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南运河生态治理简介

天津市南运河生态治理简介
天津市南运河生态治理简介

天津市南运河生态治理简介

论文导读:天津市南运河市区段治理项目。年结合市区河道改造已对市区段三元村至三岔口段长4.75km的河道进行了河道治理。此次工程设计遵循四大原则。体现了生态自然的设计理念。生态自然,天津市南运河生态治理简介。关键词:南运河,生态自然,河道治理,工程设计

天津市南运河市区段治理项目,是天津市政府实施南运河两岸综合开发的一项重要举措。通过河道综合治理,提高了南运河的水质标准,恢复了南运河的排沥功能,改善了河道两岸区域水环境,促进了沿河两岸房地产业的开发以及城市面貌的改观。

一、项目背景

南运河是我国古代京杭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开挖于隋朝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它上接卫运河、下汇海河,全长348.3km,历史上兼有航运、输水、行洪和排涝功能。其中在天津市市区界内起自外环线,于三岔口汇入海河,全长约10.8km。2001年结合市区河道改造已对市区段三元村至三岔口段长4.75km的河道进行了河道治理,南运河从外环线至三元村泵站段全长6.0km的河道尚未治理,为本次南运河综合治理的工程范围。

二、工程实施概况

现状南运河上口宽度约在10~40m,河底高程约在0.6~2.5m(大沽水平),两岸现状地面高程约为3.2~6.6m(大沽水平),河道两侧河坡大部分为土坡,路堤残破。部分河段被岸边居民侵占建房,甚至部

分河段淤废,河道功能丧失。由于沿途或支流大量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入,河道污染严重,河水呈黑色,蚊蝇滋生,河边杂草丛生,垃圾成堆,卫生条件极其恶劣,有着历史文明的南运河已经名副其实地成了臭水沟。

根据天津市的河湖水系规划,南运河定位为打造一条贴近生活、融入生活、丰富生活的景观河道。其功能只排沥不行洪,兼有景观和通航功能。河道规划流量为30~40m3/s,河道上口宽度30~36 m,设计正常水位2.000m,设计最高水位为2.700 m,河底高程(外环线~三元村泵站)为0.180~-0.300m,河底纵坡0.080‰,沿河道路断面宽度为20~25m。

南运河综合治理工程分两年、两期实施,于2005年10月开工,2007年5月竣工,共计治理河道6 公里,其中河道清淤75万立方米,挖填土方21万立方米,改建排水口门12处,新建跨河闸2座。新建沿河道路16.5公里,铺设d300~d2200mm雨水和截污管道36公里,新建雨水泵站3座。新建桥梁8座,形成绿地84 公顷。总投资人民币10.6亿元。

三、工程主要技术措施

根据南运河治理工程的要求,此次工程设计遵循四大原则。博士论文,生态自然。第一要有超前的意识,根据天津市总体规划,按河道功能进行治理,对沿线进行截污,结合沿线的绿化及道路工程,将其建成市区乃至全国一流的景观河道。第二要有环保意识,要充分考虑河道水体水质的保持,将生态治河理念贯穿设计始终,同时从治理目标到

治理手段和工艺都要为天津的环境建设服务;第三要有人文意识,挖掘运河历史文化,力求将治理工程与沿河周边的自然、人文环境有机的结合,使人亲水亲绿,体现运河的历史古韵和自然风貌;第四要力求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三者的协调统一,造福子孙、服务社会。

依据以上设计原则,本次河道设计充分体现了生态、自然的治河理念,而其中的河道水质的保持和堤岸设计是决定治理效果的决定性因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下结合南运河治理的具体方案,从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河道水质保持方案

南运河水质保持是利用生态措施和工程措施、管理措施有机结合的手段,采用外源控制与内源控制相结合的综合性方案。

1、外源污染控制措施

外源污染控制技术措施主要指污水截流工程,沿河铺设污水截流管道,截流所有污水排放口,将污水引入地区规划污水泵站排入污水处理厂,避免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对河道造成污染。同时加强河道管理力度,严格禁止倾倒生活垃圾等污染物,经常打捞河道漂浮物,基本实现河道的零污染。

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城市河流治理的经验表明,要发挥城市河流的生态功能,控制污水直接排放入河,是减轻河流污染的根本措施。城市河流的生态功能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河流水质的清洁,从生态环境保护的观点出发,城市河流不应是工业、生活污水的纳污之地。博士论文,

生态自然。城市河流如果成为城市排污场所,意味着城市河流生态功能的消失,城市河流只剩下排污的功能,对城市的生态建设将是致命的威胁。城市与河流要和谐相处,治理河流污染要标本兼治,治本为主。只有重视污染源治理,加强截污工程建设力度,才是根本出路。南运河治理工程沿河共新建截污管道17.5公里,并按规划实现了污水排放,完善了河道两岸的污水排放设施,彻底解决了河道沿线地区的污水排放问题。

2、内源污染控制措施

内源污染控制技术措施主要是指通过工程和管理的有机结合实现水体的净化,控制污染物的富集和释放,尽量使水中各种营养物质实现动态平衡,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有效抑制内源污染,使南运河水质得以长期保持。

实现水体的循环和沟通

根据《天津市中心城区河湖水系沟通与循环规划》,市区南运河涉及到两个循环圈:①子牙河―外环河―南运河―海河为一个循环圈:即从子牙河提水入外环河,外环河水沿逆时针方向经南运河流到海河。子牙河、外环河、南运河、海河组成环状水体,形成水体循环圈。

②南运河―津河―海河为一个循环圈:从海河提水入南运河,经南运河、津河入海河。南运河、津河、海河组成环状水体,形成水体循环圈。

本次南运河工程利用环外新建的跨河闸使河道与上游河段截断,同时在南运河与外环线交口新建循环泵站一座,引子牙河水入外环河,形

成子牙河―外环河―南运河―海河的水体循环圈。其次可以开启现状明珠泵站将海河水提升入南运河,作为津河及其下游二级河道的补充水源,然后再将水排入海河,形成南运河―津河―海河的水体循环圈。博士论文,生态自然。

图1南运河水循环示意图

以上利用人工调控的强制水体循环措施,通过水体置换来降低水体营养物质浓度,有效的避免了水体的富营养化,同时增加水体的流动性,实现了水体的循环和补氧,且有较好的景观作用。

