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成本分析方法

专项成本分析方法
专项成本分析方法

四、专项成本分析方法

(一)成本盈亏异常分析

(二)工期成本分析

(三)资金成本分析

真题演练

2015、在建设工程项目施工成本分析中,成本盈亏异常分析属于()方法。

A.因素分析

B.综合成本分析

C.专项成本分析

D.成本项目分析

【答案】C

【解析】专项成本分析方法,针对与成本有关的特定事项的分析,包括成本盈亏异常分析、工期成本分析、资金成本分析等内容。

2015、某项目施工成本数据如下表,根据差额计算法,成本降低率提高对成本降低额的影响程度为()万元。

A.0.6

B.0.7

C.1.1

D.1.2

【答案】D

【解析】成本降低率提高对成本降低额的影响程度:(3.5%-3%)×240=1.2万元。

2015、某项目成本结构成比例数据如下表,正确的有()。

A.成本增加比例最大额是间接成本

B.成本降低最多的项目是机械费

C.成本节约效益最大的是材料费

D.成本节约做得好的措施费

E.直接成本增加比例最大的是人工费

【答案】ACDE

(2014)某施工项目某月的成本数据如下表,应用差额计算法得到预算成本增加对成本的影响是()万元。

A.12.0

B.8.0

C.6.4

D.1.6

【试题答案】D

【解析】利用差额计算法得:(640-600)*4%=1.6万元

(2014)下列施工成本分析方法中,用来分析各种因素对成本影响程度的是()。A.相关比率法

B.连环置换法

C.比重分析法

D.动态比率法

【解析】因素分析法又称连环置换法,可用来分析各种因素对成本的影响程度。

【试题答案】B

A.专项成本分析

B.竣工成本分析

C.成本总量构成比例分析

D.主要资源节超对比分析

E.主要技术节约措施及经济效果分析

【试题答案】BDE

【解析】单位工程竣工成本分析,应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

(1)竣工成本分析;

(2)主要资源节超对比分析;

(3)主要技术节约措施及经济效果分析。

(2013)分部分项工程成本分析的“三算”对比分析,是指()的比较。

A.概算成本,预算成本,决算成本

B.预算成本,目标成本,实际成本

C.月度成本,季度成本,年度成本

D.预算成本,计划成本,目标成本

【试题答案】B

【试题解析】分部分项工程成本分析的方法是:进行预算成本、目标成本和实际成本的“三算”对比,分别计算实际偏差和目标偏差,分析偏差产生的原因,为今后的分部分项工程成本寻求节约途径。(2013)施工项目年度成本分析的重点是()。

A.通过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的对比,分析目标成本落实情况

B.这对下一年度施工进展情况,规划切实可行的成本管理措施

C.通过对技术组织措施执行效果的分析,寻求更加有效的节约途径

D.通过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对比,分析成本降低水平

【试题答案】B

【试题解析】年度成本分析的依据是年度成本报表。年度成本分析的内容,除了月(季)度成分析的六个方面以外,重点是针对下一年度的施工进展情况规划切实可行的成本管理措施,以保证施工项目成本目标的实现。

(2013)单位工程竣工成本分析的内容包括()。

A.竣工成本分析

B.经济效果分析

C.成本指标对比分析

D.主要资源节超对比分析

E.主要技术节约措施分析

【试题答案】ABDE

【试题解析】单位工程竣工成本分析,应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1)竣工成本分析;2)主要资源节超对比分析;3)主要技术节约措施及经济效果分析。

(2012)下列施工成本分析方法中,可以用来分析各种因素对成本影响程度的是()。

A.连环置换法

B.相关比率法

C.比重分析法

D.动态比率法

【试题答案】A

【解析】因素分析法又称连环置换法。这种方法可用来分析各种因素对成本的影响程度。在进行分析

时,首先要假定众多因素中的一个因素发生了变化,而其他因素则不变,然后逐个替换,分别比较其计算结果,以确定各个因素的变化对成本的影响程度。

(2012)关于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成本分析的说法,正确的有()。

A.必须对施工项目中的所有分部分项工程进行成本分析

B. 分部分项工程成本分析的对象为已完分部分项工程

C. 分部分项工程成本分析的方法就是进行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比较

D. 分部分项工程成本分析是施工项目成本分析的基础

E.对主要分部分项工程要做到从开工到竣工进行系统的成本分析

【答案】BDE

【解析】分部分项工程成本分析是施工项目成本分析的基础。分部分项工程成本分析的对象为已完成分部分项工程。分析的方法是:进行预算成本、目标成本和实际成本的“三算”对比;由于施工项目包括很多分部分项工程,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对每一个分部分项工程都进行成本分析但是,对于那些主要分部分项工程则必须进行成本分析,而且要做到从开工到竣工进行系统的成本分析。由此可知AC错误。

(2011)某分项工程的混凝土成本数据如下表所示。应用因素分析法分析各因素对成本的影响程度,可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

