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遗产旅游研究进展及其启示

国外遗产旅游研究进展及其启示
国外遗产旅游研究进展及其启示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可持续发展, 2017, 7(1), 32-41 Published Online January 2017 in Hans.

The Development and Revelation of Foreign Research on Heritage Tourism

Qingsheng Wang, Ting Lv, Muzi Yu

Business School, Tianj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Tianjin

thndthReceived: Dec. 9, 2016; accepted: Jan. 2, 2017; published: Jan. 5, 2017 Copyright ?2017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Open Access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ourism, the content of the tourism attraction became increasingly diversified. Heritag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ourism attractions, is endowed with those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historicality, culture, particularity, being protected. Thus, heritage tourism has become a hot topic of research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and the content of heritage tourism re-search is becoming rich and diverse. This paper, based on ScienceDirect literature database, with “heritage tourism” as the theme to retrieve, selects 49 papers which are largely related to the her-itage tourism to analyze, from January 2012 to May 2016. Meanwhile, it refers to the recent do-mestic related literature. It divided the research content of heritage tourism into several catego-ries such as management of heritage tourism, stakeholders, heritage sites, tourists and so on. Fi-nally, it reviewed each category briefly in order to offer a reference for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of heritage tourism in China. Keywords

Heritage Tourism, Abroad, Research Progress, Revelation

国外遗产旅游研究进展及其启示

王庆生,吕婷,于沐仔

天津商业大学商学院,天津

收稿日期:2016年12月9日;录用日期:2017年1月2日;发布日期:2017年1月5日

文章引用: 王庆生, 吕婷, 于沐仔. 国外遗产旅游研究进展及其启示[J]. 可持续发展, 2017,

7(1): 32-41.

王庆生等

摘要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旅游吸引物的种类在不断多样化。遗产作为一类重要的旅游吸引物,具有历史性、文化性、独特性、受保护性等特性。由此,遗产旅游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问题,其研究内容也日渐丰富和多样化。本文基于ScienceDirect数据库文献,以“heritage tourism”为主题进行检索,选取了2012年1月至2016年5月的49篇相关性较大的文章进行了分析,同时综合考虑国内近年来的相关文献,将近5年来国外遗产旅游的主要研究内容划分为遗产旅游管理、遗产旅游的利益相关者、遗产地(遗产项目)、遗

产旅游者等方面。初步梳理了近五年国外遗产旅游研究新进展,以期为我国遗产旅游的科学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遗产旅游,国外,研究进展,启示

1. 引言

遗产作为旅游资源,具有鲜明的独特性、多样性、不可移动性、吸引力的定向性和不可复制性,由此成为旅游开发的重要资源之一。遗产旅游甚至在古代就已经存在,并且是最古老的旅游形式,很久以前,人类就学会了将古代和近代的遗留物作为城市和乡村的娱乐资源(Newcomb, 1979) [1]。遗产被认为是旅游业中一个重要的而且增长最快的组成因素[2] [3]。而且需要用不同的方式进行管理和市场化运作[4]。特别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10月17日至11月21日在巴黎举行的第十七届会议中,注意到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越来越受到破坏的威胁,社会各界开始关注遗产的保护,而旅游为遗产带来的双重效应也开始成为学者、政府、媒体及社会公众的新的关注点,随着旅游需求的持续快速增长,关于遗产旅游的保护与开发仍然是学术界的关注点。

国外对遗产产业的研究始于20世纪中期,主要集中在20世纪末期,研究对象不局限于世界遗产地(World Heritage Site),而是涉及所有遗产旅游地[5]。国外关于遗产旅游的研究已经较为深入,形成多学科、多层次的局面,其研究热点包括遗产旅游的利益相关者、遗产旅游者、真实性、各类遗产旅游地、遗产旅游的管理等。陶伟等对国外遗产旅游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评述了1974年至2003年间《Annual of Tourism Research》国外遗产旅游研究的成果[6],王晓梅等人通过比较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112篇遗产旅游资源管理文献,对国内外遗产旅游资源管理研究的特点与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7]。本文基于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文献,采用文献分析法,进一步对国外遗产旅游研究的议题和焦点问题进行初步梳理。

2. 国外遗产旅游研究概况

2.1. 国外遗产旅游研究文献概况

本文以ScienceDirect数据库的文献为基础,以“heritage tourism”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对1997年至2016年在《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和《Tourism Management》中发表的文献的数量进行了统计(如图1),由图可知,从2009年后,国外关于遗产旅游研究的文献数量持续上升,2012年后国际上关于遗产旅游的研究数量进入了一个新高度,并在

2015年达到了历年来的最高值。由此,我们可以得知遗产旅游受到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同时关于遗产旅游的研究成果也逐渐增多。

2.2. 本文的研究文献选择

本文选取了近5年来,在《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和《Tourism Management》中

发表的548篇

王庆生等

Figure 1. Number of heritage tourism studies from 1997 to 2016 图1. 1997年至2016年

遗产旅游研究文献数量

与遗产旅游相关文章,从中筛选了相关度较高的49篇文章进行分类与整理,其中2016

年4篇,2015年21篇,2014年6篇,2013年11篇,2012年7篇。

通过对所筛选的49篇文章的分类与整理可知,国外遗产旅游文献主要是关于遗产旅游管理、利益相关者、遗产地(遗产项目)以及遗产旅游者四个方面的研究,分别有占34%、26%、24%以及12% (如图2)。除此之外,国外研究文献中还涉及到遗产旅游资源在数

字时代的开发方式以及从不同学科角度对遗产旅游进行的研究[8] [9]。

近年来,我国学者对国外遗产旅游研究内容的划分有:王晓梅等将其分为遗产社区,政府角色、政策,游客体验,可持续发展,遗产真实性,UNESCO世界遗产提名、遗产保护准则[7];陶伟等从文献性质的角度出发,将关于遗产旅游的研究论文的议题分为对世界遗

产项目的研究和对“广义”遗产的研究,其中对“广义”遗产的研究涉及到12个方面,包括

遗产旅游的定义,遗产旅游在开发中的保护,遗产旅游的管理,旅游者的需求与动机、行为和体验,遗产旅游的影响,真实性,遗产旅游解说,遗产旅游中的利益分析,遗产旅游与消费,遗产和后现代旅游的关系,遗产旅游的价值,遗产作为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6];张朝枝和保继刚将国外研究文献的主要内容分为遗产地研究、遗产旅游者研究、遗产地的社区、政府/组织、媒体等利益相关者研究以及遗产地旅游活动的管理等几个方面等[10]。

本文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对国外遗产旅游研究进展进行梳理,以期为我国遗产旅游的发展与研究做参考。首先,明确遗产和遗产旅游的内涵和外延,有助于我们对遗产旅游有科学的认识,进而为遗产旅游的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其次,对国外遗产旅游的研究内容进行梳理和分析,进而了解国外关于遗产旅游研究的新进展。

王庆生等

Figure 2. Distribution of heritage tourism research

图2. 遗产旅游研究内容分布

3. 遗产与遗产旅游概念的界定

3.1. 遗产的起源和内涵

20世纪70年代,“遗产(heritage)”一词产生于欧洲(Richard prentice, 1993),其涵义通常指从祖先继承下来的东西。作为继承物,遗产代表一个特定民族及其价值观,规范和信仰的基本特征[11]。由遗产的涵义我们可以得知遗产具有历史性、独特性、文化性的特征,而其独特性是遗产作为旅游资源被开发的重要特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交通运输业的进步,促使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愈加便捷,于是遗产被越来越多的用于商业用途,其含义也在不断丰富,地方人文、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发生地都被认作是一种遗产。1980年晚期,一些民间艺术、民族建筑风格就被认为是遗产,遗产进入了大众化时期[10]。在我国的《旅游资源的分类、调查与评定》中,民间演艺、传统与乡土建筑等遗产被化分为可以用以吸引游客旅游资源。由此可见,遗产的内涵虽然在不断丰富,但它仍然离不开其历史性和独特性的特征。

3.2. 遗产旅游

遗产旅游活动很早就已经产生,一般认为1975年欧洲的“建筑遗产年”是遗产旅游成为大众消费需求的标志,介绍城市历史的“遗产中心(heritage centre)”在这一年大量出现,遗产保护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世界旅游组织(UNWTO)将“遗产旅游”定义为“深度接触其他国家或地区自然景观、人类遗产、艺术、哲学以及习俗等方面的旅游”。关于遗产旅游的概念,国外学者还未统一,英国学者戴伦·J·

