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教学模式

体验式教学模式
体验式教学模式

体验式教学模式

一、理论依据及概念界定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活动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根据外在信息,通过自己的背景知识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学习并不简单是信息量的积累,它同时包含由于新旧经验的冲突而引发的观念转变和结构重组。由于每个学习者先前经验的独特性及学习情感的特殊性,所以每个学习者对事物意义的建构将是不同的。因此要尊重个体的独特体验。

基于以上理论,我认为语文阅读教学活动应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使学习与生活建立紧密的联系,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体验式教学模式就是在这种指导思想下产生的。它的宗旨是从学生自身发展出发,创设能勾起学生已知经验和情感的场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积极性,让学生亲历角色的心理变化,以达到重构知识、经验、情感体系的目的。

二、模式目标

1、创设情境,把语文教学生活化,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情感和态度。

2、通过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3、开放教学时空,开阔学生视野,活跃学生的思想,使教学活

动充满趣味、哲理以及生命的创造力。

三、操作程序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学生主动探究的向导。它能促使学生积极地探索事物,积极思考问题,动手操作。教师可以通过电教媒体,实物、挂图、现实的问题、趣味资料、游戏、音乐、生动的语言等手段,创设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架起学生已知经验、情感与课文学习之间的桥梁,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唤起学生参与的欲望。如执教《田忌赛马》一文,我便在课前安排了学生做“石头、剪刀、布”的游戏,学生通过几分钟的结对比赛,个个兴致很高;接着让他们交流比赛时的感受,(胜、败的不同心情及原因),为学习课文作铺垫;然后激情导入,将做游戏与学课文联系起来,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2、自主阅读,合作探究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明确指出:“教师的职责现在已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他将越来越多地成为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考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因此,课堂应该是学生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一切都是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在这一操作程序中,教师始终处于主导地位。探究的问题是学生自己提出来的,解答疑问的方式是师生共同商量的,问题的答案是学生在已知经验的触碰下,共同合作探讨出来的,老师不强加给学生任何结论,也不用正确或错误来区分他们不同的知识概念,只是

让学生在交互质疑辩证的过程中,澄清所生的疑虑,逐渐完成知识的建构,形成正式的科学知识。

还是以《田忌赛马》的教学为例,在这一程序中,我设计了如下几个步骤:①通过预习课文,你读懂了什么?②还有哪些读不懂的问题?③解决这些疑问,可以采用哪些方式?④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解决疑问;⑤小组合作探究共同的疑难问题;⑥全班交流。

3、品读赏析,感悟体验

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与工具性决定了语文教学不能没有对语言文字的品读与赏析。清代学者唐彪说:“文章读得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作文时,吾意所欲言,无不随我所欲,应笔而出,如泉之涌,滔滔不竭。”唐彪的话充分说明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的确是这样,感情朗读不仅能读出语言文字的精妙,还能读出作者的情感,读出自己的独特体验,如《田忌赛马》中我是这样设计朗读训练的:“这篇课文中的对话十分精彩,它生动形象地刻画了不同人物的特点,我们来分角色朗读,好吗?”然后学生分组合作练习朗读,老师提醒学生借助提示语把握朗读时的感情和语气。指名分角色朗读后,学生评议:“朗读好在哪?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再次,创造性地表演朗读,这次要求学生有表情,配动作,还可适当加上自己的话填补空白,再现田忌、孙膑、齐威王对话的情景,这样朗读,不仅让学生理解了重点词,品析了人物,还发挥了学生想像能力,培养了学生创造意识和能力。

4、实践创新,提升能力

学生对语言的模仿不是在强化的基础上发生的,而是在正常的环境中发生的语言习得模式,所以“用语文”才是“教语文”“学语文”的实质,因此,语文教学应多创设实践活动。人的活动过程是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不断建构的过程。建构过程又是不断发现和创新的过程,当我们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表现欲望和创新潜能,让学生自主参与实践活动时,学生就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意愿进行不同形式和不同方面的体验、领悟与创新性学习,就能获得直接经验与成功感,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就能获得充分的发展。在《田忌赛马》的教学中,我设计了让学生当体育播音员,转播第二次赛马实况的实践活动。在解说中,学生学会了运用书上的词汇和语言,还能联系实际作适当点评,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在这一步骤中,实践活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设计广告词、宣传标语,模拟现场,编演课本剧等。总的来说,就是要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扮演不同角色,体验人物心理的变化。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口语交际,学会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5、延伸课处,升华情感

叶圣陶先生说:“学生读课本并非目的,真能懂得事物,真能明白道理,真能实践好行为,才是目的。”语文课堂培养学生良好的为人处事态度,使学生感悟到深刻的哲理并指导今后的行动,才是最重要的,因此,我们应把语文学习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让学生把在课内得到的体验与感悟再放到生活中去检验,以形成良好的学习思考习惯,为终身发展打好基础。《田忌赛马》教学

结束前,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学了这篇课文,你想说些什么?可对文中的田忌、孙膑、齐威王说,也可对自己或其他人说。学生的发言丰富极了,最后,我给学生留了两道课外作业,假使齐威王也调换了马的出场顺序,结果又如何?这时的孙膑,又该用什么办法来战胜齐威王?生活中一定还有许多动脑筋的故事,你能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一读,讲一讲吗?

