一个意思。

所以这个,对于这种受菩萨戒,没有能够如法地受菩萨戒,这也是我们大乘精神缺失的重要原因。因为严格地受菩萨戒,其实按印度或者按西藏的传统,他们也很重视,先要受菩提心戒。我们看到的瑜伽的论典,《瑜伽师地论》、《显扬圣教论》,都说到了发菩提心。这是代表着我们人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选择。那就意味着你选择了以菩提道,以生命的觉醒之道,以尽未来际的自觉觉他、自利利他,作为自己尽未来际的使命、目标。当你的生命明确地作出这样一个选择的时候,那就意味着你发菩提心了,那是代表着你发菩提心了。

发了菩提心,确定生起这样的一份愿望之后,我们还需要,要受愿菩提心戒。还有菩提心戒、要受菩提心戒。受了菩提心戒,还要有一段的时间去实践、去修习,修到一定时候了我们再受菩萨戒,也就是受行菩提心。从受愿菩提心到受行菩提心戒,受菩萨戒。也就是我已经确认了,我对这个愿望我已经确认了,百分之百地确认了,然后接下来我要开始走上菩萨道,我要开始实践了,我还不只是停留在一个愿望上,我要开始实践了,那就是受菩萨戒。

那么唯有这样受菩萨戒,我们所受的这个菩萨戒,它才能够保质保量,是一个合格的产品。否则的话、那就是次品,是名不副实、是徒有虚名。每个人都顶着大乘的身份,其实一点大乘的内涵都没有,这叫什么?伪劣假冒。现在社会伪劣假冒产品这么多,同样我们在修行上、我们的身份上,也有太多的伪劣假冒的成分。

因为有这几个方面的原因,这是导致我们大乘精神缺失的几个原因。

那么真正的大乘精神是什么?大乘精神是菩提心。真正的大乘精神是菩提心。对于菩提心的重视不够、认识不足,我想这是导致我们汉传佛教大乘精神缺失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所以我们需要认识菩提心的重要性。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菩提心,是大乘佛子的标识。我们现在社会上要讲标识,有一个LOGO、一个标识。那大乘的标识是什么?

比如说佛教徒的标识是什么?你是佛教徒还是非佛教徒,它的标识是什么?它的标识就是皈依。你皈依了没有,你皈依了,你就是佛教徒;如果你没有皈依,无论你说得对佛教多么有感情,多么认真学习,都说不上是佛教徒的。所以皈依是佛教徒的标识。

同样地,菩提心是大乘佛子的标识。也就是我们发了菩提心,我们才能成为大乘佛子。在《入菩萨行论》里,也有这样的一个偈颂,讲到了一个凡夫的身份,你是一个凡夫身份,如果你发了菩提心,你的身份马上就改变了,你就是大乘佛子了。所以我们要知道,不在于你读的是什么经典,也不在于你修的是什么法门,都不可以作为大乘的标志。真正的大乘核心标志是菩提心。

当然大乘的行门,它是有助于大乘菩提心的修行,这点我们也要知道。比如说我们在讲《走近佛陀、认识佛法》的时候,我们曾经讲到这样一个问题,比如说声闻乘的苦、无常、无我,这样的一些见地和禅修,它可能会导致我们比较偏向于出世、解脱,偏向于个人的出离、厌离,出离之心的生起。那么大乘空的见地,这种空、无自性空的见地,它会消除这种世间和出世间的对立,因为世间和出世间的本质都是空性。它会消除烦恼和菩提的对立,因为烦恼和菩提的本质都是空性。所以菩萨,因为有了这种大乘的见地之后,他自然能够把世间和出世间统一起来。能够把烦恼和菩提,可以在烦恼的当下不必厌离烦恼,在烦恼的当下就可以去体会菩提,在世间的当下就可以去体会出世间。所以他既能够出世间,又能够积极入世。

所以菩萨之所以能够,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事实上跟他的见地,会有相当大的关系。而如果从声闻的见地上来说,烦恼就是烦恼、菩提就是菩提,生死就是生死、涅槃就是涅槃,生死涅槃、烦恼菩提容易对立。所以在声闻的修行里,他可能会要厌离生死、厌离烦恼,然后会向往解脱、向往菩提。比如说像声闻的修行,它是以戒定慧为核心。菩萨的修行是六度。那么在这个设置上,它还是有所不同。也就是说,我们虽然说菩提心,它是大乘佛教的核心标志,但是在行门上,菩萨道和声闻乘的修行,在这个行门上,确实也有着它的一个不同的

