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搞好幼儿德育教育的方法

浅谈搞好幼儿德育教育的方法
浅谈搞好幼儿德育教育的方法

【专题名称】幼儿教育导读(教师版)

【专题号】G52

【复印期号】2008年03期

【原文出处】《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昆明)2007年1期第24~25页

【作者简介】赵红云,双柏县机关幼儿园。

德育是教育中最古老的话题之一,德育教育是幼儿教育的基石,如何搞好幼儿的德育是关系到祖国繁荣和发展的千秋大业,尤其是在素质教育已成为主旋律的今天,德育更应该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不同时代的要求、特定的教育目标、社会的性质以及社会现实状况等,决定着德育的内容。在当前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人的观念也已随之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人们原有的思维方式、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如价值观、人生观发生了倾斜,理想信念淡化,过分注重实惠,只重眼前利益,追求物质享受,把个人价值的实现作为人生的唯一目标,从而出现了“拜金主义”、“功利主义”、“金钱至上”等不良思想,而把人应该遵守的基本道德置于脑后。

这些问题的存在,与当前社会现状和经济潮流的影响有着极大的关系,我们不可能完全杜绝。但是,现阶段,我们在对幼儿进行德育时,不妨从这些方面多加注意,从注重培养孩子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以及动手、动脑、合作、公平竞争等能力入手。

一、开展德育实践,丰富幼儿经验

1.利用多种渠道进行教育。从幼儿年龄特点和幼儿对道德认识的特点出发,选取具体、形象的道德情景和良好的道德行为做内容,运用故事、图片、幻灯、木偶、情景表演、游戏等形式,采用情感体验法、角色游戏法、移情法等生动的教学手段,将品德内容具体化、趣味化,直观形象地帮助幼儿理解初步的道德观念,培养幼儿尊老爱幼、爱护公物、关心他人、互相帮助等良好道德品质。

2.利用多种时机进行教育。将道德行为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贯穿于整个幼儿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通过各种场合、各种活动引导幼儿实践,经常培养,反复教育,逐步养成好习惯。不断让幼儿在活动中学会帮助和关心他人和集体的观念,培养幼儿友爱、谦让、互助、热爱集体的情感。

3.有针对性创设活动区和组织活动。根据当前独生子女自理能力差、依赖性强的特点,制定各年龄段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标准,保教人员有意识地锻炼幼儿的能力,组织“扣纽扣、系鞋带、穿衣裤”等活动,并开展“看谁穿得快”的竞赛活动,增添了活动的乐趣,使幼儿从小学会做一些自己能做的事。培养幼儿遵守社会公德、讲文明礼貌的良好行为和习惯。为使幼儿自我意识逐渐走向社会化,慢慢地让幼儿学会做一些有益集体的事。教师有意识地让幼儿一起收拾活动室、归类玩具、摆桌椅、整理图书,每天安排幼儿轮流做值日生,使孩子不仅学会了自己的事自己做,同时也愿意为同伴和集体服务,有了初步的责任感和义务感。

4.通过节日活动,向幼儿进行“爱”的教育,萌发幼儿爱的情感。每年以节日如:“三八”节、“母亲节”为契机,开展“母子同乐”等主题活动,通过母子共同参与娱乐游戏,观看孩子的节目,“给妈妈说一句贴心话,帮妈妈做一件事,送一件节日礼物”等“献爱心”活动,培养亲子之间的感情。

5.结合重大节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系列活动。结合“五一”节、“国庆”节和每年的四月、十月作为重点宣传月,进行爱国主义环境创设,展示“英雄人物”、“祖国风光”、“风土人情”、“各民族大家庭”、“珍稀动植物”和“宝贵的特产”等图片,让幼儿参与节日布置,打扫环境和活动室。教师随机引导观察,使幼儿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各年龄段、各班级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班级特色,结合向英雄学习等活动制定月安排、周计划及主题活动计划。教师组织幼儿、家长共同收集有关祖国、家乡的名胜古迹、风土人情的图片。在教室、走廊共同布置“我们向奥运健儿学习”、“热爱伟大祖国”等版面的布置,把弘扬民族精神教育内容融入到生动有趣的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激发幼儿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家园配合,增强效果

幼儿的德育教育关系到幼儿人格成长和将来与社会的融合。幼儿园与家庭合作进行同步德育,有必要的现实意义;教师和家长只有发挥出自身独特的作用,才能使幼儿园、家庭、社区等多方面真正协调起来,共同挖掘幼儿的道德教育的“各种资源”,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品德,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使家长能更加全面了解幼儿园德育教育要求,有的放矢地做好家庭德育工作,改变他们“重智轻德”的思想,有利于家长提高自身素质,以良好的思想品德为子女作表率。同时通过家庭德育教育先进典型、合格家长典型、家长助教等,提高了家长“以德育儿”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推进了德育工作的开展。

1.开设讲座,帮助家长提高科学育儿经验。请有经验幼儿教师开设诸如“幼儿行为习惯培养”、“如何提高幼儿的自立意识与能力”、“如何实施幼儿素质教育”等专题讲座。讲课要理论联系实际,内容要深入浅出,语言要通俗易懂,贴近家长的要求。同时还要帮助家长解决具体操作的问题,才会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2.开发家长资源,丰富德育教育内容。由于父母与幼儿的亲情关系的影响,他们往往对来自家庭中的教育因素的影响接受得更快一些,更多一些。所以要培养幼儿的优良品德和行为习惯,必须要有家庭教育的配合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1) 为促进家园之间的平等交流,发挥家长们的能动性,可建立幼儿园家长委员会、班级家长委员会,从而构建家长参与幼儿园管理,幼儿园发挥家长资源优势的互动网络,让家长成为幼儿园德育教育的研究者与设计者。(2) 让家长进一步了解幼儿园的教学内容、生活作息、程序与课程,定期组织家长开放活动,让家长自由选择观摩时间,使家长能全方位了解孩子的在园情况、幼儿园的课程设置,请家长一起参与幼儿园德育课程的构建。充分挖掘家长的聪明才智,邀请有特长的家长来园当助教,讲一些如“如何保护牙齿”等专题课。(3) 还应该组织各种形式的亲子活动,开展集体性和小组性的家庭活动小组活动,活动主要以幼儿为主,鼓励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让孩子和家长一起参加到寻找、选择材料,设计表演形式,制作道具等一系

列准备过程中,调动了孩子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孩子大胆、自信的品质,又充分发挥了家长的教育作用。孩子与家长之间形成了一种互动关系,家长成了孩子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4) 是为家长之间建立的一种互相交流、沟通的平台。每个家长都有一套教育孩子的方法和经验,如何让这些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广为流传,可在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活动时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家长在此探讨育儿方法,交流教子经验,增进了家长之间的交流与对话,拉进了彼此之间的距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进一步提高了家长科学育儿水平,实现了家园教育一体化。

