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部编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2020年部编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2020年部编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2020 年部编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一、教学进度

认识图形(二)4课时左右

20以内的退位减法15课时左右

分类与整理5课时左右

100以内数的认识13课时左右

认识人民币8课时左右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19 课时左右

找规律7课时左右

总复习12课时左右

二、本学期教学目标

1. 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 以内的数,会读写100 以内的数,掌握100 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 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 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 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

流。

2. 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 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 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数,经历

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 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

常生活中的作用。

4. 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 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 1 元=10 角,1 角=10 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 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 1 时=60 分,知道珍惜时间。

7. 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 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

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9. 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 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1. 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5、关注两头。一是学习困难的学生,及时跟踪,及时补缺补漏,切实达到教学目标。一是优秀的学生,要提供更多的思维训练材料,让他们吃饱,激发热爱数学、钻研数学的兴趣。

6、提出具体的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倾听习惯、交流习惯。加强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

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

第一课时:认识平面图形

教学目标:

1. 通过拼、摆、画各种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2.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3. 能辨认各种图形,并能把这些图形分类。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实物与图形。

教学难点: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实物与图形。

教学准备:图形卡纸、实物、学具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探究新知:

1. 小朋友们还记得这些图形朋友吗?(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

2. 你能把这些图形平平的面画下来吗?学生在纸上画一画

3. 你们画下的图形有什么特点?

学生小组讨论并且小组小结最后派代表全班交流

不同点:共同点:

长方形对边相等 4 个角都是直直的平面的

正方形 4 边相等 4 个角都是直直的不断开的

圆没有角即封闭的)

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

二、巩固发展:

1. 说一说,你身边哪些物体的面是你学过的图形?

2. 用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画一画自己喜欢的图形?

小组内评一评,各小组展示作品。

3. 练习一第 1 题

请小朋友涂一涂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知道各涂什么颜色吗?小组讨论合作,反馈汇报哪些涂成黄色,哪些涂成蓝色,哪些涂成紫色,哪些涂成红色?

4. 用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拼一拼图形。

同桌合作比一比哪一桌拼的最好?全班交流展示。

5. 第2 题:数一数有几个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

独立完成,说说你是怎么数的?有什么好方法?

小结方法。

三、提高练习:

取长方形纸一张,对折再对折

取正方形纸一张,对折再对折

取正方形纸一张,对角折再对角折

观察结果

四、总结:今天你们学到了什么?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个有什么特点?

你有什么想问的?

第二课时:拼一拼

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

2. 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3. 通过学生大量拼摆图形,发现图形可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及联系,感受图形美。

4. 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

教法设计:引导观察,动手操作,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教师出示一个风车,并以谈话引入:同学们看,这是什么?

你们喜欢风车吗?谁动手做过这样的风车?给大家介绍一下做这样的风车要用哪些东西?

二、感受新知,观察比较

1. 提问:你们说得很对,作风车的风叶要用一张正方形的纸,正方形上个学期跟我们见过面了,是个

老朋友了,回忆一下,上学期除了正方形你还认识哪些图形?

在这些图形中,哪些图形和正方形最相似?为什么?

2. 提问:它们都有四个角,四条边,先来看看长方形,它的四条边有什么特点?

上面的边对着下面的边,这样相对的边我们把它叫做对边。

3.引导学生继续观察长方形的边。

提问:我们能想办法证明长方形对边相等吗?

生可以自由选择证明方法,如对折、测量等,并请用不同的方法的学生上台演示。(教师板书:对边相等)

4. 引导学生观察正方形的边,有什么发现?

你能证明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吗?

5. 小朋友们真了不起,通过你的观察,动手验证了两种图形边的特点,那你能不能利用手中老师发给

你的长方形的纸做一个风车呢?(全班同学动手做风车,教师给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说一说你在

做风车的过程中发现了哪些图形?

6.一个简简单单的风车,就让我们发现了这么多的图形,你能试着用这些图形来拼更多的图形吗?大

家来试试!

三、动手实践

1.学生独立完成第 3 页的“做一做”。

2.第6 页的第 4 题。

3.第6 页的第 5 题。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进行了图形的拼摆,同学们学得很投入,课下请大家留心观察生活中有哪些基本的图形拼

成的图案,说不定会有更多更好的发现。

第三课时:练习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形状以及特征。

2、通过学生动手拼一拼、摆一摆七巧板,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能辨认和区别这两种物体。

教学重难点: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形状以及特征

教法设计:引导观察,动手操作,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长方形的特点。出示一个长方形让学生说长方形的特点。结论长方形有四条边是长长的。

2、正方形的特点。

出示一个正方形让学生说正方形的特点。结论正方形有四条边是方方的、正正的。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1、第7 页练习一第 6 题。

仔细观察,用那个物体能画出左边的图形?圈一圈。

2、第7 页练习一第7 题。

出示长方体,谁来说一说:长方体有几个面?

各个面分别是什么图形?

是不是长方体的每个面大小、长短都一样呢?

3、第6 页练习一第 4 题。

昨天我们用相同或者不同的图形,拼出了自己喜欢的图案,今天我们继续来玩拼一拼的游戏。

动手。汇报。

三、巩固新知

第7 页练习一第8 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单元20 以内的退位减法

第一课时十几减9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9。

2. 培养学生初步的抽思象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 口算。

9 十39 十79 十49 十6

9 十99 十29 十59 十8

2. 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9 十() =129 十() =13

9 十() =149 十() =15

9 十() =169 十() =17

二、新授

1. 出示教科书P10 的图。

引导学生看图,提问:谁能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 有15 个气球,买了9 个,还有几个?)

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计算?该怎样列式?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板书:15—9=

提问:如果没有图,要算15 减9 等于几,该怎样想?

( 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互相商量。教师可提示学生联系旧知识进行计算。)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1)9 加6 得15,15 减9 等于65

(2)15 可以分成9 和6,15 减9 等于6;

(3)10 减9 等于1,l 加5 等于6;

(4)15 减5 等于10,再减 4 等于6。

教师对学生的不同想法,应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学生多动脑筋多思考。进一步提问:这么多的想法都是对的,那么你觉得哪一种方法又快又好呢?( 鼓励学生用想加算减的方法:想9 加几得15,15 减9 得6) 同时板书得数“6”。

2. 小朋友玩套圈游戏,投了14 个圈,有9 个没套中,套中了几个?

提问:

(1) 要求套中了几个,该怎样列式?(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4—9=)

(2) 得多少?怎样想的?教师板书得数“5” 。

3.小结: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什么内容?( 十几减9) 教师板书课题。

该怎样计算这些题目呢?教师指题,引导学生总结出想加算减的方法,同时也鼓励学生可选择自己

喜爱的方法进行计算。

三、巩固练习

1. 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 1 题。

让学生在桌子上用小棒摆一摆,边操作边小声地说想的过程。然后指名说,再在方框里填上数。

2. 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 2 题。

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3. 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 3 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任指几题,让学生说一说最喜欢用什么方法计算。

四、课堂练习

l .完成教科书P11 练习二第1、2 题。

2.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十几减9 的练习课

教学目标

通过十几减9 的练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20 以内退位减9 的口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填数计算,并讲一讲上下两行有什么联系?

(1)9+() =15(2)9+() =18 15-9 =() 18-9 =()

(3)9+() =14(4)9+() =1714-9 =() 17-9 =()

二、课堂练习

1. 完成P11 页练习一的第 4 题。

(1) 出示画面,让学生理解题意。

(2) 让学生独立口算出每一个算式的答案,并将他们对号入座。

(3) 教师任意选择一题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2. 完成P11 页练习一的第 3 题。

教师将l0 、14、13、17 写在黑板上,然后教师一手拿着9 的卡片在黑板上移动( 不必按顺序) ,卡片对着十几就算十几减9。

教师还可以随意在黑板上指题,全班每一个学生举数字卡片表示得数,这样能激发学生做题的兴趣,

有利于提高学习的效果。

3. 完成P12 页练习一的第 6 题。

(1) 出示题目让学生理解题意,口头叙述画面内容。

(2) 提问:这道题告诉我们什么条件,要我们求什么?

