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标志物的检验项目及结果解释

肿瘤标志物的检验项目及结果解释
肿瘤标志物的检验项目及结果解释

肿瘤标志物的检验项目及结果解释

2016-08-06 肿瘤标志物转自fy5878150

修改微信分享:

肿瘤标志物的检验项目及结果解释

随着工业化发展,环境污染日益加重,肿瘤发病率不断上升,目前已经成为全世界第三大死亡原因,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肿瘤防治成为医学、生物学以及整个生命科学研究的重点,也是群众性防治、知识普及的重点。

基础知识

1.什么是肿瘤?

肿瘤一词在医学专著中的定义为:“肿瘤是人体器官组织的细胞,在外来和内在有害因素的长期作用下所产生的一种以细胞过度增殖为主要特点的新生物。这种新生物与受累器官的生理需要无关,不按正常器官的规律生长,丧失正常细胞的功能,破坏了原来器官结构,有的可以转移到其他部位,危及生命。”肿瘤可以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两大类.而癌症则是一类恶性肿瘤。

2.肿瘤的发生因素有哪些?

影响肿瘤发生的因素包括体内因素和体外因素。体外因素主要有:物理因素(如接触电离辐射能增加肿瘤发病率等)、化学因素(如染料工厂中工人接触多量苯胺可导致膀胱癌、钟表厂工人因吸收了产生荧光的放射性物质镭和钍而发生骨肉瘤等)、生物因素(动物的白血病、淋巴瘤和肉瘤以及人类的T细胞白血病的发生均与病毒感染有关)等。体内因素主要有:遗传因素(少数肿瘤如视网膜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肾上腺或神经节的神经母细胞瘤具有明显的遗传性)、性别因素(生殖系统、乳腺、甲状腺、胆囊的癌瘤多见于女性;而肺癌、食管癌、胃癌、肝癌、鼻咽癌则多见于男性)、年龄因素(癌多见于40岁以上的人,肉瘤多见于青年人,视网膜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则多见于幼儿)及机体的免疫状态(肿瘤常发生在免疫抑制或免疫耐受的宿主)等。

3.什么是肿瘤标志物?

肿瘤标志物(tumor marker,TM)是肿瘤细胞本身存在或分泌的特异性物质,具备以下一些特征:由肿瘤细胞产生,并可在血液、组织液、分泌液或肿瘤组织中测出;某一肿瘤的肿瘤标志物应该在该肿瘤的大多数病人中检测出来;临床上尚无明确肿瘤证据之前最好能测出;肿瘤标志物的量最好能反映肿瘤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能有助于估计治疗效果、预测肿瘤的复发和转移。理想的肿瘤标志物应符合上述各项特征。然而,实际上并不存在绝对理想的肿瘤标志物。现今所知的肿瘤标志物中,绝大多数不但存在于恶性肿瘤中,而且也存在于良性肿瘤、胚胎组织,甚至正常组织中。因此,这些肿瘤标志物并非恶性肿瘤的特异性

产物,但在恶性肿瘤病人中明显增多。故有人将肿瘤标志物称为肿瘤相关抗原。

4.肿瘤标志物有哪些?

目前还没有特异性很强的肿瘤标志物,已经发现的应用于临床检验的肿瘤标志物有l0多种。肿瘤标志物可以分成以下几大类:肿瘤胚胎性抗原,如甲胎蛋白、癌胚抗原;肿瘤相关抗原,如CAl25、CAl5-3、CAl9-9;酶和同工酶,如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前列腺酸性磷酸酶;癌基因和抑癌基因蛋白产物,如Cmyc、ras、p53、Rb;血浆蛋白,如β2-巨球蛋白;激素,如性激素,甲状腺激素,降钙素;细胞代谢产物,如脂质相关涎酸;微量元素,如砷、铜、铁、硒、锌。

检验项目及正常参考值

见表l0—1。

表10-1 12种肿瘤标志物参考值

注:各医院所用仪器不同,方法不同,各指标的参考值也可能不同,具体情况详见各医院报告单

专家解读

1.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由Gold和Freedman于1965年首先从胎儿及结肠癌组织中发现的。分子质量为22ku的多糖蛋白复合物,45%为蛋白质。一般情况下,CEA是由胎儿胃肠道上皮组织、胰和肝细胞所合成。CEA属于非器官特异性肿瘤相关抗原,分泌CEA的肿瘤大多位于空腔脏器,如胃肠道、呼吸道、泌尿道等。

血清CEA升高主要见于结肠癌、直肠癌、胰腺癌、胃癌、肝癌、肺癌、乳腺癌,其他恶性肿瘤也有不同程度的阳性率。肠道憩室、直肠息肉、结肠炎、肝硬化、肝炎和肺部疾病CEA也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但阳性率较低。98%的非吸烟者CEA<5ug/L,吸烟者中约有3.9%的人CEA:>5ug/L。肾功能异常时也可轻度上升。

CEA连续随访检测,可用于恶性肿瘤手术后的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也可用于对化疗病人的疗效观察。

2. 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由Bergstrandh和Czar于1956年在人胎儿血清中发现的。AFP是一种在电场中泳动于α-球蛋白区的单一多聚体肽链的糖蛋白。分子质量平均为

70ku,含糖4%。

原发性肝细胞癌病人血清中AFP浓度常明显升高,但也有部分病人AFP 并不升高。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病人AFP浓度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升高原因主要是由于受损伤的肝细胞再生而幼稚化时,肝细胞便重新具有产生AFP的能力,随着受损肝细胞的修复,AFP可逐渐恢复正常。

生殖腺胚胎性肿瘤病人血清中AFP浓度也可见升高,如睾丸癌、畸胎瘤等。妇女妊娠3个月后,血清AFP浓度开始升高,7~8个月时达到高峰。孕妇血清中AFP异常升高,应考虑胎儿神经管缺损畸形的可能性。

3.癌抗原125(cancer antigen l25,CAl25)的临床意义是什么7

由Bast等从上皮性卵巢癌抗原检测出。可被单克隆抗体OAl25结合的一种糖蛋白。分子质量为20Dku。

卵巢癌病人血清中CAl25水平明显升高。手术和化疗后期水平很快下降。当复发时,在临床确诊前几个月便可呈现CAl25增高,尤其卵巢癌转移患者的血清CAl25更明显高于正常参考值。其他非卵巢恶性肿瘤也有一定阳性率,如乳腺癌、胰腺癌、胃癌、肺癌、结肠直肠癌以及其他妇科肿瘤。非恶性肿瘤,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卵巢囊肿、胰腺炎、肝炎、肝硬化等疾病也有不同程度升高,但阳性率较低,诊断时应注意鉴别。在许多良性和恶性胸腹水中发现有CAl25升高,羊水中也能检出较高浓度的CAl25。早期妊娠的头3个月内,cAl25也有升高的可能。

4.癌抗原l5-3(cancer antigen l5-3,CAl5-3)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由Hilkens等从人乳脂肪球上和Kufu等从肝转移乳腺癌细胞膜制成的单克隆抗体合二为一命名的。CAl5-3分子质量为400ku。CAl5-3存在于多种腺癌内,如乳腺癌、肺腺癌及卵巢癌等。

CAl5-3可以作为原发性乳腺癌的辅助诊断指标,也可以作为手术后随访,监测肿瘤复发、转移的指标。其他恶性肿瘤,如肺癌、肾癌、结肠癌、胰腺癌、卵巢癌、子宫颈癌、原发性肝癌等也有不同程度的阳性率。

5.糖链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 l9-9,CAl9-9)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由Koprowski等于l979年用结肠癌细胞免疫小鼠,并与骨髓瘤杂交所得Ii6NSl9-9单克隆抗体。分子质量为5000ku的糖类抗原,其结构为Le a抗原物质与唾液酸Le xa的结合物。

胰腺癌、胆囊癌、胆管壶腹癌患者血清CAl 9-9水平明显升高,尤其是胰腺癌晚期病人,血清CAl9-9浓度可达40万kU/L,是重要的辅助诊断指标。胃癌、结肠癌、肝癌、急性胰腺炎、胆囊炎、胆汁淤积性胆管炎、肝硬化、肝炎等疾病,CAl9-9也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应注意鉴别。在乳腺癌、肺癌中也见升高。

6.糖链抗原242(carbohydrate antigen 242,CA242)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CA242是一种与黏蛋白有关的标志物,也是一种唾液酸化的糖脂类抗原。

CA242是一种新的肿瘤抗原,消化道发生肿瘤时,其含量升高。有助于肝癌、胃癌、大肠癌和胰腺癌的诊断。对胰腺癌的诊断,优于CAl99。但该项标志物检测不适用于鳞状细胞癌的诊断。

7.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和“游

离型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ree-PSA)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PSA为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由前列腺上皮细胞合成分泌至精液中,是精浆的主要成分之,是一种丝氨酸蛋白酶。分子质量34ku,编码基因定位于

