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史教学大纲

服装史教学大纲
服装史教学大纲

《服装史》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编号:01031319

2.课程名称:服装史

3.英文名称:Clothing History

4.课程简介:“服装史”课程主要讲述各个时期不同的服装与服饰样式,让学生系统地掌握中外服装史的发展背景、过程以及各时期中外服装的形态和发展规律,使学生认识服装发展变化的规律,并且能够从历史中汲取知识,获得灵感,为人物形象设计专业课的学习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二、课程说明

1.教学目的和要求:《服装史》是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外服装各个历史时期、不同地区的服装样式与基本特点;认识服装变迁的原因与发展规律,获得关于服装的基础知识;同时还能开阔视野,提高审美修养,激发学生的设计灵感与创新设计理念,以期在学习和工作实践中能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课程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掌握中西服装各个历史时期的特征;

(二)能力目标:

能够运用各个时期的设计要素来进行现代服装设计;

(三)素质目标:

具备服装专业审美能力,使各个历史时期的服饰文化在学生的专业设计中得以体现。2.先行课程:无

3.周课时、总学时:周课时2、总学时28

4.开课学期:第一学期

5.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式、实物演示(或投影演示)等直观教学法

6.考试方法:平时作业、考勤占30%,期末考试占70%

7.实验、实习、作业:

8.教材:《中西服装史》(第1版),张祖芳主编,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年版

9.教学参考资料:

《中国服装史》,黄能馥,陈娟娟,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沈从文,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

《中国服饰造型鉴赏图典》,孔德明,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

《国外历代服饰图典》,曾慧洁,江苏:江苏美术出版社,2002年。

《西方服装史》,华梅,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3年。

《服饰时尚800年》,[英]琼·娜(贺彤译),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西洋服装史》,李当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第2版,2005年。

三、课程内容与教学目的和要求

第一章先秦、秦汉服饰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章节主要讲述夏、商、周的奴隶制社会时期的服饰。这一历史时期对中国历史而言非常重要而关键,此时建立起了奴隶制的文明社会国家,人类脱离了原始社会的野蛮状态,并且到后期基本确立了封建制度,开始了中国历史上的封建社会时代。

先秦时期的服装和社会的大变革有着不可分割的依存关系。先秦时期是中国古代服装形成与服装制度建立的重要时期,这一重要历史阶段形成的服装也为先秦以后至清末几千年封建时代服饰制度的发展和演变奠定了基础。

本章主要介绍秦汉时期的服饰制度和典型服饰形制。秦汉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初步巩固发展的时代。秦始皇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在由刘邦建立的汉朝,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推动了文化的进步,内外交流日益活跃,衣冠服饰日趋华丽。秦汉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服装就是袍服,当时社会遵循“以袍为贵”的原则。秦汉时期的袍服一般多为大袖,袖口收缩紧小,交领,下摆造型多变化。汉代妇女的服装沿用前代,以深衣为主。日常多着上懦下裙,庶民百姓多为上懦下裤。与前代相比,装饰水平大大提高。

二、教学重点:先秦、秦汉时期的服饰制度

教学难点:先秦、秦汉时期的典型服饰及制度

三、授课时数:理论学时2学时

四、教学内容:

第一节先秦服饰

第二节秦汉服饰

第二章、魏晋南北朝服饰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章主要内容:本章节主要介绍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服饰制度和典型服饰形制。魏晋

南北朝是中国古代史上一个重大变革时期。此时,整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都处于激

烈动荡之中,这个时期战争连绵不断,政权更替频繁,使得社会长期处于混乱分裂的状

态。同时,各民族人民的四处迁徙又增加了相互交融的机会。在这样一个动荡的社会形

势下,南北朝各少数民族的服装也影响了汉民族的服装。

同时,玄学的兴起和崇尚清净无为、不受传统束缚的自由意识的觉醒,都直接影响

了服装观念和服装风尚的变化。南北朝时期服装存在多种形态,一是承袭秦汉旧制的汉

族服装,男子多褒衣博带,女子多以大袖示人,以懦、裙、裤为主。二是汉族人民吸取

少数民族的服饰特点,最典型的就是裤褶和裲档。

二、教学重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服饰制度

教学难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典型服饰及形象

三、授课时数:理论2学时

四、教学内容:

第一节社会背景与服饰制度

第二节典型服饰及形象

第三节服饰品

第三章隋唐五代服饰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章节主要介绍隋唐以及五代十国时期的服饰制度和典型服饰形制。隋唐的统一把南北的成就结合起来,出现了一个较秦汉经济文化更为发达,国势更为强盛的局面。尽管隋朝的时间很短,但它为后世繁盛的唐朝奠定了基础。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同时也是中国古代服装最绚烂的篇章。唐朝国家稳定、经济繁荣,文化事业全面发展。一方面,唐代服装继承了历代冠服制度;另一方面,唐代服饰对外开放,包容、吸收外来文化,尤其吸取胡服特点,兼容并蓄,广采博收,大放异彩,为后世的衣冠服饰开启了新的道路。隋唐男子普遍穿着圆领袍衫,女服更是中国服装史上最精彩的篇章之一,其冠服之丰美华丽,妆饰之异彩纷繁,令人目不暇接。上懦下裙仍为这一时期的典型服饰,此外还有披帛、半臂等服饰。

二、教学重点:隋唐五代时期的服饰制度

教学难点:隋唐五代时期的典型服饰及形象

三、授课时数:理论2学时;实践实验0学时

四、教学内容:

第一节社会背景与服饰制度

第二节典型服饰及形象

第三节服饰品

第四章宋代服饰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章节主要介绍宋代的服饰制度以及典型服饰形制。宋王朝的建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割据和动乱局面。宋代社会的思想文化保守,“程朱理学”占统治地位,并开始强调继承前人的传统文化。整个社会主张服饰不应该过分豪华,应崇尚简朴,朝廷更是三令五申,多次申明服装要“务从简朴,不得奢侈”。这也使得宋代的服饰具有质朴、高雅、清淡之美。宋代男子除了穿着圆领袍衫,还流行文人风格的宽大袍衫,如东坡巾等。“背子”是最具代表性的宋代女子服饰,继承了前朝半臂的形式发展而成。形制多为大襟,袖口等都有缘边,外形也一改以往的外扩造型而相对向内收敛,塑造出宋代女子细小柔弱的形象。

二、教学重点:宋代的服饰制度

教学难点:宋代的典型服饰与形象

三、授课时数:理论2学时;实践实验0学时

四、教学内容:

第一节社会背景与服饰制度

第二节典型服饰及形象

第三节服饰品

第五章元代服饰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章主要介绍契丹、女真和蒙古族3个少数民族建立的各朝的服装形制。宋朝后期,北方少数民族逐渐强盛起来,民族间的交流日渐频繁,共同缔造了中国丰富的服饰文化。这3个少数民族都曾经生活在中国的北方,所以衣服多采用皮毛,衣身相对比较紧,着靴,流行剃发,有些女子也留发盘髻。衣领多用圆领或者左枉,与汉人右枉相区别。元代建立以后,物质上丰富起来,在织物中加金的技术更成熟。质孙服是元朝比较有特点的内宴服。

二、教学重点:元代的服饰制度

教学难点:元代的典型服饰与形象

三、授课时数:理论2学时;实践实验0学时

四、教学内容:

第一节、辽——契丹族服饰(公元916年至1125年)

第二节、金——女真族服饰(公元1115年至1279年)

第三节、元代服饰(公元1271年至1368年)

第六章明代服饰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章主要介绍明代的服饰制度和一些典型的服装款式。明代服饰仪态端庄、气度宏美,是华夏近古服饰艺术的典范。丝绸和棉布等面料的纺织、印染、刺绣等加工技艺水平高超娴熟,纹饰丰富。在民间更是创造出了表达人们思想感情的“吉祥图案”。服装形式变化多样、不拘一格。男子主要是各式长袍,右枉大袖,衣长多长及膝下;女子则穿着背子、比甲、各

式糯裙,整体线条流畅,飘逸秀美。明代的巾帽品种繁多,挺拔有型,发式头饰名目不一,把女子衬托得分外娇烧。官服上的补子,用不同的动物图案区别不同的官阶,是历代服饰中最有文化意义的一种新的创造。

