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中和细胞生物学习题集[1]

翟中和细胞生物学习题集[1]
翟中和细胞生物学习题集[1]

1、填空题:

1、细胞生物学是细胞整体、超微结构和分子水平上研究及其规律的科学。、

2、自然界最小的细胞是

(a)病毒

(b)支原体

(c)血小板

(d)细菌

3、最小的细胞是

(a)细菌

(b)类病毒

(c)支原体

(d)病毒

4、在英国引起疯牛病的病原体是:

(a)朊病毒(prion)

(b)病毒(Virus)

(c)立克次体(rickettsia)

(d)支原体(mycoplast)

5、逆转病毒(retro virus)是一种

(a)双链DNA病毒

(b)单链DNA病毒

(c)双链RNA病毒

(d)单链RNA病毒

6、英国疯牛病病原体是

(a) DNA病毒

(b) RNA病毒

(c)类病毒

(d)朊病毒

7、线虫基因组的全序列测定目前已接近尾声,发现其一共约有()种的编码基因

(a) 6000

(b) 10000

(c) 20000

(d) 50000

8、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虽有许多不同,但都是

(a)核仁

(b)核糖体

(c)线粒体

(d)内质网

9、前病毒是

(a) RNA病毒

(b)逆转录RNA病毒RNA病毒

(c)整合到宿主DNA中的逆转录DNA

(d)整合到宿主DNA中的DNA病毒

1、填空题:

1、显微镜的分辨率约等于光波的_______________ ,通常把这一数值看作是光学显微镜分辨力的_______ 。

2、 HeLa细胞具有两种中间丝,它们是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 。

3、用以研究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的技术有___________ 、___________ 。(酵母双杂交、噬菌体展示技术)

4、单克隆抗体是 _______________细胞和__________ 细胞在聚乙二醇或灭活的病毒介导下发生融合的。

1、目前制造的单克隆抗体多为

(a)鼠—人型

(b)鼠—兔型

(c)人—鼠型

(d)鼠—鼠型

2、 cDNA是指

(a)细菌环状的DNA分子

(b)质粒环状的DNA分子

(c) tRNA的DNA拷贝

(d) mRNA的DNA拷贝

3、在杂交瘤技术中,筛选融合细胞时常选用的方法是:

(a)密度梯度离心法

(b)荧光标记的抗体和流式细胞术

(c)采用在选择培养剂中不能存活的缺陷型瘤系细胞来制作融合细胞

(d)让未融合的细胞在培养过程中自然死亡

4、动物的正常细胞在体外培养条件下的生长行为是

(a)能无限增殖

(b)在有充分营养条件下,能无限增殖

(c)不能无限增殖,其增殖代数与物种和供体年龄有关

5、正常细胞培养中除培养基外常需加入血清,主要是因为血清中含有

(a)大量氨基酸

(b)核酸

(c)生长因子

(d)维生素

6、不必用超薄切片、不经染色而能观察较厚标本的电镜是

(a)一般透射电镜

(b)扫描透射电镜

(c)扫描电镜

(d)超高压电镜

7、 Wilson根据光学显微镜下所见,绘制的细胞模式图上能见到

(a)内质网

(b)核糖体

(c)吞饮泡

(d)核仁

8、要探知细胞内某一蛋白质的表达水平,可以通过()实现

(a) Southern blot

(b) Nothern blot

(c) Western blot

(d)原位分子杂交

4、是非题:

1、ABO血型抗原的决定簇是

(a)糖脂类

(b)糖类

(c)脂类

(d)血型糖蛋白

2、膜蛋白高度糖基化的是

(a)内质网膜

(b)质膜

(c)高尔基体膜

(d)溶酶体膜

3、参与纤毛运动的纤维蛋白是

(a)驱动蛋白(kinesin)

(b)动力蛋白(dyneir)

(c)tau蛋白

(d)微管结合蛋白2(MAP2)

3、问答题:

1、4、细胞表面有哪几种常见的特化结构?(填空)

5、细胞连接有哪几种类型(填空)

9、细胞的流动性如何用实验证明?请举两例。[提示]1、成帽与成斑现象,P82;(2)光脱色恢复技术。

13、生物膜中的脂质的生物学功能是什么?(中科院上海生化所1999年生物化学(A)考研试题)

答:(1)生物膜中的磷脂构成生物膜的主要成分;

(2)脂质维持生物膜的流动性,以使其行使复杂的生物功能;

(3)生物膜的胆固醇(类固醇)对膜的流动性有很明显的影响;

(4)生物膜中的某些脂质在信号传递过程中有重要意义,比如糖脂在免疫应答中,DG/IP3作为第二信使也产生了膜脂质。14、构的流动镶嵌模型的要点是什么?

19、以Na+-K+泵为例,说明“泵”在物质穿膜运输中的作用原理及其在细胞代谢中的意义。

20、细胞表面包括哪几种结构?动物细胞外被有哪些功能?1、大分子的内吞往往是首先同质膜上的受体相结合,然后质膜内陷成,继之形成,这种内吞方式称为受体介导内吞。

2、细胞通讯信号有四种,内分泌信号、旁分泌信号、和。

3、选择题:

1、植物细胞间有独特的连接结构,称为胞间连丝,其结构

(a)类似动物细胞的桥粒

(b)类似间隙连接

(c)类似紧密连接

(d)不是膜结构

2、所谓被动运输是通过

(a)内吞或外排

(b)受介导体的内吞作用

(c)自由扩散或异化扩散

(d)泵,例如钙泵

3、cAMP在细胞信号通路中是

(a)信号分子

(b)第一信使

(d)第三信使

4、与视觉有关的第二信使分子是

(a)花生四烯酸

(b)cAMP

(c)Ca2+

(d)cGMP

5、颉氨酶素是一种可动离子载体,运输

(a)Na+

(b)K+

(c)Ca+

(d)Mg+

6、佛波酯的受体分子是

(a)PTK

(b)PKC

(c)PLC

(d)PKA

7、在下列细胞物质运输方式中,不需能量而属于被动运输的是

(a)内吞

(b)外排

(c)载体蛋白运输

(d)钠钾泵

8、下列分子中不能通过无蛋白脂双层膜的是

(a)二氧化碳

(b)乙醇

(c)尿素

(d)葡萄糖

9、在胞吞(endocytosis)时

(a)细胞膜不被吞入,只有外界物质被吞入

(b)细胞膜随之一起吞入,由于胞吐作用吞入的膜和吞出的膜平衡,细胞面积不缩小(c)细胞膜随之一起吞入,细胞面积缩小

(d)细胞膜随之一起吞入,但很快回到细胞表面,供下次胞吞时再利用

10、细胞间通讯是通过

(a)分泌化学物质

(b)与质膜相结合的信号分子

(c)间隙连接

(d)三种都包括在内

11、小肠上皮吸收葡萄糖以及各种氨基酸时,通过()达到逆浓度梯度运输

(a)与Na+相伴运输

(b)与K+相伴运输

(c)与Ca+相伴运输

(d)载体蛋白利用A TP能量

12、成分最复杂的中间纤维蛋白质是

(a)角蛋白

(b)波形纤维蛋白

(c)结蛋白

(d)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2. 说明Na+-K+泵的工作原理?

5. 比较组成型胞吐途径和调节型胞吐途径的特点及其生物学意义。

6. 试述细胞以哪些方式进行通讯?各种方式之间有何不同?

7. 细胞有哪几种方式通过分泌化学信号进行细胞间相互通讯?

8. 简要叙述Gs介导的跨膜信号通路(CAMP途径)(中科院考研,细胞微生物(B),2000)

9. 细胞通讯的三种方式是什么?

10. 细胞表面受体分为哪几类?

11. RTK-Ras信号通路的基本模式是什么?

12. 2. 比较糙面内质网和光面内质网的形态结构与功能(填空,填图)

3. 细胞内蛋白质合成部位及其去向如何?(结合在内质网的核糖体与游离核糖体分别合成哪几类蛋白质?分选机制?)

4. 糙面内质网上合成哪几类蛋白质?它们在内质网上合成的生物学意义又是什么?([提示] 便于加工修饰高尔基体─>进一步加工─>分泌出胞)

5. 指导分泌性蛋白在糙面内质网上合成需要哪些主要结构或因子?它们如何协同作用完成肽链在内质网上的合成?(按“信号假说”内容答)

6. 蛋白质糖基化的基本类型、特征及生物学意义是什么?

7. 简述溶酶体在细胞内的合成,修饰直至转到初级溶酶体中的过程与可能的机制。

8. 过氧化物酶体与溶酶体有哪些区别?

12. 溶酶体的发生过程是什么?17. 生物大分子的装配形式主要有哪几种?其生物学意义是什么?

