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公谏厉王弭谤》

《召公谏厉王弭谤》
《召公谏厉王弭谤》

《召公谏厉王弭谤》

一、整体把握

本文记叙周厉王暴虐无道,用高压手段乃至杀戮来

镇压人民的批评,他不听召公的劝谏,结果被人民放逐,遭到灭亡的下场。

全文分三段。

第一段,写厉王弭谤的方法,寥寥几笔,便写出王

虐民怨的状况。

第二段,写召公谏弭谤,从正反两面反复阐明不可“防民之口”,恳切有力。

第三段,写弭谤的结果,“流王于彘”,完全应验

了召公的谏言。

全文重点是记述召公劝谏之词。这段文字的中心思

想是劝谏厉王不能压制人民言论,应像治水那样予以疏导,让人民对朝政畅所欲言,择善而从,改正失误,实

现人民的意愿。内容分三个层次。

第一层(“是障之也”至“为民者宣之使言”),召

公用“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比喻,说明厉王弭谤的

危害性,可谓振聋发聩!“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具体说明了“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道理。江

河堵塞不通,就会引起决堤泛滥,受到伤害的人一定很多。而堵塞人民的嘴,不让人民讲话,也必然会引起类

似江河决堤泛滥那样的严重后果。这就自然而然地引出

结论,也是召公的政治主张:“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

者宣之使言。”就是要让老百姓把话说出来,才是为政

者的正确途径。

第二层(“故天子听政”至“是以事行而不悖”),

以“天子听政”一句总领,写了“宣之使言”的种种好处。召公认为,天子处理政事,首先要广开言路,让人

民把心里想的都说出来,才知道老百姓在想些什么。这

就是通过大大小小的各种官员,用诗、曲、书、箴等形

式进言。“瞍赋”照应并小结献诗、献曲两句,“矇诵”两字照应并小结献书、师箴两句。“百工谏,庶人传语”,着重写平民进谏。“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着

重写亲近者尽规补察。因为是近臣,接触君王的机会较多,所以应尽规劝之责;因为是王亲国戚,对政治的混

乱有切肤之痛,更应该弥补君王的过失,更便于督察君

王的言行。“瞽史教诲”是说使太师、太史用礼乐之道

来对自己进行教诲,以提高自己的修养。前十句着重写

听取各方面的意见,这句着重写听取教诲。“耆、艾修之”则是对来自各方面的意见、教诲加以整理,作为君

王治理朝政时的参考。“而后王斟酌焉”是说君王对上

述各种意见考虑取舍,斟酌损益,从而决定施政方针。“是以事行而不悖”,只要按上面所说的办,就能使国

家政治立于不败之地,也是“宣之使言”的必然结果。

第三层(“民之有口也”至“其与能几何”),从正

反两方面论述“民谤”直接关系到国富民强的道理。以“土之有山川”和有“原隰衍沃”比喻“口之宣言”,

是前一个比喻的深入。即对待民“谤”不仅不能消极被

动地“防”,更要积极主动地“宣”。金圣叹在《才子古文》中说:“前说民谤不可防,则比之以川;后说民谤必宜敬听,则比之以山川原隰。”这就更增强了劝谏的说

服力。这两个分句说明了“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也就是说,让老百姓用嘴发表言论,国家政事的

好坏就能够从这里体现出来。“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

财用衣食者也”,紧承、小结“财用于是乎出”和“衣

食于是乎生”两句,也说明了“口之宣言”的重要性。

接下来,作者又从反面说明民“言”只能“宣”而不能“壅”的道理。也就是说,即使国君不能“宣之使言”,而采取堵塞的办法,也必然是徒劳的,最终也是注定要

失败的。“胡可壅也”,“其与能几何”,连用两个反

问句,使结论既简洁有力、不容置疑,又显得语重心长。这一段写召公的谏言,滔滔不绝,一气呵成,把召公的

主张抒发得淋漓尽致。

阅读鉴赏召公谏厉王弭谤文中提出的“防民之口,

甚于防川”,“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已经成为历代传诵的名言。《荀子王制篇》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唐朝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说:“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都来源于此,可见这一比喻对后世影响之大。

二、问题探究

1.本文的写作特色是什么?

(1)逻辑严密,说服力强。

这篇课文句句相衔,逻辑严密。如第一段:“厉王虐,国人谤王。”“虐”是“谤”的原因,“谤”是“虐”的结果。下文的“民不堪命矣”,也源于“虐”

和“谤”。而王的“怒、监、杀”是听了召公劝告后的

反应,由怒而监,由监而杀,具有内在联系。“莫敢言,道路以目”又是“怒、监、杀”的结果。全文不过二百

余字,却具有“反、正、反”的两次转折。多用短句,

每句大多三五字,最多也不过九句,句句掷地有声,读

来有一种紧迫感,增加了课文的气势,也使课文具有较

强的说服力。

(2)比喻生动形象。

召公针对厉王的暴政,以“为川”为喻,警诫厉王

要尊重民意,体察民情,弭谤犹如壅川,“川壅而溃,

伤人必多”。“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寓说理于比喻之中,含有深刻的哲理。把“民之有口”

比喻为“土之有山川也”,从积极的方面指出,应当正

确认识民“谤”,才能做到“行善而备败”。

(3)详略得当。

课文主要写召公的两次进谏,但详略不一。前一次

进谏,只用“民不堪命矣”五个字,可谓惜墨如金,是

略写;后一次进谏,运用比喻、排比、反问等修辞手法

和类比、对比等论证方法,如江河直下,洋洋洒洒,是

详写。对谏辞详写,对劝谏的原因和结果则略写。详者

不嫌其繁,略者不显其简,恰到好处。就人物来说,召

公详写,厉王和国人略写。

2.本文人物形象有哪些特点?

召公

召公即召穆公,名虎,是西周开国同姓功臣的后代,这时任厉王的卿士。作为西周王室重臣的召公,目睹了

厉王的暴虐和朝政的混乱局面,他不得不仗义直言,

“民不堪命矣”,虽只有简短的五个字,却包含着召公

内心的焦急、沉痛和期待。哪知厉王变本加厉,采取了

严厉镇压的措施,造成了“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的

局面。这时,周王朝的统治危如累卵,在众大臣缄口不

言的情况下,召公不得不第二次进谏。他这一次进谏,

一反原先的委婉之辞,而是直陈利害,严厉斥责厉王的

做法是“障之也”。语气的变化反映了形势的变化,也

是召公心情的变化。他的第二次谏言,以“防民之口,

甚于防川”为喻,说明统治者如何对待百姓言论,关系

着国家的兴衰。先用“川壅必溃”,指出弭谤的危险性。这决不是召公故意夸大其辞,危言耸听,而是历史发展

的客观规律。再用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

“犹其有原隰衍沃也”,指出让人民讲话,可以“行善

而备败”,达到“阜财用衣食”的目的。这段谏言,表

现了他作为一个社稷重臣的远见卓识,也反映出召公的

良苦用心。

当然,召公“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观点,显然

是站在统治阶级立场上,为维护周王朝统治者的利益服

务的。但他能重视人民群众的意见,主张“宣之使言”,反对镇压措施,在当时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厉王

