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课教案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课教案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课教案

教师学科教案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课教案

任教学科: _______ 学

任教年级:三年级任教老师:

丹徒区三山小学

第一课科学是什么

教学目标:

1.知道科学包括过程和结果2.意识到科学探索是为了解决与科学有关的问题面开展的一系列活动。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科学是什么。

教学难点:

从科学家的经历中了解科学探究的大致过程。

教学过程:

一、引题入课:谈话:今天我们来上一节科学课。(板书:科学)

二、了解科学是什么

1. 提问:当你听到“科学”这两个字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学生回答)

2. 出示教科书上的图;提问:图上的人在做什么?

3. 小结:刚才大家说的和在图上看到的都是科学工作者在搞科学研究。那么科学是不是只和科学家有关系呢?

4. 提示学生看教科书上的图;提问:你是不是有类似的经历呢?(学生交流)

5. 谈话:好奇心让我们想整明白很多事情;想知道为什么会是这样那样的。我们的这些经历都和科学工作者的工作十分相似。

6. 活动:请大家来读琴纳和牛痘的故事。

7. 谈话:琴纳发现了接种牛痘可以预防天花;还有科学在在其它方面也有重大的发现;现在我们来看看。(讲述居里夫人的故事……..)

8. 师生总结:按照教科书的4 个环节;找出几个科学家研究活动中共同的地方

三.做活动;理解科学是什么

1. 谈话:我们来做一个有趣的活动.

2. 讲解“动起来小人”的制做方法

3. 交流“玩”后的发现。

4. 读教科书;了解罗杰科的发现。

5. 小结:只有像罗杰特那样善于思考;才能把小发现变成大科学。

四.全课总结

第二课做一名小科学家教学目标:

1. 通过探究让纸鹦鹉立于手指或者纸杯上的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2. 找出自己在探究与科学家研究活动的相似之处。教学重点与难点:

感受自己在探究活动与科学家研究活动的相似之处。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提出问题。

谈话:今天的科学课我给同学们带来一只纸鹦鹉。为什么叫纸鹦鹉呢?一是因为它是纸做的;二是它能像真鹦鹉一样站起来。纸鹦鹉为什么会站起来呢?

二.解决问题

1. 让纸鹦鹉站起来。

2. 让拱形纸片站起来。

3. 让铅笔站起来。(方法同上)

4. 交流发现;寻找相似之处。

三.拓展运用

1. 谈话:运用大家发现的原理;可以让很多物体“站”起来你能做一个这样的物品或者

玩具吗?

2. 提问:你准备做什么?怎么做?

3. 学生相应提建议;意见;巩固前面获取的发现。

四.布置任务下节课带来各自制做的玩具和物品在全班展示;交流大家成功的方法。

第三课寻找有生命的物体

教学目标:

1、能够运用多感官对生命体进行观察。

2、能利用语言文字和图画描述观察结果。

3、爱护动植物。教学重点:初步了解有生命物体具有的共同特征。

教学难点:在寻找到的物体中找出有生命物体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 教师朗读单元小诗;让学生接着往下读。

2. 谈话:美丽的大自然处处都有生命的火花在闪烁;这节课我们就来“寻找有生命的物体”(板书课题)

二.活动:到校园里寻找有生命的物体

1. 活动前准备:

(1)讨论:在校园里寻找有生命物体时应该注意什么?

(2)提出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找到的有生命的物体;填到教科书第12 面的表格中。

(3)比一比;哪个小组找到的多。

2. 学生分组寻找;观察。

3. 教师巡视指导;及时与学生沟通交流。

三.交流讨论

1. 交流;刚才大家在校园里找到了哪些有生命的物体?

2. 出示大家用各种形式记录的发现

3. 讨论:为什么说它们有生命?

四.辨析明理;拓展深化。

五.全课总结

第四课校园里面的植物教学目标:

1. 能够对植物进行细致观察;并用文字图画描述观察结果。

2. 认识到植物的多样性。

3. 知道植物的共同特征。

4. 能按一定的标准给植物分类和排序。教学重难点:

初步了解植物在形态方面的一些特征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来认识校园里面的植物(板书课题)

二.从整体来认识植物

1. 谈话:下面我们要到校园里去观察这些植物。

2. 出示表格讲解要求。

3. 学生实地观察;教师随时指导。

4. 汇报交流

5. 小结:植物的外部形状是各种各样的。三.从局部认识植物

1. 提出观察任务:我们要去观察不同植物的相同部位;有树皮树叶和花

2. 讲解如何观察树皮

3. 讲解如何观察树叶。

4. 讲解如何观察花四.认识植物的多样性;给植物分类

1. 看教科书第17 面;提问:你认识这些植物吗?还认识哪些植物?

2. 谈话:我们来给他们分类;说说你想怎么分类。

五.全课总结

第五课校园里的小动物教学目标:

1. 能够对小动物进行观察;并用文字图画描述观察结果。

2. 能够围绕小动物开展一些探究性活动。

3. 用自己的标准给动物进行分类。

4. 认识到动物具有多样性。教学重点:

概括小动物的特征。

教学难点:围绕小动物如何开展探究性活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开门见山:今天我们来观察“校园里面积小动物” (板书课题)

二.组织探究活动

1. 观察蜗牛。

(1)谈话:我们先来观察蜗牛(出示蜗牛)

(2)提问:在观察时应该注意什么?

A. 不要出太大声响;以免吓到它。

B. 不要用手直接触摸;以免他受到伤害。

C. 观察时把观察到的记录下来。

2. 观察蚂蚁、鱼。用同样的方法观察蚂蚁和鱼

三.概括小动物的共同特征

1. 谈话:我们仔细观察蜗牛;蚂蚁;鱼;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有什么相同的

地方?

2. 讨论: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比较?

3. 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四.给常见的动物分分类

第六课.植物.动物.人教学目标:

能够对植物动物人进行观察;比较出他们的不同与相同教学重点:

知道生物的同共特征教学难点:

找出植物;动物;人的相同与不同。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纪念碑谈话:说说小白免是什么样子的?

2. 提问:它喜欢吃什么?(引出萝卜)

二. 比较兔子和萝卜有哪些不同与相同

1. 讨论:兔子和萝卜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2. 学生汇报师生讨论。

3. 讨论兔子和萝卜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4. 师生共同完成集合图的填写。

三.比较人与黑猩猩的不同与相同之处填写表格

四.比较人植物动物之间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1. 计论

2. 讲解笔的圆圈图的意义。

3. 迁移:填写有生命物体人植物动物的圆圈图。

五.总结。

我们人类和植物动物共同生活在地球上;应该怎么相处呢?

第七课生命离不开水

教学目标:

知道水是生命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动植物的生长;繁殖离不开水。

教学重点

水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

想各种办法;比较物体中的含水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话:同学们;我们一起来朗诵黑板上的这首诗……??想想猜猜这首诗在赞美谁?

二.了解人体及一些食物的含水量

1. 谈话:我们已经知道;生物的体内都有水;我人产人体内究竟有多少水呢?

你们猜猜看。

2. 教师边讲解边画图:人体内有百分之六十五的是水。

3. 用扇形表示水占人体比例。

4. 你如果说还想知道一些食物的含水量;可以自己查查课外有关资料。三.进

行小草喝水实验

四.想办法;把植物体内的水挤出来。

1. 谈话:当你口渴时;经常吃哪些水果?为什么吃这些水果能解渴?

