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父母课堂 (2)

智慧父母课堂 (2)
智慧父母课堂 (2)

让孩子窒息的“爱”!

“孩子小时,为他健康操心;上学了,为他学业操心;工作了,为他生活操心;结婚了,又要为他分担带孩子的责任……我们这一辈子,都给了孩子!”这是父母们共同的感受。然而,在孩子的眼里,父母的无私却有另一种解读。“父母对我们虽然很好,但是附加条件却是我们的一切都必须符合父母的要求,有时候甚至是苛求。这不是爱,这是精神控制”。“因为我们爱父母,因为我们有良心和愧疚感,我们变成了父母手中没有自我、没有灵魂的木偶。”为人父母者,你知道孩子的想法吗?爱,为何让孩子感到窒息?窒息的爱会导致亲子关系怎么样?以下教育专家的文章,确实值得各位爸妈们,好好的反思了!

一、胡萍:不当的爱,会窒息孩子的灵气!!

一天清晨,天空下了一点稀稀拉拉的毛毛雨,雨点时有时无。我没有带雨伞,反正雨点也不会打湿衣服。我走到菜场需要十分钟左右的时间,买完菜走出菜市场,雨也基本停止了,空气非常潮湿,感觉很闷。

这个时候,我看到两个年轻女人推着一个童车走了过来。她们没有打雨伞,边走边聊天,很悠闲。我推测一个是童车里孩子的妈妈,一个是照顾孩子的保姆,看样子她们是去菜场附近的早餐店吃早餐。童车里有一个一岁左右的孩子,可能是因为担心雨点打湿孩子衣服的原因,照顾孩子的女人把童车的白色透明塑料雨篷放了下来。这个雨篷将孩子严密地保护起来了,没有透气的窗口,空气完全不流通。

此时,我发现孩子在童车里很烦躁,不停地转头看自己的妈妈,表情很痛苦的样子。孩子举起双手想去抓塑料雨篷,但又抓不住,于是在被雨篷束缚的空间里乱舞。一会儿,孩子便哭了起来。我站在他们旁边,看看孩子,又看着两个女人。她们发现了孩子在哭,弯腰看着孩子,隔着塑料雨篷,安慰孩子“不哭不哭,乖啊!”孩子的眼神在乞求,期望她们把自己抱出这个密闭的空间,能够有新鲜的空气呼吸。但两个女人没有看懂孩子的眼神,也没有听懂孩子的哭声。

我感觉到这个孩子因为空气不足,在密闭的童车里闷热而难受。于是,我对这两个女人说:“孩子闷在里边,没有空气很难受,把这个雨篷收起来,这样他就不会哭了。”两个女人看着我,眼神里流露出“多管闲事”的意思。但她们还是对我解释:“下雨了啊,孩子冻着怎么办?衣服会弄湿的!”我说:“你们也没有打雨伞嘛,雨都停了,这么闷热的天气,孩子不会冻病的。”两个女人白了我一眼,推着童车走了。我转身看着她们,她们没有理睬孩子在童车里的挣扎,孩子依然被闷在塑料雨篷里。至今,孩子挣扎着想拉开雨篷的情景一直都还留在我的脑海,挥之不去。

这两个女人,她们在雨已经停止的时候,假设孩子会被雨滴弄湿并由此得病,她们就有了充足的理由来让孩子密闭在一个塑料空间里,不得呼吸自由新鲜的空气,而这样的行为被人们用伟大的“爱”来包装着。这种被“爱”包装的禁锢,给孩子带来的是无法挣脱的窒息感!

很多时候,父母爱孩子就像这两个女人的思维,我们不屑也不愿意去体会孩子当下的感受,不去体会孩子内心的世界有没有新鲜的空气让他们自由地呼吸。我们每天的念叨、对孩子未来的描述、对孩子的好,统统都变成了一个假设:“如果现在不努力,将来就考不上好大学,然后就没有好工作,就没有高收入,最终也就没有了幸福的生活,这辈子就完蛋了!”这样的假设就像童车上的那个白色塑料雨篷,让孩子的心灵窒息,让生命的灵气枯萎!

父母这样的假设也让自己心灵的眼睛被蒙蔽,感受孩子的能力被禁锢,从此,我们看不到孩子眼神里渐渐褪去的光芒,看不到孩子脸上渐渐消失的笑容,看不到孩子对自己生命的希望,看不到孩子内心的宁静和幸福感,我们更加无法感受到孩子内心对未来的挣扎。即使我们偶尔发现了,也会用一个念头来麻痹自己“以后等他出人头地就好了,现在熬着吧。”我们所有对孩子进行的伤害都有了一个道貌岸然的词语“爱”!于是,我们每次伤害孩子后都会说:“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将来有好的前途啊!”这就像童车里的孩子被爱窒息着,妈妈还说是为了他好一样。

然而,孩子们需要的是当下新鲜的空气、充足的睡眠、独立的思考、心灵的自由,以及学习掌控自己命运的能力……如果生命在当下,却没有活在当下,而是被窒息在父母假设的未来中,被假设的未来悬空的孩子,他们如何建构自己?如果没有对当下的身心感悟,哪里会有生命对未来的希望?

是不是考不上好大学,这辈子就真的没有指望了?有时候,我坐在一个环境优美,很有特色的西餐厅或者水吧里就在想:这个餐厅或者水吧的老板快乐吗?他们的生活幸福吗?假如我的孩子不是学业优异的孩子,他没有考上好的大学,但他喜欢做西餐,他开了一家这样的西餐厅,应该没有问题,既能够养活自己,又能够享受自己的爱好,还会体验到创业的快乐和成就感,他生活的幸福感不比那些上了名牌大学的孩子少啊!

曾经看过一则报道,这个真实的事情发生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一个男孩很喜欢汽车,对修理汽车特别感兴趣。于是,他在中学期间经常逃学,到汽车修理厂去看师傅们修理汽车,还主动地帮助师傅们干活。每天回家都一身油污,老师告状不少,父母打骂也不少,但是他依旧逃学到修理厂。师傅们很喜欢他的勤快和聪明,都愿意把自己的技术教给他。渐渐地他开始买书看,学习修理汽车的知识,如饥似渴地学习,把学到的理论用在他的实践中。父亲看他对汽车如此痴迷,无法阻止,也就不管了。初中勉强毕业后,他不再上学,直接到修理厂干活,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的同时,他可以挣钱养活自己了。

几年过去了,他的同学有的考上了名牌大学,也有的四处打工。而他的修车技术已经达到了一流水平,挣的钱已经能够买车买房了。又过了几年,那些考上大学的同学毕业了,有的还在找工作,有的有了稳定的收入,有的在继续读研究生,而他已经是当地赫赫有名的修车大王,有了自己的公司和修理厂,专门修理名贵汽车。凡是其他厂里的师傅不能够解决的问题,只要请到他,一定能够完满解决。后来,他的生意越来越大,已经不是只有修理厂了。此时,他开的汽车是当地最昂贵的汽车,他的住房早已经是豪宅了。那个时候,他才24岁。这个孩子没有被成人编制

的塑料雨篷禁锢,他伸手打破了成人对他的控制,按照自己生命的方向活着,活出了自己!

这个世界的精彩在于每个人按照自己的精彩活着,上天的本意就是这样的。因此,上天给予了每个人独特的灵气——厨师、修车工、补鞋匠、工程师、科学家、教育工作者、农业工作者、经济学家、品酒师、调酒师……如果孩子天赋的灵气没有被父母发现,反而被父母禁锢着,甚至被毁灭了,这就是对孩子的“犯罪”。父母要做的,就是帮助孩子活出上天给予他们生命中的那份精彩!

然而,我们的孩子,有多少是在教育的帮助下,活出了自己生命中的那份精彩呢?

二、鞠丽:哪些“爱”,实际上是“害”?

父母总是认为自己是爱孩子的,凡事都是为了孩子好,殊不知,有些爱却会让孩子窒息。以下便是三种典型的让孩子窒息的爱。

1、以爱之名,行占有之实

孩子在房间看书,妈妈每隔15分钟进来一次:一会儿给他弄弄被子,一会儿端来热水,一会儿披上外衣。

在妈妈的眼里,照顾孩子是天经地义的事,可是对孩子来说,却是不断地被干扰、被侵犯的感受。尤其是对大一点的孩子来说,妈妈进屋来东翻西翻,是对他隐私的侵害,虽然不尽同意孩子对父母的看法,却可以理解他们的感受。

2、以爱之名,行要挟之实

孩子在书桌前看书,妈妈趴在地上擦地,一会儿捶捶腰,一会儿叹口气。孩子请妈妈休息,别再擦地了。妈妈说:“没事儿,只要你好好念书,妈妈怎么做都不怕累!”你能想象这话让孩子的压力有多大吗?妈妈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成天苦哈哈的,可嘴里却一直念叨,只要孩子将来有出息她就满足了。你说,孩子还能喘气吗?

3、以爱之名,行霸道之实

“妈妈不让你去,都是为了你好!”“妈妈让你吃这个,都是为了你的健康!”“妈妈让你这么做,都是因为爱你!”什么时候妈妈们可以不再说“都是为了你!”而说:“那么,你喜欢什么呢?”

我们不一定要完全放手让孩子做决定,事实上我们也不可能完全放手让孩子做决定,但我们能不能不要再扣上爱的帽子,我们只要弯下腰来,在做决定之前,花一点时间、一点耐心、一点尊重,倾听孩子的声音。这样的爱就足以陪伴孩子走过风雨,也不会把他推出门外。

三、姜澎:这些孩子,为何要“逃离”父母?

