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级联考】湖南省常德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解析版)

【市级联考】湖南省常德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解析版)
【市级联考】湖南省常德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解析版)

2019年常德市高三年级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N-14 O-16 Na-23 S-32 K-39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减少烟花爆竹的燃放有利于保护环境

B. 四氯化碳和苯可作碘水中碘的萃取剂

C. 淀粉、蛋白质均能水解,且水解最终产物均为纯净物

D. 氯碱工业生产Cl2、NaOH溶液,使用的是阳离子交换膜

【答案】C

【解析】

【详解】A.烟花爆竹的燃放可产生大量烟尘,引起雾霾,因此减少烟花爆竹的燃放有利于保护环境,A正确;

B.碘单质在四氯化碳和苯中溶解度大,与这两种物质不能反应,而且四氯化碳和苯与水互不相容,因此可作碘水中碘的萃取剂,B正确;

C.淀粉、蛋白质均能水解,淀粉水解最终产物是葡萄糖,是纯净物,而蛋白质水解产生的氨基酸有多种,因此是混合物,C错误;

D.氯碱工业中采用电解方法,反应原理是2NaCl+2H2O2NaOH+H2↑+Cl2↑,生产Cl2、NaOH溶液,为防止阳极产生的氯气与阴极产生的NaOH及H2发生反应,使用的是阳离子交换膜,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C。

2.山道年蒿中提取出一种具有明显抗癌活性的有机物X,其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该物质的分子式为C10H16O2

B. 该物质不可能所有的碳原子共平面

C. 该物质的一氯代物共有7种

D. 该物质能发生加成、取代、氧化、消去、还原等反应

【答案】D

【解析】

【详解】A.根据物质的结构简式可知该物质的分子式为C10H16O2,A正确;

B.该物质中含有饱和C原子,根据CH4的正四面体结构可知,C原子不能在同一平面上,B正确;

C.在该物质分子中8个C原子上含有H原子,不同化学环境的H原子有7种,因此该物质的一氯代物共有7种,C正确;

D.该物质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能够发生加成反应,若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则该加成反应为还原反应;含有甲基C原子,该C原子上有H原子,可以发取代反应,也可以发生燃烧反应即氧化反应;由于该物质分子中无卤素原子、羟基,因此不能发生消去反应,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D。

3.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及得出的结论均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混合物中含有浓度较大的硫酸,应将反应后混合物注入水中,溶液变蓝,操作不正确,A错误;

B.向添加KIO3的食盐中加入淀粉溶液、稀硫酸、KI溶液,发生反应:IO3-+6H++5I-=3I2+3H2O,反应产生的I2遇淀粉溶液变为蓝色,因此会看到溶液变为蓝色,在该反应中氧化剂是KIO3,I2是氧化产物,根据氧化

还原反应的规律,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所以可证明氧化性:IO3->I2,B正确;

C.Ag2S与Ag2CO3的组成相似,Ksp小的先产生沉淀,由于向等浓度等体积的Na2CO3和Na2S的混合溶液中滴加几滴等浓度的AgNO3溶液,先产生黑色Ag2S沉淀,说明Ksp(Ag2S)

D.根据盐的水解规律:越弱越水解,即形成盐的酸的酸性越弱,其酸根离子结合H+能力就越强,等浓度的Na2SO3和NaHSO3两种溶液pH:Na2SO3>NaHSO3,说明结合H+的能力:SO32-> HSO3-,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B。

4.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M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X与Y不同周期,Z的内层电子数是其最外层电子数的5倍,惰性电极电解熔融ZM2可得到Z和M的单质。W的单质一般为淡黄色固体,易溶于YW2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W的氧化物的水化物溶于水均显酸性

B. 能用pH试纸测M单质的新制水溶液的pH

C. 原子半径:Y

D. Z单质能与冷水迅速反应得到X单质

【答案】A

【解析】

【分析】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M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X与Y不同周期,则X是H元素,Z的内层电子数是其最外层电子数的5倍,则Z核外电子排布是2、8、2,Z是Mg元素;用惰性电极电解熔融ZM2可得到Z和M的单质,则M是Cl元素,W原子序数比Mg大,比Cl小,且W的单质一般为淡黄色固体,W 是S元素,W的单质易溶于YW2溶液,则Y是C元素。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根据上述分析可知X是H元素,Y是C元素,Z是Mg元素,W是S元素,M是Cl元素。

A. W是S元素,S的氧化物有SO2、SO3,二者都易溶于水,发生反应产生H2SO3、H2SO4,都是酸,溶液显酸性,A正确;

B.M是Cl元素,Cl2溶于水反应产生HCl、HClO,由于HClO具有强的氧化性,能将有色物质氧化变为无色,因此不能用pH试纸测M单质的新制水溶液的pH,B错误;

C.原子核外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当元素处于同一周期时,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所以原子半径:Y

D.Z是Mg,镁是比较活泼的金属,其单质不易与冷水发生反应,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A。

【点睛】本题考查了元素的原子结构、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及元素的单质比化合物的性质的知识。根据元素的原子结构及相应更新推断元素是解题关键,侧重考查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质及元素周期律。

5.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0.1mol丙烯酸(CH2=CHCOOH)中含有的双键数目为0.1N A

B. 常温常压下,13.8gNO2与足量水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6N A

C. 7.8gNa2O2和Na2S的固体混合物中含有的离子总数为0.3N A

D. 含N A个CO32-的Na2CO3溶液中,Na+数目为2N A

【答案】C

【解析】

【详解】A. 丙烯酸(CH2=CHCOOH)分子中含有1个碳碳双键和1个碳氧双键,所以0.1mol丙烯酸(CH2=CHCOOH)中含有的双键数目为0.2N A,A错误;

B.NO2溶于水,发生反应:3NO2+H2O=HNO3+NO,根据方程式可知:每有3molNO2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2mol,13.8gNO2的物质的量是n(NO2)=13.8g÷46g/mol=0.3mol,所以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2N A,B错误;

C.Na2O2和Na2S的式量都是78,所以7.8gNa2O2和Na2S的固体混合物的物质的量是0.1mol,由于两种离子化合物的阳离子与阴离子个数比都是2:1,所以0.1mol固体中含有的离子总数为0.3N A,C正确;

D. Na2CO3是强碱弱酸盐,在溶液中CO32-会发生水解反应而消耗,所以在溶液中n(Na+):n(CO32-)>2:1,若溶液中含有N A个CO32-,则Na+数目大于2N A,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C。

6.我国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安全可充电的柔性水系钠离子电池,可用生理盐水或细胞培养基为电解质,电池放电的总反应式为:Na0.44MnO2+NaTi2(PO4)3=Na0.44-x MnO2+Na1+x Ti2(PO4)3,其工作原理如下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放电时,Cl-向X极移动

B. 该电池充电时Y极应该与电源的正极相连

C. 充电时,阴极反应为:NaTi2(PO4)3+xNa++xe-=Na1+ x Ti2( PO4)3

D. 该电池可能作为可植入人体的电子医疗设备的电源

【答案】C

【解析】

【详解】A.根据放电反应方程式可知:在反应中Na0.44MnO2失去电子变为Na0.44-x MnO2,Mn元素化合价升高,因此X电极为负极,电池工作时,溶液中的阴离子Cl-向负极X区移动,A正确;

B.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放电时,X电极为负极,负极发生氧化反应,Y电极为正极,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则该电池充电时Y极应该与电源的正极相连,作阳极,发生氧化反应,B正确;

C.充电时,X电极与电源的负极连接,作阴极,阴极反应为:Na0.44-x MnO2+xe-+xNa+= Na0.44MnO2,C错误;

D.该电池是一种安全可充电的柔性水系电池,因此可能作为可植入人体的电子医疗设备的电源,D正确;故合理选项是C。

7.已知:常温下,K sp(CuS)=1.0×10-36,K sp(HgS)=1.6×10-52;pM=-lgc(M2+)。常温下,向10.0mL0.20mol·L -1Cu(NO3)2溶液中逐滴滴加0.10mo l·L-1Na2S溶液,溶液中pM与加入Na2S溶液的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V0=20.0mL,m=18