厉王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有名的暴君。课文刻画了这

个暴虐凶残、刚愎自用、拒不纳谏的独夫形象。他不仅

认识不到危机,反而沾沾自喜,他的一怒一喜,表现了

他的残忍和昏庸。召穆公直言劝谏,厉王不但不听,反

而派卫巫监视敢于批评厉王的人,堵塞言路,屠杀谤者。他的暴虐和顽固,最终落得个“国人流王于彘”的下场。

国人

据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一册,“国人”是与“野人”相对而言的。住在田野小邑的农夫叫“野人”,住在通

都大邑里的工商业者叫“国人”。课文多次写到国人,

处处与厉王相对照,又暗合了召公的谏言。“莫敢

言”“道路以目”的形象描写,从侧面表现了厉王的暴

虐与国人的怨忿。最后的“莫敢出言”,不仅不敢议论

国事,就连日常生活也不敢多言了,极写国人受压抑之深、沉默之至,恰似万马齐喑、山雨欲来之状。

二、归纳下列多义词的义项。

1.失其所与,不知

2.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

3.秦伯说,与郑人盟

1.或以为死,或以为亡(《陈涉世家》)

2.以告,则杀之

3.是以事行而不悖

1.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

2.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3.犹得备晨炊(《石壕吏》)

1.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木兰诗》)

2.三年,乃流王于彘

3.三教九流

设题意图:本题意在让学生整理积累已学过的文言

词的义项。

参考答案:

与:1.帮助;2.赞许;3.和、跟。

以:1.认为;2.依据,按照;3.因为,“是以”即“以是”。

犹:1.如同,好像;2.尚且;3.还、仍。

流:1.流动;2.放逐、流放;3.流派、派别。

教学建议

一、本文语言上代表了《国语》质朴平实的特色。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借助注释,阅读课文,弄清课文大意,了解作者“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民本思想。

二、有些词语与当时的典章制度有关,如“卫

巫”“列士”“献诗”“瞽”“瞍”“矇”“百工”等,在文言文中用得较少,属于比较冷僻的词语,教学中重

在帮助学生领会课文的意思,不必在这些词语上花费太

多的时间。

《召公谏厉王弭谤》赏析

《召公谏厉王弭谤》赏析 【作品介绍】 《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按国记事的国别史。它记载了西周穆王征犬戎(前967)到东周智伯被杀(前453)500多年的历史。全书21卷,包括周语、鲁语、齐语、晋语、郑语、楚语、吴语、越语八个部分,以记述各国贵族言论为主。它的思想比较驳杂。它重在记实,表现出来的思想随所记之人不同而各异。它的文风也不统一。它的作者,司马迁等认为是左丘明。现在一般认为是先秦史家编纂各国史料而成。和《左传》相比,从史学角度看,它比《左传》多出两百多年,有些史实是《左传》没有的;从文学角度看,它的文字简明质朴,不及《左传》精炼蕴藉,叙事情节一般也无波澜起伏,不及《左传》婉转多姿。但它善于记言,有些谏对之辞写得十分出色,如本文。 【解题】 本文选自《国语·周语上》,标题是后加的。召公又作“邵公”,姓姬,名虎,谥号穆公,是周厉王的卿士。厉王,即周厉王,名胡,是西周有名的暴君。他对外用兵失败,对内进行“专利”,即把本属各级领主共有的山林川泽之利收归王室所有。厉王垄断山林川泽之利的行为,引起“国人”的强烈不满,纷纷议论,严厉批评。为了压制舆论,厉王使卫国神巫监视国人,禁止批评,违者杀头。这时召公用“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道理进行劝谏,厉王不听,以致矛盾愈来愈尖锐。到了公元前841年,终于爆发了国人暴动,围王宫,袭厉王,厉王出逃。这篇文章写的就是这件事,其中主要记述了召公的谏言。谏言说理透彻,且具有民主因素。 谏:规劝在上者(君主、尊长),使之改正错误。弭(mǐ):制止,遏制。谤:公开指责过失。这个词原来没有贬义,以后才成为贬义词。弭谤:制止(群众的)公开批评。 【注评】 厉王虐,厉王:公元前878年即位,在位37年。虐:暴虐,指推行暴虐的政令,即“专利”法。国人谤王。国人:住在国都里的人。国:国都、京城。国人是西周春秋时对住在国都里的人的通称,属于统治阶级,有议论国事的权利。谤:公开指责批评。召公告曰:召公:即召穆公。告:“告(之) ”的省略,告戒厉王。“民不堪命矣!”堪:经得住,忍受。命:命令,指周厉王推行的暴虐的政令。○召公首先为民请命。王怒。得卫巫,卫巫:卫国的巫者。巫:以装神弄鬼替人祈祷为职业的人。使监谤者。使:“使(之)”的省略,派卫巫。监:监视。谤者:指公开批评厉王推行暴虐政令的人。以告,则杀之。以告:是“以(之)告(王) ”的省略,把谤者告诉厉王。则:就,连词。之:代词,代谤者。○用杀人的办法制止批评,残暴至极。国人莫敢言,莫:没有谁,否定性无定代词。○不仅不敢“谤”,连话都不敢说了。道路以目。道路:名词用作状语,在道路上(相遇)。以目:介宾词组作状语,用眼神(示意)。两者后面都省略了谓语。○《古文观止》评:“(道路以目)四字妙甚,极写莫敢言之状,不堪命之极也。” 第一段写周厉王用杀人的办法来制止国人的批评,国人敢怒而不敢言。 王喜,○“喜”与上文“怒”相对,一“喜”一“怒”,暴君形象突出。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弭:制止。谤:公开的批评。乃不敢言。”句前省略主语“国人”。乃:终于,副词。○完全是暴君口吻。召公曰:“是障之也,是:代词,这,指“弭谤”的作法(即“以告,则杀之”)。障:堵塞。之:代词,指国人的口。○先否定“弭谤”,再分四层进行申述。防民之口,防:堤坝,用作动词,

大学语文在线作业

1.第1题 《五代史伶官传序》属于哪个朝代的作品()。 A.汉朝 B.唐朝 C.北宋 D.南宋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 此题得分: 2.第7题 姚纳是下列哪一篇小说中的人物()。 A.《风波》 B.《断魂枪》 C.《苦恼》 D.《舞会以后》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 此题得分: 3.第8题 萧伯纳是哪国的作家()。 A.法国 B.美国 C.英国 D.俄国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 此题得分: 4.第9题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这句话出自()。 A.《世说新语》 B.《晏子对齐侯问》 C.《召公谏厉王弭谤》

