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上册总复习提纲

高一历史上册总复习提纲
高一历史上册总复习提纲

第一章:清朝晚期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一节:①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的经济状况?

②鸦片战争前中英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的对比?

③中英正当贸易中,双方的商品特色?中国处于出超地位的主要原因是?

④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直接目的?道光帝查禁鸦片的目的?

⑤林则徐的措施、收缴哪两个国家的鸦片?战争开始的标志?

⑥英军进军的路线?广州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

⑦定海三总兵是谁?出现了哪些少数民族将领?

⑧中国失败的原因?

第二节:①《南京条约》的时间、内容(岛、银圆、哪些内容体现了英国发动战争的本质意图?通商口岸的地点?)

②《南京条约》附件的名称及内容?第一任香港总督是谁?

③《黄埔条约》及《望厦条约》的时间及内容?

④鸦片战争的影响(三个变化)?

⑤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是因为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的变化!

第三节:①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②外货滞销的原因?

③英法两国的借口事件?各自的将领?在广州成立了什么组织?

④11页黑体字各指的是哪个国家?⑤《天津条约》的时间、内容?

⑥外国势力最深深入到哪个省的哪个地方?开放的最南最北端城市是?

⑦内容三损害了中国的什么主权?《天津条约》共要赔款多少万两白银?

⑧火烧圆明园事件?⑨《北京条约》的时间、内容?

⑩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总的赔款数为多少万两的白银?

⑾俄国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条约是什么条约?

⑿到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俄国共侵占我国多少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⒀到19世纪80年代末,俄国共侵占我国多少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⒁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第四节:①中国第一个半殖民地性质的海关位于哪里?

②19世纪中期,列强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的三种方式?

③在正当的对外贸易中,中国第一次出现贸易逆差是在哪一年?

④早期资本输出的表现有哪一些?

第五节:①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根本原因,直接原因)?

②创立拜上帝教的时间、目的?③洪秀全的理论来源?理论著作?

④初步建立政权的地点?⑤永安封王表?⑥正式建立政权的时间、地点?

⑦《天朝田亩制度》的时间、内容、目的、评价?

⑧《天朝田亩制度》未能实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

⑨北伐、西征、东征的目的、将领?

⑩太平天国军事上达到全盛的标志?(东征西征的胜利)

第六节:①天京变乱的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②天京变乱的性质、时间、经过及导致的两个转折是什么?

③英、忠、干王分别是谁?

④后期防御战的概况?

⑤天京陷落的时间、意义?

⑥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教训、历史功绩?

⑦为什么说太平天国运动是几千年来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⑧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体现的哪几个方面?

第七节:①新思想萌发的原因?

②“新”指的是什么?(向西方学习)

③开眼看世界第一人是谁?他的代表作有哪些?

④迈出“师夷长技”第一步的人是谁?

⑤魏源的代表作及著名思想?

⑥姚、徐的代表作是什么?

⑦尤其关注西藏问题的著作是哪一部?

⑧详细、完整的介绍了世界各国史地情况的又是哪一部著作?

⑨《资政新篇》的内容、没有实施的原因?

第二章: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第一节:①清朝政局变动的几个体现?②中国近代第一个常设的外交机构是什么?

③辛酉政变的实质是什么?

第二节:①洋务派和顽固派的代表人物、两派的异同点是什么?

②推动洋务运动的中央机构是什么?(总理衙门)

③洋务运动的旗号、各代表人物所创办的军事、民用企业的名称?

④洋务派创办民用工业的直接目的是什么?

⑤洋务运动的内容包括哪四个内容?它失败的标志、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⑥怎样评价洋务运动?它留给我们的教训是什么?

第三节:①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兴起的原因是?

②投资中国近代企业的人一般是什么人?“近代”一词的含义指的是什么?

③中国近代企业出现的时间、地点及代表企业?

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的根本原因?“先天不足”指的是什么?

⑤中国无产阶级产生的时间、来源、分布场所和分布地域?

⑥中国无产阶级一般分布在哪三种性质的企业中?⑦中国无产阶级的特点有哪些?

第四节:①三个方向的边疆危机概况?②收复新疆的时间和人物?

③福建水师全军覆没的战役是什么战役?

④新疆、台湾建立行省的时间是多少年?第一任台湾巡抚是谁?

⑤《中法新约》的时间、内容和危害?

⑥最先取得在中国修筑铁路特权的国家是哪个国家?

第五节:①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四个背景?②各个国家为什么采取默许的态度?

③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标志、时间?有哪四场战役?

④平壤战役中牺牲的回族将领是谁?逃跑的统帅又是谁?

⑤在黄海战役中,清军哪两艘战舰沉没?

⑥在哪场战役中,日本取得了黄海海域的制海权?

⑦在哪场战役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清政府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⑧《马关条约》的时间、双方代表和危害是什么?

⑨条约中的哪个内容最能体现帝国主义时代经济侵略的特征?

⑩截止到1895年,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最深深入到中国内地的哪个城市?

⑾“三国干涉还辽”指的是哪三国?其实质是什么?结果怎么样?

第六节:①列强借款给清政府具有很强的政治奴役性的表现?

②列强向中国输出资本的几种方式?③58页的表格

第七节:①戊戌变法的四个背景?(哪个是它兴起的根本原因?)

②康有为维新变法理论的特征是什么?康有为的代表作有哪些?

③使维新思想发展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的事件是什么事件?

④维新派同封建顽固势力论战的内容?哪个内容是其争论的焦点?其实质是什么?

⑤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施政纲领是什么?保国会的“三保”宗旨是什么?

⑥戊戌变法的内容?(如何评价其内容?)戊戌政变的经过?“戊戌六君子”是谁?

⑦戊戌变法的性质?历史意义?教训?其首要目的是什么?

⑧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根本原因是什么?)

第八节:①义和团运动兴起的直接原因?根本原因是什么?

②“扶清灭洋“口号的评价及它所反映出来的实质问题?

③清政府对待义和团态度的几个变化?目的是什么?

④义和团运动和太平天国运动的比较?

⑤八国联军侵华指的是哪八个国家?领军人物是谁?

⑥在天津建立的殖民统治机构是什么?⑦《辛丑条约》的时间、内容和危害?

⑧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比较?

第三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清朝的覆亡

第一节:①“新政”的时间、内容和目的?②中国资产阶级第一个革命团体是?其入会誓词是什么?

