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必修+选修(文科)知识点归纳

高中数学必修+选修(文科)知识点归纳
高中数学必修+选修(文科)知识点归纳

高中数学必修+选修知识点归纳新课标人教A版

引言

1.课程内容:

必修课程由5个模块组成:

必修1:集合、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指、对、幂函数)

必修2:立体几何初步、平面解析几何初步。必修3:算法初步、统计、概率。

必修4:基本初等函数(三角函数)、平面向量、三角恒等变换。

必修5:解三角形、数列、不等式。

以上是每一个高中学生所必须学习的。

上述内容覆盖了高中阶段传统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主要部分,其中包括集合、函数、数列、不等式、解三角形、立体几何初步、平面解析几何初步等。不同的是在保证打好基础的同时,进一步强调了这些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和实际应用,而不在技巧与难度上做过高的要求。

此外,基础内容还增加了向量、算法、概率、统计等内容。

选修课程有4个系列:

系列1:由2个模块组成。

选修1—1: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与方程、

导数及其应用。

选修1—2:统计案例、推理与证明、数系的扩

充与复数、框图

系列2:由3个模块组成。

选修2—1: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与方程、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选修2—2:导数及其应用,推理与证明、数系

的扩充与复数

选修2—3:计数原理、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

统计案例。

系列3:由6个专题组成。

选修3—1:数学史选讲。

选修3—2:信息安全与密码。

选修3—3:球面上的几何。

选修3—4:对称与群。

选修3—5:欧拉公式与闭曲面分类。

选修3—6:三等分角与数域扩充。

系列4:由10个专题组成。

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

选修4—2:矩阵与变换。

选修4—3:数列与差分。

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选修4—5:不等式选讲。

选修4—6:初等数论初步。

选修4—7:优选法与试验设计初步。

选修4—8:统筹法与图论初步。

选修4—9:风险与决策。

选修4—10:开关电路与布尔代数。

2.重难点及考点:

重点:函数,数列,三角函数,平面向量,圆锥曲线,立体几何,导数

难点:函数、圆锥曲线

高考相关考点:

§1、

2、3、

4§、一般地,对于两个集合A、B,如果集合A 中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中的元素,则

称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记作B

A?. 、如果集合B

A?,但存在元素B

x∈,且

A

x?,则称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记

作:A B.

、把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作:?.

并规定:空集合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如果集合A中含有n个元素,则集合A有n2个子集,21

n-个真子集.

1.1.3、集合间的基本运算

、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集合B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与B的并集.记

作:B

A .

、一般地,由属于集合A且属于集合B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A与B的交集.记

作:B

A .

、全集、补集?{|,}

U

C A x x U x U

=∈?

1.2.1、函数的概念

、设A、B是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

个数x,在集合B中都有惟一确定的数()x

f 和它对应,那么就称B

A

f→

:为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记作:()A

x

x

f

y∈

=,. 、一个函数的构成要素为:定义域、对应关系、值域.如果两个函数的定义域相同,并

且对应关系完全一致,则称这两个函数相

等.

1.2.2、函数的表示法

、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解析法、图象法、列表法.

1.3.1、单调性与最大(小)值

、注意函数单调性的证明方法:

(1)定义法:设

2

1

2

1

],

,

[x

x

b

a

x

x<

、那么

]

,

[

)

(

)

(

)

(

2

1

b

a

x

f

x

f

x

f在

?

<

-上是增函

]

,

[

)

(

)

(

)

(

2

1

b

a

x

f

x

f

x

f在

?

>

-上是减函数.

步骤:取值—作差—变形—定号—判断

格式:解:设[]b

a

x

x,

,

2

1

∈且

2

1

x

x<,则:

)(x f 的极大值;

)(x f >

)(x f 的极小值.

)('x f >0,右侧)('x f

)('x f <0,右侧)('x f . (,)a b 内的极值(极大或者极(),()f a f b 比较,

a x n =,那么x 叫做a 的n 次

+∈>N n ,1. a a n n =;

a a n n =. )

1,*

>m N

)0>; ()Q s r a ∈>,,0;

⑵()

()Q s r a a a rs s

r

∈>=,,0;

⑶()()Q r b a b a ab r r r

∈>>=,0,0.

§2.1.2、指数函数及其性质 1、记住图象:()1,0≠>=a a a y x

2、性质:

§2.2.1、对数与对数运算

1、指数与对数互化式:log x a a N x N =?=;

2、对数恒等式:log a N a N =.

3、基本性质:01log =a ,1log =a a .

4、运算性质:当0,0,1,0>>≠>N M a a 时: ⑴()N M MN a a a log log log +=;

⑵N M N

M a a a log log log -=??

?

??; ⑶M n M a n a log log =.

第三章:函数的应用

§3.1.1、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 1、方程()0=x f 有实根

?函数()x f y =的图象与x 轴有交点 ?函数()x f y =有零点. 2、 零点存在性定理:

如果函数()x f y =在区间[]b a , 上的图象是连续不断的一条曲线,并且有()()0

()b a c ,∈,使得()0=c f ,这个c 也就是方程()0=x f 的根.

§3.1.2、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 1、掌握二分法.

§3.2.1、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 §3.2.2、函数模型的应用举例

1当的函数拟合,最后检验.

必修2数学知识点

1、空间几何体的结构

⑴常见的多面体有:棱柱、棱锥、棱台;常见 ⑵棱柱: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柱。

⑶棱台:用一个平行于棱锥底面的平面去截棱叫做棱台。

2、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

l R ??

.

02=+C By 平行,

2r =

其中圆心为(,)

a b,半径为r.

⑵一般方程:0

2

2=

+

+

+

+F

Ey

Dx

y

x.

其中圆心为(,)

22

D E

--,半径r=

2、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直线0

=

+

+C

By

Ax与圆2

2

2)

(

)

(r

b

y

a

x=

-

+

-

的位置关系有三种:

<

?

?

?

>相离

r

d;

=

?

?

?

=相切

r

d;

>

?

?

?

<相交

r

d.

弦长公式:2

2

2d

r

l-

=

]

4

)

)[(

1(

2

1

2

2

1

2x

x

x

x

k-

+

+

=

3、两圆位置关系:

2

1

O

O

d=

⑴外离:r

R

d+

>;

⑵外切:r

R

d+

=;

⑶相交:r

R

d

r

R+

<

<

-;

⑷内切:r

R

d-

=;

⑸内含:r

R

d-

<.

必修3数学知识点

1、算法三种语言:

2、流程图中的图框:

程线等规范表示方法;

3、算法的三种基本结

构:

循环结构

?

?

?

当型循环结构

直到型循环结构

⑴顺序结构示意图(1)

⑵条件结构示意图:

①IF-THEN-ELSE格式:

得到一个商1S 1R 得到一个商1n R -即

n 个个体组均为

N

n

n p p ,,,21 ,则

注意:频率分布表计算平均数要取组中值。 ⑵方差与标准差:一组样本数据n x x x ,,,21

方差:2

1

2

)(1

∑=-=

n

i i

x x

n

s ;

标准差:2

1

)

(1∑

=-=

n

i i x x n

s

数据的稳定水平。 ⑶线性回归方程

①变量之间的两类关系:②制作散点图,判断线性相关关系 ③线性回归方程:a bx y +=∧

(最小二乘法)

1

221

n

i i i n

i i x y nx y b x nx a y bx

==?

