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运动与摩擦力

5.运动与摩擦力
5.运动与摩擦力

5.运动与摩擦力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接触面会发生摩擦,产生摩擦力。

2.摩擦力是有大小的,物体由静止变成运动时需要克服摩擦力。

3.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方式有关,一般滚动时所受到的摩擦力小,滑动时所受到的摩擦力大。

科学探究目标

1.会用垫圈数表示摩擦力的大小,并对比不同运动方式下的测量结果。

2.摩擦力是有大小的,物体由静止变成运动时需要克服摩擦力。

3.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方式有关,一般滚动时所受到的摩擦力小,滑动时所受到的摩擦力大。

科学态度目标

尝试用不同的思路、方法完成科学探究。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意识到轮子的发明将物体的运动改变成用滚动的方式前进,这是技术上的巨大进步。

2.意识到人类可以通过不断改进技术来满足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需求。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摩擦力,以及知道摩擦力是有大小的。

难点:通过实验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方式有关,一般滚动时所受到的摩擦力小,滑动时所受到的摩擦力大。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皮球、学生实验材料一套、班级记录表。

小组:实验用纸盒、粗线一根、托盘、铁垫圈若干、圆铅笔、四个小车轮、两根车轴、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

一、聚焦:揭示课题

[材料准备:皮球]

1.教师出示皮球,皮球在桌面滚动,最后停止。

提问: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预设:皮球慢慢减速,最后停下来。)

提问:谁能解释?(预设:皮球受到摩擦力。)板书摩擦力

2.感受摩擦力。

提问:我们有什么办法感受到摩擦力呢?(预设:把手放在桌面上往前推。)提问:有什么感受?(预设:有一个阻碍手掌向前运动的力。)

3.出示摩擦力的概念。

4.出示古人搬运巨石的图片。

提问:古人是如何搬运巨石等重物的?(预设:使用滚木。)

提问:人们在搬运巨石等重物的过程中会产生巨大的摩擦力,如何减小摩擦力呢?(预设:减少接触面积、改变运动方式等)将学生说的方法记录在班级记录表中。

5.揭示课题:运动与摩擦力(板书)

二、探索:

活动一:直接拉动重物。

[材料准备:硬纸盒、重物、木板、滑轮、棉线、托盘、垫圈、剪刀、学生活动手册]

1.讨论:我们直接拉动重物,可能需要多大的力?

2.学生说说可能要用哪些实验材料,以及如何进行实验。(了解学生前概念)

3.学生说说实验中还要注意什么,出示温馨提示,明确实验要求。

4.学生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并说说发现了什么?

5.提问:纸盒装载重物是如何前进的?垫圈很少时,纸盒为什么不滑动呢?小结:像这样的运动方式,我们称之为滑动。(板书滑动)

活动二:使用滚木拉动重物。

[材料准备:硬纸盒、重物、木板、滑轮、棉线、托盘、垫圈、剪刀、铅笔5只、学生活动手册]

1.讨论:古人有什么好方法拉动重物?

2.学生说说可能要用哪些实验材料,以及如何进行实验。(了解学生前概念)

3.学生说说实验中还要注意什么,明确实验要求。

4.学生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并说说发现了什么?

5.提问:滚木是如何带着重物前进的?用“滚木”移动重物有什么优点和缺点?

小结:像这样的运动方式,我们称之为滚动。(板书滚动)

活动三:改进滚木,使用轮子拉动重物。

[材料准备:硬纸盒、重物、木板、滑轮、棉线、托盘、垫圈、剪刀、轮子四个、车轴两根、学生活动手册]

1.讨论:我们有比使用滚木更好的办法搬运重物吗?

2.学生说说可能要用哪些实验材料,以及如何进行实验。(了解学生前概念)

3.学生说说实验中还要注意什么,明确实验要求。

4.学生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并说说发现了什么?

5.提问:轮子是如何运动的?用轮子和滚木相比有什么好处?

(预设:像滚木一样滚动。)

三、研讨:实验发现

[材料准备:学生活动记录、班级记录表]

1.学生根据活动记录的数据,反馈交流:哪种方式搬运重物比较省力?

(预设:使用滚木或轮子。)

2.为什么?(预设:根据拉动重物的垫圈个数,知道滑动比滚动受到的摩擦力大。)(板书滚动摩擦力小,滑动摩擦力大。)

3.提问:三种方式中,你认为哪种搬运重物的方法最好?为什么?(预设:略)

4.提问: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增大摩擦力?哪些地方需要减小摩擦力?(预设:略)将学生的想法记录在班级记录表中。

四、拓展:交通工具是怎样减小摩擦力的?

出示气垫船和磁悬浮列车图片。讨论:气垫船和磁悬浮列车是怎样减小摩擦力,行驶得更快?

【板书设计】

5.运动与摩擦力

摩擦力:阻碍物体运动的力

滑动摩擦力大

运动方式

滚动摩擦力小

【作业设计】

1.下面哪种方式搬运重物最省力,最方便?( C )

A.直接拉动

B.使用滚木

C.使用轮子

2.下面哪种情况是减小摩擦力?( B )

A.冰面上铺稻草

B.拉链上涂润滑油

C.跑步用的钉鞋

3.为什么使用轮子拉动重物比直接拉动重物更省力?( A )

A.改变运动方式

B.改变接触面光滑程度

C.改变了重物的轻重

教学反思:

教科版五年级上《运动与摩擦力》优秀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册《运动与摩擦力》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接触面发生摩擦,会产生摩擦力;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摩擦力的大小和物体的重量有关。 过程与方法:通过推测、设计实验,检验摩擦力与接触面和重量的关系。发展识别控制变量、采集、记录、分析数据进行得出结论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认真实验、根据数据得出结论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点: 用实验检验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和重量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 根据自己设计的实验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进而得出结论。 四、教学准备: 实验材料:塑料盒、钩码、条形盒测力计、桌布、光滑的桌面、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认识摩擦力 1、同学们,请看大屏幕,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新一旧两双鞋,如果你要去参加拔河比赛并且想取胜,你会选哪双鞋?为什么?(预设:学生说新鞋,漂亮,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可以。摩擦大) 2、其实啊,我们选择新鞋还是旧鞋是和鞋与地面的摩擦有关的,同学们想知道这位同学选的对不对吗?(生:想),嗯,那接下来我们可要跟随老师一起认真探究本节课的内容《运动与摩擦力》,板书课题。 3、你听说过摩擦吗?谁试着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摩擦现象?

4、通过刚才同学们的例子,我们发现要想产生摩擦需要几个物体?(两个),现在我们的手和桌面是两个物体,伸出你的手放在空中,感觉到摩擦吗?(没有)那怎样才行?(接触)。也就是说得与物体接触,现在把手放在桌面静止不动有摩擦吗?(没有)那得怎么办?(动)得运动。所以说要想产生摩擦需要几个物体(两个),而且物体必须要(接触)?还得(运动)?这个过程中摩擦在哪产生的?(接触面)。接下来,我们的手在桌面上用力向前推,再在空气中向前推,对比,哪个用力大?这说明手与桌面摩擦的过程中会产生一种力,这种力是帮助我们运动还是阻碍我们运动的?这个阻碍我们运动的力就是摩擦力。 5、我们一起来看看摩擦和摩擦力的概念,哪位同学来给大家读一读?出示摩擦力的概念: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因此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5、提问:现在知道了摩擦力,那么关于摩擦力,你认为可以研究它的哪些内容?我们先来研究如何测量摩擦力的大小 (二)测量摩擦力的大小 1、我们知道,可以用什么来测量力的大小呢?使用测力计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呢?(用之前首先调零,读数时眼睛要与指针相平,不要超过测力计的最大量程。)摩擦力可以用它来测量吗? 2、我这里有个盒子,那我怎么使用测力计测量它的摩擦力呢?(说的很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课件出示测量摩擦力的方法。)测量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一定要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物体,同时注意测力计一定要与被测物体相平。) 3、各小组尝试测身边物体运动时的摩擦力。 3、小组汇报。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教材分析.doc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由“生物与环境”、“光”、“地球表面及其变化”、“运动和力”四个单元组成。 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 本单元所涉及到的科学概念有: 1、植物对环境有基本的需要。如空气、水、空间等。 2、动物对环境有基本的需要。如空气、水、空间和食物等。 3、植物和动物都会对它们需要的环境进行选择。不同的生物对环境都有着自己所特有的需求。如光照强度、水分多少、食物种类等。 4、植物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有着非常复杂的关系。如食物关系等。 5、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

6、在一定范围内的生物必须和平共处,生态平衡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威胁。 第二单元光 本单元中的科学概念 1、物体影子的长短、方向、大小和光源的位置、方向、以及物体和光源的距离有关;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 2、光是直线传播的。光在传播过程中碰到物体,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射光也是直线传播的。 3、光的反射原理在生产生活中广泛应用,但有时候反光也给我们带来不便和危害。 4、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光强热量就大,光弱热量就低。 5、物体吸收太阳光和热的多少和物体材料的特性、接受光的位置、角度有关。 6、太阳能是一种清洁、节能、安全的能源,人类一直都在研究如何接收更多的太阳光,以便获得更多的热能,太阳能热水器和太阳灶就是一些成功的事例。 7、太阳能热水器的基本构造、工作过程及简单原理。

4-5 运动与摩擦力

4-5 运动与摩擦力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接触面发生摩擦,会产生摩擦力;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摩擦力的大小和物体的重量有关。 过程与方法:测量摩擦力的大小;推测、设计实验检验摩擦力与接触面和重量的关系;做摩擦力大小的对比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认真实验、根据数据得出结论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用实验检验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和重量的关系 【教学难点】做摩擦力大小的对比实验 【教学准备】弹簧测力计、线绳、供拉动的小物品若干、纸盒、载重物、正反面粗糙程度不同的木板一块 新轮胎和旧轮胎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了解学生原有水平 1、出示轮胎纹路图,提问:看了这两幅图,你想到了什么?(防滑、摩擦) 2、引导:你所知道,什么叫摩擦? 3、感受摩擦力,用手在空中滑动,再用手在桌面拖动,说说你的感受。 4、引导:这种阻碍手运动的力就是摩擦力 揭题:运动与摩擦力 5、提问:关于摩擦力,你认为可以研究它的哪些内容? 二、测量摩擦力的大小 1、提问:一个物体摩擦力的大小可以怎么测量呢? 2、学生交流、讨论 出示:我们用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一个物体,刚好能使这个物体运动起来的力就是它受到的

摩擦力。 3、测量钩码、笔袋等物体的摩擦力。 4、推测:摩擦力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 三、摩擦力大小和接触面状况的关系 1、提问:请你推测,物体的接触面状况会对它摩擦力大小有什么影响? 学生推测: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2、你能用实验证明吗?提供正反面粗糙程度不同的木板 学生结合81页表格设计实验 不改变条件 要改变的条件( ) 摩擦力大小(牛) 3、学生实验、记录 4、交流汇报、得出结论 四、摩擦力大小和物体重量之间的关系 1、推测物体重量对它所受的摩擦力大小有什么影响? 2、设计对比实验 不改变条件 要改变的条件( ) 摩擦力大小(牛) 3、学生实验 4、交流汇报、得出结论 五、小结 1、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发现摩擦力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系? 2、提问: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除了和物体的接触面和重量有关系外,它的大小还可能受

