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基础训练试题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基础训练试题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基础训练试题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基础训练试题

班别: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学号:________ 分数:________

1、一根绳长36米,用去6米,还剩下多少米?

想:求还剩下多少米,就是从总长的( )米中去掉用去的( )米,用( )法计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校美术组男生36人,女生比男生多9人,女生有多少人?

想:求女生有多少人,就是用男生的( )人和女生比男生多的( )人合并起来,用( )法计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5元4元3元2元

(1) 买5个羽毛球要多少钱?

(2) 小明用10元买3个乒乓球拍,钱够吗?

(3) 我有30元,要买8支钢笔,还差多少钱?

(4) 你还能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吗?并列出算式。

4、

苹果:29箱梨:58箱

大货车一次只能运90箱,这些苹果和梨能一次运完吗?

想:求这些苹果和梨能一次运完吗,就是要先算出苹果和梨

一共有多少箱,也就是要把苹果的( )箱和梨合并起来,用( )方法计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亮有6张邮票,小青邮票的张数是小亮的5倍,小青有多少张邮票?

想:求小青有多少张邮票,就是求( )个( )是多少,用( )法计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先补充条件或问题,再列式解答。

(1) 商店卖出蓝气球9袋,卖出的红气球是蓝气球的4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小王的故事书的本数是小李的6倍,________________,小王有多少本?

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

( )

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上就是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基础训练试题全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六年级上册数学 比例的应用题 基础和提高题讲解和练习题 打印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比例的应用题基础和提高题讲解和练习题打印版一、把各个物品的在比例中的数值看成是各个物品的份数: 例1、苹果的个数与梨的个数比是3:11。 (1)苹果的个数是梨的个数的()/()。 (2)梨的个数是苹果的个数的()/()。 (3)梨的个数是苹果的个数的()倍。 苹果的份数是3 ,梨的份数是11,所以 苹果的个数是梨的个数的(3/11) 梨的个数是苹果的个数的(11/3) 梨的个数是苹果的个数的(11/3 )倍 练习: 1.小猫的只数是小狗只数的7/8。 (1)小猫的只数与小狗只数的比是()。 (2)小猫的只数与小猫和小狗只数之和的比是()。 2.丽丽看一本书,看完的页数与未看的页数的比是7:5。 (1)看完的页数占未看页数的()。 (2)未看页数占看完页数的() (3)看完的页数占全书页数的()。 (4)未看的页数占全书页数的() 二、己知数量和和比例:比例数字之和就是份数和;物品在比例中的数字,就是该种物品的份数, 数量和÷份数和= 一份的数量 一份的数量× 一种物品的份数=这种物品的数量 例2、要配置一种糖水,水、糖共54克,水和糖的比是7:2,水、糖各是多少克? 份数和:2+7=9 一份的数量:54÷9= 6(克)

