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梦的解析

关于梦的解析
关于梦的解析

*梦境的三个阶段?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意识就像冰山露出水面的那个小小的山尖,而它隐藏在水面之下的庞大身躯,则代表着人的无意识和潜意识。人做梦时,就像冰山一样,思维摇摆、浮荡在意识、无意识和潜意识之间。人的前1/3梦境在意识和无意识里,反映的是睡前24-48小时的生活;中1/3梦境在无意识里,反映的是上周和上个月的生活;后1/3梦境在无意识和潜意识里,反映的是一生的经历。在梦中,所有你以为忘记的、潜意识中的爱与恨,都可能向意识中冲撞,重新在梦境中以不同的面目表现出来。

*为什么总做同一个梦?这是因为有一件事对你心理的刺激太强烈了,或者是你潜意识里特别怕的东西,或者是你非常渴望得到的东西,而这个心理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比如非常想结婚的女人,就会做同一个关于离婚的梦。?

*梦里错位的人和地方?人的记忆分为无意记忆和有意记忆两种。比如你走在大街上,记得你看到了一栋大楼,几辆汽车,实际大楼和汽车以外的东西也进入了你的记忆,只不过你没有意识到。在梦中,它们都会跑出来。而且由于右脑的无逻辑性,梦中的人和地方可以张冠李戴,比如这个人的脸,却有着那个人的身份;这个地方的大楼,却在另一个地方出现,这些都会让你觉得陌生。

*梦醒后为何记不得?这与你醒来的时间有关。按照对脑电波的分析,人的睡眠分为慢波睡眠和快波睡眠两种。刚刚入睡时,处在慢波睡眠中,然后慢慢进入快波睡眠。慢波睡眠也叫无梦睡眠,是对肌肉和身体各个系统疲劳的调整,对于增高和生长有很大意义。而快波睡眠才是真正让大脑休息的睡眠,也叫有梦睡眠。这时,负责逻辑思维、白天最辛苦的左脑几乎不工作了,负责情感思维的右脑接了左脑的班。梦,就在右脑中产生了。在漫长的一夜中,慢波和快波睡眠循环往复地交替。先是80-120分钟的慢波,接着是20-30分钟的快波,然后再是慢波、快波……循环4-5个周期,大约是6-12小时,恰好一夜,所以人的梦也是反复出现的。如果你醒来时正好处于快波有梦睡眠中,就会依稀记得自己做了梦;但如果醒在慢波无梦睡眠中,就会认为自己一夜无梦。 *做梦是健康的标志?研究发现,人在做梦时脑血流量和葡萄糖代谢水平都比不做梦时高,这是脑功能更强的标志。如果一个人完全不做梦,那说明他的右脑肯定出了问题。

英国研究发现,当一些病人头昏头痛,并称好久没做梦时,他们都有轻度脑出血或长有脑肿瘤。此外,美国研究指出,人在做梦时,会产生一种来自骨髓和淋巴结的物质,它有预防疾病的功效。日本研究表明,梦多的人,体内会产生大量有梦催眠肽,它能让人延年益寿。

十大梦境

研究表明,大多数人的梦境都有着相似内容。有的梦浅显易懂,有的梦令人困惑。对此,印度临床心理学家阿努吉-辛哈在《印度时报》上撰文,为大家解读了10个最常见的梦境。特此刊登,仅供参考:

*考试失败梦境回放:考试正在进行,你抓耳挠腮,一道题目也不会。在某些情况下,你会发现自己根本没有好好复习,或者没有凳子可坐。在另外的情况下,你发现自己根本读不懂题目在说什么,十分抓狂,抑或你在考试开始后很长一段时间才赶到考场,错过了机会。解梦:这种梦表明了你的郁闷和沮丧。也许目前你正在接受生活的考验,而你还没有做好面对挑战的准备,你担心自己辜负别人的期望。梦里的考试内容无关紧要,关键是你的考试感受。

*错过时机梦境回放:你急匆匆地去赶火车、飞机或其他交通工具,但是却晚了一点点时间。或者你要参加一次重要的演出,到场时却发现早已开始。解梦:这种梦代表着一种自我发现的情感历程,它表示你错过了人生的一大机遇。当你面对重要的抉择而犹豫不决时,常会做这样的梦。

*跌落悬崖梦境回放:有关坠落的梦极其常见。在下落的过程中,你会感到非常害怕,背部肌肉收缩,然后突然惊醒。你梦到的通常的状况是溺水或跌落悬崖。解梦:下落说明你害怕对局面失去控制。做这种梦的人在实际生活中缺乏安全保障和有力支援。

*裸体去上班梦境回放:你梦见自己穿着睡衣去上班,或者有时竟然梦到自己裸体出现在了同事面前。你感到尴尬、羞愧,有时还夹杂着一点骄傲和自由感。解梦:这类梦说明你向不信任的人泄露了太多个人隐私,而你却有点后悔。但如果在梦中你骄傲

于自己的裸露,根本没感到难堪,那说明你的精神获得了一点小自由。

*开车出现麻烦梦境回放:这是各年龄段的人,甚至不会驾驶的人都会做的梦。在梦境中,你可能会发现汽车刹车失灵,或方向盘不受控制,抑或是车子根本没油。你还可能梦到自己闯了红灯,开下悬崖,或者撞倒人或物。解梦:交通工具代表我们的人生道路。当生活中不如意的事情超出你的掌控能力时,或者人生发生巨大变化时,这样的梦往往就会出现。车子不受控制或者缺乏零件,说明你对目前的问题抱有妥协的态度。

*迷路或坠入陷阱梦境回放:陌生的森林、建筑或街道,让你找不到回家的路。或者你落入陷阱,动弹不得。解梦:当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让你手足无措时,此类梦就会出现。这样的梦通常伴随着你的恐惧和沮丧。

*牙齿脱落梦境回放:你轻轻地碰了碰牙齿,它们却一个个脱落。解梦:表面上,此梦表示你非常担心被人忽视。在更深的层次上,它说明你非常害怕权力的丧失。

*被追赶梦境回放:被追赶的梦通常是噩梦。追赶你的可能是怪物、野兽,或者疯子。就算你惊醒后,仍然心有余悸。解梦:这样的梦多由压力所致。逃跑是人逃避灾难的本能反应,这样的梦境表示你克服恐惧和压力的方式不是别的而是逃避。

*疾病和死亡梦境回放:名人、家人、朋友、甚至你自己突然死亡了。解梦:这样的梦说明你的情感受到深深的伤害,你的心灵害怕受伤。或者你可能意识到自己所爱的人身体状况不好,你非常害怕失去他(她)。

*机器失灵梦境回放:你想操作某些机器,却意外地遇到故障。比如,电话不能正常拨号,或无法接通。网络中断且再也无法连接。解梦:这样的梦说明你的想法脱离了现实生活,或者你的身体或精神状态欠佳。如果不知该如何与某个陌生人交往,你也会做这样的梦。

百年催眠

*催眠术的前世今生催眠术起源于18世纪,最初带有欺骗性质,被称为“江湖魔术”。当时,德国医生弗朗茨-梅斯梅尔博士发明了一种神奇的疗法,可以治愈各种无法

解释的怪病。在昏暗的灯光和虚无缥缈的音乐中,他向病人灌输一种只有他可以控制的看不见的“催眠气流”。这样经过催眠之后,病人就会痊愈了。尽管最终证明梅斯梅尔博士所言并非全部属实,然而他是第一个发现思想可以被暗示控制而影响身体的人。英国眼科医生詹姆斯-布莱德博士在治疗实践中采用了这个发现,1842年他根据希腊语的“睡眠”一词发明了英文单词“催眠”。19世纪,印度医生成功地运用催眠术作为麻醉剂,甚至用于截肢手术,直到发现麻醉用的乙醚后这种做法才弃之不用。

总体来说,催眠术在19世纪曾引起研究的热潮,包括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也曾深受催眠术的影响。但进入20世纪后的前三十年间,人们对此的研究被冷落下去。它在治疗精神病方面受到了一些重视与应用,并取得了一些成功。相对而言,在一战期间,这种治疗方法还只受到少数人的重视,但到了二战期间,它已受到了广泛的注意,在治疗由战争带来的身心疾病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20世纪后期,实验心理学家们的介入,使得对催眠术的研究与探索步入了一个新的层次,英国、美国医学催眠家协会陆续建立,并出版了各自的科学杂志。

目前,催眠术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减压放松,消除身心疲劳感;2.改善睡眠,提高休息质量;3.心理调整,体验自信与充实;4.改善情绪,面对生活游刃有余;5.自我催眠,提高自身调整应变能力。

*什么人容易被催眠?