B. 若c[Cu(NO3)2]=0.01mol·L-1,则反应终点可能为e点

C. a、b、d三点中,由水电离的c(H+)和c(OH-)的积最大的为b点

D. 相同条件下,若用等浓度等体积的Hg(NO3)2溶液代替上述Cu(NO3)2溶液,则反应终点b向c方向移动【答案】C

【解析】

【详解】A.根据图象可知在V0时c(Cu2+)突然减小,说明此时恰好发生反应:Cu2++S2-=CuS↓,

n(S2-)=n(Cu2+)=c?V=0.20mol/L×0.01L=2.0×10-3mol,V(S2-)==0.02L=20mL,由于

Ksp(CuS)=c(Cu2+)?c(S2-)=1.0×10-36,所以c(Cu2+)=1.0×10-18mol/L,则pM=-lg c(Cu2+)=-lg1.0×10-18=18,A正确;

B.温度不变,Ksp不变,则pM就不变,c[Cu(NO3)2]=0.01mol/L时,根据Cu2++S2-=CuS↓,Cu2+物质的量减小,反应消耗的S2-的体积也减小,n(S2-)=n(Cu2+)=c?V=0.01mol/L×0.01L=1.0×10-4mol,

V(S2-)==0.001L=1mL,根据所以反应终点可能为e点,B正确;

C.a点是反应开始不长时间,Cu(NO3)2溶液过量,Cu2+水解时溶液显酸性,对水的电离平衡起促进作用,随着Na2S溶液的加入,当到b点时恰好发生Cu2++S2-=CuS↓,对水的电离平衡影响最小,后随着Na2S溶液的加入,Na2S溶液过量,S2-水解使溶液显碱性,又促进水的电离,水的电离程度在b点最小,但无论在哪一点,反应温度不变,水电离产生的c(H+)和c(OH-)的积都等于水的离子积常数Kw,是相等的,C错误;

D.若用等浓度等体积的Hg(NO3)2溶液代替上述Cu(NO3)2溶液,恰好发生反应:Hg2++S2-=CuS↓时,

n(S2-)=n(Hg2+)=c?V=0.20mol/L×0.01L=2.0×10-3mol,V(S2-)==0.02L=20mL,由于K

(HgS)=1.6×10-52,所以c(Hg2+)=1.0×10-26mol/L,则pM=-lg c(Hg2+)=-lg1.0×10-26=26,m数值变大,所以反sp

应终点b向c方向移动,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C。

二、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题~第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11题,共129分)

8.保险粉(Na2S2O4)广泛应用于造纸、印染、环保、医药等行业。该物质具有强还原性,在空气中易被氧化,受热易分解,在碱性条件下比较稳定,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保险粉可以通过NaHSO3与NaBH4反应制取。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I.NaHSO3溶液的制备

(1)上图仪器a的名称___________;装置C中反应后溶液pH=4.1,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II.保险粉的制备

打开下图(部分装置已省略)中活塞K1通入氮气,一段时间后,关闭K1,打开恒压滴液漏斗活塞向装置E中滴入碱性NaBH4溶液,在30-40℃下充分反应。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乙醇,经冷却结晶、过滤得到

Na2S2O4·2H2O晶体,再用乙醇洗涤、真空烘干脱去晶体结晶水得到保险粉。

(2)反应产物中有NaBO2,无气体。写出E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通入氮气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使用乙醇洗涤Na2S2O4·2H2O晶体的优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装置E的加热方式最好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保险粉的纯度测定

(6)称取2.0g Na2S2O4样品溶于冷水配成200mL溶液,取出25.00mL该溶液于锥形瓶中,用0.10mol/L碱性K3[Fe(CN)6]标准溶液滴定,原理为:4[Fe(CN)6]3-+2S2O42-+8OH-=4[Fe(CN)6]4-+4SO32-+4H2O,用亚甲基蓝为指示剂,达到滴定终点时消耗标准溶液24.00mL,则样品中Na2S2O4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杂质不参与反应)(计算结果精确至0.1%)。

【答案】(1). 三颈烧瓶(2). 2SO2+Na2CO3+H2O=2NaHSO3+CO2(3). NaBH4+8NaHSO3NaBO2+4Na2S2O4+6H2O (4). 将装置E中空气赶出,防止NaHSO3 (或Na2S2O4)被氧化(5). 减少保险粉的溶解损失(并有利于干燥) (6). 水浴加热(7). 83.5%

【解析】

【分析】

I.在烧瓶中H2SO4与Na2SO3发生复分解反应制取SO2气体,产生的气体通过安全瓶后进入到三颈烧瓶中,与NaOH、Na2CO3溶液发生反应制取得到NaHSO3;SO2是大气污染物,在排放前要用NaOH溶液进行尾气处理;

II.将上述制得的NaHSO3放入三颈烧瓶E中,与恒压滴液漏斗中加入的NaBH4发生反应产生NaBO2、Na2S2O4及水,为防止空气将NaHSO3或制取得到Na2S2O4氧化,在反应前先向装置中通入N2或惰性气体;为使反应温度在30-40℃下进行,可利用水浴加热的温度便于控制及受热均匀的特点,进行水浴加热;为减小洗涤Na2S2O4·2H2O晶体时造成的损失,可用无水乙醇进行洗涤;

III. 用亚甲基蓝为指示剂,根据反应4[Fe(CN)6]3-+2S2O42-+8OH-=4[Fe(CN)6]4-+4SO32-+4H2O中K3[Fe(CN)6]与Na2S2O4的物质的量关系,计算出Na2S2O4的质量,再根据物质的含量计算方法得到样品中Na2S2O4的质量分数。

【详解】(1)根据上图仪器a的结构可知a仪器的名称是三颈烧瓶;A装置产生的SO2气体在C中与容器中的NaOH、Na2CO3发生反应,反应后溶液pH=4.1<7,溶液显酸性,说明得到的是NaHSO3,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SO2+Na2CO3+H2O=2NaHSO3+CO2;

(2)在装置E中,NaHSO3与由恒压滴液漏斗中加入的NaBH4发生反应产生NaBO2、Na2S2O4及水,根据电子守恒、原子守恒,可得E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BH4+8NaHSO3 NaBO2+4Na2S2O4+6H2O;

(3)在装置内的空气中含有的氧气具有氧化性,容易将反应物NaHSO3氧化,也容易将反应产生的Na2S2O4氧化,所以为防止发生氧化反应,要先通入N2,将装置内的空气排出,因此通入氮气的作用是将装置E中空气赶出,防止NaHSO3 (或Na2S2O4)被氧化;

(4)从溶液中析出的Na2S2O4·2H2O晶体表面有杂质离子,为将杂质洗去,同时降低物质由于洗涤溶解晶体造成的损失,同时便于晶体的干燥,要使用乙醇洗涤Na2S2O4·2H2O;

(5)在装置E中发生反应NaBH4+8NaHSO3 NaBO2+4Na2S2O4+6H2O,温度在30-40℃下进行,温度低于水的沸点100℃,为便于控制温度及水浴加热具有受热均匀的特点,可采用水浴加热的方式;

(6)根据4[Fe(CN)6]3-+2S2O42-+8OH-=4[Fe(CN)6]4-+4SO32-+4H2O可知

n(Na2S2O4)=n(K3[Fe(CN)6])=×0.10mol/L×0.024L×=9.6×10-3mol,m(Na2S2O4)=

n(Na2S2O4)×M=9.6×10-3mol×174g/mol=1.6704g,则样品中Na2S2O4的质量分数为

(1.6704g÷2.0g)×100%=83.5%。

【点睛】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制备的知识。涉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实验方案的评价、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氧化还原反应及物质纯度的计算等。明确实验原理及实验基本操作方法是解题关键,试题侧重于考查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题目信息的与相关基础知识联合分析,题目难度较大。

9.LiNiO2是一种前景很好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当温度高于850°C时,LiNiO2会分解。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LiNiO2中Ni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工业上用Ni(OH)2与LiOH的混合物在空气流中加热到700~800°C 制得LiNi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加热温度不宜过高的原因是_________,工业上也可用LiNO3代替上述工艺中的LiOH,存在的缺点可能是_______。

(2)以废旧二次电池为原料回收利用合成Ni(OH)2的工艺如下:

已知:酸浸后滤液中含有Ni2+、Al3+、Fe3+、Mn2+;

K sp[Fe(OH)3]=4.0×10-38,K sp[Al(OH)3]=1.0×10-33,K sp[Ni(OH)2]=1.6×10-14;

①滤渣Ⅱ为___________。

②“氧化除锰”是将锰元素最终转化为MnO2而除去,反应历程如下:

i.5S2O82-+2Mn2++8H2O=2MnO4-+10SO42-+16H+;

ii.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③转化操作后,还需经过过滤、洗涤、烘干得到产品。检验Ni(OH)2是否洗涤干净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

④调pH=5操作时,已知溶液中Ni2+浓度为2.0mol/L,则“滤渣II”中是否存在Ni(OH)2沉淀?___________(列式计算,并使用必要的文字说明)。

