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奥数工程问题题型大全含答案

小学奥数工程问题题型大全含答案
小学奥数工程问题题型大全含答案

奥数之工程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做某一件事,制造某种产品,完成某项任务,完成某项工程等等,都要涉及到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这三个量,它们之间的基本数量关系是——工作量=工作效率×时间.

在小学数学中,探讨这三个数量之间关系的应用题,我们都叫做“工程问题”。

工程问题方法总结:

一:基本数量关系:

工效×时间=工作总量

二:基本特点:

设工作总量为“1”,工效=1/时间

三:基本方法:

算术方法、整体思想、组合法、比例方法、方程方法、假设法

四:基本思想:

分做合想、合做分想。

五:类型与方法:

一:分做合想:1.合想,2.假设法,3.巧抓变化(比例),4.假设法。

二:按劳分配思路:每人每天工效→每人工作量→按比例分配三:休息请假:

方法:1.分想:划分工作量。2.假设法:假设不休息。3.方程法四:周期工程

休息与周期:

1.已知条件的顺序:①先工效,再周期,②先周期,再天数。

2..天数:①近似天数,②准确天数。

3.列表确定工作天数。

交替与周期:估算周期,注意顺序!

注水与周期:1.顺序,2.池中原来是否有水,3.注满或溢出。

五:工效变化。

六:比例:1.分比与连比,2.归一思想,3.正反比例的运用,4.假设法思想(周期)。

七:牛吃草问题:1.新生草量,2.原有草量,3.解决问题。

一、用“组合法”解工程问题

专题简析:

在解答工程问题时,如果对题目提供的条件孤立、分散、静止地看,则难以找到明确的解题途径,若用“组合法”把具有相依关系的数学信息进行恰当组合,使之成为一个新的基本单位,便会使隐蔽的数量关系立刻明朗化,从而顺利找到解题途径。

例题1。

一项工程,甲、乙两队合作15天完成,若甲队做5天,乙队做

3天,只能完成工程的7

30,乙队单独完成全部工程需要几天?

【思路导航】此题已知甲、乙两队的工作效率和是1

15,只要求出甲队货乙队的工作效率,则问题可解,然而这正是本题的难点,用“组合法”将甲队独做5天,乙队独做3天,组合成甲、乙两队合作了3天后,甲队独做2天

来考虑,就可以求出甲队2天的工作量7

30-

1

15×3

=1

30,从而求出甲队的工作效率。所以

1÷【1

15-(7

30-1

15×3)÷(5-3)】=20(天)

答:乙队单独完成全部工程需要20天。边讲边练:

1、师、徒二人合做一批零件,12天可以完成。师傅先做了3天,

因事外出,由徒弟接着做1天,共完成任务的3

20。如果这批零件由师傅单独做,多少天可以完成?

2、某项工程,甲、乙合做1天完成全部工程的5

24。如果这项工程

由甲队独做2天,再由乙队独做3天,能完成全部工程的13 24。

甲、乙两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各需多少天?

3、甲、乙两队合做,20天可完成一项工程。先由甲队独做8天,

再由乙队独做12天,还剩这项工程的8

15。甲、乙两队独做各需几天完成?

例题2:

一项工程,甲队独做12天可以完成。甲队先做了3天,再由乙

队做2天,则能完成这项工程的12 。现在甲、乙两队合做若干天后,

再由乙队单独做。做完后发现两段所用时间相等。求两段一共用了几天?

【思路导航】此题很容易先求乙队的工作效率是:(12 -112 ×3)

÷2=18 ;再由条件“做完后发现两段所用时间相等”

的题意,可组合成由两个乙队和一个甲队合做需若干

天完成,即可求出相等的时间。

(1) 乙队每天完成这项工程的

(12 -112 ×3)÷2=18

(2) 两段时间一共是

1÷(18 ×2+112 )×2=6(天)

答:两段时间一共是6天。

边讲边练:

1、 一项工程,甲队独做15天完成。若甲队先做5天,乙队再做

4天能完成这项工程的8

15。现由甲、乙两队合做若干天后,再由

乙队单独做。做完后发现,两段时间相等。这两段时间一共是几天?

2、一项工程,甲、乙合做8天完成。如果先让甲独做6天,再

由乙独做,完成任务时发现乙比甲多了3天。乙独做这项工程要几天完成?

3、某工作,甲单独做要12天,乙单独做要18天,丙单独做要

24天。这件工作先由甲做了若干天,再由乙接着做;乙做的天数是甲3倍,再由丙接着做,丙做的天数是乙的2倍。终于完成了这一工作。问总共用了多少天?

例题3:移栽西红柿苗若干棵,如果哥、弟二人合栽8小时完成,

先由哥哥栽了3小时后,又由弟弟栽了1小时,还剩总棵数的1116 没

有栽,已知哥哥每小时比弟弟每小时多栽7棵。共要移栽西红柿苗多少棵?

【思路导航】把“哥哥先栽了3小时,弟弟又栽了1小时”组合成

“哥、的合栽了1小时后,哥哥又独做了2小时”,

就可以求出哥哥每小时栽总数的几分之几。

哥哥每小时栽总数的几分之几

(1-1116 -18 ×1)÷(3-1)=332

一共要移栽的西红柿苗多少棵

7÷【332 -(18 -332 )】=112(棵)

答:共要移栽西红柿苗112棵。 边讲边练:

1、 加工一批机器零件,师、徒合做12小时可以完成。先由师傅加

工8小时,接着再由徒弟加工6小时,共加工了这批零件的35 。

已知师傅每小时比徒弟多做10个零件。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

2、 修一条公路,甲、乙两队合做6天可以完成。先由甲队修5天,

再由乙队修3天,还剩这条公路的310 没有修。已知甲队每天比

乙队多修20米。这条公路全长多少米?

3、 修一段公路,甲队独修要40天,乙队独修要用24天。两队同

时从两端开工,结果在距中点750米处相遇。这段公路全长多少米?

例题4:

一项工作,甲、乙、丙3人合做6小时可以完成。如果甲工作6

小时后,乙、丙合做2小时,可以完成这项工作的23 ;如果甲、乙

合做3小时后,丙做6小时,也可以完成这项工作的23 。如果由甲、

丙合做,需几小时完成?

【思路导航】将条件“甲工作6小时后,乙、丙合做2小时,可以

完成这项工作的23 ”组合成“甲工作4小时,甲、乙、

丙合做2小时可以完成这项工作的23 ”,则求出甲的

工作效率。同理,运用“组合法”再求出丙的工作效

率。

甲每小时完成这项工程的几分之几

(23 -16 ×2)÷(6-2)=112

丙每小时完成这项工程的几分之几

(23 -16 ×3)÷(6-3)=118

甲、 丙合做需完成的时间为:

1÷(112 +118 )=715 (小时)

答:甲、丙合做完成需要715 小时。

边讲边练:

1、 一项工作,甲、乙、丙三人合做,4小时可以完成。如果甲做4

小时后,乙、丙合做2小时,可以完成这项工作的1318 ;如果甲、

乙合做2小时后,丙再做4小时,可以完成这项工作的1118 。这

项工作如果由甲、丙合做需几小时完成?

2、 一项工程,甲、乙合做6天可以完成,乙、丙合做10天可以完

成。现在先由甲、乙、丙合做3天后,余下的乙再做6天则可以完成。乙独做这项工程要几天就可以完成?

3、 一项工程,甲、乙两队合做10天完成,乙、丙两队合做8天完

成。现在甲、乙、丙三队合做4天后,余下的工程由乙队独做512 天完成。乙队单独做这项工程需多少天可以完成?

