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特殊儿童教育自考真题整理版Word编辑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自考真题整理版Word编辑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自考真题整理版Word编辑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自考题目整理

☆整理08-17年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的简单题、论述题和应用题

1.论述早期发现和早期干预对特殊儿童发展的作用。(08/15论)1

众多的研究表明,对具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来说,早期发现和早期干预具有特殊的重要性。早发现和早期干预不仅可以帮助障碍儿童克服和减轻由障碍带来的不良后果,而且可以为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特殊需要的儿童提供良好的方向发展的支持性环境教育。2.什么是回归主流的一体化融合教育(09简)1

回归主流的一体化融合教育主张特殊教育正常化,即让特殊儿童回归社会主流,比较集中地表现在特殊儿童的教育安置方面,要求尽可能地将特殊儿童与正常儿童安排在一起接受教育。

3.试论述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对社会文明进步的意义。(12/15论)(12/13简)1

每一位特殊需要儿童都是作为一个社会的一个个体存在的,与整个社会及社会发展都有一定的关系。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对社会文明进步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为社会发展增加了建设力量;

第二,有效地减少社会承担的特殊教育和残疾福利费用

第三,有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的全面发展。

4.简述全纳性教育的基本特征。(14简)1

(1)要求在普通学校的普通班级内教育所有学生

(2)要求教师与其他人组成特殊需要儿童的工作小组,为特殊儿童提供高水平的支持

(3)全纳性教育的课程由一般课程和个别化教育计划构成

5.试从特殊需要儿童自身及其家庭的角度论述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的意义。(14论)1

(1)直接效益——对特殊需要儿童成长的意义

积极帮助学前特殊儿童建立全面发展的基础;

充分促进学前特殊儿童潜能的发展;

有效预防学前特殊儿童第二障碍的出现。

(2)间接效益——对特殊需要儿童家庭的意义

有助于家长正确认识孩子的特殊需要,并且积极参与到教育过程去帮助自己的孩子;

有助于家长减轻精神和物质方面的负担。

6.举例说明什么是第二障碍(或称第二次障碍)。论述如何防止特殊需要儿童的第二障碍

的出现。(16论)1

如何防止特殊儿童第二障碍的出现:

(1)早期教育环境的适宜性,将有利于预防特殊需要儿童第二种障碍或第二次障碍的出现。

(2)在学前教育特殊环境中,若特殊需要儿童和家长、教师构成了良好的互动模式,就会对儿童未来发展形成良性的影响,促使儿童的发展朝着比较理想的方向迈

进。

7.简述我国学前教育机构内常见的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的类型。(16简)1

(1)认知发展障碍儿童:主要表现在智力落后和学习困难两方面。

生理发展障碍儿童:包括儿童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感官、动作和身体健康的

问题。

(2)语言发展障碍儿童:是指在早期语言获得过程中出现了发展性的异常现象。分为构音异常、发声异常、流畅度异常和语言发展异常。

(3)情绪和行为问题:情绪和行为问题儿童是行为与社会要求相违背,从而妨碍了个人适应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的一类儿童。学前情绪和行为障碍儿童主要有:孤

独自闭倾向儿童和多动综合问题儿童以及社会适应性问题儿童,(4)超常儿童:智力发展突出优异或具有某方面特殊才能的儿童。

病弱儿童

8.试论述幼儿教师如何观察与发现幼儿园的病弱儿童。(08/15论)2

幼儿园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发现儿童的一场,及时反馈给家长或医生,尽早治疗。儿童有下列异常情况应该引起注意:

(1)脸色过于苍白;

(2)全身显得相当柔弱;

(3)动作笨拙、经常有摔跤现象,肢体活动的协调性极差;

(4)关节、肌肉僵硬,四肢无法伸直;

(5)嘴唇和指甲呈青紫色;

(6)吃饭时盗虚汗、面色苍白或饭后经常呕吐;

(7)经常发烧不退;

(8)容易出血或发炎;

(9)四肢或身体出现血斑。

9.病弱儿童的身心特征。(11简)2

幼儿由于体弱多病,容易产生注意力不集中,注意的持久性差、精力不支等等问题,这些可能会对他们的认知能力发展产生一些负面影响,也会使得他们的生活经验比较贫乏。

疾病的问题会影响儿童的学习兴趣与情绪。对儿童的最大影响表现在儿童个性发展方面。由于身患疾病,家长过分保护和迁就,会使儿童过于依赖,缺乏自信,容易形成孤僻、退缩等不良人格特征。

视障儿童

10.试论述视觉障碍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09论)2

(1)视觉障碍儿童的视觉丧失或减弱,听觉和触觉可以起到补偿作用

(2)听觉注意力好,但兴趣较为狭窄

(3)机械记忆能力强,想象受视觉障碍的影响大

(4)语言往往与形象脱离,思维时概念的形象往往不清

(5)性格问题较多,容易造成儿童性格怪癖和自卑心理

(6)动作能力的发展受到影响。

11.简述鉴别视觉障碍儿童的主要方法。(13简)2

视觉障碍的鉴别主要通过视力检查来进行,其中包括视力敏度的检查和视野的检查。

(1)视力敏度可采用万国视力检查表(C图形)和史乃仑视力检查表(E图形)来检

查儿童的视力。

(2)视野检查可采用对比检查和卡片检查等方法来进行

(3)还可以采用一些特殊手段来检查,比如,行为检查,询问病史等。

12.试述对视觉障碍儿童的早期干预的内容和方法。(14论)2

(1)视觉障碍儿童教育的内容

感知机能训练;运动能力训练;认知训练;语言训练;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日常生活技能的培养。

(2)视觉障碍儿童教育的方法

综合多种感官法;表象指导法;愉快学习方法;试误法;及时反馈法;实践法等。

听觉障碍

13.简述对学前听觉障碍儿童进行语言训练的意义和内容(14简)2

对听觉障碍儿童进行语言训练的意义:听觉障碍儿童最大的障碍是与人交流困难,因此,对其进行语言训练,有助于解决其它问题,比如他们在情绪、行为、人格发展、社会适应以及将来的学业和职业等方面的问题。

语言训练包括以下内容:听觉训练;发音练习;语言理解与掌握;语言能力评估等。14.试述家庭在听觉障碍儿童早期干预中的角色。(16论)2

(1)父母正视孩子耳聋的现实,不过分依赖治疗,不徒劳地寻找一些所谓的“秘方”,而是积极解决孩子在交流等方面的问题,最大可能给他们以帮助,聋儿家长之

间要多联系、多交流,这样稳定孩子的情绪,改进对孩子的教育。

(2)家长对孩子的前途要做出正确决定,认真考虑是让孩子进入正常幼儿园还是进入早期聋儿康复机构,朝哪一个方面发展等等。

(3)父母除配合教师训练孩子外,还有制定一个在家庭中实施的教育计划。

(4)整个家庭要表现出对孩子的爱,每一个家庭成员毒药积极与聋儿交流,参与对孩子的教育。

(5)祖父母也是重要的成员,但要注意祖父母往往在教育技能和教育观念上存在问题,需要父母与他们沟通,在教育态度和方法上保持一致。

15.简述哮喘儿童的发病特征。(12简)2

呼吸困难、呼吸期延长、喘息;脸色发青,大量出汗等。

智力落后

16.简述智力落后儿童的记忆特点。(08/09/15简)3

(1)速度慢

(2)容量小

(3)保持的时间段

(4)再认困难

(5)再现内容不完整

17.简述智力落后儿童教育的基本原则。(10简)3

(1)个别化原则

(2)量力性原则

(3)整合性原则

(4)反复性原则

18.什么叫个别化教育计划,如何实施?(15简)3

(1)个别教育计划也称个别教育方案,是针对每一个智力落后儿童的特点专门设计的教育计划。

(2)根据该儿目前受教育的现状,制定教育应达到的短期目标和年终目标,为该儿童实现其目标提供专门的教育方案,确定实施该计划的时间安排及期限,并制

定对本计划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的标准和手段。

语言障碍

19.简述学前儿童语言流畅度一查的观察应包括哪些内容?(08/15简)4

学前儿童流畅度检查,一般包含以下几项内容:

(1)自由会话,了解在日常生活中的说话状态;

(2)图片单词命名;

(3)句子描述,了解在不同句子长度及不同句型中的口吃表现;

(4)复句描述,了解描述口吃时情况;

(5)复述或相伴复述,以了解是否又被刺激性及口吃在相伴复述的情况下改善的情况;

(6)回答问题,了解儿童是否回避现象及说话困难程度;