三、挖掘社区资源,拓展德育空间

任何一个社区都是社会关系总和的缩影。社区内的多种教育资源无时无刻不对本社区的成员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幼儿园附近社区的居民来自不同行业,幼儿园应充分发挥他们的职业特点和特长,为幼儿园服务社区也通过利用幼儿园的教育资源,提高了散居儿童家庭的教育水平,推进了社区的道德建设。

坚持和完善以社区为依托,充分开掘社区优势资源,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地拓展德育教育空间,丰富德育教育的方法、形式和手段,为幼儿提供真实、健康、丰富的成长环境。充分运用社区的资源,从狭隘的园内教育小圈子中跳出来,树立大教育观,设计一系列的德育活动,以培养幼儿的良好品德。利用社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育资源,丰富幼儿园德育教育的内容,拓展德育教育的空间,使幼儿有更多的机会走进社会,了解社会,实现了大教育的理念,进一步促进“德育教育生活化”,强化了德育教育与生活课程之间的联系,丰富了课程的多元性和选择性。优化了幼儿的成长环境,使幼儿在社会性方面获得更快的发展,增强交往能力,懂得关心他人,促进幼儿良好的社会性品质的养成,进而促进了幼儿健康、全面的发展。

对孩子进行爱的教育是幼儿道德教育的起点,对孩子来讲,它蕴藏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之中,从孩子生活的环境开始,通过具体的人和事,由近到远,由浅入深,从引导孩子爱家庭、爱父母、爱自己周围亲近的人,进而开阔他们的眼界,引导他们爱自己的家乡、居住的街道和城市、爱名胜古迹、爱护草坪等公共设施,最后升华到爱祖国、爱人民。^

浅谈幼儿品德的培养

浅谈幼儿品德的培养 合浦县公馆镇幼儿园潘素萍 幼儿期是儿童发展的关键期。是学习做人的基础期,当今社会每个家庭就一个孩子娇惯、纵容,成了家庭的小皇帝,骄横跋扈,面对这种现象,幼儿园的品德教育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这句谚语阐释了品德的重要性。幼儿园在促进幼儿五大领域全面发展过程中,道德教育放在了首位,在幼儿时期形成的道德品格直接决定着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而对是非辨别能力较弱的幼儿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又时刻受到社会各方面对他们的影响,其中也包括不良影响。而3-6岁是幼儿个性倾向和道德观念形成的萌芽时期,是培养良好品德行为的黄金时代。《幼儿园教育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及各项活动之中。"这些更是说明了幼儿园幼儿德育工作的重要。为了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和优秀的品质,从幼儿抓起,势在必行。以下是本人对幼儿品德教育的几点实践与探索幼儿园一日生活及各个环节都渗透着德育因素,幼儿园中"时时有德育,处处有德育"。我们要熟悉理解幼儿德育的精神实质,及幼儿德育所提出的目标要求,不仅如此,老师在日常生活和各个环节中,善于利用环境中的有利因素和偶发事件,对幼儿进行随机教育,既注重德育的显性渗透,也不忽视德育的隐性渗透,真正把德育要求落实到每个幼儿。 一、创设适宜的教育环境,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和感化幼儿1、环境对幼儿的情绪、个性、情感、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因此,我们注意创设一个良好的、和谐的精神环境。幼儿的好奇心和模仿性是很强的,因此,我们教师

自身首先加强师德修养,争做文明教师。时刻注意自己的仪表和言行,做到外表端庄大方、朴素整洁、语言文雅、和气规范,在带班期间保持良好的情绪、教态,教师之间形成一个宽松、和谐、友爱的精神环境,从而为幼儿树立模仿与学习的楷模,使幼儿在心理上具有温暖和安全感。 2、创造一个和谐、平等的民主氛围。尊重孩子,对于培养他们的自尊心,发展他们的智力和养成优良的品质,都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平时应把幼儿作为一个大人来看待,虚心倾听他们的意见,认真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并要注意态度温和,说话文明,即使批评幼儿也要讲究方法,注意分寸,使他们受到尊重,这样,他们就会在和睦、平等的民主气氛中受到熏陶,向着好的方向发展。如孩子在抢夺玩具中,互不相让、引起争夺时,我们解决的方法是,对一方讲:你是好哥哥,你是好孩子,你看他比你小,是你的小妹妹,小妹妹玩完了你在玩,这才是好孩子,一会老师要在全班表扬你互相谦让,并给你带上一朵小红花好吗?.....孩子听了,会高高兴兴把玩具让给小妹妹。应为孩子都喜欢听别人说他是好孩子并且小红花的作用更大,孩子们都想得的红花最多,这样孩子从物质和精神上得到极大的满足就会很愿意把玩具让出来。再如,当许多许多孩子围住某一个玩具时,不能按数计算的排成队,按次序进行,如滑滑梯、荡秋千,幼儿相互数数,玩的次数够了按顺序换人,这样场面又热闹,又井然有序,孩子们兴致更高,集体观念、纪律观念在欢快的玩中形成。 二、采取多种形式,寓德育贯穿于幼儿的一日活动之中。 幼儿良好的个性品德培养是通过幼儿园的全部教育活动实现的,幼儿园的一日生活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有针对性地对幼儿进行良好行为习惯、个性培

浅谈幼儿德育教育的指导策略

浅谈幼儿德育教育的指导策略 不同时代的要求,特定的教育目标,社会的性质以及社会现实状况等,决定着德育的容。本文就幼儿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思考,阐述如何适应未来社会的各种能力培养(即竞争能力、合作能力、生存能力),以及培养这些能力老师所必需具备的心理素质,并且就幼儿德育教育中,如何使幼儿免受市场经济中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提出了一些见解。 幼儿教育历经教育体制改革、课程教材改革以及教育观念更新以后,今天着力于教育指导行为的研究与改变,旨在探索和建立与教育整体改革相匹配的教育教学指导策略。我们认为,研究德育的教育策略也是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在社会发生巨变的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在把传统的道德观念以原则的形式强加给儿童,把“忠孝”、“本分”、“循规蹈矩”、“老实”等思想灌输给儿童,显然已不符合时代的需要。诚然,我们传统道德中有优良的精华,但现在更重要的事不仅仅是继承这个问题,而是在新形势下注入新的道德涵。德育容要适应时代的需求,时代的进步向人的发展提出了全面的、综合的要求,那就是:怎样是幼儿既继承优良传统道德又具备适应新世纪发展的包蕴着新道德观念的各种能力。只有具备这样的道德观念,才能反映出我们教学者的

