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大学化学实验考试各实验注意事项及思考题答案

(完整版)大学化学实验考试各实验注意事项及思考题答案

一、皂化反应

注意事项

1、每次更换电导池溶液时,都要用电导水淋洗电极和电导池,接着用被测溶液淋洗2~3次,注意不要接触极板,用滤纸吸干电极时,只吸电极底部和两侧,不要吸电极板。

2、电极引线不能潮湿,否则将测不准。

3、高纯水被盛入容器后应迅速测量,否则电导率变化很快,因空气中CO2溶于水中,变为CO32-。

4、盛被测溶液的容器必须清洁、无离子污染。

5、本实验需用电导水,并避免接触空气及灰尘杂质落入。

6、配好的NaOH溶液要防止空气中的CO2气体进入。

7、乙酸乙酯溶液和NaOH溶液浓度必须相同。

8、乙酸乙酯溶液需临时配制,配制时动作要迅速,以减少挥发损失。

思考题

1、为何本实验要在恒温条件下进行,而且乙酸乙酯和氢氧化钠溶液在混合前还要预先加热?

答:温度对反应速率常数k影响很大,故反应过程应在恒温条件下进行。预温后混合,可以保证反应前后温度基本一致,保证了恒温条件,排除了温度变化对该实验测定的影响

2、反应级数只能通过实验来确定,如何从实验结果来验证乙酸乙酯皂化反应为二级反应?

答:选择不同的乙酸乙酯浓度和氢氧化钠浓度,测定不同浓度的反应物在相同反应条件下的反应速率。

3、乙酸乙酯皂化反应为吸热反应,在实验过程中如何处理这一影响而使实验得到较好的结果?

答:在恒温水浴中进行,并尽量采用稀溶液已控制反应速率,并不断搅拌。

4、如果氢氧化钠和乙酸乙酯溶液均为浓溶液,能否用此方法求k 值?为什么?

答:不能。这时体系的影响因素太多了。比如大量放热使体系温度不恒定,溶液较大的粘度对反应也有影响。

二、热值测定

注意事项

1.试样在氧弹中燃烧产生的压力可达14 MPa。因此在使用后应将氧弹内部擦干

净,以免引起弹壁腐蚀,减小其强度。

2.氧弹、量热容器、搅拌器在使用完毕后,应用干布擦去水迹,保持表面清洁干燥。

3.氧气遇油脂会爆炸。因此氧气减压器、氧弹以及氧气通过的各个部件,各连接部分不允许有油污,更不允许使用润滑油。如发现油垢,应用乙醚或其他有机溶剂清洗干净。

4.坩埚在每次使用后,必须清洗和除去碳化物,并用纱布清除粘着的污点。

思考题

1.在本实验装置中哪些是体系?哪些是环境?体系与环境通过哪些方式进行热交换?如何

进行校正?

答:在本实验装置中,氧弹的内部是被测物质的燃烧空间,也就是燃烧反应体系,氧弹壳及环境恒温式量热计及内外筒内的水为环境。对流、辐射、热传递,雷诺作图法校正。

2.使用氧气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氧气不能过量也不能少量,一定要纯,使用前要检查连接部位是否漏气,可涂上肥皂液进行检查,调整至确实不漏气后才进行实验;由于氧气只要接触油脂类物质,就会氧化发热,甚至有燃烧、爆炸的危险。因此,必须十分注意,不要把氧气装入盛过油类物质之类的容器里,或把它置于这类容器的附近或火源附近;使用时,要把钢瓶牢牢固定,以免摇动或翻倒;开关气门阀要慢慢地操作,切不可过

急地或强行用力把它拧开。

3.在燃烧热测定实验中,哪些因素容易造成误差。

答:热量计与周围环境的热交换、温度、气压、样品干燥度、操作读数

三、气相色谱

思考题

1. 在同一操作条件下为什么可用保留时间来鉴定未知物?

答:保留时间是由色谱过程中的热力学因素所决定,在一定的色谱操作条件下,任何一种物

质都有一确定的保留时间,有着类似于比移值相同的作用,可作为色谱定性分析的依据。

2. 用内标法计算为什么要用校正因子?它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答:用校正因子来比较内标与待测成分响应值的区别,校正因子反映某物质的量与检测器响应之间的关系。

3. 为什么启动仪器时,要先通载气,后通电源?而实验完毕后,要先关电源,稍后才关载气?答:先通气是将管路中的气体赶走,防止热导池中热丝(铼钨丝)烧断或氧化。后关气是使检测器温度降低,有利于保护铼钨丝,延长使用寿命。

四、肉桂酸的合成

思考题

1 .在肉桂酸的制备实验中,水蒸气蒸馏除去什么?可否不用通水蒸气,直接加热蒸馏?

答:水蒸气蒸馏主要蒸出未转化的苯甲醛。就本实验而言,可以不通水蒸气,直接加热蒸馏,因为体系中有大量的水,少量苯甲醛,加热后,也可以使苯甲醛在低于100℃,以与水共沸的形式蒸出来,其效果与通水蒸气一样。要是不用水蒸气蒸馏,可用减压蒸馏蒸去苯甲醛。2 .制备肉桂酸时,往往出现焦油,它是怎样产生的?又是如何除去的?

答:产生焦油的原因是:在高温时生成的肉桂酸脱羧生成苯乙烯,苯乙烯在此温度下聚合所致,焦油中可溶解其它物质。产生的焦油可

用活性炭与反应混合物碱溶液一起加热煮沸,焦油被吸附在活性炭上,经过滤除去

3.苯甲醛和丙酸酐在无水醋酸钾存在下相互作用得到什么产物?写出反应式?

五、蔗糖水解

注意事项

1.注意保护钠光灯,测到30 min 后,每次测量间隔时应将钠光灯熄灭,下次测量前10 min 再打开钠光灯。

2.在测量蔗糖水解速率前,应熟练的使用旋光仪,以保证在测量时能正确准确的读数。

3.旋光管管盖旋紧至不漏水即可,太紧容易损坏旋光管。

4.旋光管管中不能有气泡存在。

5.反应速度与温度有关,因此在整个测量过程中应保持温度的恒定。

6.实验完毕,一定要将旋光管清洗干净,以免酸对旋光管的腐蚀。

思考题

1、实验中,用蒸馏水来校正旋光仪的零点,试问在蔗糖水解反应过程中所测的旋光度t a ,是否必须要进行零点校正?

答:因为结果计算无须用到绝对量,只要知道(αt-α∞)的相对量就可以了,所以不强求要进行零点校正

2. 配置蔗糖溶液时称量不够准确,对测量结果是否有影响?

答:酸在这里起催化剂的作用,其浓度对速率常数有影响;但蔗糖溶液的浓度对速率常数无影响。若是测定活化能,则盐酸溶液和蔗糖溶液的浓度变化对其无影响。

3. 在混合蔗糖溶液和盐酸溶液时,是将盐酸加到蔗糖溶液里去,可否将蔗糖溶液加到溶液中去?为什么?

答:不行。因为将蔗糖溶液加到盐酸溶液中去,酸度很大,蔗糖水解很快,浓度变化迅速,来不及通过旋光度来测定其浓度,误差很大。

4.在测量蔗糖盐酸水溶液时刻t 对应的旋光度t a

时,能否像测纯水的旋光度那样,重复测三次后,取平均值?

答:不能,水解仍在继续进行,重复测三次不是t 时刻对应的旋光度。

六、钙含量

思考题

1.描述连续滴定Bi 离子、Pb 离子过程中,锥形瓶中颜色变化的情况,以及颜色变化的原因。答:移取Bi3+和Pb2+混合液于锥形瓶中,滴加2滴二甲酚橙XO ,溶液变为紫

红色,用EDTA 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当溶液由紫红色变为亮黄色时,即达到Bi3+的

滴定终点; 用六次甲基四胺调节溶液颜色至稳定的紫红色(此时溶液的PH 值为

5—6),继续用EDTA 滴定,当颜色又由紫红色变为亮黄色时,即为Pb2+的滴定终点

2. 为什么不用NaOH 、NaAc 或者NH3·H2O ,而用六亚甲基四胺调节pH 到5~6

答:测定金属离子Pb2+的适宜的滴定酸度pH=5~6,按照缓冲溶液的选择原则选择:所需要控制的溶液的酸度应该在pKa ± 1范围内,NaOH 、NH3·H2O 不符合要求,单从pKa 分析可

以NaAc和六亚甲基四胺缓冲液体系,但是NaAc与Pb2+生成Pb(Ac)3-,αPb(Ac)增大,KPbY 减少,影响反应的完全程度,故用六亚甲基四胺调节pH到5~6。

七、液相色谱

注意事项

1、应用20 μL的定量管,进入样品的量应大于20 μL。

2、用注射器吸样时,不能有气泡。

3、若用缓冲溶液作流动相,实验完毕,必须先用水充分清洗,再用甲醛充分清洗,防止盐析出会磨损泵头,堵塞输液管、进样阀、污染色谱柱、检测室等。

思考题

2. 苯甲酸在本实验的色谱柱中,是强保留还是弱保留?为什么?