“教有定则,教无定法“。体验式教学模式只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的一般教学形式,在具体操作时可灵活运用。以上只是我教学实践中的一点粗浅的认识,还很不成熟,我将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继续探索,寻求更具特色的教学方式、模式。

自主互动式教学模式解读

“自主互动型”教学模式解读 一、“自主互动型”教学模式的理论支撑: 新课程强调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往与合作的能力。 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服务,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教好。课堂上,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关注个体差异。让课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适应每个学生的发展。让不同层面的学生都有参加教学活动的机会,尤其要更多地创造机会让低层次的学生参加活动,做到人人过关,不让一生掉队,要始终记住“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的教学要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自主互动型”教学模式的一个中心:一切以学生健康发展为中心。 “自主互动型”教学模式的两个基本点: 关注全体学生:人人学会才是目标,人人成功才谓成功; 关注学习方式多样化:用一种思路做十道题,不如一道题找出十种思路。 “自主互动型”教学模式的目标:致力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三维目标的落实,实现学生未来终生发展。 “自主互动型”教学模式的三种利器:自主互动卡、互动点拨卡、互动竞争卡 二、“自主互动型”教学模式的操作流程: ?激情导入——观察激情:视听观察、欣赏观察 兴趣激情:谈话激情、故事激情 想象激情:谜语激情、换位激情 ?自主探究——预习导航:预习提示帮助学生学会课前搜集、处理信息。 独立学习:自学提示给学生学习的内容、方法、目标,指导学生学 会自学。 解决问题:对问题有自己的看法,学会理解教材。 产生困惑:提出具有探究意义的深层次问题,学会质疑。 ?交流互动——生生互动:同桌互动,检查落实,学会知识。 小组互动,解决困惑,兵教兵,学会合作。 师生互动,点拨引导,学会探究。 ?巩固提升——双基训练:提供基础题组,研究问题点,构成知识链。 培优训练:提供选作题组,研究综合面,形成思考网。 ?拓展延伸——内容延伸:个性表达,深化理解 活动延伸:整合学科,提升素质 生活延伸:用于生活,发展思维 三、“自主互动型”教学模式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

体验式教学法

体验式教学法 一、体验式教学法的概念 对体验式教学法的概念也有不同的说法,归结起来主要包括:教师的导引,学生的参与实践,师生的感悟交流这样三个方面,即通过以“行动”为中心的一种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的发展,这是一种更人性化的教学方式。它是集知识(Knowledge)、实践(Activity)和反馈(Reflection)于一体的一种效力更持久的教学方式。所以说体验式教学法就是一种通过老师创造实际或模拟情境,使学生在亲身经历和充分参与中,获得个人的感悟和经验,建构知识、提升认识、发展能力的教学模式。体验式教学法是以促进学生的发现学习为主的一种教学方式,体验的本质是实践,是引导学生在经历中体验生活、感悟人生,通过爱憎苦乐、成败得失、是非善恶、各种人和事的经历和体验,实现知、情、意、行的和谐发展。这是对“灌输型”、“管教型”德育的变革,是学生主体地位的回归。在哲学的意义上,体验式教学经历了一个“从实践(个人的经验)到理论(包括个人的认识)再到实践(个人的具体行动)”的过程,这一过程也是产生真知的过程 二、体验式教学的特点 体验式教学使学习进入生命领域,因为有了体验,知识的学习不再是仅仅属于认知、理性范畴,它已扩展到情感、生理和人格等领域,从而使学习过程不仅是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是身心和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体验式教学的主要特点是: 1.体验式教学强调身体性参与 学习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思考,而且要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耳朵听,用自己的嘴说话,用自己的手操作,即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自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这不仅是理解知识的需要,更是激发学生生命活力,促进学生生命成长的需要。 2.体验式教学重视直接经验 重视直接经验,从课程上讲,就是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课程资源;尊重“儿童文化”,发掘“童心”“童趣”的课程价值。从教学角度讲,就是要鼓励学生对教科书的自我解读、自我理解,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的过程。从学习角度来说,就是要把直接经验的改造、发展作为学习的重要目的,间接经验要整合、转化为儿童的直接经验,成为儿童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 3.体验式教学是一种团体学习 体验式教学过程特别强调学生的体验和感受,同时强调将个人的体验和感受与集体成员共享成果,并将成果应用于实践,这才是体验式教学最终目的。所以体验式教学活动是促进集体成员之间互助学习、互助体验、成果交流与共享的一个过程。 4.体验式教学是一种效果持久的教学方式 体验式教学的成果都是来自学生的亲身体验、感受和交流。中国哲人曾经说过:我听,我忘记;我看,我记得;我做,我学到;我教,我掌握。英国也有类似的谚语:Tenme,and I will forget;show me,and I may remember;Involve me ,

数学“体验式”五步教学模式

数学“体验式”五步教学模式

一、研究背景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人教版课程标准小学数学教材的推广使用,我们看到了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课堂不断呈现出的新的生机与活力。人教版课程标准数学教材为孩子们提供了乐于思考、乐于学习的精致素材,为学校和教师留有开发、选择和拓展的空间,充分地体现了“以教材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教材思想。但我们也不难发现,由于教师个体对教材的解读能力和对教材编排意图理解的程度不同,对数学难学、难教这一现象却依然困扰着不少小学教师和学生,尤其是追求理想有效课堂的假设与常态课堂的真实状态差距太大、数学教学理论无法有效嫁接应用于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应用实践,更是成为数学课程目标达成缺失和阻挠小学数学课程实施的焦点问题。因此,要充分利用人教版教材的优势,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必须重新审视并理解数学课程,弄清小学数学“学什么”,进而探究小学数学“如何教”,通过对现实的、有效的课堂实境进行研究,概括和描模出可供一线教师借鉴、迁移、应用的科学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以便于被面上更多的一线教师所理解、接纳,并最终共同卷入创生新课程的实践,以“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这样的探索与研究,对于丰富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研究,对于切实提高小学数学课程的实施水平和提高小学数学教育质量无疑都具 有现实和长远的意义,我们的课题也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而产生的。 二、理论支撑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在一定环境中教与学活动各要素之间的稳定关系和活动进程的结构形式”。所以教学模式是教学思想,教与学理论的集中体现。当代许多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提出了很多先进的观点,比如,布鲁纳的发现教学理论、赞可夫的发展性教学理论、巴班斯基的最优化教学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等。这些教学理论都对构建科学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具有指导作用。现代先进的学习理论注重学生的发展,注重学生能力的开发,注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将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体,他们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积极的教学参与者。我们在构建科学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时应充分反映这些理论的基 本思想。 三、课题界定 教学模式(Model of Teaching)一词最初是由美国学者乔伊斯(B.Joyce)和韦尔(M.Weil)提出的。是指在一定教学理论指导下,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所设计的教学过程结构及其教学策略体系,包括教学过程中诸要素的组合方式、教学程序及其相应的策略。我们认为,简约有效的数学课一定是遵循了教育规律,在规律支持下的某种具体表现和情景,通过这些现实的、有效的课堂实境必能概括和描模出科学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探索与研究要既关注教师课堂中的课程实施(教的层面),又关注学生数学学习进程中的数学发展(学的层面),立足于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可持续发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知识探索的过程中,经历知识的形成和应用过程,学会自主探索、动手实践与合作交流,将新知识融入自身的知识体系中,形成健康向上的学习精神。同时还要对数学