(3) 请学生列式,并复述口算过程。

4. 完成P12 页练习一的第8 题。

(1) 让学生独立理解题意,叙述画面内容。

(2) 让学生通过画面内容想一想:这道题可以提什么问题?

(3) 学生任意选择独立完成。

三、课堂练习

1. 完成P11 页练习一的第 5 题。

2. 完成P12 页练习一的第7 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布置作业。

第三课时十几减8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8。

2、使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计算退位减法的思考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8+3=9+5= 7+6=8+5= 7+4=9+2= 9+8=8+7=

2.看卡片,说出() 里应填多少。

9 十() =168 十() =139 十() =158 十() =17

3.12—9=3,说一说想的过程。

二、新授

1. 出示例2。

(1) 观察画面,理解图意,复述画面内容。

(2)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分组讨论,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3)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列出算式。

12—8=4

谈一谈你是怎样想的:

(4) 小结:刚才大家动脑筋想出了四种不同的思考方法,这几种方法都很好。其中第一种方法比较快,它采用的是“想加算减”的思考方法。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也可以采用这种思考方法。

2. 补充练习:摆一摆,算一算。

让学生在书桌上摆出8 个红圆片,再摆出 5 个黄圆片,然后再摆上大圆圈。

提问:

(1) 这种摆法表示什么意思?(8 个红圆片, 5 个黄圆片,一共有13 个圆片。)

(2) 再用虚线套住7 个红圆片,这种摆法又表示什么意思?该怎样列式?(13 —8=5 或13—5=8) 计算时你是怎样想的?( 让学生说一说思考过程。)

三、巩固练习

1. 完成P13 页的“做一做”第 1 题。

让学生口算,全班集体订正,个别题目让学生说说思考过程。

2. 完成P15 页“做一做”的第二题。计算并说出上下两行之间的关系?

3 布置作业。

第四课时十几减7、6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7、6

2、使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计算退位减法的思考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11-814-9 13-815-9

11-917-9 12-816-8

2.看卡片,说出() 里应填多少。

6 十() =128 十() =13

5 十() =117 十() =14

9 十() =166 十() =13

3.12—8=4,说一说想的过程。

二、新授

1.出示例3。

(1) 观察画面,理解图意,用自己的语言叙述画面内容。

(2) 出示鱼缸画面,请学生数一数,鱼缸里有多少条金鱼?(13 条)( 移动画面,黑金鱼隐藏到水草后) 再让学生猜一猜隐藏到水草后的红金鱼有几条?( 学生分组讨论,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3)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列出算式。13—7=6

谈一谈你是怎样想的:

(4) 小结:刚才大家动脑筋想出了四种不同的思考方法,这几种方法都很好。

(5) 改变题意:一共有13 条金鱼, 6 条黑金鱼,红金鱼有多少条?

(6) 学生独立列式,并说一说思考的过程。

l3 —6=7

三、巩固练习

1. 完成P14 页的“做一做”第 1 题。

让学生口算,全班集体订正,个别题目让学生说说思考过程。

2. 做一做第 2 题。

3、完成P14 页“做一做”的第 3 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提问上下两个□间的关系。

4.布置作业。

第五课时十几减8、7、6 练习课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熟练掌握十几减8、7、6 的计算方法,正确地迅速地计算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

2. 训练学生找出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的启蒙教育。

教学过程

一、复习教科书Pl5 第4 题

二.课堂练习

1. 完成P16 页的第7 题。

首先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在练习本上写减法算式,教师在巡视过程要加以提示,发现问题及时指导,

提醒学生不要漏写。

2. 完成P16 页的第8 题。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订正,对个别减法题目要求学生说出思考过程。

3. 完成P16 页的第9 题。学

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三、数学游戏

教科书P16 页的第 6 题。教师准备好两套不同颜色的卡片,一套写上14—8、12—5、12—4、16—9、15—8、ll —3、14—9、14—8、13—6、13—8 等算式卡片;一套写上5、6、7、8 等数字卡片。开始“找朋友”游戏。

游戏开始时,教师先指定一名手拿数字卡片的学生到讲台上来,比如:5。这名学生手举卡片问全

班学生:“5,5,你的朋友在哪里?”下面拿“14—9”、“13—8”卡片的学生接着说:“ 5 的朋友在

这里。”边说,边跑上讲台,站在拿 5 卡片的学生的两旁,再齐问台下的学生:“我们算得对吗?”全班学生齐答:“对、对、对。”紧接着热烈鼓掌。

其余各题也按上法进行。

四、布置作业

第六课时十几减5、4、3、2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5、4、3、2

2、使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计算退位减法的思考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11-814-6 13-815-611-717-9 12-716-8

2.看卡片,说出() 里应填多少。

3 十() =125 十() =132 十() =115 十() =14

4 十() =124 十() =13

3.12—6=6,说一说想的过程

二、新授

1.出示例4。

(1) 独立计算,指名板演。

(2) 谈一谈你是怎样算的:

(3) 小结。

三、巩固练习

1. 完成P17 页的“做一做”7

让学生口算,全班集体订正,个别题目让学生说说思考过程。

2. 做一做思考题。

3、完成练习四的第 2 题。

4.布置作业。

第七课时十几减几练习课(一)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熟练掌握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正确地迅速地计算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

2. 训练学生找出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的启蒙教育。教学过程

一、复习教科书Pl8 第3 题

二.课堂练习

1. 完成P18 页的第 4 题。

首先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在练习本上写减法算式。

2. 完成P18 页的第 5 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订正,对个别减法题目要求学生说出思考过程。

3. 完成P19 页的第 6 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三、布置作业

第八课时十几减几练习课(二)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熟练掌握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正确地迅速地计算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

2. 训练学生找出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的启蒙教育。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二.课堂练习

1.完成P19 页的第7 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完成P19 页的第8 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订正,对个别减法题目要求学生说出思考过程。

3.完成P19 页的第9 题。学

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三、布置作业

第九课时解决问题(一)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学会看图理解图意,编简单的加减法应用题。

2. 初步学会分析解答简单求总数的加法应用题和求剩余的减法应用题。

3.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认真分析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12—87+917—8l6 —715—511+2

2.★★★★★★★★

●●●●●

★和●一共有多少个?

3、△△△△△△△△△△△还剩多少个△?

二、新授

1. 出示教科书P20 页的图。( 让学生观察画面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讲—讲画面的内容。让学生自由结

合,互述画面内容。)

2. 板书:有16 人来踢球,现在来了9 人,我们队踢进了 4 个。

教师:同学们看到这些话,想一想问题是什么?

有16 人来踢球,现在来了9 人,还有几人没来?

教师:这道题的己知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

大家想一想该怎样列式?

什么这样列式?

教师提醒学生凡是应用题,得数后面都应该写上它的单位名称,并加上括号。

有一个信息“我们队踢进了 4 个。”这个条件有用吗?

介绍多余条件。

怎样检验答案是否正确。

小结:今天我们学的是图文应用题,今后我们在做应用题的时候看清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比如:

第(1) 题是知道男生和女生各多少人,求总数用加法。(2) 、(3) 两题是知道两个数的总数和其一个部分

数,求另一个数是多少用减法。( 可让学生自行讨论教师再进行总结)

三、巩固练习

1. 完成教科书P20 的“做一做”。

提问:这里有几个条件?有没有多余条件?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 布置作业

第十课时解决问题(二)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掌握比较两数多少的方法。

2. 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初步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 口算下面各题。

16-713-9 17-812-56+13 12+4

2. 比多少。

比比

教师:用一个对一个的方法想。

二、新授

教学例 6 。

1.出示例题。指名读题。知道小雪、小华各套中多少个?

2. 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可以怎么解决?