特点,不同的特点。

但是这个特点,它必须要建立在菩提心,要离不开菩提心,菩提心是最关键的。不能以这些特点来判断大小乘。真正判断大小乘的,还是要以菩提心作为核心的标志,作为核心标志。所以这是一点。

第二点就是,发菩提心是大乘菩萨道修行的开始。也就是说修习任何一个大乘法门,首先都要发菩提心,首先都要发菩提心。

我们从每一个菩萨成佛,他们在因地上,都曾经发出宏伟的愿望。我们看看阿弥陀佛,他发过四十八大愿。药师琉璃光如来发十二大愿。你看地藏王菩萨,他也有宏伟的愿望。普贤菩萨、观音菩萨,每一个菩萨他在因地上,都曾经发过非常宏伟的愿望。所以他才能够成为大菩萨,或者成为佛陀。

那么这个就是说,从发菩提心到发出这种高尚的愿望,这是作为一个大乘行人修行的一个开始。同样地,就是作为任何一个法门的修行,首先都要发菩提心,发菩提心然后我们再去修六度或者修空观,修习相关法门。有了菩提心,这个法门的修行,它才能够成为大乘的修行。有了发心,才能成为大乘行者。这个修行的人,有了这个菩提心的发心,他才能够成为大乘的行者,这就是我们要知道。为什么说大乘的核心精神是菩提心的第二个原因,第二个原因。

第三个原因,菩提心是贯穿着菩萨道的修行,菩提心是贯穿着菩萨道的修行。成佛是菩提心的圆满成就。

菩提心,当我在讲到这个内容的时候,我记得我们曾经讲过,关于《皈依修学手册》。在《皈依修学手册》里的第一部分的内容就是讲到皈依,有很多人觉得皈依只是一个开始,但事实上皈依,它是贯穿着整个佛法的修行,皈依它也代表着我们修行最终成就的目标。为什么说皈依,它是贯穿着整个佛法的修行呢?因为我们整个佛法的修行,就是一个不断地念佛、念法、念僧的一个过程。为什么说皈依最终要成就的是,佛法的修行最终成就,还是一个皈依的成就?皈依的成就,成就什么呢?皈依的成就,就是要成就三宝的品质。我们从皈依三宝,到最终成就三宝的品质。我们从皈依佛,最终自己也成为佛。那就是我们要深刻地认识到,皈依在整个修学佛法中的重要性。

三宝的核心是什么呢?三宝的核心其实是菩提心,觉醒的心。所以在整个大乘佛法的修行中,我们的发心是发菩提心。然后我们的修行,我们走的是菩提道。菩提心就是觉悟的心、觉醒的心。我们修行、实践走的是菩提道,菩提道就是生命的觉醒之道,生命的觉醒之道。我们成佛成就的是什么呢?佛陀就是觉者,就是觉醒的人、完全觉醒的人。我们成佛也就是成就无上菩提。无上菩提,就是最高的觉悟、最高的觉醒。

从发心,选择、开发、发起觉醒的心,到走上觉醒之道,到最后完全觉醒、觉悟。我们想一想看,菩提心在我们整个大乘的修行中,它有多么重要的地位,多么重要的地位。这是非常重要的。

我在讲座的时候,我们经常有说到这样一个内容。我说如果用一个字来代表佛法的核心特征,我们用哪一个字来表达最合适?用一个字,那就是“觉”。“觉”就是佛法的核心。整个佛法、八万四千法门,最终都要帮助我们导向生命的觉醒。菩提心事实上就是代表着一个觉醒之心的一个开发、一个发起、一个发展的、一个修行的开始。当然不只是开始,它也包含着过程,乃至最终的圆满成就。

那么关于这个内容,在《入菩萨行论》,它这个确实就是一部,它能够完整地代表。我们一般的经论讲到菩提心的时候,它只是讲菩提心,发心就是一个开始。而《入菩萨行论》,它能够以菩提心为核心,建构了整个大乘修学体系。所以通过这一部论典的学习,确实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地认识到菩提心在大乘佛法修学中的重要性,重要性。

所以大乘精神的缺失,根源就是菩提心。大乘精神就是菩提心。我们忽略了菩提心,所

以导致大乘精神的缺失。如果我们要张扬大乘精神,弘扬大乘精神,那就一定要弘扬菩提心。只有弘扬菩提心,才能真正地开显大乘精神。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