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线消毒车操作流程

紫外线消毒车操作流程

紫外线消毒车操作流程

1.打开保护门,用手托住灯臂往上抬至需要位置。

2.将电源插头插在电源上,打开电源开关,可单管或双管使用。

3.根据需要设定消毒车时间(0-60分钟),或人工控制消毒时间。

4.使用完毕,关闭电源开关,拔掉电源插头。

5.一手托住灯臂,一手按下灯臂锁定按钮,将灯管缓慢放进灯箱内,

关上保护门。

紫外线消毒车保养及注意事项

1.紫外线灯表面应保持清洁,干燥,用软布擦拭。

2.紫外线灯管每周用95%酒精棉球擦拭一次,发现灯管表面有灰尘、

油污应随时擦拭。

紫外线灯管每季度监测1次,监测强度:新管≥90um/cm2,使用过程中≥70um/cm2为合格。

3.使用寿命为1000小时,如超时应及时更换灯管。

4.使用过程中定时检查其性能是否良好。

5.如有故障应及时送检维修。

紫外线消毒灯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紫外线消毒要求 1、消毒使用的紫外线是 C波紫外线,其波长范围是200~275nm,杀 菌作用最强的波段是250~270nm ,消毒用的紫外线光源必须能够 产生辐照值达到国家标准的杀菌紫外线灯。 2、要求用于消毒的紫外线灯在电压为 220V 、环境相对湿度为 60% 、 温度为 20 ℃时,辐射的紫外线强度不得低于 70 μ W / cm 2。普通 30W 直管紫外线灯在距灯管 1 米处测定,特殊紫外线灯 在使用距离处测定,使用的紫外线测强仪必须经过标定。 3、紫外线灯使用过程中其辐照强度逐渐降低,故应经常测定消毒紫外 线的强度,一旦降到要求的强度以下时,应及时更换。 4、紫外线消毒灯的使用寿命,即由新灯的强度降低到 70 μ W / cm 2的时间 ( 功率≥30W) 的灯,或降低到原来新灯强度的 70 % ( 功率<30W) 的时间,应不低于 1000h 。 二、适用范围 1、紫外线可以杀灭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芽胞、分支杆菌、 病毒、真菌、立克次体和支原体等,凡被上述微生物污染的表面, 水和空气均可采用紫外线消毒。 2、紫外线辐照能量低,穿透力弱,仅能杀灭直接照射到的微生物, 因此消毒时必须使消毒部位充分暴露于紫外线下。 3、用紫外线消毒纸张、织物等粗糙表面时,要适当延长照射时间, 且两面均应受到照射。 4、紫外线消毒的最适宜温度范围是 20 ~ 40 ℃,温度过高过低均会 影响消毒效果,可适当延长消毒时间,用于空气消毒时,消毒环境 的相对湿度低于80 %为好,否则应适当延长照射时间。 5、用紫外线杀灭被有机物保护的微生物时,应加大照射剂量。空气和 水中的悬浮粒子也可影响消毒效果。 三、使用方法 (一)对物品表面的消毒。 1、照射方式:最好使用便携式紫外线消毒灯近距离移动照射,也可采 取紫外灯悬吊式照射。对小件物品可放紫外线消毒箱内照射。 2、照射剂量和时间: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对紫外线的敏感性不同,用 紫外线消毒时必须使用照射剂量达到杀灭目标微生物所需的照射 剂量。 (二)对室内空气的消毒

aquafine紫外线杀菌器工艺原理说明

aquafine紫外线杀菌器 工艺原理说明 紫外线属于一种辐射原理,能以光速透过空气与空间的电磁波能量。紫外线杀菌技术是目前最常用的效率水质处理技术之一,可独立使用也可以并用于沉淀物过滤法、逆渗透法、活性碳吸附法、去离子法等多项水处理工艺中。 aquafine紫外线杀菌器工作原理 虽然传统的化学消毒方法在给水和污水处理中被普遍采用,但是由于向水中投加化学消毒剂或多或少会产生有害的消毒副产物,广大水处理界的人士把目光集中到紫外线消毒法上。 紫外线按照波长划分为四个部分: A波段(UV—A)称为黑斑效应紫外线,波长范围为400nm至320nm; B波段(UV—B)称为红斑效应紫外线,波长范围为320nm至275nm; C波段(UV—C)称为灭菌紫外线,波长范围为275nm至200nm; D波段(UV—D)称为真空紫外线,波长范围为200nm至10nm。

水处理消毒主要采用的是C波段uv紫外线杀菌灯,即C波段紫外线会使细菌、病毒、芽孢以及其它病原菌的DNA丧失活性,从而破坏其复制和传播疾病的能力。 紫外线杀菌装置工作原理与日光灯类似,只是灯管内部不涂荧光物质,灯管材质采用紫外线穿透率高的石英玻璃为保护外管,并利用核酸对低压水银放电灯的人工波长为254nm的紫外线有极大吸收值时,破坏细菌与病毒核酸(DNA)的生命遗传物质,与分子内产生激烈的化学变化使其无法繁殖。 紫外线消毒的优点 大多数紫外线杀菌消毒装置利用传统的低压紫外灯技术,也有一些大型水厂采用低压高强度紫外灯系统和中压高强度紫外灯系统,由于产生高强度的紫外线可能使灯管数量减少95%以上,从而缩小了占地面积,节约了安装和维修费用,并且紫外线杀菌效果好对水质较差的水源也适用。

紫外线杀菌灯的使用方法

紫外线杀菌灯的使用方法 紫外线杀菌是一种传统的、有效的消毒方法,在医院,食品厂,水处理等已被广泛应用,但在使用过程中受诸多因素的影响,特别是灯管辐射强度低及应用不当会影响消毒灭菌效果。为了保证满意的消毒效果,在使用中我们主要实施了以下监测和管理措施。 1.灯管的辐射强度: 紫外线辐射强度是影响消毒效果的最基本的因素,按照《消毒技术规范》规定的要求,新紫外线灯管辐射强度应大于100VW/cm2(距离1m处)为合格,正在使用中的灯管辐射强度最低应达到70VW/cm2暂可使用,但必须延长照射时间。依据紫外线照射剂量等于辐射强度乘以照射时间的公式可求出不同强度所需延长照射时间,亦可看出高强度短时间或低强度长时间均能获得同样的灭菌效果。若紫外线光源的强度低于40VW/cm2,则再延长照射时间也不能起到满意的杀菌作用,即应停止使用。不要认为紫外线灯管只要亮着,就还有杀菌作用。 2.灯管安装的数量 按国家卫生部颁布的《消毒技术规范》第3版第2分册(医院消毒规范)规定,室内悬吊式紫外线消毒灯安装数量(30W紫外线灯,在垂直1m处辐射强度高于70μW/cm2)为平均每立方米

