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本质观

教学本质观
教学本质观

教学本质问题的比较

李定仁/张广君

教学本质问题是教学论的本体论问题。确认教学概念的科学内涵,是一项有价值的奠基性工程,必将有益于教学理论的建构和教学实践的深化。然而,对教学本质的认识,教育理论界历来众说纷纭,至今尚未达成一致的看法。本文试图对此进行分析比较,并提出个人的看法,以资参考。

一、教学本质问题的纵向分析

有关教学本质的认识,历来颇多歧见,笔者将诸多教学本质观分为九类,即特殊认识说、认识发展说、传递说、学习说、实践说、交往说、关联说、认识实践说和层次类型说等,并分别进行评析。

(一)特殊认识说

特殊认识说是一种影响很大,认同者最多的教学本质观。该观点最初起源于前苏联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是我国在解放初期学习苏联教育学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完善起来的。它抓住教学过程中“学生领会知识”的过程与人类一般认识过程既基本一致又有其特殊性的特点,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概括。这一观点最典型的代表是王策三教授的《教学论稿》中的论述。他认为人类认识过程与教学过程的一致性表现为:认识主体的一致性;认识的检验标准的一致性;认识过程的顺序一致性;认识结果的一致性等等。但是,教学过程作为一种认识过程又具有自己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表现在教学过程具有“间接性、有领导、有教育性”三个特点。〔1〕还有的同志从教学过程的内容、任务、条件等方面揭示教学过程的特殊性,认为“教学过程的本质,就是以一定教材所规定的为主体的知识为对象,以有一定教师为主体的学校为条件的学生的认识过程。”〔2〕

特殊认识说成功之处在于:第一,以马克思主义认识为指导,把教学过程看作本质上是一种认识过程,按照认识的普通规律来把握教学的一般过程,找到了一个有价值的组织具体教学活动的制高点,确定了教学理论与实践的一个方法论前提;第二,指出了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的特殊性,为后继有关教学理论的适应性和有效性,确定了一个基本的维度和初步的基础,在这一方面特殊认识说的理论功绩与意义是必须肯定的。但是,同样应该看到特殊认识说及其指导下的教学实践尚存在许多问题。这突出表现在:第一、重手段轻目的。表现为重视知识技能的获得,轻视获得认识后的结果及发展。第二、见特殊忘普遍。表现为在教学目的上重视条件性、直接性目标,如知识技能获得、分数增加、升学率提高等,而忽视其结果性、间接性目标,如整体素质增强,实际水平提高、综合质量改善等;在教学内容上,重视学科体系忽视社会生产生活的普遍需要和活动课程;

在教学形式上,重视课堂教学忽视其与其它可行教学形式的有机联系;在教学方法上,过分强调传递与接受,而忽视其与探究、体验的联系,进而导致教师满堂灌输、学生机械接受的现象。第三,以局部代整体,以认识代实践。把活生生的教学实践与学习生活简单地归结为“认识”,而不顾“生活、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论的首先的和基本的观点”。〔3〕教学过程不只是认识过程,从整体上看更是实践过程,是师生统一活动的过程,实践的观点应成为研究教学论的首要观点。

(二)认识发展说

这种看法的基本观点是:教学过程不仅是教师领导下学生自觉地认识世界的一种特殊认识过程,而且也是以此为基础的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过程。这种观点的理由是对教学过程本

质的探讨不能局限于认识论的角度,因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是以个性的全部内容参加活动的。

认识发展说可谓源远流长,如“教学本质内在论”者认为儿童具有发展的潜在力,教学的本质就是要发展儿童的潜能。〔4 〕在内在论的行列中,从古希腊的德谟克利特、苏格拉底,到近代的夸美纽斯、斐斯泰洛齐、第斯多惠,以及现代的杜威、皮亚杰、布鲁纳、赞科夫等,都把儿童的发展看作教学的本质任务。在当代教学过程论中,有的从一般教学过程的角度进行概括,认为“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也是一个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5〕有的强调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发现学习来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促进智慧潜力的提高、内部动机的形成、探究方法的掌握和记忆的保持。〔6〕

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可以说部分地找到了“教学”这一事物的实质。古今中外的任何教学,在一定形式与中介的作用下,学生都可能有所发展。因为,教学作为一种专门组织的活动,其目的性、计划性保证学生所受影响和所发生变化的预期方向性,即某种合目的的发展性。

但是,应该指出,国内教学论界对于“发展”的含义特别是其具体化的内容,并未探讨得很清楚;教学实际工作中如何有效地促进发展,更是处于摸索之中。这种一方面强调发展、呼吁发展,另一方面却严重地理论滞后,只有笼统的发展概念而缺乏可操作的发展性目标的状态,使得发展之于教学几乎成了空头口号和现代标签。因此,可以说,教学本质的认识发展说有其存在的理由,但却未获得其应有的意义。这也是该说在我国发展缓慢,理论影响力弱的原因之一。

(三)传递说

传递说认为,教学就是传授知识经验的过程。典型的表述如“教学是传授知识技能”,〔7〕“教学就是经验的传递”,〔8〕这是着重教学内容侧面的观点;另有一种观点认为“教学是教师有目的地传授和指导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与技能的教育活动”,〔9 〕试图兼顾教授与指导两方面。

教学本质传递说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待教学,强调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注重教师所授内容即文化知识、以验对社会与个人发展的意义。这样来理解教学的本质,是大多数教师、家长、社会人士通常所采用的最简单的方式之一。传递说基本上是一种描述性的认识,它虽然正确地看到了教师、知识内容及教学指导关系的教学论意义,但却忽视了学与教在教学概念中作为等价义项的逻辑意义,降低了学习对于教学论所具有的认识论价值,抹杀了学生在教学论中作为主体的地位,因而是对完整教学片面的,表层的概括,未能全面、深刻地把握教学的本质。可以说,我国教学论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重教不重学,理论体系单极化的现象,与对教学的这种理解不无关系。当然,这类观点在教学理论界的影响远不及其在教学实践中的实际作用大,而且这种作用对于教学整体目标的确定,对于教学完整功能的发挥已经并且仍在造成某些负面效应。

(四)学习说

教学本质的学习说的基本观点与传递说相对应,认为教学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学习活动。〔10〕以及“所谓教学本质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批判继承和探索创新的学习过程。”〔11〕等等。

坚持学习说的论者,依据对学生及其活动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理解,强调学生学习之于教学的本质意义。应该说,这种观点在很大程度上是符合当代教学论重视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成长的发展趋势的。它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审视教学,把教师的指导作为一种必要条件,教师通过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方向、支持与评价而获得其教学论意义。这种立足于学习、

学生来认识和把握教学活动本质的思维方式,虽然有它一定的合理性,甚至是比较便利的、诱人的,但是在方法论上,与立足于教、教师的传递说一样,都是有缺陷的,教学系统是一种生成系统,它既不可以还原为作为其要素之一的教,同样也不可以还原为另一个要素学。试图在要素或部分的层次水平上来把握更高级的、复杂的系统或整体的根本属性,无论如何是不可能成功的。这样的思维方式和研究角度,有可能透析教学系统内部具体的个别的属性,但难以涵盖整个系统的本质特点和普遍规律。

(五)实践说

实践说认为,教学是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这是所有持教学实践本质说的人所能共同接受的一种表述方式。通常,在书刊报纸、日常生活中我们总能见到或听到“教学实践”这种说法,但若认真分析,却往往有着多种不同的含义。首先要指出的是,非专业术语的“教学实践”指的是“教师的教学工作”或“教学实际”,是一种日常概念,并非就是对教学本质的理论表述;学校中经常把“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实验、参观、调查以及实习等等,统称“教学实践”,这与对教学本质的理解有关,但同样也主要不是我们在此所要分析的对象。

涉及对教学本质的认识的“教学实践说”,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指教师作为实践主体对学生客体进行转变、塑造的过程。如有论者认为,“教师的教学活动是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教学引起了学生信息状态的变化,并由此逐渐导致学生内在结构的发展变化”,属于“信息型实践”。“教学实践的根本目的是要逐步确立和发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也就是要塑造和建构学习主体”。〔12〕另有人认为,教学活动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实践,“教学实践是教师主体与学生客体之间能动而现实的双向对象化过程,也就是教学实践的客体的主体化和主体的客体化的辩证的过程。”〔13〕另一种是指师生共同的实践或行动过程。如认为学校教学活动“作为师生特别的生活实践”而存在的观点。〔14〕

将教学活动看作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这样的理解,无论是从教师的角度,还是从师生共同行动的角度,其着眼点都是教学过程中自主行为者具体的感性的外部行为及其结果所蕴涵的意义,这种意义对于教学活动来说是根本性的。作为教师的实践,促进学生成长是其教学活动的根本性目的,也是教学活动区别于其它活动的特殊性所在;作为学生的实践,教学活动是其通过有组织的实际活动展开一种特殊的社会生活的过程,是旨在通过一系列特定的中介手段的转化——主体化来促成自身预期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以其手段——目的系统的独特性而获得和保持自己的根本特征。在实践说那里,所有教学环节,组织活动、掌握知识、应用知识等,都是达成教学之发展目的的必要手段而不是最终目的。更有甚者,如杜威所言,这个过程本身就是目的,实实在在的生活、循序渐进的生长、持续不断的经验改造,儿童和青少年便逐步成长而终于成为社会的合格成员。〔15〕抛开他的经验论的唯心主义哲学性质,仅就其突出强调教育教学活动中具体的感性的“生活”及其所带来的改造意义、注重处理好教学过程中知与行的关系等方面来说,是很有启发意义。

