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章程建设实施计划方案

学校章程建设实施计划方案
学校章程建设实施计划方案

长桥中心小学章程建设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提出的全面贯彻依法治国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和《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进一步建立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的目标,以教育局《关于推进公办中小学章程建设的指导意见》为指导,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特制订此实施方案。二.工作目标

1. 通过学校章程的制定,自觉梳理优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和各项规章制度,逐渐形成依章办学的科学体制和依法办学的良好社会形象,深化学校办学内涵发展。

2. 通过学校章程的制定,推动学校的自主发展,建立科学发展的运行机制,提炼和提升学校的办学特色和管理特色,进一步明确各部门的职责,使广大教师进一步明确权利和义务,提升师德素养和专业素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3. 通过学校章程的制定,进一步明确社会、学校、家庭各自的职责和功能,构建“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育人模式和育人机制,形成教育合力,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

三.章程内容

本校章程框架分总则、组织机构和管理体制、学生、教职工、学校与家庭、社会、学校资产及财产管理、附则共七章。

四.工作步骤

第一阶段(九月)学习宣传阶段。

1.利用学校行政会、教师例会等形式组织全体教师及中层干部认真

学习长兴县教育局《关于推进公办中小学章程建设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要求,了解操作细则。

2.利用政治学习,在全体教职工中进行学校章程制定的宣传和学习,

使全体教职工进一步明确学校章程建立的重大意义,以主人翁的精神积极投入到学校章程的制定中去。

3.成立学校章程领导小组和章程起草工作小组,明确职责和分工。

4.制定学校章程工作实施方案,明确操作细则、操作要求和时间结

点。

第二阶段(十月至十一月)制定通过阶段。

1.召开各层面的座谈会,听取专家、教师、社区、家长对学校章程

内容的意见或建议。

2.学校章程(草案)的起草。

3.学校章程(草案)再次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不断进行调整、完善

和补充。

4.学校章程(草案)提交全体教职工大会讨论、审议、通过。

5.形成学校章程正式文本。

6.学校章程报送教育局核准。

第三阶段(十二月)总结阶段。

1.认真做好学校章程建设工作的总结报告。

2.认真组织教职工学习讨论学校章程的内容,进一步明确职责和义

务,提升师德素养和业务能力。

3.充分借助校园网、宣传栏加大学校章程内容的介绍和解读。

4.充分利用家长会、社区党政联席会对学校章程内容进行宣传和解

读。

5.认真做好学校章程资料归档工作,迎接长兴县教育局对学校章程

建设的督查。

五.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以学校法人为第一责任人的学校章程领导小组和章程起草工作小组,具体负责对学校章程的领导和制定工作。

领导小组:

组长:校长)

副组长:副校长、工会主席)

组员:中层人员

长桥中心小学

二〇一五年九月一日

方案-学校课程建设实施方案

龙源学校 “在集体教育环境下的个性发展”课题子课题 “学校课程开发建设与研究” 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21世纪的今天,社会各个层面都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本轮课程改革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树立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也给了学校更多的自主开发校本课程的空间,充分体现了课程管理的开放性和民主化。毋庸置疑,学校课程将成为本轮课程改革的热点之一。为此,我校将以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牢固树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和办学目标,本着对国家、民族负责的态度,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的态度以及对社会、家长负责的精神,努力开发和建设好具有我校特色的校本课程。 二、开发依据: 1.以“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学说”为理论依据,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充分弘扬人的主体性教育,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培养和形成学生健全个性和自主的人格。 2.以《课改纲要》、《课程计划》、《课程标准》等为本轮课程改革中进行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的政策依据和指导性文件。 3.以学校的办学理念(面向未来,创办适合学生自主发展的教育)和育人目标(一流的教育设施、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育人环境、一流的科学管理、一流的教育质量)为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的实践依据。

4.学校现有课程开发资源的概况: (1 )每年的恐龙公园游园活动、到王尽美烈士纪念馆等德育系列社会实践活动具有丰富的内涵和顽强的生命力。 (2)学校现有校园多媒体网络系统、有线广播系统、程控系统、消费网络系统、电视演播系统和学生计算机网络系统等“六大系统”,有多媒体投影教室、自然实验室、音乐舞蹈室、钢琴室、二胡室、管乐器室、美术活动室、图书阅览室、动植物标本室等设施为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提供了硬件上的支持。 (3)我校荣获“潍坊市素质教育示范校”,成立了臧克家诗社,为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顽强品质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4)我校具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精良、朝气蓬勃、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这为课程改革实验提供了充分的人力保障。学校聘请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等18位全国知名学者、专家任办学顾问,组成了强大的教育教学精英群体。 (5)我校高楼林立,绿树葱茏,繁花似锦,四季景色宜人,有优美和谐的育人环境,附近有恐龙公园等休闲娱乐场所和企业,地理、环境、交通都十分便利,这为学生走进社区、体验生活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学校课程开发的总体目标: 1.发现学生的兴趣,满足学生的愿望,促进学生的发展,让每个学生学有特长。 2.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在轻负担、高质量的前提下打下终身发展的坚实基础。 3.探索能够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理念,促成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