-?

?=??-??=-??∑∑ 注意:线性回归直线经过定点),(y x 。 第三章:概率

1、随机事件及其概率:

文字母表示;

⑵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特点;⑶随机事件A 的概率:1)(0,)(≤≤=A P n

m

A P .

2、古典概型:

本结果;

⑵古典概型的特点:

①所有的基本事件只有有限个; ②每个基本事件都是等可能发生。

基本事件共有n 个,事件A 包含了其中的m 基本事件,则事件A 发生的概率n

m A P =)(. 3、几何概型:

①所有的基本事件是无限个; ②每个基本事件都是等可能发生。

的测度

的测度D d =;

A+B 发生的概

)(n A P

. 1

. 是一个任意角,它的终边与单位圆交

§1.4.3、正切函数的图象与性质1、记住正切函数的图象:

3、能够对照图象讲出正切函数的相关性质:定义域、值域、对称中心、奇偶性、单调性、周期性. 周期函数定义:对于函数()x f,如果存在一个非零常数T,使得当x取定义域内的每一个值时,都有()()x

f就叫做周期函数,非零常数T叫做这个函数的周期.

+,那么函数()x

f=

T

x

f

图表归纳:正弦、余弦、正切函数的图像及其性质

§1.5、函数()?

ω+

=x

A

y sin的图象

1、对于函数:

()()

sin0,0

y A x B A

ωφω

=++>>有:振幅A,周期

2

T

π

ω

=,初相?,相位?

ω+

x,频率

π

ω

2

1=

=

T

f

.

2、能够讲出函数x

y sin

=的图象与

()

sin

y A x B

ω?

=++的图象之间的平移伸缩变换关系.

①先平移后伸缩:

sin

y x

=平移||

?个单位()

sin

y x?

=+

(左加右减)

横坐标不变

()

sin

y A x?

=+

纵坐标变为原来的A倍

纵坐标不变

()

sin

y A x

ω?

=+

横坐标变为原来的1||

ω

平移||B个单位

()

sin

y A x B

ω?

=++

(上加下减)

②先伸缩后平移:

sin

y x

=横坐标不变sin

y A x

=

纵坐标变为原来的A倍

纵坐标不变

sin

y A x

ω

=

横坐标变为原来的1||

ω

()

sin

y A x

ω?

=+

(左加右减)

AB ;长度为零的向量叫做零(或共线向量).规定:零向量与任意向量

平行.

2.1.3、相等向量与共线向量

、 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同的向量叫做相等向量. 2.2.1、向量加法运算及其几何意义

、 三角形加法法则和平行四边形加法法则. 、+≤+.

2.2.2、向量减法运算及其几何意义 、 与长度相等方向相反的向量叫做的相反向量.

、 三角形减法法则和平行四边形减法法则. 2.2.3、向量数乘运算及其几何意义 、 规定:实数λ与向量的积是一个向量,这

种运算叫做向量的数乘.记作:a λ,它的长度和方向规定如下: ⑴=,

⑵当0>λ时, a λ的方向与a 的方向相同;

当0<λ时, λ的方向与的方向相反.

、 平面向量共线定理:向量()

≠与 共线,

当且仅当有唯一一个实数λ,使a b λ=. 2.3.1、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如果21,e e 是同一平面

内的两个不共线向量,那么对于这一平面内任一向量,有且只有一对实数21,λλ,

使

2

2

1

1

e

λ+

=.

§2.3.2、平面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坐标表示

1、()y

x

j y

i x

a,

=

+

=.

§2.3.3、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

1、设()()2

2

1

1

,

,

,y

x

y

x=

=,则:

⑴()2

1

2

1

,y

y

x

x

b

a+

+

=

+,

⑵()2

1

2

1

,y

y

x

x-

-

=

-,

⑶()1

1

,y

λ

λ=,

1

2

2

1

//y

x

y

x=

?.

2、设()()2

2

1

1

,

,

,y

x

B

y

x

A,则:

()

1

2

1

2

,y

y

x

x

AB-

-

=.

§2.3.4、平面向量共线的坐标表示

1、设()()()3

3

2

2

1

1

,

,

,

,

,y

x

C

y

x

B

y

x

A,则

⑴线段AB中点坐标为()2

2

2

1

2

1,y

y

x

x+

+,

⑵△ABC的重心坐标为()

3

3

3

2

1

3

2

1,y

y

y

x

x

x+

+

+

+.

§2.4.1、平面向量数量积的物理背景及其含义

1、θ

cos

=

?.

2、在θ.

3、2a=.

4、=.

5、0

=

?

?

⊥.

§2.4.2、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模、夹角

1、设()()2

2

1

1

,

,

,y

x

y

x=

=,则:

2

1

2

1

y

y

x

x+

=

?

2

1

2

1

y

x+

=

1212

00

a b a b x x y y

⊥??=?+=

2

a b x

=

+

、点的平移公式

平移前的点为(,

P x

函数y

).

h

向量垂直于平面α,记作,

的法向量.

①建立适当的坐标系.

④根据法向量定义建立方程组⑤解方程组,取其中一组解,即得平面α的

()kb k R ∈.

,只需证明

0u ?=.

该平面的法向量垂直且直线在平面外,只需证u ∥v ,即证共线。

,只需证明a ∥

u .

②(法二)设直线l 即:直线与平面垂直平面的法向量共线,只需证u v ⊥,即证4、利用向量求空间角.AC BD AC BD

?⑵求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

平面的一条斜线和它在平面上的射法向量为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为θ,

a 与u , 则θ为

cos s .in a u a u

?θ?=

=

⑶求二面角

①定义:平面内的一条直线把平面分为两个部分,其中的每一部分叫做半平面;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二面角,这条直线叫做二面角的棱,每个半平面叫

二面角的平面角是指在二面角βα--l 棱上任取一点O l BO l AO ⊥⊥,,则AOB ∠为二面角βα--l 平面角.

如图:

②求法:设二面角l αβ--法向量分别为m n 、

,再设m n 、的夹角为?面角l αβ--的平面角为θ,则二面角θ为m n 、

的夹角?或其补角.π?-

根据具体图形确定θ是锐角或是钝角: ◆如果θ是锐角,则cos cos m n m n

θ??==

即arccos

m n m n

θ?=;

◆ 如果θ是钝角,则cos cos m n m n

θ??=-=-

, 即arccos m n m n θ??

? ?=-

???

. 5、利用法向量求空间距离

⑴点Q 到直线l 距离

,P 在直线l 上,a 线l 的方向向量,b =PQ ,则点Q 到直线l 距离

1

(||||

a b a 外一点,点M 为平面方向上的投影的绝对值即cos ,d MP n MP = n MP MP n MP ??

n MP n

?

