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旅游资源的内涵及特点(附答案)

1.1 旅游资源的内涵及特点(附答案)
1.1 旅游资源的内涵及特点(附答案)

‘杨家园则中学导学稿(案)

2013年 11月 18日第19课时科目地理课题旅游资源的内涵及特点设计人景中奇班级(高二)年级(文)班组名姓名

学习目标具体

目标

1.了解旅游资源的概念

2.了解旅游资源必须具备的条件

3. 了解旅游资源形成的核心

重点旅游资源的概念

难点游资源必须具备的条件

学习过程

阅读教材P4—9,完成自学检测。(要求时间:10分钟)

自学检测一、旅游资源的内涵

1.旅游资源:

2.旅游资源的内涵:(1)

(2)

(3)

二、旅游资源的特点(1)

(2)

(3)

(4)

(5)

(6)

合作探究

有人认为旅游资源就是“旅游者参观游览的地方”,或者更具体地说,是“自然风光加上文化古迹”;还有人认为,旅游资源是指“凡能达到娱乐目的的一切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这些说法是否全面?为什么?

(这些说法都不够全面。能吸引游客来观光、游览、休闲、度假、健身、体育、疗养、宗教、商务公务洽谈、会展、购物、修学、探险、探秘以及其他各种活动,并且具备旅游开发利用条件的事物和现象,都称为旅游资源。)

巩固提高1.下列不属于旅游资源的是( D )

A.上海的东方明珠塔

B.蓬莱阁的海市蜃楼

C.大型商贸会

D.古代神话传说

2.我国东部地区的自然资源具有清新秀丽的特点,而西部地区的则宏伟粗犷,这主要反映了旅游资源空间上的( B )

A.定向性

B.地域性

C.变化性

D.观赏性

3.旅游资源特点中,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都具备的是( D )

A.变化性、多样性

B.定向性、地域性

C.变化性、观赏性

D.多样性、观赏性

4.关于不同地域旅游资源的描述,正确的是( A )

A.阿尔卑斯山的滑雪

B.苗族的“泼水节”

C.夏威夷的海洋风光

D.傣族的“三月三”

5.南极旅游的兴起,与下列因素无关的是( D )

A.科学技术的进步

B.人们求知、探秘和猎奇欲望的增长

C.交通工具的发展

D.促使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增进友谊

6.下列著名风景名胜区属于喀斯特地貌的是( B )

A.峨眉天下秀

B.桂林“碧莲玉笋世界”

C.白头山天池湖水碧蓝、白色群峰倒映风光

D.挺拔险峻、登之可“一览众山小”的泰山

7.下列有关旅游资源特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我国旅游资源有地貌类、水体类、生物类、气象气候类、历史类、游乐类、体育类等,这说明旅游资源具有观赏性

B.黄山风景名胜区的四季景观有很大的差异,这说明旅游资源有季节上的变化性

C.埃及金字塔每年吸引大量游客,这说明旅游资源具有多样性

D.我国北方海滨浴场夏季游客比冬季多,这说明旅游资源具有永续性

总结反思课堂小结

学(教)后反思

中国旅游资源的特点

中国旅游资源的特点:1、丰富多样,种类齐全 2、绚丽多彩,独具特色 3、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紧密结合 4、各大地区的旅游资源形成了区域型的典型主题 旅游业对目的地经济和社会文化的作用: 经济: 1、增加外汇收入,平衡国际收支 2、拓宽货币回笼渠道,促进经济健康运行 3、有助于增加就业机会 4、带动相关经济部门或行业的发展 5、增加政府税收 6、平衡地区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发展差别 社会文化: 1、有助于提高民族素质 2、有助于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有利于世界和平 3、有利于促进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4、有利于推动科学技术的交流和发展 5、有助于促进生活环境质量的改善 对目的地的消极影响:经济上,有可能引起物价特别是地价的上涨 环境上,可能造成人口拥拥挤、交通堵塞,加大当地空气、噪声、水 质污染,造成生态系统的破坏 社会文化上:干扰当地人的生活,对当地人的价值观和思想意识留下 潜移默化的影响 旅游市场的构成要素: 1、旅游产品的生产者或供应者 2、旅游产品的使用者或消费者 3、狂热交换的旅游产品 4、价格 入境旅游市场特点:我国国际空日元市场的市场格局转为亚洲国家为主。 停留时间较长,人均天消费量较高 入境旅游市场发展趋势:增长速度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旅游外汇增速快于入境旅游人次增速 国内旅游市场特点:1、规模大,发展潜力足 2、短程旅游比重大 3、旅游活动形式以散客为主 4、旅游消费水平低 国内旅游发展趋势:旅游消费水平还会继续提高,旅游的地域分布将向中西部扩展

出境旅游的特点:1、出境旅游规模持续增长 2、因私出境旅游者比例不断增大 3、亚太地区一直是我国居民出境旅游的主要目的地 4、出境旅游消费增长速度快,人均消费支出额大 出境旅游的发展趋势:出境旅游市场将会持续成长,出境旅游人次将会继续增加,而且出境旅游的人员范围和旅游目的地也将会继续扩大

甘肃人文旅游资源及其特征文本

甘肃人文旅游资源及其特征 刘旭光 内容提要:人文旅游是对特定人类文化的审美与体验,包含着三层含义:首先是对自然景观的人文观照;其次,是对特定时空中的人的生活方式的观照;最后是包含在这种生存方式中的精神因素的体验与感受。由此出发来考察甘肃的人文旅游资源及其特征,陇东、陇中、甘南、河西走廊以及敦煌地区因其独特的地理、人文历史特点而具有了各自不同的特征。 关键词:人文旅游甘肃资源当代价值 一、关于“人文旅游”的构成 如果我们把“人文”两个字,理解为“人类文化”,那么从旅游源源学的角度来说,人文旅游就是对特定人类文化的审美与体验。这里包含着三层含义:首先是对自然景观的人文观照,也就是说,在自然物中去探寻人类自身的发展历史与实践过程;其次,是对特定时空中的人的生活方式的观照,不同的民族有其不同的文化历程与风神情态,甚至是不同的社会形态,这本身构成了对异民族与异社会形态中的人的好奇;最后是包含在这种生存方式——无论是过去的还是现在的——中的精神因素的体验与感受,宗教、道德、审美、艺术等等属于人的精神世界的东西。 这就构成了人文旅游资源的多层次性与多样性。这种多层次性使得以下一些因素必然可以成为旅游资源。一、自然。这个自然并不因为其美而成为旅游资源,而是因为它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痕迹与文化的成果,它可以不美,但它必须饱含意蕴;二、风土人情。这是生活在文化中的人的形态,是地域性的、民族性的,说到底,必须是独特的;三、宗教生活、艺术、历史遗迹、奇特建筑等体现着审美趣味、道德观念、宗教观念与民族性格的物质形态。

