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蒲柳人家

6、蒲柳人家
6、蒲柳人家

6、蒲柳人家

课前音乐:彭丽媛的《父老乡亲》背景图片:北运河风光。

一、阐释课题,走近作者

师:同学们好。今天我们学的课文是——

生齐:蒲柳人家。

师:它是什么意思?你认为小说会写些什么?

沈珏:蒲柳人家指普通贫苦农家。小说会写一个普通的农家,几个普通人。

陆筱靓:我有补充。小说反映了中国农民质朴的人情美。

师:同学们是从哪里知道的?

生:注释和前言。

师:不错。能运用课文信息。让我们先看看作家情况。

生齐读:刘绍棠,13岁开始发表作品,15岁成名,被誉为“神童”作家。(多媒体展示)

师:1952年,刘绍棠在《中国青年报》上以整版篇幅发表了小说《青枝绿叶》。次年,该小说被收入高中语文课本。当时,刘绍棠也读高中。他的老师不好意思讲课,就请坐在下面的刘绍棠讲。同学们说,神不神?

生齐:神!

师:他的文章具有鲜明的特色。请哪位同学念念。

蒋成彬:他将荷花淀派的柔媚、清丽之美与“燕赵文化”的阳刚、劲健之美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建立了独具风采的大运河乡土文学体系。(多媒体展示)

师:关键词:柔刚结合,乡土文学。

二、抓住文眼,以点带面

师:课文《蒲柳人家》是小说的前两节,但它相对独立完整。请同学们找出能串起全文的一句话,说说理由。

徐璐瑶:我认为是这一句:何满子被爷爷拴在葡萄架的立柱上,系的是拴贱扣儿。因为出现在第一部分的首尾和第二部分的结尾,友韦围绕它展开。

齐读:何满子被爷爷拴在葡萄架的立柱上,系的是拴贼扣儿。(多媒体展示)

师:注意读音。系jì。读了这句话,请你从小说三要素的角度提几个问题。先说说小说三要素。

卢丽娜:人物、情节、环境。

师:人物的角度。

马飞扬:何满子是个怎样的人?爷爷何大学问是个怎样的人?

师:板书:何满子、何大学问。还有吗?

石玲玲:这件事还和谁有关?也就是说,一丈青大娘是个怎样的人?

师:很好。引出了另一位人物。板书:一丈青大娘。再看情节的角度。

金倩:何满子为什么会被爷爷拴在葡萄架的立柱上?

师:对,事出必定有因。那么环境的角度呢?

单一舟:这件事发生的自然环境是什么?社会环境如何?

师:一舟,你能自己回答吗?

单一舟:这件事发生的自然环境是“七月天,中伏大晌午,热得像天上下火” 。社会环境是八年抗战。

师:是吗?

王琳婧:不对。八年抗战是1937年到1945年。这件事发生在1936年,也就是抗

战前夕。还可以从42页的“日本鬼子把咱们中国大卸八块啦!”看出来。

三、解读人物,感受个性

师:挺细心的。我们要善于从课文中寻找答案。好。刚才我们通过一句话引出了一大串的问号,也找出了三个主要人物。这三个人物中,你觉得谁刻划得最有个性?

生齐:一丈青大娘。

师:英雄所见略同嘛。要说一丈青大娘,还得从一丈青说起。请同学们谈谈你所知道的一丈青。

王琳婧:一丈青是梁山第一美女,与好色的王矮虎结婚。后来,在征讨方腊时,为救王矮虎而亡。

王娓:一丈青外号地慧星,使两口日月双刀,有用绳套捉人的绝技。

师:同学们,你觉得王娓发言中有什么小差错吗?

许康康:扈三娘外号一丈青,属地慧星。

蒋佳丽:一丈青是一种大蛇,长一丈余,色黑,非常吓人。这说明水浒中的一丈青武功很厉害。

师:讲得真好。我也来捧捧场。大家帮我忘吧。

“天然美貌海棠花”,“玉雪肌肤,芙蓉模样”,“最英雄”功夫“十分了得”。

《水浒传》第41回:一丈青单捉王矮虎,宋公明二打祝家庄。(多媒体展示)

师:谢谢。好一个铿锵玫瑰!那么,一丈青大娘和一丈青有哪些相似呢?我们先来看她的外貌。

许腾飞:“大高个儿,一双大脚,青铜肤色”。还有“一双长满老茧的大手”。可见,她是个高大勤劳的人。

吕闽垚:“一双大脚”还可以看出她不愿裹脚,有反叛精神。

师:一个大手大脚的一丈青大娘!她和一丈青的外貌可谓天壤地别。那么,这位何满子的奶奶,为什么人人都管她叫一丈青大娘呢?请你用自己的话说说看。

陆筱靓:一丈青武艺高强,一丈青大娘能打善骂,三五个小伙子不够她打一锅。

师:不错。欲知详情如何,请看6、7、8小节。请同学们用批注法默读,并准备用下列句式说话:

要说一丈青大娘,北运河上,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她“”,可见。(多媒体展示)

蒋晓倩:要说一丈青大娘,北运河上,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她“骂人,就像雨打芭蕉,长短句,四六体,鼓点似的骂一天,一气呵成,也不倒嗓子”,可见,她泼辣胆大,善于骂人。

板书:泼辣

师:我们来品味一下晓倩读的这句话。

周江:“雨打芭蕉”是很有诗意的,“鼓点”是有节奏的。可见,一丈青大娘骂人比唱歌还好听。

笑。

许腾飞:“四六体”指骂人时词汇丰富,语气连贯。“不倒嗓门”说明她有一副骂人的好嗓子。

师:看来,骂人也是有艺术性的。好,继续。

何迪迪:要说一丈青大娘,北运河上,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她“种地、撑船、打鱼都是行家。她还会扎针、拔罐子、接生、接骨、看红伤”,可见她心灵手巧,十分能干。

板书:能干

蒋佳丽:要说一丈青大娘,北运河上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她“折断了一棵茶碗口

粗细的河柳,带着呼呼风声挥舞起来,把这几个纤夫扫下河去,就像正月十五煮元宵,纷纷落水”,可见她泼辣胆大,刚正不阿,性格豪爽,武艺高强。

板书:豪爽

师:打人怎么还是刚还正不阿的?

楼程宽:从“不能叫你们腌臜了我们大姑娘小媳妇的眼睛”可以看出,一丈青大娘凶狠地对待纤夫不只是为自己,更是为了大姑娘小媳妇,她会为别人着想。

师:有道理。俗话说:“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这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一丈青大娘,却怕她的小祖宗何满子。怎么个怕法?请找出句子品味。

卢艳红:“奶奶八样不放心,怕让狗咬了,怕让鹰抓了,怕掉在土井子里,怕给拍花子的拐走。”写出了奶奶对何满子的溺爱。这些害怕的事情发生的可能性都很小,更加突出奶奶对他的宠爱与重视。

板书:宠爱

蒋诚彬:等到天黑回家去,奶奶抄起顶门杠子,要敲碎何满子的光葫芦头;何满子一动不动,眼皮眨也不眨,奶奶只得把顶门杠子一扔,叫了声:“小祖宗儿!”回到屋里给孙子做好吃的去了。不是煮鸡蛋,就是烙白面饼。从“只得”、“不是……就是”可以看出,一丈青大娘视孙如命。

师:这个“小祖宗儿”,是不是用粗大的嗓门叫出来?谁来读一读。

周贝特:小祖宗儿。

师:你读出了什么?