小学科学_滑动与滚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一、课前交流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上一节科学课。在这节课里,我们要共同研究一个问题,你们准备好了吗?(学生:准备好了) 好,上课!(学生起立) 二、导入新课 我们班有六个小组,在今天的课堂上,比一比哪个小组表现最积极,最优秀,好不好?(学生:好)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箱子。现在老师想找一个同学来推一推这个箱子(准备道具)。(指名一个同学上来推箱子) 感觉怎么样?推动容易吗?(学生:容易)。 现在老师在箱子里放入东西(把物体放入)你再来推一下试试。(学生推箱子) 现在感觉怎么样?有什么不同?(学生:第一次推,感觉很轻松,第二次有点用力) 为什么会这样呢?木板还是这个木板,箱子还是这个箱子,是什么让推动箱子的力发生了变化? (学生:箱子里放入了东西,箱子的摩擦力变大了,推箱子有点困难) 这是我们上节课学习的知识,现在一起复习一下(PPT) 找个同学读一下(指名读) 好,同学们,老师有一个问题,在不改变物体重量的情况下,有什么办法可以让这个箱子推起来轻松一些吗? (学生:可以在箱子下面放木棍,加轮子,涂抹油,放冰块) 老师这里有几根木棍,现在老师想把它们放到箱子下面,我们来看看有什么变化?(指名学生推) 有什么变化呢?(学生:轻松多了) 为什么加了木棍之后推起来就轻松多了呢?谁说一下自己的理解? (学生回答) 没有加木棍时,箱子是滑动的,加了木棍之后,箱子是滚动的,说明箱子的摩擦力和滑动与滚动有关系。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滑动与滚动(PPT,板书) 三、进入新课 首先我们认识一下什么是滑动和滚动(PPT) 对于滚动和滑动两种运动方式,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学生回答:省力) 你们呢?都这样认为吗? 好,滚动比较省力,这是我们的推测,到底是不是这样呢?我们能不能通过实验来证明一下呢?你们愿不愿意?(学生:愿意) 四、滑动与滚动实验计划 老师准备了一些实验材料,有弹簧测力计,木棒,物体。我们利用这些材料自主做实验,老师给你们5分钟的时间,先制定我们的实验计划表,(PPT)包括推测,改变条件,不变条件,设计图。计划表在你们的桌子上,讨论一下,把计划表填写完整。倒计时开始。(倒计时PPT)(学生讨论,老师巡视) 研究结束,哪个小组愿意给我们分享一下你们的研究结果?(指名回答:变化的是运动方式,不变的是物体重量,运动方向,速度) 以上是我们的研究计划,下面我们来用实验的方法验证我们的推测。(PPT) 五、实验过程

五年级科学上册 运动与摩擦力教案 教科版

运动与摩擦力 一、教材分析 《运动与摩擦力》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四单元“运动和力”的第五课。本单元属于力学知识板块,在《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知道自然界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力,这些力都可以使物体的运动发生变化。本节课就是让学生了解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摩擦力,并且简单的研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两个因素。学生在前几节课对力已有初步的感受,从研究小车的运动开始,转到力的概念认识、力的测量;从重力,弹力,然后进入本课的摩擦力学习。此前学生已经掌握用弹簧秤测定力的大小的实验,本课的知识也是为学习第六课“滑动与滚动”打下基础。另外力这一单元本身跟初中物理中的力学有着很深的联系,是为之打基础的课程,摩擦力也是其中之一。 二、学生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对于力的学习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对于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力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另外摩擦力属于生活中常见的力,学生基本都知道,只是没有系统的去整理过自己关于这方面的知识,也没有再深入的研究过它的一些特性。因此,本节课的还是要以学生自己的认知基础为突破点,再引导他们系统整理自己的生活积累的知识的基础上,引导他们继续深入的研究摩擦力。 三、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对学生学科学、用科学能力的要求及本课特点,确定的本课教学目标是: 1、了解什么是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接触面发生摩擦,会产生摩擦力。 2、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表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表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3、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量有关:物体越重,摩擦力越大;物体越轻,摩擦力越小。 四、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重点:认识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物体重量的关系。 本课的难点:掌握测定摩擦力大小关系的实验。 五、学法、教法 教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主导课堂教学。在教学中主要采用实验探究法。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推测猜想、设计实验,通过实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同时充分利用各小组的相互合作,使学生之间有更好交流,让教学更容易突破重难点,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情感。 学法:与教法相适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分组实验,相互合作,把大部