以上因素构成了人文旅游资源的基础。让我们从这种基础出发,对甘肃省的人文旅游资源进行一个宏观的分析,从而揭示其人文历史价值及当代旅游价值,并从当代人观游需求的角度对它的资源进行提炼。 二、甘肃人文旅游资源的地理与历史根基 从自然地理学的角度来讲,甘肃省位于我国的西北地区,东西狭长,南北较广,是我国南北跨度最长的一个省,从而也是跨气候带最多的一个省。其东部(通常称为陇东地区)的天水、庆阳与平凉地区,处黄土高原之上,土地肥沃,农业发达,渭河与泾河穿过该地区,气候较为温润。南部为陇南山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也是秦岭与岷山、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的交接地带,是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分水岭,因此多山而险峻,也是连接四川与陕甘的必经之路,在文化也是也是连接藏汉的中间地带。陇中地区是以兰州为中心,由渭河、洮河、黄河三河谷地为主体的地区,干旱少雨,但却处于中心,北接河西走廊,东连陇东,西通青海。甘肃西南部为青藏高原边缘地区,是一个多民族地区,藏、回、土、东乡、保安等民族聚居于此,此地以高原风光胜,以民族文化胜,佛教和伊斯兰教在此地区有深厚的根基。陇中往北为河西地区,该地区延河西走廊展开,地貌丰富,高原、大山、冰川、草场、大漠、戈壁、绿洲相间而布,此地区因在黄河以西而得名,自古是汉区与西域地区的联结处,也是古丝绸之路的繁华地段。再向北是酒泉与敦煌地区,地处温带荒漠,地貌以沙漠与戈壁,还有绿洲为主。从地理上讲,甘肃省是一个从南向北,从亚热带向温带荒漠逐

浅论贵州旅游资源的内涵及特点(一)

浅论贵州旅游资源的内涵及特点(一) 摘要:贵州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既拥有神秘雄奇的自然景观,又拥有古朴浓郁的民族风情、悠远凝重的历史文化以及舒适宜人的气候条件。要推进贵州旅游的市场化、产业化、信息化和社会化发展,必须发掘旅游资源的内涵,组织好各具特色的旅游宣传。 关键词:红色旅游内涵特点 我省的旅游在空间上遍布贵州高原,而且与贵州独特的自然生态、民族风情、历史文化自然融合,特色鲜明,文化深厚。特别是以遵义会议、强渡乌江、四渡赤水、兵临贵阳等重大历史事件所形成的长征文化,更具震撼力、号召力,更具垄断性。下面就谈谈贵州旅游资源的内涵及特点。 一、民族文化旅游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省份,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异彩纷呈,民俗文物之多位居全国第一,是开展民族文化旅游的宝地。民族村寨山清水秀,竹林葱茏,吊脚楼房鳞次栉比。民族服饰款式丰富多彩,工艺巧夺天工,内涵广博深邃。民族节日数量之多,活动人数之众和内容之广,令人叹为观止。挖掘贵州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提高贵州旅游业的文化品位,促进贵州旅游业迈上新台阶,大有可为。 二、红色旅游 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的红色旅游,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是组织旅游者进行参观游览,达到学习革命历史知识,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振奋精神,放松身心,增加阅历的主题性旅游活动。宣传红色旅游,通过重温我党奋斗史、革命史和光荣史,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贵州的革命文物和遗址、会址,构成了不可多得的红色旅游资源,为开展红色旅游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条件。 红色旅游资源分布广泛而相对集中。我省红色旅游资源丰富,类型全,数量多,分布广泛,但又相对集中。据初步调查,红色旅游点160余处,具有开发潜力的精品旅游点50多处。在红色旅游点中,红军长征文化突出,各类红色旅游资源遍布全省,北至赤水,南到荔波,东至玉屏,西至赫章、盘县,形成三线三区: 三线是:一贵阳(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遵义(遵义会议会址、红军山烈士陵园、娄山关景区、乌江景区)、仁怀市、习水县、赤水市(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地、习水县青杆坡战斗遗址、赤水市丙安红一军团纪念馆)。二贵阳(息烽集中营)、黔西、大方(红二、六军团战斗遗址)、毕节(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川滇黔革命委员会旧址、红六军团政治部旧址、三省会议纪念碑、贵州抗日救国司令部旧址、草原艺术研究社旧址、毕节烈士陵园、夏曦烈士纪念碑)、赫章、威宁(红二、六军团战斗遗址、草海)。三贵阳(息烽集中营)、镇远(周达文故居、和平村旧址)、黎平(黎平会议旧址、红七军部旧址、毛泽东在黎平住处、红军召开群众大会旧址、黎平“烈士陵园”等)。 三、阳明文化旅游 贵州阳明文化圈旅游资源丰富,旅游景观独特,文化底蕴深厚,是贵州文化旅游的一个新亮点。开发以大贵阳为中心,范围涉及省内8个地、州、市20多个县市的阳明文化旅游圈,对于带动贵州文化旅游,打造文化旅游精品,实现与周边省区的旅游对接,使贵州文化旅游走向全国和世界,意义重大。