“在当了妈妈,看了不少育儿书和儿童心理学的书以后,我才发现,我在大学时的抑郁,很大程度是因为我的父母。他们用无微不至的爱让我的生命了无生趣,幸亏毕业后选择了远离他们。现在我几乎每天都在反思,不要在我的孩子身上重复他们当年的做法,提醒自己不能为了爱而让自己变得面目可憎”,已经成为一家广告公司总监的史小然(化名)爬上豆瓣小组后,第一反应是大哭一场,因为很多组员说出了她曾经的心声:“其实我身边就有好几个朋友,都是被父母的‘爱’逼得无处可逃,觉得人生没有乐趣,甚至不想结婚生子。”

80年代初生的史小然就是因为被父母“爱”得快要窒息了,才在大学毕业后顶着父母的强烈反对,选择远离家乡广州,到北京去工作。

有一种爱以分离为最高原则

看到小组的“该童鞋已屏蔽”敲下的那段话——“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你就越成功。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距离和独立是一种对人格的尊重,这种尊重即使在最亲近的人中间,也应该保有。”

史小然说:“说得太对了,因为当年我的父母就是用无微不至的爱牢牢地笼罩我,我所遇到的一切问题,他们都希望帮我解决,我所应该做的一切事情,他们都要替我代劳,甚至我的日子他们也恨不得替我来过。让我觉得我活着是没有意义的。两年前我生孩子时,他们提出要到北京来替我带孩子,我拒绝了,我不想重新过那样的日子,也不想我的孩子过那种我曾经过的生活。”

史小然从小到大,一直都很顺利,“当然,是生活在父母的严格管教和倾心帮助之下。”她上学,父母都帮她安排好,甚至到初中还是每天接送。上高中后,虽然学校离家只有两站路,妈妈仍然三天两头到学校去等她放学。每天早晨妈妈因为担心她晚上复习功课太辛苦,干脆在她还躺在被窝里时替她把袜子穿好。上大学前,每天穿什么衣服穿几件衣服,她从来没有自己决定过。在一家公司当老总的爸爸每当听说市面上流行什么就给她买什么,从衣服到玩具到各种电子产品。她想买什么,爸爸从来也不说半个不字。

直到高中毕业,史小然所结交的所有朋友都必须经过妈妈审查。差生当然是被排除的,“即使是好学生,也必须是那种在我妈妈眼里心地纯良的,因为妈妈担心我吃亏。不管我的老师是什么脾气性格,妈妈总是能和他们搞好关系”。史小然在学校的一举一动,她妈妈第一时间就能掌握,连她每天课间买了什么零食,妈妈都一清二楚。晚回家,那也是绝对绝对不可能的。有时她到熟悉的同学家玩,妈妈都会悄悄地在后面盯梢“抽查”。

在父母的保护下,史小然从小到大确实都没吃过什么亏。直接后果就是,她对

于人情世故一窍不通。

父母的爱,让我觉得自己是废物

“我妈妈对我的一举一动那么了解,这让我有时候很害怕。我没说出口的话,她帮我说出来,我想做的事情,她替我想好,甚至做好。我的一切妈妈都提前替我想好。甚至连我的周末,妈妈都会替我安排好,她在加班时也会一天几个电话。我最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这都是为你好’。”到了高考时,她在爸爸妈妈的主持下,选择了保送家门口的中山大学。虽然她自己很想很想远走高飞,但是爸爸妈妈的理由一如既往地不容反驳:这个学校本身不错,而且可以免去高考的不确定性。关键是离家近,每周回家可以方便妈妈照顾。

于是每周五妈妈又会到学校来接她,回到家史小然就又过上什么都不用自己动手的生活。她妈妈还迅速地和她同宿舍的同学搞熟了关系,以便随时了解她的行踪。

大三上学期她认识了一个高一届的男孩,男孩子要去留学,计划让史小然跟自己一起出国,但是她的爸爸妈妈动用了一切可动用的手段要求他们分手:找男孩子谈心,找她谈心,威胁断绝关系等等,理由是“我们都是为你好,你一个文科学生,出国以后有什么好的出路,难道待在家里做家庭妇女?时间一长,家庭肯定不稳定,如果他真心爱你就该留在国内”。

重重压力下她和男朋友分手了。但是,她出现了抑郁的症状,甚至被学校的老师列为重点关注对象——“那时候,我觉得人生特别没有意思,我活着就是为了父母活着,我就是他们的木偶,我的生活由他们规划,我的幸福必须要他们来给,我的人生是要他们来判断的,而我的感受完全不重要。我觉得只有一个词可以形容活了20年的我,那就是——废物。”这也是史小然看到ANTI-PARENTS的小组后觉得特别有共鸣的一点。

为了逃避父母的爱,我选择了去北京

休息一年重返学校,她下定决心一定要摆脱父母的爱。为了她离开广州,妈妈哭过,但是“看到她哭,我那时候只是想,眼泪也不能动摇我,因为为了让我和男朋友分手,她哭了好多次,连我爸爸都哭过。”

也许是压抑了很长时间,出于叛逆,她到北京后和爸爸妈妈在电话里发生过很多次争吵。她心里很纠结,又很内疚,又有一种快感。甚至她和现在的丈夫结婚都没有事先告知父母。丈夫曾经问过为什么,她没有解释。

“其实,我不是不爱父母,当他们年老体弱的时候,我一定会照顾他们,但是如果我一直和他们待在一起,他们那无时无刻不在的‘爱’就是时刻在提醒我,我是一个‘废物’。离开他们到北京后,虽然我很辛苦,但是我很快乐,我的心理很放松,以前的抑郁也不治而愈了。”史小然说:“现在爸爸妈妈已经习惯了我的远离,不太管我。可能是远香近臭,我们的关系反而亲密了。”

四、彭耀宇:孩子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爱”?

【真实案例】

深圳某中学初三学生小燕的妈妈很为孩子的教育问题头疼。她找到老师诉说:“我和她爸爸都是60年代出生的人。我们根本不明白现在的小孩在想什么,我和她爸爸虽然都是知识分子,但是在和孩子的沟通对她的教育上,实在太失败了。”小燕妈妈的话语里带着太多的无奈。

“我们把大部分时间都倾注在孩子身上,但是这些不但得不到女儿的认可,而且她还经常和我对着干,我觉得这孩子真让人伤心。”小燕的妈妈提起自己的女儿眼圈红红的。

“我女儿比同龄孩子早熟,她上五年级的时候,就讲究吃穿了。一开始,我给她买的衣服她不喜欢,还冲我嚷嚷。我对她说,从小要养成艰苦朴素的习惯,不应该在物质上和别人攀比。她不说话,我以为她接受了。谁知后来,她虽然不再冲我嚷嚷了,但是却死活不肯穿我给她买的衣服。你说,这孩子怎么就不懂事呢?”

“上初一时,小燕迷上了言情小说,开始,我还以为她在房间里学习呢。那天,我给她端牛奶过去,看到了课本下压着的言情小说,我当场就气得把书撕了,还给了她一巴掌。可是,女儿等我出去后,又哭着把书从地上捡起来,把撕烂的书用透明胶一页一页粘起来。从门缝里看到这个情景,我真觉得悲哀,我对女儿的母爱居然敌不过一本言情小说。自从这件事之后,孩子就基本上不理我了。我想过,是不是我有点粗暴。于是,我尝试着和女儿沟通,但是,她居然说没这个必要。”讲到这里,小燕的妈妈有些哽咽,她希望老师帮她劝劝女儿。

但是,和小燕交谈的时候,老师发现这个小姑娘很有自己的一套想法。“我妈就会给别人讲,她多辛苦,我多不理解她,可她理解我吗?偷看我写的日记,不让我接男同学的电话,同学过生日,她又死活不让我去,整天唠叨我的不是,什么都得听她的,凭什么呀?我长大了,才不想被她牵着鼻子走呢。和家长有什么好交流的,结果还不一样?他们要的只是一个听话的木偶。”小燕把这些话一连串地说了出来,看来,这些话已经在她心里憋了很久。

【心灵导航】

十二三岁的孩子由于自我意识飞跃发展,进入“心理断乳期”,也就是第二反抗期,是个体由童年向成人过渡的时期。

这个阶段的孩子独立意识会强烈起来,他们要求在精神生活方面和心理上摆脱对父母的依赖,而有自己的独立自主的决定权。在第二反抗期的独立自主要求是全面性的,从外部因素深入到内在因素,从行为表现到要求人格的独立。当自主性被忽视或受到阻碍、人格伸展受阻时,就会引起反抗。

在生活中,当家长想和孩子靠近时,他们总想掌握孩子,甚至控制孩子,于是,

不知不觉间以家长自己喜欢的标准向孩子提出要求,让对方受不了,失去空间和自由,感到窒息难受。可家长往往又察觉不到自己的问题,总认为自己的要求很合理,其实却在制造压力,破坏关系。

其实,我们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拥有亲密和谐的亲子关系,但是爱是需要能力的,这个能力就是让你爱的人从内心真诚地接纳和爱你,而不是一味地去控制对方。这样只能让对方产生强烈的排斥情绪,产生距离,关系疏远。过度的亲密也是一种无形的压力,会让孩子感觉压抑而逃避,影响亲子关系。

不论是对父母、子女、兄妹,作为亲人我们都是会悉心照顾每个方面,希望让他们满意,但当付出了大量的时间、金钱、精力后,结果往往不能达到我们的目的,对方不但不能感到满意,反而会感觉不舒服、被束缚,甚至有窒息的感觉。这是为什么呢?