A.由于产量增加50立方米,成本增加21300元

B.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的差额为56320元

C.由于单价提高40元,成本增加35020元

D.由于损耗下降2%,成本减少9600元

【试题答案】B

【答案解析】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的差额=

(850×640×1.03)-(800×600×1.05)=56320元。

(2010)工程项目施工成本分析的基本方法有( )。

A.统计核算法

B.比较法

C.因素分析法

D.差额计算法

E.比率法

【试题答案】BCDE

【答案解析】施工成本分析的基本方法包括比较法、因素分析法、差额计算法、比率法等。

知识点小结

(1)2014、2013年对分部分项工程成本分析、年度成本分析、竣工成本的综合分析三种综合成本分析的方法分别都有考查,需了解掌握。

(2)因素分析法会考查计算题。

(3)专项成本的分析方法是2015年的新增考点。

成本分析的主要方法

成本分析的主要方法 成本分析的主要方法主要有:对比分析法、比率分析法、趋势分析法、因素分析法等。 1、对比分析法 对比分析法是根据实际成本指标与不同时期的指标进行对比,来揭示差异,分析差异产生原因的一种方法。在对比分析中,可采取实际指标与计划指标对比,本期实际与上期(或上年同期,历史最好水平)实际指标对比,本期实际指标与国内外同类型企业的先进指标对比等形式。通过对比分析,可一般地了解企业成本的升降情况及其发展趋势,查明原因,找出差距,提出进一步改进的措施。在采用对比分析时,应注意本期实际指标与对比指标的可比性,以使比较的结果更能说明问题,揭示的差异才能符合实际。若不可比,则可能使分析的结果不准确,甚至可能得出与实际情况完全不同的相反的结论。在采用对比分析法时,可采取绝对数对比,增减差额对比或相对数对比等多种形式。 比较分析法按比较内容(比什么)分为: (1)比较会计要素的总量 (2)比较结构百分比 (3)比较财务比率 2、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是将某一综合性指标分解为各个相互关联的因素,通过测定这些因素对综合性指标差异额的影响程度的一种分析方法。在成本分析中采用因素分析法,就是将构成成本的各种因素进行分解,测定各个因素变动对成本计划完成情况的影响程度,并据此对企业的成本计划执行情况进行评价,并提出进一步的改进措施。 采用因素分析法的程序如下: (1)将要分析的某项经济指标分解为若干个因素的乘积。在分解时应注意经济指标的组成因素应能够反映形成该项指标差异的内在构成原因,否则,计算的结果就不准确。如材料费用指标可分解为产品产量,单位消耗量与单价的乘积。但它不能分解为生产该产品的天数,每天用料量与产品产量的乘积。因为这种构成方式不能全面反映产品材料费用的构成情况。

成本报表的编制与分析复习课程

成本报表的编制与分 析

第十四章成本报表的编制与分析 第一节成本报表概述 一、成本报表的概念 成本报表是会计报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内部报表中的主要报表,是根据成本管理的需要,依据企业日常核算资料和其他有关资料定期或不定期编制的,用以反映和控制企业一定时期产品成本水平和成本构成情况,以及有关各项费用支出情况的一种报告文件。编制与分析成本报表是成本会计工作的重要内容。 二、成本报表的作用 (一)综合反映企业报告期内产品生产耗费和成本水平。 (二)客观反映各成本中心的成本管理业绩,评价和考核企业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 (三)为制定和及时修订成本计划、确定产品价格提供重要依据,为企业进行成本、利润的预测、决策提供信息。 (四)作为成本分析的重要依据,有利于日常成本控制工作的有效进行,同时为例外管理提供必要的信息。 三、成本报表的分类

(一)按报表反映的内容分类 1.反映成本计划执行情况的报表 全部产品生产成本表、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等就属于这类报表。 2.反映费用支出情况的报表 制造费用明细表、财务费用明细表、管理费用明细表、销售费用明细表等就属于这类报表。 3.反映生产经营情况的报表 生产情况表、材料耗用表、材料差异分析表、质量成本表等就属于这类报表。(二)按报表编制的时间分类 1.定期报表 产品生产成本表、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制造费用明细表、管理费用明细表、营业费用明细表、财务费用明细表等就属于定期成本报表。 2.不定期报表 这类报表是针对成本管理中出现的某些问题或急需解决的问题而随时按要求编制的。有关成本费用表等就属于不定期成本报表。 (三)按编制的范围分类

关于成本核算方法、步骤、成本分析

关于成本核算方法、步骤、成本分析(二) 题外话: 以前说管钱的人为帐房先生,如今成本会计就是企业(仓库、生产、销售)的帐房先生了,不能让其它部门爱怎么做就怎么做,虽然成本会计不能给每个部门制订合理的流程、制度进行规范,但发现了操作中的问题一定要举一反三,建议相关部门去改善。提供基础数据的部门做好了,我们帐房先生才能一算一个准。 我们公司产品(物料)较多(不同厚度、不同规格、不同材料,达几千种),如何进行本量利分析? 答:按照产品大类来核算,一个产品大类(材质相同、工艺相近)为一个工作中心,核定一个大类中的每一个小类的工时标准或者机器工时标准(选择的标准用于分配费用),一次核定后可以比较长时间不变。核定一个大类中的每一个小类的材料标准用量,每月实际用量与标准用量的差异选择一定的标准进行分配,以保证材料成本的准确。通过以上方法可以将几千种产品分成几十个大类来核算,成本核算基本准确后就可以实现本量利分析:先可以分析大类,如果需要对某些大类的具体产品进行分析,可以再按照制订的分摊标准、材料标准用量等基础数据分析。 问:我们是玩具厂,十几年来从没有做过完整的成本计算.现在想把成本这一块做得完善点.却不知道应该怎么着手去做.请楼主帮忙. (现在的流程是原材料入库==>A车间领用原材料==>A车间做好半成品入库==>B 车间领用A车间做的半成品==>B车间做好成品入库.)

答:实际操作中,可能既用不上书上的实际成本,也用不上标准成本,这是成本会计在实务中常常遇到的,可以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选择一定的核算方法。 假设只采购一种原材料,而且只生产一种产品,也要经历以上的生产流程,那业务处理是不是觉得很简单?材料成本方面:如果材料较多,且产品的种类也非常多,那么我们将主要材料划分出来管理,非主要材料及投入的辅料/消耗品可以考虑作为费用计入产品。(根据重要性原则,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可以简化处理,会计上的做法是在产品上看得到原材料的计入材料成本,消耗在产品上,但看不到材料原型的如焊接用的锡线则计入制造费用。在很多工厂,将包材计入费用也是出于方便核算) 人工成本方面:如果能够得到生产技术部门提供每个产品在每道工序的标准工时,我们可以根据完工的情况和当月生产工人实际投入的工时。可以分工序分别核算半成品和成本的人工成本。一般公司领导出于谨慎原则,会要求将半成品的人工由当月的完工成品承担,半成品只有材料成本。(关键在于能否得到正确的人工工时统计资料,如果生产线有工时日报则可以实现任何方式的人工分摊)制造费用:玩具厂一般可以选择按照工时进行分摊,如果工艺上差异比较大,可以选择多重标准分摊。 补充:对于将单位价值较大的材料入账管理,而其它单位价值小的计入费用的做法不可取。这样是给工作做不好留了一条退路和借口。现在回头看这些,我觉得还是应该认真规范它、做到一丝不苟。 问:咱估入账的商品销售后可以结转销售成本吗? 答:工业企业一般不会有暂估入库成品,商业企业可以先按照暂估结转成本,实际付款如果有差异再调整主营业务成本。