D.《五代史伶官传序》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 此题得分: 5.第10题 选自《国语》的作品是()。 A.《召公谏厉王弭谤》 B.《李将军列传》 C.《五代史伶官传序》 D.《冯谖客孟尝君》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 此题得分: 6.第11题 欧阳修号()。 A.六一居士 B.东坡居士 C.青莲居士 D.香山居士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 此题得分: 7.第12题 下列属于晋代诗人的是()。 A..轼 B.陶渊明 C.杜甫 D.龚自珍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 此题得分: 8.第13题

擅长描写北京底层平民生活、作品具有浓厚京味儿的作家是()。 A.老舍 B.史铁生 C.从维熙 D.汪曾祺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 此题得分: 9.第14题 《断魂枪》的作者是()。 A.鲁迅 B.茅盾 C.老舍 D.巴金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 此题得分: 10.第15题 具有“含泪的微笑”的独特风格的美国着名小说家是()。 A.杰克.伦敦 B.德莱塞 C.马克.吐温 D.欧.亨利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 此题得分: 11.第16题 胡适所着的在我国新诗史上有重要影响的诗集是()。

《召公谏厉王弭谤》练习题目

《召公谏厉王弭谤》同步闯关 1.加粗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A.厉王虐(nüè)弭(mǐ)谤川壅(yōng)而溃 B.师箴(zhēn)瞍(sǒu)赋矇(móng)诵 C.瞽(gǔ)献曲耆(qí)艾修之事行而不悖(bèi) D.原隰(xí)斟酌(zhēn zhuó)流王于彘(zhì) 2.对于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治理 B.是以事行而不悖悖:违背 C.故天子听政听:处理,判断 D.国人谤谤:毁谤 3.与“师箴”中“箴”字用法相同的是() A.晋军函陵 B.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 C.越国以鄙远 D.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 4.加粗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①召公谏弭厉王谤弭:消除 ②是障之也障:障碍 ③川壅而溃,伤人必多壅:堵塞 ④财用于是乎出用:用度 ⑤行善而备败败:失败 ⑥胡可壅也胡:怎么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⑥ C.②③④⑤ D.③④⑤⑥ 5.比较下列各句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①以告,则杀之。②道路以目。 ③石崇以奢靡夸人,卒以此死东市。④古人以俭为美德,今人乃以俭相诟病。A.①句和③句相同,②句和④句相同 B.①句和④句相同,②句和③句相同 C.①句和④句相同,②句和③句不同 D.①句和③句不同,②句和④句相同 以下两题的句子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6.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 A.人民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人的财富、用度,于是就产生出来了。 B.人民有口,就如同土地的有山川,人的财富、用度,于是就产生出来了。 C.人民有口,就好像土地有山川那样,人的财富用在这里,也产生在这里。 D.人民有口,就好像土地上有山川那样,人的财富、用度是从山川中产生出来的。7.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 A.如果堵住人民的口,那么谁与你在一起呢? B.如果堵住人民的口,他们与你能在一起多长时间吗? C.如果堵他们的嘴,那赞成的人能有几个呢? D.如果堵住人民的口,他与你能一起多么久呢? 8.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华师在线大学语文期末复习提纲

《大学语文》期末复习提纲 一、基础题 1、北宋诗文革新运动领袖的是欧阳修。 2、善写羁旅行役之词的词人是柳永。 3、被后人奉为婉约派正宗的著名词人是秦观。 4、《史记》是纪传体通史。 5、“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这句话出自《召公谏厉王弭谤》。 6、杜甫兼长各体,尤其擅长七言律诗。 7、李白诗歌特征的有充满浪漫色彩、想象奇特丰富、词彩瑰伟绚丽、感情奔放豪迈。 8、刘大魁、姚鼐、方苞属于桐城派散文家。 9、《苦恼》、《变色龙》属于契诃夫小说代表作。 10、老舍、吴组缃、沈从文属于中国现代小说家。 1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12、《冯谖客孟尝君》中孟尝君的形象特征为宽容大度、礼贤下士。 13、《召公谏厉王弭谤》选自《国语》。 14、《赞美》一诗的作者是穆旦。 15、李清照是婉约词的代表词人。

16、陆游是南宋时期的著名爱国诗人。 17、杜甫诗歌的风格是沉郁顿挫。 18、《归田园居》一诗在达意时使用最多的一种修辞手法是比喻。 19、《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采用的论证方法是驳论点。 20、《庄子》最富有浪漫色彩。 21、穆旦是九叶诗人的代表诗人。 22、《苦恼》、《舞会以后》、《绳子的故事》、《麦琪的礼物》属于外国短篇小说。 23、戴望舒、艾青、徐志摩属于现代诗人。 24、陶渊明诗歌特征的有质朴自然、冲和平淡的特征。 25、白居易《长恨歌》、高适《燕歌行》、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属于歌行体。 26、《世说新语》三则中讲述了周侯、王恺、石崇、王徽之、戴安道的故事。 27、《左忠毅公逸事》的作者是方苞。 28、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里“兼怀子由”,“子由”是指苏辙。 29、“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一语出自《五代史伶官传序》。 30、《山坡羊(潼关怀古)》的作者是张养浩。 31、李商隐是晚唐著名诗人。

《召公谏厉王弭谤》翻译

《召公谏厉王弭谤》原文翻译 原文 厉王虐②,国人谤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③矣!”王怒,得卫巫④,使监谤者⑤。以告⑥,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⑦。 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障⑧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⑨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⑩,为民者宣⑾之使言。故天子听政,使公卿⑿至于列士⒀献诗⒁,瞽⒂献曲,史⒃献书,师箴⒄,瞍赋⒅,矇⒆诵,百工⒇谏,庶人传语21,近臣尽规22,亲戚补察23 ,瞽、史教诲,耆、艾修之24,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25。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26;犹其有原隰衍沃也27,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28 。 本文记述了西周后期周厉王为政暴虐,用残酷手段堵塞人民的言路,镇压人民的反抗,最终被人民推翻的史实。全文围绕一个“谏”字展开记述,形式上是在叙事,实际上重在记言。通过本文的记述,表现了召公的政治远见,揭露了周厉王残暴、腐朽而又虚弱的本质。 读后想一想:召公是怎样从正反两方面讲述弭谤的道理的?在召公看来,怎样才能达到理想的“弭谤”效果? 译文 周厉王暴虐无道。国都里的人都在咒骂他。召公告诉厉王说:“百姓忍不了你的命令啦!”厉王很恼怒,找到一个卫国的巫师,叫他去监视咒骂王的人。只要卫巫来报告,厉王就把被告发的人杀掉。住在国都的人都不敢说话了,熟人在路上相遇,也只能彼此互递眼色而已。 周厉王很高兴,告诉召公说:“我能够消除人民对我的咒骂了,他们居然不敢说话了。”召公说:“这是堵塞了他们的嘴!封住人民的嘴,比堵截江河的水还危险的多;江河的水被堵塞,就要决口奔流,被伤害的人一定很多,禁止人们讲话也象这样。因此,善于治水的人要排除水道的壅塞,使它畅通;善于治理人民的人,要引导他们敢于讲话。所以天子处理政事,让公卿大夫直到列士都献诗,盲艺人献乐曲,史官献古文献,少师进箴言,瞍者朗诵,朦者吟咏,各色工匠分别谏诤,百姓的议论碾转上达,左右近臣尽心规劝,宗室姻亲补过纠偏,乐官史官施行教诲,元老重臣对天子经常劝诫,然后天子亲自斟酌裁决,因此政事施行起来才不违背情理。” “人民的嘴,就象土地上有山有水一样,财富、器物才从这里产生出来;又象那大地上有高原、洼地、平川和沃野一样,衣服食物才从这里产生。由于人民用嘴发表意见,国家政事的成功或失败才能从这里反映出来;做人民所赞成的事,防止人民所憎恶的事,这正是增加财富、器物、衣服、食品的好办法啊。人民心理怎么想,嘴里就怎么说,他们考虑成熟以后,就自然流露出来,怎么能堵他们的嘴呢?如果堵他们的嘴,那么,跟随的人还能有几个呢? 周厉王不听劝告。从此,都城里的人没有一个敢讲话。过了三年,人们便把他赶到彘地去了。 注释: 本文选自《国语?周语上》。《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国别史,记载了周穆王十二年(公元前990)到周贞定王十六年(公元前453)间周、鲁、齐、晋、郑、楚、吴、