3. 让学生自己摆学具,比多少。

出示:小雪套中8 个,小华套中12 个。

教师:请大家用摆小棒的方法,第一行摆小雪的个数,第二行摆小华的个数。学生动手摆小棒,并向

学生说明小雪和小华的个数要一个对一个地摆,这样便于观察。

提问:哪一行摆得多?并指出小华比小雪多的个数,说出小华比小雪多了几个。

教师边提问边检查学生摆得是否正确,再指定一、二个学生摆给大家看一看。然后,教师根据学生摆

的情况,启发学生思考,小华比小雪多得的个数,就是小华比小雪多摆了几个。

4. 教师:刚才我们用摆小棒的方法,知道小华比小雪多摆了 4 根小棒,就表示小华比小雪多套了 4 个。那么大家想一想,这一道应用题告诉我们的条件是什么,要我们求的问题又是什么?

教师:要求小华比小雪多套几个,应该怎样想呢?(就是要求小华比小雪多的部分)

教师:用什么方法计算?

5.请学生列式:12-7=4 (朵)

口答:小华比小雪多套中 4 个。

三、巩固练习

1.完成P21 页的“做一做” 。

2.方民家收了8 棵大白菜,15 棵圆白菜。圆白菜比大白菜多多少棵?

四、小结

今天我们学的应用题里,告诉我们两个数,要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首先要分清哪个数比较多,

再想比较多的数是哪两部分组成的,从它里面去掉和另一个数同样多的部分,剩下的就是比另一个数

多的,用减法计算。

第十一课时解决问题练习课

教学目标: 生进一步掌握简单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学会解答简单的减法应用题。

教学过程

一、完成教科书P22 第2 题

二、完成教科书P22 第4 题

让学生观察画面,口头编题,列式计算,全班订正。

三、完成教科书P22 第1 题

让学生根据画面意思,进行编题。( 小红和小丽每人要写15 个大字,小红已经写了7 个,还要写几个? 小丽还要写 6 个字,她已经写了几个字?) 引导学生找出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再列式解答,全班核

对。

四、完成教科书P21 第3 题

全班同时开始,在指定的时间内检查学生的计算质量,对做得又快又好的同学给予表扬。

五、完成教科书P23 第6 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教师任意指一两题,请学生说出思考过程。

六、完成教科书P23 第8 题

七、课堂练习

1. 完成教科书P23 第5、7 题。

2. 布置作业。

第十二课时整理和复习(一)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归纳整理20 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

2、通过一图四式的练习,使学生熟练地掌握20 以内退位减法,进一步提高每个学生计算20 以内退位减法的熟练程度。

教学过程

一、复习

20 以内的退位减法我们已经学完了,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20 以内退位减法。

教师在黑板上出示20 以内退位减法表,并提问:

1、想一想20 以内退位减法一共有几道题?

2、找一找减法表中有什么规律?怎样才能很快地记住这36 道题?

二、探索规律

学生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1、竖着看,在排列上有什么规律?

(1)、每一竖行的减数都不变.

(2)、每一竖行的被减数从上到下依次递增1,这样它们的差也依次递增1。引导学生得出:减数不变,被减数越大。差也越大。

2、横着看,在排列上有什么规律?

(1)每一横行的被减数都不变。

(2)每一横行的减数从左往右依次少1,这样它们的差也依次递增1。

三、掌握算法

想一想:20 以内的退位减法题,你是怎样算的?

四、归纳整理

动脑筋想一想你还能发现什么有规律的排列?还能把这些卡片重新有规律的排列一下吗?

五、口算练习

1、教师任指表中一题,学生以最快速度口算出答案。

2、教师随意指出表中一题,让学生找出与这道题得数相同的所有试题。

3、针对学生容易出错的题目重点练习。

4、做练习六第 3 题

全班同时开始做题,教师计算时间,看谁又对又快。

5、完成练习六第 1 题

6、完成练习六第 2 题

六、布置作业

第十三课时整理和复习(二)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20 以内加减法计算方法。

2、通过复习结合加减法的含义,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正确的进行解题。

教学过程

一、口算检测

二、复习应用题

1. 出示教科书P25 的第四题。

(1) 让学生口头编题,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

(2) 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用减法计算?

(3) 列式计算。

2. 独立练习教科书P25 的第 5 题。

3. 出示教科书P26 的第8 题。

引导学生学会看懂统计表,并口头编题,列式计算,同时把表格填补完整。

4. 独立练习教科书P26 的第7 题。( 提醒学生注意运算的顺序)

三、课堂练习

教科书P26 的6 题。

四、布置作业

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

第一课时单一标准

教学目标

1、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学会分类的方法。

2、学生通过分一分,看一看,提高造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4、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探究新知

1、感知分类

出示例 1

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可以怎样分类呢?

揭示课题,生活中把一样的东西放在一起就叫分类。

(板书课题:分类)

2、巩固发展体验分类

按形状来分一分,怎样记录分的结果呢?

讨论汇报。

板演分法。

还可以怎么分?

二、巩固提升发散创新

1、课件出示练习七1、

2、3 题,学生集体完成。

2、开放练习拓宽思路(分正方体)师:同学们拿出你们的另外一袋学具,请给这些物品分类。学生小组活动( 4 分钟)汇报交流

三、课堂小结今天同学们都学到了哪些知识?这些知识对你有什么帮助?

第二课时不同标准

教学目标:

1.学会分同一类物品,并按照多种标准分类,感知分类的意义。

2.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 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能应用于生活中。

教学重点: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复习: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了按一个标准进行分类,谁能说说什么是“分类”?

引入: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分类”。(板书课题:分类)

二、小组活动,探究新知

1. 出示例 2

观察这些人有什么不同?请你们根据观察到的不同把这些人进行分类。

2. 小组交流。

要求:说说你是怎么分的,再听听别人是怎么分的。

3. 指导看书。

a.说说书上两个小朋友是怎么分的。

b .小结:根据不同的标准,我们可以有不同的分法。

三、巩固练习,体验根据不同标准分类

1. 分图形(第30 页第 4 题)

要求:想一想,你会怎么分?你为什么这样分?

在表格中表示分组结果。

2. 分图片。(第31 页的第 5 题。)

启发:现在请你们仔细观察这组动物,你能找出多少不同的地方?你们找到了这么多不同的地方,能不能根据每一个不同点都找到一种分法呢?

3. 小结分类方法。

师:通过活动,我们发现,每找到一种不同,就能相应地得到一种分法。这就是按不同标准分类。接着就请大家用今天学到的本领来做些练习。

4. 混合练习。(第31 页的第 6 题)

四、应用练习

1. 给公园中的人分类。(第32 页第7 题)

引导: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现在就让我们用学到的本领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这是公园中的一个场景,请大家把他们分分类。

同桌互相说一种分法,然后交流。

2. 给自己小组中的小朋友分类。

引导:刚才大家想到了许多分类的方法,通过交流我们也听到了别的同学的想法。现在就请大家用学到的方法来给小组里的同学分类,你能有几种分法?

a.小组活动。(放背景音乐)

b.集体反馈交流。

c.优胜组介绍所有的分法。

五、总结

上节课我们学了用一种方法分类,今天我们进一步学习了按不同标准分类。分类时的关键是找到不同的地方。

第四单元100 以内数的认识

第一课时数数,数的组成

教学目标

1. 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能够熟练地一个一个地或一十一十地数出数量在100 以内的物体个数。

2. 掌握100 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3. 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能力以及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教具准备: 00 根、橡皮筋10 根、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 回答问题:和 2 个一组成()

20 是() 个十组成的一和 1 个十组成()() 个十和() 个一组成17

2. 投影出示第31 页图。

提出问题:

(1) 画面上有几个小朋友?(4 个)

(2) 他们在干什么?( 数一共有几只羊)

(3) 他们都说了些什么?( 有的说大概有100 只,有的说比20 只多得多)