心理学家为我们绘制了一份关系地图:关系带来热情、共鸣、亲密、分享、接纳、着迷与上瘾,也带来依赖、愤怒、嫉妒、哀伤、冷漠、厌烦和彼此控制。在亲密的关系初期,我们都有迫切的控制欲望。我们越控制,就越觉得有安全感。可是我们也发现种种的控制最终都会破坏关系。

所以,父母与孩子之间亲密也要有度,不论是空间距离或者心灵距离的不适度都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

【心理处方】

当关系恶化了,被管被干预的一方,若你再做什么也好像不管用,甚至你不做什么也会无奈地引起对方不满时,这个时候,拉远距离才是最好的缓冲剂。

即使是最亲的人,在负面能量日渐膨胀时,也应设法远离,如计划分开住,或减少见面机会和时间,让双方透透气,回到自己的角落,有机会冷静,先面对自己,少管别人。

那么如何把握亲子关系的距离才更为恰当呢?

教育心理专家研究提出一个三阶段模式:

第一阶段,父母控制(6岁以前)大部分重要决定由父母做出,完全依赖。

第二阶段,共同控制(6~12岁)父母在一定距离内监督和引导儿童的行为,加强儿童的自我监督行为,教儿童知道何时寻求父母的指导。

第三阶段,儿童控制(12岁以上)儿童自己做出众多的重要决定不完全依赖父母,和家长保持一定的距离。

如果儿童与双亲交往少,会出现低社会行为,如倾向内部言语,与他人保持距

离,不愿参加群体活动等;如儿童对双亲过分依赖则会形成高社会行为,如总是寻求接纳,表现忙乱,要求给予注意;如果儿童与父母适宜地沟通、融合,会形成理想的社会行为,无论群居或独处都会有满足感,并能根据情境选择自己的行为方式。

如果儿童在小时候得不到双亲的爱,经常面对冷淡与训斥,长大后会出现低个人行为,如表面友好但情感距离大,常常担心不受欢迎,不被喜爱,从而避免有亲切关系;如果儿童生活在溺爱环境中,长大后会表现出高个人行为,如强烈寻求爱,希望与人建立亲密的情绪联系;如果儿童能获得适当的关心、爱护,就会形成理想的个人行为,长大后既不会受宠若惊,也没有爱的缺失感,能恰当地对待自己。

如果双亲对儿童既有要求又给他们一定自由,使之有某种自主权,会使儿童形成民主式的行为方式;双亲如果过分控制,则易于形成专制行为方式,如儿童倾向于控制他人,易独断专行;或者形成拒绝支配式的行为方式,表现顺从,不愿负责,拒绝支配他人;或者焦虑过重,防御倾向明显。

因此,现代父母要与“心理断乳期”的孩子友好相处,具体行动中要注意以下方面:

不过多干涉孩子;不给孩子过分的爱;不要总拿自己的青少年时代和经历去要

求孩子;不要按自己的好恶来评价孩子;学会用新的办法管教孩子,努力与青春期的孩子建立一种平等、相互尊重的关系,以朋友的身份与孩子交谈;尽量抽一些时间和孩子友好相处,多采用游戏、音乐、活动的方式培养亲子关系;只做孩子顾问,顾问只细心聆听,协助抉择,而不插手干预,仅建议改弦更张;让孩子有自己的空间;把想说的话写下;不要无所不问。

对孩子的爱,应该亲密有度,如果我们做父母的能给亲密一个合理的距离,就会使亲子关系更加和谐,孩子就会对人真诚、友爱、关怀、体贴、理解与宽容,就有可能得到良好的人际关系,最终收获幸福。

五、谢蕾:爱孩子,不需要条件!

在现实生活中,经常听到有些父母抱怨孩子不懂事,说:“我白疼你啦!”尤其当孩子学习成绩不好或是考试考砸了,有些父母就会说:“我们为你付出了那么多,你怎么考得这么差?!”因而,当孩子考试得高分,争头名,父母就欣喜若狂,“爱”也就比比皆是;一旦孩子名落孙山了,代之以“爱”的就是讽刺和挖苦,因为这太让他们做父母的失面子了。这就是功利之爱,反映出了家庭存在的一个误区:父母给孩子的爱是有条件的,孩子要用好的成绩来和父母交换爱。

说句尖刻的话,我认为这样的交换是对爱的亵渎,这是一种扭曲的爱。也就是说,要让孩子以高分数、高名次来换取父母的爱,这不是真爱,真爱是没有条件的。但是,只有真爱,才会让孩子刻骨铭心,终身受益,而虚假的爱、功利的爱有可能引发危机,成为一种隐患。

父母生了孩子,就有了爱的责任,这爱的惟一目标,应该是把孩子培养成一个

健康的人,而人是千差万别的,万万不可用统一的分数或者名次来衡量。父母当然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好的,希望他们学有所成,出人头地。可是,当孩子已经努力了仍然不尽如人意的时候,父母该怎么办呢?在这方面,我可以说是深有体会。

有一次,女儿正在考试期间,我到外地出差了。一天夜里,我给女儿打电话,问她考试情况。女儿沮丧地说:“老爸,你可要有点心理准备啊,我可能有一门功课不及格。”

“是吗?两门功课不及格也没有关系。你这段时间已经很努力了,考不好是另有原因的,考完了咱找位高水平的老师帮助分析一下,一定会赶上去的。”

我平静地说着,女儿似乎也平静了一些。其实,我何尝不希望女儿成绩优异?可是如果我严加责备,除了增加女儿的紧张,又有什么益处呢?再说,女儿已经尽了最大努力,你还能怎么怪她?

回到北京,我带女儿去拜访了几位高水平的老师,分别分析了试卷,并加以点拨。结果,女儿物理成绩稳步上升了,也喜欢上补物理的老师,因为那是一个欣赏学生型的老师。然而,女儿的数学依然僵在那里,女儿也不愿意去补数学的老师那里,因为那是一个严厉并寡言少语的老师,而且,她的教法女儿不习惯。

尽管请老师不容易,请了又不想去更麻烦,但我却没有责怪女儿。我与女儿分析了具体原因,发现是教与学方法的不适当。作为一个教育研究者,我深知每个人有不同的学习方法,因而不可用统一的模式去要求孩子。此外,我还发现虽然我为女儿请了多个数学老师,但效果并不显著。我暗自检讨,也许是我不喜欢数学的恶习遗传给了女儿?不过又想:女儿今天的数学水平,对我来说早已经是望尘莫及了,已经很不简单了,我怎样有理由去责备她?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即便女儿数学成绩依然不佳,我所能提供的只有帮助,而不应该是训斥。当然,不仅是数学,对待孩子别的科目,别的事情,我想道理都是一样的。

怎样的爱才是无私无畏的真爱,怎样的爱才能给予孩子更多的帮助?如何才能让我们更多的父母放弃功利之爱而呈现给孩子更多的真爱呢?我的教育建议是:

★给孩子无私的爱

当您给孩子提供各种好条件时,首先要想一想:您是否有私心?您是否希望孩子借着这个条件达到您所需要的某个目标?当然,要父母根本没有目标也是不可能的,关键是父母要端正心态,要想好如果孩子没有达到您所设定的目标,您将怎样对待他。

★给孩子理智的爱

有句话说:爱孩子是母鸡都会做的事情。要父母爱孩子容易,但要父母给孩子理智的爱却不那么容易。有的父母,往往在爱的旗帜下给孩子提供了过度保护的一切:不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朋友,怕孩子受别人欺负;不允许孩子有零花钱,怕孩子

上当受骗;不允许孩子使用火柴和剪刀,怕孩子伤了手指……当您无条件地给孩子施加爱的时候,也要记住这爱离不开理智。

★给孩子需要的爱

媒体报道一些少年伤害父母案,这些案件让人思索的是:为什么父母给孩子那么多爱,孩子却不领情,甚至还做出了败坏人伦的事情?经过分析发现,多数案件都是由于父母给了孩子窒息的爱。因此才有孩子发出感慨:“爸爸妈妈爱我,爱得我都想去死!”所以,建议父母们给孩子切实需要的帮助和爱,而不是用您无边的爱让孩子窒息。

智慧父母课堂

让孩子窒息的爱”! “孩子小时,为他健康操心;上学了,为他学业操心;工作了,为他生活操心;结婚 了,又要为他分担带孩子的责任……我们这一辈子,都给了孩子!”这是父母们共同的感 受。然而,在孩子的眼里,父母的无私却有另一种解读。“父母对我们虽然很好,但是附 加条件却是我们的一切都必须符合父母的要求,有时候甚至是苛求 这不是爱,这是精神控制”。“因为我们爱父母,因为我们有良心和愧疚感,我们变成了 父母手中没有自我、没有灵魂的木偶。”为人父母者,你知道孩子的想法吗?爱,为何让 孩子感到窒息?窒息的爱会导致亲子关系怎么样?以下教育专家的文章,确实值得各位爸 妈们,好好的反思了!一、胡萍:不当的爱,会窒息孩子的灵气!! 一天清晨,天空下了一点稀稀拉拉的毛毛雨,雨点时有时无。我没有带雨伞,反正雨点也不会打湿衣服。我走到菜场需要十分钟左右的时间,买完菜走出菜市场, 雨也基本停止了,空气非常潮湿,感觉很闷。 这个时候,我看到两个年轻女人推着一个童车走了过来。她们没有打雨伞,边走边聊天,很悠闲。我推测一个是童车里孩子的妈妈,一个是照顾孩子的保姆,看样子她们是去菜场附近的早餐店吃早餐。童车里有一个一岁左右的孩子,可能是因为担心雨点打湿孩子衣服的原因,照顾孩子的女人把童车的白色透明塑料雨篷放了下来。这个雨篷将孩子严密地保护起来了,没有透气的窗口,空气完全不流通。 此时,我发现孩子在童车里很烦躁,不停地转头看自己的妈妈,表情很痛苦的样子。孩子举起双手想去抓塑料雨篷,但又抓不住,于是在被雨篷束缚的空间里乱舞。一会儿,孩子便哭了起来。我站在他们旁边,看看孩子,又看着两个女人。她们发现了孩子在哭,弯腰看着孩子,隔着塑料雨篷,安慰孩子“不哭不哭,乖啊!’ 孩子的眼神在乞求,期望她们把自己抱出这个密闭的空间,能够有新鲜的空气呼吸。但两个女人没有看懂孩子的眼神,也没有听懂孩子的哭声。 我感觉到这个孩子因为空气不足,在密闭的童车里闷热而难受。于是,我对这两个女人说:“孩子闷在里边,没有空气很难受,把这个雨篷收起来,这样他就不会哭了。”两个女人看着我,眼神里流露出“多管闲事”的意思。但她们还是对我解释:“下雨了啊,孩子冻着怎么办?衣服会弄湿的!”我说:“你们也没有打雨伞嘛,雨都停了,这么闷热的天气,孩子不会冻病的。”两个女人白了我一眼,推 着童车走了。我转身看着她们,她们没有理睬孩子在童车里的挣扎,孩子依然被闷在塑料雨篷里。至今,孩子挣扎着想拉开雨篷的情景一直都还留在我的脑海,挥之不去。