旅游资源的特点

旅游资源的特点: ①多样性②吸引力的定向性③垄断性④易损性⑤可创新性 旅游业的特点:1综合性产业2劳动密集型的服务型产业3。政策性较强的产业4。脆弱性产业。旅游活动的要素 1.旅游活动内容的构成要素 2.旅游活动体系的构成要素 影响旅游者选择旅行方式的因素:1.旅行目的(消遣型,因公差旅型和因私事物型三大类型)。2.运输价格 3.旅行距离4.旅行偏好和经验 旅游企业的类型1。直接旅游企业2间接旅游企业。 旅游景点的类型 1.按照旅游景点的设立性质,可将其划分为商业性旅游景点和公益性旅游景点。 ①商业性旅游景点是投资者完全出于营利目的而建造和经营的旅游景点,因而这类旅游景点纯属企业性质,②公益性旅游景点是指政府和社会团体出于社会公益目的而建造和营理的旅游景点。2.按照旅游景点所依赖的吸引因素的成因可 将其划分为自然旅游景点和人造(人文) 旅游景点。3.按照旅游景点所含内容 的复杂程度,可将划分为单一型旅游景 点和复合型旅游景点。4.按照旅游景 点的内容或表现形式,可将划分为①古 代遗迹②历史建筑③博物馆④美术馆 ⑤公园和花园⑥野生动物园区⑦主题 公园⑧早期产业旧址5.按照旅游景点 的质量等级进行类别划分 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划分生理, 安全,爱的,受尊重,自我实现需要 旅游动机的基本类型①身体方 面的动机②文化方面的动机③人际方 面的动机④地位和声望方面的动机⑤ 购物方面的动机,其中最主要的三种心 理类型,依赖性②冒险性③中间型 游资源分类;(根据内容性)1。 自然旅游资源2。人文旅游资源3社 会旅游资源(根据本身再生性)1。 可在生性,不可再生性旅游资源(根 据存在状态)现实的,潜在的旅游资 源(根据品位或级别)世界级,国家 级,省级,市(县)级旅游资源 旅游业的构成:三大支柱”①旅行 社②交通客运③住宿㈡“五大部门①旅 行社②交通客运③住宿④旅游景点⑤ 旅游管理组织㈢我国旅游业的基本构 成:①交通运输②旅游景点③住宿服务 ④餐饮服务⑤旅游纪念品/用品零售部 门⑥娱乐服务⑦旅行社⑧旅游行政机 构和旅游行业组织。 消遣性旅游者:①人数多,比重大 ②出游活动的季节性强③拥有较大程 度的选择自由④对价敏感.因公差旅型 旅游者(1)出游频率高(2)出游活动无季 节性(3)出行活动的自由度小(4)消费水 平高(5)价格敏感度低 旅游交通的主要旅行方式: 汽 车,航空,铁路,轮船※我国国际旅 游局1982年8 目前世界旅游组织有将近500个成 1841 年7月5日托马斯·库克利用包 租火车的方式,这次旅游活动的参加者 多达570人,目的是参加禁酒大会.与 1841年的活动相比1845年的商业性尝 试的组织特点:1.商业性 2.长途过夜 3. 编写指南 4.导游服务. 旅游的影响:经济影响,社会文 化影响,环境影响.

旅游资源的内涵和特点

第一讲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 第2课时旅游资源的内涵和特点 1、旅游资源的概念:能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遗存和历史文化遗产, 以及直接用于旅游目的的人工创造物。它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2、旅游资源的形成条件: (1)对旅游者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使旅游者能得到一定的物质和精神享受。 (2)具有一定的经济、社会、文化价值,能给旅游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旅游资源内涵, ①旅游资源的内涵是指它们区别于其它资源的本质属性,即内涵。 ②旅游资源的内涵:a.能够吸引旅游者并直接用于欣赏、消遣;b.能够被旅游 业开发利用;c.能够产生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注意:①旅游资源的内涵是从旅游者、旅游业和效益三个方面讲述的,不包括为旅游者提供服务的设施——道路、车辆、饭店等。 ②旅游资源的定义是有分歧的,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可以给出不同的定义。 4、旅游资源的特性 (1)多样性 ①内容上:即有自然的,又有人文的;既有景观性的,又有文化性的;既有 古代遗存的,又有现代兴建的;即有实物性的,又有体察性的

②地域上:不同地域的旅游资源有不同的地方特色。 ③在季节上,同一资源在不同季节表现出不同的景观。例如安徽的黄山,四 季景观表现出很大差异 ④在组成上:一般好的旅游资源都有多个要素组成 ⑤在价值上:旅游资源具多种多样的价值。包括:艺术欣赏价值、历史文化 价值、科学价值、经济价值和美学价值。 (2)独特性:只有那些在同类中具有独特特点的事物或者现象,才能成为旅游 资源。旅游资源的独特性越突出,对旅游者的吸引力就越大,价值也就越高。 (3)可创造性:随旅游业在世界范围的迅速发展,人们根据旅游者的心理和需 要,更加主动地,有意识地人工建设和创造了大量新的旅游资源。 (4)观赏性:旅游资源只有具备观赏性才能吸引旅游者,观赏性越强,对旅游 者的吸引力就越大。 6、旅游资源多样性的原因分析: ①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②历史、文化背景和民间习俗的不同 ③社会、经济、文化、科技发展水平④人们的旅游动机复杂多样 7、旅游景观特点及形成原因的答题思路 (1)一个景区的景观特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描述: ①旅游资源:是否丰富、多样。 ②景观的主要类型:以自然景观为主还是以人文景观为主,自然景观以山林 为主还是以水体为主,人文景观以历史文化为主还是以现代风貌为主等。 ③景观特色:有何地方特色和审美特色。 ④景观品位的高低:是世界级、国家级还是地方级。 (2)景观特点的地理成因: ①自然因素:地质地貌、气象气候、水文、生物等。 ②人文因素:人口、经济、城乡聚落、文化、政治等。 8、旅游资源的价值: (1)、美学价值:自然景观包括形象美、色彩美、动态美、听觉美等,其中形象美是自然景观美的核心。 (2)、科学价值:自然景观在地学上往往具有典型性,有科研价值。 (3)、历史文化价值:人类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文物古迹,对于研究历史上的社会、