【答案】(1). +3 (2). 4Ni(OH)2+4LiOH+O24LiNiO2+6H2O (3). 防止温度高于850℃时LiNiO2分解(4). 产生氮氧化物,污染环境(5). Al(OH)3、Fe(OH)3(6). 2MnO4-+3Mn2++2H2O=5MnO2↓+4H+(7). 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先加盐酸酸化,再滴加BaCl2溶液,若无白色沉淀产生,则洗涤干净(8). pH=5,滤液中c(OH-)=10-9mol/L,Qc=c2(OH-)·c(Ni2+)=2×10-18

【解析】

【分析】

(1)根据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等于0判断Ni的化合价;根据反应物、生成物结合电子守恒、原子守恒,书写反应方程式;从温度过高,物质的稳定性分析,结合LiNO3高温分解产生氮氧化合物的毒性判断;

(2)废旧二次电池用硫酸溶解得到的溶液中含有Ni2+、Al3+、Fe3+、Mn2+,然后向溶液中加入NiO,调整溶液的pH=5,由于Fe(OH)3、Al(OH)3的溶度积常数小,这时溶液中含有Al3+、Fe3+形成Al(OH)3、Fe(OH)3沉淀进入滤渣II中,然后载向滤液中加入(NH4)2S2O8氧化溶液中Mn2+变为MnO2进入滤渣III中,再向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Ni2+形成Ni(OH)2沉淀。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1)由于化合物中所有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0,Li为+1价,O为-2价,所以LiNiO2中Ni 的化合价为+3价;在工业上用Ni(OH)2与LiOH的混合物在空气流中加热到700~800°C制得LiNi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i(OH)2+4LiOH+O24LiNiO2+6H2O,加热温度不宜过高,是因为温度高于850℃时LiNiO2会发生分解反应,工业上也可用LiNO3代替上述工艺中的LiOH,但也存在一定缺点,原因是LiNO3受热分解会产生氮氧化物,导致污染环境;

(2)①根据上述分析可知滤渣II中含有的成分是Al(OH)3、Fe(OH)3;

②“氧化除锰”是将锰元素最终转化为MnO2而除去,反应历程如下:

第一步反应是5S2O82-+2Mn2++8H2O=2MnO4-+10SO42-+16H+;反应产生的MnO4-再将溶液中的Mn2+氧化,最终都变为MnO2,所以第二步反应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2MnO4-+3Mn2++2H2O=5MnO2↓+4H+;

③Ni(OH)2沉淀是从含Na+、SO42-等的溶液中过滤出来的,因此检验Ni(OH)2是否洗涤干净可通过检验洗涤液中是否含有SO42-检验,实验操作是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先加盐酸酸化,再滴加BaCl2溶液,若无白色沉淀产生,则洗涤干净;

④调pH=5操作时,c(OH-)===10-9mol/L,已知溶液中Ni2+浓度为2.0mol/L,则c(Ni2+)? c2(OH-) =2.0 ×(10-9)2=2.0 ×10-18< Ksp[Ni(OH)2]=1.6×10-14,所以“滤渣II”中不存在Ni(OH)2沉淀。

【点睛】本题考查了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判断、混合物的分离、提纯、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等知识。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明确反应原理是解题关键,该题较为全面的考查了学生对化学反应原理的掌握,难度适中。

10.含氮化合物对环境、生产和人类生命活动等具有很大的影响。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某分子筛作催化剂,NH3可脱除工厂废气中的NO、NO2,反应机理如下图所示。A包含物质为H2O 和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已知:4NH3(g)+6NO(g) =5N2(g)+6H2O(g) △H1=-a kJ/mol

4NH3(g)+5O2(g)= 4NO(g)+6H2O(g) △H2=-b kJ/mol

H2O(l)=H2O(g) △H3=+c kJ/mol

则反应4NH3(g)+3O2(g)=2N2(g)+6H2O(l)的△H=___________ kJ/mol

(3)工业上利用氨气生产氢氰酸(HCN的反应为:CH 4(g)+NH3(g)HCN(g)+3H2(g ) △H>0

①其他条件一定,达到平衡时NH3转化率随外界条件X变化的关系如图甲所示。则X可以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温度b.压强c.催化剂d.

②在一定温度下,向2L密闭容器中加入n mol CH4和2 moI NH3,平衡时NH3体积分数随n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a点时,CH4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平衡常数:K(a)_____K(b)(填“>”“=”或“<”)。

(4)肌肉中的肌红蛋白(Mb)与O 2结合生成MbO2,其反应原理可表示为:Mb(ag)+O2(g)MbO2(aq),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可表示为:。在37℃条件下达到平衡时,测得肌红蛋白的结合度(a)与P(O2)的关系如图丙所示[]。研究表明正反应速率ν正=k正·c(Mb) · P(O2),逆反应速率ν逆=k逆·c(MbO2)(其中k正和k逆分别表示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常数)。

①试写出平衡常数K与速率常数k正、k逆之间的关系式为K=___________(用含有k正、k逆的式子表示)。

②试求出图丙中c点时,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kPa-1。已知k逆=60s-1,则速率常数k正

=___________s-1·kPa-1。

【答案】(1). N2(2). (3). bd (4). 25 (5). = (6). (7). 2 (8). 120

【解析】

【分析】

(1)根据流程图,可知NH3与废气中的NO、NO2反应产生氮气和水;

(2)根据盖斯定律,将已知的三个热化学方程式叠加,就得到相应的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3)①CH 4(g)+NH3(g)HCN(g)+3H2(g ) △H>0的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增大的吸热反应,根据X越大,NH3的转化率越小分析影响因素;

②根据加入2molNH3、2molCH4时,利用三段式法,结合平衡时氨气含量是30%,计算出各种物质的平衡物质的量,再结合反应时二者消耗关系,可计算CH4的转化率;并根据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计算此时反应平衡常数;

(4)①根据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V正=V逆,结合平衡常数表达式计算K与K正、K逆的关系;

②将P(O2)=4.5kPa,肌红蛋白的结合度(a)是90%,带入平衡常数表达式可得K;将K=中的K、k逆带入可得k正。

【详解】(1)根据流程图可知NH3与废气中的NO、NO2反应,最终产生无毒无害的氮气和水;

(2)①4NH3(g)+6NO(g) =5N2(g)+6H2O(g) △H1=-a kJ/mol

②4NH3(g)+5O2(g)= 4NO(g)+6H2O(g) △H2=-b kJ/mol

③H2O(l)=H2O(g) △H3=+c kJ/mol

根据盖斯定律,将(①×2+②×3-③×30)×,整理可得4NH3(g)+3O2(g)=2N2(g)+6H2O(l)

△H=kJ/mol;

(3)①反应CH 4(g)+NH3(g)HCN(g)+3H2(g )的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增大的吸热反应,根据图象可知:X越大,氨气的转化率越小。

a.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吸热的正反应方向移动,使氨气的转化率增大,a错误;

b.增大压强,化学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逆反应方向移动,使氨气的转化率降低,b正确

c.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但不能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因此对氨气的转化率无影响,c错误;

d.增大,相对来说氨气增大的多,平衡正向移动,但平衡移动消耗量远远小于加入氨气的量,所以氨气的转化率降低,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ad;

②对于反应:CH 4(g) + NH3(g)HCN(g)+3H2(g ),假设反应消耗CH4物质的量为x

开始(mol) 2 2 0 0

转化(mol) x x x 3x

平衡(mol) 2-x 2-x x 3x

根据图象可知在平衡时氨气的体积分数是30%,可得=30%,解得x=0.5,则a点时,CH4的转化率为

=25%;

由于温度不变,所以无论是在线上任何一点,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都不变,因此K(a)=K(b);

(4)①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V正=V逆,由于ν正=k正·c(Mb)· P(O2),ν逆=k逆·c(MbO2),所以k正·c(Mb)· P(O2)= k 逆·c(MbO2),,而反应Mb(ag)+O2(g)MbO2(aq)的平衡常数K=;

②将C点时,P(O2)=4.5,肌红蛋白的结合度(a)是90%带入平衡常数表达式中可得

K==2;

K=,由于K=2,k逆=60s-1带入该式子,可得k正=K?k逆=2×60s-1=120s-1。

【点睛】本题考查了盖斯定律、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有关知识,涉及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及与化学平衡常数与速率常数的关系等的计算的知识。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利用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与解答问题的能力。充分利用题目信息是解答问题的关键。

(二)选考题:(共45分.请考生从给出的2道物理题、2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做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注意所做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凃题目的题号一致,在答题卡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11.利用铁矿石(Fe2O3),可以制得Fe3[Fe(CN)6]2和Fe(SCN)3,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Fe3+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

(2)O、S、C三种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Fe(CO)5是一种浅黄色液体,熔点-20℃,沸点103℃。Fe(CO)5晶体类型是___________。

(3)KSCN是检验Fe3+的试剂之一,与SCN-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为___________(任写一种),SCN-中碳原子的杂化类型为___________。第一电离能I1(N)___________I1(O)(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理由是

___________。

(4)钾晶体(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的晶胞参数为apm。假定金属钾原子为等径的刚性小球且处于体对角线上的三个球相切,则钾原子的半径为___________pm,晶体钾的密度计算式是___________g/m3(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答案】(1). 3d5(2). O>S>C (3). 分子晶体(4). CO2或N2O (5). sp (6). 大于(7). N

原子p能级为半充满状态,更稳定(8). (9).

