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二部塑胶件结构设计参考资料资料

研发二部塑胶件结构设计参考资料资料
研发二部塑胶件结构设计参考资料资料

第一章塑胶零件的结构设计

1.1材料的选择

塑胶材料的种类繁多,对不同类型的产品有不同要求,在设计时应与相应的法规人员讨论,要满足法规提出的防火或生物兼容性要求。

不同材料的防火等级见附录(包括GE,奇美,TORAY,BAYER,台化)。

提供防火等级证明时,只要提出证明的编号即可。

1.2壁厚的选择

塑胶零件的壁厚对零件的质量影响很大,壁厚过小时成型的流动阻力大,大形复杂的零件就很难充满型腔,塑胶壁厚的最小尺寸应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脱模时能经受脱模机构的冲击与震动;

装配时能承受足够的紧固力。

塑胶零件规定有最小壁厚值,它随塑胶品种牌号和零件大小不同有不同,推荐如下壁厚:

ABS,PC+ABS,PC, 透明PC,透明ABS,壁厚为:2.0-3.5mm

一些小的外观零件(如按键帽,灯罩,旋钮)可以做到1.2-2.0mm

同一个塑胶零件的壁厚尽可能一致,否则可能会由于壁厚不均而产生壁厚处缩水。

1.3拔模斜度的设计

在塑胶零件的内表面和外表面,沿脱模方向均应设计足够的拔模斜度,否则会难以脱模,或顶出时拉伤,擦坏塑胶零件。还有一点,拔模斜度小就蚀纹浅,会造成外观件易脏,推荐如下拔模斜度:(设计斜度比纹路要求斜度大0.5度)

?对于监护仪器的后壳,如需要出行位:行位一侧前模推荐0-0.5度,后模推荐0.5-1度。前壳推荐的拔模

斜度为:据纹的粗细前后模分别为2-3度。

?对于大件产品,如主机外壳,显示器前后壳,推荐前后模都为3度,对于旋钮等小件推荐前模拔模1-2

度。

?对于侧面外形由曲面构成时,要保证在分模处曲面的切线方向与拔模方向的夹角不小于拔模角,否则会

在产品的P.L.面附近出现拉伤。

1.4柱位的设计

1)柱位的功能:通常塑胶件柱位用来支撑PCBA,固定PCBA或胶件本身,固定电子元器件,或联接产品

的前后壳,它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高度容易调整。所以,一般情况下,要尽量用柱子端面形成的平面

作为支撑面。避免用几条筋位形成的平面作为支撑面。

2)柱子的拔模及高度:柱子高度大于10mm时,通常都用司筒顶出,所以其拔模斜度可以取得很小或0度。

可以把内孔取为0度,外表面取为0.25度。柱子高度小于10mm时,模具上可能用镶件,拔模斜度可以把内孔取0.5度,外表面取1度。如希望能调整高度,请在图上标明,要求模具加工时,考虑调整高。一般清况下,M3自攻螺钉柱的高度不要大于30mm,太高了柱子的司筒针容易被胶流冲弯变形。

3)柱子的大小尺寸:由于高度大于10mm的柱位通常是用司筒顶出,柱子的外径和内径就有限制。

常用的司筒的外径系列为: 4.0、4.5、5、6、6.5、7、8、10、12

常用的司筒针系列为:1.5、2.0、3.0、3.5、4.0、4.5、5.0

其对应的关系如下表格。

司筒

针系

1.5

2.0

3.0 3.5

4.0 4.5

5.0

司筒

外径系列 4.0

5

4.0 4.5 5

6 7

5 6

6.5 7

5 6

6.5

7 8

6 6.5

7 8

6 6.5

7 8

7 8

10

8 10

12

柱位的内径是由司筒针磨小而得到的,由上表可以看出,不要设计壁厚小于1.0mm的柱子,也最好不设计外径不是标准值的柱位。

当采用无尖自攻螺钉去固定PCBA或其它零件到塑胶件上时,塑胶柱尺寸按螺纹紧固件选用指南进行

设计。同时为了好拧螺钉,常要在柱子的端部作一倒角或小台阶。

4)柱子根部的处理:通常容易出现两种情况:缩水或阴影(或夹水纹),为了防止出现缩水,需要把柱子

根部减胶,同时把司筒针加长,如已出现阴影(或夹水纹)需要把柱子根部加胶或把司筒针作短。所以对于壁厚为3mm,柱子直径大于等于6mm时(拧M3自攻螺钉)为防缩水,在模具加工时先在柱子根部减胶。到试模时如出现阴影,再加胶。(柱子的根部注意要求,顶针面与火山口面不等高,减少应力)5)预埋螺柱的选择使用:对于需要经常拆装,或需要维修的地方,需要使用预埋(热压)螺柱,用普通螺

钉来代替自攻螺钉, 具体的预埋和热压螺母的设计请参考相关的指引。热压或预埋螺母后胶柱不得有开裂或溢胶现象。

预埋螺柱与塑胶件联接的开裂问题:

由于预埋螺柱冷却时的尺寸变化与塑胶件的收缩值相差太大,会使预埋螺柱的周围产生很大的内应力,而造成塑胶件开裂,对于高刚性的工程塑料更为严重。

基于内应力比较大,PC正常情况下禁用预埋,PC+ABS也不推荐,特别对与预埋螺柱数量多于4时,还有螺柱不等高的,造成螺柱种类太多,容易出错;同时,还有因为放置时间过长,会造成注塑机料筒里材料由于高温时间过长而变质。

下面列出M2、M2.5、M3、M4自攻螺丝柱,M3、M4热压螺丝柱,M3、M4预埋螺丝柱的设计尺寸:

设计时请参照上面图内尺寸设计螺丝柱。

1.5加强筋位的设计

?加强筋的作用是增加塑胶零件的强度,和避免零件变形,如果单用增加壁厚的办法来提高塑胶零件的强度,

常常是不合理的,其一是容易出现缩水,其二是提高了注塑成本,加强筋不要设计的过厚,否则容易在其根部出现缩水,也不要太薄,太薄了易出现走胶不齐。推荐的厚度为:模具加工为大水口时,零件加强筋根部厚度小于壁厚的1/2(如监护仪的后壳,显示器后壳).筋的顶部厚度不要小于1mm. 模具加工为小水口时,零件加强筋根部厚度小于壁厚的2/5,筋的顶部厚度不要小于0.8mm。

?关于加强筋的拔模斜度:对于通常的加强筋,其两侧的拔模斜度可按以上厚度要求取。对于高度有特别要

求的加强筋,可取两侧0.1-0.25度,这时的加强筋就会要做镶件。如果可能的话,在加强筋上增加柱位,可以帮助出模。(如下图)

D=0.1°-0.2°

柱位上的加强筋:胶柱在结构允许情况下必须设计加强筋。柱位上的加强筋由于是跟柱位一起顶出,可以比普通的加强筋高得多,其高度方向上比柱位端面低1-3mm就可以了。同时,柱位的加强筋尽量对称加工,以保证柱位变形尽量小。其形状如图1,指示的斜度为D=3-5度。