交互式教学模式

交互式教学模式的实践和探索 摘要:本文阐述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提出交互式教学模式交互性的四个方面:教师与教材的交互,教师与学生的交互,学生与教材的交互,学生与学生的交互,并阐述 了交互式教学模式的优势,最后阐述在日常的教学中,自己的实践和应用。 关键词:传统教学模式交互式教学模式交互性 正文:随着社会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人们逐步认识到:信息传播必须有反馈,传播者和接收者之间不仅是发布和单向接收关系,而是相互作用和相互依存,传播的过程不是静态而是动态的,人在接收和传播时是主动的、富有创造性的。从传播学的角度看,教学也是一种信息传递或传播,所谓教学模式就是对教学信息传播过程的简化和抽象。在推进信息化教育热潮中,以网络和多媒体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为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手段,它们所蕴含的教学模式,也必将引起我们对教学模式的反思。 一.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言语和板书为手段,向学生灌输式地传授教材规定的内容,学生只能统一地、单向地、被动地接收教师灌输的知识。在课堂上,教师充当的正是“电台”或“广播员”的职能,全班学生则必须“调谐”到统一的“频率”,被动地收听同样的广而告之的“节目”。对于持续了多年的“广播”式课堂教学模式,教育学者戴维斯教授尖锐地批评说: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课堂教学意味着“每天准时到校,坐在教室里安安静静地听那些他既不理解,也根本不感兴趣的事,每天的日程则是听讲并按教师指定的方法去做练习,努力记住一大堆毫无意义、又零零碎碎的的‘知识’,而这样做的唯一理由只是因为将来的某一天他们可能会用到这些知识。

二.交互式教学模式的优势 从传播学的角度看,交互是传者与受者双方的信息交流,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交互”的本质是教学信息在教与学二者之间的双向流动。一位著名的社会学家把“交互式教学”和传统的“广播式教学”比作“出租车”和“公共汽车”,由于众多的乘客,“公共汽车”不能充分满足和照顾到每一个人的特殊要求,而“出租车”的发车,停车地点时间才是个性化的。我个人认为,“交互”包括四个方面: 1.教师与教材的交互:教师实现教材、教学内容、教学资源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学生的 学习提供内容;教材和教学内容是教师设计和教学活动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师的教学活动依赖于相关的教学内容。 2.教师与学生的交互: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时刻关注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并为其提供指导和反馈;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学习,不断与教师进行不同形式的交流,汇报自己的成果,获得教师的反馈,提出疑难问题等。 3.学生与教材的交互:学生从教材和各种学习资源处得到巨大的支持,获得大量的知识信 息;同时学生可以对教材和各种学习资源进行重组、挑选,从不同侧面找到与主题相关的内容。 4.学生与学生的交互:学生协同学习,共同探究。 交互式教学模式有以下的优势: (1)该模式给予学生更大的自由支配空间,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主动权,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精神,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该模式让学生真正作为主体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动脑、动手、动眼、动情,积极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去,探索新知识,提高能力,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该模式下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而是过程的组织者、辅导者和服务者,学生也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成为学习的主人,有利于创建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

体验式教学方法简介

体验式教学方法简介 平宁城小学 体验式教学就是指教师在一定教学目标指导下,通过创设情境等方式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换位使学生更进一步地体验感悟角色,更深刻地理解和把握对象的教学模式。 体验式教学体现了寓教于乐的原理。体验的主体是学生,他们以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课堂教学成为具有浓厚艺术氛围的道德感化力的创造性活动,学生沉醉于此,在“欣赏”中完成价值选择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体验式教学体现了文学接受理论。接受理论认为:文本意义必须靠读者通过阅读参与后才能实现文学的核心,从作家作品转移到读者。接受理论对于文本和读者关系的见解,有助于教师在设计文学作品教学时,在学生和作品之间建立一种“对话”关系,并且这场对话最终以学生对作品意义的深入理解而告终。体验式教学强调深刻地理解和把握对象,正体现了文学接受理论。 体验式教学还体现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获得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体验式教学是要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其学习主体作用,使学生不仅学会知识,更要学会方法,使其懂得通过主体探索、发现进行学习。它不仅重视传授知识,而更加重视对学生能力和全面素质的培养,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

