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生法培养外生菌根菌菌丝体

共生法培养外生菌根菌菌丝体
共生法培养外生菌根菌菌丝体

共生法培养外生菌根菌菌丝体

黄光文1,张 平2

(1.湖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工程系,湖南 永州 425006; 2.湖南师范大学真菌研究室,长沙 410081)

摘要:首次报道外生菌根菌的共生培养法。初步研究了一个较好的外生菌根菌菌丝体培养方法,即将宿主的愈伤组织与外生菌根共同培养,可以明显地促进真菌菌丝的萌发和生长。愈伤组织匀浆液也可促进菌丝体早期生长。

关键词:共生培养法;鹅膏菌;外生菌根菌;菌丝体

中图分类号:S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310(2005)03-0016-02

1 材料与方法

111 材料

宿主植物:石栎(Lithocarpus glaber(Thunb.) Nakai),采自长沙县星沙镇,有鹅膏菌共生。

菌根真菌:假褐云斑鹅膏(Amanita pseudopor2 phyria H ong o)、黄盖鹅膏白色变种(A.subjunquillea var.alba Zhu L.Y ang)、欧氏鹅膏(A.ober winkler2 ana Zhu L.Y ang&Y oshim.D oi)。经组织分离纯培养而来,并经RAPD鉴定[1]。

112 培养基

11211 改良MS培养基:K NO3119g,NH4NO31165 g,K H2PO40117g,CaCl2?H2O0144g,MgS O4?7H2O 0137g,FeS O4?7H2O2718mg,Na2E DT A?H2O3713 mg,H3BO3612mg,ZnS O4?5H2O816mg,MnS O4?H2O1619mg,Na2M oO4?2H2O0125mg,KI0183mg, CaS O4?5H2O01025mg,C oCl201025mg,肌醇100 mg,甘氨酸210mg,盐酸硫氨素014mg,烟酸015 mg,盐酸吡哆醇015mg,琼脂18g,蔗糖23g,胡萝卜100g(煮汁),加水至1000m L。

11212 菌丝生长培养基:上述培养基中加入葡萄糖2g、蛋白胨2g、麦芽汁(12波美度)20m L。113 愈伤组织培养方法

改良MS培养基附加2,4-014mg?L-1或6-BA018mg?L-1,24℃/20℃(日/夜)下自然光照。详见文献[2]。

114 菌丝培养方法

对照:用打孔器打出直径为015cm的菌丝块接入装有40m L菌丝生长培养基的100m L三角瓶中,于20℃下培养,各设10瓶。测定萌发时间(以肉眼明显可见菌丝外伸为度),萌发后每10d 量一次菌丝长度。(下同)

方法A:在改良MS培养基中加入经过过滤除菌的菌根浸出液(菌根重量与组织块重量一致)作为生长刺激因子。

方法B:菌丝块接种于(紧贴)愈伤组织旁(即共培养方法)。

方法C:将愈伤组织全部挑出,在剩下的改良MS培养基上接入菌丝块。

方法D:无菌状态下将愈伤组织研磨成匀浆,加入到新的菌丝生长培养基中后接种真菌。

2 结果与分析

实验结果显示,四种方法培养的菌丝在萌发速度(图1)和生长速度(图2)上比对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方法B即共培养方法的效果最为显著。

从图3可以看出,菌丝在改良培养基上的生长比较均衡,在前30d逐渐缓缓加快,然后缓缓减慢。愈伤组织匀浆、菌根提取液和愈伤组织分泌物对菌丝的前期生长有较好的刺激效果,效果依次减小,但相关不大。三种刺激物作用一段时间后失去影响。而共培养的菌丝生长速度比其他四者均高,而且在生长后期效果依然显著。不同的菌株对刺激因子的反映程度略有不同,但总的趋势一致

图1 菌丝萌发时间的比较

注: A.pse=假褐云斑鹅膏(A.pseudoporphyria);

A.sub=黄盖鹅膏白色变种(A.subjunquillea); A.obe=欧氏鹅膏(A.oberwinklerana)

3 讨论

从实验结果看,菌丝体的共培养法是促进外生

收稿日期:2004-10-18

基金项目:国家科委重点课题项目(96-C02-03-07);湖南省教育厅课题(03C358)

61中国食用菌 E DI BLE FUNGI OF CHI NA V ol124,N o13

图2 五种不同培养方法的菌丝平均生长速度的比较注:同图

1

图3 五种不同培养方法的菌丝生长速度曲线图

菌根菌菌丝生长的十分有效的方法。此方法以前未见报道。由于外生菌根菌适应了与宿主植物的共生生活,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会受到抑制。人们研究外生菌根和外生菌根菌时常常需要解决菌丝体的生长问题。因此能有效促进菌丝体生长的培养条件一直是研究者们所追寻的。本方法为改良外生菌根菌培养方法提供了一个很有益的思路。但是,宿主植物的愈伤组织本身的培养在很多树种中尚在摸索

中。受此影响,此方法在大量培养菌丝时还不完善,有必要进一步研究。

菌根浸出液和愈伤组织浆对菌丝生长的促进作用推测是因为其中所含的激素、降解核酸和蛋白质等成分。因为降解蛋白质、氨基酸、核酸成分和一些激素可促进菌丝生长[3]。而前者比后者作用小,可能是菌根上的菌丝在研磨中产生了自融的废物。愈伤组织挑走后的培养基对菌丝也有生长作用表明,愈伤组织在生长过程中向培养基分泌一些有益物质,可能是许多酶和多种其他化合物,从而可以促进菌丝生长,也说明共培养方法是可行的。但培养基中的附加物2,4-D 、6-BA 和NAA 对菌丝生长没有影响[4]。共培养法的菌丝比其他方法在后期生长中要好,是因为其他方法中刺激因子的消耗,而愈伤组织可以持续地分泌刺激因子。但究竟有哪些物质在起作用,是进一步研究的内容,。研究结果将为菌丝对营养根的趋化性研究和直接向培养基中加入刺激物质以促进菌丝快速生长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愈伤组织也可能会对孢子萌发有刺激作用。

[参考文献]

[1]黄光文,张平,张志光.柯的组织培养[J ].零陵学

院学报.2002,03:81-83.

[2]陈作红,张志光,张平.几种鹅膏菌菌种分离及其

RAPD 鉴定[J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3(4):56-91.

[3]郭秀珍,毕国昌.林木菌根及应用技术[M].中国

林业出版社.1989.