理念与时代精神和现代教育是相适应的。然而,事实证明,在实施幼儿教育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以下这些问题。 一、在幼儿园,教师对幼儿主体性的认识不够或认识不深刻,表现在教师 发号施令、高高凌驾于幼儿之上。长此以往,不但不能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反而会使幼儿唯唯诺诺,惟命是从,胆小怕事,无一点敢闯的精神。这样的性格,怎么可能适应当今及未来社会的竞争呢? 二、在实施家庭教育过程中,父母的教育措施欠妥。表现在一切采取包办代替,这样做,其实是剥夺了孩子学习独立生存的能力。其结果是孩子从小到大毫无竞争意识,如此下去,又如何适应当今和未来的社会? 三、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不少家长的价值观、人生观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孩子的教育上出现了不正确的教育方法和手段,使孩子在道德认识上完全混淆,误认为金钱就是一切。 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得不使我们教育者去思考怎样使幼儿既 继承优良传统美德又具备适应新世纪发展包蕴着新道德观 念的各种能力。在幼儿道德教育中如何能使他们免受或少受市场经济中的一些不利因素影响,而培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

浅谈当前背景下做好幼儿德育工作的三个切入点

浅谈当前背景下做好幼儿德育工作的三个切入点 幼儿园张淑贞 【摘要】幼儿期是塑造健康人格和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重要时期,但是当前独生子女所处的家庭环境,使许多孩子从小便养成了“以我为中心、任性、骄蛮、无礼”等不良道德意识。因此在幼儿时期进行品德教育,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幼儿一生的发展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幼儿教师应该形成高尚的师德,同时抓住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细小环节,积极培养幼儿良好习惯,在此基础上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形成教育的合力,共同为幼儿形成良好的品德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幼儿独生子女德育教育合力 泰戈尔说:儿童是诗,是歌,是睡梦中的天使。的确,在儿童的世界里本来应该只有天真单纯,活泼可爱,但随着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外界环境逐渐影响着幼儿的发展,包括幼儿是非观念的重新确立、行为习惯的变形扭曲等等,尤其当前独生子女所处的家庭环境,更对幼儿教育提出了严峻考验。古人曰:“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那么,如何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呢? 一、作一名好榜样,用高尚的师德和人格魅力为幼儿形成良好的品行率先垂范。 “张老师,孩子最听你们的话了,你们说啥就是啥……”在工作中,我们常常能欣慰地听到家长这样说。毋庸置疑,在3—6岁的孩子心目中,教师确实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幼儿有着强大的感召力。因此,要使幼儿萌生爱祖国、爱家乡、爱集体、爱科学的美好情感,养

成诚实、自信、友爱、勇敢、讲礼貌、守纪律的良好品德,形成活泼、开朗、乐观、向上的性格,教师本身的人格魅力是重要因素。正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欲正人者必先正己”,只有品质优良的教师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在儿童的世界里,随处都是课堂,况且模仿又是幼儿园孩子最重要的学习手段,因此就要求幼儿教师时刻注重自己的修养、气质、言行。教师的一举手一投足、一言一行,乃至一个微笑都将在孩子们心中留下深深的印记。而那些快乐的老师、温柔的老师、聪明的老师,永远都会是孩子人生的重要向导,成为孩子心中不灭的火焰。 二、做一个有心人,把德育渗透到幼儿一日的生活细节中。 你认为能取得今天的成就,对你帮助最大的是哪所学校? 这是记者在采访某位科学家时提出的问题,而他得到的答案是:幼儿园。这位科学家告诉记者,幼儿园的老师教育他睡觉时要把鞋子摆放好,好东西要大家一起分享,随手关门……而正是这些良好的习惯影响了他的一生。 现在的幼儿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备受宠爱,日积月累,养成了很多不良习惯。作一名幼儿教师,绝不能粗枝大叶,应当心细如发,抓住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细小环节,积极培养幼儿良好卫生习惯、生活自理能力、自我保护能力,为幼儿拥有较强的生活能力奠定基础。每一次设计、组织活动,教师应注重综合运用各种教育手段,发挥教育的整体效益,寓教于乐,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活动气氛中懂得道理,受到熏陶,达到教育过程的最优化。例如,喝汤时不发出声音,玩具

浅谈传统节日中的德育教育

浅谈传统节日中的德育教育

浅谈传统节日中的幼儿德育教育 摘要:我们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节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传统节日更是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这些传统节日,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过来的,结合儒家教育思想的“仁”和“礼”以及“恭、宽、信、敏、惠”等作为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浅谈传统节日中的幼儿德育教育,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将德育教育内容渗透到传统节日文化中并且继承和发扬。 关键词:传统节日、德育教育、幼儿 幼儿德育就是道德教育,是幼儿依照某种道德准则反映出的稳固的行为特点和倾向,是幼儿个体身上表现出来的内心世界。依赖于幼儿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发展规律,是思想品德的表现,是在社会、家庭和幼儿园教育与熏陶下通过幼儿自身的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施加教育影响,打下最初的德育教育基础,幼儿德育教育是培养他们良好的品德、文明习惯和性格。这些主要在幼儿与周围成人和同伴的交往中产生,学习如何处理交往中产生的关系,并逐渐培养起良好的行为习惯。我国有7大传统节日,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和重阳。这些节日都有丰富多样的活动,也有很多节日礼仪。传统节日中渗透德育教育不仅可以让幼儿感受中华民族浓厚的文化底蕴,并从节日中学习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

系,体验各种活动的乐趣,而且可以通过德育教育培养幼儿的礼仪习惯和良好的品行。所以传统节日中的幼儿德育教育十分重要。 一、传统节日中的幼儿德育教育的要求 首先要加强传统节日的宣传,使之成为德育教育的必要内容。中国文化同世界各种文化相互荡涤,中华文化要保持个性,也离不开道德教育。面对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要能正确面对,也离不开良好的道德素养。我们要抵制住西方反华势力的西化,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更离不开德育教育。因此更要增加传统节日的德育教育。 其次是避免德育教育的老套方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评价的多元化,体制转换带来的道德失范,这些无疑给我们的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的德育教育在目前的情况下却缺少反思,仍然以传统的抽象化,理论化对幼儿进行教育,这种说教不仅无法提高幼儿的道德素养,反而因其不能回答幼儿的疑问而遭幼儿厌弃。 再次是开发德育资源,利用环境资源和家长资源,可以更新观念,改变工作方式,拓宽工作视野,在更广阔的资源环境中进行德育教育。 传统节日相对于其他德育资源有其独特性,深入挖掘节日内涵,辅之以有效的教育形式,可使德育教育焕发无穷的力量。传统节日都有些具体的时间,认识起来很简单。德育工作要取得实效,在形式上就要新颖。对幼儿进行道德说教会显得理论化、抽象化,缺乏生动性,无法和幼儿的生活经验结合。所以传统节日中的幼儿德育教育必须结合节日特征满足教育形式简单化、生动化的