最新xx小学学校办学章程

xx小学学校办学章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依法办学、依法治校、规范办学行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保证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的教育政策、法规在我校得到准确的贯彻落实,促进学校各项改革在法制化轨道上不断深化与发展,把学校办成当地的名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结合学校的实际,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本校的性质:本校为国家开办的全日制六年一贯制学校,隶属榆林市榆阳区教育局,独立法人。 第三条:本校的任务:培养德才兼备的创新性人才。 第四条:本校的办学理念: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 第五条:本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二章学校 第六条: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党支部监督的民主管理体制。校长为法人代表,全面管理和领导学校,对学校各项工作负完全责任。行政管理工作实行校长,分管副校长、教导处、德育处、总务处,年级组、教研组层次管理体制。实行教师聘任制、结构工资制和岗位责任制,实行全员考核、择优上岗制。校内自有资金实行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制。

第七条:学校设立校委会会议制度。校委会会议负责行政方面重大事宜的研究、审议、决定。由校长召集主持,每周星期一召开会议一次。校长对研究事项有最终决策权。 第八条:学校实行教职工(全员参加)大会制度。教职工大会对学校工作依法行使民主管理权力,对学校各级行政领导依法行使民主监督、评议的权力。 第九条:学校建立党的支部委员会,在榆阳区教育局党委直接领导下,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开展党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组织建设工作,负责教职员工思想政治工作。对学校行政工作中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情况予以监督,支持学校行政工作的正确决策,团结、教育、动员教职员工完成党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任务。 第十条:学校建立工会组织,在学校党支部和榆阳区教育局工会的领导下,负责工会会员的教育管理,参与学校管理,依法保护会员的合法权益,组织会员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支持与配合学校行政方面实施各项工作规划,处理教职员工大会日常工作,筹备教职员工大会会议。 第十一条:学校要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教学氛围,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教师投身教育教学、教研教改指明方向。 学校的校训是:勤奋、严谨、健康、快乐。 学校的校风是:民主、快乐、和谐。 学校的教风是:博学、爱岗、爱生、求真。 学校的学风是:勤学、好问、乐学、深思。 第三章教师 第十二条:学校不断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教师要不断加强职业道德修

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计划方案

学校课程开发及实施方案 一、开发及实施背景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设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学校课程是国家课程标准中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开发有利于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有利于实现学生的主动、生动、全面发展,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学校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给学校的特色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新的舞台。我校根据实际,把学校课程做为国家课程的一种校本化开发,以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创新思维习惯和实践能力,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尽可能发挥每个学生的个性与特长,让每个学生学有所长(chang),学有所长(zhang)。 二、指导思想 从我校办学理念、培养目标和办学特色出发,本着有效利用现有教育资源,依靠本校教师和专家、家长共同开发的原则,开发具有博文特色的学校课程,以体现个体差异、全面育人的开发宗旨,为学生提供品德形成与人格发展、潜能开发与认知发展、身体与心理发展、艺术审美、综合实践等方面的学习经历,促进学生主动、和谐发展。 三、开发原则 1.立足本地,因地制宜 黄岛是一方古老而又美丽的土地,它不仅有灵秀的山水,丰饶的物产,还蕴涵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沧海桑田、历史变迁,许多名胜古迹令人瞩目、许多名产令人神往、许多风流人物流传史册。因此,我们立足本地,让孩子们从关注身边的名胜、名人、名产开始,通过系列调查活动,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名胜、名人和名产,珍爱名人、关注名胜、保护和发展名产;关注家庭、社区、民族和人类的

河南省高等学校章程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模板】

河南省高等学校章程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教育部令第31号,以下简称《办法》),切实做好我省高等学校章程建设工作,促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现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章程建设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以宪法、法律法规为依据,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遵循高等教育规律,推进高等学校科学发展;促进改革创新,围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推进文化传承创新的任务,依法完善内部法人治理结构,体现和保护学校改革创新的成功经验与制度成果;着重完善高等学校自主管理、自我约束的体制、机制,反映学校的办学特色。 二、工作原则1、分类指导。根据高等学校不同的性质、管理体制、办学层次和组织特点,对公办高等学校和民办高等学校、综合性大学和专业性院校、本科高等学校和高职高专院校等的章程建设,包括章程的重点内容、制定程序等进行分类指导,统筹推进,确保章程制定工作在法律法规及《办法》规定的原则和程序下顺利进行。 2、试点先行。为扎实做好高校章程制定工作,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教育厅将选定部分高校作为试点。章程建设工作已经启动的高校,可积极申报为试点高校。 3、改革创新。将高等学校章程建设作为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特别是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和载体,使高等学校章程建设与管理体制改革相互促进,以改革创新作为章程建设的动力与内容,以章程建设作为高等学校改革的切入点和规章制度体系建设的载体。 4、突出特色。高等学校在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遵循“法制统一、改革创新和自主管理”原则的前提下,根据《办法》以及各自的办学层次、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制定符合本校实际、各具特色的章程,避免千校一面。 三、工作步骤章程建设工作大致分三个阶段进行,2015年底以前完成全省高等学校的章程制定或修订、核准和公布工作。 第一阶段:章程启动(2013年10月-12月)。省教育厅将按照教育部要求开展《办法》的学习培训和章程建设研讨活动,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要求。同时,各高等学校根据《办法》和本方案研究制定本校章程建设的实施方案或工作计划,明确章程制定的方向、程序和时间表,成立章程制定或修订领导小组,组建章程起草班子。教育厅选定试点高校。 第二阶段:章程形成(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各高等学校根据《办法》和本校的实施方案或工作计划,在深入调查研究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积极开展章程起草工作。章程草案应提交教职工代表大会讨论,经校长办公会讨论通过,由学校党委会讨论审定。章程审定稿由学校法定代表人签发后,报省教育厅核准。2014年上半年,按照《办法》的规定,组建由省教育厅、有关部门代表,高校、社会代表以及相关领域的专