不少于1.5W,并且要求分布均匀、吊装高度距离地面1.8~2.2m,使得人的呼吸带处于有效照射范围。连续照射不少于30min,紫外线的辐射强度与辐射距离呈反比,悬挂太高,影响灭菌效果。如果是物体表面消毒,灯管距照射表面应以1m为宜,杀菌才有效。 3.环境温度 环境温度对紫外线辐射强度有一定的影响,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使辐射强度降低,如温度下降到4℃时,辐射强度则可下降65%~80%左右,严重影响杀菌效果。一般以室温20~40℃为紫外线消毒的适宜温度,在此温度范围内紫外线辐射的强度最大且稳定,能达到理想的消毒效果 4.相对湿度 相对湿度高,紫外线辐射穿透细胞减少。有关文献介绍,相对湿度在55%~60%时,紫外线对微生物的杀灭率最强,相对湿度在60%~70%以上时,微生物对紫外线的敏感率降低,相对湿度在80%以上甚至反而对微生物有激活作用,可使杀菌力下降30%~40%。刚刚湿拖地和擦桌面后立即进行紫外线消毒,会使室内湿度增大,影响消毒效果。因此,使用紫外线消毒时室内要保持清洁、干燥.

紫外线消毒灯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紫外线消毒灯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 项 欧阳学文 马艳红 1228 一、紫外线消毒要求 1、消毒使用的紫外线是C波紫外线,其波长范围是 200~275nm,杀菌作用最强的波段是250~270nm , 消毒用的紫外线光源必须能够产生辐照值达到国家 标准的杀菌紫外线灯。 2、要求用于消毒的紫外线灯在电压为220V 、环境相对 湿度为 60% 、温度为20 ℃时,辐射的 253.7nm 紫外 线强度不得低于70 μ W / cm 2。普通 30W 直管紫外 线灯在距灯管 1 米处测定,特殊紫外线灯在使用距离 处测定,使用的紫外线测强仪必须经过标定。 3、紫外线灯使用过程中其辐照强度逐渐降低,故应经 常测定消毒紫外线的强度,一旦降到要求的强度以 下时,应及时更换。 4、紫外线消毒灯的使用寿命,即由新灯的强度降低到 70 μ W / cm 2的时间 ( 功率≥30W) 的灯,或降低到 原来新灯强度的70 %( 功率<30W) 的时间,应不低

于 1000h 。 二、适用范围 1、紫外线可以杀灭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芽 胞、分支杆菌、病毒、真菌、立克次体和支原体 等,凡被上述微生物污染的表面,水和空气均可采 用紫外线消毒。 2、紫外线辐照能量低,穿透力弱,仅能杀灭直接照射 到的微生物,因此消毒时必须使消毒部位充分暴露 于紫外线下。 3、用紫外线消毒纸张、织物等粗糙表面时,要适当延 长照射时间,且两面均应受到照射。 4、紫外线消毒的最适宜温度范围是 20 ~40 ℃,温度过 高过低均会影响消毒效果,可适当延长消毒时间, 用于空气消毒时,消毒环境的相对湿度低于80 %为 好,否则应适当延长照射时间。 5、用紫外线杀灭被有机物保护的微生物时,应加大照 射剂量。空气和水中的悬浮粒子也可影响消毒效 果。 三、使用方法 (一)对物品表面的消毒。 1、照射方式:最好使用便携式紫外线消毒灯近距离移 动照射,也可采取紫外灯悬吊式照射。对小件物品 可放紫外线消毒箱内照射。

紫外线消毒灯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紫外线消毒灯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紫外线消毒要求 1、消毒使用的紫外线是C波紫外线,其波长范围是 200~275nm,杀菌作用最强的波段是250~270nm , 消毒用的紫外线光源必须能够产生辐照值达到国家标准 的杀菌紫外线灯。 2、要求用于消毒的紫外线灯在电压为220V 、环境相对 湿度为60% 、温度为20 ℃时,辐射的253.7nm 紫 外线强度不得低于70 μW /cm 2。普通30W 直 管紫外线灯在距灯管1 米处测定,特殊紫外线灯在使用 距离处测定,使用的紫外线测强仪必须经过标定。 3、紫外线灯使用过程中其辐照强度逐渐降低,故应经常 测定消毒紫外线的强度,一旦降到要求的强度以下时, 应及时更换。 4、紫外线消毒灯的使用寿命,即由新灯的强度降低到 70 μW /cm 2的时间( 功率≥30W) 的灯,或降低 到原来新灯强度的70 %( 功率<30W) 的时间,应不 低于1000h 。 二、适用范围 1、紫外线可以杀灭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芽胞、 分支杆菌、病毒、真菌、立克次体和支原体等,凡被上

述微生物污染的表面,水和空气均可采用紫外线消毒。 2、紫外线辐照能量低,穿透力弱,仅能杀灭直接照射到 的微生物,因此消毒时必须使消毒部位充分暴露于紫外 线下。 3、用紫外线消毒纸张、织物等粗糙表面时,要适当延长 照射时间,且两面均应受到照射。 4、紫外线消毒的最适宜温度范围是20 ~40 ℃,温度 过高过低均会影响消毒效果,可适当延长消毒时间,用 于空气消毒时,消毒环境的相对湿度低于80 %为好, 否则应适当延长照射时间。 5、用紫外线杀灭被有机物保护的微生物时,应加大照射 剂量。空气和水中的悬浮粒子也可影响消毒效果。三、使用方法 (一)对物品表面的消毒。 1、照射方式:最好使用便携式紫外线消毒灯近距离移动 照射,也可采取紫外灯悬吊式照射。对小件物品可放紫 外线消毒箱内照射。 2、照射剂量和时间: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对紫外线的敏感 性不同,用紫外线消毒时必须使用照射剂量达到杀灭目 标微生物所需的照射剂量。 (二)对室内空气的消毒 1、间接照射法:首选高强度紫外线空气消毒器,不仅消 毒效果可靠,而且可在室内有人活动时使用,一般开机 消毒30min即可达到消毒合格。 2、直接照射法:在室内无人条件下,可采取紫外线灯悬 吊式或移动式直接照射。 (三)对水和其他液体的消毒