成本报表分析的一般方法

成本报表分析的一般方法 以下是分析成本报告的一般方法: (a)成本报告综合分析方法 成本报告的总体分析方法包括:横向分析、纵向分析和趋势分析。 水平分析法是将反映企业报告期成本的信息(尤其是成本报告中的信息)与反映企业早期或历史某一成本状况的信息进行全面综合比较,研究企业经营业绩或成本状况的发展变化的成本分析方法。 垂直分析法是一种成本分析方法,通过计算成本报表中各项目的比例或结构,反映报表中各项目与整体的关系及其变化。 趋势分析法是根据企业几年或几个时期的分析数据,通过指数或完成率计算,确定分析期内相关项目的变化和趋势的成本分析法。 (2)指数分析 指数分析主要包括对比分析和比率分析。 1。对比分析 比较分析法是通过实际数与基数的比较来揭示实际数与基数之间的差异,从而了解经济活动的成绩和问题的一种分析方法。 比较分析法适用于同质指标的定量比较。运用这种分析方法,我们应该注意比较指标的可比性。可比共同基础包括经济内容、计算方法、计算周期和形成影响指标的客观条件。如果指标不具有可比性,则应在比较前根据可比口径进行调整。该方法具有以下比较形式: (1)通过将实际成本指数与计划或定额指数进行比较来分析成本计划或定额的完成情况。

(2)将本期实际成本指数与前期(前期、去年同期或历史最佳水平)实际成本指数进行比较,观察企业成本指数的变化和趋势。 (3)通过将企业的实际成本指标(或某项技术经济指标)与国内外同行业的先进指标进行比较,可以在更大范围内发现差距,促进企业改善管理。 2。比率分析 比率分析法是通过计算指标之间的比率来考察企业经济活动相对效益的分析方法。比率分析主要包括相关指数比率分析、成分比率分析和动态比率分析。 的相关指标比率是通过比较两个不同但相关的指标获得的比率。如产值成本率、成本利润率等。 的构成比是一个经济指数的每个组成部分占总数的比例。例如每个成本项目与总成本的比率。 动态比率是通过比较不同时期的相似指标得到的比率,用于分析增减速度和变化趋势。如固定基础比率和环比率。 固定基础比率=分析期指标金额/固定期指标金额 环比=分析期指标金额/前期指标金额 (3)因子分析法 因子分析法是根据分析指标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定量确定各种因素对分析指标影响的方向和程度的方法。因子分析主要包括序列替代法、差异计算法、指数分解法和固定基替代法。 1。系列替代法

成本分析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成本分析概述 利用及其它有关资料,分析成本水平与构成的变动情况,研究影响成本升降的各种因素及其变动原因,寻找降低成本的途径。成本分析是成本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正确评价企业的执行结果,揭示成本升降变动的原因,为编制成本计划和制定经营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 成本分析的主要内容 包括:成本计划完成情况的分析、技术经济指针变动对成本影响的分析、主要产品单位成本分析等。方法主要有:对比分析法、比率分析法、趋势分析法、因素分析法等。 [] 成本分析的方法 在进行成本分析中可供选择的技术方法(也称数量分析方法)很多,企业应根据分析的目的,分析对象的特点,掌握的资料等情况确定应采用那种方法进行成本分析。在实际工作中,通常采用的技术分析方法有对比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和相关分析法等三种。 1、对比分析法 对比分析法是根据实际成本指针与不同时期的指针进行对比,来揭示差异,分析差异产生原因的一种方法。在对比分析中,可采取实际指针与计划指针对比,本期实际与上期(或上年同期,历史最好水平)实际指针对比,本期实际指针与国内外同类型企业的先进指针对比等形式。通过对比分析,可一般地了解企业成本的升降情况及其发展趋势,查明原因,找出差距,提出进一步改进的措施。在采用对比分析时,应注意本期实际指针与对比指针的可比性,以使比较的结果更能说明问题,揭示的差异才能符合实际。若不可比,则可能使分析的结果不准确,甚至可能得出与实际情况完全不同的相反的结论。在采用对比分析法时,可采取绝对数对比,增减差额对比或相对数对比等多种形式。

比较分析法按比较内容(比什么)分为: (1)比较会计要素的总量 (2)比较结构百分比 (3)比较财务比率 2、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是将某一综合性指针分解为各个相互关联的因素,通过测定这些因素对综合性指针差异额的影响程度的一种分析方法。在成本分析中采用因素分析法,就是将构成成本的各种因素进行分解,测定各个因素变动对成本计划完成情况的影响程度,并据此对企业的成本计划执行情况进行评价,并提出进一步的改进措施。 采用因素分析法的程序如下: (1)将要分析的某项经济指针分解为若干个因素的乘积。在分解时应注意经济指针的组成因素应能够反映形成该项指针差异的内在构成原因,否则,计算的结果就不准确。如材料费用指针可分解为产品产量,单位消耗量与单价的乘积。但它不能分解为生产该产品的天数,每天用料量与产品产量的乘积。因为这种构成方式不能全面反映产品材料费用的构成情况。 (2)计算经济指针的实际数与基期数(如计划数,上期数等),从而形成了两个指针体系。这两个指针的差额,即实际指针减基期指针的差额,就是所要分析的对象。各因素变动对所要分析的经济指针完成情况影响合计数,应与该分析对象相等。 (3)确定各因素的替代顺序。在确定经济指针因素的组成时,其先后顺序就是分析时的替代顺序。在确定替代顺序时,应从各个因素相互依存的关系出发,使分析的结果有助于分清经济责任。替代的顺序一般是先替代数量指针,后替代质量指针;先替代实物量指针,后替代货币量指针;先替代主要指针,后替代次要指针。 (4)计算替代指针。其方法是以基期数为基础,用实际指针体系中的各个因素,逐步顺序地替换。每次用实际数替换基数指针中的一个因素,就可以计算出一个指针。每次替换后,实际数保留下来,有几个因素就替换几次,就可以得出几个指针。在替换时要注意替换顺序,应采取连环的方式,不能间断,否则,计算出来的各因素的影响程度之和,就不能与经济指针实际数与基期数的差异额(即分析对象)相等。 (5)计算各因素变动对经济指针的影响程度。其方法是将每次替代所得到的结果与这 一因素替代前的结果进行比较,其差额就是这一因素变动对经济指针的影响程度。 (6)将各因素变动对经济指针影响程度的数额相加,应与该项经济指针实际数与基期数的差额(即分析对象)相等。 上述因素分析法的计算过程可用以下公式表示: 设某项经济指针 N 是由 A,B,C 三个因素组成的。在分析时,若是用实际指针与计划指针进行对比,则计划指针与实际指针的计算公式如下: 计划指针 N0=A0×B0×C0 实际指针 N1=A1×B1×C1 分析对象为 N1-N0 的差额。 采用因素分析法测定各因素变动对指针 N 的影响程度时,各项计划指针,实际指

