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县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录

永嘉县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录
永嘉县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录

永嘉县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录

(资料更新日期:2018年2月)

序号名称年代地址

国家级(4处)

1.芙蓉村古建筑群明清岩头镇芙蓉村

2.楠溪江宗祠建筑群明清

1)永嘉郡祠碧莲镇上村

2)孝思祠沙头镇廊下村

3)季氏大宗祠岩头镇岩龙村

4)邵氏大宗祠碧莲镇邵圆村

5)郑氏大宗祠岩头镇岭根村

6)谢氏大宗祠鹤盛镇蓬溪村

7)叶氏大宗祠沙头镇上方村

8)陈氏大宗祠大若岩镇白泉村

3.金昭牌坊和宪台牌坊明

1)金昭牌坊岩头镇上村

2)宪台牌坊沙头镇花坦村

4.红十三军军部旧址 1930 岩头镇五下村胡氏四房宗祠省级(15处)

1.花坦古建筑群明清沙头镇花坦村

2.花亭明岩头镇头下村含丽水桥

3.戴蒙书院清岩坦镇溪口社区含戴蒙故居

4.荆州.绿幛太阴宫壁画清

1)荆州太阴宫壁画大若岩镇荆州村

2)绿幛太阴宫壁画东城办绿嶂村

5.梅坦谷宅明鹤盛镇梅坦村

6.西源三官亭明鹤盛镇西二村

7.溪口李氏大屋明清岩坦镇溪二村

8.溪下金氏宗祠清溪下乡溪下村

9.南垟村乡土建筑清岩头镇南垟村

10.楠溪江宗祠建筑群明清

1)王氏大宗祠碧莲镇黄岗村

2)文岩祠岩头镇西岸村

3)谷氏大宗鹤盛镇西源村

4)胡氏小宗桥下镇中村

5)乌府沙头镇花二村

11.埭头村乡土建筑清大若岩镇埭头村

12.屿北村乡土建筑清岩坦镇屿北村

14.阳岙朱宅清沙头镇阳岙村

15.岩坦戴氏宗祠清岩坦镇岩坦村

县级(102处)