周贝特:宠爱,还有无奈。

师:真是一个小祖宗啊。让奶奶爱得提心吊胆,却又那么心甘情愿。

了解了这位泼辣、能干、豪爽又宠爱孙子的一丈青大娘,再让我们看看另两位人物:何满子和何大学问。请同学们小组合作解决,完成句式:

说起,那真是一个字。他。(多媒体展示)学生讨论,教师参与。

洪磊彬:说起何满子,那真是一个字“野”。他长到四五岁,就像野鸟不入笼,一天不着家,整日在河滩野跑。何大学问一走,何满子就像野马摘了笼头;天不亮,头顶着星星,脚蹚着露水,从家里溜出去,逃开了学。

板书:野

徐程凯:说起何满子,那真是一个字“灵”。他聪慧灵秀,脑瓜儿记性好,爱听故事,过耳不忘;好问个字儿,过目不忘。

板书:灵。

何文强:说起何大学问,那真是一个字“强”。几百匹野马,在他那一杆大鞭的管束下,乖乖地像一群温驯的绵羊。沿路的偷马贼,一听见他的鞭花在山谷间回响,急忙回散奔逃,躲他远远的。

板书:强

陆筱靓:说起何大学问,那真是一个字“义”。他爱打抱不平,为朋友敢两肋插刀。而且,他还对日本鬼子的侵略行为恨之入骨。

师:讲得真好。既有小义,又讲大义。

板书:义

吕昌:说起何大学问,那真是一个字“豪”。他这个人,不知道钱是好的,伙友们有谁家揭不开锅,沿路上遇上老、弱、病、残,伸手就掏荷包,抓多少就多少,也不点数儿。

师:有豪气。板书:豪

沈苾雯:说起何满子,那真是一个字“孝”。原来爷爷坐了牢,还险些扔了命,何

满子心疼起爷爷来,想进屋去把爷爷哄开心。可见,何满子是有孝心的。

师:看得真仔细!板书:孝

四、着眼情感,以读带写

三大人物,形象丰满,个性鲜明。他们的成功塑造,倾注了作家刘绍棠深厚的感情。

(多媒体展示)

我要一生一世讴歌生我养我的劳动人民。

为粗手粗脚的爹娘画像。

学生齐读。

师:清代表袁枚说:“熊掌豹胎,食之至珍贵者也,生吞活剥,不如一蔬一笋矣;牡丹芍药,花之至富丽者也,剪彩为之,不如野蓼山葵矣。”(多媒体展示)

是真挚朴实的情感,造就了刘绍棠的乡土文学。下面,且让我们模仿课文的写法,描绘你身边的一位个性人物。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构思你的大作。

几分钟后。

杜威威;他有一个圆圆西瓜头,身体壮壮的,手脚胖胖的。在他那娃娃般的脸上有两块富有弹性的肉,同学们老是忍不住去摸它,碰得它颤抖起来,于是大伙都开心地笑了。他学习很好,是同学们的好榜样,大伙送给他一个外号:“德猛兄”。

生大笑,喊:“何文强!”

王莉:“嘿,大家好!”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一听这亲切的语调,大家都知道一定是她来了。尔后门口出现了一个大姐姐似的身影,披着一肩秀发步入教室。上课了,她也不忘改变套路,冷不了来了句:“同学们乖!”在等待大家反应的同时,她在一旁狡黠地笑。

生齐:王老师!

师:谢谢。

徐励:只听一声“还我书来!”侠女手舞足蹈,与周围男生你抢我夺。她脸色发红,眉头怒皱,手击桌面,大声叫嚷。几个回合下来,她无奈地坐下感叹:“人老不中用啊!”

生齐笑:卢艳红!

五、寄语生活,延伸课外

师:不错。同学们都能准确地猜出来。可见,抓住了特点,人物形象就会呼之欲出。

(多媒体画面:师生在校园里的合影。上有“教师寄语”、“我爱同学,我爱生活。”)

(在舒缓的轻音乐《月光下的凤尾竹》中,多媒体画面缓缓出现下列文字:)

无论是古代,现在还是将来,生活的底色都是鲜亮的,乡土的魅力总是无穷的。愿同学们热爱生活、拥抱生活,写出更多的生活作品。

阅读小说全篇,摘抄精彩语句,收集家乡俗语。

学生在音乐声中摘记。

6 蒲柳人家(节选)

6蒲柳人家(节选)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刘绍棠及其充满浓郁民族风格和审美情趣的乡土文学创作。 2.了解20世纪30年代京东北运河岸上农村的世态人情与精神风貌。 过程与方法 1.欣赏文中刻画的鲜明、丰满的人物形象。 2.体会小说中精彩的肖像、动作和语言描写,揣摩语言运用的高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小说人物的美好品德和高尚情操,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趣味。 重点 1.诵读,体会小说高妙的语言运用。 2.把握人物性格,领会小说的艺术表现手法。 难点 理解小说所具有的民族作风和民族气质。 1.诵读法,小说语言活泼伶俐、凝练而富有动感、充满乡土气息。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仔细体会,精彩的语句和段落还可作背诵要求,使学生能深入领悟小说语言运用。 2.研讨探究法,用于对人物性格和艺术表现手法的分析。鼓励学生结合阅读经验,研讨交流,以感悟小说的独特魅力。 多媒体课件、投影仪、京东北运河风情图片。 1课时 同学们,阅读古典小说《水浒传》,其中那些侠肝义胆、疾恶如仇的英雄人物令人荡气回肠,比如“及时雨”宋江、“黑旋风”李逵、“一丈青”扈三娘。今天,我们学习刘绍棠的《蒲柳人家》就是一篇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有着独特风格的乡土作品。让我们一起走近刘绍棠,走近他笔下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刘绍棠(1936—1997),北京人,当代作家,“荷花淀派”代表作家之一。中学时期开始发表小说,作品深受孙犁的熏染,擅长乡土文学的创作,自称作品是“为粗手大脚的爹娘画像”。作品有短篇小说集《青枝绿叶》《山楂村的歌声》等,中篇小说《运河的桨声》《蒲柳人家》《瓜棚柳巷》等,长篇小说《春草》《地火》等。

1979年,作者在阔别文坛22年后,重新恢复创作权利,决定致力于乡土文学的创作。他满怀感恩之心,为粗手大脚的爹娘——哺育、爱护、救助他的父老乡亲画像。《蒲柳人家》是他迈出的第一步,发表于1980年,曾以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引起当时文坛的广泛关注,并获首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蒲柳人家》简介 故事背景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花鞋杜四家的童养媳望日莲与周檎相爱,可阴险邪恶的杜四夫妇另有打算。半路又杀出巡警麻雷子,勾结杜四,要把望日莲卖给董太师做小,并要以“抗日”罪名把周檎抓走。于是,矛盾激化,以何大学问、一丈青大娘、柳罐斗、吉老秤等为首的父老乡亲一齐出面,挫败麻、杜阴谋,檎、莲顺利完婚。小说全篇共12节,但这个主线故事只占不到2节的篇幅,其余10节随意分杈,记述了运河边十来个乡间人物的逸闻趣事。由此可以看出,作品的重心在于放笔为古运河边的民俗风情和父老乡亲画像,为他们的多情重义、锄奸助良、扶危济困的美德立碑。 1.学生默读全文,初步感知文意,疏解字词。 2.教师讲解课题:“蒲柳人家”,只用蒲草和柳树枝搭起来的人家,这里代指普通贫苦人家。全篇12节,本文节选的是小说的前两节。自由朗读,模仿章回体小说的形式给文章拟小标题。 3.感知内容,自拟标题。 第一节: 何满子被栓葡萄架、 一丈青迷信绣肚兜、 一丈青大闹运河滩、 一丈青妙手救病人、 一丈青百般疼孙子 第二节: 何大学问威震古北口、 何大学问仗义古热肠、 何大学问请师教孙子、 何大学问怒拴何满子 4.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有哪些?文章的主要的线索是怎样的? 本文主要有三个人物:何满子、奶奶一丈青大娘和爷爷何大学问。其中何满子是贯穿文章始终的线索人物,奶奶一丈青大娘和爷爷何大学问则成为本文的主要描写对象。 5.在这几个人物中,你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请用“我喜欢________(填人物),因为______________”这样的句式说一说。 1.在这篇课文中,何满子的奶奶为什么号称“一丈青大娘”? 奶奶一丈青大娘个高脚大,身强体健;性格豪爽、泼辣大胆、刚直不阿,爱打抱不平,这种女中豪杰的形象,与《水浒传》中著名的女将一丈青扈三娘颇为神似,所以得名。 2.第一部分最能表现一丈青大娘性格的是什么事情?分析一下作者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来表现一丈青大娘的性格的。 一丈青大娘大闹运河滩。作者运用了外貌描写(如“大高个儿,一双大脚,青铜肤色”);动作描写(如“挽了挽袖口,手腕子上露出两只叮叮当当响的黄铜镯子,一阵风冲下