客观地说,以实践的观点来看待教学过程,所关注的是从师生展开活动,学生获得一定的意义,到学生发生某种成长性变化的最终结果这一系列逻辑链中的“过程”和“最终结果”的意义。这样,实践说是在更为深层的意义上来把握教学活动的本质的。这样的理解,有可能使得教学过程中组织开展具体学习、认识活动的目的性更强,根本方向更为明确。但是,实践说所面临的问题是,从教师的角度概括教学的实践本质,自然较易论证,却有以偏概全之嫌,分析的对象实际上是教而非教学;从学生的角度论述教学的实践本质,除面临与前者同样的疑难外,更有获得文化知识的过程本身究竟是认识还是实践的问题存在;〔16〕而在师生共同实践的角度上,也有学校中作为一种“共同生活”的教学活动与作为一种“交会形式”

的教学活动,到底是两种不同的活动、一种过程的两个侧面抑或原来就是不可分割的一个过程的问题,等等。诸如此类的疑难或问题,尚有待实践说的进一步澄清或解决。

(六)交往说

教学本质的交往说认为:教学是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国内教育学著作中,从交往的角度考察教学过程本质的,据笔者所知,仅叶澜主编《新编教育学教程》一例。该著作者根据“教育形态交往起源说”。〔17〕对学校教育活动中交往的基本类型、教师在师生交往中使用的基本方式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教学是“师生间的特殊的交往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组织和有计划的师生交往活动”,强调不能把教学简单地理解为仅仅是师生授受知识的过程,也不能把它看成主要是学生内在潜力展开的过程,而应该看成是师生间知、情、行、意相互作用的过程,认为“教学活动中没有师生共享的教学经验及成果,就没有交往,就称不上是教学活动。”〔18〕在国外,德国交往教学论学派把教学过程视为一种交往过程,用交往理论提出的公理批判和分析教学过程,要求师生遵循合理交往原则,学校教学则应尽可能发展学生的个性,使学生通过教育具有独立的人格和独立的能力,以便最终能达到成熟,摆脱教育,从受教育的状态中解脱出来,即以所谓的“解放”为教学目标和手段,并努力实现目标与手段的辩证统一。〔19〕俄罗斯的季亚琴科强调,“教学——这是交往,或这是在有知识和经验的人与获得这些知识和经验的人之间的交往的特殊场合,这指的就是教学的本质(教学——这是以特殊的方式有组织的交往,或教学是交往的特殊变体)。”〔20〕

教学本质的交往说,不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教可以说是提出比较晚,影响比较小的一派观点。国内持这种观点的学者极少。原联邦德国的交往教学论于本世纪七十年代初始形成。前苏联心理学界维果茨基学派的心理学早在六十年代就已对交往在人的发展中的意义进行过全面的探讨,他们曾经明确指出:儿童只有凭藉同成人的交往,掌握人类历史发展的成就并作为其个人资产而再现,才能获得实在的发展。由此并认为,广义的教学是交往的一般形式,学校中的教学是交往的特殊形式。〔21〕但直到七十年代末,教育学家们才对此研究成果有所吸收、借鉴,并通过著作有所反映,如休金娜的《中小学教育学》,斯卡特金主编的《中学教学论》、巴班斯基主编的《教育学》等,对交往作为教学过程的条件因素所起的作用均有所涉及。至九十年代初,季亚琴科才明确提出教学的交往本质说。应该说,这一类观点尽管有其科学根据和现实基础,但理论上毕竟还很不成熟,其对教学中交往的许多问题都尚未来得及深入、系统地探讨,各家的具体理解又有诸多的差异,故而该说对教学实际的影响很小亦是事实。不过也应该看到,这种理论关于教育形态起源、教学存在形式、人的发展的源泉与过程的实质的认识,关于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交往的功能、公理、原则、类型、方式的具体研究,关于教学过程结构的独特分析,等等,都是非常富有启发意义的,也是其他各类观点所不能替代的。

(七)关联说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统一的活动,这是教学本质关联说的基本观点。持这种观点的学者,有代表性的是前苏联的克拉耶夫斯基、巴班斯基和我国的吴杰等。克拉耶夫斯基认为:“教学是一种特殊的、专门的社会活动,是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现象——传授社会经验的手段”,“教和学的统一,是教学过程的客观特征,是在教与学的相互作用的联系中实现的。”〔22〕巴班斯基指出,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在一定条件下所产生的相互作用,“教与学的统一是社会主义学校教学过程的本质特征”。〔23〕吴杰等人认为“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共同活动”。〔24〕

“关联说”的着眼点是教和学的联系、相互作用及其统一。由此出发,认为教与学的关联是教学存在的前提,没有二者的相互作用就没有教学,教与学同居首位,教学不是自在的,而是人为构成的,因而重视教学的社会实质,把教学活动看成是社会的一种特殊形式,作为人类活动的统一的整体来考察,并从教学论的立场强调反映社会目的的教学内容的特点和教学过程的教育学实际的客观性,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制约和统一。这些观点涉及到对教学论根本问题的认识,对于教学论理论体系的建设,对于有关具体问题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这样的理论视角和研究结果,对于目前教学论研究中存在的“非本体化偏向”亦即“非教学论”研究倾向来说,〔25〕是一种深刻的批判,也构成了一种回归性研究的范例。正是由于该说坚守教学论研究的教育学立场,对教学基本问题展开深入、系统的教学论研究,才使其自身获得了人们较多的关注和对教学理论与实际的较大影响力。当然“关联说”本身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用“教与学的统一”来概括教学的本质,仍是停留在具体成分的罗列及其间关系的分析上,未达到本质层次的理解,解释了现象但未能进一步把握本质;对“统一”的强调更多的有价值判断的成分和构想的色彩,虽然价值判断在教学论中也是重要的,但教学本质的研究首先是事实判断;本质与现象是同一的,但“关联说”未能打到教学论现象与本质的同一所在。

(八)认识实践说

教学本质的认识实践说认为,教学过程是认识和实践统一的过程。认识实践说的雏型由陈列于1987年提出,但当时他仍将教学过程视为人类认识过程的一种特殊形式,故而我们将其归入“认识说”。吴也显主编的《教学论新编》用系统分析的方法概括了教学过程的本质特征:“教学过程是在相互联系的教和学的形式中进行的,以传授和学习文化知识为基础、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和健全的个性为目的、由学校精心组织起来的社会认识、实践的过程。”〔26〕另有论者认为,“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精心组织和指导下,对人类已有知识经验的认识活动和改造主观世界、形成和谐发展个性的实践活动的统一过程”。〔27〕教学本质的认识实践说注意到教学过程中教与学,认识与实践的统一,看到了这一过程的整体性;对学生的主体地位予以全面肯定,认为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是认识的主体,也是实践特别是自我实践的主体,表现出对教学目的性的较深入的理解;在对教学过程的全面分析、探讨基础上,试图用系统的观点、完整、准确地表述其本质特征,说明其对教学本质的认识已趋向综合。这些都有其合理性的一面。认识实践说的不足之处在于:不能全部包容教学存在;历史上、现实中的教学,其目的指向未必都是“健全个性”或“和谐发展个性”,因而更多的是对理想教学的构想和期望,而首先不是对现实或既存教学事实的确定,主要回答“教学应该是什么”而非“教学是什么”的问题;所下“统一”的判断仍然只是一种折衷,其实并未找到教学的确切归属。

(九)层次类型说

教学本质层次类型说的核心内容是:教学过程是一个多层次、多方面、多形式、多序列和多矛盾的复杂过程,教学过程的本质应该是一个多层次多类型的结构。蒲心文在1981年、1982年、1983年相继提出并逐渐丰富了有关观点。〔28〕他主张用系统论的观点,从整体性和全过程上对教学过程的各个侧面进行客观的、系统的、全面的、综合的分析研究,认为从认识论、心理学、生理学、经济学、伦理学等不同学科来看,教学过程各有其不同方面的本质,而且随着我们对教学过程各方面关系的认识深化,教学过程本质的层次类型将会不断增多。我们对教学过程本质认识的层次、类型越多,教学理论就越深刻,教学理论的探讨也就越丰富,对教学实践的指导意义就越广泛。

层次类型说主张从多学科、多角度对教学过程进行分析研究,有利于打开人们的思路,清除教学论研究中的形而上学的弊端,这不论在当时还是在十几年后的今天,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启发作用。“但是,我们应该看到教学过程虽然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但究其本质只能有一个,对其表达应该一致。如果认为教学过程有多重本质,那就会走向二元论或多元论的歧路”〔29〕层次类型说的一个主要失误在于以“质”代替了“本质”,将“多方面的质”混同为“多类型的本质”,而对这许多的认识,又未能从整体上进行合理的综合与把握,结果有放无收,多而无一,“结构”也就不成其为结构了。

