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灌肠

中药灌肠
中药灌肠

中药灌肠

中药保留灌肠又称肛肠纳药法。是将中药煎剂或掺与散剂,自肛门灌入,保留在直肠结肠内,通过肠粘膜吸收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具有清热解毒、软坚散结、活血化瘀等作用。

操作内容:

具体操作:

1、向病人解释操作目的以取得配合,嘱患者排便,以利药物吸收。

2、协助病人取合适体位(左右侧卧位、膝胸卧位)

3、用石蜡油润滑肠道冲洗袋前段10cm-15cm,自肛门插入15cm-20cm。液面距肛门小于30cm,缓慢注入药液,便于药物保留,操作过程中动作应轻柔,边操作边询问病人有无不适,操作中如有抵抗感,不能强行插入肛管。

4、药物注入完毕后,反折肛管,用卫生纸包裹肛管前段,拔出肛管,用卫生纸在肛门出轻轻按压,嘱病人取膝胸位,尽可能忍耐,是药液保留30m-1h左右,便于药物吸收。

5、整理用物、用物按消毒原则处理。

中药保留灌肠法流程图

物品准备

中药灌肠液、灌肠筒、治

疗盘、弯盘、肛管、纱布、石蜡油、棉签、血管钳、调节夹、草纸、橡胶单、治疗巾、输液架、水温计

患者准备

素质要求

仪表大方,举止端庄 服装、鞋帽整齐 态度和蔼,语言温柔 洗手,戴口罩

插管前准备

嘱病人排二便,核对、解释,取左侧卧位,抬高臀部,脱裤,屈膝,垫橡胶单、治疗巾,屏风遮挡、保暖 取中药灌肠液约200毫升,

倒入灌肠筒内,挂在盐水架上,移至病员床边(液面离肛门约40~50厘米)

插 管 滴灌药液

观 察

拔 管

松开血管钳,滴入药液通

畅后,调节滴速为60~80滴/分。

药液滴完,用血管钳夹紧肛管,缓缓拔出,置于弯盘内,分离肛管,用草纸轻轻按压肛门。

整 理 记录

灌肠液量、滴注过程、时间、病员反应等,签名

弯盘置于臀沿,润滑肛管前端,排气,夹紧血管钳,分开臀部,将肛管插入肛门15~20厘米,稍停片刻,固定 病员反应、药液滴入情况。

协助病员平卧、抬高臀部,整理床单位,清洁用物,洗手。

适应症:

1.用于高热等症,以镇静、催眠。

2.控制肠道感染。如结肠炎、直肠周围脓肿、肠道易激综合症。3.控制慢性炎症的临床症状,如慢性盆腔炎、慢性前列腺炎等。4.降低血液中的含氮物质,如氮质血症等疾患。

注意事项:

1、操作前先了解病人的病变部位,掌握灌肠的卧位和肛管插深度,一般视病情而定。如慢性痢疾,病变多在直肠和乙状结肠,宜采取左侧卧位,插入的深度以15~20厘米为宜,溃疡性结肠炎病变多在乙状结肠或降结肠,插入深度应达18~25厘米,阿米巴痢疾病变多在回盲部,应采取右侧卧位。

2、减轻肛门刺激,宜选用小号肛管,压力宜低,药量宜小;为促进药物吸收,插入不能太浅,操作前须嘱排空大便,必要时先作不保留灌肠。

3、一般用量100ml-200ml,小剂量药液灌肠时应加倍稀释,以增加吸收率。

4、慢性肠道疾患病人应在晚间睡前灌入,灌肠后药液保留时间越长越好,并减少活动。

5、灌肠液应温度适宜:一般为39℃~40℃。可根据药性、年龄及季节作适当调整。清热解毒药温度宜偏低,以10℃~20℃之间为宜;清热利湿药则稍低于体温,以20℃~30℃为宜;补气温阳,温中散寒之药温度以38℃~40℃之间为宜。老年人药温宜偏高。冬季药温宜偏高,夏季可偏低。

6、肛门、直肠和结肠等手术后或大便失禁病人,不宜保留灌肠。

7、向病人及家属宣讲中药保留灌肠的注意事项及肠道疾病的预防保健知识,以取得病人的配合。

8、灌肠筒、洗器,用后应消毒灭菌。肛管尽量采用一次性用品。用

后按《消毒技术规范》要求处理。

中药灌肠操作流程

中药灌肠操作规程 中药保留灌肠法是将中药汤剂,自肛门灌入,保留在直肠或结肠内,通过肠粘膜吸收,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一、目的:将中药煎剂自肛门灌入,保留在直肠或结肠内,通过肠黏膜吸收,达到治疗目的。 二、适应症:盆腔炎、附件炎、阴道炎、宫颈糜烂、肌瘤、囊肿,腹痛,徵瘕积聚等。 三、禁忌症:孕妇,妇女月经期,胎膜早破,前置胎盘,妊高症,有阴道出血情况。 四、注意事项: (1)操作中严密观察病情,注意腹部保暖。 (2)中药保留灌肠前应先了解病变的部位,以便掌握灌肠时的卧位和肛管插入的深度,灌肠前让病人排空大便,必要时可先行清洁灌肠。 (3)药液温度应保持在39℃~41℃,过低可使肠蠕动加强,腹痛加剧,过高则引起肠粘膜烫伤或肠管扩张,产生强烈便意,致使药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短、吸收少、效果差。 五、操作方法 (1)素质要求:仪表端庄,整齐。查看医嘱并转抄评估病人病情,核对,解释。

(2)用物准备:医嘱单、记录单、治疗卡、治疗盘、滤好的中药煎剂 200ml 放入量杯中贴有标签、床号、姓名、药名、量、用法)灌肠器(一次性输液装置一套)血管钳(经过高压灭菌)棉签、卫生纸、橡皮布、治疗巾或一次性中单、石腊油、输液架、必要时备屏风。 (3)配液:测温度(38--41°C)查对,将一次性输液器插入适量药液袋。 (4)操作要点:1)核对,解释,请排二便,关门窗,无关人员回避,必要时屏风遮挡。输液架移近床旁。2)协助病人脱裤至膝并取左侧卧位,屈膝成 80°C角,臀部靠近床沿,铺治疗巾于臀下。 (5)灌肠(三注意:核对、轻摇药液、高度):排少许药液后夹紧,管子理顺,置于臀下。垫纸分开臀部显露肛门,轻插肛管入直肠 15—20cm(指导深呼吸、哈气),控制调节器,使药液缓缓流入,调滴数(68—80 滴),固定,观察病人反应、药液滴入情况。 (6)拔管:撕胶布,缓慢拔出输液器,按揉肛门。