③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是谁?④以武装起义迈出中国民主革命第一步的是什么起义?

⑤宣传革命的中心是哪两个城市?著名的思想家及其其代表作是什么?

⑥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派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第二节:①同盟会建立的背景(可能性,必要性)?时间、地点、政治纲领和机关刊物?

②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③三民主义及其彼此间的关系?三民主义的缺陷是什么?对三民主义的评价?(重点)

④革命派与保皇派论战的内容?(哪个是他们论战的焦点?)

⑤革命党人发动的武装起义(领导人?第一次?影响最大的一次?)

第三节:①“预备立宪”的原因,目的?其破产的标志是什么?实质是什么?

②武昌起义能够取得胜利的原因是什么?③如何评价“新政”和“预备立宪”?

④武昌起义后,成立的革命政权是什么?其性质是属于什么性质的政权是什么?

第四节:①帝国主义准备武装干涉的表现有哪些?又武装干涉变为“中立”的原因是什么?“中立”的真实目的是什么?②南北议和的双方代表人物是谁?反映出的问题是什么?

③掌握民国纪年和公元纪年的换算方法?南京临时政府的性质?

④孙中山对清政府与帝国主义签定的不平等条约的态度怎样?

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为什么说它具有反封建专制的进步意义?

⑥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是什么?

⑦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成功的原因?辛亥革命的性质是什么?

⑧辛亥革命失败的主客观原因是什么?(根本原因是什么?)“失败”的含义指的是什么?

⑨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有哪些?留给人们的教训有哪些?

第四章:北洋军阀的统治

第一节:①北洋军阀的统治时间?②袁世凯专权在政治和军事上的表现?

③宋教仁改组国民党的目的?

④宋教仁案发生的时间、地点、幕后操纵者、目的及其反映的本质矛盾是什么?

⑤二次革命的导火线是什么事件?其失败的主客观原因是什么?

⑥袁世凯称帝的过程(注意先后顺序),他复辟得以短暂实现的原因是什么?

⑦“二十一条”的时间、内容?内容三反映出日本的真实目的是什么?

⑧“二十一条”的哪个内容最能体现“灭亡中国”的危害?⑨护国运动概况

第二节:①军阀割据局面形成的原因?(根本原因是什么?)②府院之争的实质是什么?

③张勋复辟概况,护法运动概况

第三节:①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②“发展”体现在哪两个方面?哪些行业发展得比较快?

③101页图,说说部门分布和行业发展的特点?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④当时并存的两大思潮是什么?积极创办企业的代表人物有哪些人?

⑤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⑥中国无产阶级的发展历程?壮大的历史意义有哪些?

第五章:新文化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第一节:①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哪个是根本原因?)

②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时间、标志、领袖人物、前期指导思想、活动阵地、活动基地?

③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及其影响?④“打倒孔家店”中的“孔家店”指的是?

⑤文学革命开始的标志是哪两篇文章的发表?

⑥第一个举起社会主义旗帜的人是谁?前期新文化运动内容的实质是什么文化?

⑦如何正确评价新文化运动。

第二节:①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哪个是其根本原因)

②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索是?哪个口号体现了其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③前后阶段在中心、斗争形式、主力、斗争结果及范围的比较?

④五四运动的性质、历史意义?

⑤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异同点有那些?(其根本区别是什么?)

第三节:①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有哪些?

②中国共产党第一个早期组织在哪年哪个地方成立?

③中共一大召开的时间、地点、内容(重点)、意义(重点)、中心议题是什么?

④“焕然一新”的这个“新”体现在哪四个方面?

⑤中共二大召开的时间、地点、中心任务?内容?(重点)

第六章: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失败

第一节:①国共合作的条件是什么?(必要、可能、外部、社会条件分别是?)

②中共三大的中心议题是什么?它所确定的合作方式、合作原则、合作结果是什么?

③中共三大的缺陷是什么?

④国民党“一大”展开的时间、地点、中心议题、内容(重点)。

⑤“三大政策”指的是什么?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什么?

⑥新旧三民主义的区别?新三民主义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区别?(根本区别)

⑦国民党一大的意义?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之间的关系?

⑧黄埔军校与以往军校的不同点体现在哪里?

第二节:①北京政变经过。②孙中山北上概况。

③五卅运动的导火索是什么事件?当时世界上罢工时间最长的是什么罢工?

④各个阶级在五卅反帝爱国运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政治态度?

第三节:①北伐战争的时间、目的、先后对象及胜利成果?

②北伐战争能够取得胜利的原因?③1927年后,全国革命的中心在哪个城市?

④工农运动的发展概况及汉口、九江人民收回英租界概况。

第四节:①帝国主义干涉的具体表现?

②划分右派左派的标志是什么?“整理党务案”的真实意图是什么?

③标志着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大革命失败的事件是什么?

④李大钊是谁杀害的?

⑤大革命失败的“失败”含义指什么?失败原因是什么?

⑥大革命的历史功绩有哪些?留给中国共产党的教训是什么?

⑦国民大革命与辛亥革命的比较?(有哪些新发展?)

人教版高一历史上册鸦片战争教案

鸦片战争 (一)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 只有掌握了本目内容,才能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源以及中国战败的根源。复习本目内容时,既要联系世界史和中国古代史知识,又要简化教材,抓住关键: 战争前夕的中国,危机四伏,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呈现出封建末世的衰败象征。经济上,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土地高度集中,财政拮据;政治上,官场腐败,军备松弛,阶级矛盾尖锐;对外实行闭关锁国,统治者以“天朝上国”自居,闭目塞听、虚骄自大,愚昧无知。 战争前夕的英国,已经完成工业革命,早在1825年就爆发了经济危机,英国迫切需要更多的商品市场和原料掠夺地;同时英国在东南亚、中亚地区建立的殖民基地,已经成为侵略中国的前沿阵地,英国的炮舰和走私船不断出现在中国东南海域,进行骚扰和侵略。 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19世纪上半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为了扩大海外殖民地和商品市场,英国迫切要求打开中国的大门。(二)英国走私鸦片和中国的禁烟运动 复习本目内容,应掌握下列知识: 1.鸦片战争前,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中,中国始终处于出超地位,其主要原因,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力。英国无耻地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原因:扭转对华贸易逆差。2.鸦片输入的危害:白银大量外流,加深了清政府的财政危机;烟毒泛滥,严重危害国人的身心健康,吏治更加腐败,军队毫无战斗力。主张严禁鸦片的代表人物是:林则徐、黄爵滋、邓廷桢。 3.牢记虎门销烟的时间和意义。1839年的虎门销烟,是中国禁烟运动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决心。 4.中国的禁烟运动成为英国发动侵略战争的借口,成为鸦片战争发生的直接原因。(三)鸦片战争的过程 首先,阅读教材中的鸦片战争形势图,掌握战争的简要经过: 1.记住两个具有标志性含义的时间。1840年英舰封锁珠江口,鸦片战争开始;1842年英舰抵南京下关,清政府求和,鸦片战争结束。 2.了解英军两次入侵路线,记住1840年英军曾到达天津白河口。 3.了解中国军民抗击英国侵略军的主要地点,记住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壮烈捐躯的清朝爱国将领一览表》不必记忆。 其次,掌握两个难点: 1.鸦片战争的性质。联系时代背景(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政策方针(英国推行殖民扩张政策)以及决策者的阶级属性(英国工业资产阶级)来理解鸦片战争的性质(对英国来说,完全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对中国来说,则是被迫进行的反侵略的自卫战争)。