二、教学重点:明代的服饰制度

教学难点:明代的典型服饰与形象

三、授课时数:理论2学时;实践实验0学时

四、教学内容:

1、社会背景与服饰制度

2、典型服饰及形象

第七章清代服饰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章主要介绍清代的服饰制度和一些典型的服装形制。清朝是由满族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在服装形式上和汉人有很大区别。清建立政权以后,一方面强制推行满服,另一方面也吸收汉族服饰中的精华部分,在两者的相互影响下,华夏服饰呈现出另一种瑰丽的色彩。满族妇女主要穿着袍服,梳旗髻,穿高底旗鞋,这些服饰使她们看起来比任何一个朝代的妇女都要高大。汉族妇女沿袭明代服饰,但在服装装饰上要精细得多。清朝的服饰大量采用刺绣,刺绣的部位和手法各一,使服装更像一幅穿在人身上的流动画,奢华而艳丽。清朝男子的主要服饰有长袍、马褂、马甲、裤和靴等。最典型的服饰品就是马蹄袖,这种袖子紧而窄,可脱卸,方便合体,是男子服饰特征的最好概括。

二、教学重点:清代的服饰制度

教学难点:清代的典型服饰与形象

三、授课时数:理论2学时;实践实验0学时

四、教学内容:

1、社会背景与服饰制度

2、典型服饰及形象

2.3服饰品

第八章辛亥革命后的近代和现代服饰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章主要内容: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以前属于我国的近代时期,“五四”运动以后进入现代。在清政府统治末年,洋务运动、维新变法、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军队改革等措施相继实行。尽管在封建专制的基础上,这些措施根本无法取得真正的效果,但是对于西方思想的传播却有着重要意义。中国的服装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中,在民族内部文化间的磨合中,渐渐形成了新的特点。到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历史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服装很好地见证了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根据不同的历史背景,可将辛亥革命以后的近现代的服装形态大致分成20世纪10年代、20至30年代、30代末至40年代、50年代、60至

70年代、70年代末至80年代和90年代7个不同时期。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以前属于我国的近代时期,“五四”运动以后进入现代。在清政府统治末年,洋务运动、维新变法、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军队改革等措施相继实行。尽管在封建专制的基础上,这些措施根本无法取得真正的效果,但是对于西方思想的传播却有着重要意义。中国的服装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中,在民族内部文化间的磨合中,渐渐形成了新的特点。到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历史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服装很好地见证了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根据不同的历史背景,可将辛亥革命以后的近现代的服装形态大致分成20世纪10年代、20至30年代、30代末至40年代、50年代、60至70年代、70年代末至80年代和90年代7个不同时期。

二、教学重点:近代各个时期的典型服饰

教学难点:近代各个时期服装风格转变的原因

三、授课时数:理论2学时;实践实验0学时

四、教学内容:

第一节20世纪10年代

第二节20世纪20至30年代

第三节20世纪30年代末至40年代

第四节20世纪50年代

第五节20世纪60至70年代

第六节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

第七节20世纪90年代

第九章西方古代服饰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章主要内容:人类着装的行为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在服装史上,通常把公元

前3000年至公元400年前后古代埃及、西亚、古代希腊、古代罗马等不同地域、不同

民族及不同人种创造的服装划分为古代部分,这部分服装成为此后欧洲服装文化的基

础。

古代服饰受自然环境影响很大,其服饰造型、材料、审美都明显表现出这一特征。

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人在当地气候条件下的宽松、垂挂、多裸露的卷衣,美索不

达米亚地区服装上的穗饰,古波斯帝国的裤子以及古埃及的亚麻织物都表现出强烈的

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二、教学重点:古代西方的典型服饰与形象

教学难点:古代欧洲不同地区服饰的区别

三、授课时数:理论1学时;实践实验0学时

四、教学内容:

第一节古代埃及服饰

第二节古代西亚服饰

第三节古代欧洲服饰

第十章中世纪服饰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章主要内容:历史上一般把5世纪至巧世纪称为中世纪,并从时间上分为“拜占庭时期”、“罗马式时期”和“哥特式时期”。中世纪的服装文化受到基督教的影响,在服装上体现为遮盖体形和显露体形两种矛盾的现象。从不同时期服饰的形态可略知一二:拜占庭服饰由古罗马那种宽衣文化演变而来,经过罗马式时期,最终落脚到哥特式时期的窄衣文化。

二、教学重点:中世纪的典型服饰与形象

教学难点:哥特时期女装的主要特征

三、授课时数:理论1学时;实践实验0学时

四、教学内容:

第一节拜占庭时期服饰

第二节罗马式时期服饰

第三节哥特式时期服饰

第十一章文艺复兴时期服饰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章主要内容:文艺复兴开始于意大利,这一文化运动于巧世纪后半期扩及欧洲许多国家,16世纪达到高潮。随着禁欲主义的衰落,人文主义又复兴了,在服饰上体现为:男子服饰强调上体的宽大魁伟和下体的瘦劲,构成箱形造型;女子服饰强调细腰丰臀,形成倒扣的钟式造型,同时,出现了宽大的袒胸低领口,并不再羞羞答答用饰布遮住。这种两性服装截然不同的特征一直影响西方服饰近500年的发展。

二、教学重点:文艺复兴时期的典型服饰

教学难点:西班牙风格时期的女装特点

三、授课时数:理论2学时;实践实验0学时

四、教学内容:

第一节意大利风格时期服饰

第二节德意志风格时期服饰

第三节西班牙风格时期服饰

第十二章巴洛克时期服饰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巴洛克艺术早在文艺复兴运动末期就产生于意大利,进人风云变幻的17世纪,克服了16世纪后期消极影响的巴洛克,成为天主教争取信徒的工具。

服装史上,“巴洛克风格”一词,是指代17世纪欧洲的服装款式。巴洛克代表了路易十四富丽堂皇的精神特质,它的生气勃勃、色彩艳丽、线条优美、富丽豪华的风格,使其在意大利、法国、西班牙等国的宫廷贵族中得到大力提倡。服装上最大的特色是强调繁多的装饰,大量使用华丽的纽扣、缠绕的丝带和蝴蝶结、花纹围绕的边饰等。女性服装解脱束缚、自由随意,男性服装则崇尚自然和优雅,花边、香水、高跟鞋、手套、手袋、领带、领结,各种新鲜时尚纷至沓来,烘托出巴洛克时期的繁荣与精致。巴洛克服装的发展经历了两个历史阶段,即荷兰风时代和法国风时代。

二、教学重点:巴洛克时期的典型服饰

教学难点:法国风时代的女装特点

三、授课时数:理论2学时;实践实验0学时

四、教学内容:

第一节荷兰风时代服饰

第二节法国风时代服饰

第十三章18世纪服饰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章主要内容:18世纪,欧洲乃至世界进人了崭新的时代。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是生产机器和动力机器的发明,飞梭、水力纺纱和织布机在纺织行业中的使用,大大提高了纺织的效率,为欧洲走向现代工业社会奠定了基础。在法国,沙龙文化在贵族和新兴资产阶级的社交生活中产生和形成,并孕育了洛可可艺术的社会基础。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又促进了新古典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英、法两国在经济、文化艺术和服饰风格等方面各自发挥着影响力,扩展至全欧洲。

18世纪欧洲的服装,主要分为洛可可时期服装和新古典主义时期服装两个历史阶段。夸张的裙撑、打褶的花边、繁复的装饰、低领、春光乍泄的衬裙、印花布料、紧身内衣、时装杂志……浮华的洛可可风格使时装达到了一个辉煌时代。法国大革命更使巴黎时装名声日盛,但最后,正是革命摧毁了这个时装的黄金时代。新古典主义艺术为18世纪末期的服装带来一股清新之风,它一反洛可可的豪华多饰,转而追求简洁朴素、健康自然的古希腊、古罗马的服饰风范。

二、教学重点:18世纪的典型服饰及形象

教学难点:18世纪不同风格服饰的区别

三、授课时数:理论2学时;实践实验0学时

四、教学内容:

第一节洛可可时期服饰

第二节新古典主义时期服饰

第十四章19世纪服饰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章主要内容:19世纪,欧洲进人了全面发展的时期。从社会体制到经济状况,从生产方式到科学技术,以及价值观念,都有了长足的进步。科技发展、工业进步,使传统的手工业作坊式生产方式迅速被大规模机械化生产所取代。“珍妮”纺机和蒸汽机在纺织行业的普遍应用,使服装用布的产量大大增加,服装业迅速发展。缝纫机的使用为服装的批量化生产提供可能。1858年,英国青年查尔斯·弗雷德里克·沃斯( Charles Frederick Worth)在巴黎开设了以贵妇人为对象的高级时装店,从此在时装界树起一面引导流行的大旗。19世纪中叶,服装杂志在欧美已十分普遍,方便了人们对时装流行信息的了解。随着这一切的变化,人们的着衣观开始发生转变,过去那种以豪华多饰的宫廷风格为时尚的穿着追求,正悄悄让位于追求实用、自由和功能化的装束。

二、教学重点:19世纪男、女装风格的沿革

教学难点:19世纪末期社会的变化对服饰的影响

三、授课时数:理论2学时;实践实验0学时

四、教学内容:

第一节帝政时期服饰

第二节浪漫主义时期服饰

第三节新洛可可时期服饰

第四节19世纪末期服饰

第十五章20世纪服饰(上)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章主要内容:20世纪服装史是研究现代西方服装发展和流行变化的重要资料来源,服装史学家常常以10年为分界线,来分段研究各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服饰和形象。

20世纪初期的十多年常常被称为“美好的年代”,女性要求参与社会活动的呼声越来越高,从而导致一r服装设计的转折性革命,催生了现代的时装。1909年,著名的俄罗斯芭蕾舞团在巴黎的表演使东方风格服饰在法国风行起来,并很快地出现在欧洲女士们的流行服衣柜中一战后女性的社会经济地位得到改善,女性的服饰形象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女性们开始从身体形象和服饰装扮上否定自身的女性特征而向男性看齐,于是她们剪短发,并穿上忽略胸腰线的管子状服饰。这个时代在服装史上被称作“女男孩”时期。进入20世纪30年代,人们厌倦了模仿男孩子的女性服装的矫揉造作和缺乏女性风采,转而追求更加具有女性味道的时装,此时的欧美都出现了追求典雅、苗条时装的风潮。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女装男性化的倾向,使得战后的女性转而十分憧憬优雅的曲线之美,希望突出女性本身的特质。时装大师迪奥( Dior )适时地推出了一种全新的服装款式——“新风貌”。由迪奥所创造的“新风貌”,以其娇柔、优雅、高贵而性感的全新面貌,继续在20世纪50年代征服着所有女性。

此时的女性服装,在廓形上追求的是柔软的线条,斜肩、滚圆的臀部及极为狭窄的腰部。

二、教学重点:20世纪前半叶各个著名设计师的服饰风格

教学难点:20世纪前半叶服装风格演变的原因

三、授课时数:理论2学时;实践实验0学时

四、教学内容:

第一节1900年至1909年服饰

第二节1910年至1919年服饰

第三节1920年至1929年服饰

第四节1930年至1939年服饰

第五节1940年至1949年服饰

第十六章20世纪服饰(下)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章主要内容:由于人口众多的年轻一代的崛起,新的社会价值观形成,各种反传统的叛逆思潮蔓延,因此20世纪60年代是一个变革的年代。时装潮流和人们的穿着观念也发生了全新的变化。各种类型的街头服饰,如迷你裙、喇叭裤、牛仔裤、不分性别均可穿着的新潮服饰成为当时的最新潮时装。20世纪70年代是一个社会经济状况和人民的社会情绪均不稳定的时代,此时的服装舞台亦呈现出一片混乱的状况在重视个性、自我的潮流之下,时装亦变得多样化,飘逸的长裙成为新焦点、剪裁宽阔的长裤及喇叭裤成为潮流新典范、东方色彩缤纷的宽身设计迅速流行。20世纪70年代的年轻人是社会最活跃、最敏感的群体,他们追求着装的个性化,且利用服饰来表达自己的独特个性,拒绝商业味的时装。

“回归自然、保护环境”成为20世纪80年代全球性的话题,时装领域也是如此,同时潮流趋于多元化。高收人阶层人士追求高档名牌,热衷于高级女装。而年轻消费者打扮前卫、追求个性,不拘于传统审美与着装观念,而以表现自我为出发点。20世纪90年代是一个百花齐放的年代,高科技已经在各方面广泛应用,社会在一个空前的高速中运转。人们从20世纪80年代的奢华之中走出来,进人r一个提倡节俭和注重环保的世界。此时的服装界,一批欧洲新晋设计师冒头,主流的时尚是提倡解构与简洁主义,同时环保风令自然色衣料流行,东方情结成为一股主流文化。

二、教学重点:20世纪后半叶各个著名设计师的服饰风格

教学难点:20世纪后半叶服装风格演变的原因

三、授课时数:理论2学时;实践实验0学时

四、教学内容:

第一节1950年至1959年服饰

第二节1960年至1969年服饰

第三节1970年至1979年服饰

第四节1980年至1989年服饰

第五节1990年至1999年服饰

执笔人:胡庚申潘翀

【免费下载】中外服装史

《中国服装史》教学方案日期:2009-03-28 14:01 一、教师简介 二、教学大纲 (一)、大纲说明 1、适用对象 2004级服装工艺与设计专业学生 2、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服装工艺与设计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属于必修课程。 3、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与任务 本课程讲授中国服装史知识,通过介绍各历史时期各个区域的服装的特点、风格、工艺及演变发展的过程,使学生了解服装的历史与现状,开阔视野积累知识,能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提高审美眼光和设计思想水平。 4、本课程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 唐、宋、明、清各历史时期的服饰状况和特征(尤以唐代为主) 难点: 服饰起源的探索(各种说法);服饰专业术语的理解; 服饰发展内涵的理解. (二)、各章次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名称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重点和难点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章衣服的起源 第二章衣服原料的发展 第三章古代的刺绣 2 了解衣服的起源情况和面料的发展状况,要求学生理解即可重点是衣服原料的发展;对衣服起源的几种说法的理解衣服起源的说法:蔽体说、巫术说、乞求丰收说等;苎麻等原料的发展及几种刺绣的出现。 第四章古代的章服制度 2 了解掌握古代的章服制度,特别是冕服的形成及用途冕服的组成; 难点是冕服图案的象征意义冕服的三大组成部分;冕冠的组成;薰衣的组成;下裳的组成;各图案的象征意义. 第五章古代的制衣官吏和组织机构学生自学了解掌握古代的制衣官吏和组织机构制衣官吏的和组织机构组成部分或是种类制衣官吏的构成 制衣官吏的组织构成种类 第六章皇室衣装 10 了解掌握中国各个历史朝代的皇室家族的服饰特征重点是唐宫、明宫和清室;难点是武则天补服的形成汉室皇族服饰特点

[服装企业管理]服装材料教学大纲

(服装企业管理)服装材 料教学大纲

三、教学要求、内容及建议 第一章服装制作工具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制作服装所用的各类工具,掌握有关工具的使用方法、特及其功能。 教学内容 §l一1缝纫工具 一、针具 二、顶针 三、剪刀 四、尺 五、画粉 六、锥子 七、镊子

§l一2熨烫工具 一、熨斗 二、垫尾 三、水布 四、烫板 五、铁凳 六、馒头 教学建议 1.各种型号的机针、各种线的用途应详细讲述。 2.也可按照服装制作工艺讲述缝纫工具。 第二章手缝与熨烫工艺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对手缝工艺从基本掌握到熟练掌握,从而达到熟能生巧的目的。 教学内容 §2—1手缝工艺 一、拱针 二、搡针 三、打线钉 四、缲针 五、纳针 六、倒钩针

七、三角针 八、杨树花针 九、拉线袢 十、锁缝 §2—2熨烫工艺 一、基本烫法 二、熨烫的作用 三、熨烫的类型 教学建议 应详细讲解常用的手针针法及熨烫的基本手法。 第三章缝纫基础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基础机工技术,并能熟练地使用缝纫机。教学内容 §3一l缝纫技巧 一、平缝 二、包缝 三、来去缝 四、分开缝 五、搭缝 六、压缉缝 七、坐倒缝