(7)母子间谈话,设定母子游戏场面,让患者越放松越好。

20.试论述造成学前儿童语言障碍的因素。(09论)/试论述学前儿童语言障碍的形成因素。

(12论)(15简)4

(1)生理因素

生理因素包括发音器官缺陷或神经异常等,这些因素影响儿童正常的语言发展。有关资料表明,40%的语言障碍问题与儿童的身体原因有关。但是也有很多语言迟缓,或者噪音有问题,或者说话不够流利的孩子,无法用简单的生理原因来解释,这就需要从心理及社会背景等方面来寻找原因。

(2)心理因素

儿童不良的情绪情感也是造成语言障碍的重要原因。家庭中若发生亲子关系失谐,孩子情绪受到压抑就可能导致失语现象;其他人际关系不良,也会使儿童对语言失去兴趣,从而缺乏学习语言的兴趣;父母对儿童要求过高,儿童心理压力大,容易早场口吃或完全不讲话;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儿童不需要讲话就能满足自己的愿望,缺乏学习语言的动机,长此以往也会形成语言发展迟缓。

(3)环境因素

社会性环境为儿童语言实践与发展提供机会与条件,环境中缺乏恰当的语言刺激,包括刺激不足或刺激不当,严重的也会造成儿童语言发展障碍。有一部分儿童由于各种原因频繁更换生活环境,面对不同的语言环境,由于不能很好地适应也会造成语言学习系统的紊乱,从而形成语言发展障碍。

21.简述学前儿童发声异常的分类。(10简)4

(1)音调异常

(2)音量异常

(3)音质异常

(4)共鸣异常

22.儿童语言发展异常的类型。(11/14简)4

(1)语言缺乏

(2)存在质量差别的语言

(3)语言发展迟缓

(4)语言发展中断

23.如何诊断与矫正儿童的构音异常?(12论)4

(1)诊断要点:收集儿童个案基本资料;对儿童进行构音器官和听力的检查;检查言语情况;对儿童语言进行鉴定及记录分析。

(2)矫治基本步骤:分析儿童错误音所在,纠正错误,建立起正确的语言;利用语言游戏等方式强化儿童的语音;注意针对儿童个别需要,循序渐进,并主要多

人共同参与。

24.学前儿童构音异常的诊断步骤。(13简)4

(1)要收集儿童个案基本资料

(2)根据儿童障碍程度,决定是否需要带儿童到医疗机构进行生理检查,确定儿童是否有生理方面的问题

(3)检查儿童的言语情况

(4)汇总上述途径所得到的资料,对儿童的语言进行总的分析评价,得出有关儿童语言障碍类型、程度、原因等方面的结论。

情绪行为障碍

25.根据你所学的知识,试述如何辨别学前机构中的情绪行为障碍儿童(08/15应)5

(1)情绪行为评价的标准。(14简)

第一,不良行为出现的强度和频率;

偶尔的行为不良不能算有行为障碍。如果一个儿童的不良行为的强度以及持续

的时间远远超过了正常儿童,就有可能存在情绪行为障碍。

第二,行为是否符合社会要求;

每个社会都有一定的要求和行为规范。儿童在其社会性发展的过程中,其行为

同样也受到这些行为规范的制约。如果一个儿童的行为太不符合常规,与大多

数同龄儿童行为不一致,就需要注意。

第三,是否有异常行为的症状。

异常行为症状表现为:情绪不稳定、社交苦难、过度不满足、不能容忍挫折、

不诚实、懒散、退缩、过度认同、敌视他人、残酷行为等。当儿童频繁明显地

表现出以上症状,并且持续时间长,就有可能是异常行为。

(2)情绪行为障碍的观察发现,分为:

第一,直接观察。与同龄大多数幼儿相比;与儿童本身的发展史相比;与儿童所处的环境相比。

第二,间接观察。

①访谈

访谈是教师了解儿童情绪行为问题常用的方法。访诙的对象一般是儿童的父母、

经常与儿童生活在一起的人以及儿童本人。访谈前要事先做好准备工作,确定

好访谈内容,以免谈话漫无边际。访谈的重点是要了解儿童情绪行为问题发生

的环境、频率,持续时间的长短,首次发生在什么情况下,行为是如何表现的,等等。当然,还要重点了解儿童在成长发育过程中有无可疑状况。

②评定表

评定表一般用来描述不同年龄儿童的正常与非正常行为的特征,以区分正常行

为和非正常行为。

26.简述儿童情绪行为障碍产生的原因。(13简)5

(1)家庭的不良影响,家庭不完整;冷漠的家庭关系;家庭教育方法不当;家长本身的情绪行为问题。

(2)幼儿园教育不当,幼儿园的食物,会对儿童的情绪行为带来不良的影响

(3)社会环境的“污染”。周围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大众传媒的影响。

(4)生理因素,比如基因的改变、染色体异常、维生素缺乏等。

孤独症

27.简述孤独症儿童的概念和表现。(09简)5

孤独症,也称“自闭症”,是一种较严重的发育性障碍。1943年美国心理学家李奥·坎纳首次采取自闭症来描述儿童及成人孤独症行为,对他人漠不关心的病症。

孤独症主要表现为:

(1)社交困难

(2)言语发展迟缓,语言刻板,奇异难懂

(3)刻板和仪式性行为

28.试用“心因论”、“身因论”和“社会环境因素影响论”观点分析孤独症产生的原因。(12

简)5

(1)“心因论”观点认为孤独症是因为儿童生活在充满威胁和缺乏母爱的环境中个,父母的教养方式、教养态度与孤独症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这一观点得到了

精神分析学派的支持。

(2)“身因论”观点认为孤独症的产生源于神经系统的器质性病变、技能障碍、感觉器官技能失调及生化因素。

(3)“社会环境因素影响论”观点认为孤独症的产生受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处于相对不利环境如移民儿童具有较高的孤独症发病率。儿童缺乏与外界的沟通,

过多或过分的负强化对那些性格内向的儿童来说,极易成为孤独行为的诱发因

素。

29.试述在学前机构中如何对孤独症儿童进行教育干预。(15论)5

(1)提供支持性、接纳性环境

(2)培养语言沟通能力

(3)感知觉统和训练

(4)体验性认知学习

(5)以儿童为中心

(6)保护儿童安全

30.简述孤独症的语言特征。(16简)5

①自我中心,或自言自语

②模仿语言

③表面语言

④你我他不分

多动症

31.论述多动症儿童的行为管理治疗(11论)5

行为管理治疗是最有效的矫正儿童不良行为的技术。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观点主要是强调行为前的刺激与反应的关系,强调积极的行为强化对儿童行为改变的影响。多动症儿童经常难以在行为后果和行为之间建立联系,因此需要进行多次地训练与强化。运用行为矫正的强化技术,可以控制、形成儿童的行为。行为管理治疗的关键在于确定行为的基线水平和强化技术的恰当运用。教师对多动症儿童使用这一方法是,应该注意:

(1)选择好要矫正的行为

(2)选择的强化物一定是儿童喜欢的、想要的

(3)强化物不能只停留在物质方面,应给予儿童更多的活动奖赏和精神奖赏

32.试论在学前教育机构中如何利用行为管理治疗方法对儿童多动症进行矫治。(13论)5

(1)行为管理治疗是最有效的矫正儿童不良行为的技术。它也成为行为改变技术,其主要理论依据是行为主义心理学。即强调行为前的刺激与反应的关系,强调

积极的行为强化对儿童行为改变的影响。

(2)多动症儿童经常难以在行为后果和行为之间建立联系,因此需要进行多次地训练和强化。运用行为矫正的强化技术,可以控制、形成儿童的行为。

(3)行为管理治疗的关键在于确定行为的基线水平和强化技术的恰当运用。

(4)教师在在学前教育机构中运用此方法是应该注意:第一,选择好要矫正的行为;