19q13。血清PSA有两种分子形式:结合PSA和f-PSA。

PSA是前列腺癌的特异性标志物,也是目前少数器官特异性肿瘤标志物之一。前列腺癌患者可见血清PSA浓度升高。PSA可作为监测前列腺癌病情变化和疗效的重要指标。前列腺肥大、前列腺炎、肾脏和泌尿生殖系统的疾病病人,也可见总PSA(t-PSA)和f-PSA水平轻度升高,必须结合其他检查进行鉴别。某些乳腺癌病人也表现;B不同程度的PSA阳性。特别要注意:采集病人的血清标本前,若进行前列腺按摩,将导致血清PSA升高。

8.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enolase,NSE)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烯醇化酶是催化糖原酵解途径中甘油分解的最后的酶。由3个独立的基因片段编码3种免疫学性质不同的亚基αβγ,组成5种形式的同工酶αα、ββ、γγ、αγ、βγ。二聚体是该酶分子的活性形式,γ亚基同工酶存在于神经元和神经内分泌组织,称为NSE。NSE的分子质量为78ku。

小细胞肺癌(SCLC)病人NSE水平明显高于肺腺癌、肺磷癌、大细胞肺癌等非小细胞肺癌病人,可用于鉴别诊断,监测小细胞肺癌放疗、化疗后的治疗效果,治疗有效时NSE浓度逐渐降低至正常水平,复发时血清NSE水平升高。肾脏神经母细胞瘤病人NSE异常升高,而wilms瘤则升高不明显,因此NSE可以作为神经母细胞瘤和Wilms瘤的鉴别诊断,也可用来监测神经母细胞瘤的病情变化,评价疗效和预报复发。神经内分泌细胞肿瘤,如嗜铬细胞瘤、胰岛细胞瘤、甲状腺髓样癌、黑色素瘤、视网膜母细胞瘤等病人血清NSE也可增高。但要注意的是:NSE也存在于正常红细胞中,标本溶血会影响测定结果。

9.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gotr-opin,hCG,β-HCG)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hCG是由胎盘滋养层细胞所分泌的一类糖蛋白类激素。

hCG可在血和尿中的浓度增高:正常妊娠妇女,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囊肿等非肿瘤状态,子宫内膜癌、葡萄胎、绒毛膜上皮癌、乳腺癌、睾丸癌、卵巢癌。

研究表明hCG可以在部分AFP和GGT均阴性的原发性肝癌、胃癌、大肠癌中呈高值。部分非滋养层肿瘤如肺癌、膀胱癌等也见增高。

10.生长激素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生长激素(human growth hormone,HGH)是腺垂体(垂体前叶)α细胞分泌的蛋白质,其分子质量约为21.5ku。正常情况下,呈脉冲式分泌,HGH受到下丘脑产生的生长激素释放素的调节,还受到性别、年龄和昼夜节律的影响,睡眠状态下分泌明显增加。

HGH的分泌量一般而言以20岁左右达到最高点,之后每l0年减少14%。

它能促进蛋白质合成,使身体具有生长能力的组织加速生长,刺激长骨和各种组织器官的生长,还具有促进脂肪分解、抑制葡萄糖利用而使血糖升高等。

HGH分泌增加可见于:饥饿、营养不良、低血糖、应激、运动等;肢端肥大症、巨人症等;应用某些药物如激素、胰岛素、精氨酸等;慢性肝病、肝硬化;垂体瘤及肾、肺等器官肿瘤。

HGH分泌减少可见于:垂体性侏儒、垂体前叶功能减退、肥胖症和过度的赖散情绪。

11.铁蛋白(Ferritin,Fe)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Richter等从恶性肿瘤细胞株中分离出的糖蛋白。分子质量为450ku。

增高可见于:白血病、原发性肝癌、乳腺癌、肺癌、再生障碍性贫血以及难治性贫血、肝脏疾病、心肌梗死等。

降低可见于:缺铁性贫血、妊娠、哺乳期、营养不良等。

防患未然

1.肿瘤标志物可作为体检项目吗?

早期发现、诊断是治愈肿瘤,甚至是预防肿瘤的关键。体检是早期发现癌症和癌前病变的重要途径。体检中各项血液检查指标,B超、X线、肛门直肠指检,妇科体检中的巴氏涂片、乳腺钼钯摄片等都是常用的筛查肿瘤的方法。血液检查是体检中查出早期癌症的重要手段,检测血液中各种肿瘤标志物指标是否升高,则可有助于发现、鉴别各种恶性肿瘤。从正常细胞到肿瘤细胞及癌前病变是一个较长的过程,早期发现肿瘤相关的肿瘤标志物的异常,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或治疗措施,阻止正常细胞的癌变或阻止良性肿瘤细胞恶变,从而预防肿瘤特别是恶性肿瘤的发生,提高肿瘤的治愈率。在现今致癌因素不断增多,环境污染程度不可知也不可控的情况下,将肿瘤标志物检测作为体检项目是必要的。也是明智的选择。

2.哪些情况下应该及时检查肿瘤标志物?

任何一种疾病,在发病前总会表现某些信号。下面是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癌症8大早期信号:

(1)可触及的硬结或硬变,如乳腺、皮肤及舌部发现的硬结;

(2)疣(赘瘤)或黑痣发生明显的变化;

(3)持续性消化不正常;

(4)持续性嘶哑、干咳、吞咽困难;

(5)月经不正常的大出血、经期以外的出血;

(6)鼻、耳、膀胱或肠道不明原因的出血;

(7)经久不愈的伤口,不消的肿胀;

(8)原因不明的体重下降。

发现可疑信号,既不能草木皆兵,也不可掉以轻心。应及时去医院应诊,并进行必要的检查,以免贻误病情,造成终身遗憾。

3.联合检查多种肿瘤标志物有什么好处?

肿瘤是单一变异细胞多次克隆的结果,其发生是多步骤、多基因的癌变

过程。肿瘤细胞生物学特性具有复杂性及多态性,表现为癌变后不同种肿瘤病理类型的差异、同种病理类型的肿瘤细胞的异质性、肿瘤细胞基因型郎细胞表型的差异等。在一个肿瘤中存在着不同特性的细胞,在生长速率、表面受体、免疫特性、浸润性、转移性、对药物毒性方面均可能不同。因此同一种肿瘤可含一种或多种肿瘤标志物,而不同肿瘤或同种肿瘤的不同组织类型既可有共同的肿瘤标志物,也可有不同的肿瘤标志物。为了提高肿瘤标志物检测的阳性率,选用一些特异性较高的肿瘤标志物进行联合检测,可以提高肿瘤标志物的应用价值。

4.肿瘤标志物阳性还要做什么检查?

对于高度怀疑肿瘤病人来说,进行肿瘤标志物检查如果出现阳性结果,则对肿瘤的诊断提供了支持依据,再采用其他检查方法包括超声、磁共振、CT、X线拍片、红外乳腺等检查给予进一步确诊,可以达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的目的。

对于事先并无癌症迹象,只是例行体检中发现肿瘤标志物阳性者来说,首先还是要对相应器官进一步检查,包括超声、磁共振、CT、X线拍片、红外乳腺等检查,比如CA242阳性,就重点检查胃镜、腹部超声等,NSE阳性就重点检查腹部X线拍片和CT等,如果检查出问题,就可以在肿瘤无症状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效果很好。如果肿瘤标志物阳性,其他检查未发现肿瘤,则应该3个月或半年复查,若还是增高,还要对相应器官进行其他方法检查,若变为阴性结果,则可以改为1年检查1次。

对于已经确定癌症并给予相应治疗的病人,监测肿瘤标志物可以进行随访,如果检测结果阳性,则预示肿瘤有复发倾向,要及时做其他检查确定,及时进行强化治疗,如果是阴性结果,则可以根据医生判断适当延长进一步化疗的时间。

5.肿瘤可以预防吗?

影响肿瘤发生的因素包括体内因素和体外因素。体内因素主要有:遗传因素、性别因素、年龄因素及机体的免疫状态。内因防不胜防,目前的医学水平还没有成熟。体外因素主要有: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等。外因涉及到太多,既有环境因素,也有个人生活习惯。但外因中的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等因素是可以预防的。所以于l981年,世界卫生组织就提出:“约l/3癌症是可以预防的,约l/3癌症通过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可以治愈的;还有l/3通过适当治疗可以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6.早期诊断肿瘤有哪些方法?

肿瘤是严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一类疾病,如何有效控制是当务之急,临床上对其提倡“三早”原则,即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早期诊断是治愈肿瘤的关键。医生除详细询问病史和进行全面细致的体格检查外,还常常需要选择进一步检查的方法。如X线检查、血管造影、计算机X线体层摄影(即通常所说的CT检查)、磁共振成像(又称为MRI)、超声波检查、放射性核素扫描技术、放射免疫闪烁照相技术、内镜检查、病理学检查(包括细胞学和活检组织检查)、生物标志物检查等。目前,早期诊断癌症的最新、最有效的方法是通

过验血寻找肿瘤标志物,特别是其中的蛋白标志。专家认为,在肿瘤高危人群(高危人群包括:45岁以上人群、各种慢性炎症和慢性疾病病人、有肿瘤家族史者、

肿瘤高发区居民等)中适当增加肿瘤初步筛查项目,防患于未然,对于提高肿瘤的早期诊断率是非常必要的。

走出误区

1.肿瘤标志物阳性就患有肿瘤吗?