李家小学课程整合实施方案

李家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与校本课程 整合开发与实施 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实施》为指导,以综合为特征,以实践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以课程的有效实施为抓手,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推进综合实践活动与校本课程实施的实效性。 二、基本理念 1.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校本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和生成性很强的课程。它既包括了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指定性学习领域,也包括了社会教育活动、科学技术活动、文学艺术活动、体育卫生活动、团队活动、学校传统活动(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等)、学生个人或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教育、反毒品教育等非指定性学习领域内容。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基于学习者的直接体验,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社会,在以学生自主活动为特征的实践操作中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实践科学结论、发现新知识的课程形态。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校本课程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根据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要求结合学校教育资源办学特色等要求开发的,满足学校对学生发展的具体要求而设置的课程。它与国家、地方课程有机结合在一起,对实现课程模式的多样化和课程结构的优化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校本课程是各个不同学校对国家、地方课程的必要补充,遵循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基本理念。本课程可以针对学校、学生实际发展水平的差异及时做出调整,切实根据学校的办学特色、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和教师的特点,有效的安排教学内容,保证教育目标的实现,从而更好的促进学生全面、自主、协调的发展。校本课程与国家、地方课程相互依存、互为补充,对丰富和充实课程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校本课程对于学校争办特色学校,丰富学校校园文化,实现教育资源的整合具有指导意义。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校本课程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从二者的联系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属于国家课程,是学校必须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程。它不是一门校本课程,但需要利用校本开发的理念与技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性质是:国家规定、地方指导、校本开发。在实施上,综合实践活动课依赖于学校开发,也依赖于地方管理。(2)校本课程开发的类型有三种:选用、改编、新编。校本开发的课程范围指教育行政部门颁发的《课程计划》中规定的“学校开发的课程”,以及国家课程中的“综合实践活动”部分,也就是说,学校开发的校本课程也可以是实践性课程的形式。这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基本关系。(3)二者课时可以结合使用。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实施方案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实施 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现代化的步伐越来越快。以计算机及网络设施为基础的信息技术介入教育教学的程度迅速得以提高。学科课程与信息技术相整合很快便成为新时期教学改革发展的一个热点。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要内容的信息技术是科学技术中的尖端领域,在信息的获取、传递、处理和使用等方面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超强功能,使人的信息器官功能得以大大扩展。信息技术在教学辅助方面的优势是明显的,但各个具体学科如何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使教学过程更优化,教学效果更显著,就要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的特点,恰当地运用,充分发挥其优势。 随着经济建设的日益发展,学校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和推动下,教育现代化设施不断完美:计算机在学校中的数量逐渐增多,日渐能满足学生学习信息技术和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的需要;“校校通”工程逐步推开,我校连上因特网,为信息沟通、资源共享提供了有利条件;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与考核的全面实

施,为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普及应用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信息技术从一门单独的学科逐渐进入学校的各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学科教学的面貌产生了很大变化。 信息技术虽然在不少方面有着强大的效能,但是如何使信息技术融入学科教学之中,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益,改变教学风貌,就成了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二、理论思考 (一)有关概念的界定 1、小学课程:在这里指学校根据上级课程计划而开出的各门学科。 2、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是教师和学生在课程中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来促进教学。主要有三个重点:(1)教师要在自己的教学工作中恰当地应用信息技术;(2)不仅教师使用,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使用信息技术;(3)使用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业成就。 (二)研究思路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有效整合的研究目的在于探求实现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学科课程教学过程有效整合的规律、策略和方法,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规律,策略和方法,提高教学效益。

中小学校学校章程建设工作实施计划方案

中小学学校章程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制定学校章程,是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的重要举措,是《教育法》提岀的明确要求,特别是教育部新岀台的《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对学校章程建设做岀了具体的要求。学校章程建设也是逐步实现学校内部管理与运行机制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重要手段。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现对全市教育系统学校章程的制定工作,制定如下具体方案。 一、学校章程的性质与地位 学校章程是指为保证学校正常运行,主要就办学宗旨、内部管理体制及财务活动等重大的基本问题 做岀全面规范而形成的自律性基本文件。学校章程是学校自主管理、自律及政府监督管理的基本依据,也是学校作为独立法人的必备条件。 二、学校章程制定的基本原则 学校章程制定的基本原则为:一是具有合法性,不得违背国家现行的教育法律、法规和上级教育行 政部门制定的重要政策;二是具有规范性,对校内全部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有普遍的约束力;三是具有先进性,体现现代教育观念以及学校的奋斗目标、办学宗旨;四是具有可操作性,既是制定其他各类制度的基本依据,更是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工作的整体框架;五是具有个性和特色,反映学校在教育思想、观念、体制、内容、方法等多方面的探索和创新。 三、学校章程应涵盖的内容 学校章程包含的内容涉及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一般应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1、学校名称、校址、性质 学校的名称要真实、准确、反映学校的教育层次。学校的地址要具体、明确,标明学校所在的行政区域及具体地点。学校性质是指公、民办或其它。 2、办学宗旨 一般应包括办学方针、办学目标、办学理念以及学校教育的基本原则等。 3、办学规模 学校章程应载明学校现有教职工的基本编制数以及基本的班级数、学生数和学校的预期规模等。 4、内部管理体制