1.6装饰缝(美工线)、止口、叉骨、扣位的设计

1)装饰缝,止口与叉骨的设计

设计装饰缝是为了弥补塑胶件变形带来外观的缺陷,为了保证塑胶零件之间的外形相互配合良好,装拆

方便,需要在相互配合的地方设计止口与叉骨。

象监护仪前后壳装饰缝一般不小于0.8x0.8mm,监护仪后壳与电池门之间装饰缝不小于0.6x0.6mm,止

口与叉骨的设计多种多样,止口与叉骨的形状推荐如图2、图3所示。特别注意减胶要均匀,渐变,不

要突变,否则外观面易形成阴影。

止口设计经验

(完整版)12级复合材料结构设计参考资料

复合材料结构设计参考资料复合材料与工程 考试形式 笔试闭卷 考试时间和地点 时间:2015年6月25日14:00--15:40 地点:材料学院A107 题型与分数分布 一.名词解释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计算题

一、绪论 1.复合材料: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具有不同的化学或物理性质的组分材料组成的一种与组分材料性质不同的新材料,且各组分材料之间具有明显的界面。 一相为连续相,称为基体;起连接增强体、传递载荷、分散载荷的作用。 一相为分散相,称为增强体(增强相)或功能体。是以独立的形态分布在整个连续相中的,两相之间存在着相界面。(分散相可以是增强纤维,也可以是颗粒状或弥散的填料) 主要起承受载荷的作用,赋予复合材料以一定的物理、化学功能。 2.复合材料分类: A按基体材料分:树脂基的复合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无机非金属复合材料 B按分散相形态分:连续纤维增强、纤维织物增强、片状材料增强、短纤维增强、颗粒增强C按增强体材料种类分类:玻璃纤维、碳纤维、有机纤维、金属纤维、陶瓷纤维。 D按用途分类:结构复合材料:利用复合材料的各种良好力学性能用于制造结构的材料。 功能复合材料:指具有除力学性能以外其他物理性能的复合材料 3.复合材料的结构层次: 三次结构:纤维缠绕压力容器,即平常所说的制品结构(a) 二次结构:从容器壁上切取的壳元即是由若干具有不同纤 维方向的单层材料按一定顺序叠合而成的层合 板(b) 一次结构:层合板的一个个铺层,是层合板的基本单元(c) 二、单层板的宏观力学分析 1.单层板的正轴刚度 正向:也就是说应力方向与坐标方向一致方向为正向,相反为负向。 正面:截面外法线方向与坐标轴方向一致的面,否则为负面。 σ1和σ2——表示正应力分量:拉伸为正,压缩为负,也就是使整 个单层板产生拉伸时的应力为正应力,而使单层板产生压缩时的应 力为负应力。 τ12——表示剪应力分量:其中正面正向为正;负面负向也为正。 A.力学实验 a.纵向单轴试验: 纵向泊松比v1是单层板由于纵向单轴应力σ1而引起的横向线应变ε2(1)与纵向线应变ε1(1)的比值。(ε2(1)表示的是这个应变是由纵向应力σ1引起的) b.横向单轴试验

塑胶结构设计资料

第一章结构建模 第一节结构建模简述 1、建模就是构建模型,在产品结构设计中,建模指的是构建三维外观模型,通过专业的三 维设计软件对看得见但摸不着的ID平面进行立体的呈现。 第二节产品模板介绍及自顶向下的设计理念 1、自顶向下的设计理论 1)首先创建一个顶级组件,也就是总装配图,后续工作是指围绕这个构建展开; 2)给这个顶级组件创建一个骨架,骨架相当于地基,骨架在自顶向下设计理念中是最重要的部分,骨架做得好坏,直接影响后续好不好修改。 3)创建子组件,并在子组件中创建零件,所有子组件与零件装配方式按默认(缺省)装配;4)所有子组件主要零件参照骨架绘制,其外形大小与装配位置由骨架来控制; 5)零件如需改动外形尺寸与装配位置,只需要改动骨架,重生零件即可。 第三节构建骨架模型 1、构建骨架基本要求如下: 1)外形要尽量贴近ID外形,外观曲面模具不走行位(行位又称滑块,是模具解决倒扣的机构),拔模角不小于3o; 2)要求前壳能偏面(抽壳)不小于3mm,底壳不少于3mm; 3)尺寸要方便修改,外形尺寸要能加长、加宽、加厚至少2mm,零件重生后而特征不失败; 4)零碎曲面要尽可能少。 2、做骨架的基本步骤如下: 1)参照ID图构建外形曲线; 2)构建前壳曲面; 3)构建底壳曲面; 4)构建公共曲面; 5)绘制前壳其他曲线; 6)绘制底壳其他曲线; 7)绘制左右前后侧面曲线。 第二章产品结构布局设计 第一节前壳与底壳的止口设计 1、止口分为公止口、母止口: 2、止口的作用: 1)限位。防止壳体装配时错位、产生段差。止口的作用是防止前壳朝外变形,同时防止前壳朝外变形,同时防止底壳朝内缩。 2)防ESD。止口也称为静电墙,可以阻挡静电从外进入内部,从而保护内部电子元器件,所以在设计时尽可能保留整圈止口的完整。 3、止口设计的原则:

【塑料橡胶制品】塑料结构件设计规范

(塑料橡胶材料)塑料结构 件设计规范

塑料制品的结构设计 塑料制品的结构设计又称塑料制品的功能特性设计或塑料制品的工艺性。 §1.1塑料制品设计的一般程序和原则 1.1.1塑料制品设计的一般程序 1、详细了解塑料制品的功能、环境条件和载荷条件 2、选定塑料品种 3、制定初步设计方案,绘制制品草图(形状、尺寸、壁厚、加强筋、孔的位置等) 4、样品制造、进行模拟试验或实际使用条件的试验 5、制品设计、绘制正规制品图纸 6、编制文件,包括塑料制品设计说明书和技术条件等。 1.1.2塑料制品设计的一般原则 1、在选料方面需考虑:(1)塑料的物理机械性能,如强度、刚性、韧性、弹性、吸水性以及对应力的敏感性等;(2)塑料的成型工艺性,如流动性、结晶速率,对成型温度、压力的敏感性等;(3)塑料制品在成型后的收缩情况,及各向收缩率的差异。 2、在制品形状方面:能满足使用要求,有利于充模、排气、补缩,同时能适应高效冷却硬化(热塑性塑料制品)或快速受热固化(热固性塑料制品)等。 3、在模具方面:应考虑它的总体结构,特别是抽芯与脱出制品的复杂程度。同时应充分考虑模具零件的形状及其制造工艺,以便使制品具有较好的经济性。 4、在成本方面:要考虑注射制品的利润率、年产量、原料价格、使用寿命和更换期限,尽可能降低成本。