(完整word版)紫外线消毒灯灭菌方法

紫外线消毒灯及灭菌方法 1.紫外线消毒 1.1 适用范围:用于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和水及其它液体的消毒。 1.2 紫外线消毒灯和紫外线消毒器 1.2.1 消毒使用的紫外线是C波紫外线,其波长范围是200-275nm,杀菌作用最强的波段是250-270nm,消毒用的紫外线光源必须能够产生辐照值达到国家标准的杀菌紫外线灯。 1.2.2 制备紫外线消毒灯,应采用等级品的石英玻璃管,以期得到满意的紫外线辐照强度。 1.1 紫外线消毒灯可以配用对紫外线反射系数高的材料(如抛光铝板)制成的反射罩。 1.2.4 要求用于消毒的紫外线灯在电压为220V、环境相对湿度为60%、温度为20℃时,辐射的253.7nm紫外线强度不得低于70uW/cm2(普通30W直管紫外线灯在距灯管1米处测定,特殊紫外线灯在使用距离处测定,使用的紫外线测强仪必须经过标定。) 1.2.5 紫外线灯使用过程中其辐照强度逐渐降低,故应经常测定消毒紫外线的强度,一旦降到要求的强度以下时;应及时更换。 1.2.6 紫外线消毒灯的使用寿命,即由新灯的强度降低到70uW/cm2的时间(功率≥30w)的灯,或降低到原来新灯强度的70%(功率<30w=的时间,应不低于1000h。 1.2.7 目前我国使用的紫外线消毒灯有下述几种 (1)普通直管热阴极低压汞紫外线消毒灯:灯管采用石英玻璃或其它对紫外线透过率高的玻璃制成,功率为40W、30W、20W、15w等。要求出厂新灯辐射253.7nm 紫外线的强度(在距离1米处测定,不加反光罩)为:功率>30W灯,≥90uW/cm;功率>20W灯,≥60uW/cm2 ;功率150W灯,≥20uW/cm2。由于这种灯在辐射253.7nm紫外线的同时,也辐射一部分184.9nm紫外线。故可产生臭氧。 (2)高强度紫外线消毒灯:要求辐射253.7nm紫外线的强度(在距离1米处测

紫外线消毒灯的种类以及使用方法

紫外线消毒灯的种类以及使用方法 1、适用范围:用于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和水及其它液体的消毒。 2、紫外线消毒灯和紫外线消毒器。 2.1、消毒使用的紫外线是C波紫外线,其波长范围是200~275nm,杀菌作用最强的波段是250~270nm ,消毒用的紫外线光源必须能够产生辐照值达到国家标准的杀菌紫外线灯。 2.2、制备紫外线消毒灯,应采用等级品的石英玻璃管,以期得到满意的紫外线辐照强度。 2.3、紫外线消毒灯可以配用对紫外线反射系数高的材料(如抛光铝板)制成的反射罩。 2.4、要求用于消毒的紫外线灯在电压为220V 、环境相对湿度为60% 、温度为20 ℃时,辐射的25 3.7nm 紫外线强度不得低于70 μW /cm 2 ( 普通30W 直管紫外线灯在距灯管1 米处测定,特殊紫外线灯在使用距离处测定,使用的紫外线测强仪必须经过标定。) 2.5、紫外线灯使用过程中其辐照强度逐渐降低,故应经常测定消毒紫外线的强度,一旦降到要求的强度以下时,应及时更换。 2.6、紫外线消毒灯的使用寿命,即由新灯的强度降低到70 μW /cm 2的时间( 功率≥30W) 的灯,或降低到原来新灯强度的70 %( 功率<30W) 的时间,应不低于1000h 。 2.7、目前我国使用的紫外线消毒灯有下述几种: (1)普通直管热阴极低压汞紫外线消毒灯:灯管采用石英玻璃或其它对紫外线透过率高的玻璃制成,功率为40W、30W、20W、15W等。要求出厂新灯辐射253.7nm 紫外线的强度( 在距离1米处测定,不加反光罩) 为:功率>30W 灯,≥90 μW /cm 2 功率>20W 灯,≥60 μW /cm 2 ;功率15W 灯,≥20 μW /cm 2;由于这种灯在辐射253.7nm紫外线的同时,也辐射一部分184.9nm 紫外线,故可产生臭氧。 (2) 高强度紫外线消毒灯:要求辐射253.7nm 紫外线的强度( 在距离 1 米处测定)为:功率30W灯,>180 μW /cm 2 ;11W 灯,>30 μW /cm 2 。 (3) 低臭氧紫外线消毒灯:也是热阴极低压汞灯,可为直管型或H 型,由于采用了特殊工艺和灯管材料,故臭氧产量很低,要求臭氧产量