浅谈幼儿园德育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浅谈幼儿园德育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德育教育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有目的、有组织的塑造儿童心灵的一项重要活动,尤其是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幼儿德育教育显得尤其重要。 一、幼儿德育教育现状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幼儿教育事业同样得到全面发展,特别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颁布以来,幼儿德育教育工作进一步得到广大幼教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但是,现阶段幼儿园德育教育中也存在诸多问题和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从独生子女所处的家庭环境看,幼儿从小所接受的道德熏陶和教育不容乐观,孩子总是处在众星捧月的地位;二是家长存在重智轻德的教育现象,使孩子从小便养成了“以我为中心,任性、骄蛮、无理”等不良意识和行为;三是存在重说教轻实践教育现象,使得孩子分不清是非对错。所为言传不如身教,教育者的言行不一使德育过程中达不到知、情、行的统一;四是存在重传递轻体验教育的现象,使更多的孩子从小养成了懒惰无理无情感没有同情心的性格,教育缺乏积极的道德情感的培养;五是出现重显性轻隐性教育现象,忽视了发挥环境陶冶、学科渗透、社会实践等多渠道的德育功能,使孩子的思维不够灵活,缺乏比较丰富的想象力。 幼儿良好的道德行为的养成,既有赖于自幼严格的要求和纪律约束,更有赖于从小自身对道德理想的追求,他们的道德养成与身体成长一样,需要从多渠道汲取营养。特别在幼儿教育阶段,既需要静态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更需要动态的品德践行。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幼儿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首要的任务是应该及时调整传统的德育观念和方法,不断探索幼儿德育教育的新思路和新途径,要不断体现意识。幼儿德育教育过程要做到知、情、行的统一。其中“知”的培养是基础;“行”的实现是关键和标志;“情”起中介和“催化剂”的作用。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转化,也就是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使道德品质成为幼儿自我主体意识的觉醒,使我们所要求的品德规范逐步内化为幼儿自觉的良好品行。 二、幼儿德育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一)多途径整合德育内容,晓之以理 1.与领域活动整合。领域教学活动是幼儿教育的基础元素,也是幼儿德育教育的主要渠道。实践证明,在各个领域的教材中,都蕴涵着丰富的德育教育资源。尤其是在语言活动、音乐活动中,几乎每一个艺术作品都蕴涵着一个做人的道理。如:故事《雪孩子》里那个舍己救人的小雪人形象感人至深,散文《微笑》让幼儿明白了哪怕是一个微笑,也能给朋友送去快乐,儿歌《让座》让幼儿懂得了尊敬老人、爱护老人,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洋溢着热爱祖国的情感等。这些丰富多彩的教育资源对幼儿的德育教育和思想品德培养有着积极的作用。

浅谈幼儿园德育工作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是我国现代教育建设和改革的先行者和典范,其教育理论博大精深,其办学实践充实、丰富,充分体现了革命性、实用性和科学预见性;他倡扬健身是为了造就身心健全的人,康健民族,以利社会;他的"健康第一"思想,对于教育和体育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陶行知特别重视基础教育,早在留学美国期间,他就很重视学习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和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等人的幼儿教育思想,而且对国外幼儿教育事业予以极大的关注。他认为教育要唤起民众,必须从启蒙开始,必须从基础教育开始。在《创设乡村幼稚园宣言书》一文中,他明确指出:“幼儿教育实为人生之基础”,“凡人生所需要之重要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2]他强调说:“教人要从小教起,幼儿比如幼苗,必须培养得宜,方能发荣滋长,否则幼年受了损伤,即不夭折,也难成材。” 而我国是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我们的祖先历来注重文明礼貌教育,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礼貌待人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是我们国家民族文明、进步的表现。现在,文明礼貌不仅反映了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心、相互尊重的友好关系。是教育的关键期,培养幼儿良好的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使幼儿终身受益。教育家洛克说:“事实上,一切教育都归结为养成幼儿的良好习惯,往往自己的幸福都归结于自己的习惯。”文明礼貌是一种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心理学研究发现,整个幼儿阶段是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俗话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习惯,因此,我们应抓住幼儿养成教系,而且也反映了人们自身文化修养水平。文明礼貌是良好的道德行为。德育教育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有目的、有组织的塑造儿童心灵的活动。幼儿良好的个性奠定基础。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决定了幼儿可塑性大,容易接受积极的心理状态是幼儿形成正确思想情感和良好品德修养的关键。各种思想的影响。这—时期对幼儿施以良好的教育和潜移默化的影响,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实施细则中,明确指出从小班到大班在礼貌教育上有了不同层次的要求。但是,如今我国的独生子女居多,存在的问题也比较多,他们如同温室里的花朵,家庭中的皇帝和小公主,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出现了娇惯任性、情绪波动大、攻击性行为较多等亲社会行为极差的现象。因此对幼儿进行文明礼貌教育至关重要。 幼儿园如何对幼儿进行文明礼貌这一品德教育呢?它的核心应该是,爱心教育,只有懂得爱的人才会,欣赏爱,理解爱,所以文明礼貌教育不只是教幼儿口头上的一些礼貌用语而是发自幼儿内心的。而它的本质是幼儿的社会化过程中学会人与人的相处。因此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 一、教师自身素质教育对幼儿潜移默化的熏陶 叶圣陶在《习惯成自然》一书中指出:“要有读书的能力,必须把书本打开,认认真真的去读;要有文明礼貌德行为,必须走进环境,点点滴滴的熏陶。”由于幼儿年龄较小的缘故,他们离开家庭、离开父母会产生一种不安全感,老师就成了他们唯一的依靠。这就要求教师要象妈妈一样去细心呵护、关心、帮助每一个孩子,消除他们的恐惧心理,创设一种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精神环境,用爱心去温暖孩子的心田,孩子在获得爱、感受爱的同时,逐渐也学会了如何去关心、帮助别人,同时一种互敬互爱、懂礼守纪的良好个性、行为品质也在逐渐的形成。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意识到自身行为的榜样作用,加强品德修养和心理修养,随时注意自己的言行态度对幼儿潜移默化的影响。例如:我们不小心撞到了孩子,就会蹲下去真诚的向孩子道声“对不起”;我们在打扰孩子的时候,就会悄声的说

浅谈幼儿阶段的德育教育

浅谈幼儿阶段的德育教育 浅谈幼儿阶段的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有目的、有组织的塑造儿童心灵的活动。德育教育,主要是指对幼儿道德品质方面的教育,它是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由教育者依据国家和社会的道德教育的要求,培养幼儿掌握具体的浅显的社会道德准则,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为其道德品质的形成打下基础。 《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思想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以及各项活动中。幼儿道德教育在幼儿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道德教育的内容、目标、方法如何与《幼儿园工作规程》相结合,如何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始终是我们幼教工作者所探询的问题。幼儿园促进孩子在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中,德占首位,德包括:道德情感、道德认知等方面。一个人品德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复杂、曲折的发展过程,是一项有持续性、一致性的系统工程,幼儿德育则是这个工程的起点,在整个德育过程中有其特殊的作用和影响。尤其是现代社会呈开放型、多元化走势,各类新闻、公众媒体、传播信息量大,范围广、内容多,幼儿在社会生活中无时无刻的接受自各方面对他们的影响,其中也包