【解析】

【分析】

(1)Fe是26号元素,Fe原子失去3个电子变为Fe3+,根据构造原理,书写基态Fe3+的价电子排布式;

(2)由于非金属性越强,其电负性越大。分子晶体的熔沸点较低,离子晶体的熔沸点较高,原子晶体的熔沸

点很高;

(3)等电子体中含有的原子数相同,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也相同,据此书写SCN-的等电子体的分子式,根据SCN-的原子结合方式判断其中碳原子的杂化类型。一般情况下同一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大,当原子核外电子处于半满、全满或全空时电离能较大;

(4)小球处于晶胞对角线的位置,先用均摊法计算一个晶胞中含有的K原子数,然后根据晶胞参数为apm计算晶胞的密度。

【详解】(1)Fe是26号元素,Fe原子核外有26个电子,核外电子排布式是1s22s22p63s23p63d64s2,Fe原子失去3个电子变为Fe3+,根据构造原理,可得基态Fe3+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5;

(2)由于非金属性越强,其电负性越大。元素的非金属性:O>S>C,所以可知三种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O>S>C;Fe(CO)5是一种浅黄色液体,熔点-20℃,沸点103℃,熔沸点较低,说明Fe(CO)5是分子晶体;

(3)等电子体中含有的原子数相同,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也相同,则与SCN-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为CO2或N2O。SCN-的中心原子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与CO2的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相同,因此其中的C原子的杂化方式是sp杂化。一般情况下,同一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大,当原子核外电子处于半满、全满或全空时电离能较大。由于N原子p能级为半充满状态,更稳定,所以其第一电离能比O元素的大;

(5)晶胞参数是apm,则晶胞的体对角线为apm,由晶胞结构可知4r=apm,则K原子半径r=pm;由于晶胞参数是apm,所以晶胞的体积V=(apm)3=(a×10-10)3m3;在一个晶胞中含有的K原子数目为:=2,则该晶体的密度ρ=g/m3。

【点睛】本题考查物质结构和性质的知识,涉及价层电子排布式的书写、等电子体、原子杂化、电离能大小比较及晶胞的有关计算与推断等,侧重考查基础知识的再现、公式的灵活运用、空间想像能力及计算能力,难点是晶胞计算,注意均摊法在晶胞计算中的运用方法,题目难度中等。

12.由A(芳香烃)与E为原料制备J和高聚物G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①酯能被LiAlH4还原为醇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名称是___________,J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H的官能团名称为___________。

(2)由I生成J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

(3)写出F+D→G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芳香化合物M是B的同分异构体,符合下列要求的M有______种,写出其中2种M的结构简式:

______________。

①1mol M与足量银氨溶液反应生成4 mol Ag

②遇氯化铁溶液显色

③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3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峰面积之比1:1:1

(5)参照上述合成路线,写出用为原料制备化合物的合成路线(其他试剂任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邻二甲苯(2). C10H12O4(3). 醛基(4). 取代反应(5). n+n+(2n-1)H2O;(6). 4

(7). 、、、(任意两种) (8).

【解析】

【分析】

A分子式是C8H10,符合苯的同系物通式,结合B的分子结构可知A是邻二甲苯,邻二甲苯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为B是邻苯二甲酸,B与甲醇在浓硫酸存在时,加热发生酯化反应产生C是,C在LiAlH4作用下被还原为醇D:,D被催化氧化产生H:,H与H2O2反应产生I:,I与CH3OH发生取代反应产生J:;D 是,含有2个醇羟基,F是,含有2个羧基,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产生高聚物G:;(5) 被氧气催化氧化产生,

与H2O2作用产生,在浓硫酸存在时加热,发生反应脱去1个分子的水生成。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1)根据上述分析可知A是,则A的化学名称是邻二甲苯;J的结构为,可知J分子式为C10H12O4;H为邻二苯甲醛,H含有的官能团名称为醛基。

(2)I结构为,与甲醇发生取代反应产生J:,因此由I生成J的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

(3)F是,D是,二者在浓硫酸存在条件下加热,发生酯化反应,形成聚酯G:

和水,则由F+D→G的化学方程式为:

n+n+(2n-1)H2O;

(4)化合物B是邻苯二甲酸,芳香化合物M是B的同分异构体,符合下列要求:①1 mol M与足量银氨溶液反应生成4 mol Ag,说明分子结构中含有2个醛基;②遇氯化铁溶液显色,说明含有酚羟基;

③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3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峰面积之比1:1:1,说明三种H原子的个数相等,则M 可能的结构为、、、,共有4种不同的结构;

(5)以为原料制备化合物,首先与O2在Cu催化下加热,被氧化为醛;

反应产生的醛与H2O2作用产生,得到的在浓硫酸存在时加热,发生分子内的脱水反应生成。则该合成路线为

【点睛】本题考查有机物的合成及推断的知识。涉及官能团的识别、有机反应类型的判断、限制条件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合成路线的设计等,注意根据有机物的官能团的结构和性质来理解有机反应,注意把握题目所给出的信息来确定官能团的性质为解答该类题目的关键。该题是对有机化学基础的综合考查,难度中等。

2019年高考新课标III卷理综试题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Ar 40 Fe 56 I 127 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高尔基体、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三者都存在于蓝藻中 B.三者都含有DNA C.三者都是ATP合成的场所 D.三者的膜结构中都含有蛋白质

2.下列与真核生物细胞核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中的染色质存在于细胞核中 B.细胞核是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场所 C.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D.细胞核内遗传物质的合成需要能量 3.下列不利于人体散热的是 A.骨骼肌不自主战栗 B.皮肤血管舒张 C.汗腺分泌汗液增加 D.用酒精擦拭皮肤 4.若将n粒玉米种子置于黑暗中使其萌发,得到n株黄化苗。那么,与萌发前的这n粒干种子相比,这些黄化苗的有机物总量和呼吸强度表现为 A.有机物总量减少,呼吸强度增强 B.有机物总量增加,呼吸强度增强 C.有机物总量减少,呼吸强度减弱

D.有机物总量增加,呼吸强度减弱 5.下列关于人体组织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A.血浆中的葡萄糖可以通过组织液进入骨骼肌细胞 B.肝细胞呼吸代谢产生的CO2可以进入组织液中 C.组织液中的O2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组织细胞中 D.运动时,丙酮酸转化成乳酸的过程发生在组织液中 6.假设在特定环境中,某种动物基因型为BB和Bb的受精卵均可发育成个体,基因型为bb的受精卵全部死亡。现有基因型均为Bb的该动物1 000对(每对含有1个父本和1个母本),在这种环境中,若每对亲本只形成一个受精卵,则理论上该群体的子一代中BB、Bb、bb个体的数目依次为 A.250、500、0 B.250、500、250 C.500、250、0 D.750、250、0 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高纯硅可用于制作光感电池

2019届高三化学4月一模试题

2019届高三化学4月一模试题 xx-xx海淀高三理综一模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1216I127 1、纪录片《我在故宫修物》表现了物修复者穿越古今与百年之前的人进行对话的职业体验,让我们领略到历史与化的传承。下列物修复和保护的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BD 银器用除锈剂见新变形的金属香炉复原古画水洗除尘木器表面擦拭烫蜡 A、A B、 B、 D、D 【答案】 A 【解析】 【详解】 A、银器表面锈蚀物成分大多数为氧化银、氯化银、硫化银等,除此外还常会有银合金里所含铜质的腐蚀产物。对于锈层含较多绿锈的,可以考虑使用甲酸溶液,甲酸能有效的分解含铜矿化物,而对银不起作用;对于银器表面变色较深,锈层较厚重的,要考虑用电化学还原的方法处理,涉及到了化学变化,故A 符合题意;