容易接受催眠的人往往是那些脑神经系统功能状态良好,心理活动功能强、效率高而且敏锐的人,所以往往越是文化水平高、心理素质好、感受性敏锐的人越能够从催眠中获得好处,而过于年幼的儿童和过度衰老的老人以及生活中的低智能者因为脑神经系统功能状态不佳而难于被催眠。一般来说,约有95%的人,都有相当程度的催眠敏感度,这其中5%的人,非常容易被催眠;而另外5%的人,则很难被催眠,对这些人必须施以反复、长时间的诱导,才能进入催眠状态,这样就超过催眠师的正常负荷了。一般来说,有下面这些特质的人,他的催眠敏感度会比较高:年纪轻;容易放松;对催眠师有安全感及信赖感;想象力丰富;专注力高;好奇心强;智商高。

*催眠能够植入意念?

《盗梦空间》中,由于能进入别人的梦,使盗梦者拥有了改变别人思维的能力。其实现实中,催眠师做的正是这样的事。催眠控制的是一个人的注意力,当注意力变窄时,人就会进入睡眠状态,但听觉还和催眠师的语言相联系。催眠师通过语言和梦境中人的潜意识交流,把他无序的梦引导成有序的,达到调整心理的目的。催眠术在精神医学和临床心理学方面,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方法,原则上催眠术的确是任何人都能运用的,它可以使实施催眠术的人沉浸在一种好像暂时操纵了他人心理的奇妙优越感中。但是催眠术如果不考虑医学及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往往会伴随着种种弊端和危险。

巴金曾说:“要是真有一个鬼的世界多好,我在那里可以和我的爱人相会。”古人的爱情寄梦诗词如孤雁长鸣,湘妃泣竹,融情于梦,妙合无垠。思念的波痕在梦里轻轻横渡,一把油纸伞撑到了地老天荒。梦境与现实若即若离,怎能不让“一读则改容,再读则泪下,三读则断肠矣?”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苏轼《江城子》)十年来苏轼与其妻生死永隔,正是“十年生死两茫茫”。朝思暮想,梦里相逢,久违的长廊,久违的轩窗,久违的佳人正梳妆。然而,千言万语又从何说起呢--十年沧桑,物是人非,惟有一任泪水涌流。柳永有词曰:“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

“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陆游《春游》)陆游在去世前一年,八十四岁时,最后一次游沈园,怀念唐琬作此记梦诗。唐琬与陆游的爱情本是十分完美的结合,却毁于世俗的风雨中。不是每个人在蓦然回首时都可以望到灯火阑珊处的那个人,唐琬如此,陆游如此。唯独沈园古老残垣上镌刻着的两阙《钗头凤》,千百年来诵传不绝。

“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崔涂《春夕旅怀》)游子从“蝴蝶梦”中获得片刻的回乡之乐,但梦醒之后,发现自己依旧孤眠异乡,依旧家园万里。这时,天已三更,月上梢头,杜鹃正在枝间哀哀啼鸣,听起来好像是在叫:“子归!子归!”读着这样的诗句,谁能不为异乡漂泊的诗人一洒同情之泪!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在这清冷的水乡秋夜,满

天的寒霜,江边的枫树,点点的渔火,陪伴着满怀异乡漂泊愁情的游子。寒山寺的钟声滑过水面,撞进梦之人的耳中。这钟声自盛唐的天空回响至今,依然余音绕梁,扣人心扉。“带走一盏渔火,让它温暖我的双眼;留下一段真情,让它停泊在枫桥边……”如果可能,我愿听着那曲《涛声依旧》,持一张旧船票,登上你的客船来寒山寺,听那悠远的钟声,做那悠长的梦。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李清照《如梦令》)易安居士在她闲适安逸的生活中,也会借酒消愁。一夜好睡,虽酒意未消,却仍知“绿肥红瘦”。清照将惜花伤春作为一种思想寄托,一种人生体验,以表达对社会人生的感受。她伤感的对象是春和花,其实就是她自己。这种怜惜,虽有闲愁,并不凄苦;虽有哀怨,并无愤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白居易《琵琶行》)红颜薄命的琵琶女容颜已衰,“老大”只能委身“嫁作商人妇”,独守空闺,坐在空空的画船里,向惨淡迷离的月光诉说着自己的凄苦、惆怅、孤寂。往日的欢乐、辉煌只能在梦中缅怀。类似的经历总能让两颗心激荡起“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共鸣。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诗人潇洒出尘,所有的抑郁在梦境中一扫而空,动听的仙乐、如麻的仙人使他忘乎所以,纵情长啸。人世间的欢乐也不过如此,自古以来万事都像东流水一去不复返。“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杜牧《遣怀》)杜牧有相才,而无相器,无奈将一腔悲愤交于酒肆。在扬州十年载酒行乐,放旷不羁。回想起来,恍如梦幻,一事无成。表面上繁华喧闹,骨子里烦闷怨愤。十年倏忽而过,扬州往事恍然若梦,回忆是杯不加糖的咖啡。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辛弃疾《破阵子》)报国无门的辛弃疾驰骋想象,化身为梦里的将军。金戈铁马,意气风发,战场杀敌,痛快淋漓。可怜梦想未成,白发已生。梦境与现实产生强烈反差,其遗恨让词人揪心,让读者扼腕。稼轩墓前有郭沫若先生一联:“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透视着墓主人一生的坎坷与铮铮风骨。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岳飞《小重山》)如果说《满江红》是气壮山河、义薄云天的呐喊,那《小重山》就是知音难觅、报国无门的苦吟。冷月、秋寒、鸣叫的蟋蟀,在这个凄清的秋夜,岳飞心绪难平。词人梦思祖国半壁河山沦丧敌手,中原狼烟四起;词人梦思驰骋沙场金戈铁马,光复河山……

“若问生涯原是梦,除梦里,没人知。”(纳兰性德《江城子-咏史》)梦境分外美好,一旦抽离,会给人带来极大的失落与苦楚,两种境界形成强烈对比,几多怆然。纳兰不满足仅仅吟咏历史,而是表现出一种普世情怀。人生若只如初见,美丽与哀愁都不过是过眼云烟,繁华落尽,如梦无痕。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李煜《浪淘沙》)在暮春夜雨中,亡国的南唐后主李煜在不耐寒的罗衾中做着最后一个好梦。醒来,则将继续过着“此中日夕,只以眼泪洗面”的囚徒生活。对于他来说,一切荣华富贵都已成为明日黄花,别时容易见时难。

“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李贺《梦天》)“诗鬼”李贺,为我们描绘了这样一个梦境:诗人飞入月宫,与嫦娥相会。从月宫俯瞰,辽阔的九州小得像九个模糊的小点,浩瀚的大海就像茶杯中的一汪清水。这首诗,把梦入天宫的景象写得波谲云诡、扑朔迷离,今人吟读,不由惊佩他的奇思妙想。

“更疑天路近,梦与白云游。”(孙逖《宿云门寺阁》)云门山,高耸入云;云门寺,伫立山巅。天空中,闪烁的群星像是镶嵌在窗户上那样触手可及。诗人在夜间,竟朦朦胧胧地做起了驾着白云凌空遨游的梦来。

至人无梦

对于“至人无梦”,我们需要新的解释:至人,拥有清醒的头脑,坚固的意志,以及持久的毅力;梦,特指白日梦。

?*白日梦?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的时候,她已然成名--笔下生花,情辞绝代,风头一时无两。但并非人人都可以年少成名,在人生最美好的岁月里得享如此荣耀。因此,

除却那些果真年少成名的幸运儿之外,正常的过程是,大多数年轻蓬勃的梦想在遭到风霜的洗礼之后,逐渐趋于沉静和安定。当然,还有一些始终不能释怀的心,选择了其它并不高明的方法来实现梦想--比如,炒作。在全民娱乐化的时代,各种出位的炒作层出不穷。不管是言语雷人,还是行动出格,无不昭示着一颗颗因浮躁而充满妄念的心。

白日做梦,终要醒来。面对网络上疯狂的追捧,镜头里尖酸的嘲讽,仿佛在梦里享受虚幻的喝彩一般,毫无意义,当看客们意兴索然,纷纷离去,荒唐的梦自会结束,而做梦者此时要面对的现实,或许只是另一场噩梦的开始。?保持清醒,请务必记得:每个人都有实现梦想的权利,但白日梦除外!