生态护岸的设计

生态护岸指的是利用植物或者植物与土木工程相结合,对河道坡面进行防护的一种新型护岸型式。博士论文,生态自然。生态护岸集防洪效应、生态效应、景观效应和自净效应于一体,代表着护岸技术的发展方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当采用传统的方法进行堤岸防护时,河道大量地被衬砌化、硬质化,这固然对防洪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同时对整个生态系统的破坏也是显而易见的,传统型式的护坡将水、土体及其它生物隔离了开来,阻止了河道与河畔植被的水气循环。相反,生态护岸却可以把水、河道与堤防、河畔植被连成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河流生态系统。博士论文,生态自然。生态护岸的坡面植被可以带来流速的变化,为鱼类等水生动物和两栖类动物提供了觅食、栖息和避难的场所,对保持生物多样性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南运河河道设计断面为梯形断面,为避免景观的生硬、呆板,护岸自常水位2.0m以下0.2m开始修筑,高程1.8m以下采用混凝土菱形骨

架或装配梁型式护岸,高程1.8m以上根据景观的要求及地形地质等条件的不同,采用植草护坡或亲水平台型式。该护岸型式在考虑护坡具有一定强度、安全性和耐久性的同时,充分考虑生态效果,把河堤由过去的整体混凝土或浆砌石护坡改为混凝土镂空护坡,能使水体和土体、水体和植物或生物相互涵养,适合生物生长的近自然状态的护坡。同时由于采用预制混凝土拼装施工,大大缩短了施工时间。

图2 南运河断面图

图3南运河菱形骨架护坡图

图4南运河装配梁型式护坡图

南运河护岸作为生态护岸,可以增强水体的自净功能,改善河流水质。当污染物排入河流后,首先被细菌和真菌作为营养物而摄取,并将有机污染物分解为无机物。而细菌、真菌又被原生动物吞噬,其所产生的无机物如氮、磷等作为营养盐类又被水中的浮游动物、鱼、虾等所食,发挥了水体的自净作用,即按食物链的方式降低污染物浓度。

同时南运河生态护岸上种植于水中的菖蒲、芦苇等水生植物,能从水中吸收无机盐类营养物,其庞大的根系还是大量微生物吸附的好介质,有利于水质净化。南运河护岸中部分河段岸边放置的石头、种植的植物形成水的紊流,有利于氧从空气传入水中,增加水体的含氧量,有利于好氧微生物、鱼类等水生生物的生长,促进水体净化,使河水变得清澈、水质得到改善。

(二)河道堤岸设计

水环境是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融入城市市民的整个生活环境中。作为重要内容的河道堤岸设计要结合城市景观规划,以水造景,把水景观融入城市景观,充分考虑城市河流沿岸居民和游人的活动需求及环境感受,以“绿”和“水”作为空间基质,构成景观开敞的亲水性人文活动空间,为市民创造一个安全、舒适和富有情趣的水边环境。南运河堤岸设计的原则是:(1)通过堤岸改造和景观塑造,创造南运河独有的田园化、自然化、生态化的总体效果;(2)通过堤岸改造有效弱化河道驳岸水线上的生硬感,强调亲水性;(3)通过缓坡、台阶、平台等手法,丰富运河景观,解决绿地标高问题;(4)通过设置亲水平台、码头,解决交通、人流问题,满足通航、游览要求,最终实现一个生态化的、人性化的、实用且美的堤岸。

2011.9.15独流入海-永安溪生态保护与治理工程简介

浙江省独流入海河流治理工程项目仙居县永安溪生态保护与治理工程 简介 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 2011年1月18日

1、仙居县概况 仙居县地处浙江东南部,台州西部。东连临海、黄岩,南邻永嘉县,西接缙云县,北靠东阳市磐安县和天台县,县境南北宽57.6km,东西长63.6km,仙居县地理位置图详见附图1。全县总面积1992km2,域内耕地总面积为36.9万亩,其中水田32.1万亩,旱地4.9万亩;园地14.7万亩;有林地面积199.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7.2%,居台州首位。据2007年仙居县陆地水域调查报告,县域水域面积100.75 km2。仙居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气候温和湿润,全县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628mm。 仙居县隶属台州市,全县辖17个乡镇,3个街道办事处,722个行政村。2009年末人口49.2万人,其中城镇非农人口5万人。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84亿元,其中第一产业8.8亿元,第二产业37.2亿元,第三产业38亿元,财政总收入9.3亿元。 2、项目概况 仙居县委、县政府“十一五”期间提出了要建设现代化旅游休闲城市战略目标,把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新兴主导产业、第三产业中的龙头产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农民转业脱贫的高效产业来培育和发展。永安溪作为横贯仙居县域的蓝色纽带,在仙居乃至台州市的发展进程中,都具有重大的带动作用。一方面丰富的水资源能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另一方面,良好的水生态、水景观是对仙居长三角地区旅游休闲基地战略的重大补充。以打造“水清、流畅、岸绿、鱼跃”的优美生态环境为目标的仙居县永安溪生态保护与治理工程得到了省、市和仙居县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 随着仙居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生态县工作进程的不断深入,母亲河永安溪的地位日趋重要,对其综合功能要求也提到了新的要求和高度。永安溪生态保护与治理工程主要表现在水利防洪、环境、生态、景观、文化、产业等六大方面: (1)水利防洪功能 提高河道泄洪、蓄水能力,实现河道防洪防枯要求。 由于仙居县特殊的空间布局,现状城镇的发展多分布在沿河两岸广阔滩地,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与水争地的压力越来越大。一方面由于人为的干预,降低了河道的泄洪能力,再者随着流域内城镇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防洪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

天水市麦积区渭河城区段防洪及生态治理工程简介

天水市麦积区 渭河城区段防洪及生态治理工程简介 麦积区渭河城区段防洪及生态治理工程,上起藉河入渭河的交汇口,下至渭河二号公路桥以下的颖川河口,治理河段全长4500m 。通过本工程的建设,可营造出景观水面、滨河生态公园、路、桥等为一体的优美环境,形成麦积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一、工程规模 1、治理河段长度4500m ; 2 、河道疏竣长度4500m ; 3、生态绿地面积,北岸滨河生态公园311亩,南岸绿化带81亩,蓄水景观808亩;4、蓄水阶梯2级,蓄水区长度3350m,蓄水区宽度116—178m,设计蓄水深度0.3—3.5m,设计蓄水容积80万m3;5、浑洪槽4500×130m,泄洪流量标准1740 m3 / s ( 5年一遇),浑水槽、滨河公园联合泄洪6430 m3 / s ( 100年一遇)。 二、主要建筑物及设备 1、堤防加高及改建工程3354m,其中:左岸需加高改建长度850m;右岸改建长度2504m。左岸堤防护坡改建工程改建长度850m,护坡比1: 3,护坡形式采用格宾石护垫,上植草皮; 2、中隔墙工程,长度3250m,断面形式采用钢筋砼箱涵形式,墙高在河床以上5m; 3、生态公园子堤工程,子堤长度3472.38m,堤顶宽度6m,临水侧边坡1 : 2.5,护砌形式采用格宾石护垫,上植草皮; 4、橡胶坝工程,1 #橡胶坝高3. 5m,坝长178 .2m,2#橡胶坝高3.5m,坝长121.2m,副坝高2m,坝长100m; 5、充排水泵站工程3座,水泵3台/套; 6、防渗工程防渗形式利用复合土工膜水平防渗,防渗面积53. 89 —1 —