[4]陈豫.外生菌根真菌鳞柄白毒鹅膏与白毒鹅膏生物学

特性的研究[R].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0, 5.

Symbiosis -based Culturing :A N e w E ffective Method of Culturing

Ectomycorrhizal Fungi

HUANG G u ang -w en 1,ZH ANG Ping 2

(1.Department of Life Science and Chem istry Engineering ,Hunan Science and T ecinology Institue ,Y ongzhou 425006,China ;2.C ollege of Life Science ,Hunan N ormal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1,China )

Abstract :A new method ,C o -culturing ,of culturing ectomycorrhizal fungi is reported for the first time.The ef 2fective method is that ectomycorrhizal fungi are introduced just beside the callus of host plant ,which can evidently upgrade the growth of the hyphae.The callus juice can als o do on the early growth.

K ey w ords :symbiosis -based culturing method ;Amanita ;ectomycorrhizal ;hyphae

声明:

“神经致幻型毒蕈205新菌株的驯化研究试验”(见本刊05年第二期,第13~14页)研究所采用的205菌株,是由西南科技大学的贺新生教授提供,以此致歉。

杜秀菊

2005年3月24日

7

1第24卷 第3期 中国食用菌 E DI BLE FUNGI OF CHI NA

食用菌复习题

食用菌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初生菌丝体: 由初生菌丝组织成的群体 2、次生菌丝体: 由次生菌丝组织成的群体 3、培养基:根据食用菌对营养、水分、酸碱度的要求,人为配制成的供食用菌生 长发育的基质。 4、菌种: 是指以适宜的营养培养基为载体进行纯培养的菌丝体,也就是培养基质和菌丝 体的联合体。或者说是指人工培养,并供进一步繁殖的食用菌的纯菌丝体。 5、同宗结合: 单个担孢子萌发形成的菌丝,可以配对融合,且具有产生子实体的能力就是同宗配合 6、异宗结合: 由两个不同性别的菌丝交配后才能完成生育的现象,称为、异宗结合,又叫自交不育。 7、腐生: 从动植物尸体上或无生命的有机物中获取营养的方式是腐生 8、母种:由孢子、子实体或基内菌丝经过人工培养获取的纯菌丝称为母种 9、原种: 将母种接转到原种培养基上培育的菌丝体称之为原种。 10、栽培种: 将原种接转到栽培种培养基上培育的菌丝体称之为栽培种。 11、单核菌丝(初生菌丝): 由担孢子萌发所形成的菌丝是初生菌丝。 12、双核菌丝(次生菌丝): 两条初生菌丝经过质配而形成的菌丝是次生菌丝 13、根状菌索: 外由拟薄壁组织构成,内由疏丝组织构成的绳索状结构,外由拟薄壁组织构成,内由疏丝组织构成的绳索状结构,起着固着和吸收作用,并能抵御不良环境,在适宜条件下又能恢复生长并分化形成子实体。 14、菌核:是由菌丝体和贮藏物质组成的不定型的结构 15、菌丝束:由无数的菌丝沿着长轴(纵向)方向编织而成的线状体 16子实体:子实体是食用菌的繁殖器官,也就是被我们称为“菇菌、覃菌、蘑、莪”的部分。17菌环:在幼小子实体上,菌盖边缘与菌柄有时连接着一层膜,叫内菌幕。随着子实体长大,这层膜与菌盖脱离,其残留在菌柄上的部分则形成菌环。 18菌托:子实体发育的前期,在其外表包着一层膜,即菌膜,也称外菌幕。菌膜有厚薄之分,随着子实体的生长发育,这层外膜(较薄的)常不留痕迹地消失。但一些较厚的菌膜常能残留在菌柄的基部,形成袋状物或杯状物,这就是菌托。 19内菌幕:在幼小子实体上,菌盖边缘与菌柄有时连接着一层膜,叫内菌幕。 20外菌幕:子实体发育的前期,在其外表包着一层膜,即菌膜,也称外菌幕 21菌褶:位于菌肉的下面,呈放射状排列的片层结构,一般称为子实层体。菌褶的长短与宽窄以及着生方式是食药用菌分属的重要依。 22子实层:子实层是着生有性孢子的位置,是真菌产生子囊孢子或担孢子的地方。它由平行排列的子囊或担子以及囊状体、侧丝组成。 23食用菌生活史:食药用菌生活史是指从孢子萌发经过菌丝体到第二代孢子的整个发育过程。孢子、菌丝体、子实体是食药用菌生活史中的三个主要环节。 24食用菌的碳氮比(C/N):在食用菌菌丝中,碳氮比是8:1~12:1。在菌丝生长过程中50%的碳源作为呼吸的能量,50%的碳源组成菌丝成分,因而培养基中理想的碳氮比是16:1~24:1。对食药用菌的生长发育来说,碳氮比是极其重要的。 在制备二级种、三级种培养基时,培养料的含水量通常是60%左右,其料水比为1: (1.4~1.5)。大多数食药用菌喜酸性培养基质,适宜菌丝生长的PH一般最适为5.0~5.5,大部分食药用菌在pH大于7时,生长受阻,大于9时停止生长. 25恒温结实型食用菌:即在恒温情况下可以形成子实体,如金针菇、蘑菇、黑木耳。