2. 提问:想把水果中的水取出来;你们有什么好的办法?

3. 小组讨论:用什么办法?需要什么材料;实验中注意些什么?

4. 小组活动:挤出西红柿是的水。

5. 分组展示成果交流活动中的体会。

五课外实践;比较胡萝卜和土豆哪个含水多;有哪些方法可以证明。

第八课观察水

教学目标

知道认识物体可以用看闻尝摸等方法;知道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液体。

教学重点:

运用科学方法认识水的各种性质。

教学难点

选择用具把水运到1 米或者更远处的空桶中。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教师出示装有水的瓶子晃动几下;让学生猜出瓶里装的是什么东西。

2 学生猜测;让学生说明根据。

3 提问:如果四个杯子里面分别装有牛奶白醋糖水和水;你有什么办法找到水?

4. 学生讨论并动手操作

5. 学生汇报本组办法

二观察水描述水

1 观察水并操劳描述水

2 学生组内观察并记录。

3. 教师组织学生汇报;看看哪组的方法多。

4. 师生小结: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

三认识液体特征

四探究运水的方法

五总结:

1.提问: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2.学生回答

3. 谈话:希望你们课后继续观察水;把你们发现的水的神奇之处记下来;下节课我们继续研究。

第九课神奇的水

教学目标

了解水的各种有趣现象---- 毛细溶解表面张力现象;水的压力和浮力。

教学重点认识水的毛细现象溶解现象

教学难点

认识水的表面张力

教学过程

一认识水的毛细现象

1谈话: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现在我们做个实验;看看水总是往低处流吗?

2 学生实验:将纸巾下端浸入有颜色的水中;观察发生的现象。

3提问:看到了什么现象?可能是什么原因使水从低处往高处流?

4 学生汇报交流

5 教师小结;水沿着物体的空隙向上爬或者向四周散开的现象;叫做毛细现象。6学生讨论并汇报:生活中见到过的类似现象。

二认识水的溶解现象

1 谈话:小时候你们吃药时;妈妈常常做一杯糖水给你喝;本来无色无味的水为什么会变得甜甜的?

2 学生汇报。

3 小结;象糖这样;在水里面慢慢消失而水变甜的现象叫做常溶解。三认识水的表面张力

四认识水的压力和浮力

五全面总结水的性质

六作业把你们知道的水的神奇之处回去告诉家长。

第十课地球上的水

教学目标:了解地球上水的分布;知道淡水资源十分有限;知道常用节水措施教学重点:

淡水资源的缺乏和水污染现象。

教学难点:

分析数据;理解地球上缺少水资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话:课前老师让你们收集的地球上水分布的资料;谁能来汇报?二认识水资源在地球上的分布

1除了我们说过的;你还知道哪些地方有水?

2 出示38 面地球上主要水资源图片;让学生给海洋涂上颜色。

3 学生涂色

4 讨论:涂完后你有什么感觉?三认识淡水资源泉的匮乏

1 地球上那么多的水;我们会缺水吗?

2学生讨论

3 配课件讲解

4 按教材36 面要求

5 交流:做了这个活动你有什么感受?四了解水污染情况及处理方法五进行节约用水的教育

第十一课常见材料

教学目标:

意识到不同材料有不同性质;知道材料有天然的也有人造的;意识到人们为了满足各种需求;在不断研究发明生产新材料。

教学重点:认识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的关系

教学难点:区分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教学过程:

一研究教室里面的物品;认识常见材料。

1 同学们观察一下我们教室里有哪些物品?它们又是由哪些材料制成的?2学生汇报研究成果

二给常见材料分类1提问: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的常见材料;你能给它们进行分类吗?2学生讨论;进行分类。

3学生汇报分类结果。三研究自己身边的物品1大家穿的鞋子和其它生活物品;看看它们分别是由什么材料做成的?

2 学生研究自己身边的物品;继续填写记录表。

3 学生汇报研究成果。

4 你知道人们为什么要选用这些材料来做这些物品?你知道这些材料是从哪里来的吗?四了解一些新型材料

五课后延伸

回家后观察自己家里的物品;都是由哪些材料制成的?哪些是天然哪些是人工?

第十二课纸教学目标:运用多种感官和工具对纸进行研究;知道纸的一般特性和常见用途。教学重点了解纸的一些性质和特点。

教学难点用形象化的方法交流研究纸的结果。

教学过程一淡话导入;激发兴趣。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时候都要用到纸!你们能举些例子吗? 为什么用不同的纸来做这些物品?二了解造纸与生态环境的密切关系

1自从人类发明了纸;它的用途就越来越广泛。可是纸张发明之前人们是用什么来书写的?

2随着用纸量的增加;会发生什么问题?

3 思考:我们该怎么办?三学生上网查询资料求证;了解有关纸的各种知识。

1 我们的猜想可行吗?怎么求证呢

2 你们打算从哪些方面进行研究呢?根据学生兴趣成立课外活动小组;并分组上网浏览求证。

3 交流上网查询收获;对新型纸有哪些了解。四创意活动:废报纸的折纸剪纸撕纸五课后延伸

第十三课纺织材料

教学目标

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和适当工具;对纺织材料进行研究。教学重点

了解一些纺织材料的性质差异

教学难点如何正确比较纺织材料的吸水性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发研究让学生谈谈自己和妈妈出死亡买衣服时所看到的衣料。二设计方案;准备探究

1 出示一些服装;让大家看看最喜欢哪一件;为什么?2大家通过用手摸;看标签等方法

了解这些衣服的特点

3 小组内讨论

4学生汇报

5 按纺织材料的不同给这些衣物分类

6 归纳一般常见的四种材料三分组选题;落实研究四学以致用;促进创造五全课总结

第十四课金属

教学目标能够进行探究金属性质的研究;知道金属的特点;了解常见金属的性质。

教学重点

探究金属的共同特征

教学难点

探究金属具有延展性;即能变形。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同学们;你们今天带来了什么东西;可以给大家介绍一下吗?这些物品是什么材料制成的?

二新课

1 老师出示研究材料及工具;认识实验器材。

2 下面我们一起来做几个实验做完后大家可能会发现更多的金属的性质。

3 交流:你们准备怎么做实验?

4 分组实验5学生分别取出铁丝铜丝铝丝做以下几个实验。

A 观察各种实验用品的颜色状态。

B 用力试试是否可以弯曲折断;用小刀割一下;用砂纸摩擦表面。

C 把铝勺子塑料勺子木筷放在热水里通外国;过几分钟后摸摸;有什么感觉?

D 把粗铝丝放在铁板或者水泥地上;用铁锤轻轻敲打。

E 实验之后;在小组内交流汇报实验现象;交流收获。

F 总结金属的性质。三课后拓展了解金属在生活中的应用是同它的性质和价格紧密联系的

第十五课塑料

教学目标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将塑料和非塑料制品进行比较;能概括塑料的优点和缺点。教学重点

认识塑料的优点和缺点。

教学难点通过与其它材料的对比;了解塑料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比较塑料制品与天然材料制品;概括塑料具有的优点。

1 教师出示几种不同材料的杯子让学生自己选择。2说说塑料杯子的优点

3教师小结塑料物品的优点。二了解我们周围有哪些物品是塑料制成的1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个物品是塑料做成的呢?2学生汇报

3教师小结(略)三辩证地认识塑料;讨论如何减少白色污染利用多媒体课件和网络资源展示白色污染的严重危害

1 占用土地

2 威胁海洋环境

3 影响生活环境

4讨论汇报:你们家里一周要用多少只塑料口袋?你们家是怎么处理废旧塑料制品的?