6蒲柳人家

蒲柳人家(节选)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积累“隐匿、荣膺、一气呵成、妙手回春、如坐针毡、芒刺在背”等词语。2.了解刘绍棠及其充满浓郁民族风格和审美情趣的乡土文学创作。3.了解20世纪30年代京东北运河岸上农村的世态人情与精神风貌。能力目标1.欣赏文中刻画的鲜明、丰满的人物形象。2.体会小说中精彩的肖像、动作和语言描写,揣摩语言运用的高妙。3.扩大阅读视野,进一步理解小说多样化的艺术风格。德育目标:感受小说人物的美好品德和高尚情操,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趣味。 教学重点:1.诵读,体会小说高妙的语言运用。2.把握人物性格,领会小说的艺术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理解小说所具有的民族作风和民族气派。 教学方法:1.诵读法小说语言活泼伶俐、凝练而富有动感、充满乡土气息。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仔细体会,精彩的语句和段落还可作背诵要求,使学生能深入领悟小说语言运用。2.研讨探究法用于对人物性格和艺术表现手法的分析。鼓励学生结合阅读经验,研讨交流,以感悟小说的独特魅力。 教具准备:多媒体CAI课件、投影仪、京东北运河风情图片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老师今天做个调查,看过《水浒传》一书或电视连续剧的同学请举手。电视连续剧《水浒传》中的那首主题歌,你们还记得吧。其中最出名的那句是(鼓动师生齐唱,营造学习氛围)“该出手时就出手……”(唱后,让学生说说唱这样歌的感受,以此引出本文。),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文章就是在继承和发扬了我国传统文学的基础之上创作而成的。(板书文题、作者) 二、资料助读 刘绍棠简历 刘绍棠(1936~1997)当代作家。河北通县(今北京市通州区)人。1949年读中学时开始发表短篇小说。1951年到河北文联工作半年,阅读了大量文学名著,深受孙犁作品熏染。翌年发表成名作、短篇小说《青枝绿叶》,并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1954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5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57年发表小说《田野落霞》《西苑草》及一些论文,被错划为“右派”,1979年平反。曾任北京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联委员、国际笔会中国中心会员、《中国乡土小说》丛刊主编等职。他创作的大量作品中有《青枝绿叶》《山楂村的歌声》《中秋节》《蛾眉》等短篇小说集,《运河的桨声》《蒲柳人》《瓜棚柳巷》《荇水荷风》《小荷才露尖尖角》等中篇小说,《春草》《地火》《狼烟》《京门脸子》《豆棚瓜架雨如丝》等长篇小说,《我与乡土文学》《我的创作生涯》等散文短论集,以及《刘绍棠文集——大运河乡土文学体系》12卷。他的《蒲柳人家》获首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二等奖,《蛾眉》获1981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他的作品格调清新淳朴,文笔通俗晓畅,描写从容自然,结构简洁完整,乡土色彩浓郁。 三、诵读,整体感知文意 1.学生默读全文,初步感知文意,疏解下列字词。 投影; 擀(gǎn)剜(wān)腌赞(ā zā)到气(dáo) 唿(hū)哨咯(kā)吧呱(gū)呱坠地 荣膺(yīng):光荣地获得。膺:承受,承当。 隐匿(nì)隐藏、躲起来。

第6课蒲柳人家同步练习1人教新课标九级下册

《蒲柳人家》同步练习1 达标训练 1、《蒲柳人家》是我国(时代)作家(姓名)的中篇小说代表作。“蒲柳人家”在作品中代指。 2、请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隐匿()荣膺()残垣()断壁如坐针毡()天伦()之乐 3、写出《水浒传》中下列绰号代表的人物。 一丈青黑旋风及时雨智多星 4、下面这个句子描写的对象是谁?体会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勃然大怒,老大一个耳刮子抡圆了扇过去,那个年轻的纤夫就像风吹乍蓬,转了三转,拧了三圈儿,满脸开花,口鼻出血,一头栽倒在滚烫的白沙滩上,紧一口慢一口倒气,高一声低一声呻吟。 能力提高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何满子的奶奶,人人都管她叫一丈青大娘;大高个儿,一双大脚,青铜肤色,嗓门也亮堂,骂起人来,方圆二三十里,敢说找不出能够招架几个回合的敌手。一丈青大娘骂人,就像雨打芭蕉,长短句,四六体,鼓点似的骂一天,一气呵成,也不倒嗓子。她也能打架,动起手来,别看五六十岁了,三五个大小伙子不够她打一锅的。 她家坐落在北运河岸上,门口外就是大河。有一回,一只外江大帆船打门口路过,也正是歇晌时分。一丈青大娘站在篱笆外的伞柳阴下放鸭子,一见几个纤夫赤身露体,只系着一条围腰,裤子卷起来盘在头上,便断喝一声:“站住!”这几个纤夫头顶着火盆子,拉了百八十里路,顶水又逆风,还没有歇脚打尖,个顶个窝着一肚子饿火。一丈青大娘的这一声断喝,他们只当耳旁风。一丈青大娘见他们头也不抬,理也不理,气更大了,又吆喝了一声:“都给我穿上裤子!”有个年轻不知好歹的纤夫,白瞪了一丈青大娘一眼,没好气地说:“一大把岁数儿,什么没见过;不爱看合上眼,掉过脸去!”一丈青大娘火了起来,挽了挽袖口,手腕子上露出两只叮叮当当响的黄铜镯子,一阵风冲下河坡,阻挡在这几个纤夫的面前,手戳着他们的鼻子说:“不能叫你们腌臢了我们大姑娘小媳妇的眼睛!”那个不知好歹的年轻纤夫,是个生楞儿,用手一推一丈青大娘,说:“好狗不挡道!”这一下可捅了马蜂窝。一丈青大娘勃然大怒,老大一个耳刮子抢圆了扇过去;那个年轻的纤夫就像风吹乍篷,转了三转,拧了三圈儿,满脸开花,口鼻出血,一头栽倒在滚烫的沙滩上,紧一口慢一口倒气,高一声低一声呻吟。几个纤夫见他们的伙伴挨了打,唿哨而上;只听咯吧一声,一丈青大娘折断了一棵茶碗口粗细的河柳,带着呼呼风声挥舞起来,把这几个纤夫扫下河去,就像正月十五煮元宵,纷纷落水。一丈青大娘不依不饶,站在河边大骂不住声,还不许那几个纤夫爬上岸来;大帆船失去了纤力,掌舵的绽裂了虎口,也驾驭不住,在河上转开了磨。最后,还是船老板请出了摆渡船的柳罐斗,钉掌铺的吉老秤,老木匠郑端午,开小店的花鞋杜四,说和了两三个时辰,一丈青大娘才算开恩放行。 1、一丈青大娘为什么要同一帮纤夫打架,由此可见她具有怎样的性格? 2、简述节选文字,刻画一丈青大娘,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 3、“最后,还是船老板请出了摆渡船的柳罐斗,钉掌铺的吉老秤,老木匠郑端午,开小店的花鞋杜四,说和了两三个时辰,一丈青大娘才算开恩放行。”这个结局,能否改为“最后,在众人的劝说下,一丈青大娘才开恩放行” ,为什么? 4、请从上面这段文字中挑选出你最喜欢的一处,并说说喜欢的原因。