教师:他们回答对吗?这些羊大概有几只?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数数、数的组成。

二、新授。

1.教学例1。

(1)教师:同学们拿出小棒,一根一根地数,数出l0 根用橡皮筋捆成一捆( 学生动手操作) 。10 个一是多少,(10 个一是一十)( 板书) 是几捆?( 一捆) 继续数出10 根捆一

捆.教师:你们如果再接着数出9 根,现在一共是几根

?(29 根)

教师:大家数到29 根小棒,如果再添上一根是多少根?(30 根) 满10 根又要捆一捆,现在一共有几捆?(3 捆)

(2)教师拿出一排木块,全班同学数一数有几块?(10 块) 拿3 排木块是多少块?(30 块) 再加2 块呢?(32 块) 接着再加 3 块现在一共是几块?(35 块)

(3)教师:刚才我们已数出30 根小棒是几捆?(3 捆) 如果加入7 捆小棒现在一共是几捆(10 捆)?10 捆是几根小棒呢?(100 根)10 个十是一百。( 板书)

教师:数物体的个数可以 1 个1 个地数,还可以10 个l0 个地数,10 个十是多少?(10 个十是100)

2.教学例2。

(1) 数小棒从三十五数到四十二。

教师:请同学们拿出35 根小棒,看谁拿得快(3 捆又 5 根) ,再一根一根往下数一直数到四十二。

( 强调数到三十九根再数一根是多少)

四十二根是几捆又几根?

(2) 离开实物直接数数,从八十八数到一百.

(3) 做课本第35 页例 2 上面的“做一做”。

让学生独立做,先从五十六根小棒数到六十三根,再接着数到七十二根,有些学生可能对五十九后面,

六十九后面的数是什么有困难,老师要给予辅导。

教师出示 3 捆又 5 根小棒问学生现在一共是多少根小棒?(35 根小棒) 引导学生认真观察。35 根小棒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35 根小棒是由 3 个十和 5 个一组成的)3 个十和 5 个一组成多少呢?(3 个十和 5 个一组成35)

三、巩固练习。

1. 做课本第35 页例 2 下面的“做一做”。

首先让学生认真观察图形,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独立完成后,把你的想法告诉同桌的同学.

2. 再投影出示第33 页图。

提问个别学生:画面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这些羊有几只?

3、两人一组,互相说一说自己的学号,再说出它的组成。

甲:我是15 号。十五是由 1 个十和 5 个一组成的。

乙:我是50 号.五十是由 5 个十组成的。

丙:我是32 号.三十二是由 3 个十和 2 十一组成的。

四、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读数、写数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2,能正确地读、写出100 以内的各数。

教具准备: 计数器1 个小棒100 根铅笔24 枝投影片

教学过程一、复习。

l 、数数。

(1) 一个一个地数,从27 数到50,从85 数到l00 。

(2) 十个十个地数,从30 数到60,从20 数到100。

2.看题口答。

(1)() 个一是一十,十里面有() 个一。

(2)() 个十是一百,一百里面有() 个十。

(3) 6 个十和 2 十一组成() 。(4)2

个十和 5 个一组成() 。

(5)75 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3.教师报数,学生摆小棒。 6 ,25,50,68。

二、新授。

(1) 出示计数器。

教师;计数器从右边起,第一位叫个位,第二位叫十位,并在计数器上分别贴上“十位”、“个位”。

(2) 教师出示 2 捆铅笔和 4 枝铅笔。

这里共有几枝铅笔?( 有24 枝) ,有几个十枝和几个一枝。(2 个十枝和 4 个一枝)

学生回答后,教师分别把 2 捆铅笔和 4 枝铅笔分别挂在十位和个位上,接着问:“计数器上应该怎样

表示呢?”

写数时,要先写十位,再写个位.十位上是几,就写几;个位上是几,就写几,这个数写作“24”。

读数时,先读十位数,再读个位敷。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这个数读作二十

四,学生跟读两遍。

1. 教学例3。

(1) 第一行 3 题让学生独立完成,读给同桌的同学听,教师巡视指导。

(2) 第二行第 1 题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十位上有 4 十珠子。个位上一个也没有,试问;这个数该怎么写

呢?学生回答后,教师强调,“这个数十位上是4,就写4,个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写0”。因此写作:“40”读作“四十”。

(3) 第二行第2、3 题让学生尝试,说给同桌的同学听。教师提问个别同学,集体订正。

教师强调,写数的时候,有几个十,就在十位上写几,个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写“0”占位,如30、40、50 个位上都写“0”。若这些数个位上不写“0”行吗?为什么?

2. 教学例4。

(1) 出示10 捆小棒与计数器。

提问:这里一共有几捆小棒?几个10?10 个十是多少?

教师把10 拥小棒捆成一大捆,挂在百位上边。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精选考试类应用文档,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另外祝 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各科教案类文档,如需要请下载。希望能帮助到你们!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材分析一、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据收集整理、表内除法、图形的运动、混合运算、有余数的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克和千克、数学广角——推理、总复习等。 三、教学目标 1、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

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2、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3、认识轴对称、平移和旋转,剪一剪等。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4、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5、结合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经历数数的过程,能认识万以内的数,结合实际物体知道这些数的组成与分解。 6、认识生活中常见的秤。在实践活动中感知1克、1千克的物体有多重,了解克、千克的实际意义及1千克=1000克。 7、通过一系列的猜测、比较、推理等活动,使学生感受简单推理的过程,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与组合数。 四、情感态度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内容包括:观察物体(三)、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图形的运动(三)、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折线统计图、数学广角和综合与实践活动等。 本册修订后的教材,既有原实验教材的主要特点,又呈现出一些新的特色。 1.改进因数与倍数教学的编排,体现数学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本册教材的编排既注意体现《标准》中关于因数与倍数教学与教材编排的要求,同时注重体现近年来有关这部分内容教学改革的经验首先,将以往教材“因数与倍数”的教学内容分散编排,安排在本册的两个单元里教学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的含义等,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这些重要的概念;在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中,结合约分教学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和求法,结合通分教学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和求法其次,注意所涉及的数的范围在1~100的自然数内,避免题目中的数目过大此外,在例题的安排、素材的选取、习题的设计等方面都采取了新的措施。 2.改进熟悉分数的编排,注意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加强对分数意义的理解从本学期开始,学生将要系统地学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四则运算同整数、小数知识一样,分数知识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是进一步学

复杂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本套教材仍然采用了以往教材的编排体系,把分数划分为两个阶段教学第一段安排在三年级上册,借助操作直观,使学生对分数有初步的熟悉,虽然也出现了简单的分数大小比较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分数的初步概念,给学生积累一些感性知识在系统认识了小数和初步认识了分数的基础上,本册将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概括出分数的意义,比较完整地从分数的产生、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等方面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进而学习并理解与分数有关的基本概念,掌握必要的约分、通分、分数与小数互化等技能,以及分数的加、减法计算在具体安排上,本套教材一方面注意体现《标准》所提倡的教学理念,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阐述新的内容,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空间。 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小学阶段空间与图形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与前几册一样,本册教材继续把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作为空间与图形内容编排的研究重点,在教学内容方面安排了“观察物体(三)”“长方体和正方体”“图形的运动(三)”。 4.加强统计知识的教学,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逐步形成从数学的角度进行思考问题的思维习惯 通过四年多的数学学习,在统计与概率方面,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形成了一定的能力,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本册教材教学折线统计图,根据统计内容的调整,将单式和复式折线统计图集中进行编排,这样的编排有利于学生

部编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要点归纳

第一单元认识图形 3、缺了几块砖的方法 缺了(8 )块

4、沿虚线折一折,它变成正方体。 其中①号面与( )号面相对。 方法:中间隔一个 ①对③,②对⑥,④对⑤ 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1、计算方法 11-9=□ 方法一:破十法 11-9=2 先算:10-9=1,再算:1+1=2 方法二:想加法算减法 11-9=2 因为:9+2=11,所以:11-9=2 方法三:连减法 11-9=2 11-1-1-1-1-1-1-1-1-1=2 2、解决问题 (1)选择有效信息,排除干扰信息。

