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的分离培养和鉴定论文

真菌的分离培养和鉴定论文
真菌的分离培养和鉴定论文

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

“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毕业作业作业题目真菌的分离培养和鉴定___

教学点名称:包头广播电视大学_

学员姓名:张瑞光__________

学号:1015004452077___

专业:畜牧兽医专科____

入学时间:2010秋_________

指导教师:杨瑞芳 _________

真菌的分离培养和鉴定

【摘要】:从发霉的红薯上和酸败腐烂的苹果上挑取霉变物用沙堡琼脂培养基28℃培养2-3天,分离出几个真菌菌株。将分离株重新进行平板划线分离,挑取单菌落表面的少许孢子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进行载片小培养,经28℃培养2—3天于低倍镜下观察,通过菌丝和孢子对分离株进行鉴定。观察到簇生在分生孢子梗的顶端的呈帚状分枝的分生孢子和有隔菌丝,可鉴定为青霉类菌;观察到分生孢子梗上呈轮状着生、具有3个分隔、弯曲的孢子,可鉴定为弯孢霉类菌;观察到单细胞的芽殖孢子,并通过进一步的酵母菌生理生化测定,可鉴定为酵母菌。

【关键词】:真菌;菌落;菌丝;孢子

1 前言

真菌一词来源于拉丁文的“蘑菇”,现在真菌这一名词的概念不仅包括蘑菇,而是代表着一个相当庞大的生物类群。什么是真菌呢?从生物学的观点来看,它们是一大类真核微生物,无根茎叶,不含叶绿素,不能利用无机物来制造食物,靠寄生或腐生生活,仅少数为单细胞,其余为多细胞,大多数真菌有分枝或不分枝的丝状体,能进行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从形态上分为酵母菌、霉菌、担子菌。

其实,真菌并不像其看起来的这般抽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几乎到处都有它们的存在,我们每个人都有过接触和

不同程度的感性认识。例如酿酒、制馒头用的酵母;酒曲的曲种(曲霉和根霉);做豆腐乳的毛霉和红曲霉;发酵饲料的黑曲霉;味美可口的蘑菇、木耳、银耳、猴头;作为中药的神曲、麦角、虫草、茯苓、灵芝;此外还有食品、衣物、用具等因潮湿而发生的霉;引起农作物病害的小麦锈病等等都是真菌。

真菌与细菌的大小、形态、结构及化学组成差异很大,单细胞个体比细菌大几倍至几十倍,具有细胞壁,但不含细菌细胞壁的肽聚糖。有些真菌因环境条件的改变而改变形态,称之为真菌的两相性,如假皮疽组织胞浆菌在动物机体呈酵母菌样。而在人工培养基上呈丝状。

真菌不仅种类多,数量大,而且分布极为广泛,与人类生产与生活有着极密切的利害关系。有些菌丝可引起人与畜禽疾病,有些霉菌还产生毒素,直接或间接的危害人类健康。因此,了解真菌的培养方法,认识其形态十分重要。

近年来在真菌分类方面趋向于采用Anisworth&bisby

的《真菌学辞典》介绍的分类系统。该系统认为真菌不属于低等植物,而是属于单独成立的真菌界,界以下分为黏菌门和真菌门。真菌门再分为鞭毛菌亚门、接合菌亚门、担子菌亚门和半知菌亚门。本研究从自然界分离到几株真菌,并用真菌分类方法对其进行了鉴定。

2 材料

2.1 病料

发了霉的红薯、酸败腐烂的苹果

2.2 培养基

2.2.1 沙堡琼脂培养基

成分:蛋白胨10克、麦芽糖40克、琼脂20克、蒸馏水10 00毫升

2.2.2 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

成分:马铃薯200克、葡萄糖20克、琼脂20克、蒸馏水1 000毫升

2.2.3 保存琼脂培养基

成分:蛋白胨10克、琼脂20克、蒸馏水1000毫升

2.3 器材

无菌室、手提式高压蒸汽灭菌锅、电炉、天平、铁架台、灭菌培养皿、锥形瓶、漏斗、试管、烧杯、胶头滴管、石蕊试纸、接种环、酒精灯、量筒、玻璃棒、纱布、滤纸、试管塞、报纸、扎绳、标签、温箱、冰箱、盖玻片、载玻片、显微镜、杜氏管

3 方法

3.1 真菌的分离培养

3.1.1 实验的准备

沙堡琼脂培养基的制备:用天平称取蛋白胨10克、麦

芽糖40克、琼脂20克,用量筒量取蒸馏水1000毫升置烧杯中混匀,在电炉上加热熔化,加热过程中不断用玻璃棒搅拌,调整PH值至5.4,倒入锥形瓶中,115℃灭菌20分钟,倾注平板,冷却[1]。

无菌室、接种箱的清洁:用酒精棉球将接种箱的内部全部擦洗干净,放入试管架、酒精灯、标签、接种环、笔、火柴等实验用具放入接种箱内,密封接种箱。依次打开接种箱与无菌室的紫外灯,紫外线灭菌20分钟。

3.1.2 划线分离培养

在酒精灯火焰下进行以下操作:

(1)从发霉的红薯上和酸败腐烂的苹果上挑取霉变物用2 8℃培养2-3天,分离出几个真菌菌株。将分离株重新进行平板划线分离,挑取单菌落表面的少许孢子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进行载片小培养,经28℃培养2—3天于低倍镜下观察,通过菌丝和孢子对分离株进行鉴定。

(2)左手持皿,用左手的拇指、食指及中指将皿盖揭开20度左右的角度(角度越小越好,以免空气中的细菌进入皿中将培养基污染)。划线前先将接种环稍稍弯曲,这样易和平皿内琼脂面平行,不致划破培养基。

(3)右手持接种环,将上述霉变物分区划线接种于沙堡琼脂培养基平板中,划完前一个区域后将接种环在火焰上灼烧灭菌,冷却后与前一区域的最后一两条折线接触划出第

二区域,依次类推,共划三到四个区域。划线中不宜过多的重复旧线,以免形成菌苔。

(4)接种完毕,在皿底上作好日期,平皿倒扣,置28℃培养2-3天。

(5)将分离培养得到的几个分离株用沙堡琼脂培养基重新进行平板划线分离,以得到纯的单一的菌落。

3.2 真菌的载片培养(小培养)

3.2.1 实验的准备

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的制备:将新鲜的马铃薯洗净、去皮,(注意:发霉、变绿的不要使用。)切成薄片或蚕豆大小的方块,称取所需的重量,倒入锅内,加水1000m L煮沸半小时左右,至马铃薯酥而不烂为止,用四层纱布过滤,然后将事先称好的琼脂加到上述滤液中,用小火加热,使之慢慢融化,并用玻棒不断搅拌,以免烧焦锅底。再加入事先用温水溶化的糖溶液,用二层纱布过滤。测定pH值,用1mol/L的NaOH或HCl调至pH为5.5~6.5之间,最后加水补足至1000mL[2]。

无菌室、接种箱的清洁:同2.1.1

无菌水的制备:取5-6mL蒸馏水装入10mL小试管中,塞上棉塞,用报纸包装好,115℃高压灭菌20分钟。

3.2.2 实验的操作

取直径7cm左右的圆形滤纸一张,铺放于一个直径9cm

的平皿底部,上放一个U形玻棒,其上再平放一张干净的载玻片与一张盖玻片,盖好平皿盖,进行灭菌[3]。

为防止培养过程中培养基干燥,特在滤纸上滴加无菌水3-4mL,挑取真菌孢子接入盛有灭菌水的试管中,震荡试管制成孢子悬液。用灭菌滴管吸取灭菌后熔化的固体培养基少许,滴于上述灭菌平皿内的载玻片中央,并用接种环将孢子悬液接种在培养基上,然后盖上盖玻片,用镊子轻轻压一下,最后盖上平皿盖, 即成为载片小培养[4]。