中药汤剂用于婴幼儿保留灌肠

中药汤剂用于婴幼儿保留灌肠 发表时间:2011-08-08T09:53:40.933Z 来源:《中国健康月刊(学术版)》2011年第6期供稿作者:王清珍[导读] 用50ml注射器抽取药液,去除注射器针头,注射器乳头处接导尿管,排尽尿管内空气。 王清珍 【中图分类号】R4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6-0390-01 目前,中医药治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中药治疗婴幼儿发热、肠炎、肺炎等常见病以其见效快副作用小受到医护人员和患儿家长的欢迎,但因口服中药味苦难以被患儿接受,因此,近两年来我们试用中药汤剂保留灌肠收到良好效果。 1准备 1.1将中药按口服汤剂2倍药量煎成量为20-50ml,据患儿年龄大小增减药液量,药温晾至39-41℃。 1.2备50ml注射器、甘油、1-3号胶导尿管(根据患儿年龄选择)、镊子一把(消毒备用)。 2操作 2.1用50ml注射器抽取药液,去除注射器针头,注射器乳头处接导尿管,排尽尿管内空气。 2.2患儿排便10分钟后,由家长引逗安慰患儿,使其情绪稳定,患儿采取左侧卧位或俯卧位(俯卧位更易于药液肠内保留)。 2.3将尿管一头涂上甘油,轻轻插入患儿肛门3-10厘米(根据患儿年龄),将药液缓缓注入患儿肠腔内,同时密切注意患儿有无面色苍白、腹痛、大汗等症状,如有不适症状立即拔出尿管。 2.4注药完毕,再缓缓注入39-41℃温开水,反折尿管,轻轻拔出尿管,保留30分钟以上。 2.5操作全过程需要患儿家长配合安慰患儿,如果患儿平时睡眠较深,可在熟睡5分钟后进行操作效果更好。 3总结 中药汤剂灌肠疗效明显,治疗小儿发热、腹泻、肺炎等常见病都取得满意效果,缩短了病程,减少了抗生素的使用,对患儿远期健康更为有利。 作者单位:061000河北省沧县医院

灌肠操作流程

大量不保留灌肠的操作流程 1.操作前: (1)核对:接到医嘱,双人核对无误。 (2)评估: ①病人的床号、姓名、腕带、患者腹部有无包块、胀气。肛周皮肤及粘膜情况。有无灌肠禁忌症。 ②解释:操作目的,并取得配合。 ③询问:患者有无大便盆,并准备妥当。 (3)准备: ①护士:洗手、戴口罩,衣帽整洁,修剪指甲。 ②环境:关闭门窗、调节室温、遮挡病人。 ③用物:按医嘱备灌肠液、弯盘、肛管(18~22号)、灌肠筒(一次性灌肠袋)、1000ml量杯、润滑油、止血钳、手纸、水温计、搅棒、一次性尿布、输液架、便盆、手套。 ④按医嘱配灌肠液,一般为0.1%~0.2%肥皂水或生理盐水(温度39~41℃,降温用28~32℃)。液量:成人500~1000ml,儿童200~500ml。 ⑤用物准备完毕之后,二人查对。 2.操作中: (1)核对:携用物至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床号、姓名及灌肠溶液。

(2)准备体位:协助患者取左侧卧位,双膝屈曲,裤腿至膝部,臀部移至床沿。 (3)垫巾:垫橡胶单和治疗巾于臀下。 (4)盖好被子,只暴露臀部。 (5)准备灌肠筒、戴手套:将灌肠筒挂于输液架上,筒内液面高于肛门40~60cm。戴手套。 (6)连接润滑肛管、排气:连接肛管,润滑肛管前端,排尽管内气体,夹管。 (7)插肛管:左手垫卫生纸分开肛门,暴露肛门口,嘱患者深呼吸,右手将肛管轻轻插入直肠7~10cm。固定肛管。 (8)灌肠:开放管夹,使液体缓慢流入。 (9)观察:密切观察筒内液面下降速度和患者的情况。 (10)拔管:待灌肠液即将流尽时夹管,用卫生纸包裹肛管轻轻拔出,放入弯盘内,擦净肛门。 (11)保留灌肠液:协助患者取舒适的卧位,嘱其尽量保留5~10min后再排便。 (12)排便:对不能下床的患者,给予便器,将卫生纸、呼叫器放于易取处。扶助能下床的患者上厕所排便。 3.操作后: (1)整理用物:排便后及时取出便器,擦净肛门,协助患者穿裤,整理床单位,开窗通风。 (2)采集标本:观察大便性状,必要时留取标本送检。

中药灌肠操作规范流程

中药灌肠操作规范流程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中药保留灌肠法操作规范 中药保留灌肠法是将中药汤剂自肛门灌入,保留在直肠或结肠内,通过肠粘膜吸收,达到治疗疾病之目的的一种方法。 【适应证】 适用于慢性结肠炎、慢性肾功衰、带下病、慢性盆腔炎、盆腔包块、慢性痢疾等疾病。 【操作流程】 (1) 仪表:着装整洁,佩戴胸牌,洗手,戴口罩。备齐用物(治疗盘,灌肠筒或输液管,水温计,弯盘,肛管,纱布,石蜡油,棉签,止血带,止水夹,输液架, 橡胶单,治疗巾或卫生纸,中药液,治疗本),携至床旁,说明目的,取得配合,嘱病人排二便,遮挡病人。 (2)灌肠液去渣,温度适宜.一般以39-40摄氏度为宜。 (3)去左侧卧位,松开衣裤,将裤脱至大腿上1/2处,膝屈曲位。 (4)臀下用小枕垫高10厘米,垫上橡胶单及治疗巾或卫生纸,注意保暖。 (5)取去渣中药液约200毫升,倒入灌肠筒内。 (6)将灌肠筒挂在输液架上,携至病人床旁(液面离肛门40-50厘米)。 (7)弯盘置于臀缘,润滑肛门前端。 (8)排气,夹紧水夹。 (9)左手分开臀部,右手持肛管插入。 (10)稍停片刻固定。 (11)松输液夹。 (12)滴入通肠,调整滴数。

(13)询问病人对药液滴入的反应。 (14)药液滴完后,用止血钳夹紧肛管缓缓拔出,置弯盘内。 (15)分离肛管,用卫生纸轻轻按压肛门。 (16)嘱病人平卧一小时。 (17)整理床单位,清理用物。 (18)洗手。 (19)记录灌肠液量,滴入过程、时间,病人反应并签名。 【注意事项】 (1)在保留灌肠操作前,应了解病变的部位,以便掌握灌肠的卧位和肛管卧位插入的深度。 (2)观察前,应嘱病人先排便.肛管要细,插入要深,压力要低,药量要少。 (3)肠道病变病人在晚间睡前灌入为宜,并减少活动。 (4)药液温度要适宜,一般为39-40摄氏度,虚症可为40-44摄氏度。. (5)灌肠筒要清洁消毒处理,肛管可用一次性的,一人一用,用后按《医疗废物管理办法》规定处理。 (6)肛门、直肠和结肠等手术或大便失禁、下消化道出血者、妊娠妇女病人禁用灌肠治疗。 华坪县中医医院 2012年1月10日 中药保留灌肠操作流程图