糖的量:6×2=12 (克) 水的量:6×7=42 (克) 练习: 1.水泥、沙子和石子的比是3:4:5。要搅拌48吨这样的混凝土,需要水泥、沙子和石子各是多少吨? 2.一个长方形周长是10米,长与宽的比是3:2。长方形的长、宽各是多少米?面积是多少? 3.一批课本有1000本,把其中的1/4 分给一班,余下的按3:2分给二班和三班,一、二、三班各分多少本? 4.王老师、丽丽和红红创建了一家公司,三人分别投资120万元、80万元和60万元。在他们三人的共同努力下,到年末,公司共盈利260万元,你认为该如何合理分配这笔钱,每人分别得多少? 例3、某工厂有180人,分成三个小组,已知第一小组与第二小组的人数的比是4:3;第二小组与和第三小组的人数之比是3:5, 求三个小组的人数分别是多少? 第一小组:4份 第二小组:3份 第三小组:3×5/3 = 5 份 一份的人数:180÷(4+3+ 5)=15(人) 第一组的人数:15×4=60(人) 第二组的人数:15×3=45(人) 第三组的人数:15×5=75(人) 练习: 数学小组与语文小组的人数比是7:10,语文小组与音乐小组的人数是7:4,已知音乐组和数学组共有89个人,音乐组比语文组少多少人? 三、已知一个物品的数量和比例:这个物品在比例中的数字就是这个物品的份数, 已知数量÷这个物品的份数= 一份的数量 一份的数量×另一种物品的份数=另一种物品的数量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基础知识归纳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1、测量物体的长度要有统一的(长度单位),可以用(尺子)来测量,但一定要把物体的一端对准尺子上的刻度线(0刻度线或者其他刻度线),不对准刻度线的量法是错的。 2、0刻度线量物体法:①放:把物体左边放在尺子的0刻度线上; ②看:看物体右边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3、说长度方法:①数格子:占几个格子就是几厘米。 ②物体一边对准0刻度,另一边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③用大刻度减小刻度,结果是几就是几厘米。 4、量比较(短)的物体,用(厘米cm)作单位。 5、量比较(长)的物体,用(厘米m)作单位。 6、1米=100厘米2米=200厘米 7、长度的计算:①1米—28厘米=(72)厘米 方法:把1米变成100厘米,100厘米减28厘米等于72厘米。 ②1米25厘米=(125)厘米 方法:把1米变成100厘米,再加上25厘米,等于125厘米。 ③135厘米=(1)米(35)厘米 方法:把135厘米里面的100厘米变成1米,剩下的35厘米不变。 ④2米20厘米+1米50厘米=(3)米(70)厘米 方法:从厘米开始算,厘米和厘米加,米和米加。 ⑤2米70厘米—1米40厘米=(1)米(30)厘米 方法:从厘米开始算,厘米和厘米减,米和米减。 ⑥5米—3米40厘米=(1)米(60)厘米 方法:先从5米里拿出1米变成100厘米,减去40厘米等于60厘米;再用剩下的4米减3米等于1米,所以最后是1米60厘米。 8、线段:①线段一定是(直)的。②线段的两段必须都有(端点)。③线段可以量长度。 9、填单位(厘米或米)时,一定要注意考虑一下与实际情况相符合才可以。 10、特殊图形的长度:长方形相对的边一样长;正方形四条边都一样长。 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1、笔算加法的规则:①一定要把(相同数位)(对齐)。 ②一定要从(个)位算起。 ③个位相加满(十),要向(十)位进(1)。 2、笔算减法的规则:①一定要把(相同数位)(对齐)。 ②一定要从(个)位算起。 ③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 3、关于“知道一个数,和与另一个数的多少关系,来算另一个数是多少?”的问题解决方法:①先读题,观察谁多谁少。 ②如果是(“用少算多”),用(加法)来做。 ③如果是(“用多算少”),用(减法)来做。 4、在一个算式中,如果没有括号,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都要从左向右(从前向后)依次计算,竖式可以用简便计算(大竖式)来书写。 5、在一个算式中,如果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列竖式时不能用简便计算来书写,要分成两个小竖式。 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 1、一个角有(1)个顶点,(2)条边。 2、角的两条边都必须是(直)的。 3、角的画法:①先画顶点。②从顶点出发,画一条边。③再从顶点出发,向另外方向画一条边。④标上角的符号。 4、角的大小:①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②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口的大小有关。张口越大,角越大;张口越小,角越小。 5、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比一比,方法:顶点对顶点,边对边。 6、角的种类:①比直角小的角叫(锐角)。②比直角大的角叫(钝角)。 ③锐角(﹤)直角(﹤)钝角 7、角的几个相关知识:①所有的直角都一样大。(√) ②所有的锐角(钝角)都一样大。(×) ③一个三角形中最多只能有1个直角。 ④一个三角形中最多只能有1个钝角。 ⑤一个三角形中,锐角最少有2个,最多有3个。 ⑥长方形和正方形中的角都是直角。 ⑦平行四边形的4个角中有2个锐角和2个钝角。 第四、六单元表内乘法(一)和(二)

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归纳

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第一单元 分数乘法 (一)分数乘法意义: 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注:“分数乘整数”指的是第二个因数必须是整数,不能是分数。 例如:5 3×7表示: 求7个5 3的和是多少? 或表示:5 3的7倍是多少? 2、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注:“一个数乘分数”指的是第二个因数必须是分数,不能是整数。(第一个因数是什么都可以) 例如:5 3×6 1表示: 求5 3的6 1是多少? 9 × 61表示: 求9的61 是多少? A × 61表示: 求a 的6 1 是多少? (二)分数乘法计算法则: 1、分数乘整数的运算法则是:分子与整数相乘,分母不变。 注:(1)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可先约分再计算。(整数和分母约分) (2)约分是用整数和下面的分母约掉最大公因数。(整数千万不能与分母相乘, 计算结果必须是最简分数) 2、分数乘分数的运算法则是: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注:(1)如果分数乘法算式中含有带分数,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计算。 (2)分数化简的方法是: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3)在乘的过程中约分,是把分子、分母中,两个可以约分的数先划去,再分别 在它们的上、下方写出约分后的数。(约分后分子和分母必须不再含有公因数,这样计算后的结果才是最简单分数) (4)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分 数的大小不变。 (三)积与因数的关系: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a ×b=c,当b >1时,c>a.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小于这个数。a ×b=c,当b <1时,c