1.正门山遗址新石器北城办中后村

2.潘希圣墓南宋北城办柯师湾村

3.杨府山庙遗址新石器东城办屿山

4.孝佑宫清东城办蒲东村

5.赤岩殿清东城办峙口村

6.胡定侯墓民国南城办中西村

7.中兴陈氏宗祠清南城办中兴村

8.龟山塔明瓯北办罗浮村

9.蛇山塔明瓯北办罗浮村

10.砚台岩摩崖题刻明瓯北办罗浮村

11.屿塘山古墓葬群晋-南朝瓯北办清水埠社区

12.屿塘山遗址新石器瓯北办清水埠社区

13.林壶峰墓明瓯北办罗浮村

14.礁下航标灯塔近代瓯北办礁下村

15.林增涵.徐庭植双连墓清瓯北办罗浮村

16.隆平寺明清黄田办上白岩村

17.启灶窑址唐三江商务区启灶村

18.坦头坟山窑址唐三江商务区坦头村

19.箬岙山窑址东汉-唐三江商务区箬隆村

20.殿岭山窑址东汉三江商务区芦田村

21.瓦窑山窑址宋乌牛办上三房村

22.东蒙山道观摩崖题刻清-民国乌牛办山下村

23.王宅宋桥宋乌牛办王宅村

24.眠牛山窑址元桥头镇下近村

25.钟山窑址元桥头镇溪心村

26.叶德修墓清桥头镇洛溪村

27.戴溪墓南宋桥头镇石马岙村

28.詹氏祠堂明桥头镇詹岙村

29.戚定宁墓元桥头镇洛溪村

30.叶朝玑墓.叶文和墓.叶朝炜墓清桥头镇桥头村

31.抗战碉堡民国桥下镇垟塆村

32.昆阳潘氏大宗明桥下镇昆阳村

33.福星祠清桥下镇六岙村

34.邵高强宅清桥下镇樟岙村

35.越兴寺明桥下镇徐岙山村山院村

36.朱坑朱氏大宗清桥下镇朱坑村

37.八字门台明金溪镇潘宅村

38.茶二赵氏大宗清金溪镇茶二村

39.吴超征烈士楼民国金溪镇瓯渠村

40.吴超征烈士墓民国金溪镇瓯渠村

41.天山文书院旧址清金溪镇前山村

42.永嘉县革命烈士墓 1955 沙头镇高浦村

43.王坟-朱直清墓南宋沙头镇花坦社区廊三村

44.泰石潘氏大宗明沙头镇泰石村

45.廊下寨墙明沙头镇花坦社区廊下村

46.圣湖宫清沙头镇泰石村

47.廊三吕湮.吕仁灏墓唐宋沙头镇花坦社区廊三村

48.郑伯熊墓.郑伯英墓南宋沙头镇东川村

49.太尉庙清沙头镇罗川村

50.永度桥南宋岩头镇协岙村

51.陈虞之墓元岩头镇里岙村

52.下山坟窑址五代-宋岩头镇岩头村

53.渡头山窑址宋岩头镇渡头村

54.南崖寨遗址元岩头镇里岙村

55.金贯真烈士墓民国岩头镇河三村

56.溪门.仁济庙明清岩头镇苍坡村

57.普安禅寺明岩头镇协岙村

58.李附马祠明岩头镇方巷村

59.郑恻尘纪念碑现代岩头镇表山村

60.李得钊纪念碑现代岩头镇港头村

61.塆里陈氏前宗祠清岩头镇塆里村

62.张大屋老宗清岩头镇张大屋村

63.石匣三官亭清岩头镇表山社区石匣村

64.家将爷殿清岩头镇周宅村

65.御史祠清枫林镇大门台村

66.木待问墓南宋枫林镇枫四村

67.徐定超墓清枫林镇大木兑村

68.徐定超故居清枫林镇枫二村

69.醉经堂清枫林镇垟山村

70.圣旨门楼清枫林镇枫二村

71.枫林天主堂 1902 枫林镇枫二村

72.七份宅房清枫林镇枫一村

73.镬炉黄氏宗祠清枫林镇镬炉村

74.徐存庄墓清枫林镇枫一村

75.花墙清鹤盛镇蓬二村

76.东皋碇步清鹤盛镇东皋村

77.梅坦大屋清鹤盛镇梅坦村

78.鹤盛谢氏大宗清鹤盛镇鹤盛村

79.进士坟-戴蒙墓南宋岩坦镇溪口社区溪一村

80.双尖宫民国岩坦镇横路下村

81.苍峰宫清岩坦镇大谢村

82.汪应辰墓南宋岩坦镇屿北村

83.谢文锦故居清岩坦镇潘坑社区潘坑村

84.汪逵墓南宋岩坦镇岩一村

85.谢文锦纪念碑现代岩坦镇潘坑社区潘坑村

86.苍基寺革命活动旧址-云居禅寺民国岩坦镇深固坑村苍基村

87.溪口戴氏大宗明岩坦镇溪一村

88.浙南红军游击队总指挥部旧址-黄皮寺民国溪下乡黄皮村

89.大若岩-十八罗汉佛像清大若岩镇水云村

90.陶公洞清大若岩镇水云村

91.陈公庙清大若岩镇水云村

92.娘娘宫清大若岩镇水云村

93.赤水亭清大若岩镇水云村

94.白云亭清大若岩镇水云村

95.萧王殿清大若岩镇龙洋村

96.白泉大房小宗祠明大若岩镇玉泉村

97.象义相古宅清碧莲镇邵园村

98.应二淑山众享堂清碧莲镇应二村

99.澄田陈氏宗祠清碧莲镇澄田村

100.节孝牌坊清巽宅镇小溪村

101.贞义牌坊清巽宅镇山下村

102.郑开祥公家祠清巽宅镇下二村

综合管理平台联网监控解决方案品牌

联网监控解决方案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2012-09

目录 一:项目背景 (44) 二:设计原则 (44) 设计标准 (44) 三:系统总体设计 (55) 3.1总体设计说明 (55) 3.2系统结构 (77) 3.3系统组成 (77) 3.3.1监控前端系统组成 (77) 3.3.2监控中心系统组成 (77) 3.3.3高清显示系统组成 (88) 3.3.3.1高清显示系统 (88) 3.3.3.2液晶拼接控制系统 (99) 3.3.3.3监控指挥中心效果 (99) 四:系统设计 (1010) 4.1系统结构 (1010) 4.1.1前端 (1212) 4.1.2 分控中心 (1212) 4.1.2.1 分控中心架构图 (1212) 4.2传输系统 (1313) 4.2.1 数字传输网络 (1313) 4.4 存储系统 (1313) 4.4.1 前端分布式存储 (1313) 4.4.2 中心存储 (1313) 4.5监控中心组成 (1313) 4.5.1中心显示和控制部分 (1414) 4.5.2解码子系统 (1414) 4.5.2.1简述 (1414) 4.5.2.2数字矩阵工作方式 (1515) 4.5.2.3数字矩阵功能 (1515) 4.5.2.4数字矩阵优势 (1616) 4.5.3综合矩阵管理平台介绍 (1616) 4.5.3.1应用模式 (1818) 4.5.3.2视频综合平台优势 (2020) 4.5.3.3技术参数 (2121) 4.5.4 拼接显示屏介绍 (2323) 4.5.4.1 DS-D2046NH液晶屏 (2424) 4.5.5 服务器IS-VSE2056介绍 (2727) 4.5.5.1应用领域: (2828) 4.5.5.2技术特色 (2828) 4.5.5.3系统特性 (2929) 4.5.5.4性能参数: (2929) 4.5.6 DS-1100K网络控制键盘 (3030) 4.5.7 软件平台 (3333) 4.5.7.1 平台概述 (3333) 4.5.7.2中心服务模块 (3434) 4.5.7.3存储服务模块 (3535) 4.5.7.4流媒体服务模块 (3636) 4.5.7.5电视墙服务模块 (3636) 4.5.7.6报警服务模块 (3838) 4.5.7.7配置客户端模块 (3838) 4.5.7.8 网管服务模块 (4141)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编制要求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编制要求》 (修订稿草案) 国家文物局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编制目的 为规范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的编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及《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编制审批管理办法》,制定本要求。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要求适用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的编制。第三条指导思想 编制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必须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正确处理文物保护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文物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关系,促进文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使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本体及其环境得到有效保护。

第二章编制基本要求 第四条基本要求 编制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应当遵循下列基本原则和要求: (一)做好前期调研和评估工作,充分研究文物价值、明 确文物本体的组成要素,分析历史环境的整体格局, 依据评估结论,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保护、管理、利用 与研究措施,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二)尽可能减少对文物本体的干预,确保文物本体的真 实性;注重文物环境的保护和改善,确保文物本体及 其环境的完整性。 (三)以整体保护、和谐发展为规划目标,编制重点应立 足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坚持科学、适度、持续、合 理利用,统筹协调文物保护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 构建中长期保护管理制度保障。 第五条技术路线 编制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应以文物的价值研究和要素辨认为前提,明确规划的时空范围,依据完整保护的要求设计保护对象的保护区划层级、划定各区边界,制定管理规定;针对综合现状评估结论的主要问题,分别制定保护、利用、管理、研究等规划的重点措施与分期实施计划。

沈阳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管理办法

沈阳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沈阳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继承优秀历史文化遗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辽宁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及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管理暂行办法》、《沈阳市城乡规划条例》、《沈阳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沈阳市行政区域内经国家、省、市依法批准的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确定及其保护管理。历史建筑依法确定为文物的,按照文物保护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条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应当遵循“尊重历史、统一规划、有效保护、合理利用”的原则,维护历史遗存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维持社会生活的延续性,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 第四条市人民政府对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负有保护和监督责任。区、县(市)人民政府作为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的主体,负责各自行政区域内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日常保护管理工作,并提供必要的政策保

障和经费支持。区、县(市)人民政府应责成具体部门或组建相应的管理机构负责实施本办法。 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负责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的规划管理工作; 文物行政部门负责历史文化街区内文物保护工作,参与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管理的相关工作; 房产、城乡建设、行政执法、消防、财政、旅游、宗教事务、民政等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实施本办法。 第五条市、区、县(市)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安排保护资金,专项用于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和管理,其来源包括: (一)市和区、县(市)财政预算安排的资金; (二)上级财政专项补助的资金; (三)境内外单位、个人和其他组织的捐赠; (四)国有历史建筑转让、出租的收益; (五)其他依法筹集的资金。 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资金由市、区、县(市)人民政府分别设立专门账户,专款专用,并接受财政、审计部门的监督。 第六条历史建筑的所有权人、使用人应当按照本办法的规定承担历史建筑的保护责任。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义务,对危害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行为有权进行劝