与平面α之间的距离.n MP n

?,β之间的距离平行平面间的距离转化为求点面距离。.n MP n

?⑸异面直线间的距离

两异面直,b 则两异面直线 即.n MP d n

?=

6、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

⑴三垂线定理:

推理模式:

,

,

P O O

P A A

a a O A

αα

α

α

⊥∈?

?

=?

?

?

?⊥?

概括为:垂直于射影就垂直于斜线.

⑵三垂线定理的逆定理:

推理模式:

,

,

PO O

PA A a AO

a a AP

αα

α

α

⊥∈?

?

=?⊥

?

?

?⊥?

概括为:垂直于斜线就垂直于射影.

7、三余弦定理

α内的任一条直线,AD是α

一条斜线AB在α内的射影,且BD⊥AD,

D.设AB与α (AD)所成的角为

1

θ, AD与AC

成的角为

2

θ, AB与AC所成的角为θ

12

cos cos cos

θθθ

=.

8、面积射影定理

一个多边形的面积

()

S S

,它在平面α

()

S S

'

,平面α与平面β

为锐二面角θ,则

'

cos=.

S

S

S S

θ=射

9、一个结论

上的射影长分别为

123

l l l

、、,夹角分别为

123

θθθ

、、,则有

2222

123

l l l l

=++222

123

cos cos cos1

θθθ

?++=

222

123

sin sin sin2

θθθ

?++=.

.

必修5数学知识点

、正弦定理:

R

C

c

B

A

2

sin

sin

sin

=

=

=.

R为ABC

?外接圆的半径)

2sin,2sin,2sin;

a R A

b R B

c R C

?===

sin,sin,sin;

222

a b c

A B C

R R R

?===

::sin:sin:sin.

a b c A B C

?=

⑵已知三角形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

求其它元素。

、余弦定理:

222

222

222

2cos,

2cos,

2cos.

a b c bc A

b a

c ac B

c a b ab C

?=+-

?

=+-

?

?=+-

?

222

222

222

cos,

2

cos,

2

cos.

2

b c a

A

bc

a c b

B

ac

a b c

C

ab

?+-

=

?

?

+-

?

=

?

?

?+-

=

?

?

⑵已知三角形三边,求其它元素。

做题时两个定理经常结合使用.

、三角形面积公式:

B

ac

A

bc

C

ab

S

ABC

sin

2

1

sin

2

sin

2

=

=

=

?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

A B C C A B

ππ

++=?=-+

222

C A B

π+

?=-222()

C A B

π

?=-+.

、一个常用结论:

sin sin;

b A B A B

?>?>

若sin 2sin 2,.2

A B A B A B π

==+=

则或特别意,在三角函数中,sin sin A B A B >?>立。

第二章:数列

1、数列中与n 之间的关系:

1

1,(1),(2).n n n S n a S S n -=?=?

-≥?注意通项能否合并。 2、等差数列:

⑴定义: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即n a 1-n a =d ,

(n ≥2,n ∈N +), 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

⑵等差中项:若三数a A b 、、成等差数列

2a b

A +?= ⑶通项公式:1(1)()n m a a n d a n m d =+-=+- 或(n a pn q p q =+、是常数). ⑷前n 项和公式:

()()

11122

n n n n n a a S na d -+=+=

⑸常用性质:

①若()+∈ +=+N q p n m q p n m ,,,,则

q p n m a a a a +=+;

②下标为等差数列的项() ,,,2m k m k k a a a ++,成等差数列;

③数列{}b a n +λ(b ,λ④若{}n a 、{}n b 是等差数列,则{}n ka 、

{}n n ka pb + (k 、p 是非零常数)、

*{}(,)p nq a p q N +∈、

,…也成等差数列。 ⑤单调性:{}n a 的公差为d ,则:

ⅰ)?>0d {}n a 为递增数列;

ⅱ)?<0d {}n a 为递减数列;

{}n a 为常数列;

n a pn q ?=+(p,q 是}的前n 项和n S ,则k S 、

… 是等差数列。

2项起,每一项与

那么这个 a b 、G 、成等比数列

。反之不一定成立。

11n n m m a q a q --= ()11111n n n a q a a q

q

q

--==

-- )+∈N q p n m ,,,,则

为等比数列,公比为k q (下) {}n a ;则{}lg n a 数列;

{}{}2

n n ca a ,, 1n a ??????

1q <<{}n a ?为递增数列;

{}0,1n q a <>?为递减数列;

{}1n q a =?为常数列; {}0n q a

列。

⑦若等比数列{}n a 的前n 项和n S ,k k S S -2、k k S S 23-… 是等比数列.

4、非等差、等比数列通项公式的求法

观察法:已知数列前若干项, 公式法:若已知数列的前n S n {}n a 的通项n a 1

1,(1),(2)

n n n S n a S S n -=?=?

-≥?是“一分为二”一”,即1a 和n a 合为一个表达,(要先分2≥n 累加法: 形如(1n f a n n +=+型的递推数列(其中是关于n 的函数)可构造:

112

21(1)(2)..(1.)

n n n n a a f n a a f n a a f ----=????

--=--=??? 将上述1-n 个式子两边分别相加,可得:

1(1)(2)...(2)(1)n a f n f n f f a =-+-+++①若()f n 是关于n 为等差数列求和;

② 若()f n 是关于n 的指数函数,为等比数列求和;

③若()f n 是关于n

(1)f λ+}()f n ,}()f n (1)n -,

——1)n qa --,p ,,q, r q

1

再应1+可得,

人教版高中高二文科数学选修1-2测试题

高二数学(文)选修1-2测试题(60分钟)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2018年3月 姓名: 班级: 得分: 附:1.22 (),()()()() n ad bc K n a b c d a b a c b c b d -==+++++++ 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将答案填在下表中)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程序图通常有一个“起点”,一个“终点” B .程序框图是流程图的一种 C .结构图一般由构成系统的若干要素和表达各要素之间关系的连线(或方向箭头)构成 D .流程图与结构图是解决同一个问题的两种不同的方法 2. 给出下列关系:其中具有相关关系的是( ) ①考试号与考生考试成绩; ②勤能补拙; ③水稻产量与气候; ④正方形的边长与正方形的面积。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 D .①③ 3、黑白两种颜色的正六边形地面砖按如图的规律拼成若干个图案: 则第n 个图案中的白色地面砖有( ). A .4n -2块 B .4n +2块 C .3n +3块 D .3n -3块 4、如图是一商场某一个时间制订销售计划时的局部结构图,则直接影响“计划” 要素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5、用反证法证明命题:“三角形的内角中至少有一个不大于60度”时,反设正确的是( )。 A.假设三内角都不大于60度; B. 假设三内角都大于60度; C. 假设三内角至多有一个大于60度; D. 假设三内角至多有两个大于60度。 6、在复平面内,复数 103i i +的共轭复数应对应点的坐标为( ) A . (1,3) B .(1,-3) C .(-1,3) D .(3 ,-1) 7、已知两个分类变量X 和Y ,由他们的观测数据计算得到K 2的 观测值范围是3.841 D .101?A ≥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1、对于一组数据的两个线性模型,其R 2分别为0.85和0.25,若从 中选取一个拟合效果好的函数模型,应选 (选填“前者” 或“后者”) 12、2006 )11( i i -+=___________ 13、若三角形内切圆半径为 r ,三边长为a,b,c 则三角形的面积 12 S r a b c = ++();利用类比思想:若四面体内切球半径为R ,四个面的面积为124S S S 3,,S ,;则四面体的体积V= 14、 把“函数y=2x+5的图像是一条直线”改写成三段论形式: 三、解答题:(共44分) 15.证明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1 > ?∑∑∑ ∑ n n i i i i i=1 i=1 n n 2 22i i i=1i=1(x -x)(y -y) x -nxy b == , (x -x)x -nx y