学校紫外线灯使用指南

关于学校用紫外线灯使用指南 紫外线消毒灯在空气消毒方面有着很强的杀菌作用,广泛应用于学校、幼儿园、食堂配餐间等场所。为规范紫外线消毒灯的使用,现将有关指南制定如下: 一、严格要求,规范配备和安装 学校和幼儿园必须在卫生部门的指导下,严格执行安装使用紫外线消毒灯的有关规定,规范配备和安装。中小学校教室、活动室等公共场所,无特殊需要,一般不装固定的紫外线消毒灯,可以配备移动式紫外线消毒灯进行卫生消毒。 安装要求:紫外线消毒灯与照明灯开关必须分开设置,并保持一定的距离,不允许将紫外线灯开关与照明灯开关并列排放。开关设置要离地2米以上,并加开关盒盖,在盒盖上要贴上醒目的警告标志,不能仅简单地写上“紫外线灯”字样。 二、健全制度,落实责任 各学校、幼儿园都要建立和健全紫外线灯的使用和管理制度,在卫生部门的指导下,加强对学校和幼儿园保健医生、保育员以及食堂有关人员的卫生保健知识培训。 1、加强对紫外线灯的管理,要求建立紫外线使用登记本,记录每支紫外线灯管的开始使用日期,每天消毒时间。每周对灯管至少要进行一次的清洁工作。 2、加强对专职人员的业务培训,严格操作。 3、建立健全制度,规范全园的消毒隔离制度。对于新安装的消毒设备,要制订出相应的规范的操作制度及管理制度,并落实到人. 三、紫外线灯使用方法 1、适用范围:用于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和水及其它液体的消毒。 2、使用方法: (1)对室内空气的消毒: 1)间接照射法:首选高强度紫外线空气消毒器,不仅消毒效果可靠,而且可在室内有人活动时使用,一般开机消毒 30min 即可达到消毒合格。灯管距离工作地面小于2m。 2) 直接照射法:在室内无人条件下,可采取紫外线灯悬吊式或移动式直接照射。采用室内悬吊式紫外线消毒时,室内安装紫外线消毒灯(30W紫外灯,在1.0m 处的强度 >70μW/cm2)的数量为平均每m3不少于,照射时间不少于30min。

紫外线消毒灯使用注意事项

紫外线消毒灯使用注意事 项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紫外线消毒灯使用注意事项 1、紫外线消毒灯的安装:每10米可安装30 瓦的一支,有效距离不超过两米。同时,室内必须配备温、湿度计。 2、用于空气消毒时应关闭门窗,自灯亮 5-7 分钟后计时,每次消毒时间不得少于60 分钟,紫外线消毒灯照射过程中禁止人员进入室内,必须进入时,应先停止紫外线消毒灯照射,尤其是年轻未婚的女士要牢记此项。 3、用紫外线消毒灯消毒物品时,将物品摊开或挂起,扩大照射面,有效距离为一米,照射30分钟左右即可。 4、使用紫外线消毒灯时,应保持环境的清洁,空气中不能有灰尘和水雾等,当室内温度低于20摄氏度或相对湿度超过 50%时,应延长照射时间。擦洗地面后要待地面干燥后再行紫外线灯消毒。 5、紫外线消毒灯灯管表面应保持清洁,无灰尘,所以新灯管在使用前,应用沾以75%酒精的纱布擦拭,清除油渍、手汗及灰尘。使用中之灯管、石英管应定期擦拭清洁(根据使用频率决定),以免影响紫外线穿透率及照射强度。 6、紫外线对人体皮肤黏膜有一定损害,使用紫外线消毒灯时要注意做好防护,眼睛绝对不能直视紫外线光源,否则眼睛会受伤害。万一必须要看时,应用普通玻璃(戴眼镜)或透光塑料片,作为防护面罩。千万勿错用石英玻璃,因为普通玻璃对紫外线几乎完全无法透过的,而石英玻璃则相反。一旦受伤,不必惊慌,面部灼伤,几天后表皮脱落,不药而愈。眼睛受伤会红肿、流泪、刺痛,约三、四天才能痊愈。不论如何,一遇到伤害,仍然建议立即至医生处求诊。

7、要对紫外线消毒灯管建立使用时间记录本,每照射一次记录一次,因为紫外线消毒灯灯管使用寿命为 1000 小时。 8、定期做照射强度检测,发现强度不够的紫外线灯管应立即更换。紫外线为非可见光,低压放电灯中之紫蓝色光芒为汞蒸气压,虽然汞蒸气压的强度与紫外线仍然有其关联性,但是并不直接代表紫外线之强度。因此不能以此可见光波段之紫蓝色光芒之强弱,来判断紫外线之强弱。 舟山市明珠学校 2017年2月22日

紫外线消毒灯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紫外线消毒灯的使用方法及注点事项 马艳红 2017-12-28 一、紫外线消毒要求 1、消毒使用的紫外线是C波紫外线,其波长范围是200?275nm , 杀 菌作用最强的波段是250?270nm,消毒用的紫外线光源必须能够产 生辐照值达到国家标准的杀菌紫外线灯。 2、要求用于消毒的紫外线灯在电压为220V、环境相对湿度为 60%、温度为20 C时,辐射的253.7nm紫外线强度不得低于70 [I W / cm 2。普通30W直管紫外线灯在距灯管1米处测定,特殊紫外线灯 在使用距离处测定,使用的紫外线测强仪必须经过标定。 3、紫外线灯使用过程中其辐照强度逐渐降低,故应经常测定消毒紫外 线的强度,一旦降到要求的强度以下时,应及时更换。 4、紫外线消毒灯的使用寿命,即由新灯的强度降低到70 v W / cm 2的时间(功率>30W)的灯,或降低到原来新灯强度的 70 % (功率<30W)的时间,应不低于1000h。 二、适用范围 1、紫外线可以杀灭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芽胞、分支杆菌、 病毒、真菌、立克次体和支原体等,凡被上述微生物污染的表面,水 和空气均可采用紫外线消毒。 2、紫外线辐照能量低,穿透力弱,仅能杀灭直接照射到的微生物,因 此消毒时必须使消毒部位充分暴露于紫外线下。 3、用紫外线消毒纸张、织物等粗糙表面时,要适当延长照射时间,且 两面均应受到照射。 4、紫外线消毒的最适宜温度范围是20?40 C,温度过高过低均会影响 消毒效果,可适当延长消毒时间,用于空气消毒时,消毒环境的相对