4、 一件工作,甲、乙合做4小时完成,乙、丙合做5小时完成。

现在由甲、丙合做2小时后,余下的由乙6小时完成。乙独做这件工作需几小时才能完成?

例题5:一条公路,甲队独修24天可以完成,乙队独修30天可以

完成。先由甲、乙两队合修4天,再由丙队参加一起修7天后全部完成。如果由甲、乙、丙三队同时开工修这条公路,几天可以完成?【思路导航】将条件“先由甲、乙两队合修4天,再由丙队参加一起修7天后全部完成”组合成“甲、乙两队各修(4+7)

=11天后,再由丙队单独修了7天才全部完成。”就

可以求出丙队的工作效率。

丙队每天修这条公路的

【1-(1

24+1

30)】×(4+7)=

1

40

三队合修完成时间为

1÷(1

24+1

30+1

40)=10(天)

答:10天可以完成。

边讲边练:

1、一件工作,甲单独做12小时完成。现在甲、乙合做4小时后,

乙又用6小时才完成。这件工作始终由甲、乙合做几小时可以完成?

2、一条水渠,甲队独挖120天完成,乙队独挖40天完成。现在两

队合挖8天,剩下的由丙队加入一起挖,又用12天挖完。这条

水渠由丙队单独挖,多少天可以完成?

3、一件工作,甲、乙合做6天可以完成,乙、丙合做10天可以完

成。如果甲、丙合做3天后,由乙单独做,还要9天才能完成。

如果全部工作由3人合做,需几天可以完成?

4、一项工程,甲、乙两队合做30天完成,甲队单独做24天后,

乙队加入,两队又合做了12天。这时甲队调走,乙队又继续做了15天才完成。甲队独做这项工程需要多少天?

答案:

练1

1、 1÷【(320 -112 )÷(3-1)】=30天

2、 乙:1÷【(1324 -524 ×2)÷(3-2)】=8天

甲:1÷(1324 -18 )=12天

3、 乙:1÷【(1-815 -120 ×8)÷(12-8)】=60天

甲:1÷(120 -160 )=30天

练2

1、 乙队的工作效率:(815 -115 ×5)÷4=120

总共的天数:1÷(115 +120 ×2)×2=12天

2、 1÷【(1-18 ×6)÷3】=12天

3、 甲做的天数:1÷(112 +118 ×3+124 ×3×2)=2天

总共的天数:2+2×3+2×3×2=20天

练3

1、 师傅每小时做这批零件的(35 -112 ×6)÷(8-6)=120

这批零件共有10÷【120 -(112 -120 )】=600个

2、 甲队每天修这条公路的(1-310 -16 ×3)÷(5-3)=110

这条公路全长多少米 20÷【110 -(16 -110 )】=600米

3、 甲、乙两队工作效率的比是: 140 :124 =3:5

这段公路的全长 750÷(12 -33+5 )=6000米

或 750×2÷(5-3)×(5+3)=6000 米

练41、甲队的工作效率(1318 -14 ×2)÷(4-2)=19

丙队的工作效率(1118 -14 ×2)÷(4-2)=118

甲、丙合做需要的时间1÷(19 +118 )=6小时

2、 乙队每天能做全工程的【1-(16 ×3-110 ×3)】÷(6-3)

=115

乙队独做这项工程需要的时间1÷115 =15天

3. 乙队每天能做全工程的【1-(110 ×4-18 ×4)】÷(512

-4)=115

乙队单独做这项工程需要的时间1÷115 =15天

4、 乙队的工作效率【1-(14 ×2+15 ×2)】÷(6-2-2)=120

乙独做这件工作需要的时间1÷120 =20小时

练5 1、乙每小时做这件工程的(1-112 ×4)÷(6+4)=115

甲、乙合做完成需要的时间1÷(112 +115 )=623 小时

2、 甲、乙两队完成的工作量(1120 +140 )×(8+2)=23

丙队单独挖需要的时间1÷【(1-23 )÷12】=36天

3. 乙的工作效率【1-(16 ×3+110 ×3)】÷(9-3-3)=115

丙的工作效率110 -115 =130

三人合做需要的时间1÷(16 +110 )=5天

4、 甲队的工作效率【1-130 ×(12+15)】÷(24-15)=190

甲队单独做需要的时间1÷190 =90天

二、特殊工程问题

专题简析:

有些工程题中,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和工作总量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很不明显,这时我们就可以考虑运用一些特殊的思路,如综合转化、整体思考等方法来解题。

例1:修一条路,甲队每天修8小时,5天完成;乙队每天修10小时,6天完成。两队合作,每天工作6小时,几天可以完成?

把前两个条件综合为“甲队40小时完成”,后两个条件综合为“乙队60小时完成”。则

1÷[1

5×8 +

1

10×6

]÷6=4(天)

或1÷[(1

5×8 +

1

10×6

)×6]=4(天)

答:4天可以完成。

边讲边练:

1、修一条路,甲队每天修6小时,4天可以完成;乙队每天修8

小时,5天可以完成。现在让甲、乙两队合修,要求2天完成,每天应修几小时?

2、一项工作,甲组3人8天能完成,乙组4人7天也能完成。现

在由甲组2人和乙组7人合作,多少天可以完成?

3、货场上有一堆沙子,如果用3辆卡车4天可以完成,用4辆马

车5天可以运完,用20辆小板车6天可以运完。现在用2辆卡车、3辆马车和7辆小板车共同运两天后,全改用小板车运,必须在两天内运完。问:后两天需要多少辆小板车?

例2:

有两个同样的仓库A和B,搬运一个仓库里的货物,甲需要10小时,乙需要12小时,丙需要15小时。甲和丙在A仓库,乙在B 仓库,同时开始搬运。中途丙转向帮助乙搬运。最后,两个仓库同时搬完,丙帮助甲、乙各多少时间?

设搬运一个仓库的货物的工作量为“1”。总整体上看,相当于三人共同完成工作量“2”

①三人同时搬运了

2÷(1

10

+

1

12

+

1

15

)=8(小时)

②丙帮甲搬了

(1-1

10×8)÷

1

15

=3(小时)

③丙帮乙搬了

8-3=5(小时)

答:丙帮甲搬了3小时,帮乙搬了5小时。

边讲边练:

1、师、徒两人加工相同数量的零件,师傅每小时加工自己任务的

1 10,徒弟每小时加工自己任务的

1

15

。师、徒同时开始加工。

师傅完成任务后立即帮助徒弟加工,直至完成任务,师傅帮徒弟加工了几小时?

2、有两个同样的仓库A和B,搬运一个仓库里的货物,甲需要

18小时,乙需要12小时,丙需要9小时。甲、乙在A仓库,丙在B仓库,同时开始搬运。中途甲又转向帮助丙搬运。最后,两个仓库同时搬完。甲帮助乙、丙各多少小时?