肿瘤标志物阳性不一定就是患有肿瘤。若要确诊,还要进一步用CT、B 超等方法检查。目前由于特异性100%的肿瘤标志物还没有找到,每种肿瘤标志物都有一定的假阳性。引起假阳性的因素有:

(1)某些疾病:炎症性疾病可使一些肿瘤标志物表达增加。肝脏良性疾病时AFP、CAl9-9、CEA及肾功能衰竭时CAl5—3、CAl9—9、CEA和PSA水平均会升高。

(2)生理变化:妊娠时AFP、CAl25、HGH和月经时CAl25也会升高。

(3)肿瘤手术或放疗/化疗过程中:由于肿瘤组织受到破坏或肿瘤坏死时某些肿瘤标志物产生增加,从而影响肿瘤标志物的测定,造成假阳性。

(4)样本中的免疫球蛋白可通过与测定中所使用的特异性抗体发生反应而影响测定结果。如自身免疫疾病病人体内有大量自身抗体物质,如类风湿因子(RF)就可以与肿瘤标志物抗体发生反应,形成假阳性,针对动物免疫球蛋白的嗜异性抗体也可以干扰肿瘤标志物检测出现假阳性,而且干扰指标涵盖除PSA、

f-PSA以外的其他全部项目都出现假阳性。

(5)此外,还存在样本溶血、脂血等因素的干扰,被检者有炎症及身体健康状况较差时都可以出现假阳性,有时检测结果甚至达到临界值的2倍左右。

2.肿瘤标志物阳性其他检查未发现癌症就肯定没有癌症吗?

在健康体检的人群中,常常有些人检查肿瘤标志物阳性结果之后进行其他各种检查却未发现癌症,怎么解释?有两种情况,一种就是上面谈到的假阳性,另一种是真阳性。真阳性为什么其他各种检查又查不出癌症呢?这里有一个概念需要说明。在人体内每时每刻都有一部分细胞在癌变,但是人体的免疫系统每时每刻都在自己的岗位上清除这些癌变的细胞,保持着一种动态平衡,一旦人体免疫力降低,瘸细胞清除能力减弱,癌细胞数量就逐步增加,直到形成肿块,这时我们才叫它癌症。由此可见,癌症发生是一个动态过程,在没有肿块时也有散在的癌细胞,散在的癌细胞或者直径在1cm以下的癌块经超声、磁共振、放射等检查有可能发现不了,但癌细胞在不断分泌肿瘤标志物,因此,虽然癌症没有形成肿块,但肿瘤标志物可以阳性,这种阳性是真阳性,但其他检查方法无法发现。它的价值在于,如果在此时我们发现了阳性,应该是非常早,只有我们立即采取提高免疫力的措施,就可以避免癌症的发生,在下次检查的时候就可能是阴性了。有追踪观察发现,体检CEA阳性的人99%立即做其他方法检查没有发现癌症,但有5%的人在3~5年内发生了癌症。所以肿瘤标志物阳性还是不能轻易认为是假阳性,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3.肿瘤标志物阴性结果就不会有癌吗?

肿瘤标志物阴性结果不一定表明病人体内不存在肿瘤。当产生肿瘤标志物的肿瘤细胞数目少;细胞或细胞表面被封闭;机体体液中一些抗体与肿瘤标志物(肿瘤抗原)形成免疫复合物;肿瘤组织本身血循环差,所产生的肿瘤标志物不

能分泌到外周血中时,也会出现假阴性的情况。如果对于高度怀疑或有明显症状的病人,检测到阴性值,则要考虑肿瘤标志物测定体内因素和体外因素的影响,建议进行重新测定,并结合其他检查,具体病情具体分析。

4.已经明确诊断有肿瘤就不需要监测肿瘤标志物吗?

在肿瘤治疗前、治疗中和治疗后检测肿瘤标志物的水平可帮助了解治疗效果,较好的治疗效果可使肿瘤标志物含量降低,否则说明治疗效果不佳;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和研究在临床上还可以辅助诊断肿瘤分期,如前列腺癌的晚期病人血清PAP明显高于早期病人,检测血清PAP水平可辅助诊断分期,可以判断预后:肿瘤标志物含量的高低与预后成反比关系。含量越高,预后越差。因此,即使已经明确诊断有肿瘤,在一定程度上还需要检测肿瘤标志物。

5.肿瘤治疗痊愈后还需要经常监测肿瘤标志物吗?

肿瘤标志物可以监测肿瘤有无早期复发和转移,定期对治疗后的肿瘤病人进行相关的肿瘤标志物含量检测,可以早期发现肿瘤的复发和转移,如CEA

对大肠癌、HCG对绒毛膜癌的监测。

6.癌症是不治之症吗?

长期以来在人们的观念中癌症是不治之症,一旦患上癌症就必死无疑。这种观念及印象使人们谈癌色变,讳“癌”忌“医”,不去医院求治,延误治疗时机。现代医学的进展表明,很多癌症并非不治之症。许多常见的恶性肿瘤如乳腺癌、肺癌、肝癌、胃肠恶性肿瘤早期发现后行根治性手术切除,生存期达l0~30年的不在少数,即使对于一些失去手术治疗机会的恶性肿瘤,经化疗、放疗、介入治疗、免疫治疗及中医药治疗,病人的生存期也明显延长,生存质量大大提高。

各种肿瘤标志物及其临床意义

各种肿瘤标志物及其临床意义为方便大家学习记忆肿瘤标志物的参考意义现总结归纳如下:甲胎蛋白(AFP):60%~70%原发性肝癌患者甲胎蛋白可升高,为肝癌的早期诊断提供重要依据特别是有乙肝、肝硬化的患者应定期监测。 癌胚抗原(CEA):胃肠道肿瘤,特别是肠癌,癌胚抗原会升高。癌胚抗原对手术后监测有重要意义,肠癌患者经过治疗癌胚抗原可下降或恢复正常,如果手术后癌胚抗原持续升高,就要考虑复发转移的可能,所以应定期监测。 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广泛应用于前列腺癌的肿瘤标志物,65岁以上老年男性特别要注意,前列腺癌与前列腺肥大症状相似,两者都有尿频、尿急、排尿困难、夜尿增多等表现,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务必检测前列腺特异抗原,以排除是否患有前列腺癌。 糖类抗原19-9(CA19-9):对于诊断胰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高敏性为91.7%,特异性为85% 糖类抗原125(CA-125):80%~90%女性卵巢癌患者糖类抗原125可升高。但也有不少非卵巢癌的恶性肿瘤可升高,如胰腺癌、肝癌、胃肠癌、乳腺癌。 化验患者血液或体液中的肿瘤标志物,可在肿瘤普查中早期发现肿瘤,并观察肿瘤治疗的疗效以及判断患者预后。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肿瘤标志物有:

1)甲胎蛋白(AFP)为原发性肝癌、睾丸癌、卵巢癌等肿瘤的标志物; 2)癌胚抗原(CEA)为消化系统肿瘤、肺癌、乳腺癌等肿瘤的标志物; 3)糖类抗原125(CA125)为卵巢癌等肿瘤的标志物; 4)糖类抗原153(CA153)为乳腺癌等肿瘤的标忐物; 5)糖类抗原19-9(CA19-9)为消化系统肿瘤的标志物; 6)糖类抗原724(CA724)为胃癌、卵巢癌等肿瘤的标志物 7)糖类抗原242(CA242)为消化系统肿瘤的标志物; 8)糖类抗原50(CA50)为消化系统肿瘤、乳癌、肺癌等肿瘤的标志物; 9) CYFRA21-1(cy211)为非小细胞肺癌等肿瘤的标志物; 10)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为小细胞肺、神经内分泌肿瘤等肿瘤的标志物; 11)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为前列腺癌的肿瘤标志物; 12)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为胚胎细胞癌、滋养层肿瘤(绒癌、葡萄胎)等肿瘤的标志物: 13)甲状腺球蛋白(TG)为甲状腺癌的标志物 14)铁蛋白 (SF)为消化系统肿蜜、肝癌、乳腺、肺癌等肿瘤的标志物: 15)B2微球蛋白(B2MG)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肺癌、甲状腺癌、鼻咽等患者体液中升高; 16)鱗状细胞抗原(SCC)为宫颈瘟、肺鳞癌、食管癌等肿瘤标志物。目前临床上检测的肿瘤标志物绝大多数不仅存在于恶性肿瘤中,也存在于良性肿瘤、胚胎组织甚至正常组织中。因此,肿瘤标志物有动态