B、变形的金属香炉复原主要原理是通过施加外力使器物恢复原状,未涉及化学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古画水洗除尘是用羊毛排笔蘸温水淋于画上,等画完全浸透进水,在用毛巾蘸干画上的水分,如此进行多次,直到毛巾中挤出的水由污黄浑浊变得澄清透明为止,说明基本将画中的污渍清除干净,未涉及化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D、木器表面擦拭烫蜡是蜂蜡本身的熔点很低,可以用吹风机对固体蜂蜡吹一会,会有稍微融化,此时把软化的蜂蜡大致涂到木头上,再用吹风机的热风吹涂好蜂蜡的木器,使蜂蜡融化,完全覆盖木器,然后用棉布把多余的蜂蜡擦掉,再用热风吹,使蜂蜡更好的渗入木头当中,未涉及化学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答案选A。 【点睛】 本题把化学知识与生活中实际应用项结合,难度不大,关键理解化学变化应有新物质生成,据此解答。 2、下列事实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 A、碱性:NaH>LiH B、热稳定性:Na23>NaH3 、酸性:Hl4>H2S4 D、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Br>HI 【答案】 B 【解析】

陕西省2019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联考及参考答案

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联考 文科综合 (考试时问:150 分钟试卷满分:300 分) 注意事项: I. 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E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口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白 3. 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元效。 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囚。 第I卷 本卷共35 小题,每小题4 分,共1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在大多数鞋企赴内地及东南亚设厂的大背景下,华坚公司远赴“非洲屋脊”埃塞俄比亚建厂,成为中国制鞋业第一个走进非洲的企业口那里经济欠发达,渴望外来投资带动经济发展。华坚公司的负责人表示,通过在国外投资办厂,该公司将产品附加值较低的加工制造转移国外,而在赣州则致力于研友和打造世界鞋业平台。据此完成1 -2 题 1. 华坚鞋业首选埃塞俄比亚建广的主要目的是 A. 扩大生产原料来源、 B. 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c. 降低企业生产成本D. 解决当地就业难题 2. 与东南亚相比,非洲吸引华坚鞋业建厂的优势条件主要是 A. 原料丰富 B. 距欧美市场近

c. 政策扶持D. 海运便利 青海潮是青藏高原的内流湖,湖中盛产裸鲤,近年来水位有所上升口经研究发现,该湖蒸发量与降水量呈负相关。图1 示意公元1000-2000 年之间青海湖盐度和流域内某地降水量变化。据此完成3 -4 题。 3. 1500-1600 年青海湖盐度变化及主要影响是 A. 升高一一湖面冰期延长B 降低一一湖面不易结冰 C. 升高一←裸鲤数量减少 D. 降低一一鸟类数量增加 4. 近年来青海湖盐度呈减小趋势,对此解释不正确的是 A. 流域内降水量增加 B. 流域内蒸发量减少 c. 高山冰雪融化量增大D. 流域面积增加,人湖水量增多 图2 所示盆地某沙漠年平均降水量不超过150 mm,冬季稳定积雪日数在100 -160 天,积雪深度可达20 cm 以上,其植被覆盖率较我国其他沙漠高。据此完成5 -6 题。

2019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2019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1—6单选,7—10多选,共40分) 1. 如图所示,A、B两质点同时同地沿同一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质点沿正方向做匀加速运动 B. B质点沿正方向先减速后加速 C. 经过4s,A质点的位移小于B质点的位移 D. 0~4s内,两质点间的距离先增大后减小 2. 测速仪上装有超声波发射和接收装置,如图所示,B为固定测速仪,A为汽车,两者相距670m,某时刻B发出超声波,同时A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B接收到反射回来的超声波信号时,A和B相距710m.已知声速为340m/s,则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A. 20m/s2 B. 10m/s2 C. 5m/s2 D. 无法计算 3. 在t=0时,A、B两物体在同一地点以相同的初速度沿同一方向运动,A物体 的v-t图象如图,B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两物体的位移相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运动的时间可能等于A B. 在途中B始终在A的前方 C. 在途中任一时刻两物体的速度不可能相同 D. 在途中任一时刻两物体的加速度不可能相同 4. “竹蜻蜓”是一种在中国民间流传甚广的传统儿童玩具,是中国古代一个很 精妙的小发明,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其外形如图所示,呈T字形,横的一片是由木片经切削制成的螺旋桨,当中有一个小孔,其中插一根笔直的竹棍,用两手搓转这根竹棍,竹蜻蜓的桨叶便会旋转获得升力飞上天,随着升力减弱而最终又落回地面.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德国人根据“竹蜻蜓”的形状和原理发明了直升机的螺旋桨.下列关于“竹蜻蜓”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竹蜻蜓”从手中飞出直至运动到最高点的过程中,始终在加速上升 B. “竹蜻蜓”从手中飞出直至运动到最高点的过程中,始终在减速上升 C. 为使“竹蜻蜓”能以图示方向旋转上升,其桨叶前缘应比后缘略高 D. 为使“竹蜻蜓”能以图示方向旋转上升,其桨叶前缘应比后缘略低 5. 如图所示,斜面小车M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一边紧贴墙壁.若再在斜面上加一物 体m,且M、m相对静止,则此时小车受力个数为() A. 3 B. 4 C. 5 D. 6 6.如图所示,一个“V”型槽的左侧挡板A竖直,右侧挡板B为斜面,槽内嵌有一个质量 为m的光滑球C,“V”型槽在水平面上由静止开始向右做加速度不断减小的直线运动的一小段时间内,设 挡板A、B对球的弹力分别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019届高三化学三模试题

2019届高三化学三模试题 2019届高三模拟考试试卷 化学2019.5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12 —16 P—31 S—32 k—39 n—55 Fe—56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18年世界环境日主题为“塑战速决”。下列做法不应该提倡的是( ) A.使用布袋替代一次性塑料袋购物 B.焚烧废旧塑料以防止“白色污染” .用2合成聚碳酸酯可降解塑料 D.用高炉喷吹技术综合利用废塑料 2.用化学用语表示2H2+Hl――→Hgl2150~160℃ 2H3l(氯乙烯)中的相关微粒,其中正确的是( ) A.中子数为7的碳原子:76 B.氯乙烯的结构简式:H2Hl .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D.Hl的电子式:H+

[??l??????]- 3.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Al23的熔点很高,可用作耐火材料 B.NH3具有还原性,可用作制冷剂 .S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纸浆的漂白 D.钠钾合金的密度小,可用作快中子反应堆的热交换剂 4.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使pH试纸显蓝色的溶液中:Na+、g2+、l-、HS- 3 B.(Fe3+)=0.1l?L-1的溶液中:k+、NH+4、S2-4、SN- .kw(H-)=0.1l?L-1的溶液中:Na+、H-3、k+、 N-3 D.0.1l?L-1的NaH3溶液中:NH+4、N-3、Na+、S2 -4 5.实验室用a与H2反应制取氢化钙(aH2)。下列实验装 置和原理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装置甲制取H2 B.装置乙净化干燥H2 .装置丙制取aH2 D.装置丁吸收尾气 6.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用过氧化氢从酸化的海带灰浸出液中提取碘:2I-+

江南十校2019届高三第一次联考(理科)

2019年安徽省“江南十校”综合素质检测 数学(理科)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集合}{2 ,1,0,1,2--=U ,{}U x x x A ∈>=,12,则=A C U {}2,2.-A {}1,1.-B {}2,0,2.-C {}1,0,1.-D 2、复数i i z -=1(i 为虚数单位),则=-z 2 2 . A 2. B 21. C 2.D 3、抛物线22x y =的焦点坐标是 ??? ??21,0.A ??? ??0,21.B ??? ??81,0.C ?? ? ??0,81.D 4、在ABC ?中,角C B A ,,的对边分别为c b a ,,,若C B c b 2,3,72===,则C 2c o s 的值为 37. A 95. B 94. C 4 7 .D 5、已知边长为1的菱形ABCD 中,? =∠60BAD ,点E 满足→ → =EC BE 2,则→ →?BD AE 的值是 31.-A 21.-B 41.-C 6 1.-D 5、我国南北朝时期的科学家祖暅,提出了计算体积的祖暅原理:“幂势既同,则积不容异.” 意思是:如果两个等高的几何体,在等高处的截面积恒等,则这两个几何体的体积相等.利用此原理求以下几何体的体积:曲线)0(2 L y x y ≤≤=绕y 轴旋转一周得几何体Z ,将Z 放在与y 轴垂直的水平面α上,用平行于平面α,且与Z 的顶点O 距离为l 的平面截几何体Z ,的截面圆的面积为l l ππ=2)(.由此构造右边的几何体1Z :其中⊥AC 平面α,