万m2,埋置于深泓线以下0.5m ;7、污水截流工程,跌水井宽度/深度为10 /2.5m , 排水管长度841m,排水管管径800mm,设计流量0.3m /s;8、为了保证蓄水区引蓄清水,在浑水槽前端设置副坝一座,坝长100m,坝高2m , 在坝前17.5m 处设置引水闸一座,闸孔尺寸2×2m;9、中隔墙上游进口为临时封堵段,长848m,采用自溃沙质子堤挡水,不设防护措施。 三、主要工程量、材料及投资 主要工程量:砂砾石开挖281.86万m3,砂砾石填筑210.45万m3,砼11.30万m3,砌石2.70万m3,钢筋2196t,复合土工膜74.35万m2。 主要材料量:水泥3.57万t ,钢筋2170.76t,板仿材570.70m3,砂子10.28万m3,碎石8.83万m3,块石5.74万m3,柴油2081.16t,汽油10.71t,劳力66.33万工日。 工程建设工期为19个月,工程总投资27588 . 10万元。 四、工程效益 麦积区渭河城区段防洪及生态治理工程的建设,改变了城区段河道内污水横流,杂草丛生,以及麦积区缺少观赏水面的状况,将使城区环境得到极大改善,满足行洪、排涝、蓄水、水生态等要求,具有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特性。通过水景观、水生态、水文化的建设,营造居住舒适、环境美观、水清岸绿、和谐自然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创造出独具特色的城市景观,必将进一步促进天水旅游业的发展,极大的提高外部资金吸引力,带动沿河两岸及周边区域房地产升值,并对当地经济的发展产生联动效应,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 —

生态治理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市东南部引提调水及河道生态治理项目二期工程(四标段) 施 工 组 织 设 计

目录第1章工程概况 第2章施工总体规划 第3章施工总平面布置 第4章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 第5章施工进度及工期安排 第6章主要设备、机具安排 第7章劳动力、主要材料配置计划 第8章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 第9章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第10章施工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 第11章文明施工措施 第12章环境保护保证措施 第13章附件

第1章工程概况 1.1工程概况 市东南部引提调水及河道生态治理项目二期工程(四标段),建设单位为市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办公室,建设地点市。工程建设容主要包括:从世纪大道至清水沟一号液压升降坝段边坡整治及新建清水沟一号液压升降坝。 1.2合同项目和主要工程量 主要施工项目:一号液压升降坝段边坡整治及新建清水沟一号液压升降坝; 主要工程量如下: 1、一号液压升降坝段边坡整治:土方开挖55663.5m3,土方回填12238m3; 2、水闸工程:土方开挖6552m3,土方回填9420.84m3;M10浆砌石219.672m3,格宾石笼挡墙233.28m3,中粗砂贴坡50.76m3,C25混凝土(中抗硫酸盐水泥、W6、F200)2325.12m3,C15混凝土垫层180.23m3,C30二期混凝土5.7m3,管理房建筑39.5m2,金属埋件1.17t,挡水闸闸门(6×5.0-5)3扇,钢筋制作与安装175.84t,土工格栅648m2,土工布2095.85m2,橡胶止水带185.76m,闭孔泡沫板148.61m2; 第2章施工总体规划 2.1编制依据 (1)市东南部引提调水及河道生态治理项目二期工程招标文件及已提供的施工图纸; (2)有关现行行业标准及规; (3)标前会及现场考察情况; (4)本单位在类似工程施工中成熟的施工技术及经验; (5)本单位可调动的设备、人员等资源; (6)目前国较先进的类似工程施工设备及工艺、技术等。

谈邹平县的水环境生态治理工程

谈邹平县的水环境生态治理工程 摘要:水是城市发展的灵魂,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因素。邹平县通过水环境生态治理,提高城市防洪能力,改善区域内生态环境,提高城市品味,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促进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水环境生态治理 1前言 水是城市发展的灵魂,是城市景观环境的重要依托,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因素。构建健康和谐的城市水生态环境,是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不仅能提高城市的防洪能力,更能全面改善周围城乡人居环境,形成水清、岸绿、景美、人文和谐的局面,大大提高城市的品位,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 2邹平县地理位置及简介 邹平县地处鲁中泰沂山区与鲁北黄泛平原的叠交地带,东接工业重地淄博,西临山东省省会济南,南依胶济铁路,北靠黄河,济青高速公路横穿全境26公里。邹平南部长白山区为山区丘陵,是重要的林果产地,有国家级森林公园鹤伴山公园。中北部为黄河冲积平原,土壤肥沃,历来是粮棉集中产地和国家重要的优质粮棉生产基地。邹平县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境内发现的丁公遗址,把中国的文字史向前推进了八百年;隋末王薄首举义旗,拉开了农民起义的序幕;北宋名相范仲淹的青少年时代在这里度过,为“先忧后乐”的思想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近代硕儒梁漱溟19世纪30年代在这里创办了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进行了长达七年的乡村建设实验;邹平还是第一个对美国学者开放的农村调查点,美国前总统卡特曾来邹平进行考察访问。近几年,全县社会经济飞速发展,是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县,国家卫生县城,最具幸福感县城,邹平县经济开发区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山东省唯一一家设在县级的国家级开发区。随着邹平县的经济发展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城市水环境、水生态、水安全、水景观、水文化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邹平县水环境生态治理的做法 3.1县城区主要河道综合治理 黛溪河、新月河是流经邹平县城区的两条主要河流,一条位于县城东边,发源于南部山区,流经县城,向北汇入杏花河,最终流入小清河;一条位于县城西边,流经经济开发区,最终汇入孝妇河。原先的河道主要用于水利灌溉、防洪除涝,但是随着两岸居民生活污水、垃圾往里排入的现象日趋严重,导致河道的部分地段环境异常恶劣,水生物无法生存, 生态系统遭到极大破坏。随着城市规