中药保留灌肠

中药保留灌肠法 一、定义灌肠法: 是将一定量的液体由肛门经直肠灌入结肠,以帮助患者清洁肠道排便、排气或由肠道供给药物或营养,达到确定诊断和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 二、分类: 根据灌肠的目的可分为保留灌肠和不保留灌肠:根据灌入的液体量又可将不保留灌肠分为大量不保留灌肠和小量不保留灌肠。 1、大量不保留灌肠: 目的:①刺激肠蠕动,软化粪便,排除肠胀气,减轻腹胀。②清洁肠道,为手术、检查和分娩作准备。③稀释和清除肠道内有害物质,减轻中毒。④为高热病人降温。 灌肠溶液常用0.1%-0.2%的肥皂液,生理盐水。成人每次用量为500-1000毫升,小儿200-500毫升,溶液温度为39-41摄氏度,降温时用28-32摄氏度,中暑用4摄氏度。筒内液面高于肛门约40-60厘米,伤寒患者灌肠时,灌肠筒内液面不得高于肛门30厘米,液体量不得超过500毫升。成人插入7-10厘米,小儿插入深度约4-7厘米。保留5-10分钟。 2、小量不保留灌肠: 目的:软化粪便,解除便秘,排除肠道积气,减轻腹胀,适用于腹部或盆腔手术后病人及危重病人、年老体弱者、小儿及孕妇等。 灌肠液:按医嘱配制,常用有"1、2、3"灌肠液(50%硫酸镁30ml、甘油60ml、水90ml)或甘油50毫升加等量温开水,各种植物油120-180毫升,溶液温度为38摄氏度。筒内液面高于肛门部超过30厘米,成人插入7-10厘米,小儿插入深度约4-7厘米。保留5-10分钟。保留10-20分钟。 中药保留灌肠:是将中药汤剂自肛门灌入,保留在直肠或结肠内,通过肠粘膜吸收,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一种方法.此法适用于慢性结肠炎、慢性肾功衰、慢性盆腔炎、慢性痢疾等疾病。 常用溶液,药物及计量遵医嘱准备,灌肠溶液量不超过200毫升,温度:38摄氏度,①镇静、催眠用10%水合氯醛,剂量按医嘱准备;②抗肠道感染用2%小柴碱,0.5%-1%新霉素或其他抗生素溶液。插入肛门15-20厘米。药液注入完毕,在注入温开水5-10毫升,嘱患者尽量保留药液在1小时以上。液面离肛门小于30厘米. 左侧卧位 阿米巴痢疾:采取右侧卧位,病变部位:回盲部 操作流程 评估-解释-准备用物-核对-体位-抬高臀部,臀下用小枕垫高10厘米,垫上橡胶单及治疗巾或卫生纸,注意保暖.- 润滑肛门前端-插管-调整滴数.-拔管-操作后处理。

灌肠操作操作流程[精.选]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 方便更改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灌肠操作操作流程 清洁灌肠是指经肛门往直肠灌入某种液性药物,从而达到软化粪便、刺激肠蠕动、促进排便、清洁肠道的目的。 可辅助治疗便秘,因便秘可导致病人头痛、乏力、食欲不振、腹痛及腹胀、消化不良等症状。 传统清洁灌肠方法与新方法异同 两种方法患者均采取左侧卧位,灌肠液的液面距肛门4 0cm,灌肠液均为0.2%的肥皂水500ml,温度40℃。不同的是传统方法连接的是传统灌肠筒装置,连接26号肛管,插入深度为7~1 0cm,平均灌肠时间约为5min。新方法是采用500ml空输液瓶盛灌肠液,使用一次性输液器,剪去连接穿刺针的过滤器,再连接l 6号导尿管,插入深度为17~20cm,以缓慢恒定的速度灌入,平均灌肠时间约为3 0min。 两种方法优越性比较 较传统方法而言,新方法增加了灌肠液的入量,延长了灌肠液的保留时间,而灌肠引起的不良反应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减少,清洁灌肠效 果也有显著提高。 清洁灌肠效果分析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对心肌梗死的患者实施有效的排便护理非常重要,无论是急性期或恢复期的患者,常因便秘而诱发心律失常、心绞痛、心源性休克、甚至发生猝死。为了避免排便时过度用力屏气, 采取有效的清洁灌肠方法以协助排便常的。在为患有心脏病病人尤其是有心肌梗死的便秘病人,采用传统清洁灌肠方法灌肠后,病人在排便过程中极易导致心绞痛发作和猝死的发生。 因为传统清洁灌肠方法采用的肛管较粗,肛管插入深度较浅,而灌肠液的流速较快,由于液体对直肠的压力和化学刺激,排便感觉强烈,但干硬的大便没有充分软化,不易排出,而较强烈便意又使病人排便时过度用力、屏气而导致心绞痛发作和猝死的发生。 新方法灌入液量增加,灌肠液保留时间延长,粪块易软化,排便顺利,减少了因排便用力而增加心脏负荷,避免心绞痛等症状的发生。

灌肠法的操作程序及注意事项

灌肠法的操作程序及注意事项 (一)大量不保留灌肠法 1、目的 ⑴解除便秘、肠胀气。 ⑵清洁肠道,为肠道手术、检查或分娩做准备。 ⑶稀释并清除肠道内的有害物质,减轻中毒。 ⑷灌入低温液体,为高热患者降温。 2、评估 ⑴患者的病情及治疗情况。 ⑵患者的意识状态、生命体征、排便情况和生活自理能力。 ⑶患者心理状态及对灌肠的理解、配合程度。 ⑷患者肛周围皮肤、黏膜情况。 3、操作程序 ⑴素质要求(衣帽、仪表、态度) ⑵洗手、戴口罩 ⑶准备用物 按医嘱备灌肠液、弯盘、肛管(18~22号)、灌肠筒(一次性灌肠袋)、1000ml量杯、润滑油、止血钳、手纸、水温计、搅棒、一次性尿布、输液架、便盆、手套。 ⑷按医嘱配灌肠液 ①一般为0.1%~0.2%肥皂水或生理盐水(温度39~41℃,降温用28~32℃)。 ②液量:成人500~1000ml,儿童200~500ml。 ⑸二人对查 ⑹携用物至患者床旁 ①查对患者床头牌,呼唤患者姓名。 ②向患者解释操作的目的并嘱患者排尿。 ③关闭门窗,遮挡患者。 ④将枕头稍移向操作者,协助患者取左侧卧位,脱裤至膝部(用棉被覆盖病床准备患者胸、背及下肢)。暴露臀部,臀部稍移至床沿,将双膝屈曲。高龄者可取仰卧位(臀下垫便盆)。 ⑤臀下垫一次性尿布。 ⑥调节输液架的高度(患者肛门至灌肠筒内液面40~60cm)。 ⑦将灌肠筒挂于输液架上,橡胶管前端放置弯盘内(如灌肠袋已连接肛管,可将肛管放于灌肠袋内)。 ⑧备4块卫生纸于尿布上。 ⑺灌入 ①戴手套。