安全生产综合监管信息平台

安全生产综合监管信息平台 1平台概述 安全生产综合监管信息平台是公司打造的一款面向安全生产监管领域、提供 企业生产过程的全程监控和安全服务的产品。平台监控的数据包括了各类安全生产监控探测设备的实时数据、实时的视频数以及设备的状态数据。本平台监管的对象包括所有生产、存储、运输、销售、使用危险化学品的企业(化工生产、加工企业、加油加气站、油库、气库等)、工业加工企业、建筑行业(建筑工地现场视频监控)、公共服务行业(各类电梯含公共场所电梯、生活小区电梯以及商用电梯的安全监控)。本平台通过对企业各个环节的安全生产数据实行信息化集成监管,能够为安全生产监管部门提供相应的实时动态监管服务功能,能够为接 入平台的企业提供各类安全服务功能,同时实现企业和政府部门之间的双向互动,增强政企之间的沟通。 平台由前端的数据采集设备、数据上报传输网络及后端数据处理系统构成,系统全面采用物联网技术、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相结合的技术模式,实现感知、传输、处理的闭环系统,并将结合移动计算实现信息的多渠道发布。 2系统体系架构 感知耒梢节点传感网绪感知匸集节点携入网传強:承联网檢心阿应用蒸轨 图2.1:系统体系架构图

本系统作为物联网项目的典型应用,整体系统架构的设计思路是基于从数据 的感知、传输处理、应用和展示着三个层次结构对系统进行设计。数据感知依靠 前端的企业端数据采集软件实现对企业不同类型的传感器数据进行采集, 然后采 集的数据在物联网网关中进行初步的处理,然后再通过物联网关加密压缩后传输 到中心数据库。在中心通过在GIS 地图上或者其他功能对接入的数据进行处理和 展示。 3软件架构设计 系统软件框架如下图所示: 屐 示层 国家法律法规政策保障 国家信息技术标准及安全生产 相关技术标准保障 应曲殴蜿 匝鶴?8?^ 去輟待系蛻 性则5輕数实 危瀚渝血管平台 应用层 I 安监业务平岂丿动弊歸晒 右】£应用平台 基砒组伴层 网络平台、系统安全平台 可诙网垂关 数据层 (昶展示购j 廳/巒片抓蔬 、 务 数据感知层

温州旅游资源

温州的旅游资源 自然地理 ◎地理环境 温州市位于浙江省东南部,东濒东海,南毗福建,西及西北部与丽水市相连,北和东北部与台州市接壤。全境介于北纬27度03分-28度36分、东经119度37分-121度18分之间。全市陆域面积11784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11000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187平方公里。境内地势,从西南向东北呈现梯形倾斜。绵亘有洞宫、括苍、雁荡诸山脉,泰顺的白云尖,海拔1611米,为全市最高峰。东部平原地区,人工河道纵横交错。主要水系有瓯江、飞云江、螯江,境内大小河流150余条。温州陆地海岸线长355公里,有岛屿436个。海岸线曲折,形成磐石等天然良港。 ◎气候特征 温州为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夏季风交替显著,温度适中,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7.3-19.4摄氏度,1月份平均气温4.9-9.9摄氏度,7月份平均气温26.7-29.6摄氏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降水量在1113-2494毫米之间。春夏之交有梅雨,7-9月间有热带气旋,无霜期为241-326天。全年日照数在1442-2264小时之间。 ◎自然资源 温州土壤肥沃,河流湖泊众多,海洋资源丰富,是江南“鱼米之乡”。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有柑橘、茶叶、枇杷、杨梅、甘蔗等160余种。海洋鱼类有带鱼、黄鱼、鳗鱼等370余种、贝类有430余种。沿海滩涂养殖面积达6.5万公顷,养殖蛏、蚶、虾、蟹、蛤等。用材林有松、杉、栎等280余种。非金属矿产资源有明矾石、花岗石、石英石等,始终明矾石矿储量占全国储量及产品质量、花色品种均居全国前列。温州港现有生产性泊位55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7个,洞头、乐清湾等天然深水良港开发前景很好,可建20万吨级码头泊位10个。温州以东近海大陆架盆地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泰顺县乌岩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原生植被,是浙南的绿色宝库。 历史概况 ◎历史沿革 温州,文化灿烂的东瓯名镇,公元前192年是东瓯王驺摇的都地。公元323年建郡,为永嘉郡,传说建郡城时有白鹿衔花绕城一周,故名鹿城。公元675年始称温州。历史上以手工业发达著称,是青瓷发源地之一,造纸、造船、丝绸、绣品、漆器、鞋革等在我国历史上均有一定地位。南宋时被辟为对外通商口岸,有“一片繁荣海上头,从来唤作小杭州”之称。温州是南戏故乡,14世纪中叶温州著名剧作家高明的《琵琶记》被译为多国文字,在世界上广为流传。温州人杰地灵,代有名家,南宋时以叶适为代表的永嘉学派和以“永嘉四灵”为代表的江湖诗派,近现代的孙诒让、夏鼐、夏承焘、苏步青等,在我国思想史、文学史、科学史上都具有重大影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温州历史悠久,有丰富的文化遗存。瓯越文化、山水文化、民族文化等源远流长,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戏曲、造型艺术、民间美术、民间手工技艺、民间习俗等有着深厚的底蕴和独特的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十分丰富。自2005年非遗保护工作全面开始以来,通过全市性普查,共确定非遗线索55万余条,有价值项目27000余个。在此基础上成功申报和公布乐清黄杨木雕、细纹刻纸、温州鼓词、泰顺的药发木偶、永嘉昆曲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家级17项,省级43项,市级203项,县(市、区)级786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国家级6人,省级64人。 ◎文物保护单位 温州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河南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第一批河南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国务院1961年3月4日公布。共计180处,其中河南13处。 1、龙门石窟北魏至唐洛阳(包括白居易墓) 2、太室阙东汉登封 3、少室阙东汉登封 4、启母阙东汉登封 5、祐国寺塔(铁塔)北宋开封 6、嵩岳寺塔北魏登封 7、白马寺金至清洛阳(即东汉创建的白马寺旧址) 8、观星台元登封 9、仰韶村遗址新石器时代土渑池 10、郑州商代遗址商郑州 11、殷墟殷安阳 12、郑韩故城东周新郑 13、汉魏洛阳故城东汉至北魏洛阳 第二批河南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国务院于1982年2月23日公布。共计62处,其中河南3处。 1、巩县石窟北魏至宋巩义 2、修定寺塔唐安阳 3、宋陵北宋巩义 第三批河南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 国务院1988年11月13日公布。共计258处,其中河南14处。 1、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旧址1931年新县 2、中共中央中原局旧址1938-1939年确山 3、社旗山陕会馆清社旗 4、风穴寺及塔林唐至清汝州 5、净藏禅师塔唐登封 6、平粮台古城遗址新石器时代淮阳 7、二里头遗址夏商偃师 8、尸乡沟商城遗址商偃师 9、钧台钧窑遗址宋禹州 10、隋唐洛阳城遗址隋唐洛阳 11、北宋东京城遗址北宋开封 12、张衡墓东汉南阳 13、打虎亭汉墓东汉新密 14、张仲景墓及祠东汉南阳