二、教学本质问题的横向比较

在对诸说分别讨论评析的基础上,我们遵循“兼容众长,力避诸短,有机综合,扬弃超越”的思路,试图通过横向比较找出其间的有机联系和某些可能的规律性,以为后继综合研究之基础。

(一)特质之比较

各类观点看待教学本质问题的角度和理论侧重点前已述及。现在我们面对的是如何评价九种学说的相对优劣问题。我们试图通过对各说所具特质的比较,筛选出相对较好或更为可取的理论,或者确切地说,找到值得进一步努力的方向。但是,从哪些方面进行评价?用什么指标来衡量?对于第一个问题,我们既要比较各说的理论结果,也要比较各说的研究思路。同时由于教学本质问题与教学的目的性直接相关,或者说,由于教学是一种目的系统,对其本质的探讨必然涉及系统自身的目的性,因而还应比较各说论题在教学目的性方面的意义,以及对于深入认识、全面理解教学本质问题的现实的或潜在的启发价值。这样,就要从学说的主题内容、研究过程、研究结果三个方面入手进行综合评价。对于第二个问题,我们可以从科学哲学、心理学等学科的有关原理汲取思维的营养。借鉴科学哲学关于科学理论评价的基本原理、〔30〕评选科学理论的合理性原则和科学理论系统的成熟性特征的有关论述,〔31〕以及思维心理学中关于思维品质的有关研究,〔32〕结合本研究的具体特点,在进行较全面的综合的考虑后,笔者针对上述三个方面选定教学本质说特质评价的八项指标,即主题内容方面的目的关涉性和问题增殖性,研究过程方面的视野的开阔性、分析的深刻性和研究的批判性,研究结果方面的理论的整合性、体系的包容性和思想的新颖性,并以此为依据,对诸说予以概略式比较评判。

1.目的的关涉性。与教学活动目的具有最明显的关涉性的莫过于“发展说”,“实践说”和“交往说”亦不出其左右。“发展说”的理论之矢直接指向教学过程的核心——“发展”之的;“交往说”以其既与教学存在相互同一,又与教学目的相互制约的“交往”范畴为核心,显示出独特的目的关切;“实践说”关注的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于客体、主观见之于客观,追求的是主客统一过程中的内在价值,而在更高一级的层次上体现着理论的价值关涉与目的关涉的合一。

2.问题的增殖性。理论的问题增殖性反映出理论本身所涉及或蕴含的问题生长点的多少和理论研究拓展空间的可能性。它一方面与理论研究所处的层次、核心概念的抽象水平、切入问题的角度和方式有关,另一方面也受到理论发展成熟度的制约。由此观之,“层次类型说”、“交往说”和“实践说”的问题增殖性较大,“关联说”、“发展说”次之。

3.视野的开阔性。研究视野的开阔性指研究者从某一或某几个不同的角度把握主题时表现出的视域的大小,它反映出研究者思维方式的开放性,关系到思考问题的广度。相对而言,“层次类型说”有着较大的开放性,独特的视界使其有可能更全面地了解教学的各方面关系、各层次问题及所谓的各种类型的本质。“发展说”因其所关注的主题本身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

和复杂的结构,使得其理论的视野也较为开阔而深邃。“交往说”统观师与生、认识与实践、教与学、教学的过程与结果、社会与个人,理论视野广阔、畅达。

4.分析的深刻性。从对问题讨论的程度看,“发展说”、“认识说”、“关联说”具有更大的深刻性。“发展说”对人的发展的各个方面、各种途径、各类方式、各式问题均有所涉及,整体看来也达到了相当深入的程度。“认识说”对教学过程中的认识问题的普遍性与特殊性都进行了较全面、较深刻的探讨,表现出较大的理论成熟性。而“关联说”对教学系统的构成、存在形式、运行机制等一系列问题的探讨,以及对教与学的相互作用及其统一在教学论研究中的特殊意义的分析,都是既具理论深度又有教学论学科特色的。

5.研究的批判性。研究的批判性着重的是一种理论对于其它不同的理论是否具有省察、评价、扬弃与超越的态势或可能,强调的是此理论对于彼理论的动态的联系,在这方面,“层次类型说”、“交往说”及“实践说”较强。

6.理论的整合性。理论的整合性指学说内部诸种观点、不同角度、各方面问题相互关联的程度。理论整合性大的,意味着学说体系的一致性较强。在教学本质诸说中,比较说来,“发展说”、“交往说”和“关联说”的内部一致性相对较强些。“发展说”尽管在许多具体细节上内部存在诸多分歧,但在教学促进人的发展这一主旨上却是完全一致的,并且其理论学说之于教学实际的适应性与指导意义也最为突出。“交往说”在对教学的发生、展开、目标达成的途径,人的发展过程与交往的内在联系等一系列问题的研究中表现出较强的逻辑严密性和学说整体性。“关联说”,则从对教学概念的理解到对教学的规律、原则、内容、形式、方法、手段诸方面问题的把握,都能一以贯之,因而也体现出相当大的理论一致性和整合性。

7.体系的包容性。理论体系的包容性是指一种学说或理论对各种现象、各类实际问题的抽象、概括程度,以及对其它有关观点、理论或理论问题的潜在解释能力。在全部九种教学本质说中,要属“发展说”、“交往说”与“实践说”的包容性最强。所有教学问题及有关学说,都可置于“发展”大旗之下或与之存在着某种内在的联系,对教学的所有解释最终都会落到“发展”二字上面来;“交往说”的“交往”范畴对教与学、认识与实践、相互作用与发展皆有现实的或潜在的解释力;“实践说”之所以有较强的包容性和解释力,是因为它从关注教学过程深层的、根本的目的出发来分析现象、概括问题、建构理论,而获得了巨大的理论概括性和包容度。由于从“统一”的角度入手,“关联说”、“认识实践说”也显示出相当的包容性。

8.思想的新颖性。思想的新颖性是思维方式的独特性、思维过程的独立性的结果。在这一点上,教学本质的层次类型说和交往说有着更突出的表现。“层次类型说”的“层端”性、“反传统”性及其对本质研究的冲击与意义自不待言,“交往说”也以它独特的视角、独立的判断而获得其它学说所未能发现甚至是长期视而不见的事实,即“教学”离不开“交往”,否则就不是“教学”这一明晰而深刻的存在。此外,“实践说”,从教学即生活,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生活,而生活是实践性的,这样的角度;从教学是促进个体成长,实现社会目标要求的创造文化新人和新生文化力量的角度,来理解教学的本质,这样的观点,同样令人耳目一新。

(二)联系之确定

初步的分析比较显示出了诸说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那么其间是否存在某种联系乃至某些共同性呢?

通过将诸说按其核心范畴进行还原,并对其间的关系予以整体考察,我们发现,除了“层次结构说”因其发散性太强而整合性太弱难以单独与其它各说构成简单联系,同时考虑到该说中本来就有认识论方面的本质是“决定其它类型本质的本质”的观点,而将其权且划入“认识说”外,诸说之间实际上有着相当明晰的内在联系。这就是以作为教学目的的“发展”为中心,“传递”说、“学习”说也罢,“认识”说、“实践”说也罢,相互间及与“发展”说之间均存在直接的联系,并且“关联说”经过“传递”、“学习”二说的“关联”,“认识实践说”通过“认识”、“实践”的统一,而与“发展”说取得了间接的联系。“交往说”因与所有其它诸说均有相互联系,而融入或者确切地说同时也超越了所有的网格联系。这样,我们得到了教学本质诸说之间的还原了的关系图(见图1)。

(附图{图})

图1 教学本质诸说还原关系

在上述还原关系网络结构中,左边的“传递说”、“学习说”和“关联说”均为从具体活动的角度出发构建理论,通过对教学过程中具体的教、学或二者相互作用等活动的理论概括,来揭示教学的本质,实为缘“形”而致“志”,属“形而下”一类;右边的“认识说”、“实践说”和“认识实践说”则是从抽象属性的方面着眼提出假说,经由对教学过程中认识、实践或二者统一等属性的主观析取,来说明教学的本质,正是析“意”以明“志”,乃“形而上”一族。“发展说”直取教学目的的核心——“发展”为探讨教学本质的入手点,从教学的目的性出发昭示其根本特质,并因此而获得联结诸说的桥梁地位,可谓“众望所归”,是为“志”。“交往说”以其兼容具体与抽象、活动与属性又与目的相互制约的、内涵丰富的“交往”范畴,函盖诸方面,显示出卓然的特质,似可谓“形意兼备,志在其中”。

在这些清晰明快的逻辑链条中,在各说所暗含的目的指向上,也呈现出一定的联系与区别。“实践说”、“发展说”主要指向人,“传递说”、“学习说”、“认识说”主要指向文化,“交往说”则基本上是既指向人也指向文化(“认识实践说”和“关联说”与教学目的仅有间接联系而目的关涉性弱)。可见,一方面各说与教学目的的关涉程度不同,另一方面即使是同样和教学目的相关联,但具体指向却又有所区别。因此,从目的指向性来看,一种具备更大包容性的理论显然是更加合乎客观要求和更为可取的。