*清醒剂?要想让梦想成功实现,你需要时刻保持清醒,以下是两剂良药:?1.司机考试?某大公司准备以高薪雇一名小车司机,经过层层筛选和考试之后,只剩下三名技术最优良的竞争者。主考者问他们:“悬崖边有块金子,你们开着车去拿,觉得能距离悬崖多近而又不至于掉落呢?”?“两公尺。”第一位说。?“半公尺。”第二位很有把握地说。?“我会尽量远离悬崖,愈远愈好。”第三位说。结果这家公司录取了第三位。?清醒剂:不要和诱惑较劲,而应离得越远越好。 2.让失去变得可爱?一个老人在高速行驶的火车上,不小心把刚买的新鞋从窗口掉了一只,周围的人倍感惋惜,不料老人立即把第二只鞋也从窗口扔了下去。这举动更让人大吃一惊。老人解释说:“这一只鞋无论多么昂贵,对我而言已经没有用了,如果有谁能捡到一双鞋子,说不定他还能穿呢!”?清醒剂:成功者善于放弃,善于从损失中看到价值。

大梦先觉

入学时,我们听着老师和学长们的“教诲之语”和“经验之谈”,似懂非懂;毕业时,再听到关于惜时努力的话,已略有感悟;等到毕业很多年后,再回望当初,会感慨:这一场青春的梦,为何不早一些醒悟?其实,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

*众人皆梦我独醒?在意气风发的年代,我们总有自己的主张,认为自己的慧眼已将是非善恶看得分明;而环顾周围并肩而行的人们,似乎都还在梦里,不曾醒来。?随着岁月的流逝,在经历了得意与失意之后,我们必然会改变当初的一些看法,变得理性而温和。面对得意时的无限风光,也许会突然担心失去;也许会因为一下子没了奋进的目标

而茫然;自然也会沾沾自喜,但一定不会再盲目地傲然自大,因为懂得了“人生百转,得意时须淡然,失意时须坦然”的道理。?在人生的这场梦境里,若总能及时感悟,提前从不该沉溺的梦中醒来,也是一种幸运。?当然,如果总是一味地失意,我们也许会渐渐变得不再坚持,会彷徨在众人的意见之中,左右摇摆;甚至会决然地否定自己的看法,惶恐地追随在别人身后。这表明你尚未梦醒,还在苦苦寻找着梦境的出口。

*我有一个梦想?《英国达人》里的苏珊大妈曾高唱:“我曾梦想着我的人生/完全不像我现在的生活/现在不像我曾经想象的/如今现实的生活已经扼杀了我昔日的梦想。”?每个人都有一个梦想,或破灭,或实现,或还在实现的路上。当遇到了一个又一个挫折,我们会略带灰心的问:究竟应该做一个多大的梦,才能不在现实中低头,并最终实现?

?今年六月,李嘉诚在汕头大学毕业典礼致辞中如是说:“我们都知道空抱宏愿并无太大意义;漫无计划地急于求成徒然令自己身心疲累。人生必须立志,必须以热切的努力来追寻自己的梦想。如何追求个人快乐与满足不一定能在课本中找到答案,只有在你积极实践与心灵共鸣的行为时,富具意义的体验才可驱赶心灵的空虚,让你享受富足人生的滋味。”

他在勉励毕业生们的结束句中表示:若你能尽你的忠诚,努力在责任路上活出丰盛、快乐和充满尊严的人生,日后能成就大业者,能出类拔萃者,能出尘不染者,舍你其谁??李嘉诚的这番话,或许并不能为所有在梦想中迷失的人释疑,但至少可以尝试,在切实具体的行动中追逐梦想,也许就会渐渐得到答案。

半梦半醒

人生在世,不可活得太任性随意,也不能活得太木讷仔细。因此,半梦半醒的生活态度,就体现了独到的平衡之美--既不会流连在五光十色的梦想幻境里,不思进取;也不会匍匐在现实的重压之下,喘着大气。

?*鱼与熊掌?台湾著名散文家林清玄曾写过一篇题为《半梦半醒之间》的散文,文中说道:对于真正的懒人,再好的闹钟也没有用,闹钟是给那些介于半梦半醒之间的人使用的。?那么谁才是半梦半醒之间的人呢?答案就是普普通通的张三和李四,你和我。?那些一听到闹钟响,立刻能处在清醒状态的人叫做“慧根”,如果闹钟怎样叫也叫不醒,

甚至爬起来把总开关关掉,这种人叫“钝根”。一般人既不是慧根,也不是钝根,而是“凡根”。所谓凡根,是会清醒、会迷失;会升华、也会堕落;是听到闹钟响时,徘徊挣扎在半梦半醒之间的人。他们会在叮咛、嘱咐和催促中醒来,但不论在现实中遭遇到什么,他们都能顺利地再次入梦--对梦想怀抱热忱,对现实敢于直面。?这样看来,现实与梦想,也并非鱼与熊掌,不可兼顾--只看你是否能拥有半梦半醒的态度。

*舍得之间?不愿入梦的人,虽然清醒,但也因为清醒而疲累;不愿醒来的人,虽然自在,但也因为自在而迷失。不愿醒来的人很多,不愿入梦的人同样多。所以有人才会说,“人生一半在梦中”是难得的境界。?从出生到成人,我们随着岁月的变迁而丰富着记忆,这记忆中很可能痛苦居多。为了减轻你前行的负担,要学会给自己做减法,扔掉那些令你沉湎在伤心中,无法释怀的记忆,从不堪回首的旧梦中醒来。在现实中寻找另一个记忆点,重新出发。同样,当现实中的困境令你感到压抑,不妨暂时回到记忆中寻找那些曾让你感到温暖的旧梦,从梦中熟悉的人、事中,获得继续面对现实难题的力量。?于是,在舍得之间,你会发现“半智半愚,半圣贤;半梦半醒,半神仙”的真谛。

【尾声】?如果说,“至人无梦”是道德上的要求,“大梦先觉”是精神上的选择,那么在这短短七天的假日之梦即将醒来的时候,真心地希望,我们还能保有几缕半梦半醒的余韵……

读后感 读书笔记 小论文 读《梦的解析》有感

读《梦的解析》有感 摘要:《梦的解析》一书对梦进行了深层次的研究,解释了梦的原动力、梦的意义等问题,是有史以来第一次以科学的方法来分析和研究“梦”的著作。然而,梦是否真如弗洛伊德所说的都是本能欲望的满足呢? 关键词:弗洛伊德;梦的解析;潜意识

一直都对心理学很感兴趣,没事的时候也会经常看一些心理学的书,而在心理学中不得不提的一个人就是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有人把爱因斯坦、马克思、弗洛伊德并称为“影响世界历史的三个犹太人”,前二者分别代表了人类在近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最高峰,而弗洛伊德和他的精神分析则代表了心理学可的至高点。 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他的精神分析学说有别于当时的任何心理学流派,它对于人性中本能的、自然性的、非理性的一面给予了巨大关注,对于潜意识的揭示入木三分,从而开创了潜意识研究的新领域。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虽然争议性很强,但是启迪性也很强,其后的很多流派诸如行为主义、人本主义等都是以反弗洛伊德理论而提出的,他的精神分析理论一直到现在都是人们常用的理论,影响持久不衰。 在读弗洛伊德的理论时经常都会看到《梦的解析》,于是在寒假的时候闲着 无事就看了一下这本书。 《梦的解析》不仅论述了过去令人费解的梦境问题以及形成梦的种种复杂机制,而且还讨论了深度心理,即潜意识的结构和作用方式。 弗洛伊德认为,梦是有意义的心理现象,梦是对人的愿望的迂回满足,在梦中所出现的几乎所有物体都具有象征性。他认为梦所表达的愿望是与潜意识欲望相联系的,梦如同心理变态或失误一样,表现了人们不允许自我意识到和在清醒状态下不允许被表达出的潜意识动机。 刚开始以为这本书会和很多科普文一样无趣,会看只是出于对心理学的兴趣,但渐渐读下去之后发现,这本书并不像想象中的那样枯燥无味,相反的,还挺有趣的。弗洛伊德在书中用了数百个有趣的梦来解释自己的观点,分析梦中所蕴含