认识菌根——《农业技术基础》教学分析

认识菌根——《农业技术基础》教学分析 课本《农业技术基础》中的“根瘤和菌根”一节讲述了细菌和放线菌可以与植物形成根瘤,而对菌根是这样描述的:“油菜、玉米、柑橘等许多农作物和果树的幼根,常有白色的丝状物覆盖着,这是真菌与根建立的共生体,称菌根”;“在菌根的共生体中,真菌的菌丝起着根毛一样的吸收作用”。此外,在《种植技术》的有关果树、蔬菜、花卉、大田作物和药用植物生产章节中,共有八处出现了菌根一词。在教学中,常有学生问:“放线菌有没有参与菌根的形成?”、“有菌丝起吸收作用,根尖还存在吗?”、“常见植物有哪些种类能形成菌根?”。回忆大学所学知识,相关内容实在太少,是后来读了不少有关菌根的专著,才对菌根有了一个总体认识。 科学家把植物根系与非放线菌形成的互惠共生体称做菌根,将参与菌根形成的真菌称为菌根真菌。根据菌根形态结构特征的不同,将菌根分为丛枝菌根、外生菌根、内外生菌根、兰科菌根、浆果鹃类菌根、水晶兰类菌根和欧石楠类菌根等七类。 一、丛枝菌根 丛枝菌根是球菌门真菌侵染植物根系形成的,分布最广,是最重要、最古老的一类菌根。其特有结构是丛枝与泡囊。菌丝通常无横隔,而其他类型菌根菌丝均有横隔。形成丛枝菌根的根系仍能继续生长,根毛的生长发育也不受抑制。所有的丛枝菌根真菌侵染植物根系都形成丛枝。真菌侵入根系皮层细胞内,其菌丝连续二叉式生长,呈树枝状,即丛枝。丛枝是丛枝菌根最重要的结构,是真菌和植物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丛枝菌根真菌是活营养体真菌,必须通过根内丛枝从寄主获得碳水化合物。真菌菌丝在根内产生泡囊,或在土壤中形成类似泡囊的结构,泡囊具有繁殖、储藏养分功能。目前已发现地球上90%的维管植物都能形成丛枝菌根,而具有外生菌根和内外菌根的植物占3%,具有其他类型菌根的植物占4%,而至今发现没有菌根的植物只占3%;不能形成或很少形成丛枝菌根的只有十字花科、藜科、石竹科、莎草科、蓼科、灯心草科、荨麻科等十余科的全部或部分植物,形成丛枝菌根最普遍最广泛的是豆科和禾本科植物;课本中的全部果树(银杏、石榴、猕猴桃、板栗、枣、葡萄、柿、梨、桃、李、枇杷、杨梅、草莓、柚、柑橘、甜橙、酸橙、金柑、枳、柠檬)、大田作物(小麦、玉米、大麦、甘薯、水稻、高粱、绿豆、花生、大豆、棉花、烟草、苎麻、甘蔗)、大部分蔬菜(茄子、辣椒、马铃薯、番茄、黄瓜、丝瓜、冬瓜、西瓜、豇豆、菜豆、胡萝卜、芹菜、莴笋、葱、大蒜、韭菜、姜、芋)、部分花卉(茉莉、月季、玫瑰、非洲菊、菊)、部分药用植物(西洋参、薄荷、金银花)均能形成丛枝菌根。 二、外生菌根 外生菌根是由外生菌根真菌菌丝侵染寄主植物幼嫩根的皮层,菌丝不进入细胞内部,而仅在根系表面和细胞壁之间延伸生长;外生菌根由菌套、哈氏网、外延菌丝、菌索以及菌核等组成。在植物吸收根表面,形成一层由菌丝体紧密交织而成的菌套,是吸收、贮藏养分的器官;在根系皮层细胞间隙形成类似网格状的结构,

AMF(丛枝菌根真菌)

AMF(丛枝菌根真菌)对香蕉试管苗的驯化日期:2011年5月24日 摘要:丛枝菌根真菌的影响(AMF)的香蕉试管苗上进行了评估在驯化期。植物接种无 梗scrobiculata,绣球clarum和Glomus etunicatum。在种植后温室3个月,株高,叶面积,鲜重和干物质的根,芽,AMF的殖民化的水平营养水平,光合作用和蒸腾率,水势和气孔导进行了测定。丛枝菌根真菌孢子的生产数量在每个治疗也决心。苗接种与丛枝菌根真菌具有更大的株高,叶面积和新鲜地上部和根系的重量,以及较高的光合作用和蒸腾比对照组。植物与血管球接种均优于在最评估参数。 关键词:穆萨菌,内生菌根,菌根菌,气候适应 引言:水果的营养快繁,观赏和森林物种,是一个良好的生产条件,转基因植物检疫植物 和均匀大量的主要工具。到温室栽培植物体外转移是在结构和生理适应的最重要的准备过程中试管苗的步骤之一。这一阶段,由于水土不服,是一种对植物自养的存在开始,以期为生存所必需的生理过程的开始。在这段时间内,必须增加水的试管苗和矿物质,光合速率的吸收。 试管苗,病免费的,但他们还缺乏丛枝(AMF)的菌根真菌。AMF的是众所周知的增加,增加水和矿物营养素的吸收,尤其是磷(P)植物的活力。此外,AMF的病原体可以保护寄主植物的根和减轻极端温度变化,pH值和水分胁迫(迪克森和马克思1987年的影响; Siqueira 1994年)。接种AMF的成功在驯化期间(格兰杰等人的开始。1983年; Brazanti等。1992年;罗杰古勒明等。1995年),甚至在体外培养已被证实。三是与从组织培养植物的根系形成共生互利的效果表现在蓬勃植物的光合作用和蒸腾速率高,养分和水分,提高抗逆性。 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在植物组培苗生长初期当然可以对体外培养,通过积极对rootmeristem活动菌根共生效应,高殖利率。支持这个假说是由伯塔等人的结果。(1995年),谁表明,AMF的协会改变了红叶李根的分枝格局。接种类型的使用是很重要的驯化。福图纳等人(1992)建议的AMF的感染,高效品种的推广使用植物生长迅速增加。这些作者还表明,虽然在促进试管比较红叶李增长的2种AMF效率,该真菌感染影响其效力。更加新鲜,干物,高度增量被发现与血管球比与G. coronatum mosseae的接种植物,但在实验结束两组植物具有相似的增长。 我们工作的目的是评估的三个AMF的来自巴西的半干旱地区灌溉生长的香蕉种植园,营养和生理发展香蕉试管苗接种分离本土物种的影响作用。 材料与方法 植物材料和土壤性质 试管香蕉苗是根据生物技术。在植株形成的根在体外用MS液体培养基,后来转移到(500毫升的容量)与熏蒸基质:土,沙,有机质(1:1:1)。前沙混合料性能的土壤3.2克土壤有机质每公斤,马克土0.84毫克P每分米,pH值5.1(土:水=1:2.5)。接种量(约400每集装箱孢子)放置在以下5个香蕉植株根系与土壤接触面与熏蒸厘米,底层覆盖。滤液接种的土壤添加到所有的治疗方标准化微生物。植物在温室下保持12 h的800-1300勒克斯,光周期25B4 7C及70%-90%的相对湿度。 感染源