学校课程规划总体与方案

建设路小学课程规划总体方案 一、愿景与使命 1、基本情况 中牟建设路小学位于中牟县荟萃路中段,占地47亩。前身为中石油管道三公司子弟学校,期间经历两年和郑州市郑开学校联合办学,2015年8月正式归属中牟县教育体育局。学校现有32个教学班,在职教师91人。教师年龄结构合理,年轻教师居多,充满朝气和活力,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2、办学愿景 学校已初步确立“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为教师专业成长铺路”的办学理念,逐渐明晰“健康明礼乐学笃行”的育人目标:健康是指学生有健康体魄,健全人格;明礼指是明辨是非,知书达理;乐学是指热爱阅读,热爱学习;笃行是指勤于动手,乐于实践。“厚德博学扎实灵动”的教师发展目标。努力把学校打造成为师生们共同的“生活花园学习乐园精神家园”,最终实现“办规范学校创特色名校”的建设梦。 3、学校使命 学校使命是深挖学校课程资源,构建多彩的课程体系;发挥个性特长,建设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培养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灵动的教学艺术,深入的科研能力,自觉的成长意识的教师团队。学校一方面“强素质,重提升”,致力打造善教、乐教的智慧团队;另一方面“抓习惯,促养成”,着力培养好学、乐学的德行少年,努力促进

教师、学生、学校三位一体的共同发展。 二、目标与结构 根据国家对小学阶段培养目标,围绕学校的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学校的课程总目标,如下图: 学校教育改革的重点应当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着眼点,应当聚焦

于“以人为本”。中牟县建设路小学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让师生过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办学宗旨,秉承“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为教师的专业成长铺路”的办学理念,围绕“健康、明礼、乐学、笃行”的育人目标,树立“乐实”课程观,“乐实”就是把教育当作一种事业去追求,以一种快乐的心态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工作,教师把上课当作是自己最快乐的事情;学生在学校是快乐开心的,在学校学到实实在在的知识,真实地参与到学习中。 因此,学校以“构建多彩课堂,发展个性特长”为课程发展目标。构建一个有利于学生和老师发展的课程体系,设置了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体系。形成了“国家课程适度拓展地方课程适实融合校本课程适性开发”等多元并存的课程体系。 学校课程体系建构如下图:

解集学校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解集学校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解集学校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新课程改革几年来,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与管理等多方面较原来的课程都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这场改革给我校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为了积极开展新课程改革试点工作,推动我校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订了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在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以落实《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为目的,按《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为目的,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扎实有效地开展新课程改革实验,进一步推动我校的素质教育落实,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实验目标 以课程改革为契机,形成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及参与学校教育改革的良好环境和和谐氛围,力争在以下几方面有所发展、有所突破: (一)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 1、教师的教育观念得到更新、教育行为得到转变,新课程理念得到树立,实施新课程教学的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 2、实现开放、互动、高效的适应新课程教育要求的课堂教学。

(二)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1、学生学习方式,实现多样化、个性化,学会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2、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主动性。 三、实验措施 (一)加强教育管理保障课改的顺利进行 1、加强实验过程的质量监控。开展经常性的听课、评课等活动,引导教师分析和反思教学行为,进行必要的质量调查,及时反馈,采取相应措施调整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不断增强教师监控质量的意识和能力。 2、教育经费开支适当倾斜。为师资培训,课题研究、奖励等提供必要的经费,保证课程改革实验的顺利推进。 (二)、师资培训 1、上级培训:在各年级教师参加市局组织的“新课程培训”基础上,继续组织教师自行学习培训新课程的教育理念。 2、校本培训。 培训内容:①各学科课程标准及解读;②新课程与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变革;③新课程与评价改革;④新课程新理念;⑤信息技术培训等。 培训形式:专题讲座,集体研讨,个人自学。 培训时间:课余时间。 (三)改革教育教学管理机制

XX小学章程建设实施方案

XX小学章程建设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提出的全面贯彻依法治国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和《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进一步建立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的目标,以教育局《关于做好中小学章程建设的通知》为指导,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特制订此实施方案。 二、工作目标 1、通过学校章程的制定,自觉梳理优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和各项规章制度,逐渐形成依章办学的科学体制和依法办学的良好社会形象,深化学校办学内涵发展。 2、通过学校章程的制定,推动学校的自主发展,建立科学发展的运行机制,提炼和提升学校的办学特色和管理特色,进一步明确各部门的职责,使广大教师进一步明确权利和义务,提升师德素养和专业素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3、通过学校章程的制定,进一步明确社会、学校、家庭各自的职责和功能,构建“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育人模式和育人机制,形成教育合力,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 三、章程内容 本校章程框架分总则;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工作管理;教职工管理;学生管理;为学校校产和财务管理;附则共七章。