答:苯甲酸是弱保留,因反相色谱的固定相是非极性的,而苯甲酸是极性的所以相互作用少,保留的也少

八、可溶性氯化物中氯含量的测定

思考题

1. 用莫尔法测定氯时,为什么溶液的pH值应控制为6.5~10.5?

答:在酸性介质中,铬酸根将转化为重铬酸根,溶液中铬酸根的浓度将减小,指示终点的铬酸银沉淀过迟出现,甚至难以出现.若碱性太强,则有氧化银沉淀析出.

2. 以铬酸钾作指示剂时,其浓度太大或太小对测定有何影响?

答:浓度太大一是会形成颜色干扰,二是会使终点提前;浓度太小则使终点延后。

九、固液萃取及升华提纯——茶叶中咖啡因的提取

注意事项

滤纸筒的直径要略小于抽提筒的内径, 其高度一般要超过虹吸管, 但是样品不得高于虹吸管。如无现成的滤纸筒, 可自行制作。其方法为:取脱脂滤纸一张, 卷成圆筒状( 其直径略小于抽提筒内径), 底部折起而封闭(必要时可用线扎紧), 装入样品, 上口盖脱脂棉, 以保证回流液均匀地浸透被萃取物。

思考题

1. 为什么要在漏斗颈口放置一团脱脂棉?

答:漏斗颈塞棉花, 为防止咖啡因蒸气逸出。

2. 生石灰的作用是什么?

答:中和、吸水

3. 为什么必须除净水分?

答:提取时,如留烧瓶里有少量水分, 升华开始时, 将产生一些烟雾, 污染器皿和产品。

4. 升华装置中,为什么要在蒸发皿上覆盖刺有小孔的滤纸?

答:为了避免已升华的咖啡因回落入蒸发皿中, 纸上的小孔应保证蒸气通过。

5. 升华过程中,为什么必须严格控制温度?

答:温度太高, 将导致被烘物和滤纸炭化, 一些有色物质也会被带出来, 影响产品的质和量。

十、药片中维生素C的测定

注意事项

1、实验中所用指示剂为淀粉溶液。I2与淀粉形成蓝色的加合物,灵敏度很高。温度升高,灵敏度反而下降。淀粉指示剂要在接近终点时加入。

2、用新煮沸并冷却的蒸馏水:否则Na2S2O3因氧气和二氧化碳和微生物的作用而分解,使滴定时消耗Na2S2O3溶液的体积偏大。

思考题

1. 维生素C的测定液中,为什么要加入稀醋酸?

答:由于维生素C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在空气中极易被氧化而变成黄色,尤其在碱性介质中更甚,测定时加入HAc使溶液呈弱酸性,以减少维生素C的副反应。

2. 溶解样品时,为什么要用新煮沸并放冷的蒸馏水?

答:为了减少蒸馏水中的溶解氧,防止维生素C被氧化。

十一、折光仪的使用——果蔬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测定

注意事项

1.测定温度:若无恒温槽,测定时温度最好控制在20℃左右观测,尽可能缩小校正范围,同时,所得数据要加以修正,通常温度升高1℃,液态化合物折光率降低3.5~5.5×10-4。

2.测定次数:同一个试验样品进行二次测定。

3.由同—个分析者紧接着进行二次测定的结果之差,应不超过0.5%。如果测定的重现性已能满足上述要求,取两次测定的算术平均值作为结果。

4.每次擦拭镜面时,只许用擦镜头纸轻擦,测试完毕,也要用丙酮洗净镜面,待干燥后才能合笼棱镜。

5.不能测量带有酸性、碱性或腐蚀性的液体。

思考题

1.测定有机化合物折光率的意义是什么?

答:折射率常作为检验原料、溶剂、中间体和最终产物的纯度及鉴定未知样品的依据。

2.折光率随什么因素而改变?因此测定某一物质的折光率时应注意哪些条件?

答:折光率随温度而改变,恒温条件下进行。

十二、总糖及还原糖的测定

注意事项

1. 影响测定结果的主要操作因素是反应液碱度、热源强度、煮沸时间和滴定速度。

2. 滴定时不能随意摇动锥形瓶,更不能把锥形瓶从热源上取下来滴定,以防空气进入反应液中。

3.测定时先将反应所需样液的绝大部分加入到碱性酒石酸铜溶液中,与其共沸,仅留1 mL左右由滴定方式加入,而不是全部由滴定方式加入,其目的是使绝大多数样液与碱性酒石酸铜在完全相同的条件下反应,减少因滴定操作带来的误差,提高测定精度。

思考题

1. 为什么要进行预备滴定?

答:一是本法对样品溶液中还原糖浓度有一定要求(0.1%左右),测定时样品溶液的消耗体积应与标定葡萄糖标准溶液时消耗的体积相近,通过预测可了解样品溶液浓度是否合适,浓度过大或过小应加以调整,使预测时消耗样液量在10 mL左右;

二是通过预测可知道样液大概消耗量,以便在正式测定时,预先加入比实际用量少1 mL 左右的样液,只留下1mL左右样液在续滴定时加入,以保证在1分钟内完成续滴定工作,提高测定的准确度。

2. 为什么滴定过程要保持沸腾?

答:一是可以加快还原糖与的反应速度;二是次甲基蓝变色反应是可逆的,还原型次甲基蓝遇空气中氧时又会被氧化为氧化型。此外,氧化亚铜也极不稳定,易被空气中氧所氧化。保持反应液沸腾可防止空气进入,避免次甲基蓝和氧化亚铜被氧化而增加耗糖量。

3. 滴定至终点,蓝色消失,溶液呈淡黄色,过后又重新变为蓝紫色,为什么?

答:次甲基蓝也是一种氧化剂,但在测定条件下氧化能力比Cu 2 +弱,故还原糖先与Cu 2 + 反应,Cu 2 +完全反应后,稍过量的还原糖才与次甲基蓝指示剂反应,使之由蓝色变为无色,指示到达终点。

为消除氧化亚铜沉淀对滴定终点观察的干扰,在碱性酒石酸铜乙液中加入少量亚铁氰化钾,使之与Cu2O生成可溶性的无色络合物,而不再析出红色沉淀,其反应如下:

Cu2O + K4Fe(CN) + H2O =K2Cu2Fe(CN)6 + 2KOH

过后溶液的颜色由无色变蓝色。因为无色的次甲基兰被空气中的氧氧化成蓝色的氧化型次甲基蓝,无需再滴定。

(完整版)分析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

分析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

实验二滴定分析基本操作练习 1.HCl和NaOH标准溶液能否用直接配制法配制?为什么? 由于NaOH固体易吸收空气中的CO2和水分,浓HCl的浓度不确定,固配制HCl和NaOH 标准溶液时不能用直接法。 2.配制酸碱标准溶液时,为什么用量筒量取HCl,用台秤称取NaOH(S)、而不用吸量管和分析天平? 因吸量管用于标准量取需不同体积的量器,分析天平是用于准确称取一定量的精密衡量仪器。而HCl的浓度不定, NaOH易吸收CO2和水分,所以只需要用量筒量取,用台秤称取NaOH即可。 3.标准溶液装入滴定管之前,为什么要用该溶液润洗滴定管2~3次?而锥形瓶是否也需用该溶液润洗或烘干,为什么? 为了避免装入后的标准溶液被稀释,所以应用该标准溶液润洗滴管2~3次。而锥形瓶中有水也不会影响被测物质量的变化,所以锥形瓶不需先用标准溶液润洗或烘干。 4.滴定至临近终点时加入半滴的操作是怎样进行的? 加入半滴的操作是:将酸式滴定管的旋塞稍稍转动或碱式滴定管的乳胶管稍微松动,使半滴溶液悬于管口,将锥形瓶内壁与管口接触,使液滴流出,并用洗瓶以纯水冲下。 实验三 NaOH和HCl标准溶液的标定 1.如何计算称取基准物邻苯二甲酸氢钾或Na2CO3的质量范围?称得太多或太少对标定有何影响? 在滴定分析中,为了减少滴定管的读数误差,一般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应在20—25ml 之间,称取基准物的大约质量应由下式求得: 如果基准物质称得太多,所配制的标准溶液较浓,则由一滴或半滴过量所造成的误差就较大。称取基准物质的量也不能太少,因为每一份基准物质都要经过二次称量,如果每次有±0.1mg的误差,则每份就可能有±0.2mg的误差。因此,称取基准物质的量不应少于0.2000g,这样才能使称量的相对误差大于1‰。 2.溶解基准物质时加入20~30ml水,是用量筒量取,还是用移液管移取?为什么?因为这时所加的水只是溶解基准物质,而不会影响基准物质的量。因此加入的水不需要非常准确。所以可以用量筒量取。 3.如果基准物未烘干,将使标准溶液浓度的标定结果偏高还是偏低? 如果基准物质未烘干,将使标准溶液浓度的标定结果偏高。 4.用NaOH标准溶液标定HCl溶液浓度时,以酚酞作指示剂,用NaOH滴定HCl,若NaOH 溶液因贮存不当吸收了CO2,问对测定结果有何影响? 用NaOH标准溶液标定HCl溶液浓度时,以酚酞作为指示剂,用NaOH滴定HCl,若NaOH 溶液因贮存不当吸收了CO2,而形成Na2CO3,使NaOH溶液浓度降低,在滴定过程中虽然其中的Na2CO3按一定量的关系与HCl定量反应,但终点酚酞变色时还有一部分NaHCO3末反应,所以使测定结果偏高。 实验四铵盐中氮含量的测定(甲醛法)

十个物化实验思考题参考答案及数据记录格式

实验一燃烧热的测定【思考题】 1. 在氧弹里加10mL蒸馏水起什么作用?答:在燃烧过程中,当氧弹内存在微量空气时,N2的氧化会产生热效应。 在一般的实验中,可以忽略不计;在精确的实验中,这部分热效应应予校正,方法如下:用0.1mol·dm-3NaOH 溶液滴定洗涤氧弹内壁的蒸馏水,每毫升0.1 mol·dm-3 NaOH溶液相当于5.983 J(放热)。 2. (1)本实验中,那些为体系?那些为环境?(2)实验过程中有无热损耗,(3)如何降低热损耗? 答:(1)氧弹中的样品、燃烧丝、棉线和蒸馏水为体系,其它为环境。 (2)实验过程中有热损耗:内桶水温与环境温差过大,内桶盖有缝隙会散热,搅拌时搅拌器摩擦内筒内壁使热容易向外辐射。 (3)降低热损耗的方法:调节内筒水温比外筒水温低0.5-1℃,内桶盖盖严,避免搅拌器摩擦内筒内壁,实验完毕,将内筒洗净擦干,这样保证内筒表面光亮,从而降低热损耗。 3. 在环境恒温式量热计中,为什么内筒水温要比外筒的低?低多少合适? 在环境恒温式量热计中,点火后,系统燃烧放热,内筒水温度升高1.5-2℃,如果点火前内筒水温比外筒水温低 1℃,样品燃烧放热最终内筒水温比外筒水温高1℃,整个燃烧过程的平均温度和外筒温度基本相同,所以内筒 水温要比外筒水温低0.5-1℃较合适。 实验四完全互溶双液系的平衡相图【思考题】 1. 该实验中,测定工作曲线时折射仪的恒温温度与测定样品时折射仪的恒温温度是否需要保持一致?为什么? 答:在该实验中,测定工作曲线时折射仪的恒温温度与测定样品时折射仪的恒温温度应保持一致,因为温度不同,物质的折射率不同;而且测定样品的折射率后,要在工作曲线上查折射率对应的气液相组成。 2. 过热现象对实验产生什么影响?如何在实验中尽可能避免? 答:过热现象使得溶液沸点高于正常沸点。在本实验中,所用的电热丝较粗糙,吸附的空气作为形成气泡的核心,在正常沸点下即可沸腾,可避免过热现象。 3. 在连续测定法实验中,样品的加入量应十分精确吗?为什么? 答:样品的加入量不用十分精确,因为测定样品的折射率后,要在工作曲线上查折射率对应的气液相组成。 实验五二组分金属相图的绘制 1.有一失去标签的Pb-Sn合金样品,用什么方法可以确定其组成? 答:将其熔融、冷却的同时记录温度,作出步冷曲线,根据步冷曲线上拐点或平台的温度,与温度组成图加以对照,可以粗略确定其组成。 2.总质量相同但组成不同的Pb-Sn混合物的步冷曲线,其水平段的长度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答:(1)混合物中含Sn越多,其步冷曲线水平段长度越长,反之,亦然。 (2)因为Pb 和Sn的熔化热分别为23.0和59.4jg-1,熔化热越大放热越多,随时间增长温度降低的越迟缓,故熔化热越大,样品的步冷曲线水平段长度越长。 实验十四弱电解质电离常数的测定【思考题】 1. 为什么要测电导池常数?如何得到该常数? 答:测出电导池常数后,把待测溶液注入该电导池测出其电导值,再根据G=κA/l 求出其电导率,然后根据Λm=κ/C,α = Λm /Λm∞Kc = cα2/(1-α)可求Kc。 由于电极的l和A不易精确测量,因此实验中用一种已知电导率值的溶液,测出其电导,根据G=κA/l可求出电 导池常数K cell。将已知电导率的溶液装入电导池中测其电导值,即可求得电导池常数。 2. 测电导时为什么要恒温?实验中测电导池常数和溶液电导,温度是否要一致? 答:因为电导与温度有关,所以测电导时要恒温,而且实验中测电导池常数和溶液电导温度是要一致。 3. 实验中为何用镀铂黑电极?使用时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铂电极镀铂黑的目的在于减少电极极化,且增加电极的表面积,使测定电导时有较高灵敏度。电导池不用 时,应把两铂黑电极浸在蒸馏水中,以免干燥致使表面发生改变。 实验十三溶液偏摩尔体积的测定 1.使用比重瓶应注意哪些问题? (1)时应手持其颈部。 (2)实验过程中毛细管里始终要充满液体,注意不得存留气泡。 2.如何使用比重瓶测量粒状固体物的密度? 对固体密度的测定也可用比重瓶法。其方法是首先称出空比重瓶的质量为W0,再向瓶内注入已知密度的液体(该液体不能溶解待测固体,但能润湿待测固体),盖上瓶塞。置于恒温槽中恒温10min,用滤纸小心吸去比重瓶塞上毛细管口溢出的液体,取出比重瓶擦干,称出重量为W1。倒去液体,吹干比重瓶,将待测固体放入瓶内,恒温后称得质量为W2。然后向瓶内注入一定量上述已知密度的液体。将瓶放在真空干燥内,用油泵抽气约3~5min,使吸附在固体表面的空气全部抽走,再往瓶中注入上述液体,并充满。将瓶放入恒温槽,然后称得质量为W3,则固体的密度可由式(5)计算:

大学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

大学化学实验思考题答 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实验一 络合滴定法测定水的硬度 一、 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1、 因为EDTA 与金属离子络合反应放出H + ,而在络合滴定中应保持酸度不变, 故需加入缓冲溶液稳定溶液的pH 值。若溶液酸度太高,由于酸效应,EDTA 的络合能力降低,若溶液酸度太低,金属离子可能会发生水解或形成羟基络合物,故要控制好溶液的酸度。 2、 铬黑T 在水溶液中有如下 : H 2In - HIn 2- In 3- (pKa 2= pKa 3=) 紫红 兰 橙 从此估计,指示剂在pH<时呈紫红色,pH>时,呈橙红色。而铬黑T 与金属离子形成的络合物显红色,故在上述两种情况下,铬黑T 指示剂本身接近红色,终点变色不敏锐,不能使用。根据实验结果,最适宜的酸度为pH 9~,终点颜色由红色变为蓝色,变色很敏锐。 3、 Al 3+ 、Fe 3+ 、Cu 2+ 、Co 2+ 、Ni 2+ 有干扰。 在碱性条件下,加入Na 2S 或KCN 掩蔽Cu 2+、Co 2+、Ni 2+,加入三乙醇胺掩蔽Al 3+、Fe 3+。 实验二 原子吸收法测定水的硬度 一、 思考题参考答案: 1. 如何选择最佳的实验条件 答:通过实验得到最佳实验条件。