菌根

菌根 mycorrhiz 植物根与真菌组成的共生体。具有这种共生特异性的真菌称为菌根菌。 种类和特征已知能在根部形成菌根的植物有2000多种,能在植物根部组成共生体的真菌种类也很多。根据菌根的形态可区分为外生菌根和内生菌根。 外生菌根在植物根表面缠绕大量的真菌菌丝,形成密实的菌丝鞘,其中部分菌丝伸入根组织的外层细胞间隙中,构成胞间的菌丝网络,称为哈式网,成为菌丝与宿主物质交换的场所(图1)。外生菌根改变了植物根的形态,使根的分枝增多,侧根缩短。外生菌根的真菌主要是Basidio mycetes,宿主主要是树木,如松科、柏科、杨柳科等。 内生菌根包括泡囊—从枝菌根(VA菌根)、兰科菌根和杜鹃花科菌根。其中主要的是VA菌根。菌根的菌丝着生于根组织皮层细胞间隙或细胞中,但不进入内皮层和中柱。一些菌丝伸出根外与土壤接触,但不在根表面形成菌丝鞘。因此,受VA菌感染的根系形态没有改变。这种菌在根皮层细胞内的菌丝末端,可以反复二叉分枝形成类似吸器的丛枝,某些菌丝可以膨大形成直径为50微米的泡囊(图2)。VA菌根的真菌主要为Endogonaceac科。宿主植物很广泛,除十字花科和藜科外,大多数农作物都能感染菌根菌。而且它们与宿主植物之间无专一性。 生长条件VA菌对温度很敏感,在10~20℃以上,扩展迅速,对养分的吸收能力明显增高,而在16℃以下则急剧减小,8℃时几乎停止扩展。 菌根的形成还受土壤肥力水平的影响,尤其是与土壤有效磷的含量和磷肥中水溶性磷含量有关。水平越高,菌根感染率越低。

图1 未感染根与外生菌根剖面 (a)未感染的根(b)外生菌根 1.中柱; 2.表皮层; 3.哈氏网; 4.菌丝鞘 图2 VA菌根着生于植物根组织中的示意图

正畸过程中的埋伏牙处理

正畸过程中对埋伏牙的处理 定义:超过换牙年龄的牙长期埋伏在牙槽骨内,或由于种种原因使其萌出道受阻而不可能萌出的牙称为阻生牙。对阻生牙的矫治属于早期预防性治疗 一.病因 1.人类咀嚼器官的退化造成牙量大于骨量,临床上常见为第三磨牙及上尖牙的阻生。 2.乳牙早失引起,尤其是乳磨牙早失造成6向近中移动,引起4的垂直埋伏阻生。3由于 替换时间最晚,致其近中腭向倾斜阻生。 3.上3牙胚位于上颌窦的前壁或眼眶下面,位置较高,萌出路径较长。 4.由上颌侧切牙的牙根过短或缺失引起3的萌出位置异常,腭向异位的可能性增加2.4倍。 5.乳牙滞留,乳牙残根,多生牙,先天牙胚受损,牙齿萌出顺序异常,牙冠囊肿,牙瘤, 牙龈纤维增生,牙根早熟,恒牙萌出道上有致密的骨质形成。 6.颌骨或基骨发育不足引起。 7.全身疾病,甲状腺功能减退,垂体功能不足或佝偻病,发热性疾病,不规则的肌肉压力 均可以是阻生牙的原因。 二.危害 1.阻生牙致牙弓形态的不完整,不对称,中线偏移。 2.上3的缺失引起上颌尖牙保护颌的缺失。 3.妨碍正畸治疗。 4.引起骨粘连,牙根外吸收,以及在外伤时的牙槽突骨折。 5.尖牙异位萌出引起侧切或中切牙的牙根吸收。 6.影响咀嚼功能,影响颌骨发育。 7.对全身的影响,各种炎性反应,头痛或神经痛。 三.早期诊断 萌出过程正常的上颌尖牙,在萌出前1~1.5年,可在唇侧前庭沟处能摸到硬性隆起。有资料表明男孩13.1岁,女孩12.3岁时,80%的尖牙已萌出。因此在8岁或9岁时应开始注意尖牙的情况以便及早发现错位的尖牙,特别是对有家庭史、上侧切牙过小或先天缺失的患者。 (一)临床检查 通常在上颌颊部前庭沟或腭侧、侧切牙远中区域进行扣诊,估计或确定未萌尖牙的位置。如果未萌尖牙完全唇侧萌出,可以在该区域扣及骨性隆起。临床出现下面的症状可能预示者尖牙阻生: 1.恒尖牙萌出迟延(即超出萌出时间较久)或乳尖牙的长期滞留。 2.10~11岁时在尖牙的正常位置上摸不到尖牙隆起或左右侧尖牙隆起有明显差异。 3.侧切牙远中腭侧存在骨性隆起。 4.侧切牙的萌出延迟、牙冠远中倾斜或形态异常。 5.临床上如果发现双侧侧切牙远中牙槽骨不对称,可以借鉴全颌曲面断层片,了解 和证实尖牙发育和不对称的位置状况。 (二)X线片检查 如果临床检查怀疑尖牙阻生,可以使用X线片进一步检查。 一般X线片可见恒牙胚已形成2/3,但与恒牙正常萌出时间或与口内其他同名牙的萌

食用菌的形态结构(一)

食用菌的形态结构(一) 食用菌的菌丝体 食用菌是一类可供食用的大型真菌,俗称菇或蕈。在分类学上属于真菌门,担子菌纲或子囊菌纲的菌类。所谓担子菌是指有性孢子外生在担子外的菌类,如双孢蘑菇、香菇等。子囊菌是指有性孢子内生于子囊内的菌类,如羊肚菌。 目前国内外栽培数量最多的是担子菌纲的菌类,包括银耳目的银耳、黑木耳,多孔菌目的猴头菌和伞菌目的香菇、草菇等。 在担子菌纲中又以伞菌目的种类最多,资源比较丰富。因此着重以伞菌为例,介绍一般食用菌的形态结构。 食用菌的形态结构,都是由菌丝体和子实体两大部分组成的。 (一)菌丝体 生长在基质中的大量丝状物是食用菌的营养体,称菌丝体。菌丝体是孢子在适宜条件下萌发形成的管状的丝状体,每根细丝叫菌丝。菌丝以顶端部分进行生长,但菌丝的每一个细胞都潜存有生长的能力。菌丝通常无色透明,但也有的种类有色,在基质中蔓延伸展,反复分枝,组成菌丝群,通称为菌丝体。 菌丝体一般分为二部分,一部分是基内菌丝,或者叫营养菌丝,分布在基质内,一方面吸收营养,一方面分枝繁殖,不断向四周蔓延扩展;另一部分菌丝是气生菌丝,由基内菌丝产生并分布在空气中,并在一定季节和一定的发育阶段,产生出繁殖器官——子实体。 左图 中深 色发 暗的 是基 内菌 丝, 浅色 发亮 的是 气生