蒂莫西、

王庆生等

斯蒂芬·博伊德在《遗产旅游》一书罗列并分析了一些关于遗产旅游的定义,分别从旅游者动机、旅游供给、旅游目的地等角度对遗产旅游进行了界定。还有学者提出,遗产旅游是关注我们所继承的、一切能够反映这种继承的物质与现象——从历史建筑到艺术工艺、优美的风景等的一种旅游活动[12]。Poria等认为,遗产旅游是旅游的一个子群,这个子群指的是旅游者去某个地点旅游的主要动机是建立在旅游者将该旅游地当作是自己遗产的基础之上[13]。刘庆余认为遗产旅游是指将遗产资源作为吸引游客的吸引物,吸引人们到遗产所在地区去欣赏遗产资源,体验遗产文化氛围,从而获取一种特定的旅游体验[14]。

遗产的概念不是由旅游的发展而产生的,自遗产概念出现之日起就被冠以保护的招牌,旅游改变不了产生于比旅游系统还大、还要重要的社会所决定的遗产概念的初衷。由此便产生关于遗产与旅游的关系的争论,大部分争论认为“旅游”与“遗产”是可以共存并且可以相互促进的,提出了“保护与开发相协调”、“旅游促进遗产保护”等口号。虽然从遗产旅游的

字面上看,遗产旅游是旅游的一种形式,但不论从什么角度对遗产旅游下定义,都不能离开对于遗产的保护及促进遗产的可持续发展的初衷。

综上所述,遗产旅游的定义首先应该符合旅游的定义,因为遗产旅游本质上是一种以遗产地为旅游目的地的游客的出游行为。其次,由于游客的出游目的有多样性的特征,所以构成遗产旅游行为发生的必要条件应该包括游客的动机,即遗产地是构成游客出游动机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最后,由于遗产本身具有受保护的特性,而遗产作为旅游目的地被开发的一个重要目的是维持遗产地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在对遗产旅游下定义时,其内涵必须包括遗产旅游是有利于或者能够促进对遗产的保护工作的开展。

自20世纪年70年代以来,作为新旅游(new tourism)或替代旅游(alternative tourism)的

主要形式之一,遗产旅游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长足发展[15],遗产已成为目前超过40%

的国际旅行中的核心要素[16]。遗产作为新的旅游吸引物日益受到关注,与此同时国内外

学者对遗产旅游的研究也呈现出多角度、多学科交叉的趋势,诸如社区参与、利益相关者、真实性、遗产旅游的管理等,成为遗产旅游研究的重要内容。

4. 国外遗产旅游研究的主要内容

4.1. 遗产旅游管理的研究

对于遗产旅游的管理,我们首先要明确的是遗产旅游的发展是以保护为前提的,旅游活动与遗产的保护是相互协调的。学者Stephen J. Calver和Stephen J. Page的研究提出,应当

让遗产旅游的管理者意识到娱乐活动与优先保护之间不排斥而是互补的,可以通过协调游客的参与活动,打造属于他们自己的经历[17]。

近年来,如何能让遗产项目成为吸引和留住游客的原因成为国外遗产旅游研究的热点,研究中提出了让游客了解遗产的真实性、游客参与、提供服务等方法。了解遗产的真实性对旅游管理和市场营销非常重要,因为对遗产地的介绍直接影响到游客访问遗产旅游地的动机[18],通过积极鼓励游客参与到文物保护中可以满足游客的娱乐和消遣的参观目的[17]。许多学者通过建立模型来研究游客的参与程度、游客对遗产地真实性的了解等对其旅游动机的影响[18] [19] [20]。

4.2. 遗产地的研究

对于遗产旅游地的描述主要是关于遗产地的开发与规划、遗产的价值。目的地管理者们越来越热衷于将遗产资产作为鼓励旅游活动的平台。特别是在遗产可以看作是其“持续竞争

优势”的地区。以澳大利亚的一个中国文化区为例,通过采访利益相关者的方法,得出并

不是所有遗产都能够为游客提供完美的经历(peak experience),反而为此而进行的商品化

可能既不合理也不会被利益相关者接受,遗产地吸引游客的方法是将peak experience和supporting experience相结合[21]。

Su Yu-Wen等的研究表明,由于一国世界遗产地数量的增加对于入境游客有非常积极的影响,所以

王庆生等

申请世界遗产属于双赢的措施,不仅是为了保护一国已有的文化和自然资源,还为了促进其旅游业的发展。由此我们可以得知旅游业的发展与遗产的保护并不冲突,正是由于保护措施在保证遗产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保证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22]。

虽然许多研究表明学习和继承是遗产旅游的主要动机(Gonzalo, 2011, Kerstetter et al., 2001, Sun and Shi, 2012) [23] [24]。但Lee Yi-Ju的研究表明,学习与怀旧并不能维持遗

产旅游者与遗产地之间关系,烹饪吸引物被认为是最重要的遗产怀旧,其次是个人的情感和文化遗产[25]。另外,Emily针对工业遗产旅游提出了通过设立游览主题、游览项目以

及精心设计等措施以提高工业遗产地的吸引力,同时还依赖于当地居民的认可和遗产所有者[26]。可见,今后对于遗产旅游地的开发是以游客需求为导向的多样性的开发。

4.3. 遗产旅游的利益相关者的研究

“利益主体”是一个来自于管理学的概念,最早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确立于20世纪

80年代[27]。Freeman [28]提出了利益主体的概念,指任何被共同目标的完成所影响,

或者能影响共同目标实现的个体或可辨别的群体。国外大多是以旅游经营者为核心分析旅游利益主体,他们的市场战略和经营策略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遗产地的可持续发展[29]。Sautter和Leisen [30]根据Freeman的利益主体示意图给出了以旅游规划者为中心的利益主体图示,如图3。

利益相关者的责任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国外遗产旅游管理研究的主要领域,主要探讨的有在遗产保护及管理方面主要利益群体的职责、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他们在遗产管理中所用的方法,为实践中如何协调遗产旅游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以及管理方法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遗产地开发与保护的主要利益相关者遗产旅游经营者、政府部门、旅游者及社区居民。

4.3.1. 经营者

遗产作为一种受保护的公共性资源,其开发和保护受到多方关注,各国都在为寻求遗产旅游开发的利益平衡点而努力。企业经常是遗产地旅游的开发者或投资者,由此企业在遗产

旅游开发和经营中的责任成为各国学者的研究重点。虽然早期的一些调查表明,企业在遗产地建设的人造景点很难被当地居民和游客认同为遗产的一部分,同时一些曾被当地居民认同的遗产也很难被企业行为改变他们的认识[31],但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企业对于遗产

的修复及开发有积极的意义,同时对遗产地社区的发展有显著的促进作用[32]。这些问题

往往与企业在遗产旅游经营中的目的和责任密切相关。英国学者Victoria K. Wells 等人的

研究发现,不论是学者还是接受调查的人,他们的观点都表明就企业社会责任文化背后的理论基础而言,旅游组织与其他商业组织是不同的[33]。相关研究文献的观点表明,旅游

组织的经营目的已经从经济利益动机走向可持续性(Jamrozy, 2007)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代际/继承方面[34]。

Figure 3.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interests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图3. 旅游业利益主体示意图

王庆生等

旅游业既有娱乐性也有不同程度的教育意义[35],所以遗产旅游的教育作用对企业社会责

任的发展方向有重要的指导性。企业作为遗产旅游的重要开发者开始逐渐意识到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其经营目的也由最初的以经济利益为主转向兼顾社会利益。企业在遗产旅游开发中观念的转变有利于其提升在社会公众中的形象,为其在遗产旅游业中的长久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3.2. 政府部门

管理者必须平衡不同的价值观、优先权和利益,在不同参与者之间做出调和,提出一个基于价值观的,多元的管理方式,解决管理的冲突,在不同的参与者之间达到一致的结果[36]。政府在旅游开发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政府是遗产的规划、管理、营销者[37]。政府的相关政策和行为是遗产旅游资源合理保护开发、利益相关者协调参与的保证。特别

是在中国这种特殊的政治经济结构下,政府在遗产旅游中发挥的作用特别显著。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考虑,国家的干预措施在遗产保护和旅游经济发展的优先性上具有重要意义。具有权力经济优势的政府显然会关注遗产的保护问题,但是同时他们还会考虑促进旅游相关经济的发展,他们经常会洞察到遗产与旅游质监的相互利益关系[38]。Nancy等分析了