②取卫生纸涂凡士林润滑肛管前端10~15cm。 ③将肛管尾端与橡胶玻璃接管衔接(冲洗袋已连接)。 ④排除管内气体(排气时将液体至于弯盘内),夹紧肛管。 ⑤左手取一卫生纸分开臀部,暴露肛门。 ⑥嘱患者张口深呼吸,持肛管按解剖特点轻轻插入直肠(即先向前,再向后)7~10cm,小儿约4~7cm。 ⑦左手固定肛管、右手松开止血钳,使溶液缓缓流入。 ⑻观察 ①控制流速,观察患者的反映。 ②出现便意时持灌肠筒适当降低,并减慢流速或暂停片刻,嘱患者张口呼吸(减轻腹压)。 ⑼关闭 ①液体要流尽时,夹闭橡胶管。 ②左手抵住肛门,右手取卫生纸贴近肛门包住肛管,并使肛管弯曲,缓缓拔出。 ③将肛管从接头处取下弃于医用垃圾袋内,橡胶管端挂置于灌肠筒上(如为一次性灌肠袋,则丢弃于医用垃圾袋内)。 ④取卫生纸擦净肛门,取下弯盘及垫巾(如为卧床病人保留垫巾)。 ⑤脱手套。 ⑥整理衣裤,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⑦嘱患者平卧,保留5~10min(使便软化)。 ⑧对不能下床排便的患者,给予便盆,将卫生纸、呼叫器放于易取处。 ⑽排便 ①排便后及时取出便盆,擦净肛门,协助患者穿裤。 ②扶助能下床的患者上厕所排便。 ⑾整理用物 ①便后整理床铺,观察大便情况,必要时留取标本。 ②开窗通风。 ③处理用物(如用灌肠筒应将其洗净,消毒后备用)。 ⑿洗手、记录 ①洗手。 ②在体温单大便栏目内记录灌肠结果(灌肠后无大便记为0/E,解遍一次为1/E)。 4、注意事项 ⑴肝昏迷患者忌用肥皂水灌肠,以减少氨的产生和吸收;充血性心力衰竭和水、钠潴留的患者禁用生理盐水灌肠;急腹症、消化道出血、妊娠、严重心血管疾病禁忌灌肠。 ⑵插管前排净肛管内空气,防止空气灌入肠道,引起腹胀。 ⑶如为高龄、体弱、大便失禁的患者,可采取仰卧位,臀下垫便盆。 ⑷插管时应顺应肠道解剖特点,勿用力过猛;肛门括约肌紧张时,可嘱病人深吸气,若患者有痔疮要选用管径小的肛管,对有肛门其他疾患者更应小心,以免造成损伤。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肾衰新法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肾衰新法 *导读:“中药保留灌肠疗法”是将中药汤剂灌注到人体结肠腔内,并利用结肠自身潜在的吸收和排泄功能,清除结肠内和肠粘膜上的有害代谢产物和毒素,以建立起“快速降低血肌酐、尿素氮、血尿酸”、“调节水、电解质平衡”的治疗系统,从而达到“非透析疗法”治疗肾衰、尿毒症的目的。……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由于各种慢性肾脏疾病晚期肾功能减退引起的,临床表现是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及由于毒素贮存引起的一系列全身中毒症状,中药灌肠就是针对以上特点在结肠腔内建立起行之有效的“非透析”排毒系统,充分开发和利用肠粘膜的潜在功能,调节水、电解质平衡,稳定内环境,提高其对体内有毒溶质和由结肠吸收的“潜在性毒性化合物”的清除率,以达到治疗肾衰、尿毒症的目的。它是继口服、注射外,治疗肾衰、尿毒症的一种全新的给药、治疗途径。 早在东汉时期,医圣张仲景即在《伤寒杂病论》中记载了蜜煎导法、猪胆汁导法,开创了中医直肠给药的先河。唐代以后各代医家沿用和发展了这一给药方法,但主要仍适用于便秘患者的润肠通便。而在近代已出现了用中药灌肠疗法大便不通、肠道寄生虫病、溃疡病、肛门局部病症等。20世纪70年代以后,这一疗法的应用日趋广泛。它不仅可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数百种常见病证的治疗,更因其给药方法不受病人吞咽功能和上消化道的影响,

吸收快、药效发挥迅速,而成为一种中医药常用的治疗手段。特别是中药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可使血肌酐、尿素氮等通过肠道而增加排泄,在肾病领域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极大地发挥了中医保守治疗尿毒症的优势及特色。目前临床常用的方法有中药保留灌肠及中药直肠点滴法两种。 中药灌肠疗法的适应症: 1.早、中、晚期肾功能不全;特别是慢性肾功能不全的肾衰及尿毒症期血肌酐在1000umol/L之上的患者。 2.水肿、腹水;尤其适宜急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等引起的重度水肿及肝腹水患者。 3.电解质紊乱、代谢性酸中毒引起的恶心、呕吐、腕腹胀满等胃肠功能紊乱患者。 中药灌肠疗法的优势特点: 1.完全符合中医“辨证论治”的要求,并可将不同时间的辨证所选方药,及时注入直肠,直达病所或经吸收后再布散于全身,以发挥整体的治疗作用 2.有利于保持药物性能和疗效的提高,直肠给药吸收与口服给药吸收总量的比值是5:1,与静脉给药吸收的总量无区别。直肠给药的生物利用度较口服给药增加100%。 3.中药直肠给药能加速奏效时间,提高疗效,且药物吸收部分不通过肝脏而直接进入血液大循环,可防止或减少药物在肝脏中发生化学变化而改变药物性能,同时也可减少药物对肝脏的毒性

中药灌肠操作规范流程

中药保留灌肠法操作规范 中药保留灌肠法是将中药汤剂自肛门灌入,保留在直肠或结肠内,通过肠粘膜吸收,达到治疗疾病之目的的一种方法。 【适应证】 适用于慢性结肠炎、慢性肾功衰、带下病、慢性盆腔炎、盆腔包块、慢性痢疾等疾病。 【操作流程】 (1) 仪表:着装整洁,佩戴胸牌,洗手,戴口罩。备齐用物(治疗盘,灌肠筒或输液管,水温计,弯盘,肛管,纱布,石蜡油,棉签,止血带,止水夹,输液架, 橡胶单,治疗巾或卫生纸,中药液,治疗本),携至床旁,说明目的,取得配合,嘱病人排二便,遮挡病人。 (2)灌肠液去渣,温度适宜.一般以39-40摄氏度为宜。 (3)去左侧卧位,松开衣裤,将裤脱至大腿上1/2处,膝屈曲位。 (4)臀下用小枕垫高10厘米,垫上橡胶单及治疗巾或卫生纸,注意保暖。 (5)取去渣中药液约200毫升,倒入灌肠筒内。 (6)将灌肠筒挂在输液架上,携至病人床旁(液面离肛门40-50厘米)。 (7)弯盘置于臀缘,润滑肛门前端。 (8)排气,夹紧水夹。 (9)左手分开臀部,右手持肛管插入。 (10)稍停片刻固定。 (11)松输液夹。 (12)滴入通肠,调整滴数。 (13)询问病人对药液滴入的反应。 (14)药液滴完后,用止血钳夹紧肛管缓缓拔出,置弯盘内。 (15)分离肛管,用卫生纸轻轻按压肛门。 (16)嘱病人平卧一小时。 (17)整理床单位,清理用物。 (18)洗手。 (19)记录灌肠液量,滴入过程、时间,病人反应并签名。 【注意事项】 (1)在保留灌肠操作前,应了解病变的部位,以便掌握灌肠的卧位和肛管卧位插入的深度。