解决问题需要两个条件和一个问题。 例:小明家有14只鸡和5只鸭。公鸡有6只,母鸡有几只? 分析:两个条件是14只鸡和公鸡有6只。 问题是母鸡有几只? 干扰信息:5只鸭。 14-6=8(只) 口答:母鸡有8只。 (2)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减法)例1:小华有12个苹果,小芳有7个苹果,小华比小芳多几个? 12-7=5(个) 口答:小华比小芳多5个。 例2:小华有12个苹果,小芳有7个苹果,小芳比小华少几个? 12-7=5(个) 口答:小芳比小华少5个。 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 (要求:会填和画表格,自己能给出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分类的标准一致,分类的结果就一致。

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

1、 45、46、47、()、()、()、()、() 10、20、30、()、()、()、()、() 三十五接着数5个数是()、()、()、()、() 2、10个一(),10个十();我是由8个一和3个十组成(),我是由5个十和8个一组成();我是79,我的前面是(),后面是();我是85,比我少3是()。 3、五十二写作(),三十七写作();89读作() 68读作(),读数和写数都是从高位起。 从右边起,第一位是(),第二位是(),第三位()。 4、比较大小 (1)先比较十位,十位大的数就大。 例如:34○58 (2)十位相同再比较个位,个位大的数就大。 62○69 5、学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和少得多等语言来描述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例如:18比16多一些,16比18少一些; 99比10多得多,10比99少得多。

最新部编版小学数学教案范文总汇合集

最新部编版小学数学教案范文总汇合集 做一份好的教案,可以让老师在教学中游刃有余,显现出足够强大的自信.而且对于教案不仅仅是学校考核的标准之一,一个优秀的教师,他会在教案中加入自己独到的见解,可能你的见解是最先进的一种方式说不准呢?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小学数学教案一 课题:商中间有零的除法 教学目标 1.巩固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法则,并且掌握除数是两位数、商中间有零的除法的计算方法.了解补0占位的意义. 2.能正确地掌握除数是两位数、商中间有零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3.通过对旧知识的复习,引导学生探索新旧知识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 巩固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法则且理解商的中间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了解补0占位的意义,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理想商中间有零的除法补0占位的意义,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具学具准备 准备卡片若干张或投影片、小黑板.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算:(教师出示卡片,学生口答.) 42÷262÷3166×475÷5 51÷384÷254÷2720×40 2.说出下面各题的商的位在哪一位?商是几位数?(教师出示卡片指名学生回答.) 3.笔算:(教师出示题目,找个别学生板演.) 二、探究新知. 1.导入.

(1)教师用卡片出示 (2)教师指名学生说出计算步骤,口述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法则,商是多位数且商中间有零的计算法则. 2.教学例1 3. (1)出示例13:2835÷27 启发思考:首商写在什么地方?商是几位数?学生试做. 引导学生讲述:求出商的百位上的数之后,百位上的余数是1,把被除数十位上的3落下来以后是13,比被除数27小,不够商1,就对着那一位商0. 教师列竖式板书(注:0字用彩粉笔写上,提醒注意): (2)学生讨论.为什么不够商1就对着那一位商0呢? 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我们在计算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时,求出商的位以后,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时,就对着哪一位商0,然后把被除数的下一位落下来继续除. (3)继续试商:第二次除,当移下3后,13不够除,直接移下5,这时商5不行,因为商已确定是三位数,不写0,商便成了两位数15了,0起到占位作用. 师生共同解答: (4)师生共同小结:在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中,求出商的位以后,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时,就要对着哪一位商0,然后再把被除数的下一位落下来继续除. (5)反馈练习. 三、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除数是两位数,商中间有零的除法,计算时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时,就在哪一位上面写0,然后再把被除数的下一位落下来继续除.可通过先确定商的位数的方法来检查商中间是否丢掉了0. 随堂练习 1.填空:(教师出示投影片) 在□里填上适当的数,并讲清为什么. 2.9315÷455287÷175916÷29 教师投影出题目的同时,发3张投影胶片给3位学生完成,教师巡视辅导,然后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应用题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应用题 【篇一】 1、草地有公鸡7只,母鸡39只,母鸡比公鸡多多少只?公鸡比母鸡少多少只? 2、食堂运回大米28袋,面粉7袋,面粉比大米少多少袋? 3、体操队有18人,游泳队比体操队多11人,游泳队有多少人? 4、水果店卖出26筐苹果后,剩下的比卖出的多9筐。剩下多少筐苹果? 5、小华有25本故事书,小方比他多11本。小方有多少本? 6、六月卖出冰箱58台,七月比六月多卖出22台。七月卖出多少台? 7、小花今年8岁,爸爸比她大29岁。爸爸今年多少岁? 8、有5个草莓,樱桃比草莓多3个,樱桃有几个? 9、小花捡了25个贝壳,小明比小花多捡了4个,小明捡了多少个贝壳? 10、数学组有9人,美术组比数学组多8人,美术组有多少人? 11、食堂运回大米28袋,面粉比大米多7袋,面粉有多少袋? 12、小明养了36只兔,小红比小明多养了3只,小红养了多少只兔? 13、商店里有35盒红汽球,黄汽球比红汽球多10盒,黄汽球有多少盒?

14、25比12多多少? 15、比32多20的数是多少? 16、一个加数是28,另一个加数比它大10,另一个加数是多少? 17、一个数比60多30,这个数是多少? 18、38比8多多少? 19、一个数是26,另一个数是58,和是多少? 20、29比7多多少? 【篇二】 1、原有29个球,借出8个,还剩多少个? 2、借出8个球,还剩21个,原有多少个? 3、买来12个苹果,吃了4个,还剩多少个? 4、吃了4个苹果,还剩8个,原来有多少个? 5、车场里开走了4辆车,还剩15辆。车场里原有多少辆车? 6、草地上的兔子跑了8只后,还剩下40只,原来有兔子多少只? 7、商店卖出汽水32箱,还剩20箱,原有汽水多少箱? 8、水果店卖出苹果76筐,还剩3筐,原有苹果多少筐? 9、小山剪了一些★,贴了31个,还剩下7个。小山剪了几个★? 10、小华看书看了92页,还剩下4页没有看。这本书有多少页? 11、英语小组原来有12个人,今天上课缺席的有2个人,今天上课的有多少人? 12、学校里有8个足球,49个小皮球,小皮球比足球多多少个?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全册教学内容、重点及教学目标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全册教学内容、重点及教学目标 人教版小学一册教学内容、重点及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数一数,比一比,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分类,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 教学重点: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 教学目标: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的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院,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人教版小学二册教学内容、重点及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位置,250以内的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各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 教学重点: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加减法中算。 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的组成的,掌握100以内的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一年级数学 [时限:60分钟满分:100分] 温馨提示:小朋友,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你一定积累了很多知识,现在请认真、仔 细地完成这张试卷吧。加油! [ 2+3= 5+3= 7-3= 10-7= 14-4= 4+6= 10+9= 9-9= 9+8= 11-6= 5+9= 13-4= 3+9= 7+7= 17-8= 15-9= 10+3= 16-10= 10-0= 2+14= 10-3-7= 9-2+6= 10-7+3= 7+0+6= 二、填一填。 1.数一数,填一填。 } 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3.个位上是3,十位上是1的数是()。 《 4.和10相邻的两个数是( )和( )。 ()()() 一个学期就要结束了,你一定学到了不少知识 吧!来试一试,你一定行,加油!