5 讨论如何减少白色污染?

第十六课尽可能多地提出问题

教学目标知道提出问题是人的天性;也是科学研究的起点

教学重点

在观察怀疑制作过程中尽可能多提出问题

教学难点在怀疑一些流行说法的过程是提出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提出问题吗?从小到大;你向大人提出过哪些问题?

二懂得怎么尽可能多地提出问题

1 在学科学中;每个人都能提出问题。可是有的人提出很少的问题;有的人提出很多问题。提出的问题越多;得到的收获就越多。

2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帮学生归纳问题来自哪些方面。

3引导学生尽可能多提出问题;懂得怎么多提出问题。三回顾全课;概括要点

1提问:在这节课上;你知道了可以从哪些方面提出问题?

2课后大家可以用在课上学到的方法;就某一事情尽可能提出问题;以开拓自己的思维。

第十七课选择能够研究的问题

教学目标了解一些寻找问题答案的方法;知道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研究的问题。

教学重点学会如何选择适合研究的问题

教学难点把暂时不能研究的问题转化为目胶可研究的问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提出问题;你能说说问题是从哪里来的吗?二吹泡泡活动三启发学生从自己是否能找到问题的答案来考虑如何挑选问题1为了获得这些问题答案;你会怎么做?

2 介绍查找资料的方法3介绍通过观察和实验自己找答案的方法四教会学生选择问题的方法五指导学生开展选择问题的实践。

1了解了选择问题的标准和方法;先让我们来整理在吹泡泡活动中提出的问题;看看在这些问题中哪些是可以研究的;你为什么觉得这些问题可以研究?

2 学生回答

3 讨论:对于我们目前还没有办法研究的以及找不到答案的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办?

4 学生讨论交流。

粤教科技版科学小学三年级上册教案

打开科学之门 教学目标: 1、知识性目标: ①列举周围常见的植物的名称,并能对常见植物进行简单分类。 ②养成爱护花草树木的习惯。 ③能指认植物的六大器官,知道各种器官的作用。 ④观察哺乳动物实物和标本,观看多媒体软件,指认一些主要器官。 2、能力目标: 认识常见动物的几种类型。如昆虫、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3、情感目标: 通过教师的介绍和引导,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学科认同感。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认植物的六大器官,知道各种器官的作用。 2、教学难点:认识常见动物的几种类型。 教学方法: 分析归纳法、对比法。 教学准备: 图片:木叶虫、花螳螂(若虫)、竹节虫、枯叶螳螂。 视频:动物的伪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入:出示图片:四位主题人物乘坐着宇宙飞船,在浩瀚的宇宙中飞行,探索着宇宙的奥秘…… 提问:图片中你看到什么?想到什么? 介绍:四位与我们一起学习的主题人物。精灵可爱的小贝贝、喜欢做实验的彬彬、勤思考的妍妍、活泼好动的波波、最爱问“为什么”的琪琪。 讲述:从现在开始,主题人物将与同学们一起打开科学之门,去探索、去感受这神奇美妙的自然王国:去发现、去研究这奥妙无穷的科学世界! 目的:通过教师的介绍和引导,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学科认同感。 二、图中藏着什么? 导入:出示课本“动物的伪装”图片 第1幅——木叶虫第2幅——花螳螂(若虫) 第3幅——竹节虫第4幅——枯叶螳螂 提问:这四幅图片中藏着四种昆虫,你能把它们找出来吗? 讲述:自然界有这种隐藏本领的动物很多,我们一起跟着科学家的摄像机,看看动物伪装的本领。 视频:动物的伪装。 目的:通过从背景中寻找动物的活动,使学生感受自然界的奇妙无穷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长塘镇现代希望小学 学科:科学下册 年级:三年级 任课教师: ___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 1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 2 种植我们的植物 3 我们先看到了根 4 种子变成了幼苗 5 茎越长越高 6 开花了,结果了 7 我们的大丰收 第二单元动物的生命周期 1 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 2 蚕的生长变化 3 蚕变了新模样 4 蛹变成了什么 5 蚕的生命周期 6 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 7 我们的生命周期 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 1 温度和温度计 2 测量水的温度 3 水结冰了 4 冰融化了 5 水珠从哪里来 6 水和水蒸气 7 水的三态变化 第四单元磁铁 1 我们知道的磁铁 2 磁铁有磁性 3 磁铁的两极 4 磁极的相互作用 5 磁力大小会变化吗

6 指南针 7 做一个指南针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 1、植物新生命的开始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种子有自己特殊的结构,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萌发生长成一株植物。 过程与方法:用感官和放大镜观察种子的外部形态特征;根据植物生长的已有知识,预测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发关注植物生长变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引领学生产生问题并积极思考,能用适宜的方式将自己的认识清楚地表达出来,并能想办法证明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 【教学难点】:观察各种植物的种子。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猫给小猫哺乳的图片、鸡妈妈带小鸡吃食的图片、向日葵小苗的图片、各种植物的种子(向日葵、花生、四季豆、南瓜、小麦、玉米、绿豆等)、白纸、放大镜。(学生准备)各种植物的种子、白纸、放大镜。 【教学过程】: 一、听听说说 1、师:小猫是谁生下来的?小鸡是怎么来的呢?向日葵小苗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2、生:思考后,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3、师:(出示图片)验证学生说出的答案。 4、师:植物的一生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它的一生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二、想想画画 1、师:用图画和文字将植物一生的生长变化过程画下来和写下来。 2、生:在P2页“我知道的植物生长过程”的画板里画图。 3、师:展示学生画的作品。 4、师:指名学生说说自己画的作品的意义。 5、师: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但是,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套)

1 玩具里的科学 教学目标 1、会用感官感知玩具的外形特征,通过改进或设计新玩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和问题意识,体验玩玩具的乐趣。 3、知道各种玩具有大小、形状、颜色等不同特征,并会用合适的方式加以描述。 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通过玩玩具,用感官观察物体的外部特征,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能够满足学生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探究欲望,体验探究的乐趣。初步感受玩具里面有科学,科学并不神秘,我们也能研究科学。 教学准备学生各自准备一些玩具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周围有很多动物和植物,谁能说一说通过课前观察,你们有什么发现? 二、探索新知 活动一:观察研究动植物 我们想知道动植物的某些特点,应怎样观察? 分组讨论:这些方法都很好,下面就用你们的方法观察自己带的动植物。观察时注意要采用的方法。不要损伤它们,还要注意安全。比一比看哪一组观察的最仔细,发现最多。 小组活动,学生汇报。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你们还知道哪些动植物?让我们互相交流一下。 活动二:给动植物分类 1、谈话: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的动植物,按照一定的标准把这些动植物分一分类好吗?比一比,看谁的分半多。 2、学生分类活动。(根据用途分类;生长环境分类;生活习性分类;身体颜色…… 3、分类有什么好处? 学生讨论。 全班交流,师总结:分类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分类时,首先要确定一定的标准,如分类动物可以按“天上、陆地、水中”,也可以按“两条腿、四条腿”,还可以按”哺乳,……“等,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就不同。 分类在我们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给我们生活带来方便。 4、提出问题 关于动物、植物你们有什么问题?(生提问) 5、自由活动。 三、课堂评价 同学们,说一说,这节课表现如何?对自己满意吗? 四、拓展活动 找一找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分类,并想一想是怎样分类的。