高一数学必修1知识点总结

高中高一数学必修1各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一、集合有关概念 1、集合的含义: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其中每一个对象叫元素 2、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 1.元素的确定性; 2.元素的互异性; 3.元素的无序性 说明:(1)对于一个给定的集合,集合中的元素是确定的,任何一个对象或者是或者不是这个给定的集合的元素。 (2)任何一个给定的集合中,任何两个元素都是不同的对象,相同的对象归入一个集合时,仅算一个元素。 (3)集合中的元素是平等的,没有先后顺序,因此判定两个集合是否一样,仅需比较它们的元素是否一样,不需考查排列顺序是否一样。 (4集合元素的三个特性使集合本身具有了确定性和整体性。 3、集合的表示:{ … } 如{我校的篮球队员},{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1. 用拉丁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篮球队员},B={1,2,3,4,5} 2.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

注意啊: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记作:N 正整数集N*或N+ 整数集Z 有理数集Q 实数集R 关于“属于”的概念 集合的元素通常用小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集合A 记作a∈A ,相反,a不属于集合A 记作a?A 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然后用一个大括号括上。 描述法:将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法。用确定的条件表示某些对象是否属于这个集合的方法。 ①语言描述法:例:{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 ②数学式子描述法:例:不等式x-3>2的解集是{x?R| x-3>2}或{x| x-3>2} 4、集合的分类: 1.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 2.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 3.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例:{x|x2=-5} 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包含”关系—子集

高一数学必修一知识点整理归纳

高一数学必修一知识点整理归纳 【集合与函数概念】 一、集合有关概念 1.集合的含义 2.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 (1)元素的确定性如:世界上的山 (2)元素的互异性如:由HAPPY的字母组成的集合{H,A,P,Y} (3)元素的无序性:如:{a,b,c}和{a,c,b}是表示同一个集合 3.集合的表示:{…}如:{我校的篮球队员},{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1)用拉丁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篮球队员},B={1,2,3,4,5} (2)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 注意:常用数集及其记法:https://www.360docs.net/doc/922399396.html, 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记作:N 正整数集:N*或N+ 整数集:Z 有理数集:Q 实数集:R 1)列举法:{a,b,c……} 2)描述法:将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x?R|x-3>2},{x|x-3>2} 3)语言描述法:例:{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

4)Venn图: 4、集合的分类: (1)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 (2)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 (3)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例:{x|x2=-5} 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包含”关系—子集 注意:有两种可能(1)A是B的一部分,;(2)A与B是同一集合。 反之:集合A不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不包含集合A,记作AB或BA 2.“相等”关系:A=B(5≥5,且5≤5,则5=5) 实例:设A={x|x2-1=0}B={-1,1}“元素相同则两集合相等” 即:①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AíA ②真子集:如果AíB,且A1B那就说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记作AB(或BA) ③如果AíB,BíC,那么AíC ④如果AíB同时BíA那么A=B 3.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为Φ 规定: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4.子集个数: 有n个元素的集合,含有2n个子集,2n-1个真子集,含有2n-1个非空子集,含有2n-1个非空真子集 三、集合的运算 运算类型交集并集补集 定义由所有属于A且属于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A,B的交集.记作AB(读作‘A交B’),即AB={x|xA,且xB}.

高中数学知识点完全总结(绝对全)

高中数学概念总结 一、 函数 1、 若集合A 中有n )(N n ∈个元素,则集合A 的所有不同的子集个数为n 2,所有非空真子集的个数是22-n 。 二次函数c bx ax y ++=2的图象的对称轴方程是a b x 2-=,顶点坐标是??? ? ? ?--a b ac a b 4422,。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时,解析式的设法有三种形式,即(一般式)c bx ax x f ++=2)(,(零点式))()()(21x x x x a x f -?-=和n m x a x f +-=2)()( (顶点式)。 2、 幂函数n m x y = ,当n 为正奇数,m 为正偶数, m

),(y x P ,点P 到原点的距离记为r ,则sin α= r y ,cos α=r x ,tg α=x y ,ctg α=y x ,sec α=x r ,csc α=y r 。 2、同角三角函数的关系中,平方关系是:1cos sin 2 2 =+αα,αα22sec 1=+tg ,αα22csc 1=+ctg ; 倒数关系是:1=?ααctg tg ,1csc sin =?αα,1sec cos =?αα; 相除关系是:αααcos sin = tg ,α α αsin cos =ctg 。 3、诱导公式可用十个字概括为: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如:=-)23sin( απαcos -,)2 15(απ -ctg =αtg ,=-)3(απtg αtg -。 4、 函数B x A y ++=)sin(?ω),(其中00>>ωA 的最大值是B A +,最小值是A B -,周期是ω π 2= T ,频 率是πω2= f ,相位是?ω+x ,初相是?;其图象的对称轴是直线)(2 Z k k x ∈+=+π π?ω,凡是该图象与直线B y =的交点都是该图象的对称中心。 5、 三角函数的单调区间: x y s i n =的递增区间是??? ?? ? + -222 2πππ πk k ,)(Z k ∈,递减区间是????? ? ++23222ππππk k ,)(Z k ∈;x y cos =的递增区间是[]πππk k 22,-)(Z k ∈,递减区间是[]πππ+k k 22,)(Z k ∈,tgx y =的递增区间是 ??? ? ? +-22ππππk k ,)(Z k ∈,ctgx y =的递减区间是()πππ+k k ,)(Z k ∈。 6、=±)sin(βαβαβαsin cos cos sin ± =±)c o s (βαβαβαs i n s i n c o s c o s = ±)(βαtg β αβ αtg tg tg tg ?± 1 7、二倍角公式是:sin2α=ααcos sin 2? cos2α=αα2 2 sin cos -=1cos 22 -α=α2 sin 21- tg2α= α α 2 12tg tg -。