滹沱河综合整治工程简介

滹沱河综合整治工程简 介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滹沱河综合整治工程简介 滹沱河综合整治工程,西起黄壁庄水库,东至藁城晋州交界,全长70公里,总投资62.34亿元。其中一期工程治理范围为南水北调中线——太行大街,全长16公里,总投资39.41亿元。2007年11月,石家庄市委、市政府着眼于提升城市品位、拓展发展空间、打造生态城市,谋划并启动了这一浩大工程。近三年,随着城市建设“三年大变样”的深入实施,特别是省会发展新格局的确立,滹沱河综合整治被赋予新的功能和内涵,在全市上下备受关注。 一、滹沱河流域概况 滹沱河发源于山西繁峙县,尾闾在沧州献县,干流总长588公里,其中石家庄市境内长190公里。滹沱河自山西盂县进入我市后穿越平山全境,在市区北部,沿鹿泉、灵寿、正定、藁城、晋州、无极、深泽等县南北分界线向东进入衡水,是我市最大、最重要的行洪河道,随着滹沱新区的建设,滹沱河将由省会的城郊河变为城中河。 滹沱河是典型的沙质河床、游荡型河道、多沙性河流,黄壁庄水库以下主流极不稳定。据资料记载,京广铁路桥以上现状河槽系1939年洪水形成,正定—藁城段河槽1950年以后才比较稳定。1958年滹沱河上游开工兴建了岗南、黄壁庄两座大型水库,其后我省和上游山西省在其干、支流相继建成11座中型水库,滹沱河山区洪水得以有效控制。1974年以来,我市在黄壁庄水库以下河段修建了多处河道治导工程,加之京珠、石黄、张石高速和南水北调等跨河、顺河建筑物的兴建,河势得以稳定。“96·8”洪水对河道走势未产生大的影响,滹沱河滩地也逐渐被开发利用。 二、综合整治的必要性

最新版生态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生态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项目概要 1.1 项目背景 1.1.1 项目背景 党的十八大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 位,并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生态综合治理项目的实施是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的有效途径,是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加大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力 度、改善和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保证。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 题的决定》明确要求大规模实施土地整治,搞好规划、统筹安排、连片推 进、规模开发,统筹安排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复垦等各类建设资金, 集中连片、分类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实行田、水、路、林综合治理。生态 综合治理项目建设应坚持以水土流失严重、草原草场退化、土地沙漠化等 生态环境脆弱地区为重点,兼顾农田防护林建设,在资金和项目安排向生 态建设任务重的地区倾斜。通过生态综合治理项目的实施,区域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得到有效治理,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某某地处豫鄂陕三省交汇处,总面积3454 平方公里,是某某省第二区域大县。辖 2 乡14 镇3 个街道办事处,299 个村(居)委会,总人口46 万。 2015 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181 亿元,增长1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3 亿元,增长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7.5 亿元,增长13%;地方公共财政估算收入8.47 亿元,增长10.6%;农民人均纯收入10140 元,增长1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050 元,增长10%;金融机构存

款、贷款余额达到114.35 亿元、83.75 亿元,分别增长15.3%、13.5%。 按照中央提出的国民经济发展“三步走”的战略目标,我国农业生产 特别是粮食生产将面临着巨大压力。据有关专家分析,到2030 年我国人口将达到16 亿。一方面,按照人们生活改善和工业化对粮食消费的预测,全国粮食总需求量将达到7 亿吨,比目前增长41%,要求人均粮食占有量达 到430kg。农业生产赖以发展的水资源逐步减少。人均水资源径流量将由2300m3下降到1728m3下降到25%。届时,粮食单产必须比目前提高55%以上,才能满足2030 年人口峰值时的需要。在资源紧缩、需求强劲的背景 下,如何确保21 世纪我国食物安全,是我国农业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 课题。为此我们必须利用科学技术提高粮食单产,建设高标准农田。 根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60 号)、《财政部关于提前下达2016 年农业综合开发补助资金的通知》(财发〔2015〕32 号)、《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下达地方2016 年第一批中央财政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指标的通知》(国农办〔2015〕70 号)、《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GB/T 30600-2015)、《某某省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2016 年第一批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资金预安排的通知》等 文件精神,结合某某实际,对全县有资格参与竞争立项的项目区,制定方 案、公开条件、严格竞争程序和方法,经专家和领导反复实地勘察、论 证,对照项目区选择确定的标准,最终选址于产业结构调整好,水源充 足、开发潜力大、领导重视、群众积极性高而又集中连片的回车镇,拟建 项目区辖2 个行政村,总人口2505 人,其中农业人口2505 人,项目规划面积9000 亩,在充分征求项目区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我们通过组织有关部门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实地勘察、理清开发思路、明确建设任务,对2015 年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进行了初步规划,编制完成了《某某省 某某市某某县0.9 万亩生态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生态治理工程施工设计方案97075

第一章工程概述 1.1 工程概述 1.1.1 招标编号:皖H6170237号 1.1.2 项目名称:怀宁县国家农业综合开发2017年黄墩镇生态治理项目(第二批资金G 标段) 1.1.3 建设地点:怀宁县黄墩镇 1.1.4 工程概况:本项目涉及黄墩镇高楼村1个行政村,项目区总人口0.36万人,主要工程容为对项目区大沟进行清淤、扩容、护砌,提高蓄水能力,对死角新建加固塘坝2座,沟渠护砌6.731公里,项目区修建铺筑砂石机耕路3.17公里,新建各类配套建筑物28座。 主要建设容为:(1)桥梁工程;(2)穿路涵工程;(3)衬砌工程;(4)小型蓄水工程;(5)机耕路等。详见施工图纸。 1.1.5 项目控制价:见标段划分 1.1.6 招标围:图纸及工程量清单列示的全部容 1.1.7 计划工期: 180 日历天 1.1.8 标段划分:1个标段,详见下表 1.2主体工程项目及其工作容 本合同承包人承担的主体工程项目及工作容详见已标价的工程量清单。 1.3编制的原则 1、以质量求生存,以管理求效益,以信誉求发展。 2、以顾客至上为宗旨,必须保证实现业主对施工工期、工程质量及安全生产、文明施工、

环境保护等最理想的需求目标,以及国家、国土资源部门、水利部门及地方对环境保护、工程建设、水土保持法规、规、规定、规程等为前提。 3、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做到精心组织,根据本工程结构不复杂,工作面较宽,交通便利,可全面同时施工等有利条件,组建能经营,善管理的项目经理部,选择有经验的施工人员,配备性能良好、足够机械设备,采用先进施工技术,提高机械化施工水平,以深化细化施工程序、施工方法、施工进度、设备配备,保证措施先进性、合理性、可靠性,科学确定施工方案,力求经济合理,把保证工期、创优质工程及文明施工工地建立在科学可行的基础之上。 4、科学管理,通过标准化、规化管理,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控制施工工序和工艺,以“精”和“严”为准则,在方案上“精益求精”,在工艺上“精雕细刻”,在配合上“合作”,在管理上“严格要求”、“严格监督”、“严格奖惩”。 5、统筹安排、综合平衡、妥善协调各分部分项工程。力争做到均衡连续施工,充分利用工作面。 1.4编制的依据 1、招标文件、设计图纸、有关技术条款。 2、国家有关水利工程的规程、规及技术标准; 3、省有关水利工程的行业管理要求; 4、水利工程强制性标准条文; 5、公司《质量管理手册》、《质量体系程序文件》; 6、现场踏勘资料、招标答疑、补疑书(包括当地城镇现有生活、生产物资和劳动力供应条件等); 7、公司现有的施工设备、管理水平和本工程技术特点。 1.5施工目标 我公司属水利水电工程叁级和市政公用工程叁级施工企业,在施工中按照“执行国标,抓管理,外拓市场,精心施工,优质服务”的质量方针进行施工,具体到本工程,我们将响应招