小学三年级科学课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小学科学《水的净化》教学设计 知识与技能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净化水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做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向学生进行饮水卫生安全教育 教学重点 1,使学生了解掌握常见的净化水的方法 2,学会做澄清和过滤的实验 教学难点 学做过滤的实验 课前准备 混浊的水,明矾,铁架台,漏斗,烧杯,过滤纸,玻璃棒等 擦布 计划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引入,大家都知道水有什么性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引用的水基本都能达到刚才大家所描述的水的样子,但自然界中所有的水都是这样吗(不是)这就需要我们对一些不清洁的水进行净化.(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净化水的知识 2,提问:你们以前自己有过净化水的经历和经验吗? 二学习新课 A..学习净化水的方法 1,出示一杯含各总杂质较多的混浊的水,提问:现在老师这里有一杯很脏的水,要想把这样一杯水净化干净,应该怎么做呢。 2,引出沉淀的概念。 刚才同学们说了许多办法,其中最合适的方法应该是先将这杯水静止地放在一旁,让里面比较的大的,不容易溶解的物质沉下去,这样的方法叫做——沉淀,也叫澄清。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加入一种叫做明矾的物质,可以提高沉淀的速度,下面,大家分组试一试。 3,谈话:刚才,各种同学都对杯中的水进行了沉淀,现在请大家看看杯子里的水干净了吗?下面,老师再教大家一种净化方法,它可以将水中极细小的颗粒净化掉。4,过滤实验。边示范,边讲解过滤实验的要领.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篇)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篇) 【导语】科学是使主观认识符合客观实际(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包括真实的联系与变化的规律。)和创造符合主观认识的客观实际(事物、条件、环境)的实践活动。 神奇的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与实验,理解水的毛细现象和表面张力,获得对水的初步认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实验、认真观察来获取知识与相关信息,并知道如何运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水的特征,知道要怎样利用水的特征为生活服务。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以学生动手实验为基础,引导学生辨识水的特征,了解水的毛细现象与表面张力现象。 难点是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做好实验,从实践中引出真理。 教学准备:1、实验用品细纸条、有颜色的水等。2、学生分组实验用品。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引入: 上节课我们通过对水的观察,发现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

初步认识了它的基本特征,水是一种神奇的物质,让我们通过动手来认识它的神奇。今天我们来学习《神奇的水》。 一、会“爬”的水。 师:水会运动吗?水怎样运动?下面请大家看几个小实验。教师演示实验: (1)剪一条薄纸巾,把下部插入有颜色的水中。大家看到了什么?(2)剪开花的花茎,一半插在红色水中,一半插在蓝色水中。你看到了什么? (3)滴一滴墨水在面板上,用粉笔把它吸干,你又发现了什么? 讨论:这是一种什么现象?你在生活在还在哪里看到这些现象? 小结:水沿着有孔隙的材料往上爬的现象,叫做毛细现象。 二、会“团结”的水。 师:我们是一个团结的集体,大家团结友爱,一起学习,一起劳动,生活过得很快乐。那么水和水之间会不会团结呢? (1)猜一猜:一元的硬币能容纳多少滴水?先把猜测的结果记录下来,再亲自动手做一做。 学生分小组实验。将一枚一元的硬币放在桌面上,然后用吸管往硬币上滴水,看看一元的硬币究竟能装几滴水。 滴完后观察:现在的水是什么形状的?为什么水面鼓得像个小馒头一样? (2)把曲别针轻轻放入装满水的杯子里,预测放多少枚曲别针水会溢出来。再试一试,看看预测得对不对。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大全

三年级科学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 1、植物在它们的生命过程中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 2、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的新生命,但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 3、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但种子的里面是相同的, 都有胚根和胚芽。 3、有些种子太小,我们要用(放大镜)来看。 4、播种凤仙花的步骤是选种、放土、下种、浇水。 播种过程:1、要挑选那些饱满的、没有受过伤的种子;2、要将一块小瓦片放在花盆的出水处;种子放在深度约1厘米的小坑后再用土盖上,之后浇上适量水放温暖处;3、已经成株的植物要等土壤差不多干时再浇花,要浇就要浇透。 5、播下去的种子在土壤中会发生什么变化?怎样才能看到种子的变化过程呢? (1)在透明玻璃杯的内壁垫几层纸巾,装进一些土壤,使纸巾贴住杯壁。 (2)把凤仙花种子放在杯壁和纸的中间(不同的方向都放置种子)。 (3)往土壤中浇适量水,不要让种子浸在水中。 6、播下种子后你们做了什么?答;管理、观察、记录。 7、种植植物是一项长期研究的观察活动,要做好管理、观察和记录等工作。 8、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植物的根总是向下生长,根的生长速度较快。每天约5毫米。 9、植物根的作用:1、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2、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10、经过科学家多年的研究,发现多数植物能(自己制造养料),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 11、植物怎样自己制造养料? 植物的绿叶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光合作用)是植物绿叶依靠阳光提供的能量,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造出养料,并释放氧气。 反应式:阳光 二氧化碳+水————→氧气+养料 12、在制造养料的同时,它释放出动物和人呼吸所需的氧气。 13、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发现绿色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14、在植物生长过程中,花要经过花开花谢的过程,花凋谢后结果;花包括萼片、花辨、雄蕊、雌蕊几部分;果实是由花的一部分发育而成的;果实中有种子。 15、凤仙花的主要生长过程为种子、发芽、生长、开花、结果、果实成熱这几个阶段。 16、植物生长发育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 凤仙花的植株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组成的。叶缘小锯齿,叶柄肉质多汁。果实呈纺锤形,有白色茸毛,成热时果皮能裂开,颜色由绿色变成黄褐色。种子是球形的,呈褐色。一株凤仙花大概能结出二十多个果实,每个果实一般有十七八粒种子。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三年级上册教材目录 植物/动物/我们周围的材料/水和空气植物 1、我看到了什么 2、校园的树木 3、大树和小草 4、观察水生植物 5、植物的叶 6、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 7、植物的共同特点 动物 1、寻访小动物 2、蜗牛(一) 3、蜗牛(二) 4、蚯蚓 5、蚂蚁 6、金鱼 7、动物的共同特点 我们周围的材料 1、观察我们周围的材料 2、谁更硬一些 3、比较柔韧性 4、它们吸水吗 5、材料在水中的沉浮 6、砖和陶瓷 7、给身边的材料分类 水和空气 1、水 2、水和食用油的比较 3、谁流得更快一些 4、比较水的多少 5、我们周围的空气 6、空气占据空间吗 7、空气有重量吗