(1) 分析线:根据对试样分析灵敏度的要求和干扰情况,选择合适的分 析线。试液浓度低时,选最灵敏线;试液浓度高时,可选次灵敏线。 (2) 空心阴极灯工作电流的选择:绘制标准溶液的吸光度—灯电流曲 线,选出最佳灯电流。 (3) 燃助比的选择:固定其他实验条件和助燃气流量,改变乙炔流量, 绘制吸光度—燃气流量曲线,选出燃助比。 (4) 燃烧器高度的选择:用标准溶液绘制吸光度—燃烧器高度曲线,选 出燃烧器最佳高度。 (5) 狭缝宽度的选择:在最佳燃助比及燃烧器高度的条件下,用标准溶 液绘制吸光度—狭缝宽度曲线,选出最佳狭缝宽度。 2. 为何要用待测元素的空心阴极灯作光源 答:因为空心阴极灯能够发射出待测元素的特征光谱,而且为了保证峰值吸 收的测量,能发射出比吸收线宽度更窄、强度大而稳定、背景小的线光谱。 实验三 硫酸亚铁铵的制备及Fe 3+含量测定 四、 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1、 本实验在制备FeSO 4的过程中为什么强调溶液必须保证强酸性 答:如果溶液的酸性减弱,则亚铁盐(或铁盐)的水解度将会增大,在制备(NH 4)2S04·FeSO 4·6H 2O 的过程中,为了使Fe 2+不被氧化和水解,溶液需要保持足够的酸度。 2 、在产品检验时,配制溶液为什么要用不含氧的去离子水除氧方法是怎样的

大学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

实验一络合滴定法测定水的硬度 一、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1、因为EDTA与金属离子络合反应放出H+,而在络合滴定中应保持酸度不变,故需加 入缓冲溶液稳定溶液的pH值。若溶液酸度太高,由于酸效应,EDTA的络合能力降低,若溶液酸度太低,金属离子可能会发生水解或形成羟基络合物,故要控制好溶液的酸度。 2、铬黑T在水溶液中有如下: H2In-? HIn2-? In3-(pKa2=6.3 pKa3=11.55) 紫红兰橙 从此估计,指示剂在pH<6.3时呈紫红色,pH>11.55时,呈橙红色。而铬黑T 与金属离子形成的络合物显红色,故在上述两种情况下,铬黑T指示剂本身接近红色,终点变色不敏锐,不能使用。根据实验结果,最适宜的酸度为pH 9~10.5,终点颜色由红色变为蓝色,变色很敏锐。 3、Al3+、Fe3+、Cu2+、Co2+、Ni2+有干扰。 在碱性条件下,加入Na2S或KCN掩蔽Cu2+、Co2+、Ni2+,加入三乙醇胺掩蔽Al3+、Fe3+。 实验二原子吸收法测定水的硬度 一、思考题参考答案: 1.如何选择最佳的实验条件? 答:通过实验得到最佳实验条件。 (1)分析线:根据对试样分析灵敏度的要求和干扰情况,选择合适的分析线。 试液浓度低时,选最灵敏线;试液浓度高时,可选次灵敏线。 (2)空心阴极灯工作电流的选择:绘制标准溶液的吸光度—灯电流曲线,选出最佳灯电流。 (3)燃助比的选择:固定其他实验条件和助燃气流量,改变乙炔流量,绘制吸光度—燃气流量曲线,选出燃助比。 (4)燃烧器高度的选择:用标准溶液绘制吸光度—燃烧器高度曲线,选出燃烧器最佳高度。 (5)狭缝宽度的选择:在最佳燃助比及燃烧器高度的条件下,用标准溶液绘制吸光度—狭缝宽度曲线,选出最佳狭缝宽度。 2.为何要用待测元素的空心阴极灯作光源? 答:因为空心阴极灯能够发射出待测元素的特征光谱,而且为了保证峰值吸收的测量,能发射出比吸收线宽度更窄、强度大而稳定、背景小的线光谱。 实验三硫酸亚铁铵的制备及Fe3+含量测定 四、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1、本实验在制备FeSO4的过程中为什么强调溶液必须保证强酸性? 答:如果溶液的酸性减弱,则亚铁盐(或铁盐)的水解度将会增大,在制备(NH4)2S04·FeSO4·6H2O的过程中,为了使Fe2+不被氧化和水解,溶液需要保持足够的酸度。 2 、在产品检验时,配制溶液为什么要用不含氧的去离子水?除氧方法是怎样的? 使用不含氧的去离子水配溶液,是为了防止水中溶解的氧将Fe2+氧化为Fe3+,影响产品

实验思考题

实验一 1蒽酮法测定水溶性糖的原理及注意事项。 原理:略 注意事项:蒽酮试剂是用浓硫酸配制,使用时注意安全;实验前注意给试管编号,避免混淆;移液管不能混用;加试剂时应在冰水浴中完成;比色测定时注意比色皿的润洗。 2蒽酮法测定总糖过程中,冰浴有何作用? 答:加入蒽酮后会放热,促使蒽酮与糖发生反应。冰浴可使蒽酮与糖的反应停滞,待所有试管均加完后同时放入沸水浴使反应同时进行。 实验二 1薄层层析法分离氨基酸实验中,影响Rf值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答:待测物质结构与极性;层析溶剂性质(物质组成和比例);pH值的影响(溶剂、滤纸和样品的pH值);温度;薄层胶质地是否均匀,薄厚是否适当;展层的方式(上行、下行);样品中的盐分杂质;点样量等。 实验三 简述茚三酮法测定氨基酸含量的原理。 答:茚三酮与氨基酸在弱酸的溶液中共热,反应首先释放氨气,茚三酮自身被还原成还原型茚三酮,而后茚三酮和还原型茚三酮及氨气反应生成紫色复合物,该复合物在470nm处有最大吸收。且该复合物的浓度与氨基酸的含量成正比。而亚氨基酸与茚三酮反应,则生成黄色化合物,最大吸收峰在440nm。 实验四 1制备高产率纯酪蛋白的关键是什么? pH要准确调到4.7。 实验五 1简述考马斯亮蓝G-250染色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原理和方法的特点。 答:考马斯亮蓝G-250染色法测定蛋白质含量属于染料结合法的一种。考马斯亮蓝G-250在游离状态下呈红色,当它与蛋白质结合后变为青色,前者最大光吸收在465nm,后者在595nm。在一定蛋白质浓度范围内(0-10000ug/ml),蛋白质-色素结合物在波长595nm处的光吸收与蛋白质含量成正比,故可用于蛋白质的定量测定。蛋白质和考马斯亮蓝G-250结合在2min左右的时间内达到平衡,完成反应十分迅速,其结合物在室温下1h内保持稳定。该反应非常灵敏,可测微克

重要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

中药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 实验一:防己中生物碱的提取、分离与鉴定 1:粉防己碱和防己诺林碱在结构与性质上有何异同点?实验过程中,应怎样利用它么的共性及个性进行提取分离?请设计方案。 注(汉防己甲素就是粉防己碱)(汉防己乙素是防己诺林碱) 答:结构上粉防己碱的R基为甲基,防己诺林碱的的R基为氢,两者结构相似但防己诺林碱中有一个酚羟基,所以极性比粉防己碱稍高,在笨中的溶解度小于粉防己碱而在乙醇中又大于粉防己碱。藉此可以根据不同溶剂重结晶时其晶形和熔点的不同相互分离。分离方案(基本要点是在丙酮为溶剂粉防己碱是细针状结晶而防己诺林碱是六面粒状结晶,其mp值分别为217℃—218℃、134℃):取结晶状混合物碱称重,置于50ml三角瓶中,加5倍量苯冷浸,时时振摇,冷浸半个小时后,过滤分开苯溶液和苯不溶液。苯溶液回收苯至尽,残留物以丙酮结晶,得细针状结晶,为粉防己碱;苯不溶物待挥发去残留的苯后,也用丙酮重结晶可得粒状结晶,为防己诺林碱。 2分离水溶性和脂溶性生物碱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答:①沉淀反应(雷氏铵盐试剂) ②溶剂法 3从防己中分离脂溶性、水溶性碱,酚性、非酚性碱的依据是什么? 答:①分离脂溶性和水溶性碱的依据是脂溶性碱溶于一般能溶于有机溶剂,特别易溶于氯仿而水溶性碱难容与亲脂性溶剂(包括氯仿)本实验就是用氯仿作为萃取剂来分离脂溶性和水溶性碱的 ②分离酚性和非酚性碱的依据是酚性碱溶于氢氧化钠溶液而非酚性碱不溶于氢氧化钠。 4、萃取过程中怎样防止和消除乳化? 答:在萃取时,应注意不可用力振摇,应将分液漏斗轻轻旋转摇动,适当延长振摇时间,可避免乳化现象;倘若发生严重乳化现象难以分层时可用以下方法解决:将难以分层的乳化液置于三角烧瓶中,取定性滤纸少许揉成蓬松的团块,放入乳化液中,用玻璃棒搅拌片刻后,乳化液中的粘稠物质被吸附在滤纸团的周围,从而消弱和破坏乳化液的稳定性,克服了乳化现象,因而得到澄清的溶液。 5、生物碱的沉淀反应应在什么条件下进行,为什么? 答:生物碱的沉淀反应应在酸水或酸性烯醇中进行,因为生物碱和生物碱沉淀剂均可溶于其中使反应易于进行且反应结果易于判断。