第二,选择强化物一定是儿童喜欢的、想要的;第三,强化物不能只停留在物

质方面,应给予儿童更多的活动奖赏和精神奖赏。

33.试论在学前教育机构中应如何教育多动症儿童。(14/16论)5

(1)行为管理治疗被认为是最有效的矫正儿童不良行为的技术。它也成为行为改变技术。其主要理论依据是行为主义心理学。其主要理论依据是行为主义心理学。

即强调行为前的刺激与反应的关系,强调积极的行为强化对儿童行为改变的影

响。多动症儿童经常难以在行为后果和行为之间建立联系,因此需要进行多次

地训练与强化。运用行为矫正的强化技术,可以控制、形成儿童的行为。

(2)认知——行为治疗,强调认知对行为的监管作用,让儿童通过内部语言或外部语言来控制自己的行为。

(3)心理治疗,首先要正确认识多动症,并采取科学教育措施,帮助其释放精力等。

(4)药物或饮食辅助治疗。

34.学前期和学龄初期多动症儿童的行为表现。(13/15简)5

(1)注意力集中困难

(2)精力过剩

(3)行为冲动

(4)情绪不稳定

(5)学习困难

(6)不良行为倾向

(7)协调动作缺陷

35.儿童攻击性行为的教育干预。(13论)5

(1)对有攻击性行为的儿童,在教育中不能用体罚的方法,而是应该以冷静的态度解决儿童的争端

(2)让儿童分清是非,对攻击别人的儿童说服教育,让他明白自己的行为是不对的(3)还可以用讲故事、角色扮演等方法加强正面引导,让儿童明白同伴之间应该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的道理

(4)对儿童的攻击性行为还可以采取“冷处理”的办法,让受攻击的儿童不要与他一起玩耍,让他感觉到攻击别人会失去朋友,直到他道歉为止。对有严重攻击

性行为的儿童,还可以采取行为矫正的方法。

超常儿童

36.培养学前超常儿童成才需要多方面环境的配合,其中家庭环境是最主要的因素之一,试

论述学前超常儿童成才需要怎样的家庭环境。(08/15论)(10简)6

(1)能提供充足而适宜的材料和活动

当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显露了某方面的超常天赋时,应立即意识到这个孩子的发展和成长有某些方面不同于一般儿童的特殊需要。家长应根据超常婴幼儿的特点,为他们提供适宜的活动和材料,满足他们的特殊需要。反之,若将之视为一般儿童,他们早期显露的超常智能很可能就会因为没有机会发展而消失。

(2)尊重儿童的特点

超常儿童虽然在某些智能方面显露了特别优秀的品质,但由于他们的身心都尚处于发展的最初阶段,他们的活动也应与他们的身心特点相符合。家长要考虑到他们的承受能力,不要急于求成。

(3)创造求知的气氛

儿童学习的特点之一是有很大的模仿性。有强烈求知欲,热爱学习,对事物保持浓厚的兴趣,对生活充满热情的家长往往给孩子树立了无声的榜样。

(4)保护孩子的好奇心

超常儿童一般比普通儿童更爱提问,所提问题种类也多,且涉及面较广,有时也很怪异。

家长应认识到这种好奇心的价值,耐心地解答他们的提问,并引导孩子提出更多有意义的问题,促进他们思维能力的发展。

(5)家庭气氛和谐

父母关系良好,教育方式民主、一致有利于超常儿童的成长。

37.应用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的相关知识,分析学前超前儿童的幼儿园教育策略。(09/13应)

(1)学习内容:加速学习、加深学习、内容精神花、内容新颖化。(15应)

(2)学习技能: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14论)(15应)(3)根据幼儿的实际水平选择最佳的教育安置模式:加强班、辅导教师项目、资源教师、专题报告、独立学习项目、特殊班、特殊教育机构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DOC)

学前特殊儿童重点整理资料 第一章学前特殊儿童概述 1. 学前特殊儿童的教育对象是学前阶段具有特殊需要的儿童,即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个体发展特别需要的0-6岁儿童。学前特殊儿童是为了各种不同需要儿童所提供的促进其发展的特别帮助和支持。 2. 从儿童发展的角度加以区分:特殊需要儿童的类别主要包括生理发展障碍儿童、智力落后发展障碍儿童、语言发展障碍儿童、情绪与行为问题儿童、超常儿童等。 3. 学前特殊儿童意义:a、直接效益:对特殊需要儿童成长的意义。主要表现为帮助具有特殊需要儿童在发展的关键期内建立全面发展的基础,充分促进学前特殊儿童的潜能的发展,以及有效预防学前特殊儿童第二障碍的出现b、间接效益:对特殊需要儿童家庭的意义。学前特殊儿童有助于家长正确认识孩子的特殊需要,并且积极参与到教育过程中以帮助短自已的孩子,有助于家长减轻精神和物质方面的负担,为特殊需要儿童的成长提供更好的家庭条件。C、社会效益:对社会发展的意义:为社会发展增加建设者的力量,有效地减少社会承担的特殊教育和残疾费用,同时有助于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全面发展。 4. 学前特殊儿童发展趋势:a、早期发现与早期干预的趋向:当代世界范围内对儿童早期教育的提倡和重视,使得SET出现了突出的“早”之倾向。世界各国都试图通过一系列的方针。政策和措施来保证早期干预的实施,注重从法律上保证特殊儿童早期发现和早期干预的可能性,加强早期发现的研究,提高早期诊断的准确性,围绕儿童的需要制订早期干预方案,以使他们获得最佳的发展。b、一体化融合教育的趋向:一体化融合教育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回归主流的一体化融合教育,主张特殊教育正常化-让特殊儿童回归社会主流,比较集中地表现在对特殊儿童的教育安置方面,要求尽可能地将特殊儿童与正常儿童安排在一起接受教育。二是全纳性的一体化融合教育,要求在普通学校的普通班级内教育所有学生,满足所有儿童的需要,并根据儿童自身的特殊需要为其提供特殊服务。C、整合教育的趋向:摒弃陈旧的单纯训练的特殊教育观念方式,在整合观指导特殊儿童教育课程改革下在进行。从传统的分科教育转入整合教育,从封闭式教育到开放式教育,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转向以儿童作为学习主体的“建构式”教学,从传递知识的课堂教学转向激励儿童参与探索与创造的活动教学。这样充分注重给每个学习者满足的完整经验,以促进个体的自我实现和发展。 5. 学前特殊儿童是指学前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换言之是指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个体发展特别需要的0-6岁儿童。 6. 学前特殊儿童是为各种不同特殊需要儿童所提供的促进其发展的特别帮助和支持。 7. 识记发展性不利、补偿性发展、支持性教育环境。 8. 如何防止特殊儿童第二障碍的出现。 9. 综合应用;试述学前特殊儿童对社会文明进步的意义。 10. 识记:早期干预、回归主流、全纳性教育。 11. 领会:早期发现与早期干预对特殊儿童发展的作用。 12. 简单应用:比较回归主流-体化融合与全纳性一体化融合教育。 13. 综合应用:从UET的整合教育趋向看教育课程改革的共同发展方向。 第二章学前生理发展障碍儿童的教育 1.三类生理发展问题儿童:即视觉发展障碍儿童的教育、听觉发展障碍儿童的教育、身体疾病儿童的教育。 2.视觉障碍根据诊断标准可分为盲与低视力两种,由遗传与先天原因、疾病、意外事故及外伤等因素造成。在学前特殊教育机构中存在主要是低视力的儿童。 心理行为特点:视觉上失或减弱,但是听觉和触觉可起到补偿作用,听觉注意力好,但兴趣