(完整版)高一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提纲

高一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提纲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古代农业 1、耕作方式——铁犁牛耕 ①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 ②汉以后,铁犁牛耕成为主要的耕作方式; ③隋唐时期,曲辕犁,耕田工具的定型; 2、基本模式——小农经济 ①形成时间:春秋战国 ②形成原因:a、铁犁牛耕的出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根本)b、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③特点:a、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b、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c、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④地位:在古代中国经济中始终占主导地位; 3、土地制度 ①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 ②奴隶社会(夏商周)——“井田制”(奴隶制土地国有制度) ③封建社会——封建土地私有制 a、春秋,鲁国“初税亩”,实际承认土地私有的合法性; b、战国,秦国商鞅变法,以法律形式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 4、农业政策 (1)重农抑商 ①开始:战国商鞅变法 ②评价 a、保护农业生产,维护社会稳定,巩固封建统治; b、封建社会后期,抑制了工商业的正常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 (2)抑制土地兼并 ①均田制(北魏—唐)②“鱼鳞图册”(明朝,确定土地所有权和征收赋税的依据)

▲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①时间:明朝中后期,江南一些民营手工业中; ②原因: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③标志:“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日取值” ④本质特征: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 ▲海禁、闭关锁国政策 ①时间:明清时期

②原因:a、明初为防患倭寇;b、清初为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c、清政府认为无需同外国进行贸易; ③评价 a、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b、隔绝了中国与外界的联系,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①原因: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 ②表现 a、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b、近代企业的诞生(洋务运动) c、民族资本主义的诞生(19c60、70d) ▲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③发展历程(见以前的讲义) ④特点 a、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 b、地区分布不平衡,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地区; c、行业分布不平衡,主要集中在轻工业,始终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 ⑤阻碍因素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决定民族资本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必然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 ⑥启示:a、实业救国的道路行不通b、民族独立是国家富强的前提; 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过渡时期(1949—1956, 发展生产力与改革生产关系并举) ①国民经济的恢复(1949—1952) ②三大改造(1953—1956) a、内容: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私有制——公有制 b、意义: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系,正式进入社会主义; ③一五计划(1953—1957):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十年探索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 ①中共八大1956:对主要矛盾、主要任务的正确分析; ②八大二次会议1958: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③大跃进1958: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 ④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 ⑤八字方针1961 a、背景:大跃进、人民公社化引起严重的经济困难

高一历史上册复习提纲

复习提纲 第一部分 一、条约内容的记忆 《南京条约》:割地、赔款、通商、关税 《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租地及居住权 《望厦条约》:南及附中割赔外所有特权+兵巡+医院教堂中美 《黄埔条约》:望厦所有特权+自由传教+修坟清护中法 《天津条约》:驻10舰外入内赔 《北京条约》:承开天津,九龙华工赔 《中法新约》:法殖越南+中越开埠+攫取路权+法国撤军 《马关条约》:割地、赔款、通商、建厂 《辛丑条约》:赔款、划界、拆准、惩禁、改、修 危害:逐条导出(举例如下) 割地:破坏中国领土主权 赔款:是列强的勒索,清政府转嫁给人民,生活贫苦。 通商:便于列强掠夺原料,倾销商品。/是否深入内地? 二、关于背景原因及影响功绩 鸦战背景:战前中国:官场中,军队里,财政上,经济上,文化上。 战前世界:①英国率先,②其他国也,③需原料产地。 鸦片战争:根:工业革命的英国迫切中国大门 直:中国的禁烟运动 战败原因:社会制度腐败经济技术落后 影响:三大变化:性质+ 矛盾+ 任务 第二鸦战:根:进一步打开,,(到了19C50年代,随着资本主义发展-----)直:修约要求被拒绝 导:亚罗号,马神甫 影响:政治上:丧失领土和主权+ 中外公开勾结 经济上:东南沿海---沿海各地---内地 太平起因:①阶级矛盾激化②外侵③自然灾害(两广地区) 天京变乱:领导集团内部矛盾尖锐 影响:元气大伤+ 国中无人朝中无将+ 清军建营。太平败因:主观(农阶局限+战略失误)客观(中外反动) 太平功绩:①加速了②反封反侵略③与以往农运比 ④资本主义方案⑤世界意义 甲午背景:①大陆政策②国际关系③朝鲜东学党④清寄希望于调停戊戍背景:①甲午后民族危机(对自然经济)②民资发展(放松民间建厂)义团原因:民族危机+山东地区洋教 失败原因:中外反动+ 农民局限+ 扶清灭洋局限 新思潮萌发原因:①两危机使士大夫提倡经世致用 ②鸦片战争使爱国知识分子惊醒 洋务派/顽固派洋务人物及工厂 洋务运动:A前期求强:师夷长技以制夷B后期求富:“求富” 破产原因:列强不希望//// 顽固派//// 缺领导核心//// 不变封建制度资本主义产生原因:自身孕育// 外侵 时间:19C六七十年代,上海,广东,天津。 资产阶级的特点点:两面性,对内对外都 无产阶级产生:19C四五十年代,外商企业。近代企业外人先 无产阶级特点:共同优点+①三重压迫②与农民③集中程度高 第二部分 第三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清朝的覆亡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口号三民主义 革命派保皇派论战:内容,意义, 革命党人发动起义:萍浏醴起义;浙皖起义;镇南关起义;黄花岗起义。 武汉成为摇篮原因:①该区资本发展②帝国侵略严重 ③党人活动//////////湖北军政府。 严守中立南北议和:帝国主义的干涉企图和扶植袁世凯“南北议和”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内容性质意义) 《告各友邦书》。袁世凯篡革命果实:孙中山对袁妥协//宣统退位//袁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政府迁北京。 辛亥革命历史功绩:①反封②反帝③资本主义④界意义 辛亥革命失败原因:

高中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

必修一历史复习提纲 篇一:高一历史必修一学霸复习提纲(人教版) 高一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 潘林峰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1、夏商政治制度的内容: 中央:○1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2参与决策的相、卿士,负责祭祀占卜和记录王朝大事的卜、祝、史, 执掌军权的师等。 地方:侯、伯夏商政治制度的影响: 夏商的早期政治制度,对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有直接影响。 2、西周的分封: ○1目的:巩固统治,拱卫王室 ○2被封范围: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 ○3被封的诸侯国的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朝觐述职 形成贵族统治阶级内部的森严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4影响:积极影响: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西周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形成了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 ○5结果:西周后期分封制受到破坏;春秋时期瓦解;战国到秦朝时期废除,被郡县制替代 (直接原因:诸侯国势力太大;根本原因:井田制的瓦解) 3、西周的宗法制: ○1目的: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的权利、财产和土地 继承上的矛盾,西周实行了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宗法制。 ○2内容:用父系的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政治的制度。○3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4影响:保证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 团结。 第2课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 朝,定都咸阳。 统一条件:1.主要原因:商鞅变法 2.客观原因:人民渴望统一 3.主观原因: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 4.战国时期法家思想3、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特点:一人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 评价:标志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高一历史复习提纲

高一历史复习提纲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高一历史期末复习提纲 1、简述唐代、宋代商业发展的表现。 (1)唐代商业: ①条件:政治上的统一、大运河的开通,密切了南北方的经济往来 ②城市: A.布局:市处于城中特定位置,与民居隔开(市坊分开);商业交易受到官府严格控制 B.功能:主要是政治中心 ③商路: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空前繁荣 (2)宋代商业: ①货币: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②城市: A.布局:坊市界限不复存在,市分散在城中,市的启闭不再由官方统一规定时间,出现了夜市、晓市等;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视 B.功能:经济功能大大加强 2、两次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的面貌。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 3 (1)西方工业文明对近代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 (2)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及资产阶级政治、文化运动的推动(特别是民主思潮的推动) (3)清政府和民国政府的推动 4、简述罗斯福新政的背景、措施、特点、实质和影响。 (1)背景: ①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 ②胡佛的反危机措施宣告了自由放任政策的失败 (2)主要措施:

①金融方面:整顿财政金融 ②工业方面:调整工业生产 ③农业方面:调节农业生产 ④社会福利方面:实行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 (3)特点:国家对经济的直接干预 (4)实质: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5)影响: ①对美国:A.经济上:逐渐走出经济危机的阴影,社会生产力得到一定恢复 B.政治上: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巩固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②对世界:罗斯福新政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时代,进入了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时代 5、简述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意义。 (1)主要内容: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意义: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经营的自权,克服过去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弊端,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6、说明战后西欧走向联合的原因、过程、体现的趋势、特点及意义。 (1)原因:①共同的文化传统; ②近代不断的战争使人们渴望欧洲统一; ③二战使西欧丧失世界中心地位,成为冷战主战场。 (2)过程: ①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成立:1951年成立 ②欧共体成立:1967年,欧洲煤钢共同体、经济共同体、原子能共同体合并为欧共体 ③欧洲联盟:1992年,签署《马斯特里赫特条约》;1993年,正式成立。 (3)体现的经济发展趋势: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 (4)特点:结成政治经济联盟;统一货币。 (5)意义:①符合欧洲的整体利益和欧洲各国的利益; ②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③使欧洲成为当今世界格局中的重要力量,推动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7、简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20世纪90年代以来推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因素及对全球化的认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影响。 (1)过程:①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连为一体,世界市场雏形出现; ②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殖民掠夺使得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 ③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④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2)因素:①科技进步,为全球化提供物质基础和根本推动力; ②交通和信息技术发展,提供了技术手段; ③两极格局结束,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④市场经济体制被广泛接受; ⑤国际贸易的发展和跨国公司的推动作用。

人教版高一历史上学期知识点总结

高一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人教版)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1、夏商政治制度的内容:中央: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参与决策相、卿士,地方:侯、伯 2、西周的分封制:1被封的诸侯国的义务与权利:影响: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结果: 3、西周的宗法制:1内容:○2特点:嫡长子继承制○3影响 第2课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特点:皇帝独尊;皇权至上,不可僭越;皇位世袭评价:标志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2、中央集权的基本特征:权力高度集中 3、中央集权制的作用及影响:积极作用:○1使秦实力增强,通过战争扩大疆域,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 建国家,成为当时世界大国○2使秦能一实行各种巩固统一的措施。○3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消极作用:依靠皇帝的专制权威,加强对人民的压榨,造成阶级矛盾迅速激化。 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两汉时期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汉承秦制“中朝”和“外朝” 2、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逐步形成三省六部制 3、我国古代三省六部制的完善是在:隋唐时期 4、宋朝的政治制度特点:不断削弱和分割宰相的职权,进一步加强皇权。 5、宋朝的“二府”: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枢密院是最高军政机构。参知政事——副相,分割宰相行政权 三司使——管理财政,分割宰相的财权 6、元朝的中央政治制度中书省——最高行政机构枢密院——最高军事机关 7、中国省制的开端是:元朝时的行省制度;元朝行省制度的创立是地方行政制度重大变革。 郡县制(秦朝)——郡国并行制与州郡县三级制(汉)——州县两级制(隋——宋)——行省制度 8、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是它的发展轨迹。(2)在中央政权中,相权不断削弱,君权不 断加强。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中央严格控制地方政权,不允许有独立的行政体系存在。 (3)地方官吏必须服从上级,地方服从中央,最后听命于中央。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1、明朝:君主专制强化,中国的宰相制度从此被废除,君主专制达到了新的高度 2、清朝:君主专制达到顶峰,设置军机处,由皇帝挑选新任的满汉官员充任军机大臣。全国的军政大权就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 第5课古代希腊政治民主政治 1、奠定雅典民主政治基础:梭伦改革确立:克利斯提尼改革黄金时代:伯利克里统治时期 2、特征: 3、积极作用:促进希腊民族性格形成;推动古希腊文化事业发展;开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 消极作用:男性公民民主;小国寡民的直接民主;抽签选举,轮番坐庄的弊端 第6课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1、罗马法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习惯法,成文法(第一部成文法《十二铜表法》)公民法,万民法《民法大全》标志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 2、罗马法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中的价值:①对罗马而言:②对世界而言 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1、○1光荣革命:1688年○2《权利法案》:1689年。特点: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国会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 地位○3责任内阁制:首相事实上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2、作用:国内影响:提供保障、稳定社会、走入民主、树立模式;国外影响:对其他国家的资产阶级建立新制度,有巨大影响。 3、特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议会权力至上,国王统而不治 第8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1776年7月4日美国独立) 1、“1787年宪法”的制定:独立初期的美国,只是一个邦联制国家。 原则:联邦制原则:规定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地方有一定的自治权。 “分权”与“制衡”、民主原则: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之间制约达到平衡;总统和国会之间、国会本身两院之间、司法与其他部门之间均构成制约。 2、“1787年宪法”的意义:它是世界上第一步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促进了美 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美国建立起联邦制国家;进一步巩固了独立战争的成果,使美国革命得以完成。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复习提纲