菌 丝。 由于发育阶段不同,菌丝体的形态结构也不一样,通常可分为初生菌丝体、次生菌丝体和三级菌丝体三种。 初生菌丝体也叫一级菌丝体,是刚从担孢子萌发而成的菌丝体。开始时含有许多核,以后细胞产生横隔,使每个细胞各具一个核,所以也叫单核菌丝体(或同核体)。初生菌丝体无论如何繁殖,一般都不会产生子实体。 次生菌丝体也叫二级菌丝体。初生菌丝体发育到一定阶段,由两个单核菌丝细胞的细胞质融合在一起(质配),成为双核细胞,具双核细胞的菌丝体称双核菌丝体。由于细胞内含有两个遗传性不同的核,所以又称异核体。双核菌丝体的菌体粗壮,生长也快。在菌丝隔膜上方有锁状联合的结构。

共生法培养外生菌根菌菌丝体

共生法培养外生菌根菌菌丝体 黄光文1,张 平2 (1.湖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工程系,湖南 永州 425006; 2.湖南师范大学真菌研究室,长沙 410081) 摘要:首次报道外生菌根菌的共生培养法。初步研究了一个较好的外生菌根菌菌丝体培养方法,即将宿主的愈伤组织与外生菌根共同培养,可以明显地促进真菌菌丝的萌发和生长。愈伤组织匀浆液也可促进菌丝体早期生长。 关键词:共生培养法;鹅膏菌;外生菌根菌;菌丝体 中图分类号:S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310(2005)03-0016-02 1 材料与方法 111 材料 宿主植物:石栎(Lithocarpus glaber(Thunb.) Nakai),采自长沙县星沙镇,有鹅膏菌共生。 菌根真菌:假褐云斑鹅膏(Amanita pseudopor2 phyria H ong o)、黄盖鹅膏白色变种(A.subjunquillea var.alba Zhu L.Y ang)、欧氏鹅膏(A.ober winkler2 ana Zhu L.Y ang&Y oshim.D oi)。经组织分离纯培养而来,并经RAPD鉴定[1]。 112 培养基 11211 改良MS培养基:K NO3119g,NH4NO31165 g,K H2PO40117g,CaCl2?H2O0144g,MgS O4?7H2O 0137g,FeS O4?7H2O2718mg,Na2E DT A?H2O3713 mg,H3BO3612mg,ZnS O4?5H2O816mg,MnS O4?H2O1619mg,Na2M oO4?2H2O0125mg,KI0183mg, CaS O4?5H2O01025mg,C oCl201025mg,肌醇100 mg,甘氨酸210mg,盐酸硫氨素014mg,烟酸015 mg,盐酸吡哆醇015mg,琼脂18g,蔗糖23g,胡萝卜100g(煮汁),加水至1000m L。 11212 菌丝生长培养基:上述培养基中加入葡萄糖2g、蛋白胨2g、麦芽汁(12波美度)20m L。113 愈伤组织培养方法 改良MS培养基附加2,4-014mg?L-1或6-BA018mg?L-1,24℃/20℃(日/夜)下自然光照。详见文献[2]。 114 菌丝培养方法 对照:用打孔器打出直径为015cm的菌丝块接入装有40m L菌丝生长培养基的100m L三角瓶中,于20℃下培养,各设10瓶。测定萌发时间(以肉眼明显可见菌丝外伸为度),萌发后每10d 量一次菌丝长度。(下同) 方法A:在改良MS培养基中加入经过过滤除菌的菌根浸出液(菌根重量与组织块重量一致)作为生长刺激因子。 方法B:菌丝块接种于(紧贴)愈伤组织旁(即共培养方法)。 方法C:将愈伤组织全部挑出,在剩下的改良MS培养基上接入菌丝块。 方法D:无菌状态下将愈伤组织研磨成匀浆,加入到新的菌丝生长培养基中后接种真菌。 2 结果与分析 实验结果显示,四种方法培养的菌丝在萌发速度(图1)和生长速度(图2)上比对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方法B即共培养方法的效果最为显著。 从图3可以看出,菌丝在改良培养基上的生长比较均衡,在前30d逐渐缓缓加快,然后缓缓减慢。愈伤组织匀浆、菌根提取液和愈伤组织分泌物对菌丝的前期生长有较好的刺激效果,效果依次减小,但相关不大。三种刺激物作用一段时间后失去影响。而共培养的菌丝生长速度比其他四者均高,而且在生长后期效果依然显著。不同的菌株对刺激因子的反映程度略有不同,但总的趋势一致 。 图1 菌丝萌发时间的比较 注: A.pse=假褐云斑鹅膏(A.pseudoporphyria); A.sub=黄盖鹅膏白色变种(A.subjunquillea); A.obe=欧氏鹅膏(A.oberwinklerana) 3 讨论 从实验结果看,菌丝体的共培养法是促进外生 收稿日期:2004-10-18 基金项目:国家科委重点课题项目(96-C02-03-07);湖南省教育厅课题(03C358) 61中国食用菌 E DI BLE FUNGI OF CHI NA V ol124,N o13

两种断冠方法在下颌水平阻生智齿拔除术中的比较

两种断冠方法在下颌水平阻生智齿拔除术中 的比较 【摘要】目的比较垂直断冠法与斜向近中断冠法拔除下颌低位水平阻生第三磨牙的效果。方法将120颗下颌低位水平阻生第三磨牙随机分成2组,每组65颗,分别采用垂直断冠法和斜向断冠法拔除下颌低位水平阻生第三磨牙的手术时间分别为(32.65±7.35)min、(25.35±5.65)min。2种方法术后并发症方面无明显统计学差异,2种方法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采用斜向近中断冠法拔除低位水平第三磨牙的手术时间短,且术中,术后并发症少。 【关键词】断冠方法阻生第三磨牙牙拔除术 随着人类进化过程中的颌骨发育退化,下颌阻生智齿检出率高达52.3%。其中,下颌低位水平阻生智齿也占到15.4%。拔除下颌水平阻生智齿对门诊医生来讲,是一项复杂的出槽外科手术,邻牙,骨阻力均较大,拔除困难。作者拟通过不同的去除阻力的方法来探讨两种方法的优劣,以供临床参考。 1材料和方法 1.1采集2006年3月—8月(一般资料)在德阳市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门诊就诊的96例患者的120颗下颌低位水平阻生第三磨牙为研究对象。96例患者中男52例,女44例。患者年龄19—36岁,平均年龄24.25岁。低位阻生牙的诊断标准以全景X线检查为准。根据耿温琦分类法,牙冠部远中面接近于邻牙1/2水平或1/2水平以下为低位水平阻生。