学前特殊教育_自考_论述题

1、简述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的意义。答(1)直接效益:对特殊需要儿童成长的意义。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的最重要的价值,主要表现为帮助具有特殊需要的儿童在发展的关键期内建立全面发展的基础,充分促进学前特殊儿童的潜能的发展, 以及有效预防学前特殊儿童第二障碍的出现。(2)间接效益:对特殊需要儿童家庭的意义。任何一个特殊需要儿童的存在,都给他们的家庭带来许多特殊的问题工学前特殊教育有助于家长正确认识孩子的特殊需要,并且积极参与到教育过程中以帮助自己的孩子,有助于家长减轻精神和物质方面的负担,为特殊需要儿童的成长提供更好的家庭条件。(3)社会效益:对社会发展的意义。每一位特殊儿童,都是作为一个社会的个体存在的,与整个社会及社会发展都有一定的关系。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对我国社会发展的作用集中表现在:为社会发展增加建设者的力量;有效地减少社会承担的特殊教育和残疾福利费用;同时有助于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全面发展。13 2、论述学前特殊教育的发展趋势。(1)早期发现与早期干预的趋势。世界各国都在试图通过一系列的方针、政策和措施来保证早期干预的实施,注重从法律上保证特殊儿童早期发现和早期干预的可能性;加强早期发现的研究,提高早期诊断的准确性;围绕特殊儿童的需要制订早期干预方案,以使他们获得最佳的发展。(2)一体化融合教育的趋势。当代特殊教育的一体化倾向使得特殊教育不再是一个与普通教育截然分离的独立系统,促使整个社会教育体系产生了变革。一体化融合教育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回归主流的一体化融合教育,主张特殊教育正常化---让特殊儿童回归社会主流,比较集中地表现在对特殊儿童的教育安置方面,要求尽可能的将特殊儿童与正常儿童安排在一起接受教育。二是全纳性的一体化融合教育,要求在普通学校的普通班级内教育所有学生,满足所有儿童的需要,并根据儿童自身的特殊需要为其提供特殊服务。(3)整合教育的趋向。受当代儿童学习和儿童教育理论的影响,对特殊需要儿童进行整合教育的问题也受到了特殊教育研究者的普遍关注。摒弃陈旧的单纯训练的特殊教育观念方式,在整合观指导下的特殊儿童教育课程改革正在进行。这种改革从传统的分科教育转入整合教育,从封闭式教育到开放式教育,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转向以儿童作为学习主体的“建构式”教学,从传递知识的课堂教学转向激励儿童参与、探索与创造的活动教学。这样的整合教育取向,充分注重给每一个学习者满足的完整经验,以促进个体的自我实现和发展。 3、学前视觉障碍儿童教育的方法主要有哪些?答(1)综合多种感官法,在进行教育训练时应当坚持多种感官并用的原则,从而使他们得到更加丰富的刺激;(2)表象指导法,对每一个事物的教学都应结合实物和模型,使儿童得到直接的印象,从不同的侧面了解该事物所具备的各种特征;(3)愉快学习法,从幼儿特点出发,开展愉快教学;(4)试误法,鼓励孩子大胆探索世界,不要担心孩子做错事;(5)及时反馈法,视觉障碍儿童的进步是一点点的,所以要鼓励他们点滴的进步,多从正面表扬,不要过多指责,压制孩子的积极性;(6)实践法,给孩子提供大量的学习机会,这种学习应紧密地与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 4、论述听觉障碍儿童的心理行为特征以及如何对其进行早期干预?答听觉障碍儿童的心理行为特征:(1)言语和语言发展:语言是听力受损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受影响最严重的问题,听力受损儿童语言障碍很明显。(2)认知与思维:有听觉障碍学生的思维迟滞,在很长时间内无法将感知和思维统一起来,感知活动缺少思维和语言的积极参与,很难利用间接经验,主要借助于直接经验,感性知识贫乏、肤浅、零乱。(3)社会化发展:听觉障碍儿童与教师、同伴的交往较少,容易对别人产生误解、猜疑等,容易产生自卑、焦虑等情绪,退缩、自我封闭等。听障儿童倾向于与同类儿童交往。对听觉障碍儿童最主要的是进行早期干预。目前早期干预力求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教育。听觉障碍干预有两个基本观念,一是回归主流观念;二是整合教育观念。进行听障儿童早期干预的基础,是要尽早发现听障问题,尽早佩戴助听器,并注意维护、保养和适时更换,进行师资培训。听觉障碍儿童最大的障碍是与人交流困难,语言训练包括以下内容:听觉训练,发音练习,语言理解与掌握,语言能力评估。听障儿童适合在小集体中学习,教师要积极利用同伴教学模式,并结合使用手语交流法与口语交流法。还要特别重视教学,教育难度尽可能接近普通学前儿童的水平,为听障儿童日后进入正常学校接受教育做准备。教师对听障儿童要进行一对一形式的个别辅导,矫治的时间要有所保证。 5、试论述智力落后儿童的身心特点。答智力落后儿童同正常儿童虽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也有他们自身的特点。(1)感知觉的特点:智力落后儿童的感知觉速度缓慢,感知的范围狭窄;在感知过程中,分辨能力差,往往看不出事物之间的差异性;感知觉的恒常性也较差。(2)注意的特点:注意力容易分散,注意范围狭窄,注意力的转移和分配能力差。(3)记忆的特点:智力落后儿童识记速度慢,记忆容量小,保持时间短,再认困难,不完整。(4)言语的特点:发音困难,语法混乱,缺乏内在逻辑,语言表达贫乏,不准确。(5)思维的特点:智力落后儿童思维直观具体,概括水平低。(6)个性特征:智力落后儿童的期望值普遍较低;缺乏自我尊重意识;缺乏交往的需要,性格胆怯、孤僻,不愿意和同龄的孩子一起玩耍、交谈和往来。 6、如何为智力落后儿童制定个别教育计划?答首先,要对智力落后儿童有全面的了解和正确的评估,特别要重视对其发展潜力的评估,以此为基础。其次,要充分考利智力落后儿童之间的差异,根据不同儿童的身心条件、接受能力、知识水平制定适合于不同儿童的个别教育计划。再次,要认真考虑智力落后儿童个体的内部差异,发现其在认识、动作、社会适应等方面发展水平的差异,有步骤、有计划、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和训练。 7、试论述语言发展异常的原因及类型。答语言发展异常的形成原因:构音器官异常、脑损伤、智力缺陷、感官损伤;儿童情绪不良,缺少学习语言的动机;环境中缺乏正常的语言刺激等。语言发展异常的类型:(1)语言缺乏,指儿童到一定年龄阶段还没有获得语言;(2)存在质量差别的语言,指儿童可以发音并且掌握大量的词汇,但在用词方法上与正常儿童有差别,不能有效的使用语言交流;(3)语言发展迟缓,指儿童在语言发展阶段语言发展速度明显晚于普通儿童;(4)语言发展中断,儿童语言原本正常发展,由于脑损伤或听力受损等原因,语言发展出现异常现象。 8、什么是构音异常?形成构音异常的原因是什么?语音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清晰度影响听者的理解程度,对语言表达和交流至关重要。构音异常是指发音时有明显的不符合本阶段年龄水平的错误,有多种不同的表现,包括代替音、歪曲音、省略音、添加音、声调错误、整体性语音不清等。构音异常形成的原因从感知运动因素和社会心理因素两方面探讨。感知运动因素包括舌头或者其他口腔构造异常,发音动作协调不良,社会心理因素是指儿童自身情绪及所处环境不良造成语言异常。 9、在学前教育机构中应如何对孤独症儿童进行教育与干预?答孤独症儿童也称自闭症儿童,他们发展的四个特征:发育速度和顺序异常;对任何一种感觉刺激的反应异常;言语、语言认识及非语言性交流异常;与人、物和事的联系异常。教育与干预对策:(1)提供支持性、接纳性环境,鼓励孩子参与各种活动,不要让孩子产生惧怕和挫折体验。(2)培养语言沟通能力,首先要引发儿童的沟通意向,帮助儿童扩充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其次要选择辅助的沟通方式。最后要教会儿童有关的社会性会话的知识和技巧。(3)感知觉统和训练,感尽量为儿童提近体表感受器的刺激,鼓励儿童反复触摸玩具等。(4)体验性认知学习,利用儿童已有的经验,对儿童正在体验和从事的活动进行命名和学习。(5)以儿童为中心,教师要跟在儿童后面走,从儿童的兴趣出发,用儿童可以接受的方式进行。(6)保护儿童安全,教育过程中要特别小心,以免伤害其他儿童和孤独症儿童本人。 10、试用“心因论”、“身因论”和“社会环境因素影响论”观点分析孤独症产生的原因。(1)“心因论”观点认为孤独症是因为儿童生活在充满威胁和缺乏母爱的环境中,父母的教养方式、教养态度与孤独症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这一观点得到了精神分析学派观点的支持。(2)“身因论”观点认为孤独症的产生源于神经系统的器质性病变、机能障碍、感觉器官机能失调及生化因素。(3)“社会环境因素影响论”观点认为孤独症的产生受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处于相对不利环境如移民儿童具有较高的孤独症发病率。儿童缺乏与外界的沟通,过多或过分的负强化对那些性格内向的儿童来说,极易成为孤独行为的诱发因素。 11、在学前教育机构中应如何对多动症儿童进行教育与干预?列举三种治疗方法。答138140 多动症儿童是指发生在儿童期内,行为表现与其年龄极不相称,以注意力明显不能集中、活动过多、任性冲动和学习困难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综合病症儿童。教育与干预:(1)行为管理治疗,强调积极地行为强化对儿童行为改变的影响。多动症儿童经常难以在行为后果和行为之间建立联系,因此需要进行多次的训练和强化。(2)认知行为治疗,强调认知对行为的监控作用,让儿童通过内部语言或外部语言来控制自己的行为,即自己对自己说话,通过自己对自己行为的语言引导,达到自我控制、自我调节的目的。(3)心理治疗,教师、家长要对多动症儿童有正确的认识,要帮助儿童树立克服行为的信心。 12、举例说明如何正确对待幼儿园中有情绪行为障碍的儿童。答情绪行为障碍是指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情绪行为的偏异,这种偏异不是躯体疾病或缺陷的继发情况,也不是某种特定精神患疾的症状表现常见的情绪行为有:攻击性行为,恐惧情绪,嫉妒行为,退缩行为,残忍行为。例如,退缩性行为儿童:在教育中创造机会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让他体验成功的快乐,增强其自信心。通过角色扮演游戏,让儿童模仿学习待人接物的礼节,并在日常活动中为儿童创造机会,让儿童在众人面前表现自己。开始是可以是集体性的,不十分强调个人的表现强的活动,以后逐步过渡到个人表现强的活动。让孩子在放松心的情况下,逐步发展社交能力。就得勇敢起来。