肿瘤标志物检测

肿瘤标志物是肿瘤细胞本身存在或分泌的特异性物质,应具备以下一些特征:必须由恶性肿瘤细胞产生,并可在血液、组织液、分泌液或肿瘤组织中测出;不应该存在于正常组织和良性疾病中;某一肿瘤的肿瘤标志物应该在该肿瘤的大多数患者中检测出来;临床上尚无明确肿瘤证据之前最好能测出;肿瘤标志物的量最好能反映肿瘤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能有助于估计治疗效果、预测肿瘤的复发和转移。理想的肿瘤标志物应符合上述各项特征。然而,实际上冻存在绝对理想的肿瘤标志物。现今所知的肿瘤标志物中,绝大多数不但存在于恶性肿瘤中,而且也存在于良性肿瘤、胚胎组织,甚至正常组织中。因此,这些肿瘤标志物并非恶性肿瘤的特异性产物,但在恶性肿瘤患者中明显增多。故有人将肿瘤标志物称为肿瘤相关抗原。 肿瘤标志物可以分成以下几大类:肿瘤胚胎性抗原,如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异位激素(ACTH),血清铁蛋白(Fer/SF),血B2微球蛋白(B2-MG),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前列腺酸性磷酸酶(PAP),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EB病毒抗体(EB-IGM),糖类抗,CA-50),糖类抗原(CA-72-4),糖类抗原(CA-19-9),糖类抗原(CA24-2),糖类抗原(CA-125),糖类抗原(CA15-3),各项肿瘤标记物都有它的临床意义。 1.AFP原发性肝癌最敏感、最特异的指标,适用于大规模普查,如果成人血AFP值升高,则表示有患肝癌的可能AFP含量显著升高一般提示原发性肝细胞癌,,但阴性并不能排除原发性肝癌。AFP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应肿瘤的大小,其动态变化与病情有一定的关系,是显示治疗效果和预后判断的一项敏感指标。AFP值异常高者一般提示预后不佳,其含量上升则提示病情恶化。通常手术切除肝癌后二个月,AFP值应降至20ng/ml以下,若降的不多或降而复升,提示切除不彻底或有复发、转移的可能。在转移性肝癌中,AFP值一般低于 350-400ng/ml。正常参考值0-15ng/ml 2.癌胚抗原(CEA) 在正常成人的血液中CEA很难测出。CEA是一种重要的肿瘤相关抗原,70~90%的结肠腺癌患者CEA高度阳性,在其它恶性肿瘤中的阳性率顺序为胃癌(60~90%)、胰腺癌(70~80%)、小肠腺癌(60~83%)、肺癌(56~80%)、肝癌(62~75%)、乳腺癌(40~68%)、泌尿系癌肿(31~46%)。胃液(胃癌)、唾液(口腔癌、鼻咽癌)以及胸腹水(肺癌、肝癌)中CEA的阳性检测率更高,因为这些肿瘤“浸泡液”中的CEA可先于血中存在。CEA含量与肿瘤大小、有无转移存在一定关系,当发生肝转移时,CEA的升高尤为明显。CEA测定主要用于指导各种肿瘤的治疗及随访,对肿瘤患者血液或其他体液中的CEA浓度进行连续观察,能对病情判断、预后及疗效观察提供重要的依据。CEA的检测对肿瘤术后复发的敏感度极高,可达80%以上,往往早于临床、病理检查及X光检查。 3.癌抗原125(CA125) CA125是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的首选标志物,如果以65U/ml为阳性界限,Ⅲ-Ⅳ期癌变准确率可达100%。CA125迄今为止是用于卵巢癌的早期诊断、疗效观察、预后判断、监测复

肿瘤标志物检测(详细)

肿瘤标志物的临床应用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道,肿瘤疾病的发病率在逐年上升,并有年轻化的趋势;估计2020年全球肿瘤病人将增加到1500万。同样,我国近年的统计资料表明,每年有160万人患肿瘤疾病,近130万人死于肿瘤恶化;肿瘤疾病死亡率已占死亡人口的1/5。时至今日,对肿瘤疾病仍然以早期发现、早期进行手术切除或药物治疗为最有效措施。 肿瘤标志物(tumor markers ,TM)通常是指那些与恶性肿瘤有关的、能用生物化学或免疫化学方法进行定量测定的,并能在临床肿瘤学方面提供有关诊断、预后或治疗检测信息的一类物质。TM对癌症患者的监控是有益的,往往比临床和影响学检查早几个月,也可追踪和检测肿瘤的复发。在肿瘤治疗期间可根据治疗前后TM的变化来判断疗效,推测预后。 一、常用的肿瘤标志物 1、甲胎蛋白(AFP) 约80%的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血清中AFP明显升高,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AFP有不同程度的增高。妇女妊娠3个月后,血清AFP开始升高。孕妇血清中AFP异常增高,应考虑有胎儿神经管畸形的可能性。 2、癌胚抗原(CEA) 血清CEA升高主要见于结/直肠癌、胃癌、肝癌、肺癌、胰腺癌、乳腺癌、子宫及子宫颈癌、泌尿系肿瘤等。CEA的浓度与癌症的早、中、晚期有关,越到晚期CEA值越高。 3、前列腺特异抗原(PSA) 前列腺癌血清PSA升高,PSA水平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F-PSA)/PSA的比值小于25%者具有高风险的前列腺癌发生率,检出率可达95%。 4、糖类抗原50(CA50) CA50是一个非特异性的广谱TM,肝癌、胃癌、肺癌、结/直肠癌、胰腺癌、胆囊癌、肾癌、子宫癌、卵巢癌、乳癌、膀胱癌、前列腺癌、淋巴瘤、黑色素瘤等血清CA50升高。 5、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 小细胞腺癌、成神经细胞瘤患者NSE水平明显升高。 6、糖类抗原125(CA125) 卵巢癌血清CEA125升高,阳性率为61%。宫颈癌、宫体癌、子宫内膜癌也有一定的阳性率。 7、糖类抗原15-3(CA15-3) 乳癌患者CA15-3升高,乳癌初期敏感性约为60%,晚期可达80%。 8、糖类抗原19-9(CA19-9) 胰腺癌、胆囊癌、胆管壶腹癌时,血清CA19-9水平显著升高。胃癌、结/直肠癌、肝癌也升高。

精选-肿瘤标志物12项及临床意义

(1) AFP:甲胎蛋白: (2)CEA:癌胚抗原 (3)CA199:糖类抗原199 (4)CA125:癌抗原125 (5)CA153:肿瘤抗原153 (6)CA50:癌抗原50 (7)CA242:糖类抗原242 (8)β2—MG:β2—微球蛋白 (9)Fe Pro:血清铁蛋白: (10)NSE: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11)HC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12)TNF:肿瘤坏死因子 AFP:甲胎蛋白: 甲胎蛋白是一种糖蛋白,英文缩写AFP。正常情况下,这种蛋白主要来自胚胎的肝细胞,胎儿出生约两周后甲胎蛋白从血液中消失,因此正常人血清中甲胎蛋白的含量尚不到20微克/升。但当肝细胞发生癌变时,却又恢复了产生这种蛋白质的功能,而且随着病情恶化它在血清中的含量会急剧增加,甲胎蛋白就成了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一个特异性临床指标。 检测甲胎蛋白的方法有好几种,放射免疫法测得的甲胎蛋白大于500微克/升、且持续4周者,或甲胎蛋白在200~500微克/升、持续8周者,在排除其它引起甲胎蛋白增高的因素如急、慢性肝炎、肝炎后肝硬化、胚胎瘤、消化道癌症后,需再结合定位检查,如B超、CT、磁共振(MRI)和肝血管造影等即可作出诊断。不过,正常怀孕的妇女、少数肝炎和肝硬化、生殖腺恶性肿瘤等情况下甲胎蛋白也会升高,但升高的幅度不如肝癌那样高。肝硬化病人血清甲胎蛋白浓度多在25~200微克/升之间,一般在2个月内随病情的好转而下降,多数不会超过2个月;同时伴有转氨酶升高,当转氨酶下降后甲胎蛋白也随之下降,血清甲胎蛋白浓度常与转氨酶呈平行关系。如果甲胎蛋白浓度在 500 微克/升以上,虽有转氨酶升高,但肝癌的可能性大,转氨酶下降或稳定,而甲胎蛋白上升,也应高度怀疑肝癌。 甲胎蛋白在肝癌出现症状之前的8个月就已经升高,此时大多数肝癌病人仍无明显症状,肿瘤也较小,这部分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预后可得到明显改善,故肝硬化、慢性肝炎病人、家族中有肝癌患者的人应半年检测一次。 CEA:癌胚抗原 CEA最初发现于结肠癌和胎儿肠组织中,故名癌胚抗原。CEA升高常见于大肠癌、胰腺癌、胃癌、小细胞肺癌、乳腺癌、甲状腺髓样癌等。但吸烟、妊娠期和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非特异性结肠炎等疾病,15%~53%的病人血清CEA也会升高,所以CEA不是恶性肿瘤的特异性标志,在诊断上只有辅助价值。此外,血清CEA水平与大肠癌的分期有明确关系,越晚期的病变,CEA浓度越高。 97%的健康成人血清CEA浓度在2.5ng/mI以下。