成本报表的编制与分析.知识分享

第十章成本报表的编制与分析 第一节成本报表概述 一、成本报表的概念 产品成本是反映企业生产经营各方面工作质量的一项综合性指标,也就是说,企业的供、产、销的各个环节的经营管理水平,最终都直接、间接地反映到产品成本中来,产品成本作为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情况的综合性指标,是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尺度。 成本报表是会计报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内部报表中的主要报表,是根据成本管理的需要,依据企业日常核算资料和其他有关资料定期或不定期编制的,用以反映企业生产费用与产品成本的构成及其升降变动情况,以考核各项费用与生产成本计划执行结果的会计报表。它反映和控制企业一定时期产品成本水平和成本构成情况,以及有关各项费用支出情况的一种报告文件,用以考核成本计划执行结果。 二、成本报表的作用 编制与分析成本报表是成本会计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成本报表资料,能够及时发现在生产、技术、质量和管理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和存在问题。 (一)综合反映企业报告期内产品生产耗费和成本水平。 反映成本情况的报表有产品生产成本表或产品生产成本及销售成本表、主要产品生产成本表、责任成本表、质量成本表等。这类报表侧重于揭示企业为生产一定种类和数量产品所花费的成本是否达到了预定的目标,通过分析比较,找出差距,明确薄弱环节,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挖掘降低成本的内部潜力提供有效的资料。 (二)客观反映各成本中心的成本管理业绩,评价和考核企业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 通过成本报表资料的分析,可以揭示成本差异对产品成本升降的影响程度以及发现产生差异的原因和责任,从而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把注意力放在解决那些属于不正常的、对成本有重要影响的关键性差异上,这样对于加强日常成本的控制和管理就有了明确的目标。

成本分析材料占比

成本分析材料占比 篇一:成本分析的主要内容 通过学习本课程,你将能够:●学习产品成本分析的方法;●了解销售费用分析的思路;●掌握财务费用分析的技能;●熟悉管理费用分析的内容。 成本分析的主要内容 一、产品成本分析 1.产品成本构成 企业要进行产品成本分析,首先要了解产品成本的构成。产品成本主要由三部分构成:第一,直接材料;第二,直接人工;第三,制造费用。 2.产品成本分析的准备工作 企业在进行产品成本分析前,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检查成本核算方法 核算方式不同,得到分析结果也就不同。因此,企业要结合企业和产品属性来界定成本核算的方法,并保持成本核算的方法前后一致。确定核算方法后,企业还应做到两点:一是有一定的标准界定,一旦界定好核算方法后,不要轻易改动;二是核算内容前后一致,如这个月将租金算进固定性的制造费用,下个月就不可以算进变动性的制造费用,否则会乱了章法。

建立成本核算制度 企业在做成本分析核算之前,需建立一套成本核算制度,确保核算效果的质量。 规范核算方法、归属对象和报表格式 很多财务人员都有同感:企业报表格式不固定时,做分析的工作量很大,取数困难,只能把原来的报表录入进来,这就增加了分析的成本。而当表格模板固化下来时,分析工作就非常简化。标准定好了,做分析只需利用函数。 一般来说,做企业财务分析,必须掌握三个函数: 第一,if函数,即判断函数。if判断函数可以起到预警作用。在excel 里用if函数设置一个预警值,当某个值大于设定值时,就会出现预警,不需要再重新计算,节省了时间而且准确、不会出现人为失误。在与销售算提成时,可以用if函数建立一个提成计算模型,每次只需更新原始数据就可直接得出计算结果。数据统计模型建好了,工作效率就能大大提高。 第二,vlookup函数,即查找函数。用查找函数最大的好处是定位。对数据命名进行标准化时,用vlookup函数进行查找和替换就可一次性完成。 第三,sumif函数,即条件汇总。 恰当应用这三个函数,能让分析过程更加简便。3.产品成本分析五项内容 产品成本趋势分析

成本分析的方法

第一节成本分析的方法 在进行成本分析中可供选择的技术方法(也称数量分析方法)很多,企业应根据分析的目的、分析对象的特点、掌握的资料等情况确定应采用那种方法进行成本分析。在实际工作中,通常采用的技术分析方法有对比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和相关分析法等三种。 1.对比分析法 对比分析法是根据实际成本指标与不同时期的指标进行对比,来揭示差异,分析差异产生原因的一种方法。在对比分析中,可采取实际指标与计划指标对比、本期实际与上期(或上年同期、历史最好水平)实际指标对比、本期实际指标与国内外同类型企业的先进指标对比等形式。通过对比分析,可一般地了解企业成本的升降情况及其发展趋势,查明原因,找出差距,提出进一步改进的措施。在采用对比分析时,应注意本期实际指标与对比指标的可比性,以使比较的结果更能说明问题,揭示的差异才能符合实际。若不可比,则可能使分析的结果不准确,甚至可能得出与实际情况完全不同的相反的结论。在采用对比分析法时,可采取绝对数对比、增减差额对比或相对数对比等多种形式。 〖例1〗北乐公司1999年末进行成本分析时,编制的对比成本分析表如下:成本对比分析表 品成本降低幅度较大。对于A产品应找出成本超支的原因,提出进一步降低成本的措施方案。 2.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是将某一综合性指标分解为各个相互关联的因素,通过测定这些因素对综合性指标差异额的影响程度的一种分析方法。在成本分析中采用因素分析法,就是将构成成本的各种因素进行分解,测定各个因素变动对成本计划完成情况的影响程度,并据此对企业的成本计划执行情况进行评价,并提出进一步的改进措施。 采用因素分析法的程序如下: (1)将要分析的某项经济指标分解为若干个因素的乘积。在分解时应注意经济指标的组成因素应能够反映形成该项指标差异的内在构成原因,否则,计算的结果就不准确。如材料费用指标可分解为产品产量、单位消耗量与单价的乘积。但它不能分解为生产该产品的天数、每天用料量与产品产量的乘积。因为这种构成方式不能全面反映产品材料费用的构成情况。(2)计算经济指标的实际数与基期数(如计划数、上期数等),从而形成了两个指标体系。这两个指标的差额,即实际指标减基期指标的差额,就是所要分析的对象。各因素变动对所要分析的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影响合计数,应与该分析对象相等。 (3)确定各因素的替代顺序。在确定经济指标因素的组成时,其先后顺序就是 分析时的替代顺序。在确定替代顺序时,应从各个因素相互依存的关系出发,使分析的结果有助于分清经济责任。替代的顺序一般是先替代数量指标,后替代质量指标;先替代实物量指标,后替代货币量指标;先替代主要指标,后替代次要指标。