§1.2塑料制品的收缩 塑料制品在成型过程中存在尺寸变小的收缩现象,收缩的大小用收缩率表示。 式中S——收缩率; L0——室温时的模具尺寸; L——室温时的塑料制品尺寸。 影响收缩率的主要因素有: (1)成型压力。型腔内的压力越大,成型后的收缩越小。非结晶型塑料和结晶型塑料的收缩率随内压的增大分别呈直线和曲线形状下降。 (2)注射温度。温度升高,塑料的膨胀系数增大,塑料制品的收缩率增大。但温度升高熔料的密度增大,收缩率反又减小。两者同时作用的结果一般是,收缩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3)模具温度。通常情况是,模具温度越高,收缩率增大的趋势越明显。 (4)成型时间。成型时保压时间一长,补料充分,收缩率便小。与此同时,塑料的冻结取向要加大,制品的内应力亦大,收缩率也就增大。成型的冷却时间一长,塑料的固化便充分,收缩率亦小。 (5)制品壁厚。结晶型塑料(聚甲醛除外)的收缩率随壁厚的增加而增加,而非结晶型塑料中,收缩率的变化又分下面几种情况:ABS和聚碳酸酯等的收缩率不受壁厚的影响;聚乙烯、丙烯腈—苯乙烯、丙烯酸类等塑料的收缩率随壁厚的增加而增加;硬质聚氯乙烯的收缩率随壁厚的增加而减小。 (6)进料口尺寸。进料口尺寸大,塑料制品致密,收缩便小。 (7)玻璃纤维等的填充量。收缩率随填充量的增加而减小。 表2-1、表2-2、表2-3为常用塑料的成型收缩率。

塑胶件结构设计规范

塑胶零件结构设计规范
摘要 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和产品的增加,为了造型的需要产品结构件中塑料零件用 的越来越多。那么在具体设计塑料零件的结构时需要考虑哪些方面的问题?怎样合理地设计 塑料零件的结构?如何选择塑料零件的材料?壁厚选择多少合适?等等。 本文对这些具体问 题进行了详细的总结。希望对大家在今后的设计中有所帮助并希望大家一起来补充完善。 关键词 塑料零件、壁厚、脱模斜度、加强筋、材料选择 1、零件的形状应尽量简单、合理、便于成型 1.1 在保证使用要求前提下,力求简单、便于脱模,尽量避免或减少抽芯机构,如采用下 图例中(b)的结构,不仅可大大简化模具结构,便于成型,且能提高生产效率。
1.2 利用转换区的方法来防止突然的递变。

1.3 利用肋及浮凸物和铸空法使设计更合理。
1.4 转角处用圆弧过渡。

1.5 尽量让浮凸物与外壁或肋相连。
1.6 如果肋本身即与外壁间隔相当远,则最好加上角板。
2、零件的壁厚确定应合理 塑料零件的壁厚取决于塑件的使用要求, 太薄会造成制品的强度和刚度不足, 受力后容 易产生翘曲变形 , 成型时流动阻力大 , 大型复杂的零件就难以充满型腔。 反之, 壁厚过大, 不但浪费材料,而且加长成型周期,降低生产率,还容易产生气泡、缩孔、翘曲等疵病。因 此制件设计时确定零件壁厚应注意以下几点: 2.1 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小壁厚; 2.2 零件的各部位壁厚尽量均匀, 以减小内应力和变形。 不均匀的壁厚会造成严重的翘曲 及尺寸控制的问题; 2.3 承受紧固力部位必须保证压缩强度; 2.4 避免过厚部位产生缩孔和凹陷; 2.5 成型顶出时能承受冲击力的冲击。

塑料件结构设计 加强筋设计

塑料件结构设计-(5)加强筋设计 浏览?发布时间?15/05/10基本设计守则 ??? 加强筋在塑胶部件上是不可或缺的功能部份。加强筋有效地如『工』字型,增加产品的刚性和强度而无需大幅增加产品切面面积,但没有如『工』字型筋,倒扣结构将难於成型,对一些经常受到压力、扭力、弯曲的塑胶产品尤其适用。此外,加强筋更可充当内部流道,有助模腔充填,对帮助塑料流入部件的支节部份很大的作用。 ??? 加强筋一般被放在塑胶产品的非接触面,其伸展方向应跟随产品最大应力和最大偏移量的方向,选择加强筋的位置亦受制於一些生产上的考虑,如模腔充填、缩水及脱模等。加强筋的长度可与产品的长度一致,两端相接产品的外壁,或只占据产品部份的长度,用以局部增加产品某部份的刚性。要是加强筋没有接上产品外壁的话,末端部份亦不应突然终止,应该渐次地将高度减低,直至完结,从而减少出现困气、填充不满及烧焦痕等问题,这些问题经常发生在排气不足或封闭的位置上。 加强筋一般的设计 ??? 加强筋最简单的形状是一条长方形的柱体附在产品的表面上,不过为了满足一些生产上或结构上的考虑,加强筋的形状及尺寸须要改变成如以下的图一般。 ??? 加强筋的两边必须加上出模角以减低脱模顶出时的摩擦力,底部相接产品的位置必须加上圆角以消除应力过分集中的现象,圆角的设计亦给与流道渐变的形状使模腔充填更为流畅。此外,底部的宽度须较相连外壁的厚度为小,产品厚度与加强筋尺寸的关系图a说明这个要求。图中加强筋尺寸的设计虽然已按合理的比例,但当从加强筋底部与外壁相连的位置作一圆圈R1时,图中可见此部分相对外壁的厚度增加大约50%因此,此部份出现缩水纹的机会相当大。如果将加强筋底部的宽度相对产品厚度减少一半(产品厚度与加强筋尺寸的关系图b),相对位置厚度的增幅即减至大约20%,缩水纹出现的机会亦大为减少。由此引伸出使用两条或多条矮的加强筋比使用单一条高的加强筋较为优胜,但当使用多条加强筋时,加强筋之间的距离必须较相接外壁的厚度大。加强筋的形状一般是细而长,加强筋一般的设计图说明设计加强筋的基本原则。留意过厚的加强筋设计容易产生缩水纹、空穴、变形挠曲及夹水纹等问题,亦会加长生产周期,增加生产成本。

塑胶结构设计规范

第一章塑胶结构设计规范 1、材料及厚度 1.1、材料的选取 a. ABS:高流动性,便宜,适用于对强度要求不太高的部件(不直接受冲 击,不承受可靠性测试中结构耐久性的部件),如内部支撑架(键板支架、LCD支架)等。还有就是普遍用在电镀的部件上(如按钮、侧键、导航键、电镀装饰件等)。目前常用奇美PA-757、PA-777D等。 b. PC+ABS:流动性好,强度不错,价格适中。适用于作高刚性、高冲击韧 性的制件,如框架、壳体等。常用材料代号:拜尔T85、T65。 c. PC:高强度,价格贵,流动性不好。适用于对强度要求较高的外壳、按 键、传动机架、镜片等。常用材料代号如:帝人L1250Y、PC2405、PC2605。 d. POM具有高的刚度和硬度、极佳的耐疲劳性和耐磨性、较小的蠕变性和吸 水性、较好的尺寸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良好的绝缘性等。常用于滑轮、传动齿轮、蜗轮、蜗杆、传动机构件等,常用材料代号如:M90-44。 e. PA坚韧、吸水、但当水份完全挥发后会变得脆弱。常用于齿轮、滑轮等。 受冲击力较大的关键齿轮,需添加填充物。材料代号如:CM3003G-30。 f. PMMA有极好的透光性,在光的加速老化240小时后仍可透过92%的太阳光, 室外十年仍有89%,紫外线达78.5% 。机械强度较高,有一定的耐寒性、耐腐蚀,绝缘性能良好,尺寸稳定,易于成型,质较脆,常用于有一定强度要求的透明结构件,如镜片、遥控窗、导光件等。常用材料代号如:三菱VH001。 1.2 壳体的厚度 a. 壁厚要均匀,厚薄差别尽量控制在基本壁厚的25%以内,整个部件的最 小壁厚不得小于0.4mm,且该处背面不是A级外观面,并要求面积不得大于100mm2。 b. 在厚度方向上的壳体的厚度尽量在1.2~1.4mm,侧面厚度在1.5~1.7mm; 外镜片支承面厚度0.8mm,内镜片支承面厚度最小0.6mm。 c. 电池盖壁厚取0.8~1.0mm。 d. 塑胶制品的最小壁厚及常见壁厚推荐值见下表。 塑料料制品的最小壁厚及常用壁厚推荐值(单位mm)