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的意义

常见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的临床意义 恶性肿瘤严重危害人民的健康,近年来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及发病绝对人数皆有不断升高的趋势,并趋于年轻化。肿瘤的实验室检查方法多种多样,各有其优缺点。血清肿瘤标志物的检测是肿瘤诊断的常用方法之一,对于恶性肿瘤的诊断、疗效的观察、病情进展的判断和复发的监测等皆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并具有简便无创、测定结果定量客观、可重复测定以便动态监测、费用相对低廉等优点。现把我院已经常规开展的血清肿瘤标志物的临床应用评价介绍如下。 甲胎蛋白(AFP):是诊断肝癌灵敏度高和特异性好的肿瘤标志物,是临床诊断原发性肝细胞癌的主要实验室指标,若AFP大于500μg/ L持续4周,或大于200μg/L持续8周,或由低浓度逐渐升高不降,在排除妊娠和生殖腺胚胎瘤基础上,即可诊断为肝细胞癌。血清AF P异常升高可早于症状出现6—8个月,故血清AFP的检测非常适合于肝细胞癌的普查。应注意的是在生殖腺胚胎瘤、部分转移性肝癌,以及孕妇、肝炎和肝硬化,AFP的检测可呈假阳性结果,但AFP水平升高的程度和幅度往往不如肝细胞癌;另外,常规方法检测AFP,有少部分(约10%)的原发性肝癌患者AFP检测始终为阴性,或测定值升高不显著。 癌胚抗原(CEA):主要用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如结肠直肠癌、胰腺癌、胆管癌、肝癌、胃癌等的诊断,阳性率为45-60%,其它肿瘤如肺癌、乳腺癌、甲状腺髓样癌、多种妇科恶性肿瘤等亦有一定的阳性检出率,与其它肿瘤标志物联检可提高对前述恶性肿瘤的阳性检出

率。应注意消化系统的某些良性病变如慢性萎缩性胃炎、溃疡病、结肠息肉、阻塞性黄疸、慢性肝炎和肝硬化以及肾功能不全等可使CE A升高,但其升高的程度和幅度均不及恶性病变;另外,吸烟和妊娠者CEA也可呈阳性。 血清铁蛋白(SF):正常人SF浓度相对稳定,它反映体内铁的贮存量,多种恶性肿瘤SF合成和释放增多,SF异常增高多见于血液系统和淋巴系统肿瘤,如急性白血病、何杰金氏病、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等,肺癌、胃癌、食道癌、结肠癌、妇科恶性肿瘤等亦有一定的阳性检出率,SF测定的另一临床应用是用于检测AFP阴性的原发性肝癌,对AFP阴性的原发性肝癌的检出率达80%以上。SF影响因素较多,与年龄、性别有关,男性高于育龄女性,老年妇女高于年轻妇女,妊娠期SF减少,Hb的下降与SF的下降呈正相关,故SF同时是诊断隐性缺铁性贫血的灵敏指标。伴肝脏疾病如急、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各种非特异性炎症亦可使SF增高。β2-微球蛋白(β2-MG):恶性肿瘤细胞能分泌和和合成β2-MG,故恶性肿瘤患者血清β2-MG往往异常升高,如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滋养细胞肿瘤、肝癌、肺癌、胃癌、胰腺癌、卵巢癌、乳腺癌、甲状腺癌、鼻咽癌等均可见到血清β2-MG增高,伴有肾功能不良则同时有尿β2-MG增高。肿瘤患者血清β2-MG水平与肿瘤的分期、疗效、病程和预后有明显的相关性,对疗效估计和预后判断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肿瘤标志物检查及其临床意义

肿瘤标志物检查及意义 肿瘤标志物是指癌细胞分泌或脱落到体液或组织中的物质,或是患者对自身体内癌变细胞发生反应而产生并进入到体液或组织中的物质。这些物质,有的是不存在于正常人体内,只见于胚胎时期;有的是存在于正常人体内但含量微弱,患癌症时才超过正常值。通过对肿瘤标志物检测,可以早期预警或辅助诊断、分析病程、指导治疗、监测复发或转移、判断预后等。 1、甲胎蛋白(AFP):在胎儿时期存在,出生后下降,正常人<5微克/升,肝细胞发生癌变后明显升 高,是诊断肝癌的常用指标。一般来说,AFP>500微克/升L时,其诊断肝癌的阳性率可以达到70%~90%,特异性较好。(主要看肝癌) 2、癌胚抗原(CEA):存在于胚胎胃肠黏膜上皮细胞和一些恶性组织的细胞表面,正常人血清值<30 微克/升(不同实验室正常值有差别),CEA升高主要见于(结肠癌),但也见于胰腺癌、乳腺癌、肺癌、甲状腺癌以及某些非癌患者,因此,CEA作为诊断意义并不大,但作为已经明确诊断癌症

并进行手术等治疗后,定期进行检测(2~4周1次),可以帮助分析疗效、判断预后、预测复发已经是否转移有价值。 3、CA19-9:是一种神经节苷酯,没有器官特异性,在多种腺癌中升高,如胰腺癌、肺癌、结肠癌、 胃癌,其中以胰腺、胃、胆管癌的敏感性较高,(是胰腺癌的较可靠标志)。CA19-9测定有助于判断预后,其复发和转移的预测往往先于放射线检查发现。CA19-9与CEA联合检测鉴别胆结石和胆囊癌,还可以提高对胃癌筛选普查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4、CA12-5:正常胎儿和成人卵巢细胞不表达CA12-5抗原,卵巢癌上皮细胞敏感性高,但特异性 不高,因为它也存在于乳腺、肺、良性和恶性渗出液中。CA12-5与肿瘤复发有关,因此,有助于随访病情,而且它是第二次治疗的重要参考指标。(主要看卵巢癌) 5、CA24-2:在正常的胰腺、结肠黏膜中存在,但很微弱。在胰腺癌和结肠癌中升高,对胰腺癌的 诊断的阳性率高达74%~79%。 6、CA15-3 是监测(乳腺癌)的重要抗原,存在于多种腺癌细胞中,如乳腺癌、肺腺癌、卵巢癌、 胰腺癌等。对乳腺癌的相关性较高,对乳腺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都高于CEA,因此,主要用于判断乳腺癌的进展和转移、监测治疗和复发。

肿瘤标志物的临床意义

. 肿瘤标志物 1、甲胎蛋白(AFP):参考值:<20ng/ml(放免法)<10.9ng/ml (化学发光法) .原发性肝细胞癌>200ng/m1,且渐升高,可达400ng/m1。急慢性活动性肝炎可>100ng/m1, 但随转氨酶恢复正常可逐渐降低。 .妊娠、睾丸及卵巢肿瘤、某些消化系肿瘤伴肝转移者水平增高。 2、癌胚抗原(CEA):参考值:放免:<15ng/m1 发光:<5ng/ml .对消化道肿瘤如:胃、结直肠、胰腺、胆囊肿瘤有较好的阳性检出率,亦可作为肺癌、乳腺癌 等恶性肿瘤的辅助诊断指标。因其在良恶性疾病间可有交叉,对其特异性有一定影响,但良性病 变一般仅有暂时低度增高。亦可作为肿瘤病人的一般追踪随访指标。 3、β2-微球蛋白(β2-Mg):参考值:血清1.675±0.335ug/ml,尿0.091±0.068ug/ml .体内正常有核细胞均能合成,肿瘤细胞代谢活性增高,至血中水平升高,各类白血病、何杰金 氏病、多发性骨髓瘤等诊断为有价值指标。 .亦可作为其它肿瘤辅助指标。血、尿中β2-Mg可作为灵敏的肾功能评价指标。 4、血清铁蛋白(Ferritin,Fer或SF):参考值:成年男性:28-397ng/ml,女性:6-159ng/m1 .贫血或肝功能异常,可使Fer的水平增高。原发性肝癌患者70%以上Fer水平增高,与AFP 联合应用可提高阳性率。 .血液淋巴系统,及其它系统实体肿瘤可有一定程度增高。 5、糖类抗原CA-50:参考值:血清中阳性界值:<25U/m1 .广谱肿瘤标志物,主要为胃、结直肠肿瘤,其它消化系统及卵巢、膀胱,前列腺,肺、乳等均 有一定阳性率。可作为其它肿瘤标志物的辅助指标。可做为放化疗及术后观察,或复发监测。 6、糖类抗原CA-19-9:参考值:血清中阳性界值:<37U/m1 .胰腺癌、胆管癌特异性升高,可大于200-240U/ml以上。胰腺炎,阻塞性黄疸病人可呈轻、 中度升高,症状改善可恢复正常,持续高水平应警惕恶性肿瘤的存在。 .结肠癌、胃癌也可有较高阳性率,可与胃肠道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提高阳性率。 .用于肿瘤治疗中追踪、随访,对复发的早期诊断亦有重要价值。 7、糖类抗原CA-724:参考值:血清中阳性界值:<6 U/ml .对胃癌的敏感度为60%,亦适合术后及化疗后疗效观察和追踪复发的指标。 .对胆道系统、结直肠、胰腺肿瘤等亦有一定敏感性,可作为联合检测指标。 8、糖类抗原CA-125:参考值:血清中阳性界值:<21 U/m1。 .卵巢上皮细胞癌等卵巢肿瘤指标,并有助确定化疗疗程,监视病情发展和预后期。 .对肝癌、肺癌、结直肠癌诊断有一定辅助参考价值. 9、糖类抗原CA-15-3:参考值:<38U/ml .乳腺癌治疗后追踪监视的特异指标; .对卵巢癌、子宫内膜癌有一定阳性率。 1O、肺癌抗原CYFRA-21-1:参考值:阳性界值:<3.3ng/ml .各类非小细胞肺癌(NSCLC).阳性检出率为70-75%,随临床分期升高。 .可作为肺癌手术和放化疗后追踪早期复发的有效指标。 .对其它肿瘤,如头颈部、乳腺、宫颈、膀胱、消化道肿瘤均有一定的阳性率。 11、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参考值:血清:4.7-14.7ng/ml脑脊液:O.5-2.0ng/ml .小细胞性肺癌(SCLC)在原发性肺癌中约占20%-25%,恶性程度高,转移快,但对放、化疗