九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数学) 2017年12月

第二十一章 一元二次方程 22.1 一元二次方程 知识点一 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 等号两边都是整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一元),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二次)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注意一下几点: ①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②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③是整式方程。 知识点二 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一般形式:)0(02≠=++a c bx ax 其中,2ax 是二次项,a 是二次项系数; bx 是一次项,b 是一次项系数;c 是常数项。 知识点三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使一元二次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也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根。方程的解的定义是解方程过程中验根的依据。 22.2 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 22.2.1 配方法 知识点一 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1) 如果方程的一边可以化成含未知数的代数式的平方,另一边是非负数,可以直接开平方。一般地,对于形如)0(2≥=a a x 的方程,根据平方根的定义可解得a x a x -=+=21 (2) 直接开平方法适用于解形如p x =2或 )0(2≠=+m p a mx )(形式的方程, 如果 p≥0,就可以利用直接开平方法。 (3) 用直接开平方法求一元二次方程的根,要正确运用平方根的性质,即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零的平方根是零;负数没有平方根。 (4) 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是:①移项;②使二次项系数或含有未知数的式子的平方项的系数为 1;③两边直接开平方,使原方程变为两个一元二次方程;④解一元一次方程,求出原方程的根。 知识点二 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通过配成完全平方形式来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做配方法,配方的目的是降次,把一个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来解。 配方法的一般步骤可以总结为:一移、二除、三配、四开。 (1) 把常数项移到等号的右边; (2) 方程两边都除以二次项系数;

二年级上学期数学基础知识点

二年级上学期数学基础 知识点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二年级上学期《数学》基础知识点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一、长度单位 1.长度单位有:米(m)和厘米(cm) 量较短的物体,用厘米作单位;量较长短物体,用米作单位。 2.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 1米=100厘米 二、用尺测量 1.用完整的尺测量 一对——二看——三读 一对:“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 二看:看右端对着刻度几 三读:右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2.用破损的尺测量 终点刻度-起点刻度=物体的长度 (如:从5厘米到9厘米,9-5=4厘米) 三、线段 1.认一认 由两个端点和一条直线组成的图形叫做线段。 2.量一量 一对——二看——三读 3.画一画 定起点——到终点——标数量 定起点:从“0”刻度开始画

到终点:画几厘米的线段,就画到刻度几结束 标数量:在线段上标明几厘米,并画上两个端点 4.数一数 两点之间即为一条线段。 第二单元 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一、计算 1.笔算加法要记住: 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计算十位时不忘进位1。 2.笔算减法要记住: 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向十位退1当10,计算十位时不忘退位1。 二、解决问题 1.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问题 比多比少有关联,找到标准是关键; 比标准多用加,比标准少用减。 例题:一班得到12面小红旗,二班比一班少4面,二班得了多少面红旗? 标准是一班12面红旗,二班比一班少,比标准少用减 12-4=8(面) 易混:一班有红旗12面,二班有红旗8面,一班比二班多几面? (求相差数,用减法,大数-小数=相差数) 拓展:数学兴趣小组有男同学36人,比女同学多4人,女同学有多少人? 标准是男同学36人

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完整版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学 校:钦堂中心学校 六 年 级: 级 班 学 学 数 科: 张 国强 教师: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本册教材分析 日期: _________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负数、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数学广角、整理和复习等。 圆柱与圆锥、比例和整理和复习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负数和比例两个单元。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比例的教学,使学生理解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会解比例和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圆柱与圆锥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使学生通过对圆柱、圆锥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习,掌握有关圆柱表面积,圆柱、圆锥体积计算的基本方法,促进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有关数据可能产生误导的内容。通过简单事例,使学生认识到利用统计图表虽便于作出判断或预测,但如不认真分析也有可能获得不准确的信息导致错误判断或预测,明确对统计数据进行认真、客观、全面的分析的重要性。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等知识的学习,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经历探究“抽屉原理”的过程,体会如何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模型化”,从而学习用“抽屉原理”加以解决,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多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

六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基础知识

六年级上册基础知识 班级 姓名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基础不稳做题不准 夯实基础没商量 第一单元 位置 1、 用数对确定点的位置,如(3,5)表示:(第三列,第五行) 几 列 几 行 ↓ ↓ 竖排叫列 横排叫行 (从左往右看) (从前往后看) 2、 平移时用“上”、“下”、“前”、“后”、“左”、“右”来表述。 3、 图形左、右平移:行不变 图形上、下平移:列不变 第二单元 分数乘法 一、分数乘法 (一)分数乘法的意义: 1、分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例如: 98×5表示求5个9 8的和是多少? 2、分数乘分数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例如: 98×43表示求98的4 3是多少? (二)、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1、分数与整数相乘: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整数和分母约分) 2、分数与分数相乘: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 3、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 注意:当带分数进行乘法计算时,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进行计算。 (三)、规律:(乘法中比较大小时)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0除外),积小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1,积等于这个数。 (四)、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的运算顺序相同。 (五)、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分数乘法也同样适用。 乘法交换律: a × b = b × a 乘法结合律: ( a × b )×c = a × ( b × c ) 乘法分配律:( a + b )×c = a c + b c 二、分数乘法的解决问题 (已知单位“1”的量(用乘法),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1、画线段图: (1)两个量的关系:画两条线段图;(2)部分和整体的关系:画一条线段图。 2、找单位“1”:在分率句中分率的前面;或“占”、“是”、“比”的后面 3、求一个数的几倍:一个数×几倍;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一个数×几 几 。 4、写数量关系式技巧: (1)“的”相当于“×”“占”、“是”、“比”相当于“ = ”(2)分率前是“的”:单位“1”的量×分率=分率对应量(3)分率前是“多或少”的意思:单位“1”的量×(1 分率)=分率对应量 三、倒数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重教材基础训练题(含答案)