2019届浙江省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届浙江省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及 解析】 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 樊树志在《国史十六讲》中说:“ 政治与血缘的结合 , 看似牢不可破 , 其实不然。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 建国’, 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 立家’, 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 , 就有‘ 国’ 与‘ 家’ 的对立 , 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 ‘ 家’, 只知效忠于‘ 家’, 而不知效忠于‘ 国’ 。” 材料表明 A .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 B.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 C.宗法制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 D.分封制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弊大于利 2. 春秋初诸侯遍行采邑(封地),中后期始行县—郡制度,“ 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 。战国时边地繁荣,始于郡下设县,形成郡—县两级制。以上历史现象产 生的根源是 A .诸侯争霸的推动 B.铁犁牛耕的使用 C.分封制走向崩溃 D.法家思想的推广 3. 自秦朝以后,皇帝为了加强专制主义,不断改革中央机构。下列能正确反映汉、唐、明、清四朝中枢演变过程的是 A .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九品中正制 B.都察院——提点刑狱司——御史台——刺史制度 C.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改土归流 D.内朝或中朝——三省六部制——内阁制度——- 军机处

4. 宋人吴处厚《青箱杂记》载:“ 岭南谓村市为虚,柳子厚《童区寄传》云:‘ 之虚所卖之。’ ……盖市之所在,有人则满,无人则虚,而岭南村市满时少,虚时多,谓 之为虚,不亦宜乎?” 从中可以获悉当时 A .农村集市开始出现 B.农村集市贸易发展 C.草市经营有时空限制 D.商业市镇逐渐兴起 5. 明中叶起,松江“ 布被天下” 的局面真正呈现出来,远销全国各地和海外。但是,江南的棉纺织行业却并未出现手工工场这种集中生产方式。究其原因,可能是 A .棉纺织业出现较晚技术不够成熟 B.小农家庭副业是棉纺织业的主体 C.棉纺织品易损耗不能够集中生产 D.棉花种植分散使集中生产成本高 6. 据道光《苏州府制》记载,晚明苏州府“ 聚居城郭者十之四五,聚居市镇者十之三四,散处乡村者十之一二” 。该史料用来研究明清时期的中国社会,可以得出的最完整 的结论是 ①商品经济发展的速度加快②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增多 ③市民阶层已经有相当数量④雇佣劳动的出现具备可能 A .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②④ 7. 以下观点中,与中国历代王朝基本的经济政策不相符合的有① “ 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② “ 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 (山泽资源)不出则财匮少” ③ “ 待农而食之,虞(山泽资源)而出之,工 而成之,商而通之。” ④ “ 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 A .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8.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秦朝灭亡后“ 法家学说信誉扫地,而儒家学说被长期推崇为官方教义。不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 。“ 这

2019年高考全国卷Ⅰ理综试题解析(精编版)(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物理部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氢原子能级示意图如图所示。光子能量在1.63 eV~3.10 eV 的光为可见光。要使处于基态(n =1)的氢原子被激发后可辐射出可见光光子,最少应给氢原子提供的能量为 A. 12.09 eV B. 10.20 eV C. 1.89 eV D. 1.5l eV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题意可知,基态(n=1)氢原子被激发后,至少被激发到n=3能级后,跃迁才可能产生能量在1.63eV~3.10eV 的可见光。故 1.51(13.60)eV 12.09eV E ?=---=。故本题选A 。

2.如图,空间存在一方向水平向右的匀强磁场,两个带电小球P和Q用相同的绝缘细绳悬挂在水平天花板下,两细绳都恰好与天花板垂直,则 A. P和Q都带正电荷 B. P和Q都带负电荷 C. P带正电荷,Q带负电荷 D. P带负电荷,Q带正电荷 【答案】D 【解析】 【详解】AB、受力分析可知,P和Q两小球,不能带同种电荷,AB错误; CD、若P球带负电,Q球带正电,如下图所示,恰能满足题意,则C错误D正确,故本题选D。 3.最近,我国为“长征九号”研制的大推力新型火箭发动机联试成功,这标志着我国重型运载火箭的研发取得突破性进展。若某次实验中该发动机向后喷射的气体速度约为3 km/s,产生的推力约为 4.8×106 N,则它在1 s时间内喷射的气体质量约为 A. 1.6×102 kg B. 1.6×103 kg C. 1.6×105 kg D. 1.6×106 kg 【答案】B 【解析】 【详解】设该发动机在t s时间内,喷射出的气体质量为m,根据动量定理,Ft mv =,可知,在 1s内喷射出的气体质量 6 3 4.810 1.610 3000 m F m kg kg t v ? ====?,故本题选B。 4.如图,等边三角形线框LMN由三根相同的导体棒连接而成,固定于匀强磁场中,线框平面与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线框顶点M、N与直流电源两端相接,已如导体棒MN受到的安培力大小为F,

2019届高三化学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

江苏省高邮中学2019届高三开学考试卷 化学2019.02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u-64Ba-137 V-51 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 共计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 1. 2018年是“2025中国制造”启动年,而化学与生活、人类生产、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 关,下列有关化学知识的说法错误 ..的是 A.高纯度的二氧化硅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光导纤维遇强碱会“断路” B.我国发射“嫦娥三号”卫星所使用的碳纤维,是一种非金属材料 C.用聚氯乙烯代替木材,生产快餐盒,以减少木材的使用 D.碳纳米管表面积大,可用作新型储氢材料 2. 化学科学需要借助化学专用语言描述,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碳铵的化学式: NH4HCO3 B. 次氯酸的结构式:H—Cl—O 94Pu C. 中子数为145、质子数为94的钚(Pu)原子:145 D. S2﹣的结构示意图: 3. 下列家庭化学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 用灼烧并闻气味的方法区别纯棉织物和纯羊毛织物

B. 用湿润的淀粉-KI 试纸检验 HCl 气体中是否混有 Cl 2 C. 向 Ca(ClO)2 溶液中加入硫酸溶液,来证明 S 、Cl 的非金属性强弱 D. 将一片铝箔用火灼烧,铝箔熔化但不滴落,证明铝箔表面致密Al 2O 3薄膜的熔点高于Al 4. 下列实验装置设计不能.. 达到目的的是 A .实验I :所示装置可制备氨气 B .实验II :检验电解饱和食盐水的产物C12 C .实验III :制取并观察Fe(OH)2沉淀 D .实验IV :吸收SO 2 5. 短周期主族元素X 、Y 、Z 、W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原子序数之和为42,X 原子的核外电子 数等于Y 的最外层电子数,Z 是第IA 元素,W 是同周期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单质的还原性:X >Z B .原子半径:r (X)<r (Y)<r (Z)<r (W) C .Y 、Z 组成的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 D .W 的氧化物的水化物一定是强酸 6. 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氢氧化铁胶体中加入HI 溶液:Fe(OH)3+3H +═Fe 3++2H 2O B .用氨水溶解氢氧化铜沉淀:Cu 2+ +4NH 3?H 2O═[Cu (NH 3)4]2+ +4H 2O C .用稀硝酸除去试管内壁银:3Ag+4H + +NO 3﹣ ═3Ag + +NO↑+2H 2O D .向NaClO 溶液中通入过量的SO 2:SO 2+NaClO +H 2O=HClO +NaHSO 3 7. 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中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一步实现的组合是 ① FeS 2――→O2/高温SO 2――→H2O2 H 2SO 4 ② SiO 2――→HCl (aq )SiCl 4――→H2/高温 Si

江西上饶市重点中学2019届高三六校第一次联考

江西上饶市重点中学2019届高三六校第一次联考 (上饶市一中、上饶市二中、上饶县中、玉山一中、余干中学、天佑中学) 语文 命题学校:玉山一中主命题人:童柳明副命题人:周有忠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今天,后现代写作的叙事实验越来越难以走出小众化的怪圈,回到中国小说传统的声音不时响起。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小说形成了有别于西方的传统。那么,中国小说到底有哪些有别于西方的传统? 中国小说在演进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的叙事传统。西方小说非常重视叙述一个完整的事件,“结构的完整性”往往成为评价一部西方长篇小说的标准。中国小说也注重讲故事,但在故事的结构之外,常常还有另一重潜在的结构,例如明清小说中的“四季结构”,或者说“季节的转换”。以《红楼梦》为例,“四季”具有对应人物、家族命运的叙事功能,如写庆寿、看戏、结社、消夏、过冬,以及一应的衣饰、食物。一部《红楼梦》,不过写几年的春去秋来,便写出了中国人“恒常”的人生与面对自然的心灵世界。可以说,“四季”的结构方式是中国小说对小说结构的独特贡献,深具启发意义。而“四季”之类的结构方式又衍生出在讲故事之外的“非叙事性”,常常描写“无事之事”。再加上大量抒情诗的运用,构成了与西方小说传统的标准大异其趣的景观。 另外,注重人物的语言,重视说话人的“声口”,以语言来表现人甚至用来表现故事,是中国小说的又一个优秀传统。西方文学更重“事”,小说注重描写事件的发展过程。而中国小