中国的中观层次的政府在旅游中自上而下所扮演的角色,认为政府在旅游业中扮演了计划者和设计者、资源的组织和提供者和控制者[39]。国家的干预措施是遗产保护和旅游业经

济发展中有相对优先性的重要部分,在城市政府中强大的“政策共同体”的成员显然是关注

遗产保护,但他们也积极地关注促进与旅游相关的经济发展[38]。

4.3.3. 遗产旅游者的研究

针对遗产旅游者的研究主要有游客的动机、游客感知、游客参与等方面。

游客满意是旅游者体验的一种评价,在旅游文献中得到了广泛的研究[40]。旅游者体验与

游客满意度是正相关的关系,感知的真实性和游客的体验对目的地形象的形成有一定贡献,目的地形象在感知的真实性和游客满意度之间起中介作用,在游客体验和游客满意度之间起一定的中介作用[41]。

Francesco Massara等将心理距离的概念引入遗产旅游的游客体验研究,认为低心理距离

将营造更具体和情境化的概念,高心理距离将造成宏观的、抽象的对遗产客体的内部感知[42]。外部因素中,Yaniv Poria等的研究甚至发现命名为世界遗产地也对游客对遗产概

念的理解和体验有一定的影响[43]。Gyan P.等将社会距离的概念引入到遗产旅游者的动机研究中,提出虽然种族、国籍经常被当作形成社会距离的决定性因素,但是职业,政治思想和宗教也是影响社会距离关系的重要变量[44]。

4.3.4. 社区居民

旅游业的成功需要社区居民的支持,特别是在一些发达国家,个别遗产的所有权是属于当地居民的,由于居民对旅游业所持的态度的不同,使得个别地区遗产旅游的发展并不顺利。通常持支持态度的居民希望通过旅游业以改善他们的生活,持反对意见的居民会阻碍旅游业的规划与开发。许多研究表明,当地居民的能力不足以对旅游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但英国学者Kathy等人的研究肯定了当地居民在促进旅游业发展中的作用,他们

认为当居民有了所有者的意识后并授权他们参与到旅游业的建造过程中时,他们有巨大的共同建造潜力[45]。Spencer等以美国一处在被联邦政府关闭之后由当地居民自发运营的

景点为例,对社区支持为遗产旅游带来的经济效益做了研究,结果表明,社区支持为遗产旅游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效益,包括增加了景区的营业收入、居民个人收、当地税费收入和新工作[46]。

5. 结论与启示

5.1. 初步结论

遗产旅游的研究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目前国外关于遗产旅游的研究已经发展到了多学科融合、多种研究方法应用、研究主题丰富化的阶段,尽管到目前为止国外旅游学界尚未形成关于遗产旅游的统一概

王庆生等

念,但随着学者们研究的深入以及扩展,关于遗产旅游的概念一定会形成一个统一的系统化的体系。就现有的研究文献来看,学者们努力从各个角度分析遗产旅游的含义[12] [13],在研究过程中关于遗产旅游的概念基本上形成了多角度分析的认知。

综合来看国外近5年关于遗产旅游的研究,其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结合,保证了研究

结果的科学性,对于我国遗产旅游的研究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就研究成果来看,由于多数研究采用的是单一案例,形成的结论略有偏颇,未来关于遗产旅游的研究需要形成区域性或全球性观念;就遗产研究类别而言,国外的研究偏于人文类遗产,关于自然类的遗产的研究较少。

5.2. 启示

对我国遗产旅游研究的启示主要有:

研究方法上,注重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结合,特别要注重定量研究的使用,以增强研究的科学性。研究内容上,一方面要重视个案研究,国外的研究多数属于个案研究,由此

可见遗产旅游研究的发展需要先从个体遗产的研究出发,进而进行总结与归纳,得出具有普遍性的结论,另一方面,在个案研究的基础上形成遗产旅游研究的区域性视角,在个案研究的过程中注重定量方法的使用。

另外,在遗产旅游的研究中,首先,应该形成正确的关于遗产开发与旅游之间的关系的看法,即二者并不是相互矛盾的。在我国,由于特殊的历史和政治原因,所以在遗产的所有权方面有着与国外不同的情况,所以在研究我国遗产旅游的过程中,对政府和企业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通过研究明确他们的责任与义务,以期为我国遗产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帮助。同时,特别要重视我国遗产的保护问题,加强关于遗产保护与管理的问题的研究。当然,遗产所在地居民在遗产旅游的发展中也发挥着不容小觑的作用,所以也应加强关于遗产地居民与遗产旅游的发展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在发挥居民在保护遗产中的作用时,可以考虑参考国外充分授权居民权利的方法。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区域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管理创新研究”(71373174)。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 邹统钎, 等. 旅游学术思想流派[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13: 2.

[2] Alzua, A., O’Leary, J. and Morrison, A. (1998) Cultural and Heritage Tourism: Identifying Niches for International Travelers. Journal of Travel and Tourism Studies, 9, 2-13.

[3] Herbert, D. (1995) Heritage Places, Leisure and Tourism. Heritage, Tourism and Society. Mansell, New York, 1-20.

[4] Bennett, M. (1997) Heritage Marketing: The Rol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Journal of Vacation Marketing, 3, 272- 280.

[5] Wu, B.H., Li, M.M. and Huang, G.P. (2002) A Study on Relationship of Conservation and Tourism Demand of World Heritage Sites in China. Geographical Research, 21, 617-626. [6] 陶伟, 岑倩华. 国外遗产旅游研究17年——Annual of Tourism Research反映的学术态势[J]. 城市规划汇刊, 2004, 149(1): 66-72.

[7] 王晓梅, 邹统钎, 金川. 国外遗产旅游资源管理研究进展[J]. 资源科学, 2013, 35(12): 2334-2343.

[8] Korstanje, M.E. (2015) Heritage in the Digital Era: Cinematic Tourism and the Activist Cause.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55, 186-187.

[9] Haldrup, M. (2015) The Semiotics of Heritage Tourism.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50, 178-179.

[10] 张朝枝, 保继刚. 国外遗产旅游与遗产管理研究——综述与启示[J]. 旅游科学, 2004,

4(18): 7-16.

[11] Sofield, T. and Li, S. (2011) Tourism Governance and Sustainable National Development in China: A Macro-Level Synthesis. 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 19, 501-534.

王庆生等

[12] Yale, P. (1991) From Tourist Attractions to Heritage Tourism. ELM Publications, Huntingdon.

[13] Poria, Y., Butler, R. and Airey, D. (2003) The Core of Heritage Tourism.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30, 238-254.

[14] 刘庆余, 弭宁, 张立明. 遗产旅游的概念与内涵初探[J].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08(1): 75-85.

[15] Yale, P. (2004) From Tourist Attraction to Heritage Tourism. ELM Publications, Huntingdon, 2.

[16] Timothy, D.J. and Boyd, S.W. (2003) Heritage Tourism. Pearson Education, Harlow, 3.

[17] Stephen, J. and Calver, S.J. (2013) Enlightened Hedonism: 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 of Service Value, Visitor Knowledge and Interest, to Visitor Enjoyment at Heritage Attractions. Tourism Management, 12, 23-36.

[18] Bryce, D., Curran, R., O’Gorman, K. and Taheri, B. (2015) Visitors’ Engagement and Authenticity: Japanese Heritage Consumption. Tourism Management, 2, 571-581.

[19] Petr, C. (2015) How Heritage Site Tourists May Become Monument Visitors. Tourism Management, 12, 247-262.

[20] Taheri, B., Jafari, A. and O’Gorman, K. (2014) Keeping Your Audience: Presenting a Visitor Engagement Scale. Tourism Management, 6, 321-329.

[21] Laing, J., Wheeler, F., Reeves, K. and Frost, W. (2014) Assessing the Experiential Value of HERITAGE ASSETS: A CASE Study of a Chinese Heritage Precinct, Bendigo, Australia. Tourism Management, 2, 180-192.

[22] Su, Y.-W. and Lin, H. (2014) Analysis of International Tourist Arrivals Worldwide: The Role of World Heritage Sites. Tourism Management, 2, 46-58.

[23] Kerstetter, D.L., Confer, J.J. and Graefe, A.R. (2001) An Exploration of the Specialization Concept within the Context of Heritage Tourism.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39, 267-274.

[24] Sun, M.Y. and Shi, M.Y. (2012) Study on the Motiva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Recreational Visitors and Its Market Segmentation. Tourism Tribune, 27, 95-102.

[25] Lee, Y. (2015) Creating Memorable Experiences in a Reuse Heritage Site.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1, 155-170.