第21章 一元二次方程(基础训练)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20分) 1、下列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是( ) A. 02=++c bx ax B. 24)32)(12(2+=+-x x x C. 128)4(+=+x x x D. 04232=-+y x 2、一元二次方程012222=+-x x 的根的情况是( ) A. 有两个不等的实数根 B.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C. 没有实数根 D. 无法确定 3、用配方法将方程0142=--x x 变形为m x =-2)2(的过程中,其中m 的值正确的是( ) A. 4B. 5 C. 6 D. 7 4、下列一元二次方程中两根之和等于6的是( ) A.01562=-+x x B.01562=++x x C.01562=+-x x D.01562=--x x 5、参加一次聚会的每两人都握了一次手,所有人共握手10次,设有x 人参加聚会,则根据题意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 A.10)1(21=-x x B.10)1(21 =+x x C.10)1(=-x x D.10)1(=+x x 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 6、将方程38)1)(23(-=+-x x x 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后,其二次项系数是______________,一次项系数是____________,常数项是______________。 7、如果2是方程02=-c x 的一个根,那么常数c 的值是_______,该方程的另一个根是_________。 8、一元二次方程01322=--x x 的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一个矩形的长和宽相差3cm ,面积是4cm 2,则这个矩形的长是________,宽为_______。 三、简答题 10、选择合适的方法解下列方程:(每题5分,共30分) (1)0182=+-x x (2)0742=--x x (3)02632=--x x (4)016102=++x x (5)010522=++x x (6)x x x 8216812-=+-

二年级上册数学基础知识题.doc

二年级数学基础知识调研试卷 一、填空。 1、一个角有( )个顶点,有( )条边。 2、1米=()厘米 300厘米=()米 3、6的5倍是(),8个7的和是()。 4、六七(),根据口诀可以写出两道乘法算式是() 和()。 5、在○里填上“>”、“<”或“=”,在()里填上“+”、“-” 或“×”。 2厘米○2米 2×6○4×3 43+5○50 3○3=6 5○6=30 7○8=15 6、一只蜜蜂6条腿,3只蜜蜂()条腿,8只蜜蜂()条腿。 7、3个人握手,每两人握一次,一共可以握()次。 8、用1、2、3能摆成几个两位数,请写出来。 9、看图写算式。 (1) ()×()()×()

(2) 9只 ?只 ()○()=()只 二、计算题。 1、口算。 59-9= 82-50= 12+6= 1+90= 9×7= 6×5= 9×8= 7×3= 55+30+8= 14厘米-8厘米=()厘米 45米+5米=()米2、列竖式计算。 58+29= 89-34= 73-8= 90-54= 82-36= 64+8=

三、操作题。 1、在下面画一个直角, 2、画一条长4厘米的线段。并标出各部分的名称。 3、哪个是在镜子里看到的样子,请把它圈出来。 4、在下面的方格中画出两个对称的图形。

四、解决问题。 1、车上原来有67人,到站后下车25人,又上车28人,现在车上有多少人? 2、饲养小组去年养8只兔。今年养兔的只数是去年的4倍。今年养多少只兔? 3、下面是二年级同学最喜欢的饮料统计图。 (1)、最受欢迎的饮料是什么? (2)、喜欢哪种饮料的人数最多?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作业本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作业本 第一章负数(一) 1、题目略正数:1/2 +3 506 + 负数: -5 -3/4 -12 2、+10 -10 0 3、填空。 (1)-1000 (2)+3000 支出3000元(2)-6 +9 胜5场 (3)-11034 (4)-2 88 ( 二) 1、填表。①-1 ②-60 ③向北走52米④ -10 ⑤10 +10级 2、-8 -6 -3 -2 4 5 3、-1 -1/4 3/2 +3 4、填空。 (1)左右(2)相等相反(3)大小(4)505 495 (5)140 练习一 1、(1)√ (2)ⅹ(3)ⅹ 2、略 3、-7 0 1 +8 4、(1)D B (2)27 19 5、-2 -11 150 +8 第二章折扣 1、(1)八80(2)60 40(3)180 2、①480×90%=432 480-432=48(元)②480×(1-90%)=48(元) 3、(1)350××80%=280(2)280×(1-80%)=56(元)(3)2100×80%×90%=1512 4、480÷600= 八折720÷80%=900 成数 1、题目略第一行:九四五第二行:7 6 第三行:70 60 90