塑胶件结构设计基础知识

塑胶件结构设计基础知识 一、塑胶件 塑胶件设计时尽可能做到一次成功,对某些难以保证的地方,考虑到修模时 给模具加料难、去料易,可预先给塑料件保留一定的间隙。 常用塑料介绍 常用的塑料主要有ABS、AS、PC、PMMA、PS、HIPS、PP、POM 等,其 中常用的透明塑料有PC、PMMA、PS、AS。高档电子产品的外壳通常采用 ABS+PC;显示屏采用PC,如采用PMMA则需进行表面硬化处理。日常生活中 使用的中低档电子产品大多使用HIPS 和ABS 做外壳,HIPS因其有较好的抗老化性能,逐步有取代ABS 的趋势。 常见表面处理介绍 表面处理有电镀、喷涂、丝印、移印。ABS、HIPS、PC 料都有较好的表面 处理效果。而PP料的表面处理性能较差,通常要做预处理工艺。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模内转印技术(IMD)、注塑成型表面装饰技术(IML)、魔术镜(HALF MIRROR)制造技术。 IMD与IML的区别及优势: 1. IMD膜片的基材多数为剥离性强的PET,而IML的膜片多数为PC. 2. IMD注塑时只是膜片上的油墨跟树脂接合,而IML是整个膜片履在树脂上 3. IMD是通过送膜机自动输送定位,IML是通过人工操作手工挂 1.1外形设计 对于塑胶件,如外形设计错误,很可能造成模具报废,所以要特别小心。外

形设计要求产品外观美观、流畅,曲面过渡圆滑、自然,符合人体工程。 现实生活中使用的大多数电子产品,外壳主要都是由上、下壳组成,理论上 上下壳的外形可以重合,但实际上由于模具的制造精度、注塑参数等因素影响, 造成上、下外形尺寸大小不一致,即面刮(面壳大于底壳)或底刮(底壳大于面壳)。可接受面刮<0.15mm,可接受底刮<0.1mm。所以在无法保证零段差时,尽量 使产品:面壳>底壳。 一般来说,上壳因有较多的按键孔,成型缩水较大,所以缩水率选择较大, 一般选0.5%。 底壳成型缩水较小,所以缩水率选择较小,一般选0.4%。 即面壳缩水率一般比底壳大0.1% 1.2装配设计 指有装配关系的!#_5$____零部件之间的装配尺寸设计。主要注意间隙配合和公差的控制。 1.2.1止口 指的是上壳与下壳之间的嵌合。设计的名义尺寸应留0.05~0.1mm 的间隙, 嵌合面应有1.5~2°的斜度。端部设倒角或圆角以利装入。 上壳与下壳圆角的止口配合。应使配合内角的R 角偏大,以增大圆角之间 的间隙,预防圆角处的干涉。 1.2.2扣位 主要是指上壳与下壳的扣位配合。在考虑扣位数量位置时,应从产品的总体 外形尺寸考虑,要求数量平均,位置均衡,设在转角处的扣位应尽量靠近转角, 确保转角处能更好的嵌合,从设计上预防转角处容易出现的离缝问题。

塑胶产品结构设计基本规则

塑胶产品结构设计基本规则 设计基本规则 壁厚的大小取决于产品需要承受的外力、是否作为其它零件的支撑、承接柱位的数量、伸出部份的多少以及选用的塑胶材料而定。一般的热塑性塑料壁厚设计应以4mm为限。从经济角度来看,过厚的产品不但增加物料成本,延长生产周期”冷却时间〔,增加生产成本。从产品设计角度来看,过厚的产品增加引致产生空穴”气孔〔的可能性,大大削弱产品的刚性及强度。 最理想的壁厚分布无疑是切面在任何一个地方都是均一的厚度,但为满足功能上的需求以致壁厚有所改变总是无可避免的。在此情形,由厚胶料的地方过渡到薄胶料的地方应尽可能顺滑。太突然的壁厚过渡转变会导致因冷却速度不同和产生乱流而造成尺寸不稳定和表面问题。 对一般热塑性塑料来说,当收缩率”Shrinkage Factor〔低于0.01mm/mm时,产品可容许厚度的改变达;但当收缩率高于0.01mm/mm时,产品壁厚的改变则不应超过。对一般热固性塑料来说,太薄的产品厚度往往引致操作时产品过热,形成废件。此外,纤维填充的热固性塑料于过薄的位置往往形成不够填充物的情况发生。不过,一些容易流动的热固性塑料如环氧树脂”Epoxies〔等,如厚薄均匀,最低的厚度可达0.25mm。 此外,采用固化成型的生产方法时,流道、浇口和部件的设计应使塑料由厚胶料的地方流向薄胶料的地方。这样使模腔内有适当的 压力以减少在厚胶料的地方出现缩水及避免模腔不能完全充填的现象。若塑料的流动方向是从薄胶料的地方流向厚胶料的地方,则应采用结构性发泡的生产方法来减低模腔压力。 平面准则

在大部份热融过程操作,包括挤压和固化成型,均一的壁厚是非常的重要的。厚胶的地方比旁边薄胶的地方冷却得比较慢,并且在相接的地方表面在浇口凝固后出现收缩痕。更甚者引致产生缩水印、热内应力、挠曲部份歪曲、颜色不同或不同透明度。若厚胶的地方渐变成薄胶的是无可避免的话,应尽量设计成渐次的改变,并且在不超过壁厚3:1的比例下。下图可供叁考。 转角准则 壁厚均一的要诀在转角的地方也同样需要,以免冷却时间不一致。冷却时间长的地方就会有收缩现象,因而发生部件变形和挠曲。 此外,尖锐的圆角位通常会导致部件有缺陷及应力集中,尖角的位置亦常在电镀过程后引起不希望的物料聚积。集中应力的地方会在受负载或撞击的时候破裂。较大的圆角提供了这种缺点的解决方法,不但减低应力集中的因素,且令流动的塑料流得更畅顺和成品脱模时更容易。下图可供叁考之用。