高中数学必修1知识点

高中数学必修1知识点 1、集合元素的三个特征: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2、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3、数集的符号:自然数集N ;正整数集* N 或N +;整数集Z ;有理数 集Q ;实数集R . 4、集合与集合的关系:?、≠?、= 5、若集合中有n 个元素,则它的子集个数为2n ;真子集个数为21n -;非空子集个数为21n -;非空真子集个数为22n -. 6、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7、子集的性质: (1)A ?A (即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 (2)若A ?B ,B ?C ,则A ?C ; (3)若A ≠?B ,B ≠?C ,则A ≠?C. 8、集合的基本运算 (1)并集:}{x x x A B =∈A ∈B 或 (2)交集:}{x x x A B =∈A ∈B 且 (3)补集:}{U x x U x A =∈?A 且e (4)性质:①A A =A ,A ?=A ;②A A =A ,A ?=?; ③()U A A =?e,()U U A A =e,() U U A =A 痧, ()()()U U U A B =A B 痧?,()()()U U U A B =A B 痧?. 9、函数的三要素:定义域、值域和对应法则. 10、(一)求函数定义域的原则: (1)若 ()f x 为整式,则其定义域是R ; (2)若 ()f x 为分式,则其定义域是使分母不为0的实数集合; (3)若()f x 是二次根式(偶次根式),则其定义域是使根号内的式子不小于0的实数集合; (4)若()0f x x =,则其定义域是 }{0x x ≠; (5)若()()0,1x f x a a a =>≠,则其定义域是R ;

高一数学必修一知识点整理

高一数学必修一知识点整理 【导语】高一新生要作好充分思想准备,以自信、宽容的心态,尽快融入集体,适应新同学、适应新校园环境、适应与初中迥异的纪律制度。记住:是你主动地适应环境,而不是环境适应你。因为你走向社会参加工作也得适应社会。以下内容是为你整理的《高一数学必修一知识点整理》,希望你不负时光,努力向前,加油!【篇一】高一数学必修一知识点整理 一、集合有关概念 1、集合的含义: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其中每一个对象叫元素。 2、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 1.元素的确定性; 2.元素的互异性; 3.元素的无序性 说明:(1)对于一个给定的集合,集合中的元素是确定的,任何一个对象或者是或者不是这个给定的集合的元素。 (2)任何一个给定的集合中,任何两个元素都是不同的对象,相同的对象归入一个集合时,仅算一个元素。 (3)集合中的元素是平等的,没有先后顺序,因此判定两个集合是否一样,仅需比较它们的元素是否一样,不需考查排列顺序是否一样。 (4)集合元素的三个特性使集合本身具有了确定性和整体性。

3、集合的表示:{…}如{我校的篮球队员},{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1.用拉丁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篮球队员}B={12345} 2.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 注意啊: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记作:N 正整数集N*或N+整数集Z有理数集Q实数集R 关于“属于”的概念 集合的元素通常用小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集合A记作a∈A,相反,a不属于集合A记作a:A 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然后用一个大括号括上。 描述法:将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法。用确定的条件表示某些对象是否属于这个集合的方法。 ①语言描述法:例:{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 ②数学式子描述法:例:不等式x-3>2的解集是{x?R|x-3>2}或{x|x-3>2} 4、集合的分类: 1.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 2.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 3.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例:{x|x2=-5}

高一数学必修一知识点必考难点总结5篇分享

高一数学必修一知识点必考难点总结5篇分享高一是高中学习生涯中打好基础的一年,而高中数学也是比较难的一门学科。那么,如何学好高一数学呢?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高一数学必修一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数学必修一知识点1 集合有以下性质 若A包含于B,则A∩B=A,A∪B=B 集合的表示方法 集合常用大写拉丁字母来表示,如:A,B,C…而对于集合中的元素则用小写的拉丁字母来表示,如:a,b,c…拉丁字母只是相当于集合的名字,没有任何实际的意义。将拉丁字母赋给集合的方法是用一个等式来表示的,例如:A={…}的形式。等号左边是大写的拉丁字母,右边花括号括起来的,括号内部是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数学元素。 常用的有列举法和描述法。1.列举法﹕常用于表示有限集合,把集合中的所有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这种表示集合的方法叫做列举法。{1,2,3,……}2.描述法﹕常用于表示无限集合,把集合中元素的公共属性用文字﹐符号或式子等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这种表示集合的方法叫做描述法。{x|P}(x为该集合的元素的一般形式,P为这个集合的元素的共同属性)如:小于π的正实数组成的集合表示为:{x|0 4.自然语言常用数集的符号:(1)全体非负整数的集合通常简称非负整数集(或自然数集),记作N;不包括0的自然数集合,记作N_(2)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

的集,也称正整数集,记作Z+;负整数集内也排除0的集,称负整数集,记作Z-(3)全体整数的集合通常称作整数集,记作Z(4)全体有理数的集合通常简称有理数集,记作Q。Q={p/q|p∈Z,q∈N,且p,q互质}(正负有理数集合分别记作Q+Q-)(5)全体实数的集合通常简称实数集,记作R(正实数集合记作R+;负实数记作R-)(6)复数集合计作C集合的运算:集合交换律A∩B=B∩AA∪B=B∪A集合结合律(A∩B)∩C=A∩(B∩C)(A∪B)∪C=A∪(B∪C)集合分配律A∩(B∪C)=(A∩B)∪(A∩C)A∪(B∩C)=(A∪B)∩(A∪C)集合德.摩根律集合Cu(A∩B)=CuA∪CuBCu(A∪B)=CuA∩CuB集合“容斥原理”在研究集合时,会遇到有关集合中的元素个数问题,我们把有限集合A的元素个数记为card(A)。例如A={a,b,c},则card(A)=3card(A∪B)=card(A)+card(B)-card(A∩B)card(A∪B∪C)=card(A)+c ard(B)+card(C)-card(A∩B)-card(B∩C)-card(C∩A)+card(A∩B∩C)1885年德国数学家,集合论创始人康托尔谈到集合一词,列举法和描述法是表示集合的常用方式。集合吸收律A∪(A∩B)=AA∩(A∪B)=A集合求补律A∪CuA=UA∩CuA=Φ设A为集合,把A的全部子集构成的集合叫做A的幂集德摩根律A-(BUC)=(A-B)∩(A-C)A-(B∩C)=(A-B)U(A-C)~(BUC)=~B∩~C~(B∩C)=~BU~C~Φ=E~E=Φ特殊集合的表示复数集C实数集R正实数集R+负实数集R-整数集Z正整数集Z+负整数集Z-有理数集Q正有理数集Q+负有理数集Q-不含0的有理数集Q 高一数学必修一知识点2 对数函数 对数函数的一般形式为,它实际上就是指数函数的反函数。因此指数函数里