第四批河南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国务院1996年11月12日公布。共计250处,其中河南21处。 1、西山遗址新石器时代、东周郑州 2、王城岗及阳城遗址新石器时代登封 3、羑里城遗址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汤阴 4、蔡国故城西周、春秋上蔡 5、酒店冶铁遗址战国、汉西平 6、戚城遗址春秋濮阳 7、虢国墓地周三门峡 8、汉梁王墓群西汉永城 9、潞简王墓明新乡 10、初祖庵及少林寺塔林唐—清登封 11、济渎庙宋—清济源 12、南阳武侯祠元—清南阳 13、归德府城墙明商丘 14、太昊陵庙明、清淮阳 15、比干庙明、清卫辉 16、开封城墙清开封 17、周口关帝庙清周口 18、内乡县衙清内乡 19、灵泉寺石窟东魏—宋安阳 20、千唐志斋石刻西晋—民国新安 21、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1934年罗山 合并项目: 辟雍碑西晋偃师(归入汉魏洛阳故城) 繁塔宋开封(归入宋东京城遗址) 延庆观元开封(归入宋东京城遗址) 第五批河南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国务院2001年6月25日公布。共计518处,其中河南45处。 裴李岗遗址新石器时代新郑 贾湖遗址新石器时代舞阳 八里岗遗址新石器时代邓州 北阳平遗址新石器时代灵宝 庙底沟遗址新石器时代三门峡 大河村遗址新石器时代郑州 孟庄遗址新石器时代至商周辉县 古城寨遗址新石器时代新密 府城遗址商焦作 番国故城遗址东周固始 城阳城址东周信阳 古荥冶铁遗址汉郑州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工程检查管理办法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工程检查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条为加强文物保护工程项目管理,提高工程质量,规范文物保护工程检查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办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抢险加固、修缮、保护性设施建设、迁移等文物保护工程的检查工作(以下简称工程检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工程的检查工作,可以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条工程检查由国家文物局统一管理,由各级文物行政部门(以下简称工程检查部门)负责实施。 第四条工程检查可由工程检查部门直接或委托专业机构开展。 第五条市、县级文物行政部门对本区域内开展的文物保护工程,原则上应在工程进行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时检查一次,并根据工程规模、投资、工期等适当增加检查次数。 国家文物局和省级文物行政部门对由本部门批准技术方案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工程,应至少组织一次工程检查。 第六条工程检查内容包括工程程序管理情况、工程效果和质量、工程资料等。

(一)工程程序管理情况包括申报审批、合同、工程组织管理、阶段性验收等情况; (二)工程效果和质量包括技术方案落实情况,文物保护原则遵守情况,外部观感效果,传统工艺和做法,新技术和新材料试验,方案实施效果的科学性评价等;施工技术、工艺、做法符合质量要求情况,施工材料和构件的试验、检测情况,工程各分部分项及重点工序的实体质量评定情况,隐蔽工程质量情况等; (三)工程资料包括与工程相关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审批、管理等方面文件、资料。隐蔽工程、特殊工艺应保留影像档案资料。 第七条检查程序 (一)工程检查部门根据工程性质和内容,组建检查组,检查组由文物保护工程相关领域的专家(以下简称检查专家)和工作人员组成。检查组组长从检查专家中确定; (二)制订检查计划; (三)组织现场查验,业主、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相关负责人接受质询,并提供相关工程资料; (四)召开检查工作会议: 1、听取业主、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工程情况汇报; 2、查验业主、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的工程资料,开展工程技术、程序的合规性核查; 3、检查组评议,检查专家每人分别填写《文物保护工程检查表》(附件1);