将120颗阻生第三磨牙随机分成2组,每组60颗,分别采用垂直断冠法和斜向近中断冠法拔除。 1.2手术方法 患者术前均拍摄全景X片。麻醉采用口内注射法。麻醉药物采用含1:100000肾上腺素的2%利多卡因,阻滞麻醉,为减少术中出血,局部均加浸润麻醉,所有手术均由作者与其助手完成。术后常规给予口服抗生素。 1.2.1直向断冠法 手术切口采用远中切口:由距离第二磨牙远中面约1.5cm处开始,向前切开,直抵达第二磨牙远中面的中央。然后转向颊侧,沿第二磨牙颈部龈缘切开,向下直到第一,二磨牙的牙间隙处。颊侧切口从远中切口的末端向下,并与之约成45°,切至前庭沟上缘处。由远中切口前端开始,向下掀起颊侧粘骨膜瓣,显露阻生智齿,采用高速手机裂钻,去除智齿上方及颊侧骨阻力,再垂直向切断牙冠,此时常因邻牙颈部阻挡,导致牙冠不易取出,需将牙冠分成颊舌两部分,才能取出牙冠,然而再拔除牙根。术后常规缝合。 1.2.2斜向近中断冠法 手术切口及翻瓣均同前,依旧采用高速手机去阻智齿上方及颊侧骨阻力,再斜向近中切断牙冠。此时因是斜向近中切断牙冠,邻牙颈部不再阻挡,牙冠较易取出。术后常规缝合。 1.3效果评价 从手术时间,术中并发症(损伤邻牙及牙龈撕裂),术后并发症(术

菌根菌

谁看过这篇博文 正文字体大小:大中小 国内纯培养出的第一个美味牛肝菌子实体(2011-06-12 09:18:56) 转载▼ 分类:菌根食用菌 标签: 美味牛肝菌 子实体 纯培养 2008年 2008年 2009年

*已在2011年的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dicial Mushroomsi(国际药用菌)杂志上发表 分享分享到新浪Qing(奖) 顶 阅读(37)┊评论(0)┊收藏(0) ┊转载(0) ┊顶▼┊打印┊举报 已投稿 排行榜圈子 到: 转载列表: 转载 转载是分享博文的一种常用方式... 前一篇:野生食用菌种质资源采集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后一篇:与菌根食用菌有关的几个专业术语 评论重要提示:警惕虚假中奖信息|[商讯]欧洲杯,有红牛更从容! [发评论] 发评论[商讯]爱心签名换梦想,天天派奖|[商讯]提高博客人气新方法 发评论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 前一篇野生食用菌种质资源采集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后一篇 >与菌根食用菌有关的几个专业术语 博主 音乐 与菌根食用菌有关的几个专业术语 (2011-06-12 09:53:02) 转载▼ 分类:菌根食用菌 标签: 菌根菌 菌根食用菌 真菌 edible mycorrhizal mushroom ??1.菌根(M y c o r r h i z a):菌根菌与植 物的活根形成的一种特定结构,其 结构和功能:植物通过这种结构获 取矿物质盐,而菌根菌菌丝则获取 到碳水化合物及其它活性物质。 (V a r m a A.&H o c k B.1998) ?2.菌根食用菌(E d i b l e M y c o r r h i z a l m u s h r o o m):一类能与植物的活根

食用菌种类及特性

食用菌种类及特性 食用菌种类及特性 食用菌人类食用的大型真菌。中国已知的食用菌有350多种,其中多属担子菌亚门,常见的有:香菇、草菇、蘑菇、木耳、银耳、猴头、竹荪、松口蘑(松茸)、口蘑、红菇和牛肝菌等;少数属于子囊菌亚门,其中有:羊肚菌、马鞍菌、块菌等。上述真菌分别生长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生态环境中。在山区森林中生长的种类和数量较多,如香菇、木耳、银耳、猴头、松口蘑、红菇和牛肝菌等。在田头、路边、草原和草堆上,生长有草菇、口蘑等。南方生长较多的是高温结实性真菌;高山地区、北方寒冷地带生长较多的则是低温结实性真菌。 食用菌以其白色或浅色的菌丝体在含有丰富有机质的 场所生长。条件适宜时形成子实体,成为人类喜食的佳品。菌丝体和子实体是一般食用菌生长发育的两个主要阶段。各种食用菌是根据子实体的形态如:菇形、菇盖、菌褶或子实层体、孢子和菇俩的特征,再结合生态、生理等的差别来分类识别的(见层菌纲、木耳目、银耳目、伞菌目)。凭经验区别野生食用菌和毒菇时,也是以子实体的外形和颜色等为依据。有些食用菌生长在枯树干或木段上,如香菇、木耳、银耳、平菇、猴头、金针菇和滑菇;有些生长在草本植物的

茎秆和畜、禽的粪上,如蘑菇、草菇等;还有的与植物根共同生长被称为菌根真菌(见菌根),如松口蘑、牛肝菌等。以上特性也决定着各种野生食用菌在自然生态条件中的分布。食用菌在菌丝生长阶段并不严格要求潮湿条件,但在出茄或出耳时,环境中的相对温度则需在85%以上,而且需要适合的温度、通风和光照。如蘑菇、香菇、金针菇、滑菇、松口蘑等适合在温度较低的春、秋季或在低温地带(15℃左右)出菇;草菇、木耳、凤尾菇等则适合在夏季或热带、亚热带地区的高温条件下结实。 食用菌不仅味美,而且营养丰富,常被人们称作健康食品,如香菇不仅含有各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还具有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治疗高血压的作用,近年来还发现香菇、蘑菇、金针菇、猴头中含有增强人体抗癌能力的物质。 中国的食用菌资源丰富,也是最早栽培食用菌的国家之一。1100多年前已有人工栽培木耳的记载。至少在800多年前香菇的栽培已在浙江西南部开始。草菇则是200多年前首先在闽粤一带开始栽培。这些技术一直流传至今。 食用菌的营养价值知多少? 目前食用菌的营养价值,已引起世界的高度重视。食用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氨基酸,其含量是一般蔬菜和水果的几倍到几十倍。食用菌的干物质中,蛋白质约占25%,比一

丛枝菌根真菌名录及新科新属

This is an electronic version of the publication: Schü?ler A, Walker C (2010) The Glomeromycota. A species list with new families and new genera. Arthur Schü?ler & Christopher Walker, Gloucester. Published in December 2010 in libraries at The Royal Botanic Garden Edinburgh, The Royal Botanic Garden Kew, Botanische Staatssammlung Munich, and Oregon State University. Electronic version freely available online at https://www.360docs.net/doc/947888874.html, This electronic version is 100% identical to the printed publication. This includes the errors; therefore the electronic version contains one additional, initial page as a corrigendum, giving corrections of some errors and typos.