四、工作步骤 第一阶段(3月7-21日)学习宣传阶段。 1、利用学校行政会、教师会等形式组织全体教师及中层干部,认真学习温岭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推进我市中小学章程建设的通知》文件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要求,了解操作细则。使全体教职工进一步明确学校章程建立的重大意义,以主人翁的精神积极投入到学校章程的制定中去。 2、成立学校章程领导小组和章程起草工作小组,明确职责和分工。 第二阶段(3月22日-4月28日)制定阶段 1、召开各层面的座谈会,听取专家、教师、社区、家长对学校章程内容的意见或建议。 2、学校章程(草案)的起草。 3、学校章程(草案)再次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不断进行调整、完善和补充。 4、学校章程(草案)提交全体教职工大会讨论、审议、通过。 5、形成学校章程正式文本。 6、学校章程报送上级核准。 第三阶段(5月份)总结阶段。 1、认真做好学校章程建设工作的总结报告。 2、认真组织教职工学习讨论学校章程的内容,进一步明确职责和义务,提升师德素养和业务能力。

白城师范学院课程建设实施方案【模板】

XX学院课程建设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工作,顺利实现《XX学院“十二?五”课程建设规划》的任务目标,不断提高学院课程建设整体水平,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课程建设的组织与职责 课程建设的组织纵向分为三个层次,即教务处、教学单位和教研室,具体职责如下: 教务处负责对学院课程建设工作进行总体规划,制订课程建设实施方案、评估指标体系及相关的管理办法,对各教学单位的课程建设工作进行宏观管理与监督;审批各教学单位的课程建设计划并划拨经费;负责课程建设质量评估验收等。 教学单位负责制定本单位课程建设工作的总体规划和学年计划,对各门课程的建设情况进行检查与监督,组织本单位合格、良好课程的评选和优质课程的推荐工作等。 教研室负责定期开展课程建设研讨活动,制定教学大纲、教案和课程教学进度等教学基本文件,确定选用教材,讨论和制定相关课程改革方案,交流教学经验,以及其他课程建设的具体工作。 二、课程建设的规划 (一)各单位要统筹安排课程建设工作,制定课程建设规划,明确总体目标和具体任务,保证课程建设工作有的放矢、成效显著。教务处要制定五年的学院课程建设总体规划;各系(部)要根据学院课程建设的总体目标,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相应的课程建设总体规划和学年计划,学年计划中要明确拟建设课程的名称;各门必修课程也要求制定本门课程的学年建设计划。 (二)课程建设规划的内容

1.课程建设的总体目标; 2.课程建设的近期规划,包括及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实验条件建设规划、教材建设规划、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规划等; 3.为达到目标而制定的切实可行的措施; 4.需要学院提供的条件(含经费)。 (三)各系(部)的课程建设规划和学年计划要上报教务处,以便教务处根据各教学单位的课程建设规划和计划,合理、有效地分配教学资源,有计划、有重点地组织课程建设工作;各门课程建设计划上报本单位存档备查。 三、课程建设的实施 (一)课程建设的程序 1.各系(部)自行组织合格课程、良好课程的建设和评审工作,报教务处备案,教务处组织专家抽查。 2.各系(部)在良好课程的基础上组织优秀课程评审,在优秀课程基础上组织精品课程的评审,报学院审批。 3.教务处组织专家组对申报的课程进行评审,最终确定院级优秀课程和院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 4.学院择优推荐院级优秀课程、院级精品课程参评省级优秀课程、精品课程建设项目。 (二)课程建设的管理 1.检查与评审 各教学单位要定期组织课程建设自查和对上一轮评出课程的复查评估工作。优秀课程(精品课程)内容的年度更新(或新增)比例不得低于10%。自查和复查的结果要归入课程建设档案并报教务处备案。检查不合格的取消其称号,停拨后续建设经费,但保留其

xx小学学校课程实施方案

王秀小学学校课程实施方案 【课程实施背景】 我们王秀小学的办学理念是: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培养特长,和谐发展。根据这一理念确定的学校精神是:勇于实践,勤于探索,锐意进取。同时以“我努力,我成长,我快乐”为学校的校训。在近几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深切感受到学校课程是实现这一理念和发扬这一精神的重要平台和极佳切入点。为做好学校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近年来,在市教育局、教师发展中心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在学校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经过全体领导和老师的共同努力,正在不断的进步。为立足于更加美好的未来,还需要我们全体师生集思广益,努力开拓,积极进取。为此,我们在过去两年实施学校课程的基础上,通过向老师、同学、家长等多方通过家访、问卷调查等方式广泛征询意见,吸取以前的经验,并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不断修订课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为了保障和促进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需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鼓励地方和学校在落实国家课程计划的同时,自主开发和实施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地方与学校课程的课时和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共占总课