沈阳各旧址介绍

沈阳各旧址介绍.txt如果青春的时光在闲散中度过,那么回忆岁月将是一场凄凉的悲剧。杂草多的地方庄稼少,空话多的地方智慧少。即使路上没有花朵,我仍可以欣赏荒芜。(1)沈阳“奉天肇新窑业公司办公楼”旧址 位于沈河区惠工街92号,现为沈阳台商会馆用房。由沈阳市文物局立为:沈阳市不可移动文物。 过去时:该楼又称“杜公馆”,建于1923年3月,是在张学良支持下,由著名爱国人士杜重远先生创建的当时最大的一家民营窑业公司。办公楼正面三层、两翼两层呈“ V”字形。此楼坐北朝南,占地面积3146平方米,其建筑风格是典型的中西合璧式———“洋式门脸”+“中式后庭”。屋内有木楼梯,第二层屋外有走廊,在西南角处有一半圆形大门,原来的地下室因不适用被填上。有资料显示,从前面看,小楼原有的门柱顶端饰有“爱奥尼”柱头,二楼两侧窗外饰有葫芦瓶栏杆,正中三楼原本有塔楼,后被大火烧毁;若从小楼后面看,又是浓郁的中国古典风格,两翼楼体上原饰有木栅栏和雕花镂空栏杆。 杜重远,吉林省怀德县人,1911年考入奉天两级师范学校,1918年到日本留学,专攻窑业。1923年冬回国,在大东边门外小二台子创办了肇新窑业公司(原沈阳日用陶瓷厂)。肇新窑业公司以提倡国货,抵制日货为宗旨,首先开展机械制砖生产,将日本陶瓷挤出东北市场,杜重远成为新兴民族工业的佼佼者。肇新窑业公司的办公楼作为民族企业家办公楼,主体建筑保存完好。 1923年,留日归来的杜重远决心投身实业以振兴中华,设法筹资创建了位于二台子占地20亩的肇新实业公司。从此,沈阳有了第一家华资机制砖瓦工厂,有了从传统青砖大瓦向红砖水泥瓦的转变,打破了砖瓦市场由日本资本独霸天下的局面。数年后,肇新又增资扩建,引进德国设备开始了中国机器制瓷业的先河。肇新事业蒸蒸日上,其砖瓦产品不但为正在扩建的东北大学土建工程所包销,而且也为惠工工业区和沈海工业区等提供了大量的工民用建筑材料。肇新的青边瓷碗碟不仅成为关内外畅销的日用瓷器,而且也挽回了日本资本把持的瓷业利权。大连日资大华瓷厂不得不停业转产,瓦房店、沈阳的一些日资瓷厂不得不转产耐火砖。肇新,是留学生学成返国兴邦创业的成功范例,是沈阳城市近代化过程中极具代表性的工业文明的成果。 现在时:当年的“杜公馆”如今已变为沈阳市台商会馆。据会馆的尚主任介绍,当年的“公馆楼”,曾经作为很多用途使用。直到台商会馆接手,在不改动内部原结构的基础上,经过大半年的修复与重建,整个楼的面貌焕然一新。 (2)沈阳“原法国汇理银行奉天之行营业楼”旧址 沈阳“原法国汇理银行奉天之行营业楼”旧址,位于和平区市府大路165号,现为市公安局用房。由市文物局立为:沈阳市不可移动文物。 法国汇理银行奉天支行营业楼建于1924年,占地面积6700平方米,建筑面积1135平方米,为砖混结构的法式建筑,现为沈阳市公安局刑警支队。 汇理银行曾于1875年在法国注册成立,总部设在法国巴黎。1917年,汇理银行来到沈阳设立了支行,主要业务是扶持法国在旧中国投资的工矿企业,操纵奉天金融贸易和信贷等金融活动,并发行纸币。日军占领沈阳后,将汇理银行强行关闭。伪满时期,汇理银行成为伪警察署所在地。沈阳解放初期,汇理银行曾为北市区公安局。 (3)沈阳“日满空军大楼”旧址 沈阳“日满空军大楼”旧址,位于沈阳市和平区中山广场中山路108号,现为招商银行等单位用房。1996年7月17日,由沈阳市人民政府公布,沈阳市文物管理办公室立为:沈阳市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又晋升为辽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沈阳“日满空军大楼”旧址,建于1926年,由原日本东京建筑事物所的松田军平设计。

浙江省拟推荐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浙江省拟推荐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杭州市: 名称地址类型时代 1、保俶塔杭州市西湖区宝石山顶古建筑五代至民国 2、灵隐寺两石塔两经幢杭州市西湖区灵隐寺内古建筑五代 3、龙兴寺经幢下城区延安路灯芯巷口古建筑唐代 4、司马光家人卦摩崖石刻杭州市西湖区南屏山北麓石窟寺及石刻宋代 5、蒋庄杭州市西湖区花港公园内近现代重要史迹 及代表性建筑 民国 6、西湖十景杭州市西湖其他 7、浙江兴业银行旧址杭州市中山中路261号近现代重要史迹 及代表性建筑 1923年 8、丁家山毛泽东读书处杭州西湖区西湖国宾馆近现代重要史迹 及代表性建筑 现代 9、中美联合公报起草处旧址杭州西湖区西湖国宾馆近现代重要史迹 及代表性建筑 现代 10、司徒雷登故居杭州市下城区耶稣堂弄近现代重要史迹 及代表性建筑 现代 11、清行宫遗址(归入文澜阁)杭州市西湖区孤山路古遗址清代 12、章太炎墓(归入章太炎故居归并,改名:章太炎故居及墓)杭州市南屏山荔枝峰下 近现代重要史迹 及代表性建筑 近代 13、浙赣铁路旧址(金华段、 龙游段)及杭州浙赣铁路局旧址金华市、龙游县、杭州市 近现代重要史迹 及代表性建筑 近代 余杭区: 名称地址类型时代 1、小古城遗址余杭区径山镇小古城村古遗址新石器时代 2、南山造像余杭区瓶窑镇石窟寺及石刻元代 3、吴昌硕墓余杭区塘栖镇超山近现代重要史迹 及代表性建筑 近代 4、钱塘江海塘(北岸余杭段) [归入盐官海塘及海神庙,改名: 钱塘江海塘(盐官段、余杭段) 及海神庙] 余杭区乔司镇、南苑街道古建筑清代

名称地址类型时代1、泗洲造纸作坊遗址富阳市高桥镇泗洲村古遗址宋代 临安市: 名称地址类型时代 1、天目窑遗址临安市於潜镇古遗址宋至元代 2、普庆寺石塔临安市横畈镇古建筑元代 3、功臣寺遗址(归入功臣塔, 改名:功臣塔及功臣寺遗址) 临安市锦城街道古遗址唐、五代 建德市: 名称地址类型时代 1、乌龟洞“建德人”遗址建德市李家镇新桥村古遗址旧石器时代 2、西山桥建德市乾潭镇下梓洲村古建筑南宋 3、新叶民居建德市大慈岩镇新叶村古建筑明、清 4、新安江水电站建德市新安江街道紫金滩近现代重要史迹 及代表性建筑 20世纪50 年代 淳安县: 名称地址类型时代1、狮城水下古城遗址淳安县古遗址明、清 备注:1、杭州西湖十景、中美联合公报起草处旧址、司徒雷登故居、清行宫遗址、章太炎墓、浙赣铁路旧址(金华段、龙游段)及杭州浙赣铁路局旧址,临安天目窑遗址、 普庆寺石塔、功臣寺遗址,淳安狮城水下古城遗址为浙江省第七批国保单位申报 推荐工作专家组推荐。 2、“浙赣铁路旧址(金华段、龙游段)及杭州浙赣铁路局旧址”申报文本由金华市组 织编制,涉及杭州浙赣铁路局旧址和浙赣铁路旧址龙游段的相关材料由杭州市、 龙游县分别提供。