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归纳汇总30种题型

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归纳汇总30种题型 1 归一问题 【含义】在解题时,先求出一份是多少(即单一量),然后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这类应用题叫做归一问题。 【数量关系】总量÷份数=1份数量 1份数量×所占份数=所求几份的数量 另一总量÷(总量÷份数)=所求份数 【解题思路和方法】先求出单一量,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 例1 买5支铅笔要0.6元钱,买同样的铅笔16支,需要多少钱? 解(1)买1支铅笔多少钱?0.6÷5=0.12(元) (2)买16支铅笔需要多少钱?0.12×16=1.92(元) 列成综合算式0.6÷5×16=0.12×16=1.92(元) 答:需要1.92元。 2 归总问题 【含义】解题时,常常先找出“总数量”,然后再根据其它条件算出所求的问题,叫归总问题。所谓“总数量”是指货物的总价、几小时(几天)的总工作量、几公亩地上的总产量、几小时行的总路程等。 【数量关系】1份数量×份数=总量 总量÷1份数量=份数 总量÷另一份数=另一每份数量 【解题思路和方法】先求出总数量,再根据题意得出所求的数量。 例1 服装厂原来做一套衣服用布3.2米,改进裁剪方法后,每套衣服用布2.8米。原来做791套衣服的布,现在可以做多少套? 解(1)这批布总共有多少米? 3.2×791=2531.2(米) (2)现在可以做多少套?2531.2÷2.8=904(套) 列成综合算式 3.2×791÷2.8=904(套) 答:现在可以做904套。。 3 和差问题 【含义】已知两个数量的和与差,求这两个数量各是多少,这类应用题叫和差问题。 【数量关系】大数=(和+差)÷2 小数=(和-差)÷2 【解题思路和方法】简单的题目可以直接套用公式;复杂的题目变通后再用公式。

小学三年级奥数题练习及答案解析100生

三年级奥数题:和差倍数问题(一) 1、南京长江大桥共分两层,上层是公路桥,下层是铁路桥。铁路桥和公路桥共长11270米,铁路桥比公路桥长2270米,问南京长江大桥的公路和铁路桥各长多少米? 2、三个小组共有180人,一、二两个小组人数之和比第三小组多20人,第一小组比第二小组少2人,求第一小组的人数。 3、甲、乙两筐苹果,甲筐比乙筐多19千克,从甲筐取出多少千克放入乙筐,就可以使乙筐中的苹果比甲筐的多3千克? 三年级奥数题:和差倍数问题(二) 1、在一个减法算式里,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等于120,而减数是差的3倍,那么差等于多少? 2、已知两个数的商是4,而这两个数的差是39,那么这两个数中较小的一个是多少? 3、姐姐做自然练习比妹妹做算术练习多用48分钟,比妹妹做英语练习多用42分钟,妹妹做算术、英语两门练习共用了44分钟,那么妹妹做英语练习用了多少分钟? 三年级奥数题:和差倍数问题(三) 1、已知△,○,□是三个不同的数,并且△+△+△=○+○,○+○+○+○=□+□+□,△+○+○+□=60,那么△+○+□等于多少? 2、用中国象棋的车、马、炮分别表示不同的自然数。如果,车÷马=2,炮÷车=4,炮-马=56,那么“车+马+炮”等于多少?

3、聪聪用10元钱买了3支圆珠笔和7本练习本,剩下的钱若买一支圆珠笔就少1角4分;若买一本练习本还多8角,问一支圆珠笔的售价是多少元? 三年级奥数题:和差倍数问题(四) 1、甲、乙两位学生原计划每天自学的时间相同,若甲每天增加自学时间半小时,乙每天减少自学时间半小时,则乙自学6天的时间仅相等于甲自学一天的时间。问:甲、乙原订每天自学的时间是多少分钟? 2、一大块金帝牌巧克力可以分成若干大小一样的正方形小块。小明和小强各有一大块金帝巧克力,他们同时开始吃第一小块巧克力。小明每隔20分钟吃1小块,14时40分吃最后1小方块;小强每隔30分钟吃1小块,18时吃最后1小方块。那么他们开始吃第1小块的时间是几时几分? 三年级奥数题:速算与巧算 【试题】巧算与速算:41×49=( ) 三年级奥数题:植树问题 【试题】一块三角形地,三边分别长156米,234米,186米,要在三边上植树,株距6米,三个角的顶点上各植上1棵数,共植树( )棵。 三年级奥数应用题解题技巧(一) 【试题】一台拖拉机5小时耕地40公顷,照这样的速度,耕72公顷地需要几小时? 三年级奥数应用题解题技巧(二)

2019小学奥数题汇总及答案

小学全部奥数题及答案 工程问题 1.甲乙两个水管单独开,注满一池水,分别需要20小时,16小时.丙水管单独开,排一池水要10小时,若水池没水,同时打开甲乙两水管,5小时后,再打开排水管丙,问水池注满还是要多少小时? 解: 1/20+1/16=9/80表示甲乙的工作效率 9/80×5=45/80表示5小时后进水量 1-45/80=35/80表示还要的进水量 35/80÷(9/80-1/10)=35表示还要35小时注满 答:5小时后还要35小时就能将水池注满。 2.修一条水渠,单独修,甲队需要20天完成,乙队需要30天完成。如果两队合作,由于彼此施工有影响,他们的工作效率就要降低,甲队的工作效率是原来的五分之四,乙队工作效率只有原来的十分之九。现在计划16天修完这条水渠,且要求两队合作的天数尽可能少,那么两队要合作几天? 解:由题意得,甲的工效为1/20,乙的工效为1/30,甲乙的合作工效为1/20*4/5+1/30*9/10=7/100,可知甲乙合作工效>甲的工效>乙的工效。 又因为,要求“两队合作的天数尽可能少”,所以应该让做的快的甲多做,16天内实在来不及的才应该让甲乙合作完成。只有这样才能“两队合作的天数尽可能少”。 设合作时间为x天,则甲独做时间为(16-x)天 1/20*(16-x)+7/100*x=1 x=10 答:甲乙最短合作10天 3.一件工作,甲、乙合做需4小时完成,乙、丙合做需5小时完成。现在先请甲、丙合做2小时后,余下的乙还需做6小时完成。乙单独做完这件工作要多少小时? 解: 由题意知,1/4表示甲乙合作1小时的工作量,1/5表示乙丙合作1小时的工作量 (1/4+1/5)×2=9/10表示甲做了2小时、乙做了4小时、丙做了2小时的工作量。 根据“甲、丙合做2小时后,余下的乙还需做6小时完成”可知甲做2小时、乙做6小时、丙做2小时一共的工作量为1。 所以1-9/10=1/10表示乙做6-4=2小时的工作量。 1/10÷2=1/20表示乙的工作效率。 1÷1/20=20小时表示乙单独完成需要20小时。 答:乙单独完成需要20小时。 4.一项工程,第一天甲做,第二天乙做,第三天甲做,第四天乙做,这样交替轮流做,那么恰好用整数天完工;如果第一天乙做,第二天甲做,第三天乙做,第四天甲做,这样交替轮流做,那么完工时间要比前一种多半天。已知乙单独做这项工程需17天完成,甲单独做这项工程要多少天完成? 解:由题意可知 1/甲+1/乙+1/甲+1/乙+……+1/甲=1 1/乙+1/甲+1/乙+1/甲+……+1/乙+1/甲×0.5=1 (1/甲表示甲的工作效率、1/乙表示乙的工作效率,最后结束必须如上所示,否则第二种做法就不比第一种多0.5天) 1/甲=1/乙+1/甲×0.5(因为前面的工作量都相等) 得到1/甲=1/乙×2

六年级奥数题型分类

六年级奥数: 第一类:比和比例问题 一块合金内铜和锌的比是2∶3,现在再加入6克锌,共得新合金36克,求新合金内铜和锌的比。(试题选自华罗庚学校数学课本) 第二类:上坡问题 一条路全长60千米,分成上坡、平路、下坡三段,各段路程长的比依次是1:2:3,某人走各段路程所用时间之比依次是4∶5∶6,已知他上坡的速度是每小时3千米,问此人走完全程用了多少时间。(试题选自华罗庚学校数学课本) 第三类:长方形和正方形 如下图,一个边长为3a厘米的正方体,分别在它的前后、左右、上下各面的中心位置挖去一个截口是边长为a厘米的正方形的长方体(都和对面打通).如果这个镂空的物体的表面积为2592平方厘米,试求正方形截口的边长。(试题选自华罗庚学校数学课本) 第四类:工程问题 蓄水池有一条进水管和一条排水管.要灌满一池水,单开进水管需5小时.排光一池水,单开排水管需3小时.现在池内有半池水,如果按进水,排水,进水,排水…的顺序轮流各开1小时.问:多长时间后水池的水刚好排完(精确到分钟)(试题选自华罗庚学校数学课本) 第五类:几何问题