18. 共转移(cantranslocation)与后转移(post translocation)有哪些区别?[提示]信号肽与导肽的区别。

19. 名词解释:(1)信号假说(signal hypothsis)(2)过氧化物酶体(3)膜泡运输(4)translocon(P165)第七章:细胞的能量2、选择题:

1、线粒体DNA的复制主要发生在();叶绿体DNA复制主要在()

(a)S期

(b)M期

(c)G1期

(d)G2期

2、提供合成A TP能量的跨膜质子梯度是发生在

(a)线粒体内膜

(b)线粒体外膜

(c)叶绿体内膜

(d)内质网膜

3、帮助细胞质基质中变性或错误折叠的蛋白质重新折叠成正确的分子构象的物质是

(a)热休克蛋白

(b)Bip(binding protein)

(c)拓扑异构酶

(d)信号识别颗粒(signal recognition particle)

4、线粒体氧化磷酸化耦连的关键装置是

(a)A TP合成酶

(b)细胞色素还原酶

(c)细胞色素氧化酶

(d)NADH-Q还原酶

5、A TP合酶(F0—F1A TPase)是()氧化磷酸化复合物

(a)线粒体内膜上的

(b)细菌胞质中的

(c)叶绿体中的

(d)细胞膜内侧的……………………………………………………………()

13. 信号假说是什么?第八章:细胞核与染色体

1、填空题:

1、核小体核心是由缠绕组成。

2、核仁的功能是和。

3、分析中期染色体的三种功能元件是、、。

4、细胞具有表达端粒酶的活性。

2、名词解释:

2. 核孔复合体(nuclear pore complex)

4. 核纤层(nuclear lamina)

3、染色质纤维上非组蛋白的主要功能是

(a)组装核小体

(b)调控基因表达

(c)组成异染色质

(d)协助DNA卷曲成染色体

4、染色体的核小体是由四种组蛋白分子构成的:

(a)异二聚体

(b)四聚体

(c)八聚体

5、真核细胞中编码蛋白质的基因是由()所转录的

(a)RNA多聚酶I

(b)RNA多聚酶II

(c)RNA多聚酶III

(d)Klenow大片段

4、是非题:

1. 不论转录活性是高是低,细胞中核孔的密度和总数都是一样的………………………………………………………()

2. 肌球蛋白分子的头部具A TP酶活性。………………………………()

3. 染色体中DNA 与非组蛋白的重量之比总是1:1。……………()

4. 染色质上不活跃转录的基因DNA的甲基化程度普遍高于活跃转录的基因。………………………………………()

5. 常染色体的所有基因都具有转录活性。………………………()

6. 染色体上由于“位置效应”形成的非活性区在所有细胞后代中都能稳定的遗传下去。………………………………()

7. 外层核膜与内质网相连续。……………………………………()

8. 多线染色体上的胀泡是翻译水平较高的地区。………………()

9. 细胞核是关键的细胞器之一,没有细胞核的细胞是不能存活的。……………………………………………………()

10. 核仁在蛋白质合成旺盛、活跃生长的细胞中很大,在不具蛋白质合成能力的细胞中很小。…………………..…()

5、答题:

1. 细胞核的基本结构及其主要功能。(尽量简要)

2.. 孔复合体的结构模型是什么?(注意:陈建国认为P251,栓可能是正在运入/运出核的物质,而非核孔复合体,但出在试题中,还是要按书上答)

3. 概述染色质的类型及其特征。

4. 比较组蛋白与非组蛋白的特点及其作用?(要尽量简要,前者参与构成染色体,后者参与基因表达)

5. 试述核小体的结构要点及其实验证据?

6. 请叙述染色质包装的多级螺旋模型?

7. 概述核仁的结构及其功能。参见:(a)16S rRNA结合

(b)23S rRNA结合

(c)16S和23S rRNA均能结合

(d)16S和23S rRNA均不能结合

2、80S核糖体存在于

(a)原核细胞中

(b)真核细胞的线粒体中

(c)真核细胞中1、在骨骼肌原纤维结构中仅含细丝的部位为

(a)I带

(b)A带

(c)H带

(d)M线3、中间丝分子通过模式中保守部分为

(a)分子的头部

(b)分子的尾部

(c)分子的杆状部

(d)全分子

4、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与胞质分裂有关的细胞骨架是:

(a)信号分子

(b)第一信使

(c)第二信使

(d)第三信使

5、有肌肉收缩时,肌节长度不变的是:

(a)I带

(b)H带

(c)A带

6、间期细胞的核纤层组成成分为

(a)微管

(b)微丝

(c)中等纤维

(d)上述三者都有

7、下列几种细胞中,哪一种含中等纤维最丰富

(a)阿米巴虫

(b)消化道中的平滑肌

(c)精子

(d)植物细胞

8、下列哪种细胞骨架成分具组织特异性

(a)微丝与中等纤维

(b)微管与中等纤维

(c)中等纤维

(d)微丝

9、肌肉收缩时Ca+的作用是

(a)将myosin蛋白的头部从actin上解离下来

(b)myosin与troponin结合,促使它推动tropomyosin,然后将actin纤维暴露给myosin蛋白的头部

(c)维持myosin纤维的结构

(d)myosinyu与tropomyosin结合,使之推动myosin在actin纤维上移动

10、胞质内三种细胞骨架中,游离单体最少的是

(a)微管

(b)微丝

(c)中间纤维

(d)微管和微丝

11、角蛋白纤维主要存在在

(a)上皮细胞

(b)间质细胞

(c)中胚层来源细胞

(d)神经细胞

12、细胞变形足运动的本质是

(a)细胞膜迅速扩张使细胞局部伸长

(b)胞内微管迅速解聚使细胞变形

(c)胞内微丝迅速重组装使细胞变形

(d)胞内中等纤维重聚合使细胞变形

3、是非题:

1. 微管的增长端(正级)生长较快是因为它有一个较大的GTP帽。……………………………………………………()

2. 细胞骨架支撑着细胞的整体形态,使之稳定不变。……………………………………………..…………………………()

3. 除成纤维细胞外,软骨细胞、成骨细胞、上皮细胞和内皮细胞,也能合成分泌胶原。………………………………()

4. α-肌动蛋白见于所有肌肉细胞和非肌肉细胞胞质中。……………………………………………………………………()4、问答题:

1. 中间纤维一般分为哪几类?各有什么功能?

2. 微丝与微管的生物学功能是什么?

3. 细胞核骨架的定义是什么?其功能如何?(陈建国不承认核骨架,但丁明孝也参加出题,可能出到)

4. 核纤层的定义,成分与功能是什么?(核纤层是翟中和的最大学术成就之一,而丁明孝是他的博士生!)

5. 中间纤维在生物进化中的起源是什么?

6. 说明中间纤维的装配模型(P339)

7. 中间纤维的结构特征(P336)

8. 染色体运动的分子机理(按笔记上陈建国讲的回答!不要按书上P334答!)

9. 微管的装配过程与常见特异性抑药物的作用?(后者举例)

10. 说明微丝的分子组成与装配?

11. 细胞骨架包括哪些类别?各类的结构特征和主要化学成分是什么?列表说明。

12. 微管的结构怎样?具有哪些特性?

13. 什么叫微管组织中心(MTOC)?有哪些结构可起MTOC的作用?

14. 说明纤毛运动的机制。

15. 横纹肌收缩可分为哪几个主要步骤?

16. 说明粗肌丝和细肌丝的分子结构。各种主要蛋白质成分在肌肉收缩中各起何作用?

17. 钙调蛋白的分子结构怎样?以平滑肌收缩为例说明钙调蛋白的作用原理。

18. 阐明非肌细胞中的微丝的性质和功能。怎样证明微丝具有极性?

19. 胞质环流的运动机制怎样?如何证明这种运动同微丝有关?

20. 既然构成微丝的主要成分是肌动蛋白,那么含有微丝的微绒毛是否应是一种运动细胞器?为什么?

21. 关于细胞内是否存在微梁网架结构,至今未取得一致的意见,你认为用什么方法可解决这一问题。根据是什么?

23、何中间丝蛋白是肿瘤分类学上一种非常有用的工具?

24、dueflower主题:一道细胞生物学题

迄今为止没有发现中等纤维有与之相应的运动蛋白,你能为之做出一个解释吗?

敬请各位大虾指教

ChaoYue 时间关系,只先简单谈一点儿看法。

在考虑一种物质的细胞行为的同时,首先应该考虑的是该物质的生物学功能,在考虑功能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到与该功能想适应的结构特征。

对于中等纤维(Intermediate Filament IF),为什么没有发现相应的运动蛋白?我首先考虑的是,if的主要功能是什么?不外乎两个:

1。重要的机械支持功能

2。对细胞分化的重要影响

对于机械支持的功能,我们可以从它的结构上窥见一点儿端倪。

首先,if是一种多样化蛋白分子亚基的复合物,使if的组装和去组装都十分复杂,没有发现与mt(microtubulin)、mf(microfilament)类似的塌车现象,使if的结构状态异常的稳定,在细胞内主要行使了机械支撑的重任。

其次,if对细胞分化有重要的影响,这已经从大量的细胞分化试验中得到证实。但if行使的分化重任主要是通过加强细胞之间和细胞内部之间的联系来行使的。从这个角度上考虑,if不需要运动蛋白的运输作用。与其功能相对应的,有大量的if-aps (intermediate filament associated proteins),如filaggrin,plectin等连接蛋白。

当然问题都不是很绝对,现在的没有发现,不等于运动蛋白在if中的不存在。

以上也只是个人一点看法,望大家指教。

biowuhao运动蛋白,称为“分子摩托”(molecular motor)似乎更为合适(见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Cell.)。对于MT,molecular motor 主要有两种:动力蛋白(dynein)和驱动蛋白(kinesin).对于MF,则主要是指myosin. 为什么没有发现IF相应的molecular motors? 结构决定功能:从MF、MT、和IF三种骨架成分的组成看,它们都是有“原纤维”(protofilament)组装而成。MT和MF具有动力不稳定性(dynamic instability)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踏车”(treadmilling)现象。而IF的组装方式类似于collagen,从而使其具有较大的韧性以及较强的稳定性。

对于细胞骨架(cytoskeleton),有这样一个形象的比喻:微管就象人的骨头;微丝就象人的肌肉;而中间纤维就象人的韧带。这三种成分即各自分工又密切配合,从而能够执行众多功能。

如果利用特异性荧光抗体标记就会发现,IF将细胞核(核纤层)、细胞质(胞质IF)、细胞膜(皮层,cortex)以及邻近细胞联成一个整体。这种作用在上皮组织尤为明显。另外,如ChaoYue兄所言,IF严格的组织特异性。以上这些特征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IF的功能似乎并非象MF和MT哪样利用Molecular Motors水解A TP或GTP从而将化学能转化为动能(肌肉收缩或膜跑运输)。如果是这样的话,没有发现中等纤维有与之相应的运动蛋白也就不足为奇。

25、greenmoon主题:还有个问题,snRNAandhnRNA的名称和功能?