8.【素材】第6课蒲柳人家(节选)

第六课蒲柳人家 刘绍棠,著名作家。通州儒林村人。1936年2月生,1997年3月病逝,终年61岁。刘绍棠1948年参加革命,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幼年成材,13岁开始发表作品,20岁成为中国作家协会最年轻的会员,是50年代中国文坛的"神童作家"。曾多次载入《世界名人录》、《世界作家名人录》和《中国共产党名人录》。1991年获国务院颁发的"为我国文化艺术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家证书。曾任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联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刘绍棠四十余年文学生涯,历经坎坷,矢志不渝。长期致力于"中国气派,民族风格,地方特色,乡土气"的创作思想,是当代乡土文学的举旗人。著有《刘绍棠文集·大运河乡土文学体系》12卷(现已出版5卷)。长篇小说《京门脸子》获北京优秀长篇小说奖。《敬柳亭说书》获首届中国大众文学奖。《蒲柳人家》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蛾眉》获全国短篇小说奖,《黄花闺女池塘》获90年代优秀小说奖。中、短篇小说多种被译成英、法、德、俄、日、西班牙、泰国、孟加拉、阿尔巴尼亚文出版。 刘绍棠生在通州,长在通州,写的也是通州,堪称"铁心务农"的乡土文学大师。他创作形成的大量书稿、资料,充满乡土气息,既是刘绍棠几十年创作生涯的真实写照,也艺术地再现了通州不同历史时期的风土人情和社会风貌,有很高的文学欣赏价值,是不可多得的具有浓厚通州地方特色的档案珍品。 刘绍棠对家乡怀有深厚的感情,他曾在著作中写道:"我要以我的全部心血和笔墨,描绘京东北运河农村的二十世纪风貌,为二十一世纪的北运河儿女留下一幅二十世纪家乡的历史、景观、民俗和社会学的多彩画卷,这便是我今生的最大心愿"。他已将全部文学档案捐赠给通州档案馆。目前通州档案馆建有"刘绍棠文库",收藏他的著作、手稿、书信、剪报、藏书、证章、证书、照片、实物等全部文学资料约1600余卷(件),这些资料是刘结棠留下的一笔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是开展爱家乡、爱祖国教育的生动素材。 推荐书目: 《我是刘绍棠》、《乡土与创作》、《如是我人》、《蝈笼絮语》、《红帽子随笔》、《青枝绿叶》、《京门脸子》、《敬柳亭说书》、《蛾眉》、《黄花闺女池塘》 《蒲柳人家》发表于1980年,是当代作家刘绍棠的代表作。全篇小说,共12节,本文只是节选了其中的两节。 "蒲柳人家",就是指用蒲草和柳树枝搭起房屋的人家,在这里代指普通贫苦农家。 《蒲柳人家》内容简介 小说故事的背景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花鞋杜四家童养媳望日莲与周檎相爱,阴险的杜四夫妇另有打算。半路上又出出了巡警麻雷子,勾结杜四,要把望日莲卖与董太师做小,产要以"抗日"的罪名把周檎抓走。于是矛盾激化,以何大学问、一丈青大娘、柳罐头、吉老秤等为首的父老乡亲一齐出面,挫败麻、杜阴谋,望日莲与周檎顺利完婚。这个主要故事仅占了12节中的2节,其它内容,作者记述了古运河边的民俗风情。 刘绍棠属于乡土作家,《蒲柳人家》也是他乡土文学的代表作。同学们在学习本文时,一定要注意体会这一个特点。 一、本文的字词较多,要扎实掌握。 1、掌握下列加红字的读音。 晌午抡圆绽裂筵席隐匿戏谑坍蹋痱臊擀

蒲柳人家教案优秀公开课教学设计

蒲柳人家教学案设计及课后观评 年级九年级学科语文班级层次长华班/实验班/励 志班 教师 课题蒲柳人家 1课时第 1 课 时 课型新授课 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作者及相关背景。2、识记积累字词。 能力目标1、理清小说的情节线索。 2、学习文章通过肖像、动作、语言等手法来塑造人物的方法。学科素养感受小说浓郁的乡土气息,体会劳动人民淳朴的人情美。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法、讲授法 学习重点学习文章通过肖像、动作、语言等手法来塑造人物的方法。 学习难点感受小说浓郁的乡土气息,体会劳动人民淳朴的人情美。 近五年中高考 命题特点趋势 小说人物描写的方法 板书设计 课后练习1、完成练习册P22-24 2、摘抄本积累经典俗语 教学环节设计 基本流程导入新课(2分钟)—出示目标(1分钟)—预习检测(7分钟)—整体感知(10分钟)—合作探究(15分钟)—拓展延伸(3分钟)—作业布置(2分钟) 教学内容具体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 预设 设计意图新课导入 阅读古典小说《水浒传》,那些侠肝义胆、疾恶如仇的英雄 人物总令人荡气回肠。比如“及时雨”宋江、“黑旋风”李逵、 “一丈青”扈三娘。阅读《三国演义》,那精妙绝伦的智慧、那 叱咤风云的场面总叫人心驰神往。尤其是其中的英雄关羽,他千 里走单骑、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挂帅封金 等传奇故事至今仍令我们津津乐道。那么,现代生活中有没有如 此的英雄豪杰?有!请看著名作家刘绍棠的反映20世纪30年代 京东北运河岸边农村世态人情与精神风貌的小说《蒲柳人家》。 它就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泼辣大胆、刚直不阿的“一丈青大娘” 形象,并把她与《水浒》中武艺高强的著名女将一丈青扈三娘相 提并论;还塑造了一个长得像关公,脾气性格也像关老爷一样, 学生回顾 名著人物 激发学生 学习兴 趣,引出 课文(2 分钟)