上海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上海的29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你去过几个? 1.上海孙中山故居 位于上海市香山路7号(原莫利爱路29号),1918至1924年间孙中山先生和夫人宋庆龄在此居住。1925年3月25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临终留下《家事遗嘱》,将其“所遗之书籍、衣物、住宅等”留给了夫人宋庆龄。此后,宋庆龄继续在寓所内居住,直到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离沪移居香港、重庆。抗战胜利后,1945年底宋庆龄回到上海,将寓所赠与国民政府,作为孙中山的永久纪念地。1961年3月4日,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旧址 位于上海市霞飞路渔阳里(今淮海中路567弄)6号。为两层楼砖木结构石库门建筑。该弄于民国4年(1915年)8月下旬始申请建,约次年至民国8年前建成。坐北朝南,原由戴季陶租用。1959年5月26日,公布为市文物保护单位。1961年3月4日,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鲁迅墓 位于上海市四川北路2288号鲁迅公园(原虹口公园)内西北隅。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在上海逝世。22日,鲁迅丧仪在万国公墓礼堂举行,后遗体葬于公墓东侧 F区。1956年10月14日,鲁

迅逝世二十周年时,鲁迅墓从万国公墓迁到虹口公园内。1961年3 月4日,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 位于上海市望志路106、108号(今兴业路76、78号)。沿街并排两幢两层砖木结构建筑,坐北朝南。该楼于民国9年(1920年)夏秋间建,与左右紧邻4幢同类房屋同时建成,属贝勒路树德里(今黄陂南路374弄)一部分。是为上海典型石库门式样建筑,外墙青红砖交错,镶嵌白色粉线,门楣有矾红色雕花,黑漆大门上配铜环,门框围以米黄色石条。1921年7月23日晚,中共“一大”在此召开。1952年9月,中共“一大”会址修复,建立纪念馆并对外开放。1961年3月4日,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豫园 位于上海老城厢东北部,北靠福佑路,东临安仁街,西南与老城隍庙、豫园商城相连。它是老城厢仅存的明代园林。园内楼阁参差,山石峥嵘,湖光潋滟,素有“奇秀甲江南”之誉。豫园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原系潘氏私园。豫园始建于一五五九年,距今已有四百余年历史。它原是明朝一座私人花园,占地三十余亩.园内有三穗堂、大假假山、铁狮子、快楼、得月楼、玉玲珑、积玉水廊、听涛阁、涵碧楼、内园静观大厅、古戏台等亭台楼阁以及假山、池塘等四十余处古代建筑,设计精巧、布局细腻,以清幽秀丽、玲珑剔透见长,具有小中见

沈阳市旅游攻略

沈阳市旅游攻略 沈阳市旅游景点大推荐: 沈阳盛京十景:福陵叠翠、御苑松涛、浑河晚渡、塔湾夕照、柳塘春雨、道院秋风、神碑幻影、陡山霁雪、凤楼观塔、万泉垂钓。 景点 棋盘山国际风景旅游开发区、怪坡风景区、沈阳森林野生动物园、沈阳世博园、沈阳东北亚滑雪场、皇家极地海洋世界、方特欢乐世界、紫烟薰衣草庄园、爱琴谷、陨石山风景区、刘老根大舞台、南关天主教堂、浑河西峡谷、永安桥。 文物古迹 沈阳现有两项共三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单位。 世界文化遗产明清皇宫:沈阳故宫 沈阳故宫始建于公元1625年,是满清王朝入关前清太祖努尔哈赤、清太宗皇太极建造的皇宫,又称盛京皇宫。清世祖福临在此即位称帝。沈阳故宫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两座宫殿建筑群之一,现已辟为沈阳故宫博物院。北京、沈阳两座故宫构成了中国仅存的两大完整的皇宫建筑群。2004年7月1日。在中国苏州召开的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批准中国的沈阳故宫作为明清皇宫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座占地6万平方米的古建筑群始建于1625年(明天启5年),

建成于1636年(明崇祯9年)。全部建筑90余所,300余间。沈阳故宫博物院不仅是古代宫殿建筑群,还以丰富的珍贵收藏而著称于海内外,故宫内陈列了大量旧皇宫遗留下来的宫廷文物,陈运和的诗《沈阳故宫》结尾有如此记叙:“一部《四库全书》的完整保存一馆亘古的博物陈列供子孙读不尽一个国家的优秀传统”。 世界文化遗产明清皇陵:沈阳北陵(昭陵) 北陵公园(昭陵),是满清第二代君主皇太极与孝端文皇后的陵墓,是清代皇陵和现代园林完美结合的游览胜地,面积3.32公顷。北陵建于1643年,内有隆恩殿、宝城、宝顶、月牙城、大明楼、大碑楼、方城、隆恩门、大红门、石牌坊等建筑,规模宏大,建筑雄伟。北陵公园以其古老历史、神秘皇陵和园林景观,成为镶嵌在沈城大地上的璀璨明珠。 世界文化遗产明清皇陵:沈阳东陵(福陵) 东陵(福陵)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及其皇后叶赫那拉氏的陵基,占地500余公顷。东陵始建于1629年,1651年基本建成,后经顺治、康熙、乾隆多次修建,形成了完整的陵基建筑群。陵内有庄严的正红门,有生动的石狮、石虎、石马等,有著名的108蹬台阶,有方城、隆恩殿、东西配殿、大明楼、宝顶等建筑。东陵的建筑严谨,雕刻精细,体现了满清时期建筑艺术的传统和独特风格。 中共满洲省委旧址 中共满洲省委旧址是辽宁省文物保护单位。坐落在沈阳市和平区皇寺路(原北市场福安里4号)。是一栋坐北朝南、面阔6间、进深1间的硬山式青砖瓦房,其东侧4间就是1927年10月到1931

黑龙江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列表

黑龙江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列表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本列表是中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子列表,列举在黑龙江省境内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名称 编号 类型 所在 时代 图片 渤海国上京龙 泉府遗址 1-158 古遗址 宁安市 渤海 金上京会宁府 遗址 2-54 古遗址 阿城市 金 亚沟石刻 3-166 石刻及其他 阿城市 金 昂昂溪遗址 3-196 古遗址 齐齐哈 尔市 新石器时代 蒲与路故城遗 址 3-219 古遗址 克东县 金 白金宝遗址 4-23 古遗址 肇源县 青铜时代 哈尔滨颐园街一号欧式建筑 4-225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哈尔滨 市 1922年 圣索非亚教堂 4-227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哈尔滨市 1923—1932年 哈尔滨文庙 4-228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哈尔滨市 1926—1929年 金界壕遗址 5-21 古遗址 甘南县、 龙江县、 齐齐哈尔市[1] 金 三江平原汉魏 时期遗址 5-34 古遗址 佳木斯市 汉、魏 奥里米城址 5-35 古遗址 绥滨县 金