河道生态治理工程重难点-共22页

精品文档,放心下载,放心阅读 河道生态治理工程重难点 (一)初期雨水前期处理监理控制要点 初期雨水污染物治理应从以下三方面着手:①源头减量,就地处理;②收集调 蓄处理;③加强维护管理。 一、源头减量和就地处理:精品文档,超值下载 1、多孔材料铺砌(植被入渗系统) 采用多孔材料替换完全硬化的地面,增加入渗量,减少径流量。 2、植草排水沟。多用于路边,目的在于增加入渗量,减少径流。 3、屋顶花园系统。可调节峰值流量,降低城市热岛效应。 4、地面清扫。从源头减少污染。 5、下凹式绿地拦截。 6、人工湿地技术。系统可分为四个部分:前期处理区、进水缓冲区、湿地处理区和雨水滞留区。 7、旋流分离式初雨弃流系统。 8、地下控制。包括干井入渗系统和沟渠入渗系统,用砖砌、混凝土浇筑或用砾石填充(空隙率≥30%),将雨水收集并逐步下渗。 二、收集调蓄处理: 1、污水管网调蓄。用截流管连接雨、污水管渠,将雨水管中污染严重的径流截流至污水管中,送入城市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2、储存调节池(旱季放空) 可作为其他处理的前处理。 3、截流处置池。分末端截流和功能截流池。 4、湖河调蓄。对于多湖泊城市可采用,但需考虑污染物对河湖水质的影响。 三、加强维护管理

1、应定期对汇水区域进行清理。 2、完善并落实相关法规及规范。

四、初期雨水前期处理技术 1、地下集蓄池 该社区的集蓄池主要是针对社区别墅、大型会所建筑等面积较大的屋面,面积约为22500 m2。地下集雨池可建在社区空地或绿地下面,上面覆土种植植被,既能作为集雨设施,又不妨碍地上功能的实现。地下集雨池主要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并设有过滤池、沉淀池、水泵等装置。收集的雨水主要用于景观湖补水和水景喷泉等。 2、植草浅沟 植草浅沟是在地表沟渠中种植草本,为一多功能的暴雨控制、雨水收集设施。当雨水径流流经植草浅沟时,经过沉淀、过滤、渗透、植物吸收及生物降解等作用,径流中的污染物被削减,达到雨水收集利用和径流污染控制的目的。综合考虑浅沟的水力计算方法和净化功能,在该社区内设计了长约1km的植草浅沟,浅沟表层种植耐淹的结缕草、狗牙根及其他禾本科草本,用于收集小区内绝大部分的绿地径流和非透水性道路广场的径流,直接汇入暴雨塘内暂时储存。 3、下渗碎石沟渠 下渗碎石沟渠是一种以多种粒径的碎石(砾石居多)为主要结构的线型集水槽,为周围汇水区域的低势区。当汇水区的地表径流进入碎石沟渠后,通过碎石层逐渐下渗,碎石的物理结构以及生长的生物膜起到过滤雨水和降解污染物的作用。与植草浅沟相比,碎石沟渠削减径流峰流量的能力较差些,主要用于收集该社区内的少数屋面雨水和透水性路面雨水。全区设计了500 m长的碎石沟渠,收集的地表径流在输移过程中得到净化,汇入暴雨塘,作为景观湖的补水水源。 2、初期雨水控制与弃流 雨水径流有明显的初期冲刷作用,即在多数情况下,污染物是集中在初期的数毫米雨量中,因此,控制初期雨水成为雨水利用系统和城市径流污染控制的一项主要举措。由于初期雨水污染程度高,处理难度大,因此对初期雨水的控制主要采用弃流处理。初期雨水弃流可去除径流中大部分污染物,包括细小的或溶解性污染物,因此是一种有效的水质控制技术。初雨弃流装置有多种设计型式,可

生态治理项目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目录 第一章编制说明 第二章工程目标 第三章施工组织机构 第四章工期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 第五章主要项目施工方法、技术措施及实验检测措施第六章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 第七章安全管理体系与措施 第八章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措施 第九章施工机械、人力及保证措施 第十章季节施工措施 第十一章地下管线及地上地下设施的保护加固措施 附表一拟投入本标段的主要施工设备表 附表二拟配备本标段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 附表三劳动力计划表 附表四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网络图 附表五施工总平面图 附表六临时用地表

第一章编制说明 一、编制依据 1、《盐源县清水河生态治理工程》施工招标文件,工程量清单及施工图纸。 2、有关工程设计、施工验收标准和规范、规程。 3、建设单位对本工程的工期、质量要求。 4、现行有效的国家标准和水利部颁发的水利施工规范、规程。 5、现场调查及踏勘情况。 6、我单位承担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 二、建设规模:新建堤防1500m、河道疏浚700m;

第二章工程目标 1、工程质量目标 符合国家现行《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合格标准。 我单位要充分发挥自身企业的优势,严格按照质量管理模式组织施工,成立过硬的项目经理,全面履行施工合同及对甲方的承诺,保证工程目标的实现。 2、工期目标 本工程工期100日历天。我项目经理将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周密安排周计划和日计划,与业主、监理密切配合,确保工程按期完工。 3、现场管理目标 施工现场按当地文明安全工地标准进行布置和管理,确保工地安全文明施工。 4、安全文明施工目标 工伤事故频率低于2‰,确保无重大伤亡事故,不死亡、不倒塌、不中毒;确保无重大管线损坏事故。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对性,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 本工程工期相当紧迫,为确保工程质量施工中应加强原材料的计量,配合比工作,严格按建筑规范和施工图施工,认真执行“一标五规范”生产作业。工艺创新特点,必须创建安全、文明达标工地,争创优质精品工程。

生态治理工程施工方案(投标文件技术部分)

