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乡镇政府的服务职能

浅谈乡镇政府的服务职能
浅谈乡镇政府的服务职能

浅谈乡镇政府的服务职能

【摘要】政府职能,构建服务型政府,是新时期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实践中,不同层级的政府其服务职能有不同的要求,作为数量最多和最基层的乡镇政府应紧紧围绕服务“三农”转变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推进基层农业公共服务机构建设,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增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综上所述,根据安徽省灵璧县对乡镇如何破解建设服务型政府所面临的财税体制、管理体制、传统观念、考核机制等制约因素进行了阐述分析。

【关键词】乡镇;政府; 服务职能

【文本】

一、乡镇政府服务职能的相关概念与理论

乡镇政府作为中国行政体制的最基层,它直接面向广大基层群众,是党和政府联系基层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更是在当地带领农民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核心。乡镇政府的治理模式制约着广大民众需求的实现和社会福利的增长,处于公民社会与官僚体制冲突交汇点的乡镇政府,急需探索完善自身的体制结构,更好地实现为广大基层群众服务的职责。

(一)乡镇政府服务职能的相关概念

1、乡镇政府的相关概念

(1)政府

政府的概念可划分为广义政府的概念和狭义政府的概念。从广义的角度来说,政府是包括一个国家的立法、司法和行政机关在内的所有公共机构的总称。而狭义的政府仅指国家立法、司法和行政等公共机构中之行政机构分支。本文使用的是狭义政府的概念。

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国家与政府的概念是不分的。按恩格斯的观点,国家是表示“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可摆脱这些对立面。而为了使这些对立面,这些经济利益相互冲突的阶级,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一种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当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脱离的力量,就是国家。”

综合上述,学者们的基本观点是:政府是一个具有统治职能的国家机器,而统治职能的实现显然是以政府权力的强制性来保证的,即政府利用其所掌握的政府权力的强制性来惩治那些不遵守政府所代表的那个群体意志的人,以迫使他们服务反映政府所代表的那个群体意志的法律和政策,这种强制性就来源于政府所拥有的系统的、有组织的暴力。强制性是政府概念的固有特性。

(2)地方政府

地方政府是管理一个国家行政区事务的政府组织的总称,通常对应于中央政府(在联邦制国家,即称“联邦制府”)的称谓,汉语简

称“地方”。现代社会中,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相比,只具有有限的权力,如制定地方税收政策、实行有限的立法等。

一般来说,人们从管辖区域的范围、从权力的纵向来源、从管辖事务的性质、从政府层级、从中央政府的对应参照物等多个角度对地方政府定义。地方政府具有角色的双重性、职权的有限性、权力的非主权性等基本特征。

中国的地方政府除特别行政区以外分为三级即省级、县级和乡级。中国大陆地方政府自1950年开始至1980年,除直辖市以外,实际以三级为主,三级和四级并存;1980年后转为四级为主,三级和四级并存。宪法把地方政府分为三个层级:省级、县级、乡级。我国地方政府实践中,纵向分为四个层级,即省级、市级、县级、乡级(有的为三级,有的为五级);横向有一般意义上的地方政府,民族自治的地方政府,还有特别行政区的地方政府。

(3)基层地方政府

基层地方政府处于地方政府体系的最低层级。乡镇政府是地方性政府的最基层。它最直接面向地方居民,直接管理和服务本地居民和本地公共事务。能否充分吸收当地居民广泛参与地方事务的管理,能否充分发挥基层地方政府的效率,是影响基层地方政府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基层地方政府的规模一般有适度、过小、过大三种类型。

所谓乡镇政府,亦可分为乡政府和镇政府。乡政府一般所辖人口较少,规模较小,经济总量较低;镇政府相对而言,人口较大,规模较大,经济社会发展较快。本文所研究的是响水县所辖的所有乡与镇。

2、政府职能的相关概念

(1)职能

职能是指人、事物、机构所应有的作用。从人的职能角度讲,是指一定职位的人完成其职务的能力;事物的职能,一般等同于事物的功能;机构的职能一般包括机构所承担的职权、作用等内容。本文所探讨的是指公共管理职能。确定管理职能对任何组织而言都是极其重要的,作为合理组织活动的一般职能,究竟应该包括哪些?管理学者至今众说不一。

(2)政府职能

政府职能是一个社会的行政体系在整个社会系统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它反映了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实质与方向,是政府活动的全面概括。

政府职能主要由政治职能、经济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等组成。一般来说,政府的规模、结构、组织形态和管理方式,是由政府的职能决定的。政府职能反映了政府活动的基本方向、根本任务和主要作用。

学界对政府职能约有三种观点:一是能力和作用的结合;二是职责和功能;三是职责和作用。综上,可以把政府职能界定为根据社会需求,政府在国家和社会管理中承担的职责和功能。

3、服务型政府的相关概念

“服务”一词在公共管理领域被频繁地使用,究其概念,多数学者将“服务”作为一种“产业”,即“服务业”来使用。还有的从服务的词源意义上来界定,认为服务是为其他人工作,也意味着是一

种职业。

笔者认为要从服务概念推演出服务型政府中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关系,就应该从服务者与被服务者的关系入手认识服务的概念。学者井敏认为,评价服务的质量,要从服务提供中,服务者与被服务者之间的关系,以及服务的消费者对服务的感觉,即服务的消费者对服务的提供者所提供的服务是否满意和满意的程度如何来界定服务的质量。

由此,服务的基本特征主要有被支配性、自愿性、惬意性,第一个特性是决定性特征,后两个是衍生而来的。

(二)乡镇政府服务职能的相关理论

1、政府职能的理论

(1)行政职能与行政组织的设立与变革关系

行政职能是政府机构设置和机构改革的重要依据。政府机构改革包括:科学分解、确定政府各机构职能,合理划分各机构权限,调整、设置政府机构,合理配置和使用人员,转变机构运行方式,改革机构办事手段,完善机构运行机制,精简多余机构和官员等。政府机构改革并不是简单的撤减、合并,而是要转变政府行政职能。

(2)政府治理模式的基本理论

何为“治理”?世界银行在1989年首次使用治理一词,“按照全球治理委员会的定义,治理是指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各种方式的总和”。本文认为,治理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企业和公众所构成的管理系统,

为实现公共管理目标,通过公共管理职能,运用公私管理的一切手段,进行公共服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的过程。

(3)国外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经验

西方国家对于政府职能定位的普遍做法是不同层级的政府职能有所侧重、事权分工比较明确。在英国,郡政府一般负责警务、消防、教育和社会福利等事务,区政府担负住房管理和环境保护等事务,最基层的教区或社区管理丧葬火化、人行道和体育娱乐设施等。在美国联邦与各州之间的权限划分是非常清晰的,州内部的结构形式与中国几乎相同,但各州的政府事权划分非常明显,涉及到教育、福利、发放行业执照、调整家庭婚姻关系等方面的权力由州行使,而诸如消防、卫生、市政、地方治安等事权都交给地方政府来做;具有自治权的市镇和村镇处理的事务严格限于地方性的需要,如铺路、供水、安装街灯、处理垃圾、治安与消防等。西方国家在各层级政府间合理划分事权的做法,既明确了各级政府的职责权限,又减少了不必要的机构设置。

美国乡镇的主要职能是执行地方法令、讨论税收和财政支出,大多公益性活动都由社会团体负责或采取企业化管理。法国市镇的权力与职能十分有限。市政府不设专门的行政机构,主要由市长和市长助理组成,市长助理的人数按照市镇人口的多少确定,最多的为12人,最少的为1人。市镇政府一般不能直接地经营企业或包揽具体经济事务,市镇长的首要任务是实施国家法律和中央政府的法令,贯彻执行省长的指示,维护地方治安;其次是负责执行市镇议会的决议等。