(2)观察前,应嘱病人先排便.肛管要细,插入要深,压力要低,药量要少。 (3)肠道病变病人在晚间睡前灌入为宜,并减少活动。 (4)药液温度要适宜,一般为39-40摄氏度,虚症可为40-44摄氏度。. (5)灌肠筒要清洁消毒处理,肛管可用一次性的,一人一用,用后按《医疗废物管理办法》规定处理。 (6)肛门、直肠和结肠等手术或大便失禁、下消化道出血者、妊娠妇女病人禁用灌肠治疗。 华坪县中医医院 2012年1月10日

灌肠操作流程及考核标准(建议收藏)

灌肠操作流程及考核标准科室: 姓名:成绩:监考人:操作时间: 考核标准分数得分 仪表要求 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 4

物品准备准备并检查用物: 治疗车上层:治疗盘一次性灌肠器 弯盘棉签润滑剂 卫生纸手套水温 计根据医嘱备灌肠 液,常用的灌肠液:a、 0。1—0.2%肥皂水, 成人500-1000ml,温度 39—41℃。b、降温时 用等渗盐水28— 32℃,中暑的患者用 4℃冷盐水. 治疗车下层:橡胶单、治疗巾、便器、 医用垃圾桶、生活垃 圾桶 另备: 输液架屏风(摘口 罩) 6 操作步骤1、携用物至患者床旁,核对患者病 室、床号、姓名(昏迷患者核对腕 带)。 4

2、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嘱患者平卧, 6下腿屈曲,腹部放松,检查腹部情况, 排便情况,嘱其排尿。 4 3、向患者解释灌肠的目的,取得患者 配合。 4、关闭门窗,屏风遮挡.4 6 5、协助患者取左侧卧位,双膝屈曲,脱裤至膝部,暴露臀部,注意保暖,备 输液架。 6、洗手,戴口罩。2 4 7、铺橡胶单及治疗巾于臀下,弯盘置 于臀边。 8、打开灌肠器,关闭调节器,将灌肠 6液倒入灌肠器内,挂于输液架上,液面 距肛门40-60cm. 9、带手套,润滑肛管前端,排尽管内气 6体,放出少量液体,关闭调节器。

10、一只手垫卫生纸分开臀部,暴露肛 6门,另一只手持肛管,嘱患者深呼吸, 放松,轻轻插入直肠7-10cm,用手固 定肛管,打开调节器,使液体缓缓流 入,并观察反应,a、如液体流入受阻, 可移动或挤压肛管。b、如患者有便 意,嘱患者深呼吸,放松腹部肌肉, 降低灌肠袋的高度,减慢流速。C、如 患者出现脉速,心慌气短,腹痛,应立 即停止灌肠,平卧,通知医生. 6 11、待液体将要灌完时,关闭调节器, 用卫生纸包裹肛管,轻轻拔出,放入弯 盘内,擦净肛门。 12、协助患者取平卧位,嘱患者将灌 5肠液保留10分钟后再排便,摘手套。 4 13、对不能下床的患者,给予便器,擦 净肛门,协助患者穿裤,整理床单位。 14、开窗通风,撤屏风、输液架,必要 4 时留取标本送检. 15、整理用物,洗手,摘口罩,记录。4 16、宣教。4评价1、护士操作中关爱病人,沟通恰当。3

灌肠技术操作流程

灌肠技术操作流程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灌肠技术操作流程 各位评委老师好,我是xx科的xx,接下来我将要操作的是灌肠技术,请问我是否可以进行操作。 操作前我已穿规范着装,修剪指甲,按六步洗手法洗手;治疗单与医嘱单核对无误; 核对床尾卡,您好,您是六床杨林吗我是你的责任护士XX,您已经三天没有大便了,遵医嘱我要为您进行通便灌肠,灌肠就是将一根管子从您的肛门插入,灌入肥皂水,这样可以软化粪便,刺激肠蠕动,促进大便的排出,灌肠的过程中,可能有一些便意,我会教会您一些配合的方法,可以缓解不适,希望您能配合,您先休息我去准备用物; 操作前按六步洗手法洗手,戴口罩;用物准备,用物包括治疗盘备被一次性灌肠袋,包装完整在有效期内,棉签在有效期内,石蜡油一瓶在有效期内,弯盘清洁干燥;1000ml量杯一个,内备1%-2%的肥皂水,39-42℃,一次性治疗巾,一次性手套,卫生纸; 操作前再次核对姓名年龄,核对患者手腕带;好的,杨先生我现在要为您进行操作了,请您放松尽量配合我。拉上窗帘,屏风遮挡患者,拉起护栏,松开床位盖被,协助患者取左侧卧位,脱裤至膝部,将患者臀部移至床边,弯盘置近肛门处,打开一次性灌肠袋,包装袋弃置黑色垃圾袋中,夹闭开关,倒入灌肠液800ml,挂灌肠器于输液架上,液面距肛门40-60cm,石蜡油润滑肛管,排出管内空气和冷液体,夹闭开关,左手垫卫生纸分开臀裂露出肛门,右手垫卫生纸轻轻插入肛管,肛管插入直肠7-10cm,固定肛管,打开开关,灌肠液缓慢

流入肠腔,溶液灌入受阻,轻轻转动或挤压肛管,有助于液体流入,灌肠过程中注意观察询问患者,如有心慌气促等症状,立即平卧;如有便意嘱患者深呼吸,并适当减慢流速以减轻负压,灌肠液流完时夹闭开关,抬高肛管末端并翻折,用卫生纸包裹肛管拔出,取下灌肠器,弃置黄色感染垃圾袋中,协助患者取平卧位,整理床单位,撤去屏风,拉开窗帘,开窗通风。再一次核对患者床号姓名,杨林您好,谢谢您的配合,灌肠已经结束了,请您尽可能保留5-10分钟后再排便,手纸在您枕边,便盆在床下,我把呼叫器放您枕旁,有事请按中间的按钮,我也会及时来巡视病房的请您放心;量杯清洗浸泡消毒,治疗盘,治疗车用消毒毛巾擦拭消毒,治疗盘打包送供应室消毒,其余物品归回原位,医疗垃圾生活垃圾分类放置;操作后按六步洗手法洗手,记录灌肠时间、量、患者反应,灌肠效果。 注意事项: 1、对急腹症、妊娠早期、消化道出血患者禁止灌肠。肝性脑病患者禁止用肥皂 水灌肠。 2、伤寒患者灌肠不能超过500ml液体,液面距肛门距离不能高于30cm; 3、对患者进行降温灌肠,灌肠后保留30min再排便,排便后30min测体温;