湿度低于80 %为好,否则应适当延长照射时间 5、用紫外线杀灭被有机物保护的微生物时,应加大照射剂量。空 气和水中的悬浮粒子也可影响消毒效果。 三、使用方法 (一)对物品表面的消毒。 1、照射方式:最好使用便携式紫外线消毒灯近距离移动照射,也 可采取紫外灯悬吊式照射。对小件物品可放紫外线消毒箱内照射。 2、照射剂量和时间: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对紫外线的敏感性不同, 用紫外线消毒时必须使用照射剂量达到杀灭目标微生物所需的照 射剂量。 (二)对室内空气的消毒 1、间接照射法:首选高强度紫外线空气消毒器,不仅消毒效果可靠: 而且可在室内有人活动时使用,一般开机消毒30min即可达到消毒合格。 2、直接照射法:在室内无人条件下,可采取紫外线灯悬吊式或移动式直接 照射。 (三)对水和其他液体的消毒 可采用水内照射或水外照射,采用水内照射法时,紫外光源应装有石 英玻璃保护罩,无论采取何种方法,水层厚度均应小于2cm,根据紫外光源的强度确定水流速度。消毒后水必须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四、紫外线消毒灯的危害 紫外线对细菌有强大的杀伤力,对人体同样有一定的伤害,人体最易受伤的部位是眼睛之眼角膜,因此在任何时候都不可用眼睛直视点亮着的灯管,以免受伤,万一必须要看时,应用普通玻璃(戴眼镜)或透光塑料片,作为防护面罩。千万勿错用石英玻璃,因为普通玻璃对紫外线几乎完全无法透过的。一旦受伤,不必惊慌,面部灼伤,几天后表皮脱落,不药而愈。眼睛受伤会红肿、流泪、刺痛,约三、四天才能痊愈。不论

紫外线(UV)消毒(一).

紫外线(UV)消毒(一) 摘要:紫外线在饮用水处理中的应用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但是由于其技术复杂,成本昂贵,使其应用受到限制。本世纪七十年代,由于水污染的加剧和公众健康意识的提高,迫使人们在传统水处理工艺的基础上采用新的手段,保证供水水质符合更加安全的饮用水标准。经过近二十年的研究和实践,以紫外线为主组成的复合应用技术,以其良好的处理效果成为给水深度净化技术的首选。本文主要阐述了紫外线(UV)消毒的发展概况,消毒的基本原理,以及国内外应用概况和紫外线杀菌灯的工作原理,并探讨采用紫外线消毒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方向。经过紫外线消毒的污水可以在很多领域再利用,以实现污水资源化。 关键词:紫外线消毒杀菌 1 概述 目前,给排水消毒方法可分为两大类,即化学消毒法和物理消毒法。化学消毒法有加氯消毒和臭氧消毒等;物理消毒法有紫外线消毒等。化学消毒法一般都会产生消毒副产物,而紫外线消毒是唯一早在1878年人类就发现了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具有杀菌消毒作用。人类对紫外线消毒技术在城市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则始于20世纪60年代中叶,并于70年代到80年代初对紫外线消毒在城市污水处理中的应用进行了大量早期的研究,这主要是由于当时人们已认识到被广泛使用的加氯消毒工艺中的余氯对受纳水体中的鱼类等生物有毒,而且发现并确认了氯消毒等化学消毒方法会产生如三卤甲烷(THMs)等致癌、致基因,致畸变的副产物。这些发现促使人类寻求一种更好的消毒方法,不会产生消毒副产物的方法,也不会造成二次污染问题。于是,人们开始关注紫外线在消毒方面的应用。 紫外线消毒法最早应用于美国(1970年美国环保局完成了第一个污水紫外线消毒的示范工程),现已在美国和加拿大普遍应用。紫外线消毒技术为物理消毒方式的一种,具有广谱杀菌能力,无二次污染,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成熟可靠高效环保的消毒技术,在国外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在我国由于对其技术的了解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不多。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在这方面开展了许多研究,并已在上海闵行、长桥等污水处理厂得到应用。进入21世纪后,随着对污水尾水消毒的日益重视和运行经验的积累,紫外线消毒技术将得到推广,预计今后有条件的污水处理厂中 50%将会采用紫外线消毒,并成为取代传统化学消毒方法的主流技术。 2,紫外线消毒原理 紫外线杀菌消毒原理是利用适当波长的紫外线能够破坏微生物机体细胞中的DNA(脱氧核糖核酸)或RNA(核糖核酸)的分子结构,造成生长性细胞死亡和(或)再生性细胞死亡,达到杀菌消毒的效果。经试验,紫外线杀菌的有效波长

医院各科室各类物品消毒登记本

各类物品消毒登记本 科 使用时间:年月日--- 年月日 14

内儿科各类物品消毒擦拭方法说明 一、办公用品由主班负责 1、血压计消毒方法:每天一次,用75%的酒精擦拭,再晾干备用。 2、听诊器消毒方法:同上 3、体温表的消毒方法:每天消毒,把体温计放入75%洒精浸泡30分钟,再放入清洁盒内干燥备用。 4、病历夹擦拭方法:每周三一次,用快速手消毒剂对病房病历夹进行消毒。 二、临床用品由夜班护士负责 1、湿化瓶浸泡消毒的方法:每天晚上由夜班护士收集浸泡消毒,湿化瓶用清水洗净再用每10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半小时后清水冲净晾干备用;湿化瓶更换后,湿化液一般用蒸馏水加至湿化瓶的?-?。 2、止血带侵泡消毒的方法:每天晚上由夜班护士收集浸泡消毒,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浸泡消毒半小时,冲洗干净晾干备。 3、输液夹的消毒方法:每周三有夜班护士收集,用500mg/L的有效氯消毒擦拭。 三、仪器设备由A组和C组共同负责 1、除颤仪的消毒保养方法:①除颤仪每周三清洁、保养一次;②仪器放固定位置,通风,避免阳光直射;③用 14

干布定期擦除尘埃,保持屏幕清洁光亮;④除颤仪屏幕每周三用95% 酒精棉球擦拭;⑤导联线清洁:导联线可以用酒精擦拭,⑥导联线不能弯曲过度防止导联线断裂; 2、心电监护仪消毒保养的方法:①监护仪每周三清洁、保养一次;②监护仪置放固定位置,通风,避免阳光直射;③用干布定期擦除尘埃,保持屏幕清洁光亮;④监护仪屏幕每周三用95% 酒精棉球擦拭;⑤心电导联清洁:心电导联的导联线可以用酒精擦拭,⑥袖带:可以取出橡胶带,用清水冲洗,冲洗后再装上,导气管内勿进水;⑦心电导联线不能弯曲过度防止导联线断裂;⑧使用时用75%的乙醇进行测量部位表面清洁,目的清除人体皮肤上的角质层和汗渍,防止电极片接触不良。 3、输液泵和注射泵的消毒保养方法:①每周三清洁、消毒一次;②用干净的湿布加适量的消毒剂(500mg/L有效氯)对外表面进行擦拭。显示屏每天用柔软清洁的湿布擦拭,用干布擦干即可,放置在干燥的架子上;③清洁前务必切断电源,切勿使用高温消毒或浸入液体中消毒,切勿让液体浸入泵内部;④不得用手或器械触碰阻塞探头,以免损坏阻塞传感器;不得使用硬物体或尖锐气泡探头,以免损坏探头;⑤泵长期不用时应每3个月充电一次,以防止内置电池自动放电而报废;并在使用前对电池作充放电检查,以免在停电情况下无法用内置电池工作。 4、雾化机的消毒保养方法:①长期不用时每周三消毒擦拭;②每次使用后,用湿润抹布或酒精擦拭机体表面,药杯用500mg/L有效氯浸泡半个小时后捞出来冲洗干净,晾干了备用。每次使用完毕,将水槽中水完全放掉,擦干雾化器;③存放:固定放置干燥通风处。避免阳光直射;④维护:定期检查仪器性能。 14