三上册始业教育课 【教学目标】 1、通过生生交谈和师生对话,通过填写调查表格,展示与教材相关知识和学习方法的前概念,提供已有知识经验基础和学习背景,为确立今后的学习目标打下伏笔。 2、讨论适合本班科学学习的学习模式,用较科学的方法分好学习小组,提出一些感兴趣的科学过程评价方法,讨论形成常规的科学学习制度。 3、初步了解本学期的学习任务和内容,了解课外需要完成的一些科学辅助学习内容。 【教学准备】调查表格。 【教学过程】 1、自由谈话,了解科学学习背景: 师:暑假中,看或做了哪些有关科学的事情?请共享。 师:把经历过的科学发现过程或科学疑问记录下来和大家共同研究,把家中的百科全书等科学资料分享放在教室里供全班课余阅读交流。 2、讨论交流,形成科学学习制度: 生:确定新的4人小组学习单位,小组长每月轮换。 推选2位科学课代表,明确相关责任和权利。 讨论每月科学之家栏目的操作方法(从优秀作业展览、资料汇萃、创新方法选编等方面分工合作。) 3、阅读反思,了解科学学习内容: 师:组织学生看封面,了解图中意思。阅读目录,本年级科学有哪些内容呢,让我们也来了解一下。有哪些内容需要课外补充完成,请做好记录。 生:完成调查表内容:针对三上册教学内容已经有的初始概念呈现及问题提出。 小结:我们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有待于通过课堂内外的科学学习来逐一解决,当学期结束后,回过头来再来看一看这份调查表,希望我们从中看到自己成功了。 科学第一单元植物 第一课我看到了什么 【教学目标】

最全面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整理(精华版)

三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水 1、水在一定条件下变成水蒸气,水蒸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存在于空气中。 2、水加热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逐渐有气泡产生,水量减少; 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标准大气压下,沸腾时的温度为100℃,杯底产生气泡从下至上不断变大,到达水面破裂,水面上冒白气,烧杯内壁出现小水珠,水量 减少。 3、酒精灯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其中外焰温度最高。 4、当环境温度低于0 ℃,水的温度下降到0 ℃ 时,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 5、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在碎冰中加盐,是为了使碎冰温度更低。 6、当环境温度高于0 ℃时,冰的温度上升到0℃,时冰开始融化,冰会浮在水面上,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7、水结冰,体积变大;冰融化成水,体积变小。 8、水和冰的异同点:

9、冰、水、水蒸气三者都是水,是同一种物质的不同形态。 10、水能溶解食盐和小苏打,同样体积的水能够溶解的食盐的量比小苏打的量多。一般情况,50ml 水能溶解食盐18g,小苏打5g 。 11、搅拌、提高水的温度、物质颗粒越小,能够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度。 可逆的过程,通过加热蒸发,可以将食 12、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 盐和水分离。 13、过滤法可以将沙子从水中分离出来,蒸发法可以将食盐从水中析出。 14、磁铁可以用来分离木屑和铁屑。 15、物质只是在大小、形状、状态、颜色等方面发生了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这种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如:折纸、用橡皮泥做手工,水结冰等。 16、对比实验只改变一个条件,其他条件都相同。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复习

三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 一、填空。 1、一张完整的叶由(叶片)(叶柄)(叶脉)构成。叶也是有(生命)的,它从(叶芽)长成小小的嫩叶。 2、陆生植物的生长需要(土壤)(阳光)(水)。水生植物的生长需要(水)(阳光)。 3、植物的共同特点:(有生命)(生长需要阳光和水)。 4、蜗牛的身体由(头)(腹)(尾)构成,头上有一对(触角)。蜗牛的足叫(腹足),用(壳)保护自己,粪便由(气孔)排出。 5、蚂蚁的身体由(头)(胸)(腹)构成,头上有一对触角。 6、动物的共同特点:(能动)、(有一定的生命)。 7、常见的材料有(金属)(塑料)(木头)。 8、金属的特性有(传热)(导电)(生锈)(易打成片)(坚硬)。 9、塑料的特性有:(能弯曲)(柔软)(防水)(耐磨)(透明)。 10、木头的特性有:(表面有纹路)(不太重)(能削得动)(能浮在水上)(易加工)。 11、人们将物体分成三类:(液体)(固体)(气体)。 12、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

13、(水)(食用油)(洗洁精)是三种常见的液体。 14、空气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是可以变化的。 15、石头有一定的形状,能占据空间,不易压缩,不能流动,较重。 16、水没有一定的形状,能占据空间,不易压缩,能流动,较重。 17、空气没有一定的形状,能占据空间,易压缩,能流动,较轻。 18、种子植物的胚包括胚芽、(胚根)胚轴和(胚乳)四部分。 19、植物的叶是由(叶片)和(叶柄)构成。 20、蜗牛的腹部就是蜗牛的足,这种足叫(腹足)。 21、世界上有一种鸟,它的大小跟蜜蜂差不多,这种鸟叫(蜂鸟)。 22、人的身体是由头、颈、(躯干)、(四肢)组成。 23、像水这样没有一定(形状)、能够(流动)的物质叫做液体。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糙米做的饭没有精米做的饭好吃,说明糙米的营养没有精米的营养好。() 2、对一种液体缺乏了解时,不能轻易尝或闻。() 3、从周围的世界中接受信息最多的感觉器官是我们的眼睛。()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第一单元 第1 课、我们周围的土壤 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 1、能够运用多种方法和多种感官来认识土壤。 2、会描述、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 3、能够和同伴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土壤里含有不同大小的颗粒;含有动植物和它们的遗体 2、能够建立土壤是个混合物的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土壤和动植物有着密切的关系。 2、愿意亲近土壤。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一块土地、给每个学生准备一只放大镜、一份土壤研究记录表、每组一小桶水。学生准备:一根木棒、一张白纸、一只塑料杯子、一个硬纸板碟子、一把小铲子、一块抹布。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我们今天来研究有关土壤的知识。 二、自主学习 1、说说你对土壤的认识 (1)你对土壤已经知道了些什么? (2)小组内交流、分组汇报。 (3)在活动记录卡上记录你已经知道的有关土壤的知识。 2、挖土壤(室外活动)把学生带到校园里事先选好的一块土地;让学生自主去挖泥土。 3、观察泥土里有什么 (1)在桌上铺上报纸;把挖来的泥土倒在报纸上;仔细观察泥土里有什么。哪些是你已经知道的?你最惊奇的发现是什么? (2)小组内交流、分组汇报。 (3)在活动记录卡上记下或画下你的观察结果。 4、你还想知道有关土壤的什么知识 (1)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2)小组内交流 (3)在活动记录卡上记下或画下你想知道的问题。