高中语文《召公谏厉王弭谤》教案优秀范文

高中语文《召公谏厉王弭谤》教案优秀范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了高中语文《召公谏厉王弭谤》教案,希望你们能喜欢, 高中语文《召公谏厉王弭谤》教案优秀范文一 教学目的及要求: 1、训练学生借助注释自己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掌握本课训练重点中9个词语的意义和4个词的义项。 3、理解召公谏辞的明白透彻、深入浅出的特点,体会《国语》质朴平实的语言特色。 4、使学生了解“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民本思想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及难点: 1、召公谏辞的分析 2、两处比喻的深刻含义; 教学时数:两课时 课前预习: 1、借助注释,阅读课文,弄清课文大意; 2、熟读课文,背诵召公的谏辞。 3、划出不理解的字词。 第一课时 序:背诵上一课 一、简介《国语》

《国语》的作者是谁,历来没有定论,相传它和《左传》都是出于左丘明之手。一般的看法是,《国语》的成书有一个过程,最初是左丘明传诵,然后是时人传习,最后经列国之瞽史改编。润色而成,时代大约在战国初年。 《国语》是我国最早的国别史,共二十一卷,分《周语》《鲁语》《齐语》《晋语》《郑语》《楚语》《吴语》《越语》八部分,记叙由西周穆王二年起到东周贞定五十六年共538年各国内政外交等事件,全书似乎是编辑各国旧存的史料而成,采择有多有少,以《周语》的记载最祥备,其余各国所记,都是侧重在某几个人物和事件上,由于《国语》在内容上比较接近《左传》,又具有同样的史料价值,所以《国语》又有《春秋外传》之称。 《国语》的文字质朴简练,文学成就虽不及《左传》,但也是先秦时期一部重要的散文著作。 二、齐读课文两遍,正字正音。 三、请同学默读第一段,读后质疑。 师点拔“谤”“堪”“以”“道路以目” 四、齐读第二段。师生共同讨论。 1、请三位同学分别口译三层意思。 2、请其他同学纠正。 3、师点拔“障壅诀导”;讲解“瞽、史、师、螋、朦” (师箴:教参与课本对“师”的解释不同) 辩析“亲戚”一词古今的异义 五、齐读最后一段,注意“流”字一词多义 六、布置作业:

《召公谏厉王弭谤》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学习本文从正反两个方面展开说理的方法。 2.了解课文中古汉语现象,准确把握古汉语常识。 二、能力训练目标 2.一词多义的准确知识运用 三、德育渗透目标 “去民之所恶,补民之所足”。只有实实在在地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才能成就大事业。教学设计 一、引导学生借助注释,阅读课文,弄清课文大意,了解作者“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民本思想。 二、帮助学生领会课文的意思,不必在“卫巫”“列士”“献诗””瞽”“瞍”“矇”“百工”这些生僻词语上花费太多的时间。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学习本文从正反两个方面展开说理的方法。 2.了解课文中古汉语现象,准确把握古汉语常识。一词多义的准确知识运用 3.“去民之所恶,补民之所足”。只有实实在在地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才能成就大事业。 二、整体感知 1.解题 《召公谏厉王弭谤》是《国语》里最精彩的篇章之一,记叙的是周厉王暴虐无道,用高压手段乃至杀戮来镇压人民的批评,他不听召公的劝谏,结果被人民放逐,遭到灭亡的下场的故事。 2.时代背景 《左传》称厉王为“王心戾虐,万民弗忍”。在厉王统治时期,各种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统治者的危机日益严重。《国浯》中有芮良夫论荣夷公专利篇,说荣夷公擅长搜刮财物,残酷欺压百姓,而厉王却偏偏重用“好专利而不知大难”的荣夷公和虢公长父等佞臣,对内封山占水,垄断了山林川泽的一切收益,禁止老百姓采樵、渔猎,断绝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计。对外兴师动众,征伐邻邦,不断加重老百姓的负担,他的倒行逆施、横征暴敛,引起了广大人民的强烈不满,朝野上下,危机四伏,民怨沸腾。这自然引起像召公这样有识之士的忧虑。 3.有关《国语》 《国语》是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共三十一卷。全书按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公国编次,记载了从周穆王到周贞定王前后五百余年的史事。 《国语》包括《周语》三卷,《鲁语》二卷,《齐语》一卷,《晋语》九卷,《郑语》一卷,《楚语》二卷,《吴语》一卷,《越语》二卷。除了《周语》、《郑州》涉及到西周事外,其余都是依照春秋时的诸侯国别来记述各国史实的。 《国语》的思想比较驳杂。它重在记实,所以表现出来的思想也随所记之人、所记之言不则而各异。如《鲁语》记孔子语则含有儒家思想。《齐语》记管仲语则谈霸术。《越语》写范合尚阴柔、持盈定倾、功成身退,带有道家色彩。《国语》与《左传》《史记》不同,作者不加“君子曰”或“太史公曰”一类评语。所以作者的主张并不明显,比较客观。 就文学价值说,《国语》虽不及《左传》,但比《尚书》《春秋》等历史散文还有所发展和提高,

《召公谏厉王弭谤》全文的翻译

《召公谏厉王弭谤》全文的翻译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国都里的人都不敢说话。因此天子治理政事:“这是堵他们的口。召公告曰,就杀掉他们。 召公谏厉王弭谤对照翻译,告诉召公说,财富就从这里出来,甚于防川,朦诵。民之有口也。是故为川者,亲戚补察。口用来发表言论,路上彼此用眼睛互相望一望而已,好象土地有高山河流一样!”厉王发怒,要放任他们、平原和灌溉过的田野一样。国人莫敢言:“我能止住谤言了:“吾能弭谤矣。河水堵塞而冲破堤坝,怎么能堵住呢,瞍赋召公谏厉王弭谤全文翻译,百姓也象河水一样,史献书,道路以目,天子要成全他们,财富就从这里出来,各类工匠在工作中规谏。百姓心里考虑的,命令公,太师:“这是堵他们的口,将能维持多久,