灌肠操作操作流程

自己在家怎么灌肠 步骤: 准备好2.5升纯静水,加热将其冷却至40℃。家有饮水机的更方便。 将质量可靠的市售双歧酸奶或脱脂酸奶一杯用竹筷子稍加搅拌,然后倒入温度不超过40℃的2.5升温水中(温度过高会抑制甚至杀死乳酸菌),再用竹筷子搅拌均匀。注意,选用双歧酸奶比一般脱脂酸奶更好些,如买不到双歧酸奶时,也可换用质量上乘的脱脂酸奶,但不要选用掺入果酱之类的风味酸奶。灌肠法怎么做此款灌肠液作用:能维持微生态平衡和肠管机能。还能刺激肠蠕动,增加粪便含水量,润肠通便。有抗菌作用,能抑制腐败菌。能改善肝功能。其原因是,乳酸菌克制了腐败菌,使肝脏减轻了解毒重荷。乳酸菌能使肠减少对胆固醇的吸收,并能将一部分胆固醇转变成胆酸盐排出体外。能增强免疫功能和抗肿瘤病。 灌肠的操作步骤 保留灌肠:嘱病人先排便、排尿。取适当卧位,臀部抬高10cm。嘱病人深慢呼吸,轻轻插入肛管15~20cm,液面距肛门不超过30cm,缓慢灌入药液。拔出肛管后嘱病人至少保留药液1小时以上。整理床单位,清理用物,观察病人反应和疗效,做好记录。 清洁灌肠:首先用肥皂水灌肠,然后用生理盐水灌肠数次直至排出液清晰无粪便为止。灌肠时压力要低,每次灌肠后让病人休息片刻。每次灌肠的溶液量约500ml,液面距肛门高度不超过40cm。 不保留灌肠:嘱其排尿,屏风遮挡。病人取左侧卧位,双膝屈曲,露出臀部,垫治疗巾及橡胶单于臀下,弯盘放于臀边。挂灌肠筒于架上,液面距肛门40~60cm,润滑肛管,连接玻璃接管,并排气,夹紧肛管。将肛管轻轻插入直肠(成人7~10cm,小儿4~7cm),松开夹子,使溶液缓慢灌入。观察液体灌入情况,如灌入受阻,可稍移动肛管;有便意时,适当放低灌肠筒,并嘱病人深呼吸。液体将流完时,夹紧橡胶管,用卫生纸包住肛管拔出,放弯盘内,擦净肛门。嘱病人平卧,保留5~10分钟后排便。 灌肠的注意事项 保留灌肠:肛门、直肠、结肠等手术后病人、排便失禁者均不宜做保留灌肠。肠道病病人在晚间睡眠前灌入为宜。慢性菌痢取左侧卧位;阿米巴痢疾取右侧卧位。 不保留灌肠:掌握灌肠的温度、浓度、流速、压力和液量;降温灌肠应保留30分钟后排出,排便后30分钟测体温,并记录。灌肠过程中注意观察病人反映,若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剧烈腹痛、脉速、心慌、气急等,立即停止灌肠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灌肠的目的: 保留灌肠:镇静、催眠及治疗肠道感染。 清洁灌肠:彻底清除滞留在结肠中的粪便,常用于直肠、结肠X线摄片和手术前的肠道准备。 不保留灌肠:刺激肠蠕动,解除便秘,排除肠胀气;应用低温溶液为高热患者降温;清洁肠道,为某些手术、检查或分娩做准备;稀释和清除肠道内的有害物质,减轻中毒。

灌肠技术操作流程

灌肠技术操作流程 各位评委老师好,我是xx科的 xx,接下来我将要操作的是灌肠技术,请问我是否可以进行操作。 操作前我已穿规范着装,修剪指甲,按六步洗手法洗手;治疗单与医嘱单核对无误; 核对床尾卡,您好,您是六床杨林吗?我是你的责任护士XX,您已经三天没有大便了,遵医嘱我要为您进行通便灌肠,灌肠就是将一根管子从您的肛门插入,灌入肥皂水,这样可以软化粪便,刺激肠蠕动,促进大便的排出,灌肠的过程中,可能有一些便意,我会教会您一些配合的方法,可以缓解不适,希望您能配合,您先休息我去准备用物; 操作前按六步洗手法洗手,戴口罩;用物准备,用物包括治疗盘备被一次性灌肠袋,包装完整在有效期内,棉签在有效期内,石蜡油一瓶在有效期内,弯盘清洁干燥;1000ml量杯一个,内备1%-2%的肥皂水,39-42℃,一次性治疗巾,一次性手套,卫生纸; 操作前再次核对姓名年龄,核对患者手腕带;好的,杨先生我现在要为您进行操作了,请您放松尽量配合我。拉上窗帘,屏风遮挡患者,拉起护栏,松开床位盖被,协助患者取左侧卧位,脱裤至膝部,将患者臀部移至床边,弯盘置近肛门处,打开一次性灌肠袋,包装袋弃置黑色垃圾袋中,夹闭开关,倒入灌肠液800ml,挂灌肠器于输液架上,液面距肛门40-60cm,石蜡油润滑肛管,排出管内空气和冷液体,夹闭开关,左手垫卫生纸分开臀裂露出肛门,右手垫卫生纸轻轻插入肛管,肛管插入直肠7-10cm,固定肛管,打开开关,灌肠液缓慢流入肠腔,溶液灌入受阻,轻轻转动或挤压肛管,有助于液体流入,灌肠过程中注意观察询问患者,如有心慌气促等症状,立即平卧;如有便意嘱患者深呼吸,并适当减慢流速以减轻负压,灌肠液流完时夹闭开关,抬高肛管末端并翻折,用卫生纸包裹肛管拔出,取下灌肠器,弃置黄色感染垃圾袋中,协助患者取平卧位,整理床单位,撤去屏风,拉开窗帘,开窗通风。再一次核对患者床号姓名,杨林您好,谢谢您的配合,灌肠已经结束了,请您尽可能保留5-10分钟后再排便,手纸在您枕边,便盆在床下,我把呼叫器放您枕旁,有事请按中间的按钮,我也会及时来巡视病房的请您放心;量杯清洗浸泡消毒,治疗盘,治疗车用消毒毛巾擦拭消毒,治疗盘打包送供应室消毒,其余物品归回原位,医疗垃圾生活垃圾分类放置;操作后按六步洗手法洗手,记录灌肠时间、量、患者反应,灌肠效果。 注意事项: 1、对急腹症、妊娠早期、消化道出血患者禁止灌肠。肝性脑病患者禁止用肥皂 水灌肠。 2、伤寒患者灌肠不能超过500ml液体,液面距肛门距离不能高于30cm; 3、对患者进行降温灌肠,灌肠后保留30min再排便,排便后30min测体温;