我们开展体验式教学的方法和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注重生活积累,突出学生独特的感悟和理解 每个人的生活经历是不同的,所以对同一种情境或对象,也会产生不同的体验,这就是生活体验。开展体验式教学要注重学生的生活积累,要突出学生独特的感悟和体验。只有丰富的生活积累才能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生活体验,要时刻注意让学生观察生活、品味生活,以达到能够体验生活。有这样一个教例:一位教师讲《我与地坛》时,其语言平淡无奇,叙写也朴实无华,表面看难以激起学生的学习情趣。而这位老师把自己生活中的“父子”或“母子”的情感体验讲给学生听,启发学生去体会作者的感情,那充满人间至爱的母子之情,便从作者平淡朴实的文字中奔涌而出。有一名学生按照老师说的联系自己生活体验要求动情朗读,当读到母亲寻找我,发现我躲藏起来,便悄然离去时,不由自主地流下了泪水。老师见此情景眼圈也湿了,于是让那个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学生说,这位母亲的包容与谅解使我联想到母亲无私的奉献,生活中无数个我任性的片段浮现在眼前,是母亲用她宽广的胸怀容纳了我,我深深地体会到母爱的伟大。他的讲述也感染了其他学生,使课堂教学得到很好的效果,正是因为学生自己的经历,对生活的体验与文中的内容发生了共鸣,所以才能达到这种效果。可见,生活积累对体验式教学的开展是很重要的。 二、重视学生活动和参与,鼓励学生角色表演,编创演绎课本剧 如果说亲身见闻的是对某事、某物或某种情感产生体验的途径,那么,亲自参与活动是形成对活动过程的体验的途径。主体活动是以

高中英语交流互动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应用

高中英语交流互动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和 应用 摘要:课堂教学是学生语言实践的重要场所,因而课堂教学就应该是互动的,在交流互动教学中,学生的动是以教师的启发为基础的,交流互动教学利用当堂检测教学效果的方法,反馈迅速,校正有力。到底怎样的交流互动教学才是有效的呢?本文分析总结了课堂交流互动的有效性和方式方法的重要性,希望对广大英语教师的教学能有所帮助。 关键词:英语教学;交流;互动;意义;策略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高度统一,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进步与提高的过程,没有互动与交流,就不存在教学相长。交流互动式高中英语教学,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机械枯燥的操练变成了灵活活跃的应用过程,为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也为课后学生的学习注入了活力,从而对学生英语表达能力的全面提高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一、交流互动英语教学的概念模式 交流互动英语教学的基本模式结构为:教师启动―学生自学―小组讨论―组际交流―练习评定。 交际互动教学模式的直接理论依据是交际教学,它强

调语言的多种用途和学习外语的多种目的,强调教学应以人为本,课堂组织应以学生为主。教师在讲授课前对学生作适当的引导,给学生提供交际情景、场合,帮助学生创造性地、自由地表达、交流自己的意见和思想。交流互动教学模式不仅具有反馈和双向互动的特点,学生甚至可能获得教师没有讲授的外部信息。 二、高中英语课堂交流互动模式的意义 (1)交流互动英语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其创造性思维。在传统的教学中由于教师的讲授占主体地位,学生的学习带有很大被动性和依赖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受到很大的制约,而在交流互动教学中,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和独立性较传统的教学模式有很大的改善与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代替了教师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变学会为会学,教师起主导作用,摒弃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让学生在尝试中发现问题,在自主与合作中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交流、讨论、运用三维一体,使学生在交流中产生情感共鸣,在讨论中形成知识、方法,在运用中获得成功的满足,在讨论中师生之间得以相互启发,形成良好的交流氛围,优化了课堂教学效果。 (2)交流互动式英语教学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提高整体素质。整体上来讲,我国教师的传统角色是传道、授业、解惑,在这种思想影响下,教师只注重知识教学,教师

体验式教学模式在《护理学导论》课程中的研究与实践

体验式教学模式在《护理学导论》课程中的研究与实践 目的:探讨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10级护理本科某班在《护理学导论》课程中实施体验式教学。结果:87%的学生认可并愿意继续接受体验式教学方式;80%以上的学生认为体验式教学能培养团队协作意识,能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应用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自学能力及临床思维能力等。结论:体验式教学在《护理学导论》课程中的运用是切实可行且收效甚佳的,值得在护理专业其他相关课程中推广借鉴。 体验学习理论(experiential learning theory)[1]由美国著名教育家大卫·库伯提出。该理论强调通过精心设计的活动和情境,让参加者在参与过程中观察、反思和分享,以此实现知识、能力以及态度的提升与重构的一种全新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促进了教学过程中“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转移。 《护理学导论》作为护理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涉及了护理学科的性质、基本理论及护理人文素养等方面的众多内容,学生只有通过切身体验和感悟反思,才能真正将蕴涵于知识中的情感、精神纳入自己的内心深处、进入个体内在的精神世界从而形成职业素养。笔者所在医院于2011年申请大学教改立项,在《护理学导论》课程中进行试点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以笔者所在医院2010级护理本科某班共60人为研究对象,采取体验式教学模式。 1.2 教学实践方法 1.2.1 教学准备阶段 1.2.1.1 教师的准备构建体验式教学课程体系。(1)设计课程模块。在对《护理学导论》课程的知识体系、教学大纲、教学目的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将课程教学内容分为四个知识模块,并对每个模块注入相应的教学知识点。即护理学的发展及相关概念模块,相应知识点为护理的概念、护士的角色素质要求及护理程序、健康与疾病等;护理伦理及护理相关法律问题模块,相应知识点为职业道德、护理伦理学的基本原则和规范、生命伦理学、护理立法等;护理工作中的人际关系与人际沟通模块,相应知识点为人际关系的社会心理基础、护理工作中的常见人际关系、人际沟通障碍及技巧、健康教育等;护理文化与护理理论模块,相应知识点为文化背景对护理的影响、医院的文化环境、临床工作中常用的护理理论等。(2)确定体验形式。在大量查阅文献的基础上,分析当前各门学科常用的体验式教学方式和手段,根据每个模块的学习重点和教学要求的不同,选择最能与之相适应的体验形式,如主题演讲、热点案例研讨、情景剧模拟、角色扮演、人物访谈等,同时收集案例素材及相关影音视频资料。(3)制定评分标准。例如演讲及汇报评分标准、见闻交流评分标准、热点辩论评分标准、角色扮演评分标