梦的解析

《梦的解析》探讨 弗洛伊德是一位精神病医生和心理学家,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他的精神分析理论分为五部分:人格结构理论、心理动力理论、防御机制理论、人格发展理论和释梦理论。弗洛伊德在治疗病人时,发现他们都会或多或少的提到自己的梦,由此弗洛伊德开始了对梦的详尽研究,并于1900年出版了《梦的解析》,使人们对梦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彻底的革命。结合自个人兴趣,我阅读了《梦的解析》,对释梦理论进行了一些更深的理解和思考。 史前人们坚信梦与超自然的存在有关,一切梦就是他们所信仰的鬼神传来的启示,梦在价值在于占卜未来。到亚里士多德,他认为梦是由于“精力过剩”而产生的副产品,虽然这不太正确,但已基本抛弃了所谓鬼神的思想。弗洛伊德认为,梦是有意义的,但是,这种意义是需要被解释的。他关于梦的核心思想就是;梦是愿望的达成或者说梦是欲望的满足。不管你的梦有多么愉快,或是多么痛苦,或是多么荒谬,它总是一种愿望的达成,代表你内心深处一种被压抑的愿望,梦就通过种种伪装、以一种你自己都无法行相信的样子来帮你达成这种愿望。如何由梦的显意转换出梦的隐意,即,如何从各种奇怪和难以理解的梦境解释出梦思,就是释梦。 一.梦是怎样形成的? 弗洛伊德在书中说道,“梦的形成是曾产生了‘置换现象’——用心理学的话来说,就是一个具有较弱潜能的意念必须由那最初具有较强潜能的意念里,慢慢吸引能量,而到某一强度才能脱颖而出,浮现到意识界来”。梦其实是人类潜意识的最深刻表现,平日里我们都是用一种伪装的面孔在生活,尽管你要批驳我的论点,但事实上就是如此,装是必须的,因为人类是一种趋安性的动物,擅长保护自己不受外界伤害,而保护自己最没有风险的手段就是伪装。“梦的真正具有意义的来源,确是来自白天的那些经验,而由此种记忆再将重点转移到某些看来无甚关系的记忆上。梦的形成遵循一种规则,将所有足以引起梦的刺激来源综合而成一个单一的整体”。正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一个人如果潜意识中存在某种思想,那么他一旦进入梦乡,就会把这种思想表现在梦中,从而暴露出来,但梦有时又不会直接表露梦者的思想,所以需要通过解析获知梦的内涵。 二.梦为什么需要伪装来表达愿望呢? 这里,弗洛伊德指出,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两种心理步骤:被称为倾向和系统。第一心理步骤是人内心深处的愿望,是不加任何修饰的,是梦中要的愿望。第二心理步骤就扮演检查者的角色,却对人的原始欲望通过一系列的凝缩作用、转移作用、置换作用等加以修饰、伪装和加工,直到满意之后才

《梦是愿望的达成》梦的解析论文

梦是愿望的达成 ------论《梦的解析》初读《梦的解析》时就发现解梦的确是一门很深奥很复杂的学问,由于梦的材料来自于现实生活,不仅是近期的,还包括孩提时期的经验,甚至是某些已经被遗忘的经历,以及梦的肉体来源。这些本身就已经决定了梦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然而这还不包括梦的凝聚作用和转移作用。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使得梦的寓意更显得神秘莫测。 然而,在通读全书后我发现,无论是浅显的梦还是深奥难懂的梦,无论是梦的显意还是隐意,大多数都是愿望的达成。书的作者弗洛伊德在第三章中也提到“梦无论是如何地复杂,大部分均可以解释为愿望的达成”而他认为梦的唯一作用便是满足人的意识层面上的以及或者说更多的是满足人的潜意识中的愿望。 一,梦的运作压制了痛苦感情,从而达成了愿望。 在书的第三章中作者提到了一种实验方法“如果我当天晚上吃了咸菜或其他很咸的食物,那么晚上我会渴得醒过来。但在这“醒过来”之前,往往先有一个同样内容的梦——我在喝水,我正喝着大碗的水,那滋味就有如干裂了的喉头,饮入了清凉彻骨的冰水一般地可口。然后我惊醒了,而发觉我确实想喝水。这个梦的原因就是我醒来后所感到的渴。由这种感觉引起喝水的愿望,而梦告诉了我它已使这愿望达成,因此它确有其功能。” 相反的,在孩提时代我们也经常在睡前喝了过多的水后梦见自己上厕所,结果醒来后发现自己尿床了,而成人后我们同样会做类似的梦,只不过我们通常会醒来去上厕所。 这这些都是由于梦的运作成功地相反观念取代了所有的痛苦概念,因此压制了归属它们的痛苦感情,结果造就了一个简单而令人满意的梦——一个看来是愿望达成的梦。 二,梦能够满足现实中未能达成的愿望 梦是清醒状态精神活动的延续,我们在学生时代常有这种情况:当我们有题目做不出来时,睡梦中我们会反复梦见做题目的场景,许多时候我们可以在睡梦中成功解答题目。历史上许多科学家都在梦中解绝了科学难题。最著名的要数德国化学家凯库勒在梦中发现苯分子结构的故事。这个故事说:一天晚上,凯库勒坐马车回家,在车上昏昏欲睡。在半梦半醒之间,他看到原子链似乎活了起来,变成了一条蛇,在他眼前不断翻腾,突然咬住了自己的尾巴,形成了一个环……凯库勒猛然惊醒,受到梦的启发,明白了苯分子原来是一个六角形环状结构,而在这之前他正为苯分子结构的构成而烦恼。正是他对解决该问题的强烈愿望使得他在梦中延续清醒时的精神活动。 这种延续正是愿望的需求造成的,所以不难看出梦的作用是满足人们现实生活中未能达成的愿望。 三,梦能满足那些在白天被排挤与潜抑的愿望。 弗洛伊德认为在人们心目中最大的禁忌就是“性”,而“性”又是人的本能,对于“性”的这个禁区,人们既想闯入,又迫于道德限制,所以只有在梦中释放自己的愿望,使自身得到满足。这就是为什么但我们处于青春期时常常会做一些有关异性的梦。而另一个例子则是作者在第七章“梦的程序心理”中提到的“我一

直面人性的真实——评弗洛伊德《梦的解析》

直面人性的真实———评弗洛伊德《梦的解析》 高鸿萍(闽江学院中文系) 作为精神分析学的鼻祖,弗洛伊德开创了人类文化史的新纪元。弗洛伊德一生著述很多,而举世闻名,至今仍在世界各地一版再版,其发行量无法统计的划时代的不朽著作之一就是《梦的解析》。此书被誉为是改变人类历史的书,是精神分析理论体系形成的重要标志。在《梦的解析》中,弗洛伊德声称发现了三大真理:梦是无意识欲望和儿时欲望的伪装的满足;俄狄浦斯情结是人类普通的心理情绪;儿童是有性爱意识和动机的。 一、弗洛伊德关于梦的理论 首先,弗洛伊德认为梦是可以解析的。“无论如何,每个梦均有一种含义,尽管这是一种隐匿的含义;做梦用来代替思想的某种其他过程,我们只有正确地揭示出代替物,才能发现梦的潜藏义。”他通过一系列梦的科学解析,发现所有的梦都是完全有效的精神现象————是欲望的满足,就象谚语中问:“鹅梦到了什么?”回答是:“玉米”。梦是欲望的满足这一理论完整地包含在于这两句话中。 第二,梦的动机是欲望的满足。弗洛伊德指出,关于梦是欲望的达成这一命题在儿童身上表现的最为明显,而在许多时候和各种情况下,其意义没有任何掩饰,一目了然。“少儿的梦不会出现需要解决的问题。但是,另一方面,它们在证明梦的本质是对欲望的满足方面,却有无法估量的价值。”而针对有人对梦的统计结果,大部分的梦是不愉快的梦,只有少部分肯定是愉快的梦,如果说愉快的、欢乐的、幸福的梦是愿望的达成,那么怎样理解不愉快的、甚至痛苦的、悲惨的梦呢?弗洛伊德的回答是,无论怎么不愉快的梦,都不外乎是愿望满足的一种“变相的改装”。他认为:“一个愿望的未能满足,其实象征着另一愿望的满足。”因为做梦的人对此愿望有所顾忌,从而使这一愿望只得以另一种改装的形式来表达,这是梦进行了化妆。“梦是一种(被压抑的、被抑制的)愿望的(经过改装的)满足”这就是弗洛伊德叙述梦的完整的公式。有了这么一个公式,不管什么样的梦,便都可以纳入“愿望的满足”这个范畴了。 那么,梦为何要进行伪装呢?他认为“每个人的梦是由两种精神力量(或可描述为倾向或系统)支配的。其中一种力量构成欲望用梦来表现出来,另一种力量则对梦中的欲望实行稽查作用,迫使欲望不得不通过伪装的形式表现出来。”因此要解析这类化妆的梦,就必须透过梦的表象,揭示出隐藏在梦背后的思想来。为此他提出了两个概念———“显意”和“隐意”。所谓显意,它类似于假面具,是“梦所叙述的东西”,“梦的外显的内容”。所谓隐意,是假面具所掩盖的欲望,是“那种隐匿的我们只有通过观念分析才能达到的东西。”是“内隐的梦的思想”。梦的解析过程就是从外显的梦到内隐的梦的工作过程,而“每个特殊的梦经过分析后,必定可以重新证明梦确实具有代表欲望满足的一种神秘意义。” 弗洛伊德认为,“释梦就意味着寻求一种隐匿的意义。”对于梦的来源,他认为有三种可能:一是它也许在白天即受到激动,不过却因为外在的理由无法满足,因此把一个被承认但却未满足的意愿留给晚上入梦。二是它也许源于白天,但却遭受排斥,因此留给夜间的是一个不满足而且被潜抑的愿望。三是也许和白天全然无关,它是一些受到潜抑,并且只有在夜间才活动的愿望……第一种愿望起于前意识;第二种愿望从意识中被赶到潜意识去;第三种愿望冲动无法突破潜意识的系统。在这三种来源之外,他强调“要加上第四个愿望的起源,就是晚间随时产生的愿望冲动(比如口渴或性的需求等)。 第三、梦是如何由隐意转变成为显意的,这是《梦的解析》专著中最为重要的内容。弗洛伊德认为梦的形成经历四个阶段。一是凝缩作用。“任何人对梦内容和梦念进行比较进,首先注意到的就是梦进行了大量的凝缩作用。”与梦念的丰富多彩相比较,梦内容简短、贫乏、精练。这主要是凝缩产生的作用。凝缩作用主要是通过省略来实现的;梦并不是对梦念的忠实翻译或点对点的投射,而是对高度不完全的,支离破碎的复制。二是移置作用。即在梦中,一方面将隐意中的因素加以转移,用不重要的替换重要的,用引喻代替原文。“我们可以发现,梦里出现的并不是梦念中的重要概念,而是在梦中出现次数较多的概念。”另一方面,梦利用多重性决定作用,从具有较低精神价值的元素中创造出新的价值,然后各自寻找途径进入梦内容中,这就产生了精神的转移。三是象征作用。他认为梦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在梦中没有获得任何单独的表现,隐意在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专刊24