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知识网络结构】: 【背景知识与单元线索】 1、“中国近代史”:指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划分标准:社会性质),开始于1840 年鸦片战争,结束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起止时间及标志)在这个时期,中国人民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革命任务及性质),因领导阶级不同,又分为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二者的分水岭1919 年的五四运动。 2、基本线索: ①中国遭受外来侵略,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1840-1901):包括四次战争及五个不平等条约。 ②中国各阶级反侵略反封建的斗争:农民阶级的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资产阶级的辛亥革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包括大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 ③图示 旧民主主义革命示意图 1840 1842 1851 1856 1858 1860 1864 1894 1895 1900 1901 1911 1919 侵略战争鸦片第二次甲午八国联 战争鸦片战争战争军侵华 不平等条约《南京》《天津》《北京》《马关》《辛丑》 反抗斗争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示意图 1919 1921 1924 1927 1931 1934 1936 1937 1945 1946 1948 1949 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五四中共成立第一次南昌红军七七日本三大 运动(一大)国共合作起义九一八长征事变投降战役 【专题总结】 一、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1、发动侵略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近代列强侵华战争简表(1) 名称时间发动者影响 鸦片战争1840-1842年英国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英国、法国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 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日本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年英美俄日法 德意奥 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境地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1937-1945年日本 2、强签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望厦条约》《黄埔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社会──《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

高一历史复习提纲

高一历史期末复习提纲 1、简述唐代、宋代商业发展的表现。 (1)唐代商业: ①条件:政治上的统一、大运河的开通,密切了南北方的经济往来 ②城市: A.布局:市处于城中特定位置,与民居隔开(市坊分开);商业交易受到官府严格控制 B.功能:主要是政治中心 ③商路: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空前繁荣 (2)宋代商业: ①货币: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②城市: A.布局:坊市界限不复存在,市分散在城中,市的启闭不再由官方统一规定时间,出现了夜市、晓市等;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视 B.功能:经济功能大大加强 2、两次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的面貌。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 3 (1)西方工业文明对近代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 (2)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及资产阶级政治、文化运动的推动(特别是民主思潮的推动) (3)清政府和民国政府的推动 4、简述罗斯福新政的背景、措施、特点、实质和影响。 (1)背景: ①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 ②胡佛的反危机措施宣告了自由放任政策的失败

(2)主要措施: ①金融方面:整顿财政金融 ②工业方面:调整工业生产 ③农业方面:调节农业生产 ④社会福利方面:实行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 (3)特点:国家对经济的直接干预 (4)实质: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5)影响: ①对美国:A.经济上:逐渐走出经济危机的阴影,社会生产力得到一定恢复 B.政治上: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巩固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②对世界:罗斯福新政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时代,进入了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时代 5、简述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意义。 (1)主要内容: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意义: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经营的自权,克服过去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弊端,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6、说明战后西欧走向联合的原因、过程、体现的趋势、特点及意义。 (1)原因:①共同的文化传统; ②近代不断的战争使人们渴望欧洲统一; ③二战使西欧丧失世界中心地位,成为冷战主战场。 (2)过程: ①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成立:1951年成立 ②欧共体成立:1967年,欧洲煤钢共同体、经济共同体、原子能共同体合并为欧共体 ③欧洲联盟:1992年,签署《马斯特里赫特条约》;1993年,正式成立。 (3)体现的经济发展趋势: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 (4)特点:结成政治经济联盟;统一货币。 (5)意义:①符合欧洲的整体利益和欧洲各国的利益; ②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③使欧洲成为当今世界格局中的重要力量,推动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7、简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20世纪90年代以来推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因素及对全球化的认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影响。 (1)过程:①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连为一体,世界市场雏形出现; ②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殖民掠夺使得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 ③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④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2)因素:①科技进步,为全球化提供物质基础和根本推动力; ②交通和信息技术发展,提供了技术手段; ③两极格局结束,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④市场经济体制被广泛接受; ⑤国际贸易的发展和跨国公司的推动作用。

高一上册历史重点

高一上册历史重点 高一上册历史重点:两次鸦片战争 鸦片走私与虎门销烟:英国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向中国走私鸦片。林则徐领导禁烟运动,1839年6月,虎门销烟。 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要求扩大海外市场和大量掠夺原料 两次鸦片战争的起止年代:1840-1842年,1856年—1860年 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的签订时间及其内容:1842年。《南京条约》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协定关税。 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60年英法联军洗劫和焚毁圆明园 1858年《天津条约》规定了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十口通商、外国军舰商船能够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