3.3 真菌的保存

3.3.1 保存琼脂培养基的制备

取蛋白胨10克、琼脂20克、蒸馏水1000毫升至烧杯中混匀,在电炉上加热融化,调整PH值至5.4,分装试管,115℃灭菌20分钟,摆成斜面[5]。

无菌室及接种箱的清洁:同2.1.1

3.3.2 实验操作

将划线分离培养28℃2-3天的平板从温箱取出,放入无菌室中进行以下的操作:在无菌室中靠近酒精火焰处,从平板培养基上选取可疑菌落,用接种环轻轻刮取其表面的少许孢子,拉出接种环立即伸入斜面培养基上,勿碰及斜面和管壁,直达斜面底部从斜面底部开始划曲线,向上至斜面顶端为止,管口通过火焰灭菌,将棉塞塞好。接种完毕,接种环通过火焰灭菌后放下接种棒,最后在斜面管壁上注明日期,

置28℃温箱中培养2-3天,后置4℃冰箱中保存[6]。

3.4 酵母菌的鉴定——生化试验

3.4.1 糖发酵试验

用12.5%豆芽汁配制成2%糖溶液(棉子糖为4%)分装杜氏管。测定发酵的容器以杜氏管为主,凡能发酵某种糖则在杜氏管内小管之顶部应能看到有一定量的CO2气泡[7]。具体操作:A.将豆芽汁分装杜氏小管,每管1.2ml,15磅灭菌1 5分钟。B.把各种糖用灭菌蒸馏水分别配成10%的糖溶液,煮沸15分钟,稍冷,用无菌吸管吸取一定糖液,分装于杜氏管,使糖浓度达到2%(棉子糖4%),即成为糖类发酵基础培养基。C.欲鉴定的新培养菌株,接种于发酵管,25-28℃培养,每天观察结果。一般观察2-3天即可,凡不发酵者或弱发酵者,可延长观察至10天,因半乳糖酶是适应酶,故观察发酵半乳糖可延长2周至1个月[8]。

3.4.2 同化碳源试验

A.菌液制备:将酵母菌制成菌悬液(1ml无菌生理盐水接入少许约一接种环的新培养的酵母菌制成悬液)。

B.浇制平板:将此悬液全部倒入经溶化并冷却至45℃左右的20ml 基础培养基中,倒入培养皿,使菌体在培养基中混和均匀,静止,凝固后在28℃把培养皿倒置几小时,使表面不致太湿。

C.点样:然后在培养皿底部做上碳源名称的标记,分别用无菌不锈钢匙或无菌药匙,按标记加糖少许(约米粒大),如

果结果不明显可于第二天再补加一次糖。D.观察:观察结果时以葡萄糖作对照,一般是25-28℃培养1-2天观察结果,凡能同化者在所加碳源的周围形成生长圈。凡生长缓慢的酵母或是在测半乳糖同化时,可适当采用液体培养法,即在含某种碳源的液体培养集中接入酵母,25-28℃培养1-2周,以含葡萄糖的液体培养基作对照,观察酵母生长情况,是否更加浑浊或形成环、岛等,必要时可延长观察查到三周[9]。

4 结果与分析

4.1 真菌的培养性状观察

4.1.1 真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的生长表现

酵母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的生长表现:酵母菌在固体培养基上菌落呈油脂状或腊脂状,表面光滑、湿润、粘稠,有的表面呈粉粒状,粗糙或皱褶,菌落边缘整齐、缺损或带丝状。菌落颜色有乳白色、黄色和红色等。

霉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的生长表现:将不同霉菌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2-3天,可见霉菌菌落有绒毛状、絮状、绳索状等。菌落大小依种而异,有的能扩展到整个固体培养基,有的有一定局限性(直径1-2㎝或更小),很多霉菌的孢子和菌丝能产生色素,致使菌落表面、背面甚至培养基呈现不同颜色,如黄色、绿色、黑色、橙色等。

4.1.2 真菌的载片培养的形态观察

酵母菌的载片小培养的形态观察:类似于细胞,多数为

单细胞,一般为椭圆形、圆形或圆柱形。酵母细胞比细胞大,有些酵母与其子细胞连接形成链状,形成假菌丝。酵母菌以无丝分裂为主,主要为裂殖、芽殖。

霉菌在小培养上的生长镜检表现:菌体由许多分枝或不分枝的菌丝构成,许多菌丝交织在一起组成菌丝体。菌丝在显微镜下呈管状,多数为有隔菌丝,菌丝被分隔成多个细胞,每个细胞含一个或多个细胞核,孢子为分生孢子。

4.2 图片分析

4.2.1

图1 产黄青霉的菌落图2 产黄青霉的菌丝和孢子

28℃生长速较快,1-2天长出菌落,10-12天直径为3-5㎝。初为白色,后变为蓝或灰绿色。菌落的质地呈致密绒状,菌落表面有明显的放射状沟纹,边缘为白色,菌落是成簇的菌丝体,无特殊气味,反面亮黄至暗黄色(结果见图1)。

显微镜下低倍观察:菌丝为有隔菌丝,菌丝被分隔成多个细胞,产生相当明确的分散的帚状枝分生孢子链,分生孢子为椭圆形(结果见图2)。

结合以上菌落形态及小培养的培养性状观察,可鉴定为产黄青霉。

4.2.2

图3 新月弯孢霉的菌落图4 新月弯孢霉的菌丝和孢子

28℃不如青霉类生长速度快,3天长出菌落,颜色为暗灰绿色,背面为蓝黑色。菌落质地为棉絮状,菌落为成簇的菌丝体,无特殊气味(结果见图3)。

显微镜下低倍观察,菌丝分隔,多分枝,分生孢子梗直立。孢子在分生孢子梗上呈轮状着生,具3个分隔弯曲(结果见图4)。

结合以上菌落形态及小培养的培养性状观察,可鉴定为弯孢霉属的新月弯孢霉。

4.2.3

图5 酵母菌的菌落图6 酵母菌的细胞

28℃培养3天,菌落呈乳白色,有光泽,平坦,边缘整齐,表面湿润,粘稠。菌落外观与细菌菌落相似,比细菌菌落大、厚、圆,不透明,有酒精味,易被接种针挑起(结果见图5)。

显微镜下低倍观察,生殖方式为芽殖,单细胞,呈圆形、卵圆形或腊肠形(结果见图6)。

结合以上菌落形态及小培养的培养性状观察,可初步鉴定为酵母菌。

在沙保培养基中培养的时间为2-3d ,在小培养中培养的时

间为1-2d ,培养温度为28+1℃,该研究成本低,操作简便,高效率,对于真菌的分离鉴定和菌种库的建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今后需要进一步研究不同的真菌在培养基的特征性表现,以便于真菌的快速鉴定。

真菌的培养条件:真菌对营养要求不高,比较容易培养,喜酸性,最适PH为5-10;多数为嗜温菌,最适温度为22-2 8℃,少数致病真菌在37℃生长良好,个别真菌在0℃生长;需在高湿条件下才能生长,多数在相对湿度95%-100%条件下生长良好;真菌生长速度比细菌慢,培养数日后才形成典型菌落。