5.在○里填上“>”、“<”或“=” 9○8 6+9○14 13-7○8 9+4○9-4 15-9○15- 6 5+6○6+5 6. 一共有( )只动物。从左边数,排第( );从右边 数, 排第( )。 前面有( )只小动物,后面有( )只小动 物。 … 7. ( )+4 = 9 14-( ) = 10 ( )+( )=11 8. 按规律填一填。 (1) , (2) □ ○ △ □ ○ △ □ ○ △ ( )( ) 9.比一比。 (1)下面哪种水果重 (2)在最高的动物下面画“√”在 重的下面画“√”,轻的 “√”,在最矮的动物下面 下面画“X ” 画“X ” , 4 6 10 ~ 4 6 10

三、圈一圈。把每行中不同类的圈出来。 《 四、选一选。右面的哪一幅照片是小明看到的请在后面的括号里画“√”。 ] 五、数一数,填一填。()()

部编版小学数学《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分数的意义》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开篇之课。学生在三年级上册已经借助操作,初步认识了分数,知道了分数的各部分名称、读写法、以及知道把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成若干份,取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引导学生对分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理解分数的意义是这节课的教学重点,也是学生的学习重点。理解单位“1”是这节课的教学难点。 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的意义及单位“1”的含义。 2.让学生在操作中明白分数是怎么产生的,并引导学生归纳、整理、概括出分数的意义。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 3.联系生活实际设计教学环节,使学生明白数学源于生活,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突破教学难点。 师:今天皮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老朋友,是谁呢?(板书“1”) 师:生活中哪些物体的个数可用“1”表示? 生:1个苹果、1块蛋糕 师:你们刚才说的都是一个物体,一年级的学生也是这样回答的。皮老师提示一下,这些学生能用“1”表示吗? 生:一组学生,一群学生。 师:谁还能说? 师:你们刚说的“1”和以前说的1有什么不同? 生:指一些物体。 师:我们把一个物体和一些物体都叫一个整体或叫做单位“1”。 设计意图: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说1个人,1个班级,其实就是把单个物体或多个物体看作了一个整体。于是,我通过设计问题“生活中哪些物体的个数可用1表示?”,

引导学生理解“单位1”,从而突破了本节课的一个难点。 二、想象操作,初步感知分数的意义。 师:这里有8个苹果,谁能用“1”表示? 生:一些苹果、一堆苹果。 在数学上,我要把8个苹果看成一个整体,用圆圈圈起来,那这表示什么意思? 生:把8个苹果看作单位“1”。 师:刚才我们通过以前所学的1,认识了单位“1”。 师:现在我要取走8个苹果的四分之一,怎么办? 生1:把8个苹果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一份。 师:谁来说说,这四分之一表示什么意思? 生2:表示把8个苹果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每一份都是这堆苹果的四分之一。 这是2个苹果,怎么用四分之一表示呢? 生:这2个苹果,就是这4份中的一份。 师:那有几个四分之一? 生:有4个四分之一。 师:那2份可以用什么分数表示呢?谁能用完整话说说四分之二表示什么意思? 师:4份呢? 生:4份就是单位“1”,用分数表示四分之四。 看图说分数,并说说表示的意思。 师:同学们,你们太厉害了,现在加大难度考考大家,这幅图跟刚才的那副图有什么不同,在这个图中你想到了哪些分数? 学生汇报:想到了六分之一、六分之二、六分之三、六分之四、六分之五、六分之六、三分之一、三分之二、三分之三、二分之一、二分之二。(课件一一演示出来) 三、创造分数,加深分数意义的理解。 师:刚才,同学们看到一个单位“1”想到了分数,现在请你们把下面的图形分一分、涂一涂,创造出自己喜欢的分数,并写在题纸上。(每组的图形不一样,有12个正方体,5个草莓,10个三角形,16个笑脸)

2018年秋人教版部编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RJ)全册电子教案

第1单元准备课 第1课时数一数 【教学内容】教材P2-P5 【教学目标】 1、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2、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教具准备】 1、挂图或幻灯片,内容是课本第2~3页学校开学图。 2、小黑板一块,内容是课本第4~5页1~10的各数实物图。 3、1~l0各数的数字卡片共l 0张。 【教学过程】 一、引入谈话 师:小朋友,你们已是一年级学生了。这一节,我们上的是数学课。师:数学课要学什么本领呢?它要学的知识可多呢! 二、新授 1、教学“学校开学图”。 出示放大图。(指着挂图向学生讲解) 大家仔细观察,这幅图里都画了些什么? (1)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2)指明学生说一说。 (3)问:图上有几座房子?有几面红旗?

师:一座房子,一面红旗都是1件东西。 问:找一找还有什么的数量是1的? (板书“l”,全班同学读两遍。) (4)问:有几个同学向老师行礼?(2个同学)有几个同学拉单杠?(2个同学) 问:图里还有什么数量是2? 小结:2个同学向老师行礼,2个同学在看书,2个同学在观看踢足球……它们的数量都是2。 (板书“2”,全班跟读两遍。) (5)问:谁能说一说有几个小朋友踢足球?(3个小朋友) 问:图中还有哪些数量是3的? 小结:3个小朋友踢足球,3条凳子,3个女孩跳绳,它们的数量都是3。 (板书“3”,全班跟读两遍。) (6)问:谁能说一说用哪个数字来表示垃圾桶有几个? (7)问:谁知道4数完以后该数几?(老师板书“5”) 问:图上还有什么数量是5的?(5朵花) (8)问:谁能说出数5以后是数几呢? (9)师:空中有7只飞鸟,就用7表示。 (板书“7”,全班跟读两遍。) (10)问:7是在什么数的后面?(在6的后面)数完7以后数几呢?(板书“8”)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全集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全集 第一单元数数 单元教学内容:第一单元(第2----5页)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第2——5页的内容,第2、3页是一幅美丽的画面,图中有教师、学生、鲜花、树木、楼房,人和物的数目注意用到10以内的各数。新教材丰富的教学资源,不仅将数扩展到20,而且画面中,每个数量出现了多种角度数的话,还会数出很多,这就给予学生创设了充分观察、探究的空间。在教学中,注意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数画中的事物,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的能力,并不要求都数到,只要教师心中有数,在学生数出以后能给及时正确的评价即可。单元教学目标: 1、在和谐愉悦的探讨氛围中,了解学生的数数和认数情况。 2、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体验与人合作交流的快乐。 3、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使学生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4、充分利用材料资源,渗透思品教育。 单元教学重、难点:

1、学生数数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的的数感。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爱数学的情感。 2、引导组织好学生小组学习,使学生初步感知合作学习的快乐及要求。 教学准备:课件、卡片等。 单元课时安排:约1课时。 第一课时数一数 教学内容:第2——5页(数一数) 教学目标: 1、在非常和谐愉悦的氛围中,初步了解儿童认数、数数情况。 2、通过观察等探求活动,使学生初步建立数感,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合学生体验与人合作、交流物快乐,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其对人对物的爱的情感,初步培养学生会听、会说、会补充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初步建立数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及合作与参与的意识。 教学准备:课件,学生分成四人一小组。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拿出一份礼物————金龟子的信,让学生随着美丽的画面和动听的音乐听信:亲爱的小朋友们,你们好,从今天开始,你们将成为一名真正的小学生了,在学校里,你们将会在老师的带领下,学到许许多多有用的知识,学会许多的本领,会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着巨大贡献的人,你们高兴吗?数学书里都是一些有趣的游戏和活动,充满了神奇,学好数学非常有用,它可以帮助你解决一些你生活中的困难,你们想学习数学吗?那么,从现在开始,你们的数学胡老师将会把你们带进数学的王国里,让你们学好数学,用好数学,到那时,你们一定会成为一名出色的小学生的,你们有信心吗? 二、认真观察,小组讨论,了解数数情况 课件出示书中第2——3页的画面。课件\数一数课件 1、这是什么地方?你认为它美丽吗? 2、请你说一说:这幅图是什么意思?图上的物体分别有多少?