一级成本分析方法习题

一级成本分析方法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成本分析法中,()可用来分析各种因素对成本形成的影响程度。 A.挣值法 B.对比法 C.差额分析法 D.因素分析法 2.用因素分析法进行成本分析时,确定影响某指标的因素后,按其相互关系进行排序的规则是()。 A.先绝对值,后相对值;先实物量,后价值量 B.先相对值,后绝对值;先实物量,后价值量 C.先实物量,后价值量;先绝对值,后相对值 D.先价值量,后实物量;先绝对值,后相对值 二、多项选择题 1.成本分析的方法有()。 A.挣值法 B.对比法 C.因素分析法 D.价值工程 E.差额分析法 三、案例题 [案例1] 某项目经理部本年计划节约“三材”的目标为120000元,实际节约130000元,上年节约115000元,本企业的先进水平节约138000元。 问题: (1)用对比法进行对比,并列表计算。 (2)对比法的应用形式有哪些? [案例2] 某施工项目经理部在某工程施工过程中,将标准层的商品混凝土的实际成本、目标成本情况进行比较,数据见下表:

问题:(1)试述因素分析法的基本理论。 (2)用因素分析法分析成本增加的原因。 [案例3]某施工项目经理部在某工程施工时,发现某月的实际成本降低额比目标成本增加了3.6万元。 问题:(1)说明差额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2)根据表中资料,用"差额分析法"分析预算成本和成本降低率对成本降低额的影响程度。 (3)说明成本分析的对象、成本分析的具体内容及资料来源。 成本分析方法习题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D; 2. C 二、多项选择题 1. B、C、E 三、案例题 [案例1] 答:(1)施工成本分析是在成本形成过程中,对施工项目成本进行的对比评价和总结工作。 它贯穿于施工成本管理的全过程,主要利用施工项目的成本核算资料,与计划成本、预算成本以及类似施工项目的实际成本等进行比较,了解成本的变动情况,同时也要分析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对成本的影响,系统地研究成本变动原因,检查成本计划的合理性,深入揭示成本变动的规律,以便有效地进行成本管理。 主要依据:会计核算、业务核算、统计核算所提供的依据。 根据上述资料编制分析表如下: (2)将实际指标与目标成本对比:检查目标完成情况,分析完成目标的积极因素和影响目标完成的原因,以便及时采取措施,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 实际指标与上期实际指标对比:可以看出各项技术经济指标的动态情况,反映施工项目管理水平的提高程度。 实际指标与先进水平对比:可以反映本项目的技术管理和经济管理与其他项目先进水平的差距,进而采取措施赶超先进水平。

财务报表分析方法 (一)

财务报表分析方法 分析方法 报表分析的三个方面: 1、单个年度的财务比率分析 2、不同时期的比较分析 3、与同业其它公司之间的比较 财务比率分析分类: 1、偿债能力分析 2、资本结构分析(或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3、经营效率分析 4、盈利能力分析 5、投资收益分析 6、现金保障能力分析 7、利润构成分析。 【偿债能力分析】 流动比率 = 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流动比率可以反映短期偿债能力。一般认为生产企业合理的最低流动比率是2。影响流动比率的主要因素一般认为是营业周期、流动资产中的应收帐款数额和存货周转速度。 速动比率 =(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由于种种原因存货的变现能力较差,因此把存货从流动资产种减去后得到的速动比率反映的短期偿债能力更令人信服。一般认为企业合理的最低速动比率是1。但是,行业对速动比率的影响较大。比如,商店几乎没有应收帐款,比率会大大低于1。影响速动比率的可信度的重要因素是应收帐款的变现能力。 保守速动比率(超速动比率)=(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票据+应收帐

款)/流动负债 进一步去掉通常与当期现金流量无关的项目如待摊费用等。 现金比率 =(货币资金/流动负债) 现金比率反应了企业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 应收帐款周转率 = 销售收入/平均应收帐款 表达年度内应收帐款转为现金的平均次数。如果周转率太低则影响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应收帐款周转天数 = 360天/应收帐款周转率 表达年度内应收帐款转为现金的平均天数。影响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资本结构分析(或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股东权益比率 = 股东权益总额/资产总额×100% 反映所有者提供的资本在总资产中的比重,反映企业的基本财务结构是否稳定。一般来说比率高是低风险、低报酬的财务结构,比率低是高风险、高报酬的财务结构。 资产负债比率 = 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反映总资产中有多大比例是通过借债得来的。 资本负债比率 = 负债合计/股东权益期末数×100% 它比资产负债率这一指标更能准确地揭示企业的偿债能力状况,因为公司只能通过增加资本的途径来降低负债率。资本负债率为200%为一般的警戒线,若超过则应该格外关注。 长期负债比率 = 长期负债/资产总额×100% 判断企业债务状况的一个指标。它不会增加到企业的短期偿债压力,但是它属于资本结构性问题,在经济衰退时会给企业带来额外风险。 有息负债比率 =(短期借款+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股东权益期末数×100% 无息负债与有息负债对利润的影响是完全不同的,前者不直接减少利