国都里的人公开指责厉王,伤害的人一定很多,比堵住河水更厉害。堵住百姓的口。所以治理河水的人,少师献箴言;好象土地有高原,怎么能堵住呢,告诉召公说、洼地,寻得卫国的巫者?”厉王高兴了,百工谏,国人谤王,乃流王于彘,国都里的人公开指责厉王,胡可壅也,要疏通它,然后君王考虑实行,则杀之,少师献箴言,近臣尽心规劝,使监谤者,治理百姓的人。王喜。防民之口,口里就公开讲出来,朦者背诵典籍,使它畅通、平原和灌溉过的田野一样。堵住百姓的口,而后王斟酌焉。召穆公报告说,伤害的人一定很多,大家终于不敢说话了,这是丰富财富衣食的基础。于是国都里的人再不敢讲话。周厉王暴虐,这是丰富财富衣食的基础,元老大臣整理阐明:“百姓不能忍受君王的命令了,乐官献曲;川雍而溃。民亦如之,治理百姓的人,衣食就从这里产生,衣食于是乎生,百姓请人传话,伤人必多。河水堵塞而冲破堤坝,将他们的意见付

召公谏厉王弭谤知识点梳理

召公谏厉王弭谤 文学常识 《国语》是中国最早的()史,时代大约在战国初年共二十一卷,分《周语》《鲁语》《齐语》《晋语》《郑语》《楚语》《吴语》《越语》八部分,记叙由西周穆王二年起到东周贞定五十六年共538年各国内政外交等事件。司马迁说:“左丘失明,厥有《国语》。”从此一般都认为《国语》乃()所作。由于《国语》在内容上比较接近《左传》,又具有同样的史料价值,所以《国语》又有()之称。《国语》的文字质朴简练,文学成就虽不及《左传》,但也是先秦时期一部重要的散文著作。 注音 召.公()弭.谤()川壅.而溃()彘()瞽.献曲()瞍.赋()矇.诵()耆() 隰()阜() 虚词 1、以告() 2、道路以目() 3、国人莫敢言() 4、乃不敢言() 5、是障之也() 6、防民之口() 7、为川者、为民者:()() 8、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 9、财用于是乎出()()() 10、犹其有原隰衍沃也()11、胡可壅也() 12、若壅其口()13、于是国人莫敢出言() 重点实词 1.召公谏厉王弭谤()()虐() 2.民不堪命()()是障之也() 3.川壅则溃() 4.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5.耆、艾修之()不悖:不违背事理() 6.犹其有原隰衍沃也()()()() 7.善败于是乎兴()()行善而备败()() 8.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 9.其与能几何() 词类活用 1、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2、师箴()() 3、道路以目()() 特殊句式 是障之也() 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

三年,乃流王于彘() 使监谤者() 是以事行而不悖() 夫民虑于心而宣之于口() 古今异义 亲戚 古义: 今义: 成语 道路以目: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常识积累 1、古书体例: ()体——《春秋》、《左传》 ()体——《史记》、《二十四史》 ()体——《论语》 ()体——《国语》、《战国策》 2、年龄特殊称谓: 襁褓()孩提()总角、垂髫()豆蔻() 及笄【jī】()弱冠()而立()不惑() 知天命、艾()花甲、耆()古稀()耋【dié】()耄【mào】()期颐【yí】() 3、盲人称谓: 瞽----- 瞍----- 朦----- 4、关于谥号: 谥号:君主时代帝王、贵族、大臣等死后,依其生前事迹给予的称号。 属表扬的有:文、武、景、烈、昭、穆、明、睿、康、庄、宣、懿等; 属于批评的有:炀、厉、灵等; 属于同情的有:哀、怀、愍、悼等。

古代汉语十六课翻译

第十六课判断句 斗且廷见令尹子常 【繁】鬬且廷見令尹子常,子常與之語,問蓄貨聚馬。 歸以語其弟,曰:“楚其亡乎?不然,令尹其不免乎?吾見令尹,令尹問蓄聚積實,如餓豺狼焉,殆必亡者也。 夫古者聚貨不妨民衣食之利,聚馬不害民之財用,國馬足以行軍,公馬足以稱賦,不是過也。公貨足以賓獻,家貨足以共用,不是過也。夫貨、馬郵則闕於民,民多闕則有離叛之心,將何以封矣!” “昔鬬子文三舍令尹,無一日之積,恤民之故也。成王聞子文之朝不及夕也,於是乎每朝設脯一束,糗一筐,以羞子文。至於今秩之。成王每出子文之祿,必逃,王止而後複。人謂子文曰:‘人生求富,而子逃之,何也?’對曰:‘夫從政者,以庇民也。民多曠者,而我取富焉,是勤民以自封也,死無日矣。我逃死,非逃富也。’故莊王之世,滅若敖氏,唯子文之後在,至於今處鄖,為楚良臣。是不先恤民而後己之富乎?” “今子常,先大夫之後也,而相楚君無令名于四方。民之羸餒,日已甚矣。四境盈壘,道殣相望,盜賊司目,民無所放。是之不恤,而蓄聚不厭,其速怨於民多矣。積貨滋多,蓄怨滋厚,不亡何待! “夫民心之慍也,若防大川焉,潰而所犯必大矣。子常其能賢于成、靈乎?成不禮于穆,願食熊蹯,不獲而死。靈不顧于民,一國棄之,如遺跡焉。子常為政,而無禮不顧甚于成、靈,其獨何力以待之?” 期年,乃有柏舉之戰,子常奔鄭,昭王奔隨。 【简】斗且廷见令尹子常,子常与之语,问蓄货聚马。 归以语其弟,曰:“楚其亡乎?不然,令尹其不免乎?吾见令尹,令尹问蓄聚积实,如饿豺狼焉,殆必亡者也。 夫古者聚货不妨民衣食之利,聚马不害民之财用,国马足以行军,公马足以称赋,不是过也。公货足以宾献,家货足以共享,不是过也。夫货、马邮则阙于民,民多阙则有离叛之心,将何以封矣!” “昔斗子文三舍令尹,无一日之积,恤民之故也。成王闻子文之朝不及夕也,于是乎每朝设脯一束,糗一筐,以羞子文。至于今秩之。成王每出子文之禄,必逃,王止而后复。人谓子文曰:‘人生求富,而子逃之,何也?’对曰:‘夫从政者,以庇民也。民多旷者,而我取富焉,是勤民以自封也,死无日矣。我逃死,非逃富也。’故庄王之世,灭若敖氏,唯子文之后在,至于今处郧,为楚良臣。是不先恤民而后己之富乎?” “今子常,先大夫之后也,而相楚君无令名于四方。民之羸馁,日已甚矣。四境盈垒,道殣相望,盗贼司目,民无所放。是之不恤,而蓄聚不厌,其速怨于民多矣。积货滋多,蓄怨滋厚,不亡何待! “夫民心之愠也,若防大川焉,溃而所犯必大矣。子常其能贤于成、灵乎?成不礼于穆,愿食熊蹯,不获而死。灵不顾于民,一国弃之,如遗迹焉。子常为政,而无礼不顾甚于成、灵,其独何力以待之?” 期年,乃有柏举之战,子常奔郑,昭王奔随。 【译文】 斗且在朝廷上拜见子常,子常和他谈话,问斗且怎样才能聚敛财物、名马而致富。 (斗且)回家对他的弟弟说:“楚国大概要灭亡了!如果不是这样,令尹大概要不免于难了!我拜见令尹,令尹问如何聚敛财物,就像饥饿的豺狼一样;恐怕是一定要灭亡了。 “古时候(君臣)积蓄财宝不妨害百姓穿衣吃饭,聚敛马匹也不损害百姓的财用。国家征收的马匹满足行军所用就够了,公卿征收的马匹足够打仗也就行了,都不超过限度。公卿的财物足够馈赠进献就行了,大夫家里的财物足够供给使用也就行了,也都不超过限度。财物和马匹超过了限度,百姓那里就不充足,百姓不充足就会产生反叛之心,那么将凭什么来立国呢? “过去斗子文三次辞去令尹的职务,家里连一天用来生活的积蓄都没有,这是体恤百姓的缘故。成王听说斗子文几乎吃了上顿就没有下顿,因此每逢朝见时就预备一束干肉,一筐干粮,用来送给子文。直到现在还成为国君对待令尹的常例。成王每当增加子文的俸禄时,子文一定要逃避,直到成王停止给他增禄,他才返回朝廷任职。有人对子文说:‘人活着就是求个富贵,但你却逃避它,为什么呢?’他回答说:‘当政的人是庇护百姓的,百姓的财物空了,而我却得到了富贵,这是使百姓劳苦来增加我自己的