1860年《北京条约》规定了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等 沙俄侵占我国北方1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 英国侵占我国领土香港地区(条约及地图)经过: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1860年中英《北京条约》割占九龙司地方一区;1898年强行租借新界。 高一上册历史重点:太平天国运动 1851年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初步建立政权,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正式建立与清廷对峙的政权。通过北伐、西征,1856年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全盛时期。 1856年发生天京内讧。1864年曾国藩指挥湘军攻陷天京,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洪仁玕着《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了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 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内容及其评价 内容:①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处不均匀的原则,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课堂笔记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课堂笔记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一课考点 重点:西周的宗法制与分封制 1、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我国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始于:夏; 2、王位世袭制的确立,是我国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的重要标志 3、分封制(内容、特点、意义) 特点:周天子是诸侯的共同主子,诸侯是周王的臣属. 意义:加强统治,巩固王权 4、西周宗法制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影响:保证贵族的垄断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5、西周的宗法制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 6、王位世袭制、宗法制和分封制一起,构成了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的主体,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二课考点 重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难点:秦朝创建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和影响 1、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皇帝制度:①“皇帝”称号的由来②皇帝制度: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③皇帝制度的核心内容:皇权至上、皇帝独裁 (2)中央政府的三公九卿制和地方推行郡县制 ①秦朝中央官僚机构的特点: 第一、它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 第二、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封建时代的统治特点——国与家同治) ②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是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郡是秦朝中央政府辖下的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单位. 3、巩固统一的措施:①颁布秦律②统一度量衡、货币和车轨③统一文字 4、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1)对秦朝的影响:①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②初步奠定祖国疆域,巩固国家的统一③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 ④建立了地主阶级对广大人民的专制统治,秦朝的暴政造成人民处境的恶化. (2)对后世的影响: 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政治制度具有很大的开创性,它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与完善. 第三课考点 重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 1、两汉时期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汉承秦制“中朝”和“外朝” 2、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逐步形成三省六部制 3、我国古代三省六部制的完善是在:隋唐时期 4、宋朝的政治制度特点:不断削弱和分割宰相的职权,进一步加强皇权. 5、宋朝的“二府”: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枢密院是最高军政机构. 参知政事——副相,分割宰相行政权 三司使——管理财政,分割宰相的财权 6、元朝的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综合汉蒙政治制度,加强皇权有新发展 中书省——最高行政机构 枢密院——最高军事机关

高中历史必修一(1-3单元)复习提纲

高中历史必修1知识点复习(政治文明史)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一、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 1、分封制 (1)概念:分封制又叫,周王将和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各诸侯国必须承认周王的权威,承担各种义务。即所谓的“封建亲戚,以 藩屏周”。 (2)目的:巩固。 (3)分封对象:是分封的主体,还分封;(4)作用:①的势力范围扩大;②确立了周王的地位,巩固了统治; ③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的等级序列。 2、宗法制 (1)目的:巩固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之间的矛盾。 (2)内容:周王、诸侯还是卿大夫、士都实行制度(宗法制的核心)。嫡长子为宗,其他嫡长子的兄弟(次子、庶子)为宗。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 如诸侯对于周王为小宗,但在本国为大宗。 (3)作用:①确立了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保障各级能够享受“”的特权。②有利于凝聚,防止,强化王权,“国” 和“”密切的结合在一起。 3、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以关系为纽带,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4、选官制度:制(世官制)选官标准: 二、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1、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特征: 2、中央集权制度内容: (1)制度:①皇权②皇位③皇帝 (2)中央官制—制:三公指(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掌管律令、图籍,并负责百官)、(协助皇帝管理) (3)地方官制—废分封,置(郡守和县令由直接任免,实现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 3、影响: 彻底打破了传统的,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的基础,对此后2000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4、选官制度:制选官标准: 三、列举从汉到明清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 1、西汉 (1)汉武帝集权: 中央:①建立 地方:①设置—代表中央监察地方。②实行—解决了诸侯国问题。(2)选官制度: 含义:各每年向国家推荐人才;消极:容易,荐举人和被荐举人形成小集团。

高一历史必修一(人教版)知识点归纳

一.1、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我国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始于夏; 2、王位世袭制的确立,是我国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的重要标志 3、分封制。特点:周天子是诸侯的共同主子,诸侯是周王的臣属。 意义:加强统治,巩固王权 4、西周宗法制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影响:保证贵族的垄断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5、西周的宗法制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 6、王位世袭制、宗法制和分封制一起构成了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的主体,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 1、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皇帝制度:①“皇帝”称号的由来②皇帝制度: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③皇帝制度的核心内容:皇权至上、皇帝独裁(2)中央政府的三公九卿制和地方推行郡县制 ①秦朝中央官僚机构的特点:第一、它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第二、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封建时

代的统治特点——国与家同治)②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是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性变革。郡是秦朝中央政府辖下的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单位。 3、巩固统一的措施:①颁布秦律②统一度量衡、货币和车轨 ③统一文字 4、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1)对秦朝的影响:①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②初步奠定祖国疆域,巩固统一③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 ④建立了地主阶级对广大人民的专制统治,秦朝的暴政造成人民处境的恶化。 (2)对后世的影响: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政治制度具有很大的开创性,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与完善。 三.1、两汉时期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汉承秦制“中朝”和“外朝” 2、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逐步形成三省六部制 3、我国古代三省六部制的完善是在隋唐时期 4、宋朝的政治制度特点:不断削弱和分割宰相的职权,进一步加强皇权。 5、宋朝的“二府”: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枢密院是最高军政机构。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6课完整教学提纲

第6 课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学案 年级:学科:主备人:组长: 【学习目标】: 1、了解罗马法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2、识记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对维系罗马帝国统治的作用 3、掌握罗马法对世界各国立法的影响及局限性。 4、理解法律在人类社会中的价值。 【学习重点】: 简析罗马法的含义、发展历程、主要内容、实质及其影响 【学习难点】: 习惯法与成文法 【学习过程】: 一、自主预习 知识点一从习惯法到成文法 1.习惯法: (1)背景: (2)特点:法律与习惯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 (3)局限:贵族常常随意解释法律,保护自己,损害 _______ 利益。 2.成文法——《十二铜表法》 (1)特点:内容广泛,条理清晰。 (2)作用:审判、量刑、皆有法可依,贵族对法律的随意解释受到限制, _____ 利益得到保护3.公民法