[26] Wu, T., Xie, P. and Tsai, M. (2015) Perceptions of Attractiveness for Salt Heritage Tourism: A Tourist Perspective. Tourism Management, 12, 201-209.

[27] 贾生华, 陈宏辉. 利益相关者的界定方法述评[J].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2, 24(5): 13-18.

[28] Freeman, R.E. (1988) Strategic Management: A Stakeholder Approach. Pitman, Boston, 8.

[29] Sandra, C., Gountas, Y. and Gilbert, D. (1997) Tourism Operators and Destination Sustainability. Tourism Manage-ment, 18, 425-431.

[30] Elise, T. and Leisen, B. (1999) Managing Stakeholders: A Tourism Planning Model.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6, 312-328.

[31] Teo, P. and Yeoh, B.S.A. (1997) Remaking Local Heritage for Tourism.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4, 192-213.

[32] Murzyn-Kupisz, M. (2013) The Socio-Economic Impact of Built Heritageprojects Conducted by Private Investors. Journal of Cultural Heritage, 14, 156-162.

[33] Wells, V.K., Gregory, S., Diana, T., Babak, M. and Danae, M. (2016) An Exploration of CSR Development in Herit-age Tourism.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5, 1-17.

[34] Jamrozy, U. (2007) Marketing of Tourism: A Paradigm Shift toward Sustainabili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ulture, Tourism and Hospitality, 1, 117-130.

[35] Chhabra, D. (2009) Proposing a Sustainable Marketing Framework for Heritage Tourism. 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 17, 303-320.

[36] Bell, V.R. (2013) The Politics of Managing a World Heritage Site: The Complex Case of Hadrian’s Wall. Leisure Stu-dies, 3, 115-132.

[37] Wager, J. (1995) Developing a Strategy for the Angkor World Heritage Site. Tourism Management, 16, 515-523.

[38] Yi, W. and Bramwell, B. (2012) Heritage Protection and Tourism Development Priorities in Hangzhou, China: A Po-litical Economy and Governance Perspective. Tourism Management, 8, 988-998.

[39] Zhao, S. and Timothy, D.J. (2015) Governance of Red Tourism in China: Perspectives on Power and Guanxi. Tourism Management, 2, 489-500.

中国旅游业发展现状要点

中国出入境旅游市场分析 【摘要】: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国民收入水平的迅速提高,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国潜力巨大的出境旅游市场已引起全球瞩目,但是入境旅游市场却持续低迷,出境旅游这一高额利润市场也受到国内外旅行社的普遍关注。本文采用市场学中的消费者行为理论对中国出入境旅游市场现状的分析,揭示我国旅游贸易逆差的原因,以及入境旅游市场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针对相关问题提出个人建议及解决措施。 【关键词】: 出境旅游入境旅游旅游逆差 旅游业是为满足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产生的食、行、游、住、购、娱等需求,提供相关旅游产品与服务为主的复合性产业,主要包括:观光产业、度假产、康体产业,商务产业、文化产业、娱乐产业、教育产业等等。而在一定条件下商业、餐饮业、旅游地产业等产业也由于本身具有重要特色而会归入其范围内。因而,旅游业可说是一种无烟产业,优势明显。 在当今时代,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协调发展,解决就业,帮助扶贫开发方面成效显著,产业不断提高。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之一的中国旅游业对社会经济的拉动、社会就业的带动、以及对文化的提升与环境的改善作用也日益显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业发展迅速,旅游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产业,我国旅游人数逐年增长,旅游资源日益丰富,旅游市场日趋完善。在中国旅游业发展势头强劲的现象之下我们来看一下中国出入境旅游业发展的分析。 一、我国出入境游客数量状况 据国家旅游局发布的《2013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国内旅游人数32.62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0.3%。全国国内旅游收入26276.12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5.7%。入境旅游人数12907.78万人次,比上年下降 2.5%。其中:外国人2629.03万人次,下降 3.3%;香港同胞7688.46万人次,下降2.3%;澳门同胞207 4.03万人次,下降2.0%;台湾同胞516.25万人次,下降3.3%。中国国家旅游局3日宣布,截至2014年11月,中国内地公民当年出境游首破1亿人次。 从旅游局发布的数据来看,我国旅游市场中出入境游客数量分布不均,我国入境旅游市场处于低迷状态,出境旅游市场则发展良好,这就造成了我国旅游业的贸易逆差,近几年来我国旅游业贸易逆差持续增大,据有关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旅游业境外消费1020亿美元,贸易逆差519亿美元;2013年境外消费1287亿美元,贸易逆差769亿美元;2014年前6个月境外消费700亿美元,逆差470亿美元,预计2014年贸易逆差会超过1000亿美元。 二、出现旅游贸易逆差持续增长的原因

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研究教学提纲

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研究 内容摘要:历史文化遗产是我们民族的瑰宝,世界遗产是历史文化遗产的杰出代表,它们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珍贵的资源。随着世界经济与科学文化的发展,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与旅游的项目开发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文化遗产旅游的合理开发问题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热点。如何在有效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同时,进行适度的旅游开发,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关系,促进遗产地经济的繁荣和历史文化的继承发展,寻求适宜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模式,已经成为当代学者面临的重大问题。遗产保护和发展旅游之间存在怎样的一种关系,在现实中如何协调处理二者之间的这种关系,二者能否达成双赢的局面,如何有效合理的开展文化遗产旅游等问题一直是当今学者普遍关注的课题。 关键词: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可持续发展 一、研究意义 文化遗产保护及其旅游发展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欧美国家的成功案例告诉我们,文化遗产旅游的适度开发是解决文化遗产保护的诸多问题和旅游发展所需要资源要素的有效方法。但是也应该看到,文化遗产进行旅游开发涉及社会、经济、文化、生态等多种因素,需要对其构成的社会综合开发系统进行全方位的审视,而我国尚未构建一套完善的文化遗产的管理和开发体系,在理论研究上多是一些一般的分析和说明,往往限于一般原则和策略的罗列,也没有针对文化遗产旅游的系统分析。我国文化遗产的延续、保护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旅游学者对文化遗产旅游的关注与重视,文化遗产旅游的研究也将拥有广泛的社会意义和应用价值。 二、文化遗产保护的原则 文化遗产的灵魂是它的原生性和真实性。文化遗产的根本特点是它的不可再生性,一旦失去就是永远失去。任何复制品都不具备原来的价值。文化遗产的保护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 原真性 原真性又可译为原生性、真实性,主要有原始的、原创的、非复制的、非仿造的等方面的意思。保护各种形式和各历史时期的文化遗产要基于遗产的价值,而人们认识这些价值的能力相当一部分要依赖与这些价值有关的信息源的可信性和真实性,因此就有原真性的要求。信息源各方面包括形式与设计、材料与物质、使用与功能、传统与技术、位置与环境、精神与感受以及其他内在的、外部的因素,用这些信息源来检验文化遗产在科学、历史、艺术及社会等方面的详尽状况。 2 完整性 完整性保护原则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范围的完整,文化遗产自身是一个整体,又和周围的环境相互依存、和谐共生,少了任何一部分都会有损其价值,这就要求我们既要保护文化遗产本身,又要保护其依存环境,不能只关注单个的“点”而形成“孤岛”现象。比如我们的风景名胜区,是我国山水文化的浓缩,自然人文交相辉映,管理中要保护这种天人合一的融洽和山水风貌的完整。完整性原则的另一层面是文化意义上的完整,文化遗产的关联性要求我们不能只保护物质的实体,还要关注相关联的历史文化。比如北京故宫,以其空间组合布局、造型艺术、使用功能等诸方面的融合、和谐、秩序,渲染了当时皇权至上的伦理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但保护工作起步较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是对其保护的一种方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应考虑其优势及注意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旅游开发策略。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遗产保护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十分丰富,但保护和开发工作起步较晚。一些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大量有历史和文化价值的珍贵实物与资料遭到毁弃或流失境外;随意滥用、过度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象时有发生。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一项重要的旅游资源,对游客有较强的吸引力。随着旅游业发展越来越迅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适当的旅游开发,既能弘扬传统文化,也有利于其传承,是一种有效的保护方式。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 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