真菌菌落特征:1)霉菌菌落:由菌丝体和孢子组成,菌落比细菌和放线菌大,有的甚至布满整个培养基表面,菌落较疏松成绒毛或絮状,因霉菌的基内菌丝在培养基内生长,故其菌落不易被接种针挑起;因霉菌孢子带有各种颜色,使其菌落表面也呈现黄、绿、青、橙、黑等颜色。2)酵母菌型菌落:由单细胞的酵母菌组成。其外观与细菌相似。呈圆形,表面湿润光滑不透明,易被接种环挑起;多数菌落呈乳白色,少数为红色;长时间培养的菌落表面呈皱缩状。3)类酵母型菌落:外观与酵母菌落相似,但此菌落可向下生长,这是因为芽生孢子与母细胞连接形成的假菌丝伸入培养基

内造成的,如白色念珠菌的菌落。

酵母菌以芽殖、裂殖、掷孢子方式进行繁殖。霉菌以无性繁殖(芽孢子、节孢子、厚垣孢子、孢子囊孢子、分生孢子)和有性繁殖(卵孢子、接合孢子、子囊孢子)进行繁殖。

另外,研究真菌有重要的意义,真菌这类微生物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1)真菌的工业利用:几乎遍及人类生活的各种工业部门,如食品、纺织、制革、造纸、医药、洗涤、饲料以及石油发酵和三废利用等,但真菌也引起相应部门的产品如食品、纺织品、皮革制品、电工器材等的腐蚀霉变。2)真菌与农业生产:真菌侵入植物体引起的植物病害,往往使农作物遭受重大损失甚至颗粒无收,如小麦锈病等。真菌对植物也有其有益的作用,有些真菌与植物的根结合在一起形成菌根,结成共生和互利的复合体;同时真菌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还能分泌生长素促进植物的生长。3)真菌与医疗卫生:真菌药材历史悠久应用普遍,许多是名贵药材。如灵芝、虫草、茯苓、红曲、竹黄、神曲、猴头、木耳等约百多种,真菌对医药界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也有少数真菌可引起人类疾病,这些病原性真菌引起浅部真菌病和深部真菌病,因此我们要加强真菌病的诊断防治。4)真菌与生物工程:近年来真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十分活跃,如以酵母菌为主的基因工程主要用于人胰岛素和干扰素等药物

的生产上,真菌在医药工业中取得的成就显示了生物工程的巨大潜力。

该论文所涉及的实验总的来说较为成功,取得了较为理想的结果,但局于本人对真菌研究经验的有限以及实验条件的不足,对真菌仅局限于基础研究,未能做到特别的深入。

6 结论

真菌对人类有利有弊,真菌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研究真菌有重要意义,本论文正是基于这一点,针对个别菌种展开了一些基础性的研究。

本论文从了解和掌握真菌的基础知识入手,来进行个别真菌的培养和鉴定,通过实验了解了产黄青霉、新月弯胞霉和啤酒酵母的培养和鉴定程序,以及相应的培养特征和鉴定结果分析方法,为以后进一步开展真菌学的研究做好基础性工作。

真菌的领域未被揭露和利用的还很多,所以对它们要继续调查、研究和总结,以诊断农作物病害和人动物疾病,发展食品工业、医药工业、农业生产、医疗卫生、生物工程防治等,挖掘我国真菌资源,开发和利用有益的真菌,造福人类。

【参考文献】

[1] 白毓谦等.微生物实验技术,山东大学出版社,1987:4 59

[2] 廖万清,吴绍熙,王高松等.真菌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93

[3] 张卓然等.医学微生物学,科学出版社,1998:102-103

[4]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等.常用与常见真菌,科学出版社,1973:251

[5] 李榆梅等.微生物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9:45

[6] 闻玉梅等.现代医学微生物学,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 999:724

[7] Disalvo AF et al:infection caused Penicillium m arneffei,Am J Clin Path 1973:

6(10):259

[8] Hall WJ:Penicillium endocarditis following open heart surgery and prosthetie

valve insertion,Am Heart 1974:8(7):501

[9] Huang SN et al:Acute disseminated penicilliosis Am J Clin Path 1963:3(9):167

川芎内生真菌的分离与鉴定

川芎内生真菌的分离与鉴定 汪杨丽,严铸云,郭晓恒,宋杰,陈新,万德光 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中药材标准化实验室,四川成都 (610075) E-mail:wangyangli27@https://www.360docs.net/doc/959274903.html, 摘要:目的:探讨川芎内生真菌类群与川芎品种和产地的关系。方法:采用平板分离法分离川芎的内生真菌,采用点植法对分离菌株进行分类鉴定。结果:从6个产地的川芎根茎样品共获得内生真菌50株,经形态观察分类鉴定为1纲、3目、4科、13属。结论:不同产地及不同品种川芎的内生真菌在数量、分布、种群及其组成存在差异,推测川芎的道地性可能和川芎内生真菌种群有关。 关键词:川芎,内生真菌,分离鉴定 川芎为伞形科(Umbelliferae)藁本属植物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的干燥根茎,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效,是著名的川产道地药材。四川都江、彭州为川芎的主要产区。此外,云南丽江、甘肃庄浪和华亭、江西等地也产,分别称“云芎”、“西芎”、“抚芎”[1~3]。有关不同产地及不同品种川芎的化学成分品质、药理、药效的研究报道较多[4],但至今未见从川芎根茎分离内生真菌及其内生真菌种群多样性的研究报道。根据内生真菌和植物互惠共生的关系[5,6],本文对不同产地及不同品种的川芎进行内生真菌的分离,探讨川芎在特定生境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特征。 1. 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1.1植物来源(见表1) 1.1.2 培养基 PDA培养基[7](马铃薯葡糖糖培养基)+青链霉素混合液[8](用于分离);PDA 培养基;促孢培养基(KH2PO41g、KNO31g、MgSO4.7H2O 0.5g、KCl 0.5g、淀粉0.2g、葡萄糖 0.2g、蔗糖 0.2g、琼脂15~20g、蒸馏水 1000ml、PH自然)。 表1 各种川芎的样品情况 药材名原植物部位采集地采集时间 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 根茎四川彭州敖平2006.5.20 川芎L. chuanxiong Hort. 根茎四川都江堰石羊2006.5.22 山川芎L. chuanxiong Hort. 根茎四川彭州小鱼2006.7.24 山川芎L. chuanxiong Hort. 根茎四川汶川水磨2006.8.10 西芎L. sinense Oliv. 根茎甘肃平凉市华亭马峡2006.9.14 云芎L. chuanxiong Hort. cv. Jinxiong根茎云南丽江泸沽湖2006.8.17注:以上品种经成都中医药大学严铸云副教授鉴定 1.2方法 1.2.1. 内生真菌的分离先去掉新鲜川芎的须根,用自来水将川芎根茎表面洗净,用5%的NaClO溶液浸泡5min,用自来水反复的漂洗,稍干后切成适宜大小的小块,在无菌的条件下,用75%酒精中浸泡5 min,用无菌水冲洗3~4次,无菌滤纸吸干,然后用无菌刀片将表皮削去,分别切成5 mm×5 mm×1 mm的小块种植于PDA培养基内,每个培养皿中放7小块,每个样品6个培养皿,置28℃恒温箱中培养3~15d,观察到培养基上从各植物组织块内部向周围