1. RE:以下均指真核生物。

2. snRNA是核内小分子RNA,如U1,U2,U4,U5,U6等与有关PRTEIN结合为SNP,以剪premRNA.

3. hnRNA是核内不均一RNA,即是mRNA的核内前体,它们比成熟的mRNA可能大一倍以上。由RNA聚合酶2转录。含有INTRON.

4. scRNA是细胞质小分子RNA。

5. snoRNA是核仁小小分子RNA,如U3等,主要与有关PROTEIN协作剪接rRNA,并非所有的rRNA都是SELF-SPLICING。snoRNA由编码PROTEIN基因的intron编码。

6. 各种小分子RNA由RNA聚合酶1或RNA聚合酶3转录。有些小分子RNA(不包括5SRNA和tRNA)既可由RNA聚合酶1又可由RNA聚合酶3转录。RNA聚合酶3的启动子较特别,5SRNA和tRNA的启动子在GENE的内部,叫内部启动子(internal promoter),而其转录的snRNA的启动子则是上游启动子,一般有三个上游元件组成,即TATA,PSE和OCT..

26、Would cytochalasin affect the movement of cells that extend pseudopodia or that utilize flagella for locomotion?

Cytochalasin inhibits actin polymerization. It would therefore inhibit the movement of cells by pseudopodia but would not affect the microtubule-based movement of flagella.

27、Why is the polarity of actin filaments important to muscle contraction?

The polarity of actin filaments defines the direction of myosin movement. If actin filaments were not polar, the unidirectional movement of myosin that results in the sliding of actin and myosin filaments could not take place.

28、Would you expect mutations of keratin genes to affect fibroblasts?

No. Keratins are expressed only in epithelial cells.

29、Which aspect of cell division would be affected by colchicine: chromosome segregation or cytokinesis?

Colchicine inhibits microtubule polymerization, so it would affect chromosome segregation. It would not affect cytokinesis, which is driven by an actin-myosin contractile ring.

30、How would elimination of nexin affect the beating of cilia?

By linking the microtubule doublets of cilia together, nexin converts the sliding of individual microtubules to a bending motion that leads to the beating of cilia. If it were eliminated, the microtubules would simply slide past one another.

第十一章:细胞增殖及其调控

1、名词解释:

1. 检查点(chckpionts)

2. 细胞质基因(Cytoplasmic matrix or Cytomatrix)

3. 促成熟因子(maturation promoting factor,MPF)

4. Go期细胞交叉(chiasma)

5. (1)cdc基因(2)CDK(3)MPF(4)cyclin box(5)动粒(P377)(6)流式细胞分选仪(P364)(7)cell cycle

2、选择题:

1、细胞分化的内在基础是

(a)遗传物质的丢失

(b)基因的选择表达

(c)遗传信息的改造

(d)其他

2、卵受精后的早期几轮细胞周期中无

(a)DNA复制

(b)转录活动

(c)翻译活动

(d)翻译后修饰

3、孕酮刺激导致卵内cAMP水平下降的主要原因

(a)Ri受刺激

(b)Rm受抑制

(c)磷酸二酯酶活性增加

(d)其他(d)M相

10、表皮的基底细胞属

(a)Go期细胞

(b)终端分化细胞

(c)连续分裂细胞

11、脊椎动物中处在细胞周期哪一相的长足卵母细胞能受精

(a)G1相

(b)G2相

(c)S相

(d)M相

12、减数分裂过程中变化最为复杂的时相为

(a)前期Ⅰ

(b)前期Ⅱ

(c)后期Ⅱ

13、有丝分裂后期的起始需要()活力来驱动

(a)蛋白酶

(b)核酸酶

(c)蛋白激酶

(d)磷酸酯酶

14、中心体能放射出微管束,主要因为其含有

(a)α-微管蛋白

(b)β-微管蛋白

(c)γ-微管蛋白

(d)微管结合蛋白tau

15、有丝分裂早中期时核膜破裂是由于核纤层蛋白(lamin)被

(a)磷酸化

(b)脱磷酸化

(c)大量合成分别结合来自纺锤体两极的微管。……………()

12. 哺乳动物受精卵在发生卵裂到16细胞前,所有细胞都是全能细胞。……………………………………………………()

4、问答题:

1. 什么是细胞周期?

2. 细胞周期时间是如何测定的?

3. 细胞周期同步化有哪些方法?(2002北大细胞考研试题,五4)

4. 说明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点(2002北大细胞考研试题,五2)

5. 说明细胞分裂后期染色单体分离和向两极移动的运动机制。

6. 试述动粒的结构及机能。

7. 说明细胞分裂过程中核膜破裂和重装配的调节机制

8. 什么是检验点?

9. CDK1激酶活性调控过程是什么?(P405图11-37)

10. 一般蛋白泛素化降解的过程是什么?

11. 细胞周期同步化一般有哪几种方法?(简要叙述)

12. 说明减数分裂的意义和过程,前期I都有哪些主要变化?

13. 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配对和联会都同哪些因素有关?

14. 说明细胞分裂后期染色体移向两极的机制。

15. 说明真核细胞分裂过程中核膜破裂和重装配的调节机制。

16. 什么叫细胞周期?各阶段的主要变化是什么?

17. 细胞周期同步化的方法有哪些?

18. 掌握以下几个概念:偶线期DNA、灯刷染色体、多线染色体、同源染色体、联会复合体、重组小结、有丝分裂器、有丝分

裂指数、收缩环、G0期。

19. 请简要说明胞质分裂的过程。

20. 试述细胞周期G2相向M相过度过程中p34cdc2活化的机制。

21. 例说明细胞质在细胞分化中的作用。

22. 花剌主题:[求助]动植物细胞分化的差别有那些方面?

求助]动植物细胞分化的差别有那些方面?

我只知道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被认为具有全能性。

好象没有什么书说过这种问题

cmh79不过我觉得植物高度分化的细胞未必有全能性(一般的花瓣可以有全能性吗?

只不过它的再生能力比较突出而已(随便都可以扦插成活

其实动物也一样有这种再生能力------比如壁虎

植物分化肯定和cell wall有关(胞间连丝)

可能植物的cell表面受体比较有限是一个原因,我想

23、Consider a mammalian cell that divides every 30 hours. Microscopic observation indicates that 3.3% of the cells are in mitosis at any given time. Analysis in the flow cytometer establishes that 53.3% of the cells have DNA contents of 2n, 16.7% have DNA contents of 4n, and 30% have DNA contents ranging between 2n and 4n. What are the lengths of the G1, S, G2, and M phases of the cycle of these cells? G1 = 16 hours; S = 9 hours; G2 = 4 hours; M = 1 hour.

第十二章:细胞分化与基因表达调控

1、填空题:

1、存在于细胞基因组中的癌基因称为,存在于病毒基因组中的同一基因称为。

2、癌基因编码的产物主要有、、、、等几大类。

2、名词解释:

1. P53基因(P53gene)

2. 差别基因表达(differential gene expression)

3. 转化细胞(transformed cell)

4. 隐蔽mRNA (Masked mRNA)

5. Dnase I 超敏感位点

6. 全能性(Totipotency)

7. 剪接(Splicing)

8.、管家基因(house keeping gene)

9.、ES细胞

10、.重叠三字密码(OVERLAPPING TRIPLET CODE): overlapping triplet code:重叠三联体密码,共用一个或两个核苷酸的相邻的遗传密码子,可能是overlapping gene所致,也可能是由于不同的读码框所致

11.. MPF

12..cell differetiation PF

3、选择题:

1、推动细胞周期由G2相向M相过度的驱动器为

(a)CDK1

(b)CDK2

(c)CDK3

(d)CDK4

2、V—src的表达产物PP60mro是

(a)丝氨酸蛋白激酶

(b)磷酸二酯酶

(c)酪氨酸蛋白激酶

(d)腺苷酸激酶

3、在实验条件下能有控制的逆转癌细胞源自

(a)Rous肉瘤

(b)Burkitt 淋巴瘤

(c)畸胎瘤

(d)髓细胞瘤

4、氯霉素抑菌是因其

(a)抑制80S核糖体移位酶

(b)抑制RNA聚合酶

(c)引起密码错误

(d)抑制原核70S核糖体肽基转移酶

5、特化细胞的细胞核,其全能性:

(a)已失去

(b)仍保持

(c)依据不同的细胞类型而定

6、啤酒酵母的交配型转变(Mating-type interconversion)机制属于一种

(a)转录前水平的调控

(b)转录水平上的基因调控

(c)转录后水平的调控

(d)翻译后水平的调控

7、蛙卵母细胞大量扩增rDNA,这类基因扩增、主要属

(a)染色体内扩增(b)下降

(c)上升

(d)前三者都可能

17、受精卵能发育成一个完整的个体,这种能使后代细胞形成完整个体的潜能为

(a)单能性

(b)多能性

(c)全能性

(d)发育性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干细胞的发育受多种内在机制和微环境因素的影响。目前人类胚胎干细胞已可成功地在具有全能性,可以自我更新并具有分化为体内所有组织的能力。早在1970年Martin Evans已从小鼠中分离出胚胎干细胞并在体外进行培养。而人的胚胎干细胞的体外培养直到最近才获得成功。

12.蛋白激酶A是钙离子和()的依赖性激酶

13.已知某蛋白质由两条肽链组成,请设计一简便实验来判断二肽链之间是共价键结合还是非共价键结合?