6蒲柳人家练习题及答案.doc

《蒲柳人家》同步训练 一、基础知识。 1、给加粗的字注音。 烟囱.()纤.夫()腌臜 ..()捯.气()呼哨.() 拗.不过()隐匿.()勒.令()戏谑.()荣膺.() 断壁残垣.()蓬蒿.()作揖.()礼聘.() 天伦.之乐()嘬.着嘴唇()剜.肉()稍.马子() 2、《蒲柳人家》是我国(时代)作家(姓名)的中篇小说代表作。“蒲柳人家”在作品中代指。 3、写出《水浒传》中下列绰号代表的人物。 一丈青黑旋风智多星及时雨 4、选词填空 ①何满子的爷爷,已不可考。(姓名名讳大号) ②一丈青大娘的这一声,他们只当耳旁风。(断喝辱骂斥责) ③一阵风河坡,阻挡在这几个纤夫的面前。(奔下冲下跑出) 二、阅读理解。 (一)蒲柳人家(节选) 何满子的奶奶,人人都管她叫一丈青大娘;大高个儿,一双大脚,青铜肤色,嗓门也亮堂,骂起人来,方圆二三十里,敢说找不出能够招架几个回合的敌手。一丈青大娘骂人,就像雨打芭蕉,长短句,四六体,鼓点似的骂一天,一气呵成,也不倒嗓子。她也能打架,动起手来,别看五六十岁了,三五个大小伙子不够她打一锅的。 她家坐落在北运河岸上,门口外就是大河。有一回,一只外江大帆船打门口路过,也正是歇晌时分。一丈青大娘站在篱笆外的伞柳阴下放鸭子,一见几个纤夫赤身露体,只系着一条围腰,裤子卷起来盘在头上,便断喝一声:“站住!”这几个纤夫头顶着火盆子,拉了百八十里路,顶水又逆风,还没有歇脚打尖,个顶个窝着一肚子饿火。一丈青大娘的这一声断喝,他们只当耳旁风。一丈青大娘见他们头也不抬,理也不理,气更大了,又吆喝了一声:“都给我穿上裤子!”有个年轻不知好歹的纤夫,白瞪了一丈青大娘一眼,没好气地说:“一大把岁数儿,什么没见过;不爱看合上眼,掉过脸去!”一丈青大娘火了起来,挽了挽袖口,手腕子上露出两只叮叮当当响的黄铜镯子,一阵风冲下河坡,阻挡在这几个纤夫的面前,手戳着他们的鼻子说:“不能叫你们腌臢了我们大姑娘小媳妇的眼睛!”那个不知好歹的年轻纤夫,是个生楞儿,用手一推一丈青大娘,说:“好狗不挡道!”这一下可捅了马蜂窝。一丈青大娘勃然大怒,老大一个耳刮子抡圆了扇过去;那个年轻的纤夫就像风吹乍篷,转了三转,拧了三圈儿,满脸开花,口鼻出血,一头栽倒在滚烫的沙滩上,紧一口慢一口捯气,高一声低一声呻吟。几个纤夫见他们的伙伴挨了打,唿哨而上;只听咯吧一声,一丈青大娘折断了一棵茶碗口粗细的河柳,带着呼呼风声挥舞起来,把这几个纤夫扫下河去,就像正月十五煮元宵,纷纷落水。一丈青大娘不依不饶,站在河边大骂不住声,还不许那几个纤夫爬上岸来;大帆船失去了纤力,掌舵的绽裂了虎口,也驾驭不住,在河上转开了磨。最后,还是船老板请出了摆渡船的柳罐斗,钉掌铺的吉老秤,老木匠郑端午,开小店的花鞋杜四,说和了两三个时辰,一丈青大娘才算开恩放行。 1、一丈青大娘为什么要同一帮纤夫打架,由此可见她具有怎样的性格?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体会分析下列句中的加横线的词句的妙处。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蒲柳人家》教案

《蒲柳人家》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积累“隐匿、荣膺、一气呵成、妙手回春、如坐针毡、芒刺在背”等词语。 2.了解刘绍棠及其充满浓郁民族风格和审美情趣的乡土文学创作。 3.了解20世纪30年代京东北运河岸上农村的世态人情与精神风貌。 过程与方法: 1.欣赏文中刻画的鲜明、丰满的人物形象。 2.体会小说中精彩的肖像、动作和语言描写,揣摩语言运用的高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小说人物的美好品德和高尚情操,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趣味。 二.教材分析 《蒲柳人家》是当代作家刘绍棠的代表作,它继承了中国古典小说的许多表现技巧和艺术手法,透过几户普通农家的故事,表现了京东北运河边农民的独特风貌,充满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审美情趣。课文节选的是小说的前两节。它浓墨重彩描写了三个主要人物:机灵顽皮、充满稚气的六岁男孩何满子是小说的主要线索人物,奶奶一丈青大娘和爷爷何大学问是小说的两个主要描写对象。 教读课文,重点在引导学生了解小说所具有的民族作风和民族气派,体会语言特色。对作品中的主要艺术形象,可由人物外号出发。把握其性格特点,体会艺术表现手法。对富有特色的语言运用,要引导学生加强诵读,精彩的语句、段落可摘抄和背诵。学习课文,重要的在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鼓励课外延伸拓展,扩大视野,深层体会小说浓郁的民族风格,为此,课前预习、引导和课后巩固拓展就更显必要。 三.教学重点 1.体会小说高妙的语言运用。 2.把握人物性格,领会小说的艺术表现手法。 四.教学难点 理解小说所具有的民族作风和民族气派。 五.教学准备:

预习课文,读懂课文内容 六.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阅读古典小说《水浒传》,其中那些侠肝义胆、疾恶如仇的英雄人物令人荡气回肠。比如“及时雨”宋江、“黑旋风”李逵、“一丈青”扈三娘。今天,我们学习刘绍棠的《蒲柳人家》就是一篇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形成独特风格的乡土作品。让我们一起走近刘绍棠,走近他笔下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二)检查预习。 1、刘绍棠简历 刘绍棠(1936~1997)当代作家。他的《蒲柳人家》获首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二等奖,《蛾眉》获1981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他的作品格调清新淳朴,文笔通俗晓畅,描写从容自然,结构简洁完整,乡土色彩浓郁。 2.疏解下列字词: 擀(gǎn)剜(wān)腌臢(ā zā)捯气(dáo)唿哨(hū)咯吧(kā)呱呱坠地(gū)荣膺(yīng):光荣地获得。膺:承受,承当。 隐匿(nì)隐藏、躲起来。 如坐针毡(zhān):形容坐立不安,像芒和刺扎在背上一样。 影影绰绰(chuò):模模糊糊,不真切。 (三)整体感知 1. 课文主要写了哪几个人物? 何满子 何满子的奶奶,一丈青大娘 何满子的爷爷何,大学问 2.还涉及到哪几个人物? 东隔壁的望日莲姑姑 纤夫和船老板 摆渡船的柳罐斗,钉掌铺的吉老秤,老木匠郑端午,开小店的花鞋杜四 何满子的父亲、母亲、书铺掌柜(姥爷) 老秀才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单元第6课蒲柳人家节选教案新人教版

第六课蒲柳人家(节选)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刘绍棠及其充满浓郁民族风格和审美情趣的乡土文学创作。 2.把握文中刻画的鲜明丰满的人物形象。 3.体会小说中精彩的肖像、动作和语言描写,揣摩语言运用的高妙。 4.扩大阅读视野,进一步理解小说多样化的艺术风格。 二、【重点难点】 1.重点: (1)诵读,体会小说高妙的语言运用。 (2)把握人物性格,领会小说的艺术表现手法。 2. 难点:理解小说所具有的民族作风和民族气派。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设备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阅读古典小说《水浒传》,其中那些侠肝义胆、疾恶如仇的英雄人物令人荡气回肠。比如“及时雨”宋江、“黑旋风”李逵、“一丈青”扈三娘。今天,我们学习刘绍棠的《蒲柳人家》就是一篇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形成独特风格的乡土作品。让我们一起走近刘绍棠,走近他笔下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二>预习展示 1. 刘绍棠(1936~1997)当代作家。河北通县(今北京市通州区)人。1949年读中学时开始发表短篇小说。1951年到河北文联工作半年,阅读了大量文学名著,深受孙犁作品熏染。擅长乡土文学的创作,作品反映农村的浓郁历史和风土人情,格调清新淳朴,文笔通俗晓畅。自称作品是“为粗手大脚的爹娘画像”。他创作的大量作品中有《青枝绿叶》《山楂村的歌声》《蛾眉》等短篇小说集,《运河的桨声》《蒲柳人》《小荷才露尖尖角》等中篇小说,《春草》《地火》《狼烟》等长篇小说。他的《蒲柳人家》获首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二等奖,《蛾眉》获1981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他的作品格调清新淳朴,文笔通俗晓畅,描写从容自然,结构简洁完整,乡土色彩浓郁。 2. 故事背景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花鞋杜四家的童养媳望日莲与周檎相爱,可阴险

第6课 蒲柳人家 (节选)