八、滚包缝 §3—2服装各部件缝纫工艺 一、带袋盖双开线挖袋 二、做手中袋 三、裤单开线带袋盖缝制工艺 教学建议 1.向学生详细介绍服装的各种缝子。 2.让学生务必掌握服装零部件的制作要领。 第四章女装裁剪与制作 教学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女装的缝制方法及制作技术,掌握女装的技术质量标准。教学内容 §4—1女西裙的裁剪与制作 一、外形概述与外形图 二、成品规格 三、制作工艺流程 四、制作步骤 §4—2女衬衫的裁剪与制作 一、外形概述与外形图 二、成品规格 三、制作工艺流程 四、制作步骤

《女装设计》教学大纲

《女装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适用专业:服装设计与工程(本科) 开设学期:四(本科) 总学时: 48 其中讲授学时:20 实践学时:28 计划学分:3 先修课程:服装设计概论服装效果图技法服饰色彩 讲授语言:汉语 考核方式:随堂考试 二、本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性质:本课程为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必修课。 目的:《女装设计》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服装设计的相关理论知识及实践训练,结合品牌女装的设计,培养学生的服装设计能力与创新能力。 任务:正确、完整地表达设计构思和服装设计效果。 三、推荐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教材:《女装设计》胡迅编著东华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服装设计》李迎军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服装设计教程》杨威编著中国纺织出版社 《女装设计》王勇编著东华大学出版社 《系列女装设计》周丽娅编著中国纺织出版社 四、课程的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女装设计概述(4学时讲授) 第一节、女装设计的特征 第二节、女装设计的发展 第三节、女装分类设计 第二章女装细节设计(4学时讲授12学时实践) 第一节、零部件的设计 第二节、线条的运用 第三章:女装综合设计(8学时讲授12学时实践) 第一节、女装材质与工艺设计 第二节、女装常用服装设计 第三节、女装综合设计实例

第四章:女装品牌分析(4学时讲授4学时实践)第一节、女装流行研究 第二节、高级女装品牌设计分析 第三节、女装成衣品牌设计分析 五、课程的重点、难点 重点:1、女装细节设计 2、女装综合设计 难点:1、女装综合设计 六、考核方法与要求 1、考核形式:随堂考试(平时30% 考试70%) 七、编制与审核 编制人:王卫静 编制时间:2017年3月20日 教研室审议: 系审核:

《女装结构与工艺》教学大纲

《女装结构与工艺》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女装结构与工艺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程 适用专业:服装设计与工程(本科) 开设学期:四(2015本科) 总学时:96 其中讲授学时:40 实践学时:56 计划学分:6 先修课程:服装设计、服装色彩、服装史、服饰配件设计、服装制图基础、服装基础工艺讲授语言:汉语 考核方式:平时成绩与期末考查相结合 二、课程简介:本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女装结构与工艺是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必修课。本课程的教学包括讲授女装结构设计与工艺制作等内容。旨在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掌握女装结构设计和工艺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从而能够独立地进行女装结构设计和工艺流程的设计,并且掌握一定的制作技术,为使学生成为合格的服装专业人才打下基础。 三、推荐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教材: 《女装结构设计与缝制工艺》余国兴编著东华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 《女装结构设计与缝制工艺》余国兴编著东华大学出版社 《服装工艺学—成衣工艺分册》张文斌主编中国纺织出版社 《成衣工艺学》吴铭张小良编著中国纺织出版社 《服装工艺基础》朱小珊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四、课时内容与与学时分配 第一章裤装结构设计 (讲授6学时,实操12学时) 理论:1、裤装结构设计 2、裤装变化设计 练习:西裤、牛仔裤结构设计 第二章西裤缝制工艺 (讲授6学时,实操12学时) 理论:1、西裤缝制工艺及流程制作 2、西裤工业制板 练习:西裤缝制工艺 第三章女上装结构设计 (讲授16学时,实操16学时)

理论:1、女装纸样设计的基本原理 2、衬衫、背心纸样设计与应用 3、连衣裙纸样设计与应用 4、外套结构设计 练习:女上装结构设计 第四章女上衣缝制工艺 (讲授12学时,实操22学时) 理论:1、女上衣缝制工艺及流程制作 2、女上衣工业制板 练习:女上衣缝制工艺 五、考核方法与要求 1、考核形式:平时成绩与期末考查相结合 2、评分办法:平时成绩占30%(主要考察学习态度、课堂发言、讨论、作业等方面),期末考查占70%。 六、编制与审核 编制人: 编制时间: 教研室审议: 系审核:

中外服装史学习心得

中外服装史学习心得 本学期的辅修课程中,我校开设了中外服装史这门课程,而我对服装本来就很感兴趣,对于这门可以让我纵观中外数千年服装文明发展的课程我更是非常喜欢。 在整个课程的前大部分,老师带我们领略了从古埃及古罗马时代直到现代的西方服装发展过程。老师通过一幅幅生动形象的服装实物图以及自己实地参观拍摄的照片向我们讲述各个地域各个时期的服装样式,服装特点,服装和时代的关系等等。我觉得西方服装史中最值得关注的主要是古埃及古罗马古希腊文明最初兴起时的服饰,以及十七十八世纪的巴洛克和洛可可风格服饰,还有一二战时期现代服饰的兴起以及世界政治格局对世界服装中心的影响。我们不但看到了古埃及服饰的富丽堂皇、古希腊服饰的高贵典雅、巴洛克时期的华丽庄严、洛可可时期的艳丽自由,还看到了西方现代服饰的渊源和发展。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十六世纪开始出现的对人体的大量人为化造型,比如女子的紧身胸衣和女子裙撑。经紧身胸衣的束造,女性的胸部被抹平出现平板僵硬的外观,腰部被勒得极其纤细,而女子裙撑的人为塑造女子下体造型更使得女性整体造型夸张,为追求一时的时髦而对当时的欧洲女性造成了巨大的摧残。 此外,我还知道了服装起源有御寒护体,吸引异性等说法,知道了古希腊时期服饰和建筑造型的一定联系,知道了十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服装开始了男子上宽下窄女子上窄下宽的人为化造型,还知道了路易十四在十七世纪下半叶推动法国巴黎成为世界服装中心以及在十九与二十世纪时服装的迅速变化和多元化发展。在十九及二十世纪,一大批服装设计师如雨后春笋般在西方各处开始崭露头角,而如今的世界知名奢侈品品牌如Dior,Channel等等都是在当时开创了女装的新风尚。 不知不觉,我们已学习完西方服装史,继而开始对中国服装历史

《中西服装发展史》教学大纲讲解学习

《中西服装发展史》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中西服装发展史》课程是学生必修的基础理论课程,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分析、鉴赏与识别能力,正确的处理传统与现实、民族与时代的关系,继承中西方服装文化的优秀遗产,开拓服装设计的创新思维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教学实践中,让学生系统地掌握中外服装史的发展背景、过程以及各时期中外服装的形态和发展规律开拓学生的形象设计思维。培养学生整体设计的观念和审美情趣,加深对服装的现实意义的理解。同时通过历代千姿百态的服饰来洞察其中的文化本质和发展规律。并能够从历史中汲取知识,获得灵感,为人物形象设计专业课的学习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二、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西服装的历史演变脉络,掌握不同历史时期的服装特点及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意识对服装发展的影响和内在关系。使学生掌握完备的服装理论基础知识,了解国内外服装发展的历史及最新趋势,培养学生的艺术创新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创新思维水平和审美修养,以期在学习和工作实践中能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教学内容分为中国服装史和西方服装史两个部分,中国服装史划分为六个时期,分别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前期、中期、后期和近现代社会的服装予以介绍和评说,各个历史时期侧重不同的方面。西方发展史同样分为六个时期,突出表述不同时期的服装特点及其历史地位和影响。学习中西服装史应在理解的前提下,掌握中西方服饰演变的脉络。抓住脉络提纲挈领,而不应不加理解、缺少纵向与横向联系孤立地掌握知识,造成学习枯燥,记忆困难。 本课程要求学生通过教学环节学习掌握所列内容,并运用所学知识,启发创作思维,引发创作灵感,在服装设计中加以具体应用。由于课时原因,有些章节要求学生自己阅读理解。上课根据其阅读情况,适当提问。 中国服装史: 第一章人类服装的起源 第一节原始社会的服饰状况 第二节原始人类的服装动机 第三节服装起源与人类生产劳动的关系 第二章人类服装的共性特征