大学分析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

实验一、NaOH和HCl标准溶液的配制及比较滴定 1.HCl和NaOH标准溶液能否用直接配制法配制?为什么? 答:由于NaOH固体易吸收空气中的CO2和水分,浓HCl的浓度不确定,固配制HCl和NaOH标准溶液时不能用直接法。 2.配制酸碱标准溶液时,为什么用量筒量取HCl,用台秤称取NaOH(S)、而不用吸量管和分析天平? 答:因吸量管用于标准量取需不同体积的量器,分析天平是用于准确称取一定量的精密衡量仪器。而HCl的浓度不定,NaOH易吸收CO2和水分,所以只需要用量筒量取,用台秤称取NaOH即可。 3.标准溶液装入滴定管之前,为什么要用该溶液润洗滴定管2~3次?而锥形瓶是否也需用该溶液润洗或烘干,为什么? 答:为了避免装入后的标准溶液被稀释,所以应用该标准溶液润洗滴管2~3次。而锥形瓶中有水也不会影响被测物质量的变化,所以锥形瓶不需先用标准溶液润洗或烘干。 4.滴定至临近终点时加入半滴的操作是怎样进行的? 答:加入半滴的操作是:将酸式滴定管的旋塞稍稍转动或碱式滴定管的乳胶管稍微松动,使半滴溶液悬于管口,将锥形瓶内壁与管口接触,使液滴流出,并用洗瓶以纯水冲下。 实验二、NaOH溶液的配制及食用白醋总酸度的测定 1.如何计算称取基准物邻苯二甲酸氢钾或Na2CO3的质量范围?称得太多或太少对标定有何影响? 答:在滴定分析中,为了减少滴定管的读数误差,一般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应在20—25ml之间,称取基准物的大约质量应由下式求得: 如果基准物质称得太多,所配制的标准溶液较浓,则由一滴或半滴过量所造成的误差就较大。称取基准物质的量也不能太少,因为每一份基准物质都要经过二次称量,如果每次有±0.1mg的误差,则每份就可能有±0.2mg的误差。因此,称取基准物质的量不应少于0.2000g,这样才能使称量的相对误差大于1‰。 2.溶解基准物质时加入20~30ml水,是用量筒量取,还是用移液管移取?为什么? 答:因为这时所加的水只是溶解基准物质,而不会影响基准物质的量。因此加入的水不需要非常准确。所以可以用量筒量取。 3.如果基准物未烘干,将使标准溶液浓度的标定结果偏高还是偏低? 答:如果基准物质未烘干,将使标准溶液浓度的标定结果偏高。 4.用NaOH标准溶液标定HCl溶液浓度时,以酚酞作指示剂,用NaOH滴定HCl,若NaOH 溶液因贮存不当吸收了CO2,问对测定结果有何影响? 答:用NaOH标准溶液标定HCl溶液浓度时,以酚酞作为指示剂,用NaOH滴定HCl,若NaOH溶液因贮存不当吸收了CO2,而形成Na2CO3,使NaOH溶液浓度降低,在滴定过程中虽然其中的Na2CO3按一定量的关系与HCl定量反应,但终点酚酞变色时还有一部分NaHCO3末反应,所以使测定结果偏高。 5.如果NaOH溶液吸收了空气中的CO2,对食用白醋总酸度的测定有何影响?、为什么?、 答:NaOH吸收了空气中的CO2,使标准溶液中的氢氧化钠浓度变小,用来滴定未知醋酸的浓度,会使测得的浓度偏大 6.本实验中为什么选用酚酞做指示剂?其选择原则是什么?根据选择原则选用其他指示剂可以吗?如果可以请举例说明。 答:因为醋酸是弱酸,用氢氧化钠滴定的时候终点生成强碱弱酸盐(醋酸钠),溶液pH 为弱碱性。酚酞的变色范围在9~10左右,刚好是弱碱性,所以滴定的终点刚好在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内(滴定突跃)。

实验化学答案

1. ]实验一,食醋中总酸量的测定 七,思考题(提问) 1.无CO2蒸馏水怎样配制如果稀释食醋的蒸馏水含有CO2对测定结果有何影响为什么 答:将蒸馏水煮沸即可除去CO2.如果含有CO2则产生正误差即所滴定的NaOH体积偏高.因为蒸馏水中的CO2也要消耗一定量的NaOH标准溶液. 2.滴定时所使用的移液管和锥形瓶是否需用食醋溶液润洗为什么 答:移液管要用食醋溶液润洗,而锥形瓶不用食醋溶液润洗.因为移液管如不用食醋溶液润洗,则其内壁挂满水珠,会将待测的食醋溶液稀释,影响滴定结果,产生负误差;而锥形瓶所盛放的食醋溶液是经移液管准确移取的,锥形瓶若用食醋溶液润洗,则其内壁所附有的食醋液滴会使滴定结果偏高. 3.测定食醋含量时,能否用甲基橙作指示剂 答:不行.因为甲基橙的变色范围为3.1 ~ 4.4,属酸性范围,而NaOH滴定HAc,化学计量点时生成的是NaAc——强碱弱酸盐,呈弱碱性,只能用弱碱性变色范围的指示剂如酚酞,以使终点误差降到最低. 实验二,高锰酸钾的标定及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 七,思考题(提问) 1.H2O2商品液标签中注明其含量为30%,实验测定结果小于此值,为什么 答:因为H2O2不稳定,易分解放出氧气,这样其浓度就下降了,所以实验测定结果小于30% . 2.为什么不直接移取试液进行测定,而要将试样稀释后再移取溶液进行测定 答:因为H2O2商品液浓度较大,不稳定,易分解.将试样稀释后浓度减小,稳定性增强,测定值误差减小. 实验三,磷的比色分析(分光光度法) 七,思考题(提问) 1.为什么在测定中要注意控制溶液的酸度使用钼锑抗混合显色剂显色的最佳酸度是多少 答:(1)因为在酸性条件下,过量的钼锑抗与磷酸盐作用生成的杂多酸组分随酸度变化而变化:酸度过高生成杂多钼酸;酸度过低则生成钼酸,杂多酸(蓝),钼蓝和钼酸等各组分的吸收曲线各不相同. (2)使用钼锑抗混合显色剂显色的最佳酸度为0.325 mol/L. 2.加入钼锑抗混合显色剂的作用是什么加入的量过多或过少对测定结果是否有影响 答:(1)加入钼锑抗混合显色剂是为了和磷酸盐络合成蓝色化合物钼蓝,通过钼蓝在710 nm处的吸收曲线来测定样品中磷的含量. (2)加入的量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络合物的组成及颜色,从而影响测定结果. 实验四,乙酸乙酯的制备 六,思考题(提问) 1.酯化反应的特点是什么本实验如何使酯化反应向生成酯的方向进行 答:酯化反应的特点是可逆反应,为了获得高产量的酯,本实验采用增加醇的用量和不断将反应产物酯和水蒸出等措施,使平衡向右移动. 2.酯化反应中,加入浓硫酸有哪些作用为什么要加过量的浓硫酸 答:浓硫酸除起催化作用外,还吸收反应生成的水,加过量的浓硫酸有利于乙酸乙酯的生成. 3.实验用饱和碳酸钠作洗涤液,起什么作用