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方针是“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因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应是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的关系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就是吸引人们前往游览、娱乐的各种事物的原材料。这些原材料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非物质的。它们本身不是游览的目的物和吸引物,必须经过开发才能成为有吸引力的事物(保继刚,1993)。按照旅游文化学的归类,旅游文化资源一般分为有形旅游文化和无形旅游文化。无形旅游文化资源是指语言、生活习俗、氛围等非物质形态的旅游文化资源。 在《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中的旅游资源分类表中(见表1),从表1来看,h大类人文活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包涵的内容有部分重合,但是也有一些并没有体现在旅游资源分类表中,一些能作为旅游资源开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归类上存在盲区。随着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理及申报,作为旅游资源分类的h大类人文活动,也应及时对新的旅游资源分类进行调整,增加适合旅游开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二)旅游开发的优势

国内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关于旅游产业的研究 早期国外学者对旅游业的研究局限在理论的角度,该时期较有影响力的学者鲍迪奥 针对当时的旅游胜地意大利进行考察研究后发表了《在意大利的外国人移动及消费的金钱》。此后欧洲各国相继出现了许多学者如鲍尔曼、汉泽克尔等对旅游业展开了研究并 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旅游业越发的呈现出活跃的发展态势。 旅游经济效益成为经济向前发展不容忽视的推动力量。旅游业作为一个产业部门,其消 费支出所产生的乘数效应被许多学者所关注。于是乘数理论被学者应用于旅游产业的研究,旅游乘数一度成为旅游发达地区的重点研究对象。Mathieson 和Wall 从收入角度来理解旅游乘数,其内涵是“旅游乘数是这样一个数值,最初旅游消费和它相乘后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总收入效应。”该表述虽能体现乘数理念,但是是比较片面的。20 世纪 70 年代初, 英国的阿切尔(Archer)做了深入研究并写出了研究报告:“Tourism in Gwynedd:An Economic Study”。他认为,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的最初消费支出通过直 接效应、间接效应和诱导性效应会产生数倍于最初消费支出的收入。由此阿切尔总结归 纳了营业收入乘数、营业收入乘数、旅游收入乘数、就业乘数、旅游企业收入乘数、政 府收入乘数、居民收入乘数七种旅游乘数。阿切尔的旅游乘数研究的既全面有深入,为 后人的旅游经济效益的深入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此外伦伯格、墨菲和H.金德尔等人在阿切尔研究的基础上对旅游乘数做了进一步研究。 二战以后美洲逐渐成为旅游业的研究基地,美国人W.列昂惕夫(WassilyLeontief) 在20 世纪初提出了一种极具价值的分析方法即投入产出法(I/O,Input-output)。该方 法可以明确的分析出经济系统的不同部门在投入和产出方面的依存关系。旅游产业既涉 及到餐饮、住宿、交通等部门,还涉及了医疗、通讯、建筑等部门,由此可得出旅游业 与其它产业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把投入产出法应用于旅游业可以 很详细的得出旅游业与其它产业的相互依存关系,从而弄清经济系统的发展脉络。最早 利用投入产出法来具体分析旅游经济效益的是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F.K.哈姆斯顿(Hamston,1962)。他使用24 部门的模型来分析和计算美国怀俄明州地区的旅游乘数, 矩阵中的内生变量设定为家庭和当地政府。后来,为了明确间接效应与诱导效应的差异,以美国密苏里州为研究对象来计算旅游乘数。他使用了22 部门的模型,把家庭和地方 政府分别作为内生部门和外生部门进行两次独立的计算,最后得出旅游诱导效应 3 倍于间接效应。此后,W.A.斯特朗(Strang)和H.甘伯尔(Gamble)分别计算出美国宾夕法尼 亚州以及威斯康星州的旅游乘数。在思考和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B.H.阿彻尔发表 了著作《The Impact of Domestic Tourism》。在该书中提出了能够更好反应出某一旅游区 的经济发展状况的投入产出模型。阿彻尔利用该投入产出模型对英国的Angledey 和Gwynedd 等地区进行旅游乘数的测算。需要注意的是,一方面投入产出法计算过程比较 繁琐,另一方面在实际的操作中各部门之间彼此的制约因素难以分析并且各部门投入与 产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并非固定。基于以上种种的客观原因,使得投入产出法的应用产生 一定局限性。 世界旅游组织于1999 年6 月在“旅游影响经济的度量方法”世界级大会上提出可 以利用旅游卫星账户来计算旅游业各类的产出。该旅游卫星账户是按照统一的国民经济 的核算体系来设计的。卫星账户体系能够准确地计算出旅游所产生的直接或者间接收 入,能够准确把握旅游业对GDP、就业以及国家收支平衡等的影响程度,该方法的提出克服了以往旅游统计不能全面反应旅游业总产出的困扰。目前世界旅游组织已把旅游

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

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外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人们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亲近大自然的需要,近几年来我国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我国地域 辽阔,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我们大力发展旅游业,促进经济的发展。就国内目前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对国内乡村旅游发展趋势做以预判,同时期望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推动国内乡村旅游积极稳步的发展。我国广大农村拥有较好的生态环境和特色农业,大力开发乡村旅游市场,意义重大。 关键词:乡村旅游现状分析发展对策 一、乡村旅游背景及意义 所谓乡村旅游,是以农村地区为特色,以农民为经营主体,以旅游资源为依托,以旅游活动为内容,以促进农村发展为目的的社会活动。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者的心理逐渐成熟趋向多元化,旅游过程更注重对相互文化的体验,农村和郊区相对于城市来说,天地光阔,自然风光秀美,空气清新,加之和城市相异的文化,对于生活在紧张、拥挤、繁杂、宣嚣、多污染的城市中的居民有巨大的吸引力。当社会、经济、科技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就产生了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是现代旅游业中的一项新事物,然而它却以极快的速度在各国发展起来。我国地域广阔,自然景观差异很大,农业资源丰富,乡村民风民俗丰富多彩,有着发展乡村旅游的优越条件。乡村旅游不仅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新的休闲产品,而且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资源,维护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开发乡村旅游资源是我国旅游事业不断发展及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主要有如下几点现实意义: 1、有利于加强城乡文化交流,改变农业生产落后的观念 通过城市居民的参与活动,把先进的科技知识带到乡村,有利于科技推广;

国外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和趋势_傅德荣

97 小城镇建设2006/7 自19世纪70年代以来,乡村旅游在发达国家农村地区迅速开展,对推动经济出现不景气的农村地区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乡村旅游对当地经济的贡献和意义得到了充分证明。在许多国家,乡村旅游被认为是一种阻止农业衰退和增加农村收入的有效手段。2001年,意大利一万多家乡村旅游企业共接待游客达2100万人次,营业额达9000亿里拉(约合4.3亿美元),比2000年增加了12.5%。在美国就有30个州有明确针对农村区域的旅游政策,其中14个州在它们的旅游总体发展规划中包含了乡村旅游。在以色列,乡村旅游开发被作为对农村收入下降的一种有效补充,乡村旅游企业数量逐年增多。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前东欧和太平洋地区在内的许多国家,都认为乡村旅游业是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和经济多样化的动力。 20世纪后期,西班牙通过对本国近20年乡村旅游的研究总结,证明现代乡村旅游非常有利于推动西班牙农村地区的发展。在西班牙,现代乡村旅游者年龄多处于25-45岁之间,为社会文化水平高、购买力强的城市居民,他们对享受农村活动持积极的态度。主要乡村旅游活动包括运动、与农业相关的劳动和观光等方面,这些现代乡村旅游者多利用现有的设施,包括充满魄力的乡村小旅馆和农舍等。 英国Richard Sharpley先生认为乡村旅游企业面临的挑战主要有:缺少支持;缺少训练;旅游设施和旅游吸引物缺乏;淡旺季明显,利用率不高;营销效率低下等几个方面。 为了解决乡村旅游面临的问题,发达国家采取积极对策,使乡村旅游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 一、把发展乡村旅游纳入解决农村问题,推动农村持续发展的战略范畴,从政策层面进行有效推动 以英国为例,一百年前,许多农村家庭为摆脱贫 困迁移到城市,而目前人口开始向农村地区流动,农村地区人口的增长水平是全国平均增长数的两倍,其中以年老的有钱人居多。英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5,约1100万。但是与增加了的人口不协调的是农村落后的社区基础服务。加之“疯牛病”的影响,以及欧盟《共同农业政策》调整和改革,将逐步减少对农业的补贴,农村社区人口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农业和农民收入下降问题,农村的贫困问题,农村环境等问题突显出来。1/5人口的问题如不很好解决,无疑将是个严重的社会和政治问题。为了直接应对并解决上述特殊问题,英国在2001年大选后将原农业、渔业及食品部(MAFF)改为环境、食品和农村事务部(DEFRA)。增加了对“环境”与“农村事务”问题的重视,这一改动正是针对英国农村振兴所面临的问题而为,其有的放矢已经初见成效。 为发挥乡村休闲农作和生态旅游一举多得的优势,“农村事务”采取了更加具有竞争性、灵活性,对环境更加负责的政策。全面推行:农村管理方案———提供给农场主和土地管理者费用开展管理活动,以此来改善和保持农村风光,野生动植物及生活环境;有机耕作计划———通过资助农场主从传统的耕作方 国外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傅德荣 英国乡村旅游