180014《服装材料学》教学大纲学分:4学时:72

180014 《服装材料学》教学大纲学分:4 学时:72 The Clothing Material 一、课程的教育目标: 通过学习《服装材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各种材料的性能,灵活运用服装用各种材料。 并掌握纤维和材料的鉴别与选用。 二、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研究服装用纤维、纱线、织物、裘皮、皮革、辅料等各种材料的结构形态及其各种性能,使学生熟练掌握各种服装材料的选择和利用。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 1、掌握纤维、纱线、织物自身的性能。 2、掌握纤维、纱线、织物对服装形态、结构、服用性能和穿着效果等的影响。 3、学习各种服装材料的选用。 四、本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作用:本科程是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 五、课程的重点及难点 重点:纤维原料的分类与结构特征、基本性能及对服用性能的影响、服用性能分析及纤维的鉴别,织物的结构特征及对服用性能的影响,各种织物的名称、风格特征及在服装中的适用性,衣料的认识与鉴别及选用。 难点:织物的组织结构、服装舒适性、服装材料的灵活运用。 六、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理论教授:(50学时)实践或实验:(22学时)第一部分:理论内容及要求 绪论(2学时)第一章:服装用纤维材料(8学时)第一节:纤维分类及其形态结构特征 一、纤维的分类 二、纤维的形态特征及其影响 第二节:常用纤维的性能特征 一、天然纤维 二、化学纤维 第三节:纤维服用性能分析 一、外观性能 二、舒适性能 三、耐用性能 四、保养性能 第四节:纤维鉴别 一、手感目测法

二、燃烧法 三、显微镜观察法 四、药品着色法 五、溶解法 六、熔点法 七、红外吸收光谱鉴别法 第二章:服装用纱线(4学时)第一节:纱线的分类及其特征 一、纱线分类 二、针织绒线 第二节:复杂纱线 一、花式纱线 二、变形纱 第三节:新型纺纱方法纺制的纱线 一、气流纱 二、涡流纱 三、包缠纱 四、其他新型纺纱纺制的纱线 第四节:纱线品质对织物外观和性能的影响 一、纱线的外观 二、舒适性 三、耐用性能 四、保管性能 第三章:服装用织物(10学时)第一节:织物概述 一、织物的分类 二、织物的量度 三、织物的分析鉴别 第二节:织物的组织结构 一、梭织物的组织结构 二、针织物的组织结构 三、非织造布的组织结构 第三节:织物的服用和加工性能 一、织物的强度和耐用性能 二、织物的形态稳定性能 三、织物的物理化学性能 四、织物的风格与质量评定 第四节:各类织物特征及其适用性 一、棉织物 二、麻织物 三、丝织物 四、毛织物

服装设计基础教学大纲(中专)

《服装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开课专业:服装制作与营销专业 适用专业:服装制作与营销 学时:36学时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服装设计基础》课程是服装制作与营销专业造型基础模块中的专业必修课程。 本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能力——服装的设计能力,通过理论讲授、创意设计等实训方式,使学生通过系统学习服装设计的相关理论知识及实践训练,培养学生设计思维能力和设计创新能力。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服装设计的造型、色彩和材料的设计要素; 2、掌握服装设计的造型、色彩和材料形式美的基本原则以及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 3、掌握服装设计的造型、色彩和材料单品类服装的分类与设计方法。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设计思维能力和设计创新能力; 2、培养学生收集资料、运用资料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的对服装专业的设计兴趣; 2、培养学生对服装设计的严谨态度; 3、培养学生的设计创新意识。 三、教学内容、教学要求 (一)服装造型设计(32课时) 1.教学内容:服装造型设计概述;服装造型设计构思;服装造型的形式美;服装的外轮廓造型;服装内部造型布局;服装局部造型设计;基础服装款型设计;设计意图的表现形式。 2.教学方法:图片启发式/互动式/讲解、分析优秀创意作品;讲解理论/举例、分析优秀作品/示范/同步练习与辅导相结合 3. 教学要求: 1)使学生了解服装造型、服装形式美、服装廓形的基本概念以及服装造型设计的形

态空间、内容形式、相关因素和服装造型设计的设计构思; 2)培养学生的形式美、外轮廓造型、内部造型布局、局部造型设计、基础服装款型设计和设计意图的表现形式的运用能力和设计能力; 3)培养学生对成衣的分析鉴赏能力;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利用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 (二)服装色彩设计(18课时) 1.教学内容:服装色彩概述;服装色彩的心理原理;服装配色的美学原理;服装配色的相关因素;流行色的分析与应用;服色设计构思与启示和各类服装的色彩设计 2.教学方法:图片启发式/互动式/讲解、分析优秀创意作品;讲解理论/举例、分析优秀作品/示范/同步练习与辅导相结合 3. 教学要求: 1)使学生了解服装色彩的基本概念、研究范围、教学目的与要求、服装色彩的心理原理; 2)培养学生配色的美学原理、服色形式美法则、配色的方法和配色美规律、服装配色的相关因素、流行色的分析与应用、服色设计构思与启示和各类服装的色彩设计的运用能力和设计能力; 3)培养学生对成衣的分析鉴赏能力;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利用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 (三)服装材料构成(14课时) 1.教学内容:服装用材料概述;服装用纤维纱线;服装用纺织织物;服装用裘皮皮革;服装用辅助材料;衣料的性能风格;衣料的鉴别选用和衣料的洗熨保管。 2.教学方法:图片启发式/互动式/讲解、分析优秀创意作品;讲解理论/举例、分析优秀作品/示范/同步练习与辅导相结合 3. 教学要求: 1)使学生了解服装服装用材料的概念与分类、服装材料的演变与发展、服装材料与服装的关系、服装用纤维纱线、服装用纺织织物; 2)培养学生使用服装用裘皮皮革、辅助材料、衣料的性能风格的设计能力以及衣料的鉴别选用和衣料的洗熨保管的运用能力; 3)培养学生对成衣的分析鉴赏能力;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利用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 四、实训指导书和主要参考资料

服装工艺教学大纲

服装工艺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服装工艺是服装制作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本课程主要讲授本专业必需的工艺基础 知识和日常服装的裁剪与工艺技术,使学生有能力从事工业化服装生产,为成为高素质的劳 动者及中初级专业人才奠定基础。 二、课程的主要要求 1、通过教学与实践,使学生掌握手缝工艺和车缝工艺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缝纫姿势。 2、掌握西裤、女裙、衬衫、茄克衫、上衣及西服的缝制流程、质量要求、成品质量标准、整烫工艺要求。 3、初步掌握服装制作工艺中的推、归、拔工艺。 4、能灵活运用工艺手段,采用创新工艺的方法。 三、学时分配表 机

2 2 课程内容及要求 一、服装工艺基础知识 课程内容 各种手缝针法在服装上的运用;服装缝制工艺的常用工具;各种手缝针法的基本训练;缝纫机各种车缝缉线的基础训练。 教学要求 1、使学生正确掌握常用手缝工艺的技巧与技法,并通过训练不断提高熟练程度。 2、掌握车缝缉线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缝纫姿势。 3、能熟练地使用缝纫机,提高车缝的质量和速度。 二、女裙的缝制工艺 课程内容 直裙的缝制工艺;斜裙的缝制工艺;裙子款式变化的缝制工艺。 教学要求 1、熟练掌握一般裙子的缝制工艺流程及其质量要求。 2、掌握一般裙子的熨烫工艺要求。 3、掌握一般裙子的成品质量标准。 4、了解一般裙子款式变化的工艺要求与操作要领。 三、西裤的缝制工艺 课程内容 女西裤的缝制工艺;男西裤的缝制工艺。 教学要求 1、熟练掌握男、女西裤的缝制工艺流程及其质量要求。