肿瘤标志物临床意义

常见肿瘤标志物的意义 1.甲胎蛋白(AFP) AFP是早期诊断原发性肝癌最敏感、最特异的指标,适用于大规模普查。与ALT结合用于肝炎和肝癌的鉴别。 2.癌胚抗原(CEA) CEA是一种重要的肿瘤相关抗原,70-90%的结肠腺癌患者CEA高度阳性,在其它恶性肿瘤中的阳性率顺序为胃癌(60-90%)、胰腺癌(70-80%)、小肠腺癌(60-83%)、肺癌(56-80%)、肝癌(62-75%)、乳腺癌(40-68%)、泌尿系癌肿(31-46%)。胃液(胃癌)、唾液(口腔癌、鼻咽癌)以及胸腹水(肺癌、肝癌)中CEA的阳性检测率更高。CEA的检测对肿瘤术后复发的敏感度极高,可达80%以上,往往早于临床、病理检查及X光检查。3.癌抗原125 (CA125) CA125是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的首选标志物,如果以65U/ml为阳性界限,Ⅲ-Ⅳ期癌变准确率可达100%。CA125迄今为止是用于卵巢癌的早期诊断、疗效观察、预后判断、监测复发及转移的最重要指标。 4.癌抗原15-3(CA15-3) CA15-3是乳腺癌的最重要的特异性标志物。其含量的变化与治疗效果密切相关,是乳腺癌患者诊断和监测术后复发、观察疗效的最佳指标,但要排除部分妊娠引起的含量升高。 5.癌抗原19-9(CA19-9) CA19-9是胰腺癌,胃癌,结、直肠癌、胆囊癌的相关标志物,是至今报道的对胰腺癌敏感性最高的标志物。胃肠道和肝的多种良性和炎症病变,如胰腺炎、轻微的胆汁郁积和黄疸,CA19-9浓度也可增高,但往往呈“一过性”,而且其浓度多低于120U/ml。 6.癌抗原72-4(CA72-4) CA72-4是目前诊断胃癌的最佳肿瘤标志物之一,对胃癌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与CA19-9及CEA联合检测可以监测70%以上的胃癌。与其它标志物相比,CA72-4最主要的优势是其对良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有极高的特异性,在众多的良性胃病患者中,其检出率仅%。 CA72-4与CA125联合检测,作为诊断原发性及复发性卵巢肿瘤的标志,特异性可达100%。7.非小细胞肺癌相关抗原(CYFRA 21-1) CYFRA 21-1是非小细胞肺癌最有价值的血清肿瘤标志物,尤其对鳞状细胞癌患者的早期诊断、疗效观察、预后监测有重要意义。CYFRA 21-1也可用于监测横纹肌浸润性膀胱癌的病程,特别是对预计膀胱癌的复发具有较大价值。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CYFRA 21-1值的变化常常早于临床症状和影像检查。 CYFRA 21-1与良性肺部疾病(肺炎、结核、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的鉴别特异性比较好。 8.小细胞肺癌相关抗原(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 NSE被认为是监测小细胞肺癌的首选标志物。小细胞肺癌患者首轮化疗后24-72小时内,由于肿瘤细胞的分解,NSE呈一过性升高。 NSE也可作为神经母细胞瘤的标志物,对该病的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血清NSE水平的测定对于神经母细胞瘤的监测疗效和预报复发均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比测定尿液中儿茶酚胺的代谢物更有意义。 9.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 PSA是前列腺癌的特异性标志物,也是目前公认的唯一具有器官特异性肿瘤标志物,是

常用肿瘤标志物及临床意义

常用肿瘤标志物及临床意义 全网发布:2011-02-28 07:56:57 发表者:许洪斌 (访问人次:2708) 长久以来,普通大众将恶性肿瘤冠以“不治之症”及“谈癌色变”之称号,同时 也认为某项肿瘤标志物高就证明患了某种肿瘤。这些认知都已很根深根深蒂固 了,但它却是极端错误的。 我们先看看近一个世纪来,医学对恶性肿瘤都做了些什么? 在人类发展历史中,恶性肿瘤曾作为“不治之症”的确在肆意吞噬人类的生命,而人类对它却束手无策。但时至今日,随着肿瘤研究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肿 瘤的认识越来越深,防治肿瘤的方法也逐渐增多,并日臻完善。医学家们已能很有把握地说:“恶性肿瘤是能够治疗的”。世界卫生组织顾问委员会早于1981年提出:三分之一的癌症如能早期诊断是可以治愈的,三分之一的癌症是可以 减轻痛苦、延长寿命的。可见治与不治要因病、因期、因人而异。切不可因对 恶性肿瘤怀有恐惧心理而“讳疾忌医”,甚至即便已发现某些肿瘤的可疑征兆,也不愿往这方面想,有意回避医疗检查,最终导致延误病情,治之晚矣。这种惨 痛病例比比皆是。 但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虽然医学有了飞速的发展,在近20年来,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也使得环境、空气、食品、水的污染日渐加剧以及人口的 老龄化导致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急剧上升:据调查,20年来我国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呈明显上升趋势,年发病人数由90万上升到130万,现有癌症病人200多万,预计到2025年时将上升至270万。卫生部公布2006年恶性肿瘤已成为城乡居民首要死因。它也可以称为危协生命的“头号杀手”。据研究表明:我国恶性肿瘤高发的三大主要原因: 1 环境、空气和水的污染日渐加剧。 2 食品污染严重。3 细菌、病毒性疾病引发恶性肿瘤。 由此可见,肿瘤的高发病率并非是医学的停滞,而是文明社会所带来 的必然结果。恶性肿瘤成为危协人类生命的“头号杀手”已是一个不可争辩的事实,它如同我们身边常见的心脑血管病及其它良性疾病一样成为了常见病,而且大多数恶性肿瘤是可以治疗的。因此,我们没有理由回避恶性肿瘤,不但要坦然对之而且还应该积极了解各种恶性肿瘤的防治,并自觉参与支持环境污染的治 理、保护我们的家园等社会公益活动。 恶性肿瘤虽然可以治疗,但要取得更好的疗效还得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所以,有人会提出能不能发明一种检查,这种检查能很早的发现你是否患有癌症。其实,医学家们就是怀着这种朴素的想法一直在苦苦摸索这种神奇的检查――肿 瘤标志物。不过,肿瘤标志物在目前阶段还达不到人们所想象的神奇高度,但已经有了可喜的发展。因此,我们对它要有正确的理解,合理地应用它,协助肿瘤 的早期检出。 那么什么是肿瘤标志物呢?它们都有什么作用呢? 肿瘤标志物又称为肿瘤Marker,它是在1848年首次发现,于1979年在英国正式命名使用,并确定它的概念:肿瘤标志物是癌细胞分泌或脱落到体液或组

肿瘤标志物的组合及意义(很全很靠谱!)

肿瘤标志物的组合及意义(很全很靠谱!) 2015-04-08 肿瘤标志物(Tumor markers,TM)是恶性肿瘤发生和增殖过程中,肿瘤细胞基因表达而合成分泌的,或由机体对肿瘤反应而异常产生或升高的,反映肿瘤存在和生长的一类物质,存在于病人的血液、体液、细胞或组织中,可用生物化学,免疫学及分子生物学等方法测定,对肿瘤的辅助诊断、鉴别诊断、观察疗效、监测复发和预后评价具有临床价值。 肿瘤标志物(Tumor markers,TM)是恶性肿瘤发生和增殖过程中,肿瘤细胞基因表达而合成分泌的,或由机体对肿瘤反应而异常产生或升高的,反映肿瘤存在和生长的一类物质,存在于病人的血液、体液、细胞或组织中,可用生物化学,免疫学及分子生物学等方法测定,对肿瘤的辅助诊断、鉴别诊断、观察疗效、监测复发和预后评价具有临床价值。 但是,现用的肿瘤标志物敏感性和特异性均有限,对肿瘤早期阶段(Ⅰ,Ⅱ期)的阳性率低,至今尚未发现“金标准”的肿瘤标志物。并且,有些肿瘤细胞可产生多种标志物,单一的肿瘤标志物难以准确反映肿瘤的复杂性。因此,采用联合检测将是提高肿瘤标志物诊断价值的有效方法。首先,我们简单的介绍一下我们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肿瘤标志物及其反映的肿瘤情况: 1甲胎蛋白(AFP) AFP是胚胎期肝脏和卵黄囊合成的一种糖蛋白,在正常成人血循环中含量极微<20 μg/L。AFP是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最佳标志物,诊断阳性率为60%~70%。血清AFP>400 μg/L持续4周,或200~400 μg/L持续8周者,结合影像检查,可作出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急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中AFP浓度可有不同程度升高,其水平常<300 ug/L。生殖胚胎性肿瘤(睾丸癌,畸胎瘤)可见AFP含量升高。 2癌胚抗原(CEA) 癌胚抗原是从胎儿及结肠癌组织中发现的一种糖蛋白胚胎抗原,属于广谱性肿瘤标志物。血清CEA正常参考值<5 μg/L。CEA在恶性肿瘤中的阳性率依次为结肠癌(70%)、胃癌(60%)、胰腺癌(55%)、肺癌(50%)、乳腺癌(40%)、卵巢癌(30%)、子宫癌(30%)。部分良性疾病直肠息肉,结肠炎,肝硬化,肺病疾病也有不同程度的CEA水平升高,但升高程度和阳性率较低。CEA属于粘附分子,是多种肿瘤转移复发的重要标志。 3癌抗原125(CA125) CA125存在于上皮卵巢癌组织和病人血清中,是研究最多的卵巢癌标记物,在早期筛查、诊断、治疗及预后的应用研究均有重要意义。CA125对卵巢上皮癌的敏感性可达约70%。其他非卵巢恶性肿瘤(宫颈癌、