第二章旅游资源的特点和分类

第二章旅游资源的特点和分类 第一节旅游资源的特点 一、特点 旅游资源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源,不仅具有一般资源的共同属性,而且具有其独有的特性。 (一)地域性与广域性 旅游者之所以产生旅游活动,其根本原因就是旅游资源存在地域差异。一般而言,旅游资源地域特色越突出,旅游吸引力越大。 旅游资源的地域上的特征表现为地带性差异和非地带性差异。地带性差异以自然旅游资源中气候、植被、土壤等因素较为明显。如我国植被从南致北沿纬度依次为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林、]温带阔叶林、寒带针叶林;气候方面:炎热地区高山旅游景区夏季的冷爽气候、可以使其成为夏季避暑最佳地,高纬度地区旅游景区可以成为避暑胜地,而低纬度地区的风景区可以成为避寒胜地。一些人文旅游资源也呈现地带性特征,如居民建筑中,南方的竹楼、华北的四合院、黄土高原的窑洞、牧区的蒙古包等。非地带性差异主要以大多数旅游资源表现得较为突出。如古人类遗址、古城镇的分布等。 旅游资源的地域性决定了不同地区的旅游资源具有不同的特色。如我国南方园林、北方园林和岭南园林景观的差异性;高纬度地区和高山地区的冰天雪地、林海雪原、高山冰川资源;赤道地区的热带雨林、椰林竹楼;广阔的草原、偏僻的山区、一望无垠的荒沙上的原始,纯朴的自然风光和自然山水方面的“北雄、南秀、西旷、东密”的景观特色和植物、动物旅游资源类型特征分布的地带性特点等,无不与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有关。 旅游资源的广域性是指旅游资源的分布十分广泛,在地球上的每个区域几乎都有。地上有名山秀水、流泉瀑布、历史古迹、民俗风情等众多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地下有溶洞、暗河、温泉等;天空有瞬息万变的天象、气象景观;海洋有美丽的礁岛怪石、迷人的浅海沙滩、奇特的海洋生物和神秘的海底世界;城市有现代化建筑、先进的科技园、现代化工厂等;乡村有美丽的田园风光、浓郁的乡村风情等,不仅亚洲、欧洲、北美洲旅游发达的地区旅游资源丰富,非洲、南美洲、甚至南极洲这些旅游欠发达或不发达的地区都有旅游资源存在,只不过没有开发出来而己。 (二)季节性 由于受地理纬度、地形地势和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在不同季节、不同气候条件下,旅游地的旅游景观(特别是自然景观)常常会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对旅客旅游兴趣的吸引力也各不相同。表现在

旅游资源概论知识点归纳与总结

高中地理选修③(旅游地理)知识点 归纳与总结 一、简述旅游资源的内涵。 1.旅游资源的概念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凡是能够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也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统称为旅游资源。 2、了解旅游资源的分类 自然旅游资源:地质地貌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天象与气象景观 人文旅游资源:遗址遗迹、建筑设施、旅游商品、人文活动 3、运用资料说明旅游资源的多样性 (1)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 (2)历史、文化背景和民间习俗的不同 (3)社会、经济、文化、科技发展水平 (4)人们的旅游动机复杂多样 4、列举实例,比较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别 多样性、地域性、观赏性与吸引性、不可移动性、重复使用性、可创造性 二、在地图上指出我国“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的名称与分布 三、结合实例,简述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基本内容 1.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 (1)评价旅游资源的质量:主要看其是否具备较高的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具有“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高质量的旅游资源,才会对旅游者产生强烈的吸引力。 ①美学价值——自然风景名胜区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的最根本原因 ②科学价值 ③历史文化价值——主要指人文景观而言

④经济价值:旅游资源的开发,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目前,旅游业已发展成为世界上重要的产业之一。(2)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 (3)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 2.地理位置与交通 3.客源市场:旅游地与客源地之间的距离是影响客源市场的重要因素。因为旅游地的吸引半径是有限的。一般来说,靠近经济发达地区或国家(即主要客源地)的旅游资源,其开发利用的价值要优于远离经济发达区的资源。 4.旅游地的接待能力 5.旅游地的环境容量 四、旅游景观欣赏 (一)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 1.选择观赏位置 ①距离 常见景观欣赏位置把握 ②角度 ③动态:对于山水有机组合的景观,可乘船(筏)沿水路观赏两岸风景。 常见景观欣赏角度、动态把握 2.把握观赏时机

旅游资源的特征知识讲解

旅游资源的特征

旅游资源的特征 旅游资源同世界上其他各种资源一样,既有其共性的一面,又有其自身所独有的特点。 (一)观赏性和体验性 旅游资源与一般资源最主要的差别,就是它有美学特征,具有观赏价值,其作为资源所共有的经济性,在很大程度上也是通过观赏性来实现的。尽管旅游动机因人而异,旅游内容与形式多种多样,但观赏活动几乎是所有旅游过程都不可缺少的。没有观赏性,也就不构成旅游资源,旅游资源的观赏性越强,对旅游者的吸引力就越大。同时,体验性也是旅游资源区别于其他资源的又一特性,许多民俗旅游资源,如民族歌舞、民族婚庆等表现出的可参与性对异质文化区域的旅游者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 (二)时限性和区域性 时限性和区域性是旅游资源在时间和空间方面的特点。旅游资源的时限性是由所在地的纬度、地势和气候等因素所决定的,这些因素造成的自然景观的季节变化使旅游业的发展在一年之中会出现明显的淡旺季之分。由于许多特色旅游资源只有在某些特定时段内才能被开发利用,所以不同类型旅游资源的组合,能有效延长旅游地可开发利用的时限。另外,旅游资源是地理环境的重要构成要素,地理环境的区域分异必然导致其各地域赋存资源的差异化,故而旅游资源的区域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这种区域差异反映到旅游资源上便形成独具一格的地方特色。