(1)适用时间:罗马共和国时期 (2)适用范围:罗马公民 知识点二罗马法的发展与完善 1. 从公民发到万民法(1)原因:①罗马帝国征服过程中,矛盾显现出来。 ②版图的拓展,国际交往的扩大。 ③商品经济和贸易的发展 ④______ 在活动中也产生了许多新问题、新矛盾。 (2)形成:①罗马帝国的_____ 高度重视法律的制定。 ②______ 编纂法典,进行法律解释,充实罗马法律。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帝国对行省上层阶级大量授予,对无罗马公民权的外邦人给与适当 的司法保障。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世纪,万民法成为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的法 律。 2. 罗马法体系完成:6 世纪,查士丁尼组织法学家编纂汇编成《》。 知识点三维系统治影响后世 1.维系统治: (1)积极性:①它为国家权力提供法律依据,稳定了社会秩序保护了 ________的政治和经济利益。 ②有利于调整社会和经济生活中的纠纷,缓解 ____________________ 。 (2)局限性:保护___________________ ,维护奴隶主对奴隶的剥削和压迫。 2. 影响后世: (1)对近代欧美国家的 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 产生了重要影响。 (2)资产阶级把罗马法作为反对封建制度,推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有力武器。 二、小组合作探究 1、材料一共和国初期罗马并无成文法。习惯法的解释和司法权的行使完全属于贵族,这些权利也成为贵族压迫平民的手

高一历史上册重点知识总结

高一历史上册重点知识总结 历史必修一重点知识总结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1、夏商政治制度的内容: 中央:○1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2参与决策相、卿士,负责祭祀占卜和记录王朝大事的卜、祝、史,执 掌军权的师等。 地方:侯、伯 夏商政治制度的影响:夏商的早期政治制度,对西 周宗法制和分封制有直接影响。 2、西周的分封:○1被封的诸侯国的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朝觐述职 ○2影响:积极影响: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形成了对周王室众星 捧月般的政治格局 消极影响:西周后期王权衰弱,春秋战国暑期列国 纷争 ○3结果:西周后期分封制受到破坏;战国末年周 王室失去分封大权 3、西周的宗法制: ○1内容:用父系的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

级,巩固国家政治的制度。 ○2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3影响:保证贵族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 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第2课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特点:一人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 评价:标志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官僚政治取代贵族 政治的重要标志。 2、中央集权的基本特征:权力高度集中 3、中央集权制的作用及影响: 积极作用:○1使秦实力增强,通过战争扩大疆域,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 的封建国家,成为当时世界大国。 ○2使秦能一实行各种巩固统一的措施。 ○3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 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 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 消极作用:依靠皇帝的专制权威,加强对人民的压榨,造成阶级矛盾迅速激化。 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高中历史提纲

图表版高中历史提纲中国古代史各时期知识点总汇 商西周政治制度:内外服制度,宗法制(嫡长子继承制)、分封制,礼乐制商周青铜器(司母戊鼎、四羊方尊),青铜时代,铁器 商朝:职业商人,人造货币,织机 西周:井田制,工商食官,斜纹提花 春秋战国耕作方式:刀耕火种→春秋战国开始使用铁犁牛耕 春秋时期:鲁国“初税亩”,自耕农产生,生铁和钢,民营手工业,私商成为主体 战国时期:商鞅变法,废井田,土地私有制确立,废分封,设县制,重农抑商 战国时,秦国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 秦朝统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秦律“轻罪重刑” 统一度量衡,货币,驰道,统一文字,焚书坑儒 汉朝汉初,强化重农抑商,郡国并行,景帝时期发生“七国之乱”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设立“中朝”(“内朝”);刺史制度,察举制和征辟制,耧车,代田法,耦犁 东汉时期,形成州郡县三级,发明翻车 汉明帝时,王景治理黄河,西汉时西域兴建坎儿井 冶铁开始使用煤炭做燃料,高炉炼铁和炒钢,杜诗发明水排鼓风

丝织业:西汉丝绸之路 造纸术的发明(西汉发明,东汉蔡伦改进)陶瓷业:东汉晚期,成熟青瓷 魏晋南北朝三省制雏形,三国曹操“唯才是举”曹魏“九品中正制” 民族融合,南方开发,改进翻车,《齐民要术》,北魏颁布均田令,蜀锦,南北朝灌钢法,白瓷产生,商税成为主要财源 隋朝三省六部制,文帝分科考试,炀帝设立进士科,开通大运河 唐朝为分割相权加强皇权,确立三省六部制(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吏户礼兵刑工) 唐朝越窑青瓷、邢窑白瓷 雕版印刷术(《金刚经》:最早有明确刊印日期) 唐朝末年火药用于军事,安史之乱,节度藩镇 江南曲辕犁,发明筒车,征收茶税,缂丝技术,坊市制,农村草市,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设立市舶司,抑商松动,官商分利,鼓励外商 两宋二府三司,为分散宰相权力,设立“参知政事”(副宰相) 科举乡省殿三级,糊名公正,人数增多, 高转筒车引入占城稻,棉花推广到长江,经济重心南移 瓷器:五大名窑,景德镇 北宋用媒普遍,南宋开始焦炭冶铁 最早纸币“交子”,“市”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娱乐“瓦子”,边境互市,造船领先,指南针应用于航海,北宋设立市舶司,南宋鼓励外贸 元朝中央一省制,地方设行省(即行中书省),设立宣政院,疆域空前 颁布《农桑辑要》,棉纺新兴,黄道婆发明三锭纺车,松江中心,彩瓷青花釉里红, 陆上丝绸重新繁荣,南北海运,重修大运河,流通纸币,外贸超前,马可波罗,扫马第一 明朝明太祖废丞相,宰相制度结束,明成祖设立内阁,专制主义加强,八股取士,地方三司,五军都督,依法治国,经济立法 农业:技术提高,《天工开物》,高产引种,租佃新变 冶金:流行焦炭,佛山发达 纺织:棉布主要 瓷器:斗彩和五彩 明朝中后期,私营主导,,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商帮出现(晋商、徽商,会馆产生),市镇兴起,一条鞭法 明清时期实行“海禁”:禁止国人出海贸易、限制外商来华贸易的法令