专项成本分析方法

四、专项成本分析方法 (一)成本盈亏异常分析 (二)工期成本分析 (三)资金成本分析 真题演练 2015、在建设工程项目施工成本分析中,成本盈亏异常分析属于()方法。 A.因素分析 B.综合成本分析 C.专项成本分析 D.成本项目分析 【答案】C 【解析】专项成本分析方法,针对与成本有关的特定事项的分析,包括成本盈亏异常分析、工期成本分析、资金成本分析等内容。 2015、某项目施工成本数据如下表,根据差额计算法,成本降低率提高对成本降低额的影响程度为()万元。 A.0.6 B.0.7 C.1.1

D.1.2 【答案】D 【解析】成本降低率提高对成本降低额的影响程度:(3.5%-3%)×240=1.2万元。 2015、某项目成本结构成比例数据如下表,正确的有()。 A.成本增加比例最大额是间接成本 B.成本降低最多的项目是机械费 C.成本节约效益最大的是材料费 D.成本节约做得好的措施费 E.直接成本增加比例最大的是人工费 【答案】ACDE (2014)某施工项目某月的成本数据如下表,应用差额计算法得到预算成本增加对成本的影响是()万元。

A.12.0 B.8.0 C.6.4 D.1.6 【试题答案】D 【解析】利用差额计算法得:(640-600)*4%=1.6万元 (2014)下列施工成本分析方法中,用来分析各种因素对成本影响程度的是()。A.相关比率法 B.连环置换法 C.比重分析法 D.动态比率法 【解析】因素分析法又称连环置换法,可用来分析各种因素对成本的影响程度。 【试题答案】B A.专项成本分析 B.竣工成本分析 C.成本总量构成比例分析 D.主要资源节超对比分析 E.主要技术节约措施及经济效果分析 【试题答案】BDE 【解析】单位工程竣工成本分析,应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 (1)竣工成本分析; (2)主要资源节超对比分析; (3)主要技术节约措施及经济效果分析。 (2013)分部分项工程成本分析的“三算”对比分析,是指()的比较。 A.概算成本,预算成本,决算成本 B.预算成本,目标成本,实际成本

成本、费用报表分析

成本、费用报表分析 成本费用水平的高低与企业的收益性和获利能力的大小有着内在联系,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一条重要途径就是加摄成本管理。本章以降低成本费用水平为主线,以成本费用报表为主要信息来源,阐述了成本费用报表的意义、种类;成本费用报表分析的重点内容;成本费用报表分析的基本方法;成本费用报表分析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节费用和产品成本的概念 费用是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流出,包括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企业发生的各项费用中,凡是在一定时期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生或支出的耗费,称为生产费用;凡是为某生产经营期间而发生或支出的,为了维持一定生产经营能力的费用为期间费用。 一、制造成本的分类 典型的制造企业购买原材料并通过生产将这些原材料转化成完工产品。这一从原材料到完工产品的转化产生于对工人和机器的使用。依照公认会计原则,一件产品的成本包括:(1)原材料成本;(2)直接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人工成本;(3)其他生产成本(即间接生产成本或产品制造费用)的合理分摊。总之,原材料、人工、产品制造费用构成了一件产品的完全生产成本。 对于具体的某个成本项目应该归为产品成本还是期间成本,各公司的观点存在分歧。一些公司将辅助生产过程如:生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工业工程,设备维护和产品成本该算等过程中发生的成本作为产品制造费用,从而归为产品成本。而另一些公司则把其中一些或全部的辅助职能过程中发生的成本当作期间成本。 制造业公司将发生的某些成本划归为期间成本还是产品成本。对其报告的净收益有很大影响。期间成本是成本所发生期间内的费用。而产品成本一开始就要增加到主体的资产总额中,直到产品售出时,产品成本才会对收益产生影响,而这可能要比成本发生的会计期间晚。与销售相关的存货越多,从产品成本发生到对收益产生影响的时间间隔越长。 商业公司的全部成本,除商品存货的取得成本外,都是期间成本。因此,发生在给定期间内的所有人工成本和其他经营成本都影响期间收益。而在制造业公司里,人工成本和其他与制造过程相联系的成本,开始时都只影响存货价值,只有在包含这些成本的货物被销售时,制造成本才会影响期间收益。 1. 直接材料——生产中使用的原材料和零部件,它们的成本被直接追溯到了所生产的产品上。 2. 直接人工——徒手或使用机器进行生产,其努力被直接追溯到他们所生产的产品中的工人的工资和其他工资性费用。 3. 制造费用——一个总括性类别。它包括除了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成本以外的所有制造成本。例如工厂设备、管理人员工资、设备修理和机器折旧等。

成本费用报表分析

第三章成本、费用报表分析 本章提要 成本费用水平的高低与企业的收益性和获利能力的大小有着内在联系,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一条重要途径就是加摄成本管理。本章以降低成本费用水平为主线,以成本费用报表为主要信息来源,阐述了成本费用报表的意义、种类;成本费用报表分析的重点内容;成本费用报表分析的基本方法;成本费用报表分析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节费用和产品成本的概念 费用是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流出,包括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企业发生的各项费用中,凡是在一定时期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生或支出的耗费,称为生产费用;凡是为某生产经营期间而发生或支出的,为了维持一定生产经营能力的费用为期间费用。 一、制造成本的分类 典型的制造企业购买原材料并通过生产将这些原材料转化成完工产品。这一从原材料到完工产品的转化产生于对工人和机器的使用。依照公认会计原则,一件产品的成本包括:(1)原材料成本;(2)直接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人工成本;(3)其他生产成本(即间接生产成本或产品制造费用)的合理分摊。总之,原材料、人工、产品制造费用构成了一件产品的完全生产成本。 对于具体的某个成本项目应该归为产品成本还是期间成本,各公司的观点存在分歧。一些公司将辅助生产过程如:生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工业工程,设备维护和产品成本该算等过程中发生的成本作为产品制造费用,从而归为产品成本。而另一些公司则把其中一些或全部的辅助职能过程中发生的成本当作期间成本。 制造业公司将发生的某些成本划归为期间成本还是产品成本。对其报告的净收益有很大影响。期间成本是成本所发生期间内的费用。而产品成本一开始就要增加到主体的资产总额中,直到产品售出时,产品成本才会对收益产生影响,而这可能要比成本发生的会计期间晚。与销售相关的存货越多,从产品成本发生到对收益产生影响的时间间隔越长。 商业公司的全部成本,除商品存货的取得成本外,都是期间成本。因此,发生在给定期间内的所有人工成本和其他经营成本都影响期间收益。而在制造业公司里,人工成本和其他与制造过程相联系的成本,开始时都只影响存货价值,只有在包含这些成本的货物被销售时,制造成本才会影响期间收益。 1. 直接材料——生产中使用的原材料和零部件,它们的成本被直接追溯到了所生产的产品上。 2. 直接人工——徒手或使用机器进行生产,其努力被直接追溯到他们所生产的产品中的工人的工资和其他工资性费用。 3. 制造费用——一个总括性类别。它包括除了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成本以外的所有