我们从西方国家来看,西方国家对于乡镇的职能划分比较明确,机构设置较少,管理形式灵活多样,且侧重公共产品服务职能,淡化其政治职能。发达国家各级地方政府在政府职能承担上采用“职能分工”模式,各级地方行政机关互不隶属,各司其职。地方政府职能的主要内容,不是政治性职能,而是与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直接相关的社会事务进行公共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地方政府基本上不承担政治性职能。地方政府职能的主要内容,是为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直接相关的社会事务进行公共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在经济事务方面,地方政府也不承担主要职责,相关机构的设置也很少,其工作内容也以提供相应的服务为主。地

方政府通过对当地社会提供良好的公共管理和服务,提供必要的公共基础设施,形成安定的社会秩序,为当地居民的生活、企业的生产创造一种较好的环境和条件,从而维护和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与进步。

2009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的若干意见》,这是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发布的第6个关于“三农”问题的1号文件。文件提出要推进基层农业公共服务机构建设,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增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作为数量最多和最基层的乡镇政府,承担着直接为广大农民服务的职责,国家的惠农政策,都需要乡镇政府去实施、去落实。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农村城镇化步伐的加快,乡镇政府的职能发

生了很大的变化。乡镇政府提供公共服务、促进农村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的职责更加突出。这就需要强力推进农村基层综合改革,完善乡镇政府社会管理

和公共服务职能,发挥其在农村公共事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安徽省灵璧县乡镇机构改革迈出了可喜的步伐,取得的成绩是显著的。但是,如果将撤乡并镇就等同于乡镇机构改革,仅仅在机构的裁减和隶属关系的转移上“想点子”,做文章是不够的,还必须把乡镇机构改革和乡镇职能转变与人民群众应得的实惠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深化乡镇机构改革,按照规范化服务型的要求建设乡镇基层政府,从行政管理体制上切实解决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的科学性和合理化等问题,真正解决由于乡镇职能的错位、越位、缺位而产生的一系列与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不适应的问题,乡镇机构才可能走出过去那种“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误区。

1、科学定位政府角色,重新界定乡镇政府职能。

科学界定乡镇政府职能是一项带有前提性和基础性的工作。应充分借鉴西方国家在地方政府职能定位的有益经验,同时充分考虑到乡镇政府的特殊地位以及各地不同情况,努力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富有成效的乡镇政府职能定位。

一、要科学设计乡镇职能。

要适当减弱我国乡镇政府所承担的政治职能、经济职能,增强社会管理职能。主要职责应该被界定为:其一,严格按照国家法律和政策规定,落实和管理中央和省级政府投资的公共服务项目,如公共基

础设施、基础教育、公共医疗、基础社会保障等,保证这些项目优质高效完成,确保国家各项支农、惠农政策落到实处。其二,提供与其财权和事权相应,主要面向本辖区公民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主要包括治安、排污、垃圾处理、农技、农业信息、市场监管等。其三,组织和协调公民和社会组织进行自我服务和自我管理。组织和监督村民根据一事一议的原则,发展乡村道路、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和其他公共事业建设。

二、建立高效的职能模式。

以安徽省灵璧县为例近年乡镇机构,重新规范了行政事业单位设置,撤消了原有的一些中心和站、所,又新建了一些管理中心。应该说,这次改革,为乡镇机构职能的根本转变,从过去全能型的政府转向有限功能的服务型政府奠定了基础。但这只是解决了“干什么”的问题,还需要进一步解决“怎么干”的问题。“怎么干”又涉及到干部的理论水平、思想认识、能力素质、物质条件等。目前在许多进行了乡镇撤并的地方,基层干部对履行新职能,普遍存在着思想准备不足,工作方式陈旧,转变措施力度不够和人才资金等条件缺乏的问题。许多乡镇干部对催收催种轻车熟路,但对于如何提供公共产品和开展公共服务却认识模糊,表现出点子不多,对策不活、方法老套,工作措施到位率、落实率不高。有的地方工作方式上也出现了“老办法不行,新办法不会,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的现象。可见这种职能的转变不是一个简单的形式和过程。也就是说乡镇机构改革和调整以后,各机构怎样做到责任分明、协调有序,具体工作怎样操作才

科学合理,真正行之有效,干部的心态如何由管理向服务转换、管理理念和新工作方式等都还有待进一步摸索;在管理方式和手段上也应有所创新。

三、要合理划分县、镇职权。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依法规范中央和地方的职能和权限,正确处理中央垂直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关系”的要求,积极探索乡镇政府职能法律规范,使乡镇政府职能转变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1、完善财税管理体制,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目前,灵璧县大部分乡镇财政负债严重。由于无钱办事,多数乡镇领导整天把主要精力用于向上跑资金、争项目。为维持财政运转,违规挪用挤占支农资金,拆东墙补西墙,举债保运转已经成为乡镇的一道通病。因此,深化乡镇机构改革,首先要进一步调整和完善乡镇财政体制,理顺上级财政与乡镇的财力分配关系,实现财力适度向乡镇倾斜,调动乡镇增收节支的积极性,形成乡镇自求平衡的内在约束机制,促进乡镇政权建设以及乡镇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一是要通过提高财政转移支付比重和其他方式,不断消化乡镇债务。中央政府应继续扩大在发展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职责,扩大基本公共服务覆盖面,尤其加大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向农村、落后地区和弱势人群倾斜的力度,尽快实现十七大提出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基本目标。省级政府应加大对辖区县、镇公共产品投入,解决辖区内城乡间公共产品不均等问题。镇级政府不再对基础教育、公共卫生等公共服务负主要支出责

任,而是将有限的财力投入到其应负责的方面。特别是加大对乡镇为农服务单位的经费投入力度,以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调动乡镇政府为农服务的积极性。二是调整乡镇财政管理体制,适当增加乡镇财政预算经费。按照适度调整、有所提高的原则,切实增加对乡镇财政的投入和管理。三是重点培植本级骨干财源。要跳出单纯靠农业求发展的圈子,把财源建设的重点转移到二、三产业上来,积极构建以工业经济为主导的多元化财源体系。按照利益均沾、效益共享的原则,鼓励乡镇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引导农民创业,力争给乡镇多让利,刺激乡镇自觉扩大税收产业,加快形成稳定的税收财源,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四是对分流工作要给予财力支持。市、县通过加大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适当承担改革成本,促进乡镇改革,减轻包袱,轻装上阵。原由财政供养、按规定途径分流的人员,其工资、养老、医疗保险经费由财政支付;经费由财政核补或镇自筹经费的分流人员,其经费由县、镇共同承担,主要由镇级筹集资金解决,缺口由市、县转移支付解决,确保分流人员的经费足额到位。要积极协调工商、土地、税务、金融等部门,尽量为分流人员创办实业,为其从事个体经济、合作经营给予方便。

2、激发干部队伍活力,筑牢服务型乡镇的基石。

乡镇干部是实现乡镇职能和目标的关键,承担着乡镇决策、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执行、操作职能,对建设服务型乡镇具有基础性作用。因此,要根据职能转变的新要求,大力提高乡镇干部的素质。

(1)是要改善乡镇干部的专业结构。

针对现阶段农村工作需要和干部自身的要求,严格按照“大教育、大培训”的总体要求,着力建立健全多层次、开放式的干部教育培训机制,建立完善干部日常学习、集中培训、轮训制度,在提高干部政治理论、市场经济和科技文化知识水平的同时,注重提高干部依法行政、统筹协调和服务产业的能力,通过直接有效的培训,力促乡镇干部向学习型、技能型、示范型、服务型干部转变,以推进乡镇职能更快更好转变。