酵母菌的分离筛选方法

酵母菌的分离筛选方法 酵母菌多数为腐生,一般生长在含糖较高,偏酸的环境中,在通气条 件下,液体培养比霉菌快。菌落与细菌相似,较大而厚,多数不透明, 菌落光滑湿润粘稠,乳白色,少数干皱,边缘整齐,呈红色或粉红色, 圆形椭圆卵形,液体培养基生长会生成沉淀或菌膜。 含高糖浓度(45%),分离蜂蜜酵母,球拟酵母属等嗜高渗透压的酵母。 1.培养基: 葡萄糖 50g/L 尿素1g/L (NH4)2SO41g/L L L MgSO41g/L FeSO4 L 酵母膏 L 孟加拉红 L (富集用) ★乳酸-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马铃薯200g/L 葡萄糖(霉菌用蔗 糖)20g/L 乳酸5ml马铃薯去皮切片200g,加水煮沸30min,纱布 过滤,补足蒸馏水1L,PH自然。(去掉乳酸可用于酵母菌和霉菌培养 用)(富集用) ★麦芽汁培养基:1:4水60-65℃水浴3-4小时,4-6层纱布过 滤,可加一个蛋清加水20mL调均生泡沫,倒入糖化液中,煮沸过滤, 10-15波林,氯霉素L 121℃ 20min (分离保存 用) 灭菌后加入300u/ml硫酸链霉素(集菌用) ★虎红(孟加拉红)培养基:蛋白胨L 葡萄糖10g/L L L 孟加拉红L 氯霉素L 琼脂15g/L PH自然 (分离纯化用)

★豆芽汁培养基:黄豆芽100g/L 葡萄糖50g/L PH自然。100g黄豆芽,加水煮沸30min,纱布过滤,补足蒸馏水1L 察氏培养基:主要培养霉菌观察形态用 蔗糖30g/L 硝酸钠3g/L 磷酸氢二钾1g/L 氯化钾L 硫酸镁 L 硫酸亚铁L 琼脂15-20g/L 121℃ 20min PH自然 一般分离黄酒酵母酒精酵母使用曲汁培养基,啤酒酵母用酒花麦汁培养基,葡萄酒酵母用葡萄汁培养基。 2.集菌:研究酵母菌生态和某种基物或样品中的酵母菌区系,一般不进行集菌,以免改变其中不同种类数量间的对比,将样品制成菌悬液按常规法分离。若从样品中分离特定种类时先集菌。集菌发酵力强菌株,加酸性含糖的培养基,酸性豆汁,必要时注入高浓度的酒精(13-17%),霉菌在液体中形成菌丝体,酵母不形成菌丝,25-28℃2-3d,遇到菌丝体用接种环挑去烧掉,去掉上清液,取沉淀酵母一至两环移植另一液体培养基中,集菌连续两至三次才能完成,要配合镜检。 实例:将待分离的样品10g(ml)放入90ml无菌水或生理盐水/150ml 三角瓶(玻璃珠),摇床振荡20-30min,取上清液接种于酸性培养液(乳酸-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酸性麦芽汁或酸性豆芽汁)25-28℃2-3d,培养过程中若出现菌丝体跳出烧掉,集菌连续两至三次,培养液变成混浊,产生菌膜和沉淀物。镜检:美兰染液染色,活菌可还原美兰染液,菌体无色。 3.筛选:

几种真菌的分离与鉴定教学文案

常见真菌的分离与鉴定 病原真菌的一般特性 真菌(Fungi)是微生物中的一个大类,是一群数目庞大的细胞生物,估计全世界已有记载的真菌有10万种以上。它们的子实体小者用显微镜才能见到,大者可达数十厘米,它们共同特征是具有真正的细胞核,产生孢子和不含叶绿素,以寄生或腐生等方式吸取养料,仅少数类群为单细胞,其他都有分支或不分支的丝状体,能进行有性或无性繁殖,具有纤维素(或其他葡聚糖)或几丁质的微纤维或两者兼有的细胞壁的有机体。对人类和动物致病的真菌大约100余种,属于病原真菌。 一、基本性状 (一)形态结构 真菌分单细胞真菌与多细胞真菌两大类,前者属于酵母菌(yeast)一般呈球形或卵圆形,后者称为霉菌(mold)或丝状真菌,呈丝状分枝,菌丝交织象绒球状,另有一些真菌可因寄生环境及培养条件(养料、温度、氧气等)的不同可交替出现两种形态,即在室温中呈霉菌型,在37℃或体内呈单细胞的酵母型,这类真菌有双相性,所以称之为双态真菌或二相真菌。 真菌的细胞结构与一般植物细胞相似,有定型的细胞核及完善的细胞器,但胞壁与细菌胞壁不同,不含粘肽而是由角质及葡聚糖组成,也含有脂多糖蛋白质,其中酵母菌及类酵母菌皆以出芽增殖,不生长真菌丝,革兰氏染色呈阳性,丝状真菌分菌丝及孢子两部分,形态多种多样,分述如下。 1.菌丝(Hypha)真菌在合适的环境中,由孢子生出嫩芽,称为芽管。芽管逐渐延长呈丝状,称菌丝。菌丝继续生长并生长分枝,增殖的菌丝交织组成菌丝体。其中一部分菌丝深入被寄生的物体或培养基中吸取养料,称为营养菌丝体。另一部分菌丝向空间生长,称为气生菌丝体。气生菌丝体能产生孢子者称为生殖菌丝体。菌丝中各个细胞间有明显分隔者,称为有隔菌丝。主要见于病原性真菌。很多非病原真菌的菌丝无明显分隔,称为无隔菌丝。有些菌丝可呈各种特殊形式,如球拍状、破梳状、螺旋状、结节状、关节状、鹿角状、假菌丝。 2.孢子生成孢子是真菌扩大繁殖的一种方式。真菌孢子的抵抗力、形态及作用等均与细菌芽胞不同,分为无性孢子及有性孢子两大类。不经过两性细胞的结合而形成的孢子叫无性孢子,这一繁殖过程称为无性繁殖。常见的无性孢子有5种:关节孢子、厚壁孢子、孢子囊孢子、芽孢和分生孢子。病原真菌属于不完全菌纲,很少产生有性孢子,大多数是无性孢子。 (1)厚壁孢子:当真菌在不利环境中,由菌丝内胞浆缩浓和胞壁增厚而成,呈圆形。当环境好转时可生成芽管成长为菌丝。