灌肠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灌肠技术 评分标准标 准 分 姓名 准备人员:着装整齐,洗手,戴口罩 3 操作流程用物:1、治疗盘内放灌肠筒一套、肛管(24号-26号)、弯 盘、血管钳、另备量筒、水温计、润滑油、棉签卫生纸、尿 垫、治疗巾。2、便盆、输液架、屏风。3、按医嘱准备灌肠 溶液(常用溶液:0.1-0.2%肥皂液或生理盐水)500-1000ml, 温度39-40摄氏度(降温使用28-32摄氏度,中暑时用4摄 氏度)。 5 患者及环境:评估患者的年龄、意识、情绪及配合程度,有 无官场禁忌症;关门窗,放下窗帘或屏风遮挡患者。 5 1、携用物至床旁,核对患者,告知目的及注意事项,指导患 者配合;嘱患者先排便。 7 2、协助患者取仰卧位或左侧卧位,注意保暖,保护患者隐私。 5 3、协助患者脱裤至膝部,双膝屈曲,移臀部靠近床沿,将尿 垫垫于臀部下。 5 4、核对医嘱,将灌肠筒挂于输液架上,灌肠筒内液面距肛门 40-60cm。 5 5、弯盘至臀旁,连接灌肠筒管道及肛管,排尽管内空气,用 止血钳夹闭肛管,放于弯盘内。 5 6、戴手套,润滑肛管前端,一手分开病人臀部暴露肛门,一 手将肛管自肛门轻轻插入7-10cm,妥善固定肛管。 10 7、松开止血钳,使液体缓慢注入,观察病人反应及液体流速。 如遇液体流入受阻,可稍移动或挤压肛管,检查有无粪块阻 塞。灌肠过程中患者有无便意,指导患者做深呼吸,同时适 当调低灌肠筒的高度,减慢流速。 5 8、待溶液注入完毕后,反折肛管并拔出,放入弯盘内。 5 9、用卫生纸清洁肛周,嘱患者平卧,尽可能忍耐5至10分 钟再排便。 5 10、对不能下床者提供便盆。观察排出大便的量、颜色、性 质及排便次数。清理用物、脱手套。 5 11、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元,开窗通风。 5 12、整理用物,按要求处置。洗手,做好记录。 5

中药汤剂灌肠对腹部术后的影响.docx

中药汤剂灌肠对腹部术后的影响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障碍是外科常见且重要的并发症[1],腹部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是外科研究领域恒久不变的课题,也是现在加速康复外科的重要内容[2]。腹部手术的麻醉方式多选择全身麻醉或联合麻醉,现代研究表明,不同的麻醉方式对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具有明显的影响[3-6],镇痛药物常选用阿片类药物,此类药物对胃肠道动力功能具有抑制作用,导致胃肠运动功能下降[7]。同时患者焦虑、紧张等情绪,手术操作时对腹内脏器牵、拉、切、割等操作,可引起胃肠道炎性反应,同时引起交感神经兴奋,迷走神经抑制[8-9],胃肠道激素释放紊乱,导致胃肠道功能下降,肠腔扩张,肠腔积液增多,引起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病情进一步加重,甚至出现肛门停止排便、排气等症状,导致肠粘连、肠梗阻等并发症,随着病情的进展,出现胃肠道蠕动功能进一步减弱或麻痹,可引起严重的应激反应: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加,使蛋白分解加速,胃肠道黏膜变薄;儿茶酚胺释放增多,胃肠道黏膜血管收缩,黏膜缺血、缺氧、坏死,引起应激性溃疡、出血、穿孔等;长时间胃肠道麻痹及功能衰竭导致的高度腹胀,可严重影响患者的呼吸及循环功能;长时间严重的胃肠蠕动功能麻痹,引起的肠道菌群移位和内源性感染,可加重原发病,甚至危及生命[10]。患者病情加重,痛苦增加,恢复时间延长,同时患者经济费用增加。因此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对降低手术风险和术后并发症,加速患者早日康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对2017年1月—2018年12月于我院我科腹部

手术患者采用复方大承气汤保留灌肠,术后观察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第一次肛门排气时间、第一次排便时间、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及治疗前后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取得了一定的疗效,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50例患者均为涟水县中医院外科住院患者,均进行腹部手术,年龄18周岁以上,诊断明确,并签署知情同意。分组法:采用按照随机分层分组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25例,男14例,女11例;平均年龄(50.4±6.8)岁;胆囊手术11例,阑尾手术14例;全部采用全身麻醉。治疗组25例,男13例,女12例;平均年龄(51.3±5.6)岁;胆囊手术12例,阑尾手术13例;全部采用全身麻醉。两组在年龄、性别、病情严重程度、病程长短等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P>005)。 1.2纳入标准 麻醉方式均采用全身静脉麻醉。患者无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及造血系统严重原发病,无精神病,受试者遵医嘱治疗,依从性好,手术及麻醉过程中无其他异常情况,手术后无严重不良事件、并发症和特殊生理病理变化。 1.3治疗方法 1.3.1常规治疗术后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禁食,可给予

灌肠操作流程#精选

灌肠技术标准流程 护士准备:仪表端庄,衣帽整洁,洗手。 双人核对医嘱 用物准备:一次性灌肠包,检查无漏气完整,在有效期内清洁弯盘,量杯,内有肥皂液水(成人每次用量为500—1000ml,小儿酌减),水温在39—41℃(降温时水温在28—32℃,中暑患者用4℃生理盐水),治疗巾,便盆,手套,速干手消毒剂,生活垃圾桶,医疗垃圾桶,纸巾。 评估患者:【您好,X床(尊称)请问您叫什么名字,我看一下您的腕带,我是护士XXX,您已经三天未解大便了,遵医嘱为您灌肠,灌肠就是使药物流入肛门内可以使大便软化,刺激肠蠕动,促进大便排出,灌肠过程中会有一些不舒服,但请你放心我的动作会很轻柔的,希望您能配合。请问您需要去洗手间吗?稍等一下,我去准备用物。】 洗手,戴口罩 操作过程:推车至床旁,关闭门窗,再次核对床号腕带,拉窗帘屏风,拉起一侧护栏,松开床尾盖被,协助患者取左侧卧位双腿屈膝,将裤子脱去至膝部,臀部移至床沿,治疗巾放置臀下,弯盘放到肛门处,再次洗手。打开一次性灌肠包,关闭开关夹,戴手套,将外包装袋放置黑色垃圾桶中,将灌肠液倒入灌肠袋挂于输液架上,输液架距床面40—60厘米,排出管内空气,关闭开关,左手垫纸巾分开露出肛门【尊称,我开始操作了,请您配合我做深呼吸,您有什么不舒服吗】右手慢慢插入7—10厘米,固定肛管打开开关,缓慢流入【我现在开始给您灌肠了,您有便意吗?请您做深呼吸】灌肠过程中观察患者是否有心慌气促等不适症状,如有便意,嘱患者深呼吸并减慢流速,灌肠液要流完时【药物已经灌完了,您有什么不舒服吗?】夹闭开关,抬高肛管,使纸巾包住肛管前端拔出,取下灌肠袋至医疗垃圾中,用纸巾擦净肛门放置弯盘内,取下治疗巾,脱下手套放置医疗垃圾内。再次洗手,帮助