成本—效益分析的步骤与方法

成本—效益分析的步骤与方法 一般地说,成本—效益分析的过程由如下5个步所构成: 第一步:识别阶段,判断某一项目可以达到机构所希望的目标; 第二步:调查阶段,主要是了解能实现该目标的各项可能的投资方案; 第三步:收集信息阶段,主要是获取有关各备选投资方案效果的资料; 第四步:选择阶段,定量财务指标分析、定量非财务指标分析以及定性指标分析,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由于定性指标未包括在正式分析之中,管理人员必须用自己的判断决定在最终决策时定性因素占多大比重;以确定各个项目或方案的优劣次序; 第五步:决策阶段。要以上述次序为依据,并要看限制条件情况而定。 成本—效益分析有许多种具体方法,可以分为如下两种情况来加以讨论: (1)贴现的分析评价方法 贴现的分析评价方法,是指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分析评价方法,亦被称为贴现现金流量分析技术。在现实生活中,许多项目的建设周期都不会限于一个年份,这样一来,任何一个项目的收益和成本不可以直接相加,必须将“货币时间价值考虑”在内,将不同时点的成本、收益按一定的贴现率换算成同一时点的成本、收益,进行计算。 1)净现值法(以NPV 代表)。是指特定方案未来现金流入的现值与未来现金流出的现值之间的差额。在该方法下,未来现金流入和流出都要按照预定的贴现率折算为他们的现值,然 后在计算它们的差额。其算式是: v n K k k v n n A i A A i A i A i A NPv -+=-++++++=∑=1221)1()1()1()1( 方案A 的净现值NPV (A ) =(25000*0.909+20000*0.826+25000*0.751+40000*0.683+45000*0.621)–100000=29055元 计算的结果如得到的净现值为正数,说明该方案可实现的收益率大于所用的贴现率;反之,如得到的净现值为负值,说明该方案可实现的收益率小于所用的贴现率。从上述计算可知,方案A 的收益率大于所用的贴现率,该方案可取。其贴现率是个关键,如果选择不当,就可能导致错误的分析,例如较高的贴现率,对使用年限较短的支出项目有利。 2)净现值率法。净现值率和净现值的不同,在于它不是简单的计算投资方案未来的现金流入的现值同它的原投资额之间的差额,而是计算前者对后者之比。仍采用上例: NPVR (A )=129055/100000=1.29 若指数大于1,说明其收益超过成本,即报酬率大于预定贴现率。它可以看成是1元原始投资可望获得的现值净收益,它是一个相对数指标,反映投资的效率;而净现值是绝对数指标,反映投资的效益。净现值和净现值率这两个指标之间有着如下关系: 净现值>0 净现值率>1 净现值=0 净现值率=1

成本分析方法

一、什么是成本分析? 成本分析是按照一定的原则,采用一定的方法,利用成本计划、成本核算和其他有关资料,控制实际成本的支出,揭示成本计划完成情况,查明成本升降的原因,寻求降低成本的途径和方法,以达到用最少的劳动消耗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的目的。 二、成本分析内容 对全部产品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进行总的评价,分为三个方面: 1、在核算资料的基础上,通过深入分析,正确评价企业成本计划的执行结果,提高企业和职工讲求经济效益的积极性 2、揭示成本升降的原因,正确地查明影响成本高低的各种因素及其原因,进一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3、寻求进一步降低成本的途径和方法。成本分析还可以结合企业生产经营条件的变化,正确选定适应新情况的最合适的成本水平。 三、成本分析的意义 成本分析是根据成本资料对成本指标所进行的分析。产品单位成本分析的意义,在于揭示各种产品单位成本及其各个成本项目的变动情况,查明单位成本升降的具体原因。其包括成本的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方面。 1、成本的事前分析是指在成本未形成之前所进行的成

本预测。进行事前成本分析,可使企业的成本控制有可靠的目标。 2、成本的事中分析是指对正在执行的成本计划的结果所进行的分析。事中分析主要是为了进行成本控制,防止实际成本超过目标成本的范围。 3、成本的事后控制是指对成本实际执行的结果所作的分析。事后分析主要是对成本执行的结果进行评价,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总结成本降低的经验,以利于下一期的成本控制活动的开展。 四、成本会计价值分析的步骤 价值分析一般可分为四步: 第一步是选择分析对象,对一个企业来说,需要进行价值分析的产品应是具有一定竞争能力,有一定市场的产品。 第二步是进行功能、成本和价值的分析。这一步的主要工作是首先根据不同的分析对象进行功能评价,然后通过与成本相比较,求出各分析对象的价值或价值系数。 第三步:分配目标成本,确定关键部件的成本降低额,目标成本的分配应按功能系数进行分配,保证关键部件的成本应与其功能相适应。 第四步:寻求和评价降低成本的方案。这是价值分析的关键。前面各步的结果可以说只是发现问题,而这一步的结果将是解决问题。因而在这一步骤中,企业管理部门必须集思广益,集中产品设计部门、材料供应部门、产品生产部门和财务部门,一起来商讨研究改进产品设计或寻找低成本的