六、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编制依据和编制原则 (1) 1.1 编制依据 (1) 1.2 编制原则 (1) 第二章工程概况 (2) 2.1 工程简介 (2) 2.2 主要工程数量 (2) 2.3 计划工期 (2) 2.4 质量承诺 (2) 2.5 安全文明施工承诺 (3) 2.6 工程特点 (3) 第三章施工总体部置 (4) 3.1总体施工进度计划和目标规划 (4) 3.2 施工布置原则 (4) 3.3 施工总体布置 (5) 第四章主要施工方案及工艺流程 (6) 4.1 工程施工测量 (6) 4.2土方工程施工 (9) 4.3 砂石路工程 (11) 4.4 绿化工程 (12) 4.5 其他附属工程 (15) 第五章工期保证措施 (15) 5.1 工期保证措施 (15) 第六章保证工程质量的措施及承诺 (17) 6.1 质量目标 (17) 6.2 质量保证体系 (17) 6.3 管理措施 (18) 6.4 工程质量的承诺 (18) 第七章工程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19) 7.1安全生产 (19) 7.2安全生产方针 (19) 7.3安全生产管理目标 (20) 7.4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20) 7.5各部门安全生产岗位职责 (21) 7.6主要安全管理制度和办法 (25) 7.7安全管理技术措施 (28) 第八章防汛方案应急措施 (32) 8.1 防洪度汛工作准备 (32) 8.2 防汛应急救援物资、机械、人员准备 (33)

8.3 技术准备 (34) 8.4 应急演练 (34) 8.5 其他准备 (34) 第九章文明施工措施 (34) 9.1 现场容貌环境管理 (34) 9.2 现场材料堆放和道路排水管理 (34) 9.3 分工标志管理 (35) 9.4 现场防火管理 (35) 9.5 文明运输及外部公共关系管理 (35) 9.6 临时设施及生活环境管理 (35) 第十章环保、保通保证体系及措施 (36) 10.1 环境保护体系 (36) 10.2 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措施 (36) 附表一:投入本标段的主要施工设备表 (38) 附表二:拟投入本标段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 (39) 附表三:劳动力计划表 (40) 附表四:计划开工日期、完工日期和施工进度横道图 (40) 附表五:施工总平面图 (41) 附录六:施工占地计划表 (41) 第一章编制依据和编制原则 1.1 编制依据 1.1.1 文件依据 1、段(市)生态治理工程施工招标文件及招标补充文件; 2、施工现场调查资料; 3、本公司现有的各类资源状况; 4、我们完成同类工程的施工及管理经验; 5、本公司《质量管理手册》及其程序文件。 1.1.2 我单位对施工现场踏勘和调查的情况。我单位可调动的人员和机械设备等综合实力及以往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 1.2 编制原则 1.2.1本着高标准、高质量建设本工程,充分展示首都现代化建设的新形象。严格按照

小潢河两岸地区生态综合治理项目简介

XX县小潢河两岸地区生态综合治理项目简介 XX县位于河南省东南部、鄂豫皖三省交界地带,北临淮河,南依大别山,总面积XX平方公里,人口XX万人。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司马光的出生地,原全国政协主席邓颖超的祖居地,佛教天台宗发祥地,大别山革命根据地,也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重点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属典型的农业大县、人口大县和劳务输出大县。 XX地处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区,属亚热带季风型湿润、半湿润气候,青山、绿水、名胜相互映衬,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交相辉映,素有“北国江南”、“鱼米之乡”的美称。发源于XXX 山东麓的小潢河(一名官渡河,又名南大河),向北流经XX经X 店、X湾,由XX县XX乡与XX镇交界处入境,至XX镇出境到XX 县汇入淮河,是淮河的一个重要支流,流域面积大,水清沙白,环境优美,被XX人民称为“母亲河”。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小潢河由“边缘性”的城市河流已成为穿城而过的“内部性”河流。出于对水资源、水生态安全考虑,小潢河被定位为行洪河道、城市内河。受气候变暖等综合因素影响,小潢河流域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日益突出,水体污染形势依然严峻,污水直排现象时有发生,生态功能明显缺失,甚至出现河水颜色发黑、垃圾漂浮、河沙淤积、河道萎缩,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城市形象。 XX年以来,县委、县政府科学决策,提出“改善生态环境、

优化城市功能、整合空间资源、提升城市品质、促进城乡统筹、塑造城市形象”的发展小潢河两岸地区的理念和“举生态旗、做水文章、走特色路、加快XX跨越式发展”的基本思路,以生态文明引领城市建设,全面实施XX河两岸地区生态综合治理工程。并聘请XX规划设计研究院的专家、学者及管理人员等为“智囊团”,为XX河两岸地区生态综合治理出谋划策。XX年X月,该院编制完成了《XX河两岸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范围为:小潢河南北两岸各500米,东至XX、西至XX区域为规划控制区,面积约XX平方公里。其中,东至一桥、西至三桥西侧、南至航空路、北至纺织西路之间区域为核心控制区,规划用地面积约XX平方公里。 《规划》中,该院提出“官渡一带会两轴、两岸三核意古今、蓝绿网络续文脉、绿城交融两相宜”的规划结构,其中,一带指官渡河滨水景观带;两轴指延续两条发展轴线;三核指文化记忆、休闲娱乐、创意创业三个公共服务核;蓝绿网络指延续生态本底,串联河渠坑塘和林田小路,构建蓝绿网络与县城其他片区相连,节点处建设公园;绿城交融指中部为城市公共功能集中新城综合发展区,两侧为绿色休闲和生态宜居片区。 依据《规划》,XX部门牢牢把握国家宏观政策和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围绕小潢河两岸地区生态综合治理,从城市道路综合交通、城市公用事业、生态环境治理、市容景观建设、社会事业项目等五个方面,共谋划重大项目XX个,概算投资约XX亿元。其中,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XX个,总投资XX亿元。

生态治理工程施工小结

生态治理工程 施 工 小 结

施工小结 本次工程为杭州市西湖区小紫金港生态治理工程,河道东面坡岸为浆砌块石,西面为自然驳岸。河道水体浑浊,透明度低,河道原有植物杂乱,为了改善水质,实施河道生态治理工程。 建设单位为杭州市西湖区城市管理局,监理单位为浙江鑫润工程管理有限公司,设计单位为浙江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施工单位为浙江源态环保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自2018年08月进入工地以来,本项目在西湖区城市管理局的领导下,通过各单位团结协作,全体项目人员兢兢业业、艰苦努力,现已保质保量的完成了工程任务。 在工程竣工之际我谨代表项目部全体人员对西湖区小紫金港生态治理工程的完成工程量、施工过程、重点难点、经验教训及后续工作展望等方面向诸位领导和相关单位汇报如下: 一、完成工程量 杭州市西湖区小紫金港河位于西湖区小紫金港,河道起于沿山河,止于紫金港路,全长约860m,平均水深1.5-2.0米,水域面积约12000平方米。本次完成工程量如下: (一)主题工程部分 1、曝气增氧 (1)彩灯喷泉3套 (2)推流曝气机1套 (4)总配电箱1套 (5)配电箱3套 2、水生植物构建工程 (1)安全牌1项 (2)场地清杂1项 (3)软周隔150㎡ (4)基底改善工程12000㎡ (5)生态袋护坡50套