大量不保留灌肠技术操作规范、流程

一、目的 1、刺激肠蠕动,软化和清除粪便,排除肠内积气,减轻腹胀。 2、清洁肠道,为手术、检查和分娩做准备。 3、稀释和清除肠道内有害物质,减轻中毒。 4、为高热病员降温。 二、禁忌症:妊娠、急腹症、消化道出血、肝昏迷病员禁用肥皂水灌肠。 三、准备 1、个人准备:衣帽整齐,戴口罩,洗手 2、用物准备:治疗盘、一次性灌肠袋、血管钳、清洁手套、液体石蜡、棉签、水温计、橡胶单或尿垫 手消毒凝胶、卫生纸,量杯(内盛灌肠液,遵医嘱配制) 3、环境准备:酌情关闭门窗,屏风遮挡患者。保持合适的室温。光线充足或有足够的照明。 四、评估解释 1、评估患者:了解患者的病情、临床诊断、意识状态、心理状况、排便情况、理解配合能力。 2、向患者解释灌肠的目的、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和配合要点。嘱患者排尿。 五、操作程序 1、核对:床号、姓名、腕带及灌肠溶液 2、准备体位:将配置好的溶液倒入灌肠袋中,灌肠袋挂架上,袋底与床的高度为40-60厘米,协助病人取左侧卧位,双膝屈曲,褪裤至膝部,臀部移至床沿,盖好被子,只暴露臀部,垫橡胶单和尿垫于臀下,不能自我控制排便的患者可取仰卧位,臀下垫便器,屈膝,弯盘置于臀边,备卫生纸与尿垫上 3、戴手套,润滑肛管、排气夹管 4、插肛管:左手垫卫生纸分开肛门,暴露肛门口,嘱患者深呼吸,右手将肛管轻轻插入直肠7-10cm。固定肛管。 5、灌液:开放管夹,使液体缓缓流入 6、观察:密切观察筒内液面下降速度和患者的情况 7、拔管:待灌肠液即将流尽时夹管,用卫生纸包裹肛管轻轻拔出,放入弯盘内,擦净肛门 8、脱手套,协助患者穿裤,整理床单元 9、保留灌肠液,协助患者取平卧或右侧卧位,嘱其尽量保留5~10min后再排便,对不能下床的患者,给予便器,备好手纸。协助能下床的患者上厕所排便 10、撤一次性尿垫,整理床单位,移去屏风,开窗通风,将灌肠袋、肛管、尿垫等一次性用品放入医疗垃圾袋内,弯盘浸泡,用物归位,记录灌肠结果,观察大便性状,必要时留取标本送检 11、洗手,在体温单大便栏目处记录灌肠 五、注意事项 1.、妊娠、急腹症、严重心血管疾病等患者禁忌灌肠 2、伤寒患者灌肠时溶液不得超过500ml,压力要低(液面不得超过肛门30cm)。 3、肝昏迷患者灌肠,禁用肥皂水,以减少氨的产生和吸收;充血性心力衰竭和水钠潴留患者禁用0.9%氯化钠溶液灌肠。 4、准确掌握灌肠时溶液的温度、浓度、流速、压力和溶液的量。 5、灌肠时患者如有腹胀或便意时,应嘱患者做深呼吸,以减轻不适。 6、灌肠过程中应随时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发现脉速。面色苍白、出冷汗、剧烈腹痛、心慌气急时,可能发生肠道剧烈痉挛或出血应立即灌肠并及时与医生联系,采取急救措施。 7、该姿势使乙状结肠、降结肠处于下方,利用重力作用使灌肠液顺利流入乙状结肠和降结肠 8、防止气体进入直肠使患者放松,便于插入肛管顺应肠道解剖结构,勿用力,以防损伤肠粘膜。如插入受阻,可退出少许,旋转后缓缓插入。小儿插入深度4~7cm 如液面下降过慢或停止,多由于肛管前端孔道被阻塞,可移动肛管或者挤捏肛管,使堵塞管孔的粪便脱落如患者感觉腹胀或有便意,可嘱患者张口深呼吸,放松腹部肌肉,并降低灌肠筒的高度以减慢流速或暂停片刻,以便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减轻腹压,同时减少灌入溶液的压力 9、避免拔管时空气进入肠道及灌肠液和粪便随管流出,使灌肠液在肠中有足够的作用时间,以利粪便充分软化容易排出 10、降温灌肠,液体要保留30min,排便后30min,测量体温并记录

中药汤剂灌肠加内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50例

中药汤剂灌肠加内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50 例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药疗法灌肠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原因尚未明了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其病变主要局限于直肠和结肠黏膜,临床以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里急后重为主要特征。近年来,笔者应用中药汤剂保留灌肠加口服治疗50例UC,并与单纯中药汤剂保留灌肠治疗的48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诊断标准 参照1993年全国慢性非感染性肠道疾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1]:①具有UC的一般表现特征;②纤维结肠镜检查属UC特征;③有局部和全身并发症。且排除慢性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慢性血吸虫病、肠结核、克隆病、结肠癌。 2 一般资料 选择符合上述诊断标准的UC患者98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男22例,女28例;年龄16~60岁,平均35.2岁;其中初发型9例,慢性复发型20例,慢性持续型21例;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35年,

平均8年6个月;病情轻度28例,中度22例;病变在直肠6例,乙状结肠34例,横结肠3例,降结肠5例,全结肠2例。对照组48例,男22例,女26例;年龄14~59岁,平均33.4岁;其中初发型7例,慢性复发型19例,慢性持续型22例;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32年,平均6年8个月;病情轻度25例,中度23例;病变在直肠5例,乙状结肠32例,横结肠2例,降结肠7例,全结肠2例。2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3 治疗方法 中药灌肠汤剂药物组成:诃子10 g,青黛10 g,黄柏10 g,马齿苋15 g,贯众15 g,白芷10 g,白及10 g,三七10 g。水煎2次,浓缩至100~150 mL左右,待药液温度降至38~40 ℃时,于每晚睡前保留灌肠。灌肠汤剂的液量需根据病变部位和范围而定,一般用量为50~100 mL;如部位高,范围大者可增至150 mL。 内服中药汤剂药物组成:白头翁30 g,黄柏10 g,黄芪20 g,炒白术12 g,白芍10 g,党参12 g,木香6 g,三七5 g,白及10 g,干姜10 g,肉豆蔻10 g,石榴皮10 g,补骨脂10 g,甘草6 g。1剂/d,水煎2次,分早晚服。 治疗组予中药汤剂灌肠加内服,对照组单纯给予中药灌肠汤剂保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