紫外线灯的安装及使用方法

紫外线灯的安装及使用方法 紫外线杀菌是一种传统的、有效的消毒方法,在医院,食品厂,水处理等已被广泛应用,但在使用过程中受诸多因素的影响,特别是灯管辐射强度低及应用不当会影响消毒灭菌效果。为了保证满意的消毒效果,在使用中我们主要实施了以下监测和管理措施。 1.灯管的辐射强度: 紫外线辐射强度是影响消毒效果的最基本的因素,按照《消毒技术规范》规定的要求,新紫外线灯管辐射强度应大于100VW/cm2(距离1m处)为合格,正在使用中的灯管辐射强度最低应达到70VW/cm2暂可使用,但必须延长照射时间。依据紫外线照射剂量等于辐射强度乘以照射时间的公式可求出不同强度所需延长照射时间,亦可看出高强度短时间或低强度长时间均能获得同样的灭菌效果。若紫外线光源的强度低于 40VW/cm2,则再延长照射时间也不能起到满意的杀菌作用,即应停止使用。不要认为紫外线灯管只要亮着,就还有杀菌作用。 2.灯管安装的数量 按国家卫生部颁布的《消毒技术规范》第3版第2分册(医院消毒规范)规定,室内悬吊式紫外线消毒灯安装数量(30W紫外线灯,在垂直1m处辐射强度高于70μW/cm2)为平均每立方米不少于1.5W,并且要求分布均匀、吊装高度距离地面1.8~2.2m,使得人的呼吸带处于有效照射范围。连续照射不少于30min,紫外线的辐射强度与辐射距离呈反比,悬挂太高,影响灭菌效果。如果是物体表面消毒,灯管距照射表面应以1m为宜,杀菌才有效。 3.环境温度 环境温度对紫外线辐射强度有一定的影响,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使辐射强度降低,如温度下降到4℃时,辐射强度则可下降65%~80%左右,严重影响杀菌效果。一般以室温20~40℃为紫外线消毒的适宜温度,在此温度范围内紫外线辐射的强度最大且稳定,能达到理想的消毒效果 4.相对湿度 相对湿度高,紫外线辐射穿透细胞减少。有关文献介绍,相对湿度在55%~60%时,紫外线对微生物的杀灭率最强,相对湿度在60%~70%以上时,微生物对紫外线的敏感率降低,相对湿度在80%以上甚至反而对微生物有激活作用,可使杀菌力下降30%~40%。刚刚湿拖地和擦桌面后立即进行紫外线消毒,会使室内湿度增大,影响消毒效果。因此,使用紫外线消毒时室内要保持清洁、干燥. 5.防止紫外线辐射损伤

紫外线消毒灯使用制度

春晖小学紫外线消毒灯使用制度 为加强我校紫外线灯的安全管理,规范紫外线灯的使用,请按照本制度执行。 一、建立和健全紫外线灯的使用和管理制度,紫外线消毒灯由专人负责保管和使用,责任和负责人为司国泉老师,使用人为关丽彬同志。 二、在室内无人条件下,开启紫外线消毒灯,照射时间为60分钟/次/天。有疫情时,照射时间为60-120分钟。 三、紫外线灯必须在室内无人情况下使用,严禁室内有人时开启紫外线灯。 四、消毒前开启紫外线灯要关闭门窗,关闭紫外线灯后,打开门窗通风换气,祛除房间内产生的臭氧。 五、消毒时必须使消毒部位充分暴露于紫外线下,保证照射表面受到直接照射,且应达到足够的照射剂量。 六、使用中应保持灯管表面清洁、无尘,每周用95%酒精棉球或纱布擦拭一次,以免影响消毒效果。 七、应经常测定消毒紫外线的强度,一旦降到要求的强度以下时(辐射强度<70Μw/c㎡),应及时更换。合格紫外线灯使用寿命一般在1000小时左右。新使用的紫外线灯管可在一端标记启用日期和编号,做好使用记录,登记累计时间。 八、任何人未经校长批准,不准使用紫外线灯。 九、紫外线灯与照明灯开关必须分开设置,并保持一定的距离,不允许将紫外线灯开关与照明灯开关并列排放,紫外线灯的开关控制应有警示文字和标志。 十、安装紫外线消毒灯,应架设专门的电路,由专人对紫外线灯的电源进行统一控制,防止无关人员误开误用紫外线消毒灯。 十一、正在使用紫外线灯杀菌消毒时,应在场所外设有警示标志提醒他人不得进入和逗留。 十二、紫外线灯必须在晚上或节假日期间师生全部离校后方可进行消毒,消毒期间封闭空间,非消毒人员禁止进入。 十三、如发生安全事故,经查实后,当事人员负全责。 福州晋安区春晖外口小学 2014.5.26