(2)是改善乡镇干部的年龄结构。

明确新时期选拔任用乡镇干部的新标准,建立科学合理的乡镇干部绩效评价体系,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因事选人,择优录取的原则,高起点,严把关,采用招考等形式,从农村、乡镇企事业单位中,吸纳部分优秀人才,充实乡镇干部队伍。要改变乡镇干部老化现象,加大县乡干部交流力度,把一批素质好、有潜力的干部输送到乡镇工作一线,逐步实现乡镇干部队伍年富力强的目标。

(3)是完善选人、用人机制。

要坚持结构合理、优势互补的原则配强乡镇党政领导班子。要通过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等形式,把有乡镇工作经验、素质高、业务精、本领强的优秀干部按程序选进乡镇党政班子。按照政治上关心、经济上关爱、生活上关照的要求,加快乡镇一般干部的交流力度,积极推行干部轮岗交流、回避交流、异地交流制,逐步优化乡镇干部工作、生活环境,进一步激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建立完善的干部

考评机制,通过实施群众考核、公开评议等制度,进一步促进乡镇干部工作作风的转变,推进乡镇干部队伍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4)是改善乡镇干部的待遇。

要拓展基层干部升迁路径和机遇,形成既能上又能下的“激励与约束”对称和“报赏与绩效”对应的人事行政体制。

【结论】

乡镇政府职能转变既是一项艰巨而紧迫的任务,又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这种转变将伴随着农村改革发展的全过程,也将根据农村发展需要不断地进行调整。必须按照探索、完善、巩固、提高的原则,解放思想,大胆实践,持之以恒地进行改革和尝试,并在实践中不断发现和解决新的问题。乡镇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和任务是转变政府职能,构建服务型政府。从文中,亦可得出这样的结论:1、改革政府机构的目的是转变其职能;2、乡镇政府完善服务职能,构建服务型政府要首先革新管理理念,准确定位公民社会中的政民关系。有待于进一步思考的问题是,江苏“县财省管”的体制是否会走向行政体制的省管,新体制下的乡镇政府机构设置又该如何完善才能实现公共服务功能,更好地发挥其在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晓凤:《美、日、法地方政府职能的转变及对我国县域政府的启

示》,《管理科学》,2010年第5期

2、刘学民:《乡镇政府治理困境与改革策略》,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公共行政》,2010年第9期

3、吴玉宗:《当前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必须突破三大瓶颈》,《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0年第2期

4、汪米杰:《地方政府体制的主构,以服务型地方政府为视角》,武汉《社会主义研究》,2010年第2期

5、孟白:《新农村建设与乡镇政府职能转变》,《中州学刊》,2008年第6期

6、文宗瑜等:《乡镇政府职能转变及机构改革研究报告》,财政科研所国有经济研究室,2006年课题组

7、马晓河、武翔宇:《对我国乡镇机构改革的设想》,《科学决策月刊》,2006年

新形势下,乡镇政府职能定位的思考

现代农业经济学论文—— 关于对新形势下乡镇政府职能定位的思考 (2007级经济管理专业) 学号:20071019 姓名:周嗣东 乡镇政府作为我国最基层的政权组织,是党和政府在农村工作的基础,乡镇政府处于改革的前沿,其职能履行情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村的稳定和发展。目前全国范围内已经实行免征农业税,农村税费改革的推行必将直接触动我国农村基层政治体制的变革,目前在新的形势下,乡镇政府向何处去,乡镇政府的职能如何界定,已经成为人们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值得深入研究。 一、目前乡镇职能的现状 1、法律法规对乡镇政府职能的规定过于泛化。目前我国的法律法规虽然已经对乡镇政府职能做出了规定,但从法律规范性文件的内容看,乡镇政府的职能规定不具体,表现在如地方组织法只是对乡镇政府的职能权限范围进行了原则规定,并未规定具体的职责范围和内容,即具体应该做什么没有明确规定。 2、全能政府的运作模式没有根本改变。由于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全能型政府”思想的影响,乡镇政府目前依然习惯于充当管家,承担着很多本应由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以及个人承担的职责和任务,管了许多不该管、管不了、也管理不好的事情。具体表现在仍然习惯于采用行政方法代替广大人民群众追求经济利益,习惯深入微观的、具体的经济和社会活动,承担着本应该属于其他社会组织的某些职能,而无时间和精力真正了解群众的实际需求,因此,乡镇政府也就难以为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有效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3、乡镇政府权责严重不对等。无论是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还是实际工作任务来看,乡镇政府明显存在责大权小的问题,即承担的职责任务重、可运用的权力资源少,导致了乡镇政府严重依赖垂直管理部门,甚至变成上级政府的附庸,无法真正成为乡村有效管理的主体,无法真正落实自己的职责权限。 4、乡镇财政比较困难。目前乡镇财政主要实施的仍然是“承包式”的财税体制,这一体制促进了有一定非农产业来源的乡镇积聚财力,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农业乡镇的财政实力,另外除少数发达地区外,其他地方乡镇债务普遍较重,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推进,乡镇的收入渠道进一步减少,而很多乡镇依然人员臃肿,人浮于事,导致乡镇的财政危机进一步突出,靠转移支付等方式勉强维持,而在目前的管理体制下,上级政府又往往从自身角度出发,将本应由自己承担的公共服务职能部分或全部转移到乡镇,致使乡镇政府财政危机四伏,财政的危机容易引发职能危机,为乡镇职能异化埋下了伏笔。 5、乡镇干部素质不适应农村工作需要。乡镇干部队伍现状不适应农村工作实际要求,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乡镇政府职能的有效实现。一是乡镇干部综合素质不高。目前很多乡镇干部知识结构不合理,缺乏岗位所需要经济科技等理论知识,缺乏指导农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生产的经验和技能,难以适应农村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二是乡镇干部责任感不强。主要表现在深入基层进村入户不够,调查研究不深,缺乏奉献精神,对上级政府部门部署的工作贯彻执行不力。 二、新形势下,乡镇政府的职能定位 在目前农村社会力量还较弱的情况下,乡镇政府依然需要较深介入农村社会生活,其现阶段的职能应主要定位在以下几个

浅论当前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动因和内容

浅论当前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动因和内容 【摘要】我国自改革开放至今采用先经济后政治的方式虽然使经济逐步步入正轨,但政治明显脱节,不论在处理突发事件还是某些外交和经济问题时不免捉襟见肘。所以本文试图通过对当前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动因和内容进行研究分析,以用政府职能的转变说明我党在政治以及执政能力上的成熟,这种能力的强化证明一个务实成熟的政党的发展,不仅贯彻继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而且对经济和政治现实的把握日趋合理。 【关键词】政府职能转变动因内容 经济体制的转型对于政治体制的要求与当前政治体制自由状态存在着矛盾,尤其是对政府职能的要求越来越高,政府职能的转变具有迫切性。[1]中国政府发展方向的新定位,中国在经济不断发展、市场不断完善的情况下,应当深化和细化对政府公共服务职责的认识,更有必要在此基础上把转变政府职能工作推进到新的阶段。建设服务型政府又是中国政府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继续深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当前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原因 政府职能是在一定的时期内 ,根据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依法对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职责和功能 ,它反映了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实质与方向。因此,政府职能的转变就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的题中之义。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必然性体现在三个方面的体制需求:经济体制转型;政治体制改革;社会环境变化。 1.经济体制转型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在我国,社会转型根本上是经济体制的转型,经济体制的转型对于整个社会的转型具有基础性的作用。传统的政府经济职能存在很多弊端,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原有政府经济职能的条件已发生了重大新变化,某些方面甚至是根本性变化。当前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生产资料所有制和企业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正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的推动下,政府职能才具有了转变的现实必然性,而作为国家政策的执行者和地方稳定发展的推动者——地方政府,其职能也随之发生变化。任何国家的政府都必须十分关注经济的发展,都要直接或间接地参与经济活动领域。这样,经济领域的变革必然会引起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方法和手段的改变。 2.政治体制改革要求政府职能转变。我国政治体制仍然明显地存在一些薄弱环节,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确实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政治体制改革作为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深化,与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进一步强调了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因此必须继续把转变政府职能作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和关键,力争取得新的进展。 3.社会环境变化要求政府职能转变。当前,我国的文化、技术、教育、法制、自然资源、人文、社会、经济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则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地方政府职能,政府根据社会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地改变自身,保持在更高层次上与变换了的环境平衡。社会转型所导致的新社会问题使原来的社会问题变得复杂和尖锐,要求政府转变职能,加强社会管理。 二、当前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内容 研究政府职能变革的实质是思考如何在制度变迁的条件下适度界定政府职能,如何实现政府管理制度的创新,从而使政府能够更好地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服务。所以根据当前我国的形势下,政府职能转变应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1、努力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政府