《蒲柳人家》(节选) 教学目标: 1、分析人物形象。 2、理解这篇小说所具有的民族作风和民族气派。 3、品味小说的语言。 教学重点: 1、分析小说人物形象。 2、品味语言。 教学难点: 理解这篇小说所具有的民族作风和民族气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简介常识 1、直接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2、简介作者。 3、简介《蒲柳人家》: 故事背景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花鞋杜四家的童养媳望日莲与周檎相爱,可阴险邪恶的杜四夫妇另有打算。半路又杀出巡警麻雷子,勾结杜四,要把望日莲卖给董太师做小,并要以“抗日”的罪名把周檎抓走。于是,矛盾激化,以何大学问、一丈青大娘、柳罐斗、吉老秤等为首的父老乡亲一齐出面,挫败麻、杜阴谋,檎、莲顺利完婚。全篇小说共分12节,但这个主线故事只占不到2节的篇幅,其余10节随意分杈,记述了运河边十来个乡间人物的逸闻趣事。由此可以看出,作品的重心在于放笔为古运河边的民俗风情和父老乡亲画像,为他们的多情重义、锄奸助良、扶危济困的美德立碑。 二、学生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查工具书注音释义。 三、研读课文,分析人物形象。 小说节选部分描写的主要人物是谁?他们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学生自读课文并作旁批,讨论交流。) 师生归纳:奶奶一丈青大娘:个高脚大,身强体健,性格豪爽,爱憎分明,泼辣大胆,刚正不阿,爱打抱不平,是女中的豪杰。

爷爷何大学问:他长得象关公,脾气性格也象关老爷一样,侠肝义胆,仗义轻财,慷慨豁达,爱打抱不平,甘为朋友两肋插刀。他也有自己的弱点,好说点大话,喜欢戴高帽,虽没有多少钱,却爱讲排场,摆阔气,每次从口外赶马回来,都要请知音相好们来聚会,吹一吹他沿途过五关、斩六将的经历,因此得了个“何大学问”的外号。 四、问题研究: 为什么说这篇小说具有民族作风和民族气派? (在老师的提示下,学生讨论理解。) 首先,从人物形象上来说,这篇小说的人物具有中华民族独有的性格特点和传统美德。他们身上那种侠肝义胆、仗义轻财、疾恶如仇、扶危济困的品格,正是我们民族世代相传的精神财富,是《三国演义》《水浒》等古典小说一贯宣扬和传承的价值追求。这可以从“一丈青大娘”的外号和爷爷何大学问“一副关公相貌”中反映出来,更从他们为人做事的方式上表现出来。对这种人物、这种品德的追求,正显示了作品的民族本色。 其次,在艺术上,小说不仅情节富有传奇色彩,而且塑造人物性格时也多借鉴中国古典小说和民间说唱艺术的表现手法。在我国古典文学的发展史上,英雄传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类别,《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以及《三侠五义》《说岳全传》等都是其中的代表作。而《蒲柳人家》中无论一丈青大娘的大闹运河滩,何大学问的威镇古北口,还是后来的巧计锄奸、智斗花鞋杜四,无不出奇制胜,神乎其神,使人自然而然地想起“智取生辰纲”“大闹野猪林”等故事,想起我们民族多少“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义举。可以说,刘绍棠以一种平凡中的传奇的形式,赋予了这一民族传统以新的生命力,内在地暗合了民族的审美习惯,为民族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作出了独特的贡献。另外,小说的艺术表现手法也是民族的。在结构上,《水浒》先讲述单个人物的故事,然后聚义梁山,共图大业。而本文的结构也正得其神韵,前几节分别介绍一位人物,最后由望日莲的故事将他们串在一起。再如多用语言和动作表现人物性格,用外号概括人物性格特点等,也正是我国古典小说和说唱艺术常见的表现手法。 五、再读课文,体会本文的语言特点。 (学生自读课文,找出有特色的语句并分析,小组讨论交流。)

初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蒲柳人家练习题新人教版

【关键字】语文、台阶、功夫、力气、方法、充分、掌握、特点、位置、热点、思想、地位、基础、需要、方式、作用、增强、分析、丰富、巩固 初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蒲柳人家练 习题新人教版 一、基础题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A.戏谑(xuè)害臊(sào)到了儿(liǎo) B.烟囱(cōng)蓬蒿(hāo)剜肉(wǎn) C.隐匿(nì)荣膺(yīng)坍塌(tān) D.驿道(yì)礼聘(pìng)勒令(lè) 2.请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隐匿( ) 荣膺( ) 如坐针毡( ) 天伦( )之乐残垣( )断壁 3.赏析句子“何满子是一丈青大娘的心尖子,肺叶子,眼珠子,命根子。” 4.根据意思,把相对应的项用短线连接起来。 勃然大怒途中休息临时休息 打尖倒塌了的墙壁,形容残破的景象 熏陶形容突然变脸;发起脾气来 断壁残垣长期接触的人对生活习惯.思想行为等逐渐产生的影响 5、在《水浒传》中,下列绰号各自代表哪个人物,请写下来。 一丈青及时雨智多星黑旋风 6、体会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并指出下描写对象。 ( )勃然大怒,老大一个耳刮子抡圆了扇过去,那个年轻的纤夫就像风吹乍蓬,转了三转,拧了三圈儿,满脸开花,口鼻出血,一头栽倒在滚烫的白沙滩上,紧一口慢一口倒气,高一声低一声呻吟。 二、巩固题 自从他被尊称为何大学问以后,他也真在学问上下起功夫来了。过去,他好听书,也会说书;在荣膺这个尊称之后,当真看起书来。他腰里常常揣着个北京者二酉堂出版的唱本,投宿住店,歇脚打尖,他就把唱本掏出来,咿咿哦哦地嘟念。遇上生字儿,不耻下问,而且舍得掏学费;谁教他一字一句,他能请这位白吃一顿酒饭。既然人称大学问,那就要打扮得斯文模样儿,干是穿起了长衫,说话也咬文嚼字。人们看见,在长城内外崇山峻岭的古驿道

6蒲柳人家

6 蒲柳人家(节选) 教学目标 1.欣赏文中刻画的鲜明、丰满的人物形象。 2.体会小说中精彩的肖像、动作和语言描写,揣摩语言运用的高妙。 3.扩大阅读视野,进一步理解小说多样化的艺术风格。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阅读古典小说《水浒传》,其中那些侠肝义胆、疾恶如仇的英雄人物令人荡气回肠。 比如“及时雨”宋江、“黑旋风”李逵、“一丈青”扈三娘。今天,我们学习刘绍棠的《蒲柳人家》就是一篇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形成独特风格的乡土作品。让我们一起走近刘绍棠,走近他笔下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板书文题、作者) 二、资料助读 刘绍棠简历刘绍棠(1936~1997)当代作家。河北通县(今北京市通州区)人。1949年读中学时开始发表短篇小说。1951年到河北文联工作半年,阅读了大量文学名著,深受孙犁作品熏染。翌年发表成名作、短篇小说《青枝绿叶》,并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1954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5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57年发表小说《田野落霞》《西苑草》及一些论文,被错划为“右派”,1979年平反。曾任北京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联委员、国际笔会中国中心会员、《中国乡土小说》丛刊主编等职。他创作的大量作品中有《青枝绿叶》《山楂村的歌声》《中秋节》《蛾眉》等短篇小说集,《运河的桨声》《蒲柳人》《瓜棚柳巷》《荇水荷风》《小荷才露尖尖角》等中篇小说,《春草》《地火》《狼烟》《京门脸子》《豆棚瓜架雨如丝》等长篇小说,《我与乡土文学》《我的创作生涯》等散文短论集,以及《刘绍棠文集——大运河乡土文学体系》12卷。他的《蒲柳人家》获首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二等奖,《蛾眉》获1981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他的作品格调清新淳朴,文笔通俗晓畅,描写从容自然,结构简洁完整,乡土色彩浓郁。 三、诵读,整体感知文意 1.学生默读全文,初步感知文意,疏解下列字词。 投影; 擀(gǎn) 剜(wān) 腌赞(āzā) 到气(dáo) 唿(hū)哨咯(kā)吧呱(gū)呱坠地荣膺(yīng):光荣地获得。膺:承受,承当。隐匿(nì)隐藏、躲起来。一气呵成:①比喻文章的气势首尾贯通。②比喻整个工作过程中不间断、不松懈。如坐针毡(zhān):形容坐立不安,像芒和刺扎在背上一样。影影绰绰(chuò):模模糊糊,不真切。望眼欲穿:形容盼望殷切。 2.学生深入研读课文,思考: (1)小说通过充满稚气、机灵顽皮的何满子的眼睛,勾勒了京东北运河边上农民的性格命运。奶奶一丈青大娘和爷爷何大学问是课文的两个主要描写对象。那么,他们两人鲜明的性格特征是什么? (2)作者用了哪些肖像、动作和语言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的?请画出有关语句并体会其作用。 学生回答,教师相机点拨: (1)作者以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生动地刻画了奶奶一丈青大娘和爷爷何大学问的音容笑貌、喜怒悲乐。奶奶个高脚大,身强体健,性格豪爽,爱打抱不平,因为年轻纤夫的无理,