读后感 论文 解读《梦的解析》

解读《梦的解析》 在梦的世界里,尽管虚幻,但在里面的一切却如此真实。每个人一出生就被赋予了做梦的权力,有时候像日常的生活,有时候稀奇古怪。我们常常在想,为什么我们会做梦,为什么会有噩梦和美梦,为什么梦醒后就难以回忆起发生过的梦境。好像这是个无法解释的问题,有些专家将其和心理学联系起来,而普通人将其理解为“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中国古代也有周公解梦一说,认为梦中的景象是现实的一种延续,而西方世界的古代,认为梦是用来预言未来的。尽管在人们的心目中梦多多少少带点荒唐和不真实的成分,但在希腊神话中,许多人会认为梦是神谕想要给他们的指示和引领。而著名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对梦的解答有开拓性发现,他在《梦的解析》中从心理学角度对梦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这些研究使梦与疾病的关系渐渐清晰与明确起来,他的思想极为深刻。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他还引述了历代文学、历史、医学、哲学和宗教等材料,敏锐而精细地分析,巡回递进的推断,步步趋入都构思,不断的解读揭示了人们心灵底层的想法和欲望,使得精神分析的内容具备了极其丰富的根源。 弗洛伊德的理论论证可分为七章,第一章是对儿童

的梦的研究,第二章是梦的解析方法,第三章是讲述梦是愿望的达成,第四章是梦的改装,第五章是梦的来源和材料,第六章是梦的运作,第七章是梦程序的心理。书中从没有伪装或者是伪装得较少的孩童的梦开始讲起,直至扭曲到面目全非的成人梦境,这其中解梦的关键在于揭开梦的伪装。并且,作者在书中应用了很多实例进行了论证说明他的说法。 梦是一种精神活动,“其动机常常是一个寻求满足的愿望”。梦是因愿望而起,它的表现就是愿望的达成。在虚幻的梦境世界了,思想得到了空前的释放,不像人在清醒时刻时脑子受到控制,思维偏向于大众认同的行为思想。在梦中,思想有了自我表现的机会,能够满足那些在白天被排挤与潜抑的愿望,凭借幻觉的表达方式,来表示愿望的满足。作者在书中有这么一个例子,这是一个关于他5岁的小儿子的梦。有一次,他们全家到达赫山脚下游玩,小儿子由于常用望远镜可以看到山上的西蒙尼小屋,因此他不满于在山下玩耍,但是父母又没带他上山,他当时就感到不高兴。作者接着说:“第二天早上,他神采飞扬地跑过来告诉我:‘昨晚我梦见我们走庙盗了西蒙尼小屋。’我现在才明白,当初我说要去达赫山时,他就满心地以为他一定可以由赫尔斯达特翻山越岭走到他天天用望远镜

旅游心理学试题

旅游心理学 一、选择题 1.______精神病医生埃里克·伯恩博士在他的专著《大众的游戏》中形象地提出“父母”、“成人”、“儿童”三种自我状态。() A.加拿大 B.美国 C.英国 D.德国 2.能力、气质、性格都属于() A.人的心理 B.个性心理倾向 C.心理过程 D.个性心理特征 3.______是旅游业的灵魂;______是服务业的基石。() A.旅游服务,服务质量 B.服务质量,旅游服务 C.软件质量,硬件质量 D.硬件质量,软件质量 4.一般情况下,旅游的许多主要动机较明显地存在于哪种自我状态之中?() A.父母自我状态 B.儿童自我状态 C.青年自我状态 D.成人自我状态 5.当服务员发现客人对服务项目兴趣不大的时候,服务员应该怎么办?() A.控制积极性、继续服务 B.提高积极性、继续服务 C.控制积极性、暂停服务 D.提高积极性、暂停服务 6.根据需要层次论,基本需要包括() A.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和社交需要 B.生理需要、安全需要 C.生理需要 D.安全需要 7.领导者即使没有才能也能让部下服从。这是由下列哪个因素决定的?() A.资历因素 B.传统因素 C.职位因素 D.品格因素 8.由于某个行员服务给旅客留下了良好的印象,这位旅客就认为这家饭店其它方面的服务肯定不错。这属于哪种知觉心理定势?() A.晕轮效应 B.首次印象 C.刻板印象 D.经验效应 9.职业心理对服务员的意志要求主要有() A.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可塑性 B.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自制力 C.自觉性、忍耐性、坚韧性、可塑性 D.自觉性、忍耐性、果断性、可塑性 10.在态度的三个组成部分中,______为态度的核心部分。()

读后感 论文 浅析弗洛伊德《梦的解析》

浅析弗洛伊德《梦的解析》 摘要:本文讨论了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中梦境的相关内容,依据书中的章节简要分析了梦的产生,梦的伪装特征以及梦与意识的关系。 关键词:梦的解析;弗洛伊德;潜意识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Interpretation of Dreams” by Freud Han Shuqi School of Communication and Journalism Abstract: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Interpretation of Dreams” by Camus. The article briefly analyzes the generation of dream, the dream of camouflage,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ream and consciousness. Key words: The Interpretation of Dreams, Freud, The subconscious

在弗洛伊德自己看来,梦是一个人与自己内心的真实对话,是自己向自己学习的过程,是另外一次与自己息息相关的人生。其理论能够让人们理解梦并不是某事的征兆也不会是未来的预演,它向人们系统地论述了“梦是愿望的实现”这个观点,也就是说“梦都是具有某种意思的人们内心深处的一种愿望”。人在清醒的意识下面,还有一个潜在的心理活动在进行着,形成了如今的潜意识理论。 书中写道,跌落梦对不同人而言有着不同的意思,对女性来说这种梦可能隐含着有关性的愿望。但无论梦者是谁,这些梦的材料都是来自于每个人的童年。这也是弗洛伊德另一个重要的观点,他认为童年对每个人而言是最重要的一个阶段,绝大部分梦的材料都来自于自己的童年经历。有时候我们会梦到一些陌生的人或者梦到自己身处一个陌生的环境,但他认为这些所谓的“陌生”只不过是被我们的意识遗忘的童年经历,这些情景虽被大脑遗忘却存在于我们的潜意识中,而潜意识中的内容只会在梦里出现。 梦的产生