高中数学知识点体系框架超全超完美

高中数学基础知识整合 函数与方程区间建立函数模型 抽象函数复合函数分段函数求根法、二分法、图象法;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 单调性:同增异减赋值法,典型的函数 零点函数的应用 A 中元素在 B 中都有唯一的象;可一对一(一一映射),也可多对一,但不可一对多 函数的基本性质 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 对称性 最值 1.求单调区间:定义法、导数法、用已知函数的单调性。 2.复合函数单调性:同增异减。 1.先看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再看f (-x )=f (x )还是-f (x ). 2.奇函数图象关于原点对称,若x =0有意义,则f (0)=0. 3.偶函数图象关于y 轴对称,反之也成立。 f (x +T)=f (x );周期为T 的奇函数有:f (T)=f (T/2)= f (0)=0.二次函数、基本不等式,对勾函数、三角函数有界性、线性规划、导数、利用单调性、数形结合等。 函数的概念 定义 列表法解析法图象法 表示三要素使解析式有意义及实际意义 常用换元法求解析式 观察法、判别式法、分离常数法、单调性法、最值法、重要不等式、三角法、图象法、线性规划等 定义域 对应关系值域 函数常见的几种变换平移变换、对称变换翻折变换、伸缩变换 基本初等函数正(反)比例函数、一次(二次)函数幂函数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三角函数 定义、图象、性质和应用 函数 映 射 第二部分映射、函数、导数、定积分与微积分 退出 上一页 第二部分映射、函数、导数、定积分与微积分 导数 导数概念函数的平均变化率运动的平均速度曲线的割线的斜率 函数的瞬时变化率运动的瞬时速度曲线的切线的斜率 ()()的区别 与0x f x f ' '0 t t t v a S v ==,() 0' x f k =导数概念 基本初等函数求导 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简单复合函数的导数()()()()()()()().ln 1ln ln 1 log sin cos cos sin 0''' ' 1' 'x x x x a n n e e a a a x x a x x x x x x nx x c c ==== -====-;;;;;;; 为常数()()()()[]()() ()()[]()()()()()()()()()()()[]2)3()2()1(x g x g x f x g x f x g x f x g x f x g x f x g x f x g x f x g x f x g x f -=? ? ????+=?±=±是可导的,则有:,设()()[]()() x u u f x g f ' ' ' ?=1.极值点的导数为0,但导数为0的点不一定是极值点; 2.闭区间一定有最值,开区间不一定有最值。导数应用函数的单调性研究函数的极值与最值 曲线的切线变速运动的速度生活中最优化问题 ()()()(). 00''在该区间递减在该区间递增,x f x f x f x f ?1.曲线上某点处切线,只有一条;2.过某点的曲线的切线不一定只一条,要设切点坐标。 一般步骤:1.建模,列关系式;2.求导数,解导数方程;3.比较区间端点函数值与极值,找到最大(最小)值。 定 积分与微积分 定积分概念 定理应用 性质定理含意微积分基本 定理 曲边梯形的面积变力所做的功 ()的极限 和式i n i i x f ?∑-=1 1 ξ定义及几何意义 1.用定义求:分割、近似代替、求和、取极限; 2.用公式。 ()()()()[]()()()()()()()() c b a dx x f dx x f dx x f dx x f dx x f dx x g dx x f dx x g x f dx x f k dx x kf c b b a c a a b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 .;;;()()()()()() 莱布尼兹公式牛顿则若--==?a F b F dx x f x f x F b a ,'1.求平面图形面积;2.在物理中的应用(1)求变速运动的路程: (2)求变力所作的功; ()?=b a dx x F W ()dt t v s a b ?=

(文科)高中数学选修 重要知识点

第一部分 简单逻辑用语 1、命题: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 真命题:判断为真的语句.假命题:判断为假的语句. 2、“若p ,则q ”形式的命题中的p 称为命题的条件,q 称为命题的结论. 3、原命题:“若p ,则q ” 逆命题: “若q ,则p ” 否命题:“若p ?,则q ?” 逆否命题:“若q ?,则p ?” 4、四种命题的真假性之间的关系: (1)两个命题互为逆否命题,它们有相同的真假性; (2)两个命题为互逆命题或互否命题,它们的真假性没有关系. 5、若p q ?,则p 是q 的充分条件,q 是p 的必要条件. 若p q ?,则p 是q 的充要条件(充分必要条件). 利用集合间的包含关系: 例如:若B A ?,则A 是B 的充分条件或B 是A 的必要条件;若A=B ,则A 是B 的充要条件; 6、逻辑联结词:⑴且(and ) :命题形式p q ∧;⑵或(or ):命题形式p q ∨; ⑶非(not ):命题形式p ?. p q p q ∧ p q ∨ p ? 真 真 真 真 假 真 假 假 真 假 假 真 假 真 真 假 假 假 假 真 7、⑴全称量词——“所有的”、“任意一个”等,用“”表示; 全称命题p :)(,x p M x ∈?; 全称命题p 的否定?p :)(,x p M x ?∈?。 ⑵存在量词——“存在一个”、“至少有一个”等,用“?”表示; 特称命题p :)(,x p M x ∈?; 特称命题p 的否定?p :)(,x p M x ?∈?; 第二部分 圆锥曲线 1、平面内与两个定点1F ,2F 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大于12F F )的点的轨迹称为椭圆. 即:|)|2(,2||||2121F F a a MF MF >=+。 这两个定点称为椭圆的焦点,两焦点的距离称为椭圆的焦距. 2焦点的位置 焦点在x 轴上 焦点在y 轴上 图形 标准方程 ()22 2210x y a b a b +=>> ()22 22 10y x a b a b +=>> 范围 a x a -≤≤且b y b -≤≤ b x b -≤≤且a y a -≤≤ 顶点 ()1,0a A -、()2,0a A ()10,a A -、()20,a A

高中数学必修1知识点、考点、题型汇总

集合与函数知识点讲解 1. 对于集合,一定要抓住集合的代表元素,及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如:集合,,,、、A x y x B y y x C x y y x A B C ======|lg |lg (,)|lg 中元素各表示什么? 2. 进行集合的交、并、补运算时,不要忘记集合本身和空集的特殊情况。? 注重借助于数轴和文氏图解集合问题。 空集是一切集合的子集,是一切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 {}如:集合,A x x x B x ax =--===||2 2301 若,则实数的值构成的集合为B A a ? 3. 注意下列性质: {} ()集合,,……,的所有子集的个数是;1212a a a n n 4. 你会用补集思想解决问题吗?(排除法、间接法) 如:已知关于的不等式 的解集为,若且,求实数x ax x a M M M a --<∈?5 0352 的取值范围。 ()(∵,∴ ·∵,∴ ·,,)335 30555 501539252 2 ∈--->=+-0 义域是_____________。

人教版高中数学知识点汇总(全册版)

人教版高中数学知识点(必修+选修) 高中数学 必修1知识点 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 【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1)集合的概念 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确定性、互异性和无序性. (2)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N 表示自然数集,N *或N +表示正整数集,Z 表示整数集,Q 表示有理数集,R 表示实数集. (3)集合与元素间的关系 对象a 与集合M 的关系是a M ∈,或者a M ?,两者必居其一. (4)集合的表示法 ①自然语言法:用文字叙述的形式来描述集合. ②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 ③描述法:{x |x 具有的性质},其中x 为集合的代表元素. ④图示法:用数轴或韦恩图来表示集合. (5)集合的分类 ①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有限集.②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无限集.③不含有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 【1.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6)子集、真子集、集合相等 (7)已知集合A 有(1)n n ≥个元素,则它有2n 个子集,它有21n -个真子集,它有21n -个非空子 集,它有2 2n -非空真子集.