说,往往对人物的语言投入更大的关注。我们对中国小说中的某个人物印象深刻,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语言使他成为一个活灵活现、神情毕肖的个人,所谓“如闻其声、如见其人”。金圣叹评《水浒传》的好处,认为“《水浒》所叙,叙一百八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胡适赞美《海上花列传》是“吴语文学的第一部杰作”,认为它的长处在于“语言的传神,描写的细致,同每一故事的自然地发展……”。其中,“语言的传神”是胡适认定这部作品为杰作的重要依据。 当然,小说传统不是一成不变的,中国小说传统也在不断创新和转化。老舍、张爱玲、沈从文等现代作家融合中国小说传统与西方叙事经验的写作,已经成为中国小说传统的一部分。传统需要更新、生长与创造,传统正是在与创新错综复杂、自然而然地结合在一起时,才得以延续的。正如老舍所说,“旧文化的不死,全仗着新文化的输入”。 中国小说传统,应该得到不断的发掘、继承和发扬。中国小说唯有继承发扬自身的传统,才有可能产生世界性的优秀小说作品。正如昆德拉所说的,“伟大的作品只能诞生于它们所属艺术的历史中,同时参与这个历史”。 摘编自《将中国小说的传统重新擦亮》《光明日报》(2018年11月16日)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当前有些中国小说偏离了中国小说优秀传统,越来越难以走出小众化的怪圈。 B. 中西方小说都注重叙述故事,但中国小说在叙事结构上有自身独特的传统。 C. 《红楼梦》中的“非叙事性”情节结构虽然没有叙事功能,却深具启发意义。 D. 张爱玲、沈从文等作家的小说创作既继承了中国小说传统,又丰富了中国小说传统。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文章开篇以“回到中国小说传统的呼声响起”的背景为前提,引出了论证话题。

2019届高三英语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浙江省杭州市建人高复2019届高三英语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卷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称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When does the man say the lecture will begin? A.At 7:30 B.At 8:00 C.At 7:40 2.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most probably take place? A.At the post office B.At the airport C.At the hospital 3.What are the two speakers talking about?? A. A big travel company B. A job opportunity C.An inexperienced salesman 4.What does the man mean? A.Bill isn’t ready to help others B.Bill doesn’t want to listen to him C.Bill is actually in need of help himself 5.What does John think of his holiday? A.Wonderful B.Awful C.Boring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Why didn’t the woman show up for class? A.She met a traffic accident B.She talked with the man C.There was something wrong with her car 7.What will the woman probably do? A.Have her car repaired B.Rent a car C.Buy a new car

(word完整版)2019年高考理综试卷(全国一卷)生物部分

2019年高考理综试卷(全国I卷)生物部分 一、选择题(36分) 1.细胞凋亡是细胞死亡的一种类型。下列关于人体中细胞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A:胎儿手的发育过程中不会发生细胞凋亡 B:小肠上皮细胞的自然更新过程中存在细胞凋亡现象 C:清除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过程中不存在细胞凋亡现象 D:细胞凋亡是基因决定的细胞死亡过程,属于细胞坏死 2.用体外实验的方法可合成多肽链,已知苯丙氨酸的密码子是UUU,若要在体外合成同位素标记的多肽链,所需的材料组合是【】 ①同位素标记的tRNA ②蛋白质合成所需的酶③同位素标记的苯丙氨酸 ④人工合成的多聚尿嘧啶核苷酸⑤除去了DNA和mRNA细胞裂解液 A:①②④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③⑤ 3.将一株质量为20g的黄瓜幼苗栽种在光照等适宜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植株达到40g,其增加的质量来自于【】 A:水、矿质元素和空气B:光、矿质元素和水 C:水、矿质元素和土壤D:光、矿质元素和空气 4.动物受到惊吓刺激时,兴奋经过反射弧中的传出神经作用于肾上腺髓质,使其分泌肾上腺素;兴奋还通过传出神经作用于心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 B:惊吓刺激可以作用于视觉、听觉或触觉感受器 C:神经系统可直接调节,也可通过内分泌活动间接调节心脏活动 D: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会使动物警觉性提高、呼吸频率减慢、心率减慢 5.某种二倍体高等植物的性别决定类型为XY型。该植物有宽叶和窄叶两种叶型,宽叶对窄叶为显性。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含有基因b的花粉不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窄叶性状只能出现在雄株中,不可能出现在雌株中 B:宽叶雌株和宽叶雄株杂交,子代中可能出现窄叶雄株 C:宽叶雌株和窄叶雄株杂交,子代中既有雌株又有雄株 D:若亲本杂交后子代雄株均为宽叶,则亲本雌株是纯合子 6.某实验小组用细菌甲(异养生物)作为材料来探究不同条件下种群增长的特点。设计了三个实验组,每组接种相同数量的细菌甲后进行培养,培养过程中定时更新培养基,三组的更新时间间隔分别为3h、10h、23h,得到a、b、c三条种群增长曲线,如下边左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细菌甲能够将培养基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 B:培养基更换频率的不同,可用来表示环境资源量的不同 C:在培养到23h之前,a组培养基中的营养和空间条件都是充裕的 D:培养基更新时间间隔为23h时,种群增长不会出现J型增长阶段

江苏省2019届高三模拟考试(四)·化学

江苏省2019届高三教学情况调研(四) 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N 14O 16Na 23Al 27P 31S 32Cl 35.5K 39 Ca 40Cr 52Fe 56Cu 64 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 1.中国古代著作中有许多涉及化学的叙述,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A.《本草衍义》中对精制砒霜过程有如下叙述:“取砒之法,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烟上飞着覆器,遂凝结累然下垂如乳,尖长者为胜,平短者次之。”文中涉及的操作方法是蒸馏B.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中,宣纸主要由合成纤维制造 C.《汉书》中“高奴县有洧水可燃”,洧水指汽油 D.《天工开物》中“凡石灰,经火焚炼为用”,“石灰”指碳酸钙 2.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3517Cl与3717Cl得电子能力不相同 B.用电子式表示CO2的形成过程: C.HClO的结构简式:H-Cl-O D.铬(2452Cr)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3.下列物质性质与相应结果或应用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某地雨水经过一段时间,其pH由4.68降为4.28,因为水中溶解了较多的CO2 B.乙醇和水都可与金属钠反应产生可燃性气体,所以乙醇分子中的氢与水分子中的氢具有相同的活性 C.二氧化硅不与强酸反应,可用石英器皿盛放氢氟酸 D.锌的金属活泼性比铁强,可用于保护石油管道(碳素钢管)以减缓其腐蚀 4.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甲乙丙A.图甲:实验室中进行合成氨操作 B.图乙:比较Na2CO3、NaHCO3的稳定性

浙江省2019届高三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及答案-打印版

浙江省2019届高三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及答案 考生须知: 1.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纸规定的地方。 3.答题时,请按照答题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答题,在本试卷纸上答题一律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场(cháng)院四周都岑(cén)寂了下来,只有苇塘里蛙声一片:老书记望着院子里刚收获的玉米,感慨地说:“真是堆积如山哪!” B.南曲柔缓婉转的曲调,和北方遒劲(jìn)朴实的声调不能互相调节,只好改弦更(gng)张,但无论南曲或北曲,都并未超出杂剧的范畴。 C.众多大牌导演在蜇伏了一年以后,在市场的召(zhào)唤下纷纷“出山”争霸天下,使得今年的华语片市场格外热闹;影片(pin)各具特色,不会混淆。 D.这是一幅饱蘸(zhàn)着大师才情的作品,无论谁见到,都会感到运筹帷