名称 编号 类型 所在 时代 图片 八里城遗址 5-36 古遗址 肇东市 金 瑷珲新城遗址 5-480 近现代重要史迹 及代表性建筑 黑河市 清 大庆第一口油井 5-481 近现代重要史迹 及代表性建筑 大庆市 1959年 五排山城址 6-62 古遗址 东宁县 战国至汉 小四方山城址 6-63 古遗址 穆棱市 战国至金 雁窝岛城址 6-64 古遗址 宝清县 隋 塔子城址 6-65 古遗址 泰来县 辽 瓦里霍吞城址 6-66 古遗址 桦川县 辽至清 桃温万户府故 城 6-67 古遗址 汤原县 元 莽吉塔站故城 6-68 古遗址 抚远县 明 刀背山墓地 6-245 古墓葬 鸡西市 新石器时代 牡丹江边墙 6-503 古建筑 牡丹江 市 唐至金 卜奎清真寺 6-504 古建筑 齐齐哈尔市 清 哈尔滨莫斯科商场旧址 6-922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哈尔滨市 清 中东铁路建筑群 6-923 近现代重要史迹 及代表性建筑 海林市 清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旧址 6-924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哈尔滨 市 1936~1945 年 侵华日军东北要塞 6-925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东宁县 1934~1945 年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规划立项报告

附件2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立项报告》规范文本(试行)

编号: - -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规划对象名称)保护规划(新编/修编) 立项报告 编制单位:(盖章) 申报单位:(盖章) 年月日

目录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立项报告规范文本 (1) 1.文物保护单位基本信息 (4) 2.文物保护单位管理及保护规划工作开展状况 (5) 3.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6) 4.规划范围(研究区域)认定及依据 (7) 5.项目实施的可行性 (8) 6.项目概况 (9) 7.经费 (10) 8.附件 (11) 立项报告编制说明 (13) 1立项范围 (13) 2立项报告的编制和申报 (13) 3立项报告封面填写说明 (13) 编号 (13) 立项报告名称 (14) 4立项报告正文填写说明 (15) 文物保护单位基本信息 (15) 文物保护单位管理及保护规划工作开展状况 (16)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6) 规划范围(研究区域)认定及依据 (17) 项目实施的可行性 (18) 项目概况 (19) 经费 (21) 5备注 (21)

1.文物保护单位基本信息 文物保护单位基本情况介绍 以国家文物局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简介为基础,简要描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基本情况。重点包括: 历史沿革 文物构成 文物保护单位价值概述 使用情况 文物保护单位周边自然和社会环境状况 可以选取代表规划对象主要特征的图片,配合说明。

2.文物保护单位管理及保护规划工作开展状况

3.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4.紧迫性

贵州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

贵州省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名称时代地址 遵义会议会址 1935年贵州省遵义市 贵州省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名称时代地址 杨粲墓宋贵州省遵义市 贵州省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名称时代地址 大屯土司庄园清至民国贵州省毕节县增冲鼓楼清贵州省从江县青龙洞清贵州省镇远县息烽集中营旧址 1937-1946年贵州省息烽县穿洞遗址旧石器时代贵州省普定县奢香墓明贵州省大方县 贵州省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名称时代地址 大洞遗址旧石器时代贵州省盘县特区 贵州省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名称时代地址 黔西观音洞遗址旧石器时代贵州省黔西县 可乐遗址战国至汉贵州省赫章县 天台山伍龙寺明、清贵州省平坝县 石阡万寿宫明贵州省石阡县 云山屯古建筑群明贵州省安顺市 福泉城墙明贵州省福泉市 郎德上寨古建筑群明、清贵州省雷山县 海龙屯宋至明贵州省遵义县 地坪风雨桥清贵州省黎平县 贵州省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名称:时代地址 宁谷遗址汉贵州省安顺市 万山汞矿遗址唐至清贵州省铜仁地区交乐墓群汉贵州省兴仁县织金古建筑群元至清贵州省织金县马头寨古建筑群元至清贵州省开阳县 东山古建筑群明至清贵州省铜仁市阳明洞和阳明祠明至清贵州省修文县、贵阳市寨英村古建筑群明至清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

思唐古建筑群明至清贵州省思南县 飞云崖古建筑群明至清贵州省黄平县 旧州古建筑群明至清贵州省黄平县 文昌阁和甲秀楼明贵州省贵阳市 葛镜桥明贵州省福泉市 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旧址 1934年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德江县、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黎平会议会址 1934年贵州省黎平县 红军四渡赤水战役旧址 1935年贵州省习水县、仁怀市 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旧址 1936年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 “二十四道拐”抗战公路 1936年贵州省晴隆县 湄潭浙江大学旧址 1940~1946年贵州省湄潭县 和平村旧址 1941~1944年贵州省镇远县

沈阳张氏帅府导游词5篇

沈阳张氏帅府导游词5篇 张氏帅府,又称“大帅府”或“少帅府”,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朝阳街少帅府巷46号, [1] 是张作霖及其长子张学良的官邸和私宅。下面是小编搜集的沈阳张氏帅府导游词5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沈阳张氏帅府导游词(1) 欢迎大家来到这!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为了便于大家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 这里楼宇林立,庭院相连。放眼望去,雕梁画栋的四合院、水榭亭台的帅府花园、恢宏气派的大青楼、欧式风情的边业银行、帅府办事处、红楼群以及小巧雅致、中西合璧的小青楼、赵一荻故居,错落有致,交相辉映。充满浓郁民国文化特色的张氏帅府博物馆,以其恢宏的建筑、精湛的装饰艺术,丰富的历史人文内涵,赢得了“东北第一名人故居”的美誉。 张氏帅府博物馆自1988年对外开放以来,规模不断扩大,现已发展成为融张氏父子研究、金融研究展示为一体的综合博物馆。现有展出面积 8000平方米,展线长达2000米,对外展出文物七千余件,基本陈列“百年张学良”、“张作霖与张氏家族”展览,全面展示了张氏父子两代不同的人生经历;张作霖办公室、张学良办公室、东北政务委员会、老虎厅、小青楼、赵一荻等一系列复原陈列展览,记录了张氏父子鲜活的生活片断和跌宕起伏的传奇人生。 在原张氏父子私家银行——边业银行基础上建立的沈阳金融博物馆,是全国同类博物馆中,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展示形式与观众参与项目最多的专题博物馆。其主题陈列“走近金融世界”完美展现和诠释了金融历史的发展足迹和金融文化的博大精深,被评为“2007-2008年度中国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 经过20年的积极探索、锐意改革,张氏帅府博物馆在挖掘帅府独有文化内涵,打造文化品牌,搭建学术交流平台、提升展览讲解水平、扩大对外宣传等方面取得了多项可喜的成绩,已成为沈阳市著名的人文景观和独具民国历史特色的文化品牌,并向着打造一流博物馆的目标不断发展,日益前行。 十余年来,张氏帅府博物馆的各项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共举办各类型展