自考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真题模拟及答案

自考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真题及答案

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试题 课程代码:0088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7小题,每小题2分,共5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美国特殊教育专家柯克和葛拉格将特殊儿童分为五大类:( ) A.心智偏异、感觉障碍、沟通异常、行为异常和多重障碍与重度障碍 B.心智偏异、思维障碍、沟通异常、情感异常和多重障碍与重度障碍 C.心智偏异、感觉障碍、思维异常、行为异常和多重障碍与重度障碍 D.心智偏异、反应障碍、沟通异常、行为异常和多重障碍与重度障碍 2.学前教育机构中生理发展障碍儿童除了视觉障碍、听觉障碍外,还包括部分( ) A.弱智儿童B.病弱儿童 C.自闭症儿童D.多动症儿童 3.回归主流教育模式中的资源教室模式主要流行于( ) A.法国B.德国 C.英国D.加拿大

4.低视力指双眼中优势眼的最佳矫正视力为( ) A.0.03-0.05 B.0.03-0.5 C.0.3-0.5 D.0.05-0.3 5.视觉障碍儿童( ) A.兴趣不广泛B.活泼 C.好动D.爱提问 6.人类所能听到的声音强度介于( ) A.0-120分贝B.0-130分贝 C.0-140分贝D.0-150分贝 7.以下几种语言异常的表现中,属于构音异常的是( ) A.口吃B.整体性的语音不清 C.共鸣异常D.音调异常 8.传统的语言障碍研究中,语言障碍主要指( ) A.清晰度障碍B.流利障碍 C.语义障碍D.音质障碍 9.20世纪50年代,受学习行为理论影响,研究者倾向认为口吃形成的原因是( ) A.患者的语言编码过程B.学习 C.压力D.神经心理或生理上的缺陷10.自闭症儿童机械模仿别人的“鹦鹉式语言”属于( ) A.语言缺乏B.存在质量差别的语言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pdf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 一、名词解释 1、学前特殊儿童:指在生理上、心理上及智能上异于普通儿童,具有特殊的教育需求的儿 童。 2、视觉障碍:又称视力残疾,一般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眼不同程度的视力障碍或视野缩 小,而难能从事正常人所能从事的工作、学习或其他活动。 3、听觉障碍:指由于传音系统或感音神经系统受损,导致听觉困难,听不到或听不清周围 环境和语言的声音。 4、学前特殊教育:指使用一般的或经过特别设计的课程、教材、教法和教学组织形式及教 学设备,对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进行的旨在达到一般和特殊培养目标的教育。 5、语言障碍:语言异常和言语异常都称为语言障碍。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不能说话或者语 言障碍,从而难能通一般人进行正常的语言交往活动。 6、广泛性发育障碍:一组起病于婴幼儿时期的全面性精神发育障碍。主要表现为社会交往 障碍、沟通模式异常、兴趣与活动内容的局限、刻板与重复等。 二、选择和填空 1、学前特殊教育的产生背景围绕年龄较大的盲童和聋童展开1874年开办第一所特殊教育学校“瞽叟通文馆”。 2、发展的阶段 (1)、启蒙阶段——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 (2)、依附阶段——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中期 (3)、独立阶段——20世纪中后期至今 目前:处于独立阶段早期阶段,没有形成完整的学科体系。 3、特殊儿童按生存与发展条件异常的角度综合分为四类:生理发展障碍儿童(听觉障碍、 视觉障碍、肢体障碍、身体病弱);智力异常儿童(智力超常和智利落后);言语发展障碍(构音异常、流畅度异常、发音异常、语言发展异常);广泛性发育障碍儿童(孤独症、多动症、Rett综合征、童年瓦解性精神障碍、Asperger综合征等)。 4、学前特殊教育机构 (1)、民政部办的福利机构; (2)、中国残联办的康复机构; (3)、教育部门主办的残障儿童幼儿园; (4)、教育部门要求普通教育中心开办的特殊教育班; (5)、随园就读制,普通班中接纳特殊儿童。 5、学前特殊教育的教学原则 (一)全面性 (二)个别化 (三)直观性 (四)启发性 (五)趣味性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重点自考