梦的解析读书笔记

梦的解析读书笔记 梦的解析读书笔本人() 梦是可以解释的。 亚里士多德认为:梦是种由于“力过剩”而带来的副产品。所谓 的“力过剩”,正说明梦不是超自然的显灵,而受制于人类的神活动。梦是按照做梦人本身睡眠深度所产生的不尽相同的神活动。 世俗世界直在试图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梦想解释梦。其就是把整个 梦当做个整体来看,尝试用另种内容来取代它。这种基本原理从某些 方面看来,是在利用“相似”的原则,有时似乎非常的高明。这就是 所谓的“象征性的释梦”。主张“梦是预言未来的观念”的人,在对 梦做出解释时,主要使用的就是“象征性释梦法”,从梦的内容 形式上来对未来或进行臆测。 另种释梦法可以称为“解码法”。视梦作为种密码,其中每个符号,都可以像密码册样,用另种已经具有意义的内容来着解释。 尽管在某种程度上这两种释梦法破天荒地解释了部分梦,但是它 们的不可靠性是显而易见的。都是是主观臆测的,没有科学根据的。 弗洛伊德用把大雄本身当做种症状,利用梦的解释来追溯梦的脊 髓灰质炎,并据此来进行治疗。这种狂躁方法和治疗歇斯底里恐惧症 强迫意念等神病症状非常类似。 二梦可以解释为愿望的达成。 梦所代表的愿望达成通常是没有什么遮掩的,极为明显。可以通 过实验测验的方法来测试,比如晚上口渴会梦到在喝水。 一梦无论是如何的复杂,大部分均可以解释为想法的达成,而且 参考资料甚至内容往往是毫不掩饰即可以看出的。遗孀孩子的心灵比

较单纯,做的梦也往往会单纯点,本人孩子的梦,往往表现为愿望的 达成一致。 各种梦的案例证明,梦的本质是愿望的达成。 三梦的伪装 梦共同组成愿望的达成,但是如何来解释让困惑人焦虑的梦,让 人因感到惊恐的梦?梦是需要解释的,并非梦表面所显示的意义那么 简单,这就是梦的欺敌特征。 通过种种的例子,我们可以充分证明:个看起来内容很痛苦的梦,其实是可以解析成是愿望的其实达成的。我们不要认为这些在解析时 发现的,“碰巧”就是人们平时不愿意去想或去做的做得好些事。其 实这些着实不快的感觉,和平时我们面对不愿做或不愿提的事所产生 的反感情绪样的,是在解开梦之谜底的时候,必须克服的许许多多阻力。当我将所有不愉快性质和梦的伪装起来进来考虑分析,得出这样 的结论:这些梦都是经过伪装的,梦中的愿望,在平时被严重压抑了,所以愿望的达成脆弱性被伪装到初开起来似乎无法看出的程度。所以,我们说,梦的伪装其实教育工作就是种审查管理体制在工作。大多数 针对所有梦中发人深省不快的内容的分析,我们得出下边这个式:梦 是种(受压抑的)愿望(经过伪装而)达成。最后,我还的确可能需 要提到和这些以痛苦为内容的梦相近的“焦虑的梦”假如把这类梦也 看作是愿望的达成,恐怕对那些接受过梦的解析训练的人来说,更加 的不理解。 焦虑的梦事实上并非梦的解析的另对象,它只不过以梦本身来表 示出半焦虑的内容而已。我们梦中所感受到的焦虑就是梦内容所明白 表示地的那些念头而已。一梦如果我们想对这种梦再作解析,那就会 发觉梦所表示的焦虑就如恐惧症所产生的不安焦虑样,它只是由某种 念头的存在而招来的焦虑。举个例子,从窗口掉下去是有可能,因此 个人走进窗口时应当本人走进心点。但是我们就不懂为什么病者对这 类恐惧症病人而言,靠近窗口竟会给他们那么大的焦虑,远超过远大

梦的解析 选读课论文

读《梦的解析》有感 姓名: 学号: 学院: 联系方式:

读《梦的解析》有感 由于一直对心理学有很大的兴趣,对弗洛伊德也早有耳闻,而《梦的解析》也一直在我想要读的书单上。之所以一直在,是因为曾经尝试着读过这本名著,但是读了几页就读不下去了。由于大家对这本书的推崇,导致我读之前就很是期待。但是不知道是对翻译还是写作方法上的不适应,读起来很费力。而且这本书不像我想的那样是客观的科学性读物,它举的例子都是弗洛伊德身边的事,并且弗洛伊德对梦的解释也让我感到疑惑,他能完全从实际事实和生理来解释梦境,而我自己的梦,很多时候都是完全解释不了的,甚至我觉得就是胡思乱想的。弗洛伊德对规律的总结也很主观,特别是他认为人的一切个体和社会行为,都根源于某种欲望和动机,特别是性欲的冲动。这种泛性欲主义,把性欲夸大成支配人类以为行为的动机,是我所不能接受的。 然而《梦的解析》被看作是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最重要的经典之作,曾被西方许多学者认为是一本震撼世界的书。与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并称为导致人类三大思想革命的经典之作。人们对于这本书的评价如此之高,那么它也必定有它的价值。 我查阅了一些资料,发现和《物种起源》、《天体运行论》相似的是,《梦的解析》在当时是不被人们接受的,其主要原因在于其中理论多为弗洛伊德自己在治疗一些精神病人时通过感性经验进行的总结,没有理论数据的支持。另一方面,当时的心理学家对于弗洛伊德将个别精神病人的案例所得的结论普遍套用在正常人身上的做法表示不能接受,所以,这本书刚出版时受到了很大的冷落和责难。但是之后,人们发现了这本书有着它伟大的价值。这部著作不只解析了梦,更重要的是阐述了弗洛伊德心理学理论基础:解释了心理疾病的发病原理,解释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各种心理行为,这对医学有深远的影响。该书全面地体现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是精神分析理论体系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包含许多对文学、神话、教育等领域有启示性的观点,引导了整个20世纪的人类文明。它像一把火炬照亮了人类心理生活的深穴,揭示了许多埋藏于人类心理深层的奥秘,为人类潜意识学说奠定了稳固的基础,树立了人类认识自身的新里程碑。弗洛伊德通过对梦的科学探索和解析,发掘了人性的另一面:“潜意识”,揭开了人类心灵的奥秘。对心理学的相关分支例如教育心理学有重要的影响。 我特别赞同荣格对弗洛伊德《梦的解析》的评价“《梦的解析》堪称一部划时代的著作,而且很可能是迄今在经验主义基础上掌握无意识心灵之谜的最勇敢尝试。”弗洛伊德在当时从一个其他人从没探索过的领域对人们的心理、梦境进行了分析,并形成了一个相对完备的系统,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并且由于这些理论对人心理活动最深处的不厌其烦的探究,使得整个思想界都引发了巨大的革命,无论其观点正确与否,都激起后来者更为广泛的兴趣,从而促进了更加严谨的研究和方法的革命。启发和影响了之后很多有名的哲学家、心理学家。可以说弗洛伊德引发和开启了百家争鸣的大门。 而精神分析需要坦诚的能力,因为它更强调自由而又真诚地交流,治疗过程中它更需要真实面对理解自己,某种程度上是对世界观和人格的自省和重塑。精神分析中的改变:一方面是改变对自己的洞察力,另一方面是借助关系的互动。有的学者认为,精神分析已经脱离医学治疗的范畴,而是基于自我反思和人际沟通的道德哲学对话。精神分析认为,言语对于心理有显著的力量,而坦诚的对话可以促成自我的整合升华。坚守道德哲学对话的传统,这或许就是本是医生的弗洛伊德,带给我们真正的思想财富。 历史已承认弗洛伊德伟大心理学家的地位,但是心理学发展到今天,与当时相比已有了太多的进步,弗洛伊德的观点已不能全盘接受,必须辩证地看待。我们读弗洛伊德,更多地是了解他的理论,感受他的思考和分析方法,然后产生自己的思考。

梦绕三国-《三国演义》梦的解析

目录 中文摘要和关键词 (1) 英文摘要和关键词 (2) 引言 (2) 一、预言梦 (2) (一)帝王梦 (2) (二)死亡梦 (4) 二、通神梦 (7) 三、无梦之梦 (9) 结语 (11) 注释 (12) 参考文献 (13)

中文系07级01班07010005 王珏指导教师:赵志成 中文摘要:“梦意象”对于我国古代文学影响很大“中国小说,无一书不说梦”,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也是如此,全文中有多处描写梦的意象,这其中包含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在里面,把梦也可以分成各类,有预言梦,通神梦等,它们都有自己的文化内含,同样也有人物内心潜移默化的变化,在小说中也起到不同的作用,更有利于小说情节的衔接和顺承。本文通过《三国演义》中的梦境为例,去了解梦境在文学作品中的审美价值,探索中国古代人民的文化心态和价值取向。另外,梦的描写也体现了作者的思想政治立场倾向有些内容借助梦象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这样的小说描写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和内涵! 关键词:梦生死心理文化