互动式”教学模式

关于“互动式”教学模式在数学教学中应用的建议_数学论文作者:佚名来源:不详发布时间:2006-12-12 23:42:18 发布人:yujklj68kfg 所谓“互动式”教学模式,就是把教育活动看作是师生进行一种生命与生命的交往、沟通,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动态发展着的教与学统一的交互影响和交互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优化“教学互动”的方式,即通过调节师生关系及其相互作用,形成和谐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习个体与教学中介的互动,强化人与环境的交一经影响,以产生教学共振,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结构模式。 那么在数学教学中怎样进行“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实践呢?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一、强化目标意识,以目标指导教学 让学生明确目标,这是强调师生积极性、主动性,以其共同为达标而努力的重要步骤。为此,在进行“互动式”教学模式时,必须以目标为导向,发挥目标导向的功能。 1、教前诊断。了解学生在学习新内容的必备铺垫或有关的“双基”情况,并吸收学生的意见,使全体学生进入学习的准备状态。 2、展示目标。进行定向学习。让学生一上课就明白这节课该学什么,学习掌握到什么程度,然后与教师默契配合,成功达标。 3、围绕目标互动。教师凭借教学目标,利用教材中固有的知识,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了解学习目标,以新旧知识的联系或冲突中引发学生需求,从尝试练习,看书自学入手,通过质疑问难,学习讨论等环节,使书本上枯燥的规则,抽象的数学为自身所内化。 4、目标检测。了解课堂教学效果,掌握学生达标情况。 二、抓教法和学法的结合,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多向交流” “自主学(转载自中国教育文摘https://www.360docs.net/doc/9510912650.html,,请保留此标记。)习,多向交流,”这种学习方法是指学生自己独立学习,和同学、教师一起讨论、交流,以实现教与学的互动。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的互相交往、互相沟通以及学生的自主学习,将被动学习变成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动眼、动手、动脑、动口的学习活动。具体做法:1、在教学过程中,力争三个“最佳结合”。 注意情感,诱发兴趣,使学生心理活动得到最佳结合;强化质疑环节,把教师设疑--鼓励质疑--引导解疑的过程与学生求疑--大胆质疑--创造性解疑过程最佳结合起来;教师的精讲和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得到最佳结合。 2、在教学方法,上要积极采用“引、扶、放、评”的指导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引”就是引导学生自学、给学生搭桥辅路,指导学生自己“走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放”就是在学生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新知识,以利于开拓学生的思路。“评”就是收集反馈信息,教师通过耳闻目睹等多种途径,把学生在尝试过程中所了解的信息,进行整理评估,发现问题,及时矫正。

体验式课堂教学模式之文化课教学模式

体验式课堂教学模式之文化基础课 江苏省启东中等专业学校 “15/20/10”集体备课导学案 课题:第课时总第个导学案主备人:任课教师:授课时间:年月日

关于文化基础课程体验式教学模式操作说明体验式教学模式是指教师以一定的理论为指导,让学生亲身去感知、领悟知识,并在实践中得到证实,从而使学生成为真正自由独立、情知合一、实践创新的“完整的人”的教学模式。这种强调“做中学”的体验式学习,能够将学习者掌握的知识、潜能真正发挥出来,使知识学习的过程转变成一种创造运用知识的体验过程,成为一种栩栩如生的互动体验,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学习模式。 课堂教学模式由4个板块组成:情境体验阶段、自主体验阶段、对话体验阶段、实践体验阶段。其中情境体验阶段、自主体验阶段两个阶段合起来一般用时15分钟;对话体验阶段一般用时20分钟;实践体验阶段一般用时10分钟。 情境体验阶段——引起兴趣,激发学习的动机。教师根据特定的教育内容和学生实际,恰当运用实物演示情境,借助图像再现情境,播放音乐渲染情境和扮演角色体会情境等多种手段,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 自主体验阶段——在这阶段里,根据不同的课型完成不同的学习任务。新授课的基本任务是(1)针对章节内容特点,出示与上节和本章节都有关系的2-3个习题让学生思考并解答。其目的是理解学生对以往内容的掌握程度,对学生在学习本章节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问题进行“火力侦察”。(2)根据练习中出现的困惑与问题,师生共同设定本章节的学习目标及重点、难点;(3)根据学习内容预设若干由易到难的组合式学习思考题,注意将难点分成几个小问题,将一些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通过一组问题提出,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学生在这一阶段的任务一是通读教材;二是对照组合式学习思考题全面了解章节内容;三是弄清自己懂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没弄透。自学是讨论的基础,教师要注重自学方法的指导。这一过程的关键在于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要采用多种手段调动学生各种感官进行看、听、问、记、议。 讲评课的基本任务是(1)已经批改好的作业,先由学生自己订正。学生作业中错题可以分成三类:1/3的低级错误;1/3的中级错误;1/3的高级错误。凡是题目比较容易,全班答对率比较高的1/3题,一般是笔误、粗心、考虑不周、普通的方法没有掌握等造成的;学生只要知道了答案是错误的,往往就能够自己纠正。对1/3中级错误,有的学生只能部分订正出来;高级错误则多数学生订正有一定困难。但那些不能订正出来的题目,可以通过后面的讨论、交流来解决。如果该次作业因故没有批改,可以请学生分批到黑板上展示。其它学生对答案作自主评析。无论是订正还是自主评析,都必须完成3个任务。一是写出准确答案;二是能够说出是“这个”而不是“那个”答案的原因。三是追问自己做错的原因和获得满分的方法。 由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有着独特的理解、作业中也各有不同的薄弱点、迷糊点,这样的自主学习可以让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尽可能大的各不相同的发展。在这个15分钟里,学习的主体是学生,除教师提出简要的要求外,其余学习时间的支配人也是学生。课堂上实行的首先是先学后教,先超前学习,然后再互动学习,让学生对知识进行自我建构,即利用头脑里原有的认知结构同化和顺应新知识的活动。其次它实行的还是一种自律学习,一种主动学习,使学生走出了强迫性学习的沼泽地。第三是使教与学的关系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即变“学跟着教走”为“教为学服务”,从而真正树立起“以学为本,因学论