智慧父母课堂演示教学

智慧父母课堂

让孩子窒息的“爱”! “孩子小时,为他健康操心;上学了,为他学业操心;工作了,为他生活操心;结婚了,又要为他分担带孩子的责任……我们这一辈子,都给了孩子!”这是父母们共同的感受。然而,在孩子的眼里,父母的无私却有另一种解读。“父母对我们虽然很好,但是附加条件却是我们的一切都必须符合父母的要求,有时候甚至是苛求。这不是爱,这是精神控制”。“因为我们爱父母,因为我们有良心和愧疚感,我们变成了父母手中没有自我、没有灵魂的木偶。”为人父母者,你知道孩子的想法吗?爱,为何让孩子感到窒息?窒息的爱会导致亲子关系怎么样?以下教育专家的文章,确实值得各位爸妈们,好好的反思了! 一、胡萍:不当的爱,会窒息孩子的灵气!! 一天清晨,天空下了一点稀稀拉拉的毛毛雨,雨点时有时无。我没有带雨伞,反正雨点也不会打湿衣服。我走到菜场需要十分钟左右的时间,买完菜走出菜市场,雨也基本停止了,空气非常潮湿,感觉很闷。 这个时候,我看到两个年轻女人推着一个童车走了过来。她们没有打雨伞,边走边聊天,很悠闲。我推测一个是童车里孩子的妈妈,一个是照顾孩子的保姆,看样子她们是去菜场附近的早餐店吃早餐。童车里有一个一岁左右的孩子,可能是因为担心雨点打湿孩子衣服的原因,照顾孩子的女人把童车的白色透明塑料雨篷放了下来。这个雨篷将孩子严密地保护起来了,没有透气的窗口,空气完全不流通。 此时,我发现孩子在童车里很烦躁,不停地转头看自己的妈妈,表情很痛苦的样子。孩子举起双手想去抓塑料雨篷,但又抓不住,于是在被雨篷束缚的空间里乱舞。一会儿,孩子便哭了起来。我站在他们旁边,看看孩子,又看着两个女人。她们发现了孩子在哭,弯腰看着孩子,隔着塑料雨篷,安慰孩子“不哭不哭,乖啊!”孩子的眼神在乞求,期望她们把自己抱出这个密闭的空间,能够有新鲜的空气呼吸。但两个女人没有看懂孩子的眼神,也没有听懂孩子的哭声。 我感觉到这个孩子因为空气不足,在密闭的童车里闷热而难受。于是,我对这两个女人说:“孩子闷在里边,没有空气很难受,把这个雨篷收起来,这样他就不会哭了。”两个女人看着我,眼神里流露出“多管闲事”的意思。但她们还是对我解释:“下雨了啊,孩子冻着怎么办?衣服会弄湿的!”我说:“你们也没有打雨伞嘛,雨都停了,这么闷热的天气,孩子不会冻病的。”两个女人白了我一眼,推着童车走了。我转身看着她们,她们没有理睬孩子在童车里的挣扎,孩子依然被闷在塑料雨篷里。至今,孩子挣扎着想拉开雨篷的情景一直都还留在我的脑海,挥之不去。 这两个女人,她们在雨已经停止的时候,假设孩子会被雨滴弄湿并由此得病,她们就有了充足的理由来让孩子密闭在一个塑料空间里,不得呼吸自由新鲜的空气,而这样的行为被人们用伟大的“爱”来包装着。这种被“爱”包装的禁

智慧父母课堂学习笔记3

今天讲的主题呢,就是你抓着成绩还行,你一放手孩子的成绩就下滑。请问怎么办?今天我们发现,孩子读书,父母也非常的辛苦。除了督促写作业、检查作业、还需要忙前忙后,甚至孩子表现不好,父母也同样被老师批评,所以父母也非常的焦虑。很多父母说,你说让我放手,可我一旦放手孩子成绩就下滑,我一抓孩子成绩就上来了。你说咋办? 各位父母首先我们要想明白:你抓着,虽然出发点是为了帮助孩子,但是却让孩子形成了很大的依赖,其实孩子内心是没有动力的。有一位家长非常自豪地跟我说“若是现在参加高考,他自己一定考得比当年还好”,他讲这句话,说明他这几年随着孩子一直读书,他也把初中、高中的课程又重新学了一遍。但是你看看他身边的孩子一副满不在乎的表情,代表他学习上根本就没有努力。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皇帝不急,太监着急的现象”,其实这也是越来越多的父母现在的真实的心声。 当我们还在一味地帮助孩子检查作业的时候,这里面就存在两点问题: 第一、小学的知识我们还凑合够用,但是到了初中、高中我们就跟不上了,但是那个时候孩子却形成对我们学习的依赖,我们又帮不了她,请问怎么办? 第二、一个孩子如果是依赖父母检查,那么考试的时候呢,我们又不能在身边,孩子还依赖我们就会变得非常的粗心,最后成绩也考得很差。 所以各位父母,尽管老师希望我们帮助孩子检查作业,但是如果我们真的这么做了,反倒留下了非常大的隐患。对孩子的作业,各位父母,我们只负责签字,但是检查的习惯和细心的品质必须由父母来帮助孩子养成。 关于这个想法呢,可以去跟老师交流一下,希望得到老师的理解和支持。若是在前期,孩子的作业很马虎,父母需要下功夫的地方:是让孩子在思想上重视这件事儿;在行为上,让孩子自己去完成。 所以我们总结为:父母要学会放手,但是不能放眼。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孩子的学习态度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各位父母我们知道,同样是考试一百分,由父母监督带来的成绩的一百分和孩子靠自己努力带来的一百分,其实是有天壤之别的。一个孩子是靠自己努力的,他的后劲很足,小学优秀才是优秀的开始,初中的潜力更大,但是靠父母监督和帮忙可得满分的孩子,父母一旦放手孩子可能就会变成60分,说明这样的100分是父母的100分儿,孩子实际只有60分,60分才是孩子的真实水平。所以我们父母要勇敢去面对,我们不能制造这种虚假的繁荣,就如大跃进年代,我们仿佛活在一个不真实的世界,最终整个社会都会付出惨痛的代价。 很多父母说,我现在的孩子对我的学习就比较依赖,请问我该怎么办呢?该如何放手呢? 我们刚才讲过,如果我们放手,孩子成绩就会下滑,这时候,父母就有两种不同的方式来处理:

经典的来自幼儿园邀请函

经典的来自幼儿园邀请函 幼儿园是孩子的初始阶段,他们将会在这里学习人生的第一个知识,先学会做人最基本的道理。孩子在幼儿园怎么样做父母都是很关心的。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来自幼儿园邀请函,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经典的来自幼儿园邀请函(一) 富兴幼儿园第三届“玩具交易会”邀请函 尊敬的各位家长朋友: 您好!至此生机盎然之际,富兴幼儿园将举行第三届“玩具交易会”,此次活动由我园和家委会联合举办。 旨在通过不同形式提高孩子的自主意识,锻炼他们的社交能力。 现诚邀您和孩子的参与,让宝贝能够多一次别样的体验,多一份纯真的欢乐,多一步坚实的成长。 活动时间: 20xx年7月12日下午17:40 活动地点:望江楼广场 注意事项: 1、请你协助孩子准备好将要交易的物品,确定价格,协助孩子为孩子的小店制作广告牌等,鼓励孩子积极参与交易活动; 2、请您按时到场,遵守活动规则和场地秩序,凭爱心号码牌入场(2元/张,大人免票);

3、活动期间,照顾好自己的小孩,看管好自己的物品,保证安全。 参与此次活动,均有礼品相送,真诚期待您的参与! 经典的来自幼儿园邀请函(二) 亲爱的大朋友、小朋友们: 大家好!开学了,我们又相会在幼儿园,共同迎接又一个新的开始。新学期是一个崭新的阶段,对于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知识面的涉及范围等都有了新的要求。老师相信宝贝们会变得更积极、快乐与自信,会获得更多的进步与荣誉。家长朋友们,最想和您说:相信老师、赏识孩子。我们会精心呵护、细心照料、耐心培养每一个孩子,期盼您一如既往的支持和帮助,让我们一起来关注我们共同的孩子,使他们在关爱下健康的成长! 最后,祝愿孩子们、家长们、以及我们自己在新的学期里,快乐每一天,进步每一天,收获每一天! 新生公榜 20xx年8月28日 会议时间 20xx年8月29日上午8:30-11:00 会议地点 幼儿所在班级教室。小班、小小班教室:一楼、小小2班在进入大门右侧二楼。中班教室:二楼大班教室:三楼幼小衔接班:四楼温馨提示 1. 为了保证会场安静有序,每个家庭限一名家长参加,不带孩