塑料件结构设计5-加强筋设计

塑料件结构设计-(5)加强筋设计 浏览发布时间15/05/10基本设计守则 加强筋在塑胶部件上是不可或缺的功能部份。加强筋有效地如『工』字型,增加产品的刚性和强度而无需大幅增加产品切面面积,但没有如『工』字型筋,倒扣结构将难於成型,对一些经常受到压力、扭力、弯曲的塑胶产品尤其适用。此外,加强筋更可充当内部流道,有助模腔充填,对帮助塑料流入部件的支节部份很大的作用。 加强筋一般被放在塑胶产品的非接触面,其伸展方向应跟随产品最大应力和最大偏移量的方向,选择加强筋的位置亦受制於一些生产上的考虑,如模腔充填、缩水及脱模等。加强筋的长度可与产品的长度一致,两端相接产品的外壁,或只占据产品部份的长度,用以局部增加产品某部份的刚性。要是加强筋没有接上产品外壁的话,末端部份亦不应突然终止,应该渐次地将高度减低,直至完结,从而减少出现困气、填充不满及烧焦痕等问题,这些问题经常发生在排气不足或封闭的位置上。 加强筋一般的设计 加强筋最简单的形状是一条长方形的柱体附在产品的表面上,不过为了满足一些生产上或结构上的考虑,加强筋的形状及尺寸须要改变成如以下的图一般。 加强筋的两边必须加上出模角以减低脱模顶出时的摩擦力,底部相接产品的位置必须加上圆角以消除应力过分集中的现象,圆角的设计亦给与流道渐变的形状使模腔充填更为流畅。此外,底部的宽度须较相连外壁的厚度为小,产品厚度与加强筋尺寸的关系图a说明这个要求。图中加强筋尺寸的设计虽然已按合理的比例,但当从加强筋底部与外壁相连的位置作一圆圈R1时,图中可见此部分相对外壁的厚度增加大约50%因此,此部份出现缩水纹的机会相当大。如果将加强筋底部的宽度相对产品厚度减少一半(产品厚度与加强筋尺寸的关系图b),相对位置厚度的增幅即减至大约20%,缩水纹出现的机会亦大为减少。由此引伸出使用两条或多条矮的加强筋比使用单一条高的加强筋较为优胜,但当使用多条加强筋时,加强筋之间的距离必须较相接外壁的厚度大。加强筋的形状一般是细而长,加强筋一般的设计图说明设计加强筋的基本原则。留意过厚的加强筋设计容易产生缩水纹、空穴、变形挠曲及夹水纹等问题,亦会加长生产周期,增加生产成本。(https://www.360docs.net/doc/969922268.html,)

塑胶产品结构设计注意事项(20200915043207)

塑胶产品结构设计注意事项 目录 第一章塑胶结构设计规范 1、材料及厚度 1.1 、材料选择 1.2 、壳体厚度 1.3 、零件厚度设计实例 2、脱模斜度 2.1 、脱模斜度要点 3、加强筋 3.1 、加强筋与壁厚的关系 3.2 、加强筋设计实例 4、柱和孔的问题 4.1 、柱子的问题 4.2 、孔的问题 4.3 、“减胶”的问题 5、螺丝柱的设计 6、止口的设计 6.1 、止口的作用 6.2 、壳体止口的设计需要注意的事项 6.3 、面壳与底壳断差的要求 7、卡扣的设计 7.1 、卡扣设计的关键点 7.2 、常见卡扣设计 7.3 、

第一章塑胶结构设计规范 1、材料及厚度 1.1 、材料的选取 a. ABS :高流动性,便宜,适用于对强度要求不太高的部件(不直接受冲击,不 承受可靠性测试中结构耐久性的部件),如内部支撑架(键板支架、LCD支 架)等。还有就是普遍用在电镀的部件上(如按钮、侧键、导航键、电镀装饰 件等)。目前常用奇美PA-757 、PA-777D 等。 b. PC+ABS :流动性好,强度不错,价格适中。适用于作高刚性、高冲击 韧性的制件,如框架、壳体等。常用材料代号:拜尔T85、T65。 c. PC:高强度,价格贵,流动性不好。适用于对强度要求较高的外壳、 按键、传动机架、镜片等。常用材料代号如:帝人L1250Y 、PC2405 、 PC2605 。 d. POM 具有高的刚度和硬度、极佳的耐疲劳性和耐磨性、较小的蠕变性和 吸水性、较好的尺寸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良好的绝缘性等。常用于滑轮、 传动齿轮、蜗轮、蜗杆、传动机构件等,常用材料代号如: M90-44 。 e. PA坚韧、吸水、但当水份完全挥发后会变得脆弱。常用于齿轮、滑轮等。 受冲击力较大的关键齿轮,需添加填充物。材料代号如: CM3003G-30 。 f. PMMA 有极好的透光性,在光的加速老化240小时后仍可透过92% 的太阳 光,室外十年仍有89% ,紫外线达78.5% 。机械强度较高,有一定的耐寒 性、耐腐蚀,绝缘性能良好,尺寸稳定,易于成型,质较脆,常用于有

(整理)典型设计参考资料.

本次初步设计正文用宋体四号,1.5倍行距。编码按照:第六章 6.1 6.1.1类推。以下典型设计仅供参考,周五下午排好版审定初稿。 一、涝池设计 1、设计原则 涝池布设在沟头、路旁和田间地头等地段,以拦水保护道路和农田设施为主要作用,一般要距沟头、沟边10米以上或选择在村庄、道路等宜形成径流的低洼地,修筑涝池5处,以集蓄径流、防止道路冲刷或沟头前进,同时解决畜禽饮水及小片园地灌溉用水。 2、池场工程 涝池一般以圆形为主,也可根据地形设施为方形和多边形,由于其主要起拦水护冲作用,一般不用防渗处理。 3、设计容积 涝池设计容积在100——200立方米,顶宽大于1米,安全超高大于0.5米,内坡比1:1.5,外坡比1:1。 4、涝池断面设计(见附图) ①设计为土质涝池; ②形状与大小依据具体地形设计,深度一般为 m,容积100~200m3; ③岸埂顶宽1~2m,迎水坡1:1~1:1.5,外坡1:1。 蓄水计算公式V=3/5πR2H

式中V——蓄水容积(m3),根据当地涝池建设情况取200m3; H——有效水深(m),为了安全期间,设计涝池水深为2m,超过0.5m。 R——圆的半径(m),按照蓄水量推算的半径为7.5m。 5、放线与施工 ①依据来水量及地形条件,确定涝池形状、规格及进出口,在实定放样作为施工参考; ②施工采用挖掘机开挖,挖出的土料堆放在池周,每层堆放厚度不超过30cm,然后用推土机碾压夯实,人工配合整修边埂及池底; ③铺垫粘土,人工夯实,池底用10~15cm粘土做防渗层。(详见附图)进行防渗处理。 6、涝池的管理 ①每年暴雨期制定专人巡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防止渗漏垮塌或直接冲毁; ②每年清淤一次,确保有足够的容积。 7、设置位置及工程量 根据实地勘察,项目区确定涝池数量为座,布设在项目区的1 条流域中,依据上述公式计算的工程量见表1—1,设计图见各流域设计报告。 表1—1项目区涝池建设规模及工程量统计表