2、120 90 3、(1)300×30%=90(2)300×(100%+30%)=390 4、800×(100%-12%)=704 5、(480-400)÷400==20% 增产二成480÷(100%+60%)=300(台) 税率 1、(1)120×%=(万元)(2)100×3%=3(万元) 2、500×(100%-20%)=400(万元) 3、300×5%=15(万元)15×7%=(万元)=10005(元) 4、800+(2520-800)÷(1-14%)=2800(元) 利率 1、6000×1×%=90 2、10×3×%=(万元) 3、10000×5×%+10000=12660(元) 4、30×5×4%=6(万元) 30+6=36(万元)36÷(5×12)=(万元)=6000(元) 5、5000×%=5000×(%÷4)=20 5000××%=45 5000×1×2%=1005000×2×%=250 5000×3×3%=450 存三年,到期可取5450元 解决问题 1、甲3000×5%=2250乙 3000-200=2800 相比较而言,甲省钱 2、甲12×4÷5=乙12×=甲超市划算 3、10 12 2000 10 1750 4、÷2=(吨) +10=(吨) 练习二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基础训练

基础训练 1、填一填。 (1)小明2小时行5千米,小华3小时行7千米,小明和小华所行时间的比是( ):( ),小明和小华所行路程的比是( ):( ) (2)六(1)班有男生25人,女生20人,男生和女生人数的最简整数比是( ):( ),女生和全班人数的比是( ):( ) (3)( ):6=0.75 6:( )=0.75 (4)9÷( )=0.6=( ):20=()30 (5)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5天完成,乙队单独做7天完成,甲乙两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的时间比是( ):( ),每天完成的工作量的比是( ):( ) (6)甲乙两数的比是4:5,如果甲乙两数的和是45,甲数是( );如果和是81,甲数是( )。 2、化简下面各比,并求出比值。 3、下面的说法对吗?对的在( )画“√”,错的画“×” (1)苹果和梨的质量比是8:5,苹果的质量是梨的8 5。( ) (2)一场足球比赛的比分是2:0,因此,比的后项可以是0。( ) (3)小强身高1米,爸爸身高170厘米,爸爸和小强身高的比是17:10。

() (4)六(1)班男生是女生的1.2倍,男生和女生的比是6:5。()(5)0.8:0.4化简比的结果是2。() 4、解决问题。 (1)水是由氢和氧按1:8的质量比化合而成的,7.2千克水中,含氢和氧各多少千克? (2)用84厘米长的铁丝围成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三条边长度的比是3:4:5。这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各是多少厘米? (3)小明和小华存钱数的比是3:5,如果小明再存入不敷出00元,就和小华的存钱一样多。小明原来存了多少钱?

(4)一种什锦糖按2份奶糖、5份水果糖和3份软糖混合成的。要配制这样的什锦糖40千克,需要水果糖多少千克? (5)一个长方形的长和宽的比是5:4,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36厘米。它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公式汇总完整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 公式汇总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第二十一章 二次根式 1、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在实数范围内,负数没有平方根。 2、一般地,我们把形如 (a ≥0)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 ”称为二次根号。 3、a (a ≥0)是一个非负数.当a 为带分数是,要把a 改写成假分数,即53 22要写成53 8 4、二次根式的性质:(a )2=a (a ≥0), 2a =a (a ≥0) 5、用基本运算符号(基本运算符号包括加、减、乘、除、乘方和开方)把数和表示数的字母连接起来的式子,我们称这样的式子为代数式。 6、二次根式的乘法规定:a ×b =ab (a ≥0,b ≥0) 7、二次根式的除法规定:b a =b a (a ≥0, b >0) 8、最简二次根式条件:①被开方数不含字母;②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 9、二次根式加减法法则:先将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再合并同类二次根式 10、同类二次根式即指被开方数相同的最简二次根式 11、平方差公式:a 2-b 2=(a+b)(a-b) 完全平方公式:(a ±b )2=a 2±2ab+b 2 12、二次根式除法没有分配率,任何非零数的零次幂都是1,(ab )m =a m b m 第二十三章 旋转 1、 旋转性质:(1)只改变位置,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及形状;(2)任意一对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都相等;(3)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4)图形上的每一个点都沿相同的方向旋转相同都角度。 2、 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旋转180度,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个点对称或中心对称, 3、 全等的图形不一定是中心对称,而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一定全等。中心对称有一个对称中心,绕中心旋转180度,旋转后与另一个图形重合;轴对称有一条对称轴,图形对称折叠,折叠后与另一个图形重合。 4、 中心对称性质:(1)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所连线段都经过对称中心,而且被对称中心所平分;(2)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图形。 5、 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旋转180度,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够与原来的图形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线段、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 (1)既是轴对称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有:长方形、正方形、圆、菱形等 (2)只是轴对称的有:角、五角星、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边形、等腰梯形等 (3)只是中心对称的有:平行四边形等 (4)既不是轴对称又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有:不等边三角形、非等腰梯形等。 两个点关于原点对称时,它们的坐标符号相反,即P (x,y )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P '(-x,-y)