最强大脑270种记忆法智点教育打造最强大脑开启智慧人生

最强大脑270种记忆法智点教育打造最强大脑 开启智慧人生 原标题:智点教育打造最强大脑开启智慧人生 都说 少年强则中国强,孩子是家庭的希望,不能输在起跑线。因此,在现代社会里,孩子的教育问题便成为每个家庭不可忽视的事情,而选择一个好的教育培训机构,便成了重中之重,可以这么说,选择决定一生。 中国的脑力竞赛,近两年来有了不小的起色,尤其是在行业行规逐渐清晰的时候,正规且科学的培训机构便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选择培训机构的时候,家长们一定要真正认识到该机构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智点(深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便是这样一家专业的脑力智力培训机构,在这里有专业、资深的教师团队,有合理而标准的培训方式,有行业内具有影响力的教授,还有国际化的管理模式。 智点(深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点教育)位于中国经济特区深圳,是一家专注于从事脑力、记忆力潜能开发和推广的连锁企业,公司坚持 聚焦潜能教育,实现与众共享

的企业使命,秉承专注脑力开发,创造无限可能的企业宗旨,践行全力打造潜能教育连锁品牌,把潜能教育传承到中国的每个城市,帮助中国人更快更好的实现梦想的美好愿景。 (20XX年中国脑力锦标赛颁发认证机构发展中心证书) 智点文化集科研、教学、推广为一体,不断引进最先进脑力潜能开发理论,研发更新训练教材及教学模式。通过科学的管理模式,优秀的教学老师,秉承 去伪存真,务实创新,开拓进取 的经营理念,为每位学员提供科学、专业、有效、轻松的训练方法,力争使学员期盼而来,满载而归。 智点文化将以技术开放,资源共享的思维与格局,着眼中国每年万亿记忆力潜能开发市场,与广大有识之士共同分享脑力潜能开发带来的巨大商机和宝贵财富。 智点(深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创始人李俊娴老师说:选择智点教育,便是选择了快人一步,选择了赢在起跑线。 李俊娴老师不仅是智点教育的创始人,同时也是《全脑开发技术指南》国家团体标准制定专家、家庭教育高级导师、国际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超脑力高效学习法高级讲师,李俊娴老师拥有多年脑力教学的经验,她创办的智点教育拥有一批资深、专业的老师,有行业内颇具影响力的教授,丰富的教学经验、生动舆情的教学方式,培养了无数的脑力小神童。

做智慧父母 成就优秀孩子

做智慧父母成就优秀孩子 日前记者应邀参加了由卓卷教育集团举办的“2014卓卷超营76期智慧父母训练营”,此次父母课在北京市朝阳区劲松多功能厅举行,此次父母课邀请到了中国青少年营地教育知名讲师、营地教育专家王加华老师,在父母课现场向家长传授亲子沟通的方法和技巧。现场座无虚席,气氛异常热烈。 数据显示营地教育帮助孩子发生了蜕变 在父母课堂上,王加华老师对孩子们在营地学习能力、学习状态、沟通能力、行为习惯的训练成果向家长们做了汇报。据数据统计表示从营地走出去的孩子,90%与父母的沟通很好,75%行为习惯在改变,85%学习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92%的学习状态良好。孩子离开营地后,如何将孩子这良好的学习状态及行为习惯继续保持下去,离不开父母的教育,父母不良教育方式的改变是非常重要的。 父母的学习与改变是对孩子最棒的支持 王加华老师表示:父母的学习与改变是对孩子最棒的支持,父母不去改变,孩子将会失去竞争优势。要正确的认识到孩子最需要的是父母对他尊严的呵护,父母要学会降低姿态、降低要求,学会去尊重孩子,做一个平静而喜悦,感恩而知足的父母。 认知三大体系做智慧父母 做父母在内心一定要有认同、承诺、教练三大体系。首选要教会孩子自我的认同感,有认同感才会有成就感,父母要以自己的幸福感去感染孩子、认同孩子,给孩子自信。其次,降低自己的要求,平衡心态,帮助孩子分解目标,具体执行每个目标,每一件事都要和孩子达成共识。最后,让自己成为教练,指导孩子前进,而不是万事包办。 解决成长困惑、寻找成长正能量 在父母课现场王加华老师和家长们进行了互动,一对一交流,针对家长们提出的“孩子做作业拖拉、磨蹭、爱玩游戏”等各种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解答,给家长们提供了切实的解决办法。如当很多家长表示孩子一放学回家就拿起手机、平板电脑,吃饭的时候也不愿意放下。王加华老师表示:对待这样的孩子,家长首先要有这样一个心态,玩游戏的孩子很聪明;还好,孩子还有一个爱好。解决这样一个得到问题的具体方法就是:1、和孩子沟通约定,明确玩的时间。2、把玩游戏当成奖励。当家的心态有所转变,尝试正确有效的方法,效果可想而知。 父母课接近尾声,家长们似乎意犹未尽。父母们在接受记者的采访时表示卓卷教育开设智慧父母课堂切实帮助解决了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问题,影响了父母不好的行为,化解与子女之间的矛盾冲突,拉近与子女的价值观念,是值得终身去学习的成长课程。

鸡公岭小学工作简报2018年第12期(父母课堂开讲啦)

鸡公岭小学(德育处)第十二期二○一八年五月十五日 家校共育陪伴成长 —鸡公岭小学家长学校《父母课堂》开讲啦 为引导广大家长实施正确的家庭教育,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家庭环境,2018年5月9日下午,在多功能厅,来自1-5年级500多名家长参加了我校家长学校《父母课堂》开班仪式暨第一期培训。 首先是我校分管德育的汪泽英副校长致辞,汪校长针对学生实际,强调了家庭教育的重要以及开设父母课堂的目的和意义,提出了培训的具体要求,鼓励家长坚持培训学习,做一个智慧轻松的父母。 接下来,开讲嘉宾——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有着17年一线教育教学经验,对青少年心理有深入研究的“幸福使者·父母大课堂”舒兰老师向家长们作了“学做专业父母,培养卓越孩子”的首场家庭教育辅导。 舒兰老师通过形象的比喻和通俗的故事以及互动体验活动,深入浅出剖析了“完美型、处罚型、代替型、预防型”四种类型的

父母特点以及带给孩子的伤害,启迪家长做父母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正确的教育方法,让家长明白改变孩子必须先改变自己的道理。 舒老师语言幽默风趣、列举事例生动具体、贴近生活,会场气氛特别活跃,家长们在轻松愉快中度过了2个半小时,深深理解了只有理智的爱、科学的爱才会令孩子健康成长,幸福一生。 会后,有家长说:“虽然我拥有高学历,但是在家庭教育的角色中,我还是个小学生,以前一直觉得对孩子,就应该有父母的威严,但现在听了今天的课程,才明白自己以前的想法是错的,我们和孩子是平等的,要学会跟孩子“蹲下身子说话、心平气和说话,才能赢得孩子的心”。 家长们还在微信群朋友圈交流了学习心得和感悟,纷纷表示今后一定要积极参加培训,希望学校多多提供这样的学习平台。学校也将坚持办好《父母课堂》,促进家校合作共赢,以此打造我校家校合作新品牌。

智慧父母课堂

【智慧父母课堂】七节课 【智慧父母课堂】 一、激励孩子积极向上的6句话 赞赏和激励是促使孩子进步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每个孩子都有希望受到家长和老师的重视的心理,而赞赏其优点和成绩,正是满足了孩子的这种心理,使他们的心中产生一种荣誉感和骄傲感。赞赏和激励是沐浴孩子成长的雨露阳光。 1、你将会成为了不起的人! 2、别怕,你肯定能行! 3、只要今天比昨天强就好! 4、有个女儿真好! 5、你一定是个人生的强者! 6、你是个聪明孩子,成绩一定会赶上去的。 【智慧父母课堂】二、使孩子充满自信的7句话 自信心是人生前进的动力,是孩子不断进步的力量源泉。因此,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其自信心的培养。可以说,许多学习落后或者逃学、厌学的孩子,都源于自信心的丧失。实际上,即使那些学习很差的孩子,只要我们能重新燃起他们内心自信的火种,他们都是完全可以赶上去的。 1、孩子,你仍然很棒。 2、孩子,你一点也不笨。 3、告诉自己:“我能做到”。 4、我很欣赏你在××方面的才能。 5、我相信你能找回学习的信心。 6、你将来会成大器的,好好努力吧。 7、孩子,我们也去试一试? 三、促使孩子学习更优秀的7句话 非志无以成学,非学无以成才。没有哪一位父母会不关心孩子的学习问题。要使孩子学习好,一方面在于引导和鼓励,把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另一方面,需要教给孩子有效的学习方法,使他们掌握高效的学习武器。方法即是孩子学习好的捷径,即是孩子通向成才之路的桥梁。 1、凡事都要有个计划,学习也一样。 2、珍惜时间,就是珍惜生命。 3、你再好好思考思考。 4、提出一个问题,我就奖励你。 5、你就按自己的想法去做吧。 6、做完作业再玩,不是玩得更开心吗? 7、只要努力,下次就一定能考好。【智慧父母课堂】四、促进孩子品行高尚的8句话 知识学得再多,但如果不懂得做人的道理,也很难在将来获得成功。在现实社会中,许多父