传统酸面团中细菌与酵母菌的分离与鉴定

传统酸面团中细菌与酵母菌的分离与鉴定 刘同杰1,李云1,吴诗榕1,金乐天1,2,张国华1,杨浣漪1,何国庆1 (1.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浙江省食品微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馥莉食品研究院,浙江杭州 310058)(2.朝鲜韩德秀平壤轻工业大学,朝鲜平壤) 摘要:为进一步描述我国传统面食发酵剂的理化性质和菌落组成,收集了北方地区6份发酵剂样品,测定了其酸度和菌落总数,并对分离、纯化、初筛后得到的75株细菌和60株酵母菌进行了测序鉴定。结果显示,样品pH值范围为3.73~5.46,总滴定酸度为8.3~19.8 mL;乳酸菌和酵母菌的计数结果分别为8.35±0.07~9.75±0.12 Log cfu/g,6.31±0.22~8.68±0.04 Log cfu/g。鉴定出包括短乳杆菌 (Lactobacillus brevis)、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和旧金山乳杆菌(Lactobacillus sanfranciscensis)在内的乳酸菌8种;酵母菌4种,其中优势菌为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其他细菌6种,主要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 amyloliquefaciens)、地衣芽孢杆菌(B. licheniformis)和醋杆菌。结果表明,我国传统面食发酵剂菌相复杂,以酵母菌和乳酸菌为主,还包括芽孢杆菌、醋酸杆菌在内的多种其他细菌,甚至可能含有致病菌。通过比较细菌和酵母在不同酸面团样品中的分布,发现不同来源样品的微生物种类组成存在差异。 关键词:酸面团;菌相分析;16S/26S rDNA测序;生物多样性;系统发育树 文章篇号:1673-9078(2014)9-114-120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4.09.020 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Bacteria and Yeast from Chinese T raditional Sourdough LIU T ong-jie1, LI Yun1, WU Shi-rong1, JIN Le-tian1,2, ZHANG Guo-hua1, YANG Huan-yi1, HE Guo-qing1 (1.College of Biosystems Engineering and Food Science of Zhejiang University, Zhejiang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of Food Microbiology, Fuli Institute of Food Science of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58, China) (2.DPRK Han Dexiu Pyongyang University of light industry, Pyongyang, DPRK) Abstract: In this study, th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and microbial profile of traditionally fermented sourdough for Chinese steamed bread were examined. Six samples of sourdough were collected from northern China. Acidity and colony counts were measured. After isolation, purification, and preliminary screening, 75 strains of bacteria and 60 strains of yeasts were obtained and identified by DNA sequencing. The pH was between 3.73 and 5.46 and total titratable acid (TTA) values ranged from 8.3 to 19.8 mL. In all the samples, the number oflactic acid bacteria (LAB) and yeasts ranged from 8.35±0.07 to 9.75±0.12 Log cfu/g and 6.31±0.22 to 8.68±0.04 Log cfu/g, respectively. Eight LAB species, including Lactobacillus brevis, L. plantarum, and L. sanfranciscensis, and six other bacterial species, including Bacillusamyloliquefaciens, Bacilluslicheniformis, and three species of Acetobacter, were identified. Among the four identified yeasts, the dominant species was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Chinese traditional starter cultures for flour-based food are complex bacterial floras dominated by LAB and yeast, in addition to several other microorganisms, including Bacillus spp., Acetobacter spp., and even pathogenic bacteria. Differences in microbial species compositions among LAB and yeasts in samples from different areas were identified by comparing species distributions in different sourdough samples. Key words: sourdough; elucidation of microbial flora structure; 16S/26S rDNA sequencing; biodiversity; phylogenetic tree 我国传统的面食发酵剂类似于西方发酵面包用的酸面团,在我国一般被称为“老面”、“酵子”、“面收稿日期:2014-04-17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1371826) 作者简介:刘同杰(1989-),男,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传统发酵食品通讯作者:何国庆(1957-),男,博士,教授,研究方向:食品生物技术及发酵工程肥”等[1],具有悠久的使用历史。上世纪80年代,即发活性干酵母被引入我国,因其使用便捷,传统面食发酵剂逐渐被取代,但直到现在仍有很多地区尤其农村地区,仍然使用其制备馒头等主食,因使用传统面食发酵剂制备的馒头品质更优。究其原因,活性干酵母为单一菌种发酵,与传统发酵剂的混菌体系发酵相比,发酵的馒头风味平淡、香气不佳,总体的感官品 114

杜仲内生真菌的分离及其鉴定

杜仲内生真菌的分离及其鉴定 摘要:从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的根?茎?叶中分离得到80株内生真菌,经显微形态特征观察鉴定为14个属,其中根部33株涉及10个属,茎部26株涉及9个属,叶部21株涉及6个属?结果表明,杜仲的不同部位内生真菌的数量?分布和种群存有差异? 关键词:内生真菌;分离;鉴定;杜仲 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Endophytic Fungi from Eucommia ulmoides Abstract: Eighty strains of endophytic fungi attributed to 14 genus were isolated and morphologically identified from the roots, stems and leaves of Eucommia ulmoides Oliv.. Among them, 33 strains of 10 genera were obtained from roots,26 strains of 9 genera from stems, and 21 strains of 6 genera from leaves. The results showed the facts that the quantity, popul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the endophytic fungi were varied in different tissues of Eucommia ulmoides. Key words: endophytic fungi; isolation; identification; Eucommia ulmoides Oliv. 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是我国独有的杜仲科杜仲属中的单种植物,具有 降压?消炎?防癌抗癌等多种药用功效?杜仲全身是宝,经济价值极高[1]?近年来,杜仲研究?开发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更使其身价倍增?目前这一重要的药用植物在利用上一方面已出现野生资源匮乏?药材供应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其产品开发与活性物质提取的研究又较活跃,故寻找类似的替代资源受到关注[2]?自发现了能够产生紫杉醇的内生真菌以来,植物内生真菌能够产生与宿主相同或相似的生物活性成分已逐步得到验证[3,4]?本研究对杜仲内生真菌的种类进行分离及鉴定,以期了解杜仲内生真菌的资源情况,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多样性?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分离所用材料为杜仲的根?茎?叶,采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校园内,树龄约20年,树体健壮,无病虫害? 1.2培养基 分离培养基为WA-抗生素培养基:琼脂20 g,氨苄青霉素200 mg,链霉素200 mg,水1 000 mL?

实验 酵母RNA的分离及组分鉴定

※实验六酵母RNA的分离及组分鉴定 【实验目的】 了解核酸的组分,并掌握鉴定核酸组分的方法。 【实验原理】 酵母核酸种RNA含量较多。RNA可溶于碱性溶液,在碱提取液中加入酸性乙醇溶液可以使解聚的核糖核酸沉淀。由此即得到RNA的粗制品。 核糖核酸含有核糖、嘌呤碱、嘧啶碱和磷酸各组分。加硫酸煮沸可使其水解,从水解液中可以测出上述组分的存在。 鉴定依据:磷酸与定磷试剂反应产生蓝色物质。核糖与苔黑酚作用产生绿色物质。嘌呤碱与硝酸银能产生白色的嘌呤碱银化合物沉淀。 【实验器材】 150 ml锥形瓶、水浴、量筒、漏斗及抽虑瓶、吸管7、滴管8、试管及试管架9、烧杯、离心机、漏斗 【试剂和材料】 1、0.04 mol/L氢氧化钠溶液; 2、酸性乙醇溶液:将0.3毫升浓盐酸加入30毫升乙醇中; 3、95%乙醇; 4、乙醚; 5、1.5 mol/L硫酸溶液; 6、浓氨水; 7、0.1 mol/L硝酸银溶液; 8、三氯化铁浓盐酸溶液:将2 ml 10% 三氯化铁溶液(用FeCl3·6H2O配制)加入到400 ml浓盐酸中; 9、苔黑酚(地衣酚)乙醇溶液:溶解6 g苔黑酚于100 ml 95% 乙醇中(可在冰箱中保存一个月); 10、定磷试剂:(1)17% 硫酸溶液:将19 ml浓硫酸(比重1.84)缓缓加入到83 ml 水中(2)2.5% 钼酸铵溶液:将2.5 g钼酸铵溶于100 ml水中(3)10% 抗坏血酸溶液:10 g抗坏血酸溶于100 ml水中,贮棕色瓶保存(溶液呈淡黄色时可用,如呈深黄或棕色则失败,需纯化抗坏血酸)。临用时将上述3种溶液与水按如下比例混合。17% 硫酸溶液:2.5%

痢疾杆菌分离与鉴定培训

痢疾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濮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许银怀 第一节概述 志贺菌属(Shigellae)细菌又称痢疾杆菌,引起人类及灵长类动物细菌性痢疾。 1899年由日本人志贺首先发现。 全球每年感染人次约为1.65亿,死亡110万,发病率、死亡率居感染性腹泻之首位。 发展中国家发病率较高,如阿根廷990.6/10万、印度972.3/10万;发达国家相对较低,如美国6~12/10万、德国2.7/10万、法国0.3/10万;我国上世纪50~80年代发病率在46.37~1018.93/10万之间。 近20年痢疾发病率在法定传染病中由第一位降至第三位,但在卫生状况不良的地区,发病率仍居高不下。 人群对细菌性痢疾普遍易感,各年龄组均可受到感染,5岁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 据估计,在临床就诊的腹泻病人中的5%~15%是志贺菌引起的,而因腹泻死亡病例中有75%是志贺菌感染造成的。 发展中国家福氏志贺菌最常见,发达国家以宋内志贺菌为主。美国