括不良影响。幼儿正处于一生中的敏感期,是学习做人的奠基期,俗话说:三岁看苗,七岁看老,幼儿德育将影响整个德育工程质量。因此,德育应从小进行,即从家庭和幼儿开始,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教育。 一、幼儿的道德行为表现及道德启蒙教育的重要性 (一)、首先培养幼儿的社会化发展 道德教育的培养应从培养儿童的社会化入手,社会化是一种过程,一个人从不知不识的生物个体,通过学习群体化,学习承担社会角色,逐渐充实,从而形成个别性,融于社会,成为社会成员,这个过程就是社会化。儿童的社会化学习主要是学习与人交往,与社会交往,学习待人接物处世的规范。社会上有正直善良、有欺诈虚伪、有真善美、有假丑恶、五光十色,千奇百怪的事物,教师与家长善于抓住生活中的典型事例,随时随地,有目的的对儿童进行教育。因为孩子从呱呱落地起本身就处在社会中,模仿是孩子学习的手段,孩子通过在社会中模仿好的、正确的道德行为形成道德认知。所以成人的教育在孩子社会化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如果成人正确的引导和启发教育跟不上,孩子的可塑性很强,往往会向反面的、丑恶的的行为模仿,容易误入歧途。近墨者黑家庭成员的行为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我认为孩子的社会化发展本身就是道德素质教育,也是最早、最长期的道德教育。家长和老师应共同担负起孩子社会化培养这

浅谈搞好幼儿德育教育的方法

【专题名称】幼儿教育导读(教师版) 【专题号】G52 【复印期号】2008年03期 【原文出处】《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昆明)2007年1期第24~25页 【作者简介】赵红云,双柏县机关幼儿园。 德育是教育中最古老的话题之一,德育教育是幼儿教育的基石,如何搞好幼儿的德育是关系到祖国繁荣和发展的千秋大业,尤其是在素质教育已成为主旋律的今天,德育更应该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不同时代的要求、特定的教育目标、社会的性质以及社会现实状况等,决定着德育的内容。在当前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人的观念也已随之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人们原有的思维方式、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如价值观、人生观发生了倾斜,理想信念淡化,过分注重实惠,只重眼前利益,追求物质享受,把个人价值的实现作为人生的唯一目标,从而出现了“拜金主义”、“功利主义”、“金钱至上”等不良思想,而把人应该遵守的基本道德置于脑后。 这些问题的存在,与当前社会现状和经济潮流的影响有着极大的关系,我们不可能完全杜绝。但是,现阶段,我们在对幼儿进行德育时,不妨从这些方面多加注意,从注重培养孩子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以及动手、动脑、合作、公平竞争等能力入手。 一、开展德育实践,丰富幼儿经验 1.利用多种渠道进行教育。从幼儿年龄特点和幼儿对道德认识的特点出发,选取具体、形象的道德情景和良好的道德行为做内容,运用故事、图片、幻灯、木偶、情景表演、游戏等形式,采用情感体验法、角色游戏法、移情法等生动的教学手段,将品德内容具体化、趣味化,直观形象地帮助幼儿理解初步的道德观念,培养幼儿尊老爱幼、爱护公物、关心他人、互相帮助等良好道德品质。 2.利用多种时机进行教育。将道德行为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贯穿于整个幼儿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通过各种场合、各种活动引导幼儿实践,经常培养,反复教育,逐步养成好习惯。不断让幼儿在活动中学会帮助和关心他人和集体的观念,培养幼儿友爱、谦让、互助、热爱集体的情感。 3.有针对性创设活动区和组织活动。根据当前独生子女自理能力差、依赖性强的特点,制定各年龄段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标准,保教人员有意识地锻炼幼儿的能力,组织“扣纽扣、系鞋带、穿衣裤”等活动,并开展“看谁穿得快”的竞赛活动,增添了活动的乐趣,使幼儿从小学会做一些自己能做的事。培养幼儿遵守社会公德、讲文明礼貌的良好行为和习惯。为使幼儿自我意识逐渐走向社会化,慢慢地让幼儿学会做一些有益集体的事。教师有意识地让幼儿一起收拾活动室、归类玩具、摆桌椅、整理图书,每天安排幼儿轮流做值日生,使孩子不仅学会了自己的事自己做,同时也愿意为同伴和集体服务,有了初步的责任感和义务感。 4.通过节日活动,向幼儿进行“爱”的教育,萌发幼儿爱的情感。每年以节日如:“三八”节、“母亲节”为契机,开展“母子同乐”等主题活动,通过母子共同参与娱乐游戏,观看孩子的节目,“给妈妈说一句贴心话,帮妈妈做一件事,送一件节日礼物”等“献爱心”活动,培养亲子之间的感情。 5.结合重大节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系列活动。结合“五一”节、“国庆”节和每年的四月、十月作为重点宣传月,进行爱国主义环境创设,展示“英雄人物”、“祖国风光”、“风土人情”、“各民族大家庭”、“珍稀动植物”和“宝贵的特产”等图片,让幼儿参与节日布置,打扫环境和活动室。教师随机引导观察,使幼儿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各年龄段、各班级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班级特色,结合向英雄学习等活动制定月安排、周计划及主题活动计划。教师组织幼儿、家长共同收集有关祖国、家乡的名胜古迹、风土人情的图片。在教室、走廊共同布置“我们向奥运健儿学习”、“热爱伟大祖国”等版面的布置,把弘扬民族精神教育内容融入到生动有趣的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激发幼儿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家园配合,增强效果 幼儿的德育教育关系到幼儿人格成长和将来与社会的融合。幼儿园与家庭合作进行同步德育,有必要的现实意义;教师和家长只有发挥出自身独特的作用,才能使幼儿园、家庭、社区等多方面真正协调起来,共同挖掘幼儿的道德教育的“各种资源”,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品德,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使家长能更加全面了解幼儿园德育教育要求,有的放矢地做好家庭德育工作,改变他们“重智轻德”的思想,有利于家长提高自身素质,以良好的思想品德为子女作表率。同时通过家庭德育教育先进典型、合格家长典型、家长助教等,提高了家长“以德育儿”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推进了德育工作的开展。 1.开设讲座,帮助家长提高科学育儿经验。请有经验幼儿教师开设诸如“幼儿行为习惯培养”、“如何提高幼儿的自立意识与能力”、“如何实施幼儿素质教育”等专题讲座。讲课要理论联系实际,内容要深入浅出,语言要通俗易懂,贴近家长的要求。同时还要帮助家长解决具体操作的问题,才会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2.开发家长资源,丰富德育教育内容。由于父母与幼儿的亲情关系的影响,他们往往对来自家庭中的教育因素的影响接受得更快一些,更多一些。所以要培养幼儿的优良品德和行为习惯,必须要有家庭教育的配合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1) 为促进家园之间的平等交流,发挥家长们的能动性,可建立幼儿园家长委员会、班级家长委员会,从而构建家长参与幼儿园管理,幼儿园发挥家长资源优势的互动网络,让家长成为幼儿园德育教育的研究者与设计者。(2) 让家长进一步了解幼儿园的教学内容、生活作息、程序与课程,定期组织家长开放活动,让家长自由选择观摩时间,使家长能全方位了解孩子的在园情况、幼儿园的课程设置,请家长一起参与幼儿园德育课程的构建。充分挖掘家长的聪明才智,邀请有特长的家长来园当助教,讲一些如“如何保护牙齿”等专题课。(3) 还应该组织各种形式的亲子活动,开展集体性和小组性的家庭活动小组活动,活动主要以幼儿为主,鼓励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让孩子和家长一起参加到寻找、选择材料,设计表演形式,制作道具等一系