《不输在家庭教育上》读书心得

《不输在家庭教育上》读书心得《不输在家庭教育上》读书心得范文(精选4篇) 《不输在家庭教育上》这本书有一词“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妈妈”引起了我的深思,“合格”一词很难下定义,母亲对孩子的品格形 成影响究竟有多大我们还没有确凿的数据,加以判定,但是我们可 以从伟人的言辞中感受点什么,拿破仑说:“一个孩子的好与坏完 全取决于他的母亲他认为他自己在人生中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归功于 母亲对自己的意志、力量、自制等多方面的磨练,他母亲是通过诸 多的温柔、严厉又极有分寸的方法,让他热爱、尊敬和服从自己, 从母亲那里,拿破仑学会了顺从。” 歌德也把自己的爱好和品格的形成归功于他母亲,他们说他的母亲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女人,他生性活泼,洋溢着母爱的智慧,她具 有激发孩子形成积极上进的精神和力量,所以我想,母亲的伟大绝 不仅仅在于她赋予了孩子的生命,更在于她对生命的培育与呵护, 在于她尽心尽力寻找打开孩子心灵的钥匙,做母亲难,做一个好母 亲更难,如今衡量一个母亲是不是一个好母亲,心理学上有这样一 种说法,那就是“给的太多也不好,给的太少也不好,又有给到足 够好才是最好的,你所给予的都是孩子能够完全自愿接受的一切。”母亲对孩子的教育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艺术,那么我们应该怎 样做才算是一个好妈妈呢? 首先我认为应该理解多一点,要求少一点,理解必须在了解的基础上,母亲是孩子最亲近的人,所以我更应该全面客观地了解孩子,了解他的学习状况,了解他的与人交往,要耐心地倾听孩子的想法,倾听孩子的心声,这样才能了解孩子的真实感受,我们应像教育家 魏书生所倡导的那样“让自己高兴地活着,多改变自己,少埋怨环境”这样的心态,对自己、对孩子、对家庭都大有益处。

“智慧型家长的五堂课”心得体会

“智慧型家长的五堂课”心得体会 目录 第一篇:“智慧型家长的五堂课”心得体会 第二篇:如何做智慧型教师的心得体会 第三篇:九堂课心得体会 第四篇:智慧型班主任班级管理心得体会 第五篇:观摩高效课堂课学习心得体会 正文 第一篇:“智慧型家长的五堂课”心得体会 “智慧型家长的五堂课”心得体会 XX年10月13日下午,作为妈妈的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在高新国际小学大礼堂内参加了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幼儿教育专家张梅玲教授为大家精心准备的一场非常精彩的家长培训会,真是受益匪浅呀。现将精彩段落整理如下: 一、开场白:全体起立,手语共用“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没人提前排练,可上千人的会场却是那样的有序、豪壮,让人不得不生出一份敬意,以至下面的整个会议过程中一直保持非常良好的秩序,同时也肯定了张老师的授课水平和听课家长的高超素质。是的,请记住:“只有家长的好好学习,才能铸就孩子的天天向上”。一个不求上进的家长,怎么可以带出上进的孩子呢?同理,一个不求上进的老师,怎么可以带出上进的学生呢? 二、图片“冰山模型”。图片的上面怎么样?很壮观。下面呢?更壮观。教育家长:人亦同理。看不见的比看得见的更重要。教育孩

子德育为重。要成才,先做人。有句话说得好“有德有才是正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无才无德是废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教育孩子有爱心、责任心、同情心等优良品质。学习雷锋太遥远,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诚信、自信,帮助弱小,尊敬长辈,尊敬不同层次的劳动者,卫生从我做起,低碳环保从我做起,节俭从我做起,分享快乐从我做起,不要和比自己行为差的人比,要与有优良习惯的同学比。 最后,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尤为重要。这将是奠定他一生成功的基石。 1、背书包,整理书包。这是孩子自己应该做的,晚睡前必须做好。 2、什么事“第一次”都很重要,一定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3、怎么学习,要定规矩,与孩子商量一起立规矩。立规矩要有奖惩制度。奖励的东西一定要是孩子喜欢的。多次被动强调就会养成习惯。 4、一年级只要培养孩子爱学习的兴趣就行。知道学校很快乐,乐于去学校就是成功了一半。让孩子学会当小老师,学以致用,与生活密切相连。 5、家长要活在现在,活在现实之中,终身学习。 6、从小培养孩子爱读书,阅读非常重要。孩子阅读时要静心,家长勿打扰。 7、当孩子说:“妈妈,我做玩了”时,应该让孩子自己检查,家长尽量不包办。 8、如何对待错误很重要。要让孩子懂得,错了没关系,改过来就好了,这次没得红旗,下次还有机会。还要让孩子明白:行为错了

教师节续费活动方案

教师节续费活动方案 一、活动背景 1.节日特性 教师节,旨在肯定教师为教育事业所做的贡献。举办教师节活动不仅是对教师贡献的肯定,也是让学生了解教师付出、增强家校粘性的主要方式。 2.时间特点 9月10日为学生开学后不久,正是做稳生和续费的关键节点,也是机构稳定老员工的关键节点,故此举办一场教师节续费活动,同时达到稳老员工、稳新生和续费这3个目的。 二、活动目的 1.稳住机构核心教师,提高全员幸福指数; 2.让新报名学员定心; 3.促进到续费时间的老学员续费。 三、活动时间 参考活动时间: 线上宣传时间:9月5日-9月15日 线下活动时间:9月8日-9月10日任选一天 (当然,具体时间,建议机构灵活安排,以上时间仅供参考) 四、活动地点及活动对象 1.活动地点: 根据机构所需续费人数确定场地,最好是在机构或者机构附近 2.活动对象: 老生为主、新生为辅(小学、初中所有学生) 五、活动设计思路 1.煽情牌——邀约新老生 他人眼中的教师似铁人,不眠不休不会累,我却知道老师也是普通人,也有喜怒哀乐、悲欢离合,需要人爱、需要人鼓励,家长和学生的支持,是老师前进、向上的源动力。——借此邀请家长上门为教师加油打气。

2.教师风采展示——教师汇报演出 通过表彰教师对机构的贡献,突出机构教师的优秀,彰显机构师资力量。同时,也要突出机构对教师的培养力度,或能吸引其他教师加入机构。 3.学生风采展示——学生汇报演出 教学成果是检验机构教学水平的最主要方式,现越来越多的地区不允许将过往学生的成绩作为机构招生的噱头。而通过汇报演出、学生上台展示优势的方式,既不会触犯广告法律法规,还能起到较强的宣传作用。 4.干货知识——家庭教育讲座 家庭教育讲座是自然的将家长过渡到续费阶段的主要途径,在机构没有专用家庭教育讲师时,建议校长在有义方智慧父母课堂上挑选一堂家庭教育课,进行投屏播放,以便之后利用有义方进行现场续费。 5.塑造有义方价值 在家长看完家庭教育讲座后,可通过与家长互动的方式来讲解“智慧父母课堂”是什么,为什么要学,价值几何。 6.利用有义方续费 利用有义方续费,可以是与正课打包价出售,也可以是续费正课赠送有义方,具体可以参考本文执行案中的具体内容。 六、活动流程图 七、活动执行 (一)筹备期

父母课堂心得体会

父母课堂心得体会 父母课堂心得体会 父母课堂心得体会1 上周六我去中心小学听了牛平老师一堂“家长课堂”课——“赏识教育新天地”。牛平老师一开言就对家长们说:“家长朋友们,为了给孩子一个幸福的未来,请走进‘赏识教育新天地’家长课堂吧,在这里,你的观念会得到更新,您的心态会回归于平和,你会得到一把打开孩子心灵的钥匙,您会成为孩子人生路上的一盏明灯……”。 我一边听着便不住地点头。回想我做过家长的时候,孩子有时问我这道题是怎么做的,当时我是做班主任工作,班级50多名学生哪有时间给自家孩子辅导呀,就臭嚼乱骂一顿,“你上课都干什么了,走神了是不?就这样小简单的题都不会,我不能给你讲,你自己去想去做去,滚……”当时,母女俩人各自都气得够呛,孩子临身就哭啼啼地走了。 虽然两个女儿都进入了大学校门,可我总感觉在孩子身上辅导有时不够耐心、温和,平时在她们背后还多次地偷偷掉过眼泪,给人家的孩子都能热情耐心讲解,一遍不会两遍,直至会了为止,在 976年那一年,在小学我曾教的那个班级初升高的时候就有7人升入重点高中,当时,一个学校升六、七个那就是很不错的学校。为什么自家的孩子就不能这样呢?不然孩子也能考上个最理想的院校。 我听牛平老师的讲座,确实受益匪浅。认识到自己在辅导孩子方面或其他方面的不足,深深地体会到:校园是学生成长的摇篮,家庭是维系成长的后盾。家长教育是联系两者的纽带,家长课堂是为家长提供正确信息的平台。 孩子是第一次进入校园的门槛,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也是懵懵懂懂,让我们明白了教育的多面性,内涵的丰富生动。教育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家长不能认为将孩子送入学校即送入了保险箱,认为教育只是老师的事情单纯依赖学校教育。老师是学生成长的引领者,而家长是孩子人生旅程的护航者,家长应与学校积极配合,相互沟通,共同教育好子女。要充分了解自己的孩子,包括

学生给父母写“颁奖辞”