宋内志贺菌>75%,但在男-男性行为人群仍以福氏志贺菌常见。 鲍氏志贺菌最先在印度发现,除印度次大陆地区较为常见外,其它地区较为少见。 细菌性痢疾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病高峰为夏秋季,通常在7~9月份。 细菌性痢疾防治仍需探索、研究内容: 细菌性痢疾在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发病强度、分布特征、病原学特点缺乏全面、准确的数据; 缺乏快速、简便的病原学诊断方法,细菌性痢疾漏诊和误诊现象普遍; 志贺菌耐药性谱的不断扩大,细菌性痢疾抗菌治疗难度加大; 洗手、母乳喂养、安全饮水、粪便无害化处理等行之有效的干预措施的落实需要强化; 目前所用痢疾菌苗免疫保护效果仍需进一步评价。 第二节病原学 一、抗原分类 志贺菌属细菌有菌体(O)抗原,某些新分离菌株有表面(K)抗原。 (一) 菌体(O)抗原 1.型特异性抗原:多糖,光滑型菌株主要抗原;分A、B、C、D 4个群及35个抗原型。 2.群特异性抗原:光滑型菌株次要抗原,主要存在于B群,籍此将菌型分

酵母菌的分离与纯化

酵母菌的分离与纯化 小组组员: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分离纯化酵母菌的技术与方法 2.了解培养基的配置与灭菌技术 3.增强无菌操作技术的意识 二、基本原理 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获得只含某一种某一株微生物的过程叫做微生物分离与纯化,酵母菌常见于含糖份比较高的环境中,如果园土、菜园土及果皮等的表面。多数酵母菌喜欢偏酸条件,最适pH为4.5-6.0.酵母菌生长迅速,容易分离培养。马丁氏培养基是一种用来分离真菌的选择性培养基。此培养基是由葡萄糖、蛋白胨、KH2PO4、MgSO4·7H2O、孟加拉红(玫瑰红,Rose Bengal)和链霉素等组成。其中葡萄糖主要作为碳源,蛋白胨主要作为氮源,KH2PO4和MgSO4·7H2O作为无机盐,为微生物提供钾、磷和镁离子。而孟加拉红和链霉素主要是细菌和放线菌的抑制剂,对真菌无抑制作用,因而真菌在这种培养基上可以得到优势生长,从而达到分离真菌的目的。 三、实验材料及用具 1.用品:苹果、葡萄糖、琼脂、水、1%孟加拉红水溶液、马铃薯 2.设备与器材:1ml的无菌吸管、无菌培养皿等. 四、实验步骤 1、马铃薯培养基的配置 培养基成分:马铃薯 40克、蔗糖(葡萄糖) 4克、琼脂 4克、水 200毫升、 pH 自然。配置方法: (1)配制20%马铃薯浸汁:取去皮马钓薯40g,切成小块,加水200ml.加热煮游30 min ,用纱布过滤,然后补足失水互所需体积。121Pa灭菌30min.即成20%马铃馨漫汁,贮存备用。 (2)配制时,按每100ml 马铃薯浸汁加入2g蔗糖,加热煮沸后加入4克琼脂,继续加热融化并补足失水。 (3)分装、加塞,包扎。 (4)高压蒸汽灭菌:121Pa灭菌30min

一种抗真菌抗生素的分离纯化及初步鉴定

一种抗真菌抗生素的分离纯化及初步鉴定 摘要:从海南五指山采集的土样中分离到一株放线菌,编号为WS-23883,其发酵提取物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具有很强的抑制活性?对其产物进行提取精制及制备液相纯化,获得了纯度达90%以上的化合物?生测表明,在20 μg/mL浓度下该抗生素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率达100%?根据活性产物紫外吸收光谱,可判断其为一多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质谱分析表明,活性化合物分子质量约667 u,据此判断其为一四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关键词:多烯大环内酯;抗生素;化合物;纯化;鉴定 Isolation, Purification and Preliminary Identification of A Kind of Antibiotic with High Antifungal Activity Abstract: One actinomyces strain WS-23883 was isolated from soil sample collected in Wuzhishan Mountain area, Hainan province. The extraction of the fermentation broth was bioassayed with some plant disease pathogens; and it exhibited high antifungal activity. The compound with purity above 90% was obtained through macroporus resin column absorbtion method and preparative HPLC. The bioassay showed that the inhitition ratio was 100% at the concentrition of 20 μg/mL. The UV absorption spectrum and mass spectrum showed that the compound was atetraene macrolide antibiotic. Key words: polyene macrolide; antibiotic; compound; purification; characterization 从海南五指山采集的土样中分离到一株放线菌,其发酵提取物对多种供试植物 病原真菌及某些腐生真菌具有很强的抑制活性?采用常规方法对该菌的发酵产物进行了提取精制,得到了纯度在90%以上的样品,从目标产物的紫外吸收光谱可判断其为一多烯类抗生素?HPLC-MS检测表明,活性产物分子离子峰为667,可以确定其分子质量约为667 u,综合分析后确定其为一四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1材料与方法 1.1菌株 1.1.1抗生素产生菌编号为WS-23883,从海南五指山采集的土样中分离得到,由湖北省生物农药工程研究中心保存? 1.1.2生测指示菌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小麦颖枯病菌(Septoria nodorum)?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 graminearum)?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产纤维素酶真菌的分离和鉴定

产纤维素酶真菌的分离、筛选与鉴定 一、采样 地点:深圳大学杜鹃山深圳大学文科楼荔枝园深圳大学文山湖树丛 用具:灭菌信封小铁铲小刀分离培养基手套 采样的方法:取采样地点的表层土或地面15cm下的土样约10g,装入信封,立刻到实验室分离纯化 二、培养基: (1)马丁氏培养基:KH2PO4 1g、MgSO4·7H2O 0.5g、蛋白胨5g、葡萄糖10g、琼脂20.0 g、水1000ml,pH 自然。 (2)PDA培养基:PDA培养基:用于里氏木霉的固体培养,含20 %土豆浸出液,1 %葡萄糖,2 % Agar。20 %土豆浸出液作法如下:将土豆去皮切碎,每20 g土豆加水100 ml,置电炉上煮20分钟,用纱布过滤,定容。 (均需要加入抗生素100μg/ml) 产酶筛选培养基(CMC培养基):羧甲基纤维素钠(CMC)20.0 g、蛋白胨5.0 g、酵母抽提物2.0 g、NaCl 5.0g、KH2PO4 1.0g、MgSO4·7H2O 0.2g、琼脂20g、蒸馏水1 000ml。 1%CMCNa底物溶液:1克CMCNa加热溶化于100ml pH值4.8,0.1mol/L的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中。 0.lmol/L的柠檬酸一柠檬酸钠缓 0.1mol/L柠檬酸: 含柠檬酸·H2O 21.01克/1000毫升。 0.1mol/L的柠檬酸三钠: 含柠檬酸三钠·2H2O 29.4克/1000毫升。 0.1mol/L的柠檬酸40ml与0.1mol/L的柠檬酸三钠60.6ml混合即可。 刚果红染液:2% 刚果红溶液。 NaCl脱色液:2%氯化钠溶液。 三、实验方法 3.1 真菌菌株的分离 取土样方法如前所述。取1.0 g所采集的土样加入到装有9 ml无菌水的试管中,充分振荡混匀后,吸取上清液作一系列梯度稀释,10-1,10-2,10-3,将稀释液涂布在分离培养基(可选择查氏、马丁氏或PDA培养基的任两种,倒平板前加入100 μg/ml头孢菌素或链霉素等抗生素),于28℃下培养,待菌落成熟,形成孢子后(约需5-7 d)将单菌落上的少量孢子点种至纤维素酶产生菌筛选培养基(CMC平板)平板上( 用前加入适量抗生素来抑制细菌生长) , 28℃倒置恒温培养。培养5-7d后用刚果红染色、NaCl脱色后筛选菌落周围有明显透