国外遗产旅游研究17年

国外遗产旅游研究17年 作者:陶伟;岑倩华提交日期:2006-11-21 18:36:35 提交者: 文章来源:https://www.360docs.net/doc/9718611205.html,/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1838 如转载本文,请注明转自:Plansky规划空间站(https://www.360docs.net/doc/9718611205.html,) 国外遗产旅游研究17年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反映的学术态势 陶伟;岑倩华 17-Year-Study of Heritage Tourism in Oversea:The academic trend of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TAO Wei,CEN Qianhua Abstract:The paper sums up the researches on heritage tourism in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all the publishions are summarized and classified into papers,notes of conferences and research summaries,trying to make a clear picture of international heritage tourism research by these jobs. Keyword:heritage,tourism,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提要为对国外遗产旅游研究的进程和现状有清晰的了解,检索在当代英语国家旅游学术界中最具有学术影响力的学术刊物,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自1974年创刊以来至2003年第一季刊,共检索到与遗产旅游相关文献52篇,对此分别从论文、会议报告和文献综述进行分类和综述,总结为国外遗产旅游起步相对较晚,文献集中在1990年代以后,但研究分支迅速细化,数量快速增长,理论基础和案例分析具有相当深度,形成多学科综合的局面,但直接指导遗产地可持续分支的针对性研究还在深入。 关键词遗产旅游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1000-3363(2004)01-0066-07 遗产旅游是旅游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在国外,其研究成果是相当丰富的。1974年创刊的《旅游研究纪事》(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后简称ANNALS),是“当代英语国家旅游学术界中最具影响力的学术刊物,长期以来在相当大的范围内起着导向作用。”从它关于遗产旅游的相关研究文献中,可以大致了解相应时期国际旅游学术界对遗产旅游的研究情况。通过检索(以题目和关键词进行检索),自1974~2003年第一季刊(V ol.30,lssue 1),共有主要的相关文献52篇。文献性质可分为三大类别:①研究论文及研究情况综述;②对关于遗产旅游的著作的评述;③关于遗产旅游的国际会议及会议论文的报告。 1研究论文及研究综述 关于遗产旅游的研究论文及研究综述共有38篇,相关文献的发表从1987年开始,作者来自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研究机构等,研究不仅涉及广义的遗产而且还关注了世界遗产项目地。 1.1年份数量分析 对不同年份发表的文献数量的统计,见图1:

我国生态旅游的现状与可持续发展对策

生态旅游是一种正在迅速进展的新兴的旅游形式,也是当前旅游界的一个热门话题。1999年是中国国家旅游局规定的生态旅游年。世界人士预测,以走向爱护区、亲近大自然为主题的"生态旅游热"将在全球兴起。就在人们为我国旅游业面临难得的机遇而欣喜若狂时,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是旅游业对环境造成的近期和远期的危害。特不是目前有的人打着生态旅游的旗号,而实际上却做着破坏环境的旅游。因此,必须对生态旅游的真正内涵加以研究,结合我国的实际制订出生态旅游的法制法规和治理措施,并使生态旅游成为对旅游者进行生态教育的一所大学校。以此来爱护我们的自然景观与文化遗产,使旅游业成为一种可持续进展的绿色产业。 一、生态旅游概念的衍变与真正内涵 生态旅游是针对旅游业对环境的阻碍而产生和倡导的一种全新的旅游业。1988年,给生态旅游的定义是:生态旅游作为

常规旅游的一种专门形式,游客在观赏和巡游古今文化遗产的同时,置身于相对古朴、原始的自然区域,尽情考察和享乐旖旎风光和野生动植物。这时期生态旅游的概念是指一种旅游业中的"复归自然"、"返朴归真"的观念。越来越多的旅游者更情愿到大自然中巡游而不是去现代的都市和海滨度假,强调进展旅游业中对自然景观的开发。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生态旅游定义为:具有爱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的内涵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爱护,是可持续进展的旅游。生态旅游不应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应与自然和谐,同时必须使当代人享受旅游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机会与后代人相平等,即不能以当代人享受和牺牲旅游资源为代价,剥夺后代人本应合理地享有同等旅游资源的机会,甚至当代人在不破坏前人制造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前提下,为后代人建设和提供新的人文景观。同时,生态旅游的全过程中,必须使旅游者受到生动具体的生态教育。 真正的生态旅游是一种学习自然、爱护自然的高层次的旅游活动和教育活动,单纯的盈利活动是与生态旅游背道而驰的。同时,生态旅游也是一项科技含量专门高的绿色产业,需要生态学家、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的多学科的论证,方能投产。需要认真

生态旅游现状及发展

生态旅游现状及发展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我国生态旅游的现状及健康发展 摘要:在人类与环境冲突日益激烈的现在,旅游业开发问题是当前主要矛盾的一个缩影。目前,我国粗放式的自然保护区开发模式,已经对环境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影响,解决这一问题正迫在眉睫。为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这一新型开发模式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就生态旅游的现状及健康发展进行简要阐述。 关键词:生态旅游现状发展环境保护 一、生态旅游的概念与内涵 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生态旅游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的内涵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生态旅游不应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应与自然和谐,而且必须是当代人享受旅游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机会与后代人向平等,既不能以当代人享受和牺牲旅游资源为代价,剥夺后代人本应合理的享有同等旅游资源的机会,甚至当代人在不破坏前人创造的人文景观和自认景观的前提下,为后代人建设和提供新的人文景观。并且,生态旅游的全过程中,必须是旅游者受到生动具体的生态教育。 二、生态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生态旅游兴起的时代背景是人类处于的后期。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极大丰富的同时,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生态问题等一系列全球性生存危机使人类的环境意识开始觉醒,绿色运动及绿色消费席卷全世界。 1972年,第一次人类的环境会议在召开。会议首次将环境问题提到了国际议事日程上,有力地推动了全球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和深入研究。1980年,国际自然资源保护联盟在《》中首次初步提到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要求把保护与发展结合起来,在发展经济满足人类需要,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同时,合理利用,使之即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满足后代人的需求,改变了过去保护环境与发展相对立的观点。1987年,在(MCED)在首相布伦特兰夫人的主持下向联合国提交了《》的报告,比较全面和完整的描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即“可持续发展是在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在自身需要的能力”,报