学生给父母写“颁奖辞” “当所有人都关心我飞得高不高时,只有您在担心我飞得累不累……” 近几年,每年都有感动中国、\感动浙江等人物的评选活动。近日,东阳吴宁一中也举办了一次给“给父母致辞”活动。 这个创意来自一位名叫蒋京龙的男生。一次,蒋京龙向老师提议,能不能举行一个“感动京龙”人物的颁奖致词活动? 他的话引来大家的笑声,也激起了老师的思考: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付出是无私的,可是,又有多少学生不是心安理得地接受着呢?有的学生还总是抱怨父母,与父母顶撞!有些学生不知道父母身体健康状况,不记得父母的生日,甚至连父母的工作单位都不知道。于是,老师请学生在课堂上为妈妈或爸爸写下“颁\奖词”,抄到精美的卡片上,回家当着全家人郑重颁奖。 对这一活动,让同学们都很投入。老师要求写100字以内,可大部分同学写了近300字。张妙趣同学给父母写道:“您,让我在被爱中学会爱;您,让我明白,今天的努力拼搏,就是\为了明天的快乐出发。鉴于您的行动感动了全家,特颁此"感动全家"人物大奖,以资鼓励。”

吴伟峰同学平时不爱写作文,这次\他居然写了一首诗,让大家非常惊讶。 他这样写道:“你不惜您的心血/来培 我/在我生病的时候/你在我身边照顾我/在我与同学吵架时/你总会劝导我/在我与你斗嘴时/你又会主动地让我/下雪天,我因为玩雪手冻得红肿/又是你,为我冒雪送手套/当我伸出手/雪花轻盈地落在手心/冰凉彻骨却又温暖如春/我知道,那是/你带给我的温暖”。 八(10)班的丁惠雯同学终于在晚上十点以后,找到了向妈妈念《感动我的心》的机会: ……其实我都知道。为了我,您日夜操心,操心我营养不良,操心我睡眠不足,操心我视力下降……其实我都知 道。您曾对我说:"你不开心的话,我也不开心。"可我还是常常在你面前抱怨这抱怨那,您每次都轻声安慰我,即使您身心疲倦……其实我也知道。您的爱像一盏灯,鼓励我,指引我,温暖我…… 妈妈俞红英禁不住泪流满面。读到最后,女儿哭了,妈妈也哭了。俞红英女士说:“我没想到女儿已这么懂事,这么理解我,我心里一直以为她还是一个很任性、不听话、不懂事、爱耍脾气的小孩子。她的颁奖词给了

关于家长进课堂的学习心得体会

关于家长进课堂的学习心得体会 家长进课堂的活动为家长提供了与孩子零距离接触与沟通的机会,给了家长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通过这项活动也让我深刻感受到了作为老师的辛苦。而下面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家长进课堂的学习心得体会,一起来看一下吧。 不学不知道,原来教育孩子有多样化,通过这次阅读了《父母课堂》我受益匪浅,发现自己教育孩子还有许多不足之处,这次阅读了《父母课堂》让我为将来教育孩子起到不小的作用。 我们都把自己的孩子当做宝贝,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做人是父母的责任。孩子一生下来就跟随我们一起生活,孩子的健康成长也随父母的生活习惯,道德做人,所以孩子的品德好坏在于家庭,一个幸福的家庭才能教育出好的孩子。 教会孩子怎样去关心别人,学会做事做人,教育她尊老爱幼,百善孝为先,做事要有信心,不怕苦,不怕累,培养她的探索精神,谦虚勇进。同时培养孩子的诚实品质,一定要以诚信为主,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 作为家长,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都要遇到难题,由于我当过兵,所以经常用部队的一些条例条令,规章制度来教育女儿,教她一切行动听指挥,父母说的话就是命令,安排

的工作必须完成,而且无条件服从。没有顾及她的感受,让她总觉得委屈和伤心。通过学习《父母课堂》,让我明白了很多道理:父母应该多与孩子交流,了解她的心声,让她在一定范围内自由安排学习和生活。 我的宝贝女儿,自从生下来我们就很爱她,从上幼儿园开始,她就很坚强,很热爱学习,我们的工作很忙,很少陪她一起学习,交流,很少全家一起出去参加户外运动,与其说自己没时间其实都是在自欺欺人。 通过这段时间,我学习了《父母课堂》得出几点结论:一加强与子女交流: 我们应该多与女儿交流,把自己当成她的朋友,陪她一起去户外运动。和她在一起的时候,多让她讲讲她遇见的趣事,说说她的想法。 二增强家庭共同学习: 让孩子多花时间进行一些有益的课外阅读,抒发孩子的求知兴趣,同时我们自己也要多阅读有关教育孩子的书籍,正所谓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三增加父女互动 了解孩子的心理,真正掌握她的需要,多陪她做做游戏,带她多参加她喜欢的活动。 四培养学习自觉性 女儿做作业很认真,但有时就是粗心大意,我们应该让

经典的来自幼儿园邀请函

经典的来自幼儿园邀请函 经典的来自幼儿园邀请函(一) 富兴幼儿园第三届“玩具交易会”邀请函 尊敬的各位家长朋友: 您好!至此生机盎然之际,富兴幼儿园将举行第三届“玩具交易会”,此次活动由我园和家委会联合举办。 旨在通过不同形式提高孩子的自主意识,锻炼他们的社交能力。 现诚邀您和孩子的参与,让宝贝能够多一次别样的体验,多一份纯真的欢乐,多一步坚实的成长。 活动时间: 2019年7月12日下午17:40 活动地点:望江楼广场 注意事项: 1、请你协助孩子准备好将要交易的物品,确定价格,协助孩子为孩子的小店制作广告牌等,鼓励孩子积极参与交易活动;

2、请您按时到场,遵守活动规则和场地秩序,凭爱心号码牌入场(2元/张,大人免票); 3、活动期间,照顾好自己的小孩,看管好自己的物品,保证安全。 参与此次活动,均有礼品相送,真诚期待您的参与! 经典的来自幼儿园邀请函(二) 亲爱的大朋友、小朋友们: 大家好!开学了,我们又相会在幼儿园,共同迎接又一个新的开始。新学期是一个崭新的阶段,对于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知识面的涉及范围等都有了新的要求。老师相信宝贝们会变得更积极、快乐与自信,会获得更多的进步与荣誉。家长朋友们,最想和您说:相信老师、赏识孩子。我们会精心呵护、细心照料、耐心培养每一个孩子,期盼您一如既往的支持和帮助,让我们一起来关注我们共同的孩子,使他们在关爱下健康的成长! 最后,祝愿孩子们、家长们、以及我们自己在新的学期里,快乐每一天,进步每一天,收获每一天! 新生公榜 2019年8月28日 会议时间

2019年8月29日上午8:30-11:00 会议地点 幼儿所在班级教室。小班、小小班教室:一楼、小小2班在进入大门右侧二楼。中班教室:二楼大班教室:三楼幼小衔接班:四楼 温馨提示 1. 为了保证会场安静有序,每个家庭限一名家长参加,不带孩子。提前将通讯工具设置在振动或无声状态,必要的电话请到会场外接听。 2. 活动当天请您把车停在幼儿园外两侧,不能将车停在幼儿园大门口,请家长们按照规定将车辆停放好。 新生入园 入园前 入园前,带孩子到幼儿园门口看小朋友玩,并用积极的语言来诱导孩子。“宝宝长大了,也可以上幼儿园了,幼儿园的小朋友玩的真开心,老师真好,教小朋友唱歌、跳舞。妈妈真想进去,你想不想上幼儿园呀?”给孩子正面的、积极的引导,刺激他进去参与的欲望并对自己的长大、上幼儿园有所期待。千万不能说“你

智慧父母课程介绍讲课稿

智慧父母课程介绍

《智慧父母》课程介绍 一、课程收益 "孩子永远没有问题,如果孩子有问题,那一定是父母的问题。"一位亲子教育专家说,"家庭就像个染缸:洁白无暇的孩子出生后,家庭是什么,就给了他什么!我们把孩子送到学校,送到培训班,孩子不是没改变,是改变了,孩子学得很快。但是家里没有变化,还是那个染缸,回到家里,孩子依然会'染'回原型,同时带来更大困惑和混乱。" 社会上大多数职业,上岗前都需要培训,可是我们在做父母之前,大部份都没有学过如何做父母。往往自己的父母如何教导我们,我们也如何教导我们的孩子。所以,我们往往会发现,很多模式就像会遗传一样,代代相传。 我们一方面知道"应该"怎么样,"不应该"怎么样。但另一方面又往往会身不由己的用了不应该的方法来对待自己的孩子,心理充满了无力感。因为不了解,我们也对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变化感到患得患失。巴不得有人告诉我们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好让我们有所依从。 固守旧有的模式,只能得到原来的结果。如果你愿意让你的孩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那么,为人父母者,是时候补上这一课了! 《智慧父母》集合了NLP、萨提亚、儿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的精华,让你在短时间内了解一套全新的教育方法,你孩子的一生的命运也许会因为这次培训而改变。因为,这里提供了实际有效,操作性强的方法。让父母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做父母,我们不再困惑!《智慧父母》让父母从心理学的角度掌握孩子的成长规律,避免亲子教育误区,让孩子的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让父母在内在找到对孩子的一份大爱,同时让父母学会一套与孩子高效能沟通的方法,从而让孩子更自信、自爱、自强、自立;从而让家庭更加和谐,更加快乐!