第5课 《运动与摩擦力》教学设计(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 第5课《运动与摩擦力》教学设计 教学导航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了解了物体的运动,认识了力,知道力是有大小和方向的,初步体会到运动状态的改变是因为受到了力的作用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运动和力的关系,知道物体运动起来是由于力的作用,同时相互接触物体相对运动时也会产生摩擦力,从而解释生活中的运动现象。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认识摩擦力产生的条件,通过实验了解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和物体的轻重有关。 【学情分析】 在科学探究方面,五年级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过程与方法技能,本课将引导学生经历更为完整的探究过程。对于运动和摩擦力学生并不陌生,他们有着自己丰富的感性体验。本课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拉力、重力、反冲力、弹力等力能使小车动起来,知道力有大有小的情况下进行学习的。学生的这些原有认知和生活经验,为本节课的开展提供了很好的学习基础,同时使学生将科学与生活更好的联系起来,运用科学于生活。这对学生的生活、学习、科学素养的形成都具有重大意义。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接触面发生摩擦,会产生摩擦力;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摩擦力的大小和物体的重量有关。 过程与方法: 测量摩擦力的大小;推测、设计实验检验摩擦力与接触面和重量的关系;做摩擦力大小的对比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 形成认真实验、根据数据得出结论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用实验检验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和重量的关系。 【教学难点】 做摩擦力大小的对比实验。 【教学准备】 学生材料:弹簧测力计、砝码、摩擦木块、砂纸、纱布、实验记录单。 教师材料:学生实验器材一组、多媒体课件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感受摩擦力 1.情境:同学们,现在正是秋高气爽好时节,非常适合户外运动。小明也非常喜欢参加户外运动,本周末,他要和妈妈去爬虎头山,山路难走,必须穿一双合适的运动鞋。请大家来帮他挑选一双适合登山的运动鞋吧。 为什么选择左边这双鞋?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新鞋和旧鞋的鞋底,你有什么发现? 我们发现了:旧鞋的鞋底平了,磨损比较厉害。 那是什么原因造成旧鞋磨损这么厉害,变平了呢? 2.认识生活中的摩擦现象。你能在自己的鞋底找到摩擦的痕迹吗? 3.感知摩擦力。 现在,老师就和大家一起玩一个“推手掌”的游戏。请大家跟着老师一起做:首先,将手掌在空气中推动,再紧紧地贴着桌面,然后用力向前推动。你们感觉到什么? 预设:感觉到在空气中很轻松。 在桌面上有阻碍,很吃力。 师:我们的手掌在桌面上拖动的时候,的确受到一种阻碍的力,我们就把这种阻碍运动的力叫做摩擦力。(板书:摩擦力) 师:你说的真好!现在再请同学们将手掌静静地贴在桌面上,不运动。这时候,你们还能感受到摩擦力吗?为什么?

科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共8课时)》教学设计

科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集体备课(共8课时) 一、教材解析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教科书有四个单元:“生物与环境”“光”“地球 认识和研究,本单元是在此基础上带领学生们进一步研究生物与环境(包括生物环境和非生物环境)之间的关系。在研究生物与环境关系的时候,他们会发现:各种生物依赖于有生命和没有生命的环境,它们的行为与所处的环境有关,所有的生物也都会引起它们所生存环境的变化。学生们在探索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过程中,会进一步巩固他们对生物的已有认识,形成对生物的积极态度,并了解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过程与方法技能,如观察、记录、简单实验等。在本单元中,他们将通过研究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掌握对比实验的探究技能,加强运用数据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解释的能力。在本单元中,他们还将面临几次较长时间的观察,这些都将促进学生们过程与方法技能的形成。 本单元内容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3课):通过对种子发芽和种子生长的观察研究,认识植物与无生命环境的关系,了解植物的生存是需要一定条件的。 第二部分(第4课):通过对蚯蚓与环境的研究,认识动物与无生命环境的关系,了解动物是会根据自身生存的需要对环境条件进行选择的。 第三部分(第5课):通过认识和研究食物链与食物网,将植物和动物联系起来,认识到生物之间是互为生长环境的,它们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

第四部分(第6-8课):通过建造生态瓶和模拟实验,认识在一定区域内生活的生物需要一个和谐、平衡的环境,平衡的改变会对生物的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生态平衡是十分重要的。 这一单元学生们将通过研究植物对环境的需要、动物对环境的需要,生物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研究,建立起初步的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认识。 二、单元目标 科学概念 ●植物对环境有基本的需要。如空气、水、阳光、养分、空间等。 ●动物对环境有基本的需要。如空气、水、空间和食物等。 ●植物和动物都会对它们需要的环境进行选择。不同的生物对环境有着自己特有的需要。 ●所有的生物都会引起它们所生存的环境的变化。 ●植物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存在着非常复杂的关系。 ●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 ●在一定范围内的生物必须和谐共处,生态平衡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威胁。 过程与方法: ●进行种子发芽的对比实验,并收集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发芽种子的数据。 ●观察绿豆芽的生长,并记录下它们的生长情况。 ●进行蚯蚓选择环境条件的实验,并收集相关数据。 ●用文字、数据、图表等对所观察到的内容进行记录、整理与分析。 ●通过文字、图画和讨论表达自己的看法,并与同学进行交流。 ●运用所了解的生物与环境的知识来理解保护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通过阅读资料来增加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理解。 ●在人工环境中培育和养殖动、植物。 情感态度价值观: ●养成对植物和动物对环境需要进行研究的兴趣。 ●能够敏感地意识到生物对环境的需求。 ●获得生物生存需要一定环境条件的认识。 ●形成积极的对待生物的态度。 ●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难点: ●动物对环境有基本的需要。如空气、水、空间和食物等。 ●植物和动物都会对它们需要的环境进行选择。不同的生物对环境有着自己特有的需要。 ●所有的生物都会引起它们所生存的环境的变化。 ●植物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存在着非常复杂的关系。 ●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 ●在一定范围内的生物必须和谐共处,生态平衡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威胁。