名解: 1、学前特殊儿童:是指学前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也是指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个体发展特别需要的0—6岁儿童。 2、视觉障碍概念:双眼视力障碍或视野缩小(国际上将视觉障碍分为盲与低视力) 3、学前听觉发展障碍:听觉障碍也称聋、重听、听力受损。 4、学前儿童语言障碍:指儿童在早期语言获得过程中出现了发展性的异常现象。个体在语言系统的知识上未能与预期的常模相称的情形,特别是一个儿童在语言运用技巧上有缺陷,未能达到同龄儿童的预期水平时就叫言语上有障碍。 5、构音异常:构音异常是指发音时有明显的不符合本阶段年龄水平的错误。 6、情绪行为障碍:这些儿童没有智力障碍,也不存在精神失常的问题,但是他们所表现的行为与社会要求、社会评价相违背,因而不能适应正常社会生活与学习。 7、孤独孤独症,又称自闭症,是一种叫严重的发育性障碍。 8、多动症儿童:多动症也称“多动综合症”、“轻微脑功能失调”、“注意缺陷障碍 ......”等。发生在儿童期内,行为表现与其年龄极不相称,以注意力明显不集中、活动过多、任性冲动和学习困难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综合病症。 9、其他情绪行为障碍儿童:所谓情绪障碍儿童是指一组在行为表现上与一般儿童的应有的行为有明显偏离的儿童。所谓行为障碍,是指主要发生于如同和少年期的行为偏离。 10、游戏治疗:游戏治疗作为一种心理治疗的技术。一些以儿童城为对象进行心理治疗的人就把游戏作为与儿童沟通的媒介,让儿童通过游戏“玩”出自己的问题。这种以游戏为主要沟通媒介的心理治疗被称为游戏治疗。 11、问题行为、行为问题 常见的:行为过多、行为过少和行为不适当等。 标准:取决于儿童的行为和他们同等发展或成熟水平的幼儿所表现的行为标准是否冲突。 特征:①持久性的困难。②不受普通教育方法控制的行为。③不理会现实。④客观困难的存在。 表现:1.行为不足 2.行为过度 3.行为不适当 13、语言发展异常:是指理解或使用口语、书面语或其他符号系统时出现障碍,语言发展速度、程度低于正常儿童。 10、病弱儿童:长期患有慢性疾病,体质虚弱,并因此而需要特别照顾与教育的儿童。 目前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把病弱儿童列为特殊教育的对象,并对病弱儿童做了具体的界定。例如:日本,美国,台湾 16、发音异常:说话时在音质、音调、音量及共鸣等方面发生异常的想象。 17、孤独症儿童:孤独症,又称自闭症,是一种叫严重的发育性障碍。 18、多动症儿童:多动症也称“多动综合症”、“轻微脑功能失调”、“注意缺陷障碍 ......”等。发生在儿童期内,行为表现与其年龄极不相称,以注意力明显不集中、活动过多、任性冲动和学习困难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综合病症。 27、语言矫治:语言矫治是针对儿童语言障碍而采用的一定的干预手段。在学前教育机构中,存在着一部分语言发展障碍儿童,教师和专业人员采取语言矫治的方法,给予他们特别的帮助,可以促使他们的语言得到较好的发展。 学前智力落后儿童教育 开创:1878年法国医生伊塔尔对狼孩维克多的教育开创了智力落后儿童教育的历史。 定义:1983,智力落后是指个体在发育期内有显著低于平均水平的一般智力,从而导致适应行为的缺陷。 、超常儿童 定义:我国古代称神童,外公称英才或天才儿童,我国当代称超常儿童。 简答: 1、三层含义:①是对具有特殊学习需要的个体施以有别于一般教学的教育方式,采用不同的安置形态、教材教法以及辅助器材等,使受教育者能达成最佳的学习效果;②在肯定人的发展存在潜能的前提之下,学前特殊儿童教育为不同发展需要的儿童创设有利于他们潜能发展的教育计划,促进各种差异儿童潜能的发展;③在早期为各位不同差异的儿童提供支持性教育环境。 2、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的类别(美国特殊教育专家柯克和葛拉格)①心智偏异。(智力超常、智力低下)②感觉障碍(听觉、视觉损伤)③ .沟通异常(学习、语言障碍)④. 行为异常(情感困绕、社会不适应)⑤ .多重障碍与重度障碍(生理和心理混合) 3、学前教育机构常见特殊教育儿童分类: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 (1)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 第一章学前特殊儿童教育概论 识记:1学前特殊儿童:指学前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换言之,是指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个体发展特别需要的0~6岁儿童。 2学前特殊儿童教育:是为各种不同特殊需要儿童所提供的促进其发展的特别帮助和支持。 3个别差异:是在儿童发展的群体中彼此间存在着的某一身心特质上的差异状况。 4补偿性发展:是给各种有不同教育需要的儿童提供特别的支持性教育环境,是成人负责而认真的对儿童的各种特殊需要和行为做出的反应。 5支持性教育环境:在学前特殊教育环境中,若特殊需要儿童和家长,教师构成了良好的互动模式,就会对儿童未来发展形成良性的影响,促使儿童的发展朝着比较理想的方向迈进。6早期干预:针对6岁以下的特殊需要儿童的发展及其特殊发展需要,设计对他们进行早期教育的环境条件和方式。 7回归主流:从传统的将特殊教育隔离于普通教育之外,到将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结合;从摒弃漠视救济残疾儿童,到尊重残疾儿童的权利,改变对特殊儿童的态度;从单纯的肯定盲聋哑残疾儿童为特殊教育对象,到将服务范围扩大至各类需要在教育上给予特别扶助的轻度障碍儿童。 8全纳性教育:全纳性教育用特殊需要儿童的概念,来替代过去常用的“残疾儿童”和“特殊儿童”的概念。 领会:1学前特殊儿童的类别与分类角度? 答:(1)认知发展障碍儿童,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障碍,主要表现在智力落后和学习困难两方面(2)生理发展障碍儿童,学前儿童的生理发展障碍包括儿童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感官动作和身体健康的问题。(3)语言发展障碍儿童,指儿童在早期语言获得过程中出现了发展性的异常现象。(4)情绪和行为问题儿童,是行为与社会要求相违背,从而妨碍了个人适应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的一类儿童。(5)超常儿童,把智力发展突出优异或具有某方面的特殊才能儿童成为超常儿童。 2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对特殊需要儿童发展的重要性? 答:(1)直接效益—对特殊儿童成长的意义。积极帮助学前特殊儿童建立全面发展的基础。充分促进学前特殊儿童潜能的发展。有效预防学前特殊儿童第二障碍的出现。(2)间接效益—对特殊需要儿童家庭的意义。学前特殊教育有助于家长正确认识孩子的特殊需要并且积极参与教育过程去帮助自己的孩子。学前特殊教育有助于家长减轻精神和物质方面的负担,为特殊需要儿童的成长提供更好的家庭条件。(3)社会效益—对社会发展的意义。学前特殊儿童教育为社会发展增加了建设力量。面向障碍儿童的学前特殊教育将有效的减少社会承担的特殊教育和残疾福利费用。学前特殊儿童教育有助于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早期发现与早期干预对特殊儿童发展的作用? 答:早期干预方案在学前机构和特殊需要儿童家庭之间建立起亲密的联系,把家庭感情氛围与学校对儿童的教育结合起来,创造成功的学习环境,使特殊需要儿童在家长参与的有利环境中日益长进。 简单应用:1分析学前特殊儿童概念的变化? 答:过去讨论特殊儿童的概念,往往是从简单的“不正常”或者“异常”的角度去考察。从医学的角度评价,出现某些疾病的症状便成为异常,因为这样的人有别于一般正常和健康的人;从心理学的角度评价,原理常标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自考资料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 一、简答 1.学前视觉障碍儿童教育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一)综合多种感官法; (二)表象指导法; (三)愉快学习法; (四)试误法; (五)及时反馈法; (六)实践法; 2.学前视觉障碍儿童教育的原则主要有哪些? (一)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教育的原则; (二)多重感官协同原则; (三)自然性原则; (四)安全性原则; (五)全面性原则; (六)持久性原则。 3.测量、鉴别听觉障碍儿童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一)纯音测听法; (二)言语测听法; (三)幼儿和不易测验儿童测验的方法; (1)反射测听法; (2)受激反应测听法; (3)游戏测听法。 4.学前听觉早期干预的观念有哪些? (一)回归主流观念; (二)整合教育观念。 5.学前智力落后儿童教育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个别化原则; (二)量力性原则; (三)整合性原则; (四)反复性原则。 6.学前智力落后儿童教育遵循的内容包括哪些区域? 7.学前智力落后儿童教育及训练的计划和方法? (一)波特奇早期教育指导方案; (二)家长辅导方案; (三)多曼早期教育法; (四)智力落后儿童教育的方法举例: (1)个别教育计划的制定; (2)任务分解法; (3)发展儿童主动提出问题的能力。 8.学前智力落后儿童测查、鉴定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9.超常儿童的才能根据潜能,成就与行为特征可分为哪类?哪三大典型特征? 10.学前超常儿童的意义和基本原则? 11.学前特殊儿童语言矫治的原则和方法?

(一)指导原则: (1)个别化指导原则; (2)兼顾个人与集体原则; (3)可行性原则; (4)系统性原则。 (二)矫治方法: (1)儿歌故事法; (2)全面交流法; (3)多重刺激法; (4)日常交往法; (5)自然情境法; (6)游戏法。 12.简述行为问题特征和问题行为的表现? 13.什么是代币,如何选择代币? 14.在学前教育机构中开展儿童语言矫治工作教师的主要职责? (一)及时发现儿童的问题; (二)树立良好的态度; (三)提供正确的语言范型; (四)做好家长等人的工作; (五)制订和执行个别化教育方案。 15.学前特殊儿童一体化教育中教育具体承担哪些任务? 16.你认为学前特殊儿童个别化教育计划应该包含哪此内容? 二、论述题 1.特殊儿童教育的意义 2.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发展的趋势 3.在学前教育机构中将如何 “孤独症”儿童进行教育与干预? (一)提供支持性、接纳性环境; (二)培养语言沟通能力; (三)感知觉统训练; (四)体验性认知学习; (五)以儿童为中心; (六)保护儿童安全。 4.在学前教育机构中将如何对“多动症”儿童进行教育与干预? (一)行为管理治疗; (二)认知一行为治疗; (三)心理治疗; (四)环境控制; (五)释放精力; (六)药物辅助治疗; (七)饮食辅助治疗。 5.如何为智力落后儿童制定个别教育计划? 6.举例说明如何正确对待幼儿园中情绪行为障碍的儿童? 纠正儿童的残忍行为,首先要求教师和家长给予儿童充分的爱和关怀,为儿童创造一个各睦、友爱的情感气氛,

(完整版)学前特殊儿童教育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 ? ?周红云 每个人身上,主要 是如何让它发光。教育不是灌输, 而是点燃火焰。 ?都有太阳 ?海伦·凯勒(HelenKeller 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是美国盲聋哑女作家和残疾有障碍的教育家。出生19个月就因为一场大病失去了视觉、听觉和说话能力,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又盲又聋又哑的重度残障者,却创造了人生的奇迹。在老师安妮·莎利文的教育和帮助下,她不仅学会了读书、写作和说话,并且以惊人的毅力完成了在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学院四年的学业,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位获得文学学士学位的盲聋人。不但如此,她还为改善盲聋人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四处奔走,为美国盲人基金会和美国海外盲人基金会广筹善款,创立慈善机构,积极为残疾人造福。除此之外,她一生还勤于写作,共创作了14部文学作品。其中在大学时代写下的自传性作品《我的生活》,出版后就在美国引起了强烈反响,被誉为“世界文学史上无与伦比的杰作”,她也因此而赢得全世界的尊崇,被视为20世纪最富感受召力的作家之一;她的著名作品还有《中流》、《走出黑暗》、《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 ?课程介绍 课程性质及设置目的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是全国高等教育中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 ?本课程设置的基本目的是为了适应我国特殊教育“回归主流”的国际化趋势,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特殊儿童教育观念,弄清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普通学前教育环境中不同类型特殊儿童的教育方法,并能综合应用这些理论和方法,正确恰当地分析学前教育机构中特殊儿童的特殊需要并施以恰当的教育,为提高学前儿童的教育质量,促进全体儿童的全面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和方法指导。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涉及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的基本概念,理论基础,各类在学前期常见的特殊儿童及其教育,包括身心障碍儿童与超常儿童的教育以及有关特殊教育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本课程以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家庭教育学等课程为基础课,与其他专业课的主要区别在于教育对象是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学前特殊儿童的身心发展遵循正常儿童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又表现出差异性,学前特殊儿童的教育必须服从于学前儿童教育的大系统。因此,引以普遍联系的观点学习本课程。 ? 课程作用 ?全纳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幼儿走进幼儿园,针对他们的教育既要遵循教育的一般规律,又要针对其的特殊需求,研究适合他