(三)多样性和综合性 由旅游资源的定义可知,它是一个集合概念任何能够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的因素都可以转化为旅游资源。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使旅游资源存在于自然和社会的各方面,其多样性和广泛性为其他资源所不及。此外,旅游资源各要素间,处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环境中,共同形成和谐的有机整体。区域旅游资源的构成要素种类越丰富、联系越紧密,其生命力就越强,就越能吸引旅游者。旅游资源的综合性特点使其能满足旅游者的多元化需求,成为旅游开发的优势所在。 (四)垄断性和不可迁移性 旅游资源的可模仿性差,难以移植或复制,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旅游资源,都因为地理上的不可移动性而具有垄断性的特点。如我国的长江三峡、桂林山水、九寨沟黄龙的彩池群等,均无法用人工力量来搬迁或异地再现。尽管许多主题公园仿制了逼真的诸如竹楼、蒙古包等少数民族的村寨或居室,但它缺乏地域背景、周边环境与民族习俗的依托,在游客的视域中,真假分明,从而失去了原有的意义和魅力。那些历史感强烈的资源,更无法离开特定的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否则其历史价值与观赏价值难以体现。 (五)永续性和不可再生性 永续性是指旅游资源具有可重复使用的特点。与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随着人类的不断开采会发生损耗不同,旅游者的参观游览所带走的只是印象和观感,而非旅游资源本身。因此,从理论上讲,旅游资源可以长期甚至永远地重复使用下去,但是,实践证明,旅游资源如果利用和保护不当也会遭到破坏。一种

1.1 旅游资源的内涵及特点(附答案)

‘杨家园则中学导学稿(案) 2013年 11月 18日第19课时科目地理课题旅游资源的内涵及特点设计人景中奇班级(高二)年级(文)班组名姓名 学习目标具体 目标 1.了解旅游资源的概念 2.了解旅游资源必须具备的条件 3. 了解旅游资源形成的核心 重点旅游资源的概念 难点游资源必须具备的条件 学习过程 自 学 指 导 阅读教材P4—9,完成自学检测。(要求时间:10分钟) 自学检测一、旅游资源的内涵 1.旅游资源: 2.旅游资源的内涵:(1) (2) (3) 二、旅游资源的特点(1) (2) (3) (4) (5) (6)

合作探究 有人认为旅游资源就是“旅游者参观游览的地方”,或者更具体地说,是“自然风光加上文化古迹”;还有人认为,旅游资源是指“凡能达到娱乐目的的一切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这些说法是否全面?为什么? (这些说法都不够全面。能吸引游客来观光、游览、休闲、度假、健身、体育、疗养、宗教、商务公务洽谈、会展、购物、修学、探险、探秘以及其他各种活动,并且具备旅游开发利用条件的事物和现象,都称为旅游资源。) 巩固提高1.下列不属于旅游资源的是( D ) A.上海的东方明珠塔 B.蓬莱阁的海市蜃楼 C.大型商贸会 D.古代神话传说 2.我国东部地区的自然资源具有清新秀丽的特点,而西部地区的则宏伟粗犷,这主要反映了旅游资源空间上的( B ) A.定向性 B.地域性 C.变化性 D.观赏性 3.旅游资源特点中,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都具备的是( D ) A.变化性、多样性 B.定向性、地域性 C.变化性、观赏性 D.多样性、观赏性 4.关于不同地域旅游资源的描述,正确的是( A ) A.阿尔卑斯山的滑雪 B.苗族的“泼水节” C.夏威夷的海洋风光 D.傣族的“三月三” 5.南极旅游的兴起,与下列因素无关的是( D ) A.科学技术的进步 B.人们求知、探秘和猎奇欲望的增长 C.交通工具的发展 D.促使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增进友谊 6.下列著名风景名胜区属于喀斯特地貌的是( B ) A.峨眉天下秀 B.桂林“碧莲玉笋世界” C.白头山天池湖水碧蓝、白色群峰倒映风光 D.挺拔险峻、登之可“一览众山小”的泰山 7.下列有关旅游资源特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我国旅游资源有地貌类、水体类、生物类、气象气候类、历史类、游乐类、体育类等,这说明旅游资源具有观赏性 B.黄山风景名胜区的四季景观有很大的差异,这说明旅游资源有季节上的变化性 C.埃及金字塔每年吸引大量游客,这说明旅游资源具有多样性 D.我国北方海滨浴场夏季游客比冬季多,这说明旅游资源具有永续性 总结反思课堂小结 学(教)后反思

旅游资源的内涵及特点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第一节旅游资源的内涵及特点 中旺中学王琛 一、课标要求 简述旅游资源的内涵,运用资料说明旅游资源的多样性。 二、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包括两部分:旅游资源的内涵,旅游资源的特点。 旅游资源的内涵部分主要说明旅游资源的概念和内涵,并通过阅读的形式介绍了旅游资源的不同定义。 旅游资源的特点部分指出了旅游资源的特点,强调多样性是旅游资源的主要特点。教材从内容、地域、季节、组成、价值等五方面阐述了旅游资源的这一特性。 三、学情分析 旅游对学生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但是学生对于旅游的认识只是停留在感性认识,不具备一定的理性认识。利用学生的兴趣,来加强学生对于旅游的理性认识。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旅游资源的内涵。 2、认识旅游资源的特点。 3、加深对旅游资源的理解,能对所选地区的旅游资源进行全面分析。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对自己曾经的旅游活动的讨论,了解什么是旅游,学习从生活中理解地理知识。 2、观察图片,通过比较,总结出什么是旅游资源以及旅游资源的特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观察美丽的旅游图片,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和合理开发保护旅游资源的