五年级科学上册 4_5《运动与摩擦力》教案 (新版)教科版

运动与摩擦力 一、教学目标: 1、知道摩擦力是一种阻碍物体运动的力,会做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 2、通过自主实验探究得知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状况(光滑、粗糙程度),运动状况(滚动还是滑动),物体的重量(对地面的压力)有关,与接触面积无关。 3、培养学生乐于交流、乐于合作的态度。 二、教学准备:小车、线、长方形木板、砂皮、垫圈、记录纸、钩码、铁夹 三、教学重点难点:设计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并能从实验结果中得出初步结论。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冬天,天冷,搓手,产生了热量。引入摩擦的知识。 二、授课: (一)、感知体验,引入摩擦力概念 1、用手在桌面上轻轻向前推一下,有什么感觉? 2、预设摩擦力,并结合刚刚活动讲解摩擦力。 3、屏幕出示摩擦力概念: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在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产生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教师板书“运动与摩擦力) 4、摩擦力的大小可以测量吗?用什么工具测量,怎么测量? 屏幕出示测量方法。 提出测一本科学书和一个笔袋在桌子上运动时所受的摩擦力。 教师演示测量方法,并说明注意事项。 (二)、研究摩擦力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

我们先来猜测一下,你认为摩擦力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选择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表面光滑程度,摩擦力大小与物体的轻重两个因素进行研究。 (一)、请你推测,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表面光滑程度有怎样的关系呢? 学生推测: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你们的猜测似乎有一定的道理,但这些都只是我们的猜测,我们还需要用实验来验证我们的想法。老师今天给你们提供了1个测力计、塑料盒子(里面1个50g的钩码)、一张砂纸和我们的桌面。你们能用这些材料设计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测吗? 请你们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交流实验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设计实验。提示:实验中要改变的是什么?准备怎么改变?不要改变的是什么?怎样保持它们不变?做这个实验要注意些什么?测量时要注意什么?学生进行实验并汇报实验结果。 我们的发现:物体间接触面光滑,摩擦力小;物体间接触面粗糙,摩擦力大。 (二)摩擦力大小和物体重量大小之间的关系 推测:摩擦力的大小和物体重量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你这样推测的理由是什么? 学生在上一个实验的基础上自主进行实验。 交流实验方法和结果。 我们的发现:物体重,运动时的摩擦力大;物体轻,运动时的摩擦力小。 课堂小结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发现摩擦力的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系? 三、拓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小小设计师。 四、作业布置:写一篇小论文。 板书设计运动与摩擦力 接触面光滑程度有关光滑小

小学语文_《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运动与摩擦力》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运动与摩擦力》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四单元“运动和力”的第五课。本单元属于力学知识板块,学生初次学习,但对力已有初步的感受。教材从研究小车的运动开始,转到力的概念认识、力的测量;然后进入本课的学习。此前学生已经掌握用弹簧秤测定力的大小的实验,本课的知识是学习第六课“滑动与滚动”的基础。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与初中《科学》的力学单元联系紧密,为初中学生学习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滚动摩擦力、惯性等知识打下了基础。 本课的探究活动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感知摩擦力和测量物体运动时的摩擦力。第二、研究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光滑程度关系,这一活动是要求学生根据材料来自行设计实验、检验推测。第三、研究摩擦力大小与物体重量的关系。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发生摩擦,运动物体受到阻碍运动的摩擦力。 2.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表面光滑,摩擦力小;表面粗糙,摩擦力大。 3.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量有关:物体越重,摩擦力越大;物体越轻,摩擦力越小。 过程与方法: 1.学习测量摩擦力的大小。 2.推测、设计实验检验摩擦力与接触面和物体重量的关系。 3.做摩擦力大小的对比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养成认真进行实验的习惯,学会小组合作探究实验。 2.了解摩擦力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浓厚兴趣。 【重点和难点】 重点:设计对比实验研究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物体重量的关系。 难点:掌握对比实验的关键与要注意的问题。

【教学准备】 弹簧测力计(2.5N),供拉动的小车,砂纸,钩码(作为载重物),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课前老师想请问一下大家,我这样测出来的读数是什么力啊?(用弹簧测力计勾起物体),那这样呢(用弹簧测力计拖动笔袋)。那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看一下大家刚才说的对不对。 (一)认识摩擦 1、科学源于生活,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现象,也都可以通过科学知识进行合理的解释。(出示鞋的图片)这里有新旧鞋的图片,仔细观察一下,鞋上的花纹有什么不同,是如何造成的。(一个学生回答即可) 2、说的真好,在科学上,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摩擦。 3、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摩擦现象呢?(5、6个学生说即可) (二)摩擦与运动密不可分 1、看来摩擦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那么让我们来进一步的了解摩擦。 2、感受摩擦力认识摩擦力。我们把手放在桌面上推动,感觉用了多大的力?把手离开桌面做同样的运动,感觉用了多大的力?对比一下,两次用力大小有什么不同?那手放在桌面上不动感觉得到摩擦吗? 3、通过刚才的自己的感觉,大家说一下,怎样才算有摩擦?(它们不仅要相互接触,而且只有相互运动时才会有摩擦) 4、你真善于思考!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的物体会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我们叫做摩擦力。也就是我们本节课的探究重点。 二、了解摩擦力 (一)感受认识摩擦力的大小。 师:我们以前学过,可以用什么来测量力的大小呢?请问使用测力计时应注意什么问题呢?(用之前首先调零,读数时眼睛要与指针相平,要读出测力计的数据,不要超过测力计的最大量程。)其实摩擦力也可以用这种工具来测量。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2015-2016)第一学期 一、学生分析: 1、整体学习状况:学生整体学习比较认真,并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 2、已有知识、经验: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大部分学生的科学常识缺乏,科学探究能力也较弱。家长和某些教师偏重于语数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科学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由“生物与环境”、“光”、“地球表面及其变化”、“运动和力”四个单元组成。 《生物与环境》单元从内容上分三个部分:通过“绿豆种子发芽和生长”、“蚯蚓的选择”研究生物的生存和非生物环境的关系。第二部分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生态群落中生物之间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并通过生态瓶的制作、观察,探究生物群落中生物和生物、生物和非生物相互依存的关系。第三部分内容,是把以上认识拓展到自然界,通过典型事例的分析,认识到保护大自然、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光》单元首先引导学生们观察光的传播(直线传播和反射)特点及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运用;接着指导学生认识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阳光下物体得到的热与受到的光照强弱有关系,也与物体本身的性质有关系。最后通过制