【1.1.3】集合的基本运算 (8)交集、并集、补集 B {x A A = ?=? B A ? B B ? B {x A A A = A A ?= A B A ? B B ? A {|x x ()U A =? e 2()U A A U =e 【补充知识】含绝对值的不等式与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1)含绝对值的不等式的解法 (2)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0) ()()()U U A B A B =痧?()()() U U A B A B =痧?

新课标人教A版高一数学必修1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必修1知识点 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 一、集合有关概念: 1、集合的含义: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其中每一个对象叫元素。 2、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 (1)元素的确定性; (2)元素的互异性; (3)元素的无序性 说明:(1)对于一个给定的集合,集合中的元素是确定的,任何一个对象或者是或者不是这个给定的集合的元素。 (2)任何一个给定的集合中,任何两个元素都是不同的对象,相同的对象归入一个集合时,仅算一个元素。 (3)集合中的元素是平等的,没有先后顺序,因此判定两个集合是否一样,仅需比较它们的元素是否一样,不需考查排列顺序是否一样。 (4)集合元素的三个特性使集合本身具有了确定性和整体性。 3、集合的表示:{ … } 如{我校的篮球队员},{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1)用拉丁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篮球队员},B={1,2,3,4,5} (2)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 (Ⅰ)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然后用一个大括号括上。 (Ⅱ)描述法:将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法。用确定的条件表示某些对象是否属于这个集合的方法。 ①语言描述法:例:{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 ②数学式子描述法:例:不等式x-3>2的解集是{x ∈R| x-3>2}或{x| x-3>2} (3)图示法(文氏图): 4、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记作:N 正整数集 N*或 N+ 整数集 Z 有理数集Q 实数集 R 5、“属于”的概念 集合的元素通常用小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 是集合A 的元素,就说a 属于集合A 记作 a ∈A ,相反,a 不属于集合A 记作 a ?A 6、集合的分类: 1.有限集 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2.无限集 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3.空集 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 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包含”关系———子集 对于两个集合A 与B ,如果集合A 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 的元素,我们就说两集合有包含关系,称集合A 为集合B 的子集,记作A ?B 注意: 有两种可能(1)A 是B 的一部分,;(2)A 与B 是同一集合。 反之: 集合A 不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 不包含集合A,记作A ?B 或B ? A 集合A 中有n 个元素,则集合A 子集个数为2n . 2.“相等”关系(5≥5,且5≤5,则5=5) 实例:设 A={x|x 2-1=0} B={-1,1} “元素相同” 结论:对于两个集合A 与B ,如果集合A 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 的元素,同时,集合B 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A 的元素,我们就说集合A 等于集合B ,即:A=B A B B A ???且 ① 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A ?A ②真子集:如果A ?B,且A ≠B 那就说集合A 是集合B 的真子集,记作A ?B(或B ?A) ③如果 A ?B, B ?C ,那么 A ?C ④ 如果A ?B 同时 B ?A 那么A=B

高一必修一数学知识点归纳最全五篇

高一必修一数学知识点归纳最全五 篇 奋斗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努力。那种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在学习中也是需要的。看到了一道有意思的题,就不惜一切代价攻克它。为了学习,废寝忘食一点也不是难事,只要你做到了有兴趣。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高一数学必修一知识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大家! 高一必修一数学知识点1 1.元素的三性(确定,互异,无序);已知集合A={x,xy,lgxy},集合B={0,|x|,y},且A=B,则x+y= 2.集合代表元素已知集合M={y|y=x2,xR},N={y|y=x2+1,xR},求MN;与集合M={(x,y)|y=x2,xR},N={(x,y)|y=x2+1,xR}求MN的区别。 3.求集合的子集时是否忘记. 4.对于含有n个元素的有限集合M,其子集、真子集、非空子集、非空真子集的个数依次为如满足条件的集合M共有多少个 5.韦恩图的应用;某文艺小组共有10名成员,每人至少会唱歌和跳舞中的一项,其中7人会唱歌跳舞5人会,现从中选出会唱歌

和会跳舞的各一人,表演一个唱歌和一个跳舞节目,问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6.两集合之间的关系。 7.摩根定律(CUA)(CUB)=CU(AB)(CUA)(CUB)=CU(AB);; 8.你对映射的概念了解了吗?映射f:AB中,A中元素的任意性和B中与它对应元素的性,哪几种对应能够成映射?A中有m 个元素B中有n个元素,f:AB的映射有多少个? 高中数学学习方法 (1)制定计划明确学习目的。合理的学习计划是推动我们主动学习和克服困难的内在动力。计划先由老师指导督促,再一定要由自己切实完成,既有长远打算,又有短期安排,执行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磨炼学习意志。 (2)课前预习是取得较好学习效果的基础。课前预习不仅能培养自学能力,而且能提高学习新课的兴趣,掌握学习的主动权。预习不能搞走过场,要讲究质量,力争在课前把教材弄懂,上课着重听老师讲思路,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尽可能把问题解决在课堂上。 (3)上课是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关键环节。上课专心听重点难点,把老师补充的内容记录下来,而不是全抄全录,顾此失彼。

高中数学文科选修1-1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命题与逻辑结构 知识点: 1、命题: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 真命题:判断为真的语句. 假命题:判断为假的语句. 2、“若p ,则q ”形式的命题中的p 称为命题的条件,q 称为命题的结论. 3、对于两个命题,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另一个命题的结论和条件,则这两个命题称为互逆命题.其中一个命题称为原命题,另一个称为原命题的逆命题. 若原命题为“若p ,则q ”,它的逆命题为“若q ,则p ”. 4、对于两个命题,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恰好是另一个命题的条件的否定和结论的否定,则这两个命题称为互否命题.中一个命题称为原命题,另一个称为原命题的否命题. 若原命题为“若p ,则q ”,则它的否命题为“若p ?,则q ?”. 5、对于两个命题,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恰好是另一个命题的结论的否定和条件的否定,则这两个命题称为互为逆否命题.其中一个命题称为原命题,另一个称为原命题的逆否命题. 若原命题为“若p ,则q ”,则它的逆否命题为“若q ?,则p ?”. ()1两个命题互为逆否命题,它们有相同的真假性; ()2两个命题为互逆命题或互否命题,它们的真假性没有关系. 7、若p q ?,则p 是q 的充分条件,q 是p 的必要条件. 若p q ?,则p 是q 的充要条件(充分必要条件). 8、用联结词“且”把命题p 和命题q 联结起来,得到一个新命题,记作p q ∧. 当p 、q 都是真命题时,p q ∧是真命题;当p 、q 两个命题中有一个命题是假命题时,p q ∧是假命题. 用联结词“或”把命题p 和命题q 联结起来,得到一个新命题,记作p q ∨. 当p 、q 两个命题中有一个命题是真命题时,p q ∨是真命题;当p 、q 两个命题都是假命题时,p q ∨是假命题. 对一个命题p 全盘否定,得到一个新命题,记作p ?. 若p 是真命题,则p ?必是假命题;若p 是假命题,则p ?必是真命题. 9、短语“对所有的”、“对任意一个”在逻辑中通常称为全称量词,用“?”表示. 含有全称量词的命题称为全称命题. 全称命题“对M 中任意一个x ,有()p x 成立”,记作“x ?∈M ,()p x ”. 短语“存在一个”、“至少有一个”在逻辑中通常称为存在量词,用“?”表示. 含有存在量词的命题称为特称命题. 特称命题“存在M 中的一个x ,使()p x 成立”,记作“x ?∈M ,()p x ”. 10、全称命题p :x ?∈M ,()p x ,它的否定p ?:x ?∈M ,()p x ?.全称命题的否定 是特称命题. 考点:1、充要条件的判定 2、命题之间的关系