意识。 五、教学重点 1、旅游资源的内涵。 2、旅游资源的特点。 六、教学难点 旅游资源的内涵。 七、教学方法 图片、案例分析法 八、教学过程 导入:同学们都喜欢旅游吗?都去过哪些地方?为什么要去那里?那里有什么特点? (通过学生的兴趣与亲身体验导入本课主题:旅游活动。) 那么什么是旅游活动? 即: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的一种人类社会经济活动,表现为人们以娱乐、享受为主要的目的,离开常住地的一种综合性的物质文化生活。 展示一组图片,让学生通过看到的图片总结旅游资源的概念。 一、旅游资源 1、概念: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存在和历史文化遗址,以及直接用于旅游目的的人工创造物 2、旅游资源的表现形式:自然风景、文物古迹、风俗民情 展示一组图片:判断哪些是旅游资源? 3、旅游资源的内涵 ①能够吸引旅游者并直接用于欣赏、消遣; ②能够被旅游业开发利用; ③能够产生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过渡:时代不同、角度不同对于旅游资源的内涵有不同的界定。读教材P5的阅读完成下表

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性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旅游资源 2.能够正确的给不同的旅游资源分类 3.掌握旅游资源的特性 能力目标 1.通过看图,抓住事物的特征,增强学生的读图能力 2.通过对旅游资源特性的学习,培养学生对优美自然资源的认识,并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文化内涵。 情感目标 1.通过对旅游资源的分类和特性的理解,让学生进一步树立热爱、爱护和合理开发自然资源的观点。 2.培养学生发现自然美、欣赏自然美的情趣,激发他们对自然科学和个人美的追求志向。 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2.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旅游资源的定义、分类、特性。 教学难点 旅游资源的特性。 3.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4. 标签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课 观看PPT 老师:同学们,看了这些图片之后你会有一些什么发现呢?这些图片都是我国的一些比较著名的景点,有的是自然景色,有的是古代建筑,有的是一些民族节日。这些都是旅游资源。能给我们带来美的感受,同时也可以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贡献。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什么是旅游资源,以及这些旅游资源都有些什么特性,再给这些旅游资源分一个类。 二、授课 老师:首先,我们来学习一下什么是旅游资源,大家先说一说你觉得,什么是旅游资源。 (同学回答) 老师:同学们说的很好 旅游资源的内涵 1.旅游资源的概念: 老师: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都可视为旅游资源。那旅游资源的形成需要哪些必备的条件呢? 板书:2.旅游资源的形成必须具备的条件: 老师:一是对旅游者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能使旅游者得到一定的物质享受和精神满足;二是具有一定的经济、社会、文化价值,能给旅游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只有同时具备两个条件的事物才能被称为旅游资源。 下面同学们讨论一下,你认为旅游资源的形成,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2分钟) (同学回答) 板书:3.旅游资源形成的核心:对旅游者的吸引力。

人文旅游资源的特点

人文旅游资源的特点 人文旅游资源也称为文化景观旅游资源,它是自从人类出现时起,由于人类活动所产生,经过开发达到引起旅游者兴趣和滞留目的的一切事物。通俗讲还是能产生旅游效果的一切人类文化遗存,都认为是人文旅游资源。因此它涉及面广,范围大,类型多。大致可分为古代工程与建筑、古代城市与园林、古墓葬与博物馆、宗教圣地、古文化遗存、纪念地、民俗民情等几个方面。 我国是人类重要发源地和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在长达5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和独具特色的东方文明,是中华民族长期以来的艺术结晶和文化成就,形成了丰富多彩且世界绝无仅有的人文旅游资源。 人文旅游资源的特点主要有: 首先是历史性。对于历史文物来说,它们都是历史上先人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物质遗存,国际上叫文化遗产。它必须是已成为历史的,有其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和地理条件因素。并从结构、形式到内容、格调都打着时代的烙印,在人类进化或社会发展史上有一定的代表性,特别是代表了当时最先进的生产力。 其次是综合性。人文旅游资源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如古村落作为一种旅游资源,它是由多种物质或非物质要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概括起来可称为生态、物态、文态、情态要素。生态要素是指影响村落与环境的关系的要素,如风水、地貌、水文条件等;物态要素指村落的建筑物和构筑物体系,如牌楼、民居、宗祠等;文态要素指形成古村落的文化艺术及思想内容,如牌匾、绘画、雕刻等;情态要素指村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以上四方面在古村落整体景观的形成上缺一不可,某一方面的破坏,可能导致整个景观的破坏。 三是地域性。地域性是指旅游资源分布具有一定的地域范围,存在地域差异,带有地方色彩。由于人文景观与自然环境有紧密的联系性,这种联系性在农业社会及其以前的历史时期,甚至表现为强烈的依赖性,自然景观的地域性也导致了人文景观的地域性。世界上的文化物质遗存是不同民族人民创造的,它们与民族和民族感情不能分割,与民族地理特色不能分割,因此在风格和造型、色调上明显地表现了一个民族的特征和意志,同时也表现为显著的地方特点。如不同民族具有风格各异的文化活动、风俗习惯、村镇民宅等。 四是强有力的生命力。人类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人文旅游资源是人类创造的,包含着人类的思想意识,体现着创造者(个人或集团)的思想意识,而且这种创造在人类历史发展中从未停止过,众多的文化景观能够长久保留下来,经受时间的考验,说明它是符合科学原理的,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延续至今,耐人寻味。 建国以来,我国政府在发掘和保护历史文物和古迹方面做了许多工作。1958年国务院公布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已达5000余处,截止2002年国务院先后公布了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计1268处。 [练习与思考]除上述人文旅游资源的特点外,你所知道的还有哪些特点,请与同学分享。[知识小链接] 南京明孝陵在南京市东郊紫金山(钟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茅山西侧。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马氏合葬于此。作为中国明陵之首的明孝陵壮观宏伟,代表了明初建筑和石刻艺术的最高成就,直接影响了明清两代500多年帝王陵寝的形制。明孝陵建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翌年马皇后去世,葬入此陵。因马皇后谥“孝慈”,故陵名称“孝陵”。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病逝,启用地宫与马皇后合葬。至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建成“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整个孝陵建成,历时30余年。明孝陵也是我国现存古代最大的皇家陵寝之一,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 1961年,明孝陵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7月,在第27