(6)滨水植物种植50㎡ (7)改良苦草5720㎡ (8)改良刺苫草2080㎡ (9)改良小茨藻1820㎡ 3、控藻浮游动物投放及食物网构建(1)黑鱼30尾 (2)青虾12㎏ (3)环棱螺25㎏ (4)控藻浮游动物12000㎡ (5)光合细菌12000㎡ (6)硝化细菌12000㎡ (7)青苔控制工程12000㎡ (8)底质微生物活化剂12000㎡4、生态浮床及挂膜预处理系统(1)浮床装置 6套 (2)聚草48㎡ (3)挂膜填料 200根 (4)围隔140㎡ 5、水体景观提升工程 (1)景观浮岛40 ㎡ (2)挺水植物200㎡ (3)浮叶植物80㎡ (二)文化衔接 (1)科普角1项 (2)船模比赛赛道8条 (3)水下森林观赏区1处 (三)水生态调整优化 (1)水生态调整优化12000㎡(2)水质监测7次

生态治理施工组织设计

吴忠市东南部引提调水及河道生态治理项目二期工程(四标段) 施 工 组 织 设 计

目录第1章工程概况 第2章施工总体规划 第3章施工总平面布置 第4章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 第5章施工进度及工期安排 第6章主要设备、机具安排 第7章劳动力、主要材料配置计划 第8章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 第9章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第10章施工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 第11章文明施工措施 第12章环境保护保证措施 第13章附件

第1章工程概况 1.1工程概况 吴忠市东南部引提调水及河道生态治理项目二期工程(四标段),建设单位为吴忠市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办公室,建设地点吴忠市。工程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从世纪大道至清水沟一号液压升降坝段边坡整治及新建清水沟一号液压升降坝。 1.2合同项目和主要工程量 主要施工项目:一号液压升降坝段边坡整治及新建清水沟一号液压升降坝; 主要工程量如下: 1、一号液压升降坝段边坡整治:土方开挖55663.5m3,土方回填12238m3; 2、水闸工程:土方开挖6552m3,土方回填9420.84m3;M10浆砌石219.672m3,格宾石笼挡墙233.28m3,中粗砂贴坡50.76m3,C25混凝土(中抗硫酸盐水泥、W6、F200)2325.12m3,C15混凝土垫层180.23m3,C30二期混凝土5.7m3,管理房建筑39.5m2,金属埋件1.17t,挡水闸闸门(6×5.0-5)3扇,钢筋制作与安装175.84t,土工格栅648m2,土工布2095.85m2,橡胶止水带185.76m,闭孔泡沫板148.61m2; 第2章施工总体规划 2.1编制依据 (1)吴忠市东南部引提调水及河道生态治理项目二期工程招标文件及已提供的施工图纸; (2)有关现行行业标准及规范; (3)标前会及现场考察情况; (4)本单位在类似工程施工中成熟的施工技术及经验;

河道生态综合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河道生态综合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1.1施工条件 1.1.1工程概况 本项目建设内容包括:河道疏浚工程、防洪护坡工程、护村坝工程、景观跌水工程、河道护砌工程、节水灌溉工程、 安全围栏工程、防洪道路工程、登山步道工程、安全防护林 工程、水土保持林工程、生态经济林工程、生态管理房工程、 输配电工程、区域环境整治工程等。工程项目覆盖区域5000 亩,共涉及东沟、南园、西拨子 3 个行政村,项目通过河道 疏浚综合整治、周边农业设施改造、防洪道路硬化提升、林 业多向治理、生态管理基础设改造及环境整治等,以取得综 合治理的效果。本项目河道疏浚3000m,防洪护坡10500m2,护村坝 1400m2,景观跌水工程 4 座 160m,河道护砌1600m,节水灌溉 150 亩,安全围栏2500m2,防洪道路工13450m2, 登山步 2700m2, 安全防护林4000 株,水土保持林70 亩,经 济林 50 亩,生态管理房 4 座,输配电设备 4 套,区域环境 整治 13340m2。具体工程建设内容及规模如下表:

**古长城河道综合治理工程量表 序 名称单 合计东沟村南园村 西拨 号位子村一水利措施 1河道疏浚工程m300012005001300 2防洪护坡工程m21050010000500 3护村坝工程m214001000400 4景观跌水工程m160160 5河道护砌工程m16001001500二农业措施 1节水灌溉工程亩150150 2安全围栏工程m225002500 三交通措施 ( 1 防洪道路工程m213450117501700 ) ( 2 登山步道工程m227002700 ) 四林业措施 (1 安全防护林工程株40001500 2500) (2 水土保持林工程亩705020 )

河道生态治理工程重难点

河道生态治理工程重难点 (一)初期雨水前期处理监理控制要点 初期雨水污染物治理应从以下三方面着手:①源头减量,就地处理;②收集调蓄处理;③加强维护管理。 一、源头减量和就地处理: 1、多孔材料铺砌(植被入渗系统)采用多孔材料替换完全硬化的地面,增加入渗 量,减少径流量。 2、植草排水沟。多用于路边,目的在于增加入渗量,减少径流。 3、屋顶花园系统。可调节峰值流量,降彳氐城市热岛效应。 4、地面清扫。从源头减少污染。 5、下凹式绿地拦截。 6、人工湿地技术。系统可分为四个部分:前期处理区、进水缓冲区、湿地处理区和雨水滞留区。 7、旋流分离式初雨弃流系统。 8、地下控制。包括干井入渗系统和沟渠入渗系统,用砖砌、混凝土浇筑或用 砾石填充(空隙率》30%),将雨水收集并逐步下渗。 二、收集调蓄处理: 1、污水管网调蓄。用截流管连接雨、污水管渠,将雨水管中污染严重的径流截流至污水管中,送入城市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2、储存调节池(旱季放空)可作为其他处理的前处理。 3、截流处置池。分末端截流和功能截流池。 4、湖河调蓄。对于多湖泊城市可采用,但需考虑污染物对河湖水质的影响。 三、加强维护管理 1、应定期对汇水区域进行清理。 2、完善并落实相尖法规及规范。