关于遗产旅游的分析报告

关于遗产旅游的分析报告 近年来遗产旅游增长很快。成为许多旅游目的地的主要旅游产品。我国在1985年加入世界遗产组织后逐渐展开了对遗产的研究。遗产的开发利用最初就是与旅游联系在一起的,但是当时还没有引入“遗产旅游”的概念。直到1999年王大悟才首次使用了“遗产旅游”的概念。他在辨析生态旅游概念时认为“生态旅游”这一表述强调的是自然环境,而遗产旅游囊括了人文和自然两个方面的旅游资源,是一个包含生态旅游在内的概念。目前国内外还没有统一的遗产旅游定义,但是大部分人所研究的遗产旅游基本上等同于“以遗产为吸引物所进行的旅游活动”。2000年国家旅游局把当时中国的27项世界遗产地作为主打产品向游客推出,这些遗产地很快成为国内外游客向往的旅游目的地。现今是我国遗产旅游的大发展阶段,不管专家,游客还是旅游地社区都对遗产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意识到了遗产地的价值,“遗产旅游”成为了普遍受欢迎的旅游产品。 现今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刺激了相关各业的发展,扩大了国内需求,增加了经济活力,促进了地方经济结构的调整,加速了各地区的共同发展。旅游业在改善和优化投资环境,促进环境保护,弘扬民族文化,更新思想理念,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旅游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新的增长点和许多地区的支柱产业,而遗产旅游是中国旅游也发展的重要资源基础。 我国遗产旅游项目类型丰富、数量众多。遗产旅游者需求的多样化、旅游开发模式的多样化,导致我国遗产旅游产品旅游开发的深度与广度日益加大。以民俗旅游为例,民俗旅游从形态结构而言,将其开发为“民俗物质旅游”、“民俗行为旅游”、“民俗精神旅游”和“民俗语言旅游”等;就民俗分布的空间方位而言,民俗旅游又可以分为“西北民俗游”、“西南民俗游”、“华北民俗游”、“东北民俗游”等。就民族种类而言。又推出了“藏族民俗游”、“壮族民俗游”、“苗族民俗游”等旅游产品,开发的深度日益加深。 我国是世界遗产大国,遗产旅游在我国旅游业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我国遗产旅游中的自然遗产,文化遗产比例不平衡,以文化遗产居多。遗产旅游的分布也不均衡,呈东密西疏的空间分布现状。但是我国遗产旅游的后备资源充裕,各地后备候选的遗产类项目众多。但我国世界遗产旅游开发面临着如超载开发,缺乏有效的管理模式,开发过于商业化、遗产保护不到位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开发遗产旅游,必须对遗产地进行功能分区,加强对旅游接待人数控制,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遗产旅游存在的问题众多,遗产的申报成功可以给城市提高知名度和地位,促进旅游业发展,带来非常可观的社会与经济收益。但是各地政府往往过度关注遗产申报带来的收益而忽视了对于遗产的维护工作。随着遗产旅游的升温,遗产旅游开始市场化炒作,商业化经营,超容量开发,甚至建设性破坏,导致濒危物种生存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历史文化景观变质,损害了遗产的原真和完整性,违背了遗产资源的保护和持续利用原则,进而失去遗产本身的价值。遗产旅游的发展开始重旅游设施建设,轻科学文化研究。重景区发展,轻社区参与。这样的行为给遗产旅游带来了各种不良影响。对于遗产旅游的专项规划的制定与执行能力有待提高,专项规划与遗产所在地城乡总规划,控制性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衔接不够。中国对于遗产实行的是多元化多层次的管理体制,纵向的专业管理部门和横向的地方政府部门相结合是我国遗产旅游管理的基本模式,但这种模式的实际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性旅游开发模式研究毕业论文

现有环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实用模式 在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日趋潮流化的今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已经成为了一个中要的课题。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成为我们民族的烙印,关系到我们每一人,对它的保护与研究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我们的一种责任。但在现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性开发模式的研究中仍存在很多问题等待我们去解决。本文将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开发中的问题,结合国内外成功的开发模式案例,分析我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中的实际问题,寻求在现有环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实用模式,保护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提升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层次,从而提高我国的旅游竞争力。 关键词J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旅游开发:静态模式:动态模式

u前,国际社会十分重视历史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立法工作,很多国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过程中,根据本国的实际悄况制订了各自的法律保护制度和政策。结合各国的非遗保护进展悄况看来,毫无疑问,在制订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方面,日本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头。日本对历史文化遗产进行有意识的保护始于明治4年(1871年)。随着日本《文化财保护法》儿次大的修改而逐渐完善起来的。韩国、法国、意大利也相应制定的法律。但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在当今世界上,还没有一部制定出完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尽管日本和韩国有这方面的法律法规,但它们都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物质文化遗产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刚进入我国,山于遗产的特殊地位和性质,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是其保护问题,这是遗产研究的永恒的主题,并永远处于核心地位。从国内期刊网第一次谈论到今天已经十余年的时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学界的广泛深入的关注,但大部分的研究仍局限于史哲、民族民俗等领域的学者对其概念、内涵及保护问题的探索。值得一提的是,在诸多有关保护的成果中儿乎众口一词的是,旅游开发是U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最佳选择之一。尽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问题尚未得到足够深入的探讨,但随着04年我国正式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成员国及我国的昆曲、古琴、木卡姆和蒙古长调四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U分别在01、03、05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加之近年来遗产旅游在全世界范W内的持续升温,05年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问题开始进入到旅游和地理学者的视野。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旅游价值与开发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价值与开发 肖刚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 [摘要] 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这个国家、民族现存的文化记忆以及区别于其他国家、民族的独特的发展标识。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外来文化的猛烈冲击下,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快速变异甚至消失。本文通过正确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和旅游价值,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现状及影响因素,提出在对其旅游开发时,应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调查评估,要注重传承人的人才队伍建设,政府要发挥行政保护作用,建立健全法规和各部门的协调机制等旅游开发措施。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价值;旅游开发 在漫长的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类创造了非常丰富的文化遗产,它既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又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标志,它承载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族群文化生命的密码。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旅游资源,它对旅游开发有着强大的吸引力。在现代旅游中,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非物质文化旅游兴趣日益增长。因此,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价值是并对其进行合理的旅游开发有重要意义。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和特征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完善对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体系,作为物质性、遗址性、建筑性文化遗产相对应、相对称的概念而提出来的。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界定为“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以下5个方面的内容:(1)口头传统,包括作为无形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表演艺术;(3)社会实践、仪式礼仪、节日庆典;(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的手工艺技能”。 中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权威界定来自国务院办公厅2005年3月发布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该文件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表述为“我国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表演艺术和文化空间)”。它的范围包括:(1)口头传统,包括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2)传统表演艺术;(3)风俗活动、礼仪、节庆;(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5)传统手工艺技能;(6)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这里的文化空间即定期举行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2006年5月20日,中国政府公布的第一批5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分民间故事、歌谣、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杂技、美术、手工技艺、传统医药、习俗等十大类别。 从以上可以看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十分广泛,这决定了其特征的复杂。具体包括以下几个特征:第一、表现形式的多样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既包括无形

国外城市群经济联系空间研究进展

国外城市群经济联系空间研究进展 熊剑平刘承良袁俊 2012-10-19 21:02:18 来源:《世界地理研究》(沪)2006年1期 作者简介:熊剑平/刘承良,湖北大学商学院旅游系,武汉430062/熊剑平/刘承良,湖北大学旅游发展研究院,武汉430062/袁俊,武汉航海职业技术学院,武汉430062 熊剑平(1964—),男,副教授,主要从事旅游企业管理、区域旅游规划研究。 内容提要:城市群经济联系的复杂性空间规律已经成为城市地理学、区域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研究的重点范畴。现代意义的城市群经济联系空间发展研究始于50年代,城市群体化现象大规模出现,城市化进程迅速发展的时期。经过二战前的启蒙发展、二战后—60年代的初步发展、70—80年代的丰富深化、90年代的全面发展阶段,50多年来城市群空间研究领域不断深化、研究队伍不断壮大、研究成果不断涌现、研究范式不断丰富,呈现多视角、多层次、多尺度,理论与实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体系,研究内容上文章着重对国外大都市区、都市带等城市群经济联系的空间组织与结构研究进行总结,并指出当前研究的热点与焦点。 关键词:城市群经济联系空间组织与结构研究进展 地理学领域的复杂性正被认识[1],其中区域经济联系及其空间结构的复杂

性规律研究成为区域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研究的重点范畴。区域经济联系表现为经济实体区域间相互作用和关系,李春芬(1995)提到这种区域联系将是区域地理学研究的近期前沿[2],而关系经济地理学派(国际主流观点之一)则认为这些经济实体及其相关作用关系所引起的经济地理发展和变化过程应成为研究的中心[3]。 随着城市地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显赫地位和作用的凸现,城市体系经济联系更为活跃,呈现出网络化联系特征,并以前所未有的方式、结构、速度、规模向前发展,相关的空间经济联系与地域组织优化研究成为研究最活跃、成果最丰富的部分之一。 现代意义上的城市群经济联系空间发展研究始于50年代,城市群体化现象大规模出现,城市化进程迅速发展的时期。经过二战前的启蒙发展、二战后至60年代的初步发展、70到80年代的丰富深化、90年代的全面发展阶段,50多年来城市群空间研究领域不断深化、研究队伍不断壮大、研究成果不断涌现、研究范式不断丰富,呈现多视角、多层次、多尺度,理论与实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体系,研究内容上城市群经济联系空间研究在50年代后大规模出现交叉与重叠,主要集中于城市群经济联系空间结构、空间组织两个方面。 1 城市群经济联系研究的启蒙阶段(1945年前) 早期城市体系联系研究主要涉及单个城市—区域间的经济联系,集中于空间组织思想、中心地理论、城市—腹地经济联系方面,为城市群经济联系空间研究奠定基础。城市与区域联系的功能组织思想主要有“田园城市”(E. Norward, 1898)、“集合城市”与“世界城市(world city)”(P. Geddes, 1915)、