如何挖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

如何挖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 摘要:随着我国的国民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大家都开始注重享受型消费,旅游便是其中最典型的一项,旅游不只是一种社会经济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旅游总是离不开文化,与文化息息相关,旅游的发展需要借助文化的推动。发掘旅游景点的文化内涵就相当于在寻找旅游景点的灵魂。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旅游景点只要有了传统文化作为依托,这汪泉水才能永不干涸。本文的目的是为了探究如何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挖掘出旅游景点的文化内涵,从而推动当地旅游的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挖掘;旅游资源;文化内涵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出游量也在不断增大。但是对于一个景点来说,想要得到长久的可持续发展。他就一定要依靠时代所赋予自己的文化内涵。没有文化内涵的旅游景点,就像是一个没有灵魂的人,景色再美,也经不住时间的推敲和人们的考验。旅游资源不只需要依赖于一定的自然条件,更需要依赖经济文化条件。所以,研究如何挖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是推动当地旅游发展的重要载体。笔者通过考察走访,从联系历史背景与历史人物,结合当地特产特色,不断进行丰富沉淀,保护文化内涵不消灭四个方面对于如何挖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给出了一些建议。 一、联系历史背景与历史人物 旅游业想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要依靠旅游资源,拥有足够丰富的旅游资源才能够吸引游客的目光。旅游资源往往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人们在选择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产品时,越来越开始更加重视他们的文化内涵。那些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兼备的旅游景点自然便更能受到人们的青睐。所以我们在进行资源开发和对旅游城市进行规划时应该更加注重它的文化内涵。文化是历史的积淀,时间的产物,所以在发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时必然离不开对历史的挖掘。我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对于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的挖掘是非常有帮助的。历史的年代感会使人感到纯厚的文化积淀。有故事,有历史的旅游资源必然得到较好的发展。 在挖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的同时,一定要深入了解当地的历史,开发旅游资源的历史背景,借助相应的历史典故和有名的历史人物。例如,风波亭,秦桧跪姿石像等风景点都是借助大将军岳飞这个历史人物,和他精忠报国的历史典故作为这一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的。当人们站在风波亭中,想起岳飞的这首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怀壮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锦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加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便能犹如感受到了当时的场景和氛围一般,这也是开发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的价值所在。 除了利用真实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之外,我们当然也可以利用中国古代传说和一些神话故事。神话和传说以其独有的美好性往往能够使人记忆深刻,并且充满向往,以此作为旅游例如,山东蓬莱借助八仙过海的故事作为文化内涵。山东省济源县燕崖乡的织女洞和牛郎庙,牛郎织女相约的鹊桥和由此延伸出来的情人谷。 二、结合开发当地特产特色 文化具有差异性,它是各民族和地区进行生活实践的产物。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传统文化和文化氛围各不相同。旅游这项迁移类娱乐方式便是基于这一点而产生的。人们从一个地方短暂性的迁移到另一个地方,往往是为了去体验这个地方的文化氛围和风土人情,感受他们之间的差异和不同。文化并没有优劣之分,旅游文化也并不只是旅游文化的简单相加。旅游渐渐成为一种文化现象。文化虽然是历史,但它并不只是历史。现代化的大城市自然也蕴含着现代化的文化。当地的民族宗教、饮食习惯,园林建筑,民俗节日,经济状况等都属于这个地方的文化,都具有与其他地方所不同的文化内涵。

谈贵州旅游资源的特点

谈贵州旅游资源的特点 一、自然生态的奇特性 贵州山川秀丽。广泛分布的岩溶地貌是构成贵州特色旅游资源的基础,岩溶面积约13万平方公里,是我国最大的岩溶分布区,发育于地表的石芽、漏斗落水洞、竖井、洼地、峰林、峰丛、天生桥、岩溶湖、瀑布、跌水,与发育于地下的溶洞、暗河、暗湖、伏流等纵横叠置,形成了一个极富地域特色的自然“岩溶博物馆”。著名的黄果树大瀑布、龙宫、织金洞、马岭河、小七孔等高品味景观,就是这个喀斯特王国的典型代表。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使贵州成为旅游资源丰富的省份。在世界目前已开发的15种主要自然旅游资源中,贵州占了10种,其数量、类型之多,为全国罕见。境内自然风光神奇秀美,山水景色千姿百态,溶洞景观绚丽多彩,野生动物奇妙无穷,文化和革命遗迹闻名遐迩:山、水、洞、林、石交相辉映。浑然一体。 二、多种民族文化的原生性 贵州是古代氐羌、苗瑶、百越、百濮四大族系的族群交汇处,也是汉族移民较多的地方。目前贵州省的总人口约为3900万,其中少数民族占37.8%,世居的少数民族达17个,其中人口在100万以上的就有9个。各民族的建筑、服饰、饮食、婚俗、祭祀、节庆、艺术等等,无不富含着异彩纷呈的人文底蕴。在1992年,世界保护乡土文化基金会就把黔东南的苗族。列入了该组织在全球的18各保护圈之列;1995年,由挪威政府援助,在六枝梭嘎苗族社区设立了中国的第一座“生态博物馆”,其后挪威政府又帮助贵州陆续建立了隆里、镇山、堂安三个“生态博物馆”。近年来,世界旅游组织又把贵州黔东南巴拉河流域的苗族村落和安顺屯堡文化,列入了发展乡村旅游的示范点。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省份,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异彩纷呈,民俗文物之多位居全国第一,是开展民族文化旅游的宝地。民族村寨山清水秀,竹林葱茏,吊脚楼房鳞次栉比。民族服饰款式丰富多彩,工艺巧夺天工,内涵广博深邃。民族节日数量之多,活动人数之众和内容之广,令人叹为观止。 三、民族历史文化的厚重性 贵州是我国古人类发祥地之一,又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除汉族外,世居地少数民族有苗、布依、侗、彝、水、回、仡佬、壮、瑶、满、白、蒙古、羌和土家等17个。根据1990年的统计,全省总人口3239.1万人中,少数民族人口有1123.6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34.7%。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苗族(368.69万人),其次是布依族(247.81万人)、侗族(140.03万人)和土家族(102.82万人)。居住在贵州的布依族、水族和仡佬族,人口均占国内本民族人口总数的95%以上。各民族在贵州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历史文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与文物古迹。其中有堪称世界奇观的古人类文化遗址,如普定穿洞遗址、黔西观音洞遗址、桐梓岩灰洞遗址;有体现民族古建筑文化民族民俗建筑物,如镇远青龙洞、从江增冲鼓楼、大屯土司庄园、安顺府文庙、黄平飞云崖等。此外,