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为直角梯形,三角形APB的面积为2,且2AD=BC,EP:PB=1:2,求直角梯形ABCD的面积。 第六类:飞镖比赛 在新年联欢会上,某班组织了一场飞镖比赛.如右图,飞镖的靶子分为三块区域,分别对应17分、11分和4分.每人可以扔若干次飞镖,脱靶不得分,投中靶子就可以得到相应的分数.若恰好投在两块(或三块)区域的交界线上,则得两块(或三块)区域中分数最高区域的分数.如果比赛规定恰好投中120分才能获奖,要想获奖至少需要投中-------次飞镖. 第七类:发帽子 小明和8个好朋友去李老师家玩.李老师给每人发了一顶帽子,并在每个人的帽子上写了一个两位数,这9个两位数互不相同,且每个小朋友只能看见别人帽子上的数.老师在纸上又写了一个数A,问这9位同学:“你知不知道自己帽子上的数能否被A整除知道的请举手.”结果有4人举手.老师又问:“现在你知不知道自己帽子上的数能否被24整除知道的请举手.”结果有6人举手.已知小明两次都举手了,并且这9个小朋友都足够聪明且从不说谎,那么小明看到的别人帽子上的8个两位数的总和是----------. 第八类:计算综合 一个长方形能把平面分成2部分,那么三个长方形最多把平面分成多少部分

小学全部奥数题及答案_经典奥数题目

六年级奥数题及答案 1、电影票原价每张若干元,现在每张降低3元出售,观众增加一半,收入增加五分之一,一张电影票原价多少元? 解:设一张电影票价x元 (x-3)×(1+1/2)=(1+1/5)x (1+1/5)x这一步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这么做 (x-3){现在电影票的单价}×(1+1/2){假如原来观众总数为整体1,则现在的观众人数为(1+2/1)} 左边算式求出了总收入 (1+1/5)x{其实这个算式应该是:1x*(1+5/1)把原观众人数看成整体1,则原来应收入1x元,而现在增加了原来的五分之一,就应该再*(1+5/1),减缩后得到(1+1/5x)} 如此计算后得到总收入,使方程左右相等 2、甲乙在银行存款共9600元,如果两人分别取出自己存款的40%,再从甲存款中提120元给乙。这时两人钱相等,求乙的存款 答案 取40%后,存款有 9600×(1-40%)=5760(元) 这时,乙有:5760÷2+120=3000(元) 乙原来有:3000÷(1-40%)=5000(元) 3、由奶糖和巧克力糖混合成一堆糖,如果增加10颗奶糖后,巧克力糖占总数的60%。再增加30颗巧克力糖后,巧克力糖占总数的75%,那么原混合糖中有奶糖多少颗?巧克力糖多少颗? 答案 加10颗奶糖,巧克力占总数的60%,说明此时奶糖占40%, 巧克力是奶糖的60/40=1。5倍 再增加30颗巧克力,巧克力占75%,奶糖占25%,巧克力是奶糖的3倍 增加了3-1.5=1.5倍,说明30颗占1.5倍 奶糖=30/1.5=20颗 巧克力=1.5*20=30颗 奶糖=20-10=10颗 4、小明和小亮各有一些玻璃球,小明说:“你有球的个数比我少1/4!”小亮说:“你要是能给我你的1/6,我就比你多2个了。”小明原有玻璃球多少个? 答案 小明说:“你有球的个数比我少1/4!”,则想成小明的球的个数为4份,则小亮的球的个数为3份 4*1/6=2/3 (小明要给小亮2/3份玻璃球) 小明还剩:4-2/3=3又1/3(份) 小亮现有:3+2/3=3又2/3(份)

小学一年级奥数训练题(分类)

购物问题 1、王老师有12元钱,正好买一支钢笔和2个笔记本,如果只买一支钢笔,还剩6元钱,你知道一个笔记本多少钱? 2、小敏到商店买文具用品。她用所带钱的一半买了1支铅笔,剩下的,一半买了1支圆珠笔,还剩下1元钱。小敏原来有多少钱? 3、欢欢和乐乐去买练习本,欢欢买了4本,乐乐买了6本,欢欢比乐乐少花1元钱,一本练习本多少钱? 4、李老师带有60元钱,正好买一个足球和两个排球。如果只买两个排球,还剩28元。一个足球多少钱?一个排球多少钱? 5、小明和小亮想买同一本书,小明缺1元7角,小亮缺1元3角。若用他们的钱合买这本书,钱正好。这本书的价钱是多少?他们各带了多少钱? 6、龙龙用4元买一个菠萝,用买一个菠萝的钱可以买1千克香蕉。买1千克香蕉的钱可以买4个梨。每个梨多少元? 7、小军跟爸爸到外地旅游,爸爸买一张火车票是5元,小军买半票,他们来回一共要付多少元? 数量比较问题 1、大华和小刚每人有10张画片,大华给小刚2张后,小刚比大华多几张? 2、猫妈妈给小白5条鱼,给小花4条鱼,小白和小花共吃了6条,它们还有几条? 3、芳芳做了14朵花,晶晶做了8朵花,芳芳给晶晶几朵花,两人的花就一样多? 4、第一个盘子里有5个梨,第二个盘子里有4个梨,把第一个盘里拿1个放到第二个盘里,现在一共 有多少个梨? 5、.有两篮苹果,第一篮25个,第二篮19个,从第一篮中拿几个放入第二篮,两篮的苹果数相等? 6、小力有18张画片,送给小龙3张后,两人的画片同样多。小龙原来有几张画片? 7、小华给小方8枚邮票后,两人的邮票枚数同样多,小华原来比小方多几格邮票? 8、小明和小红都集邮票。小明给了小红6枚后,两人的邮票同样多,原来小明的邮票比小红的多多少 枚? 9、小猴与小兔去摘桃,小猴摘下15个桃,当小猴将自己的桃分3个给小兔子时,它俩的桃就一样多, 你知道小兔子摘了多少个桃? 10、哥哥给了弟弟2支铅笔后还剩5支,这时两人的铅笔一样多,弟弟原来有铅笔( )支。

最新人教部编版一年级数学有趣经典的奥数题及答案解析

一年级数学有趣经典的奥数题及答案解析 1.楼层小宏与爸爸一起上楼,小宏走得慢,爸爸走得快,小宏上了1层时,爸爸已上了2层,问小宏上到3楼时,爸爸上到几楼? 2.分水果一个小组有10个人,7个人爱吃香蕉,5个人爱吃苹果,问既爱吃香蕉又爱吃苹果的有几个人? 3.小鸭子说稀奇,道稀奇,鸭子队里有只鸡,正着数,它第6,倒着数,它第7,小鸭一共有几只? 4. 找规律填数: ① 5、7、9、11、13、() ②0、1、1、2、3、5、8、() 5. 按要求填数: 36、12、45、7、35、23、60、55 ()>()>()>()>()>()

