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教案

高二政治必修4《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武汉市第16中学闵婕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理解联系的含义,重点把握联系的三大特征。

2、能力目标

(1)把握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的能力。

(2)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会从认识事物内部联系——事物外部联系——全面的分析,提高辩证思维能力)

3、觉悟目标

以生动有趣的图片故事、漫画、古诗等手段,激发学生学习激情,树立唯物辩证的联系观,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社会的密切联系,有效地改造世界,学会用联系的观点认识和处理自己学习和生活中的矛盾。

(二)说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在反复研读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联系的特点。

教学难点:联系的客观性。

三、说教学过程设计

1、情景导入(2—3分钟)

可用课件展示“食物链”图

或苏轼《惠崇春江晚景》诗: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导入,让学生初步了解食物链之间存在的关系或鸭子与水之间的关系,从而引出一个新概念——联系。

2、情景分析(30分钟)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们要突出教材的重点(联系的特点),明了地分析教材的难点(联系的客观性)。

(1)联系的特点(重点)

第一、联系具有普遍性

可通过让学生从食物链中找多少条食物链?

1、事物之间(横向联系、纵向联系)

2、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

3、整个世界→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第二、联系的客观性

在分析这个问题时,我特别设置了三个探究活动:

可用课件展示:12星座图(略)

探究一:①星座的能预测你的未来和命运吗?

②真的是乌鸦报丧,喜鹊报喜,左眼跳财,右眼跳灾吗?

③吉凶数字:7424994 —真的会“妻死儿死舅舅死”,168—“一路发”吗?

学生讨论:

总结:不是,联系是客观的,上述都是主观臆造的联系,缺乏科学依据。

探究二:根据相关理论解释“温室效应”、“酸雨”、“沙尘暴”、“泥石流”、“空气质量下降”等现象出现的原因。

学生讨论:

总结:联系是客观的,违背联系的客观性,必将受到惩罚。(通过这个问题的分析,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探究三:联系是客观的,是否意味着人们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呢?让学生举例说明

总结:不是,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同时,借此机会,还要给学生指出,人们建立起来的联系,即人为事物的联系。它与自在事物的联系一样也是客观的。例如:毛泽东诗词中的“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中的武汉长江大桥就可以论证。第三:联系具有多样性

先可通过课件展示:

①“鱼儿离不开水,瓜儿离不开秧”。②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③时势造英雄。④“虚心使人进步”。

⑤一着不慎,满盘皆输。⑥唇亡齿寒

这些成语典故体现了哪些联系?说明了什么?并引导学生分析联系多样性这一原理的方法论意义:做事情要求我们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四、知识反馈练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