“235”互动课堂教学模式

龙阳镇小学 “235”互动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方案 一、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强调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儿童是互动的,教育过程既是学生参与知识建构的学的过程,同时也是教师指导儿童知识建构的教的过程。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 2.全面发展教育论。全面发展教育论追求人的全面和谐发展,达到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它要求我们必须确立“主动发展观”,以学生终身学习和主动学习发展为宗旨,构建呼唤主体精神,塑造健全人格,开发人的潜能,促进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模式。 二、模式界定 互动课堂教学模式是冲破旧的教学观念、改革旧的课堂教学模式,按照现代的教学理论应用的新的教学模式。互动课堂教学模式指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包含有学生与课程资源间的互动、学生与教师间的互动、学生间的互动和学生与教学环境间的互动等要素构成的,且具有相对稳定的教学结构和教学流程。与传统的单向传输知识的教学模式不同,它强调师生之间双向的合作与交流,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大胆创新。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和参与者。通过创设有关的问题情境,激

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进而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中,创造性地进行学习,由此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 三、基本涵 互动课堂是一种教学理念。互动就是相互作用,根据教育系统论,可以把教学视作一个系统,组成系统的要素是教师和学生,这些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既不是让它们相互孤立,也不能过于强调一种要素的作用而偏废其它要素。坚持互课堂理念就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坚持从教育系统和外部环境之间,教育系统整体与部分之间,系统诸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等关系中考察、研究系统,以求得问题的最优化处理。 互动课堂是一种目标。这就是实现教学中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师生与媒体的相互作用和共同的完善。互动课堂是多种要素和谐互动的一个过程。从本质上讲,互动课堂是新型的课程建构的课堂,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建构的知识,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孕育创新思维。 互动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教学方式。它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它的动态性,它研究的是“用什么方式促进教学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它要求因学科性质、教科书容、教师个性、学生差异不同而不同,要求在动态中寻求最优。但总体而言,能从学情出发、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设计出有针对性和思考性的问题、整合各种媒体的功能是共同的要求。 三、实施目标

情景体验式教学

情景体验式教学 情景体验式教学 什么是“情景”?什么是情景教学? “情景”它有两层意义:一层是指景物,场景,和环境;另一层是指人物,情节,以及有场景,景物所唤起的人的情绪和内心境界。 情景教学就是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具体的生动的场景,激起孩子的学习情绪,从而引导孩子从整体上理解和运用语言的一种教学方法。 根据孩子们爱新奇,好动的特点,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当在课内创设更多的情景,让孩子有机会运用已学到的语言材料,充分体现语言的实践性和交际性,使孩子能够“学以致用”,同时有利于语言的记忆和巩固。目前的情况是,我们有不少老师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仍然自觉或不自觉地使用传统的“满堂灌,英译汉”,课堂气氛沉闷,孩子被动接受。这种教学根本不符合小孩子的心理和年龄特征,使孩子产生厌倦心理,从一开始就不愿意与英语打交道,继续学习英语成了一句空话。以“孩子为本,以孩子发展为本”自然成了泡影,为了改变

这种现象,笔者认为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相应的方法,手段,来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 创设情景教学的功能目标 情景教学是指以教学内容为中心,根据孩子的发展水平,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引入或创设情景,其目的是为了激发孩子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正确牢固地掌握所学的知识。 创设情景进行教学,可以使孩子仿佛有置身于英语学习的世界里,有比较真实的感觉,课堂教学的目的就是要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积极地学习英语,最大限度的激发孩子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可以大大加强语言信息的输入,产生语言的内化,做到学以致用,从而为进一步学习英语制定良好的基础。 三、创设情景教学的方式 .运用形象生动的图片,创设直观情景。 .运用实物作道具,创设对话情景场面。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交际情景氛围。 .运用体态语,创设活动情景。