2、掌握男、女西裤的熨烫工艺要求。 3、掌握男、女西裤的成品质量标准。 4、在教师的指导下自裁自做,提高对西裤结构的理解。 四、衬衫的缝制工艺 课程内容 普通女衬衫的缝制工艺;女衬衫款式变化的缝制工艺;男衬衫的缝制工艺。教学要求 1、熟练掌握衬衫的工艺流程及其质量要求。 2、掌握衬衫的熨烫工艺要求。 3、掌握衬衫的成品质量标准。 4、了解女衬衫款式变化的工艺要求及操作要领。 五、两用衫的缝制工艺 课程内容 茄克衫缝制工艺。 教学要求 1、熟练掌握茄克衫的缝制工艺流程及其质量要求。 2、掌握茄克衫的熨烫工艺要求。 3、掌握茄克衫的成品质量标准。 4、了解茄克衫款式变化的工艺要求及操作要领。 六、西服的缝制工艺 课程内容 简做女西服的缝制工艺;男西服的缝制工艺。 教学要求 1、熟练掌握男、女西服的缝制工艺流程及其质量要求。 2、掌握西服的熨烫工艺要求。 3、掌握西服的成品质量标准。 4、了解西服款式变化的工艺要求及操作要领。 5、了解西服的推、归、拔工艺及其常见病例的修正。

《设计思维与创意》教学大纲

《设计思维与创意》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设计思维与创意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适用专业:服装与服饰设计(本科) 开设学期:第四学期 总学时:32 其中讲授学时:16 实践学时:16 计划学分:2 先修课程:女装设计中外服装史服装色彩 讲授语言:中文 考核方式:平时作业30% 课程考核10% 随堂考试60% 二:课程简介:本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性质:本课程是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一门选修课程。设计思维与创意通过打开学生对服装设计的思维与创意的训练,使学生形成自己的服装设计思路与方法,在服装设计过程中形成自己的风格。 目的与任务: 1.认知服装设计的相关概念。 2. 了解服装设计的思维方式。 3. 掌握服装设计的创意方法。 4. 掌握服装设计的法则及规律。 5. 掌握服装市场营销及服装品牌知识。 三、推荐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教材:《打破思维的界限——服装设计的创新与表现》袁利赵明东主编中国纺织出版社2013 参考书:《时装设计:过程、创新与实践》[英]凯瑟琳·麦凯维编著中国纺织出版社2009 四、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设计思维(讲授:1学时) 知识点: 1、思维的概念 2、设计思维的概念 第二章、创意思维(讲授:1学时) 知识点: 1、创意思维的来源 2、创意思维构思过程 3、水平思维 4、体验水平思考法获取创意 实践教学(实践:4学时) 实践内容:

1、广州红砖厂创意园市场调查 第三章、创意工具(讲授:2学时) 知识点: 1、思维导图的背景 2、思维导图的定义 3、思维导图的特征 4、思维导图的流程 5、思维导图运用技巧 6、体验思维导图 实践教学(实践:2学时) 实践内容: 1、思维导图绘制实践 第四章、水平思维系统中的设计思维(讲授:2学时)知识点: 1、逆向设计思维 2、联想设计思维 3、无理设计思维 4、发散设计思维 5、创造设计思维 6、灵感设计思维 实践教学(实践:2学时) 实践内容: 1、设计思维实践 第五章、创意灵感的来源(讲授:4学时) 知识点: 1、生活资料 2、自然元素 3、时空要素 4、姐妹艺术 5、科技成果 6、社会动态 7、民族文化 实践教学(实践:4学时) 实践内容: 1、思维导图的训练 2、服装设计快速表达

服装教学大纲

目录 《服装效果图》教学大纲 (1) 《服装设计》教学大纲 (4) 《服装结构》教学大纲 (7) 《服装工艺》教学大纲 (10) 《服装专业英语》教学大纲 (12) 《服装结构CAD》教学大纲 (14) 《服饰图案》教学大纲 (16) 《女装设计项目》教学大纲 (19) 《男装设计项目》教学大纲 (24) 《童装设计项目》教学大纲 (29) 《服装陈列项目》教学大纲 (33) 《服装营销项目》教学大纲 (39) 《美术欣赏》教学大纲 (44) 《服饰色彩》教学大纲 (46) 《服装史》教学大纲 (49) 《摄影》教学大纲 (53) 《服装整理》教学大纲 (56) 《民族服饰文化》教学大纲 (59) 《服饰手工艺》教学大纲 (61) 《服装市场营销》教学大纲 (63) 《服装材料概论》教学大纲 (66) 《服装外贸跟单理单》教学大纲 (70) 《服装生产管理》教学大纲 (72) 《服装品牌策划》教学大纲 (77) 《立体裁剪》教学大纲 (80) 《毕业设计》教学大纲 (82) 《专业实训》教学大纲 (84) 《岗位实习》教学大纲 (86)

《服装效果图》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服装效果图》 课程代码:203039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学时学分:40学时,3学分(理论14学时,1学分;实践26学时,2学分) 先修课程:《服装设计》 适用专业:服装设计(中职)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 《服装效果图》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性学科,是服装类课程中的专业课程,是服装设计专业学生的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较熟练的掌握服装与人体之间的表现方式及服装效果图的各种表现技巧,以便更好的表达设计意图。 二、课程内容 《服装效果图》以服装为对象,研究服装设计的表达方法和表现技法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要求从人体研究入手,由浅入深,运用各种技法对服装的款式、质感、发型、配件等加以表现,使画面达到完整性与艺术性兼备。 (一)课程重点与难点 课程重点:着装效果图及平面效果图的表现。 课程难点:人体结构的准确表现、着装的合理性及时装画的表现技法。 (二)课程内容 第一章概述 1、服装效果图的概念 2、服装效果图的种类 3、服装效果图的特征 4、服装效果图的学习方法 第二章人体绘画 一、人体比例与动态 1、人体大形各部分比例 2、人体动态,人体动态正面、3/4侧面、正侧面及背面的画面安排 3、男人体、女人体、儿童体的比较 二、人体局部的刻画 1、头部与脸部五官的画法 2、脸部五官的位置 3、手的画法 4、脚与鞋的画法。 第三章服装的表现 一、着装效果图 1、服装的局部表现(领、袖克夫、口袋、褶裥、门襟、省) 2、人体着装练习(紧身、宽松和合体的服装) 服饰与人体关系,服装线条的特性与表现,以款式定动态。 二、平面效果图 1、平面效果图的分类。

品牌服装设计教学大纲

品牌服装设计教学大纲 服装设计方向) 176学时) 课程名称:《品牌服装设计》 参考教材:《品牌服装设计》刘晓刚编著东华大学出版社2006 年出版《服装商品企划学》李俊主编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 年出版 《现代展示艺术设计》李喻军主编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年出版开课部门:服装系 学时:总176 (理论12 学时,实训154 学时) 适用专业:服装设计专业 职业标准:服装设计师助理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高职高专服装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也是服装类专业的核心能力课程。 课程设置 是根据企业的用人需求,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岗位包括服装设计师、服装设计师助理、服装陈列师等。 本课程的实施需在学生掌握一定的版型、设计和制作知识的基础上,结合企业的实际 开发项目, 以品牌服装为主线,以品牌服装设计为核心内容,从设计的角度出发,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展开教学。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奠定了良好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保证综合实训以及毕业 设计能够顺 利完成。 《品牌服装设计》课程教学是以培养服装行业高级实用人才为目标,要有一定的岗位 针对性和 实用性,学生通过对品牌服装设计基础的学习,可以将掌握的服装设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 能充分运用 到市场设计实践中去,也可以熟悉和掌握品牌企业的运做方式以及业内动态,有利于促进 学生专业技 能和综合技能的提高,对学生职业能力、职业素质的养成具有重要的作用,使学生毕业后能够迅速投入企业的岗位角色,担当起产品设计的重任。 三、教学内容 课业一:目标品牌市场调研工作任务——对已有目标市场进行调研与市场分析。确定新产品的设计方向。 学习目标——学习本课程后学生应该能够根据新产品设计开发任务书,在规定时间内制定详细完 整的调研计划、合理分配调研任务、确定采取什么调研方法、及如何按计划实施调研,并 对获得的调 研信息的进一步分析比较。培养调研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调研中出现的意外情 况的应对能力。培养团队的沟通与合作精神。以及学生独立完成工作记录的存档、资料收 集整理分析, 并最终完成一个完整的调研报告书的任务。 学习组织形式与方法——在规定时间内,以分组的形式进行市场调研。教师在调研过程中主要起 指导作用.以学生为主体,选出组长,采取分工合作的方式。团队合作任务的分配按企业设计师助理的工 作内容进行划分。 评价要求——明确过程确认制度, 每完成一个环节需要下一个工作环节对其进行确认。调研报告