学前儿童特殊教育期末复习参考

选择+名词解释 1、学前特殊儿童教育:是为有特殊需要的学前年龄段的儿童提供的教育。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教育的对象具有特殊教育的需要,属于特殊教育的范畴;二是教育对象的年龄在0~6、7岁间,即婴幼儿阶段。特殊儿童是指在生理上、心理上及智能上异于普通儿童,具有特殊的教育需要的儿童。 2、生理发展障碍指的是生物的生命活动和体内各器官的机能异于正常水平(或平均水平)。生理发展障碍儿童的提出即是依据特殊儿童作为自然人生存的生命活动和官能发生了障碍,障碍的方面主要包括:听觉障碍、视觉障碍、肢体障碍和身体病弱四种相应的生理发展障碍儿童包括:听觉障碍儿童、视觉障碍儿童、肢体障碍儿童和身体病弱儿童。 3、智力异常儿童主要包括智力正态分布两端的儿童,即智力超常儿童和智力落后儿童。 智力超常儿童主要是指智商超过130的儿童或在某方面具有特殊才能的儿童。 智力落后儿童主要是这些儿童个体在发育期内有显著低于平均水平的一般智力,从而导致其适应行为的缺陷,按智力落后的程度一般可划分为极重度、重度、中度和轻度四类 4、语言发展障碍儿童是指在发展过程中,其语言理解或语言表达能力与同年龄者比较而言,存在显著偏差或迟缓现象而存在沟通困难的儿童。它主要包括:构音异常、流畅度异常、发音异常、语言发展异常等类别的儿童。语言发展障碍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不能说话或语言障碍,不能与一般人进行正常的语言交流。 5、广泛性发育障碍指一组起病于婴幼儿期的全面性精神发育障碍。主要表现为人际交往和沟通模式的异常,如言语和非言语交流障碍,兴趣与活动内容局限、刻板、重复。患儿的各种功能活动都具有广泛性质的异常特征,但他们在程度上有所差异。症状常在5岁以内已很明显,以后可有缓慢的改善。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是一组异质性疾病的总称,包括儿童孤独性障碍(孤独症)、阿斯伯格综合征、儿童瓦解性障碍、瑞特综合征以及广泛性发育障碍等。 6、视觉障碍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眼视力障碍(最佳矫正视力小于0.1)或视野缩小(视野半径小于10度),而难以从事一般人所能从事的工作、学习或其他活动。通常包括低视力和盲两种。从教育的观点讲,盲就是无法通过正常文字学习的人,低视力就是通过改善一切必要的环境尚能通过普通文字学习的人。 点评:盲或低视力均指双眼而言。若双眼视力不同,则以视力较好的一眼为准。 仅仅有一眼为盲或低视力,而另一眼的视力达到或优于0.3 ,则不属于视力残疾范围。 最佳矫正视力是指,以适当镜片矫正所能达到的最好视力。如眼睛近视,没带眼镜前视力为0.1,但佩带眼镜后视力能够达到0.3,这就是最佳矫正视力。 低视力:视力在0.1与0.3之间为低视力。0.1以下为盲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多数视力障碍儿童有残余视力,真正全盲(无光感)的视障儿童很少。 7、听觉发展障碍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耳听力丧失或听觉障碍,而听不到或听不真周围环境的声音;从而难能同一般人进行正常语言交往活动。表示声音的大小和听力损失的单位是分贝(dB),听力损失超过25分贝,即出现听力障碍。注意:1、重听均是指双耳,若双耳听力损失程度不同,以损失轻的一耳为准。 2、如果一耳是聋或重听,另一耳听力损失平均值等于或小于40分贝,在我国不属于听觉障碍的范畴。 3、听力损失70分贝以上为聋。听力损失40分贝以上为重听。 8、肢体障碍是指人的四肢残缺或四肢、躯干麻痹、畸形,导致人体运动系统不同程度的功能丧失或功能障碍。这个定义中指的肢体残疾包括以下四种情况:(1)上肢或下肢因外伤、病变而截除或先天性残缺;(2)上肢或下肢因外伤、病变或发育异常所致的畸形或功能障碍; (3)脊椎因外伤、病变或发育异常所致的畸形或功能障碍;(4)中枢、周围神经系统因外伤、病变或发育异常所造成的躯干或四肢功能障碍。 9、身体病弱儿童是指患有疾病或者体质差的儿童,包括患各种慢性病、急性病初愈、严重贫血、营养不良、发育落后、癫痫等儿童,轻者可以普通学校学习,重者需要在专门的学校,通过其他形式接受教育。 10、智力残疾是指人的智力明显低于一般人的水平,并显示适应行为障碍。 智力残疾包括:在智力发育期间(18岁以前),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智力低下;智力发育成熟以后,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智力损伤和老年期的智力明显衰退导致的痴呆。

00883学前特殊儿童教育自考题库与答案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 单项选择题练习 第一章学前特殊儿童教育概论 1.学前阶段具有特殊需要的儿童指的是学前() A.残疾儿童 B.天才儿童 C.特殊儿童 D.智障儿童 2.下面关于学前特殊儿童的解释正确的是( ) A.是指学前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 B.是指学前期不正常的儿童 C.是指0-6岁期间心理发展远离常态标准的儿童 D.是指学前期出现某种疾病症状的儿童 3.美国特殊教育专家柯克和葛拉格将特殊儿童分为五大类:( ) A.心智偏异、感觉障碍、沟通异常、行为异常和多重障碍与重度障碍 B.心智偏异、思维障碍、沟通异常、情感异常和多重障碍与重度障碍 C.心智偏异、感觉障碍、思维异常、行为异常和多重障碍与重度障碍 D.心智偏异、反应障碍、沟通异常、行为异常和多重障碍与重度障碍 4.从儿童发展的角度把学前特殊教育需要儿童区分为几种类型,但其中不包括 ...() A.生理发展障碍儿童类和语言发展障碍儿童类 B.超常儿童类和认知发展障碍儿童类 C.情绪与行为问题儿童类 D.感觉障碍儿童类 5.下面有关特殊儿童的陈述中符合新的儿童发展观的是( ) A.特殊儿童是身心“不正常”的儿童 B.特殊儿童是身心“异常”的儿童 C.特殊儿童是身体不健康的儿童 D.每一儿童都可能出现发展性的特殊需要 6.教育发达国家属于特殊教育服务对象的儿童已达( ) A.10%B.15% C.20%D.25% 7. 能够充分激励和促进特殊儿童潜能发展的最佳环境被称为( ) A.发展性不利环境 B.补偿性发展环境 C.回归主流环境 D.支持性教育环境 8.对听力损伤儿童的早期教育可以帮助他们挖掘残余的听力,学习从多种途径接受信息,习得语言, 特殊儿童的这种发展称为() A.发展性不利 B.补偿性发展

(全新整理)1月全国自考学前特殊儿童教育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试题 课程代码:0088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7小题,每小题2分,共5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听力损伤儿童如果没有良好的早期教育环境,会产生第二障碍,这意味着() A.听力障碍得到治疗但出现情绪或智能障碍等新问题 B.听力障碍得到治疗但又复发 C.在听力障碍之外,出现情绪或智能障碍等新问题 D.在听力障碍之外,没有出现情绪或智能障碍等新问题 2.我国学前教育机构内比较常见的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的类型是() A.语言发展障碍儿童、情绪和行为问题儿童、认知发展障碍儿童、生理障碍儿童 B.生理障碍儿童、心理发展障碍儿童、语言发展障碍儿童、行为问题儿童 C.生理障碍儿童、认知发展障碍儿童、情绪和行为问题儿童、语言发展障碍儿童、超常儿童D.听力障碍儿童、视力障碍儿童、语言发展障碍儿童、情绪障碍儿童、超常儿童 3.20世纪90年代兴起新的教育观念是() A.回归主流 C.全纳性教育B.终身教育