时的16%-20%。我校认真学习国家、省市有关学校课程文件,结合学校自身所在区域特点,从挖掘内部潜力入手,逐渐形成了本校的学校课程教育体系。 二、培养目标 (一)学校课程。学校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在对师生的需求进行深入调查和研究论证的基础上,仍然从“阅读”、“数学活动”和“社会实践”等方面,构建体现学校文化特色的课程。在开发学校课程过程中,主要采用两种方法:一是对国家课程进一步优化,在完成国家规定的教学任务基础上,重视国家课程的“校本化”过程;二是开发独具特色的学校课程,进一步体现独具特色的学校文化追求。 (二)学生社团。学生社团课程通过开放、多元的学生社团系列学校课程的建设,不断培养学生自信、自强、自省、自律的精神,提升学生的参与、组织、协调、管理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活动能力,不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课程结构及门类 (一)修身养志学校课程开发系列 这个系列的学校课程的开发涉及到教育和教学的方方面面,前面两年我们开发的学校课程项目都在其中,具体情况如下: 1.我校已开发的课程:篮球、田径、美术、电脑、口风琴、鼓乐队、课外阅读、数学活动、英语口语、快乐音乐。

胶州市莱州路小学章程

胶州市莱州路小学章程 序言 胶州市莱州路小学始于1952年8月创建的“胶县大庄小学”。1984年8月在原址重建,并更名为“胶县大庄乡中心小学”。1994年8月迁址莱州路5号。2000年8月更名为“胶州市北关小学”。2010年9月迁址莱州东路176号,胶州市北关新纪元小学整体并入胶州市北关小学,更名为“胶州市北关欧堡小学”。2014年4月更名为“胶州市莱州路小学”。学校本着“做学生喜欢的老师,创家长放心的学校,办社会满意的教育”的办学宗旨,秉持“以人为本,扬长发展”的办学理念,打造教学精品,创建学校特色,走内涵发展之路。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实施依法治校,建立依法办学、自主发展的高效运行机制,促进学校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胶州市中小学校章程制定规程》及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学校名称为胶州市莱州路小学,英文名称为Jiaozhou Laizhou Road Primary School;学校地址为胶州市莱州东路176号,邮政编码为266309;网址为http:// https://www.360docs.net/doc/927624138.html,。

第三条学校为全日制普通小学,隶属胶州市胶北街道办事处,具有法人资格。学校学制为六年。 第四条学校办学宗旨:做学生喜欢的老师,创家长放心的学校,办社会满意的教育。 第五条学校文化: 校训:一笔一划写好字一生一世做真人 校风:尊重和谐发展 教风:求实求新求趣 学风:乐学会学向学 第六条学校标识: 校徽:释义:本标志采用标准字和图形的设计手法,用圆 形处理为标志的边缘,起到圆润通 达的视觉效果。 标志中间“LZ”为“莱州”的 汉语拼音缩写,下侧的“L”部分 尾部是毛笔字的书写手法演变而 成,内侧圆采用传统的中国风剪纸花纹图案设计,象征着学校书法和剪纸教学的专业特色。 本图采用圆形,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了圆满、团圆、团结,是吉祥的象征;也代表了周而复始、源源不断,象征莱州路小学多年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施素质教育为重点,“让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自由张扬,让每个学生的潜

课程建设方案

课程建设方案 东高平联小 第一部分:课程背景 一、学校概况 目前学校有5个教学班,189名学生,教师11人。有小学高级教师8人,大专学历有11人,校级骨干教师3名。全校教师平均年龄48.9岁。学校教育质量在镇同类学校的平均水平课程建设成为普通小学发展的源头活水,加强课程建设势在必行,课程建设方案如下: 二、校情分析 1、课程建设具有的优势 (1)有一支爱岗敬业、勤于钻研、团结协作、结构较为合理、综合素质较高的师资队伍。85%教师正处于教学生涯的黄金期,50%的教师担任拓展型课程教学,他们精力旺盛、经验丰富、热情耐心、责任心强。为学校的课程建设,提供了师资保障。 (2)学校在拓展型课程、探究型课程教学管理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为课程建设打下了基础。 (3)校舍加固后,逐步改善了学校教育教学基础设施的配备,提升了学校硬件设施配备的层次,音乐、美术、体育等专用场馆比较齐全,校内网络平台畅通,为课程实施提供了硬件和技术支持,为学校的新一轮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 2、课程建设面对的弱势 (1)学校的师资队伍构成状况虽然很稳定,但是,35岁以下青年教师所占的比例仍然较小,教师主动发展愿望不够强烈,缺乏复合型教师,是学校课程建设的薄弱环节。 (2)由于户籍新生数逐年下降,加上择校风越演越烈,普通小学的生源质量持续下降,农民工子女为其主要生源,由此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增加了家校教育整合的难度,为课程建设方案实施增设了困难。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一、学校课程理念 我校秉承“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和谐发展”办学理念。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课程理念建构现代化的课程体系,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整合,树立终身学习观,建构民主化的师生关系,以创新作为课程改革的灵魂,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强化课程综合实践功能,培养学生“乐学、勤学、好学”的学习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二、课程建设总体目标 落实基础性课程的基本要求;提高拓展型课程的教学质量,满足不同学生的基础、不同方向和不同层次发展要求;把握好探究型课程实施,提升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和实践体验。确保“基础”,注重提高基础型课程的教学质量。不断“拓展”,根据校本化的目标,使拓展课程与校本责任教育特色有机整合。注重“探究”,切实提高“探究”课的质量。力求规范化、拓展化、活动化、自主化的管理,使“基础实,拓展活、探究新”。构建学校完整的课程体系,促进教师形成正确的课程观和明确的课程意识。 三、课程建设具体目标 1、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成为具备健康的身心素质、规范的行为习惯和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的有用人才。 2、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坚持以学生主动发展为本,强化精细化管理,强化校本化教研,