三、课后研究 1、花一定的时间去自主研究一下你们提出的问题;把研究结果记录下来。 2、做实验册 第2 课、了解土壤 一、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 1、能运用自己的感官观察土壤。 2、能够了解土壤的成分。 3、能利用观察、触摸、握团等方法比较沙与黏土的差异。 4、能通过实验比较三种土壤的渗水性。知识与技能: 1、知道沙土、黏土和壤土是土壤的三种类型。 2、了解土壤中沙、黏土和腐殖质的多少影响着土壤的种类。 3、知道不同种类的土壤透水性能不同。 4、知道不同的土壤适合种植不同的农作物。 5、能够用感官和不同的方法鉴别土壤中沙、黏土成分的多少。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形成探究意识;意识到自己感官的作用。 2、具有探索土壤的热情;具有关心家乡的意识。 二、教学准备: 土壤、杯子、水、搅拌棒、纸巾。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讲述:前面我们学习了周围的土壤;那么土壤里有什么呢? 2、生回答。 3、师讲:今天我们就来探究土壤。 (二)新授 1、观察土壤 (1)学生户外活动、教师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土壤是什么颜色的?有几种土壤? (2)分组实验:拿出准备好的沙土、黏土、壤土三种土样。 2、自主研究 (1)摸:感觉土壤颗粒的大小;土壤的潮湿程度等。看:观察土壤颗粒的大小;土壤的颜色深浅等。捻:感觉土壤颗粒的硬度;土壤的粗糙程度等。握和搓:通过水的作用;感觉土壤的黏性等。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 全册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 1 玩具里的科学 课时1 教学目标 1、会用感官感知玩具的外形特征,通过改进或设计新玩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和问题意识,体验玩玩具的乐趣。 3、知道各种玩具有大小、形状、颜色等不同特征,并会用合适的方式加以描述。 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通过玩玩具,用感官观察物体的外部特征,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能够满足学生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探究欲望,体验探究的乐趣。初步感受玩具里面有科学,科学并不神秘,我们也能研究科学。 教学准备学生各自准备一些玩具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周围有很多动物和植物,谁能说一说通过课前观察,你们有什么发现? 二、探索新知 活动一:观察研究动植物 我们想知道动植物的某些特点,应怎样观察? 分组讨论:这些方法都很好,下面就用你们的方法观察自己带的动植物。观察时注意要采用的方法。不要损伤它们,还要注意安全。比一比看哪一组观察的最仔细,发现最多。 小组活动,学生汇报。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你们还知道哪些动植物?让我们互相交流一下。 活动二:给动植物分类 1、谈话: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的动植物,按照一定的标准把这些动植物分一分类好吗?比一比,看谁的分半多。 2、学生分类活动。(根据用途分类;生长环境分类;生活习性分类;身体颜色…… 3、分类有什么好处? 学生讨论。 全班交流,师总结:分类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分类时,首先要确定一定的标准,如分类动物可以按“天上、陆地、水中”,也可以按“两条腿、四条腿”,还可以按”哺乳,……“等,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就不同。 分类在我们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给我们生活带来方便。 4、提出问题 关于动物、植物你们有什么问题?(生提问) 5、自由活动。

三年级上册科学复习教案

三年级科学复习教案 一课时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复习要求 1、认真复习课本,结合配套练习题,熟记每一个题目与答案。 2、至少认真翻阅科学书两次以上,记住其中的实验(所用材料、实验方法、实验现象、实验结论);还有书中出现的结论性的句子; 3、熟悉以下复习材料。 三、复习要点 《植物》单元解读: 科学概念: 1、(看)、(听)、(摸)、(问)、(量)等方法都是科学观察的基本方法。 2、在经历观察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表达)、(讨论)、(记录)等学习方法。 3、大树的特征可以用树的(高矮)、树冠的(形状)、树干的(粗细)、树皮的(样子)和树叶的(样子)等来描述。.树的整体形态一般由(树冠)、(树干)、(树根)组成,树的器官一般包括(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个部分。 4、大树和小草的共同点是:都生长在(土壤)中,都有(绿色)的叶,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5、植物按生存的环境不同,可以分为(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水生植物有(水葫芦),(金鱼藻),(水花生),(浮萍)等,它们的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6、水葫芦和狗尾草的相同点: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有(根)、(茎)、(叶);都会(繁殖后代);寿命(短);都是(草本植物)。 7、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

8、植物的共同特征是: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都会(生长发育);都会(繁殖后代);都有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 观察实验 1. 观察比较大树和小草的相同和不同之处。知道知道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 2.观察比较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 简答题: 1.对植物进行观察和研究之后,说说植物的共同特点有哪些?

科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集全册

科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一、植物 ⒈我看到了什么 一、教材简析: 教材先安排一棵相对静止的大树,当学生观察这张图片,他们所能说出的内容是极其有限的。然后在一棵真正的大树前他们所看到远远要比书本上看图片要多的多。运用感知和科学方法对大树进行观察,让学生经历一次科学观察,体验真正的科学观察活动。 二、教学背景: 本课内容既是植物单元的起始部分,也是整个科学课的起始部分,相当于一个初步接触科学观察的学生,经历一次怎样用观察的方法学习科学的过程。三年级的学生,对什么是真正的观察,还没有明确的认识,他们对观察手段的认识,主要集中在“用眼睛看”这一点上,许多学生不认为闻、听、尝、摸等手段也是观察方法。当我们在课堂上,要求学生用各种观察方法去观察一棵大树的时候,学生会体会到,科学课上的观察必须是全身感官都要参与的观察,从而丰富学生的观察手段。 三、教学设计:

⒉校园的树木 一、教材简析: 本课是在让学生了解科学观察重要性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用观察的方法来具 体认识一棵树,并做好较为详细的观察记录,对一棵树和进行有序的描述。 教材设计了两个活动:意识到校园观察一棵树,做好详细的的描述记录;另 一个是分析比较各组的观察记录,找出不同树木的相同与不同,指向树木座位生命体的特征。 二、教学背景: 学生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明白了观察的重要性,初步懂得了观察 需要各种感官共同参与、需要运用观察工具。本课将带领学生带着一个任务去观察校园里的树木,从整体到局部的观察,最后汇集成一篇观察日记。在观察的过程中,能够用简图的方式进行记录。 三、教学设计:

⒊大树和小草 一、教材简析: 《大树和小草》一课在“植物”单元中处在承上启下的过渡位置,教材由“认识周围一些常见的小草”“比较大树与小草的相同和不同”“利用维恩图比较结果”三个活动组成,在活动中是先从单一的小草入手,让同学了解小草的特点,并用简图等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描述,更进一步了解小草的知识,然后安排了大树和小草的比较,主要比较三个方面:茎的比较、果实的比较、叶的比较。大树和小草的形态特征区别非常明显,生在比较过程中能够很容易体会到两个个体之间的巨大区别,从而建立起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概念 的建立。在此基础上再用列举法给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的概念。最后用一个维恩图把学

冀教新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

科学三年级上册应知应会 第一单元《观察与测量》应知应会 1、测量长度 1.刻度尺是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 2.用直尺测量笔的长度,注意直尺的零刻度线与笔的一端对齐,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记录测量结果时,要写出数值和单位。 3.测量身高多采用全自动身高测量仪。 4.在身边没有刻度尺的情况下,可以用“拃”“步”等身体上的尺子来估测物体的长度和距离的远近。 5.体育老师用轮式测距仪测量跑道的长度,建筑工人用激光测距仪测量房屋的长度。 2、测量体积 1.粗细相同、高度不同的两个杯子,高的杯子能装的水多一些。 2.高度相同、粗细不同的两个杯子,粗的杯子能装的水多一些。 3.物体所占据空间的大小称作物体的体积。 4.量筒是常用的测量体积的工具,量筒壁上标有刻度和单位。 5.量筒读数时应将量筒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待液面稳定后,平视液面,读数并记录结果。 6.固体体积的单位为立方厘米、立方米等,1毫升=1立方厘米。 3、测量质量 1.天平是称量物体质量的工具。 2.托盘天平由指针、左托盘、右托盘、平衡螺母、游码、底座、砝码和镊子组成。 3.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1)将托盘天平放置在水平桌面,游码移至“0”处。(2)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刻度线。(3)将待测物体放于左托盘,用镊子向右托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的位置,直至指针指向分度盘中央。(4)记录称量结果。物体的质量=砝码的总质量+加游码所对应的刻度值。(5)测量完毕,应把砝码放回盒中,并把游码移回“0”处。 4、测量温度 1.用手感觉水的冷与热时,先用手背触摸杯壁,感觉水的冷热,避免烫伤。 2.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通常用摄氏度(℃)来表示。 3.温度计是测量温度的工具。