Abstract:"Dream Image" great influence of ancient literature of our country, "the Chinese novel, the book does not say no dream", one of four famous "Three Kingdoms" is true, there are many full-text description of dream images, which include Ancient China traditional culture on the inside, the dream can be divided into various types, have predicted a dream, truly inspired dreams and so on, they all have their own culture containing the same characters are also subtle changes in heart, in the novel also plays a different role, more conducive to convergence plot of the novel cis commitment. In this paper, "Three Kingdoms" in the dream, for example, to understand the dream in the aesthetic value of literary works to explore the culture of ancient Chinese people's mentality and values. In addition, the description of a dream also reflects the tendency of some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position of the content of dreams as expressed through their thoughts and feelings, this novel depicts exudes a unique charm and content! Keywords:dream Life and death Psychology Culture

精神分析论文潜意识梦论文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评述及其缺陷 【摘要】发轫于20世纪初的精神分析学说一直到世纪末才被中国心理学界评述和分析,心理学界对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理解也存在一定的分野。本文对弗氏基本理论重新进行评述并力图以客观的立场思考其精神分析学说。 【关键词】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意识;潜意识;梦 1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基本理论评述 弗氏认为,人的精神或心灵具有复杂的结构。在人的精神中,除了有意识的情感、思维和意志以外,还包括无意识的情感、思维和意志。“我们有两种无意识,一种是潜伏的,但能够变成意识;另一种是被压抑的,在实质上干脆说,是不能变成意识的。”前一种是以记忆的形式保存的过去的观念或经验,因与现实关系不大或根本没有关系,遂被逐出意识领域。但如有需要,这些被暂时忘却的记忆可以通过集中注意力或加以提醒而被召回意识层。所以,他称之为“潜伏”的“无意识“或“前意识”。后一种是指潜藏在精神结构深层的、为人所意识不到的心理过程,它是人的各种原始冲动的储藏库。 弗氏认为,完整的心灵由潜意思、前意识、意识三个系统构成。前意识位于潜意识和意识之间,它的角色就像一道屏障,阻隔了潜意思与意识的沟通交换,而且控制着和检查着潜意思的流动。意识效果不过是潜意思的一个遥远的、次要的精神产物。潜意思是心灵的真正精神实质。 在此理论架构基础上,弗氏又发展了自己的精神分析概念,他认为

人格或人的精神主要分成三个基本部分,即本我、自我和超我。他把人的动机归纳为饿、渴、睡、性等,其中性欲占主导地位(本我)。但本我往往受到道德、社会法规等现实条件的制约(超我),受到压抑得不到纾解的冲动而透过梦、失语等形式来寻求满足。 在精神分析学说中,弗氏对于梦的阐述里认为梦是完全有意义的精神现象,每个梦都不是无意义的,梦是通向我们认知潜意识工作的途径,梦既不是神谕,也不是毫无意义的生理现象。梦是愿望的达成。弗洛伊德认为,我们每个人在自己心灵内部均有两种心理系统,第一个在梦中表现为愿望的内容,第二个则扮演着检查者的角色,对前者的愿望加以检查、压抑、变形,这形成了梦的改装。有些梦中不愉快的内容只不过是愿望造成的变相和改装。一个愿望的达成往往隐蔽另一个愿望的达成,只有经过最后层次的分析才能找出最早时期某种愿望的达成。弗氏认为,梦所表达的是某些特定的潜意识幻想的产物,多为性本能冲动的变相满足,并认为这便是梦的本质所在。 2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缺陷 要分析弗氏精神分析学说的缺陷还都从另一位心理学家荣格说起,他在谈到弗洛伊德的学说时用了一个词“偏激”,并说弗氏的学说之所以显得偏激是因为他“大部分理论只是根据心理症的事实而推敲研究出来的,它的适用性当然也就仅限于那些情况而已”,荣格认为,弗氏心理学的病态症结在于,其学说只观察那未被人批评过的,或者甚至是属于潜意识的世界,这样一来,就将人的经验范围以及了解力加上了一个相当大的限制。荣格对于精神分析的理论分歧并不是凭空

梦的解析

梦的解析 梦一: 梦见在吃东西,但是一颗牙齿松动了,我碰了碰它,感觉好像要掉下来了,嘴里的东西都不敢往下咽了,但是我又继续吃东西,那颗牙齿似掉非掉的感觉很难受,最后终于掉下来了,然后,我感觉好像所有的牙齿都要掉下来了,那种嘴里吃着东西,但是牙齿松动的感觉真的糟透了,于是我开始照镜子,所有牙齿都快离开我的牙龈了,最后,牙齿都掉光了。*解析:整个梦描述的都是牙齿要掉光的感觉,有害怕,有纠结,有绝望。弗洛伊德在《释梦》一书中明确指出,梦见掉牙齿象征家里有人去世的说法是荒谬而错误的,正确的解释应该是象征着心理的阉割。第一个可能是梦见掉牙来源于生理的刺激,可能是我白天的牙龈肿痛的直接反应。第二个可能是我的人际交往存在着问题,成语“口齿伶俐”是形容一个人与人交往时非常的会说话,所以牙齿是和一个人的人际交往有联系的,而牙齿掉了可能就象征着与人交往出现了问题。在现实中,我也一直存在着人际交往方面的困惑。第三个可能是掉牙齿象征着我想减肥。牙齿可以咀嚼食物,而牙齿掉了意味着不能咀嚼。肥胖和吃东西有关,而牙齿掉了说明不能多吃了,所以自然会瘦。女孩们永远不会对自己的体重满意,我也是如此,每次照镜子都觉得自己又胖了,因此每次都下定决心要少吃东西,这可能是梦见掉光牙齿的原因之一。第四个原因可能是原来坚定的信念有所动摇。牙齿是我们身体最坚固的东西,心理上与它相关的有信念、传统、价值观等,所以梦见掉光牙齿可能与现实中我的某些信念动摇有关。 梦二: 在餐厅吃饭,看了看决定吃粽子和包子,但是包子太贵了,我用很沙哑的声音问卖饭的师傅,多少钱,他说一共6.2,我觉得很贵,又问粽子多少钱,他说粽子2块,包子4.2,于是我只要了一个粽子,然后买了碗小米粥就去找座位,发现桌子排列的跟平常也不一样,很整齐,看上去很干净,但是仔细一看,座位上都是别人撒的小米粥,我找了很长时间的座位,最后小心翼翼的找了个干净的地方坐下了,然后同学A和很久没联系的高中同学B来了,我们坐在一起吃饭,吃完准备要离开时,A发现自己坐在一个很脏的座位上,裤子都脏了,于是我们三个嫌弃了一会儿就离开了。下楼梯的时候,好多人都在打着伞,我们三个都被挤的没地方走了,只能硬生生往下走,一不小心我被一个伞戳到了,还说了一句:“哎呦,戳死我了。”然后戳到我的两个男生偷偷的笑我。我们继续走,我突然想起我的作业还没写完,于是跟她们说,我回去拿电脑吧,你们俩先找个自习室,把教室位置发给我,然后就走了。

梦的解析读后感

《梦的解析》读后感 每个人从出生起就被赋予了做梦的权力,我们做个各种稀奇古怪的梦,但是在梦中,我们的感觉是那么的真实,完全感觉不到我们只是在虚幻的世界。小时候我们常常会思考,为什么我们会做梦,为什么会有噩梦与美梦,为什么无法深刻记住我们的梦境,可以时到今日,还是无法找到解答。 对于梦的意义和象征,从古到今一直就有很多人研究。尽管梦在人们的心目中多多少少带点荒诞和不真实的成份,但是梦却给我们一种奇怪的感觉。有时候梦给我们很熟悉的感觉,但是一觉醒来却什么都想不起来;有时候明明没去过一个地方,但是这个地方却能给我们一种熟悉感,仿佛什么时候曾到过这里。中国古代也有周公解梦,认为梦中的景象是现实的一种延续。而在西方世界的古代,他们也喜欢将梦认为是用来预言未来的。在希腊神话里,许多人会在梦里看见神谕想要给他们的指示。古人常将梦看成是未来的象征,甚至在许多电视剧里也高度渲染了这种可能性。 近代对梦的解答有开拓型的发现的人,就是著名的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他之所以格外重视梦,是因为他发现释梦是为了解人的心灵深处与潜意识的利器。弗洛伊德说,本我只求快乐,而自我讲现实原则,他要看一个愿望是不是现实,要考虑满足自己愿望的方法。 《梦的解析》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心理学中一部十分重要的著作,其中叙述了弗洛伊德对于梦的看法以及在进行精神分析的心理辅导时解梦的方法。通观全书,弗洛伊德的理论论证可分为七章,第一章为对儿童的梦的研究,第二章为梦的解析方法,第三章为梦是愿望的达成,第四章为梦的改装,第五章为梦的材料与来源,第六章为梦的运作,第七章为梦程序的心理。弗洛伊德从没有伪装或伪装较少的儿童的梦开始讲起直到?面目全非?的成人梦境,其解梦的最关键因素就是揭开梦的伪装。在这本书中,作者引用了大量的梦作为实例,对有关梦的问题从各个方面进行认真的探讨。他提出了下列看法。 一.梦是—种精神活动;?其动机常常是一个寻求满足的愿望?。梦是因愿望而起,它的内容是?愿望的达成?。梦不仅使思想有表现的机会,而且借幻觉经验的方式,以表示愿望的满足。关于梦是?愿望的达成?,作者举了许多实例。其中一个是他的5岁的小儿子的梦。有一次,他们全家到达赫山脚下去游玩。小儿子由于常用望远镜可以看到山上的西蒙尼小屋,因此他并不满足于在山下玩。但父母并没有带他上山,他当时不很高兴。作者说:?第二天早上,他神采飞扬地跑过来告诉我;‘昨晚我梦见我们走庙到了西蒙尼小屋。’我现在