肿瘤标志物检测项目临床意义复习过程

肿瘤标志物检测项目 临床意义

肿瘤标志物检测项目临床意义 1.甲胎蛋白(AFP) AFP 是早期诊断原发性肝癌最敏感、最特异的指标,适用于大规模普查,如果成人血 AFP 值升高,则表示有患肝癌的可能。 AFP 含量显著升高一般提示原发性肝细胞癌,70~95%患者的 AFP 升高,越是晚期,AFP 含量越高,但阴性并不能排除原发性肝癌。AFP 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应肿瘤的大小,其动态变化与病情有一定的关系,是显示治疗效果和预后判断的一项敏感指标。AFP 值异常高者一般提示预后不佳,其含量上升则提示病情恶化。通常手术切除肝癌后二个月,AFP 值应降至 20ng/ml 以下,若降的不多或降而复升,提示切除不彻底或有复发、转移的可能。在转移性肝癌中,AFP 值一般低于 350-400ng/ml。 妇产科的生殖腺胚胎癌、卵巢内胚窦癌 AFP 也会明显升高。AFP 中度升高也常见于酒精性肝硬化、急性肝炎以及 HBsAg 携带者。某些消化道癌也会出现 AFP 升高现象。孕妇血清或羊水 AFP 升高提示胎儿脊柱裂、无脑症、食管 atresia 或多胎,AFP 降低(结合孕妇年龄)提示未出生的婴儿有Down’s 综合征的危险性。 正常参考值:0~15 ng/ml 2.癌胚抗原(CEA) 在正常成人的血液中 CEA 很难测出。CEA 是一种重要的肿瘤相关抗原,70-90%的结肠腺癌患者CEA 高度阳性,在其它恶性肿瘤中的阳性率顺序为胃癌(60-90%)、胰腺癌(70-80%)、小肠腺癌(60-83%)、肺癌(56-80 %)、肝癌(62-75%)、乳腺癌( 40-68%)、泌尿系癌肿(31-46%)。胃液(胃癌)、唾液(口腔癌、鼻咽癌)以及胸腹水(肺癌、肝癌)中 CEA 的阳性检测率更高,因为这些肿瘤“浸泡液”中的 CEA 可先于血中存在。CEA 含量与肿瘤大小、有无转移存在一定关系,当发生肝转移时,CEA 的升高尤为明显。 CEA 测定主要用于指导各种肿瘤的治疗及随访,对肿瘤患者血液或其他体液中的 CEA 浓度进行连续观察,能对病情判断、预后及疗效观察提供重要的依据。CEA 的检测对肿瘤术后复发的敏感度极高,可达 80%以上,往往早于临床、病理检查及 X 光检查。 大量临床实践证实,术前或治疗前 CEA 浓度能明确预示肿瘤的状态、存活期及有无手术指征等。术前CEA 浓度越低,说明病期越早,肿瘤转移、复发的可能越小,其生存时间越长;反之,术前CEA 浓度越高说明病期较晚,难于切除,预后差。 在对恶性肿瘤进行手术切除时,连续测定 CEA 将有助于疗效观察。手术完全切除者,一般术后 6 周 CEA 回复正常;术后有残留或微转移者,可见下降,但不恢复正常;无法切除而作姑息手术者,一般呈持续上升。 CEA 浓度的检测也能较好地反映放疗和化疗疗效。其疗效不一定与肿瘤体积成正比,只要 CEA 浓度能随治疗而下降,则说明有效;若经治疗其浓度不变,甚至上升,则须更换治疗方案。 CEA 检测还可对经手术或其他方法治疗使 CEA 恢复正常的病人,进行长期随访,监测其复发和转移。通常采用以下方案:术后第六周一次;术后三年内,每月一次;3-5 年每三月一次;5-7 年每半年一次;7 年后一年一次。若发现升高,两周后再测一次,两次都升高则提示复发和转移。 正常参考值:0~5 ng/ml 3.癌抗原125(CA125) CA125 是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的首选标志物,如果以 65U/ml 为阳性界限,Ⅲ-Ⅳ期癌变准确率可达 100%。 CA125 迄今为止是用于卵巢癌的早期诊断、疗效观察、预后判断、监测复发及转移的最重要指标。CA125 测定和盆腔检查的结合可提高试验的特异性。对输卵管癌、子宫内膜癌、子宫颈癌、乳腺癌和间皮细胞癌诊断的符合率也很高,良性病变阳性率仅 2%。CA125 水平的升高是女性生殖系肿瘤复发的信号。

肿瘤标志物检测原理

肿瘤标志物检测原理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肿瘤标志物检测原理 根据WHO资料,全球范围内恶性肿瘤是人类仅次于心脑血管病的第二大死亡原因,占总死亡人数的22%,并逐年增加。10种常见肿瘤:胃癌、肝癌、食管癌、结直肠肛门癌、白血病、子宫颈癌、鼻咽癌、乳腺癌和膀胱癌。肿瘤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最主要途径。以肝癌为例,肿瘤直径<2cm,5年生存率几乎100%;直径每增加1cm,5年生存率下降20%。肿瘤诊断三大支柱是图像诊断(包括B超、CT、核磁共振)、化学诊断(血清学和免疫学)及细胞学和组织学诊断,而后两者均以肿瘤标志为主要或辅助观察指标。 当前,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已从细胞水平深入到分子基因水平,在检测技术上,它将生物化学、核医学、免疫学、细胞学、病理学、分子生物学等诸多学科融合在一起,不仅使检测的项目有了大幅度的增加,而且检测的特异性和灵敏度也有很大的提高。 肿瘤标志物在肿瘤诊断,检测肿瘤复发与转移,判断疗效和预后以及人群普查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实用价值,而且在肿瘤发生和发展机理研究中也具有重要作用。肿瘤标志物除用于肿瘤诊断外,可为临床肿瘤治疗提供依据及以其为靶,进行肿瘤的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肿瘤标志学已成为肿瘤学中一个重要的新学科、新领域。 肿瘤标志(Tumour Markers)是1978年Herberman在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NCI)召开的“人类免疫及肿瘤免疫诊断”会上提出的,次年在英国第七届“肿瘤发生生物学和医学”会议被大家确认,并开始引用。 肿瘤标志物是指由肿瘤细胞由肿瘤组织和细胞产生的与肿瘤的形成、发生相关的物质,这些物质存在于肿瘤细胞的胞核、胞质、胞膜上或体液中,进入到血液或其他体液或组织中,或是宿主对体内新生物反应而产生并进入到血液或体液或组织中而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参考值的一类生物活性物质。不存在于正常成人组织而见于胚胎组织,或在肿瘤组织中含量超过正常含量。 肿瘤标志物分类 目前肿瘤标志物尚无统一的分类和命名,临床常用的肿瘤标志物大多是根据其生物化学和免疫学特性可分为: (1)肿瘤抗原 肿瘤胚胎性抗原: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 白血病系列分化抗原:CD系列。 肿瘤增殖抗原:增殖细胞核抗原/周期素(PCNA/Cyclin)、DNA多聚酶(DNA-pol)、Ki-67核抗原、Ki-S1核抗原。 (2)糖类抗原 CA19-9、CA125、CA50、CA724、CA15-3、CA242、SCC。 (3)酶和同工酶乳酸脱氢酶(LDH)、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前列腺酸性磷酸酶(PSA)、胃蛋白酶原I、II(PG I、II)。 (4)激素和异位激素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降钙素。