Corrections, 2 FEB, 14 FEB, 19 JUL 2011. The corrections are highlighted in red. p 7. FOR Claroidoglomeraceae READ Claroid e oglomeraceae p 10. DELETE Glomus pulvinatum (Henn.) Trappe & Gerd. [as 'pulvinatus'], in Gerdemann & Trappe, Mycol. Mem. 5: 59 (1974) ≡Endogone pulvinata Henn., Hedwigia 36: 212 (1897) p 11. AFTER Botanical Code for formal descriptions after 1 Jan 1935 INSERT) p 14. BELOW ≡ Endogone macrocarpa var. geospora T.H. Nicolson & Gerd., Mycologia 60(2): 318 (1968) INSERT ≡ Glomus macrocarpum var. geosporum (T.H. Nicolson & Gerd.) Gerd. & Trappe [as macrocarpus var. geosporus], Mycol. Mem. 5: 55 (1974) p16. ABOVE Sclerocystis coccogenum (Pat.) H?hn., Sber. Akad. Wiss. Wien, Math.-Naturw. Kl., Abt. 1 119: 399 [7 repr.] (1910) INSERT Sclerocystis clavispora Trappe, Mycotaxon 6(2): 358 (1977) ≡ Glomus clavisporum (Trappe) R.T. Almeida & N.C. Schenck, Mycologia 82(6): 710 (1990) p 19. FOR Rhizophagus irregulare READ Rhizophagus irregularis p 19. FOR Rhizophagus proliferus (B?aszk., Kovács & Balázs) READ Rhizophagus proliferus (Dalpé & Declerck) p 28. FOR Scutellospora arenicola Koske Koske & Halvorson READ Scutellospora arenicola Koske & Halvorson p 29. FOR Scutellospora pernambucana Oehl, Oehl, D.K. Silva, READ Scutellospora pernambucana Oehl, D.K. Silva, p 30. FOR Genus name: Racocetra Oehl, F.A. Souza & Sieverd., Mycotaxon: 334 (2009) READ Genus name: Racocetra Oehl, F.A. Souza & Sieverd., Mycotaxon 106: 334 (2009) p 35. FOR Acaulospora mellea Spain & N.C. Schenck, in Schenck, Spain, Sieverding & Howeler, Mycologia 76(4): 689 READ Acaulospora mellea Spain & N.C. Schenck, in Schenck, Spain, Sieverding & Howeler, Mycologia 76(4): 690 p 39. FOR Entrophospora nevadensis J. Palenzuela, N. Ferrol & Oehl, Mycologia 102(3): 627 (2010) READ Entrophospora nevadensis Palenz., N. Ferrol, Azcón-Aguilar & Oehl, in Palenzuela, Barea, Ferrol, Azcón-Aguilar & Oehl, Mycologia 102(3): 627 (2010) p 41. FOR Generic type: Pacispora chimonobambusae (C.G. Wu & Y.S. Liu) Sieverd. & Oehl ex C. Walker, Vestberg & A. Schü?ler, in Walker, Vestberg & Schü?ler, Mycol. Res. 111(3): 255 (2007) ≡Gerdemannia chimonobambusae (C.G. Wu & Y.S. Liu) C. Walker, B?aszk., A. Schü?ler & Schwarzott, in Walker, B?aszkowski, Schwarzott & Schü?ler, Mycol. Res. 108(6): 717 (2004) ≡Glomus chimonobambusae C.G. Wu & Y.S. Liu, in Wu, Liu, Hwuang, Wang & Chao, Mycotaxon 53: 284 (1995) READ Generic type: Pacispora scintillans (S.L. Rose & Trappe) Sieverd. & Oehl ex C. Walker, Vestberg & A. Schü?ler, in Walker, Vestberg & Schü?ler, Mycol. Res. 111(3): 255 (2007) ≡Glomus scintillans S.L. Rose & Trappe, Mycotaxon 10(2): 417 (1980) ≡Gerdemannia scintillans (S.L. Rose & Trappe) C. Walker, B?aszk., A. Schü?ler & Schwarzott, i n Walker, B?aszkowski, Schwarzott & Schü?ler, Mycol. Res. 108(6): 716 (2004) =Glomus dominikii B?aszk., Karstenia 27(2): 37 (1988) [1987] =Pacispora dominikii (B?aszk.) Sieverd. & Oehl, in Oehl & Sieverding, J. Appl. Bot., Angew. Bot. 78: 76 (2004) Pacispora chimonobambusae (C.G. Wu & Y.S. Liu) Sieverd. & Oehl ex C. Walker, Vestberg & A. Schü?ler, in Walker, Vestberg & Schü?ler, Mycol. Res. 111(3): 255 (2007) ≡Gerdemannia chimonobambusae (C.G. Wu & Y.S. Liu) C. Walker, B?aszk., A. Schü?ler & Schwarzott, in Walker, B?aszkowski, Schwarzott & Schü?ler, Mycol. Res. 108(6): 717 (2004) ≡Glomus chimonobambusae C.G. Wu & Y.S. Liu, in Wu, Liu, Hwuang, Wang & Chao, Mycotaxon 53: 284 (1995) p 41. BELOW Pacispora robigina Sieverd. & Oehl, in Oehl & Sieverding, J. Appl. Bot. (Angew. Bot.) 78: 75 (2004) DELETE Pacispora scintillans (S.L. Rose & Trappe) Sieverd. & Oehl ex C. Walker, Vestberg & A. Schü?ler, in Walker, Vestberg & Schü?ler, Mycol. Res. 111(3): 255 (2007) ≡Gerdemannia scintillans (S.L. Rose & Trappe) C. Walker, B?aszk., A. Schü?ler & Schwarzott, in Walker, B?aszkowski, Schwarzott & Schü?ler, Mycol. Res. 108(6): 716 (2004) ≡Glomus scintillans S.L. Rose & Trappe, Mycotaxon 10(2): 417 (1980) =Pacispora dominikii (B?aszk.) Sieverd. & Oehl, in O ehl & Sieverding, J. Appl. Bot., Angew. Bot. 78: 76 (2004) p 43. FOR≡Glomus aurantium B?aszk., Blanke, Renker & Buscot, Mycotaxon 90: 540 (2004) READ≡Glomus aurantium B?aszk., Blanke, R enker & Buscot, Mycotaxon 90: 450 (2004) p 43. FOR Genus name: Otospora Palenz., Ferrol & Oehl READ Genus name: Otospora Oehl, Palenz. & N. Ferrol p 43. FOR Generic type: Otospora bareae Palenz., Ferrol & Oehl [as 'bareai'] READ Generic type: Otospora bareae Palenz., N. Ferrol & Oehl [as 'bareai'] p 50. FOR Ambispora granatensis J. Palenzuela, N. Ferrol READ Ambispora granatensis Palenz., N. Ferrol p 53. FOR (Morton & Redecker 2001; Kaonongbua 2010). READ(Morton & Redecker 2001; Kaonongbua et al. 2010). Comment on the gender of the epithets in Redeckera. In publishing the new genus Redeckera, in honour of Dirk Redecker, we treated the gender as neuter, thus giving the epithets as pulvinatum, megalocarpum, and fulvum. We had inadvertently missed the recommendation 20A.1(i) in the Botanical Code requesting that all such epithets should be made feminine, and we apologise for this. However, because the names have been formally published, the requirements of Article 62 apply, and the neuter gender must be retained.