科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

一、植物 ⒈我看到了什么 一、教材简析: 教材先安排一棵相对静止的大树,当学生观察这张图片,他们所能说出的内容是极其有限的。然后在一棵真正的大树前他们所看到远远要比书本上看图片要多的多。运用感知和科学方法对大树进行观察,让学生经历一次科学观察,体验真正的科学观察活动。 二、教学背景: 本课内容既是植物单元的起始部分,也是整个科学课的起始部分,相当于一个初步接触科学观察的学生,经历一次怎样用观察的方法学习科学的过程。三年级的学生,对什么是真正的观察,还没有明确的认识,他们对观察手段的认识,主要集中在“用眼睛看”这一点上,许多学生不认为闻、听、尝、摸等手段也是观察方法。当我们在课堂上,要求学生用各种观察方法去观察一棵大树的时候,学生会体会到,科学课上的观察必须是全身感官都要参与的观察,从而丰富学生的观察手段。 三、教学设计:

⒉校园的树木 一、教材简析: 本课是在让学生了解科学观察重要性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用观察的方法来具 体认识一棵树,并做好较为详细的观察记录,对一棵树和进行有序的描述。 教材设计了两个活动:意识到校园观察一棵树,做好详细的的描述记录;另 一个是分析比较各组的观察记录,找出不同树木的相同与不同,指向树木座位生命体的特征。

二、教学背景: 学生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明白了观察的重要性,初步懂得了观察需要各种感官共同参与、需要运用观察工具。本课将带领学生带着一个任务去观察校园里的树木,从整体到局部的观察,最后汇集成一篇观察日记。在观察的过程中,能够用简图的方式进行记录。 三、教学设计:

⒊大树和小草 一、教材简析: 《大树和小草》一课在“植物”单元中处在承上启下的过渡位置,教材由“认识周围一些常见的小草”“比较大树与小草的相同和不同”“利用维恩图比较结果”三个活动组成,在活动中是先从单一的小草入手,让同学了解小草的特点,并用简图等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描述,更进一步了解小草的知识,然后安排了大树和小草的比较,主要比较三个方面:茎的比较、果实的比较、叶的比较。大树和小草的形态特征区别非常明显,生在比较过程中能够很容易体会到两个个体之间的巨大区别,从而建立起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概念的建立。在此基础上再用列举法给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的概念。最后用一个维恩图把学生观察比较的结果进行梳理形成比较明确的概念,并显示出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从而清晰的显示出大树和小草的异同,达到了教学目的。 二、教学背景: 学生一般对高大的树木有较深的印象,而对路旁的小草关注不多,大多数学生甚至叫不出一种小草的名字。其次,他们的心理和生理水平还不可能从事较为独立、完整的科学探究,所以师让学生利用各种感官进行细微的观察、比较、逻辑思考进行探究活动。当然还需要教师的特别方法,如用表格归纳法、画维恩图法等,以促进学生的多方面发展。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有答案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试题 一、填空。(每空1分,共22分) 1、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填写,体重,身高厘米。 2、自制的降落伞要增大留空的时间,可伞面,重物的重量。 3、含较多蛋白质的食物有,等,含维生素较多的食物有等。 4、土壤是由水、、、等组成,是动植物的残体腐烂后形成的。 5、使橡皮泥在水中浮起来可采用或的方法。 6、使水风车转动的更快的方法有、。 7、从食物标签中我知道了食物里有、、、、、等营养成分。 8、人体可分为、、、四部分。 9水的特征:、、、…… 二、选择题(每空2分,共14分)只选择一个正确答案 1、水和空气相同的性质是() ①水是液体、空气是气体②无色③无味 2、一个人的一生中身体特征可以改变的是() ①指纹②身高③双眼皮 3、下列做法有利用土壤保护的是() ①植树种草②不经处理的垃圾随便丢弃③砍伐森林 4、下列应用浮力的是() ①使小水轮转动起来②气球飘在空中③使水风车转动起来 5、区别苹果和香蕉除了用眼睛看以外,还胡几种方法() ①2种②1种③3种 6、下列三份食物适宜用做晚餐的是() ①一袋牛奶两个鸡蛋100克米饭200克白菜炒牛肉水果100克 ②一碗西红柿鸡蛋汤一个馒头100克水果菜适量 ③面包100克鱼、肉各100克馒头2个水果适量 7帮助馒头上餐桌的顺序是() A、收割 B、上餐桌 C、面粉加工 D、面粉运送 E、播种管理 ①E→A→C→D→B ②D→E→C→A→B ③C→E→A→D→B 三、判断题(每空2分,共16分) 1、为了健康,我们要按时睡觉,起订和积极锻炼身体。() 2、水只有流动起来才有力量。() 3、量身高时,没有卷尺可用绳子和直尺代替。() 4、植物有根、茎、叶、花、种子五大器官。() 5、铁制品在水中一定会下沉。() 6、土壤是地球陆地上能够生长植物的那部分疏松的表层。() 7、肉的蛋白质最丰富了,所以要多吃。()

最新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备课教案全册精编版

2020年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备课教案全册 精编版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45名,学生普遍的特点是比较活泼,思维较活跃,好奇心较强。女生普遍比男生遵守课堂纪律,但男生普遍比女生爱动手,爱发言。通过教师观察,该班级的学生对科学课的知识掌握程度差异较大,部分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不强。本学期,需要在科学课堂常规养成,科学学习兴趣,动手实验操作等方面加强教学,获得进步。 二、《新课程标准》对本册的要求 通过对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步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发展。 三、教材教学内容分析 《科学》三年级上册由《植物》、《动物》、《我们周围的材料》、《水和空气》四个单元组成。本册共有28个典型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开始,激发了孩子们的课程兴趣。 1、植物:通过对树的观察,初步掌握观察的方法,认识到树与树叶的特点。