D.全民教育 4.下列哪种情况能认定为视觉障碍?() A.双眼中优势眼的最佳校正视力高于0.5 B.双眼视力障碍或视野缩小 C.中心视力好 D.双眼中优势眼的最佳校正视力为0.3以上 5.对幼儿进行视野检查的方法不包括() ... A.对比检查 C.万国视力检查表B.卡片检查 D.行为观察 6.下列护理脑瘫儿童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A.让脑瘫儿童远离放有开水的地方 C.在日常生活中特别关注脑瘫儿童B.日常生活中教师不要靠近脑瘫孩子D.让脑瘫儿童远离危险的地方 7.学前智力落后儿童身心发展的特征是() 1 A.身心发展开始晚而速度快 B.身心发展开始早而速度慢 C.身心发展开始晚、速度慢且达到的水平低

特殊教育教案

主题一学前儿童游戏概论 教学目标与要求:理解各种主要的游戏理论的基本观点、特点和历史贡献,在此基础上能够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价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早期的传统游戏理论、精神分析学派的游戏理论、皮亚杰关于认知发展的游戏理论以及前苏联的活动游戏理论 难点:精神分析学派的游戏理论以及皮亚杰关于认知发展的游戏理论 教学过程设计:新课导入、新课教学 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结合讨论 教学课时: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节国外游戏理论概述 一、早期的传统游戏理论 (一)精力过剩说“剩余精力”说 1. 代表人物 席勒斯宾塞 2. 主要观点 游戏是机体的基本生存需要(吃、喝等)满足之后,仍有富余的精力的产物,游戏的动力来自于机体的“剩余精力”。 3. 评价

(1))消极对贬低游戏的价值负有责任 A. 既然游戏是剩余精力的发泄,那么它就是无价值的、不道德的,应当予以禁止。 B. 只是把游戏当成是“导泄”的手段,认为与其禁止儿童游戏,不如让儿童去游戏, 在游戏中发泄剩余精力更为明智。 (2))积极 A. 说明了游戏的物质前提只有当机体的基本生活需要满足之后,机体才有可 能去游戏 B. 在游戏研究领域起到了“拓荒者”作用 (二)松弛消遣说“松弛”说 1. 代表人物 拉扎鲁斯帕特里克 2. 主要观点 游戏是使失去的精力重新恢复起来的一种活动。 (三)预演说“前练习”说“、生活预备”说 1. 代表人物 格鲁斯 2. 主要观点 游戏具有生物适应的功能,游戏是对与生俱来的、但不完善和成熟的本能行为的练习,它能够帮助小动物适应未来的生活。 3. 评价 (1))积极 A. 认为高等动物仅凭天生的“本领”是不能适应生活的,必须经过后天的学习和练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复习题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复习题 一、填空(每题2分,共10分) 1、学前特殊儿童个别化教育方案的制订步骤:分析评定——找出差异——制订方案——实施方案——评定实施情况——修改方案——实施方案 2、多动症儿童的鉴别主要依据行为指标进行,从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和冲动等方面来鉴别多动症儿童。 3、根据学前超常儿童的潜能、成就与行为特征将他们分为:智力型、语言型、艺术型、创造型和领导型等几种类型。 4、构音问题是所有语言障碍中出现率最高的一项,占儿童语言障碍的20% 5、智力落后儿童按其智力受限的程度可以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和极重度四级, 能够在普通幼儿园学习与生活的多为轻度和中度智力落后儿童。 6、学前儿童的视觉障碍根据诊断标准可分为盲与低视力两种, 由遗传与先天原因、疾病、意外事故及外伤等因素造成。 7、行为问题的主要类型:行为过多、行为不足,行为不当 8、隔离为了减少或消除儿童的某些不良行为而采取处罚错斯的一种方法。 9、智力超常儿童主要是指智商超过130 的儿童或在某方面具有特殊才能的儿童。 10、正强化物的内容包括消费型强化物、活动性强化物、操作性强化物、拥有性强化物、社会性强化物 二、选择(每题2分,共20分)

1、学前特殊儿童是指( A ) A.有不同特殊需要的儿童 B.心智偏异儿童 C.感觉障碍儿童 D.沟通异常儿童 2、对特殊儿童做出回归主流的教育安置有三种形式,这三种形式不包括( C )的回归主流。 A.物理空间 B.社会交往活动 C.全部课程 D.教学 3、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双眼中优势眼的最佳矫正视力在( D )之间为低视力。 4、( A )是听力受损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受影响最严重的问题。 A.语言 B.认知 C.思维 D.社会化发展 5、“身体病弱儿童”是指( C )的儿童。 A.生病 B.存在感官性生理限制和障碍 C.身患慢性疾病和体质非常虚弱 D.残疾儿童 6、智力落后儿童的概念为我们测查和鉴定智力落后儿童提供了三项指标,这些指标不包括( A ) A.情商 B.年龄指标 C.智力指标 D.适应行为指标 7、行为的刻板性和破坏性是儿童( C )的一个核心特征。

学前特殊教育自考论述题含复习资料

1-5章12道论述题 1——2 1、简述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的意义。 [答案] 【P9——P15】 (1)直接效益:对特殊需要儿童成长的意义。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的最重要的价值,主要表现为帮助具有特殊需要的儿童在发展的关键期内建立全面发展的基础,充分促进学前特殊儿童的潜能的发展, 以及有效预防学前特殊儿童第二障碍的出现。 (2)间接效益:对特殊需要儿童家庭的意义。任何一个特殊需要儿童的存在,都给他们的家庭带来许多特殊的问题工学前特殊教育有助于家长正确认识孩子的特殊需要,并且积极参与到教育过程中以帮助自己的孩子,有助于家长减轻精神和物质方面的负担,为特殊需要儿童的成长提供更好的家庭条件。 (3)社会效益:对社会发展的意义。每一位特殊儿童,都是作为一个社会的个体存在的,与整个社会及社会发展都有一定的关系。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对我国社会发展的作用集中表现在:为社会发展增加建设者的力量;有效地减少社会承担的特殊教育和残疾福利费用;同时有助于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全面发展。 1——3 2、论述学前特殊教育的发展趋势。 [答案] 【P15——P24】 (1)早期发现与早期干预的趋势。世界各国都在试图通过一系列的方针、政策和措施来保证早期干预的实施,注重从法律上保证特殊儿童早期发现和早期干预的可能性;加强早期发现的研究,提高早期诊断的准确性;围绕特殊儿童的需要制订早期干预方案,以使他们获得最佳的发展。 (2)一体化融合教育的趋势。当代特殊教育的一体化倾向使得特殊教育不再是一个与普通教育截然分离的独立系统,促使整个社会教育体系产生了变革。一体化融合教育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回归主流的一体化融合教育,主张特殊教育正常化---让特殊儿童回归社会主流,比较集中地表现在对特殊儿童的教育安置方面,要求尽可能的将特殊儿童与正常儿童安排在一起接受教育。二是全纳性的一体化融合教育,要求在普通学校的普通班级内教育所有学生,满足所有儿童的需要,并根据儿童自身的特殊需要为其提供特殊服务。 (3)整合教育的趋向。受当代儿童学习和儿童教育理论的影响,对特殊需要儿童进行整合教育的问题也受到了特殊教育研究者的普遍关注。摒弃陈旧的单纯训练的特殊教育观念方式,在整合观指导下的特殊儿童教育课程改革正在进行。这种改革从传统的分科教育转入整合教育,从封闭式教育到开放式教育,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转向以儿童作为学习主体的“建构式”教学,从传递知识的课堂教学转向激励儿童参与、探索与创造的活动教学。这样的整合教育取向,充分注重给每一个学习者满足的完整经验,以促进个体的自我实现和发展。 2——1——4 3、学前视觉障碍儿童教育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答案] 【P48——P50】 (1)综合多种感官法,在进行教育训练时应当坚持多种感官并用的原则,从而使他们得到更加丰富的刺激;(2)表象指导法,对每一个事物的教学都应结合实物和模型,使儿童得到直接的印象,从不同的侧面了解该事物所具备的各种特征;(3)愉快学习法,从幼儿特点出发,开展愉快教学;(4)试误法,鼓励孩子大胆探索世界,不要担心孩子做错事;(5)及时反馈法,视觉障碍儿童的进步是一点点的,所以要鼓励他们点滴的进步,多从正面表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