>()>() 13、24、15、7、61、25、14、8 ()<()<()<()<()<()<()<() 6、有一个两位数,个为是9十位是4,这个两位数是() 7、有14小朋友排成一队,从左往右数红红排在第4位,从右向左数明明也是排在第4位,那么红红和明明两人之间有多少人? 8、最小三位数的是()最大的三位数是()。 9、用5、7、4三个数可以排成()个不相同的三位数。分别写出来。 10、要把一根木棒锯成5段需要4分钟,要是想锯成7段需要多少分钟? 11、计算: 3+5+7+9+11+13+15+17+19+21=

5+10+15+20+25+30= 12、有14个小朋友在玩捉迷藏的游戏,有6个小朋友被捉住了,还有多少个小朋友没被捉住啊? 13、、有一个个位数,在它的右边加上一个零,构成一个两位数,这个两位比原来的数要大36,则原来的各位数是()。 14、按要求填补算式完整: 9+()=21 21—()=19 21—()=18 24+()=43 15、老师让小朋友们植树,先植了10棵桃树,然后老师让同学们在每两棵桃树间植一棵梨树,那么一共还可以植多少棵梨树? 16.分糖块三个小朋友分5块糖。要求每人都分到糖,但每人分到的糖块数不能一样多,你能分吗? 17.树的年龄公园里有三棵树,它们的树龄分别由1、2、3、4、5、6这六个数字中的不同的两个数字组成,而其中一棵的树龄正好是其他

小学奥数九大经典题型精讲

(一)行程问题三大类 1、倍数类(以“行”定比) 例:甲、乙两车同时从A 地去B 地。甲行全程的一半时,乙离B 地还有54km 。当甲到达B 地时,乙已经行了全程的80%。求A 、B 两地的路程是( )km 。 解析:首先可以列出一个关系: 甲行一半( 2 1 ), 乙行 ? 甲行全程(1 ), 乙行 80% 由上、下来看,甲行全程是行一半的2倍,同理在相同时间内,乙行的路程也应该是2倍关系,可得?=80%÷2=40%,则剩1-40%=60%,全程为54÷60%=90km 。 2、行程问题正反比类(往返、相遇、追及) 例:王师傅用3.2 小时在家和工厂之间往返了一次,去时每小时25 千米,返回时减速5 2 ,求他家到工厂相距多少千米? 解析:往返类问题属于路程不变,首先能确定时间与速度的反比关系,并且依据题目能得出:去和回的速度比为5:(5-2)=5:3,依据反比得出去和回的时间比为3份:5份。 路程 =速度×时间 去: 不变 5 3份 回: 不变 3 5份 1份=3.2÷(3+5)=0.4(时) 去的时间为:3×0.4=1.2(时) 路程:25×1.2=30(千米) 3、行程问题份数类(一个到,一个未到) 例:甲、乙两人从A 、B 两地相向而行,5小时相遇,相遇后,两人继续前行,甲又用了3小时到达B 地,此时乙离A 地还有18千米。问:A 、B 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解析:

甲5时乙5时 A B 乙3时甲3时 ①从后段路程来看,甲3时走的路程与乙5时走的路程一样,依据反比关系得甲速与乙速之比为5:3, ②再从整体考虑,当甲走完全程5份的路程时,乙走完3份的路程。则B离A地距离为5-3=2份,1份=18÷2=9km,全程为5×9=45km。 注:此类未变速问题可用一个小公式解决问题→路程=剩余路÷(大数-小数)×大数,如上题可直接列式为18÷(5-3)×5=45km,特别提醒,这种解法只限于未变速情况。 (二)盈亏问题三大类 盈亏问题有三类,分别是盈亏问题,假设法问题,牛吃草问题。三类问题本属独立问题,但解法大同小异,下面就三类问题的解题方式来区分异同,方便大家更好掌握三类问题。 首先确定一个关系→找差量:说法相同用“-”,说法不同用“+” 1、盈亏问题 例:四年级二班少先队员参加学校搬砖劳动。如果每人搬4块砖,还剩7块;如果每人搬5块,则少2块砖。这个班少先队有几个人?要搬的砖共有多少块? 解析:①找2个差量:盈亏差=7+2=9块,分配差=5-4=1块 ②盈亏差÷分配差=每后面的字 9 ÷ 1 =9(人) ③以两句话算总量:一句:4×9+7=43块

奥数知识点分类汇总(包含公式)

奥数知识点分类汇总(包含公式) 1.和差倍问题 和差问题和倍问题差倍问题 已知条件几个数的和与差几个数的和与倍数几个数的差与倍数 公式适用范围已知两个数的和,差,倍数关系 公式①(和-差)÷2=较小数 较小数+差=较大数小学奥数很简单,就这30个知识点 和-较小数=较大数 ②(和+差)÷2=较大数 较大数-差=较小数 和-较大数=较小数 和÷(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和-小数=大数 差÷(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小数+差=大数 关键问题求出同一条件下的 和与差和与倍数差与倍数 2.年龄问题的三个基本特征: ①两个人的年龄差是不变的; ②两个人的年龄是同时增加或者同时减少的; ③两个人的年龄的倍数是发生变化的; 3.归一问题的基本特点:问题中有一个不变的量,一般是那个“单一量”,题目一般用“照这样的速度”……等词语来表示。 关键问题:根据题目中的条件确定并求出单一量; 4.植树问题 基本类型在直线或者不封闭的曲线上植树,两端都植树在直线或者不封闭的曲线上植树,两端都不植树在直线或者不封闭的曲线上植树,只有一端植树封闭曲线上植树 基本公式棵数=段数+1 棵距×段数=总长棵数=段数-1 棵距×段数=总长棵数=段数 棵距×段数=总长 关键问题确定所属类型,从而确定棵数与段数的关系 5.鸡兔同笼问题 基本概念:鸡兔同笼问题又称为置换问题、假设问题,就是把假设错的那部分置换出来;基本思路: ①假设,即假设某种现象存在(甲和乙一样或者乙和甲一样):

②假设后,发生了和题目条件不同的差,找出这个差是多少; ③每个事物造成的差是固定的,从而找出出现这个差的原因; ④再根据这两个差作适当的调整,消去出现的差。 基本公式: ①把所有鸡假设成兔子:鸡数=(兔脚数×总头数-总脚数)÷(兔脚数-鸡脚数) ②把所有兔子假设成鸡:兔数=(总脚数一鸡脚数×总头数)÷(兔脚数一鸡脚数) 关键问题:找出总量的差与单位量的差。 6.盈亏问题 基本概念:一定量的对象,按照某种标准分组,产生一种结果:按照另一种标准分组,又产生一种结果,由于分组的标准不同,造成结果的差异,由它们的关系求对象分组的组数或对象的总量. 基本思路:先将两种分配方案进行比较,分析由于标准的差异造成结果的变化,根据这个关系求出参加分配的总份数,然后根据题意求出对象的总量. 基本题型: ①一次有余数,另一次不足; 基本公式:总份数=(余数+不足数)÷两次每份数的差 ②当两次都有余数; 基本公式:总份数=(较大余数一较小余数)÷两次每份数的差 ③当两次都不足; 基本公式:总份数=(较大不足数一较小不足数)÷两次每份数的差 基本特点:对象总量和总的组数是不变的。 关键问题:确定对象总量和总的组数。 7.牛吃草问题 基本思路:假设每头牛吃草的速度为“1”份,根据两次不同的吃法,求出其中的总草量的差;再找出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即可确定草的生长速度和总草量。 基本特点:原草量和新草生长速度是不变的; 关键问题:确定两个不变的量。 基本公式: 生长量=(较长时间×长时间牛头数-较短时间×短时间牛头数)÷(长时间-短时间); 总草量=较长时间×长时间牛头数-较长时间×生长量; 8.周期循环与数表规律 周期现象:事物在运动变化的过程中,某些特征有规律循环出现。 周期:我们把连续两次出现所经过的时间叫周期。 关键问题:确定循环周期。 闰年:一年有366天; ①年份能被4整除;②如果年份能被100整除,则年份必须能被400整除; 平年:一年有365天。 ①年份不能被4整除;②如果年份能被100整除,但不能被400整除; 9.平均数 基本公式:①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总数量=平均数×总份数