二年级上册数学内容及知识要点

二年级上册数学内容及知识要点 1.长度单位 2.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3.角的初步认识 4.表内乘法 5.观察物体(一) 6.量一量,比一比 7.认识时间 8.数学广角——搭配(一) 9.总复习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知识点: 1.很久以前,人们用身体的一部分作为测量长度的单位。 书第二面:人们用了身体哪些部分作为测量长度的单位? (1)拃(zha)。一拃大约10~15厘米 (2)脚的长度。 (3)两手臂张开的长度。 用人的身体一部分作为测量长度的单位有什么缺点?因为人与人之间身体高矮不同,拃、

脚、两臂有长有短,测量出来的物体长度很不准确! 后来人们就规定了一定的长度作为长度单位使用。厘米、米等都是统一的长度单位。 1.尺子是测量长度的(工具) 2.厘米可以用cm表示。 3.在测量较短的物体时通常用厘米作单位。 4. 估计一厘米的长度:食指宽、田字格宽、图钉的长等等。 测量物体时,一般要将物体左端与尺子上的0刻度线对齐,再看物体的右端对着尺子上的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 5.米可以用m表示。 6. 在测量较长的物体时通常用米作单位。 1 米 = 100厘米 线段:拉紧的一段线,可以看作一条()。 黑板、桌子边、书边等都可以看作成()。 线段有两个()。说说下面哪些是线段? 脚、两臂有长有短,测量出来的物体长度很不准确!后来人们就规定了一定的长度作为长度单位使用。厘米、米等都是统一的长度单位。

4.尺子是测量长度的(工具) 5.厘米可以用cm表示。 6.在测量较短的物体时通常用厘米作单位。 4. 估计一厘米的长度:食指宽、田字格宽、图钉的长等等。 测量物体时,一般要将物体左端与尺子上的0刻度线对齐,再看物体的右端对着尺子上的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 6.米可以用m表示。 6. 在测量较长的物体时通常用米作单位。 1 米 = 100厘米 线段:拉紧的一段线,可以看作一条()。 黑板、桌子边、书边等都可以看作成()。 线段有两个()。说说下面哪些是线段?

2018年最新西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基础知识点要点归纳第二学期全册总复习

西师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基础知识总复习 一、数与代数 数的认识(一) (一)整数 1、整数的范围 整数包括自然数和负整数,或者说整数由正整数、零和负整数组成。 (1)自然数 ①自然数的意义:像0和1,2,3,4,5,6,7,8……这些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数都是自然数。自然数都是整数,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每相邻的两个自然数相差1。 ②非零自然数:非零自然数就是指除开0以外的全部自然数,像1,2,3,4,5,6……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数,都是非零自然数。 ③自然数的基本单位:任何一个非零自然数都是由若干个1组成的,1是自然数的基本单位。1也是最小的一位数。 ④“0”的含义:0是最小的自然数,它通常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在计数中起占位作用,表示这个数位上没有计数单位。“0”也表示起点、分界点等。 ⑤自然数的两种意义:自然数有“基数”“序数”两种意义。如果一个自然数用来 小数 ⑴按它的整数部分 是否是0,可以分为 ⑵按它的小数部分的位数是否有限,可以分为 纯小数 带小数。 有限小数 无限小数 循环小数 无限不循环小数 纯循环小数 混循环小数 整数 负整数 正整数 自然数 按是不是2的倍数可分为 (0除外)根据因数的个数可分为 偶数 奇数 质数 1 合数 分数 假分数 真分数 整数 带分数