走进温州

走进温州 走进温州 温州市位于浙江省东南部,东濒东海,南毗福建,西及西北部与丽水市相连,北和东北部与台州市接壤。 全市陆域面积11784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11000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187平方公里。 境内地势,从西南向东北呈现梯形倾斜。绵亘有洞宫、括苍、雁荡诸山脉,泰顺的白云尖,海拔1611米,为全市最高峰。东部平原地区,人工河道纵横交错。主要水系有瓯江、飞云江、螯江,境内大小河流150余条。温州陆地海岸线长355公里,有岛屿436个。海岸线曲折,形成磐石等天然良港。 温州为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夏季风交替显著,温度适中,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7.3—19.4摄氏度,1月份平均气温4.9—9.9摄氏度,7月份平均气温26.7—29.6摄氏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降水量在1113—2494毫米之间。春夏之交有梅雨,7—9月间有热带气旋,无霜期为241-326天。全年日照数在1442—2264小时之间。 温州土壤肥沃,河流湖泊众多,海洋资源丰富,是江南

“鱼米之乡”。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有柑橘、茶叶、枇杷、杨梅、甘蔗等160余种。海洋鱼类有带鱼、黄鱼、鳗鱼等370余种、贝类有430余种。沿海滩涂养殖面积达6.5万公顷,养殖蛏、蚶、虾、蟹、蛤等。用材林有松、杉、栎等280余种。非金属矿产资源有明矾石、花岗石、石英石等,始终明矾石矿储量占全国储量及产品质量、花色品种均居全国前列。 温州港现有生产性泊位55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7个,洞头、乐清湾等天然深水良港开发前景很好,可建20万吨级码头泊位10个。温州以东近海大陆架盆地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泰顺县乌岩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原生植被,是浙南的绿色宝库。温州城市建设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载体,建成区面积扩大到153平方公里,在旧城出现一个功能齐全、辐射全市、面向21世纪的繁华商业中心区。在5.2平方公里范围的城市中心区,十大标志性建筑建成:广电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会展中心、人民大会堂、科技馆、博物馆、行政管理中心、图书馆、档案馆已经建成,歌剧院正在建设之中。市区人均住房面积从1979年的3.87平方米提高到2007年的33.52平方米。 珊溪水库的建成,极大地改善了城市用水环境,市区饮用水源地28个监测项目监测结果全部达标。珊溪水库电站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编制要求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编制要求》(修订稿草案)

国家文物局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编制目的 为规范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的编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及《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编制审批管理办法》,制定本要求。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要求适用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的编制。 第三条指导思想 编制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必须坚持“保护为主、

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正确处理文物保护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文物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关系,促进文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使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本体及其环境得到有效保护。 第二章编制基本要求 第四条基本要求 编制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应当遵循下列基本原 则和要求: (一)做好前期调研和评估工作,充分研究文物价值、明确 文物本体的组成要素,分析历史环境的整体格局,依据评估结论,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保护、管理、利用与研究措施,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二)尽可能减少对文物本体的干预,确保文物本体的真实性;注重文物环境的保护和改善,确保文物本体及其环境的完整性。 (三)以整体保护、和谐发展为规划目标,编制重点应立足 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坚持科学、适度、持续、合理利用,统筹协调文物保护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构建中长期保护管理制度保障。 第五条技术路线

编制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应以文物的价值研究和要素辨认为前提,明确规划的时空范围,依据完整保护的要求设计保护对象的保护区划层级、划定各区边界,制定管理规定;针对综合现状评估结论的主要问题,分别制定保护、利用、管理、研究等规划的重点措施与分期实施计划。 第六条理论创新与技术创新 鼓励加强文物保护规划理论和技术研究、创新与运用。编制过程中提倡多学科结合,并广泛征求利益相关者与公众意见。第七条规划衔接 1、与地方相关规划的衔接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的主要内容与措施应当与 所在地相关规划良好衔接,其中: (1)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区划与管理规定应纳入 所在地的城市空间管制措施,其中建设强度控制要求应纳入城市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 (2)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中与城乡建设用地发 展方向相关的规划要求应纳入所在地的城乡规划。 (3)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本体与环境的主要保护措施 与利用方式应与所在地的生态、土地、旅游等资源的综合保护与利用相结合。

沈阳市地上不可移动文物和地下文物保护条例

沈阳市地上不可移动文物和地下文物保护条例 【法规类别】文物与古迹保护 【发文字号】沈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46号 【批准部门】8;806;80601; 【批准日期】2005.09.23 【发布部门】沈阳市人大(含常委会) 【发布日期】2005.11.05 【实施日期】2005.11.15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设区的市地方性法规 沈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第46号) 《沈阳市地上不可移动文物和地下文物保护条例》由沈阳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于2005年7月28日通过,已经辽宁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于2005年9月23日批准,现予公布,自2005年11月15日起施行。 2005年11月5日 沈阳市地上不可移动文物和地下文物保护条例(2005年7月28日沈阳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2005年9月23日辽宁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批准) 第一条为加强对文物的保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对地上不可移动文物和地下文物的保护。 第三条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文物保护工作。 市和区、县(市)文物行政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文物保护实施监督管理。 公安、规划、建设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文物保护的有关工作。 第四条不可移动文物确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的,由本级人民政府划定保护范围。 第五条在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内,不得进行下列行为: (一)擅自移动、刻划、涂污、损毁文物保护单位标志; (二)刻划、涂污、损坏不可移动文物; (三)损坏文物保护设施; (四)野炊和在设有禁止吸烟标志的区域内吸烟; (五)存放易燃易爆和其他危及文物安全的物品; (六)修建墓地和埋藏骨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