部编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卷

部编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卷 (时间:90分钟)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17读作______;七十一写作______。 2. 在横线上填上>、<或= 80______85-3 100______90+9 42+8______49 48+9______48-9 3+70______37 4角8分______50分 5角+6角______1元 2元______19角3. 8个一和6个十组成______,它前面的一个数是______,后面的一个数是______ 4. 60角=______元 89分=______角______分 1元-4角=______角 11元+10角=______元 5. 1角=______分 50角=______元 4元8角=______角75角=______元______角 6. 填上“克“或“千克”。 7. 一个三位数百位是1,个位和十位都是0,这个数是______,读作______ 8. 32角=______元______角5元=______角 36角=______元______角100分=______角

9. 3个十是______,10个十是______。 10. 9个十9个一合起来是______,和它相邻的数是______和______。 二、判断题。(共10分) 1. 十位上是3的最大两位数是39。() 2. 在减法运算中,差加减数等于被减数。() 3. 一个正方形可以折成2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或长方形。() 4. 40比39大1,而比41小1。() 5. 估算898-303,大约是500。() 6. 比867多143的数是1000。() 7. 如果每名学生的体重是25千克,那么40名学生的总体重就是1吨。() 8. 如果☆-12=8,那么☆=20。( ) 9. 3个一和7个十合起来是37。( ) 10. 67跟60、70两个数,它更接近60。() 三、选择题。(共20分) 1. ( )是个位上是7的两位数。 A .17 B .73 C .7 2. 王大妈把收获的苹果装在同样大的筐里,一共装了60筐。她从中任意抽出6筐称一称,结果分别是37千克、38千克、42千克、41千克、40千克、39千克。她大约一共收获苹果( )千克。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 (全册)

教案 (学年第二学期) 学校学科数学教案 二年班执教者

二年级数学学科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以“三个面向”为指针,以唯物辩证法 为基础的指导思想,以现代教学理论和心理 学为依据,正确处理需要与可能,适应数学 学科特点与儿童特点,教与学,因材施教。 二、教学内容一、数据收集整理六、有余数的除 法 二、表内除法(一)七、万以内数的 认识 三、图形的运动(一)八、克和千克 四、表内除法(二)九、数学广角 五、混合运算十、总复习 三、教学目标理解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学会用两步 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 能用乘法口诀求商。能认读万以内的数,正 确计算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学会用除法解 决问题,认识质量单位克与千克,了解统计 的意义,会在图形中找规律。 四、方法措施学生易对具体、生动、鲜明的形象产 生兴趣,在教学中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 培养学生的理解、记忆、应用能力。要充分 利用新旧知识的联系迁移,全面教学与分层 教学相结合。

教材分析 认识计数单位"百"和"千",知道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的数的组成,会比较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数的大小,近似数。了解除法的含义;能熟悉地用乘法口诀求商。辨认锐角、钝角;认识质量单位,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通过活动感受知识,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教学的实际应用。 本册教材注意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出发,利用各种学习内容为学生提供充分的、现实的数学探究活动以及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获得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的同时,逐步形成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创新的意识,逐步发展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和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可以将这两个单元整合起来,学过《表内除法》后,学生已熟练地掌握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在表内除法中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让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自己探索,练习所有的表内除法题的计算方法。这样安排既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的能力,又可以培养学生理解,迁移能力,还可以省时。 培养学生的辨别、分析及空间想象能力;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判断及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乐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数感和估算能力;培养学生的互相合作、独立探索新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学生情况分析 ——————————————————————————————————————————————————————————————————————————————————————————————————————————————————

部编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要点归纳(20200513210210)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要点 ▼ 第一单元认识图形 1、认识和会画 2、七巧板是由1个正方形、1个平行四边形、5个三角形组成的。 3、缺了几块砖的方法 (1)根据砖的排列规律用画一画来解决。 (2)不动手、不动笔,看着第一层就知道第三、五层缺了几块砖,看着第二层就知道第四、六层缺了几块砖。 (3)先数一层有几块砖,每一层都是一样长的,算出每层缺了几块砖。 缺了(8 )块

4、沿虚线折一折,它变成正方体。 其中①号面与( )号面相对。 方法:中间隔一个 ①对③,②对⑥,④对⑤ 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 1、计算方法 11-9=□ 方法一:破十法 11-9=2 先算:10-9=1,再算:1+1=2 方法二:想加法算减法 11-9=2 因为:9+2=11,所以:11-9=2 方法三:连减法 11-9=2 1-1-1-1=2 2、解决问题 (1)选择有效信息,排除干扰信息。 解决问题需要两个条件和一个问题。 例:小明家有14只鸡和5只鸭。公鸡有6只,母鸡有几只分析:两个条件是14只鸡和公鸡有6只。 问题是母鸡有几只 干扰信息:5只鸭。 14-6=8(只) 口答:母鸡有8只。 (2)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减法)例1:小华有12个苹果,小芳有7个苹果,小华比小芳多几个12-7=5(个) 口答:小华比小芳多5个。 例2:小华有12个苹果,小芳有7个苹果,小芳比小华少几个

12-7=5(个) 口答:小芳比小华少5个。 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 (要求:会填和画表格,自己能给出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分类的标准一致,分类的结果就一致。 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就不同。 1、按大人和孩子分 大人孩子人数84 2、按男女分 男女人数66 3、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4、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解答。 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

最新部编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最新部编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苍溪县黄猫乡中心小学校汪国民 2020 年 3 月25 日

各单元知识点系统归类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一) 新知识点: 1、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的三个 方向。 2、知道辨别地图上的方向。 3、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四个方向)。 4、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 的七个方向。 5、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八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路线。 教学要求: 1、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 方向,能够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 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路线。 教学建议: 1、根据学生原有的认知,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会运用方位知识。 2、使学生学会辨认地图上的方位和空间方位。最初,应当根据学生自身的方位 来形成辨认方位的技能,然后把这些方位和地图上的方位联系起来。教材首 先利用学生已有的上、下、前、后、左、右的方位知识,通过大量的操作活 动,让学生练习辨认东、南、西、北等方位的能力,然后让学生学习辨认地 图上的东、南、西、北等方向。 3、三年级学生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化的关键时期,此时的 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与感性经验相联系,仍然具有很大部分的具 体形象性。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东、南、西、北等方位概念的掌握还是比 较抽象的,学生需要大量的感性材料和丰富的表象积累。因此,在教学时要 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创造大量的活动情景,充分调动学生 的积极性,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意见,并能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使学生在观察、

最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最新版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目录 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 (1) 第1课时观察物体(1) (2) 第2课时观察物体(2) (4) 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 (6) 第1课时认识因数和倍数 (7) 第2课时一个数因数的求法和一个数倍数的求法 (9) 第3课时2、5的倍数的特征 (11) 第4课时3的倍数的特征 (13) 第5课时练习课 (15) 第6课时质数和合数 (17) 第7课时数的奇偶性 (19) 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 (21) 第1课时长方体的认识 (22) 第2课时正方体的认识 (24) 第3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概念及计算 (26) 第4课时练习课1 (28) 第5课时练习课2 (30) 第6课时体积和体积单位 (32) 第7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 (34) 第8课时练习课 (36) 第9课时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37) 第10课时容积和容积单位 (39) 第11课时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41) 第12课时整理和复习 (43) 第13课时综合与实践探索图形 (46) 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49) 第1课时分数的产生和意义 (50) 第2课时分数与除法 (53) 第3课时分数与除数的关系的应用 (56) 第4课时真分数和假分数 (58) 第5课时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 (61) 第6课时分数的基本性质 (63) 第7课时分数的基本性质练习课 (67) 第8课时最大公因数 (70) 第9课时最大公因数解决问题 (73)