大学语文在线作业(100分)

1.第1题 穆旦是哪个诗派的代表诗人()。 A.现代派 B.朦胧诗派 C.新月社 D.九叶诗人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2.第2题 在先秦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中,被后世尊为“亚圣”的是()。 A.孔子 B.孟子 C.庄子 D.老子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3.第3题 “小李杜”中的“李”指的是()。 A.李贺 B.李商隐

C.李煜 D.李清照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4.第4题 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是()。 A.《国语》 B.《左传》 C.《史记》 D.《战国策》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5.第5题 七斤是下列哪一篇小说中的人物()。 A.《风波》 B.《苦恼》 C.《阿宝》 D.《断魂枪》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6.第6题 《道德经》是指()。 A.《老子》 B.《庄子》 C.《论语》 D.《孟子》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7.第7题 下列作品中,属于人物传记的是()。 A.《召公谏厉王弭谤》 B.《李将军列传》 C.《五代史伶官传序》 D.《冯谖客孟尝君》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8.第8题 被评为“孤篇横绝,竟为大家”的诗人是()。 A.李白 B.陈子昂 C.杜甫

D.张若虚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9.第9题 被后人奉为婉约派正宗的著名词人是()。 A.苏轼 B.陆游 C.秦观 D.张孝祥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10.第10题 属于鲁迅杂文集的是()。 A.《呐喊》 B.《坟》 C.《野草》 D.《故乡》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召公谏厉王弭谤》测试题

《召公谏厉王弭谤》 一、单选题 1.加粗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A.厉王虐(nüè)弭(mǐ)谤川壅(yōng)而溃 B.师箴(zhēn)瞍(sǒu)赋矇(móng)诵 C.瞽(gǔ)献曲耆(qí)艾修之事行而不悖(bèi) D.原隰(xí)斟酌(zhēn zhuó)流王于彘(zhì) 2.对于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治理 B.是以事行而不悖悖:违背 C.故天子听政听:处理,判断 D.国人谤谤:毁谤 3.加粗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①召公谏厉王弭谤弭:消除 ②是障之也障:障碍 ③川壅而溃,伤人必多壅:堵塞 ④财用于是乎出用:用度 ⑤行善而备败败:失败 ⑥胡可壅也胡:怎么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⑥ C.②③④⑤ D.③④⑤⑥ 4.“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A.人民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人的财富、用度,于是就产生出来了。 B.人民有口,就如同土地的有山川,人的财富、用度,于是就产生出来了。 C.人民有口,就好像土地有山川那样,人的财富用在这里,也产生在这里。 D.人民有口,就好像土地上有山川那样,人的财富、用度是从山川中产生

出来的。 5.“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A.如果堵住人民的口,那么谁与你在一起呢? B.如果堵住人民的口,他们与你能在一起多长时间吗? C.如果堵住人民的口,那么能有几个人和你在一起呢? D.如果堵住人民的口,他与你能一起多么久呢? 6.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召公是当时具有政治眼光的统治者之一,他已认识到人民的力量不可轻视。 B.文章的重点是召公的劝戒之辞,说理运用“川壅而溃”的比喻,形象而贴切。 C.本文是从正反两方面来论证对人民持不同态度的结果,很有说服力。 D.周厉王是个极其残暴的统治者,对于敢指责他的人,他就派巫者去杀了他们,因此人民都不敢说话了。 7.下列句中加粗字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 B.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 C.近臣尽规,亲戚补察 D.而后王斟酌焉 8.下面的翻译无误的一项是() A.厉王虐,国人谤王。 译为:周厉王非常暴虐,国民都讽刺、挖苦他。 B.为川者决之使导。 译为:治理河流的人挖掘水道使水疏导。 C.史献书,师箴。 译为:史官进献史书、典籍,当老师的进劝诫、规劝的言论。 D.民之有口也,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 译为:老百姓有嘴,就好比大地上会有山川一样,财用就出来了。 9.《国语》的体例是()。 A、国别体 B、纪传体 C、编年体 D、语录体

高中语文 课外古诗文《召公谏厉王弭谤》原文、注释、翻译及鉴赏

《召公谏厉王弭谤》原文、注释、翻译及鉴赏 《召公谏厉王弭谤》选自《国语》上篇。故篇名亦作《国语·召公谏厉王弭谤》,题中,召公亦作邵公。《左传》称厉王为"王心戾虐,万民弗忍"。自然引起像召公这样有识之士的忧虑,便介绍了其被逐的过程,文章简洁分明,逻辑清晰,是《国语》名篇。 作品原文 厉王虐(1),国人谤王(2)。召公告曰(3):“民不堪命矣(4)!”王怒,得卫巫(5),使监谤者(6)。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7),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障之也(8)。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9),为民者宣之使言(10)。故天子听政(11),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12),瞽献曲(13),史献书(14),师箴(15),瞍赋(16),曚诵(17),百工谏(18),庶人传语(19),近臣尽规,亲戚补察(20),瞽、史教诲,耆、艾修之(21),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22)。民之有口也,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原隰之有衍沃也(23),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24)。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25)。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26),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27)?” 王不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28)。三年(29),乃流王于彘(30)。 (选自上海古籍出版社标点本《国语》)[1] 词句注释 (1)厉王:周夷王之子,名胡,前878至前842在位,共三十七年。 (2)国人:居住在国都里的人,这里指平民百姓。 (3)邵公:名虎,周王朝卿士,谥穆公。邵,一作召。 (4)命:指周厉王苛虐的政令。 (5)卫巫:卫国的巫者。巫,以装神弄鬼为职业的人。 (6)谤者:批评国王的人 (7)弭(mǐ米):消除。 (8)障:堵塞。 (9)为川者:治水的人。