梦的解析

文化艺术名著导读 梦的解析 ——阅读报告 年级:2013级 学号:201302171340 姓名:周丁 专业导师:吴荣光 课程导师:周功华

梦的解析 一、作者简介 弗洛伊德,1856年生于捷克的弗莱堡,四岁时移居维也纳,其后的一生大部分在此度过。他毕业于维也纳大学医学院,随后专门从事神经精神医学的研究,1939年病逝于伦敦。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心理学的创始人,被誉为精神分析之父,是影响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他所创立的精神分析学在现代心理学众多理论体系中独树一帜,从心灵深处分析探讨人性。其精神分析学说,由心理结构说、人格结构说和心理动力说这三大部分组成。这一学说不仅在心理学方面有卓越的贡献,而且影响到社会学、人类学以及文学、艺术、宗教、史学等各方面,几乎遍及人类生活的每一个领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著有《性学三论》、《梦的释义》、《图腾与禁忌》、《日常生活的心理病理学》、《精神分析引论》、《精神分析引论新编》等。 二、中英文全名 中文名:《梦的解析》、《释梦》 英文名:The Interpretation of Dreams 德文名:Die Traumdeutung 三、作者、译者、出版信息 作者:(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译者:孙名之顾凯华冯华英 出版发行: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版次:2011年9月第一版 四、本书内容摘要 通观全书,弗洛伊德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陈述了自己的理论:对儿童的梦的研究;探讨梦的检查作用;梦的象征作用;分析梦的转移;举例分析几个真实梦境;梦的作用在于满足愿望。 五、本书结构框架 本书开始写了第一版到第八版的序言,主要写了作者对于本书本次出版的一些看法。 第一章有关梦的问题的科学文献 弗洛伊德将讨论有关应用心理技巧来解析梦的可能性,对早期以及当代有关梦的理论做了一番简洁的介绍。弗洛伊德认为梦是做梦的人在不清醒状态时的精神活动的延伸。 第二章梦的解析方法:一个梦例的分析 1、梦是可以解释的,每个梦都是有意义的。 2、梦者必须将本身所有涌上心头的感受完全说出,必须对自己的各种意念绝对保持公平。 3、梦是愿望的达成,其动机是某种愿望。 第三章梦是欲望的满足 1、梦所代表的愿望达成往往是毫无掩饰极为明显的 2、小孩子的梦往往是很简单的愿望达成 第四章梦的伪装

梦的解析读后感归纳

梦的解析》读后感 每个人在睡梦中都会做梦,只是第二天醒来记得或不记得的问题。梦的容千奇百怪,变化莫测,在没有接触到心理学对梦未曾有了解之时,一直都觉得梦是很神秘的境界,为什么会做梦,为什么会梦到那样的情景,很多关于梦的词语,故事,人物从小就在我的脑海里翻来覆去。学习了心理学,在学到梦的章节之时觉得自己会和神秘的梦慢慢的接近,同时却也发现,拦在梦面前的屏障比我想象的坚固。梦依然很神秘!心理大师弗洛伊德对梦有着很深刻的研究,他貌似能够了解梦的一切。得知他将他对梦的认识放到了他的著作《梦的解析》里,也许借助这本书我能对神秘的梦多一些了解。这本书,作者引用了大量的梦作为实例,对有关梦的问题从各个方面进行认真的探讨。叙述了作者对于梦的看法以及在进行精神分析的心理辅导时解梦的方法。通观全书,弗洛伊德的理论论证可分为七章,第一章为对儿童的梦的研究,第二章为梦的解析方法,第三章为梦是愿望的达成,第四章为梦的改装,第五章为梦的材料与来源,第六章为梦的运作,第七章为梦程序的心理。 《梦的解析》首先让我知道梦分为显相和隐义,显相是隐义的假面具,根据弗洛伊德本我、自我、超我的理论,本我是欲望的大缸,人们所有邪恶的念头都来自于本我的作用,自我则是我们平日里真实的表现,之所以自我表现出来的不是

本我的模样,这是因为得到了超我的限制,但是在进入睡眠的时候,由于睡眠时超我作用松懈,本我趁机用伪装方式绕过抵抗,闯入意识而成梦,所以梦的容不是被压抑与欲望的本来面目,必须加以分析或解释,才能找到真正的根源。 是对于弗洛伊德的理论的不够了解,虽然在看书的时候觉得看他列举的那些梦的例子很是神奇,也非常的有趣,跟着弗洛伊德去领略他的释梦,确实感觉是那么一回事,可是对于他的解释的方法,为什么会是这样其实却不是那么的明白,我不能说我看懂了他的理论,这本梦的解析虽然引用了大量的例子,但是即便较少笔墨的对于梦的分析,确实还是不那么容易就能理解的。通读一遍全书之后得到的只是些许的皮毛,或许是课堂上讲过的容,或者是我才明白的所以然。无论如何还是加深了我对梦、对梦的解析,以及弗洛伊德理论的理解。 弗洛伊德认为,梦的材料来源有三个:一、最近的印象,是指我们最近所见.所闻.所思等一切跟自己有关可能发现的事情会出现在梦中。这些事情可能没有完整的结构,甚至是乱七八糟的,但是能够在梦者的最近活动的某一场景找到梦的来源。话说回来一边在看书,是对于梦的额觉察比较敏感,我很多时候会记得自己做过的梦,然后也试着在套用弗洛伊德的理论,给自己的梦一个简单的解释。比如:有天晚上我梦见在一间课室里我的一个同学在给我上课,下面就我一个

精神分析四大流派(终审稿)

精神分析四大流派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精神分析各个流派主要心理学思想 12心本班 一,弗洛伊德的经典精神分析 弗洛伊德约在1897年开始创立了精神分析这个理论,1902 年发展成心理分析学。他的学生阿德勒、荣格等发展了它,后又与他分道扬镳,现在它被称为经典精神分析。他是精神病医师,维也纳大学医学院医学博士。主要着作有《梦的解析》,《日常生活的精神病理学》,《精神分析引论》,《图腾与禁忌》,《精神分析引论新编》等。 理论贡献: 1.对人类潜意识心理过程的揭示 2.人格结构理论: a,本我-性欲望驱动,按照快乐原则行动。 b,自我-社会经验积累的理性或正确的判断,它按照现实原则行动。 c,超我-理想道德,是最上面一层,即能进行自我批判和道德控制理想化了的自我。 3. 心理防御机制理论,例如投射,压抑,合理化,升华等。 4. 精神层次理论,它包括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个层次,好像一座冰山,露出水面的只是一小部分意识,但隐藏在水下的绝大部分潜意识却

对人的情绪行为产生重要影响。人的心理活动,包括欲望、冲动、思维、幻想、判断、决定、情感等会在不同的意识层面里发生和进行。 5.性本能驱动理论(后被继承者修正为更全面的生物本能驱动理论)。 6.焦虑的描述:现实性焦虑,神经性焦虑,道德性焦虑。 7. 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理论: (1)儿童早期性器官发育前的三个阶段——口头阶段、肛门阶段、生殖器阶段; (2)某种延长了的“潜伏期”(大约从6岁到青春期,个体慢慢地成熟,性欲逐渐消失) (3)“青少年时期” (4)成熟期的“生殖器阶段” 弗洛伊德提出,个体的人格由三个系统组成: (1)本我——由生而有之的某种心理本性——诸如本能——的所有东西构成。由人的人格的生物成分构成的本我,借助于作为减少紧张的手段的快乐原则来发挥作用。对于本我来说,不存在善和恶;它不知道道德。 (2)自我——人格的心理组成部分。这里,现实原则暂时中止了快乐原则。由此,个体学会区分心灵中的思想与围绕着个体的外在世界的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