浅谈乡镇公共服务建设能力

浅谈乡镇公共服务建设能力 【摘要】乡镇政府是我国行政层级中最为基层的一级政权组织,代表国家直接面向农村、农民工作,其中主要的职能是建立并完善农村的公共服务体系,为广大农民提供基本且有保障的公共服务。研究乡镇政府的公共政府的公共服务问题,对解决乡镇基层政府的有效运转、满足农民对公共服务的实际需求、促进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产、生活方面的保障具有很大的意义。本文首先对乡镇政府、公共服务的概念进行界定,再从乡镇公共服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多方面剖析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不到位的原因,并提出完善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较为可行的政策建议和措施,从而加快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 【关键词】乡镇政府;职能转型;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是乡村民众评价基层政府的基本依据。核心问题是在现实的政府运行系统中,公共服务并没有真正成为政府运作的中心。基层政府还在把最大的兴趣放在发展经济方面,“公共服务”只是作为政府的旗帜或口号,并没有成为政府的运行机制。政府只有在公共服务方面工作取得成功,才会有好的社会治理效果,因此好的社会治理必然表现为政府提供了好的公共服务。 一、乡镇公共服务相关的基本内涵 (一)公共服务 指国家为社会公众生活和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提供保障和创造条件,具体指对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包括加强公共设施建设,发展社会就业、社会保障服务和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发布公共信息等。 (二)乡镇公共服务 指乡镇地区为满足农业、农村发展或农民生产、生活共同所需二提供的具有一定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社会服务,是不具备物质形态,而以信息、技术或劳务等服务形式表现出来的一种乡镇公共产品。因此,乡镇政府在执行乡镇公共服务职能时,要根据乡村生产和生活中的现实需要去提供有效的公共服务。 按照目的进行分类可将乡镇公共服务分为以下七类:1、基本生存保障服务; 2、生产活动支持服务; 3、基础性设施与服务; 4、生活条件改善服务; 5、提高农村居民素质服务; 6、基本国策支持服务; 7、社会保障服务。 作为具有国家权力背景面向广大农村的最基层的政权组织,乡镇政府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组织者与实施者,在新农村公共服务体制建设中发挥着其他组织无法替代的职官重要的作用。 二、乡镇公共服务面临的挑战 (一)总供给量不足与供给结构失衡 主要表现在公共服务投入的增长速度远远落后与我国GDP的增长速度,公共服务支出占国家GDP的比重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并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导致其原因有二:政府官员不愿投资基本公共服务,在中国式GDP竞争中,地方政府官员只关心自己任期内的经济增长指标,而科教文卫等公共服务的投入在短期内

乡镇政府职能转变

切实转变职能促进乡镇工作和谐发展 农村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入,为乡镇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甚至是经营型转变提出了紧迫的要求,也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和机遇。如何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实现转变作风、强化服务,是摆在乡镇一级基层组织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乡镇职能转变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对乡镇职能转变提出了新要求。乡镇机构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的,其职能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随着市场经济的稳步发展,乡镇的一些职能已经不能适应各种新出现的情况,一些新的职能需要重新增添。 2、县域经济的迅猛发展迫切需要乡镇职能转变。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单元,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要想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就必须更好地适应形势、放大优势、培植强势,做亮特色经济。这就要求乡镇转变传统的粗放农业管理方式,增强规划和经营意识,为农民提供从产前到销售的具体指导和服务,而目前的乡镇职能对此却无具体的要求。 3、税费改革的全面推行是乡镇职能转变的助推器。税费改革的全面推行使农民负担减轻,乡镇由原来找农民“收粮催款”,变成向农民发放“粮食直补、粮种补贴、农机补贴”,由索到予,乡镇工作性质发生根本性改变。 二、对乡镇职能的基本定位。 在一份转型经济国际比较经验的专题报告中,世界银行提出了界定政府活动范围的3条原则。第一,政府应当大幅度减少在社会产品和劳务的生产、流通过程中的直接参与职能,除了国防、初级教育等少数例外,应当允许和鼓励企业来承担这些职能。第二,政府应当停止对私营合法商业活动的限制和直接控制,同时应当致力于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性,为私营部门发展和竞争提供一个健全的法律和体制环境。第三,政府应当为社会成员中最需要保护的脆弱群体提供生活保障。参考这3条原则,乡镇应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大力改进调控和服务经济的方式,依法规范行政行为,在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基础上,把主要精力放在发展地方经济、提供公共服务、维护社会稳定、加强基层组织四大职能上,从而建立精简、效能、便民的乡镇工作运行机制,逐步实现从管理型向服务型甚至经营型的转变。 三、乡镇干部的“两个转变”是乡镇职能转变的基础。 乡镇干部必须做到“两个转变”,为乡镇职能转变奠定坚实的基础。1、转变观念。一要转变计划经济的观念,树立市场经济观念。二要转变“官本位”思想,树立民本观念。三要转变自以为是的观念,树立开放的观念。四要转变“人治”的观念,树立民主法制观念。2、转变作风。乡镇应该紧紧抓住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这一重点,加快干部角色转换,切实搞好服务,以服务架起政府与农民的纽带,实现乡镇职能的根本性转变。在服务方式方法上,应有4条基本原则:一是服务的指导性。在为群众服务上代办不包办,指导不强迫。二是服务的有限性。应延伸乡镇服务的手臂和触角,加快建立社会化、市场化的服务体系。三是服务的群众性。真正把群众所想所盼、急需急用作为服务的重点。四是服务的长效性。把服务工作具体化和制度化,使服务真正落到实处。 造服务型政府推进乡镇职能转变工作 乡镇工作是党和政府在农村工作的基石。在新的形势和任务面前,如何充分发挥乡镇政府的职能作用,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现实而又紧迫的任务。我们提出了“打造服务型乡镇政府,培养技能型乡镇干部”这一口号,为乡镇职能转变工作探索了一些有益经验。 一、依据产业特色,合理设置机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乡镇“七站八所”,使乡镇工作很难按照市场经济规律为农民提供服务。“条块”分割的工作机构肢解了乡镇政府的职能。我们结合实际,打破过去工作模式,突出服务发展职能,对乡镇内设机构进行了重设和理顺,按综合管理、社会事务服务、主导产业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分类组建了新的乡镇工作机构和服务机构,形成了乡镇机构职责清晰、目标明确、统一管理的新格局。目前牞全区17个乡镇内设机构除垂直管理机构外,全面进行了重新组合,统一划分为党政综合管理和经济社会服务两大块,主要设“一办二所三中心”,即党政综合办公室、财政农经服务所、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所、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社会事业服务中心、村镇建设服务中心。经过合理调整,全区乡镇内设机构由原来的160多个减少到110多个。乡镇工作力量已明显集中到产业建设和经济社会事业服务方面。 二、强化技能培训,力促干部转型。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乡镇干部队伍,既是适应乡镇职能转变和提高执政能力的迫切需要,又是推进乡镇改革的重要前提。面对在发展农村经济过程中干部素质与能力不适应的问题,我们制定出台了有关培养技能服务型乡镇干部,建设技能服务型乡镇政府的实施办法,把干部培训作为乡镇职能转变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是整合培训资源,筹措培训资金,有计划分层次地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农村政策法规、市场经济知识的培训。目前,全区各乡镇已采取分散和集中培训方式累计培训干部8000多人次。二是编写实用技术手册。组织涉农部门专业技术人员编写了《乡镇干部实用技术手册》,乡镇干部人手一册。三是组织开展了以农牧、林果、水利、财税、司法、劳务、人口与计划生育七个比赛项目为重点的乡镇干部服务技能“大比武”活动。四是建立以考促学制度。五是实行干部服务技能特长公开制。 三、坚持上下联动,优化干部资源。乡镇职能转变涉及到方方面面利益和关系的调整,必须统筹考虑。为此,我们首先是科学配备领导班子,精减领导职数。全区乡镇领导职数由之前的185名减到140名,乡镇党政班子正职领导由原来的34名减少为23名。精减后的领导班子在班子结构、人员组成、年龄结构、文化层次等方面都比过去更加合理。其次是优化组合干部队伍。适应市场化和产业化的要求,实行按产业或工作项目将干部编组定岗,做到责、权、利相统一。三是实行竞争上岗、双向选择的机制。四是对在竞争上岗中岗位发生变化的干部实行“三变三不变三鼓励”的优惠政策。即变工作岗位、不变干部身份,变工作职能、不变原职务职级,变分配方式、不变开支渠道,鼓励乡镇干部自担风险、带薪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或承建农业科技示范园,鼓励干部带薪从事民营经济、创办企业,鼓励干部带薪到农村和街道社区担任职务。五是妥善分流富余人员。