教学模式及案例

教学模式及案例 讲授式教学模式 讲授式教学模式也被称为“讲解一传授”模式或“讲解一接受”模式,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一直在我国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在这种教学 模式下,教师的教学活动主要表现为对数学知识的系统讲解和数学基本技能的传 授,学生则通过听讲理解新知识,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数学能 力。讲授模式的具体操作过程有五个教学环节:组织教学;引人新课;讲授新课; 巩固练习;布置作业。 讲授式教学模式是一种以教师为中心的“传授知识”型的教学模式,其主要特点是注重知识传授的系统性和教师的主导地位,最大的益处就是教师能在单位时间里向学生迅速传递较多的知识,通常适用于概念性强、综合性强、或者比较陌生的课题教学中。其最大的弊端就是学生容易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之中。 但我们不应认为,这种模式下学生的学习就一定是机械学习。事实上,我国自孔夫子开始,就坚持运用启发式教学,主张举一反三,使得讲授的内容能够为听众主动接受。许多重大会议上的讲话,优秀的讲座,电视节目中的“演讲节目”,都是受欢迎、有效率的讲授模式。我国的数学教学中,有一种“大容量、快节奏、高密度”的演讲式解题教学,在复习课中大量采用。如果教师对所讲数学内容有深人的了解,学生对解题有迫切需要,这种教学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在教学中,教师若能将有潜在意义的学习材料同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而且学生也已具备意义学习的倾向,那么,我们的讲授就是意义讲授,而学生的学习就是意义学习。 但是,讲授式教学,毕竟只是讲授者单方面的活动,听讲者不能参与,相对处于被动地位。因此,局限性很大。这种被称为“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对于年龄较小的学生来说,效果尤其不好。 1.3.2 讨论式教学模式 讨论式教学模式自古就有,中国孔夫子与门徒讨论,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和学生对话,都是讨论。我国数学教学中,于20世纪50年代起,就有课堂上的问答 讨论,曾经出现“讲讲、议议、练练”的教学模式。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了减 少“讲授法”的滥用,大力提倡师生谈话模式。它主要是通过师生之间问答式的谈 话来完成教学任务。通常,谈话的主要方式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但有时也可以 是教师指导下学生之间的相互问答。其主要步骤有五个方面:(1)提出要谈的问 题;(2)将未数学化的问题数学化,并在需要时对问题进行解释;(3)组织谈话, 鼓励学生讨论与争辩,对学生在谈话中有突破性的建议及时认可;(4)逐个考察 全班学生初步认可的建议的可行性,圆满解决问题后,请学生总结经验和教训, 并对曾提出的各种建议做评价,以积累发现的经验。

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实践

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实践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需要创建各种适合师生活动,培养学生乐感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音乐知识,欣赏音乐之美,也让老师在互动中更好地了解学生,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和教学质量。结合多年的小学音乐教学,笔者在此对互动式教学模式进行探索。 一、师生互动 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起引导作用。建立互动模式首先应注重师生互动,通过有效的互动,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自己的主体地位,让老师成为学生最信赖的学习伙伴。师生的互动教学需要教师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充分发扬民主精神,表现出爱心和包容,并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 例如,学习《小雨沙沙》这首歌时,我引导学生细听这首歌,和学生一起感知这首歌表现的情境。接着,我和学生一起做游戏,我扮演一粒种子,学生就是雨点,他们把我来“浇灌”。小学生非常爱做游戏,他们感到非常快乐,我一方面和他们做游戏,一方面引导他们根据音乐情境来表现,把音乐和游戏结合起来,通过游戏来表现音乐意境,让他们在游戏中感知和表现音乐的情感,在实践中锻炼欣赏和表现

能力,提高参与意识,发展能力。教师在互动中要做好评价,一个赞美的眼神、一句肯定又富有激励性的话对学生来说都是非常好的奖励。 二、生生互动 通过互动,学生能够从相似的思维群体中感知知识的特点,更容易理解和接受,能够在互动中更好地突出自己的价值和能力,从而树立自信,同时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培养综合能力,增强探究能力。在互动式教学中,教师既要维持学生互动的秩序,防止失控,又要帮助学生把互动引向一定的深度。 例如,欣赏音乐《鸭子拌嘴》时,我给学生设定了一个情境:“鸭子们在一起游戏玩耍,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对这样的事情,它们会采取怎样的态度和方式来处理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下面的一段音乐。”学生非常感兴趣,很快就有了故事情节:一天清晨,小鸭子出窝;小鸭子拌嘴,鸭妈妈劝架;小鸭子相伴还家。然后,我把学生分成三人一组,结合音乐的节奏,根据情节设计动作,并分配好角色,把事先准备好的各种头饰分给学生,由他们扮演鸭妈妈和小鸭。在音乐的带动下,学生尽情地表演,欢快地把双手张开,跟着节奏不紧不慢地走着,很是整齐,意在说明小鸭们出窝了。然后,音乐渐渐变强,速度也在加快,同学们立即两两相对,翘起屁股,把小鸭表演得非常形象生动。“小鸭”的

体验式教学的六种方法

体验式教学的六种方法 新课程把教学目标定位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上,这表明新课程已把譬如识别表情的能力、决策能力等这些不能用语言文字来表达的,只能通过意会的方式进行传递的隐性知识的教学提到了重要 的地位。我以为隐性知识教学的关键是引领学生体验课本,体验生活。语文教学中组织学生体验的形式,主要有朗读中体验、情景中体验、互动中体验、实践中体验、艺术欣赏中体验和反思中体验等六种。 1.朗读中体验 真正有效的朗读是通过朗读让学生直接感受作品中的 生活气息,唤起他们的情感体验,进而探求隐含在作品中的内涵。即通过有感情地读,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使之能体验语言的分寸感、和谐感、情味感,从语言的气势、韵味、节奏、停顿中,引领学生辨别语言的感情色彩,感受人物的喜怒哀乐,进而领悟作品的思想内涵。 如读到“我看到他那又老又穷苦的脸,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我的叔叔于勒》)这段文字时,我说:“从人物关系看,‘我的叔叔’也就是‘父亲的弟弟’,最后又加上一个‘亲’字重复‘我的叔叔’,真是罗嗦。看来大作家也有败笔,老师决定将它