第10课时最简分数和约分的意义 (75) 第11课时约分练习课 (77) 第12课时最小公倍数 (79) 第13课时最小公倍数解决问题 (82) 第14课时通分 (84) 第15课时通分练习课 (87) 第16课时小数化成分数 (90) 第17课时分数化成小数 (92) 第18课时整理与复习 (94) 第五单元图形的运动(三) (97) 第1课时旋转的特征 (98) 第2课时方格纸上的图形旋转变换 (100) 第3课时欣赏与设计 (102) 第六单元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104) 第1课时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106) 第2课时同分母分数的连加、连减 (108) 第3课时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练习 (111) 第4课时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112) 第5课时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练习课 (115) 第6课时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 (117) 第7课时分数的简便计算 (120) 第8课时解决问题 (121) 第9课时打电话 (123) 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 (127) 第1课时单式折线统计图 (128) 第2课时复式折线统计图 (131)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找次品 (133) 第1课时简单的找次品问题 (134) 第2课时稍复杂的找次品问题 (137) 第九单元总复习 (139) 第1课时总复习——因数与倍数 (139) 第2课时总复习——分数的性质和意义 (141) 第3课时总复习——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143) 第4课时总复习——空间与图形 (145) 第5课时总复习——观察物体与统计 (147)

最新部编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单元数一数 1、数一数 数数:数数时;按一定的顺序数;从1开始;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那个数;即最后数到几;就是这种物体的总个数。 2、比多少 同样多: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都没有剩余时;就说这两种物体的数量同样多。比多少: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其中一种物体有剩余;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多;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少。 比较两种物体的多或少时;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 第二单元位置 1、认识上、下 体会上、下的含义:从两个物体的位置理解:上是指在高处的物体;下是指在低处的物体。 2、认识前、后 体会前、后的含义:一般指面对的方向就是前;背对的方向就是后。 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从而得出:确定两个以上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相对的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3、认识左、右以自己的左手、右手所在的位置为标准;确定左边和右边。右手所在的一边为右边;左手所在的一边为左边。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 一、1--5的认识 1、1—5各数的含义:每个数都可以表示不同物体的数量。有几个物体就用几来表示。 2、1—5各数的数序 从前往后数:1、2、3、4、5. 从后往前数:5、4、3、2、1. 二、比大小 1、前面的数等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3;读作3等于3。 前面的数大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2;读作3大于2。前面的数小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4;读作3小于4。 2、填“>”或“<”时;开口对大数;尖角对小数。 三、第几 1、确定物体的排列顺序时;先确定数数的方向;然后从1开始点数;数到几;它的顺序就是“第几”。第几指的是其中的某一个。 2、区分“几个”和“第几” “几个”表示物体的多少;而“第几”只表示其中的一个物体。 四、分与合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全册完整

人教版部编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优质教案

“观察物体”是“图形与几何”领域的内容,数学《课程标准》在每一学段要求不同。第一学段是“能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简单物体的形状”。第二学段是“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第三学段是“正式学习投影和三视图的知识”。本单元重在动手操作,教材设计了形式多样的观察和实践活动,为学生展开空间想象提供了平台;动手操作不能仅仅停留在“观察”的层面上,要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推理—验证的过程,意在激发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本单元是观察物体(三),前面已经学习了观察物体(一)和观察物体(二),因此学生对于观察物体的知识有了一定的认识。前面所学的知识重点在于观察,而这一单元的知识侧重于动手操作,只有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学生才能真正经历观察—猜想—推理—验证的过程,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才能得以锻炼,空间观念才能得到发展。 1. 准备好必要的教具和学具。 由于本单元有大量的观察和拼搭等活动,所以除教具外,最好每个学生都准备一套相应的学具。可以结合实际,指导学生自制学具。 2. 注意让学生真正地、充分地进行活动和交流。 只有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才能真正经历观察—猜想—推理—验证的过程,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才能得以锻炼,空间观念才能得到发展。因此,教师要切实组织好学生的课堂活动,要让所有的学生都真正地、实实在在地进行观察和操作。 1. 要选择学生熟悉的、便于组织活动的教学素材。 2. 要提供学生足够的自主探索知识的活动空间和机会。由于学生的抽象思维水平还不够,这就需要借助于直观的活动进行自由探索,亲身实践。 3. 要给学生创造合作与交流的氛围。 观察物体(三)2课时 从某个角度观察多个物体 教材第2页的内容及练习一第1、第2题。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新部编版模板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备课 备课总的要求是课前有思考、有思路,能说课。对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如新任教师、成熟教师、优秀教师)可以有不同的备课要求,教案要因人而异;教案要留有发展的空间,注重实效。新课程下的教学常规应加大对备课组活动的管理,形成个人研究与集体研究相结合的备课制度。备课应该牢牢把握“个人领悟、集体研究、把握课标、重组资源”的原则,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最终能够形成具有教师个人风格的教案。譬如,在实践中,有人提出“备课”要做到“五有”、“五备”:即脑中有“纲”(课程标准),胸中有“本”(教材),目中有“人”(学生),心中有“数”(差异),手中有“法”(方法)。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基础,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其基本要求是: 1、学习课程标准(或大纲) 《课程标准》(或《大纲》)是教学的基本依据,教师应首先认真学习领会《课程标准》(或《大纲》),明确教学目标、教学原则以及各年级各学科的教学要求和任务,整体把握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和衔接。 2、钻研教材(或材料) 深入钻研教材,通过感知教材——理解教材—掌握教材的过程,着重把握施教年级的教学内容在整体安排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和突出重点,适当分散难点,做到内容、目标心中有数,合理安排。 3、了解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

备课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力求全面了解每个学生思想状况和兴趣态度,了解每个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技能水平,了解每个学生学习方法和习惯,注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以利于因材施教,提高教学实效性。 4、设计课堂整体思路 在编写教案前对整堂课的教学应有总体的设计,这是个头脑预演过程,是精心设计教学方案的前奏,很有实际意义。总体思路应考虑目标、内容、条件等各因素彼此协调平衡,要考虑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认知结构的合理组合,要有弹性,便于整体把握,优选教学手段和教学法。 5、编写教案 教案是教师统筹规划教学活动的设计方案,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其内容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具及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后记等。

【精编】部编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 1~5的认识 教学资料

3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新知识点 1.认、读、写1~5各数,认识“>”“<”和“=”,用“>”“<”和“=”正确比较1~5各数的大小。 2.自然数的基数含义(几)和序数含义(第几)。 3. 5以内数的组成。 4.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用加法计算。 从一个数里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的运算用减法计算。 根据数的组成计算5以内数的加减法。 5. 0可以表示什么也没有,还可以表示起点。 6. 0加几,仍等于几;几减0,仍等于几;0加0等于0,0减0等于0;相同的两个数相减,结果还是0。 教学要求 1.能认、读、写5以内各数,并注意书写工整。会用5以内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会区分几和第几。 2.掌握5以内数的顺序和各数的组成。 3.认识符号“=”“>”和“<”,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并会用语言(等于、大于和小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4.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会用自己理解的方法口算5以内数的加减法。 5.能运用5以内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6.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看图列式计算。 教学建议 1.本单元的重点之一是学习写数字和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感。 初入学的儿童对数字的结构和笔顺不易掌握,有的学生往往把上、下、左、右的位置搞错(如3写成ε)。另外手指也不灵活,写0、2、5等数字时,拐弯不圆滑,要写得整齐匀称就更难了。因此,学写数字要作为一个重点。为了让学生写好0~5各数,教材中做了示范,要求学生从开始就按照一定规格写数字,养成书写认真、一丝不苟的学习习惯。 会用数字、符号或图形进行表示和交流,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本教材从学习1~5开始,就注重了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数感、符号感的培养。教学时,老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用0~5各数来表示一些物体的个数和顺序,会用不同的方法来表示数。在第17页通过富有趣味的图画让学生理解符号“=”“>”和“<”两边的数的大小。类似这样的实践活动,老师应尽可能为学生提供素材,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逐步建立数感和符号感。 2.在学习加减法的计算时,一方面尊重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行口算,提倡算法多样化;另一方面老师可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引导学生学习较高水平的算法,以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如4+1=5的算法中,用数的组成来计算4+1=5是较高水平的算法,应积极引导学生将低水平的点数、数手指等方式上升到用数的组成来计算的方法上来。减法的计算也是如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