四、初期雨水前期处理技术 1、地下集蓄池该社区的集蓄池主要是针对社区别墅、大型会所建筑等面积较大的屋面5面积约为22500 m2。地下集雨池可建在社区空地或绿地下面,上面覆土种植植被,既能作为集雨设施,又不妨碍地上功能的实现。地下集雨池主要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并设有过滤池、沉淀池、水泵等装置。收集的雨水主要用于景观湖补水和水景喷泉等。 2、植草浅沟植草浅沟是在地表沟渠中种植草本,为一多功能的暴雨控制、雨水收集 设施。 当雨水径流流经植草浅沟时,经过沉淀、过滤、渗透、植物吸收及生物降解等作用,径流中的污染物被削减,达到雨水收集利用和径流污染控制的目的。综合考虑浅沟的水力计算方法和净化功能,在该社区内设计了长约1km的植草浅沟,浅 沟表层种植耐淹的结缕草、狗牙根及其他禾本科草本,用于收集小区内绝大部分的绿地径流和非透水性道路广场的径流,直接汇入暴雨塘内暂时储存。 3、下渗碎石沟渠 下渗碎石沟渠是一种以多种粒径的碎石(砾石居多)为主要结构的线型集水 槽,为周围汇水区域的低势区。当汇水区的地表径流进入碎石沟渠后,通过碎石层逐渐下渗,碎石的物理结构以及生长的生物膜起到过滤雨水和降解污染物的作用。与植草浅沟相比,碎石沟渠削减径流峰流量的能力较差些,主要用于收集该社区内的少数屋面雨水和透水性路面雨水。全区设计了500 m长的碎石沟渠,收集的地表径流在输移过程中得到净化,汇入暴雨塘,作为景观湖的补水水源。 2、初期雨水控制与弃流雨水径流有明显的初期冲刷作用,即在多数情况下,污染物是集中在初期的数毫米雨量中,因此,控制初期雨水成为雨水利用系统和城市径流污染控制的一项主要举措。由于初期雨水污染程度高,处理难度大,因此对初期雨水的控制主要采用弃流处理。初期雨水弃流可去除径流中大部分污染物,包括细小的或溶解性污染物,因此是一种有效的水质控制技术。初雨弃流装置有多种设计型式,可以根据流量或初期雨水排除水量来设计控制装置。 3、优先流法弃流池初期雨水弃除最常用的方法是优先流法,即将设计的集雨面的初期径流量优先排入相应容积的需水空间内,然后再流入收集系统的下游,如图1所示。弃流池一般用砖

天津市南运河生态治理简介

天津市南运河生态治理简介 论文导读:天津市南运河市区段治理项目。年结合市区河道改造已对市区段三元村至三岔口段长4.75km的河道进行了河道治理。此次工程设计遵循四大原则。体现了生态自然的设计理念。生态自然,天津市南运河生态治理简介。关键词:南运河,生态自然,河道治理,工程设计 天津市南运河市区段治理项目,是天津市政府实施南运河两岸综合开发的一项重要举措。通过河道综合治理,提高了南运河的水质标准,恢复了南运河的排沥功能,改善了河道两岸区域水环境,促进了沿河两岸房地产业的开发以及城市面貌的改观。 一、项目背景 南运河是我国古代京杭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开挖于隋朝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它上接卫运河、下汇海河,全长348.3km,历史上兼有航运、输水、行洪和排涝功能。其中在天津市市区界内起自外环线,于三岔口汇入海河,全长约10.8km。2001年结合市区河道改造已对市区段三元村至三岔口段长4.75km的河道进行了河道治理,南运河从外环线至三元村泵站段全长6.0km的河道尚未治理,为本次南运河综合治理的工程范围。 二、工程实施概况 现状南运河上口宽度约在10~40m,河底高程约在0.6~2.5m(大沽水平),两岸现状地面高程约为3.2~6.6m(大沽水平),河道两侧河坡大部分为土坡,路堤残破。部分河段被岸边居民侵占建房,甚至部

分河段淤废,河道功能丧失。由于沿途或支流大量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入,河道污染严重,河水呈黑色,蚊蝇滋生,河边杂草丛生,垃圾成堆,卫生条件极其恶劣,有着历史文明的南运河已经名副其实地成了臭水沟。 根据天津市的河湖水系规划,南运河定位为打造一条贴近生活、融入生活、丰富生活的景观河道。其功能只排沥不行洪,兼有景观和通航功能。河道规划流量为30~40m3/s,河道上口宽度30~36 m,设计正常水位2.000m,设计最高水位为2.700 m,河底高程(外环线~三元村泵站)为0.180~-0.300m,河底纵坡0.080‰,沿河道路断面宽度为20~25m。 南运河综合治理工程分两年、两期实施,于2005年10月开工,2007年5月竣工,共计治理河道6 公里,其中河道清淤75万立方米,挖填土方21万立方米,改建排水口门12处,新建跨河闸2座。新建沿河道路16.5公里,铺设d300~d2200mm雨水和截污管道36公里,新建雨水泵站3座。新建桥梁8座,形成绿地84 公顷。总投资人民币10.6亿元。 三、工程主要技术措施 根据南运河治理工程的要求,此次工程设计遵循四大原则。博士论文,生态自然。第一要有超前的意识,根据天津市总体规划,按河道功能进行治理,对沿线进行截污,结合沿线的绿化及道路工程,将其建成市区乃至全国一流的景观河道。第二要有环保意识,要充分考虑河道水体水质的保持,将生态治河理念贯穿设计始终,同时从治理目标到

生态恢复治理方案基本内容

中达焦家沟煤矿生态恢复与治理方案基本内容方案包括文本和相关附图。 文本要求重点突出、文字简练、层次清楚,具有可操作性。基本内容包括: (1)总论 说明任务的由来、编制依据、指导思想、遵循的原则、方案涵盖范围、执行时限、技术路线等。 (2)区域概况 主要内容包括: ①区域自然条件 企业位置、井田范围及交通状况;矿区气象、气候;地表水、地下水等。 ②区域地质环境条件 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及地层、地质构造等。 基本图件:地理位置及区位图、地层综合柱状图 (3)企业生产及工程概况 基本内容: ①矿山开采基本情况,包括企业生产的历史沿革、发展现状及趋势,资源状况、生产能力,与周边小煤矿的关系及煤炭资源整合等基本情况; ②项目基本组成,包括主体工程、辅助工程、公用工程及环保工程等; ③生产现状,包括总图布置、开采工艺、开拓布置等; 基本图件:总平面布置图、开拓平面图、井上下对照图 (4)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状况调查及规划期生态破坏预测分析 定量分析煤炭开采生态破坏类型、程度、范围等。结合区域生态环境状况,明确本企业导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分析煤炭企业污染物排放情况(包括矿井排水)及其环境污染状况;掌握目前采煤生态环境破坏的控制、恢复治理重建情况,了解其综合利用及恢复重建水平。 基本内容: ①生态破坏 针对煤炭企业生产特点,分区说明生态破坏情况(新建企业,根据环评预测结果说明方案实施期内生态破坏情况)。 a、采空区分布情况,包括位置、范围、采空时间、采空煤层,采空区内地下水存积情况;结合采空区情况,查明地表沉陷分布位置、沉陷形式、破坏地表植被及其他地被物情况; b、矸石场生态破坏和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