14.彻底氧化一分子甘油所生成的A TP数()

15.含核黄素的两个氧化型辅酶的功能部位在二甲基咯嗪的两个()原子上

16.…切口移位?以()为激活前体

17.欲切除胰蛋白酶酶解肽段的C末端氨基酸,应选用的酶制剂()

RE: 这几题不难,你在书上大多找得到,我没时间给你答一遍.

第十三章:细胞衰老与凋亡

4问答题:

1. 衰老的特征是什么?

2. 什么是Hayflick界限?

3. 细胞凋亡的概念、形态特征及其与坏死的区别是什么?

4. 鉴定细胞凋亡有什么常用方法?

5. 凋亡在有机体生长发育过程中有何重要意义?

6. 凋亡的基本途径是什么?

7. 细胞周期(分裂)与程序性死亡在多细胞发育中有何作用?最近发现有些周期调控因子对细胞程序性死有诱导作用,对此你有何看法?

8. 细胞程序化死亡的显著特点及生物学意义是什么?

9. 诱导细胞凋亡的因子有哪些?试简要说明。(P467,提要)

10. 干细胞(stem cell)会不会衰老?请用实验事实简要说明。(P446-P447,“三”的最后两段—概括一下)

11. 细胞周期(分裂)与程序性死亡在多细胞发育中有何作用?最近发现有些周期调控因子对细胞程序性死亡有诱导作用,对此你有何看法。(北大考研细胞,1997)

12. 细胞程序化死亡的显著特点与生物学意义是什么?(北大考研细胞1999)

13. 细胞衰老有哪些特征;并简述引起细胞衰老的可能原因。

试述细胞衰老的主要特征及其原因。

翟中和第四版细胞生物学1~9章习题及答案

翟中和第四版细胞生物学1~9章习题及答案 https://www.360docs.net/doc/9018235844.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翟中和第四版《细胞生物学》习题集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细胞生物学:是研究和揭示细胞基本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从显微、亚显微与分子水平上研究细胞结构与功能、细胞增殖、分化、代谢、运动、衰老、死亡,以及细胞信号传导,细胞基因表达与调控,细胞起源与进化等重大生命过程。 二、填空题 1、细胞分裂有直接分裂、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三种类型。 2、细胞学说、能量转化与守恒和达尔文进化论并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 3、细胞学说、进化论和遗传学为现代生物学的三大基石。 4、细胞生物学是从细胞的显微、亚显微和分子三个水平,对细胞的各种生 命活动展开研究的科学。 5、第一次观察到活细胞有机体的人是荷兰学者列文虎克。 三、问答题: 1、当前细胞生物学研究中的3大基本问题是什么? 答:①基因组是如何在时间与空间上有序表达的?

②基因表达产物是如何逐级组装成能行使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体系及各种细胞器的这种自组装过程的调控程序与调控机制是什么 ③基因及其表达的产物,特别是各种信号分子与活性因子是如何调节诸如细胞的增殖、分化、衰老与凋亡等细胞最重要的生命活动过程? 2、细胞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有哪些? 答:①生物膜与细胞器②细胞信号转导③细胞骨架体系④细胞核、染色体及基因表达⑤细胞增殖及其调控⑥细胞分化及干细胞生物学⑦细胞死亡⑧细胞衰老 ⑨细胞工程⑩细胞的起源与进化 3、细胞学说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①细胞是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②每个细胞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有所助益。 ③新的细胞可以通过已存在的细胞繁殖产生。 第二章细胞的统一性与多样性 一、名词解释 1、细胞: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2、病毒(virus):非细胞形态生命体,最小、最简单的有机体,必须在活细胞体内复制繁殖,彻底寄生性。 3、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裹的和结构的细胞,细菌是原核细胞的代表。

细胞生物学翟中和第三版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 1.细胞生物学的任务是什么?它的范围都包括哪些? 1) 任务: 细胞生物学的任务是以细胞为着眼点,与其他学科的重要概念兼容并蓄,来阐明生物各级结构层次生命现象的本质。 2) 范围: (1) 细胞的细微结构; (2) 细胞分子水平上的结构; (3) 大分子结构变化与细胞生理活动的关系及分子解剖。 2. 细胞生物学在生命科学中所处的地位,以及它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1)地位:以细胞作为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探索生命活动规律,核心问题是将遗传与发育在细胞水平上的结合。 2)关系:应用现代物理学与化学的技术成就和分子生物学的概念与方法,研究生命现象及其规律。 3. “一切生物学问题的答案最终要到细胞中去寻找”。 1) 细胞是一切生物体的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2) 所谓生命实质上即是细胞属性的体现。生物体的一切生命现象,如生长、发育、繁殖、遗传、分化、代谢和激应等都是细胞这个基本单位的活动体现。 3) 生物科学,如生理学、解剖学、遗传学、免疫学、胚胎学、组织学、发育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其研究的最终目的都是要从细胞水平上来阐明各自研究领域中生命现象的机理。 4) 现代生物学各个分支学科的交叉汇合是21世纪生命科学的发展趋势,也要求各个学科都要到细胞中去探索生命现象的奥秘。 5) 鉴于细胞在生命界中所具有的独特属性,生物科学各分支学科若要研究各种生命现象的机理,都必须以细胞这个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为研究目标,从细胞中研究各自研究领域中生命现象的机理。 4. 细胞生物学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 1)细胞核、染色体以及基因表达 2)生物膜与细胞器 3)细胞骨架体系 4)细胞增殖及其调控 5)细胞分化及其调控 6)细胞的衰老与凋亡 7)细胞起源与进化 8)细胞工程 5. 当前细胞生物学研究中的基本问题以及细胞基本生命活动研究的重大课题是什么? 研究的三个根本性问题: 1)细胞内的基因是如何在时间与空间上有序表达的问题 2)基因表达的产物――结构蛋白与核酸、脂质、多糖及其复合物,如何逐级装配行使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体系及各种细胞器的问题 3)基因表达的产物――大量活性因子与信号分子,如何调节细胞最重要的生命活动的问题 生命活动研究的重大课题: 1)染色体DNA与蛋白质相互作用关系――非组蛋白对基因组的作用 2)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程序性死亡)的相互关系及其调控 3)细胞信号转导――细胞间信号传递;受体与信号跨膜转导;细胞内信号传递 4)细胞结构体系的装配 6.你认为是谁首先发现了细胞? 1) 荷兰学者A.van Leeuwenhoek,而不是R.Hooke。

翟中和细胞生物学配套习题

翟中和细胞生物学(2000版)配套习题 [说明]本习题集我从网上书上收集的,主要有几个来源: 1。翟中和 王喜忠 丁明孝 主编 细胞生物学 高教出版社 2000, 2。韩贻仁 细胞生物学 高教出版社 1987; 以上两书的课后习题或思考题,我根据2003年和2004年北大细胞生物学讲课内容作了挑选和改编。 3。 以前在OKHERE上的生物版主也就是我的前任------------"心象椰子的人"(他在我就任前就已辞辞职,但是他的贴仍然给我和其他人很多帮助,不过,很快我就知道他为何要件决辞职了,因为一年后,我也做了同样的选择首发的北大一个ftp的细胞生物学库,该细胞生物学库是按题型而非章分类的,我把它的内容按翟中和 王喜忠 丁明孝 主编 细胞生物学 高教出版社 2000重新作了分类。 4。英文习题与解答来自的 NCBI一本 网书,我把它的内容按翟中和 王喜忠 丁明孝 主编 细胞生物学 高教出版社 2000重新作了分类,很遗憾,该书的名字作者与出版社,我已记录了,但是一下没找到,我尽快找到,仅快找到将其补上,非常感谢该书作者和出版社! 5。我在OKHERE当生物斑竹时有关网友提出与讨论的问题,很多我也参加了。6。有关的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试题。 对以上各种资料的作者和首发者,我均非常感谢! 而且整理和编辑,我也化了不少时间,而且最后排版时我还化了100元RMB。 因此,本题集不准许用于商业用途!转载应说明出处,谢谢! ------------------------------------------------------------------------------------------ 第一章:绪论 1、 填空题: 1、 细胞生物学是细胞整体、超微结构和分子水平上研究 及其 规律的科学。、 2、名词解释: 1、细胞学说(cell theory) 3、选择题: 1、现今世界上最有影响的学术期刊是 。 a:Natune b: Cell c: PNAS d: Science 2、自然界最小的细胞是 (a) 病毒 (b) 支原体 (c) 血小板 (d) 细菌 4、是非题: 1、现代细胞生物学的基本特征是把细胞的生命活动和亚细胞的分子结构变化联系起来。…………………………………( )