校一章程建设工作方案

一校一章程建设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教育规划发展纲要,加快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根据辽宁省教育厅《关于推进中小学章程建设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现就做好我区中小学校章程建设工作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章程建设要以党的十八届五中、六中全会和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以宪法、法律法规为依据,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遵循教育规律,体现办学特色。要充分认识到学校章程上承国家法律法规,下领学校内部规章制度,是学校成为独立法人组织的必备条件,是学校规范办学、自主发展的基本依据,是学校内部治理的纲领性文件,是现代学校制度的载体和体现。 依法制定和实施学校章程,明确和规范学校的办学宗旨、目标任务、内部治理结构等重大事项,形成学校依法办学、规范管理、自主发展、民主监督的良性运行机制,对于提高学校管理的制度化、科学化、法治化水平,从而提高办学水平和育人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学校章程建设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区全面推进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和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抓手和关键环节。 二、基本原则 建设中小学章程,要认真贯彻教育部《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全面推进依法治教实施纲要(2016—2020年)》精神,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一是合法性原则。做到制定程序合法,章程内容合法。学校章程的内容要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不得违背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和法治原则,不得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 二是权威性原则。章程是学校组织规程和办事规则的根本性制度,是学校一切人员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学校要以章程为基本依据,制定形成完整、规范的制度体系。 三是发展性原则。学校章程应当将校情、发展愿景与现代学校制度建设要求相结合,明确学校发展定位,力求体现本校的传统、特点和文化。 四是人本性原则。学校章程应当坚持以人为本,体现核心价值引领、凝聚共同愿景,促进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各方价值的共

小学课程建设实施方案详细

小学课程建设案 口东街道东庄中心小学 2017.10

小学课程建设案 课程是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容的主要载体。中小学课程改革要求构建各具特色的学校课程体系并增加课程学习的选择性。学校课程建设是学校涵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为促进我校课程建设的整体发展,特制定此课程建设案。 一、指导思想 1、坚持“立德树人”根本导向,把课程建设与天津地域文化相融合,体现课程的育人功能。 2、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准确把握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并将其落实到课程建设的每个环节中。 3、课程规划、开发、实施应适合学生发展要求、保护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发和培育学生的学习潜能和特长,让每一位学生愉快学习,幸福成长。 二、课程建设目标 搭建多元平台,让每一个孩子在体验成功中幸福成长。 三、课程建设策略 东庄中心小学基于学校办学理念下的课程建设,有两个基本出发点:一是基于促进教师理性思考与专业发展的课程建设构架,二是基于为学生提供多元发展平台,提供适合可选的课程体系。课程建设价值取向不是“给”而是“创”。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采取如下策略: 1.人人参与策略 对教师而言,每位教师都参与课程开发与实施。除了自己课堂上完成的学科教学任务之外,可选择一门校本课程来开设,这门课程可以是学科领域的,也可

以是跨越到所教学科之外的。对学生而言,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及所长,自主选择一门课程来学习。学生所选的课程,至少坚持学习一学期,确保他们参与所选课程的学习质量。 2.多元平台策略 对于教师来说,有充分的课程选取或设置自主权。既可以围绕自身优势学科,在学科群中选择拓展型课程,又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设置一门综合实践课程。对于学生来说,在完成规定课程学习的基础上,享有充分的校本课程选择权,为学生多元发展提供可能。 3.适合可选策略 从学生需要出发,开设课程的教学既是教师胜任的,也是学生需要的,且可以有不同的选择。通过适合可选的课程超市,促成学生快乐走班,享受最适合自己的课程学习。 4.成功体验策略 从教师评价出发,通过多种式与途径,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过程性与终结性评价,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 四、课程体系建设 东庄中心小学课程体系是基于“多元发展,人人成功”办学理念下的多元课程架构,它出发于人的发展需求,通过成功的体验,获取成功的金钥匙,从而归宿于人的幸福成长。基于这种的思考,我们坚持以人的多元发展、全面发展为基本的价值取向,以课程校本化实施为基本途径,将、地、学校三级课程整合成一个有序而高效的学校课程体系,按照课程承载的任务不同,分为“课程校本化实施”和“校本特色课程”两大类。

小学课程设置实施方案

小学课程设置实施方案 小学课程设置实施方案 一、背景 20世纪后半期至今,课程改革已成为世界教育改革的核心,课程的多样化又成为课程改革的大趋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这就意味着作为学校,不仅承担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任务,也挑起了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的责任。 课程的开发,就是把教育方针的落实当作学校一切工作的基点,就是把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当作办学的动力。开发校本课程有利于拓展学生自由选择的空间。增强教学的适应性和针对性,提高学习的情境化和体验性。开发校本课程,有利于学校办出特色,有助于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 二、实施的策略和方法 课程的开发,应坚持以人为本,在发展学生个性中,实现因材施教和因趣选学,课程设置也可以形成适应不同需求的形式结构,单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系统课程与专题课程相结合,有形课程与无形课程相结合,规定课程与校本课程相结合,努力做到“科学性与人文性、过程性与科学性、地方性与全球性、预成性与生成性、逻辑性与动态性”的融合与平衡。从而实现教育观念、师生角色、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全面变革。 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我们小学的老师自主编写供学生学习的文本。自主设计编写,不仅仅追求文本出现的结果,更重要的是它的过程。在设计编写中,让学生亲近现在、融入生活。 (一)文本的确立 1、文本的范围 (1)走向特色——凸现学校特色教育。学校的特色教育要具有鲜明的校本特征。学校特色多多少少是由校本课程来实现的,也就是说校本课程是学校形成特色的一种具体保障。而小学在历年的办学过程中,形成了排球这一特色,同时,也形成了人人打排球这一传统,因此,为了把这种传统发扬光大,学校确定了排球这一校本课程。 (2)崇尚科学——培养科技创新意识。学校教育必须重视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小学章程建设