饮用水紫外线消毒工艺综述

饮用水紫外线消毒工艺综述 1.概述 紫外线消毒法最早应用于美国(1970年美国环保局完成了第一个污水紫外线消毒的示范工程),现已在美国和加拿大普遍应用。 紫外线消毒技术为物理消毒方式的一种,具有广谱杀菌能力,无二次污染,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成熟可靠高效环保的消毒技术,在国外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在我国由于对其技术的了解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不多。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在这方面开展了许多研究,并已在上海闵行、长桥等污水处理厂得到应用。进入21世纪后,随着对污水处理尾水处理消毒的日益重视和运行经验的积累,紫外线消毒技术将得到推广,预计今后有条件的污水处理厂中 50%将会采用紫外线消毒,并成为取代传统化学消毒方法的主流技术。 目前,给排水消毒方法可分为两大类,即化学消毒法和物理消毒法。化学消毒法有加氯消毒和臭氧消毒等;物理消毒法有紫外线消毒等。化学消毒法一般都会产生消毒副产物,而紫外线消毒是唯一早在1878年人类就发现了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具有杀菌消毒作用。人类对紫外线消毒技术在城市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则始于20世纪60年代中叶,并于70年代到80年代初对紫外线消毒在城市污水处理中的应用进行了大量早期的研究,这主要是由于当时人们已认识到被广泛使用的加氯消毒工艺中的余氯对受纳水体中的鱼类等生物 有毒,而且发现并确认了氯消毒等化学消毒方法会产生如三卤甲烷(THMs)等致癌、致基因,致畸变的副产物。这些发现促使人类寻求一种更好的消毒方法,不会产生消毒副产物的方法,也不会造成二次污染问题。于是,人们开始关注紫外线在消毒方面的应用。 2.紫外线消毒原理 紫外线杀菌消毒原理是利用适当波长的紫外线能够破坏微生 物机体细胞中的DNA(脱氧核糖核酸)或RNA(核糖核酸)的分子结构,

紫外线消毒灯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2)

紫外线消毒灯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紫外线消毒要求 1、消毒使用的紫外线是 C波紫外线,其波长范围是200~275nm,杀 菌作用最强的波段是250~270nm ,消毒用的紫外线光源必须能够 产生辐照值达到国家标准的杀菌紫外线灯。 2、要求用于消毒的紫外线灯在电压为 220V 、环境相对湿度为 60% 、 温度为 20 ℃时,辐射的 253.7nm 紫外线强度不得低于 70 μ W / cm 2。普通 30W 直管紫外线灯在距灯管 1 米处测定,特殊紫 外线灯在使用距离处测定,使用的紫外线测强仪必须经过标定。 3、紫外线灯使用过程中其辐照强度逐渐降低,故应经常测定消毒紫外 线的强度,一旦降到要求的强度以下时,应及时更换。 4、紫外线消毒灯的使用寿命,即由新灯的强度降低到 70 μ W / cm 2的时间 ( 功率≥30W) 的灯,或降低到原来新灯强度的 70 % ( 功率<30W) 的时间,应不低于 1000h 。 二、适用范围 1、紫外线可以杀灭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芽胞、分支杆菌、 病毒、真菌、立克次体和支原体等,凡被上述微生物污染的表面, 水和空气均可采用紫外线消毒。 2、紫外线辐照能量低,穿透力弱,仅能杀灭直接照射到的微生物, 因此消毒时必须使消毒部位充分暴露于紫外线下。 3、用紫外线消毒纸张、织物等粗糙表面时,要适当延长照射时间, 且两面均应受到照射。 4、紫外线消毒的最适宜温度范围是 20 ~ 40 ℃,温度过高过低均会 影响消毒效果,可适当延长消毒时间,用于空气消毒时,消毒环境 的相对湿度低于80 %为好,否则应适当延长照射时间。 5、用紫外线杀灭被有机物保护的微生物时,应加大照射剂量。空气和 水中的悬浮粒子也可影响消毒效果。

紫外线灯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紫外线灯的使用方法及 注意事项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紫外线消毒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紫外线杀菌要求 1、杀菌使用的紫外线是C波紫外线,其波长范围是200~275nm,杀菌作用最强的波段是250~270nm,杀菌用的紫外线光源必须能够产生辐照值达到国家标准的杀菌紫外灯。 2、要求用于杀菌的紫外线灯在电压为220V、环境相对湿度为60%、温度为0℃时,辐射的253.7nm紫外线强度不得低于70μW/cm2。普通30W直管紫外线灯在距灯管1米处测定,特殊紫外线灯在使用距离处测定,使用的紫外线测强仪必须经过标定。 3、紫外线灯使用过程中其辐照强度逐渐降低,故应经常测定杀菌紫外线的强度,一旦降到要求的强度以下时,应及时更换。 4、紫外线杀菌灯的使用寿命,即由新灯的强度降低到70μW/cm2的时间(功率≥30W)的灯,或降低到原来新灯强度的70%(功率<30W)的时间,应不低于10000H。 二、适用范围 1、紫外线可以杀灭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芽胞、分支杆菌、病毒、真菌、立克次体和支原体等,凡被上述微生物污染的表面,水和空气均可采用君睿紫外线杀菌灯进行杀菌消毒。 2、紫外线辐照能量低,穿透力弱,仅能杀灭直接照射到的微生物,因此杀菌消毒时必须使杀菌消毒部位充分暴露于紫外线下。

3、用紫外线杀菌消毒纸张、织物等粗糙表面时,要适当延长照射时间,且两面均应受到照射。 4、紫外线杀菌消毒的最适宜温度范围是20~40℃,温度过高过低均会影响杀菌消毒效果,可适当延长杀菌消毒时间,用于空气杀菌消毒时,杀菌消毒环境的相对湿度低于80%为好,否则应适当延长照射时间。 5、用紫外线杀灭被有机物保护的微生物时,应加大照射剂量。空气和水中的悬浮粒子也可影响杀菌消毒效果。 三、使用方法 (一)对物品表面的杀菌消毒。 1、照射方式:最好使用便携式紫外线杀菌消毒灯近距离照射,也可采取紫外灯悬吊式照射。 2、照射剂量和时间: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对紫外线的敏感性不同,用紫外线杀菌消毒时必须使用照射剂量达到杀灭目标微生物所需的照射剂量。 (二)对室内空气的杀菌消毒 1、间接照射法:可选择高强度紫外线杀菌灯,不仅杀菌消毒效果可靠,一般消毒30分钟即可达到消毒合格。 2、直接照射法:在室内无人条件下,可采取紫外线灯悬吊直接照射。 (三)对水的杀菌消毒