成本分析方法及讲解

成本分析方法及讲解 成本分析方法主要分为对比分析法,连锁替代法,相关分析法。 (一)对比分析法 概述对比分析法是通过成本指标在不同时期(或不同情况)的数据的对比,来揭露矛盾的一种方法,成本指标的对比,必须注意指标的可比性。 比较形式 (1)绝对数比较,如上年产品单位成本10元,本年产品单位成本为9.5元; (2)增减数比较,如本年成本比上年降低0.5元; (3)指数比较,如本年成本比上年降低5%。 (二)连锁替代法 概述也称连锁置换法、连环替代法。它是确定引起某经济指标变动的各个因素影响程度的一种计算方法。 适用范围在几个相互联系的因素共同影响着某一指标的情况下,可应用这一方法来计算各个因素对经济指标发生变动的影响程度。 计算方法 (1)在计算某一因素对一个经济指标的影响时,假定只有这个因素在变动而其它因素不变; (2)确定各个因素替代顺序,然后按照这一顺序替代计算; (3)把这个指标与该因素替代前的指标相比较,确定该因素变

其 动所造成的影响。 计算原理 ★设某一经济指标 A 是由 x, y, z 三个因素组成。 计划指标 A0 是 由 x0, y0, z0 三 个 因 素 相 乘 的 结 果 ; 实 际 指 标 A1- 是 由 x1, y1, z1 三个因素相乘的结果: A0=x0·y0·z0 A1=x1·y1·z1 其计划与实际的差异(V )为: V=A1-A0 ★在分析各因素的变动对指标影响时,首先,确定三个因素替代 的顺序依次为 x, y, z ;其次,假定其它两个因素 y, z 不变,先 计算第一个因素 x 变动对指标的影响;然后,在第一个因素已变的基 础上,计算第二个因素 y 变动的影响;依此类推,直到各个因素变动 的影响都计算出来为止。用公式表示: 第一个因素变动的影响(V1)计算如下: A0= x0·y0·z0 (1) A2=x1·y0·z0 (2) V1=(2)-(1)=A2-A0 上述计算,也可用下列公式计算出 V1 来。 V1=(x1--x0)y0z0 第二个因素变动的影响(V2)计算如下: A3= x1·y1·z0 (3)

成本报表的编制与分析报告

第十四章成本报表的编制与分析 第一节成本报表概述 一、成本报表的概念 成本报表是会计报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内部报表中的主要报表,是根据成本管理的需要,依据企业日常核算资料和其他有关资料定期或不定期编制的,用以反映和控制企业一定时期产品成本水平和成本构成情况,以及有关各项 费用支出情况的一种报告文件。编制与分析成本报表是成本会计工作的重要内容。 二、成本报表的作用 (一)综合反映企业报告期内产品生产耗费和成本水平。 (二)客观反映各成本中心的成本管理业绩,评价和考核企业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 (三)为制定和及时修订成本计划、确定产品价格提供重要依据,为企业进行成本、利润的预测、决策提供信息。 (四)作为成本分析的重要依据,有利于日常成本控制工作的有效进行,同时为例外管理提供必要的信息。 三、成本报表的分类 (一)按报表反映的内容分类 1?反映成本计划执行情况的报表 全部产品生产成本表、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等就属于这类报表。 2?反映费用支出情况的报表 制造费用明细表、财务费用明细表、管理费用明细表、销售费用明细表等就属于这类报表。 3 ?反映生产经营情况的报表 生产情况表、材料耗用表、材料差异分析表、质量成本表等就属于这类报表。 (二)按报表编制的时间分类 1.定期报表 产品生产成本表、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制造费用明细表、管理费用明细表、营业费用明细表、财务费用明细表等就属于定期成本报表。

2?不定期报表 这类报表是针对成本管理中出现的某些问题或急需解决的问题而随时按要求编制的。有关成本费用表等就属于不定期成本报表。 (三)按编制的范围分类 一般情况下,全厂(企业)成本报表有产品生产成本表、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制造费用明细表、管理费用明细表、营业费用明细表、财务费用明细表等。而制造费用明细表、生产情况表、质量成本表等报表可以是全厂(企业)成本报表,也可以是车间、班组、个人(责任)成本报表。 四、成本报表的特点 成本报表的特点(与企业财务报表相比) 五、成本报表的设置和编制要求 (一)成本报表的设置要求 1?报表的专题性 2?报表指标内容的实用性 3?报表格式的针对性

成本分析的流程与方法

成本分析的流程与方法 一、成本分析的意义 成本分析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成本分析是增加企业利润的根本途径 通过成本控制,企业不仅能增加利润,而且能使销售利润率得到显著改善。 2.成本分析有利于培育企业的成本竞争优势 21世纪,企业的成本竞争优势决定了企业在市场中的地位。 3.成本分析为有效的策略调整提供保障 企业做任何策略调整都要基于成本之上。比如调整价格,只有在成本调整的基础上进行价格调整才是正确的。 4.成本分析为日常工作的改善提供信息支撑 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工作价值都可以从成本控制着手。分析成本的控制点,可以明确工作的核心重点。 二、成本分析的流程 1.明确目的 要进行成本分析,首先要明确分析目的。 概括来说,成本分析的目的有三个: 第一,降低成本,找到成本降低点。 第二,为业绩评价提供依据。企业的成本实施预算、销售费用预算达成率等都属于业绩评价。 第三,为决策提供信息支持。其包括为公司产品的定价和选择提供分析信息等。 2.确定对象 确定对象指对对象为材料成本、员工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还是财务费用等进行分析。 一般来说,分析的原则有两个:一是全面分析,二是重点分析,也即专项分析。通常在实务过程中,建议做重点分析,如要控制差旅费就做差旅费的专项分析。 另外,需注意的是,在分析过程中,最忌讳出现什么都想分析但都分析不到位的情况。因此,一个阶段的重点分析对象不可太多,时间精力有限,要用有限的时间去做最有价值的事情。 3.数据的收集与汇总 分析对象确定后,企业就要围绕对象收集数据,如果数据不全就会导致分析结果失去价值,因此数据的收集和汇总非常关键。 收集与汇总数据的标准 收集与汇总数据的标准主要有三个: 第一,及时。数据不及时会误导决策。比如,生产部领用1000斤原材料,原材料已经到了生产现场,但是信息化经销圈系统没有开单或审核,系统没有扣账,账面上有2000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