浅谈幼儿德育教育的意义及实施华

浅谈幼儿德育教育的意义及实施 摘要:德育教育就是人生源头上的引导者,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要想做人,首先做事,良好的品德,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幼儿德育将影响到整个德育工程的质量。《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的品德教育要以情感教育和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并贯穿于幼儿的一日生活及各个领域的活动之中。幼儿的德育工作有一定难度,所以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要对幼儿充满爱心,用爱的纽带联结师生关系、同伴之间和谐的环境气氛,使幼儿情感得到和谐完美的发展,同时,我们要针对幼儿年龄特点,探索幼儿德育渗透规律,把德育工作做得更好。任何一个人都可以的心中都可以找到它的根底!那么作为家长和幼儿园的教师该做些什么?如何去做? 关键词:幼儿德育教育实施重要性 “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这句谚语阐释了品德的重要,古人云“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就是小时候养成的行为习惯就像与生俱来的一样,长大了都不会轻易改变,因此,作为幼儿园老师应重视幼儿期对孩子进行的品德教育,完善其人格魅力,使其成为已个品德高尚、对社会有用的人。只要把自爱之心扩大到爱别人,我们就可以把自爱变成美德!这种美德,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习惯,因此我们应抓住幼儿养成教育的关键期,培养幼儿良好的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使幼儿终身受益。 有这样一个故事讲述了一个很优秀的留学大学生回国后找不到工作,而原因仅仅是因为他在留学期间乘坐地铁曾经逃过几次票,我想每个公司不用这位优秀的青年无非是因为他们认为他的德育有问题,对于公司来说,信誉是十分重要的,而这位年轻的留学生给他们留下的却是不信任,不放心。 可见,德育在社会上是永远不会被淘汰的,相反,会被每个单位,甚至每个人重视,是占据人格评价中重要的一部分,因此,我们要做一个社会认可的人必须得有良好的思想德育,然而,要拥有良好的思想德育却要从幼儿时期开始培养和教育。 一、幼儿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及容

幼儿德育教育

浅谈幼儿德育教育

————————————————————————————————作者:————————————————————————————————日期: 2

浅谈幼儿德育教育 摘要:在2001年教育部颁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实施细则中,明确指出从小班到大班在礼貌教育上有了不同层次的要求。但是,如今我国的独生子女居多,存在的问题也比较多,他们如同温室里的花朵,家庭中的皇帝和小公主,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出现了娇惯任性、情绪波动大、攻击性行为较多等亲社会行为极差的现象。因此对幼儿进行文明礼貌教育至关重要。 关键词:德育的意义;一日活动;节日;家庭。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日子是越过越好了,但人们的德育意识开始淡薄了。俗话说:“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就是说要培养一个人的把德育放在前面,教会孩子如何做人,如何生活。 幼儿园作为培养人的重要场所,对于现今幼儿存在的道德意识单薄的问题,应加大思想品德教育的力度,力争让幼儿体、智、德、美、劳全面发展。正真实现素质教育。陶行知先生曾指出,幼儿阶段的教育是最重要的教育。人生最重要的习惯、倾向及良好的心理品质,多半是在六岁前形成的。幼儿从小获得优秀的品质、良好的行为习惯将受益终身。 幼儿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 1、理论意义 "德"即是指人道德品质行为的一种表现。幼儿德育就是幼儿园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与认知特征,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幼儿进行思想、道德及行为能力等方面的培养的一种教育活动。它是通过幼儿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使其形成具有一定社会与环境所需的品德、行为的教育。简单的说:幼儿园的德育是指教师综合多种教育方法和途径,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培养幼儿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教育。它以社会公德、生活习惯、文明礼貌等规范为主要内容,旨在培养幼儿诚实守信、礼貌待人、坚强勇敢的道德品质;培养幼儿热爱祖国、关爱生命的道德情感;使其养成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行为规范的习惯。幼儿德育教育既包括培养,也包括形成,培养是途径,形成是目标。 德育是一项基础教育,是我们开展其它教育活动的前提和保证,是幼儿园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它处于幼儿教育工作的首要位置,是我们进行一切教育工作的根本,也是我们教育工作的根本所在。德育工作贯穿于幼儿教育的全过程,贯穿于幼儿生活的各个方面,整合于语言、社会、健康等领域之中,渗透在学习、生活、游戏及娱乐等活动之中,融入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里。幼儿期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期,是对幼儿进行道德品质教育的重要阶段,幼儿德育对促进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起着主导的决定性作用。 二十一世纪的社会是知识竞争的社会,二十一世纪的教育是创新的教育。现代社会,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是家中的小皇帝。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几乎成了所有父母最大的心愿,在这种心态的驱使下,人们对教育的关注视线也正在转移,越来越关注基础教育--幼儿教育已成为被关注的重点,抓好幼儿时期教育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浅谈幼儿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浅谈幼儿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杨同代 幼儿的德育工作有一定难度,所以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要对幼儿充满爱心,用爱的纽带联结师生关系、同伴之间和谐的环境气氛,使幼儿情感得到和谐完美的发展,同时,我们要针对幼儿年龄特点,探索幼儿德育渗透规律,把德育工作做得更好。“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这句谚语阐释了品德的重要,古人云“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就是小时候养成的行为习惯就像与生俱来的一样,长大了都不会轻易改变,因此,作为幼儿园老师应重视幼儿期对孩子进行的品德教育,完善其人格魅力,使其成为已个品德高尚、对社会有用的人。只要把自爱之心扩大到爱别人,我们就可以把自爱变成美德!这种美德,任何一个人都可以的心中都可以找到它的根底!那么作为家长和幼儿园的教师该做些什么?如何去做? 一、纠正错误方法,树正确观念 现今独生子女普遍,家长应正确对待孩子的行为,纠正错误的教养方式,树立正确的观念,不能抱有“他打你一拳,你也还他一拳”的错误心理。幼儿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家庭对幼儿个体的身心发展的影响是通过家长的教养行为来实现的。因为父母在家庭生活中的表现一般是最坦率而无掩饰的。幼儿模仿性强,辨别力差,家长一些不良的、错误的言行对幼儿的发展有很大的消极影响。如,家庭中父母“过度关心、过度替代、过度教育、过度要求”等错误的教育方式,结果使一部分幼儿成为依赖性强,缺乏最起码的生活自理能力,缺乏道德