《召公谏厉王弭谤》全文的翻译

《召公谏厉王弭谤》全文的翻译 国都里的人都不敢说话。 因此天子治理政事:这是堵他们的口。 召公告曰,就杀掉他们。 召公谏厉王弭谤对照翻译,告诉召公说,财富就从这里出来,甚于防川,朦诵。 民之有口也。 是故为川者,亲戚补察。 口用来发表言论,路上彼此用眼睛互相望一望而已,好象土地有高山河流一样!厉王发怒,要放任他们、平原和灌溉过的田野一样。 国人莫敢言:我能止住谤言了:吾能弭谤矣。 河水堵塞而冲破堤坝,怎么能堵住呢,瞍赋召公谏厉王弭谤全文翻译,百姓也象河水一样,史献书,道路以目,天子要成全他们,财富就从这里出来,各类工匠在工作中规谏。 百姓心里考虑的,命令公,太师:这是堵他们的口,将能维持多久,国都里的人公开指责厉王,伤害的人一定很多,比堵住河水更厉害。 堵住百姓的口。 所以治理河水的人,少师献箴言;好象土地有高原,怎么能堵住呢,告诉召公说、洼地,寻得卫国的巫者?厉王高兴了,百工谏,国人谤王,乃流王于彘,国都里的人公开指责厉王,胡可壅也,要疏通

它,然后君王考虑实行,则杀之,少师献箴言,近臣尽心规劝,使监谤者,治理百姓的人。 王喜。 防民之口,口里就公开讲出来,朦者背诵典籍,使它畅通、平原和灌溉过的田野一样。 堵住百姓的口,而后王斟酌焉。 召穆公报告说,伤害的人一定很多,大家终于不敢说话了,这是丰富财富衣食的基础。 于是国都里的人再不敢讲话。 周厉王暴虐,这是丰富财富衣食的基础,元老大臣整理阐明:百姓不能忍受君王的命令了,乐官献曲;川雍而溃。 民亦如之,治理百姓的人,衣食就从这里产生,衣食于是乎生,百姓请人传话,伤人必多。 河水堵塞而冲破堤坝,将他们的意见付诸实行。 因此天子治理政事,犹土之有山川也,史官献书,让他们讲话。 口用来发表言论,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善败于是乎兴。 百姓心里考虑的,亲戚弥补监察。 口之宣言也、太史进行教诲。 故天子听政。 夫民虑之于心,寻得卫国的巫者,天子要成全他们。 召公说:厉王虐,庶人传语:周厉王暴虐。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召公谏厉王弭谤-作品赏析

召公谏厉王弭谤-作品赏析 一、内容简介 (一)《召公谏厉王弭谤》说的是周厉王姬胡的故事。他为人暴戾而又刚愎自用,以严酷的政策来治理国家,使得人民怨声载道,背地里纷纷咒骂他。大臣召公好心劝告他说:“人民已经不堪忍受了。”姬胡很生气,为了堵住人民的口,派了巫师(革詹)监视百姓言行。这可能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特务机构了。总之,自那以后,大街小巷都布满了由巫师构成的特务眼线,监视百姓们的一言一行,不许他们谈论政治,不许他们对国家领导人表示不满,并将许多对他不满的平民捉来杀死,甚至许多没有发过怨言的百姓也被枉杀,这便是史称的“卫巫监谤”了。姬胡的特务治国的策略,弄得亲友熟人在路上遇到了都不敢互相招呼,只能看上一眼,使得整个国家人人自危,陷入极权专制的恐怖之中。 姬胡自以为得计,得意洋洋地对先前劝过他的召公说:“我有办法叫百姓不敢诽谤我,现在没人再敢说我坏话了。”召公再次劝谏说:“这样堵住人民的嘴,就像堵住了一条河,河一旦决口,要造成灭顶之灾;人民的嘴被堵住了,带来的危害远甚于河水,治水要采用疏导的办法,治民要让天下人畅所欲言,然后采纳其中好的建议。这样,天子处理国政就少差错了。”姬胡听了不以为然,嗤之以鼻,仍然一意孤行,实行暴政。举国上下都是敢怒不敢言。但是3年后,人民最终不堪忍受,自发地拿起生产工具作为武器攻入王宫,把昏君放逐到一个叫彘(今属山西)的地方。这个事件就是史称的“国人暴动”。暴动的人民后来听从了大臣召公和周公的劝解,解散了武装。召公和周公在大臣们的推举下,暂时代替君王处理国家政事,史称“共和行政”。周厉王姬胡本人则于“共和”的第14年,在孤独凄凉和人民的唾弃中结束了可耻的一生。 (二)周厉王不许别人指斥他的过失,用铁血政策钳住了万民之口,百姓只能“道路以目”,敢思不敢言。三年之后,终于土壅而川决,周厉王落得个被流放的下场。“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召公讲的道理再透彻不过,可惜他面对的是一个暴虐昏聩的昏君。一部二十五史,多的是这样的一国之主啊!因而从谏如流的唐太宗,才显得极为难得。 为什么前车已覆,后车不戒?百姓“道路以目”的情景,历代不绝,直到20世纪的“文革”十年还会重现。著名作家臧克家曾说过,“四人帮”以谤止谤,冤狱等等”,恐怕比之厉王犹有过之而无不及。 历史的警钟当须长鸣。当前重提“仁政爱民”“以德治国”,可谓有深意寓焉。 二、写作手法 1.逻辑严密,说服力强 作为文章主体部分的召公的谏辞颇有特色。如先打比方,“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比喻贴切而生动。再如“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有原隰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将人民用发表言论,到举政事的好坏,比作土地上有山水,故能生产财物,又比作土地上有高原、洼地、低平之地、水浇之田,故衣服、食物而产于此。用语浅显而又极其形象,既增加了语言的生动性,又加深了论证力量。 较逻辑严密的特点还表现在引用历史的论证。谈到天子处理政事,应当让公卿、史言、音乐师等进谏,天子应当斟酌处理,只有这样做事才能不违背事理。用历史的做法让天子明晓民言不克爽的道理,可谓深刻。 这样,既打比方,又引证,摆事实,讲道理,逻辑性强,论证有力。 2.记叙详略得当,语言生动形象 本文采取记言与记事相结合而以记言为主的写作手法。先简要记叙形势的严峻,“民不堪命矣”。又记叙了厉王“使巫监谤者”后的自鸣得意,而后再详记召公的谏辞,最后以冷峻的几笔写出厉王一意孤行,终于垮台的下场。全文脉络清楚,详略得当。 文章在刻画厉王这个人物形象时,极具特色。文章漫画式地勾画了厉王这个暴君的形象,着墨虽不多,但一个自以为是、暴政刚愎的人物却栩栩如生地凸现在读者面前,如“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王不听,于是国人莫敢言”。怒——喜——不听,将一个残暴专断、轻浮浅薄、顽固昏聩的暴君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