高一历史复习提纲

高一历史复习提纲 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

高一历史期末复习提纲 1、简述唐代、宋代商业发展的表现。 (1)唐代商业: ①条件:政治上的统一、大运河的开通,密切了南北方的经济往来 ②城市: A.布局:市处于城中特定位置,与民居隔开(市坊分开);商业交易受到官府严格控制 B.功能:主要是政治中心 ③商路: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空前繁荣 (2)宋代商业: ①货币: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②城市: A.布局:坊市界限不复存在,市分散在城中,市的启闭不再由官方统一规定时间,出现了夜市、晓市等;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视 B.功能:经济功能大大加强 2、两次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的面貌。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 3 (1)西方工业文明对近代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 (2)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及资产阶级政治、文化运动的推动(特别是民主思潮的推动) (3)清政府和民国政府的推动 4、简述罗斯福新政的背景、措施、特点、实质和影响。 (1)背景: ①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 ②胡佛的反危机措施宣告了自由放任政策的失败 (2)主要措施:

①金融方面:整顿财政金融 ②工业方面:调整工业生产 ③农业方面:调节农业生产 ④社会福利方面:实行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 (3)特点:国家对经济的直接干预 (4)实质: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5)影响: ①对美国:A.经济上:逐渐走出经济危机的阴影,社会生产力得到一定恢复 B.政治上: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巩固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②对世界:罗斯福新政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时代,进入了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时代 5、简述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意义。 (1)主要内容: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意义: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经营的自权,克服过去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弊端,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6、说明战后西欧走向联合的原因、过程、体现的趋势、特点及意义。 (1)原因:①共同的文化传统; ②近代不断的战争使人们渴望欧洲统一; ③二战使西欧丧失世界中心地位,成为冷战主战场。 (2)过程: ①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成立:1951年成立 ②欧共体成立:1967年,欧洲煤钢共同体、经济共同体、原子能共同体合并为欧共体 ③欧洲联盟:1992年,签署《马斯特里赫特条约》;1993年,正式成立。 (3)体现的经济发展趋势: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 (4)特点:结成政治经济联盟;统一货币。 (5)意义:①符合欧洲的整体利益和欧洲各国的利益; ②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③使欧洲成为当今世界格局中的重要力量,推动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7、简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20世纪90年代以来推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因素及对全球化的认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影响。 (1)过程:①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连为一体,世界市场雏形出现; ②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殖民掠夺使得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 ③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④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2)因素:①科技进步,为全球化提供物质基础和根本推动力; ②交通和信息技术发展,提供了技术手段; ③两极格局结束,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④市场经济体制被广泛接受; ⑤国际贸易的发展和跨国公司的推动作用。

高一历史上册复习

高一历史(上期)期末复习纲要 一:鸦片战争:1、战前中国和世界的特点。注意中国在政治、经济、外交、军事上的特点。 2、战前的中外贸易、贸易的特点及其原因。 3、结合具体知识分析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 4、林则徐的禁烟措施和道光帝主张禁烟的原因。 5、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件、影响。 6、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包括:经济、政治、外交、军事、思想。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战争爆发的必然性。2、英法侵占广州和联军委员会。3、《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影响。4、为什么把这次战争叫做“第二次鸦片战争”? 三:太平天国运动1、革命爆发的原因、特点。2、洪秀全的思想特点和永安建制。3太平天国的施政纲领和意义。4、太平天国的北伐、东征、西征。5、天京变乱和重建领导核心。主要注意这些对革命的影响。6、太平天国的失败和失败的原因、新特点和功绩。 四:新思想的萌发:1、新思想萌发的原因和“新”在何处?2、主要思想家的思想和新思想萌发的意义。 五:洋务运动:1、产生的原因、目的。2、洋务派和顽固派及其思想的异同、论战。3、洋务运动的主要活动:军事、经济、教育。4、评价洋务运动。5、洋务运动破产的原因和今天我们搞建设有哪些经验值得借鉴? 六:中国资本主义历史:1、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和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2、中国无产阶级的特点。3、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原因和影响。(P58)4、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的春天:原因、影响、特点、说明。 七:甲午中日战争:1、战争爆发的背景和列强对日侵华的态度。2、清政府在战争期间的态度和影响。3、主要战役:平壤战役、黄海战役、辽东战役、威海战役4、《马关条约》及其影响、三国干涉还辽。5、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八:戊戌变法:1变法的原因。2、康有为的思想及其特点。3、维新派和顽固派的论战及其意义。4、维新派的施政纲领和《定国是诏》的颁布。5、戌变法的内容和对变法的评价。6、戊戌政变和变法失败的原因、变法的历史意义。 九:义和团运动:1、义和团兴起的背景、义和团的口号,从义和团的“口号”来分析农民阶级的局限性。2、义和团在北京和天津地区的战斗。3、《辛丑条约》的签订和影响。 十:辛亥革命:1、同盟会建立的原因和三民主义。2、革命派和保皇派的论战。3、萍浏醴起义和黄花岗起义,主要注意它的意义。4、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注意掌握:原因、内容、结果。5、革命首先在武昌取得成功的原因;在革命胜利的形势下为何潜伏着失败的危机?6、武昌起义爆发后帝国主义对华政策和原因。7、《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南京临时政府的法令。 8、辛亥革命的功绩和教训。 十一:北洋军阀的统治:1、袁世凯是如何破坏民主和共和的?复辟帝制为何成功和迅速失败?说明了什么?十二:新文化运动:1、产生的背景,明白是“新”文化运动?2、前期的指导思想和主要内容。3、新文化运动的“新”发展和影响。十三:五四运动:1、运动爆发的背景、导火线、主要口号。2、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十四: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中共诞生的历史条件和中共的特点。2、中共二大及其意义。 十五:国民运动的兴起和失败:1、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原因、意义。2、新旧三民主义比较和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比较,并由此区别中共和资产阶级的不同性。3、孙中山北上宣言和五卅运动。分析孙中山“北上宣言”和以前思想的不同及其原因。4、北伐战争的原因、方针、取得胜利的原因、意义。5、汉口、九江人民收回英租界。6、大革命失败的原因和经验教训、大革命的意义。 高一历史上册复习 一、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探究 1、屈辱史 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 兴起原因:根本:列强为夺取、维护或扩大在华侵略权益 直接:国内抵抗运动与民族矛盾激化的产物 失败原因: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无法抵抗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2、抗争史(革命运动史) 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二次革命 兴起原因:社会危机;社会矛盾(阶级、民族) 失败原因:(1)阶级局限性:农民阶级:目光短浅、狭隘、思想腐朽 资产阶级:软弱妥协,革命不彻底,不依靠广大群众 (2)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3、各阶级探索史 A、农民阶级 ....: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 社会矛盾(阶级——民族)激化的产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