服装制作工艺教学大纲

服装制作工艺教学大纲 一、说明 1、课程性质和内容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服装设计与制作专业的课程。主要内容有:服装制作工具、手缝与熨烫工艺、缝纫基础、女装裁剪与制作、男装裁剪与制作等。 2、课程的主要任务和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达到下列要求: (1)熟悉服装制作过程中常用工具及其特点。 (2)掌握服装制作技术中基本手针工艺、机缉技术及熨烫工艺中的“推、归、拔、烫”等技巧。 (3)熟练掌握男女服装典型品种的裁剪与制作程序及工艺要求。 3、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在教学中,应将基本知识、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有机的结合起来。 (2)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 (3)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学时分配表 三、课程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服装制作工具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制作服装所用的各类工具,掌握有关工具的使用方法、特点及其功能。教学内容 §1—1 缝纫工具 一、针具 二、顶针剪刀 三、剪刀 四、尺 五、画粉 六、锥子 七、镊子 §1—2 熨烫工具 一、熨斗 二、垫呢 三、水布 四、汤凳 五、铁凳 六、馒头 第二章手缝与熨烫工艺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对手缝工艺从基本掌握到熟练掌握,从而达到熟能生巧的目的。 教学内容 §2—1 手缝工艺 一、拱针 二、寨针 三、打线钉 四、缲针 五、纳针 六、倒钩针 七、三角针 八、杨树花针 九、拉线袢 十、锁缝 §2—2 熨烫工艺 一、基本烫法 二、熨烫的作用 三、熨烫的类型 第三章缝纫基础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基础技工技术,并能熟练地使用缝纫机。 教学内容 §3—1 缝纫技巧 一、平缝 二、包缝 三、来去缝 四、分开缝 五、搭缝

中外服装史期终复习知识点复习课程

中外服装史期终复习 知识点

中外服装史期终复习知识点 一、中国服装史 1、服装起源的四种说法。 A、羞耻说 B、装饰说 C、性吸引说 D、保护说 2、原始人类的三个服装阶段是什么? 答:裸态、毛皮、纤维 3、旧石器时代的服装一般用何种材料制成?(毛皮) 4、我国远古居民缝制衣服的开端以?为标志。(骨针) 5、运用动物纤维蚕丝为首的国家是?(中国) 6、中国古代以上衣下裳象征?(天地阴阳) 7、中国古代“褐衣”的材料是?(麻) 8、中国冠服制度初步建立是?朝,鼎盛时期是?朝,废除时期是?朝。(夏、周、秦) 9、设立“司服”之职掌管帝王服饰开始于()朝。 10、什么是冕服“十二章”纹,象征意义各是什么? 十二章纹:中国帝制时代的服饰等级标志,指中国古代帝王及高级官员礼服上绘绣的十二种纹饰,它们是:日、月、星辰、群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等,通称“十二章”,绘绣有章纹的礼服称为“衮服”。 11、帝王冕冠有几旒?玉珠多少颗?正确戴法是?

答:帝王冕冠为十二旒,共有玉珠144颗(前后相加288颗);正确戴法是前低后高。 12、仅次于冕冠的帝王冠是? 13、周朝时,天子燕居、诸侯祭祀宗庙、大夫和士早上入庙、叩见父母穿的衣服是?(玄端) 14、春秋战国时期,最为流行的服式是?(深衣) 15、推行胡服骑射改革的是战国时期的__________。 16、中国古代少数民族服式区别于汉族服式的最主要特征是 __________。 17什么是丝绸之路? 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路上商业贸易路线。狭义的丝绸之路一般指陆上丝绸之路。广义上讲又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是连接中国腹地与欧洲诸地的陆上商业贸易通道,形成于于公元前2世纪与公元1世纪间,直至16世纪仍保留使用,是一条东方与西方之间经济、政治、文化进行交流的主要道路。它的最初作用是运输中国古代出产的丝绸。 18、南朝王公、名士、百姓崇尚宽衫大袖——“?”的服饰。(褒衣博带) 19、“杂裾垂髾”服出现在()时期。 A、汉朝 B、六朝 C、隋朝 D、唐朝 20、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主要冠式是_________。

服装市场营销教学

《服装市场营销》教学大纲 开课系:服装艺术设计系 适用专业:服装设计(服装设计与营销) 学时:36学时 学分:2学分 撰稿人:吴宝善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服装市场营销》是服装设计(服装设计与营销)专业的一门专业理论课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市场营销基本理论,并且在理论基础上能够独立进行市场调研、营销策划、以及分析实际营销案例。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服装市场营销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掌握市场调研、营销策略理论知识。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独立进行服装企业营销案例分析并能给出解决方案的能力; 2、能够进行营销策略设计,以及选择合理的营销方案。(三)素质目标: 1、使学生具备现代服装企业营销理念; 2、使学生知识结构更加全面。 三、教学内容、教学要求 第一章服装市场营销概述 (一)理论教学内容 1、教学内容 (1)市场和市场营销 (2)服装行业和服装市场 (3)服装市场营销管理过程 (4)服装业发展趋势和市场营销创新 2、教学要求 (1)掌握市场和市场营销的概念; (2)掌握服装市场营销管理过程; (3)了解服装业发展趋势和市场营销创新。 第二章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一)理论教学内容 1、教学内容

(1)服装市场营销环境概述 (2)服装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2、教学要求 (1)掌握服装市场营销环境分析方法。第三章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 (一)理论教学内容 1、教学内容 (1)服装消费者购买行为 (2)服装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 (3)影响服装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因素分析 2、教学要求 (1)掌握服装消费者购买行为; (2)了解服装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 (3)掌握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因素。第四章市场调查与预测 (一)理论教学内容 1、教学内容 (1)服装市场调查 (2)服装市场预测 2、教学要求 (1)掌握服装市场营销调查方法; (2)了解服装市场预测方法。 第五章目标市场的选择 (一)理论教学内容 1、教学内容 (1)服装市场细分 (2)服装目标市场 (3)服装市场定位 2、教学要求 (1)掌握服装市场细分; (2)掌握服装市场定位。 第六章产品策略 (一)理论教学内容 1、教学内容 (1)服装产品组合策略 (2)服装产品生命周期策略 (3)服装产品的品牌策略

《服装材料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服装材料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文):服装材料学 课程名称(英文):TEXTILE MATERIAL 课程性质:配套实验课程 课程属性:专业基础课 教材及实验指导书名称:服装材料学实验教程 学时学分:总学时 72 、总学分 4 、实验学时 8 、实验学分 1 开出时间:二年级第一学期 适用专业:服装设计与工程(服装工程方向、针织方向、营销与贸易方向) 先修课程:服装材料基础 一、课程简介及基本要求 《服装材料学》是国内外纺织院校服装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且必须的专业基础课程。服装材料是服装的三要素之一。服装材料的分析与鉴别、服装材料的功能性应用、服装材料的处理等均需要借助一定的仪器与设备。服装材料学的内容主要包括服装用纤维、纱线和织物的基本结构;它们的物理性质及其工艺意义、指标、测试方法;试验仪器工作原理和影响因素;纤维、纱线和织物的基本结构与物理性质的内在联系;以及纤维、纱线、织物、服装四者性质间的相互联系。服装材料学是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 本课程配套的实验课。通过本实验课程的学习,学生经过严格的训练,能规范地掌握服装材料的定性、定量测试的基本技术,熟悉现代服装材料仪器的基本使用;培养学生掌握实验的基本操作、基本技能和基本知识。为实现这一目标,在课程内容安排上采用保留少量经典性的验证性实验内容外,主要将基本操作融入综合实验中,而在实验内容方面更注重于复杂实际样品分析。实验课程内容主要以验证性实验为主、综合实验为辅。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下列要求: 1、了解常用服装性能仪器的构造、原理及其应用范围,了解近代纺织仪器的性能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2、学会对服装材料的性能进行测试并对部分参数进行校正,熟悉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实验数据的测量和处理,最佳实验条件的判断和选择,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等一套严谨的实验方法。