删掉,以便读来更加简洁。”我当即试读了一次,学生们争着说:“效果不好!”我请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一生说:“不能删掉,表面看似罗嗦,实则是‘我’对真情与亲情失落的痛心。”这位学生用极其痛心的语气朗读了这句话,课堂上鸦雀无声。我说:“还有别的语气吗?”另一位学生说:“这样反复强调,近于呼唤,很有艺术震撼力。我认为应用呼喊的语气,而且是发自内心的呼喊。”我建议全班同学试读,效果极好。第三位学生说:“删掉后面的两句呼唤,顿感语言苍白,缺少了‘我’对叔叔的同情和对‘那一群人’的批判。我认为应用悲愤的语气去读。”学生读得非常投入,进入了小说的情境,进入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2.情景中体验 我在教学《最先与最后》一文时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1)时间到了,老师没有来,你准备怎么办?学生讨论,甚至争论。答案有三:A、最先走。B、最后走。C、中间走。(2)如果你是老师,你将如何处理。讨论后方法有四:A、表扬最后走的。B、批评中间走的。C、表扬最先走的。D、批评最先走的。(3)中间走的要不要批评,讨论中庸主义的得失。 创设情景的目的是为了激活学生的生活积累,引起学生的想象,从而得到感受和体验。这个环节的设计,既有真实情景的体验,又有交流互动式的体验,还有自己与自己的生

浅析交流互动教学模式在电大课程《个人与团队管理》中的应用

浅析交流互动教学模式在电大课程《个人与团队管理》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4-07-07T17:41:52.500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4年6月总第122期供稿作者:朱会平[导读] 互动式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也各有特点,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特点灵活运用。 ◆朱会平甘肃广播电视大学金昌分校737100 摘要:电大课程教学改革强调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倡导学生走出书本,走进实际;主动参与、乐于探究;自主学习、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为了达到上述目标,作为一名电大教师,就要顺应改革潮流,恰当选择教学方法,从而真正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发展。 关键词:交流互动教学模式个人与团队管理所谓“交流——互动”教学模式,就是通过营造多边互动的教学环境,在教学双方平等交流探讨的过程中,达到不同观点碰撞交融,进而激发教学双方的主动性和探索性,达成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也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要有交流、交往,并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各种活动达到互动、互助、互促的目的,使学生在参与中提高认识,升华思想。 互动式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也各有特点,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特点灵活运用。一是主题探讨式互动。主题是互动教学的“导火线”,围绕主题展开教学双方互动,有利于达成教学目的。其方法一般为抛出主题——提出主题中的问题——思考讨论问题——寻找答案——归纳总结。比如在讲述《自我规划》时,我给出的主题就是“你的目标”,围绕这个主题,引导学生寻找答案。二是归纳问题式互动。就是课前针对教学目的、教学重难点问题,归纳互动问题。教学开始,教师向学员抛出问题,学员广泛思辨、争论,最后达到了解熟悉所学内容的目的,同时开阔思路。比如在讲述《自我认知》时,我用“你有什么优势和劣势,如何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怎样弥补自己的劣势”等问题引发学生讨论。这样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三是精选案例式互动。运用多媒体等手法呈现精选个案,请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尝试提出解决方案,勘校正误,设置悬念,然后抓住重点、热点作深入分析,最后上升为理论知识。一般程序为案例解说——尝试解决——设置悬念——理论学习——剖析方案。这种方法直观具体,生动形象,环环相扣,对错分明,印象深刻,气氛活跃。四是多维思辨式互动。把现有定论和解决问题的经验方法提供给学生,让学生指出优劣加以完善,还可以有意设置正反两方,在争论中寻找最优答案。一般方法为解说原理——分析优劣——发展理论。这种方法课堂气氛热烈,分析问题深刻,自由度较大,但要求教师必须充分掌握学生基础知识和理论水平,并对新情况、新问题、新思路具有较高的分析把握能力。那么,构建交流互动教学模式应注意哪些问题呢?笔者认为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优选互动节点 “问题”是教学互动得以开展的条件和基础。确保互动式教学的实施,教师课前必须依据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立足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互动问题。实施过程中要注意三“动”:一“动”教学热点;二“动”教学重点;三“动”教学疑点。 二、凸显学生主体 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得到落实和凸现,既是互动式教学的内在要求,也是学生能力发展的需要。只有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互动式教学才能有效开展。所以,营造民主的课堂氛围,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开展互动式教学的基本前提和条件。同时必须突出多边互动。教学过程是一个全息的过程,要促使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而决不能只局限于教师与个别优秀学生之间。对于不主动发言的学生,教师可以采取“抛绣球”的方式,触动其思考回答问题,也可点名回答。只有互动教学的全员性、广泛性,才能实现教学互动向更深更广的方向拓展,使全体学生能力得到培养和锻炼。 三、注重互动过程 比如在讲述《沟通基础》这一章节时,让学生明白,“交流-互动”本身就是一个沟通的过程,其中包括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在教师讲述了基本内容后,就可根据学生特点分为若干小组,创设一个议题形成多向交流的局面,在此过程中教师作为一个协调者,需要进行有效的沟通管理,尽可能地克服沟通障碍,营造一个良好的沟通氛围。鼓励不同的观点,鼓励学生敞开心扉,积极加入讨论,在案例讨论中教师要发挥催化剂的作用,启发学生从新的角度思考案例问题,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关键的症结之处。在互动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理论总结,就事论理、以小见大,提炼出知识点,即对讨论中出现的主要观点予以理论解释和升华。在交流互动教学中还要引导学生善于倾听。这样既让学生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观点,又让他们学会把握别人的观点,学生的主体作用就会真正体现出来,教与学的过程也才能真正有机地结合起来。 将“交流——互动”模式系统、有序、整体地内化于课堂教学、实验教学、课外活动各个环节之中,通过其系统构建和整体运作,将大大提高工商管理专业教师的理论素养、实践能力,有助于用教师的全面素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上进心,提高其自学能力,增强他们对知识的应用能力,体现在实验教学环节尤为明显。参考文献 [1]杨富云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年,第1期。 [2]胡永铨工商管理学科实验教学体系研究[J].教育与现代化,2005,(3)。 [3]李琛 “交流——互动”教学模式初探(论文).2005年1月。 [4]曹绮萍综合性教学.安徽师大学报,2001年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