活动安排:看树,我的大树,做树皮拓片,大树观察记录,收集落叶,叶的观察(颜色、形状、大小,完整的叶,不同的叶片),描述一片叶的特点,拓印树叶。 本章是科学活动的开始,应注意让学生认识到观察活动是科学重要的方法,初步掌握一些观察技巧,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科学的兴趣。并指导学生写最简单的观察记录。在情感上应让学生在了解自己环境的基础上,热爱自己的环境。 2、动物:通过对动物的观察,初步了解动物的一些特征,以及不同动物的异同点。仍然重点是对观察能力的培养。 活动安排:寻访小动物(做好调查记录),蜗牛的观察(身体、壳、吃食物、运动、爬行的痕迹、蜗牛赛跑),蚯蚓的观察(观察方法记录、反应等),蚂蚁的观察(观察方法设计、身体),金鱼观察(方法、对象、记录)。动物的共同特点(总结归纳)。 本章应在第一章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观察的方法。特别是让学生学会找到不同的观察点,尝试从已知的问题找到未知的问题进行观察,比如对蜗牛壳的观察就是这方面的内容。通过继续指导学生写观察记录,锻炼其交流能力。在情感上应让学生在观察的同时,不要破坏动物们的正常生活,使其懂得尊重生命,尊重环境。 3、我们周围的材料:观察的材料,初步了解材料的不同性质。 活动安排:观察我们周围的材料(观察记录周围常见的材料),研究常见材料的特征(哪种材料硬、比较韧性、它们吸水吗、材料在水中的沉浮),运用研究所知材料的特征(砖瓦和陶器、器瓷、给材料分类)。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教材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观察水》教学案例 教材: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课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 (1)学会用多种感官,多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水,并能在观察中发现水的性质。(2)能用文字、图画或者语言描述观察水的结果。 (3)初步学会认识物体的方法,能够在多种液体中快速鉴别水。 (4)能区分什么是假设,什么是事实。 2.知识与技能; (1)知道水的性质; (2)知道水能溶解一些物质,学会做溶解实验,理解溶液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探究过程中,能够细心观察,尊重事实,尊重别人的意见。 (2)喜欢研究与水有关的事情,愿意与同学交流看法,学会倾听,善于从同伴的发言中发现问题。 二、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水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特性,并在认识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比较能力、综合分析能力。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烧杯、水槽、筷子、糖、方糖、面粉、酱油、牛奶、橙汁、白酒、水及热水、调羹、一次性塑料杯等。 2.学生准备: 调料袋。 四、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师:同学们,夏天你们最喜欢从事什么体育运动?谁来谈谈自己的感受。(……)有一首歌描述了在水上划船的情景,会唱吗? 生齐唱:《让我们荡起双浆》 (二)、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在水上悠闲地划着小船,欣赏着岸边的风景,感觉美不美?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些水的图片,我们来欣赏欣赏。(课件展示) 2、师:同学们,水美不美?关于水,你知道些什么呢? 3、揭题: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观察研究水。(板书课题:观察水) (三)、观察、认识水 1、师出示一杯水,组织学生讨论:如果让你来观察水有什么特征,你可以用哪些方法? 2、生汇报交流 3、师小结并示范动作:观察研究的方法很多,我们可以用自己的眼晴来看,看它的形状,看它的颜色,也可以用鼻子去闻它的气味,或者用嘴来尝尝味道,还可以用你能想到的其它方法。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小实验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探究 小实验 一、实验名称:动画小人 实验材料:长30厘米,宽10厘米的白纸、铅笔、彩笔, 实验步骤: 1将白纸对折,对折后要大小相等,分别画上大小相等、神情不一的小人, 2把上面的纸条紧紧卷在一支铅笔上 3左手按住纸条的底部,右手拿着铅笔,让上面的纸条随铅笔不断快速的伸展、卷曲 实验现象:纸条随着铅笔伸展卷曲,上面的小人好像动起来了 实验结论:我们只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才能把小发现变成大科学二、实验名称:探究纸鹦鹉站立的秘密 实验材料:卡纸、回形针、铅笔、剪刀、彩笔、白纸 实验步骤: 1在活动记录上描下或剪下鹦鹉图形 2将鹦鹉图形贴在卡纸上,沿轮廓剪下,鹦鹉就做好了 3不加回形针先试着让鹦鹉站在指尖上,看能不能站起来 4试着在纸鹦鹉不同部位加回形针,看能不能站在指尖上 实验现象: 1当不加回形针时纸鹦鹉不会站在指尖上

2只有把回形针加到纸鹦鹉尾部时,纸鹦鹉站在了我们的指尖上实验结论:重物在支撑点的下面,物体会站起来 三、实验名称:观察不是一家的蚂蚁相处情况。 实验材料:试管、橡皮塞、玻璃杯、蚂蚁 实验步骤: 1、采集不是同一家的两窝蚂蚁,分别放在两支试管里,盖上橡皮塞。 2、把不同一家的蚂蚁各放一只到玻璃杯里,然后观察。 3、再放几只试试。 实验现象:看到不同一家的蚂蚁会相互撕咬。 实验结论:不同一家的蚂蚁会相互撕咬 四、实验名称:小草吸水 实验材料:大试管、试管架、橡皮泥、植物油、根系发达的小草、水、直尺 实验步骤: 1将小草放到装有水的试管中,用直尺量好高度,在水面上滴几滴植物油,防止水分蒸发 2把试管放在试管架上,放到阳台上,每天在固定的时间用直尺测量试管内水的高度 实验现象:发现试管里的水每天都在减少 实验结论:植物每天都在喝水 五、实验名称:西红柿含水有多少

小学三年级科学课教案精选【三篇】

小学三年级科学课教案精选【三篇】【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液体都会流动,流动的快慢受到黏度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实行预测并用对比实验实行验证; 理解公平实验,为保证公平,需要保持除变量之外的其他条件相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到公开的、民主的讨论有助于辨识实验的准确性; 小组内分工合作对展开实验是十分重要的。 【教学重点】简单设计对比实验,描述并简单解释液体流动的快慢受到黏度影响。 【教学难点】设计对比实验,理解公平实验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教学准备】 给每组的材料:1小杯水、1小杯油、1小杯洗洁精、1块玻璃、3 个滴管(或吸管或塑料勺)、一张实验记录表。 给每个学生的材料:一张维恩图。 【教学过程】 一、设计流动比赛 1、回顾上节课学习的主要科学概念:水和食用油有哪些相同和不同。(并展示上节课的维恩图) 水会流动,油会流动,它们流动的快慢一样吗? 2、其他液体也会流动。比如洗洁精,这也是一种液体。(师出示三种液体)这三种液体流动速度一样吗?如果不一样,你们推测,谁会流得更快一些?

3、有什么办法证明? 师引导:如果要证明自己的猜测是否准确,实行一场公平的液体流动的比赛。 4、设计“流动比赛”的方案,小组内成员交流:怎样做才能保证流动比赛是公平的?哪个方法,为什么?讨论后确定一个比赛方法。 5、全班交流比赛方法,围绕“保证比赛的公平、可行”实行讨论,鼓励生生质疑,完善比赛规则。 二、实验、思考 1、请小组成员根据自己选择确定的方案实行流动比赛,并记录。(师要提示学生重复做几次实验) 2、全班交流,汇报,包括:一共实行了几次实验,实验的结果如何,每次实验的结果都相同吗,大概是什么原因导致实验结果不一致等。 3、思考:液体的流动快慢跟什么相关? 三、液体、固体比较 1、师让学生注重以板书的水和食用油的维恩图记录,明确水和油具有的共同特点,并思考洗洁精是否同样具有这些特点。 2、小结:三种液体的相同点,固体具有吗?固体和它们相比,有 哪些不同?师生讨论交流,完成固体和液体比较的维恩图记录。 3、讨论交流,对于“水是怎样一种液体”,我们又有了哪些新的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