城市污水处理厂消毒工艺的比选

城市污水处理厂消毒工艺的比较 城市污水经二级处理后, 水质已经改善, 细菌含量也大幅度减少, 但细菌的绝对数量仍很可观, 并存在有病原菌的可能, 必须在去除掉这些微生物以后, 废水才可以安全地排入水体或循环再用。随着居民对生活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 污水处理厂的二级处理出水对城市水体造成的影响引起了人们对健康和安全问题的更多关注。消毒是灭活这些致病生物体的基本方法之一, 因此污水处理厂的尾水消毒已经成为污水处理中的重要工序, 水处理专业人员也在不断探索污水消毒的最佳方法。 1 几种消毒工艺方法 1. 1 物理消毒方法——紫外线消毒 1. 1. 1 紫外线消毒原理 紫外线消毒是一种物理消毒方法, 紫外线消毒并不是杀死微生物, 而是去掉其繁殖能力进行灭活。紫外线消毒的原理主要是用紫外光摧毁微生物的遗传物质核酸( DNA 或RNA ), 使其不能分裂复制。除此之外, 紫外线还可引起微生物其他结构的破坏。紫外线是一种波长范围为136 nm ~ 400 nm 的不可见光线。在该波段中260 nm 附近已被证实是杀菌效率最高的, 目前生产的紫外灯的最大功率输出在253. 7 nm 波长。该波长输出在目前世界顶极紫外灯中已占到紫外能量的90%, 总能量的30%, 由于高强度、高效率的紫外C 波段的存在, 紫外技术已成为水消毒领域一个具有相当竞争力的技术。 1. 1. 2 紫外线消毒器的结构形式 1)敞开式结构。在敞开式UV消毒器中被消毒的水在重力作用下流经UV 消毒器并杀灭水中的微生物。 2)封闭式结构。封闭式UV 消毒器属承压型, 用金属筒体和带石英套管的紫外线灯把被消毒的水封闭起来。 1. 2 化学消毒方法 1. 2. 1 液氯消毒 1)液氯消毒原理。向水中加入液氯或者次氯酸盐(如Na C lO)溶液消毒时, 在水中发生如下反应: HOC,l OC l- 之和称作有效自由氯, 其中以HOC l消毒效果最好。排入水体时, 氯会和水中的氨氮、有机氮反应生成消毒效果较差的无机氯胺和有机氯胺, 称作化合氯。总余氯是指有效自由氯和有效化合氯之和。氯的消毒效果受接触时间、投加量、水质 (含氮化合物浓度、SS浓度)、温度、pH 以及控制系统的影响。 2) 加氯系统。目前常用加氯系统包括加氯机、接触池、混合设备以及氯瓶等部分, 如图1所示。

紫外线消毒灯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紫外线消毒灯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马艳红 2017-12-28 一、紫外线消毒要求 1、消毒使用的紫外线就是C波紫外线,其波长范围就是200~ 275nm,杀菌作用最强的波段就是250~270nm ,消毒用的紫外线 光源必须能够产生辐照值达到国家标准的杀菌紫外线灯。 2、要求用于消毒的紫外线灯在电压为220V 、环境相对湿度为 60% 、温度为20 ℃时,辐射的253、7nm 紫外线强度不得低于 70 μW /cm 2。普通30W 直管紫外线灯在距灯管1 米处测 定,特殊紫外线灯在使用距离处测定,使用的紫外线测强仪必须经过 标定。 3、紫外线灯使用过程中其辐照强度逐渐降低,故应经常测定消毒紫 外线的强度,一旦降到要求的强度以下时,应及时更换。 4、紫外线消毒灯的使用寿命,即由新灯的强度降低到70 μW / cm 2的时间( 功率≥30W) 的灯,或降低到原来新灯强度的 70 %( 功率<30W) 的时间,应不低于1000h 。 二、适用范围 1、紫外线可以杀灭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芽胞、分支杆菌、 病毒、真菌、立克次体与支原体等,凡被上述微生物污染的表面, 水与空气均可采用紫外线消毒。 2、紫外线辐照能量低,穿透力弱,仅能杀灭直接照射到的微生物,因 此消毒时必须使消毒部位充分暴露于紫外线下。 3、用紫外线消毒纸张、织物等粗糙表面时,要适当延长照射时间, 且两面均应受到照射。 4、紫外线消毒的最适宜温度范围就是20 ~40 ℃,温度过高过 低均会影响消毒效果,可适当延长消毒时间,用于空气消毒时,消毒

环境的相对湿度低于80 %为好,否则应适当延长照射时间。 5、用紫外线杀灭被有机物保护的微生物时,应加大照射剂量。空气 与水中的悬浮粒子也可影响消毒效果。 三、使用方法 (一)对物品表面的消毒。 1、照射方式:最好使用便携式紫外线消毒灯近距离移动照射,也可采 取紫外灯悬吊式照射。对小件物品可放紫外线消毒箱内照射。 2、照射剂量与时间: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对紫外线的敏感性不同,用 紫外线消毒时必须使用照射剂量达到杀灭目标微生物所需的照射 剂量。 (二)对室内空气的消毒 1、间接照射法:首选高强度紫外线空气消毒器,不仅消毒效果可靠,而 且可在室内有人活动时使用,一般开机消毒30min即可达到消毒合格。 2、直接照射法:在室内无人条件下,可采取紫外线灯悬吊式或移动式直 接照射。 (三)对水与其她液体的消毒 可采用水内照射或水外照射,采用水内照射法时,紫外光源应装有石英玻璃保护罩,无论采取何种方法,水层厚度均应小于2cm,根据紫外光源的强度确定水流速度。消毒后水必须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四、紫外线消毒灯的危害 紫外线对细菌有强大的杀伤力,对人体同样有一定的伤害,人体最易受伤的部位就是眼睛之眼角膜,因此在任何时候都不可用眼睛直视点亮着的灯管,以免受伤,万一必须要瞧时,应用普通玻璃(戴眼镜)或透光塑料片,作为防护面罩。千万勿错用石英玻璃,因为普通玻璃对紫外线几乎完全无法透过的。一旦受伤,不必惊慌,面部灼伤,几天后表皮脱落,不药而愈。眼睛受伤会红肿、流泪、刺痛,约三、四天才能痊愈。不论如何,一遇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