塑料件结构设计详解-精

塑料件结构设计

通用塑胶零件设计 1、术语和定语 1.1 缩水、缩痕 制品表面产生凹陷的现象,由塑胶体积收缩产生,常见于局部内厚区域,如加强肋或 柱位与面交接区域。 1.2 缩孔 制品局部肉厚处在冷却过程中由于体积收缩所产生的真空泡,叫缩孔。 1.3 气泡 塑胶熔体含有空气、水份及挥发性气体时,在注塑成型过程空气、水份及挥发性气体 进入制品内部而残留的空洞叫气泡。 1.4 缺胶、不饱模 塑胶熔体未完全充满型腔。 1.5 毛边、批锋 塑胶熔体流入分模面或镶件配合面将发生锁模力足够,但在主浇道与分 流道会合处产 生薄膜状多余胶料为 1.6 烧焦 一般所谓的烧焦,包括制品表面因塑胶降解导致的变色及制品的填充末端焦黑的现象; 烧焦是指滞留型腔内的空气在塑料熔体填充时未能迅速排出(困气),被压缩而显著升 温,将材料烧焦。

通用塑胶零件设计 1.7 熔接痕、夹水纹 模具采用多浇口进浇方案时,胶料流动前锋相互汇合;孔位和障碍物区域,胶料流动前锋也会被一分为二;壁厚不均匀的情况也会导致熔接痕。 1.8 喷痕、蛇纹 高速通过浇口的塑胶熔体直接进入型腔,然后接触型腔表面而固化,接着被随后的塑 胶熔体推挤,从而残留蛇行痕迹。侧浇口,塑胶经过浇口后无滞料区域或滞料区域不 充足时,容易产生喷痕。 1.9 银丝、银条 制品表面或表面附近,沿塑料流动方向呈现的银白色条纹。 银丝的产生一般是塑胶中的水分或挥发物或附着模具表面的水分等气化所致,注塑机 螺杆卷入空气有时也会产生银条。 1.10破裂、龟裂 制品表面裂痕严重而明显者为破裂,制品表面呈毛发状裂纹,制品尖锐角处常呈现此 现象谓之龟裂,也常称为应力龟裂。 1.11表面光泽不良 制品表面失去材料本来的光泽,形成乳白色层膜、模糊状态等皆可称为表面光泽不 良。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第三章作业及参考资料

第三章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习题及作业 一、思考题 1、 试述少筋梁、适筋梁和超筋梁的破坏特征,在设计中如何控制梁的破坏形态。 2、 什么是有效截面高度、相对受压区高度、界限相对受压区高度、最小配筋率和最大配筋 率? 3、 梁的截面高度、截面宽度与哪些因素有关,设计中通常如何选取? 4、 梁中共有几种钢筋,其作用分别是什么? 5、 受弯构件计算中采用了几个基本假定,这些基本假定是什么?如何理解? 6、 单筋矩形截面梁的计算方法是什么?对矩形截面受弯构件而言,为提高其受弯承载力, 可采取的措施有多少种?其中最有效的是哪种? 7、 何时采用双筋截面梁?双筋截面梁的计算方法是什么?双筋截面梁有少筋或超筋问题 吗?如何在设计中进行控制? 8、 T 形截面形成的原因?如何计算T 形截面最小配筋率,为什么? 9、 T 形截面的计算方法是什么?工程中何时采用T 形截面进行计算? 10、翼缘在受拉区的T 形截面对承载力有无影响?工程中还有无应用价值?若有价值何时采用? 二、作业题 1、某办公楼一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梁的计算跨度m l 2.50 ,承受均布线荷载,其中可变荷载标准值为8m kN /,永久荷载标准值为9.5m kN /(不包括梁的自重),拟采用C30混凝土和HRB335级钢筋,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环境类别为一类。钢筋混凝土容重为25m kN /3。试设计该构件所需的纵向钢筋面积,并选配钢筋。 2、某办公楼一矩形截面简支梁,截面尺寸为200X450mm 2 ,计算跨度4.5m ,承受均布荷载设计值为79kN/m (含自重)。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环境类别为一类。混凝土强度等级C30,钢筋采用HRB500级。A 、试设计该梁?B 、若该梁已经配有HRB500级受压钢筋3 20,受拉钢 筋需要多少? 3、已知梁截面尺寸为b ×h =250×500mm ,混凝土强度等级C30,纵向钢筋级别为HRB335,受压区配有216钢筋,受拉区配有625钢筋,试求该梁能够承受的极限弯矩是多少? 4、一T 形截面梁,截面尺寸如图,混凝土强度等级C30,钢筋级别为HRB400,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环境类别为一类。试按以下三种弯矩设计值M ,分别设计纵向受拉钢筋面积。 (1)M=300kNm(a s =40mm) (2)M=500kNm(a s =65mm) (1)M=600kNm(a s =65mm)

(完整版)土木工程毕业设计参考资料 基础设计

第九章基础设计 9.1概述 基础是高层建筑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F11,P164]。在整个工程中,基础部分的工程量大、造价高、工期长,同时,由于基础承托着上部结构的全部重量和外部作用力,又属于地下隐蔽工程,其设计和施工质量直接关系着建筑物的安危,一旦出事补救并非容易[F13,P2]。因此,应当充分认识到基础设计的重要性。 基础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F11,P187][F27,P511] ⒈基础的型式、构造和尺寸应能适应上部结构的需要,符合使用要求; ⒉基底压力不超过地基承载力或桩基承载力,基础总沉降量和差异沉降量应控制在允许值范围内; ⒊要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耐久性。 9.1.1基础选型 基础结构的型式很多[F13,P1],选择哪一种基础型式,应根据建筑物的性质、上部结构的特点及荷载大小、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施工条件、场地和环境等因素综合考虑、认真比较,不可机器套用。概括地说,要在保证安全和使用的前提下尽量选择施工周期较短及经济的方案。[F14,P326]地基-基础-上部结构是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因此基础设计一定要考虑它们三者共同工作和相互制约的内在关系。当上部结构的刚度和整体性较差、地基软弱、不均匀时,基础刚度应适当加强;而上部结构刚度和整体性较好,地基较均匀,也不特别软弱时,基础的刚度要求可适当放宽。[F14,P326] 目前我国高层建筑常用的基础型式主要有筏板基础、箱形基础和桩基础。

筏板基础适用于上部结构荷载较大、地基较好、无地下室或地下室使用空间要求灵活的房屋。箱形基础刚度大,整体性好,适用于软弱地基上的荷载大、对不均匀沉降或防水要求较高的情况。当基底以下持力层有足够的承载力[F13,P210],并且地基沉降计算范围内土层的压缩性较低[F13,P76],易满足沉降计算要求时,宜优先选用浅基础。当地基土质较差,采用上述各类基础仍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或不经济时,宜采用桩基础。表9-1[F21,P265]列出了我国部分高层建筑的基础型式。 我国部分高层建筑基础现状表表9-1