中国外生菌根资源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收稿日期:2006-03-28 中国外生菌根资源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王成彬1 ,林久志 2 (1.黑龙江省林口县林业局虎山林场157600;2.八面通林业局) 菌根(My corrhiza )是自然界土壤中的特定真菌菌 丝与高等植物根系形成的一种特殊联合体,是二者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协同进化的产物,是土壤微生物和植物相容性共生的普通现象。德国植物病理学家Frank 于1885年首次发现了菌根。随后100多年来,世界各国科学家对菌根分类学、生理学、生态学及其应用技术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已越来越多地认识到菌根真菌在自然界中的重要地位。 菌根真菌从植物体内获取生长必需的营养物质,而植物通过与共生真菌结合,也能更好的从土壤中得到所需的养分及水分等。H acskaylo (1972)把这种关系描述为“生理上平衡良好的互惠寄生”。菌根与植物的根系互为条件形成共生体,在生理上是一个相互协调的整体,并在共同进化的过程中,形成特定的形态特征。菌根真菌与宿主植物的相互关系多数情况下是互利的,但有时也存在嫌性或寄生的,这主要取决于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菌根既具有一般植物根系的特征,又具有由于真菌侵染所特有的生理、生态特性。因此,对菌根进行详细、系统的研究,既可以揭示影响植物体根系和真菌结合后生理生态特性变化的本质原因,又可为我国林业及环境科学的发展提供基础性依据。我国的菌根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但至50年代末就开始处于长期的停滞状态,直至70年代中期,广东省林科所对从国外引进的接种菌根菌的松树的成活和生长进行了观察研究,菌根研究才又悄然兴起。我国的菌根研究虽然起步晚,但发展迅速,有些技术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并于20世纪80、90年代发表了《林木菌根及应用技术》(郭秀珍、毕国昌,中国林科院1989)、《林木菌根化栽培技术》、《林木菌根研究》(花晓梅,1993,1995),《菌根研究及应用》(弓明钦等,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1996)等一系列著作和科技论文。 菌根主要分为三大主要类型:外生菌根(Ectomy -corrhiza ),内生菌根(Endomycorrhiza )和内外生菌根(Ectendomycorrhiza )。除此以外,还有混合菌根(Mixed mycorrhiza ),外围菌根(Pert rophic myco rrhi -za ),假菌根(P seudo mycorrhiza )等。其中外生菌根是菌根真菌菌丝体侵染宿主植物尚未木栓化的根部形成的,其主要特征是菌丝在植物营养幼根表面形成菌套(M ant le ),并在菌根真菌不侵入细胞内部的情况下, 只在根的皮层组织细胞间隙形成可以通过染色切片观察到的哈蒂氏网(Hartig net )[1] 。 外生菌根在许多植物生长过程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形成外生菌根的植物约占世界维管植物的10%,主要是包括许多造林树种在内的乔木及灌木,如松科(Pinaceae )、壳斗科(Fagaceae )、桦木科(Bet u -laceae )、杨柳科(Salicaceae )、胡桃科(Juglandaceae )、榆科(U rnaceae )、槭树科(A ceraceae )、椴树科(T iliaceae )等。据M iller (1982)统计世界上能形成外生菌根的真菌约5000种。我国已经报道的外生菌根真菌约520种隶属于2个亚门子囊菌亚门(A scomycotina )和担子菌亚门(Basidiomycotina ),41科77属[2] 。1 外生菌根的发现、分类鉴定及资源调查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外生菌根真菌资源的调查及分类进行了大量工作[3,4,5],这对菌根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国在外生菌根真菌资源研究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主要林区的主要造林树种及重要用材林树种的外生菌根真菌种类、地理分布、生态学特性已基本明确[6]。我国东北、华中、华南、华东等地区的部分树种已知可形成100多个种的外生菌根。华南地区的松、桉树已知可与11种菌根真菌结合形成外生菌根,其中可与多种松、桉形成外生菌根的彩色豆马勃与多根硬皮马勃为本地区的常见种,且在不同立地条件下,菌根的分布也不相同。陈连庆(1989)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鉴定,已查明与马尾松共生的外生菌根真菌27个种。陈晔等(1999)的研究表明了庐山不同植物群落下外生菌根真菌的出现的时间、生境及分布等。 由于外生菌根真菌对宿主有选择性,因此受气候等地域性因素影响的宿主的分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外生菌根的分布。M olina 和T rappe (1988)根据适应专化性不同将外生菌根真菌分为三个类群:广性宿主真菌,中等专性宿主真菌和专性宿主真菌〗。同时,宿主植物对与其共生的外生菌根真菌亦有选择性。吴人坚等(1983)将菌根真菌的共生范围划分为5个不同类型,认为菌根真菌的分布除气候条件外,还与其共生的树种分布,尤其与一些主要树种的分布密切相关。2 研究方法 105 第4期(总第83期)中国林副特产 N o .4(GSNO .83) 2006年4月Fo rest By -Product and Speciality in China Aug .20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