浅谈加强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的重要性

浅谈加强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的重要性 一、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的重要性 乡镇政府是最基层一级政府,是整个国家和社会稳定的基石。万丈高楼从地起,基石固则大厦稳。 2017年2月,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加强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的意见》。这是我党对乡镇政府建设的顶层设计,具有里程碑意义。提出总体目标:到2020年,乡镇政府服务在能力、内容、方式、体系上都要有提升。把加强乡镇服务能力建设,作为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抓手。服务,把政府的位置放得更低,追求群众的满意率和幸福感。 当前,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历史性的变化。改革开放近40年,人民群众总体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其需求已从对物质文化的基本需求转变到对美好生活追求。这就要求,我们的政府职能和工作重心也要相应地从重视经济发展,转变到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上来。 二、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的制约因素 有四点:服务理念不科学、自身动力不足、服务效能不高、外部机制不顺。具体来看: 1、工作重心偏移,服务理念不科学。乡镇工作的重心在于目标考核内容。从2017年乡镇《年度目标考核办法》来看。总分设600

分,重点工作270分,主要是三改一拆、环境整治、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包含了平安建设100分和党建20分;经济发展主要指标,155分;专项工作65分,涉上级对我市的考核;季度考核60分,主要涉经济指标、环境整治等重点工作;个性考核30分,轻轨S1线政策处理,竹盖线环境整治;领导评议20分。对乡镇的考核侧重在经济和环境整治、平安建设等,公共服务没有成为重点。 目前的干部考评机制,与目标考核成绩密切相关。目标考核优秀的镇,主要领导年度考核也优秀。 2、权小责大事务多,服务动能不够。从行政体制来看,乡镇是最基层,最贴近老百姓的一级政府,是“上面千根线”,往下穿的那个“针眼”;而基层群众什么事情先找的就是乡镇政府。从财政体制来看,乡镇是最末端。没有自主权,上面给多少用多少。因此,乡镇职权小,责任大;财权小,事权大。导致:乡镇自聘人员越招超多。财政赤字越来越大。现在乡镇缺人又缺钱,又何谈优质的公共服务。 3、乡镇干部压力大,服务效能不高。一是目标考核压力。考核是大事,关系到领导的政绩、干部的业绩。二是重点工作压力。近年来,“三改一拆”、“五水共治”、“环境整治”等重点工作一项接一项。白加黑,“5+2”,成了工作新常态。三是安全稳定压力。稳定就是许多0前面的1。一边是安全和维稳压力,一边是问责风险,压力山大。 4、部门与乡镇难以形成工作合力,服务机制不健全。部门与乡镇条块分割,“两张皮”的问题普遍存在,难以形成工作合力。纵向

浅谈政府服务的对象

浅谈政府服务的对象 [关键词]:政府,行政,管理,服务 政府的产生源于人民的公意达成和公意授权,这就决定了行政管理的服务性质。21世纪,服务将是行政管理职能的必然选择。为公民服务,为国家服务,为社会服务,将是行政服务的主要对象;而效率与效益,将是行政服务的价值取向。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判断行政服务的标准,则看其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加国家的综合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而最终依据将是用“人民是否满意”这个尺度来衡量。关键词:行政管理,服务,衡量尺度。21世纪,以服务为方向的中国政府职能选择将成为一种必需和必然。政府将按照企业化的方式努力为公民、为国家、为社会服务,并自觉把“效率”和“效益”作为自身服务水平的内在评判尺度,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外在的评判尺度。 既然服务是政府职能的必然选择,那么,政府到底该为谁服务呢? 1、为公民服务从政治学角度理解:“契约理论”认为,政府的合法性是建立在公民与政府、公民之间的政治契约的基础上的,政府的一切权力来自公民之间的契约或公民与政府之间的权能委托,政府应保护全体公民的公共利益,维护和平的社会秩序,充当公民的忠实“奴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否则,公民有权收回委托之权能,选举出新的政府。众所周知,政府机关本身并不直接创造社会财富,它们的运转和活动靠公民所交纳的赋税支持,公职人员靠纳税人来供养,公民是公职人员的“衣食父母”。政府为公民服务,反映公民的意愿,为公民利益尽心工作,完全是应有之义,应有之举,而非政府单方面的“恩赐”。经济学尤其是制度经济学和公共选择理论,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种理解模式。经济学理论认为,政府管理过程就是基础设施、治安、政策、法律等公共产品的生产过程。而公民则是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的消费者,政府存在的目的就是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以尽可能高效率、高质量的公共产品的生产与服务争取消费者的支持。按照这种理解,政府不仅要为公民服务,而且要提供尽可能好的服务,否则,就难以赢得公众的支持,从而失去存在的基础。各种理论虽然理解的角度不同,但它们都证明了这样一个观点:政府必须为公民服务。 2、为国家服务行政管理是国家发展的产物,它通过自身的管理活动来发挥、实现国家的职能,执行国家的意志。它不可能脱离国家而独立存在。任何行政管理活动都服从于国家、服务于统治阶级。行政管理在本质上是为国家服务的,政府代表并为国家的利益开展活动。任何国家都有安全的需要,从内外两个方面表现出来。内部安全是统治阶级维护和巩固自己的统治,防止政权丧失,保持国内稳定。政府为实现内部安全,维护统治,一方面要代表国家利用暴力工具强制被统治阶级服从国家的意志、法律和政策,镇压被统治阶级的反抗。另一方面则采取改善福利等措施协调和缓解与人民群众之间的矛盾,保护内部的安全和稳定,为统治阶级利益服务。外部安全就是要保证主权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受它国侵犯,维护国家的尊严。政府代表国家通过外交、战争等方式实现国家的

镇政府各部门职责.