约束力,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胆怯、粗暴。因此家长必须在孩子面前以身作则,树立榜样,使他健康成长,避免出现心理畸形。 二、家园联动,经验共享 由于幼儿园、家庭密切联系,使原来的家庭配合幼儿园教育变成为家园同步教育、共同教育。这不但对幼儿的德育发展水平有明显的提高,而且对改变家长的教育方式也有积极的影响作用。孩子与家长在共同的生活中,互相学习;家长与教师在互相沟通中,同步教育孩子。但对于家长来说,他们毕竟不是专业的教育者,有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有着一定的难度,因此,通过家长会、家园联系窗、组织相关的专题讲座,向家长宣传幼儿早期德育的重要性,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三、创设宽松、和谐的精神环境和丰富多彩的物质环境,陶冶幼儿的道德情操 首先,每天幼儿入园时,园长、一名教师和保健老师都站在大门口迎接幼儿,互相问好,遇到有幼儿生病时,亲切询问耐心指导。教师之间互助友爱,同事之间谁家有困难互相帮助。班上有哪个孩子生病了,教师打电话问候安慰,条件许可时让幼儿也说一句安慰的话;有公益活动,教师带头给灾区捐钱捐物,积极参加助残活动;让大班的孩子帮助小班的孩子学穿衣服,扶着小班的孩子爬楼梯;让小班的孩子把自己喜爱的玩具送给大班的孩子玩;让快上一年级的孩子把图书送给小班的孩子看。通过营造愉快和谐的校园氛围,给孩子爱的熏陶,养成好的德育行为。再次,在图书角里多放一些《孔融让梨》、《司马

幼儿园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幼儿园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摘要】在幼儿园中开展德育教育,有助于幼儿能够形成一个良好的个性,能够为其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做好铺垫。故此,在幼儿园中,开展德育教育对幼儿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主要围绕德育教育,简要分析在幼儿园中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关键词】幼儿园;德育教育;重要性 前言 在幼儿教育中,德育教育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良好品德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要培养幼儿礼貌待人、勇敢诚实等良好品德,以及培养他们活泼开朗的性格,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幼儿园中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1.1有助于推动幼儿的全面发展 幼儿的全面发展包括以下多个方面[1],第一是智力的发展,第二是品德的发展,第三是身体的发展,第四是性格的发展等等。在幼儿的发展过程中,性格以及品德的发展在其中扮演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个好的性格以及品德有助于推动幼儿的全面发展。根据相关资料研究表明,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智力发展不是其根本因素,就如许多成功人士并不是都非常聪明,但是他们大多都有着较好的性格与品质。例如以下几种品质,第一是诚实守信的品质,第二是自我控制能力,第三是永不放弃的精神,第三是乐观的性格等等。这些品质的形成是需要从小来培养的,幼儿时期是形成良好性格的重要时期。故此,要在幼儿园开展德育教育。1.2有助于加快幼儿的社会化进程 幼儿的社会化指的是在学习当中,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让他们摒弃一些丑恶的行为,让幼儿明辨是非的能力得到相应的提升,使的他们在面对一些消极的影响时,能够积极的面对,能够让他们学会待人接物,减少“问题儿童”的产生概率。 1.3有助于培养独生子女的情商 由于之前我国推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导致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受到了大家的关注与重视,独生子女尽管在智力水平的发展方面呈现出更大的优势,但是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所呈现出以下几种行为,极大的影响他们将来的发展,第一是行为任性,第二是性格乖张,不考虑别人的感受,第三是自主能力较差等等。因为独生子女大多受到家庭的极度溺爱,许多事情都是由家长一手包办,这样就使得他们的独立性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使得幼儿的社交能力较弱。

浅析学前儿童品德发展的特点意义及其教育论文

浅析学前儿童品德发展的特点意义及其教育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学前教育越来越受到广大家长的重视和关注。孩子还未出生,就进行胎教,一出生全家总动员,开发幼儿智力已引起社会、学校和家庭的普遍关注。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出现了“忽视对儿童品德的早期培养和对儿童行为习惯的长早期训练”,即“重智力,轻德育”的现象。作为幼儿学者,我认为这个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对于孩子来说,不到3岁就学习书法、舞蹈、英语等,学习的重担压得孩子喘不过气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家长和幼教老师往往忽视了孩子的道德品质教育,使我们的孩子在德、智方面不能全面协调的发展。其实,早期品德教育对幼儿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幼儿时期是一个人品德教育过程的起始阶段,是良好道德品质和能力开始形成的关键时期,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形成于幼儿期,因此对幼儿良好品德的培养,应该像智力启蒙一样,应及早的重视孩子的品德起步教育,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是其他一切教育的基础。 关键词:幼儿教育;品德教育;特点;意义;方法 品德教育是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实现社会道德个体化的过程。幼儿时期正是一个人品德教育过程的起始阶段,是良好心理品质和能力开始形成的关键时期。由于现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孩子数量的减少,许多孩子在家里不是“小皇上”就是“小公主”,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使得我们的孩子养成了许多不好的行为习惯。比如自私、讲假话、没礼貌、任性、行为无拘无束、遇到困难就大哭大闹等。这些行为习惯

的出现都反映出了我们在孩子品德教育方面的薄弱。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指出:六岁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培养得好,以后只需顺着他继续增高的培养下去,自然成为社会优良分子。倘若培养的不好,那么,习惯成了不易改,倾向定了不易移,态度决了不易变。也就是说一个人道德品质形成于幼儿期,因此幼儿良好品德的培养,应该像智力启蒙一样及早被重视。因为这个时期的孩子大脑神经活动具有高度的可塑性,容易接受外界的各种刺激,并在大脑中留下深刻的痕迹。那么,幼儿品德发展特点以及对于孩子的成长有什么重要的意义,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好的方法来培养孩子高尚的道德情操呢?现就学习这门课程的经验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幼儿品德发展特点 1、社会性发展是品德形成的基础和前提 品德发展是社会性发展的动力和重要条件,以下是学前儿童不同阶段品德、社会性发展比较。 品德发展 年龄阶段主要任务和特点 0-3岁适应和萌芽阶段1岁以内没有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 1-3岁能做出一些符合成人要求的道 德行为,但极不稳定, 尚不可能掌握抽象的道德原则。 主要任务:适应社会现实。 3-6、7岁情境品德发展阶段道德行为的动机往往受当前的刺激情