6.【教案一】第6课蒲柳人家(节选)

《蒲柳人家》(节选)教案 教学内容 《蒲柳人家》是当代作家刘绍棠的代表作,它继承了中国古典小说的许多表现技巧和艺术手法,透过几户普通农家的故事,表现了京东北运河边农民的独特风貌,充满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审美情趣。课文节选的是小说的前两节。它浓墨重彩描写了三个主要人物:机灵顽皮、充满稚气的六岁男孩何满子是小说的主要线索人物,奶奶一丈青大娘和爷爷何大学问是小说的两个主要描写对象。 教读课文,重点在引导学生了解小说所具有的民族作风和民族气派,体会语言特色。对作品中的主要艺术形象,可由人物外号出发。把握其性格特点,体会艺术表现手法。对富有特色的语言运用,要引导学生加强诵读,精彩的语句、段落可摘抄和背诵。学习课文,重要的在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鼓励课外延伸拓展,扩大视野,深层体会小说浓郁的民族风格,为此,课前预习、引导和课后巩固拓展就更显必要。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积累“隐匿、荣膺、一气呵成、妙手回春、如坐针毡、芒刺在背”等词语。 2.了解刘绍棠及其充满浓郁民族风格和审美情趣的乡土文学创作。 3.了解20世纪30年代京东北运河岸上农村的世态人情与精神风貌。 能力目标 1.欣赏文中刻画的鲜明、丰满的人物形象。 2.体会小说中精彩的肖像、动作和语言描写,揣摩语言运用的高妙。 3.扩大阅读视野,进一步理解小说多样化的艺术风格。 德育目标 感受小说人物的美好品德和高尚情操,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趣味。 教学重点 1.诵读,体会小说高妙的语言运用。

2.把握人物性格,领会小说的艺术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 理解小说所具有的民族作风和民族气派。 说教学方法 1.诵读法小说语言活泼伶俐、凝练而富有动感、充满乡土气息。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仔细体会,精彩的语句和段落还可作背诵要求,使学生能深入领悟小说语言运用。 2.研讨探究法用于对人物性格和艺术表现手法的分析。鼓励学生结合阅读经验,研讨交流,以感悟小说的独特魅力。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投影仪、京东北运河风情图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说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诵读,整体感知小说情节场景。深入研讨.把握人物性格,体会艺术表现手法。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阅读古典小说《水浒传》,其中那些侠肝义胆、疾恶如仇的英雄人物令人荡气回肠。比如“及时雨”宋江、“黑旋风”李逵、“一丈青”扈三娘。今天,我们学习刘绍棠的《蒲柳人家》就是一篇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形成独特风格的乡土作品。让我们一起走近刘绍棠,走近他笔下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板书文题、作者) 二、资料助读 刘绍棠简历 刘绍棠(1936~1997)当代作家。河北通县(今北京市通州区)人。1949年读中学时开始发表短篇小说。1951年到河北文联工作半年,阅读了大量文学名著,深受孙犁作品熏染。

第6课《蒲柳人家》教案(人教新课标初三下)doc初中语文

第6课《蒲柳人家》教案(人教新课标初三下)doc初 中语文 镇定讲课 ?蒲柳人家?是当代作家刘绍棠的代表作,它继承了中国古典小讲的许多表现技巧和艺术手法,透过几户一般农家的故事,表现了京东北运河边农民的专门风貌,充满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审美乐趣。课文节选的是小讲的前两节。它浓墨重彩描写了三个要紧人物:机警顽皮、充满稚气的六岁男孩何满子是小讲的要紧线索人物,奶奶一丈青大娘和爷爷何大学咨询是小讲的两个要紧描写对象。 教读课文,重.点在引导学生了解小讲所具有的民族作风和民族气派,体会语言特色。对作品中的要紧艺术形象,可由人物外号动身。把握其性格特点,体会艺术表现手法。对富有特色的语言运用,要引导学生加强诵读,杰出的语句、段落可摘抄和背诵。学习课文,重要的在于激发学生阅读爱好,鼓舞课外延伸拓展,扩大视野,深层体会小讲浓郁的民族风格,为此,课前预习、引导和课后巩固拓展就更显必要。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明白得、积存〝隐匿、荣膺、一气呵成、妙手回春、如坐针毡、芒刺在背〞等词语。 2.了解刘绍棠及其充满浓郁民族风格和审美乐趣的乡土文学创作。 3.了解20世纪30年代京东北运河岸上农村的世态人情与精神风貌。 能力目标 1.观赏文中刻画的鲜亮、丰满的人物形象。 2.体会小讲中杰出的肖像、动作和语言描写,揣摩语言运用的高妙。 3.扩大阅读视野,进一步明白得小讲多样化的艺术风格。 德育目标 感受小讲人物的美好品德和高尚情操,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趣味。 教学重点 1.诵读,体会小讲高妙的语言运用。 2.把握人物性格,领会小讲的艺术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 明白得小讲所具有的民族作风和民族气派。 教学方法 1.诵读法小讲语言爽朗伶俐、凝练而富有动感、充满乡土气息。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认真体会,杰出的语句和段落还可作背诵要求,使学生能深入领会小讲语言运用。 2.研讨探究法用于对人物性格和艺术表现手法的分析。鼓舞学生结合阅读体会,研讨交流,以感悟小讲的专门魅力。 教具预备 多媒体CAI课件、投影仪、京东北运河风情图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诵读,整体感知小讲情节场景。深入研讨.把握人物性格,体会艺术表现手法。 [教学步骤]