细胞生物学翟中和重点名词解释

细胞生物学复习提纲 名词解释 1.微管:在真核细胞质中,由微管蛋白构成的,可形成纺锤体、中心体及细胞特化结构鞭毛和纤毛的结构。 2.微丝:在真核细胞的细胞质中,由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构成的,可在细胞形态的支持及细胞肌性收缩啡肌性运动等方面起重要作用的结构。 3.光合磷酸化:由光照引起的电子传递与磷酸化作用相偶联而生成ATP的过程。 4.氧化磷酸化:电子从NADH或FADH2经呼吸链传递给氧形成水时,同时伴有ADP磷酸化形成ATP,这一过程称为氧化磷酸化。 5.ATP合成酶: ATP 合成酶广泛存在于线粒体、叶绿体、异养菌和光合细菌中,是生物体能量转换的核心酶。该酶分别位于线粒体内膜、类囊体膜或质膜上,参与氧化磷酸化和光合磷酸化,在跨膜质子动力势的推动下催化合成ATP。 6.载体蛋白:是一类膜内在蛋白,几乎所有类型的生物膜上存在的多次跨膜的蛋白质分子。通过与特定溶质分子的结合,引起一系列构想改变以介导溶质分子的跨膜转运。 7.通道蛋白:由几个蛋白亚基在膜上形成的孔道,能使适宜大小的分子及带电荷的溶质通过简单的自由扩散运动从膜的一侧到另一侧。 8.被动运输:指溶质顺着电化学梯度或浓度梯度,在膜转运蛋白协助下的跨膜转运方式,又叫协助扩散。 9.主动运输:物质逆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由低浓度向高浓度-侧进行跨膜转运的方式,需要细胞提供能量,需要载体蛋白的参与。 10.胞吞作用:细胞通过质膜内陷形成囊泡,将胞外的生物大分子、颗粒性物质或液体等摄取到细胞内,以维持细胞正常的代谢活动。 11.胞吐作用:细胞内合成的生物分子和代谢物以分泌泡的形式与质膜融合而将内含物分泌到细胞表面或细胞外的过程。 12.P-型离子泵:运输时需要磷酸化,具有两个独立的α催化亚基,.具有ATP结合位点,绝大多数还有β调节亚基 13.V-型离子泵:位于小泡的膜上,运输时需ATP供能,但不需要磷酸化,利用ATP水解供能, 14.COPII包被膜泡:介导细胞内顺向运输,负责从内质网到高尔基体的物质运输 15.COPI包被膜泡:介导细胞内膜泡逆向运输,负责从顺面高尔基体网状区到内质网膜泡转运。 16.脂锚定膜蛋白:位于脂双层表面,通过与之共价相连的脂分子插入膜的脂双分子中,从而锚定在细胞质膜上。与脂肪酸锚定的膜蛋白多分布在质膜内侧,与糖脂结合的多分布在质膜外侧 17.初级溶酶体:游离在细胞中的尚未执行其消化功能的溶酶体,仅含有水解酶类,但无作用底物,外面只有一层单位酶,其中的酶处于非活性状态 18.次级溶酶体:初级溶酶体与细胞内自噬体或异噬体融合形成的进行消化作用的膜包被复合物 19.中间丝:存在于真核细胞质中的,由蛋白质构成的,其直径介于微管和微丝之间,在支持细胞形态、参与物质运输等方面起重要作用的纤维状结构。

细胞生物学翟中和复习资料全

细胞生物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一、细胞生物学定义及其主要研究内容(名词解释) 细胞生物学是研究细胞基本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是在不同层次(显微、亚显微 / 超微与分子水平)上以研究细胞结构与功能、细胞增殖、分化、衰老与凋亡、细胞信号传递、真核细胞基因表达与调控、细胞起源与进化等为主要内容。核心问题是将遗传与发育在细胞水平上结合起来。 二、细胞生物学的发展史(代表人物及其发现) 1、细胞的发现。胡克利用自制显微镜发现了细胞。 2、细胞学说的建立及其意义。施莱登和施旺共同提出细胞学说 3、细胞学的经典时期 4、实验细胞学时期。摩尔根建立基因学说。 5、细胞生物学学科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章 一、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一)一切有机体都由细胞构成(除病毒是非细胞形态生命体外),细胞是构成有机体的基本单位(二)细胞具有独立的、有序的自控代谢体系,细胞是代谢与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生命活动以物质代谢为基础;以能量代谢(ATP)为动力;以信息调控为机制。 (三)细胞是有机体生长与发育的基础 (四)细胞是遗传的基本单位,细胞具有遗传的全能性 (五)没有细胞就没有完整的生命(病毒也适合)。结构破坏的细胞不能生存;单独的细胞器不能长期培养。 二、细胞的基本共性 1、所有的细胞都有相似的化学组成 2)所有细胞表面均有细胞膜(磷脂双分子层 + 镶嵌蛋白质) 3)均含有 DNA 与 RNA 作为遗传信息复制与转录的载体 4)均含有核糖体(合成蛋白质) 5)所有细胞的增殖都以一分为二的方式进行分裂 三、原核细胞的基本特征 1、遗传的信息量小,一个环状 DNA 构成; 2、细胞内没有分化为以膜为基础的具有专门结构与功能的细胞器和细胞核膜。 原核生物的代表: 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细菌、放线菌、蓝藻等

细胞生物学翟中和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

第四章:细胞膜与细胞表面 1、生物膜的基本结构特征是什么?这些特征与它的生理功能有什么联系? 以极性尾部相对,极性头部朝向水相的磷脂双分子层是组成生物膜的基本结构成分,蛋白分子以不同的方式镶嵌在脂双分子层中或结合在其表面。生物膜具有两个显著的特征,即膜的不对称性和膜的流动性:1)、生物膜结构的不对称性保证了膜功能的方向性,使膜两侧具有不同的功能,有的功能只发生在膜外侧,有的则在膜内侧,这是生物膜发生作用所必不可少的。如调节细胞内外Na+、K+的Na+—K+ATP酶,其运转时所需的ATP是细胞内产生的,该酶的ATP结合点正是处于膜的内侧面;许多激素受体等接受细胞外信号的则处于细胞外侧。2)、膜的流动性与物质运输、能量转换、细胞识别、药物对细胞的作用密切相关。可以说,一切膜的基本活动均在生物膜的流动状态下进行。 2、何为内在膜蛋白?它以什么方式与膜脂相结合? 内在膜蛋白又称整合膜蛋白,这类蛋白部分或全部插入脂双层中,多数为横跨整个膜的跨膜蛋白。它与膜结合的主要方式有:1)、膜蛋白的跨膜结构域与脂双层分子的疏水核心的相互作用。2)、跨膜结构域两端携带正电荷的氨基酸残基,如精氨酸、赖氨酸等与磷脂分子带负电的极性头形成离子键,或带负电的氨基酸残基通过Ca+、Mg+等阳离子与带负电的磷脂极性头相互作用。3)、某些膜蛋白通过自身在细胞质基质一侧的半胱氨酸残基上共价结合的脂肪酸分子,插到膜双层之间,进一步加强膜蛋白与脂双层的结合力,还有少数蛋白与糖脂共价结合。 3、从生物膜结构模型的演化,谈谈人们对生物膜的认识过程。 生物膜结构模型的演化是人类认识细胞膜的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随着实验技术和方法的改进而不断完善的:1)、1925年:质膜是由双层脂分子构成的;2)、1935年:提出“蛋白质—脂质—蛋白质”的三明治式的质膜结构模型,这一模型影响达20年之久;3)、1959年提出单位膜模型,并大胆推测所有的生物膜都是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的单位膜构成;4)、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了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强调:①膜的流动性,膜蛋白和膜脂均可侧向运动;②膜蛋白分布的不对称性,有的镶嵌在膜表面,有的嵌入或横跨脂双层分子。5)、“液态晶模型”和“板块镶嵌模型”等的提出,可看作是对流动镶嵌模型的补充。6)、1988年“脂筏模型”。从生物膜结构模型的演化过程可知,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在实践中不断深入、逐渐完善的过程。 4、红细胞膜骨架的基本结构与功能是什么? 膜骨架是细胞质膜与膜内的细胞骨架纤维形成的复合结构。红细胞膜骨架蛋白主要包括:血影蛋白或称红膜肽,锚蛋白,带4、1蛋白和肌动蛋白。血影蛋白和肌动蛋白在维持膜的形状和固定其它膜蛋白的位置方面起重要作用。功能:参与维持细胞的形态,并协助细胞质膜完成多种的生理功能。 第五章、物质的跨膜运输 1、比较载体蛋白与通道蛋白的特点。 1)、膜转运蛋白可以分为两类: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又称离子通道)。它们以不同的方式辨别溶质。2)、载体蛋白是几乎所有类型的生物膜上普遍存在的多次跨膜的蛋白质分子。每种载体蛋白能与特定的溶质分子结合,通过一系列构象改变介导溶质分子的跨膜转运。具有高度选择性;具有类似于酶与底物作用的饱和动力学特征;对PH有依赖性。3)、离子通道有3个显著特征:①极高的转运速率②没有饱和值③非连续性开放而是门控的。离子通

(完整版)细胞生物学翟中和第四版教案

第一章绪论一.细胞生物学研究的内容和现状 1.细胞生物学是现代生命科学的重要基础学科 细胞生物学是研究细胞基本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是在不同层次(显微、亚显微与分子水平)上以研究细胞结构与功能、细胞增殖、分化、衰老与凋亡、细胞信号传递、真核细胞基因表达与调控、细胞起源与进化等为主要内容。 核心问题是将遗传与发育在细胞水平上结合起来。细胞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一般可分为细胞结构功能与细胞重要生命活动两大基本部分:大致归纳为下面几个领域:1)细胞核、染色体以及基因表达的研究2)生物膜与细胞器的研究3)细胞骨架体系的研究4)细胞增殖及其调控5)细胞分化及其调控6)细胞的衰老与凋亡7)细胞的起源与进化8)细胞工程当前细胞生物学研究的总趋势与重点领域 1)细胞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包括分子遗传学与生物化学)相互渗透与交融是总的发展趋势2)当前研究的重点领域: I:染色体DNA与蛋白质相互作用关系——主要是非组蛋白对基因组的作用 II: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的相互关系及其调控 III:细胞信号转导的研究 IV:细胞结构体系的组装二.细胞学与细胞生物学发展简史 1.细胞的发现 2.细胞学说的建立其意义 1838~1839年,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 3.细胞学的经典时期 4.实验细胞学时期 5.细胞生物学学科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章细胞基本知识概要细胞的基本概念 1.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1)一切有机体都由细胞构成,细胞是构成有机体的基本单位 2)细胞具有独立的、有序的自控代谢体系,细胞是代谢与功能的基本单位 3)细胞是有机体生长与发育的基础 4)细胞是遗传的基本单位,细胞具有遗传的全能性5)没有细胞就没有完整的生命 2.细胞概念的一些新思考细胞是多层次非线性的复杂结构体系:细胞具有高度复杂性和组织性