表示物体的个数就叫基数;如果一个自然数用来表示排列的次序就叫序数。例如:“共5人”的“5”为基数,而“第5人”的“5”为序数。 (2)正数: 正数的定义:像+4、40、+8844.43……这样的数叫做正数 正数的读法和写法正数前面也可以加“+”,例如:+4读作:正四。“+”一般省略不写 (3)负数: 负数的定义:像-4、-14、-392、-155这样的数……叫做负数。“-”叫负号。 负数的读法和写法负数前面的“-”不能省略,例如:-4读作:负四。 (4)正、负数意义的区别:负数表示的意义与正数相反,即正、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例如:升降电梯时,若上升用正数表示,下降则用负数表示。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5)整数与自然数的联系与区别:自然数都是整数,整数不都是自然数,整数还包括负整数。 2、整数的读法和写法 ①数的分级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整数从个位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个位、十位、百位、千位是个级;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是万级;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是亿级……从个位起,第五位是万位,第九位是亿位。 个级表示多少个“一”,万级表示多少个“万”,亿级表示多少个“亿”…… ②计数单位:整数、小数都是按照十进制写出的数,其中一(个)、十、百、千、万……是整数的计数单位。计数单位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的。 ③数位用数字表示数时,把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如个位、十位、百位等。 ④位数指一个数是由几个数字组成,也就是指含有数位的个数,如3548占有四个数字,就是四位数。 ⑤十进制记数法十进制是指每满十个数进一个单位。10个一进为十,10个十进为百,10个百进为千……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的都是“十”,这样的记数法叫做十进制记数法。 (2)整数的读法和写法 整数的读法读整数时,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读亿级、万级时,按照个级的读法去读,只要在后面加上“亿”字或“万”字就可以了,每一级末尾的“0”都

六年级数学上册基础知识与必背知识全

六年级数学上册基础知识与必背知识全【小雅为你整理的精品文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欢迎你的阅读下载。】内容如下-六年级数学上册基础知识与必背知识全 六年级数学上册基础知识 1、圆是轴对称图形,有无数条对称轴。圆的所有对称轴都相交于圆中心的一点。圆中心的这一点叫做圆心。用字母O表示。 2、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用字母d表示 3、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用字母r表示 4、一个圆有无数条直径、无数条半径。 5、同一个圆的直径是半径的2倍,同一个圆半径是直径的二分之一。d=2r 或 r= 6、直径是圆内最长的线段。 7、画圆时,先确定圆的半径,再确定圆心。 8、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9、画圆时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就是圆的半径。 10、扇形都有一个角,角的顶点在圆心。 11、扇形是由两条半径和圆上的一段曲线围成的。 12、比表示两个数相除。两个数相除的结果,叫做比值。 13、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

14、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向,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向。 15、、比的前项相当于除法里的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子;比的后项相当于除法里的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母;比值相当于除法里的商、相当于分数的值;比号相当于除法里的除号、相当于分数的分数线。 16、比的前项、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应用比的性质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17、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应用比例的性质可以解比例。还也可以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 18、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形式,等号两端的分子和分母分别交叉相乘,他们的积相等。 19、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的方法:⑴计算两个比的比值是否相等。 ⑵看计算两个外项积是否等于两个内项积。⑶如果两个比写成分数形式就把分子和分母交叉相乘是否相等。 20、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百分数又叫百分比或百分率。 21、两位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去掉,在后面添上百分号就可以了。

人教版 数学 九年级上册 全册 基础练习

基础知识反馈卡·21.1 时间:10分钟满分:25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分) 1.若(a-1)x2+bx+c=0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则() A.a≠0 B.a≠1 C.a=1 D.a≠-1 2.一元二次方程2x2-(m+1)x+1=x(x-1)化成一般形式后二次项的系数为1,一次项的系数为-1,则m的值为() A.-1 B.1 C.-2 D.2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3.方程(m+2)x|m|+3mx+1=0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则m =_______________. 4.若关于x的方程mx2+(m-1)x+5=0有一个解为2,则m的值是______. 5.把一元二次方程(x-3)2=5化为一般形式为________________,二次项为________,一次项系数为__________,常数项为________. 三、解答题(共7分) 6.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2m-1)x2+3mx+5=0有一根是x=-1,求m的值. 基础知识反馈卡·21.2.1

时间:10分钟 满分:25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分) 1.用配方法解方程x 2 -23x -1=0,正确的配方为( ) A.? ????x -132=89 B.? ????x -232=59 C.? ????x -132+109=0 D.? ? ???x -132 =109 2.一元二次方程x 2+x +1 4=0的根的情况是( ) A .有两个不等的实数根 B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C .无实数根 D .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3.方程x 2-4x -12=0的解x 1=________,x 2=________. 4.x 2+2x -5=0配方后的方程为____________. 5.用公式法解方程4x 2-12x =3,得到x =________. 三、解答题(共7分) 6.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mx -2=0. (1)对于任意实数m ,判断此方程根的情况,并说明理由; (2)当m =2时,求方程的根. 基础知识反馈卡·21.2.2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基础练习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基础练习 一、口算。(20分) 57+8=36-8=25+70=68-50= 42+6=57-3=7+80=37-7= 80-60=46-9=15-9=68+5= 9+72=32-5=57-30=71+9= 46-9=28+5=6+35=6+56= 7+8=57-3=48-20=30+25= 83-20=9+27=13-6=89-8= 24-6=24+30=54-7=93-30= 63-8=41-8=60-3=84-80= 39-7=75-50=95-70=24+5= 二、填空。(30分) 1、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来量。 2、量一个物体长度,一般把尺的()刻度对准物体左端。 3、一把尺的刻度从0到5是()厘米,从6到10是()厘米。 4、小明身高120()。黑板长4()。 5、3米+15米=()60厘米-5厘米=() 500厘米=()米2米=()厘米 6、 三、下面图形中是线段的在( )里打“√”,不是的打“×”。 ()()()()() 四、量一量,画一画,估一估。(9分) 1、量一量下面线段的长度,填在()里。 ()厘米 2、画一条比8厘米少5厘米的线段。 3、 五、解决问题。(31分)