通过以上对教学本质诸说的纵向分析与横向比较,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一种更加有效的理论,是那种能够避免某些学说或观点要么简单的具体描述、要么玄奥的抽象提升的不足或缺陷的理论,是那种挟形而不失意,得意而不弃形,以具有抽象与具体对立统一本性的范畴为逻辑起点的理论。一句话,需要的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兼备形意志、蕴含精气神的理论。这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和追求的目标。

教学本质的基本认识

关于教学本质的讨论 教育科学学院 教育学专业 温馨 11033026

关于教学本质的讨论 一、教学本质的基本认识: 人们对于教学本质认识,一直以来就有着颇多的认识和争论.就我们国家而言,就有特殊认识说,实践说,发展说,多层次类型说,交往说等主要观点.以下我主要就其中的特殊发展认识说,交往说和实践说三种说法作简单的介绍: 认为教学过程就是学生的特殊认识过程,这种认识活动以人类已有的知识为主要对象,力求在较短的时期内传授大量的人类文化科学知识,使个人知识达到当代社会的知识水平。其主要特点是:是学生个体的认识活动,不同于人类历史总认识;有教师的指导;教学认识无论是方式还是内容都具有间接性;教学认识具有发展性和教育性。 该说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为指导,按照认识的普遍规律来把握教学的一般过程,确定了教学理论与实践的一个方法论前提。但批评者认为:(1)仅仅局限于惟一的特殊认识过程,不利于深入、全面地揭示多层次的教学过程的本质,违背了马列主义唯物辩证法的认识论。(2)认识过程是囊括不了教学过程的本质的,具有很大的片面性,这种片面性导致教学实践中片面强调传授知识,忽视了智力、能力、情意、思想品德、体质等,忽视了学生多种心理的参与。(3)把教学过程的本质归结为认识过程,不能够概括和指导一切教学活动和学科教学,也无法解释教学过程的某些规律,如教学的教育性规律。 (4)该说只描述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活动,忽视了教师的教授活动。(5)它在教学实践中极易形成师生间的主客体关系,造成教学上的片面和单一,不利于学生个性的整体性和谐发展。 要研究教学本质,首先须明确本质指的是什么,在讨论中人们有时对教学的“质”和“本质”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不进行明确分析,由此而带来的经常是以质代替本质,把多方面的质看作是多重的本质。事实上,质和本质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本质比质更深刻。质反映的只是事物的某一侧面的属性,而本质才反映了事物的内在的必然的联系,反映了事物存在的根据。本质通过关系而得到揭示。所以揭示事物的本质需要在揭示质的含义的基础上,将自身联系与他物联系统一起来,说明事物存在的原因,这样才能真正揭示事物的本质。 所谓教学本质,就是自在于教学这一事物本身使其既可成为其自身又可与其他事物相区别的内在规定性,它是教学过程的内部要素和特殊矛盾的整体的、集中的体现,是决定该类事物或现象是教学而非其他事物或现象的依据,是教学活动区别于其他社会实践活动的根本特征,是教学的各种特征和属性的抽象与概括。以往对教学本质的认识不少论者实质上是把质当成了本质来界定教学,对教学本质的概括要么把教学的任务、目的当作教学的本质,要么将教学的功能、价值当作教学的本质,都在向教学本质认识逼近,但还未达到教学的本质。对教学本质的认识必须在正确把握“本质”内涵的基础上,对已有关于教学的质的认识进行综合抽象,才能达到目的。 二、关于教学本质研究的着眼点问题: 对教学本质的探讨,有的是从教师教的角度,有的是从学生学的角度,有的是从教学的角度;有的从一个侧面概括,有的从两个侧面概括,有的从整体概括;有的着力于教学过程的归属的分析,有的着力于教学过程的性质的分析,有的着力于教学过程的功能的分析等等。比如,着眼于学生来考察教学过程,形成了“学习说”、“学生实践说”、“发展说”、“认识论”等诸观点;着眼于教师来研究教学过程的本质,就产生了“价值增值说”、“传递说”、“教师实践说”等认识;而“交往说”、“知情统一说”、“审美过程说”、“多本质说”等由于其涉及教与学的两个方面,明显带有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属性,因此它们是从师生双方的角度来论证教学过程本质的。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一.教与学相互依存的规律 这条规律反应了教学过程中教和学、教师和学生的本质联系。教学过程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双边活动,教师教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过程,教决定着学,学影响着教。 教学过程中,教师是“闻道在先”,“术业有专攻”的教育者,教学过程中“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就落在了教师的身上,教师的活动决定着教学过程的发展方向,引导学生从不知到知从不能到能,由此看来,教学过程中教师居于主导地位,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教师的主导作用必须和学生的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结合起来,因此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要求师生二者积极的配合,协调一致。 总之,教与学是对立统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居于主导地位,但教师的主导作用,只有通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发挥出来。 二.教学以传授和学习间接经验为主的规律 教学的任务是要使学生在学习期间,用较短的时间掌握人类已经积累起来的大量的科学文化知识。学生的学习是一种高效的认识活动。因此,学习间接经验,成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特点,也是认识世界的一条途径。通过教学,学生用最有效的方法,以最快的速度学习书本知识,,并能转化为自己的知识。 学生以学习书本知识为主,但是教学如果从书本到书本、从概念到概念,完全与现实脱节,那么学生获得的知识就是片面的不完全的。要把书本知识转化为学生自己的东西,使学生真正的理解,就必须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又要密切的结合实际,把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 三、教学的教育性规律 这条规律又称为“知识教学与思想教育统一的规律”这条规律反映了教学过程中科学性与思想性的辩证关系,教学的任务是要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得到全面的发展。教学具有教育性,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1)从教学任务来看,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主要途径,是为了培养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服务的人才。因此,教学要用一定的社 会文化和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去要求和影响学生就成为客观的必 然要求。 (2)从教学内容来看无论是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都包含着深刻的教育内容。各各个学科的教材的教育内容从不同方面揭示了自然界 人类社会和人类的思维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这些客观规律和科 学知识都具有深刻的道德因素 (3)从教师的教学过程来看,教师除了教给学生知识以外,她的教学方法,教学态度,言行举止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4)从学生的学习过程来看,学生的学习往往受其思想状况,学习动机、态度、意志的影响,教师要加强对其思想觉悟方面的教育, 使之树立学习的自觉性。 四、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发展性) 知识是一个人能力发展的基础,能力是获得知识的必备条件,教学过程不仅要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丰富学生的知识,而且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增长学生的智慧。

回归有语文味的课堂教学

回归有语文味的课堂教学-中学语文论文 回归有语文味的课堂教学 以多媒体形式呈现和小组合作讨论形式展开的语文课堂中,语文教学的“唱、跳、画”等形式占据了主流,课堂虚化了,课堂上的文学与文化消失了,想象与个性迷失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在不断淡化。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以后,很多语文老师都意识到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收获相对较少,成长较慢,这样的课堂看起来光鲜热闹,实质上异常苍白。 语文课就应该回归本质,回到吟诵欣赏,回归中国传统文化;语文教学中应该“文辞、文章、文学、文化”四文并举,阶段递进。 怎么样的课才是有”语文味”的课堂呢? 一、在文言古文中深掘古典文化 文言古文中不仅有人物典故,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景观。杭州外国语学校的程东文老师曾经上过一堂《陈涉世家》的公开课,单就一个故事来讲,陈涉世家在历史书上已经讲得非常清楚了,程老师却把其中蕴含的文化现象与《史记》写作特点结合起来设计教案,引发了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兴趣,取得了不俗的效果。程老师介绍了世界民族发展史中起义场面写得最宏大的两个片段,中西文学史上都有场面波澜壮阔,人物风采动人的作品。 在文学欣赏之余,程老师还引导学生分析了中西暴动、起事历史事件背后的文化差异。通过学生的分析概括,同学们得出如下结论: (1)西方农民起义多为自由民主,独立而战,以法国为代表,但中国人却是“逼上梁山”。正因为如此,大多数的起义都是临时性事件引发的,并且在短时期内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所以说农民多数是不得已造反,是走投无路的选择。