《细胞生物学》第四版(翟中和、王喜忠、丁明孝)名词解释

中文英文解释 癌基因 oncogene 通常表示原癌基因(proto oncogene)的突变体,这些基因编码的蛋白使细胞的生长失去控制,并转变成癌细胞,故称癌基因。 氨酰-tRNA合成酶 aminoacyl tRNA synthetase 将氨基酸和对应的tRNA的3′端进行共价连接形成氨酰-tRNA的酶。不同的氨基酸被不同的氨酰-tRNA合成酶所识别。 暗反应 light independent reaction 光合作用中的另外一种反应,又称碳同化反应(carbon assimilation reaction)。该反应利用光反应生成的ATP和NADPH中的能量,固定CO2生成糖类。 白介素-1β转换酶 interleukin-1β converting enzyme, ICE Caspase-1,Caspase家族成员之一,线虫Ced3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 同源蛋白,催化白介素-1β前体的剪切成熟过程。 半桥粒 hemidesmosome位于上皮细胞基底面的一种特化的黏着结构,将细胞黏附到基膜上。胞间连丝 plasmodesma相邻植物细胞之间的联系通道,直接穿过两相邻细胞的细胞壁。 胞内体 endosome 动物细胞内由膜包围的细胞器,其作用是转运由胞吞作用新摄取的物质到溶酶体被降解。胞内体被认为是胞吞物质的主要分选站。 胞吐作用 exocytosis携带有内容物的膜泡与质膜融合,将内容物释放到胞外的过程。 胞吞作用 endocytosis 通过质膜内陷形成膜泡,将细胞外或细胞质膜表面的物质包裹到膜泡内并转运到细胞内(胞饮和吞噬作用)。 胞外基质 extracellular matrix 分布于细胞外空间、由细胞分泌的蛋白质和多糖所构成的网络结构,如胶原和蛋白聚糖等,在决定细胞形状和活性的过程中起着一种整合作用。 胞质动力蛋白 cytoplasmic dynein 由多条肽链组成的巨型马达蛋白,利用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将膜泡或膜性细胞器等沿微管朝负极转运。 胞质分裂 cytokinesis细胞周期的一部分,在此期间一个细胞分裂为两个子细胞。表观遗传 epigenetics与核苷酸序列无关的调节基因表达的可遗传控制机制。 病毒粒子 virion 单个病毒颗粒,通常由蛋白外壳和包裹在其内的遗传物质共同组成,仅能在宿主细胞内增殖,广泛用于细胞生物学研究。 捕光复合体Ⅱlight harvesting complex Ⅱ,LHCⅡ位于光系统Ⅰ之外的色素蛋白复合物,含有大量天线色素为光系统Ⅱ(PSⅡ)收集光子。 糙面内质网 rough endoplasmic reticulum,RER 附着有核糖体的内质网。糙面内质网由许多扁平膜囊组成,主要功能包括合成分泌性蛋白、溶酶体蛋白、膜整合蛋白以及膜脂分子。 常染色质 euchromatin间期核中处于分散状态、压缩程度相对较低、着色较浅的染色质。 成膜体 phragmoplast 在植物细胞中期赤道板相应位置上致密排列的物质。由成簇交错的微管(与即将形成的细胞板垂直)和一些与其相连的电子致密物组成。 程序性细胞死亡 programmed cell death,PCD 是受到严格的基因调控、程序性的细胞死亡形式。对生物体的正常发育、自稳态平衡及多种病理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初生壁 primary wall生长中的植物细胞壁,具有可伸展性。 中文英文解释 次生壁 secondary wall在大多数成熟植物细胞中发现的较厚的细胞壁。 粗肌丝 thick filament组成肌节的两种特征性纤维之一,主要由肌球蛋白构成。在横切面上

翟中和第四版细胞生物学 章习题及答案(doc)

翟中和第四版《细胞生物学》习题集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细胞生物学:是研究和揭示细胞基本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从显微、亚显微与分子水平上研究细胞结构与功能、细胞增殖、分化、代谢、运动、衰老、死亡,以及细胞信号传导,细胞基因表达与调控,细胞起源与进化等重大生命过程。 二、填空题 1、细胞分裂有直接分裂、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三种类型。 2、细胞学说、能量转化与守恒和达尔文进化论并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 3、细胞学说、进化论和遗传学为现代生物学的三大基石。 4、细胞生物学是从细胞的显微、亚显微和分子三个水平,对细胞的各种生 命活动展开研究的科学。 5、第一次观察到活细胞有机体的人是荷兰学者列文虎克。 三、问答题: 1、当前细胞生物学研究中的3大基本问题是什么? 答:①基因组是如何在时间与空间上有序表达的? ②基因表达产物是如何逐级组装成能行使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体系及各种细胞器的?这种自组装过程的调控程序与调控机制是什么? ③基因及其表达的产物,特别是各种信号分子与活性因子是如何调节诸如细胞的增殖、

分化、衰老与凋亡等细胞最重要的生命活动过程? 2、细胞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有哪些? 答:①生物膜与细胞器②细胞信号转导③细胞骨架体系④细胞核、染色体及基因表达⑤细胞增殖及其调控⑥细胞分化及干细胞生物学⑦细胞死亡⑧细胞衰老⑨细胞工程⑩细胞的起源与进化 3、细胞学说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①细胞是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②每个细胞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有所助益。 ③新的细胞可以通过已存在的细胞繁殖产生。 第二章细胞的统一性与多样性 一、名词解释 1、细胞: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2、病毒(virus):非细胞形态生命体,最小、最简单的有机体,必须在活细胞体内复制繁殖,彻底寄生性。 3、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裹的和结构的细胞,细菌是原核细胞的代表。 4、质粒:细菌的核外DNA。裸露环状DNA分子,可整合到核DNA中,常做基因工程载体。 二、选择题 1、在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中共同存在的细胞器是(D ) A. 中心粒 B. 叶绿体 C. 溶酶体 D. 核糖体

细胞生物学(翟中和完美版)笔记

细胞生物学教案 . 第一章绪论 教学目的 1 掌握本学科的研究对象及内容; 2 了解本学科的来龙去脉(发展史及发展前景); 3 掌握与本学科有关的重大事件和名词。 教学重点本学科的研究对象及内容 第一节细胞生物学研究内容与现状 一、细胞生物学是现代生命科学的重要基础学科 1.细胞学(Cytology):是研究细胞的结构、功能和生活史的科学 2.细胞生物学(Cell Biology):运用近代物理学和化学的技术成就以及分子生物学的概念与方法,从显微水平、亚显微水平和分子水平三个层次上,研究细胞的结构、功能及各种生命活动规律。 二、细胞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1. 细胞核、染色体及基因表达基因表达与调控是目前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和发育生物学在细胞和分子水平相结合的最活跃领域。 2.生物膜与细胞器的研究膜及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问题(“膜学”)。 3. 细胞骨架体系的研究胞质骨架、核骨架的装配调节问题和对细胞行使多种功能的重要.性。 4. 细胞增殖及调控控制生物生长和发育的机理是研究癌变发生和逆转的重要途径(“再教育细胞”)。 5. 细胞分化及调控一个受精卵如何发育为完整个体的问题。(细胞全能性) 6 .细胞衰老、凋亡及寿命问题。 7. 细胞的起源与进化。 8. 细胞工程改造利用细胞的技术。生物技术是信息社会的四大技术之一,而细胞工程又是生物技术的一大领域。目前已利用该技术取得了重大成就(培育新品种,单克隆抗体等),所谓21世纪是生物学时代,将主要体现在细胞工程方面。 三、当前细胞生物学研究的总趋势与重点领域 1. 染色体DNA与蛋白质相互作用关系; 2. 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的相互关系及其调控; 3 .细胞信号转导的研究; 4 .细胞结构体系的装配。 第二节细胞生物学发展简史 一细胞生物学研究简史1.细胞学创立时期 19世纪以及更前的时期(1665—1875),是以形态描述为主的生物科学时期; 2. 细胞学经典时期20世纪前半世纪(1875—1900),主要是实验细胞学时期; 3. 实验细胞学时期(1900—1953); 4. 分子细胞学时期(1953至今)。

细胞生物学(翟中和期末考试专用)

《细胞生物学》 翟中与第三版习题及解答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1、细胞生物学cell biology2、显微结构microscopic structure 3、亚显微结构submicroscopic structure 4、细胞学cytology 5、分子细胞生物学molecular cell biology 二、填空题 1、细胞生物学就是研究细胞基本规律得科学,就是在、与三个不同层次上,以研究细胞得、、、与等为主要内容得一门科学。 2、年英国学者第一次观察到细胞并命名为cell;后来第一次真正观察到活细胞有机体得科学家就是。 3、1838—1839年, 与共同提出:一切植物、动物都就是由细胞组成得,细胞就是一切动植物得。4、19世纪自然科学得三大发现就是、与。 5、1858年德国病理学家魏尔肖提出得观点,通常被认为就是对细胞学说得一个重要补充、 6、人们通常将1838—1839年与确立得 ;1859年 确立得 ;1866年确立得 ,称为现代生物学得三大基石。 7、细胞生物学得发展历史大致可分为、、、与分子细胞生物学几个时期。 三、选择题 1、第一个观察到活细胞有机体得就是( )。 a、Robert Hooke b、Leeuwen Hoek c、Grew d、Virchow 2、细胞学说就是由( )提出来得。 a、Robert Hooke与Leeuwen Hoek b、Crick与Watson c、Schleiden与Schwann d、Sichold与Virchow 3、细胞学得经典时期就是指( )。 a、1665年以后得25年b、1838—1858细胞学说得建立 c、19世纪得最后25年 d、20世纪50年代电子显微镜得发明 4、( )技术为细胞生物学学科早期得形成奠定了良好得基础。 a、组织培养 b、高速离心 c、光学显微镜 d、电子显微镜 四、判断题 1、细胞生物学就是研究细胞基本结构得科学。( ) 2、细胞得亚显微结构就是指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得结构。( ) 3、细胞就是生命体得结构与生命活动得基本单位。( ) 4、英国学者Robert Hooke第一次观察到活细胞有机体。( ) 5、细胞学说、进化论、遗传学得基本定律被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得“三大发现"。( ) 6、细胞学说得建立构成了细胞学得经典时期。( ) 五、简答题 1、细胞学说得主要内容就是什么?有何重要意义? 2、细胞生物学得发展可分为哪几个阶段? 3、为什么说19世纪最后25年就是细胞学发展得经典时期? 六、论述题