1.党政综合办公室 工作职责: (1)负责好各项事务的上情下达,下情上报工作,当好领导的参谋和助手作用,做好机关的后勤管理工作。 (2)负责上级机关各类文件材料收发传递、拟写和印发党委政府的通知、决定、命令等文件,负责机关的档案立卷归档管理和保密工作,积极完成领导交办的调查任务和文字材料工作。 (3)负责组织协调有关人员做好信息调研及拟稿工作,组织搞好机关的环境卫生,组织搞好机关人员的考勤登记,文件传达,会议记录等工作。 (4)负责归属部门的群众来信来访和来宾的接待工作;搞好催办、督办、查办工作。 (5)负责印章的管理和使用。 (6)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2.综治办公室 工作职责: (1)掌握、分析辖区内的治安形势和工作动态,及时向上反馈信息,重大问题提请党委、政府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研究解决。 (2)组织、协调各有关部门共同解决辖区内突出的治安问题。 (3)指导、检查、督促基层党支部、村委会和辖区内的企事业单位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对存在问题的单位提出整改意见,并视情况提出行使一票否决事项的建议。 (4)协助有关部门,指导治保会、调解会和各种形式的群防群治

队伍的工作。 (5)积极开展“平安镇”创建工作。 3. 信访接持处 工作职责: (1)接待和受理人民群众的来信、来访。 (2)为来信来访的群众提供政策、法律咨询服务。 (3)承办并反馈镇党委、政府领导和上级机关批转与交办的信访事项。 (4)督查领导有关批示件的落实情况。 (5)向镇属各单位、各中心(部门)交办、转办、督办有关信访案件。 (6)搞好《信访条例》宣传工作。 4. 民政与残联 工作职责: (1)救助本镇特困户、受灾户、残疾人及特困高龄老人。 (2)发放军烈属、残疾军人,复退军人、原大队干部、义务兵家属优待金、农村特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等各项生活补助,以及救济救灾物款。 (3)接收灾情及上报。 (4)处理边界纠纷、调解赡养老人纠纷。 (5)咨询社团登记,老年人优待证、残疾人证代办,弃婴、孤儿收养,婚姻登记,殡葬,村民自治政策法规咨询,残疾人教育就业、残疾人康复等服务工作。 5.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转变乡镇政府职能

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以玉屏县平溪镇为例 杨 伟 【内容提要】乡镇政府作为最基层的政府,与公众有着直接、广泛、密切的联系,承担着广泛的经济管理和社会服务职能,对地方乃至国家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安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及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群众民主意识的逐步增强,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更好地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是当前一项紧迫的任务。 【关 键 词】 乡镇政府 政府职能 社会主义新农村 【作者简介】贵州民族学院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2002级 杨伟 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提高行政效率,形成行为规范、运行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在农村实行农村改革和免征农业税后,如何转变政府职能,更好地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是当前需要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乡镇政府职能的要求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 新农村的概念,最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提出,上个世纪80年代初,我国提出“小康社会”概念,其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小康社会”的极为重要的内容之一。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农村”的概念再一次引起农村干部的高度关注。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柯炳生说,所谓“新农村”应该包括5个方面,即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①“新房舍”就是农村要因地制宜地建设各具民族和地域风情的居住房,而且房屋建设要符合“节约型社会”的要求,体现节约土地、材料和能源的特征;“新设施”就是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道路、水电、广播、电信等配套设施要俱全;“新环境”主要体现在生态

浅论政府的服务职能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行政管理专业毕业论文 浅论政府的服务职能 姓名: 学校: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学号 指导教师: 定稿日期:

目录 论文摘要……………………………………………………………1页 一、服务是政府存在的目的………………………………………2页 二、服务是政府职能的必然选择…………………………………3页 三、政府该为谁服务………………………………………………4页 1.为公民服务…………………………………………………4页 2.为国家服务…………………………………………………5页 3.为社会服务…………………………………………………5页 四、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途径………………………………………7页参考文献……………………………………………………………9页

浅论政府的服务职能 孙康 2011年10月 摘要:服务是现代行政管理和行政法的一种人文精神,是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指导下,以为公民服务为宗旨并承担着服务责任的一种精神。政府的产生源于人民的公意达成和公意授权, 21世纪,服务将是行政管理职能的必然选择。为公民服务,为国家服务,为社会服务,将是行政服务的主要对象。继续推进机构改革,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关键所在;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核心问题。 关键词:政府服务建设途径 何为服务型政府?服务型政府也就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用政治学的语言表述是为社会服务,用专业的行政学语言表述就是为公众服务。它是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的理念指导下,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中,把政府定位于服务者的角色,并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的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公正执法为标志,并承担着相应责任的政府。服务型政府的提出与以人为本及和谐社会的理念是一致的,它将有助于进一步改进政府服务的品质及效率,有助于政府的改革和创新。 一、服务是政府存在的目的 在所有现代民主国家的宪法中,几乎无一例外地载明了国家的权力最终归属于该国的全体人民。近代西方思想家卢梭基于自然法和社会契约理论,首次系统地阐述了人民主权理论,论述了政府与人民之间的关系。他认为国家和政府在性质和职权上有着本质的区别,国家是社会契约的产物,是主权者,是一切权力的源泉,因其自身而存在。而政府的创制只是一项法律而已, 政府的“本质是主权者的执行人,是在臣民与主权者之间所建立的一个中间体,以便两者得以互相适合;它负责执行法律并维护社会的以及政治的自由”。[ 1 ]至于政府的行政官吏,绝不是人民的主

政府的职能管理与服务

第二单元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第三课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 第一框政府的职能:管理与服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明确我国政府的性质和主要职能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归纳与分析的能力。归纳我国政府在“非典”期间的作为;归纳我国政府的主要职能为“管理与服务”。用政府职能的知识分析、评价我国政府部门的作为;分析我们公民与人民政府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从生活中了解政府、理解政府、相信政府,进而支持政府和监督政府,从而意识到我国政府是便民利民的政府。 【教学重难点】 我国政府的主要职能。评价我国政府部门履行职能的效果。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通过flash和资料图片等启发、引导学生讨论,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今天我们开始学习第二单元,一起去了解一下我们的政府。什么是政府?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捍卫者。一府两院,两院指检察院和法院,那么府是什么?即政府,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和各级人民政府构成我国的政府。 【师】我国是一个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人民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人民要真正享有富裕、民主、文明的生活,就需

要一个能够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的有权威的政府。政府他到底担任着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呢?可以概括为:管理与服务。 【师】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课件展示) 9亿农民免交农业税 3000万贫困学生享受免费教育 900万就业岗位 30亿支持搞好煤矿安全工作(2004年死于矿难人数超过6000人) 【师】这是刚刚结束的“两会”定下的民心工程目标。这些数据充分体现了我们的政府是为最广大人民利益服务的政府。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捍卫者(我国政府的性质)。 ★一危难之中见“公仆”本色 【师】大家还记得2003年的那场“非典”吗? 我们一起去回顾一下我们是如何走过这段令人难忘的历史。 (播放flash《行进在无畏的行列中》) 【师】看完了flash,大家有什么感想?感动吗? 直到今天,当时的情景我们都历历在目:全国上下一片恐慌,出门戴口罩,谈“非”色变,物价上涨(药品、大米、醋等)。全世界的目光都在注视着中国,关注着中国政府的一举一动。 思考:请大家阅读课本36页材料,面对这些情况,大家认为抗击非典中政府做了哪些作为? 总结:公布疫情、稳定民心;保证供给,整顿市场;投入资金,防治结合;调整政策,恢复生产。 思考:我国政府在“非典”肆虐期间采取的作为,体现它履行了哪些职能?带着这个问题,请大家先看看我国政府的主要职能。 ★二我国政府的主要职能 1我国政府的主要职能 (1)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政治) 思考:面对非典肆虐,大家认为政府首要做的事情是什么? 【师】当时政府首先要做的是:稳定民心,维护安定。维护社会的稳定和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这是政府的一个重要的政治职能。 【师】当非典来临,人民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的时候;当不法分子抢劫,贩卖毒品扰乱社会治安秩序的时候,政府担负着维护社会的稳定和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图片展示-对内职能)当日本企图割占我们的台湾,妄图分裂中国的时候,政府担负着保卫国家的独立和主权。(图片展示-对外职能) 教师总结:(课件展示)