常用肿瘤标志物及主要临床意义

常用肿瘤标志物及主要临床意义 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ml) 对宫颈鳞癌、肺和头颈部鳞癌诊断和疗效监测,复发监测有重要意义。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0-13ug/L)在SCLC、神经母细胞瘤、APUD系统肿瘤均可增高。 组织多肽抗原(0-1ug/L) 为角蛋白8、18、19片段,可反映肿瘤增殖状态,用于膀胱癌、乳腺癌、肺癌、结直肠癌、 宫颈癌、卵巢癌和肝胆肿瘤的辅助诊断。 组织特异性多肽抗原(≤80u/L) 为角蛋白18片段M3抗原决定簇,是反映肿瘤细胞分裂和增殖活性的特异指标。与反映肿 瘤容量的标志物CA153、CA125、CA199、CEA、PSA等联用,既可反映肿瘤增殖活性,亦可 反映瘤负荷大小,在乳腺癌、卵巢癌、肺癌、前列腺癌、膀胱癌、肝癌和胃肠道肿瘤均可增 高。 (0-6ng/L) 89 为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对鳞癌敏感性%,腺癌%、小细胞肺癌(SCLC)%。在肺鳞癌:I、II、III、VI期分别为60%、%、80%和100%。在恶性胸水和间皮瘤,诊断的敏感性和 特异性也较高。 肿瘤相关糖蛋白(0-6 u/ml) 是乳腺癌、胃肠道癌和卵巢癌的标志物。在胃癌和卵巢癌敏感性45-50%,特异性几乎100%。唾液酸化鞘糖脂抗原(0-20u/ml) 对胰腺癌和胆道肿瘤的诊断较CA199更具特异性。在结直肠癌、胃癌、卵巢癌、子宫癌、 肺癌、头颈部肿瘤等有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 低聚糖类肿瘤相关抗原(0-37u/ml) 是胰腺癌敏感标志物,与AFP、CEA联用对胃肠道肿瘤的诊断更有价值。在卵巢癌、淋巴瘤、胃癌、肺癌、食道癌和乳腺癌阳性率约30%。 粘蛋白样大分子抗原(0-30u/ml) 在非转移性乳腺癌有30-40%增高,而转移性乳腺癌有70-80%增高。在肺癌、卵巢癌、胰腺癌、结直肠癌均可升高。 粘蛋白样糖蛋白复合物(0-35u/ml) 在卵巢癌敏感性46%,特异性99%,主要为浆液性卵巢癌。在胰腺癌、乳腺癌、肝癌、肺癌、胃肠道恶性肿瘤、子宫癌均增高。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0-4ng/ml) 它是前列腺疾病的最佳标志物,大于10ng/ml时前列腺癌敏感性为99%。前列腺肥大、急性前列腺炎亦可增高,F-PSA/PSA比值有助于鉴别诊断。 游离型PSA(0-1ng/ml) F-PSA/PSA比值对前列腺癌与前列腺良性病变有重要鉴别诊断意义,PSA浓度越高,F-PSA/PSA 比值越小,前列腺癌可能性越大。 胃癌抗原(±ml) 55%的胃癌MG7-Ag升高,5%假阳性。 癌胚抗原(0-5ng/ml) 在结直肠癌,CEA升高与分期相关,术前水平与术后复发时间及生存期相关。在乳腺癌、肺癌、胰腺癌和前列腺癌也可升高。在脑膜瘤患者脑脊液中CEA100%升高。 甲胎蛋白(lt;25ng/ml) 它是肝细胞和生殖细胞肿瘤的标志物,与HCG和TPS联合应用,有助于生殖细胞肿瘤和肝

肿瘤标志物检测项目临床意义

肿瘤标志物检测项目临床意义 1.甲胎蛋白(AFP)(周一~周五检测,可当天出报告,急诊可随时检测)AFP是早期诊断原发性肝癌最敏感、最特异的指标,适用于大规模普查,如果成人血AFP值升高,则表示有患肝癌的可能。 AFP含量显著升高一般提示原发性肝细胞癌,70~95%患者的AFP升高,越是晚期,AFP含量越高,但阴性并不能排除原发性肝癌。AFP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应肿瘤的大小,其动态变化与病情有一定的关系,是显示治疗效果和预后判断的一项敏感指标。AFP值异常高者一般提示预后不佳,其含量上升则提示病情恶化。通常手术切除肝癌后二个月,AFP值应降至20ng/ml以下,若降的不多或降而复升,提示切除不彻底或有复发、转移的可能。在转移性肝癌中,AFP值一般低于350-400ng/ml。 妇产科的生殖腺胚胎癌、卵巢内胚窦癌AFP也会明显升高。AFP中度升高也常见于酒精性肝硬化、急性肝炎以及HBsAg携带者。某些消化道癌也会出现AFP升高现象。孕妇血清或羊水AFP升高提示胎儿脊柱裂、无脑症、食管atresia或多胎,AFP降低(结合孕妇年龄)提示未出生的婴儿有Down’s综合征的危险性。正常参考值:0~15 ng/ml 2.癌胚抗原(CEA)(周一~周五检测,可当天出报告,急诊可随时检测) 在正常成人的血液中CEA很难测出。CEA是一种重要的肿瘤相关抗原,70-90%的结肠腺癌患者CEA高度阳性,在其它恶性肿瘤中的阳性率顺序为胃癌(60-90%)、胰腺癌(70-80%)、小肠腺癌(60-83%)、肺癌(56-80%)、肝癌(62-75%)、乳腺癌(40-68%)、泌尿系癌肿(31-46%)。胃液(胃癌)、唾液(口腔癌、鼻咽癌)以及胸腹水(肺癌、肝癌)中CEA的阳性检测率更高,因为这些肿瘤“浸泡液”中的CEA可先于血中存在。CEA含量与肿瘤大小、有无转移存在一定关系,当发生肝转移时,CEA的升高尤为明显。 CEA测定主要用于指导各种肿瘤的治疗及随访,对肿瘤患者血液或其他体液中的CEA 浓度进行连续观察,能对病情判断、预后及疗效观察提供重要的依据。CEA的检测对肿瘤术后复发的敏感度极高,可达80%以上,往往早于临床、病理检查及X光检查。 大量临床实践证实,术前或治疗前CEA浓度能明确预示肿瘤的状态、存活期及有无手术指征等。术前CEA浓度越低,说明病期越早,肿瘤转移、复发的可能越小,其生存时间越长;反之,术前CEA浓度越高说明病期较晚,难于切除,预后差。 在对恶性肿瘤进行手术切除时,连续测定CEA将有助于疗效观察。手术完全切除者,一般术后6周CEA回复正常;术后有残留或微转移者,可见下降,但不恢复正常;无法切除而作姑息手术者,一般呈持续上升。CEA浓度的检测也能较好地反映放疗和化疗疗效。其疗效不一定与肿瘤体积成正比,只要CEA浓度能随治疗而下降,则说明有效;若经治疗其浓度不变,甚至上升,则须更换治疗方案。 CEA检测还可对经手术或其他方法治疗使CEA恢复正常的病人,进行长期随访,监测其复发和转移。通常采用以下方案:术后第六周一次;术后三年内,每月一次;3-5年每三月一次;5-7年每半年一次;7年后一年一次。若发现升高,两周后再测一次,两次都升高则提示复发和转移。 正常参考值:0~5 ng/ml

2020年各种肿瘤标志物及其临床意义(课件)

2020年各种肿瘤标志物及其临 床意义(课件) 各种肿瘤标志物及其临床意义 为方便大家学习记忆肿瘤标志物的参考意义现总结归纳如 下: 甲胎蛋白(AFP):60%~70%原发性肝癌患者甲胎蛋白可升高,为肝癌的早期诊断提供重要依据特别是有乙肝、肝硬化的患者应定期监测。 癌胚抗原(CEA):胃肠道肿瘤,特别是肠癌,癌胚抗原会升高。癌胚抗原对手术后监测有重要意义,肠癌患者经过治疗癌胚抗原可下降或恢复正常,如果手术后癌胚抗原持续升高,就要考虑复发转移的可能,所以应定期监测. 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广泛应用于前列腺癌的肿瘤标志物,65岁以上老年男性特别要注意,前列腺癌与前列腺肥大症状相似,两者都有尿频、尿急、排尿困难、夜尿增多等表现,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务必检测前列腺特异抗原,以排除是否患有前列腺癌. 糖类抗原19-9(CA19-9):对于诊断胰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高敏性为91。7%,特异性为85% 糖类抗原125(CA-125):80%~90%女性卵巢癌患者糖类抗原125可升高。但也有不少非卵巢癌的恶性肿瘤可升

高,如胰腺癌、肝癌、胃肠癌、乳腺癌。 化验患者血液或体液中的肿瘤标志物,可在肿瘤普查中早期发现肿瘤,并观察肿瘤治疗的疗效以及判断患者预后。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肿瘤标志物有: 1)甲胎蛋白(AFP)为原发性肝癌、睾丸癌、卵巢癌等肿瘤的标志物; 2)癌胚抗原(CEA)为消化系统肿瘤、肺癌、乳腺癌等肿瘤的标志物; 3)糖类抗原125(CA125)为卵巢癌等肿瘤的标志物;4)糖类抗原153(CA153)为乳腺癌等肿瘤的标忐物; 5)糖类抗原19—9(CA19-9)为消化系统肿瘤的标志物;6)糖类抗原724(CA724)为胃癌、卵巢癌等肿瘤的标志物 7)糖类抗原242(CA242)为消化系统肿瘤的标志物; 8)糖类抗原50(CA50)为消化系统肿瘤、乳癌、肺癌等肿瘤的标志物; 9) CYFRA21-1(cy211)为非小细胞肺癌等肿瘤的标志物;10)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为小细胞肺、神经内分泌肿瘤等肿瘤的标志物; 11)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为前列腺癌的肿瘤标志物; 12)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为胚胎细胞癌、滋养层肿瘤(绒癌、葡萄胎)等肿瘤的标志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