服装设计教学大纲培训课件

《服装设计基础》教学大纲 开课系:服装艺术设计系 适用专业:服装设计与工艺(普高学生) 学时:80学时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服装设计基础》课程是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普高)造型基础模块中的专业必修课程。本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能力——服装款式的设计能力,通过理论讲授、创意设计等实训方式,使学生通过系统学习服装款式设计的相关理论知识及实践训练,培养学生设计思维能力和设计创新能力。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服装款式的设计要素; 2、掌握形式美的基本原则以及在服装款式设计中的运用; 3、掌握单品类服装的分类与设计方法。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设计思维能力和设计创新能力; 2、培养学生收集资料、运用资料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的对服装专业的兴趣; 2、培养学生对服装设计的严谨态度; 3、培养学生的设计创新意识。 三、教学内容、教学要求 只供学习与交流

只供学习与交流

只供学习与交流

只供学习与交流

四、实训指导书和主要参考资料 1、指导书 《服装款式设计》周朝晖邓美珍主编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9年 2、主要参考资料 《服装设计学》刘元风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服装款式设计大系》王鸣编著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服装款式构成/服装设计专业系列教材》编者: 李永平中国轻工业出版社五、学时分配表 只供学习与交流

六、单元教学组织设计 1、,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理论教学,注重与实物或图片结合。 2、为每一次课的教学目标制定合理的考核项目,利用5~10分钟的课堂时间测试和评分,使学生及时了解学习效果。 3、在实训较多的课程的理论讲授时,采用互动的形式,分组进行讨论,代表发言,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4、教师在讲授理论后,要求他们在课余时间完成信息收集(网络、时尚期刊、市场),并能将其在课堂实训作业中结合利用。 5、为了提高实训的教学效率,课前使学生了解实训的目标,制定由浅入深的实训项目,并对实训内容进行检查,指导学生进行相应的设计项目。 6、教学手段概述 ①理论讲授; ②实例讲解; ③一对一的习作辅导; 七、考核方式和标准 1、考查方式 灵活多样的考查方式可以全面考查学生的学习效果。考查方式分为过程考查和综合考查两种。 只供学习与交流

《服装工艺》教学大纲

《服装工艺》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服装工艺》 课程代码:203013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学时学分:40学时(理论:16学时,2学分;实践:24学时,4学分) 先修课程:《服装材料》、《服装设计学》、《服装结构制图》 适用专业:服装设计(中职)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 《服装工艺》是服装设计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通过女时装工艺的学习,要求学生认识服装工艺的原理、方法,掌握服装人体工学、人体测量等实际运用,以及制作技巧。使学生了解服装制作工艺的内在规律,要求学生具有独立完成服装的制作的能力,对服装工艺与造型、材质、相互关系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二、课程内容 (一)课程重点与难点 课程重点:本课程的重点是掌握女时装的量体、裁剪、缝制工艺理论及其缝制方法,及女时装的缝制操作中的变化工艺的应用。 课程难点:女时装操作中部件及组合的制作方法及推归拔工艺是本课程的教学难点。 (二)课程内容 女时装的缝制工艺 1、女时装的工艺简述 (1)女时装的外形 (2)女时装的部件分析及练习 (3)女时装的缝制工艺流程 (4)女时装的质量要求。 2、女时装的工艺流程与实践操作 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程内容的教学重点是女时装的缝制工艺,掌握各步骤的缝制工艺技巧,配裁里料的要点。掌握女时装的推、归、拔是本章节的教学难点。 三、实践性教学环节要求 (一)实践教学的要求 本课程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课程,特别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要求学生了解服装缝制理论知识及熟练掌握基础型服装的制作工艺,通过教学与实践使学生能够独立制作一般服装的能力。 1.本课程考试 2.本课程的评分标准以服装工艺的评分标准为准,平时成绩占60%,期末考试成绩占

2016年北京服装学院中外服装史考研讲义

2016年北京服装学院中外服装史考研讲义 第四节流行的变化 一、“年轻风暴”与动荡的20世纪60年代 (1)经济方面的发展、社会政策和税制的改变使战后出生的新一代在物质上并不匮乏,但因缺乏家庭温暖,在情感上饱受挫折和不安,常借暴力行为和各种破坏行为来发泄情绪,他们自称是Beat Generation——垮了的一代。 (2)60年代的“年轻风暴”发展成对社会与政治制度的批判、反现行体制、反传统、反战等反传统反体制运动。 (3)这种风靡全球的年轻风暴强制性的改变着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审美观,从而扭转了20世纪后半叶的服装流行方向和模式,给为贵妇人服务的高级时装业以致命的打击,使高级成衣业趁机崛起,人们的服饰朝着更加丰富多样化方向迈进。 二、20世纪60年代的服装 (1)女装的单纯化和轻便化 1.从近世纪到近代,流行的源头是宫廷、沙龙、王公贵族、资产阶级贵妇的穿戴,进入20世纪后,流行仍然靠高级时装设计师的感觉和技术来产生、形成。 2.两次大战后,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方式的改变,服装越来越强调合理性和机能性,特别二战后,以美国为代表以更大范围的一般消费层(经济上独立、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和新的价值观的年轻一代)

为对象的时装产业走上成衣化道路。 3.50年代中期起,女装开始朝着单纯化、轻便化、简洁、朴素化方向发展。机能性越收到重视。 4.1958年的萨克?多莱斯(布袋女装),是放松腰身的。 5.迪奥店的伊夫?圣?洛朗推出了高腰身的朝气蓬勃的梯形; 6.玛基?鲁夫店推出了胸前和臀围处抽褶的娃娃式女装。 7.1957年,基?拉?罗修推出低腰身的“却尔斯登”形。 8.皮尔?卡丹推出了高腰身的后背宽松的斧形,裙长缩短到离地50cm。 9.尤贝尔?德?基邦希推出了后背宽松形。 10.1959年,伊夫?圣?洛朗、皮尔?卡丹等推出充满年轻气息的作品。 11.1960年春,女装进一步单纯化。 12.1960年秋,出现了20年代样式复兴的现象,吊钟状的帽子,宽松的低腰身,细长的茄克等,设计师通过20年代的风格向人们提供新的出发点。 13.1961年又出现30年代样式的复兴,裙长没变,裙子多采用斜裁的方法加大下摆量,或放射状地取普利兹褶,构成轻快的外形。30年代的长波浪裙表现的是一种文静的淑女风格,而这时的“30年代风格“则是轻快的、年轻活泼的、动的、现代感极强的一种崭新现象,因为流行的“根基”已不是过去的“夫人”而是年轻人。

《服装材料学》教学大纲学分学时

180014《服装材料学》教学大纲学分:4学时:72 TheClothingMaterial 一、课程的教育目标: 通过学习《服装材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各种材料的性能,灵活运用服装用各种材料。并掌握纤维和材料的鉴别与选用。 二、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研究服装用纤维、纱线、织物、裘皮、皮革、辅料等各种材料的结构形态及其各种性能,使学生熟练掌握各种服装材料的选择和利用。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 1、掌握纤维、纱线、织物自身的性能。 2、掌握纤维、纱线、织物对服装形态、结构、服用性能和穿着效果等的影响。 3、学习各种服装材料的选用。 四、本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作用:本科程是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 五、课程的重点及难点 重点:纤维原料的分类与结构特征、基本性能及对服用性能的影响、服用性能分析及纤维的鉴别,织物的结构特征及对服用性能的影响,各种织物的名称、风格特征及在服装中的适用性,衣料的认识与鉴别及选用。 难点:织物的组织结构、服装舒适性、服装材料的灵活运用。 六、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理论教授:(50学时) 实践或实验:(22学时) 第一部分:理论内容及要求 绪论(2学时) 第一章:服装用纤维材料(8学时)

第一节:纤维分类及其形态结构特征 一、纤维的分类 二、纤维的形态特征及其影响 第二节:常用纤维的性能特征 一、天然纤维 二、化学纤维 第三节:纤维服用性能分析 一、外观性能 二、舒适性能 三、耐用性能 四、保养性能 第四节:纤维鉴别 一、手感目测法 二、燃烧法 三、显微镜观察法 四、药品着色法 五、溶解法 六、熔点法 七、红外吸收光谱鉴别法 第二章:服装用纱线(4学时) 第一节:纱线的分类及其特征 一、纱线分类 二、针织绒线 第二节:复杂纱线 一、花式纱线 二、变形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