小学五年级奥数题集锦及答案更新版

小学五年级奥数题集锦 及答案更新版 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

小学五年级奥数题集锦及答案 1、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甲行驶了全程的5/11,如果甲每小时行驶千米,乙行了5小时。求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解:AB距离=(×5)/(5/11)=千米 2、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向开出。货车的速度是客车的五分之四,货车行了全程的四分之一后,再行28千米与客车相遇。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解:客车和货车的速度之比为5:4 那么相遇时的路程比=5:4 相遇时货车行全程的4/9 此时货车行了全程的1/4 距离相遇点还有4/9-1/4=7/36 那么全程=28/(7/36)=144千米 3、甲乙两人绕城而行,甲每小时行8千米,乙每小时行6千米。现在两人同时从同一地点相背出发,乙遇到甲后,再行4小时回到原出发点。求乙绕城一周所需要的时间? 解:甲乙速度比=8:6=4:3 相遇时乙行了全程的3/7 那么4小时就是行全程的4/7 所以乙行一周用的时间=4/(4/7)=7小时 4、甲乙两人同时从A地步行走向B地,当甲走了全程的1\4时,乙离B地还有640米,当甲走余下的5\6时,乙走完全程的7\10,求AB两地距离是多少米

解:甲走完1/4后余下1-1/4=3/4 那么余下的5/6是3/4×5/6=5/8 此时甲一共走了1/4+5/8=7/8 那么甲乙的路程比=7/8:7/10=5:4 所以甲走全程的1/4时,乙走了全程的1/4×4/5=1/5 那么AB距离=640/(1-1/5)=800米 5、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75千米,乙车行完全程需7小时。两车开出3小时后相距15千米,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解:一种情况:此时甲乙还没有相遇 乙车3小时行全程的3/7 甲3小时行75×3=225千米 AB距离=(225+15)/(1-3/7)=240/(4/7)=420千米 一种情况:甲乙已经相遇 (225-15)/(1-3/7)=210/(4/7)=千米 6、甲,已两人要走完这条路,甲要走30分,已要走20分,走3分后,甲发现有东西没拿,拿东西耽误3分,甲再走几分钟跟已相遇? 解:甲相当于比乙晚出发3+3+3=9分钟 将全部路程看作单位1 那么甲的速度=1/30 乙的速度=1/20 甲拿完东西出发时,乙已经走了1/20×9=9/20

小学奥数分类精题精炼

专题(一)——行程问题 姓名 一、相遇问题 例1、一列快车和一列普通快车从甲乙两个城市同时相对开出,快车每小时行90千米,普通客车每小时行48千米,经过2.5小时后,两列火车在途中相遇。甲乙两城市间的铁路多长? 练1、一列客车和一列货车同时从相距300千米的甲乙两站出发,相向行驶。客车每小时行6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40千米,几小时相遇? 练2、一辆客车和一辆小汽车同时从相距360千米的两地相对开出,客车每小时40千米,小汽车每小时50千米,3小时候两车相距多少千米? 练3、甲乙两车同时从东西两地相对开出,甲车每小时行6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52千米,两辆汽车在离中点16米处相遇。东西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二、追及问题 例2、姐姐和妹妹都从家到学校去上学,姐姐每分钟走55米,妹妹每分钟走40米,结界让妹妹先走3分钟,然后姐姐才出发追赶妹妹,经过多少分钟可以追上妹妹? 练1、小红从家出发去图书馆,每分钟走60米,走了10分钟后,爸爸从家出发骑自行车追小红,结果距离家900米的地方追她。爸爸每分钟行多少米? 练2、东西两村相距5.5千米,甲乙两人由东村去西村,甲每分钟行75米,乙每分钟行100米,甲走10分钟后乙才出发,乙追上甲时距离西村还有多远? 练3、甲每分钟行80米,乙每分钟行60米,两人同时同地相背行了5分钟,甲调转方向追赶乙。从甲开始追乙到甲追上乙需要多长时间?

三、行船问题 例3、甲船逆水航行360千米需要18小时,返回原地需要10小时;乙船逆水航行同样一段距离需要15小时,返回原地需要多少小时? 练1、一条船从上游甲港开往下游乙港,船速为每小时15千米,4小时到达。已知水速为每小时3千米,甲乙两港相距多少千米?若船速和水速不变,船从乙港回到甲港要航行多少小时? 练2、两个码头相距144千米,一艘汽艇顺水行完全程需6小时。已知这条河的水流速度为每小时3千米,那么,汽艇逆水行完全程要几小时? 练3、一艘轮船所带的燃料最多可用12小时,驶出时顺水,每小时行30千米,返回时逆水,每小时行的路程是顺水时的4/5。这艘轮船最多驶出多远就应往回行驶?

小学五年级下册奥数题型分类讲义 (附答案)

小学五年级奥数分类讲义含答案 图形问题 专题1 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一、专题解析 同学们都知道,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只能用来计算标准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那么如何应用所学知识巧求表面上看起来不是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图形的周长呢?还需同学们灵活应用已学知识,掌握转化的思考方法,把复杂的图形转化为标准的图形,以便计算它们的周长。 二、精讲精练 【例题1】 有5张同样大小的纸如下图(a)重叠着,每张纸都是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重叠的部分为边长的一半,求重叠后图形的周长。 【思路导航】根据题意,我们可以把每个正方形的边长的一半同时向左、右、上、下平移(如图b),转化成一个大正方形,这个大正方形的周长和原来5个小正方形重叠后的图形的周长相等。因此,所求周长是18×4=72厘米。 练习1 1、右图由8个边长都是2厘米的正方形组成,求这个图形的周长。 2、右图由1个正方形和2个长方形组成,下方长方形长为50cm,求这 个图形的周长。 3、有6块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如例题中所说的这样重叠着,求重叠后图 形的周长。

【例题2】 一块长方形木板,沿着它的长度不同的两条边各截去4厘米,截掉的面积为192平方厘米。现在这块木板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思路导航】把截掉的192平方厘米分成A、B、C三块(如图),其中AB的面积是192-4×4=176(平方厘米)。把A和B移到一起拼成一个宽4厘米的长方形,而此长方形的长就是这块木板剩下部分的周长的一半。176÷4=44(厘米),现在这块木板的周长是44×2=88(厘米)。 练习2 1、有一个长方形,如果长减少4米,宽减少2米,面积就比原来减少44平方米,且剩下部分正好是一个正方形。求这个正方形的周长。 2、有两个相同的长方形,长是8厘米,宽是3厘米,如果按下图叠放在一起,这 个图形的周长是多少? 3、有一块长方形广场,沿着它不同的两条边各划出2米做绿化带,剩下的部分仍是长方形,且周长为280米。求划去的绿化带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例题3】 已知下图中,甲是正方形,乙是长方形,整个图形的周长是多少? 【思路导航】从图中可以看出,整个图形的周长由六条线段围成,其中三条横着,三条竖着。三条横着的线段和是(a+b)×2,三条竖着的线段和是b×2。所以,整个图形的周长是(a+b)×2+b×2,即2a+4b。 练习3