乡镇政府的职能定位[1]

乡镇政府的职能定位 【摘要】 乡镇政府是我国最基层的行政单位,在基层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其职能的有效发挥直接关系到农村的民主建设、经济发展、文化建设和社会稳定等,是巩固国家政权的根基所在。作为中国行政管理体制中的最基层单位,乡镇政府不仅面临着财政供给不足的经济压力,而且还必须承担起全方位为农民群众提供服务的政治责任和社会压力。面对新形势,客观上要求乡镇政府必须进行改革,改革的重点是职能的重大转变。然而,乡镇政府没有根据农民群众的需要来界定职能,致使乡镇政府的现有职能并没有根本改观。追溯问题的渊源在于压力型体制。为此必须对乡镇政府的职能进行重新定位,即乡镇政府要把职能转移到加强社会管理上来,转移到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上来,这样,才能有效地推动农村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关键字】乡镇政府;职能定位 一、乡镇职能定位的必要性 (一)、城乡关系的客观要求 社会经济转型是经济现代化和市场化相互交织的过程,而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社会经济转型期政府宏观调控面临和需要解决的一个突出矛盾。因此,今后能否有效地缓解和缩小城乡差距,将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第三步现代化发展战略目标及其市场化改革战略目标的实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进程中,城市离不开农村,农村也离不开城市。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势在必行。在目前城乡分治的体制下,乡镇以上的各级政府及其财政事实上是围绕城市来运转的,谈发展、讲改革、定政策有意无意地几乎都是以城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细细考量我国发展和改革的历程,这个结论是不难得出的。改变目前在生产要素的配置和使用上过多向城市倾斜的政策,从体制上、政策上创造城乡各类经济主体平等使用生产要素的环境,引导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人才等各种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合理流动和布局,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充分发挥城镇的集聚和辐射功能,大力培育各种以农民为主体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鼓励和引导城市的工商经济组织向农村延伸和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组织化程度的提高。也正是基于这种认识,中共中央在“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提出了“工业反哺农业”和“城市支持农村”的基本方针,这标志着我国的城乡关系已经进入到一个崭新的阶段。在这种新型城乡关系体制下,必须对乡镇职能进行重新定位。 (二)、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而主体作用的发挥需要乡镇政府的引导。所以,在后农业税时代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时期,乡镇政府必须明确自己的职能定位。乡镇是农村最基层的政权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三农”问题的直接领导者、组织者和推动者。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要加快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切实转变乡镇政府职能,提高政府工作效率,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体制和机制保证。 二、国外乡镇职能配置的经验和启示

《关于加强乡镇政府服务能力的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的回复情况

《关于加强乡镇政府服务能力的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的回复情况 已向15个县(市、区)人民政府,34个市直单位发出了征求意见函,(政务服务局、市编办、司法局、农业农村局、应急管理局、住建局、自然资源局、公安局、水利局、扶贫办、城市管理局、教育局、人社局、退役军人事务局、总工会、团市委、妇联、残联、卫健委、宣传部、林业局、文广新旅局、发改委、气象局、市场监管局、财政局、银监会九江监管分局、金融办、组织部、商务局、纪委、审计局、人大办公室、政府办公室)。截止目前共收到3个县(区),23个市直单位回复。(柴桑区、庐山市政府提出了意见,浔阳区政府提出无意见),其它12个县(市、区)政府均未回复,9个市直部门提出了意见(市城市管理局、市司法局、市委组织部、市委编办、市纪委办公室、市住建局、市文广新旅局、市应急管理局、市退役军人事务局),14个部门提出无意见,11个部门未回复。 《关于加强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的实施方案》征求意见及采纳情况表 (共征求34个市直部门意见、15个县(市、区)政府意见,征得11条意见建议。) 序号 单位 反馈意见 采纳情况 1 市城市管理局 一、建议:修改第二大点“主要任务”中第(一)点“推动乡镇政府服务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中第2小点“推进行政执法改革”的内容和表述,一是删去“市本级和市辖区原则上只设一个执法层级”,二是将市城市管理局的责任单位调整为辖区政府(管委会),包括市城市管理局在内的市直有关单位可作为配合单位。 二、理由:一是本实施方案是依据《中办国办关于加强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的意见》《省委办省政府办关于加强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的实施方案》制定的,上级实施方案中并没有“市本级和市辖区原则上只设一个执法层级”的表述,而且市委、市政府于2018年8月份印发《九江市城市管理“两级执法双重领导”体制改革实施办法》(九办发电﹝2018﹞23号),已明确了我市“两级执法”的管理模式。二是在刚刚结束的城市执法体制改革中,驻区大队、驻街(乡镇)中队人财物均下放辖区,执法职权也已划转辖区行使,区执法职能是否下放乡镇需要辖区(管委会)根据本区实际情况而定。三是依据三定方案和市容条例,市城市管理局只是对辖区城市管理工作进行指导、监督、考核,对于已行使更多部门职权的乡镇综合执法队伍并无直接的管理责任。 2

乡镇政府面临的困难问题及建议

乡镇政府面临的困难问题及建议 丹凤县***镇党委 一、乡镇工作现状 一是权力小,责任大。乡镇虽小,其职能却包罗万象,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教育、卫生、招商引资、计划生育、社会治安、民生等都系于一身,无所不包。 二是任务型政府特色明显。县级80多个部门的工作最终都由乡镇政府来落实,可谓是“上边千头线,下面一针穿”,工作特点是“5+2”、“白+黑”,每年要签几十个责任状,一些主要责任在县里的工作也要让乡镇来承担,但权力归部门。 三是权责脱节型政府特色明显。乡镇政府不出台政策,只负责贯彻和落实,省、市、县都能指挥乡镇,乡镇政府对“七站八所”的指挥有限,职能部门把管理权限收上去了,责任放下来了,造成了乡镇职能的缺位。 二,困难和问题 (一)村级基础薄弱,产业发展较慢。我镇边远的12个村基础设施薄弱,基础设施需进一步加强,尤其并镇以来,个别村的基础设施处于无人管护状态,虽已进行如财政奖补公路、安全饮水工程等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但仍无法满足群众的所需,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我镇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如今年的旱灾,张塬村的喷灌设施由于缺乏维护资金,不能正常发挥作用,群众怨气很大;石槽沟、

南丈沟等多村的通村公路、通组公路、连户路都不能及时维修,使基础设施成为群众出行、发展生产最大瓶颈。 (二)经济底子薄,思想开放不足。农村经济发展路子不少,但制约条件较多,如土地使用变更难度大,没有土地发展养殖业;一些家庭贫困的农民群众无力负担基础建设费用,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较高、难度也大,导致前期投入资金困难。部分群众思想开放不足,子女生育多,家庭经济负担加重,发展思路考虑不多,仅发展单一经济,致富渠道少,或出门打工,将生产资源白白荒废。 (三)没有自己财政,为民办事有心无力。现在的乡镇财政靠转移支付,没有自己独立的财政,可支配的财力、时间十分有限,很大程度影响了群众工作的正常开展,导致干部有心帮群众、无力办事,无法引导群众发展经济,提高收入。 (四)干部自我保护意识严重,创造性开展工作激情不足。随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乡镇干部的作风得到有效转变,服务的主动性高了,工作热情高了。但是,在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政风肃纪的高压态势下,干部自我保护意识严重,工作怕出乱子、怕担风险、怕受到责任追究,出现了怕字当头、明哲保身、岗而不为、廉而不勤现象。 (五)群众的自我意识浓,稳定工作压力大。目前,