细胞生物学(翟中和)重点

; 第八章蛋白质分选与膜泡运输 一、分泌蛋白合成的模型---信号假说 信号假说 信号肽 与共转移 导肽 与后转移 信号假说 信号假说内容 指导因子:蛋白质N-端的信号肽 信号识别颗粒) 信号识别颗粒的受体(又称停泊蛋白)等 在非细胞系统中蛋白质的翻译过程与SRP、DP和微粒体的关系 信号肽与共转移 信号肽与信号斑 起始转移序列和终止转移序列 起始转移序列和终止转移序列的数目决定多肽跨膜次数 跨膜蛋白的取向 导肽与后转移 基本的特征: 蛋白质在细胞质基质中合成以后再转移到这些细胞器中,称后转移 蛋白质跨膜转移过程需要ATP使多肽去折叠,还需要一些蛋白质的帮助(如热休克蛋白Hsp70)使其能 够正确地折叠成有功能的蛋白。 二、蛋白质分选与分选信号 分选途径 门控运输 跨膜运输 膜泡运输 拓扑学等价性的维持 三.膜泡运输 膜泡运输是蛋白运输的一种特有的方式,普遍存在于真核细胞中。在转运过程中不仅涉及蛋白本 身的修饰、加工和组装,还涉及到多种不同膜泡定 向运输及其复杂的调控过程。 三种不同类型的包被小泡具有不同的物质运输作用。 膜泡运输是特异性过程,涉及多种蛋白识别、组装、去组装的复杂调控三种不同类型的包被小泡具有不同的物质运输作用 网格蛋白包被小泡 COPII包被小泡 COPI包被小泡 网格蛋白包被小泡 ?负责蛋白质从高尔基体TGN 质膜、胞 内体或溶酶体和植物液泡运输 ?在受体介导的细胞内吞途径也负责将物 质从质膜 内吞泡(细胞质) 胞内体 溶酶体运输 ?高尔基体TGN是网格蛋白包被小泡形成的发源地 COPII包被小泡 ?负责从内质网 高尔基体的物质运输; ? COPII包被蛋白由5种蛋白亚基组成;包被蛋白的装配是 受控的; ? COPII包被小泡具有对转运物质的选择性并使之浓缩。 COPI包被小泡 COPI包被含有8种蛋白亚基,包被蛋白复合物的装配 与去装配依赖于ARF; 负责回收、转运内质网逃逸蛋白? ER。 细胞器中保留及回收蛋白质的两种机制: ?转运泡将应被保留的驻留蛋白排斥在外,防止出芽转运; ?通过识别驻留蛋白C-端的回收信号(lys-asp-glu-leu,KDEL) 的特异性受体,以COPI-包被小泡的形式捕获逃逸蛋白。 COPI-包被小泡在非选择性的批量运输( bulk flow)中行使功能, 负责rER? Golgi ? SV ? PM。 COPI-包被小泡除行使Golgi→ER逆行转运外,也可行使顺行转运功能, 从ER→ER-Golgi IC→Golgi。 第九章细胞信号转导 一、(细胞通讯) :指一个信号产生细胞发出的信息通过介质(配体)传递到另一个靶细胞并与其相应的受体相互作用,然后通过细胞信号转导产生靶细胞内一系列生理生化变化,最终表现为靶细胞整体的生物学效应的过程。 1、可分为3种方式:①细胞通过化学信号进行细胞间通讯,是多细胞生物普遍采用的通讯方式;②细胞间接触依赖性通讯,细胞间直接接触,通过信号细胞跨膜信号分子与相邻靶细胞表面受体相互作用;③动物相邻细胞间形成间隙连接、植物细胞间通过胞间连丝使细胞间相互沟通,通过交换小分子实现代谢偶联或电偶联,从而实现功能调控。 2、细胞分泌化学信号的作用方式:①内分泌,由内分泌细胞分泌信号分子到血液中,通过血液循环运送到体内各个部位,作用于靶细胞②旁分泌,细胞通过分泌局部化学介质到细胞外液中,经过局部扩散作用于邻居靶细胞③通过化学突触传递神经信号④自分泌细胞对自身分泌的信号分子产生反应。 3、通过胞外信号所介导的细胞通讯如下步骤:①信号细胞合成并释放信号分子②转运信号分子至靶细胞③信号分子与靶细胞表面受体特异性结合并导致受体激活④活化受体启动靶细胞内一种或多种信号转导途径⑤引发细胞代谢、功能或基因表达的改变⑥信号的解除并导致细胞反应终止。 、第二信使学说:胞外化学信号(第一信使)不能进入细胞,它作用于细胞表面受体,导致产生胞内信号(第二信使),从而引发靶细胞内一系列生化反应,最后产生一定的生理效应,第二信使的降解使其信号作用终止。 第二信使至少有两个基本特性: ①是第一信使同其膜受体结合后最早在细胞膜内侧或胞浆中出现、仅在细胞内部起作用的信号分子;②能启动或调节细胞内稍晚出现的反应信号应答。 第二信使都是小的分子或离子。细胞内有五种最重要的第二信使:cAMP、cGMP、1,2-二酰甘油、1,4,5-三磷酸肌醇(IP3)、Ca2+ 等。 第十章细胞骨架 细胞骨架包括微,微管,中间丝 细胞骨架特点:弥散性,整体性,变动性 一、微丝 又称肌动蛋白纤维,是指真核细胞中由肌动蛋白组成、直径为7nm的

翟中和第四版细胞生物学1~9章习题及答案复习过程

翟中和第四版细胞生物学1~9章习题及答 案

翟中和第四版《细胞生物学》习题集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细胞生物学:是研究和揭示细胞基本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从显微、亚显微与分子水平上研究细胞结构与功能、细胞增殖、分化、代谢、运动、衰老、死亡,以及细胞信号传导,细胞基因表达与调控,细胞起源与进化等重大生命过程。 二、填空题 1、细胞分裂有直接分裂、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三种类型。 2、细胞学说、能量转化与守恒和达尔文进化论并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 3、细胞学说、进化论和遗传学为现代生物学的三大基石。 4、细胞生物学是从细胞的显微、亚显微和分子三个水平,对细胞的各种生 命活动展开研究的科学。 5、第一次观察到活细胞有机体的人是荷兰学者列文虎克。 三、问答题: 1、当前细胞生物学研究中的3大基本问题是什么? 答:①基因组是如何在时间与空间上有序表达的?

②基因表达产物是如何逐级组装成能行使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体系及各种细胞器的?这种自组装过程的调控程序与调控机制是什么? ③基因及其表达的产物,特别是各种信号分子与活性因子是如何调节诸如细胞的增殖、分化、衰老与凋亡等细胞最重要的生命活动过程? 2、细胞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有哪些? 答:①生物膜与细胞器②细胞信号转导③细胞骨架体系④细胞核、染色体及基因表达⑤细胞增殖及其调控⑥细胞分化及干细胞生物学⑦细胞死亡⑧细胞衰老 ⑨细胞工程⑩细胞的起源与进化 3、细胞学说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①细胞是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②每个细胞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有所助益。 ③新的细胞可以通过已存在的细胞繁殖产生。 第二章细胞的统一性与多样性 一、名词解释 1、细胞: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2、病毒(virus):非细胞形态生命体,最小、最简单的有机体,必须在活细胞体内复制繁殖,彻底寄生性。 3、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裹的和结构的细胞,细菌是原核细胞的代表。 4、质粒:细菌的核外DNA。裸露环状DNA分子,可整合到核DNA中,常做基因工程载体。

完整word版翟中和细胞生物学各章习题及答案

第八章细胞核与染色体 二、填空题 1、细胞核外核膜表面常附有颗粒,且常常与相连 通。 2、核孔复合物是特殊的跨膜运输蛋白复合体,在经过核孔复合体的主动运输中,核孔复合体具有严格的选择性。 3、是蛋白质本身具有的、将自身蛋白质定位到细胞核中去的特异氨 基酸序列。 4、核孔复合体主要由蛋白质构成,迄今已鉴定的脊椎动物的核孔复合物蛋白成分已达到十多种,其中与是最具代表性的两个成分,它 们分别代表着核孔复合体蛋白质的两种类型。 5、细胞核中的区域含有编码rRNA的DNA序列拷贝。 6、染色体DNA的三种功能元件是、、。 7、染色质DNA按序列重复性可分为、、等 三类序列。 8、染色质从功能状态的不同上可以分为和。 9、按照中期染色体着丝粒的位置,染色体的形态可分 为、、、四种类型。 10、着丝粒-动粒复合体可分为、、三 个结构域。 12、核仁超微结构可分为、、三部 分。 13、广义的核骨架包括、、。 14、核孔复合体括的结构组分 为、、、。 15、间期染色质按其形态特征和染色性能区分为两种类型:和, 异染色质又可分为和。 16、DNA的二级结构构型分为三种,即、、。 17、常见的巨大染色体有、。 18、染色质包装的多级螺旋结构模型中,一、二、三、四级结构所对应的染色体结构分别 为、、、。