北京市史家小学通州分校章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维护学校合法权益和正常秩序,加速民主管理和依法治校进程,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校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等有关法律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各项政策,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学校名称:北xxxxxxxx。 第三条学校地址:xxxxxxxx。 第四条学校是xxxxxxxx教委直属公办全日制小学, 学制六年,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第五条学校发展建设 总体原则:规范沉稳实效超前 总体思路:以科学的教育观为指导,以创新管理方法为手段,以教师专业发展为基础,以学生发展为目标,继承名校文化底蕴,建立一个凸现本校优势,体现本校意识的学校特色制度文化体系,稳步向规范化、品牌化学校迈进;耐心、谨慎做教育,让孩子享有与时代发展、与世界同步的优质教育。 学校发展建设三大阶段: (一)规范化建设和学校特色项目建设; (二)特色学校建设; (三)品牌学校建设。 第六条办学宗旨:为每一个家庭提供最优质的教育服务,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最优质的教育环境,确保每个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提升其生命的质量。 第七条办学特色:欣赏教育。 欣赏教育是指教育者时时、处处、事事发现受教育者的优点、承认差异、允许错误和失败,通过对受教育者的信任、尊重、理解、激励、宽容、提醒,满足受教育者内心深处的需求,使他们对人对事物有积极的态度,认识自我、肯定自我,将自己的个性和潜能发挥到极致,即自然发展。 第八条学校精神:困难面前有我们,我们面前没困难。 第九条师生形象 教师形象:人人都是史家分校形象的代言人,个个都是史家分校品牌的创立者。学生形象:小绅士小淑女 第十条教风和学风 教风:顺应心理科学引导 学风:主动参与善思博学 第十一条校训:美是到处都有的。 第十二条校歌:《放飞心灵追逐梦想》 第十三条校徽: 释义:整体由蓝、白、红三个圆状结构组合而成,大圆在外,形似地球;白色的椭圆像睁开的眼睛;“S”是史家分校的首字母,也是“学生”、“安全”的英文首字母,变形成眼球代表学生发展无极限。中医上讲,眼睛是心的使者。

精品课程建设规划及实施方案

精品课程建设规划及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 1 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 发〈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教高厅[2003]3 号)文件精神,促进我校课程建设上质量、上水平,并适应高职发展趋势,积极推动教学改革,学院决定启动精品课程建设工作。为保证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此方案。 ―、精品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以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为先导,通过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践性教学环节,从根本上保证课程建设在培养学生能力、知识、素质等方面发挥基础性的重要作用。力争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通过高起点、大手笔的改革举措和扎实有效的工作,在我院建设一批符合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并适应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精品课程。 根据教育部的院、省、国家二级精品课程体系,我院拟在 2012 —2015三年内,建成校级精品课程5-8门,省级精品课程2门。 二、精品课程建设的组织领导机构 精品课程建设以教研室为基础,组成院、系、室三级精品课程建设机构。院级精品课程建设的组织机构为学院教务处,学院教务处每学期专门召开一次精品课建设会议,讨论新申报院级精品课的评审立项,在建精品课的检查、验收以及省、国家级精品课的选择立项、申报组织等事宜。 各系成立精品课程建设领导小组,由系主任、教研室主任及有关教师组成,负

责本系精品课程的布点、规划、实施等工作。 教研室主任、专业带头人、精品课程任课教师及教辅人员组成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小组,确定精品课程建设负责人。学院精品课建设实行学院立项、课程负责人负责制,课程负责人具体负责制定精品课程建设方案、经费使用方案、组织实施方案等工作。 三、精品课程建设的基本要求 课程建设的内容包括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实践性教学环节建设等方面,我院精品课建设以教研室为主体,学院负责统一管理及指导,具体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制定科学的建设规划 根据学院的定位与特色合理规划精品课程建设,以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精品课程建设为重点,并以精品课程建设带动其它课程建设,通过精品课程建设提高学院整体教学水平。 (二)师资队伍建设 精品课程要由学术造诣高、具有丰富授课经验和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主讲。要通过精品课程建设逐步形成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并完善青年教师培养制度,按一定比例配备辅导教师和实验教师。希望通过精品课建设,引导我院教师树立高职教育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学观,强化质量意识,同时调动我院教师参加教学改革和学术研究的积极性。 (三)教学内容改革和课程体系改革 要准确定位精品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正确处理本门课程建设与教学计划中其它课程的关系。教学内容改革应符合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对讲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