高中数学必修1-5知识点归纳

必修1数学知识点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1.1.1、集合 1、 把研究的对象统称为元素,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 体叫做集合。集合三要素: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2、 只要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是一样的,就称这两个 集合相等。 3、 常见集合:正整数集合:*N 或+N ,整数集合: Z ,有理数集合:Q ,实数集合:R . 4、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 §1.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 一般地,对于两个集合A 、B ,如果集合A 中任 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 中的元素,则称集合A 是 集合B 的子集。记作B A ?. 2、 如果集合B A ?,但存在元素B x ∈,且A x ?, 则称集合A 是集合B 的真子集.记作:A B. 3、 把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作:?.并规定: 空集合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4、 如果集合A 中含有n 个元素,则集合A 有n 2个子集. §1.1.3、集合间的基本运算 1、 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 或集合B 的元素组成 的集合,称为集合A 与B 的并集.记作:B A . 2、 一般地,由属于集合A 且属于集合B 的所有元素 组成的集合,称为A 与B 的交集.记作:B A . 3、全集、补集?{|,}U C A x x U x U =∈?且 §1.2.1、函数的概念 1、 设A 、B 是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种确定的对应 关系f ,使对于集合A 中的任意一个数x ,在集合B 中都有惟一确定的数()x f 和它对应,那么就称B A f →:为集合A 到集合B 的一个函数,记 作:()A x x f y ∈=,. 2、 一个函数的构成要素为:定义域、对应关系、值 域.如果两个函数的定义域相同,并且对应关系完全一致,则称这两个函数相等. §1.2.2、函数的表示法 1、 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解析法、图象法、列表法. §1.3.1、单调性与最大(小)值 1、 注意函数单调性证明的一般格式: 解:设[]b a x x ,,21∈且21x x <,则: ()()21x f x f -=… §1.3.2、奇偶性 1、 一般地,如果对于函数()x f 的定义域内任意一个 x ,都有()()x f x f =-,那么就称函数()x f 为 偶函数.偶函数图象关于y 轴对称. 2、 一般地,如果对于函数()x f 的定义域内任意一个 x ,都有()()x f x f -=-,那么就称函数()x f 为 奇函数.奇函数图象关于原点对称. 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Ⅰ) §2.1.1、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 1、 一般地,如果a x n =,那么x 叫做a 的n 次方根。 其中+∈>N n n ,1. 2、 当n 为奇数时,a a n n =; 当n 为偶数时,a a n n =. 3、 我们规定: ⑴m n m n a a = () 1,,,0* >∈>m N n m a ; ⑵()01 >= -n a a n n ; 4、 运算性质:

高中数学必修1知识点总结及题型

高中数学讲义必修一第一章复习 知识点一集合的概念 1.集合:一般地,把一些能够________________对象看成一个整体,就说这个整体是由这些对象________构成的集合(或集),通常用大写拉丁字母A,B,C,…来表示. 2.元素:构成集合的____________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通常用小写拉丁字母a,b,c,…来表示.3.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为. 知识点二集合与元素的关系 1.属于: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________集合A,记作a________A. 2.不属于:如果a不是集合A中的元素,就说a________集合A,记作a________A. 知识点三集合的特性及分类 1.集合元素的特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集合的分类:(1)有限集:含有_______元素的集合;(2)无限集:含有_______元素的集合. 3.常用数集及符号表示 1.列举法:把集合的元素______________,并用花括号“{}”括起来表示集合的方法 2.描述法:用集合所含元素的________表示集合的方法称为描述法. 知识点五集合与集合的关系 1.子集与真子集 2.子集的性质 (1)规定:空集是____________的子集,也就是说,对任意集合A,都有________.(2)任何一个集合A都是它本身的子集,即________.(3)如果A?B,B?C,则________.(4)如果A?B,B?C,则________.3.集合相等

知识点六集合的运算 1.交集 2.并集 3.交集与并集的性质 4.全集 在研究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时,如果一个集合含有我们所研究问题中涉及的________,那么就称这个集合为全集,通常记作________. 5.补集

(文科)高中数学选修1-1、1-2、4-4重要知识点

(文科)高中数学选修1-1、1-2、4-4重要知识点

选修1-1、1-2数学知识点 第一部分 简单逻辑用语 1、命题: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 真命题:判断为真的语句.假命题:判断为假的语句. 2、“若p ,则q ”形式的命题中的p 称为命题的条件,q 称为命题的结论. 3、原命题:“若p ,则q ” 逆命题: “若q ,则p ” 否命题:“若p ?,则q ?” 逆否命题:“若q ?,则p ?” 4、四种命题的真假性之间的关系: (1)两个命题互为逆否命题,它们有相同的真假性; (2)两个命题为互逆命题或互否命题,它们的真假性没有关系. 5、若p q ?,则p 是q 的充分条件,q 是p 的必要条件. 若p q ?,则p 是q 的充要条件(充分必要条件). 利用集合间的包含关系: 例如:若B A ?,则A 是B 的充分条件或B 是A 的必要条件;若A=B ,则A 是B 的充要条件; 6、逻辑联结词:⑴且(and ) :命题形式p q ∧;⑵或(or ):命题形式p q ∨; ⑶非(not ):命题形式p ?. p q p q ∧ p q ∨ p ? 真 真 真 真 假 真 假 假 真 假 假 真 假 真 真 假 假 假 假 真

7、⑴全 称量词 —— “所有 的”、 “任意 一个” 等,用 “?” 轴长 短轴的长2b = 长轴的长2a = 焦点 ()1,0F c -、()2,0F c ()10,F c -、()20,F c 焦距 ()222122F F c c a b ==- 对称性 关于x 轴、y 轴、原点对称 离心率 ()22101c b e e a a ==-<< 3、平面内与两个定点1F ,2 F 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等于常数(小于12F F )的点的轨迹称为双曲线.即: |) |2(,2||||||2121F F a a MF MF <=-。 这两个定点称为双曲线的焦点,两焦点的距离称为双曲线的焦距. 4、双曲线的几何性质: 焦点的 位置 焦点在x 轴上 焦点在y 轴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