19、核孔复合物是的双向性亲水通道,通过核孔复合物的被动扩散 方式有、两种形式;组蛋白等亲核蛋 白、RNA分子、RNP颗粒等则通过核孔复合体的 进入核内。 三、选择题 2、真核细胞间期核中最显著的结构是()。A、染色体 B、染色质 C、核仁 D、 核纤层 6、从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比较上看,核纤层蛋白属于()。 A、微管 B、微丝 C、中间纤维 D、核蛋白骨架 8、下面有关核仁的描述错误的是()。 A、核仁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参与核糖体的生物合成 B、rDNA定位于核仁区 内. C、细胞在M期末和S期重新组织核仁 D、细胞在G期,核仁消 2失 10、构成染色体的基本单位是()。A、DNA B、核小体 C、螺线管 D、 超螺线管 11、染色体骨架的主要成分是()。A、组蛋白 B、非组蛋白 C、DNA D、RNA 12、异染色质是()。 A、高度凝集和转录活跃的 B、高度凝集和转录不活跃的 C、松散和转录活跃的 D、松散和转录不活跃的 一、名词解释: 7、核仁组织区:位于染色体的次缢痕部位,是rRNA基因所在部位,与间期细胞 核仁形成有关。但并非所有的次缢痕都是NOR。 9、核纤层:是位于细胞核内膜与染色质之间的纤维蛋白片层或纤维网络,与核 内膜紧密结合。它普遍存在于高等真核细胞间期细胞核中。 10、亲核蛋白:是指在细胞质基质内合成后,需要或能够进入细胞核内发挥功能 的一类蛋白质。 11、核基质: 广义的概念是由核纤层、核孔复合体和一个不溶的网络状结构(即 核基质)组成;狭义的概念是指细胞核中存在的一个纤维蛋白构成的纤维网架体 系,仅指核基质,即细胞核内除了核被膜、核纤层、染色质与核仁以外的网架结 构体系,它不包含核膜、核纤层、染色质和核仁等成分,但这些网络状结构与核 纤层及核孔复合体、染色质等有结构与功能联系。 12、核型:即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特征的总和。包括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态 特征等方面。 14、核定位信号:亲核蛋白一般都含有特殊的氨基酸序列,这些内含的特殊短肽 保证了整个蛋白质能够通过核孔复合体被转运到细胞核内。这段具有“定向”“定 位”作用的序列被命名为核定位序列或核定位信号(亲核蛋白的特殊氨基酸序列, 具有定向、定位的作用,保证蛋白质能够通过核孔复合体转运到细胞核内)。 二、填空题 1、核糖体,粗面内质网; 2、双向; 3、核定位序列(信号); 4、gp210,p62; 5、 核仁组织区6、DNA复制起始序列(或自主复制DNA序列)、着丝粒DNA序列、端 粒DNA序列。7、单一序列、中度重复序列、高度重复序列;8、活性染色质,非

翟中和细胞生物学笔记(全)

第一章绪论 细胞生物学研究的内容和现状 细胞生物学是现代生命科学的重要基础学科 细胞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当前细胞生物学研究的总趋势与重点领域 细胞重大生命活动的相互关系 细胞学与细胞生物学发展简史 细胞的发现 细胞学说的建立其意义 细胞学的经典时期 实验细胞学与细胞学的分支及其发展 细胞生物学学科的形成与发展 细胞生物学的主要学术组织、学术刊物与教科书 细胞生物学 生命体是多层次、非线性、多侧面的复杂结构体系,而细胞是生命体的结构与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有 了细胞才有完整的生命活动。 细胞生物学是研究细胞基本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是在不同层次(显微、亚显微与分子水平)上以研究细胞结构与功能、细胞增殖、分化、衰老与凋亡、细胞信号传递、真核细胞基因表达与调控、细胞起源与进化等为主要内容。核心问题是将遗传与发育在细胞水平上结合起来。 主要内容 细胞结构与功能、细胞重要生命活动: 细胞核、染色体以及基因表达的研究 生物膜与细胞器的研究 细胞骨架体系的研究 细胞增殖及其调控 细胞分化及其调控 细胞的衰老与凋亡 细胞的起源与进化 细胞工程 总趋势 细胞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包括分子遗传学与生物化学) 相互渗透与交融是总的发展趋势。 重点领域

?染色体DNA与蛋白质相互作用关系 —主要是非组蛋白对基因组的作用 ?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的相互关系及其调控 ?细胞信号转导的研究 ?细胞结构体系的组装 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1997年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收录及引用论文检索,全世界自然科学研究中论文发表最集中的三个领域分别是: 细胞信号转导(signal transduction); 细胞凋亡(cell apoptosis); 基因组与后基因组学研究(genome and post-genomic analysis)。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在1988年底发表的一份题为《什麽是当今科研领域的热门话题?》(―What is popular in research today?‖)的调查报告中指出,目前全球研究最热门的是 三种疾病: ?癌症(cancer) ?心血管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s) ?爱滋病和肝炎等传染病 (infectious diseases:AIDS,hepatitis) 五大研究方向: ?细胞周期调控(cell cycle control); ?细胞凋亡(cell apoptosis); ?细胞衰老(cellular senescence); ?信号转导(signal transduction); ?DNA的损伤与修复(DNA damage and repair) “细胞学说”的基本内容 认为细胞是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 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每个细胞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 生命,又对与其它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有所助益; 新的细胞可以通过老的细胞繁殖产生。

翟中和细胞生物学笔记-全-(整理打印版)

第一章绪论 生命体是多层次、非线性、多侧面的复杂结构体系,而细胞是生命体的结构与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有了细胞才有完整的生命活动。 细胞生物学是研究细胞基本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是在不同层次(显微、亚显微与分子水平)上以研究细胞结构与功能、细胞增殖、分化、衰老与凋亡、细胞信号传递、真核细胞基因表达与调控、细胞起源与进化等为主要内容。核心问题是将遗传与发育在细胞水平上结合起来。 细胞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包括分子遗传学与生物化学)相互渗透与交融是总的发展趋势。 “细胞学说”的基本内容 认为细胞是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每个细胞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它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有所助益; 新的细胞可以通过老的细胞繁殖产生。 学习细胞生物学的注意点 ?抽象思维与动态观点 ?结构与功能统一的观点 ?同一性(unity)和多样性(diversity)的问题 ?细胞生物学的主要内容:基本概念与实验证据;细胞器的动态特征;化学能的产生与利用;细胞的活动及其调控等?实验科学与实验技术——细胞真知源于实验室——Whatweknow//Howweknow.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一切有机体都由细胞构成,细胞是构成有机体的基本单位细胞具有独立的、有序的自控代谢体系,细胞是代谢与功能的基本单位 细胞是有机体生长与发育的基础 细胞是遗传的基本单位,细胞具有遗传的全能性 没有细胞就没有完整的生命细胞概念的一些新思考 细胞是多层次非线性的复杂结构体系 细胞具有高度复杂性和组织性 细胞是物质(结构)、能量与信息过程精巧结合的综合体细胞完成各种化学反应; 细胞需要和利用能量; 细胞参与大量机械活动; 细胞对刺激作出反应; 细胞是高度有序的,具有自组装能力与自组织体系。 细胞能进行自我调控; 繁殖和传留后代;细胞的基本共性 所有的细胞表面均有由磷脂双分子层与镶嵌蛋白质构成的生物膜,即细胞膜。 所有的细胞都含有两种核酸:即DNA与RNA作为遗传信息复制与转录的载体。 作为蛋白质合成的机器─核糖体,毫无例外地存在于一切细胞内。 所有细胞的增殖都以一分为二的方式进行分裂。病毒是非细胞形态的生命体,它的主要生命活动必须要在细胞内实现。病毒与细胞在起源上的关系,目前存在3种观 生物大分子→病毒→细胞病毒 生物大分子细胞 生物大分子→细胞→病毒 原核细胞 基本特点: 遗传的信息量小,遗传信息载体仅由一个环状DNA构成;细胞内没有分化为以膜为基础的具有专门结构与功能的细胞器和细胞核膜。 主要代表: 支原体(mycoplast)——目前发现的最小最简单的细胞;细菌 蓝藻又称蓝细菌(Cyanobacteria) 真核细胞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 真核细胞的基本结构体系 以脂质及蛋白质成分为基础的生物膜结构系统; 以核酸(DNA或RNA)与蛋白质为主要成分的遗传信息表达系统 由特异蛋白分子装配构成的细胞骨架系统。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基本特征的比较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遗传结构装置和基因表达的比较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比较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比较 细胞壁 液泡 叶绿体 古细菌 古细菌(archaebacteria)与真核细胞曾在进化上有过共同历程 主要证据 (1)细胞壁的成分与真核细胞一样,而非由含壁酸的肽聚糖构成,因此抑制壁酸合成的链霉素,抑制肽聚糖前体合成的环丝氨酸,抑制肽聚糖合成的青霉素与万古霉素等对真细菌类有强的抑制生长作用,而对古细菌与真核细胞却无作用。 (2)DNA与基因结构:古细菌DNA中有重复序列的存在。此外,多数古核细胞的基因组中存在内含子。 (3)有类核小体结构:古细菌具有组蛋白,而且能与DNA构建成类似核小体结构。 (4)有类似真核细胞的核糖体:多数古细菌类的核糖体较真细菌有增大趋势,含有60种以上蛋白,介于真核细胞(70~84)与真细菌(55)之间。抗生素同样不能抑制古核细胞类的核糖体的蛋白质合成。 (5)5S rRNA:根据对5S rRNA的分子进化分析,认为古细菌与真核生物同属一类,而真细菌却与之差距甚远。5S rRNA二级结构的研究也说明很多古细菌与真核生物相似。 除上述各点外,根据DNA聚合酶分析,氨基酰tRNA合成酶的作用,起始氨基酰tRNA与肽链延长因子等分析,也提供了以上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