论公共服务与政府职能转变

论公共服务与政府职能转变

论公共服务与政府职能转变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逐步建立和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善、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为此,在推动经济转型和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应注重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谐社会的高度,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通过制度创新,实现公共服务资源优化配置,切实提高公共服务的有效性,把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要求落到实处。 一、充分认识公共服务的极端重要性 1.完善的公共服务既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政府的核心职能之一;经济社会越发展,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性就越突出。一个国家或地区能否国泰民安、社会和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公共服务的有效性。 2.公共服务与人民群众当前和未来利益密切相关。对公共服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阐述社会产品的分配时指出,“用来满足共同需要的部分,如学校、保健设施等。同现代社会比起来,这一部分一开始就会显著地增加,并随着新社会的发展而日益增

长。”《共产党宣言》也提出,“共产党人为工人阶级的最近的目的和利益而斗争,但是他们在当前的运动中同时代表运动的未来。”这意味着,兼顾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和未来发展需要,是共产党在革命斗争和经济社会建设中肩负的天然职责。在取得执政地位后的经济社会建设时期,不断加强与改善公共服务是执政党及其领导的政府的重要职责,是把人民群众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相结合的持续过程,是实现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着力点。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是并没有忽视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科技等公共服务建设,特别是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加强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保证国民经济正常运行和良好的社会秩序”,“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对于深化企业和事业单位改革,保持社会稳定,顺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大意义”,首次在党的重要文件中明确提出加强政府社会管理职能及其重要作用。 进入新世纪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政

如何提高基层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

如何提高基层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 基层政府作为最基层的政权机构,积极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真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带领群众调整产业结构,加快脱贫致富步伐,为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基本上履行以下五项职能:一是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落实上级党委、政府安排部署的各项工作任务,向上级反应基层的各种情况等;对上级部门派驻的机构,履行代管或协调、协助、服务等职能。二是维护辖区社会稳定。理顺群众情绪,调解矛盾纠纷,应对和处置群体性事件,负责辖区内的生产安全等。三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指导农业结构调整,开展招商引资,实施项目建设,发展农村经济等。四是提供农村综合服务。为农业生产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提供公共产品、劳务输出等服务。五是抓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履行农村基层党建职责,开展思想教育活动,加强村干部和农村党员队伍建设等。 制约基层政府公共服务作用发挥的主要因素是管理体制不顺、干部整体素质不高、财政困难、历史遗留等。另外,村级组织薄弱、矛盾纠纷较多、农村维稳工作难度加大、政府诚信缺失带来的干群关系紧张、站所职能发挥不明显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基层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发挥。

当前,基层政府尤其是欠发达地区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迫切需要取得三方面的支撑,即通过完善责权统一和转移支付等制度、加强乡镇政府自身建设等三方面有效联动。 完善权责一致体制。明确各级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责,界定、细化基层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责,明确基层政府的行政权限,做到权随责走,人随责配,并通过法律、法规的形式规范基层政府需承担的法律责任;规范基层的责任,对不应由基层承担的职责,不再列入基层目标责任考核,把基层政府不该管、管不了的事交给企业、社会组织和中介组织承担;加强上级委托授权的监督和管理,加快确认基层执法主体地位,提高执法效率与质量。 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弥补欠发达地区的财政能力缺口。对欠发达地区,应更多地采用专项转移支付来实现基础性公共服务的完全覆盖,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避免将大部分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用于养机构、养人,而不是用于公共服务的投资,同时,减少专项转移支付基层配套资金的比例;通过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项目合作,提高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而提高其财政收入,使基层政府能够有更多的可支配财力,根据当地公众对公共服务的需求偏好进行公共服务的投资决策;增加财政转移支

乡镇政府职能转换存在的若干问题

乡镇政府职能转换存在的若干问题 2006-10-09 来源:中国会计网作者: 参与讨论:会计论坛 【4Fang,最简单实用的免费财务软件】【2011年会计职称考试辅导班报名中】2000年以来,安徽省在全国率先全面开展农村税费改革,2005年起,免征农业税。笔者随黄山市委党校课题组于2005年4月22日至6月1日期间,通过对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阳湖镇、歙县徽城镇、黄山区谭家桥镇、休宁县海阳镇、休宁县流口镇、黟县碧阳镇,休宁县海阳镇盐甫村、黄山区新丰乡,休宁县流口镇流口村、六股尖、黟县洪星乡、休宁县齐云山镇若干典型中心城区、农业畈区、林茶特产农业乡镇的实地调研,大体了解了农业税减免后,黄山市乡镇政府职能转换的基本情况。 一、农业税减免后,乡镇干部及政府存在的若干问题 1、乡镇干部对于职能转换的反映各不相同 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乡镇干部觉得工作职能减少、难度减小、压力减轻。农业税减免前,乡镇干部面向农民“要钱、要粮”的工作占全年工作量的70%以上,“三提五统”的征收使得乡镇干部常年工作非常辛苦,经常驻居征收村工作。农业税彻底减免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乡镇干部繁重工作职能的“大头”释卸了,工作职能减少、难度减小、压力减轻,工作只限于继续“忙”于农业税之外的诸如国税地税的征收、征地、常规性计生、护林防火、防汛抗旱、公路拓宽、拨款性小水电改造、社会治安、民事纠纷、公益事业发展、两委换届选举之类的常务职能中,重心没有转换到“农村经济发展、农民致富”的服务型政府职能上来。 经济发展相对较好的乡镇干部反觉工作更繁忙、困难更多、压力更大。农业税减免后,农民发展经济的积极性更高,需要乡镇政府干部服务的要求更高、范围更广。根据农村社会的发展和农民生活的实际需求以及中央乡镇政府职能转换的精神,经济发展相对较好的乡镇确立了“农村经济发展、农民致富”的新的政府服务职能重心。新的职能使得乡镇政府要尽快从自上而下、手段单一的指令性型政府转向全面、超前为农民服务的政府,工作量加大,大多数乡镇除了党政一把手外,干部大都兼岗,政府核定的干部编制普遍不够用。乡镇干部感觉服务职能重心转换后的工作更繁忙、困难更多、压力更大。 2、党群、干群的紧张关系虽有很大改善,但是在局部税费征收方面还没有完全消解,减免“三提五统”费收和合理化国税、地税征收的改革工作还需继续。 减轻农民负担是消解党群、干群紧张关系的关键。但是,农业税减免后,党群、干群紧张关系在局部税费征收方面还没有完全消解。农业税(“头税”)虽已减免,但是,“入不敷出”使基层政府不得不依赖的乡村集体自筹资金“三提五统”费(“二税”)仍在继续征收,而且,“二税”负担重于“头税”。同时,国税、地税的“合理性征收”也给急需“优惠减免”发展的当今农村增添了负担和压力,农村农民总体负担减免幅度不大。有的偏远乡镇完成不了国税、地税的合理征收任务。因此,农业税减免后,政府还要逐步减免“三提五统”费收和合理化国税、地税征收的改革,以大幅度减轻农民负担,使得乡镇政府领导干部完全从“要钱”的指令性压力角色里走出来,彻底改善党群、干群关系,乡镇政府真正成为农民的服务型政府。 3、更深层次的干群暂时脱离情况将会局部产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