物化实验思考题答案

实验十乙酸乙酯皂化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 1.本实验为什么需要在恒温下进行? 答:因为反应速率k受温度的影响大,(kT+10)/kT=2-4,若反应过程中温度变化比较大,则测定的结果产生的误差较大。 2.为什么在测定κ0时要用0.0100mol·dm-3的氢氧化钠溶液,测定κ∞时要用0.0100 mol·dm-3的CH3COONa溶液? 答:κ0是反应:CH3COOC2H5+NaOH →CH3COONa+C2H5OH 体系t=0时的电导率,但是CH3COOC2H5与NaOH混合的瞬间就已开始反应,因而混合后第一时间测的κ也不是t=0时的电导率。根据CH3COOC2H5与NaOH体积和浓度都相等,二者混合后浓度均稀释一倍,若忽略CH3COOC2H5的电导率,0.0100 mol·dm-3NaOH所测κ即为κ0;κ∞是上述反应t=∞时的电导率,当反应完全时,CH3COONa的浓度和t=0时NaOH浓度相同,若忽略C2H5OH的电导率,0.0100mol·dm-3的CH3COONa所测κ即为κ∞。 3.为什么NaOH溶液和CH3COOC2H5溶液要足够稀? 答:因为乙酸乙酯与氢氧化钠反应的本质原理是乙酸乙酯和水发生水解反应,若氢氧化钠浓度过高的话则会抑制水的电离,而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不高,所以只能配稀溶液。只有溶液足够稀,每种强电解质的电导率才与其浓度成正比,溶液的总电导率才等于组成溶液的各种电解质的电导率之和,才可通过测定反应液的电导率来跟踪反应物浓度的变化。 4.本实验为什么可用测定反应液的电导率的变化来代替浓度的变化? 答:因为本实验的反应液中只有NaOH 和NaAc 两种强电解质,并且OH-离子的电导率比Ac-离子的电导率大许多。在反应溶液的浓度相当低的条件下,可近似地认为溶液的电导率与OH-离子的浓度成正比,所以可用测得的反应液的电导率来代替浓度变化。 5.本实验为什么要求NaOH溶液和CH3COOC2H5溶液混合一半时就开始计时?反应液的起 始浓度应该是多少? 答:乙酸乙酯微溶于水,刚开始反应时乙酸乙酯和水分层,混合不均匀;随着水解的进行,生成的乙醇和乙酸乙酯及水能互溶,其次,故反应一半时开始计时能够提高测定的准确率;反应液的起始浓度应为0.0100 mol·dm-3。 6.利用反应物、产物的某物理性质间接测量浓度进行动力学研究应满足哪些条件? 答:该物理性质需要满足的条件:易于测量,并能用数值表示;该性质在一定环境条件下是稳定的;该物理性质和反应物、产物的浓度之间有一个明确的推导公式。 实验七+实验八电动势及化学反应热力学函数变化值的测定 1.为什么不能用伏特计测量电池电动势? 答:(1)用伏特计测量,有电流通过电池,电池的内阻电压下降,使所测电动势偏低; (2)有较大电流通过电极时,电极极化作用使电极电势偏离平衡电极电势,测得的电动势小于电池的可逆电动势;(3)有电流通过电池时,电池会发生化学反应使溶液的浓度改变,导致电动势的改变,从而破坏了电池的可逆性。 2.对消法测量电池电动势的主要原理是什么? 答:利用对消法可以使电池在无电流通过的条件下测得两极间的电势差,这时电池反应是在接近可逆条件下进行的,这一电势差即为电池的平衡电动势。 3.盐桥有什么作用?应选用什么样的电解质做盐桥? 答:盐桥起到降低液接电势和使两种溶液相连构成闭合电路的作用,常用于电池实验材料。电解质条件:不与两种电解质溶液反应且阴阳离子的迁移数相等,而且浓度要高。

《工科大学化学实验》思考题及答案_工科大学化学实验

工科大学化学实验》思考题(附参考答案或提示) 一、基本操作 1.关于蒸馏操作 (1)沸石的作用是什么?如果在蒸馏前未加沸石,怎么办?用过的沸石能否重复使用?(2)在安装蒸馏装置时,温度计水银球插在液面上或者使其在蒸馏支管的上面是否正确?为什么? (3)在蒸馏过程中,火大小不变,为什么蒸了一段时间后,温度计的读数会突然下降?这意味着什么? (4)蒸馏低沸点或易燃液体时,应如何防止着火? (5)在进行减压蒸馏时,为什么一定要用热浴加热?为什么须先抽气后加热? (6)水蒸气蒸馏时,烧瓶内液体的量最多为多少?在蒸馏完毕后,为何要先打开T形管螺旋夹方可停止加热? 参考答案或提示: (1)形成汽化中心;停止加热,冷至接近室温,补加;需经烘烤去水后才可重复使用(2)不正确。温度计水银球的上沿应与支管口的下沿平齐。若插在液面上,结果偏高;若在支管的上面,结果偏低,均因处于偏离气液平衡位置。 (3)瓶中的蒸气量不够;意味着应停止蒸馏或者某一较低沸点的组分已蒸完。 (4)严禁用明火加热。收集瓶中的蒸气应用橡皮管引入桌下、水槽或室外。 (5)便于控制稳定的蒸馏速度;这样,能在控制在一定的压力下蒸馏提纯有机物,同时避免因突然减压造成暴沸将蒸馏液直接冲入冷凝管。 (6)烧瓶容积的1/3;防止烧瓶内液体被吸到水蒸气发生器中。 2.关于萃取操作 (1)萃取时为什么要开启旋塞放气? (2)怎样用简便的方法判定哪一层是水层,哪一层是有机层? (3)为何上层液体要从分液漏斗上口放出,而下层液体要从下部放出? (4)实验室现有一混合物待分离提纯.已知其中含有甲苯、苯胺和苯甲酸。请选择合适的溶剂,设计合理方案从混台物中经萃取分离、纯化得到纯净甲苯、苯胺、苯甲酸。 参考答案或提示: (1)防止分液漏斗内压力过高冲开漏斗塞,造成溶液损失。 (2)用吸管滴加1-2d水于分液漏斗中,观察其是与上层液体相溶还是沉到下层液体中(3)防止已分开的两种液体因再次接触而造成污染

大学化学思考题答案

实验一称量与滴定 1.用分析天平称量的方法有哪几种固定称量法和减量法各有何优缺点在什么情况下选用 这两种方法 答:直接称量法固定质量称量法减量称量法 固定质量称量法:操作速度很慢,适用于称量不易吸潮,在空气中能稳定存在的粉末状或小颗粒样品,以便容易调节其质量 减量法:速度快,用于称量一定质量范围的样品或试剂,在称量过程中样品易氧化或易与CO2反应可运用此法。 2.分析天平的灵敏度越高,是否称量的准确度就越高 答:否灵敏度越高,达到平衡的时间太长,不便于称量。 3.减量法称量过程中能否用小勺取样,为什么 答:不能样品会沾到小勺上,影响称量准确度。 实验二盐酸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1.滴定管在装入标准溶液前需用此溶液润洗内壁2~3次,为什么用于滴定的锥形瓶或者烧 杯是否需要干燥是否需要用标准溶液润洗为什么 答:由于滴定管在用蒸馏水洗涤过程中,会有残留水液,需用标准溶液润洗内壁2~3次以消除标准溶液因残留水液而浓度降低引入的误差。用于滴定的锥形瓶或者烧杯不需要干燥,更不需要用标准溶液润洗,因为水的存在对滴定结果无影响,而标准溶液润洗则会带来误差。 2.用HCl溶液滴定Na2CO3时所用水的体积是否需要准确测定为什么 答:不需要准确。因为NaCO3质量已经确定,所以水的体积对测定无影响。 3.用Na2CO3为基准物质标定L的HCl溶液时,能用酚酞作为指示剂吗 答:不能。酚酞在中性溶液中为无色。此滴定反应为: Na2CO3+2HCl=2NaCl+H2CO3 H2CO3部分电离为氢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反应终点溶液pH值为,而酚酞的变色范围为~. 4.若Na2CO3溶解不完全,会对分析结果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答:若Na2CO3溶解不完全,测出的VHCl偏小,则cHCl偏大。 5.每一次滴定完成后,为什么要将标准溶液加满至滴定管零刻度再进行下一次滴定 答:为了避免滴定管粗细和刻度不均匀造成的误差。 实验三混合碱的分析(双指示剂法) 1.用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组成的方法其原理是什么 答:“双指示剂法”是测定同一式样中各组分含量的过程,可以在同一份试液中用不同的(两种)指示剂分别指示第一第二化学计量点的到达,以确定其组分浓度的方法。这种测定方法简便、快速,在实际中广泛应用。 “双指示剂法”是测定混合碱组成主要采用酚酞和甲基红。先以酚酞为指示剂,用盐酸溶液滴定至溶液的红色刚好退去,此为第一化学计量点,主要反应如下:

实验思考题参考答案

实验思考题参考答案 实验Fe(OH)3胶体的制备、破坏、分离 1.常压过滤时滤纸为什么要撕去一角答:使滤纸紧贴玻璃漏斗,有利于排出滤纸与玻璃漏斗之间气泡,形成液柱。 2.抽滤时剪好的滤纸润湿后略大于布氏漏斗的内径、或剪的不圆周边凸出部分贴在布氏漏斗内壁上,对抽滤有何影响为什么答:会造成漏虑。滤纸大于布氏漏斗内径会造成滤纸折叠,不能紧贴布氏漏斗。 3.抽滤时,转移溶液之前为什么要先稍微抽气,而不能在转移溶液以后才开始抽气答:使滤纸紧贴布氏漏斗,以免造成漏虑。 4. 沉淀物未能铺满布氏漏斗底部、滤饼出现裂缝、沉淀层疏松不实,对抽干效果有什么影响为什么如何使沉淀抽得更干爽答:固液分离效果不好;漏气使压差变小;用药勺铺平、压实沉淀物再抽滤。 由胆矾精制五水硫酸铜 1.结晶与重结晶分离提纯物质的根据是什么如果被提纯物质是 NaCl 而不是 CuSO 4·5H 2 O,实验操作上有何区别 答:根据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同。NaCl 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很小不能用重结晶的办法提纯,要用化学方法除杂提纯。 2.结晶与重结晶有何联系和区别实验操作上有何不同为什么 答:均是利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提纯物质;结晶浓缩度较高(过饱和溶液),重结晶浓缩度较低(饱和溶液),且可以进行多次重结晶。结晶一般浓缩到过饱和溶液,有晶膜或晶体析出,冷却结晶;重结晶是在近沸状态下形成饱和溶液,冷却结晶,不允许浓缩。

3.水浴浓缩速度较慢,开始时可以搅拌加速蒸发,但临近结晶时能否这样做答: 搅拌为了加快水分蒸发;对于利用晶膜形成控制浓缩程度,在邻近结晶时不能搅拌。否则无法形成晶膜。 4.如果室温较低,你准备采用什么措施使热过滤能顺利进行答:预热漏斗、分 批过滤、保温未过滤溶液。 5.浓缩和重结晶过程为何要加入少量 H 2SO 4 答:防止防止Fe3+水解。 粗盐提纯 1.为什么说重结晶法不能提纯得到符合药用要求的氯化钠为什么蒸发浓缩时 氯化钠溶液不能蒸干 答:NaCl 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很小不能用重结晶的办法提纯,药用氯化钠不仅要达到纯度要求,还要符合药用要求。不能浓缩至干NaCl 溶液,是为了除去KCl。 2.用化学法除去 SO 4 2-、Mg2+ 、Ca2+的先后顺序是否可以倒置过来为什么答:不能,除杂要求为除去杂质引入的离子必须在后续的除杂过程中除去,先除去Mg2+ 、 Ca2+后除SO 4 2-,无法除去Ba2+。 3.用什么方法可以除去粗盐中不溶性杂质和可溶性杂质依据是什么 答:不溶性杂质用过滤方法;可溶性杂质用化学方法除杂。依据:溶度积。 醋酸解离度和电离常数测定 1.不同浓度的 HAc 溶液的溶解度α是否相同为什么用测定数据说明弱电解质 解离度随浓度变化的关系。 答:不同,因?? K a,θ AH 。c↑,α↓。 c 2.测定不同浓度的 HAc 溶液的 pH 值时,为什么按由稀到浓的顺序答:平衡块,减小由于润洗不到位而带来的误差。

大学化学实验课后思考题附答案

实验一化学实验中的基本操作 思考题: 1)使用滴定管应注意哪些问题?应如何排除滴定管中的气泡? 答:(1)洗涤酸式滴定管先用少量的铬酸洗液洗涤后,用自来水洗涤,再用少量蒸馏水洗涤2-3 次,最后用待装液润洗2-3 次。 酸式滴定管用洗涤液洗涤时,应先将乳胶管摘下后再洗,洗净后再装上。 (2)试漏装入液体至一定刻线,直立滴定管5 分钟,观察刻线的液面是否 下降,滴定管下端有无水滴滴下,酸式滴定管旋塞缝隙中有无水渗出。若有 滴漏,酸式滴定管应在旋塞上涂一薄层凡士林;碱式滴定管需更换玻璃珠 或乳胶管。 (3)赶气泡酸式滴定管快速方液可赶走气泡,;碱式滴定管将胶管向上弯曲, 用力挤捏玻璃珠,使溶液从尖嘴排出,排出气泡。 (4)滴定左手使用活塞,左手拇指在前,食指和中指在后,轻轻向内扣住 活塞,逐渐放出溶液。 (5)读数读数时视线应与弯月面下缘实线的最低点相切,即实线应与弯月 面的最低点在同一水平面上。为了减小误差,每次都从零开始读数。 排除滴定管中气泡的方法:同(3) 2)使用移液管的操作要领是什么?为何要垂直流下液体?最后一滴液体如何 处理? 答:移液管的操作要领: (1)洗涤应用少量的铬酸洗液洗涤,然后用自来水洗涤,再用少量蒸馏 水洗涤2-3 次,再用待装液润洗2-3 次。 (2)吸取溶液手拿刻度以上部分,将管的下口插入欲取的溶液中,吸取溶液 至刻度线2cm 以上,迅速用食指堵住移液管管口。 (3)调节液面将移液管垂直提离液面,调节溶液的弯月面底部于刻度线相切 (4)放出溶液放液以后使尖嘴口在容器内壁靠约30 秒,注意最后一滴的处 理,吹或不吹。 为了使液体自由落下,不停留在管内壁,确保移液准确定量,故放液时要垂直流下液体; 若移液管上没有注明“吹”字,最后一滴不可吹出,因为在设计移液管时,移液管体积没有包括最后一滴溶液的体积。 3)使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应如何进行定量转移? 答:称取一定质量的固体放在小烧杯中,用水溶解,转移过程中,用一根玻璃棒插入容量瓶内,烧杯嘴紧靠玻璃棒,使溶液沿玻璃棒慢慢流入,玻璃棒下端要靠近瓶颈内壁,不要接近瓶口,以免有溶液溢出。 待测液流完后,将烧杯沿玻璃棒向上稍提起,同时直立,是附着在烧杯嘴上的一滴溶液流回烧杯内。残留在烧杯中的少许溶液,可用少量蒸馏水按上述方法洗3-4 次,洗涤液转移合并到容量瓶中;定容并摇匀。

基础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

基础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 实验二酸碱标准液的配制和浓度比较一.注意事项: 1.配完溶液应立即贴上标签注明试剂名称,配置日期,配制者姓名并留一空位以备填入此溶液的准确浓度。 2. 体积读数要读至小数点后两位。 3.滴定速度:不要成流水线。 4.近终点时,半滴操作和洗瓶冲洗。 5.固体氢氧化钠的称量,不能使用称量纸。因为它在空气中会快速吸收水分,导致称量不准确。再有氢氧化钠有强烈的腐蚀性,吸水后溶液渗过滤纸会腐蚀天平。 二、思考题 1.滴定管、移液管在装入标准液前为何需要用滴定剂和要移取的溶液润洗几次滴定中使用的锥形瓶或烧杯是否需要干燥是否也要用标准液润洗为什么 答:为了让滴定管内的溶液的浓度与原来配制的溶液的浓度相同,以防加入的标准液被稀释。不需要。不要用标准液润洗,因为倾入烧杯或锥形瓶中的基准物的物质的量是固定的,润洗则会增加基准物的量,影响到实验结果。 2. HCl和NaOH溶液能直接配制准确浓度吗为什么 答:不能,因为氢氧化钠易吸收空气中的CO2 和水分,而浓盐酸易挥发,应此不能直接配制其准确浓度。只能先配制近似浓度的溶液,然后用基准物质标定其准确浓度。 3.为什么用HCl滴定NaOH时采用甲基橙用为指标剂,而用NaOH滴定HCl溶液时使用酚酞(或其它适当的指标剂) 答:首先因为甲基橙跟酚酞的变色范围都在该反应的突跃范围内。其次,因为人的眼睛观察浅色变到深色比较容易。用HCl滴定NaOH时采用甲基橙用为指标剂可以观察到溶液由黄色变橙色,用NaOH滴定HCl溶液时使用酚酞可以观察到溶液由无色变红色。