塑胶件制品结构设计资料

塑胶件制品结构设计资料 1.0选择材料的考虑因素 1.1不同材料的特性 (3) 2.0壁厚[Wall Thickness] 2.1不同材料的常用壁厚 (7) 3.0加强筋(Ribs) (8) 4.0出模角[Draft Angle] (9) 4.1Draft Standard (10) 5.0支柱(Boss) (12) 6.0支柱套(Boss holder) (14) 7.0虚位定义 (15) 8.0六角孔配圆Pin的设计(紧钉) (16) 9.0六角nut的装配方法 (17) 10.0扣位 (18) 10.1其它常用扣位设计 (19) 10.1.1永久式三瓣爪 (19) 10.1.2可拆卸式三瓣爪 (19) 10.1.3Figure公仔扣位设计(冬菇头) (19) 10.1.4玩具子弹扣位设计 (19) 11.0超音波焊接技术(Ultrasonic Welding) (21) 12.0LCD的装配 (22) 13.0橡胶按钮[Rubber key]设计 (24) 14.0PCB的设定 (28) 15.0电池厢 15.1厢电池门计设基本守则 (30) 15.2电池门计设基本守则 (31) 15.3电池门基本装配方法 (33) 15.4电池匣 (34) 16.0滑轮(pulley) (35) 17.0喇叭的基本装配方法(speaker)

17.1喇叭筒 (36) 17.2定位骨 (36) 17.3喇叭坑 (36) 17.4喇叭孔 (37) 17.5H形坑位 (37) 18.0止口 (38) 19.0对叉骨 19.1一般叉骨 (39) 19.2U形叉骨 (40) 20.0Slide switch及On/Off switch设计 (42) 21.0擦穿位与碰穿位的设计 (47) 22.0绞位设计 (50) 23.0齿轮的使用指引 23.1正齿轮(spur gear) (54) 23.2复齿轮(compound gear) (54) 23.3皇冠齿(crown gear) (55) 23.4蜗齿轮(worm gear) (55) 23.5螺旋齿(helical gear) (56) 23.6伞齿(bevel gear) (56) 23.7内齿轮(internal gear) (57) 24.0齿轮箱的基本设计守则 24.1滑轮盖 (58) 24.2齿轮串 (59) 24.3齿轮轴 (60) 24.4齿轮箱 (61) 24.5齿轮虚位 (62) 24.5.1正齿轮 (62) 24.5.2蜗齿轮 (63) 24.6牙箱叉位 (64) 25.0离合器[Clutch] 25.1双向clutch (65) 25.2单向clutch (65) 25.3双向离心clutch (66) 26.0Pro_batch指令的使用 (67)

塑胶产品结构设计 卡扣

2.4,扣位 2.4.1,扣位也称卡扣,是塑胶件连接固定的常用结构,在强度要求不高的情况下可以用于代替螺丝固定.扣位设计在于“扣”,需要结合紧密,保证测试强度,达到安装目的即可.卡扣常做在装饰件固定,面底壳组装,屏固定,按键限位,盖体扣合,方向球等结构处. 2.4.2,卡扣分公扣,母扣,公扣为凸,母扣为凹.卡扣原理: 扣合前:有导向斜角引导扣合方向,公母扣均做导入角,一般取60°,45°. 扣合中:公扣弹性臂变形压入,弹性臂要保证变形,强度要足够,一般变形量≧扣合量. 扣合后:公扣凸与母扣凹贴合,分离方向不易取出,要求扣合面或扣合角小于导向斜角. 2.4.3,卡扣常见形式及尺寸 a.装饰件扣合,一般为一端插入,另一端扣合,扣合量0.3-0.7mm,插入0.6-1.5mm,如装饰片,电池盖,屏固定及充电器面底壳扣合等,也有全扣位结构,扣位较多,还会增加辅助导向骨.如手机盖,在此不做介绍. 图2.4.3a b.下图结构常见内部隐藏扣,不易拆卸,死扣结构;在公扣部件上做插穿结构,可通过插穿孔方便拆卸. 如路由器将公扣结构作在面壳壁厚内侧,母扣做在底壳内部,很难拆卸.液晶显示屏外壳也做类似死扣. 图2.4.3b c.下图结构常见面底壳组装,第一组图在组合后常会在公扣端加管位骨限制错开,第二组则可以不用特别要求.母扣与公止口组合,公扣与母止口组合;和母扣与母止口组合,公扣与公止口组合的两种情况可以按下面两组图结构进行相应修改即可,安装方式类似.

图2.4.3c d.强脱扣位,由材质,韧性决定,材质越软可以强脱越多.一般单边强脱ABS:0.3mm,PC:0.5,PP:0.8, TPE:1.5等,强脱同所承载的壁厚韧性有关,韧性足可以稍微加大强脱深度.具体依结构实际情况定. 图2.4.3d e.手感扣,通常作在滑动结构上,如电池盖,旋转环等结构.一端为弹扣状,另一端为齿或圆柱. 另一种不作弹扣,直接强扣强出,扣合量一般在0.3-0.8之间.

数码产品结构设计参考资料

小型数码产品结构设计指南 小型数码产品的结构设计是实现产品功能的关键,这不仅需要与产品外观相协调,更要考虑后序的生产装配、喷漆、喷绘、模具设计制造等各个方面。 小型数码产品的形体结构设计牵扯知识范围十分广泛,主要有: 1. 材料选用 ; 2. 表面处理 ; 3. 加工手段 ; 4. 包装装潢 ; 这些因素的运用直接影响着小型数码产品的生命和外观形象的变化。可以说设计者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产品的生命力和产品的档次高低,高档次产品不一定是高造价,运用低造价设计出高档次的产品是设计者高水平高素质的体现。 1. 要评审造型设计是否合理可靠,包括制造方法,塑件的出模方向、出模斜度、抽芯、结构强度,电路安装(和电路设计人员配合)等是否合理。 2. 根据造型要求确定制造工艺是否能实现。包括模具制造、产品装配、外壳的喷涂、丝印、材质选择、须采购的零件供应等。 3. 确定产品功能是否能实现,用户使用是否最佳。 4. 进行具体的结构设计、确定每个零件的制造工艺。要注意塑件的结构强度、安装定位、紧固方式、产品变型、元器件的安装定位、安规要求,确定最佳装配路线。 5. 结构设计要尽量减小模具设计和制造的难度,提高注塑生产的效率,最小限度的减低模具成本和生产成本。 6. 确定整个产品的生产工艺、检测手段,保证产品的可靠性。 一、塑料件的设计指南 1.工程塑料的性能简介: 1.1有些固态物质具有分子排布有序,致密堆积的特性,如食用盐,糖,石 英,矿物质和金属。其它表现为固态物质,并不形成有规则的晶体排列方式。 它们只是冷却成为无序的或随机的分子团,称为无定型聚合物。非晶体物质不是真正的固体,最普通的例子就是玻璃,它们只是过冷的,极端粘稠的液体。 塑料树脂可以分为结晶型和无定型的。结晶型是相对的概念,由于聚合物的分子链大而复杂,所以不能够向无机化合物那样有完美的晶体排列次序。