浅谈德育教育对幼儿的重要性

幼儿园德育教育论文 浅 谈 德 育 教 育 对 幼 儿 的 重 要 性

摘要:如今我国的独生子女居多,存在的问题也比较多,他们如同温室里的花朵,家庭中的皇帝和小公主,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出现了娇惯任性、情绪波动大、攻击性行为较多等亲社会行为极差的现象。因此对幼儿进行文明礼貌教育至关重要。 关键词:幼儿德育行为习惯启蒙教育道德观念品质 我国是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我们的祖先历来注重文明礼貌教育,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礼貌待人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是我们国家民族文明、进步的表现。现在,文明礼貌不仅反映了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心、相互尊重的友好关系,而且也反映了人们自身文化修养水平。文明礼貌是良好的道德行为,英国教育家洛克说:“事实上,一切教育都归结为养成幼儿的良好习惯,往往自己的幸福都归结于自己的习惯。”文明礼貌是一种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心理学研究发现,整个幼儿阶段是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俗话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习惯,因此,我们应抓住幼儿养成教育的关键期,培养幼儿良好的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使幼儿终身受益。 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实施细则中,明确指出从小班到大班在礼貌教育上有了不同层次的要求。但是,如今我国的独生子女居多,存在的问题也比较多,他们如同温室里的花朵,家庭中的皇帝和小公主,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出现了娇惯任性、情绪波动大、攻击性行为较多等亲社会行为极差的现象。因此对幼儿进行文明礼貌教育至关重要。 全球现代化过程中,新的思想、新的观念不断出现。给幼儿德育教育,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我们应该用新的观念看待新一代人才的素质。事物的发展,在于新旧事物的更替和求新的过程。如果一味沿袭传统事物,则发展必将缓慢,幼儿德育也是这样。需要我们更新观念,冲破旧思维。作为幼儿一线教育者,有责任去探讨在新形势下,如何使幼儿德育更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对新型人才的需要,促进幼儿更加全面健康的发展。 一、目前幼儿园德育中存在的问题

浅谈幼儿园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浅谈幼儿园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幼儿在园一日学习和生活中德育规范的形成是非常重要的。作为幼儿园教师应从小处着手,细心观察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举一动,采用最适合幼儿特点的方法,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为此,每学期要求各班教师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在每周保教计划中,明确在集体教育、小组教育、自由活动、户外活动和游戏活动等五个领域,对幼儿行为习惯、自理能力等方面的教育要求,力求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受到良好的品德教育。 养成教育开展要多形式、多方法。在日常工作中,应十分重视对德育途径多样性的研究和实践,利用环境的直观性、形象性、具体性和可感知性等特点,开展德育活动。具体做法:(1)通过每周的礼仪教育、每个月的主题等活动,让幼儿在听听、看看、讲讲中国历史、学英雄,激发幼儿崇高的爱民族、爱英雄的情感。(2)通过“祖国名胜”“可爱的家乡”等主题活动,运用幻灯、儿歌、图片、展览等形式,从幼儿最感兴趣的角度入手,使幼儿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体验爱祖国、爱家乡……在日常与人交往和游戏中要能够说“请”“对不起”“没关系”“谢谢”等礼貌用语。(3)设立以“我是小小工程师”“我有一双小小手”等区域活动角和自然角,让幼儿在自主学习中,积极参与、互相谦让、友好相处。(4)教学活动是幼儿德育的主渠道,融德育于教学之中,构建多层面多角度的互动立体教育网络,采用多媒体教学技术,丰富幼儿德育的内容、途径与方法。(5)要求幼儿在每天入园或离园时,要学会运用“您好”和“再见”等礼貌用语。(6)通过家长会、家园宣传栏和家长学校讲座等,邀请家长参与幼儿德育工作,发挥家园共育在幼儿良好习惯养成教育中的作用。 俗话说:“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家长的品德个性、行为习惯、处世为人,对幼儿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极大的影响。所以,在幼儿的品德养成教育中,应该构建幼儿园、家庭和社区联手合作的德育体系。通过家访、家长会、家长开放日、接待家长来访等,有助于在家长和教师间架设沟通和互动的桥梁。教师可以通过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了解家长对子女教育的态度等,向家长宣传科学育儿的方法,帮助他们端正教育观念。家长也在与教师的互动中,了解幼儿园教育的特点,以此保证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的协调一致,使幼儿德育产生实效。

幼儿德育教育目标

四、幼儿德育和劳动教育方面 本学期,我们要继续加强孩子品德、习惯培养: (一)集体生活 1.要学会解决小朋友之间的问题,能宽容、谦让,与同伴友好相处。不打人骂人,不为一些小事吵闹或报告老师。 2.同伴做错事时,可以请老师来批评,但不应幸灾乐祸。要有爱心和同情心,不讥笑同伴的缺点和错误,更不能讥笑同伴的生理缺陷。 3.自己做错事,能勇于承认,不强找理由,要诚实,不撒谎。做了错事,也不必沮丧,改了就好。 4.要借用别人的东西,应有礼貌地请求,同时注意爱护。用完后,马上送还,并向人家道谢。别人向自己借用东西时,应乐意地借给他人。 5.自己不小心碰撞了别人,会说“对不起”,别人碰了自己,当别人道歉后,会说“没关系”。 6.接受别人帮助时,要学会道谢。 7.走路时脚步要轻。在集体中行走,要注意不要碰撞小朋友。 8.在集体生活中,能按要求参加集体活动,要常常想到小同伴。集体用的东西,不专捡好的,拿到什么就用什么,从小养成对事物不斤斤计较的好习惯。 9.在与人交往时,使用礼貌用语。如“您早”、“您好”、“请您”、“谢谢”、“对不起”、“没关系”等。 (二)游戏活动中 1.在游戏中,知道不应该和同伴争夺玩具或独占玩具。幼儿园的玩具是

大家的,应该共同使用。能和小朋友友好合作地开展各种游戏。 2.在游戏中应遵守规则,学会作自我控制,不能随心所欲,大声叫喊或自由走动。学会尊重别人的意见,不能总是支配其他小朋友。 3.游戏中要关心同伴,互相帮助,若是同伴跌倒,要主动扶他起来;若发现同伴有困难,只要自己能做到的,就应该热情帮助;自己力所不能及的时候,应立刻报告老师。 4.游戏结束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正确评价自己和同伴的优缺点,巩固优点,克服缺点,提出建议,使今后的游戏开展得更好。 (三)上课、作业时要做到 1.上课时,要注意听讲,不要打断别人的发言,自己要发言时,应先举手。 2.要敢于在集体面前发表自己的意见。发言时,态度大方,发言声音要响亮。 3.作业时,不东张西望,不做小动作,不打扰影响同伴的学习。 (四)其他活动 1.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不爬踩桌椅,不在墙上乱涂,保持公共场所卫生。 2.爱护花草树木,不能乱踩、乱折,不用手去摇晃小树。 3.坐在椅子上,不要摇晃椅子,不把脚跷在椅子上;也不要坐桌子或随便坐在地上。 4.来园时,要向老师问早、问好;离园时要向老师说“再见”。 5.客人来了,要向客人问好,给客人让座;客人走了,要与客人道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