其他: 4.配制HCl溶液及NaOH溶液所用水的体积是否需要准确量取为什么 答:不需要,因为HCL易挥发,NaOH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和CO2,不能直接配制准确浓度的HCL和NaOH标准溶液,只能先配制近似浓度的溶液,然后用基准物标定,所以没有必要准确量取配制时水的体积。 5.用HCL标准溶液滴定NaOH标准溶液时是否可用酚酞作指示剂 答:可以,因为酚酞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在,部分处在HCl与NaOH溶液的滴定突跃()之内。 6.再每次滴定完成后,为什么要将标准溶液加至滴定管零点或近零点,然后进行第二次滴定 答:因为滴定管的误差是分段校正的,每一段的校正误差不同,故每一次都从零点或近零点开始滴定可以保证每一次都有相同的校正误差。 7.在HCL溶液与NaOH溶液浓度比较的滴定中,以甲基橙和酚酞作指示剂,所得溶液体积比是否一致,为什么 答:不一致。因为甲基橙跟酚酞的变色范围不同,所以滴定终点时的PH不同,所以溶液的体积比不会一致。甲基橙的变色范围在酸性区间而酚酞的变色范围在碱性区间故以酚酞为指示剂的一组VNaOH/VHCL相对较大。 8. 配制NaOH溶液时,应选用何种天平称取试剂为什么 答:托盘天平,因为只须配制近似浓度的溶液,所以不需准确称量。 9. 滴定至临近终点时加入半滴的操作是怎样进行的 答:加入半滴的操作是:将酸式滴定管的旋塞稍稍转动或碱式滴定管的乳胶管稍微松动,使半滴溶液悬于管口,将锥形瓶内壁与管口接触,使液滴流出,并用洗瓶以纯水冲下。 实验三酸碱标准液浓度的标定 一、酸碱标准液浓度的标定

大学分析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

实验一、NaOH 和HCl 标准溶液的配制及比较滴定 1.HCl 和NaOH 标准溶液能否用直接配制法配制?为什么? 答:由于NaOH 固体易吸收空气中的CO 2和水分,浓HCl 的浓度不确定,固配制HCl 和NaOH 标准溶液时不能用直接法。 2.配制酸碱标准溶液时,为什么用量筒量取HCl ,用台秤称取NaOH (S )、而不用吸量管和分析天平? 答:因吸量管用于标准量取需不同体积的量器,分析天平是用于准确称取一定量的精密衡量仪器。而HCl 的浓度不定, NaOH 易吸收CO 2和水分,所以只需要用量筒量取 ,用台秤称取NaOH 即可。 3.标准溶液装入滴定管之前,为什么要用该溶液润洗滴定管2~3次?而锥形瓶是否也需用该溶液润洗或烘干,为什么? 答:为了避免装入后的标准溶液被稀释,所以应用该标准溶液润洗滴管2~3次。而锥形瓶中有水也不会影响被测物质量的变化,所以锥形瓶不需先用标准溶液润洗或烘干。 4.滴定至临近终点时加入半滴的操作是怎样进行的? 答:加入半滴的操作是:将酸式滴定管的旋塞稍稍转动或碱式滴定管的乳胶管稍微松动,使半滴溶液悬于管口,将锥形瓶内壁与管口接触,使液滴流出,并用洗瓶以纯水冲下。 实验二、NaOH 溶液的配制及食用白醋总酸度的测定 1.如何计算称取基准物邻苯二甲酸氢钾或Na 2CO 3的质量范围?称得太多或太少对标定有何影响? 答:在滴定分析中,为了减少滴定管的读数误差,一般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应在20—25ml 之间,称取基准物的大约质量应由下式求得: A T T A M C V m ???=1000 1 如果基准物质称得太多,所配制的标准溶液较浓,则由一滴或半滴过量所造成的误差就较大。称取基准物质的量也不能太少,因为每一份基准物质都要经过二次称量,如果每次有±0.1mg 的误差,则每份就可能有±0.2mg 的误差。因此,称取基准物质的量不应少于0.2000g ,这样才能使称量的相对误差大于1‰ 。 2.溶解基准物质时加入20~30ml 水,是用量筒量取,还是用移液管移取?为什么? 答:因为这时所加的水只是溶解基准物质,而不会影响基准物质的量。因此加入的水不需要非常准确。所以可以用量筒量取。

0111级《基础化学实验》思考题参考答案Microsoft Word 文档

《基础化学实验1》实验思考题参考答案 一、化学实验基本知识与玻璃仪器准备 1、本实验中洗涤了什么玻璃仪器?简述定量分析常用的玻璃仪器的一般洗涤方法及被洗净的标准? 学生在本实验中练习洗涤烧杯、锥形瓶、试剂瓶。 常用定量分析仪器的一般洗涤方法是:倒尽仪器中残留的液体,用自来水冲洗可溶性污物,用毛刷蘸取去污粉或合成洗涤剂刷洗仪器的内外器壁,再用自来水冲洗干净,然后用蒸馏水润洗三次。 已洗净的玻璃仪器应是清洁透明的,其内外壁应能被水均匀地润湿,且不挂水珠。凡已洗净的玻璃仪器内壁及仪器口部均不能再用布或纸擦拭,也不应倒置在实验桌上。 滴定管、移液管、吸量管、容量瓶等精确刻度的仪器,可采用合成洗涤剂洗涤,方法是将配成0.1~0.5%的洗涤液倒入容器中,摇动几分钟,弃去,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后,再用蒸馏水润洗三次。 2、使用下列玻璃仪器时:锥形瓶、容量瓶、烧杯、量筒、碱式滴定管、试剂瓶、漏斗、吸量管、称量瓶、滴管和圆底烧瓶,哪些玻璃仪器在清洗干净后还需用待装溶液洗涤的? 碱式滴定管和吸量管在清洗干净后还需用待装溶液洗涤,以确保从试剂瓶倒入(或吸入)管内的溶液浓度完全一致。 3、用25mL量筒、25mL滴定管和25mL移液管移取最大刻度溶液的体积读数应如何记录? 25mL量筒的分刻度为1mL,25mL滴定管的分刻度为0.1mL,25mL移液管的准确度与25mL滴定管相同,故用上述量器移取最大刻度溶液的体积读数应分别为25.0mL、25.00mL 和25.00mL。 4、实验预习是确保实验内容顺利完成的重要环节,在实验前要作好哪些准备工作? 根据学生对实验重要性的理解及对预习准备工作的认识予以表述,除实验目的、原理、试剂及实验器材、实验内容等之外,宜有实验现象预测、结合实验思考题分析实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及影响实验结果的关键、实验中所需的数据等内容为佳。 《基础化学实验1》实验思考题参考答案 二、物质的称量的 1、什么是直接称量法、固定质量称量法和差减称量法?什么情况下选用差减称量法? 直接称量法是将被称物放于天平盘,按规范操作进行称量的方法。固定质量称量法是先称出空容器的质量,再按规范操作将试样逐一加入准确称取某一指定质量的称量方法。差减称量法又称减量法,先准确称量样品和称量瓶总质量,然后按规范操作将所需样品“轻敲”入锥形瓶(或烧杯)中,再次准确称量该样品和称量瓶总质量,两次称得的质量之差即为该锥形瓶(或烧杯)中试样的质量。当待称量物是易吸水、易氧化、易吸收CO2等物质,并需称出多份该试样时,宜选用差减称量法。 2、在取放称量瓶时,为什么只能用纸带带动? 在分析天平上采用差减法称取试样质量时,需两次称取称量瓶+试样的质量,在称量瓶内的试样没有撒出的情况下,称出的质量是否准确、稳定就直接影响到被称出试样的质量的准确性。在称量时,若用手直接拿取称量瓶,手上带有的水分及其分泌物就会沾附到称量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