幄的豪迈席卷而来,可以说它至今依然是我国这一领域的翘(qiào)楚。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5分) 中华山河表里形胜,自然的奇迹似乎是顽皮的山鹿率性奔跃之后留下的斑驳蹄印。 两千余座石窟、十万余尊佛像从北魏开始启程,一路逶迤走到唐的时空廊坊。一代复一代的工匠勒绳搭架在山崖钎凿锤打,劳作的汗渍在衣衫上形成片片云图,他们湿漉漉的发髻几近浸透了半个洛阳城。[甲]诸佛、菩萨、罗汉、力士、夜叉、飞天……,或立或坐或卧,姿态万千,神情自若,既悲又悯,俯视世间芸芸众生的喜怒哀乐。[乙]佛的目光要把这一切包涵,无论你是谁,从哪里来,在智慧与光明的化身面前,多舛的肉身都俨然一粒尘埃。[丙]光明使所有的物象透明空盈,苦思冥想日日追求的重如泰山的名利权势,在此且放下——因为,你在佛的面前永远是孩子。 2.文段中加点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几近 B.芸芸众生 C.包涵 D.俨然 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甲 B.乙 C.丙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摩拜单车因为通过手机就能快速租用,半小时仅收取1元人民币,押金也随时可以退,所以用户们认为租用它方便实惠。

宁夏育才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英语

绝密★启用前 宁夏育才中学2019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 英语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白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的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亳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考生必须按照题号在答题卡各题号相对应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写在草稿纸上、超出答题区域或非题号对应的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4.保持卡而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第I卷(选择题) 第一部分:听力理解(共两节。满分30分) 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五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下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 What does the woman mean? A.The man can't smoke at all. B.The man can smoke? C?Neither of them can smoke here? 2? Where does the woman want to go? B.The Art Museum.

2019届高三化学复习计划

2019 届高三化学复习计划 务川民族中学高中化学纪国君 一、化学学科分析 1、知识特点:化学虽是一门理科,但是基础知识繁杂。虽然大多数有规律可循,但要求学生记忆的特别多。有些化学反应原理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来掌握。学生学起来难度不高,但真正要掌握并熟练运用知识并不容易,一般学生要得高分也必须下大工夫来记忆化学基础知识,不一定要背诵,但一定要多翻课本。 2、高考化学试题特点:题量少,容量大,题干长,尤其是后边的四道非选择大题,学生阅读起来很吃力,更有一部分学生连题目意思都读不懂。 二、复习达到目标 使年级90%的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初步构建整个高中化学的基础网络,基本养成学生正确审题、答题的良好习惯,在2019年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三、复习进度 1、第一轮系统复习阶段:2018年7月至2019年1月底。 第一轮复习是高考复习的关键,是基础复习阶段,这个阶段通常是逐章节复习,利用这段时间在高考范围内把每个知识点逐个过关,毫不遗漏。切忌急躁,需要结合教材循序渐进、查漏补缺、巩固基础,

只有知识扎实了,构建成网络了,知识也就系统了,才有利于综合提高。单学科训练、适当学科单元内综合,单学科归纳总结,是主要的复习形式;基本按照课本的知识序列,分单元进行全面复习;重点是锤炼知识,夯实基础,循环提高;着重抓纲务本,建立以章为单元的知识体系,解决知识的覆盖面,在广度上不留死角,在深度上不留疑问,过好“双基”关。单元过关是搞好一轮复习的关键。 第一轮复习计划 时间教学内容 第一周、第二周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第1讲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 第2讲物质的量浓度 第三周、第四周、第五周、第六周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1讲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 第2讲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离子的检验、鉴别及推断 第3讲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和应用 第4讲专题总结 第七周、第八周、第九周 第三章常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

2019届高三第一次全国大联考(全国Ⅰ卷)-理科数学

绝密★启用前 2019年第一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Ⅰ卷】 理科数学 (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全集U =Z ,集合{|(3)0,}P x x x x =-≥∈Z ,{|0}Q x x =>,则() U P Q e等于 A .(0,3) B .{12}, C .(0,2) D .{2} 2.若复数z 满足(1i)1i z -=+,i 为虚数单位,则2019z = A .2i - B .i C .i - D .2i 3.已知命题p :“对任意的1x ≥,ln 0x ≥”的否定是“存在01x ≥,0ln 0x <”,命题q :“01k <<”是“方 程2220x y ky k ++++=表示圆”的充要条件,则下列命题为真命题的是 A .p q ∨ B .p q ∧ C .p q ?∨ D .p q ?∧ 4.已知单位向量,a b 满足20||+-?=a b a b ,则+2||a b = A .3 B .2 C .9 D .4 5.已知π20 sin d a x x = ? ,若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则输出k 的值是

北京市重点中学2019届高三第一次月考练习

北京市重点中学2019届高三第一次月考练习 高三化学2019.09 (测试时间90分钟,共100分) 第1卷(2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I-35.5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10个小题,共20分) 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久置于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加硫酸时有气体产生 ②浓硫酸可用于干燥氢气、氯化氢、碘化氢等气体,但不能干燥氨气、二氧化氮气体 ③SiO2和CQ都是酸性氧化物,都能与强碱溶液反应,但不能与任何酸反应 ④玻璃、水泥、水晶项链都是硅酸盐制品 ⑤蔗糖炭化的演示实验中,浓硫酸既体现了其强氧化性又体现了其脱水性 ⑥氢氧化铁胶体与氯化铁溶液分别蒸干灼烧得相同的物质 A.①④⑤ B. ①⑤⑥ C . ②③④ D .④⑤⑥ 2. 用氯气消毒的自来水配制下列溶液时,会使配得的溶液变质的是 ① NaQH ② AgNQ ③ Na^CQ ④ NaBr ⑤ FeC2 A.只有②④ B ?只有④⑤ C.只有②④⑤ D ?全部 3. 室温时,两个容积相同的烧瓶中分别盛有M和N 两种气体(同温同压),取下弹簧夹A, 使两烧瓶内的气体接触(如图),容器内的压强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编号①②③④ 气体M 气体N SO : 比 4 HC1 NO 6 A.①②③④ B .②④①③ C .④①②③D 4. 碳跟 浓硫酸共热产生的气体X和铜跟浓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Y同 时通入盛有足量氯化钡溶液的洗气瓶中(如图装置),下列有关 说法正确的是 A .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中有碳酸钡 B .在Z导管出来的气体中无二氧化碳 .①④③② D .洗气瓶中无沉淀产生 5. 某温度下,将Cl2通入KOH溶液中得KCl、KCIQ和KClO的混合溶液。经测定ClOf和CIO- 物质的量之比为2:1,则反应中被还原的C l2与被氧化Cl2的 A. 2:3 B . 3:4 6. 下列有机物命名正确的是 11:3 D . 10:3 CH3- CH-C^CH A. 2-甲基-3- 丁炔

2019年高考化学试卷-(全国II卷与答案)

2019年全国卷Ⅱ理综化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F 19 Na 23 S 32 Cl 35.5 As 75 I 127 Sm 150 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 7.“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著名诗句,下列关于该诗句中所涉及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B.蚕丝属于天热高分子材料 C.“蜡炬成灰”过程中发生了氧化反应 D.古代的蜡是高级脂肪酸酯,属于高分子聚合物 8.已知N 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3g 3He含有的中子数为1N A PO 数目为0.1N A B.1 L 0.1 mol·L?1磷酸钠溶液含有的3 4 C.1 mol K2Cr2O7被还原为Cr3+转移的电子数为6N A D.48 g正丁烷和10 g异丁烷的混合物中共价键数目为13N A 9.今年是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150周年。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W、X、Y、Z为短周期主族元素,W与X的最高化合价之和为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原子半径:W

C 向盛有饱和硫代硫酸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稀 盐酸 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溶液变浑浊 D 向盛有FeCl3溶液的试管中加过量铁粉,充分 振荡后加1滴KSCN溶液 黄色逐渐消失,加KSCN后溶液颜色不变11.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不能正确表达反应颜色变化的是 A.向CuSO4溶液中加入足量Zn粉,溶液蓝色消失 Zn+CuSO4Cu+ZnSO4 B.澄清的石灰水久置后出现白色固体 Ca(OH)2+CO2CaCO3↓+H2O C.Na2O2在空气中放置后由淡黄色变为白色 2Na2O22Na2O+O2↑ D.向Mg(OH)2悬浊液中滴加足量FeCl3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3Mg(OH)2+2FeCl32Fe(OH)3+3MgCl2 12.绚丽多彩的无机颜料的应用曾创造了古代绘画和彩陶的辉煌。硫化镉(CdS)是一种难溶于水的黄色颜料,其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a和b分别为T1、T2温度下CdS在水中的溶解度 B.图中各点对应的K sp的关系为:K sp(m)=K sp(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