塑料件结构设计基本原则

塑料件结构设计基本原则

可怜的机械狗之塑料件结构设计基本原则(一) 一,产品结构设计前言 正式进入话题之前,咱先抱怨两句,机械工程的待遇可真不咋地,奉劝想要进入机械行业的童鞋们三思后行。待遇低,工作环境差就算了,可美女咋也凤毛麟角呢!都说机械好就业,工作稳定,可那初始工资真是没得说,就说自己刚毕业时,每月2000块,去厂房里做装配工,铁块在手里滚来滚去,整天脏兮兮的,还累的跟狗一样。可相比较其他呢,那些学计算机的,学财务,学管理的,那待遇真是没法比,想我当时就是因为看这个专业名字好听,就跳坑里了。虽然这个说,可梦想仍在,咱还是要向着那里走着,一点一点地走。 进入正题,在玩具,消费类电子产品,大小家电,汽车等相关行业中,都离不开产品的结构设计,各种有形的产品,配件等都必须先确定其外形,所以是产品结构设计是产品研发阶段的核心之一。就拿消费类电子产品来说,结构,硬件,软件是产品研发的三个主要工作团体,而硬件与结构又是结合最紧密的。 一般公司要研发一款产品,首先是市场部签

发开发指令,经过部门评审后,研发部开始进行结构外观建模,然后再进行建模评审,评审通过后,才开始内部的结构设计,然后才是做手板,开模,试模,试产,量产等。而其中的内部结构设计就是产品结构设计师最主要的工作内容。在我国,工业外观设计跟结构设计是分开的,就是说决定产品初步外观的并不是机构工程师,而是工业设计师,他们会依照市场调差和基本的性能需要去绘制产品的外观,这个当然需要一定绘画艺术和审美能力。可怜大多说人都怀疑作为理工科的结构工程师欠缺这些细胞,可事实好像也是这样。最近接手国外的一个充电器产品,是他们已经做好了3D图,要我们来开模生产,可是拿到手后根本开不了膜,不符合开模要求,当然做个样品可以用3D打印做出来,可想要大批量的还是要靠传统模具。这体现了结构工程师的作用了,尽可能保证产品用料,外观,性能,工艺,装配的最佳化,就是在各个环节省钱省时省力,想想就够累的啊! 二,塑料件料厚 我们接触的很多产品是塑料件,其大部分塑料件都是通过塑胶模具注塑成型,而料厚是塑料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第三章作业及参考资料讲解学习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第三章作业及参考资 料

第三章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习题及作业 一、思考题 1、试述少筋梁、适筋梁和超筋梁的破坏特征,在设计中如何控制梁的破坏形 态。 2、什么是有效截面高度、相对受压区高度、界限相对受压区高度、最小配筋率 和最大配筋率? 3、梁的截面高度、截面宽度与哪些因素有关,设计中通常如何选取? 4、梁中共有几种钢筋,其作用分别是什么? 5、受弯构件计算中采用了几个基本假定,这些基本假定是什么?如何理解? 6、单筋矩形截面梁的计算方法是什么?对矩形截面受弯构件而言,为提高其受 弯承载力,可采取的措施有多少种?其中最有效的是哪种? 7、何时采用双筋截面梁?双筋截面梁的计算方法是什么?双筋截面梁有少筋或 超筋问题吗?如何在设计中进行控制? 8、T形截面形成的原因?如何计算T形截面最小配筋率,为什么? 9、T形截面的计算方法是什么?工程中何时采用T形截面进行计算? 10、翼缘在受拉区的T形截面对承载力有无影响?工程中还有无应用价值?若有价值何时采用? 二、作业题 1、某办公楼一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梁的计算跨度m ,承受均布线荷 l2.5 载,其中可变荷载标准值为8m kN/(不包括梁 kN/,永久荷载标准值为9.5m 的自重),拟采用C30混凝土和HRB335级钢筋,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环境

类别为一类。钢筋混凝土容重为25m kN/3。试设计该构件所需的纵向钢筋面积,并选配钢筋。 2、某办公楼一矩形截面简支梁,截面尺寸为200X450mm2,计算跨度4.5m,承受均布荷载设计值为79kN/m(含自重)。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环境类别为一类。混凝土强度等级C30,钢筋采用HRB500级。A、试设计该梁?B、若该梁已经配有HRB500级受压钢筋320,受拉钢筋需要多少? 3、已知梁截面尺寸为b×h=250×5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C30,纵向钢筋级别为HRB335,受压区配有216钢筋,受拉区配有625钢筋,试求该梁能够承受的极限弯矩是多少? 4、一T形截面梁,截面尺寸如图,混凝土强度等级C30,钢筋级别为 HRB400,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环境类别为一类。试按以下三种弯矩设计值M,分别设计纵向受拉钢筋面积。 (1)M=300kNm(a s=40mm) (2)M=500kNm(a s=65mm) (1)M=600kNm(a s=65mm) 以下为参考资料

01 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基础部分及参考书

2011年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基础考试大纲一、科目 1.高等数学 2.普通物理 3.普通化学 4.建筑材料 5.理论力学 6.材料力学 7.结构力学 8.流体力学 9.土力学与地基基础 10.工程测量 11.结构设计 12.建筑施工与管理 13.结构试验 14.电工学 15.工程经济 16.计算机与数值方法 二、大纲 1、高等数学 1.1空间解析几何 向量代数直线平面柱面旋转曲面二次曲面空间曲线 1.2微分学 极限连续导数微分偏导数全微分导数与微分的应用 1.3积分学 不定积分定积分广义积分二重积分三重积分平面曲线积分积分应用 1.4无穷级数 数项级数幂级数泰勒级数傅里叶级数 1.5常微分方程 可分离变量方程一阶线性方程可降阶方程常系数线性方程 1.6概率与数理统计

随机事件与概率古典概型一维随机变量的分布和数字特征 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参数估计假设检验方差分析一元回归分折 1.7向量分析 1.8线性代数 行列式矩阵n维向量线性方程组 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二次型 2、普通物理 2.1热学 气体状态参量平衡态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理想气体的压力和温度的统计解释能量按自由度均分原理理想气体内能平均碰撞次数和平均自由程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功热量内能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对理想气体等值过程和绝热过程的应用气体的摩尔热容循环过程热机效率热力学第二定律及其统计意义可逆过程和不可逆过程熵 2.2波动学 机械波的产生和传播简谐波表达式波的能量驻波声速超声波次声波多普勒效应 2.3光学 相干光的获得杨氏双缝干涉光程薄膜干涉迈克尔干涉仪惠更斯一菲涅耳原理单缝衍射光学仪器分辨本领x射线衍射自然光和偏振光布儒斯特定律马吕斯定律双折射现象偏振光的干涉人工双折射及应用三普通化学 2.3.1物质结构与物质状态 原子核外电子分布原子离子的电子结构式原子轨道和电子云概念离子键特征共价键特征及类型分子结构式杂化轨道及分子空间构型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分子间力与氢键分压定律及计算液体蒸气压沸点汽化热晶体类型与物质性质的关系 3、常数与反应级数活化能及催化剂概念 3.1化学平衡特征及平衡常数表达式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及计算压力熵与化学反应方向判断 3.2溶液 溶液的浓度及计算非电解质稀溶液通性及计算渗透压概念电解质溶液的电离平衡电离常数及计算同离子效应和缓冲溶液水的离子积及ph值盐类水解平衡及溶液的酸碱性多相离子平衡溶度积常数溶解度概念及计算 3.3周期表 周期表结构周期族原子结构与周期表关系元素性质及氧化物及其水化物的酸碱性递变规律 3.4化学反应方程式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化学反应方程式写法及计算反应热概念热化学反应方程式写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