学家庭教育做智慧家长完整版

学家庭教育做智慧家长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学家庭教育做智慧家长 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和谐发展,塑造言传身教、教子有方的智慧家长,使家庭和学校教育形成合力,2016年11月25日下午,郑州市第五十八中学特邀家庭教育专家员孔亮老师来校举办“教育手牵手家校心连心”教育专题讲座,为家长提供更多、更好的帮助和指导。我校七年级全体家长分两批参加了此次活动。 孔老师一开场就对家长说:“大家都知道,教师要上岗先得取得资格证,会计也要会计证,可是家长,你有家长证吗?没有,我们的家长都是无证上岗啊。”她带着家长做了几个小游戏,让家长们感悟身教重于言教、教育要抓住合适的时机,家长们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接着,孔老师就"为什么七年级很重要"、“初中生学习的心理类型”"如何在家庭中有效地辅导孩子学习"、"学习的过程"等问题为家长们一一作了解答。精彩的讲解,透彻的分析、典型的案例,不时博得家长们的阵阵掌声。报告为家长分析了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一些误区,传授家庭育人成才的经验。会后,孔老师义务为家长解答了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困惑,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与家庭学习效率。 报告会上,家长学员们认真聆听,与专家有效互动,进一步认识到家长的言行及教育方法对孩子产生的重要影响,受益匪浅。会后,家长们纷纷表示,在孩子的家庭教育管理中一直存在着许多困惑,从此次报告会中的受到了很大启发,今后将更加密切配合学校工作,帮助孩子健康成长,也希望学校以后多举办此类培训活动。 孔亮老师为家长做报告

家长兴高采烈地参与课堂活动

父母课堂读后感

父母课堂读后感 父母课堂读后感1 非常幸运读到《父母课堂》。我一直认为,每个孩子来到我们身边,都是上天赐给我们的最好礼物。但为人父母本能的爱很难有统一的标准。与孩子一起生活,将他们养育成人,是一个极富挑战性、极易让人筋疲力尽的过程,仅仅有爱心是远远不够的,对于每一个孩子所有的母亲都是好母亲,但与孩子共同成长则更需要智慧和耐力,并且需要具有阳光和开放的心态。 首先通过书中无数家长教育的心得体会让我看到优秀的孩子之所以让老师省心,是因为他们的父母在细节注重对孩子优良品格的培养,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他们注重孩子的情商教育和素质教育,最终让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变得并非对立与矛盾。这一点,很值得广大教师与家长研读与思索。 其次学习到在父母的言传身教和默默的陪伴下,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会延续和拓展,会伴随孩子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最终走向社会,会终身受益。从孩子无意识地学、去做,到孩子有意识地去学、去做,这就是孩子自我成长的标志。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好乐之者,教育不仅仅是大道理,而是把父母的爱化为涓涓细流,时刻滋润孩子成长的心田,与孩子合拍。 最后启迪我们和广大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要懂得孩

子就是一个独特的存在,不是你的私有财产,他不属于你,不属于我,他终究属于这个国家,这个社会。不要因为虚荣心而一味地在孩子成绩方面与别人攀比,否则会影响孩子的健康、全面地成长。家长们不应该急功近利,要用教育的眼光和心理看待学校与孩子,慢慢等待孩子一点一滴成长,多一点耐心与爱心,让孩子各方面的基础都打扎实了,让他把阅读、乐学、热爱集体、与人为善等好的习惯自然形成。我们常常学的:学好教材,超越教材;立足课堂,超越课堂;尊重老师,超越老师;对于我们来说更重要的是学习父母,超越父母!在功利社会,应试教育的夹缝中,我们不要联手”折磨“我们的孩子,而应该积极和老师们一起,用心陪伴孩子,启迪孩子低头奋斗的智慧,培养孩子抬头看天的情怀,塑造孩子阳光开放的心态! 父母课堂读后感2 从孩子出生直到上学,每个家长作为初学者,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都是摸索着前进的。我也和所有的父母一样,也有“望子成龙”的“理想”,可是怎么教育却感到非常困惑甚至是棘手。好在《父母课堂》向我“伸出”了援助之手,犹如一缕春风吹开了我一直以来在教育孩子方面迷茫和困惑。 《父母课堂》告诉我:“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父母课堂读后感500字3篇父母课堂读后感500字3篇。”

马克智慧父母课程介绍

《马克智慧父母》课程介绍 1.“马克智慧父母”课程介绍: “为什么我学了那么多亲子技巧也去身体力行,就是不管用呢?” 现在很多家长都热衷于学习各种能够快速搞定孩子的亲子技巧,仅仅停留在教养之“术”的层面。但是如果不能在教育思想乃至自我觉醒方面下功夫,就很难去深层次影响孩子。“教育就像种树,光修剪枝叶是没用的,必须要培根固本”。 “马克智慧父母”亲子培训课程是由家风教育、家长教育、正气教育三位一体实战派专家马克老师创建,从中国传统文化出发,讲的是中国的家庭改如何经营,强调一个家庭的根基培养,回归中国人的家风与德行教育! 在“马克智慧父母”课程中,马克老师分别提供了教育孩子的“道”“术”“器”,让家长有方向、有步骤地教育孩子,提升自己,不仅可以让孩子快速做出改变,更让父母活出生命的自由、轻盈及温暖! 2.“马克智慧父母”课程特点: “马克智慧父母”是从儒家修炼的角度入手,集家风教育、父母教育、正气教育于一体,强调一个人心灵与心性的修炼。相对于其他亲子课程,“马克智慧父母”更具系统性,分别从教育思想、教育技巧、教育工具三方面,让家长快速且全面地做出改变和提升。 “道”:让父母学会修炼自己,由“向外活”改为“向内活”,掌握生命绽放的3+1循环圈。 “术”:帮家长了解孩子五层心理需求,学会与孩子沟通的七个法则,懂得培养孩子的六大意识。 “器”:提供“马克智慧父母金字塔模型”,让家长可以有步骤、有方向地改变自己。 3.“马克智慧父母”课程收益: ○让父母教育思想全心改变,

○懂得孩子五层心理需求,学会用爱滋养孩子 ○掌握与孩子沟通的高效法则 ○懂得培养孩子“六大意识”,让孩子赢在未来 ○学会家庭成员间的相处法则,实现家的兴旺与传承 ○获得个人生命的觉醒与绽放,舒展出生命的自由与温度 4.“马克智慧父母”课程大纲: 第一课改变自己 第一章:认识自己 第一节:人性的善与恶 第二节:人生三大追问 第二章:活法 第一节:向外活,寻求快乐,却难得快乐 第二节:向外活的情绪状态 第三节:快乐的秘密 第四节:向内活,心上用功 第五节:向内活,事上磨炼 第六节:人生的幸福方程式 第二课教育孩子 第一章:我、孩子、世界 第一节: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 第二节:孩子的四个世界 第三节:7 岁以前,你是我的老师 第四节:7 岁以后,你是我的朋友 第二章:了解孩子 第一节:孩子在刷存在感 第二节:孩子在测试你的安全边界 第三节:了解孩子的情绪发泄方式 第四节:了解孩子的个性 第五节:了解你与孩子的情感账户

智慧父母课堂 (2)

让孩子窒息的“爱”! “孩子小时,为他健康操心;上学了,为他学业操心;工作了,为他生活操心;结婚了,又要为他分担带孩子的责任……我们这一辈子,都给了孩子!”这是父母们共同的感受。然而,在孩子的眼里,父母的无私却有另一种解读。“父母对我们虽然很好,但是附加条件却是我们的一切都必须符合父母的要求,有时候甚至是苛求。这不是爱,这是精神控制”。“因为我们爱父母,因为我们有良心和愧疚感,我们变成了父母手中没有自我、没有灵魂的木偶。”为人父母者,你知道孩子的想法吗?爱,为何让孩子感到窒息?窒息的爱会导致亲子关系怎么样?以下教育专家的文章,确实值得各位爸妈们,好好的反思了! 一、胡萍:不当的爱,会窒息孩子的灵气!! 一天清晨,天空下了一点稀稀拉拉的毛毛雨,雨点时有时无。我没有带雨伞,反正雨点也不会打湿衣服。我走到菜场需要十分钟左右的时间,买完菜走出菜市场,雨也基本停止了,空气非常潮湿,感觉很闷。 这个时候,我看到两个年轻女人推着一个童车走了过来。她们没有打雨伞,边走边聊天,很悠闲。我推测一个是童车里孩子的妈妈,一个是照顾孩子的保姆,看样子她们是去菜场附近的早餐店吃早餐。童车里有一个一岁左右的孩子,可能是因为担心雨点打湿孩子衣服的原因,照顾孩子的女人把童车的白色透明塑料雨篷放了下来。这个雨篷将孩子严密地保护起来了,没有透气的窗口,空气完全不流通。 此时,我发现孩子在童车里很烦躁,不停地转头看自己的妈妈,表情很痛苦的样子。孩子举起双手想去抓塑料雨篷,但又抓不住,于是在被雨篷束缚的空间里乱舞。一会儿,孩子便哭了起来。我站在他们旁边,看看孩子,又看着两个女人。她们发现了孩子在哭,弯腰看着孩子,隔着塑料雨篷,安慰孩子“不哭不哭,乖啊!”孩子的眼神在乞求,期望她们把自己抱出这个密闭的空间,能够有新鲜的空气呼吸。但两个女人没有看懂孩子的眼神,也没有听懂孩子的哭声。 我感觉到这个孩子因为空气不足,在密闭的童车里闷热而难受。于是,我对这两个女人说:“孩子闷在里边,没有空气很难受,把这个雨篷收起来,这样他就不会哭了。”两个女人看着我,眼神里流露出“多管闲事”的意思。但她们还是对我解释:“下雨了啊,孩子冻着怎么办?衣服会弄湿的!”我说:“你们也没有打雨伞嘛,雨都停了,这么闷热的天气,孩子不会冻病的。”两个女人白了我一眼,推着童车走了。我转身看着她们,她们没有理睬孩子在童车里的挣扎,孩子依然被闷在塑料雨篷里。至今,孩子挣扎着想拉开雨篷的情景一直都还留在我的脑海,挥之不去。 这两个女人,她们在雨已经停止的时候,假设孩子会被雨滴弄湿并由此得病,她们就有了充足的理由来让孩子密闭在一个塑料空间里,不得呼吸自由新鲜的空气,而这样的行为被人们用伟大的“爱”来包装着。这种被“爱”包装的禁锢,给孩子带来的是无法挣脱的窒息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