(2)借用鬼神和宗教为起义储备舆论与做好宣传准备,用一些“天命神授”的方式来增加光环。 (3)古时没有政党,于是“结为异性兄弟”、“为坛盟誓”是最好的组织形式,用各种盟誓的方式来结成联盟,也缺乏明确的行动纲领,当然,常常因此留下失败的祸根。 (4)初期取得了一定成绩后,领导人迅速“变形”,走上了称霸称王的模式,有些还表现出了自己的反动面,骄奢淫逸,甚至大戮功臣。陈涉最终还是忘记了“苟富贵勿相忘”的老话,把自己送进了坟墓,一个为农民举事的战争,几乎变成了农民的浩劫。 这样的文化积累非常有趣,激发了学生探究文史知识的兴趣,通过文化的杠杆引发了一场文辞文学文化的语文课堂。 二、从文辞中品味欣赏文学 每一篇课文我们都可以根据每课的不同性质来区别对待,有些重文化、有些重文辞。在一次全国优质课堂中,程东文老师曾经上过一堂《千家诗》欣赏课,作为传统的蒙学教材之一,《千家诗》广为民间传诵,但如何上好一堂《千家诗》是困扰大家的一个问题:单从诗意来理解,很难品味意境;从诗人经历来思考,很难品味诗句带来的美感。 程老师就“节奏”、“意象”、“情境”入手品味欣赏诗歌,采用循序渐进地方法推进。首先入门的是“节奏”,学生的读诗涵泳,是诗歌欣赏的初步入门。接着学习“意象”和“情境”,初步领会古诗的意味,懂得一些赏析诗歌的粗浅方法。程老师提了一个问题:要求学生从下列的诗句中辨析出是哪一个季节,重点辨析写秋天季节的词语。最后通过归类来提出“意象”的概念,是“物象与情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类生命个体健康成长,实现生命个体由自然人向社会人的高度转化。教育应该是踏踏实实做事,是对生命的涵养。教育不是挖掘分数的机器,不是升学的工具,不是谋取职位的阶梯,而是丰富自我、提升自我、完善自我的载体。 学校应该给学生什么应该给学生幸福的人生,生活的质量和生命的质量。所以我们坚持对下负责就是最好的对上负责的原则,对学生负责就是最好的对上级负责。这个观点提出后,引起很多人不理解。可我们就是这样定位的。所以我们从校长到老师都应该想大事,做小事。想大事就是不要只盯着我们的课堂,只盯着自己一所学校,应该胸怀天下,把我们的教育和社会的发展联系起来,和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这样我们再做起事来才不至于坠入教育应试或者是功利主义的泥潭。 现在的教育不是如何创新的问题,而是如何回归的问题。教育要回归于生活,回归于农业,回归于儿童,回归于游戏。教育回归于生活:这一个观点是陶行知先生的。当前的教育不是如何创新的问题,而是应该回归,要回到教育的本源。 教育回归于农业:每一个学生就像一粒种子,他可能是一棵大树的种子,也可能是一个玉米的种子,或许是一个小麦的种子,学校能给这个生命的只有温度、湿度、养分……要按学生的发展需要去引

导、积淀,循序渐进地涵养,然后根据他所处的环境、经历,不断提高自己的追求,慢慢的寻找适合自己的道路,活出自己的尊严,活出自己的精彩。我们不追求每个学生都成才,但我们希望每个学生都幸福。教育回归于儿童: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孩子生活在他自己的世界里,我们整个课程的设计都力争做到体现这一理念。教育回归于游戏:我们设计了栏目教学,使原来沉闷的课堂活跃了,孩子们非常喜欢。 经典点评:当前,由于缺少对“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学校应该给学生什么”的追问,导致很多人对教育改革感到非常迷惘,只能跟着上级的指挥棒转,没有了方向感。只有站在较高的理论层面上对教育的终极价值进行哲学思考,才能破解当前的理论困境。现在,知识经济全球化的趋向势不可挡,在这种情况下,培养具有“中国情怀、世界眼光”的一代新人是教育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只有胸怀这样的历史担当,把教育与民族命运联系起来,带着这种厚重的历史责任感,才会有投身教育改革的自觉意识。读懂了“四个回归”,我们对学生种种表现也就能够“接纳”了。

课堂教学的本质与好课分析

课堂教学的本质与好课分析 学习心得体会 弋阳一中徐定国 高中课堂教学是高中教育的核心阵地,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常期以来,围绕课堂教学的本质与好课的模式的话题从未终段。 这次网络继续教育所提供的教材全面较好地给我们展示了以往人们在这些方面的研究成果,回答了课堂教学的本质和好课的基本模式,对我们今后的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从我个人的理解和归纳,课堂教学的本质主要包括以下一些内容: 1、课堂教学本质上是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习者实现 有效学习的活动过程。 上述定义有以下几个要点: a)学生是活动的主体; b)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其组织作用包括提出目标、安排内 容与方式、组织学习活动、检查效果并评价…… c)教师是社会、学校、家长的代表,教师在社会的支持与制 约下工作; d)教学活动的目的是使学生实现有效的学习,即:第一,要 使学习者通过经历或练习,实现比较持久的变化;第二, 这一活动过程应“避免浪费”,实现高效;

好的课堂应具有以下特点: 1.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堂, 2.应是多样化的课堂。 真正有价值的教育是使学生透彻理解那些普遍的原理,这些原理适用于各种不同的具体事例。…… 直到你摆脱了教科书,烧掉了你的听课笔记,忘掉了腻味考试而背熟的细节,这时,你学到的知识才有价值。你时刻需要的那些细节知识将会像明亮的日月一样长久的保留在你的记忆中:而你偶然需要的知识则可以在任何一种参考书中查到. 学校课堂教学主要建立在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基础上 要关注学习者的参与度:广度、深度、效度和自觉程度。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堂,应是多样化的课堂。要促成每位学习者的有效学习,必然要求教师把统一步调统一要求的教学设计改变为分层次,多角度的教学设计,至少应表现在多样化的安排上。 ?小组合作学习,不同组安排不同任务; ?集中于分散结合的学习活动,在设置适应多 数学生需求的计划时,给予特殊学习者以特 别安排; ?小先生制,让优秀学生“教中学”;

回归教育本质的实践与探索

回归教育育人本质的实践与探索 摘要: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类生命个体健康地成长,实现生命个体由自然人向社会人的高度转化。当今教育形势在时代发展的洪流之下已然大为改观,但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忽略了许多本该重视的东西,背离了教育的本质。那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落实“育人”的教育本质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就是一种切实可行的途径。 关键字:教育本质;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教育的本质,即“教育的实质、内核”,历史上,众多教育学者和专家对此有独到的见解。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他的《什么是教育》中写道:“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这说明,教育旨在“育人”,其本质是人的发展,也就是说,教育的过程就是发掘人的天性、潜能以及潜在价值的过程。 “育人”,旨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光是要培养“才”,更重要的是培养“人”。教育必须立足于培养一个具备健全人格、崇高道德、肩负历史责任感的现代人。所以,教育决不仅仅是传授某一项技术,而更应当是传承一种素养,传播一种大智慧。 教育的本质也具有时代性。在21世纪的今天,教育的本质理念应该着力于:反省人的存在,挖掘人的潜能,塑造健全的人格,建设先进的文明。 一、当今教育现状分析及回归育人本质实践过程中的问题 教育育人本质的实现,主要还是通过学校这一场所来进行,并且需要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恰当的教育模式为先导。然而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应试教育大行其道,片面追求升学率,德育被边缘化……这些现象在基础教育中依然层出不穷。下面我将具体来谈谈这些问题:(一)应试教育依然扎实,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育政绩观挥之不去 由于“高考”、“中考”这些指挥棒的影响,教育历来重视学生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而忽视能力与价值观的培养,三维目标中后两项的贯彻实施稍显不足。我国虽然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并且已颇有成效,但应试教育的大旗依然屹立不倒。特别是在基础教育阶段,有些课堂依然存在“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评价机制也往往是比较单一,只以考试论英雄的现象时有发生。培养出来的学生可能在专业知识领域内比较扎实,但社会适应能力不强,无法满足时代对人才素养方面的要求。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类生命个体健康成长,实现生命个体由自然人向社会人的高度转化。教育应该是踏踏实实做事,是对生命的涵养。教育不是挖掘分数的机器,不是升学的工具,不是谋取职位的阶梯,而是丰富自我、提升自我、完善自我的载体。 学校应该给学生什么?应该给学生幸福的人生,生活的质量和生命的质量。所以我们坚持对下负责就是最好的对上负责的原则,对学生负责就是最好的对上级负责。这个观点提出后,引起很多人不理解。可我们就是这样定位的。所以我们从校长到老师都应该想大事,做小事。想大事就是不要只盯着我们的课堂,只盯着自己一所学校,应该胸怀天下,把我们的教育和社会的发展联系起来,和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这样我们再做起事来才不至于坠入教育应试或者是功利主义的泥潭。 现在的教育不是如何创新的问题,而是如何回归的问题。教育要回归于生活,回归于农业,回归于儿童,回归于游戏。教育回归于生活:这一个观点是陶行知先生的。当前的教育不是如何创新的问题,而是应该回归,要回到教育的本源。 教育回归于农业:每一个学生就像一粒种子,他可能是一棵大树的种子,也可能是一个玉米的种子,或许是一个小麦的种子,学校能给这个生命的只有温度、湿度、养分……要按学生的发展需要去引导、积淀,循序渐进地涵养,然后根据他所处的环境、经历,不断提高自己的追求,慢慢的寻找适合自己的道路,活出自己的尊严,活出自己的