1、校园里种月季花34棵,串红19棵,美人蕉47棵,一共种了多少棵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一共种了()棵花。 2、一根铁丝截去40米,还剩28米,原来这根铁丝有多少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原来这根铁丝有()米。 3、学校买来白粉笔50盒,彩色粉笔30盒,一共买来多少盒粉笔?用去16盒白粉笔,白粉笔还剩多少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一共买来()盒粉笔。 答:白粉笔还剩()盒。

六年级下册数学基础每日一练练习题

2017年六年级数学下册每日一练(七) 圆柱与圆锥 姓名:_________ 时间:20分钟 成绩:_________ 1、 直接写出得数。 5366?= 9320÷= 1529?= 42515 ÷= 2183÷= 8394 ?= 51124÷= 368÷= 97149?= 5263 ÷= 82155÷= 1122129 ÷= 2、解下列方程。 ()225815279x ÷=÷ ()3212432x x += (3)2153323χ??-= ??? 3、、计算下面各题,能用简便方法的要用简便方法算。 ()5712.6 4.475?+÷ ()825262739-÷- ()5193606420???-+ ??? 4、一个圆柱形水池,水池底面直径6米,池深1、2米。水池的占地面积就是多少平方米? 2017年六年级数学下册每日一练(八) 圆柱与圆锥 姓名:_________ 时间:20分钟 成绩:_________ 1、 直接写出得数。 3124÷= 4605?= 3155÷= 57.29 ?= 941615?= 51128÷= 36.48?= 822515 ÷= 2、、解下列方程。

()21715410x += ()532526824x ÷=÷ 3、、计算下面各题,能用简便方法的要用简便方法算。 ()53111643??÷- ??? ()7824.6+3.487?÷ ()3153248612???-+ ??? 4、压路机的滚筒就是个圆柱,它的宽就是2米,滚筒横截面半径就是0、6米,那么滚筒转一周可压路多少平方米?如果压路机的滚筒每分钟转10周,那么10分钟可以行驶多少米? 2017年六年级数学下册每日一练(九) 圆柱与圆锥 姓名:_________ 时间:20分钟 成绩:_________ 1、 直接写出得数。 2153?= 184÷= 53610?= 84927 ÷= 93164÷= 741524?= 8161527÷= 77224 ?= 2、解下列方程。 ()12981132013x ÷=÷ ()11723512x ??-= ??? 3、计算下面各题,能用简便方法的要用简便方法算。 ()71511238??-÷ ??? ()53213205687????÷?- ?????? ? ()2632423? 4、水桶展开图:求表面积: 2017年六年级数学下册每日一练(十) 圆柱与圆锥 姓名:_________ 时间:20分钟 成绩:_________ 1、 直接写出得数。 4165÷= 53.28?= 54715 ?= 4205÷= 12、56厘米 4厘米

新整理-浙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基础知识归纳

2017新整理-浙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基础知 识归纳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基础知识集锦 第一章 二次函数 1.定义:一般地,如果c b a c bx ax y ,,(2++=是常数,)0≠a ,那么y 叫做x 的二次函数. 2.抛物线的三要素: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 ①a 的符号决定抛物线的开口方向: 当0>a 时,开口向上; 当0

(3)运用抛物线的对称性:由于抛物线是以对称轴为轴的轴对称 图形,对称轴与抛物线的交点是顶点。 例:若已知抛物线上两点12(,)(,)、x y x y (及y 值相同),则对称 轴方程可以表示为:12 2 x x x += 4.抛物线c bx ax y ++=2中,c b a ,,的作用 (1)a 决定开口方向及开口大小,与2ax y =中的a 完全一样. (2)b 和a 共同决定抛物线对称轴的位置. 由于抛物线c bx ax y ++=2的对称轴是直线: 故: ①0=b 时,对称轴为y 轴; ②0000<<>>b a b a ,或者,(即a 、b 同号)时,对称轴在y 轴左侧; ③0000><<>b a b a ,或者,(即a 、b 异号)时,对称轴在y 轴右侧. (3)c 的大小决定抛物线c bx ax y ++=2与y 轴交点的位置. 当0=x 时,c y =,∴抛物线c bx ax y ++=2与y 轴有且只有一个交点(0,c ): ①0=c ,抛物线经过原点; ②0>c ,与y 轴交于正半轴; ③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