真菌的分离培养和鉴定论文

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 “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毕业作业作业题目真菌的分离培养和鉴定___ 教学点名称:包头广播电视大学_ 学员姓名:张瑞光__________ 学号:1015004452077___ 专业:畜牧兽医专科____ 入学时间:2010秋_________ 指导教师:杨瑞芳 _________

真菌的分离培养和鉴定 【摘要】:从发霉的红薯上和酸败腐烂的苹果上挑取霉变物用沙堡琼脂培养基28℃培养2-3天,分离出几个真菌菌株。将分离株重新进行平板划线分离,挑取单菌落表面的少许孢子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进行载片小培养,经28℃培养2—3天于低倍镜下观察,通过菌丝和孢子对分离株进行鉴定。观察到簇生在分生孢子梗的顶端的呈帚状分枝的分生孢子和有隔菌丝,可鉴定为青霉类菌;观察到分生孢子梗上呈轮状着生、具有3个分隔、弯曲的孢子,可鉴定为弯孢霉类菌;观察到单细胞的芽殖孢子,并通过进一步的酵母菌生理生化测定,可鉴定为酵母菌。 【关键词】:真菌;菌落;菌丝;孢子 1 前言 真菌一词来源于拉丁文的“蘑菇”,现在真菌这一名词的概念不仅包括蘑菇,而是代表着一个相当庞大的生物类群。什么是真菌呢?从生物学的观点来看,它们是一大类真核微生物,无根茎叶,不含叶绿素,不能利用无机物来制造食物,靠寄生或腐生生活,仅少数为单细胞,其余为多细胞,大多数真菌有分枝或不分枝的丝状体,能进行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从形态上分为酵母菌、霉菌、担子菌。 其实,真菌并不像其看起来的这般抽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几乎到处都有它们的存在,我们每个人都有过接触和

不同程度的感性认识。例如酿酒、制馒头用的酵母;酒曲的曲种(曲霉和根霉);做豆腐乳的毛霉和红曲霉;发酵饲料的黑曲霉;味美可口的蘑菇、木耳、银耳、猴头;作为中药的神曲、麦角、虫草、茯苓、灵芝;此外还有食品、衣物、用具等因潮湿而发生的霉;引起农作物病害的小麦锈病等等都是真菌。 真菌与细菌的大小、形态、结构及化学组成差异很大,单细胞个体比细菌大几倍至几十倍,具有细胞壁,但不含细菌细胞壁的肽聚糖。有些真菌因环境条件的改变而改变形态,称之为真菌的两相性,如假皮疽组织胞浆菌在动物机体呈酵母菌样。而在人工培养基上呈丝状。 真菌不仅种类多,数量大,而且分布极为广泛,与人类生产与生活有着极密切的利害关系。有些菌丝可引起人与畜禽疾病,有些霉菌还产生毒素,直接或间接的危害人类健康。因此,了解真菌的培养方法,认识其形态十分重要。 近年来在真菌分类方面趋向于采用Anisworth&bisby 的《真菌学辞典》介绍的分类系统。该系统认为真菌不属于低等植物,而是属于单独成立的真菌界,界以下分为黏菌门和真菌门。真菌门再分为鞭毛菌亚门、接合菌亚门、担子菌亚门和半知菌亚门。本研究从自然界分离到几株真菌,并用真菌分类方法对其进行了鉴定。

酵母菌的分离鉴定、固定化及酒精发酵3(DOC)

酵母菌的分离鉴定、固定化及酒精发酵 吴英玲 10197020 10生物创新班 摘要:酵母菌喜欢酸性环境,可利用乳酸豆芽葡萄糖培养基富集培养酵母菌,然后在YPG培养基上用划线法分离纯化出酵母菌。将分离的酵母菌转接于YPG斜面培养基上培养,待长好后置于冰箱内 4 ℃下保存。用TTC显色剂及杜氏小管观察法筛选出发酵能力高的酵母菌。并通过菌落形态、细胞形态、生化分析及分子生物学手段进行微生物鉴定。采用PVA-海藻酸钠固定化技术固定酵母细胞进行酒精发酵。 关键词:酵母菌分离鉴定固定化酒精发酵 Abstract: Yeast like acid environment, the use of lactic acid glucose medium enrichment culture yeast, bean sprouts and purification by marking method on the YPG culture medium of yeast will transfer separation of the yeast in the YPG cant medium cultivation, staying long placed in the refrigerator after use the TTC chromogenic agent, save and duchenne tubular observation screen high fermentation ability by colony morphology of yeast cell morph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analysis and molecular biology means to identify the microorganisms using PVA - sodium alginate immobilized technology fixed yeast cells for ethanol fermentation。 前言 酵母菌(yeast)是一类单细胞真菌。一般呈圆形、卵圆形、圆柱形,其菌落呈乳白色或红色,表面湿润、粘稠,易被挑起。酵母菌多数为腐生,专性或兼性好氧,广泛生长在偏酸性的潮湿的含糖环境中,例如水果、蔬菜、蜜饯的内部和表面以及在果园土壤中最为常见。酵母菌在有氧环境下将葡萄糖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主要用于馒头、面包等食品发酵;在工业上,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将葡萄糖、果糖、甘露糖等单糖吸

常见真菌的分离与鉴定

常见真菌的分离与鉴定 发表时间:2010-08-20 发表者:皮肤科 (访问人次:361) 作者:上海长征医院皮肤科徐红 2005年6月13~19日全国各地举行了第8届中国护足周,主题是“积极治疗足病,杜绝家庭传染”。 在中国,每2个人中就有1人罹患足病,其中成年人发病比例高达75%;超过60%的足病为真菌感染,其中足癣发病率为45.2%,甲真菌病(俗称甲癣)占15.5%;40%的足癣患者是被家人传染的;在真菌患者中只有23.8%寻求治疗,其中50%的患者症状稍有好转就不继续治疗。 真菌其实很常见,真菌就生活在我们身边。    病原真菌的一般特性 真菌(Fungi)是微生物中的一个大类,是一群数目庞大的细胞生物,估计全世界已有记载的真菌有10万种以上。它们的子实体小者用显微镜才能见到,大者可达数十厘米,它们共同特征是具有真正的细胞核,产生孢子和不含叶绿素,以寄生或腐生等方式吸取养料,仅少数类群为单细胞,其他都有分支或不分支的丝状体,能进行有性或无性繁殖,具有纤维素(或其他葡聚糖)或几丁质的微纤维或两者兼有的细胞壁的有机体。对人类和动物致病的真菌大约100余种,属于病原真菌。 一、基本性状 (一)形态结构 真菌分单细胞真菌与多细胞真菌两大类,前者属于酵母菌(yeast)一般呈球形或卵圆形,后者称为霉菌(mold)或丝状真菌,呈丝状分枝,菌丝交织象绒球状,另有一些真菌可因寄生环境及培养条件(养料、温度、氧气等)的不同可交替出现两种形态,即在室温中呈霉菌型,在37℃或体内呈单细胞的酵母型,这类真菌有双相性,所以称之为双态真菌或二相真菌。 真菌的细胞结构与一般植物细胞相似,有定型的细胞核及完善的细胞器,但胞壁与细菌胞壁不同,不含粘肽而是由角质及葡聚糖组成,也含有脂多糖蛋白质,其中酵母菌及类酵母菌皆以出芽增殖,不生长真菌丝,革兰氏染色呈阳性,丝状真菌分菌丝及孢子两部分,形态多种多样,分述如下。 1.菌丝(Hypha)真菌在合适的环境中,由 孢子生出嫩芽,称为芽管。芽管逐渐延长呈丝状,   称菌丝。菌丝继续生长并生长分枝,增殖的菌丝交 织组成菌丝体。其中一部分菌丝深入被寄生的物体或培养基中吸取养料,称为营养菌丝体。另一部分菌丝向空间生长,称为气生菌丝体。气生菌丝体能产生孢子