精彩。我们不追求每个学生都成才,但我们希望每个学生都幸福。教育回归于儿童: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孩子生活在他自己的世界里,我们整个课程的设计都力争做到体现这一理念。教育回归于游戏:我们设计了栏目教学,使原来沉闷的课堂活跃了,孩子们非常喜欢。 经典点评:当前,由于缺少对“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学校应该给学生什么?”的追问,导致很多人对教育改革感到非常迷惘,只能跟着上级的指挥棒转,没有了方向感。只有站在较高的理论层面上对教育的终极价值进行哲学思考,才能破解当前的理论困境。现在,知识经济全球化的趋向势不可挡,在这种情况下,培养具有“中国情怀、世界眼光”的一代新人是教育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只有胸怀这样的历史担当,把教育与民族命运联系起来,带着这种厚重的历史责任感,才会有投身教育改革的自觉意识。读懂了“四个回归”,我们对学生种种表现也就能够“接纳”了。

教学过程的本质属性规律

教学过程的本质 教学过程是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基本要素构成的,是教师根据教学的目的、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有计划地引导学生掌握知识、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也是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过程。 (一)我国对教学过程本质的探讨 到目前为止,对教学过程的本质尚处于莫衷一是、未有定论的阶段,概括起来主要有下列观点。 1.特殊认识说 这种观点依据苏联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中的基本主张,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理为指导,是数十年来一直为人们所接受的观点。该观点认为,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首先,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教学过程和认识过程都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只不过认识过程是主体直接作用于客体,而教学过程是主体学生通过教师间接地作用于客体,教学过程中师生同样是在传授、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去认识客观世界,并同时发展自身的各种能力和素质。因此,教学过程本质上是一种认识过程。 其次,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这种特殊性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1)间接性,教学过程主要是学生掌握人类长期积累起来的科学文化知识,以此为中介间接地认识客观世界。(2)引导性,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识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的。(3)简捷性,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识完全走的是一条捷径,许多知识是人类经过数百年甚至上千年才总结出来的,但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掌握。(4)教育性,教学过程中学生进行认识的过程同时也是接受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教育的过程。 2.认识——发展说 该学说认为,教学过程既是一个认识过程,也是一个发展过程,实质上是儿童认识与发展相统一的过程。认识与发展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教学过程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下,学生主动积极地掌握知识技能、发展智能、形成世界观和道德品质、全面发展个性的统一过程。无疑,它是对“特殊认识过程说”的一种扩展,不仅看到了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活动的一面,而且也意识到了通过认识活动而使学生各方面得到发展的一面。 3.认识——实践说 这种观点认为,教学过程是认识和实践相统一的过程。坚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人类的活动有两类,即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教学过程的本质特征表明,教学过程也包含认识和实践两个方面:教学过程不仅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掌握人类已有知识经验,发展认识世界的技能、能力的认识过程,而且还是一种师生共同参与改造主观世界、促进个性的形成、推进个体社会化的实践过程。所以,从根本上说,教学过程实质上是一种认识——实践相统一的过程。 4.双边活动说 这种观点认为,教学过程实质上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结合的双边活动过程。认为其他的论断并不能表达教学过程的“双边性”这一真实本质,而是把“简单”的教学过程问题“复杂化”了。应该承认,将教学过程看作一个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过程,为进一步探讨教学过程的本质奠定了认识论的基础。 5.多本质说 该学说认为,“真正按照马列主义唯物辩证法认识论去看教学过程的本质,就决不应当只是一个方面的关系,而应当是多方面的关系;决不是一个类型,而应是多种类型。”“教学过程的本质应该是一个多层次多类型的结构。”教学过程本质的多层次、多类型具体表现为:(1)从认识论角度看,教学过程是特殊的认识过程;(2)从心理学角度看,教学过程是发展过程;(3)从生理学角度看,教学过程是发育成熟过程;(4)从伦理学角度看,教学过程是培养道德品质、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的过程;等等。因此,不能从单一角度去寻找教学过程的本质。 (二)教学过程的本质特征 认识教学过程的本质关键在于弄清教学过程的内在规定性,参考以上不同的见解,我们认为,教学过程的内在规定性应从以下方面去把握。 第一,教学过程是一种师生交往的动态过程。教学活动中普遍存在着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活动。这种交往有不同于一般人际交往的地方,它是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以人类的文明成果(课程)为中介的一种社会性相互作用。 第二,教学过程是教师指导下学生的特殊认识过程。教学过程主要是引导学生掌握人类长期积累起来的知识的认识过程。同时,教学过程又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这是因为学生的个体认识与人类总体认识以及非学生的

A为什么说教学活动的本质是特殊认识活动

A为什么说教学活动的本质是特殊认识活动?B教学活动中人与人关系如何?C各自地位怎样,谈谈你的看法? 1035180005 10特教胡蕊 A首先教学对学生来说是一种认识活动,教学活动服从人类认识的一般规律,也就是哲学认识论所揭示的各种认识特征,比如认识是人脑的反映,从感性到理性,再由理性到实践。从根本上说,教学活动都要受到这样一些认识规律的制约。但是,教学又不是简单地服从一般 认识规律,作为人类认识活动的一种,教学活动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具有自己的特殊性 1.教学认识是学生的认识 教学认识主要指小学生的认识,这是教学认识最具有决定性的特征,因为他的教学活动必须考虑学生的认识水平和认识方式不应当以成人的认识为对象的研究结果直接套用到学生身上 2.教学认识是间接的认识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认识,主要是掌握人类在千百年来已经认识到了的知识经验,并且是已经由课程计划、课程标准确定,由教科书具体陈述和体现的知识经验。它并不是直接去认识的,它认识的对象是间接的,认识的方式也是间接的。马克思说过:“再生产科学所必要的劳动时间,同最初生产科学所需要的劳动时间是无法相比的,例如学生在一小时内就能学会二项式定理。 3.教学认识是有领导的认识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认识是在教师领导之下进行的,学生的任何学习活动都不可能没有教师的指导而孤立存在,即使是家庭作业,那也会有家长来督促完成。 4.教学认识是教育性的认识 学生在教学认识中,不仅仅掌握各种科学知识,他们的各种情感、态度、价值观,他们的各种能力也在经历变化发展。小学阶段各门课程的教学过程,同时也是学生接受德、智、体全面发展教育的过程。所以总的来说教学活动的本质不仅仅只为了教育,它有许多特殊的认识活动 B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应该互相理解,教师理解学生的行为和赏识学生的个性;学生理解教师对他的关爱和期望,并赏识教师的才华和人格。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首先要勇于冲破师道尊严的传统思想,树立民主的教学思想,尊重学生,允许学生在思想、感情和行为中表现出一定的独立性,给他们提供更大的独立的活动空间。真正把学生当作自己的挚友,尊重他们的意愿和情绪,乐于倾听他们的意见和要求;充分发扬教学民主,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能自由表达自己的见解,和自由参与问题的讨论,使其充分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和价值,重视并满足他们的参与意识;另外,教师要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适

追求历史教学价值 探寻课堂教学本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8f759395.html, 追求历史教学价值探寻课堂教学本质 作者:夏辉辉 来源:《历史教学·中学版》2013年第11期 关键词历史课,教学目标,核心目标,教学过程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3)21-0010-06 怎样的一节历史课才是好课?这个话题似乎从来没有离开过我们,同时也是一个常说常新的问题。三十年来我国教育有了长足发展,全国新课程改革推行已有十年,许多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样的情况下来思考“一节好的历史课”的评价标准,我们有必要先对相关的背景进行梳理。 梳理一:为什么而教的问题 教学目标是教师和学生立足于当下基础上的,以具体的教学活动为依托,指向于未来时空的一种结果,①这种未来的指向性即人才的培养方向。新课程改革确立了以布鲁姆目标分类学为基础的三维目标体系,取代了以前的“双基目标”“三项任务”,这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了人的完整性,使得教学活动更加丰富多彩。有学者就提出,三维目标的内在统一性都指向人的发展,并由此整合了“三棱锥模型”(如下图)。② 我们在思考“一节好的历史课”的评价标准时,应该考虑到历史教育目的、历史课程目标与历史教学目标的变化,尤其是指向“人的发展”的课程三维目标为课堂教学评价提供了很好的评价指向。 梳理二:教什么的问题 在20世纪80年代,历史学科基本不存在“教什么”的问题,因为那时的教师就是教学大纲的执行者,而今天站在课程的高度,历史教师要思考“教什么”,即用什么样的课程资源来培养学生,新时代课程内容发生了变化,这是一个具有选择性的问题,与育人目标直接相关。 三十年发展的不只是社会经济,更有人的意识的觉醒,经过十年新课程理念的熏陶,更多的历史教师已经立足历史课堂研究历史教育,他们不仅仅是课程的执行者,而且是课程的开发者与研究者,这应该成为当下历史教师思考课堂的起点。 梳理三:怎么教的问题 在80年代,讨论课堂教学更多的是一门“技术之争”,对于大多数普通教师来说,“教学思想”是一个很遥远的名词,“不跪着教书”的思想种子还没有萌芽。那时候,教学大纲拥有着至