国内外生态旅游的发展趋势及国内发展现状和问题

国外生态旅游的发展趋势及国内发展现状和问题(一)生态旅游的发展阶段和未来发展趁势 (1)生态旅游兴起阶段(1960年—1980年) 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欧美各国因经济快速发展.观光旅游人口大增越来越多的游客开始对造访原始自然生态环境、体验原住民族传统文化产生浓厚兴趣,推动了20世纪80年代初期生态旅游的快速成长。这正是旅游市场需求结构发生变化,大众旅游发展到一定程度综合作用的结果。 这一时期生态旅游的总体特征表现为:生态旅游活动基本处于传统大众旅游向生态旅游转变的调整时期,期间既有生态旅游发展较好的国家,也有在发展过程中走弯路的国家,这些国家生态旅游的发展为后期生态旅游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一时期生态旅游在世界部分地区和国家展开,还未形成规模;各国对生态旅游这个新兴的旅游形式还不够了解,人们对生态旅游也存在误解,把生态旅游等同于自然旅游。此时热门的生态旅游产品有哥斯达黎加的热带雨林游、海底观赏;加拿大的国家公园、滨海旅游、观鸟旅游等;肯尼亚的野生动物之旅、土著文化旅游等。 (2)生态旅游蓬勃发展阶段(1980年,20世纪90年代中期)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环保的旅游方式,受到世界各国的认同。美国、欧洲、日本、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也都根据各自生态环境特点,开发生态旅游产品。

这一时期生态旅游的总体特征是:政府开始注重生态旅游发展,各国成立了生态旅游相关组织.旨在保护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开始注重生态旅游发展所带来的生态、经济和环境的综合效应;生态旅游地域范围越来越广,生态旅游活动规模越来越大,生态旅游产品类型越来越丰富;生态旅游对规模的限制和世界范围内的“生态旅游热”产生矛盾;在生态旅游发达的国家已经出现官方和非官方的组织,目的是促进生态旅游发展,建立生态旅游基金,保护脆弱的生态系统;生态旅游发展较快的国家已经开始意识到生态旅游与当地社区之间的紧密联系,并努力改善生态旅游发展和社区发展的关系,为社区发展谋福利。此时热门的生态旅游产品有美国的森林游憩、滑雪旅游;日本的环保之旅、观光农业、跨国生态公益旅游;澳大利亚的农场度假、滨海旅游、观鸟和动物巡游;新西兰的观鸟、海洋生物之旅、珊瑚礁之旅;法国的绿色旅游和乡村旅游等。 (3)生态旅游稳定成熟阶段(20世纪如年代中期。) 随着生态旅游在世界范围内的进一步发展,生态旅游进入了稳定成熟发展阶段。生态旅游市场的细分是根据生态旅游者不同的兴趣爱好的划分的,具体可分为观鸟、潜水、自然爱好者、考古学家、洞穴学者、徒步旅行者、登山者、环境保护主义者和自我价值实现者。学者彼得森把生态旅游产品分为9类,分别是包价旅游、节庆、住宿、导游服务、观光胜地、非营利性协会、餐饮服务、零售、交通运输。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

摘要:目前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分类等基础理论的认识达成一致,旅游开发研究的热点集中于开发价值、开发原则、开发方式、开发影响及实证五大方面。针对这一现状提出今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中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与建议。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 1 研究现状 1.1 基本概念达成共识(1)基本概念的确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早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已在日本、韩国等一些国家兴起。但对其概念却并未有准确的界定。1997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建立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决议,“口头与非物质遗产”的概念被确认。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确认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与之相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的确定,使其保护与开发越来越多地进入到人们的视野与行动中来。(2)类型的界定。“一个完整的‘无形文化遗产’涵盖一个很宽泛的范围。它包含了传统语言和口传遗产;传统宗教和礼仪;工艺设计和美术作品、音乐、诗歌、戏剧、舞蹈、服饰、厨艺、狩猎、园艺、纺织、医疗、处理冲突的方法等。”根据定义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与表现形式,一部分学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进行归纳,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划分为:民间音乐、传统戏剧、民间美术、民俗等十大类别。此外还有人按照非物质文化申报的标准与申报程序,非物质文化遗产亦可按等级划分,可分为世界级、国家级;省级、市级与县级。目前,上述依据已基本被大家认可,受国务院出台我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分类的影响,以表现形式、内涵为划分依据的分类方法已被广泛认可。笔者认为,无论是内涵与表现形式划分法还是等级划分法,都是我们整理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依据,在旅游开发中应结合使用,例如: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优先级的问题就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与等级综合评价。 1. 2 研究热点分布集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热点主要集中于开发价值、原则、方法、案例实证、影响五个方面。(1)开发价值、原则、影响认识一致: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价值、原则与影响,国内大多数学者、专家的态度趋于一致。价值方面:王宁、朱祥贵、詹慕陶、一帆等诸多学者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审美、文化、科学价值,对其进行旅游开发将会带来社会、经济、环境的三重效益。开发原则方面:陶思炎、黄丽华、谢科等学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其观点可总结为可持续原则、保护原则、吸引性原则、因地制宜原则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基本保证。开发影响方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影响,学者的态度可以分为两种,罗明义、徐赣力等人认为旅游开发将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完整性造成破坏;马晓京、肖曾燕等人认为恰当处理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合理进行旅游开发将有助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这种观点为大部分学者所赞同。(2)开发方法、实证研究日益增多。就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方式来看,日益丰富多样,从20世纪80年代末期到20世纪90年代初的主题式旅游开发模式、实地村落式开发模式,(实地浓缩式开发),模拟景观式开发(再现式开发),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流行的节庆式旅游开发模式(短期表现型开发)、公园式开发模式(创新式开发)。随着我国旅游规划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当前的旅游开发模式又有了更多的创新,如近来出现的实景舞台式旅游开发模式、情景体验式旅游开发模式等等,大大丰富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理论。就实证研究来看,案例日益增多,如:王若、管宁生对云南丽江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研究;吴承忠对鄂西土家族民俗文化的旅游价值的研究;张捷对九寨沟藏族民俗文化与江苏吴文化民俗旅游资源比较的研究;陶伟等对宁夏回族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研究。 1. 3 开发深度与广度日益加大旅游者需求的多样化、旅游开发模式的多样化,导致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旅游开发的深度与广度日益加大。以民俗旅游为例,民俗旅游从形态结构而言,将其开发为“民俗物质旅游”、“民俗行为旅游”、“民俗精神旅游”和“民俗语言旅游”等;就民俗分布的空

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综述

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综述 雷蓉,胡北明 (四川理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四川自贡643000)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是当前我国文化遗产研究的热点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是对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手段,并对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对2003-2011年国内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后,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问题的研究主要关注以下三个焦点:一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与保护的关系研究;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对策研究;三是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模式研究。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综述中图分类号:G 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8580(2012)04-0012-05 收稿日期:2012-02-28 基金项目:四川省社科基金项目(SC11E010);四川省教育厅重点课题(11SA074)作者简介:雷 蓉(1972-),女,四川渠县人,讲师,研究方向:旅游规划与开发、战略管理; 胡北明(1973-),男,重庆丰都人,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文化遗产与旅游开发。 网络出版时间:2012-7-3网络出版地址:https://www.360docs.net/doc/9718611205.html,/kcms/detail/51.1676.C.20120703.1153.004.html 第27卷第4期2012年8月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Engineering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Vol.27No.4Aug.201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7年通过了《人类口头及无形文化遗产代表作宣言》后,全社会掀起了一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热潮。纵观国内外的研究文献来看,其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对各国及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有效的保护。“保护”成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研究和实践运作的一个主旋律。然而,我们应该清醒地意识到,要想对我国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有效的保护和传承,必须寻求一条有效的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途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将不失为其保护和传承的一条重要途径。因此,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旅游开发与转型,不仅在实践中掀起了一股热潮,其理论研究也是当下关注颇多的一个焦点。 本文也是基于这一背景,对国内近年(2003—2011年)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问题研究进行评述。主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关系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对策问题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模式问题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 一、国内研究文献回顾 自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巴黎会议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我国旋即加入该公约以来,国内的专家学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可以说是如雨后春笋。笔者检索中文数据库(CNKI )以篇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关键词,从2003—2011年共有相关文献 11148篇,其中期刊论文3957篇,博硕士论文262篇,其它文献6929篇。特别是近几年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更是持续走高。据“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的统计,2007年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期刊文献只有460篇,2008年 623篇,2009年790篇,2010年达到高峰有832篇,2011年也有792篇[1]。 就其相关文献的研究内容上看,早期(2001—2004年)的研究文献,主要集中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内涵、特征及价值内涵方面;中期(2005—2007年),主要文献将其关注的焦点放到了各种具体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上;近年来(2008—2011年)特别是随着遗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