分离与菌种 鉴定

《高级微生物实验指导》 一、目标微生物的分离与鉴定 在无菌条件下取样品10 g加入100 mL无菌生理盐水,用均质机将组织破碎均匀。经充分震荡做成1:10的均匀稀释液。用1 mL的灭菌吸管吸取1:10稀释液,注入9 mL灭菌生理盐水的试管内,震荡试管混匀,按上述操作依次进行10倍递增稀释,选择3个适宜的稀释度,每个稀释度做2个平行,用灭菌涂布棒均匀涂布于冷却的细菌分离培养基(NA)和真菌分离培养基(PDA)表面,分别将细菌培养基和真菌培养基于30℃和28℃下恒温培养2-4d。待菌长出后,挑取不同形态菌落,纯化,挑取单菌落于PDA斜面上,培养并保存。 二、细菌与霉菌总DNA的提取(CTAB法) 1、菌株DNA的提取通用试剂 (1)CTAB抽提液:2%CTAB,1.4M NaCl,20mM EDTA,100mM Tris-HCl,pH8.0;(2)β-疏基乙醇 (3)PVP(聚乙烯吡咯烷酮) (4)石英砂 (5)Tris平衡酚 (6)氯仿:异戊醇(24:1) (7)异丙醇 (8)75%乙醇 (9)无水乙醇 2、菌株DNA的提取步骤 (1) 将已纯化的菌种,接种于相应的分离培养基平板上,28℃培养2d-4d。 (2) 用灭菌药勺或解剖刀从培养皿中刮取足量菌丝至1.5ml离心管中。 (3)加少量PVP、灭菌海砂和65℃水浴预热的200μl CTAB抽提液,用玻璃棒研磨至匀浆; (4)加入400ul预热CTAB抽提液,颠倒混匀后于65℃水浴1h;期间轻柔颠倒混匀2-3次。 (5)冷却至室温后,12000rpm离心10min,上清液移至另一离心管中; (6)加入1/2体积(约300ul)的Tris平衡酚及1/2体积(约300ul)的氯仿:异戊醇(24:1),颠倒混匀。 (7)12000rpm离心10min,取上清液至另一离心管中; (8)重复(5)-(7)步2-3次,直到两相界面处无明显杂质; (9)加入等体积氯仿:异戊醇(24:1),轻轻颠倒混匀; (10)12000rpm离心10min,取上清液至另一离心管中; (11)向上清液中加入0.6倍体积的异丙醇,-20℃放置15min; (12)12000rpm离心10min,弃去上清液,加入70%乙醇500ul以悬浮沉淀;也可250ul 70%乙醇分两次悬浮沉淀; (13)12000rpm离心5min,弃上清,室温干燥;

酵母菌的分离纯化

微生物学课程设计专业:生物技术 姓名:符英康 学号:1040521125

从土样中分离纯化酵母菌 一、实验目的 1、学习从土壤中分离、纯化微生物的原理玉方法 2、学习、掌握微生物的鉴定方法 3、对提取的图样进行微生物的分离、纯化培养、并进行简单的形态鉴定 二、实验原理 1、基本思想: 酵母菌常见于含糖份比较高的环境中,如果园土、菜园土及果皮等的表面。多数酵母菌喜欢偏酸条件,最适pH为4.5-6.0.酵

母菌生长迅速,容易分离培养。在液体培养基中,酵母菌比霉菌生长快,利用酸性条件则可以抑制细菌的生长。因此常用酸性液体培养基获得酵母菌的加富培养,然后在固体培养基上划线分离纯化。 2、基本路线: 采样→稀释→接种→鉴定→纯化→保藏 菌种 三、器材和用品 1、器材: 小铁铲和无菌纸或袋、培养皿、载玻片、盖玻片、普通光学显微镜、量筒、滴管、吸水纸、无菌水试管、烧杯、三角瓶、电炉、玻璃棒、接种环、恒温培养箱、高温灭菌锅、移液枪(枪头)、天平、滤纸、pH试纸等。无菌吸管3支/组、无菌培养皿、100ml无菌水1瓶/组、涂棒、显微镜、接种环等。 2、试剂: a、美兰染液。

b、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马铃薯200g (煮开10min后过滤取汁),葡萄糖20g,琼脂20g,水1000ml,pH自然。分装三角瓶;试管斜面1支/组。 c、乳酸马铃薯葡萄糖培养液:配方同上,不加琼脂加乳酸,按1000ml培养基加入5ml 乳酸,pH为5.5左右,再分装试管9ml2支/组。 四、实验方法 1、采集土样带上小铁铲和无菌袋到果园土、菜园土等地采集较细碎土壤。 2、样品稀释在无菌纸上称取样品5g,放入100mL无菌水的三角瓶中,手摇10分钟使土和水充分混合。用1mL无菌吸管吸取0.5mL注入4.5mL无菌水试管中稀释。 3、分离在上述样品稀释液中,吸取lmL,接种灭菌了的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上,倒置于37℃温箱中培养48小时。 4、加富培养:用无菌吸管取上述培养液1ml,注入另装有乳酸马铃薯葡萄糖培养液

病原细菌的分离与鉴定

病原细菌的分离与鉴定.txt24生活如海,宽容作舟,泛舟于海,方知海之宽阔;生活如山,宽容为径,循径登山,方知山之高大;生活如歌,宽容是曲,和曲而歌,方知歌之动听。病原细菌的分离与鉴定 发布日期:2009-05-09 浏览次数:827 字号:[ 大中小 ] 一、实验目的 系统学习兽医临床病原细菌的分离与鉴定技术,促进学生系统掌握各类病原细菌的基本特性与实验诊断技术,增强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产实践过程中的传染病的诊断和防控问题的能力,为预防、控制和消灭畜禽病原微生物,保障畜牧业生产的健康发展服务。 二、知识背景 细菌分离是细菌学检验中的极其重要的环节。正确的分离有助于很快得到可疑的致病菌,对疫病的诊断与防控至关重要。在细菌分离时应注意的事项: 1.病料采集 (1)病料的种类主要决定于疫病的性质,一般方法为: ①全身感染→血液及内脏; ②局部感染→病患部位; ③特殊病例→特殊处理。特殊情况的正确处理与操作者的专业知识有很大关系。无论全身或局部感染,均应采含菌最多或病变明显的组织 (2)病料的采集时间也应特别注意: ①活体病料→应考虑病原在疾病发展过程中部位的变化; ②患畜死后→应立即采集病料,越早越好。 2.无菌操作 无菌操作是指在微生物研究过程中,既要避免各种外界的微生物进入操作对象又要杜绝操作对象污染周围环境的操作技术。 无菌操作是对微生物学工作者最基本的要求,必须经过严格训练才能形成无菌操作素养。不论何种情况下,头脑中都应该有这个概念。 无菌操作贯穿于整个分离过程,例如:病料的采集、器材的准备、具体的操作。所用器械及物品均应事先灭菌备用,金属器具包装后高压灭菌或煮沸30min,玻璃器皿可高压灭菌也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