小学四年级奥数题练习及答案解析-学而思入学必备

四年级奥数题:统筹规划(一) 【试题】1、烧水沏茶时,洗水壶要用1分钟,烧开水要用10分钟,洗茶壶要用2分钟,洗茶杯用2分钟,拿茶叶要用1分钟,如何安排才能尽早喝上茶。 【分析】:先洗水壶然后烧开水,在烧水的时候去洗茶壶、洗茶杯、拿茶叶。共需要1+10=11分钟。 【试题】2、有137吨货物要从甲地运往乙地,大卡车的载重量是5吨,小卡车的载重量是2吨,大卡车与小卡车每车次的耗油量分别是10公升和5公升,问如何选派车辆才能使运输耗油量最少?这时共需耗油多少升? 【分析】:依题意,大卡车每吨耗油量为10÷5=2(公升);小卡车每吨耗油量为5÷2=2.5(公升)。为了节省汽油应尽量选派大卡车运货,又由于137=5×27+2,因此,最优调运方案是:选派27车次大卡车及1车次小卡车即可将货物全部运完,且这时耗油量最少,只需用油 10×27+5×1=275(公升) 【试题】3、用一只平底锅烙饼,锅上只能放两个饼,烙熟饼的一面需要2分钟,两面共需4分钟,现在需要烙熟三个饼,最少需要几分钟? 【分析】:一般的做法是先同时烙两张饼,需要4分钟,之后再烙第三张饼,还要用4分钟,共需8分钟,但我们注意到,在单独烙第三张饼的时候,另外一个烙饼的位置是空的,这说明可能浪费了时间,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我们可以先烙第一、二两张饼的第一面,2分钟后,拿下第一张饼,放上第三张饼,并给第二张饼翻面,再过两分钟,第二张饼烙好了,这时取下第二张饼,并将第三张饼翻过来,同时把第一张饼未烙的一面放上。两分钟后,第一张和第三张饼也烙好了,整个过程用了6分钟。 四年级奥数题:统筹规划问题(二) 【试题】4、甲、乙、丙、丁四人同时到一个小水龙头处用水,甲洗拖布需要3分钟,乙洗抹布需要2分钟,丙用桶接水需要1分钟,丁洗衣服需要10分钟,怎样安排四人的用水顺序,才能使他们所花的总时间最少,并求出这个总时间。

小学一年级奥数题及答案 汇总

(100道综合练习题) 一、填空题。 ( 共9题) 1.妈妈买红扣子18个,白扣子10 个,黑扣子8个。 (1)红扣子比白扣子多( ) 个? (2)黑扣子比白扣子少 ( )个? 2.下面的题你会算吗? 1+3+5+2+4+6+3+5+7=( ) 1+10-9+8-7+3-4+5=( ) 3. 1,1,2,3,5, ( ),13,21,34 4. 2只小鸭=4只小鸡 3只小鸭 =6只小鹅 1只小鹅=( )只 小鸡 5.方框中应该填什么数呢? 3+( )+4-5+10=15 6.找出下面的数列的规律并填空. 1,1,2,3,5,8,13,( ), ( ),55,89 7.黑兔、灰兔和白兔三只兔子在 赛跑。黑免说:"我跑得不是最 快的,但比白兔快。"请你说说, ( )跑得最快,( )跑 得最慢。 8.在( )里填数字,使下面的两 3( ) 8( ) 6( ) 1( ) 2( ) 9. 10、20、11、19、12、18、( )、 ( )、( ) 二、计算题。 ( 共29题) 1.汽车总站有13辆汽车,开走了 3辆,还有几辆? 答: 2.第一个盘子里有5个梨,第二 个盘子里有4个梨,把第一个盘里拿 1个 放到第二个盘里,现在一共有多少个 梨? 答 3.小明和小亮想买同一本书,小 明缺1元7角,小亮缺1元3角。若 用他们的钱合买这本书,钱正好。这 本书的价钱是多少?他们各带了多少 钱? 小明带了3元-1元7角=1元3 角小亮带了3元-1元3角=1元7角 答: 4.小明出去玩的时候,看了一下 钟,时针在2和3之间,分针指向6, 他回来的时候时针在6和7之间,分 针指向6,小明一共外出了几小时? 答: 5.学校要把12箱文具送给山 区小学,已送去7箱,还要送几箱 ?

奥数题_全类型

六年综合奥数题 目录 一、工程问题 (2) 二.鸡兔同笼问题 (4) 三.数字数位问题 (4) 四.排列组合问题 (6) 五.容斥原理问题 (7) 六.抽屉原理、奇偶性问题 (8) 七.路程问题 (9) 八.比例问题 (11) 九.和倍问题 (13) 列方程组解应用题(一) (14) 奇数与偶数(一) (14) 奥赛专题 -- 称球问题 (15) 奥赛专题 -- 抽屉原理 (16) 奥赛专题 -- 还原问题 (17) 奥赛专题 -- 鸡兔同笼问题 (17) 十.牛吃草问题 (19) 奥赛专题 -- 列车过桥问题 (20) 奥赛专题 -- 平均数问题 (20) 公约公倍和同余 (21) 奇数与偶数及奇偶性的应用 (22) 综合练习 (23)

六年综合奥数题 一、工程问题 1.甲乙两个水管单独开,注满一池水,分别需要20小时,16小时.丙水管单独开,排一池水要10小时,若水池没水,同时打开甲乙两水管,5小时后,再打开排水管丙,问水池注满还是要多少小时? 解:1/20+1/16=9/80表示甲乙的工作效率 9/80×5=45/80表示5小时后进水量 1-45/80=35/80表示还要的进水量 35/80÷(9/80-1/10)=35表示还要35小时注满 答:5小时后还要35小时就能将水池注满。 2.修一条水渠,单独修,甲队需要20天完成,乙队需要30天完成。如果两队合作,由于彼此施工有影响,他们的工作效率就要降低,甲队的工作效率是原来的五分之四,乙队工作效率只有原来的十分之九。 现在计划16天修完这条水渠,且要求两队合作的天数尽可能少,那么两队要合作几天? 解:由题意得,甲的工效为1/20,乙的工效为1/30,甲乙的合作工效为1/20*4/5+1/30*9/10=7/100,可知甲乙合作工效>甲的工效>乙的工效。 又因为,要求“两队合作的天数尽可能少”,所以应该让做的快的甲多做,16天内实在来不及的才应该让甲乙合作完成。只有这样才能“两队合作的天数尽可能少”。 设合作时间为x天,则甲独做时间为(16-x)天 1/20*(16-x)+7/100*x=1 x=10 答:甲乙最短合作10天 3.一件工作,甲、乙合做需4小时完成,乙、丙合做需5小时完成。现在先请甲、丙合做2小时后,余下的乙还需做6小时完成。乙单独做完这件工作要多少小时? 解:由题意知,1/4表示甲乙合作1小时的工作量,1/5表示乙丙合作1小时的工作量 (1/4+1/5)×2=9/10表示甲做了2小时、乙做了4小时、丙做了2小时的工作量。 根据“甲、丙合做2小时后,余下的乙还需做6小时完成”可知甲做2小时、乙做6小时、丙做2小时一共的工作量为1。 所以1-9/10=1/10表示乙做6-4=2小时的工作量。 1/10÷2=1/20表示乙的工作效率。 1÷1/20=20小时表示乙单独完成需要20小时。 答:乙单独完成需要20小时。 4.一项工程,第一天甲做,第二天乙做,第三天甲做,第四天乙做,这样交替轮流做,那么恰好用整数天完工;如果第一天乙做,第二天甲做,第三天乙做,第四天甲做,这样交替轮流做,那么完工时间要比前一种多半天。已知乙单独做这项工程需17天完成,甲单独做这项工程要多少天完成? 解:由题意可知 1/甲+1/乙+1/甲+1/乙+……+1/甲=1 1/乙+1/甲+1/乙+1/甲+……+1/乙+1/甲×0.5=1 (1/甲表示甲的工作效率、1/乙表示乙的工作效率,最后结束必须如上所示,否则第二种做法就不比第一