就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现象谈小学语文教学的本质回归-3页精选文档

就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现象谈小学语文教学本质回归 (一)省视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目前小学语文教学,由于许多教师对新课程理念把握不够准确,教学中普遍出现这样几种现象: 现象一:目标定位面面俱到。有些老师备课,将教学目标设定为:知识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将语文学习目标全面化、复杂化。要知道:“课标”里面提出是“教学目标三个维度”,而不是“三个目标”!从语文学习角度说,三个维度是一个整体,情感态度价值观寓于知识能力学习之中,而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内化,又要经历一个主体自我体验、自我建构过程。教学目标要求面面俱到,平均用力,点滴勿漏是不可能。就一堂课而言,所有目标都实现是不可能,即使都兼顾,效果也未必好。 现象二:文本视域盲目拓展。困扰语文老师还有一个认识:课程开发。教学一篇课文,不拓展好象就不是好课,若就本教本,会被人视为因循守旧,视野狭窄。于是,一些老师在教学时盲目地拓展文本视野,在课前要花很多时间去搜集相关资料,课堂上他们小心翼翼调控,为是让出时间给课外资料,在教学时他们心里还在不住念叨“精彩不容错过”!结果往往是因教学时间掌控不当,“种了别人地,荒了自己田。” 现象三:过程安排头绪繁杂。一位一年级语文老师在教学《雨点》时,安排了这样几个流程:第一,唱《小雨沙沙》;第二,读文;第三,画小雨点;第四,表演小雨点;第五,教师介绍小雨点是怎么来;第六,展开想象,说说小雨点还会落到什么地方。这堂语文课,集音乐、美术、自然于一堂。很多老师潜意识中,认为这才是新课改下语文课。于是,一篇本不复杂课文,经这位老师这么一折腾,反倒变得复杂起来了。这么多整合,结果是把有限教学时间给浪费了,冲淡了对语言学习与感悟,捡了芝麻丢西瓜,得不偿失。 现象四:教学形式花样翻新。现如今,“秀”出精彩语文课已不再是新鲜事了。教学中,我们常常看到,教师为了“营造”一个完美课堂,真是绞尽脑汁进行花样翻新:精彩音像资料、热闹合作剖析、逼真师生表演、现代化多媒体课件……然而,令人遗憾是,许多课堂看似热闹,但实效甚微。甚至有些老师常常会把现成课本丢弃在一边,课文未读熟,就匆匆借助多种教学形式组织学生进行演与辩。殊不知,这恰恰丢掉了语文课堂中最本真东西――语言诵读、感悟、背诵与习练应用。 (二)呼唤语文教学回归简单 庄子曰“文灭质,博溺心。”意思为花样名堂过多,反而会掩盖掉事物本质,事物过于驳杂就会让人糊里糊涂。庄子说本意是对写文章而言,对于我们目前语文教学而言,何尝不是如此。语言大家张志公先生说过:“说法越多,头绪越复杂,目越不明确。结果是教者辛辛苦苦,学者迷迷糊糊”。认真反思当前语文教学行为:很多时候,教师就好象带着学生在闯迷宫。 其实语文教学最大技巧是无技巧,语文教学最高境界就是简简单单听、说、读、写。语文最本质属性是工具性,听说读写,这是语文教学之本,追求简单,就是回归语文最本真教学。 简单语文教学应该有这样三个指向:其一,是最为扎实教学。诸如识字、写字、读书、背诵、作文之类。其二,是最为有效教学。教师教,应该力求用最简单语言引动学生最丰富情感体验,学生学应该力求用最短时间读出背后深刻。其三,是最为与谐教学。课堂上没有教师一厢情愿,更加追求教学情趣与灵动;课堂上没有刻意花样翻新,更加追求教学自然与朴实。 (三)“简单”语文教学是什么 1.简单语文教学是大量读与写。简单语文教学强调底气,语文底气来源于大量阅读。经典诗文要大量背诵、大量阅读,不需要疲惫不堪设计,但要有一个简约地阅读指导,要有一批必读书籍。教师要与学生一起大规模畅读名篇名著,与学生一起写读后想到、观后看到,与学生一起分享交流读与写、观察与习作成功快乐!只要抓住“读与写”这两条教学主线不放松,即按照教语文规律去做,谁都能把语文教好,谁都会学好语文!

必须遵循的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

必须遵循的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 一、教学规律 教学规律是教和学内部矛盾的客观规律,它反映的是教师、学生和教材三者之间的内在本质联系及其辩证关系。综合起来可列为下列八个方面: 1、教师的教学水平必然决定教学质量。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提高水平,充实自己,开拓进取。 2、违反学生认识过程规律的教学必然失败。教师必须按照学生认识过程的规律去组织自己的教学活动。 3、学生的身心发展有其客观规律,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必然存在差异,教师必须熟悉学生、了解学生、掌握学生,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定夺教学的活动。 4、学生的学习目的(动机)必然影响他们的学习成绩,教师必须以身作则,引导学生立志成才。 5、在教学过程中,教和学双方必然产生相互影响的作用,教师必须倾听学生的建议和意见。 6、“两基”的教学必然影响能力的发展,无知必然无能,教师必须在落实“双基”的基础上培养能力,发展智力。 7、知识教学必然影响学生思想品德的成长,教学永存教育性,教师必须不断提高教书育人的自觉性。 8、任何一门学科所包含的知识必然有其内在的逻辑性、系统性,不掌握前面的知识,后面的知识必然学不会。 二、教学原则 教学原则是指导教学实践的一般原理,是对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它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反映教学过程的规律而制定的,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基本准则,是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

学质量的重要保证。依据上述的教学规律,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下列教学原则。 1、全面发展的方向性原则 (1)教学应体现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思想性的统一: (2)教学应体现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统一; (3)教学应体现增长知识和身心发展的统一; (4)教学应体现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 2、教学过程的优化性原则 (5)恰当确定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6)“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应成为课堂教学的主导思想; (7)重视学法指导,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8)激发兴趣,启迪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9)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提高电化教学水平。 3、因材施教的实效性原则 (10)面向全体学生,教学民主重视学生的参与与实践;(11)教学的组织应符合认知规律和学生年龄特征,循序渐进,因势利导,使学生个性获得充分发展; (12)深入了解学生,教学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有白勺放矢,分类推进,抑制分化; (13)帮助学生克月良学习中的心理障碍和具体困难,肯定进步,树立学习信心。 4、循环往复的巩固性原则

李炳亭:教学的本质是什么

李炳亭:教学的本质是什么 苏联没了可苏联教育的幽灵却还在中国的课堂里游荡。“教学就是传授知识和技能”,多么的短视和荒谬。 叶圣陶先生比苏联人高明得多,他说,教学是一种特殊的学习,是以学会学习为目的的学习,“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到底“教”到什么程度,达到什么层次才能“不教”,想必是“无解”的。总之,叶老并不拒绝教!其实要回答叶老的“无解”之题,仍然需要回到根本上,搞清楚教学的本质是什么。 教学是什么?较没有争议的说法是“教学是一种涉及教师与学生双方的活动过程。;较有争议的说法是“教学是教学生学”。较能达成共识的是,“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这样表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这句话启发了很多人,他们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教学的本质是“交往”。 教学当然是“交往”,没有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理解和尊重,又哪里会有学习的发生?然而“交往”的目的又是什么呢?想必它不仅是为了学会知识和培养能力吧,“交往”的价值在于“体验”生命成长的过程,因此教学的本质就是体验。体验是什么?是亲身的经历,是生活的积累,是生命的验证。它对教学直接的要求是“放手”,它最大的特征是“自主”,这才是无需“教”的秘密所在。李炳亭:文化的本质是什么 近几年,学校文化建设正成为一种时尚。“文化现象”的出现,是一件好事。然而我们究竟应如何认知“文化”,学校文化的本质是什么? 学校文化传统分法一般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还有课程文化、特色文化、活动文化…花样不少。尤其是学校突然刮起的一股复古“传统文化”热,这是“文化”正途吗? 从本质上文化是一种精神信仰。雨果说什么都不信的人不会幸福,惠特曼说:“没有信仰,则没有名副其实的品行和生命,没有信仰,则没有名副其实的国土。”信仰,是教育最高的宗旨。 学校的信仰来自于核心文化,即办学思想和教育价值观。办学思想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念:一种是“人为”专制的,一种是“人本”民主的;教育价值观有两条道路供人选择,一种是物化“功利”的,一种是精神“公德”的。教育不满足于让人“成为最好的自己”,但它更鼓励“乐群”、“担当”,向善求真。它要影响、引领、改变、造就这样的人,就需要改善“环境”,营造“氛围”,认清“角色”,缔结“关系”,找到“信念”,锁定“目标”,明确“任务”,遵守“约定”,不断“完善”,勇于“超越”,修炼“品德”。这就是文化。学校里的一切人以及一切教学、活动、课程、评价、行为、环境、节目、庆典…都必须围绕和服务于这个宗旨。 有人说教育行到深处是文化,但必须清楚,相比于“信仰”,文化只是条件。当然,一旦“条件”缺失,是不可能有教育存在的,也就无从谈及信仰了。但没有信仰,就不会有真正的文化。 评课“李五条”: ◆看状态:是基于常识的判断,主要通过看动作、听声音、察表情来感知课堂上学生的学习状态。表面看起来似乎没有具体的量化标准,其实凡有一定教学常识的人,通过这三点都能做出基本判断。 ◆看参与:通过具体量化来统计课堂参与度。我们主张参与是学习发生的最重要