6、蒲柳人家

6、蒲柳人家 课前音乐:彭丽媛的《父老乡亲》背景图片:北运河风光。 一、阐释课题,走近作者 师:同学们好。今天我们学的课文是—— 生齐:蒲柳人家。 师:它是什么意思?你认为小说会写些什么? 沈珏:蒲柳人家指普通贫苦农家。小说会写一个普通的农家,几个普通人。 陆筱靓:我有补充。小说反映了中国农民质朴的人情美。 师:同学们是从哪里知道的? 生:注释和前言。 师:不错。能运用课文信息。让我们先看看作家情况。 生齐读:刘绍棠,13岁开始发表作品,15岁成名,被誉为“神童”作家。(多媒体展示) 师:1952年,刘绍棠在《中国青年报》上以整版篇幅发表了小说《青枝绿叶》。次年,该小说被收入高中语文课本。当时,刘绍棠也读高中。他的老师不好意思讲课,就请坐在下面的刘绍棠讲。同学们说,神不神? 生齐:神! 师:他的文章具有鲜明的特色。请哪位同学念念。 蒋成彬:他将荷花淀派的柔媚、清丽之美与“燕赵文化”的阳刚、劲健之美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建立了独具风采的大运河乡土文学体系。(多媒体展示) 师:关键词:柔刚结合,乡土文学。 二、抓住文眼,以点带面 师:课文《蒲柳人家》是小说的前两节,但它相对独立完整。请同学们找出能串起全文的一句话,说说理由。 徐璐瑶:我认为是这一句:何满子被爷爷拴在葡萄架的立柱上,系的是拴贱扣儿。因为出现在第一部分的首尾和第二部分的结尾,友韦围绕它展开。 齐读:何满子被爷爷拴在葡萄架的立柱上,系的是拴贼扣儿。(多媒体展示) 师:注意读音。系jì。读了这句话,请你从小说三要素的角度提几个问题。先说说小说三要素。 卢丽娜:人物、情节、环境。 师:人物的角度。 马飞扬:何满子是个怎样的人?爷爷何大学问是个怎样的人? 师:板书:何满子、何大学问。还有吗? 石玲玲:这件事还和谁有关?也就是说,一丈青大娘是个怎样的人? 师:很好。引出了另一位人物。板书:一丈青大娘。再看情节的角度。 金倩:何满子为什么会被爷爷拴在葡萄架的立柱上? 师:对,事出必定有因。那么环境的角度呢? 单一舟:这件事发生的自然环境是什么?社会环境如何? 师:一舟,你能自己回答吗? 单一舟:这件事发生的自然环境是“七月天,中伏大晌午,热得像天上下火” 。社会环境是八年抗战。 师:是吗? 王琳婧:不对。八年抗战是1937年到1945年。这件事发生在1936年,也就是抗

6 蒲柳人家

蒲柳人家教案 教学过程: 1、落实文中字词 2、梳理文章脉络 主要人物:何满子、一丈青大娘、何大学问 两个部分:一丈青大娘与何大学问 3、这篇小说语言很有特点,我们先来选取一段对一丈青大娘的描写,来看看有什么特点。 4、同学们感受一下,语言有什么特点?民间口语和俗语,活泼流利,讲究押韵和对偶,有时还文白夹杂,抑扬顿挫很有节奏感。 5、同学们有没有读过类似语言风格的作品? 水浒传,塑造了一个个英雄传奇,英雄人物,本文与小说话本很相似,不仅情节富有传奇色彩,而且塑造人物性格时也多借鉴中国古典小说和民间说唱艺术的表现手法。在我国古典文学史上,英雄传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门类,比如《三国演义》《水浒》《说岳全传》,都是代表,而这篇小说里面的一丈青大娘,何大学问,都具有这样的特点. 6、本文的语言,就借鉴了小说话本说书艺术,翻到课后研讨与练习第三大题,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说书,说书也叫评书,1、以第三人称的叙述和介绍为主。2、以叙述故事并讲评故事中的人情事理为主。3、绘声绘色 7、我们就选取一丈青大娘的最典型事件,来采用说评书的方式来说说,同学们觉得选哪一件事合适?按照水浒传的章回题目人物+事件我们取个名字。 7段,一丈青大闹运河滩 8、我们也先来看一段注明的评书大师刘兰芳说《岳飞传》看评书:刘兰芳《说岳飞》 9、同学们可以添加一些对一丈青的一些介绍和描写,老师给5分钟左右准备时间,可以小组讨论,试着来说评书《一丈青大闹运河滩》 10、同学表演,其他同学边听评书,边感受一下这个一丈青大娘的性格 11、我们来看看这个一丈青大娘,给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泼辣大胆,好打抱不平 12、这个一丈青,跟我们学过的那个女人有些相似?都比较泼辣?杨二嫂。这个感觉很重要。要说“泼辣”的功夫,谁最厉害啊! 一丈青大娘最厉害。您看她又会骂又会打,三五个小伙子都不是对手,杨二嫂能比吗?你看她,“下河坡是“一阵风地冲”,“打耳瓜子”是“抡圆了扇过去”,“茶碗口粗细的河柳”是“咯吧一声就折断”,“挥舞得”“呼呼起风声”,“纤夫们”都被“扫下河”去了,您说这一丈青大娘泼辣厉害到什么地步。 13、同样是泼辣,作者的态度是否一样? 对前者是赞美的,对后者是批判的。显然对一丈青大娘是喜欢的,而对杨二嫂是不喜欢的。 14、一丈青大娘她的泼法和杨二嫂泼法有什么本质上的不一样? 一丈青大娘虽然泼辣,但很质朴,但杨二嫂却比较虚伪。 一丈青大娘泼辣得有人情味儿,但杨二嫂却很冷酷自私。 一丈青大娘泼得痛痛快快响响亮亮,杨二嫂泼得拐弯抹角。 一丈青大娘是以顶天立地的个性在泼,杨二嫂是以小鸡肚肠的心眼在泼。 师:泼的目的一样吗? 一丈青大娘泼辣为的是正义,杨二嫂为的是物质利益。 泼辣是一丈青大娘的个性中最鲜明的东西,哪怕她非常溺爱她的孙儿,但她爱的方式其实也是泼辣的。但杨二嫂其实并不想表现出自己的泼,她们都在掩饰。杨二嫂是拐弯抹角地说话,尖酸刻薄地表达。 15、小说中,因为主题的不一样,泼辣的人物的形象也完全不一样。一丈青大娘的形象最丰富,除了泼辣,她还有哪些特点?同学们找一找第一部分。 很勤劳热心能干,还没有原则地溺爱自己孙子。 杨二嫂因为不是主要人物,所以要简单一些。鲁迅先生主要表现的就是她的自私和尖酸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6课《蒲柳人家》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孔乙己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积累“羼、大抵、阔绰、踱、排、摸、不屑置辩、颓唐、间或”等词语,掌握它们的读音及词义。 2.学习文章用“精练、深刻、含蓄”的语言抓住人物特征来刻画人物形象的写法。 3.探讨人物形象所提示的社会意义,认识封建社会的世态。 2、能力目标 1.了解鉴赏中国小说的一般方法,在老师的指导下逐步学会鉴赏小说。 2.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德育目标 感受作者对孔乙己悲剧命运的同情、焦虑,引发学生对弱者的同情。 【教学重点】 1.学习文章抓住人物特征,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刻画人物形象,进而提示作品主题的手法; 2.学习小说语言的精练、深刻、含蓄。 【教学难点】 分析孔乙己这一形象所蕴含的深刻的社会意义。 【教学方法】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通过分析,了解外貌、语言、动作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 2.以讨论的方式,理解孔乙己的复杂性格。 【教学过程】 (一)、导入:生活中,“笑”是个能唤起人温馨感觉的词。孩子的笑天真无邪,老人的笑从容坦荡;同学的笑意味着友善,老师的笑流露出鼓励,而父母的笑更多包含了怜爱。笑,能融化坚冰;笑,能使心灵贴得更近。可是,有的时候,笑也并不都代表着善意,笑有时也如寒冬的狂风,伤人的利箭。今天,我们就来看鲁迅先生是如何在笑声中表现苦人儿——孔乙 己的悲剧命运的。 (二)写作背景 小说创作于1918年,故事应发生在十九世纪末的清朝末年,科举仍是读书人的至上追求。(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师范读,学生寻找:故事发生的地点、主要人物及相关人物、主要人物的命运。简单了解故事情节、主要人物。 (四)课文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