四年级奥数题及答案解析

四年级奥数题及答案解析 1、某工厂为了表扬好人好事核实一件事,厂方找了A,B,C,D四人。A说:“是B做的。”B说:“是D做的。”C说:“不是我做的。”D说:“B说的不对。”这四人中只有一人说了实话。问:这件好事是______做的。 2、小明在计算两个数相加时,把一个加数个位上的6错写成9,把另一个加数百位上的8错写成3,所得的和是637。原来两个数相加的正确结果是多少? 3、甲车在东村、乙车在西村,甲乙两车同时从东西两村相向而行,第一次在距东村10km的地方相遇,相遇后两车又各自向对方出发点驶去,甲到西村后又立即返回,乙到东村后也立即返回,两车又在距西村6km的地方第二次相遇,求东西村相距多少千米?

4、黑板上写着一个形如8888……88的数,每次擦掉一个末位数,把前面的数乘2,然后再加上刚才擦掉的数,对所得的新数继续操作,最后得到的数是多少? 5、用大豆榨油,第一次用去大豆1264千克,第二次用去大豆1432千克,第二次比第一次多出油21千克,两次共出油多少千克?

答案: 1、好事应该是C做的。 ①假设A说的是实话,则C说的也属实话,不符合题意,所以A说的是假话; ②假设B说的是实话,那么好事应该是D做的,C说的应该是实话,显然这与“只有一个人讲了实话”相矛盾,所以B说的是假话; ③假设C说的是实话,即好事不是C做的,也因①、②已分别说明B和D 未做,则只剩下A做,那么D说的也是真话,这与题设相矛盾,所以C说的也是假话; ④假设D说的是实话,那好事应该不是D做的,是C做的。符合题设条件。 所以,好事应该是C做的。 2、原来两个数相加的正确结果是684。 3、解:第一次相遇时,甲、乙两车合行一个全程,甲车行10千米。第二次相遇时,又合行了两个全程,共三个全程(如图)。甲车在一个全程中行了10千米,三个全程就行了三个10千米,即30千米。甲车行了一个全程又6千米(如图),他行了30千米,去掉6千米,就是一个全程,即24千米。 4、黑板上写着一个形如8888……88的数,每次擦掉一个末位数,把前面的数乘2,然后再加上刚才擦掉的数,对所得的新数继续操作,最后得到的数是多少? 解答:每次操作时,设末位数字是A,擦去末位数字后得到的数是B。那么原来的数相当于是B的10倍加A。而经过操作后,变成B的2倍加A,说明操作后减少了B的8倍,那么减少的部分一定是8的倍数。 由于最开始写的数就是8的倍数,每次减少的部分也一定是8的倍数,那么最后剩的数也一定是8的倍数。每次操作都把数缩小了,直至没法操作,最后得到的数一定是一位数,只能是8。 5、用大豆榨油,第一次用去大豆1264千克,第二次用去大豆1432千克,第二次比第一次多出油21千克,两次共出油多少千克? 解答:第二次多用大豆1432-1264=168千克,168÷21=8,说明每8千克大豆可以榨出1千克油。所以共出油(1264+1432)÷8=337千克。

小学数学奥数35个专题题型分类及解题技巧

小学数学奥数35个专题题型分类及解题技巧

小学奥数辅导35个专题汇总1.和差倍问题

2.年龄问题的三个基本特征: ①两个人的年龄差是不变的; ②两个人的年龄是同时增加或者同时减少的; ③两个人的年龄的倍数是发生变化的; 3.归一问题的基本特点: 问题中有一个不变的量,一般是那个“单一量”,题目一般用“照这样的速度”……等词语来表示。 关键问题:根据题目中的条件确定并求出单一量; 4.植树问题

5.鸡兔同笼问题 基本概念:鸡兔同笼问题又称为置换问题、假设问题,就是把假设错的那部分置换出来; 基本思路: ①假设,即假设某种现象存在(甲和乙一样或者乙和甲一样): ②假设后,发生了和题目条件不同的差,找出这个差是多少; ③每个事物造成的差是固定的,从而找出出现这个差的原因; ④再根据这两个差作适当的调整,消去出现的差。基本公式: ①把所有鸡假设成兔子:鸡数=(兔脚数×总头数-总脚数)÷(兔脚数-鸡脚数) ②把所有兔子假设成鸡:兔数=(总脚数一鸡脚数×总头数)÷(兔脚数一鸡脚数) 关键问题:找出总量的差与单位量的差。 6.盈亏问题

基本概念:一定量的对象,按照某种标准分组,产生一种结果:按照另一种标准分组,又产生一种结果,由于分组的标准不同,造成结果的差异,由它们的关系求对象分组的组数或对象的总量. 基本思路:先将两种分配方案进行比较,分析由于标准的差异造成结果的变化,根据这个关系求出参加分配的总份数,然后根据题意求出对象的总量. 基本题型: ①一次有余数,另一次不足; 基本公式:总份数=(余数+不足数)÷两次每份数的差 ②当两次都有余数; 基本公式:总份数=(较大余数一较小余数)÷两次每份数的差 ③当两次都不足; 基本公式:总份数=(较大不足数一较小不足数)÷两次每份数的差 基本特点:对象总量和总的组数是不变的。 关键问题:确定对象总量和总的组数。 7.牛吃草问题 基本思路:假设每头牛吃草的速度为“1”份,根据两次不同的吃法,求出其中的总草量的差;再找

小学数学知识点汇总以及题型归纳整理

小学数学知识点汇总 一.整数和小数 1.最小的一位数是1,最小的自然数是0 2.小数的意义:把整数“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分别是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可以用小数来表示。 3.小数点左边依次是整数部分,小数点右边是小数部分,依次是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 4.小数的分类:小数有限小数 无限循环小数 无限小数{ 无限不循环小数 5.整数和小数都是按照十进制计数法写出的数。 6.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7.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二位、三位……原来的数分别扩大10倍、100倍、1000倍…… 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二位、三位……原来的数分别缩小10倍、100倍、1000倍…… 二.数的整除 1.整除:整数a除以整数b(b≠0),除得的商正好是整数而且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者说b能整除a。 2.约数、倍数:如果数a能被数b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约数。 3.一个数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一个数约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约数是1,最大的约数是它本身。 4.按能否被2整除,非0的自然数分成偶数和奇数两类,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5.按一个数约数的个数,非0自然数可分为1、质数、合数三类。 质数: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质数都有2个约数。 合数: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合数至少有3个约数。 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 1~20以内的质数有:2、3、5、7、11、13、17、19 1~20以内的合数有“4、6、8、9、10、12、14、15、16、18 6.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 能被5整除的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或者5的数,都能被5整除。 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一个数的各位上数的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 7.质因数:如果一个自然数的因数是质数,这个因数就叫做这个自然数的质因数。 8.分解质因数: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 9.公约数、公倍数:几个数公有的约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约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 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10.一般关系的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用短除法来求;互质关系的两个数最大公约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两数之积;倍数关系的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是小数,最小公倍数是大数。 11.互质数:公约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12.两数之积等于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约数的积。 三.四则运算 1.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被减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差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被除数=商×除数除数=被除数÷商 2.在四则运算中,加、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乘、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