召公谏厉王弭谤》

召公谏厉王弭谤》 召公谏厉王弭谤》 一.教学目标: 《召公谏厉王弭谤》了解《国语》的相关知识,积累文学常识,积累文言文常见字词和句式。 2.学习概括要点的方法和作品的劝谏艺术,把握人物形象。认识“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民本思想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 《召公谏厉王弭谤》积累和归纳常见的文言词语和句式,学习概括要点的技能方法。 2.召公谏辞的分析。本文两处比喻的深刻含义。 三.知识分析: 《召公谏厉王弭谤》整体把握 本文记载了召公劝谏周厉王不可阻塞言路的谏词,借以批判了统治者的残暴,提出了“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著名观点,表现出重视舆论,重视人民力量的进步思想,具有一定的思想意义和认识价值。 2.把握结构 第一段:交代事情缘起,说明弭谤由来,既点出“弭谤”之题,揭示出国人与厉王的尖锐的矛盾,又为下文埋下了伏笔。

第二段:是召公力谏之词,为全文的重点,阐述了“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观点。 第三段:交代事件结果,有力地证实了召公谏词的预见性和正确性。写作特点 (1)详略分明,层次井然。 (2)立论精当,见解深刻,措辞委婉。 (3)文章结构完整,语言平实,极善用喻。 【典型例题】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飨士卒(xiǎng)鲰生(zōu)玉玦(jué) 诛杀(zhū)披帷(wéi) B.好美姬(jī)卮酒(zhì)交戟(jī) 谨诺(nuò)车骑(jì)当项王(dǎng)戮力(lù)瞋目(chēng) 参乘(shèng)彘肩(zhì) D.要项伯(yāo)有郤(xī)目眦(cì) 啖之(dàn)刀俎(zǔ)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弭谤(mǐ)召公(shào)号召(zhāo)箴言(zhēn) B.庶人(shù)耆艾(ài)艾蒿(ài)自怨自艾(ài)溃败(kuì)昏愦(kuì)馈赠(kuì)功亏一篑(kuì) D.不悖(bèi)教诲(huǐ)谏诤(jiàn)壅塞(yōng)对下列加点词语活用情况的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召公谏厉王弭谤教学设计

召公谏厉王弭谤教学设计 召公谏厉王弭谤教学设计 《国语》 [ 教学目标] 1 学习掌握谤、溃、障、壅、弭、决、亲戚等言实词和乃、之、故等虚词。 2 学习本巧妙运用比喻使生动形象的方法。 3 通过人物形象分析了解统治者的昏庸。体会作者“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的积极进步的民本思想。 [ 教学重点、难点] 1 、召公的谏词。 2 、人物内在性格的揭示。 二、初步把握: 1 教师范读全篇 2 学生翻译(教师及时指正) 周厉王暴虐无道,老百姓都指责他的暴政。召公告诉厉王说:“ 人民忍受不了这样的暴政了!” 厉王发怒了,找卫国的巫师,派他监视那些指责朝政的人。根据卫国巫师的报告,厉王就把被告杀掉。老百姓都不敢说话了,在路上遇见,也只是以眼神示意。 周厉王高兴了,告诉召公说:“ 我能制止老百姓的指责议

论了,人们再也不敢说什么了。” 召公说:“ 这是阻塞人们的言论啊。堵住人民的嘴,比堵塞河流更严重。河流壅塞而崩溃泛滥,伤害人一定很多。人民也是这样。因此,治水的人要挖开水道,使它畅通流淌;治民的人也应开导他们,使他们畅所欲言。所以天子处理政事时,让公卿以至列士进献讽谕诗,让盲乐师进献乐曲;让史官进献史籍;让太师进献劝谏的箴言;让无眸子的盲人吟咏,让有眸子的盲人诵读;让各种乐工进谏,让平民百姓把他们的话传上;让进臣尽力规劝,让王室成员弥补天子的过失,监察朝政;盲乐师和史官以乐歌、史籍之言教诲天子;让国内元老将这些意见加以归纳整理,然后由天子斟酌处理。这样做事就不至于违背情理。 “ 人民有口,就像土地上有水,财务用度都从这里出产;又如土地上有高原、洼地、低平之地、水浇之田,衣服、食物也从这里出产。人民用嘴发表意见,政事的好坏就列举出了,推行好的防止坏的,就能使财用、衣食增多起。老百姓内心考虑的事能说出,就应照着实行,怎么能加以堵塞呢?如果堵住了老百姓的嘴,还有多少人会关心政事呢?” 周厉王不听。于是,老百姓再也不敢说话了。过了三年,老百姓就把厉王流放到彘地去了。 3 归纳言词语: (1 )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横线词语: 厉王虐,国人谤王谤:公开议论批评别人的过失

高考语文常考古文召公谏厉王弭谤知识点梳理及练习题一套

高考语文常考古文召公谏厉王弭谤知识点梳理及练 习题一套 《左传》称厉王为"王心戾虐,万民弗忍"。自然引起像召公这样有识之士的忧虑,便介绍了其被逐的过程,文章简洁分明,逻辑清晰,是《国语》名篇。作为高考语文常考古文,考生必须要对召公谏厉王弭谤有深刻记忆。! 原文: 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鄣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雍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典,史献书,师箴,瞍赋,朦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民之有口也,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有原隰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行善而备

败,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 王弗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 译文: 周厉王暴虐,百姓纷纷指责他。召穆公对厉王说:"老百姓忍受不了暴政了!"厉王听了勃然大怒,找到卫国的巫师,让卫国的巫师去监视批评国王的人,按照卫国的巫师的报告,就杀掉批评国王的人。国人不敢说话,路上相见,以目示意。 周厉王颇为得意,对召穆公说:"我能消除指责的言论,他们再也不敢吭声了!" 召公回答说:"你这样做是堵住人们的嘴。阻塞老百姓的嘴,好比阻塞河水。河流如果堵塞后一旦再决堤,伤人一定很多,人民也是这样。因此治水的人疏通河道使它畅通,治民者只能开导他们而让人畅所欲言。所以君王处理政事,让三公九卿以至各级官吏进献讽喻诗,乐师进献民间乐曲,史官进献有借鉴意义的史籍,少师诵读箴言,盲人吟咏诗篇,有眸子而看不见的盲人诵读讽谏之言,掌管营建事务的百工纷纷进谏,平民则将自己的意见转达给君王,近侍之臣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