泰山旅游资源的特点及其开发优势

1泰山旅游资源的特点及其开发优势 知名度高,影响大泰山雄居东方,古人认为东方主春,为孕育万物精灵所在,因此历代帝王都把泰山奉为凌驾于其他高山之上的"神山",称为"东岳帝君,做为维持君权统治的精神之柱.秦以前,就有72代君主封禅泰山,秦以后,历代统一的帝王都到泰山封禅祭祀,建庙塑神,树碑立传,从而使泰山成为"圣山".李白,杜甫等名士也以游泰山为快,挥毫咏叹,留下无数笔迹和诗篇.历代帝王,文人学士,僧道的尊崇,给泰山留下丰富的文物.海内名山,五岳为最,五岳之中,泰山为尊被誉为"天下第一名山的泰山是国内外游客向往的地方,是国内旅游的热点.尤其一年一度的登山节,吸引着众多的游人."泰山北斗,"重如泰山","泰山压顶","稳如泰山等众多比喻,泰山的影响可见一斑. 山蠢水秀,风光膏施驰名中外的泰山,雄伟壮丽,气势磅礴(见图).主峰玉皇顶海拔1524,为山东最高峰,呈拔地通天之势,有孽天捧日之姿.泰山景色如画,从山麓至岱顶,掊级丽上,山重水复,峰回路转,一步一景.晴日,岱顶碧空万里,群峰拱岱.在这里才能体味"登泰山而小天下","一览众山小"之意境.雨日则能领略"荡空层云措姗海,'"游山遇雨景更添之美妙登泰山可观赏旭日东升,晚霞西照,黄河金带,云海玉盘,碧霞宝光和海市蜃楼六大奇观泰山景区除雄的特点外,还有奇,幽,丽,渺,奥等特点.山中流泉飞瀑,溪谷潭池,奇峰异洞,美不胜收.这里泉水硬度低.含氧量高,自古被称为"神水.山中林术葱茏,覆盖率达7,其中有汉橹,唐槐,五代夫橙,迎客松等古树名术数万棵.龙潭水库,虎山水库象闪耀的明珠镶嵌于泰山南麓.因此,泰山被称为"天然山岳公园

" 文化古谴众多帝王,儒雅名士对泰山的崇拜,给泰山留下了丰富而珍贵的文化遗产,其中各级文物保护单位72处古建筑类有岱庙天贶殿及壁画,碧霞祠,普照寺,斗母宫,王母池等.其中岱庙是中国十大古庙之一,天贶殿与北京故宫的太和殿和曲阜孔府的大成殿并列为中国三大宫殿.泰山石刻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从岱庙到岱顶,石瓤比比皆是.使人应接不暇,总数2200余处,被誉为"中国历史摩崖石刻艺术博物馆".石麴最集中的地方为岱庙和岱顶.其中岱庙石刻如林,这里有秦刻,汉碑,魏楷,宋槽及明清石翔案数以百计,被称为"石刻之城.现发现最古老的碑刻是秦朝李斯的小幕石刻,距今已近2200年,是中国最早的碑刻.经石峪的金剐文,经历1400多年.仍保存1000多字.字大50见方,向以我国大13卷2期字鼻祖,榜书之宗而着称.目前巳收集到赞颂泰山的诗词歌赋不下干余篇.由于历代帝王封禅,宗教,艺术活动长盛不衰,各时期文物荟苹,因此泰山被称为"东方文物宝库". 旅游资源地域组合优越泰山旅游区范围不大,但各种旅游资源都很丰富,而且地域组合良好.如山水林的有机结合,自然风光与文物的相映生辉,既提高了游览的价值,又便于游览区的建设尤其在登山中路(岱庙一一中天门一一南天门)的"三重空间,一条轴线"的两侧,各个时期的石刻,庙宇,道观等文物多而集中,井与周围的自然景色和谐地融为一体.普照寺,三阳观,烈士祠与周围景观的结台也令人叫绝泰山西北麓有全国第一名刺灵岩寺,这里峰峦叠翠,群山环抱,古刹彩塑及墓塔均称绝于世.西麓还有界首齐长城,东南15有桥沟温泉.泰山位于山

高中地理第二单元旅游景观欣赏与旅游活动设计2.1旅游资源及其特点教案鲁教版选修3

第一节旅游资源及其特点 (教师用书独具) ●课标要求 1.简述旅游资源的内涵,运用资料说明旅游资源的多样性。 2.比较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别。 3.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举例说出其重要价值。 ●课标解读 1.结合景观图片分析判断旅游资源的特点和类型。 2.在中国地图上指出目前“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称,并分析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

(教师用书独具) ●新课导入建议 在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城东望夫石村,有一座孟姜女庙,庙门前书写一副千古奇联: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无独有偶,位于温州市区北面瓯江之中的江心屿,有一江心寺。寺院大门两边有题为宋王十朋撰书的叠字联:“云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散,潮长长长长长长长长消。”两联相似,寓意令人深思,而对联的断句则更妙趣无穷,反反复复,重重叠叠,耐人寻味。在此旅游,旅游资源多种多样,有山或水,有寺或庙,有人或事,浮想联翩,感慨万分。导入新课——旅游资源及其特点。 ●教学流程设计 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凡是能够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被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

2.本质特征: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3.分类

1.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是绝对对立的吗?为什么? 【提示】很多旅游资源是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结合,并非绝对对立。在自然旅游资源中,为了便于旅游者观赏,要修建交通、住宿、观赏等相关设施,前人也会留下文化艺术景观,如碑刻等。人文旅游资源一般也与所处的自然环境相协调,依托于一定的自然环境,如园林、宗教等均与一定的自然环境相结合。 可创造性不可移动性地域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