作太阳能热水器综合运用相关知识。 《地球表面及其变化》单元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认识地球表面总的地形概貌,以及河流、海洋、山脉、高原等地形及特点;二是地形地貌变化及发生原因。让学生知道是地球内部的运动,是太阳、流水、风、冰川、波浪等自然力共同作用形成和重塑了地球的外表。 《运动和力》单元内容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了解重力、弹力、反冲力,让学生用这些力作动力使小车运动起来,并研究动力的大小与小车运动的关系。第二部分学习测量力的大小,认识力的单位,为研究摩擦力大小做好技能准备。第三部分认识摩擦力,研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一些因素,研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第四部分动手实践,设计和制作一个小车。 三、教学目标: 1、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过程与方法技能,如观察、记录、简单实验等,本册将引导学生经历更为完整的探究过程。 2、通过学习让学生强调实验前后的推测、解释要有充分的依据。 3、掌握控制变量实验的技能,并学习实际控制变量实验。 4、运用模拟实验探究自然事物发生的原因、变化及规律。 5、面临几次较长期的观察研究活动:能用线条、符号、图画、文字等方式记录观察现象,用柱状图、折线图处理数据,并认识到重复实验的意义。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难点: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 五、教学措施:

5.运动与摩擦力

5.运动与摩擦力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接触面会发生摩擦,产生摩擦力。 2.摩擦力是有大小的,物体由静止变成运动时需要克服摩擦力。 3.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方式有关,一般滚动时所受到的摩擦力小,滑动时所受到的摩擦力大。 科学探究目标 1.会用垫圈数表示摩擦力的大小,并对比不同运动方式下的测量结果。 2.摩擦力是有大小的,物体由静止变成运动时需要克服摩擦力。 3.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方式有关,一般滚动时所受到的摩擦力小,滑动时所受到的摩擦力大。 科学态度目标 尝试用不同的思路、方法完成科学探究。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意识到轮子的发明将物体的运动改变成用滚动的方式前进,这是技术上的巨大进步。 2.意识到人类可以通过不断改进技术来满足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需求。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摩擦力,以及知道摩擦力是有大小的。 难点:通过实验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方式有关,一般滚动时所受到的摩擦力小,滑动时所受到的摩擦力大。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皮球、学生实验材料一套、班级记录表。 小组:实验用纸盒、粗线一根、托盘、铁垫圈若干、圆铅笔、四个小车轮、两根车轴、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 一、聚焦:揭示课题 [材料准备:皮球] 1.教师出示皮球,皮球在桌面滚动,最后停止。 提问: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预设:皮球慢慢减速,最后停下来。) 提问:谁能解释?(预设:皮球受到摩擦力。)板书摩擦力 2.感受摩擦力。 提问:我们有什么办法感受到摩擦力呢?(预设:把手放在桌面上往前推。)提问:有什么感受?(预设:有一个阻碍手掌向前运动的力。) 3.出示摩擦力的概念。 4.出示古人搬运巨石的图片。 提问:古人是如何搬运巨石等重物的?(预设:使用滚木。) 提问:人们在搬运巨石等重物的过程中会产生巨大的摩擦力,如何减小摩擦力呢?(预设:减少接触面积、改变运动方式等)将学生说的方法记录在班级记录表中。 5.揭示课题:运动与摩擦力(板书) 二、探索: 活动一:直接拉动重物。 [材料准备:硬纸盒、重物、木板、滑轮、棉线、托盘、垫圈、剪刀、学生活动手册] 1.讨论:我们直接拉动重物,可能需要多大的力? 2.学生说说可能要用哪些实验材料,以及如何进行实验。(了解学生前概念) 3.学生说说实验中还要注意什么,出示温馨提示,明确实验要求。 4.学生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并说说发现了什么? 5.提问:纸盒装载重物是如何前进的?垫圈很少时,纸盒为什么不滑动呢?小结:像这样的运动方式,我们称之为滑动。(板书滑动) 活动二:使用滚木拉动重物。 [材料准备:硬纸盒、重物、木板、滑轮、棉线、托盘、垫圈、剪刀、铅笔5只、学生活动手册] 1.讨论:古人有什么好方法拉动重物?

2019年精选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运动和力5、运动与摩擦力教科版练习题三十四

2019年精选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运动和力5、运动与摩擦力教科版练习题三十 四 第1题【单选题】 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速度越快,摩擦力越大 B、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 C、物体越重,滑动摩擦力越大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桌上拉动木块可以用( )测量出摩擦力的大小。? A、测力计 B、水平尺 C、天平秤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小车载重量越大,受到的摩擦力越( )。 A、大 B、小 C、与载重量无关 【答案】:

【解析】: 第4题【判断题】 物体不动就不会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5题【判断题】 载满货物的大卡车很不容易停下来,所以可以说明物体越重,摩擦力越小。(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6题【填空题】 由于摩擦,物体会受到一个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______。 【答案】: 【解析】:

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______和______有关。 【答案】: 【解析】: 第8题【填空题】 填空题。 在地面上运动的物体都会与地面发生______。 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______。 我们可以用______来测量摩擦力的大小。 我们用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一个物体,刚好能使这个物体运动起来的力就相当于它受到的______。 生活中,只要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它们的接触面之间就会______。 【答案】: 【解析】:

我们可以用( )来测量木块与桌面之间摩擦力的大小。 A、测力计 B、水平尺 C、天平秤 【答案】: 【解析】: 第10题【解答题】 下面选项中,可以增大摩擦力的是( )。 A、向电风扇的转轴处加润滑油 B、旱冰鞋上的小轮 C、鞋底上凹凸不平的花纹 【答案】: 【解析】: 第11题【解答题】 在研究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的关系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在粗糙程度不同的表面上拉动小车 B、小车的载重量要保持不变 C、小车的拉力保持不变 【答案】: 【解析】: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运动与摩擦力》教案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运动与摩擦力》教案(总7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5课教材分析 《运动与摩擦力》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运动和力”单元的第五课,从本课起,单元的探究活动将转入对摩擦力的研究。这是一节典型的科学探究课,以探究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为主线,通过学生猜想、设计对比实验、实验探究和合作交流等教学环节,引导学生亲身经历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让学生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构建科学概念,主动获取科学知识。本课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感受摩擦力和测量物体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教材首先给出了摩擦力的概念,然后说明“摩擦力是可以感觉到的”,让学生通过体验活动感受到摩擦力。教材中说明“摩擦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然后引导学生学习测量摩擦力的大小。 第二部分,探究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很多,本课只提供了两个方面: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物体的重量。对这两个因素的探究都是经历了作出假设、制定研究方案(设计对比实验)、进行实验、数据分析、得出结论的过程来进行探究。对于第一个因素的探究,学生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而对于第二个因素的探究,放手给学生,完成由扶到放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最后提出问题“摩擦力的大小还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或解决学生提出的“摩擦力大小与运动方式有关”的猜测,自然的将教学引入到下一节课的教学中。 学情分析 在科学探究方面,五年级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过程与方法,本课将引导学生经历更为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对于运动和摩擦力学生并不陌生,他们有着自己丰富的感性体验。本课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拉力、重力、反冲力、弹力等力能使小车动起来,知道力有大小的情况下进行学习的。学生的这些原有认知和生活经验,为本节课的开展提供了很好的学习基础,同时使学生将科学与社会生活更好的联系起来,运用科学于社会生活中。这对学生的生活、学习、科学素养的形成都具有重大意义。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引导学生掌握测量摩擦力大小的方法,并能利用所学的知识测量摩擦力的大小。

教科版科学五上4-5《运动与摩擦力》教学设计

5.运动与摩擦力 小学科学教学网资源建设团队王佳娜 【教材简析】 《运动与摩擦力》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运动和力”的第五课。本单元研究的是机械运动,对力的研究贯穿始终。要研究运动就要引领学生研究摩擦力对运动的影响以及摩擦力的影响因素。 本课聚焦汽车轮胎,初步了解到摩擦现象在生活中的存在, 知道摩擦力是一种阻碍运动的力,并能通过使用弹簧测力计对摩擦力进行正确地测量。能推测摩擦力的大小的影响因素,设计相关实验,并正确操作实验。通过实验认识到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系;与被拉动的物体的轻重有关系。 【学情分析】 学生在进行了前面四节内容的学习之后,对运动和力有了一定的了解。学生对生活中的摩擦现象有所触及,但没有更深一步的理解。特别是摩擦力是一种阻碍运动的力,以及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需要学生通过实验才能真正领会。学生在长达两年多的科学学习之后,已经有了设计并操作实验的意识,但是控制变量的思想还是很难在实验设计和操作的过程中得以体现。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接触面发生摩擦,会产生摩擦力。 2.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既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又与物体的轻重有关。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物体越重,摩擦力越大。 科学探究目标 1.能从生活中的摩擦现象提出可探究的问题。 2.能通过探究实验来寻找摩擦力的影响因素,运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并操作实验,并从实验证据中总结出摩擦力的影响因素。 3.能初步利用简单的表格来记录和整理证据。 科学态度目标 1.能对生活中的摩擦现象表现出探究兴趣。 2.能如实地记录和描述有关摩擦力影响因素的证据。

最新精选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运动和力5、运动与摩擦力知识点练习九十九

最新精选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运动和力5、运动与摩擦力知识点练习九十 九 第1题【单选题】 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越快,摩擦力越大 B、摩擦力阻碍物体运动 C、摩擦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速度越快,摩擦力越大 B、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 C、物体越重,滑动摩擦力越大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桌上拉动木块可以用( )测量出摩擦力的大小。? A、测力计 B、水平尺 C、天平秤 【答案】:

【解析】: 第4题【判断题】 汽车急刹车时,车轮和地面之间的是滑动摩擦(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5题【判断题】 判断题。 静止的物体不会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A、正确 B、错误 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表面光滑程度有关。 A、正确 B、错误 两个物体的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大。 A、正确 B、错误

用天平可以测量摩擦力的大小。 A、正确 B、错误 研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需采用对比实验。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6题【判断题】 物体不动就不会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7题【填空题】 两个物体的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就______;两个物体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就______。【答案】: 【解析】:

第8题【填空题】 填空题。 在地面上运动的物体都会与地面发生______。 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______。 我们可以用______来测量摩擦力的大小。 我们用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一个物体,刚好能使这个物体运动起来的力就相当于它受到的______。 生活中,只要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它们的接触面之间就会______。 【答案】: 【解析】: 第9题【填空题】 物体越重,摩擦力就______;物体越轻,摩擦力就______。 【答案】: 【解析】: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运动与摩擦力》教案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5课 教材分析 《运动与摩擦力》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运动和力”单元的第五课,从本课起,单元的探究活动将转入对摩擦力的研究。这是一节典型的科学探究课,以探究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为主线,通过学生猜想、设计对比实验、实验探究和合作交流等教学环节,引导学生亲身经历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让学生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构建科学概念,主动获取科学知识。本课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感受摩擦力和测量物体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教材首先给出了摩擦力的概念,然后说明“摩擦力是可以感觉到的”,让学生通过体验活动感受到摩擦力。教材中说明“摩擦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然后引导学生学习测量摩擦力的大小。 第二部分,探究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很多,本课只提供了两个方面: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物体的重量。对这两个因素的探究都是经历了作出假设、制定研究方案(设计对比实验)、进行实验、数据分析、得出结论的过程来进行探究。对于第一个因素的探究,学生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而对于第二个因素的探究,放手给学生,完成由扶到放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最后提出问题“摩擦力的大小还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或解决学生提出的“摩擦力大小与运动方式有关”的猜测,自然的将教学引入到下一节课的教学中。 学情分析 在科学探究方面,五年级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过程与方法,本课将引导学生经历更为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对于运动和摩擦力学生并不陌生,他们有着自己丰富的感性体验。本课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拉力、重力、反冲力、弹力等力能使小车动起来,知道力有大小的情况下进行学习的。学生的这些原有认知和生活经验,为本节课的开展提供了很好的学习基础,同时使学生将科学与社会生活更好的联系起来,运用科学于社会生活中。这对学生的生活、学习、科学素养的形成都具有重大意义。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引导学生掌握测量摩擦力大小的方法,并能利用所学的知识测量摩擦力的大小。

2019-2020学年度科学五年级上册5、运动与摩擦力教科版课后练习第一篇

2019-2020学年度科学五年级上册5、运动与摩擦力教科版课后练习第一篇 第1题【单选题】 在做摩擦力大小与物体重量关系实验时要改变的条件是( )。 A、拉动物体的速度 B、物体的轻重 C、表面的光滑程度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小车载重量越大,受到的摩擦力越( )。 A、大 B、小 C、与载重量无关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越快,摩擦力越大 B、摩擦力阻碍物体运动 C、摩擦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在( )上水平拉动同一辆小车,用的力最省。 A、玻璃 B、木板 C、毛巾 【答案】: 【解析】: 第5题【判断题】 汽车急刹车时,车轮和地面之间的是滑动摩擦(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6题【填空题】 填空题。 在地面上运动的物体都会与地面发生______。 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______。

我们可以用______来测量摩擦力的大小。 我们用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一个物体,刚好能使这个物体运动起来的力就相当于它受到的______。 生活中,只要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它们的接触面之间就会______。 【答案】: 【解析】: 第7题【填空题】 物体越重,摩擦力就______;物体越轻,摩擦力就______。 【答案】: 【解析】: 第8题【填空题】 两个物体的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就______;两个物体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就______。【答案】: 【解析】:

第9题【解答题】 我们可以用( )来测量木块与桌面之间摩擦力的大小。 A、测力计 B、水平尺 C、天平秤 【答案】: 【解析】: 第10题【解答题】 在( )上水平拉动同一辆小车时最省力。 A、玻璃 B、木板 C、毛巾 【答案】: 【解析】: 第11题【解答题】 在研究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的关系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在粗糙程度不同的表面上拉动小车 B、小车的载重量要保持不变 C、小车的拉力保持不变 【答案】: 【解析】:

教科版五上运动和力单元分析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运动和力》 黄凌苹梁燕霏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经历预测、控制变量进行对比实验、运用数据进行解释、组装各种动力的小车和实验装置、设计制作自己的小车等活动;在这些活动中了解认识重力、弹力、反冲力、摩擦力,了解这些力与小车运动的关系;通过这些活动,促进学生在科学探究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价值观上向前发展。

1、“给小车安个螺旋桨”活动分析 虽然在这个活动中使用了螺旋桨推进器,但限于学生的水平和探究能力,并没有提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概念,研究的目标仍然是橡皮筋的弹力。这一课的橡皮筋不是直接拉长的,而是在横向绞紧时被拉长的,上一课是橡皮筋带动小车车轮转动来推动小车前进的,这一课是橡皮筋带动螺旋桨转动来拉动小车前进的。实验后要引导学生观察讨论这些相同和不同。 对螺旋桨的作用,学生是感兴趣的,活动就给了学生一个自由研究的空间。课文列举了“螺旋桨产生的风朝什么方向吹?和小车运动的方向有什么关系?”来引导学生思考,学生还可能提出螺旋桨转动的方向不同,小车运动会怎样?螺旋桨两个叶片倾斜的方向有什么规律?橡皮筋的粗细、股数、长短对小车的运动会有什么影响……这些问题当然不是在课堂内都能解决,但是学生能提出问题并且独立自主地去探究,本身就是学生一个很好的发展。这部分内容课内探究不完就延伸到课外进行。 2、“运动与摩擦力(一)”活动分析 在地球上,运动的物体都要与其他物体接触产生摩擦,也就产生了摩擦力。教材先做了“光滑和粗糙表面,摩擦力大小有什么不同”与“滚动和滑动,摩擦力有什么不同”两个实验。怎样指导学生分析认识这两个实验? ⑴结合实际生活例子引导学生认识在倾斜的面上,物体都受到一个往下滑的力。 ⑵观察分析当木板倾斜度很小时,物体为什么没有滑下?这是因为有摩擦力,摩擦力阻碍了物体的下滑运动。 ⑶木板倾斜度增大,物体的下滑力也随之增大。当增大到某一程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