九大教学本质观讲课稿

一、特殊认识说 特殊认识说是一种影响很大,认同者最多的教学本质观。该观点最初起源于前苏联凯洛 夫主编的《教育学》,是我国在解放初期学习苏联教育学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完善起来的。它抓住教学过程中“学生领会知识”的过程与人类一般认识过程既基本一致又有其特殊性的 特点,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概括。这一观点最典型的代表是王策三教授的《教学论稿》中的论述。他认为人类认识过程与教学过程的一致性表现为:认识主体的一致性;认识的检验标准的一致性;认识过程的顺序一致性;认识结果的一致性等等。但是,教学过程作为一种认识过程又具有自己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表现在教学过程具有“间接性、有领导、有教育性”三个特点。还有的同志从教学过程的内容、任务、条件等方面揭示教学过程的特殊性, 认为“教学过程的本质,就是以一定教材所规定的为主体的知识为对象,以有一定教师为主体的学校为条件的学生的认识过程。” 特殊认识说成功之处在于: 第一,以马克思主义认识为指导,把教学过程看作本质上是一种认识过程,按照认识的普通规律来把握教学的一般过程,找到了一个有价值的组织具体教学活动的制高点,确定了教学理论与实践的一个方法论前提。 第二,指出了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的特殊性,为后继有关教学理论的适应性和有效性, 确定了一个基本的维度和初步的基础,在这一方面特殊认识说的理论功绩与意义是必须肯定 的。 但是,同样应该看到特殊认识说及其指导下的教学实践尚存在许多问题。这突出表现在:第一,重手段轻目的。表现为重视知识技能的获得,轻视获得认识后的结果及发展。 第二,见特殊忘普遍。表现为在教学目的上重视条件性、直接性目标,如知识技能获得、分数增加、升学率提高等,而忽视其结果性、间接性目标,如整体素质增强,实际水平提高、综合质量改善等;在教学内容上,重视学科体系忽视社会生产生活的普遍需要和活动课程; 在教学形式上,重视课堂教学忽视其与其它可行教学形式的有机联系;在教学方法上,过分强调传递与接受,而忽视其与探究、体验的联系,进而导致教师满堂灌输、学生机械接受的现象。 第三,以局部代整体,以认识代实践。把活生生的教学实践与学习生活简单地归结为“认识”,而不顾“生活、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论的首先的和基本的观点”。教学过程不只 是认识过程,从整体上看更是实践过程,是师生统一活动的过程,实践的观点应成为研究教学论的首要观点。 二、认识发展说 这种看法的基本观点是: 教学过程不仅是教师领导下学生自觉地认识世界的一种特殊认识过程,而且也是以此为基础的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过程。 这种观点的理由是对教学过程本质的探讨不能局限于认识论的角度,因为在教学过程 中,教师和学生都是以个性的全部内容参加活动的。 认识发展说可谓源远流长,如“教学本质内在论”者认为儿童具有发展的潜在力,教学 的本质就是要发展儿童的潜能。在内在论的行列中,从古希腊的德谟克利特、苏格拉底,到 近代的夸美纽斯、斐斯泰洛齐、第斯多惠,以及现代的杜威、皮亚杰、布鲁纳、赞科夫等, 都把儿童的发展看作教学的本质任务。在当代教学过程论中,有的从一般教学过程的角度进

课堂教学的本质是师生合作

课堂教学的本质是师生合作 通过研究课堂教学的本质,探索教学细节,指出当教学活动渐入佳境之时,师生之间的合作关系居于教学活动的中心位置,知识与技能顺理成章围绕中心展开,共享交流的无限乐趣。教学过程中,师生相互理解、相互发现、相互认同,从而在相互影响中提升自己的生存意识和生存状态。 标签:课堂教学师生合作 课堂教学既有知识本身,又有生存状态的改善、价值观念的提升、交流方法的改进等诸多内涵。从事教学活动,教师会不断调整自身,从而变得善于与人合作,身边的学生,即使是个性迥然不同的学生也变得合作起来。所以教学既是一种知识的传递方式,又是一种人际交流的重要形态,也就是说课堂教学是师生合作生存的一种方式。 一、课堂教学是师生合作 教学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师生双方共同满意。师生之间的相互认可是教学活动有效开展的前提和基础,失去相互认可的基础,任何丰富的知识、精堪的技能与费尽心机的讲授都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成功的教学来自于交流。教学活动的最终效果,取决于教师的行为与学生期望的吻合程度。课堂教学氛围是师生双方良好互动和交流创造出来的。为了实现师生互动的最佳效果,教师在做教学策划时,必须做到双备,即备教材教法备学生学情。只有既吃透教材又了解学生,采取最恰当的方式进行授课,教学活动才能顺利开展。 成功的教学是师生合作的成功。教师的核心能力之一应该是与学生合作的能力。教师也应该学习如何与学生合作。这种合作是全方位的,它涵盖课堂内外的合作,既有知识技能层面的合作,又有课外娱乐体育锻炼兴趣爱好方面的合作,还有思维方法行为方式的融合等等。师生之间的合作如果由表及里,逐步达到合作的最高境界即心灵的契合,教学过程无疑会变得顺利而成功。 二、教学过程是师生共享 教师必须有与学生共享的感觉与意识。共享什么?共享共同生存的理念、感情以及知识技能本身。课堂教学对学生和教师是同等重要的,通过教学过程,教师将知识介绍给学生,其间教师必须对所授内容融会贯通,以自己的方式传播给学生。学生学会了学习,学会了做人做事,教师有了事业成功的感觉,获得人生意义,实现人生价值。所以说老师和学生是一对相互依赖的生命,是一起共同成长的伙伴。 课堂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的文化活动。教师所面对的是一群鲜活而感情丰富的学生,不去创造性地加以引导和培养,教学活动将变得枯燥无味味同嚼蜡。当教学活动日渐成熟之时,师生之间的合作关系居于教学活动的中心位置,知识与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推荐《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中国对于教育的本质抓得非常清楚。什么叫「教」?中国东汉许慎编了一本书叫《说文解字》,把每个字的义理开显得非常精辟,而且都是一句话就开通,所以我常常看古书都会打从心里佩服圣贤人。「教者,上所施,下所效」,所以教育最重要的本质是要以身作则。「育」是「教子使作善也」,教孩子使他能够做善人,所以这个「育」当中最重要的关键词是「善」,而「善」要有标准,孩子才懂得他做人的分寸。我常常说,以前的读书人是志在圣贤,现在的人读书志在赚钱。圣贤跟赚钱差很多,赚钱是都为了自私自利,所以这样育出来的孩子没有办法成为一个善人,这样育出来的方向是偏颇、是错误的。当方向不正确的时候,应该赶快迷途知返,要拉回来,所以这个拉回来的动作是刻不容缓。 而中国的教育政策绵延了几千年从来没有改过,甚至于连元朝、清朝入主中国的时候都没有改。为什么元朝、清朝都已经入主中国,也没有改中国的教育政策?因为他深刻体会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对一个人、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深远影响,所以他们不动,知道好。我们看一下清朝盛世的时候,康熙、雍正、乾隆,都是最喜欢中国文化的皇帝,所以他们是深入研究中国圣贤教诲,知道这样的教育政策能够让家庭和乐、社会安定昌盛,所以他们才没改。 结果我们现在的教育是拚命改,而且说实在的,改的人知不知道他要改到哪里去?可能又有新的理论又出来了,他又拿来参考一下,而这些理论都源自于西方思想,西方思想观念已经主导了这个世界一、两百年的时间。我们不是不愿意让人家站在前面让他们引导,我们是要冷静下来,到底引导到哪一个路上去了?诸位朋友,我们来看一下现在的整个社会跟世界状况,是不是就是这一条路?确确实实是。我们来看一下,现在的孩子很会竞争,竞争之下的心量特别狭窄,人的心量一狭窄,日子就会很痛苦,每天都是患得患失。竞争到最后,对人就有攻击性,就变成战争。 所以我们每天打开新闻,必然有战争的报导。假如战争真正能解决事情,那我们也可以接受,问题是战争有没有解决问题?甚至于把问题更加严重。所以我们看看现在美国所带动的战争,有没有好结果?没有好结果。美国曾经管过的战事,没有一件是好的收场。当然我们对美国人不能责怪他们,因为他们没有像中国这样的老祖宗,没有几千年圣贤的传承,甚至于因为没有学过《弟子规》。《弟子规》当中有一句话,他听懂了,学会了,他就不会用战争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哪一句?「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 你用权势、武力去压迫别人,人家的心怎么样?「不然」,绝对一有机会马上就起来报复你。「理服人」,你用真正做人的道理去对待他,去替他设想,去关怀他,他就能够打从心里佩服你,进而与你和睦相处。你看这么样重要的一句话,就在我们中国圣贤教育里面第一本童蒙的书里面就教到了。所以美国现在带动了很多的战事,全世界也都卷入了战争的阴影之下。而美国这样的表现对他的下一代是什么影响?好还是不好?不好的影响。所以刚刚说的「教者,上所施,下所效」,所以上面的假如施的是好的,他会学好的;上面教的是坏的,他学坏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